【读后感】欣赏困境浅谈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价值取向_62406
艺术电影的思考与启示
![艺术电影的思考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54ae4f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c.png)
艺术电影的思考与启示近年来,艺术电影在电影界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观众们追捧的对象。
与商业大片相比,艺术电影更注重对人性、社会问题以及文化价值的深度探讨。
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富有想象力的视觉效果,艺术电影给予我们许多思考和启示。
首先,艺术电影引发了对现实生活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艺术电影往往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人类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象,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绘,引起观众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例如,导演伍迪·艾伦的作品《茜茜公主》以一种幽默而真实的方式揭示了社交圈子中虚伪与欺骗的现象,引发观众对社会道德与人际关系的思考。
这种思考不仅使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其次,艺术电影提供了一种审美的享受和创造力的激发。
与商业电影追求娱乐和票房不同,艺术电影更注重对影像的艺术性和表达手法的创新。
导演通过摄影、音乐、剪辑等各种艺术元素的运用,创造出独特的视听效果,给观众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例如,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作品《低俗小说》以其独特的镜头语言和非线性叙事风格成为经典之作,激发了许多年轻导演的创作灵感。
这种审美的享受和创造力的激发,使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得到提升。
此外,艺术电影还能够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通过对人物的情感描写和故事情节的铺陈,艺术电影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对爱情、友情和家庭的思考,艺术电影都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例如,导演伊朗奥斯卡获奖影片《分离》以家庭纠纷为背景,通过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描绘,引发观众对道德、责任和爱的思考。
这种情感共鸣使我们更加关注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真诚和善意。
最后,艺术电影还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艺术电影往往涉及到不同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通过对这些背景的展现,让观众对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例如,导演阿斯哈·法哈蒂的作品《寻找乌托邦》以非洲贫困地区为背景,通过一个孩子的成长故事,向观众展示了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影视欣赏 浅谈对艺术电影的理解
![影视欣赏 浅谈对艺术电影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e4e898ab284ac850ad02423c.png)
浅谈对艺术电影的理解最早开始接触艺术电影是在高中时代,之前看电影从不去思考去辨别是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只注重娱乐效果。
偶然的一次机遇,在一位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学会区分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并被艺术电影所包含折射出的魅力折服。
下面我就结合《可可西里》这部影片谈谈我对艺术电影的理解。
首先我想说的是何为艺术电影。
艺术电影又叫Artist Film,Artist Video,是与商业电影相对立的一种电影类型。
艺术电影即最为广义的对世界、社会、生命之个人的、原创的、批判性的表达,对电影语言的实验性尝试。
艺术电影是电影的拓荒者:僭越规范,冒犯常识。
毋庸讳言,其探险与拓荒多有落败,甚至迷失,但正是他们在不断地拓展电影的疆土。
影片《可可西里》讲述的是可可西里巡山队的命运,他们从诞生到被解散。
导演陆川以一个行走的路线上去展示他们的命运,从他们八个人进山,到只有四个人活着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跟盗猎分子作战,跟环境作战,跟贫穷作战,跟自我作战……整部影片像一则新闻报道,以一个随队采访的记者的角度,讲述了这个故事。
荒凉的无人区,屠杀藏羚羊的场景,残酷的自然环境,凶残的猎杀藏羚羊的杀手……影片简短朴素却不失诗意,带着一股淡淡的伤感气息,悲伤中又不乏温馨。
这部影片我反复观看了很多次,每次都会为它展现出来的人性之美所震撼,盗猎分子的残忍血腥如一面镜子反衬出巡山分子的人性之美。
我记得影片中巡山队员在山上有一个补给站,只有一个队员留守,面对那恶劣的自然环境他没有过退缩,怀抱着一份信念,一腔挚爱耐住了漫长岁月的寂寞。
这是一种何其震撼人心的美丽。
影片中没有华丽的特技,没有夺人眼球的明星大腕,就连血腥的屠杀场面影片都像一部记录片一样真实而不加修饰地记录下来。
影片里没有蓄意的煽情,没有刻意的友情和爱情,演员们既不偶像,也不光鲜,个个很邋遢,衣着破旧,脸上都是皱纹和泥。
但是它很简洁,很大气,甚至那是一种朴素的、自然的、天成的气质。
影片完美阐释了艺术电影追求的真谛,即人性之美。
电影的艺术与商业价值评价
![电影的艺术与商业价值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0a9625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5.png)
电影的艺术与商业价值评价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影像和音频的表达手段,以故事情节和角色演绎为主线,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享受和情感冲击。
同时,电影也是一种商业娱乐产品,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必须要有商业价值才能得到成功的认可。
因此,评价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非常重要。
电影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创造力。
通过影像技术、导演的表达手法以及演员的表演等方面,电影可以传递深刻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好的电影能通过精心构思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表演,引发观众共鸣,甚至让人反思生活的意义。
其次,电影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观众带入一个新的世界,让人们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拓宽了人们的思维和眼界。
最后,电影也是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通过剪辑、镜头运用和音效等技术手法,可以展现出导演的个人风格和创意,塑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
然而,评价电影的商业价值同样重要。
商业价值体现在电影的票房、市场反响和盈利能力等方面。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影产业中,高票房往往是商业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不仅在院线上可以获得较高的票房收入,还能够通过发行、衍生品销售等渠道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
商业价值还体现在电影的市场反响和口碑上,好的商业电影能够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效应,从而进一步扩大影片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通过商业价值的评估,电影制作公司和投资方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影的市场潜力,以此决策电影的投入和推广策略。
