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珍藏的交响乐】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

合集下载

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的十大名曲

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的十大名曲

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的十大名曲
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的十大名曲包括:
1.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海顿
2. 《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莫扎特
3. 《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贝多芬
4. 《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合唱”》——贝多芬
5. 《B小调第八号交响曲“未完成”》——舒伯特
6. 《降B大调第一号交响曲“春天”》——舒曼
7. 《B小调第六号交响曲“悲怆”》——柴科夫斯基
8. 《E小调第九号交响曲“自新大陆”》——德沃夏克
9. 《幻想交响曲》——柏辽兹
10. 《英雄交响曲(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 'Eroica' Op.55)》——贝多芬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曲目可能会因乐团和演出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世界十大交响曲

世界十大交响曲

世界十大交响曲及其作者介绍一、海顿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海顿素有“交响曲之父”之美名,不仅因为他一生作有一百零四首交响曲,更因为他是真正将古典主义美学中对结构美的追求内化到交响曲形式的第一人。

古典主义美学讲究对称,重视比例的合理性,强调音乐素材在功能上的“语言化”(人人皆可经接触而理解);而“海顿老爹”(贝多芬称呼海顿为Papa Haydn)硬是将这些音乐知性的一面以洗炼而意趣横生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惊愕》交响曲便是一个很棒的例子。

二、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诚然,莫扎特最为人熟知的当属他的歌剧,他也曾多次表白,自己的最爱是歌剧。

可是不要忘了,他也写了四十一首的交响曲呢!人们总爱提莫扎特如何如何天才。

我这里却想提醒您注意他音乐中深刻的人性描写。

在这首交响曲当中,我们会发现,原来天才也可以是善感的。

大师偶尔也具备了悲天悯人的胸怀三、贝多芬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磴、磴、磴、磴···”四声一出,天地为之色变。

音乐史上大概再也找不到比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第一乐章“命运主题”更具震撼力和权威性的单一素材了。

贝多芬在这首作品中,向世人展现严谨而有机的(organic)“动机创作”,惊人的可能性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知性美。

而由第三乐章末了接入第四乐章的过程更是希腊哲人塞内加称之为“穿过黑暗,奔向光明”的奋斗精神的最佳脚注。

四、贝多芬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欢乐颂》——历来为音乐美学家争论的中心主题之一便是:音乐该不该有意义?它是否必须具备意义?听过贝多芬第九的人,相信都会同意,这个问题已然得到解答。

事实摆在眼前:就是有这样的音乐,她能够提升个人乃至群体,使他们谦卑、宽恕。

不再孜孜于己利。

柏拉图认为音乐应具备伦理上的功能,贝多芬做到了。

而且别忘了,此时的贝多芬已是全聋的“残疾人”,却献给全人类如此无私无我、乐观奋进的理想国之音!请向贝多芬脱帽致敬!五、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细心的您,或许已经注意到,走笔至此,我是循着传承在走的。

最值得收藏的经典唱片300个版本

最值得收藏的经典唱片300个版本
勃拉姆斯 小提琴协奏曲(穆洛瓦) 柏林爱乐乐团 阿巴多 PHILIPS, 438 998-2
勃拉姆斯 第4交响曲 维也纳爱乐乐团 克莱伯 DG, 400 037-2
贝多芬 第12-16弦乐四重奏 林赛四重奏团 ASV,CDDCS403(四张)
舒伯特 第8.第9交响曲 德累斯顿交响乐团 西诺波里 DG,437 689-2
J.S.巴赫 法国组曲 钢琴;古德尔 SONY, MK42267
贝多芬 第29奏鸣曲 钢琴:吉利尔斯 DG, 410 527-2
贝多芬 第30,31奏鸣曲 钢琴:吉利尔斯 DG, 419 174-2
贝多芬 第32奏鸣曲,小品,致艾丽斯等 钢琴:乌戈尔斯基 DG, 435 881-2
马勒 第一交响曲 柏林爱乐乐团 阿巴多 DG, 431 769-2
勃拉姆斯 第二交响曲,变奏曲 柏林爱乐乐团 卡拉扬 DG,423 142-2
贝多芬 钢琴三重奏全集 钢琴:肯普夫 DG, 415 879-2(3张)
勃拉姆斯 第四交响曲 维也纳爱乐乐团 克莱伯 DG, 400 037-2
德沃夏克 柴可夫斯基 大提琴协奏曲 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柏林爱乐乐团 卡拉扬 DG, 447 413-2
贝多芬 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小提琴:谢霖 PHILIPS, 446 521-2,446 524-2 (两张)
舒伯特 声乐套曲 演唱:菲舍尔-迪斯考 DG, 437 235-2(3张)
舒伯特 贝多芬 弦乐五重奏 大赋格 DG,49 774-2
贝多芬 庄严弥撒 维也纳爱乐乐团 莱文 DG, 435 770-2 (两张)
贝多芬 第八.第十三.第十四奏鸣曲 (钢琴:吉利尔斯) DG, 400 036-2
贝多芬 第21第23第26奏鸣曲 (钢琴:吉利尔斯) DG, 419 162-2

简论马勒交响曲风格

简论马勒交响曲风格

·181·艺术研究摘 要:古斯塔夫·马勒是欧洲19世纪末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创作以交响乐和艺术歌曲为主。

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在德奥的音乐领域被视为瑰宝,其交响乐作品同样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马勒在创作上吸收了贝多芬和柏辽兹·李斯特的艺术精华,他以巧妙的手法对和声进行改革,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曲式特点。

这些都确立了马勒在欧洲乐坛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马勒;交响曲;风格中国音乐界在马勒去世100周年时,举行了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

