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与设计毕业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第一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选题参考一、毕业设计目的与要求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掌握现代设计方法;2.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研究思想,树立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
二、毕业论课题类型1.工程设计类课题工程设计是工程设计人员,根据给定的约束条件,实现工程预定功能,进行构思、规划及表达。
机械产品设计类型依据特点分为开发型、改进型、技术引进等三种类型。
机械产品设计要求具有有效性、经济性、工艺性和外观质量。
2.工程技术研究类课题包含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其中,以应用研究为主,应用研究是以技术为目标,探讨知识应用的可能性,并运用根底研究成果,探索应用的新途径,它着重研究如何将自然科学的理论与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使自然科学理论与社会相衔接。
开发研究是运用研究及经验性的知识,为开发新产品、新装置和新方法,或对现有产品、装置、流程、方法进行重大改进而进行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
3.软件工程类课题软件工程类课题侧重于培养学生具备在本专业领域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培养和训练。
毕业设计〔论〕工作,因时间限制通常只进行小规模软件开发。
三、选题1.自主选题根据学生本人实践实习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从生产实际出发,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从生产实际中取材,进行自拟题目设计。
2.根椐以下课题进行选题工程设计类:工程设计类课题的选题内容有:1〕机械产品或机械电子产品的功能设计;2〕机械产品或机械电子产品的总体设计及结构设计;3〕机械产品的动力与传动设计;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5〕机械装配工艺过程设计;6〕机械工艺装备设计(包括刀具、夹具、量具、模具等);7〕专用机床和专业设备设计;8〕机械电子产品的数据采集系统、测试和监控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
题目例如:〔1〕无轨运行运输小车的设计小车总体设计及行走机构、升降机构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篇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姓名:张宝坤学号: 002912性别:女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批次: 0703层次:专升本电子邮箱:*****************联系方式: 0951-158********学习中心:宁夏奥鹏指导教师:崔厚玺XX年4月6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机械自动化相比较,提出了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现代机械和传统的机械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根据机械自动化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发展,显现出了机械自动化产品的优点和效益。
即多功能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省能源,不断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多元化需求。
文章从系统的观念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及过控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着重例举了锅炉汽包水位的控制和冷却剂流量和气氨排量的最佳控制方案。
提出了过程自动化控制今后的主要目标,指明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设计制造; 自动化; 产品; 发展; 方向目录第一章前言 51.1 机械自动化的产生和定义1.2 机械自动化的科学技术第二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符合设计原则62.1满足对机器的功能要求62.2利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6第三章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83.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方面的研究83.1.1 单冲量控制系统83.1.2 双冲量控制系统93.1.3 三冲量控制系统103.2 冷却器控制方案的研究3.2.1控制冷却剂的流量123.2.2 控制气氨的排量13第四章机械自动化系统的优点与效益 144.1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的提高144.2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144.3调整和维修方便,使用性能改善144.4具有复合功能,适用面广154.5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自动化生产154.6节约能源,减少耗材15第五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165.1机电一体化165.2智能化165.3模块化165.4网络化165.5微型化175.6绿色化175.7人格化17第六章结论18 参考文献19第一章前言1.1 机械自动化的产生和定义早在1971年日本的《机械设计》杂志副刊上刊登了机电一体化这一名词,后来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而被广泛的应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完整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完整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完整版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种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通过分析该零件的结构和材料,选择了数控车床作为加工设备。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数控车床的特点和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数控车床加工轴类零件的优势。
最终,本文对该零件的功能、结构和材料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后续的加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轴类零件、数控车床、结构分析、材料分析、加工方法第一章任务介绍轴的零件图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一种轴类零件,其零件图如下图所示:图略)零件图的分析通过对上述零件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零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是轴体、轴承和轴头。
其中,轴体是该零件的主要承载部分,负责传递转矩和承受载荷。
轴承则用于支撑轴体,减小摩擦力和磨损。
轴头则用于连接其他零件,完成整个机械系统的工作。
选择加工设备(题目给定用数控车)在确定了轴类零件的结构和功能后,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加工设备进行加工。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择了数控车床作为加工设备。
数控车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等优势,在加工轴类零件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简介概述数控车床是一种自动化加工设备,通过预先编写好的程序,控制刀具的运动轨迹和加工参数,实现对工件的高精度加工。