在评价电影的艺术与商业价值时,需要综合考虑两者。
艺术价值是电影的灵魂,是评价电影创作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准。
一部电影如果只考虑商业价值,却忽略了艺术创作本身,很容易变成空洞的商业娱乐产品,缺乏深度和内涵。
艺术价值的评价应该从故事情节、影像美学、表演水平、导演风格等多个层面来综合考量。
而商业价值评价的重点则在于市场潜力以及适应目标观众群体的程度,从市场反响和票房上进行评估。
影片分析课程心得体会(2篇)
![影片分析课程心得体会(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f5651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9.png)
第1篇自从参加影片分析课程以来,我对电影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电影制作过程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习了电影理论,还通过观看和分析各种类型的电影,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电影理论的学习影片分析课程让我系统地学习了电影理论,包括电影史、电影美学、电影叙事、电影语言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我明白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
以下是我对几个关键理论的理解:1. 电影史: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再到数字电影,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了解电影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电影艺术的发展脉络。
2. 电影美学:电影美学是研究电影艺术美学的学科,包括电影的形式美、色彩美、音乐美等。
通过学习电影美学,我学会了如何欣赏电影中的美学元素,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3. 电影叙事:电影叙事是电影表达思想、情感和故事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电影叙事,我明白了电影中的时间、空间、人物、情节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要素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4. 电影语言:电影语言是电影表达思想、情感和故事的基本手段,包括镜头语言、剪辑语言、声音语言等。
通过学习电影语言,我学会了如何分析电影中的镜头运用、剪辑技巧和声音效果,提高了自己的鉴赏水平。
二、影片分析能力的提升在影片分析课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分析一部电影。
以下是我对影片分析的一些体会:1. 观察力:在分析电影时,我们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关注电影中的细节,如镜头运用、色彩搭配、音乐节奏等。
2. 思考能力:分析电影不仅仅是观看,更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理论,对电影进行深入思考,挖掘电影背后的意义。
3. 比较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电影在题材、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艺术的发展脉络。
4. 语言表达能力:在分析电影时,我们需要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便与他人进行交流。
艺术商业实践心得体会
![艺术商业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f28a47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7.png)
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近年来,我国艺术商业的发展势头迅猛,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涉足商业领域,将艺术作品转化为商品,实现艺术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作为一名艺术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参与了艺术商业实践,通过这次实践,我对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艺术与商业的结合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并非简单的艺术作品商业化,而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市场化,使艺术家在实现艺术价值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
这种结合,有助于推动艺术产业的发展,提高艺术家的社会地位,使艺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1. 艺术作品的市场化艺术作品市场化,意味着艺术作品不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的创作,而是成为了一种商品。
在市场化过程中,艺术家需要关注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使作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2. 艺术家的社会地位提高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使得艺术家在实现艺术价值的同时,获得了经济效益。
这种双赢的局面,使艺术家在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提高,从而更加重视艺术创作。
3. 艺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使得艺术作品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人接触到艺术,感受到艺术的美。
这种贴近生活的艺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
二、艺术商业实践心得1. 市场调研的重要性在艺术商业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市场调研的重要性。
只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才能使艺术作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在调研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数据,对市场进行分析,为艺术创作提供有力支持。
2. 创意与商业价值的平衡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创意与商业价值往往存在一定的矛盾。
如何在保持作品创意的同时,实现商业价值,是我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通过实践,我认识到,创意与商业价值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相互融合。
艺术家需要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将创意与商业价值相结合。
3. 艺术品包装与推广艺术品的包装与推广,是艺术商业实践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包装,可以使艺术品更具吸引力,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电影观后感与人生价值反思与启发
![电影观后感与人生价值反思与启发](https://img.taocdn.com/s3/m/06ac621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2.png)
电影观后感与人生价值反思与启发在观看电影时,我们往往会被剧情、角色和情节所吸引,但有时候在电影结束后,我们不禁开始思考我们所观看的电影对于人生的意义和启示。
电影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可以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塑造来讲述人生的故事,激发我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电影所呈现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常常可以引起我们和现实生活的共鸣,让我们发现自己在人生中的困惑和迷茫。