在北京国际音乐节和国家大剧院,都举行了马勒交响曲音乐会。

在同一个城市推出两部大型第八交响曲制作和两套马勒交响乐全集,这在世界都很罕见。

马勒的交响乐在中国已经备受瞩目,这也应验了马勒的预言:“我的时代终将来临”。

1 了解马勒的精神苦旅,体会马勒的世纪末情怀马勒的音乐创作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趋于成熟。

当时欧洲的文艺思想和哲学都被世纪末的情怀所笼罩。

音乐家们的艺术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都有了颠覆性的变化,他们内心彷徨迷离,进入了内省和反思的阶段。

这时的马勒在维也纳歌剧院担任艺术总监的职务,而他的大部分作品也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在他的作品里我们不难发现,马勒的后期作品对19世纪的浪漫派音乐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他吸收了瓦格纳的半音化和声的创作手法,但又对调性组织有所突破,他的作品始终保持在底线上游走。

这就是马勒交响曲中,既有创新又有古典美存在的原因。

纵观马勒的欧洲交响乐,其作品内容中充满了“教父哲学”和“绝对理念”。

就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是以第三人称表达出“命运”的主题一样,马勒的交响曲用第一人称来展示自己的内心。

马勒目睹了自己兄弟姐妹的死亡过程,又亲历了自己心爱的女儿不幸夭折。

因此,死亡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使他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他的交响曲创作中大多融入了“死亡”这个残酷的主题,如他所创作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六交响曲中都有死亡命题出现。

我心中的马勒世界 听马勒十部交响曲有感

我心中的马勒世界 听马勒十部交响曲有感

2019. 09 37文字_景作人Mahler’s 10 Symphonies in My Heart我心中的马勒世界与其他音乐巨人相比,马勒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他的孤傲与神秘、敏感与脆弱,使人们为之迷惑。

马勒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和幻想家,他拥有天才的思维和无尽的激情,他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他将自己的精神追求用交响乐和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

马勒是我最喜爱的音乐家,我相信自己与他投缘,并能够共同理解和感受世间的一切。

前些日子,我翻出了马勒的唱片,准备重温他的十部交响乐作品,以期再次获得精神上的升华与享受。

听后,我心中翻江倒海,坐卧不安,浮想联翩……《第一交响曲》马勒的《第一交响曲》是一首浪漫的自然颂歌。

马勒满怀着对万物苍生的敬仰、崇拜和爱戴之情,真诚、真切、真挚地赞美上苍、赞美厚土、赞美生命,表达出了自己乐观的人生观(人类的欢歌)、嘲讽(动物的送葬)和抗争(与灾难的搏斗)。

我认为这四个词就是这部作品所揭示的自然哲学和生命哲学。

听马勒十部交响曲有感二十世纪指挥大师、马勒的学生布鲁诺·瓦尔特这样评价马勒:“他是一位内心世界复杂充实,充满着音乐、人道主义激情和诗一般的想象力,充满着哲理性和宗教感情的人。

”与世界观。

马勒的《第一交响曲》共有四个乐章,我把每个乐章概括为一个词,分别为:萌芽(春天的大地)、生机马勒38 MUSIC LOVERMusic sea乐海拾贝马勒热爱大自然胜过一切,另外他也受宿命论的影响,对“生”与“死”极其敏感,《第一交响曲》中充分表达了马勒对“生”的独特理解,并且可以发现他对“生”的理解与表达始终浸透着自然的内涵。

《第一交响曲》中有许多大自然的回声,包括第一乐章的“生命孕育”“大地回春”“旭日东升”“五彩缤纷”,以及第二乐章中“生机勃勃”的乡村舞曲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映射出大自然的宽广博大。

就连第三乐章的“葬礼进行曲”,也是森林中所有的小动物为猎人安排的葬礼(猎人残害动物,破坏自然)。

音乐会见马勒(散文)

音乐会见马勒(散文)

音乐会见马勒(散文)苏州,法兰克福,马勒一座委婉秀气的江南城市,一支来自德国的交响乐团,一首来自马勒的《第九交响曲》。

三年前我开始听马勒,有一段时间几乎日日与《第五交响曲》为伴,马勒“第五”将我从听古典音乐追求纯音乐的古典派作品中脱离出来,走向包罗万象的交响曲。

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FrankfurtRadioSymphonyOrchestra)在北京、苏州、上海三地各有一场,上海演出曲目为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第四交响曲》,苏州一场马勒《第九交响曲》,马勒的“天鹅之歌”,从死亡的阴影里眺望宁静。

苏州科学文化艺术中心坐落在金鸡湖畔,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者保罗?安德鲁设计,南方的水增添了建筑的流动感,想象水上音乐。

指挥家帕沃?雅尔维(Paavo?J?rvi)来自爱沙尼亚,出身于音乐世家,父亲尼姆?雅尔维专门指挥冷僻曲目,以“音乐冒险家”之名饮誉指挥界,弟弟克里斯蒂安?雅尔维也是一名卓越的指挥家,妹妹玛丽卡是一名长笛演奏家,帕沃?雅尔维目前兼任美国辛辛那提交响乐团音乐总监,2007年率团到BBC夏季逍遥音乐会,2010年将入主法国巴黎管弦乐团。

帕沃?雅尔维长相颇似俄罗斯总理普京,脸型更温和些,秃顶,穿着一件黑色T恤衫,胳膊交叉在胸前,肌肉坚实、匀称,如果不是一根朝上的白色指挥棒提示,这人倒很像一位健美老师。

我将再一次去苏州。

八年前我和未婚妻从南京取道苏州,苏州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兴的城市没有一点想象中的江南温润,连古老的帝城南京都在失去,我们只能在拙政园诸如古代私人园子里追忆似水年华。