数控车床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2.1.1 数控车床的特点及应用数控车床的主要特点包括:1)高精度:数控车床具有高精度的加工能力,可以实现微米级别的加工精度。
2)高效率:数控车床的加工效率远高于传统的手工加工和普通机床加工。
3)高自动化程度:数控车床的加工过程全部由计算机控制,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数控车床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零件的加工中,特别是对于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轴类零件,数控车床具有明显的优势。
2.1.2 数控车床的发展前景随着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车床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数控车床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自动化,成为机械制造领域的重要生产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1. 引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现代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机械工程领域的自动化技术正迅速发展和应用。
本论文将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相关问题,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2. 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原理2.1 机械设计的概念和目标2.1.1 机械设计的定义2.1.2 机械设计的目标2.2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2.2.1 材料力学与工程力学2.2.2 基本原理与理论基础3. 机械制造工艺的应用和发展3.1 机械制造工艺的分类3.1.1 传统机械加工工艺3.1.2 先进机械加工工艺3.2 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3.2.1 数控机床技术的进步3.2.2 3D打印技术的应用4.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研究4.1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和分类4.1.1 机器人技术4.1.2 自动化控制技术4.2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4.2.1 自动化生产线4.2.2 机器人应用4.3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4.3.1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应用4.3.2 自动化技术与智能制造的结合5. 机械设计制造的案例分析5.1 案例一:某汽车制造厂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 5.1.1 问题分析5.1.2 设计方案5.1.3 实施效果5.2 案例二:某机械零件的设计与制造过程5.2.1 设计要求与流程5.2.2 材料选择与加工工艺5.2.3 成品检验和质量控制6. 结论本论文通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探讨和研究,总结出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分析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机械设计制造在实践中的成功应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将继续在工程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推动产业的发展和提高生产效率,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1] XXX,XXXX. 机械设计与制造[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 XXX,XXXX. 机械自动化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设计(完整版)
目录摘要-----------------------------------------------------------------------------3关键词--------------------------------------------------------------------------3第一章任务介绍---------------------------------------------------------31.1轴的零件图-------------------------------------------------------31.2零件图的分析----------------------------------------------------31.3选择加工设备(题目给定用数控车)-----------------3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简介-----------------------------------------------42.1概述-------------------------------------------------------------------42.1.1数控车床的特点及应用----------------------------------------42.1.2数控车床的发展前景-------------------------------------------62.1.3数控车床加工轴类零件的优势-----------------------------7第三章轴类零件的分析--------------------------------------------------73.1该零件的功能分析----------------------------------------------73.2该零件的结构分析----------------------------------------------73.3该零件材料及受力分析-----------------------------------------83.4该零件的精度分析-----------------------------------------------9第四章轴的加工工艺方案---------------------------------------------94.1零件图工艺分析----------------------------------------------------94.2选择毛坯--------------------------------------------------------------104.3确定加工顺序-------------------------------------------------------104.4选择夹具及确定装夹方案--------------------------------------114.5选择加工刀具---------------------------------------------------114.6确定进给路线---------------------------------------------------124.7合理选着切削用量---------------------------------------------124.8 编写工艺卡------------------------------------------------------134.9 编写加工程序---------------------------------------------------144.10调试模拟运行程序,无误后加工----------------------164.11完成零件加工并进行精度检测--------------------------16第五章总结------------------------------------------------------------------17参考文献------------------------------------------------------------------------18致--------------------------------------------------------------------------------18摘要数控加工制造技术正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对零件进行编程加工之前,工艺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人类生产力水平的飞跃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我国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而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一: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设一、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定义:农业机械或者装备在自身运行期间或运作状态下不依靠人手操作或感官而独立的将其完成。