通过观影之后的思考,我们可以从中找到解决问题和面对困境的启示。
首先,电影可以引发我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许多电影都以人生的各种困境和挑战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和成长,呈现了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寻找生活的意义。
在观影后,我们可以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选择和行为方式。
其次,电影可以唤起我们对于人性的思考。
电影中的角色常常具有鲜明的人性特点,有时是善良和勇敢,有时是自私和复杂。
通过观察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我们可以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与他人相处和理解他人的行为动机。
此外,电影还可以给予我们情感上的共鸣和启示。
通过电影中的各种情绪表达和情节的发展,我们可以感受到影片所传达的情感和情绪,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进行反思。
在观影之后,我们可能会对自己的情感体验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处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
除了对于人生意义和人性的思考,电影还可以给我们以行动的启示。
有些电影会通过激发观众的情感和行动力,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
通过观影之后的反思,我们可以找到自己需要改变的方面,并付诸行动来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目标。
在观影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享受电影的艺术表现力,还可以从电影中获得人生的启示和思考。
电影作为一种受众广泛的艺术形式,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可以激发我们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
每个人在观看电影后所得到的启示和感悟可能不尽相同,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价值观不同。
但无论如何,电影观后感对于我们的人生意义的反思和启发都是有价值的。
电影和影视产业的艺术和商业价值
![电影和影视产业的艺术和商业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fe81dcd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a.png)
电影和影视产业的艺术和商业价值电影和影视作品扮演着当代文化中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启发、娱乐,传达思想和倡导各种概念。
电影可以为许多人提供可贵的娱乐,也可以带给人们精神的启示,同时,还可以为全球经济贡献巨大的收益。
本文将探讨电影和影视产业在艺术和商业领域中的价值,并尝试证明它们是如何成为全球文化的重要标志。
电影是一门艺术,需要一些技术因素才能实现。
电影制作是一门复杂的技艺,需要集合导演的指导、编剧、表演、音乐、拍摄等多个技术领域的成就。
从这个角度看,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可以激发心灵并启发创造力。
电影作为艺术品受到了人们的热爱,它不仅被用来娱乐观众,更成为了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理解和沟通的一个媒介。
电影可以跨越国界和文化障碍,让观众们彼此感受到相似的情感和思想。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电影将观众和导演、演员和制片人共同推向了一种虚拟世界,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在这个过程中,电影又能够让人们对现实世界有新的见解和理解。
电影在商业方面的影响力和贡献也同样重要。
电影行业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涵盖了制作、发行、营销和其他各种关键领域。
电影产业不仅在经济方面拥有巨大的贡献,而且促进了通讯交流和文化交流。
电影可以促进各行各业中的创新和投资,同时还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激发人们对艺术和创造性的追求。
从最近播出的电影和电视剧来看,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电影和影视剧分别以艺术形式和商业模式促进了影视行业的发展。
如今,观众们可以轻松地通过电视机和互联网报装在线视频的形式观看到许多惊人的电影和剧集。
现在,影视作品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并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和支持。
在一个虚拟情境中体验了这么多关于电影和影视剧的信息,我们应该思考更多到底我们如何看待电影和影视剧的发展,如何发挥它们在艺术和商业领域的潜力。
总的来说,电影和影视剧对于当今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两方面的交互如同两条平行线,在不同层面上促进了彼此的发展。
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待它们,都能够证明电影和影视作品是一个孕育了无尽艺术和创意的庞大行业,它们正在不断突破和颠覆传统的想法和观念,将我们推向一个全新和更加精彩的未来。
电影观后感的艺术思考与影片文化价值评析
![电影观后感的艺术思考与影片文化价值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6359c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3.png)
电影观后感的艺术思考与影片文化价值评析电影是一种强大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镜头语言、音乐、剧情等元素,将故事深入人心。
电影观后感不仅仅是对一部电影的感受和反应,更是一种关于艺术思考和对影片文化价值的评析。
在观看电影后,人们常常被故事情节、角色形象以及视听效果等吸引,产生出不同的情感。
电影通过影像的表现形式,将观众带入到一个虚幻的世界中,让人们在短短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的时间里,体验另一个空间和时间的存在。
而电影观后感就是观众对电影所产生的情感和思考的表达。
艺术思考在电影观后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观众可以从电影中的视觉表现、剧情构思、角色塑造、道具布置等方面,感受到导演和摄制团队对艺术形式的追求和创新。
电影不仅仅是娱乐性的载体,更是一种艺术表达和思考的方式。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电影的思考和解读,培养自己对艺术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影片文化价值评析是电影观后感的重要方面。
电影是一种文化载体,通过讲述故事和展示特定时代和社会的情景,传达出一种特定的文化价值观。
观众在观影后,可以通过对影片中的文化元素、隐喻和象征等进行解读和分析,来评价影片所传达的文化价值。
例如,一部关于传统文化保护的电影,通过对古老文化的呈现和传承的体现,传达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
而一部探讨社会问题的电影,则可能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和批判,传达出对社会进步和改变的呼吁。
影片文化价值评析也与观众的价值观息息相关。
观众对电影的评价和思考,往往受到自身的价值观和生活体验的影响。
不同的人在观看同一部电影后,可能会有不同的观影体验和文化价值的理解。
这也是电影观后感所具有的多样性和主观性所在。
除了艺术思考和影片文化价值评析,电影观后感也可以是观众对影片中的情感和情绪的表达。
电影具有情感共鸣的力量,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观众在观看电影后,可能会对影片中的情节、角色或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产生共鸣和感受。
通过电影观后感,观众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你觉得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有什么不同?