白粉墙、黑片瓦、丝绸旗袍、西园、留听阁、枫桥、寒山寺,苏州是种种富有人家的物品,是现代的缺席,是最江南的两个字。

如果不是马勒,我不会去苏州。

一场音乐会,它的作曲家生活在十九世纪末期跨越二十世纪,它的演奏者来自德国的法兰克福,音乐会的场址在苏州金鸡湖畔,这里称为苏州的中央商业区。

这些词远离苏州古城,远离造成苏州的河流和弄巷。

马勒交响乐创作及其作品特色

马勒交响乐创作及其作品特色

马勒的作品中充 满了创新和突破, 如《第四交响曲》 中的对传统形式 的突破,《第七 交响曲》中的对 音乐语言的创新 等。
马勒的作品中充 满了强烈的个人 风格和情感色彩, 如《第三交响曲》 中的对童年回忆 的描绘,《第八 交响曲》中的对 爱情和婚姻的思 考等。
马勒作品中经常出现生命与死亡的主题,这是他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早期风格:受瓦格纳影响,注重管弦乐色彩和声乐效果 中期风格:转向古典主义,注重形式和结构,作品更加严谨 晚期风格:融合了早期和中期的特点,更加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
代表作品:《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大地之歌》等
早期作品:受传 统古典音乐影响,
风格较为保守
后期作品:风格转 变明显,更加注重
马勒的交响乐作品具有丰富的音乐语 言,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
他的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和声手法, 如转调、变调、和声进行等,使得音 乐更加丰富和立体。
马勒的作品中还运用了许多创新的 和声手法,如十二音体系、无调性 音乐等,使得音乐更加前卫和独特。
马勒的作品中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他的音乐语言和和声手法使得他的 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个人情感表达
中期作品:开始尝 试创新,融入现代
元素
特点:旋律优美, 节奏感强,和声 丰富,结构严谨
早期作品:受传 统浪漫主义影响, 旋律优美,情感 丰富
中期作品:开始 探索新的音乐语 言,如无调性、 十二音体系等
后期作品:风格 更加成熟,融合 了多种音乐元素 ,如民歌、爵士 乐等
对后世影响:马 勒的作品对后世 作曲家产生了深 远影响,如勋伯 格、贝尔格等
马勒作品中的自然元素:森林、河流、山脉等 马勒作品中的超自然元素:幽灵、梦境、神话等 马勒作品中的自然与超自然力量的对比和融合 马勒作品中的自然与超自然力量的象征意义和内涵

古典妙韵:赏析十五首经典交响乐作品

古典妙韵:赏析十五首经典交响乐作品

古典妙韵:赏析十五首经典交响乐作品交响乐(Symphony)又称交响曲。

人们常把它比喻为“音乐王国的神圣殿堂”。

历经了几百年的交响乐仍能在现今百花齐放的音乐世界中熠熠生辉,是因为交响乐有极为深厚的内涵以及作者注入其中的精神思想,甚至可以说交响乐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我们在听交响乐时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甚至能走进作者的时代,与作者共鸣。

今天,“影音新生活”就与大家一起欣赏十五首经典的交响音乐作品,走进交响的世界,走进音乐的世界。

《G大调第94交响曲》作曲家:海顿《G大调第94交响曲》(惊愕)作于1791年。

作品之所以命名为“惊愕”,得名于作品的第二乐章。

据说海顿写此曲的目的是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妇人们,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

实际演出中,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贵妇人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这部交响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以“惊愕”的标题。

这部交响曲是海顿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与海顿的其他几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民间歌舞气息和明快欢乐的情绪。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ymphony No. 94 in G Major Concertgebouw Orchestra;Eduard van Beinum;Various Artists - Classical Chillout Vol. 4: Haydn, Mozart, Schubert, Tchaikovsky, Verdi, Bach, Beethoven, Brahms, Chopin, Handel Symphony No. 94 in G Major Concertgebouw Orchestra;Eduard van Beinum;Various Artists - Classical Chillout Vol. 4: Haydn, Mozart, Schubert, Tchaikovsky, Verdi, Bach, Beethoven, Brahms, Chopin, Handel《g小调第40交响曲》作曲家:莫扎特这是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响曲之一,是他的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特别收藏帖】《献给孩子们的百首古典音乐》全集---童真、动物、游戏、自然、童话、神话