农业机械自动化可以大幅度降低农副产品的生产本金、减少农民劳作带来的疲劳、提高农副产品的生产效率等,而且还可以整体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因此,农业机械的改善应从降低生产本金、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出发,不断的进行设备的完善,以达到高尖精的目的。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逐渐繁荣,机械自动化技术也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范围应该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扩大,使农业机械化水平保持整体发展的良好趋势。
农业机制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了我国农业厂家的生产能力,随着农业机械能力的不断加强,其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的拓展,主要的市场有农机销售、设备维护与田间作业等。
随着农业机械自动化市场的不断扩宽,促进了国际间的技术沟通与合作,我国的一部分大型企业用市场交换技术的形式,来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与企业管理经验,从而提高国产农业机械的质量与生产效益。
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仍有许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进程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农业机械制造水平低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机械制造水平较低,有多种农业机械产品是仿造发达国家的机械产品。
在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中,仅仅对农业机械做了部分改进或是增加设备来降低生产农业机械设备的成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应用与推广。
所以,开发符合生产需要的农机设备应作为我国农业机械设备主要的发展方向[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成为了现代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涉及到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其研究内容广泛而深入,对于提升工业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研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机械产品的设计效率和制造精度。
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过程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出现错误和偏差。
因此,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来辅助机械设计制造过程,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机械设计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设计师们的标配。
CAD技术通过建立虚拟模型,实现了设计过程的数字化和可视化,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设计师们可以通过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装配仿真、运动分析等操作,快速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避免了传统设计过程中的试错和重复工作。
此外,CAD技术还可以实现设计数据的自动化管理和共享,方便设计团队的协作和沟通。
在机械制造方面,计算机数控(CNC)技术的应用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传统的机械加工过程通常需要依靠人工操作,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加工精度不高。
而CNC技术通过将加工过程的控制交给计算机,实现了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和精确控制。
只需要将设计好的零件图纸输入到CNC机床中,机床就可以根据预设的程序自动完成加工过程,大大提高了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此外,CNC技术还可以实现多轴联动、自动换刀、自动测量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加工的灵活性和自动化程度。
除了CAD和CNC技术,机器人技术也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机械装置,可以替代人类完成一些繁重、危险或高精度的工作。
在制造领域,机器人可以用于装配、焊接、喷涂等工序,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机械设计制造论文(5篇)
机械设计制造论文(5篇)机械设计制造论文(5篇)机械设计制造论文范文第1篇课程设计(CurriculumDesign)是高校某一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一般是对该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内容的综合性应用和考察,旨在使同学获得促进其迁移的进而促使同学全面进展的具有教育性阅历的方案和方案。
课程设计突破了课程局限于课堂教学中的界定,把积累、迁移、促进同学创新力量培育等多方面因素作为指标,是教育过程中不行或缺的重要环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工科类院校机械专业针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绽开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该课程整合了机械加工方法、机床、刀具、夹具和工艺规程设计等原来分属多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其涵盖内容广、理论联系实际亲密,是在同学学习完理论基础课和机械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
本课程设计则是在课程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绽开的,是对同学理论学问进行考察、巩固和加深的特别好的实践环节,其目的是“培育同学把握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所需要的机械制造技术学问,包括机床、夹具、刀具、量具等工艺装备的选择与使用,培育同学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力量”。
课程设计的创新性改革是进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创新力量培育改革中不行或缺的一个环节。
二、课程设计主要内容通常,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采纳理论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分段实施,同学在经过72学时的理论基础课程学习后,由指导老师带领,深化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习。
通过观看和学习,进一步了解和熟识机械零件的典型加工和工艺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对课堂学习所把握的理论学问进行反复加深、把握。
接下来,同学们返回学校,集中三周进行课程设计,对所学习的理论、实践学问加以应用。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按下面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指导老师下达设计任务,为同学供应零件图、设计要求,讲解设计过程及留意事项。