![你觉得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有什么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776efb4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a.png)
你觉得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有什么不同?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作为电影界的两大流派,它们之间存在诸多差异。
艺术电影强调创造性和审美观赏性,追求艺术的表现和思想的探索;而商业电影则注重市场需求和商业价值,以盈利为目标。
下面将对这两种电影类型的不同之处进行阐述。
一、主题与情感表达1. 艺术电影:艺术电影通常选择具有深度和哲理的主题,并通过独特的方式表达导演对于生活、人性、社会问题等的思考。
在情感表达上,艺术电影倾向于以内心世界为重点,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情感表演深化角色的内心世界,让观众能够共鸣和反思。
2. 商业电影:商业电影则更注重通俗化的主题和情节设定,追求观众的娱乐性和商业效益。
商业电影往往通过大制作、明星效应和商业化的营销手法吸引观众,将娱乐因素和商业利益最大化。
二、电影风格与表现手法1. 艺术电影:艺术电影一般拥有独特的风格和独立的艺术表现手法。
导演往往通过独特的镜头运用、画面构图和色彩运用等方式,打造出独特的艺术语言,形成与众不同的美学风格。
2. 商业电影:商业电影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商业化和大众化。
商业电影通常采用传统的故事结构和较为规范的拍摄手法,以满足观众对于情节的期待和追求。
商业电影注重观众的情感共鸣和视觉刺激,追求商业上的成功。
三、价值观与受众定位1. 艺术电影:艺术电影通常对于大众的认知和价值观存在一定的突破和挑战。
艺术电影更注重传递独立的艺术观念和深层次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家导向性。
艺术电影的受众主要是对于电影艺术有一定了解和追求的电影爱好者。
2. 商业电影:商业电影更注重观众的喜好和市场需求。
商业电影通常通过市场调研和商业数据分析,挖掘观众群体的喜好和热点,以此来制作更具商业吸引力的电影作品。
商业电影的受众面更广,涵盖了从年轻人到老年人的不同群体。
总结起来,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在主题与情感表达、电影风格与表现手法、价值观与受众定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艺术电影强调思想性和艺术性,在审美和哲理上给观众更深层次的感受和思考;而商业电影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和商业价值,在娱乐和商业利益上提供观众更直接的满足。
电影学学习总结欣赏电影艺术与电影创作的审美体验分享
![电影学学习总结欣赏电影艺术与电影创作的审美体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88bb4ab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8.png)
电影学学习总结欣赏电影艺术与电影创作的审美体验分享电影学学习总结——欣赏电影艺术与电影创作的审美体验分享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通过观影,我们可以借鉴电影艺术的精髓,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并了解电影创作的各个层面。
在电影学学习的过程中,我对电影的欣赏与创作产生了深刻的体验与感悟。
首先,观看电影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
每个人因为自身的经历、背景与态度的不同,对于同一部电影会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与感受。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电影艺术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它可以为观众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以及情绪上的体验。
其次,电影艺术作为一种复杂的艺术形式,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结合。
电影的制作与创作过程包括剧本创作、导演、演员表演、摄影、音乐、剪辑等众多环节。
这些环节的协同作用使得一部电影能够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品。
在学习电影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并体会到了其中每个环节的重要性,也提升了对电影的全面认知。
电影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表达情感的媒介,通过画面和音响来传达情节、展现人物形象和塑造影片的氛围。
在观影时,我关注到导演对于光线、镜头运动、场景设计等方面的处理,这些细节的处理往往能够更好地表达出电影所要传达的意义与美感。
同时,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也通过音乐的运用、配乐的选择等方面来感受电影。
音乐的使用,能够提升电影的氛围、加强观众的情绪共鸣,从而使电影更能贴近观众的内心世界。
在电影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仅只是观看电影,还尝试着从电影中学习一些制作技巧。
例如,我学习了一些基础的摄影技巧,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剪辑方法,并模仿一些经典的电影场景进行拍摄。
通过这种实践,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电影如何通过镜头运动、组图、剪辑等手法来表达情感和传达剧情。
这种尝试也使我从被动的观众转变为主动的创作者,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电影的艺术性与创造力。
通过电影学的学习与实践,我有幸领略了电影艺术与电影创作的魅力。
浅析电影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辩证关系
![浅析电影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772e55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15.png)
浅析电影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辩证关系发布时间:2021-06-23T11:11:12.55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6期作者:伍宇婷[导读] 在整个电影艺术发展过程中,关于电影的本质是商业性还是艺术性一直是业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伍宇婷西南民族大学摘要:在整个电影艺术发展过程中,关于电影的本质是商业性还是艺术性一直是业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事实上,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一定不是单方面的成功。
新时代,要辩证的处理好电影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的关系。