【特别收藏帖】《献给孩子们的百首古典音乐》全集---童真、动物、游戏、自然、童话、神话

【特别收藏帖】《献给孩子们的百首古典音乐》全集---童真、动物、游戏、自然、童话、神话莫扎特《玩具交响曲》舒曼《捉迷藏》舒曼《木马游戏》比才《进行曲- 喇叭和小鼓》比才《摇篮曲- 布娃娃》比才《即兴曲- 陀螺》比才《二重奏- 小丈夫与小妻子》弗雷《摇篮曲》弗雷《洋娃娃的花园》德彪西《大象的催眠曲》德彪西《洋娃娃的小夜曲》德彪西《小牧羊人》德彪西《黑娃娃的糕饼舞》罗西尼/ 雷斯庇基《从前有一个玩具店》罗西尼/ 雷斯庇基《塔兰泰拉舞曲》罗西尼/ 雷斯庇基《康康舞曲》罗西尼/ 雷斯庇基《加洛普》耶赛尔《玩具兵的游行》里亚朵夫《八音盒滑稽圆舞曲》克莱斯勒《跳舞的洋娃娃》亨德尔《快乐的铁匠》巴赫《 F 大调第二号布兰登堡协奏曲》第三乐章巴赫《G 大调第四号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乐章莫扎特《 F 大调嬉游曲“音乐玩笑”》贝多芬《F 大调第八交响曲》第二乐章帕格尼尼《 B 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钟”舒伯特《塞浦路斯公主罗莎蒙德》- “第二段芭蕾舞”舒伯特《音乐的瞬间》第三首柏辽兹《浮士德的天谴》- “鬼火小步舞曲”小约翰·施特劳斯《闲聊波尔卡》小约翰· 施特劳斯/ 约瑟夫· 施特劳斯《拨弦波尔卡》约瑟夫·施特劳斯《铁匠波尔卡》蓬琪埃利《歌女乔康达》- “时间之舞”埃尔加《波莱罗舞《谜语变奏曲》- “尼姆罗德” & “终曲”拉威尔曲》伊贝尔《嬉游曲》安德森《打切分音的钟》安德森《打字机》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解说版& 纯音乐版巴齐尼《小精灵之舞》斯卡拉蒂《G 大调钢琴奏鸣曲“猫”》海顿《C 大调第八十二交响曲“熊”》第四乐章罗西尼《贼鹊》序曲舒伯特《A 大调钢琴五重奏“鳟鱼”》第四乐章肖邦《降 D 大调圆舞曲“小狗”》肖邦《降 F 大调华丽大圆舞曲“小猫”》约瑟夫《奥地利村燕圆舞曲》圣-桑《引子与狮王进行曲》圣-桑《大象》圣-桑《天鹅》圣-桑《野驴》里姆斯基-科萨柯夫《野蜂飞舞》乐队版& 钢琴版马勒《 D 小调第三交响曲》第三乐章“森林里的动物告诉我”沃恩· 威廉斯《云雀高飞》雷斯庇基《母鸡》雷斯庇基《布谷鸟》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普朗克《小象巴巴》安德森《跳圆舞曲的小猫》西贝第一乐章亨德尔柳斯《鹤之场景》维瓦尔第《四季》- “冬” 《绿叶青葱》贝多芬《F 大调第六交响曲》第二乐章舒曼《森林情景》- “孤独的花”柏辽兹《特洛伊人》- “皇家狩猎与暴风雨”小约翰·施特劳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小约翰· 施特劳斯《雷鸣电闪波尔卡》柴科夫斯基《四季》- “六月:船歌”格里格《皮尔· 金特》- “清晨”西贝柳斯《暴风雨》序曲德彪西《大海》拉威尔《水的嬉戏》戴留斯《春日初闻杜鹃啼》沃恩· 威廉斯《在沼泽地带》沃恩·威廉斯《第七交响曲“南极”》第三乐章“风景”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在冰川上”马勒《D 小调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草原上的花儿告诉我”辛丁《第四交响曲》格罗菲《大峡谷》第二乐章“被涂上色彩的沙漠”劳塔瓦拉《北极之歌:鸟鸣协奏曲》莫扎特《魔笛》序曲威伯《魔弹射手》序曲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柴科夫斯基《天鹅湖》“序曲” & “四只小天鹅”柴科夫斯基《睡美人组曲》- “圆舞曲”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 “花的圆舞曲” & “中国舞曲- 茶”里姆斯基-科萨柯夫《金鸡》- “在宫中的多顿国王” & “多顿国王与谢玛卡王后”利亚多夫《巫婆》(巴巴亚加)斯特拉文斯基《火鸟》- “魔王的凶《灰姑娘组曲》终曲德恶之舞” & “摇篮曲”普罗科菲耶夫沃夏克《金纺车》德沃夏克《水妖》德沃夏克《野鸽》德沃夏克《正午女巫》格里格《皮尔· 金特》第一组曲- “山妖的宫殿”弗朗克《被诅咒的猎人》杜卡《魔法师的徒弟》拉威尔《鹅妈妈组曲》- “大拇指”洪佩尔丁克《韩赛尔与格蕾泰尔》序曲巴托克《木偶王子》- “公主与木偶王子的舞蹈”格鲁克《奥菲欧与尤丽狄茜》- “精灵之舞”莫扎特《伊多梅纽》序曲瓦格纳《莱茵的黄金》- “众神步入瓦尔哈拉天宫”瓦格纳《女武神》- “沃坦的告别与‘魔火’”德利布《希尔薇亚》前奏曲圣-桑《翁法勒的纺车》圣-桑《赫拉克勒斯的青春》圣-桑《法厄同》弗朗克《普绪克》丹第《伊什塔尔交响变奏曲》德彪西《牧神的午后前奏曲》拉威尔《达夫尼斯与赫洛亚组曲》- “黎明” & “哑剧” & “群舞”鲁塞尔《巴克斯与阿里阿德涅》雷斯庇基《维纳斯的诞生》尼尔森《阿拉丁组曲》里姆斯基-科萨柯夫《舍赫拉查德》斯特拉文斯基《缪斯之主阿波罗》序幕沃尔夫《彭忒西勒亚》斯克里亚宾《普罗米修斯- 火之诗》巴伯《美狄亚组曲》- 第三、四、八乐章。

世界十大交响曲课件资料

世界十大交响曲课件资料
怂恿他写作交响曲的声音令年轻的勃拉姆斯耳根未
勃拉姆斯的钢琴室中,墙上悬挂着贝多芬的半身像。勃拉姆斯
你能想象,背后总是传来巨人的足音的压力吗?终于,在他四
过程中更是数度落泪。您能想象倚天剑、屠龙刀是如何成型
六、柴可夫斯基
b小调第六号交响曲《悲怆》——如果说,勃拉姆斯第一号交响曲散发的是
老柴便即撒手人世。其实,对于生命即将结束的惶恐并非此
当中,我们尝到了血、喝足了泪听到震耳欲聋的控告和
更感受到锥心的疼痛和几近无助的呐喊,即使如此,稍纵即逝的
却不吝为我们开启一扇可以窥见那奶与蜜质地的窗户。反观我们今
专家们往往各执一说。这也正常,人的趣
1906年9月25日-1975年8月9日),是原苏联和20世纪
他的d小调第五交响曲,又名革命交响曲,创作于1937
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因此本曲不仅是柴科
他的九部交响曲没有一部不是精品,若单
在十大交响曲中占据四到五席也并不为过。然而,我们已限定了每
因此只能在九首中选择最优秀的两首曲子。命运交响
毫不夸张地说,此曲只应天上有,放在人间乃是空
我将另一个名额给了“英雄”。之所以如此,
此前的交响曲,无论从长度上、厚度上都不突出,即使莫扎特的“朱
一八九二年,德沃夏克接受了美国纽约国家音乐院的邀请,到新大陆做起了
"From the New World",而非
——它并不是描写美国的写景音乐,而是一封来自异乡的浓
八、马勒
第二号交响曲《复活》——马勒,唉!该怎么说这个人呢?一个拥有无与
一个卯起劲来写作时六亲不认的痴狂作曲家,一个饱览
糜烂和虚矫的旁观者,一个经历许多至亲的人死亡的
甚至有人认为正是因为这两个乐章写得太好,以至于舒伯特本人都无