其次阶段,同学针对设计题目进行零件的结构分析和工艺设计,通过分析、争论、计算,确定毛坯结构和尺寸,并设计完成该零件的具体工艺规程,制作出工艺过程卡片及工序卡片。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论文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论文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一直被交织在一起,而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密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机械制造工艺企业发展论文1当前我国机械制造工艺和设备的发展现状1.1管理技术较为落后,不能适应现代发展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在全世界已经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发展,但是在中国,还是不能很好的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技术的发展,通过不断提高管理技术,能够让企业进行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
在中国现阶段,我们国家的管理技术还是较为落后的和西方发达国家相互比较,这个主要表现在不能很好的使用国外的先进的管理经验,一味的蛮干。
如何能够提高管理技术,让管理者真正能够实实在在的进行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管理技术落后的情况下,适应现代发展环境的发展,变的越来越重要。
1.2设计参数与设计标准不能紧跟世代的发展随着全世界的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现在已经是一个必然发展的趋势,西方国家的技术不断提高和更新,我们国家的技术更新和设计参数和设计标准还是不能很好的同西方国家相匹敌,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创新已经成为阻碍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
通过不断提高技术的发展,设计参数和设计标准的不断更新的提高会让一个国家得到很好的发展,只有掌握最新的技术和设计标准,才能在世界的发展浪潮中处于一个不败之地。
1.3国内的机械制造工艺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在国外,机械制造业已经发展的尤为迅速,其中主要表现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让机械制造工艺设备的管理工作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阶段。
同西方国家相比较,我们国家的机械制造工艺还是处于港星单击自动发展阶段,这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要落后20年。
这样就要求我们自己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制造工艺,同时还要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缩小和西方国家的差距,提升自己的实力。
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才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实社会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论文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Hen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成型机的设计及主要部件加工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摘要绿色设计是近年来现代设计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且绿色产品在市场上也越来越多的涌现。
譬如可回收生产,可回收性设计就是在产品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该产品报废后回收和再利用的问题,即它不仅应便于零部件的折卸和分离,而且应使可重复利用的零件和材料在所设计的产品中得到充分的重视。
资源回收和再利用是回收设计的主要目标,其途径一般有两种,即原材料的再循环和零部件的再利用。
鉴于材料再循环的困难和高昂的成本,目前较为合理的资源回收方式是零部件的再利用。
而成型机是此生产线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它的设计及制造工艺显得极为重要。
其构成的主要部件有箱体、气缸、上下模及凸模支撑板、轴、联接轴、联接板、垫板、轴套、圆柱销等通过对传动器原理及主要零部件---轴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选出主轴所用的材料,加工所用的刀具、夹具、机床,并且编写出一套工艺规程和工艺卡片关键词:绿色产品,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主轴,工艺分析目录摘要 (1)前言 (4)第一章成型机1.1成型机的工作原理 (7)1.2成型机的地位和作用 (8)1.3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8)第二章零件的设计2.1槽钢的选择 (9)2.2轴的设计 (10)2.3其他零部件的设计 (12)第三章导向州的毛坯的选择、绘制毛坯图3.1毛坯的选择 (15)3.2毛坯制造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 (16)第四章拟定导向轴工艺路线4.1定位基准的选择 (17)4.1.1粗基准的选择 (17)4.1.2精基准的选择 (17)4.2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7)4.3工序的安排 (17)4.3.1工艺路线的确定 (18)第五章机床设备、工艺设备的选用5.1机床的选择 (21)5.2工艺装备的选择 (21)5.3量具、检具、量仪的选择 (21)第六章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6.1确定工件总长度 (22)6.2圆柱各工序的确定 (22)结论 (24)致谢 (26)参考文献 (27)毕业设计任务书 (28)论文评阅表 (30)答辩小组成员表 (31)前言光阴似剑,岁月如梭。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六篇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六篇机械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1.1主要表现1)内容陈旧,缺乏爱好由于高校扩招,同学人数规模不断扩大,而专业老师的数量有限,导致一位老师指导多名同学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同时,这个老师还有很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而老师的精力有限,势必影响在指导同学毕业论文和设计等方面的投入,导致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流于形式,质量不高。
同时,有些毕业设计的题目和内容比较陈旧,与企业实际现场结合不多,导致同学失去爱好,失去了毕业设计对同学实践力量的熬炼机会与价值。
2)流于形式,质量有待提高学校把就业率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严峻影响招生的规模,于是就业率就变成了老师的首要任务。
假如同学毕业设计不合格,这样同学确定不能毕业,势必影响同学的就业率。
于是在毕业设计答辩阶段基本上没有同学不及格的,无论其毕业设计做的如何,都能毕业,这样的要求导致学籍管理规定很难严格坚持执行。
这样的现象,导致毕业设计流于形式,有些毕业设计的质量特别低劣。
3)缺乏引导,焦虑迷茫由于毕业生的素养良莠不齐,心理承受力量不尽相同,导致许多同学消失迷茫。
许多同学没有实践工作阅历,缺乏人际交往力量,接近毕业,无法适从。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自己的路如何走,自己的将来和幸福在哪里,感到前途迷茫。
对于一些面试失败或者求职屡次失败的同学,面对一次次的失败,会变得焦虑担心,贫困生群体表现的更为明显。
当产生心灰意冷的时候,很简单消失偏离常态的行为[1]。
1.2缘由分析上述困扰需要老师仔细分析缘由,正视困难,采纳适当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有效提高老师和同学的乐观性,让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回归正常轨道,有效提升同学的综合素养和实践力量。
1)教学管理制度方面的因素缺乏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毕业设计监控缺乏,严峻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2]。