才能更好的推动电影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电影; 艺术; 商业;辩证关系;在电影发展的潮流中,对于电影的本质是商业性还是艺术性一直是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出现了重艺术轻商业或重商业而轻艺术的各种观点,但仍没有确定的结论。
从表面来看,处于难以调和的矛盾之中。
笔者尝试从马克思哲学中探析电影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问题的由来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大机器时代的开启,社会结构也逐渐发生了巨大变化。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日益增长,艺术的发展源于人类在基础物质生活满足之外。
电影艺术是现代工业与现代科技的产物,从电影的诞生就带有商品经济的烙印,所以,在整个电影艺术发展过程中,始终带有艺术性和商品性两大特质。
但对于电影的本质是商业性还是艺术性一直是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对此电影学界存在着两种分歧的观点。
一是以邵牧君先生为代表的电影本质工业说,在他一些文章中指出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它的商品属性是第一性,电影创作首先是一种商业行为,而其次才是艺术。
[邵牧君.《电影万岁》;世界电影,1995,(1)]与之针锋相对的观点则认为电影首先是一门艺术,并反对电影走媚俗的商业化道路。
在百科全书中,也有着对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解释。
商业电影指一味追求娱乐性,缺乏更深层内容,以盈利为目的的影片。
而艺术电影则指注重艺术技巧,内容趣味高雅,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影片。
电影的艺术与商业价值评价
![电影的艺术与商业价值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b18271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3.png)
电影的艺术与商业价值评价电影作为一种流行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商业性,其艺术与商业价值评价是观众、制片人、评论家和学者们一直以来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电影的艺术与商业价值,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首先,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性。
电影通过影像、音效、剧本等多种艺术元素的组合,创造出一个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电影在叙事、美学、观念表达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电影创造了许多经典的影像语言和艺术手法,如摄影的运用、色彩的运用、音乐的运用等,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获得审美享受。
其次,电影作为一种商业活动,具有可观的商业价值。
电影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包含了制片、发行、营销等多个环节。
电影在市场上的表现直接关系到制片方和投资方的经济回报。
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可以创造高额的票房收入,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衍生品、旅游等。
电影产业也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社会经济做出贡献。
然而,电影的艺术与商业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艺术性为电影带来了独特的观赏价值,使得观众通过欣赏电影作品产生审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同时,艺术性也为电影赋予了独特的市场竞争力。
一部具有艺术性的电影往往更容易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带来票房的成功。
商业性则为电影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和可能性。
商业价值的追求使得电影行业在制片和营销上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
商业成功的电影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进而有更大的创作空间和创作自由。
商业价值也为电影人提供了经济支持,使得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创作,为观众带来更好的作品。
在评价电影的艺术与商业价值时,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艺术价值需要从电影的叙事结构、美学表达、表演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看电影是否能够给观众带来审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商业价值则需要从电影的票房、市场反应、口碑等方面进行评价,看电影是否能够吸引观众的关注和获得经济回报。
电影观后感——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
![电影观后感——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7d0843c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7.png)
电影观后感——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电影观后感: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审美价值。
通过影像、音效、剧情等多种元素的完美融合,电影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提供独特的视觉体验并传递深刻的思想。
每一部优秀的电影都是一次艺术的盛宴,让人们感受到纷繁世界背后的真实与美。
首先,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丰富多样的视觉审美。
通过镜头的选取、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运用等技巧,电影创造了一个个精美绝伦的画面。
无论是宏伟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是狭小街巷中的一抹阳光,电影通过视觉呈现使观众沉浸在如梦如幻的画面之中。
每一帧影像都似一幅画作,它们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引发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其次,电影以其独特的声音与音效营造了极具审美效果的艺术氛围。
音效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更能够使观众深入融入故事情节中。
优秀的音效设计能够营造出丰富的环境氛围,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剧情、人物的情感共鸣。