最值得收藏的300张古典音乐CD推荐

最值得收藏的300张古典音乐CD推荐

最值得收藏的300张古典音乐CD推荐古典音乐CD是很多人收藏的藏品。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推荐300张值得收藏的古典音乐CD,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300张值得收藏的古典音乐CD1) 贝多芬:第五、第七交响曲,克莱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DG,447 400-2(大师版)。

2)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西盖蒂小提琴,布鲁诺•瓦尔特指挥纽约爱乐乐团(1947年5月厉史录音);第五(春天)奏鸣曲,西盖蒂小提琴,霍尔绍夫斯基钢琴(1953年1月历史录音),Sony,MPK 52536。

3)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布鲁诺•瓦尔特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Sony,MYK 36720。

4)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艾格蒙特》序曲,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DG,439 002-2(金版)。

5)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富特文格勒指挥拜罗伊特节日合唱团、乐团(Schwarzkopf, Hongen, Hopf, Edelmann演唱),EMI,7 69801-2(1951年历史录音,单声)。

6) 柴科夫斯基:第四、五、六交响曲,穆拉文斯基指挥列宁格勒爱乐乐团,DG,419 745-2(两张)。

7) 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阿格里奇钢琴,迪图瓦指挥皇家爱乐乐团;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罗斯特罗波维奇大提琴.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小提琴协奏曲,米尔斯坦小提琴,阿巴多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弦乐小夜曲,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DG,413 161-2(廉价小双张)。

8) 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KV525),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嬉游曲KV136、138,月下小夜曲,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单簧管、双簧管、圆号、大管协奏曲(297b),小夜曲(KV388),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DG,413 152-2(廉价小双张)。

9) 莫扎特:5首小提琴协奏曲,E大调柔板,C大调回旋曲,格吕米奥小提琴,科林•戴维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莱帕德指挥新爱乐乐团,Philips,438 323-2(廉价小双张)。

马勒交响乐

马勒交响乐

第一章马勒作为指挥家和作曲家的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出生在奥匈帝国波希米亚地区(即捷克)社会地位低下的犹太人家庭。

这里的人群在种族上千奇百怪,他们共同受着少数日尔曼人和匈牙利人的统治和压迫。

这种压迫对摩拉维亚的犹太人来说,显得尤为突出,他们没有政治与人身的自由,如没有选举权、没有本民族的语言,正如他本人说:“不管到何地,我是犹太人这件事始终成为我的一道障碍。

”【1】(出自。

应该加入尾注和参考文献对应)遭受的苦难,深深压抑着他的心灵。

马勒很早就显露出音乐才能,1875年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1877年起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历史、哲学等课程,并聆听布鲁克纳讲课,受到很大影响。

1877年开始从事指挥活动,相继担任巴德哈尔、莱伊巴赫、卡塞尔、莱比锡等年剧院指挥,同时创作了声乐套曲《少年流浪者之歌》、《D大调第一交响曲》等作品。

1888年与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订下为期十年的合同,上演过莫扎特的《唐·爵凡尼》、瓦格纳《莱茵的黄金》等名著。

因处于该地两派(支持意大利歌剧与提倡民族歌剧)的冲突之间,难以展开艺术活动,两年后即辞任。

1891年转任汉堡歌剧院指挥。

此期间的作品有第二、第三交响曲和歌曲集《儿童们的奇异号角》。

1897年由勃拉姆斯推荐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指挥,在任十余年。

他成功地上演了格鲁克、莫扎特、韦伯、瓦格纳等的歌剧,只有繁忙的指挥活动之余,夏天休假之时,在避暑地创作,完成了第四至第八交响曲,艺术歌曲套曲《亡儿之歌》、《吕刻特诗5首》。

1907年应邀赴美,任纽约爱乐乐团指挥。

因健康衰退,常常处于预感死亡的阴郁心情中。

此后数年来往与美国与欧洲大陆,一方面是成功的指挥家,另一方面却在《第九交响曲》、《大地之歌》等作品中显露出极大的悲剧性。

1911年逝世。

世纪之交动荡不安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低微的家庭出身、坎坷的社会遭遇,造就了马勒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特殊的性格,他是个心地善良、深知人间疾苦、充满人道主义思想的艺术家,他对社会中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现状深恶痛绝,对挣扎在苦难深渊中的人们深表同情,他常引用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当大地上还有别的生灵在受苦遭难时,我有怎能感到幸福呢?”马勒作为一位出生在社会地位低下的犹太穷苦人家的音乐家,一生备受歧视和屈辱,使他一辈子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