2)同学方面的因素部分同学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时间和精力投入有限,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另外,有些落实了工作的同学,只求及格,不求更好更高,平常表现懒散,不准时达到毕业设计教室、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等[3]。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论文(精选多篇)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论文(精选多篇)》摘要: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敬请期待好文网更好文章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品种要多样、更新要快捷、质量要高档、使用要方便、价格要合理、外形要美观、自动化程度要高、售后服务要好、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摘要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
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世界的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
因此,机械制造自动化在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中的显得尤为重要。
机械制造自动化,主要是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化生产过程,加快生产投入原料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节约人力资源。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和进步的主要手段,是未来机械制造业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核心。
科技的进步发展,是不断开发、应用、实践的结果。
大力推广科技成果,加快科学技术商品化,正确判断、识别并坚持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走向,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回顾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近些年的发展,是一项理论课题,也是一项实践性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总结了几个方面着重介绍我国近些年来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发展技术发展目录摘要 (1)1 如何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 (4)1.1实用机械自动化技术 (4)1.2低成本机械自动化技术 (4)1.3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 (5)1.4配套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6)2 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7)2.1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系统工 (7)2.2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综合性技术 (7)2.3机械制造技术是市场竞争要素的统一体 (7)2.4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世界性技术 (8)3 机械自动化在我国的特点及作用 (8)3.1机械自动化的特点 (8)3.2机械自动化的作用 (8)4 机械自动化的产生 (9)5 机械自动化的现状 (9)5.1管理方面 (9)5.2设计方面 (10)5.3制造工艺方面 (10)5.4自动化技术方面 (10)6 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10)7 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11)7.1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农业自动化 (11)7.2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11)结论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浅谈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摘要: 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doc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相关问题。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述和实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还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1. 引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2. 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原理机械设计制造是指利用机械原理和工程技术,设计和制造各种机械设备和产品的过程。
它包括了机械设计、材料选择、工艺规划、装配调试等多个环节。
机械设计制造的目标是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成本和生产周期。
3. 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和技术,实现机械设计制造过程的自动化。
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精度。
目前,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数控加工(CNC)等。
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挑战和问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之一是如何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质量。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此外,如何保证机械设计制造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5. 一种新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CAD、CAM和CNC等技术,通过优化设计和制造过程,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周期。
具体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制造计划、装配调试等。
6.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优选10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主要是对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研究,再以文章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一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时有所帮助。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优选10篇之第一篇: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的应用摘要:机械设计制造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根底,也为其他行业的开展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持。