同时,电影中的配乐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音乐的旋律和和声,电影能够有效地传递情感,加深观众对故事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再者,电影以其独特的剧情与叙事方式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一个好的电影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观众,更是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元素反映现实社会的问题和存在的普遍价值。
电影可以通过剧情的安排和角色的塑造引发观众的思考,探讨人性、社会和人生的诸多问题。
优秀的电影常常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深度,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此外,电影以其独特的镜头语言传递了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镜头是电影表达意图的重要工具,它可以通过近距离特写、广角镜头等不同的方式刻画人物的情感状态和内心世界。
透过镜头,观众可以感受到角色的真实感情,与其产生共鸣。
电影借助镜头语言能够表达各种抽象的概念和情感,使观众通过视觉的感受来体会和理解电影所要传达的信息。
总之,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多样的审美价值。
浅析作品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博弈
![浅析作品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博弈](https://img.taocdn.com/s3/m/cdc40517aaea998fcc220e48.png)
浅析作品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博弈在《沉默的大多数》一书中,王小波的杂文《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有这样一句话“我觉得知识分子就应该是弄点学问的人,为此不得不受点穷。
但并非特意喜欢穷熬,如果说安于清贫,安于住筒子楼,安于营养不良是有点变态。
”这句话说的是知识分子,也同样反映出了我们的影视创作者也应该有所坚守,内容的产出本身不应该与金钱挂钩。
尤其是现如今,资本大量涌入影视行业。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影视创作离不开资本,但影视创作者不应该被资本所裹挟。
当大量热钱不断涌入我们的创作环境时,个人创作与商业成功之间有着怎样的辩证关系?创作者应如何拿捏好分寸,从而冷静面对作品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博弈?造物主的光荣与梦想王国维说,读书要有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对于影视创作者来说,这也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该有的不畏艰难的勇气与高屋建瓴的魄力。
编剧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创作,导演为学习镜头废寝忘食地“拉片”,演员拿到剧本时忘我地揣摩。
这时候的创作者,是在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完美世界。
他们像极了造物主。
孕育作品的快感于他们而言,就是造物主的光荣与梦想。
同时,他们自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紧接着便应该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合作者开始加盟,影视作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当戏班子搭好,生旦净末丑、宫商角徵羽各就其位。
资本也悄然介入,这时候大家开始“群策群力”,对先前的个人创作进行“指正”。
面对多方角逐,创作者应该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定不移与孜孜不倦。
《武媚娘传奇》的编剧潘朴就曾在公开场合分享过这样一段心得,“当时大家都认为应该把更多的戏写给武媚娘,而我却认为魏征一角有他的亮点,所以为他设置了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
”时至今日,观众还对魏征和武媚娘说的那句“莫问前程凶吉,但求落幕无悔”念念不忘,这也从旁佐证,创作者要有自己的坚持,有些东西要据理力争。
随着团队不断磨合,创作者将迎来人生的春天。
作品的面世对他们来说是解放也是超脱。
看艺术片的观后感
![看艺术片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41ec78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9.png)
看艺术片的观后感艺术片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主题吸引了无数观众。
它们往往不拘泥于商业片所追求的票房和娱乐效果,而是通过富有创造力的故事情节和深层次的思考,向观众传达一种独特的艺术视角。
在看过一部精彩的艺术片后,我深感受益匪浅。
艺术片的主题多种多样,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一部令我印象深刻的艺术片是《岁月神偷》。
这部电影通过一个普通的家庭生活故事,展现了岁月的变迁和个人成长的主题。
它通过细腻的叙事手法和精准的情感刻画,让观众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过去的青涩岁月。
《岁月神偷》的剧情紧凑有序,透露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导演巧妙地运用了回忆和现实交替的手法,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惑和选择。
影片中的细节处理也非常出色,比如通过主人公收集一枚枚邮票的方式,呈现了岁月的流逝和珍贵记忆的积累。
这些细节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细腻和美好。
影片通过对家庭的描绘,探讨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等人类基本情感的主题。
主人公与父母、朋友、恋人之间的交流和相处,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影响力。
影片中所传达的真挚感人的情感,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并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思考。
《岁月神偷》还通过对生活场景的细腻刻画,让观众对社会历史的演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影片中的城市变迁、生活环境的变化,无不反映了岁月的流转和社会的发展。
通过观察主人公的成长,我深刻认识到了每个个体都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并思考未来的方向。
艺术片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挑战了观众的思维和审美观念。
它们常常以非线性的故事结构和ambiguous的剧情展开,需要观众细心品味和思考。
观看艺术片,就像一次灵魂的洗礼,让我不仅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也启发了我对生活和人文的思考。
然而,艺术片并非所有人都能欣赏和接受的。
它们往往不像商业片那样追求广大观众的口味,可能在表达方式上显得过于艰涩,或者主题过于深入,观众对此缺乏理解和共鸣。
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叙事取向之差异