TAS榜单

TAS榜单
本杰明.布里顿《彼得.格赖姆斯》布里顿指挥
15、Benjamin Britten, Billy Budd (1951). Recording: Britten (Decca OSA 1390/Decca 417 428) Listen to the CD
本杰明.布里顿《比利.巴德》布里顿指挥
16、Elliott Carter, Variations for Orchestra (1955). Recording: Levine (DG 431 698)
埃略特.卡特《乐队变奏曲》李云指挥
17、Aaron Copland, Appalachian Spring (1943). Recording: Bernstein (Columbia MS 6355/Sony SBK39443) Listen to the CD
原编号无法查到用EMI CDC 66109代替
保罗.亨德米欣《画家马替斯交响曲》卡拉扬指挥
35、Paul Hindemith, Symphonic Metamorphosis on Themes of Carl Maria Von Weber (1943). Recording: Ormandy (EMI CDM5 65175) Listen to the CD
TAS榜单
1、John Adams, Harmonielehre (1985). Recording: DeWaart (Nonesuch 79115) Listen to the CD
约翰.亚当斯《和声的研究》
2、Samuel Barber, Symphony No. 1 (1936). Recording: Zinman (Argo 436 288) Listen to the CD

马勒简介(浪漫主义后期)

马勒简介(浪漫主义后期)

马勒简介(浪漫主义后期)古斯塔夫·马勒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

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解。

代表作有交响乐《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等。

人物介绍简介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年-1911年),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

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童年即显露音乐的天才,六岁参加钢琴比赛,八岁已能为别的孩子教课,十五岁进维也纳音乐院学习,后改学作曲及指挥。

1885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清唱剧《圣·保罗》获得巨大的成功,后被聘为布拉格歌剧院指挥。

还曾在莱比锡、布达佩斯、维也纳等地歌剧院任指挥,遂成为当代最伟大的指挥之一,是现代音乐会演出模式的缔造者。

1907年脱离歌剧院,旅居美国,先后任大都会歌剧院的乐队和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

工作之余从事创作,共写了十一部交响曲、四部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一部清唱剧及五首歌曲。

马勒的交响曲在形式上具有构思宏伟,规模庞大的特点,只有巨型的交响乐队才能演奏;在风格上,他力求发展维也纳古典交响乐的传统,作品现象鲜明,题材渊源于维也纳民间风格性音乐,而且,他的第二、第三、第四及第八交响曲都加入了人声,大大丰富了交响曲的表现力,对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解。

代表作有交响曲《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等。

生平古斯塔夫·马勒(德语: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波希米亚出生的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

当时被视为杰出的指挥家,现在则被视作连接十九世纪晚期与现代音乐的重要作曲家。

马勒生于奥地利帝国波希米亚的喀里斯特(今属捷克)的一个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家庭,1875年获准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向茱里奥斯·艾柏士坦(Julius Epstein)学习钢琴,随后又到维也纳大学修读布鲁克纳讲授的课程。

马勒的《第四交响曲》海丁克阿八多

马勒的《第四交响曲》海丁克阿八多

马勒的《第四交响曲》海丁克阿八多2020马勒音乐节线上版 | 第四交响曲(伊万·费舍尔)马勒的《第四交响曲》,G大调,作于1899-1900年,1901年11月25日在慕尼黑由马勒指挥首演。

这首交响曲与《第三交响曲》互为联系,《第三交响曲》原计划第七乐章为“孩子对我说”,后把这个乐章移至这首交响由的第四乐章。

(海丁克)马勒自己对这首交响曲的解说为:“在前面3个乐章中,笼罩着一种较高境界的沉静肃穆气氛,这个境界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使人莫名其妙地不寒而栗,甚至毛骨惊然。

在最后的乐章中,孩子(他在前生中就已属于这一较高境界)告诉我们它意味着什么。

”而这首交响曲最后乐章的歌曲《整个天国的欢乐属于我们》据《少年的魔角》中的《天堂装满小提琴》一曲而谱曲。

马勒 (1860—1911 ,奥地利作曲家 ) 的一生就像一部规模宏伟的交响哲学史诗,他的每一首交响曲都是这部史诗的不同篇章。

如果为这部史诗取一个总名,它该称为“灵魂放逐史”或“精神流浪史”。

在现实世界中,马勒没有他真正可归属和认同的故乡;在上帝的国度中,又不是他真正可安身立命之处。

于是他只有不断地追寻,而他所创作的乐曲,也就一一记录下这些心灵飘泊的过程。

《G大调第四交响曲》,正好是他第一阶段流浪史的一个暂时的休息站。

在这首交响曲中,马勒透过儿童天真无邪的想像,描绘出天堂的美好生活。

然而马勒不是莫扎特,他没有莫扎特的赤子之心,当然无法以童稚率直的心情去享受天堂生活,因此乐曲中仍夹杂着死亡的恐惧与莫名的哀愁。

《第四交响曲》虽然是马勒交响乐作品中编制最小、结构最简单的一首,但在马勒深邃而浩翰的心灵大海中,仍然沉浮着无尽的乐思。

著名的马勒学者埃根·加登堡将马勒的第二、第三、第四这三首交响曲称为“魔号三部曲”,主要是因为这三首交响曲的歌词和主题旋律,部分是取材自“儿童魔号”民歌集。

所以在探索《第四交响曲》的创作背景之前,首先要知道它的来源。

民歌集《儿童魔号》主要是普鲁士贵族艾克姆·冯阿宁和游吟诗人克莱门斯·布伦塔诺两人编辑出版的。

天籁之音——马勒第四交响曲

天籁之音——马勒第四交响曲

天籁之⾳——马勒第四交响曲关注“⾳乐神童”莫扎特在短短三⼗五载的⼈⽣中,奉献给世⼈⽆尽的⾳乐宝藏,创作数量之多、涉及⾯之⼴、影响之深远,令许多⾳乐家望尘莫及。

租房⽤⾃如,⾼品质真实房源,⽀持房租⽉付⼴告莫扎特他⼀⽣写有50余部各种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协奏曲。

这些作品在巴洛克协奏曲的基础上,确⽴了18世纪古典主义协奏曲的结构原则。

其中钢琴协奏曲占有突出的地位,共作有27部。

《A⼤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是典型的“莫扎特式”⾳乐,也是流传最⼴、被演奏次数最多的⼀⾸,全曲结构紧凑、完美并富于逻辑性,旋律展现了抒情的歌唱性,可以觉察到隐藏在作曲家⼼灵深处的喜悦与伤痛,体会到其中的烂漫与深思。