将计算机技术有效应用于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中,已经成为了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和自动化行业开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实践应用;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含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对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行等过程进行研究,并对与之有着密切关系的企业综合管理技术进行研究的学科[1],是随着社会进步开展而产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行业。
2 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中应用的现状在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行业中,计算机技术在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对精密度要求极高的重点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在以机械设计、自动化为支撑的集成电路制造产业、航天航空设备制造产业、新型高科技武器制造产业中,都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在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的实践应用主要表达在辅助技术、3D技术、仿真技术和数控机床技术4个方面。
3 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的实际情况3.1 辅助技术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的应用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的机械设备精密程度很高,在机械图纸设计时,人工绘制存在着诸多困难,可以有效地利用图纸设计软件〔如CAM、CAD等构图软件〕进行绘图;〔2〕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机械设备的各项参数,便于设计人员及时发现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相较于传统的手工绘图,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更简单地完成图纸的屡次编辑,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机械类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类毕业设计论文【篇一: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小型活动式起重提升机的总体结构设计摘要:提升机是大型固定机械之一,主要用于各种重物的升降和输送.小型提升机在日常生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提升机的动力来源选择了微型电动葫芦,由电动机和减速器以及滚筒三部分成,各部分之间分别由联轴器联接。
电动机是动力源,减速器是传动系统,滚筒为执行和控制部分,其中以减速器最为重要。
它采用准平行环面蜗杆。
这种蜗杆不需要修形就能达到直廓环面蜗。
杆修形的效果,而且瞬时接触线和相对运动速度方向夹角稳定,接近90度;蜗齿面是用铲背滚刀加工而成,因此蜗轮齿面接触面大,质量稳定。
同时参加啮合的齿轮齿数多,蜗轮齿面无脊线,传递运动时不会产生干涉。
因此,这种蜗杆传动承载功率大,动压油涵稳定传动、噪声低、平衡温度低等特征。
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活动式;提升机the design of small-scale and movable hoistabstract:the lifting machine is one of the large-scale regular machinery ,sed in the rise or fall and transport of various kinds of heavy objects mainly. the small-scale lifting machine playsan important role too in daily life. the lifting machine is madeup of motor , decelerator and three parts of cylinder , is linked by the shaft coupling respectively between every part. themotor is the power source , the decelerator is a transmission, the cylinder , in order to carry out and control some, among them thedesign of the decelerator is the most important. it adopts the worm the accurate parallel ring developed . this kind of worm does not need to repair the shape to reach the worm the wide ring directly and repair the result of the shape , and is exposed to the line and relative motion tempo direction contained angle stability instantaneously , is close to 90 degrees; carry the hobbing cutter and process with shovels but succeed the teeth of a cogwheel of snail, so contact the surface greatly the teethof a cogwheel of snail, quality is steady. participating inseveral more than gear wheel teeth that clench the teeth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no spine line the teeth of a cogwheel ofsnail , will not be produced and interfered while transmittingsports. so, this kind of worm transmission bears the weight of the power largly, move and press the oil to contain the stability transmission , low , balanced temperature low grade characteristic of noise. have good practical value and economic worth.key words:movable;hoist目录第1章绪论 ....................................................................................................... (1)1.1概述 ....................................................................................................... (1)1.1.1提升机载荷的种类 (2)1.1.2提升机的稳定性问题 (2)1.2提升机的发展 ....................................................................................................... .. 2第2章设计 ....................................................................................................... (3)2.1选题背景 ....................................................................................................... . (3)2.2方案论证 ....................................................................................................... . (3)2.3主要部件的选择 (4)2.3.1 h-k201微型电动葫芦的选择 (4)2.3.2钢丝绳的选择 (6)2.3.3轴承的选择 (6)2.4设计计算部分 ....................................................................................................... .. 