![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叙事取向之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e88b73efad6195f312ba6a4.png)
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叙事取向之差异?ぃ壅? 要]对于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区别,一般只是被简单地描述为一个是以赢利为目的,一个不以赢利为目的。
本文试图破除这种唯目的论的简单粗暴的区分方式,从更深的层面上来把握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分野。
笔者认为,对于大众价值观的态度,能够决定导演在影片叙事上的取向。
本文试图通过对两组题材类似的电影的不同叙事取向的具体分析,指出导演对于大众价值观的不同态度。
一般而言,商业电影对于大众的价值观是遵循的,而艺术电影则会不断挑战大众的价值观,突破普通人的道德底线,探寻人性的深度。
?ぃ酃丶?词]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叙事取向在诸多百科全书中,对于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区别,一般只是简单地描述为一个是以赢利为目的,一个不以赢利为目的而已。
比如,在《中国百科大辞典》中,艺术电影的定义为:“原为法国一家制片公司的名称,创办于1908年。
……从此‘艺术电影’一词在西方电影学中便专指趣味高雅、注重艺术技巧、不以赢利为惟一目的的影片。
”①而商业电影的定义为:“‘艺术电影’的对称。
西方电影中以赢利为目的的影片的通称。
特点是一味追求缺乏内容的娱乐性,回避真正的社会冲突。
”②可以说,从以上两个简单的定义中,我们实在很难区分出一部电影究竟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
难道仅仅是以它们的票房如何来作为惟一的划分标准吗?我们都知道,有很多艺术电影也曾经有过很好的票房,而有许多以赢利为目的拍摄的商业电影却往往票房惨败。
那么,我们能不能够破除这种唯目的论的简单粗暴的区分方式,从更深的层面上来把握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分野呢?笔者认为,对于大众价值观的态度,能够决定导演在影片叙事上的取向。
本文分别选择了两组题材类似的电影,通过对这两组题材类似的电影的不同叙事取向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导演对于大众价值观的态度。
一般而言,商业电影对于大众的价值观是遵循的,而艺术电影则会不断挑战大众的价值观,突破普通人的道德底线,探寻人性的深度。
影视作品观后感 影视读书笔记 观后感 浅谈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
![影视作品观后感 影视读书笔记 观后感 浅谈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https://img.taocdn.com/s3/m/2bfe13140242a8956aece4c4.png)
浅谈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都是电影艺术的重要分类,而这两大类电影在许多方面也都有着明显的区别,简单来说,商业电影,正他的名字所传达的,主要以获利为创作目的,这类电影多为剧情片,通过运用不同手法寻找买点,吸引观众,以获得好的票房,从而实现商业获利的目的。
而艺术电影一般不是为了追求票房,这类电影多为表现导演的内心世界,并且内容大部分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对社会或人生的思考,可以说,艺术片的导演是希望观众在观影之后能有自己的深刻体会。
理论性的解释在讲座中已经较为生动和详细的讲过,这里就不必再赘述,对非专业性的,普通的观众来说,对于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理解多停留在个人感受层面,以我为例,在此选取了几部印象较为深刻的影片来做说明。
《泰囧》讲述了徐朗、高博、王宝三人跨出国门远赴泰国,一路遭遇“敌人”狙击,上演泰国冒险传奇的故事。
影片于2012年12月1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上映首周票房达到3.1亿人民币,创造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
截止2013年2月17日,《泰囧》获得12.67亿的票房。
从票房来看,《泰囧》无疑是一部极其成功的商业片,那么它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呢?先来看看它的剧情:商业成功人士徐朗用了五年时间发明了一种叫“油霸”的神奇产品——每次汽车加油只需加到三分之二,再滴入2滴“油霸”,油箱的汽油就会变成满满一箱。
徐朗的同学兼商业竞争对手高博想把这个发明一次性卖给法国人,但徐朗坚决不同意,他希望深入开发研究,把“油霸”发扬光大,得到更远的收益。
两个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一直无果。
由于两人股份相同,唯有得到公司最大股东周扬的授权书,方可达到各自目的。
当得知周扬在泰国后,徐朗立刻启程寻找,而高博获悉后将一枚跟踪器放在徐朗身上一起去了泰国。
飞机上,徐朗遇到了王宝,别有心机地想利用他来摆脱对手高博的追赶,可他不仅没甩掉王宝,还成了他的“贴身保姆”。
三个各怀目的的人带来了一段爆笑的泰国神奇之旅。
事实上,在看完这段简介后,只有一个感受,就是“俗”,并没有任何能让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而正是这么平凡的剧情拿到了如此高的票房,私以为,徐峥对于角色的塑造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夸张的表演,加上令人意想不到的台词,这些台词与时俱进的与网络文化的发展相融合,毫无疑问的对上了观众的胃口,虽然从另一方面来说,《泰囧》在一定程度上是庸俗的,观众在哈哈一笑后并不会留下什么,但是作为一部商业片,一部纯粹以搞笑娱乐为主的商业片,它显然是符合一切要求并且做到了“出色”这一步的。
【读后感】浅谈艺术电影_63360
![【读后感】浅谈艺术电影_63360](https://img.taocdn.com/s3/m/b7905d474028915f814dc235.png)
浅谈艺术电影平时只喜欢看电影的我却一点儿也不了解有关电影知识,但现在我认为看一部电影和欣赏一部电影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门艺术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门学问。
电影艺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电影艺术是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
所谓艺术电影即,最为广义的对世界、社会、生命之个人的、原创的、批判性的表达,对电影语言的实验性尝试。
艺术电影是电影的拓荒者:僭越规范,冒犯常识。
毋庸讳言,其探险与拓荒多有落败,甚至迷失,但正是他们在不断地拓展电影世界的疆土。
而当艺术电影的实践一经成功,主流商业电影便立刻将其经验吸纳。
艺术电影是指一种着重艺术性、而非商业性的电影。
大多为独立电影,也有大制片厂制作。
艺术电影以特定观众为观影对象,而非普罗大众。
因此艺术电影一直被惯上严肃沉重的刻板印象。
艺术电影的题材以及素质与主流荷李活电影有明显的分别,通常具备一些独特的元素。
正如雅克奥蒙曾指出的:“影片分析……是依照个别对象应用、推衍或翻新其他的学科理论。
也无意也无篇幅用大段分析理论使得这个概念变得更加抽象,而希望通过接下来的例子引导大家对艺术电影欣赏有进一步的认识。
阿伦雷乃[广岛之恋]无疑是艺术电影气质的绝佳代言人。
《广岛之恋》首先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但它所要诉说的并不是那个处在当下之躯体缠绵中的情与欲,而是存在于女主人公遥远记忆中的“伤痕初恋”,是在那种巨大伤痛向骨髓深入的过程中幸存下来的微量甜蜜于特殊环境下得以滋长与归复时所表现的对于回忆本身替代式的兴奋与快感。