展开剩余94%莫扎特的《A⼤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完成于1786年3⽉2⽇。

共分三个乐章,既有速度对⽐,⼜有调性对⽐,整体结构由简单渐⼊复杂,层层递进,引⼈⼊胜。

第⼀乐章,快板。

A⼤调,奏鸣曲式。

该乐章采⽤双呈⽰部的结构原则。

弦乐奏出亲切、明朗、富有歌唱性的第⼀主题,之后⽊管重述这⼀美丽流畅的旋律。

第⼆主题出现后,虽同具有歌唱性,但略带沉思。

在第 47 ⼩节结束时,⾳乐节奏欢快愉悦,充满韧性。

A⼤调主和弦为结束拍,此时奏乐休⽌⼀拍,后缓缓引⼊钢琴的伴奏。

第⼆呈⽰部以E⼤调为主,主题增多,由独奏与乐队交替主奏或协奏,增强了对⽐性和技巧性。

整个旋律也以钢琴演奏为主,⾳符富有跳跃感、⼗分跃动。

发展部把呈⽰部的主题材料做交响性的发展,由独奏和乐队轮流竞奏。

在⼀个短暂的两拍休息之后,弦乐咏唱出⼀个深情的、充满温馨的、⽥园风味般的主题。

到了再现部,乐队⾸先奏出第⼀主题,8⼩节后引⼊钢琴。

在第⼀乐章的结尾处有⼀段精巧纤细的华彩乐段,⽆不让⼈惊叹于莫扎特的⾳乐才华。

第⼆乐章,柔板。

升f⼩调,复三部曲式。

这是莫扎特所有作品中唯⼀⼀次使⽤升f⼩调来表达深情的慢乐章,整个乐章柔和舒缓、细腻动⼈,第⼀主题以意⼤利西西⾥民间舞曲的节奏为基础。

第⼆主题由单簧管和长笛先后奏出,与第⼀主题形成对⽐。

天国之乐 天籁之声——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

天国之乐 天籁之声——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

天国之乐天籁之声——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
夏宏
【期刊名称】《《现代音响技术》》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马勒的《第四交响曲》是在1899年夏开始动笔的,发年8月即已完成了初稿的创作。

而在这一年的冬天到1901年之间,马勒又对它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稿润色,并于1901年的11月25日酋演于德国慕尼黑。

依据以上提到的几个时间节点。

【总页数】3页(P112-114)
【作者】夏宏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
【相关文献】
1.与天同乐——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及其演释 [J], 伦毅杰;
2.以诗衍乐:拥有“魔法”的作曲家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 [J], 张强;
3.天国之乐天籁之声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 [J], 夏宏
4.在儿童的天籁之声中聆听《天籁》——观王崧舟老师执教《天籁》 [J], 陈刚
5.马勒在天国的手抚慰了每个刚入冬的灵魂——观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演出马勒《第四交响曲》后感 [J], 李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大剧院推出系列纪念音乐会 马勒:漂泊的犹太音乐人

国家大剧院推出系列纪念音乐会  马勒:漂泊的犹太音乐人

国家大剧院推出系列纪念音乐会马勒:漂泊的犹太音乐人
纪彭
【期刊名称】《国家人文历史》
【年(卷),期】2011(000)015
【摘要】今年是马勒逝世100周年,7月9日下午,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拉开了大剧院纪念马勒逝世百年系列音乐会的序幕。

接下来的
5个月里,马勒创作的、以编制庞大和演奏难度而著称的10部交响乐作品将在大剧【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纪彭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35.21
【相关文献】
1.马勒拉罗齐相会,老骥神童共荣耀听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 [J], 景作人;
2.伟大与悲壮的碰撞“贝多芬与马勒交响乐全集”系列音乐会 [J], 景作人;
3.超越生死寻回自我——“永远的马勒交响曲系列”音乐会之六 [J], 查查
4.国家大剧院推出线上音乐会版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J], 蒋海瑛(整编)
5.在“气息”的抚触中感悟马勒的“自然”--记苏州交响乐团“马勒《第五交响曲》--生命之歌”音乐会 [J], 许首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值得珍藏的交响乐】马勒《G 大调第四交响曲》
Gustav Mahler - Symphony No. 4 in G major
马勒的《第四交响曲》,G 大调,作于1899-1900 年,1901
年11 月25 日在慕尼黑由马勒指挥首演。

这首交响曲与《第
三交响曲》互为联系,《第三交响曲》原计划第七乐章为子对我说”,后把这个乐章移至这首交响由的第四乐章。

▲(海丁克) Anne Schwanewilms, sopranoRadio Philharmonic
OrchestraBernard HaitinkAmsterdam, September 2014
勒自己对这首交响曲的解说为:“在前面3 个乐章中,笼罩着
种较高境界的沉静肃穆气氛,这个境界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使人莫名其妙地不寒而栗,甚至毛骨惊然。

在最后的乐
章中,孩子(他在前生中就已属于这一较高境界)告诉我们它
意味着什么。

”而这首交响曲最后乐章的歌曲《整个天国的欢乐属于我们》据《少年的魔角》中的《天堂装满小提琴》
曲而谱曲。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
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II. In gem?chlicher Bewegung, ohne Hast Kathleen Battle;Lorin
Maazel;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Mahler:
Symphony No. 4 in G Major 马勒(1860 —1911 ,奥
地利作曲家)的一生就像一部规模宏伟的交响哲学史诗,他的每一首交响曲都是这部史诗的不同篇章。