72.4.1焊接要求 (7)2.4.2拉力计算过程 (8)2.4.3钢丝绳拉力计算 (11)2.4.4轴的计算 (1)12.4.5外力偶矩的计算 (11)2.5使用要求 ....................................................................................................... .. (14)2.5.1提升机的使用和管理 (14)2.5.2相关安全 (16)2.6技术措施 ....................................................................................................... .. (17)2.7结论 ....................................................................................................... . (18)致谢 ....................................................................................................... (19)参考文献 ....................................................................................................... . (22)第1章绪论1.1概述很高兴能设计本题目,本设计是通过从主观的调查、研究、分析,后又经过计算等各个工作,完成了本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完整版)
目录(一)-----------------------------------------------------------------------------3关键词--------------------------------------------------------------------------3第一章任务介绍---------------------------------------------------------31.1轴的零件图-------------------------------------------------------31.2零件图的分析----------------------------------------------------31.3选择加工设备(题目给定用数控车)-----------------3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简介-----------------------------------------------42.1概述-------------------------------------------------------------------42.1.1数控车床的特点及应用----------------------------------------42.1.2数控车床的发展前景-------------------------------------------62.1.3数控车床加工轴类零件的优势 -----------------------------7第三章轴类零件的分析--------------------------------------------------73.1该零件的功能分析----------------------------------------------73.2该零件的结构分析----------------------------------------------73.3该零件材料及受力分析-----------------------------------------83.4该零件的精度分析 -----------------------------------------------9第四章轴的加工工艺方案---------------------------------------------94.1零件图工艺分析----------------------------------------------------94.2选择毛坯--------------------------------------------------------------104.3确定加工顺序-------------------------------------------------------104.4选择夹具及确定装夹方案--------------------------------------114.5选择加工刀具---------------------------------------------------114.6确定进给路线---------------------------------------------------124.7合理选着切削用量---------------------------------------------124.8编写工艺卡------------------------------------------------------134.9编写加工程序---------------------------------------------------144.10调试模拟运行程序,无误后加工----------------------164.11完成零件加工并进行精度检测--------------------------16第五章总结------------------------------------------------------------------17------------------------------------------------------------------------18致谢--------------------------------------------------------------------------------18数控加工制造技术正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对零件进行编程加工之前,工艺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与设计毕业论文1 绪论1.1设计研究的意义21世纪前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在21世纪将继续发挥各自的优势,可再生的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的开发利用,仍将受到重视。
但由于资源条件和能源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在未来的30~50年,世界围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核电的发展尚不能普遍取代矿物燃料。
因此,短期煤炭燃料仍将是人类的主要能源。
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需求大幅度增加,年产超千万吨的高产高效工作面得到快速发展,大功率采煤机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2007年1-12月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916,447,509,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8.06%。
2008年1-10月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155,383,579,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7.81%。
“十一五”期间是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最佳时期。
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在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左右。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确立了“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基本方略,为中国煤炭工业的兴旺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一五”期间需要新建煤矿规模3亿吨左右,其中投产2亿吨,转结“十二五”1亿吨。
中国煤炭工业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趋势,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前景都将非常广阔[8]。
采煤机械化是煤炭工业增加产量、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技术手段,也是煤炭生产过程中节约能源、人力和减少原件材料消耗的有效措施。
因此,采煤机械的装备水平就成为煤矿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采煤机械的选用取决于煤层的赋存条件、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而采煤机械的技术发展又促进了采煤方法和工艺的更新。