但是,由于少女的初恋最后转变成长时间难以忍受的悲痛和折磨,因而要重温往日的激越感觉,就必须冲破血色记忆的覆盖,于是回忆和诉说便成了现实爱情的一个部分,并且在表面上处于首要的位置。
而日本男子对她而言,只是德国情人的一个替代和幻影,是她得以获得回忆出口的一个触发器。
因为这个日本人可以真实触摸与感知的躯体唤醒了遥远的记忆,女人才能够把自己正真的迷恋——她现在所表达的、14年都未曾拥有的激情,或者说纽贝尔之恋夭折后残留的爱——全部献给他。
影视作品观后感 影视读书笔记 观后感 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
![影视作品观后感 影视读书笔记 观后感 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https://img.taocdn.com/s3/m/d235ec56fd0a79563d1e72e6.png)
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了解了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后我产生了一些看法。
从导演的目的可以判断一部电影到底是不是艺术片:如果导演拍这部电影的目的不是为了票房,而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到的想表达的一些东西,那这部电影就可以算作是艺术片,当一个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到观众的感受,绝大多数观众只是把电影当成一种娱乐,他们花几十块钱进电影院想看到的是扣人心弦的情节还有视觉上的冲击,但绝大部分的艺术片都不具备这两大要素,所以票房很惨。
但也有些艺术片碰巧很有戏剧性又兼具视觉效果,那就会成为一部卖座的艺术电影。
还有这么一群高素质观众,他们花钱进电影院想获得的是一次心灵的旅程,这也正是艺术电影所能给的,随着人们影视素养的不断提高,对电影内容要求的不断提高,我相信商业电影会“越拍越艺术”,简单的声画刺激已不能满足大众对电影的需要,观众还要内心的感动。
阿凡达和泰坦尼克是商业还是艺术,第九区和拆弹部队是艺术还是商业?“判断一件东西是否具有艺术价值的标准之一,是看它是否具有感染力”如果一部电影就是奔着票房去,他的目的就是钱,但是他又碰巧做的很有感染力,就像卡梅隆还有斯皮尔伯格那样,那也是一种艺术成就。
拆弹部队中有个在沙漠中的爆破的镜头,帅的不得了,不管从纯艺术还是纯商业的角度来看它都极具价值。
如果把电影和文学做个比较,商业电影就像是畅销书,韩寒和郭敬明都可以畅销,但价值就不一样。
好莱坞和香港电影,是商业电影的典型代表;而欧洲电影,则是艺术电影的翘楚。
商业电影一定的商业规则,影片中就必然存在很多商业性元素;而艺术电影,由于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从而摆脱了商业规则的羁绊,创作者就能随心所欲地表达一些来自心灵的真实的东西;因此,艺术电影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具有先锋性和探索性。
但如果我们来考察一下电影本性的话,我们会发现,其实商业性是电影与生俱来的特征。
因为电影不像绘画、雕塑、诗歌那样,富有富的玩法,穷有穷的玩法,电影本来就是一个奢侈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困境——浅谈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价值取向
鲁道夫·爱因汉姆曾经说过:“电影是一种手段,它可以但不一定产生艺术效果。
在这一方面,电影同绘画、音乐、文学和舞蹈都是相似的。
例如,彩色明信片并不是艺术品,制作彩色明信片的人也不打算使它成为艺术品……电影并不一定就是电影艺术。
”在我看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并非所有电影都具有艺术价值、欣赏价值。
的确,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人们口中的“烂片”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我们常常会看到社会各界的观众都热衷于给每一部电影贴上标签,如商业大片、文艺片、催泪大片等等。
而现在的我在看电影之前,都习惯去豆瓣或者其他软件搜一下其他人对这部影片的评价评分等,生怕花了一两个小时去看一部电影,却发现那部电影毫无价值可言。
不过,艺术性几乎从来都不是直观的,各种分析手段的引入以及反复观看的必要都明确地表明了这一点。
一开始,电影只不过是爱迪生眼中的游戏,是梅里埃眼中的魔术罢了。
然而现在的电影产业,几乎拥有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完整的商业体系以及艺术理论。
无论你是普通的观众还是资深影迷,亦或者是研究电影学科的专业人士,电影都游刃有余地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然而,电影观众也因而面临着来自电影多面性的巨大挑战,因为每部电影均有其独特的拍摄背景、工作人员以及期望值。
那么,面对好莱坞完整商业体系下的流水线产品,与面对欧洲电影艺术家们毫无商业野心的小成本作品之时,我们作为观众所需要采取的姿态也必然有所区别。
用故事创作法或知觉创作法创作出来的商业片占市场的大多数,数量多,票房也相对较高;用故事、情绪或者思想创作法创作出来的文艺片在金字塔的中间;最高位置则是用思想
创作法或特征创作法创作的艺术片,它的受众面较窄,票房不高,大部分观众表示看不懂艺术片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与它的含蓄低调的表现方式是分不开的。
我想拿1993年的《阿甘正传》以及2012年的票房神话——《泰囧》来做一个比较。
《阿甘正传》主要通过对人物分析来感受一个近乎神一样的阿甘。
通过艺术的手法将阿甘视为美好的代表,它简单,质朴,尽管低智,我说这是上天的“恩赐”,所以阿甘近乎完美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像羽毛一样纯洁而释然的人生经历,他对待事情认真踏实,锲而不舍;对朋友重情重义,信守承诺;对待爱情始终如一,忠贞不渝,用纯洁的灵魂让我们从心底为之颤动。
在单方面体味人物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的同时,影片中音乐同样与之结伴而生。
然而,2012年的票房神话——《泰囧》,我认为它是一部很成功的商业大片,让观众捧腹大笑。
影片值得欣赏回味的看点很多:自始至终贯穿的泰国异域风情、音乐很轻扬景色很明丽,片中不断出现却始终解不开的连环误解,王宝强那种很容易满足的简单快乐和总是语出惊人,王宝强对自己从头到脚的重新包装和形象再造,王宝强每次酿成大错后却表现出的无辜,徐铮从开始心里就装下家庭与事业间的摇摆天平,徐铮的急功近利和精于算计,徐铮对王宝强的利用和最后的反被感动,黄渤那种揪小辫式的紧抓不放和半娘不娘,黄渤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持不懈等等:王宝强表现出的既有知识又幼稚的性格矛盾,徐铮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对老周的追踪,好像沙漠找水大海捞针,黄渤运用高科技手段和自身准确判断对徐铮阴魂不散的跟踪,这像是在演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但徐铮又不时展开反追踪或迷惑或斗争,而王宝强又夹在两者中间左右摇摆,他的傻又让最后的结局变得飘渺不定,三个各自“心怀鬼胎”的人,他
们的目的却不断的冲撞,相互影响,纠缠交错,相当之博弈,观众的心也是跟着此起彼伏。
简单来说,商业片就是大众喜欢什么你就拍什么。
中国商业电影产业存在着巨大的潜力,这也迎合了商业片的发展趋势,突出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
而艺术片追求思想高度。
艺术片的语言通常是反常规、蕴含丰富的,故事情节通常是反故事性,荒诞色彩,人物设计多是矛盾性,向内反转,电影主题是形而上哲思,反主流观念。
主要有三类感官电影、心灵电影和思维电影。
就个人而言,我认为艺术片更具有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