如果为这部史诗
取一个总名, 它该称为“灵魂放逐史”或“精神流浪史”。

在现实 世界中,马勒没有他真正可归属和认同的故乡;在上帝的国 度中,又不是他真正可安身立命之处。

于是他只有不断地追 寻,而他所创作的乐曲,也就一一记录下这些心灵飘泊的过 程。

《G 大调第四交响曲》,正好是他
第一阶段流浪史的一个 暂时的休息站。

在这首交响曲中,马勒透过儿童天真无邪的 想像,描绘出天堂的美好生活。

然而马勒不是莫扎特,他没 有莫扎特的赤子之心,当然无法以童稚率直的心情去享受天 堂生活, 因此乐曲中仍夹杂着死亡的恐惧与莫名的哀愁。

《第 四交响曲》虽然是马勒交响乐作品中编制最小、结构最简单 的一首,但在马勒深邃而浩翰的心灵大海中,仍然沉浮着无
尽的乐思。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
Battle;Lorin Maazel;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Mahler: Symphony No. 4 in G Major 埃根•加登堡将马勒的第二、第三、第四这三首交响曲称为“魔 号三部曲”,主要是因为这三首交响曲的歌词和主题旋律, 分是取材自“儿童魔号”民歌集。

所以在探索《第四交响曲》 的创作背景之前, 首先要知道它的来源。

民歌集《儿童魔号》 主要是普鲁士贵族艾克姆•冯阿宁和游吟诗人克莱门斯•布伦 塔诺两人编辑出版的。

由于他们都热爱传统的德国民谣,于 是到乡间探访, 由农夫、 牧人和游吟诗人历代口传的记录中,
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III. Ruhevoll Kathleen
著名的马勒学者
搜集到 500 首以上的歌曲,并在 1806 年至 1808 年间分成 3 集出版。

《 儿童魔号》民歌集所描述的内容有中世纪的传说、
年战争 (1618〜1648)和七年战争 (1756〜1763)中
残酷、神怪和讽刺性的反映。

歌曲中的主角不是在地狱里受 罪的人,就是被神放逐的人,以及饥饿难耐的人和等待被枪 决的人。

其中对欲望、爱情、离别、黑夜、死亡、天国的描 述,都使马勒激动不已。

正如马勒的学生、德国指挥家和钢 琴家布鲁诺•瓦尔特所说:“当马勒读到《儿童魔号》的时候, 他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根。

”于是从 1892 年起,马勒在《儿童 魔号》的 500 多首民歌中,选出了 25 首谱成音乐。

《第四 交响曲》终乐章的《天国生活》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严格地 说,《第四交响曲》 的终乐章是早在 1892 年便已经完成了。

当 1895 年,马勒在接近完成《第三交响曲》时,曾经考虑 要将《天国生活》这首歌曲作为《第三交响曲》的终乐章, 但是《第三交响曲》已有 6 个乐章,如果再增加篇幅,似乎 太冗长。

经过几番考虑,最后终于放弃。

但却可以由当时他 所用的标题:“小孩子所告诉我的”,掌握到《第四交响曲》
的主要乐思。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
Kathleen Battle;Lorin Maazel;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Mahler: Symphony No. 4 in G Major
年夏天马勒在奥地利南部麦尔尼格度假。

他原来因为工作压
力过大,产生了精神焦躁的毛病,内心急着想创作《第四交 响曲》,但是心情却一直无法平静下来。

所以在这一年夏天, 他的创作进度缓慢,几乎没有什么具体的成果。

当度假结束, 他不得不赶回维也纳歌剧院工作。

到了 1900 年夏天,马勒 回到麦尔尼格的别墅,重新思考《第四交响曲》的创作。

这 时他乐思泉涌,下笔如神。

在 8 月 6 日完成了整首交响曲的 创作。

据马勒自称,其实他的潜意识已经辛勤创作了整整 年,到了假期不过是将脑中所存放的旋律谱写出来而已。

如 果此言不假,那么《第四交响曲》的这些优美的旋律,原是 马勒隐晦深邃的心湖中所流泻出来的泉水。

如果《第三交响 曲》所展现的是大自然生命的宏观, 那么这首短小玲珑的《第 四交响曲》,就是对天国的向往和对大地的质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IV. Sehr behaglich.
1899
疑。

马勒学者保罗•贝克认为,马勒的《第四交响曲》是在描述“超升至极乐净土的旅途”,在这首乐曲之中,死亡则是以友善的面貌引领人们走入他的音乐天国。

为了更进一步分析《第四交响曲》
在描述天国旅途之中的精神转变。

▲(阿巴多)版本介绍1.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Mathis 演唱),DG, 1991年版,CD编号419 863-2,《企鹅》评介三星。

2.赛尔1966 年指挥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版(Raskin 演唱),Sony ,CD 编号SBK46535 。

这张唱片上另有马勒的《旅伴之歌》,《企鹅》评介三星带花。

3.西诺波里1991 年指挥爱乐乐团版
(Gruberova 演唱),DG,CD 编号437 527-2 ,《企鹅》评介
三星。

4.海丁克1992 年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McNair 演唱),
Philips, CD 编号434 123-2 。

5.伯恩斯坦1987 年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版(Wittek演唱),DG, CD编号423 607-2 ,
企鹅》评介三星保留一星。

6.阿巴多1977 年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版(Stade 演唱),DG,CD 编号413 454-2 。

7.克莱姆佩雷尔1961 年指挥爱乐乐团版(Sehwarzkopf 演唱),EMI,
CD 编号CDM 769667-2 。

8.殷巴尔指挥法兰克福广播交响
乐团版(Donath 演唱),DENO, CD 编号C37-7952 。

这首交响曲的历史录音,可选1.布鲁诺•瓦尔特1945年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版(Halban 演唱),Sony ,CD 编号MPK46450 。

2.布鲁诺•瓦尔特1955年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版(Gueden演唱),
DG,CD 编号435 334-2 。

3.马勒1905 年自己指挥的第四乐章(Kenny演唱),收于CARL,CD编号GLRS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