为了提高工作面的生产效益, 世界主要采煤国纷纷致力于发展大型先进的综采设备,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综采工作面的生产能力和效益均大幅度提高。
但由于回采工作面地质条件的多样性,采煤机械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采煤机械工作条件的特殊性,所以决定了采煤机械的技术要求必须满足以下几点[12]。
1、功能要求设计和选用采掘机械必须考虑的矿山地质条件主要有煤和矿岩的可截割性指标(如抗压强度、坚固性、截割阻抗等)、煤层的厚度与倾角、夹矸的性质、含水性、含瓦斯量、地质构造破坏、煤和瓦斯的突出可能性等。
现代采煤机械应能适应一定的地质条件,具有碎落和装运煤岩的功能,截割机构能够横向切入煤壁的功能,以及自动调高、调斜和调速的功能等。
2、生产率要求采煤机械应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较低的采煤比能耗,以利增加工作面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而且采煤机械的生产率应与矿井运输系统的运输能力相适应,才能达到较高的开机率。
3、劳动保护要求采煤机械在井下较恶劣的环境中工作。
为了确保生产安全和采煤工作面工人的身体健康,采煤机应装备防止过载及下滑的装置和灭尘装置等,所有电气设备均应为防爆型或为本质安全型。
4、可靠性要求由于采煤机械生产率日益提高和矿井集中化生产,采煤机械故障的经济损失也相应增加,因而对采煤机械的使用可靠性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因此,根据国外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以及我国中厚煤层的开采情况,分析综采工作面的生产能力和煤质硬度与所需的采煤机截割功率、滚筒直径、滚筒转速、牵引速度、牵引功率等采煤机主要性能参数的关系,在可行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并考虑与已有采煤机部分元部件的互换性,最后决定设计MG400 /920-WD型电牵引采煤机的截割部,该种型号的采煤机具有以下优点:1、截割电机横向布置,机械传动都是直齿传动故传动效率高,容易安装维护。
2、截割电机采用旋转开关控制外,其余控制如牵引速度调整、方向设定及左右摇臂的升降,采煤机急停等操作均由设在机身两端操作点的按钮进行控制,操作简单、方便。
3、液压系统设计采用集成阀块结构,管路少,连接可靠;经常调整的阀设在液压箱体外,便于检修和更换。
4、截割机械传动链设有弹性扭矩轴过载保护装置,大大提高的采煤机械的安全。
5、截割部采用NGW型行星传动,承载能力大,减小了结构尺寸。
采用大角度弯摇臂设计,加大过煤空间,提高装煤效果,卧底量大。
6、调高油缸与调高液压锁采用分离布置,液压锁置于壳体空腔,打开盖板即可取出液压锁,方便井下查找故障和更换调高油缸、液压锁等维修工作。
7、行走箱为独立的箱体,配套多种槽宽的输送机时,只需选用行走箱及改变煤壁侧的滑靴,而主机不变。
8、各动力部件都由单独电动机驱动,可减少相互间的复杂传动关系,通用性、互换性更好。
1.2采煤机的历史和特点20世纪 40年代初,英国和前苏联相继研制出了链式采煤机。
这种采煤机是用截链式落煤,在截链上安装有被称为截齿的专用截煤工具,但工作效率低。
同时期德国也研制出了用刨削方式落煤的刨煤机。
50年代初,英国和德国相继研制出了滚筒式采煤机,此种采煤机上安装有截煤滚筒,是一种圆筒形部件,其上安装有截齿,用以实现落煤和装煤,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此种采煤机与可弯曲输送机配套,奠定了煤炭开采机械化的基础。
但缺点有二:其一是截煤滚筒工作时高度不能调整,对煤层厚度及其变化适应性差;其二是滚筒的装煤效果不佳,限制了采煤机生产率的提高。
进入60年代,英国、德国、法国和前苏联先后对采煤机的截割滚筒做出很大的改进,改进后的截煤滚筒工作时可以调整其高度,把圆筒形截割滚筒改进成螺旋叶片截煤滚筒,即螺旋滚筒,极大地提高了装煤效果。
这是现代化采煤机械的基础。
我国采煤机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分院研制出综采面配套的MD-150型双滚筒采煤机。
70年代中后期,又制造出MLS3-170型双滚筒采煤机。
那时采煤机的发展有以下特点:装机功率小、有链牵引,输出牵引力小、牵引速度低、自开切口差、工作可靠性较差。
到了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采煤机发展的兴旺时期,当时世界主要采煤机生产国如英国、德国、法国、波兰、日本等都进入了中国市场,为我们深入了解国外技术,同时总结国自己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确立了我国采煤机的发展方向,即仿制和自行研制并举。
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自行开发和研制的采煤机品种有50余种,是我国采煤机收获的年代,基本上满足了我国各种煤层开采的需要,大量依靠进口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
20世纪80年代采煤机的发展有如下特点[8]:1、大力发展采煤机系列的开发,扩大其使用围,适应不同煤层的需要。
2、对采煤机各元部件可靠性进行攻关,促使采煤机工作可靠性与使用寿命的提高。
3、将无链牵引技术引入国市场,并推广使用,使采煤机工作平稳,使用安全,特别是电牵引技术发展,更是大大的提高了采煤机的工作效率及可靠性。
我国电牵引采煤机的发展,是由1987年开始的,从美国久益公司引进了3LS直流电牵引采煤机2台,在鹤岗矿务局兴安煤矿使用;1990年我国鸡西煤矿机械厂生产了MG463DW 型直流电牵引采煤机:1994年煤矿机械厂生产了MXA-380型直流电牵引采煤机,1996年生产了MXB-880型直流电牵引采煤机。
如今电牵引采煤机已成为采煤机的主流,它具有如下的优点[12]:1、牵引特性较好。
不论电牵引或液压牵引,都具有良好的调速特性。
但液压牵引的机械特性除了受负载影响外,还受油液的泄漏、粘度、温度、清洁度、制造和维修质量的影响,特性曲线慢慢变软。
但电动机特性除了受负载影响外,没有像液压牵引那么多的影响因素,也就是电牵引的牵引特性好,调速平稳性好,牵引特性曲线可长时间保持稳定。
2、机械传动效率高。
液压牵引总效率一般在0.65~0.70,而电牵引没有能量多次转换问题,总效率可达0.90以上。
3、牵引力大,牵引速度高。
液压牵引性能指标的提高,必须采用大功率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其寿命较短,可靠性较差,这也限制了截割功率进一步增大。
目前电牵引采煤机的牵引力可达998kN;行走速度已达到截割时8~12m/min,最大可达54.5m/min,装机总功率已达2000kW。
行走速度和开机率都明显高于液压牵引采煤机,所以高产高效采煤工作面的采煤机都是电牵引采煤机。
4、工作可靠性提高。
液压牵引采煤机的可用率一般在50%~60%以下,电牵引采煤机的可用率一般在90%以上。
ELECTRA1000电牵引采煤机在美国、英国、一些矿的可用率为96%~98%。
5、易于实现微机自动控制。
由于微机控制的功能齐全、计算速度极快、与电牵引电控的电参数容易配合,因此,易于实现工况监测、机电保护、故障诊断、数据显示。
6、机械传动和结构较简单。
电牵引采煤机采用了多电机和独立驱动、模块式结构设计,使传动系统和结构简化。
特别是截割电动机横向布置,取消了寿命较短、传动效率较低、调整啮合间隙较复杂的圆锥齿轮。
7、生产率显著提高。
由于牵引力大、牵引速度高、截割电动机功率大,尤其是故障率非常低,因而使生产率大大提高。
1.3采煤机发展的趋势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新一代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已逐渐采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人工智能的高自动化机电设备代替液压牵引已成必然。
技术发展趋势可简要归结如下[8]:1、装机功率增大,性能参数提高。
单台截割电机功率多在400kW以上,牵引功率多在80kW 以上 ,最大已达300kW。
2、中高压供电。
随着采煤机装机功率大幅度提高 ,工作面不断加长 ,整个工作面容量超过5000kW,工作面长度达到300m。
为减少输电线路损耗 ,提高供电质量和电机性能 ,普遍采用中高压供电。
主要供电等级有 2300V、3300V、4160V、5000V等。
3、监控保护系统智能化。
现代电牵引采煤机均配备有智能化监控、监测和保护系统 ,可以实现交互式人机对话、无线电遥控、工况监测及状态显示、数据采集存储及传输、故障诊断及预警、自动控制、自动调高等多种功能 ,以保证采煤机维护量最小 ,利用率最高 ,并可实现与液压支架、工作面输送机的信息交互和联动控制等功能。
4、电牵引系统向交流调速发展。
早期的交流牵引均采用一个变频器拖动2台牵引电机 ,变频器对电机的性能参数难以准确检测 ,控制和保护功能无法完全发挥。
如今主流交流电牵引采煤机均采用 2个变频器分别拖动 2台牵引电机的牵引系统 ,使牵引的控制和保护性能更加完善。
这种一拖一的牵引系统已经成为电牵引技术发展的又一特点。
5、总体结构趋向模块化及多电机横向布置。
横向布置方式可使各部件由单独电机驱动 ,机械传动系统彼此独立 ,可模块化设计 ,结构简单 ,装拆方便。
美国从 1LS开始将截割电机横向布置在摇臂上 ,至今沿用。
英国从 Electra550开始 ,采用电机横向布置。
德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发了横向布置的 SL系列电牵引采煤机。
目前国外的电牵引采煤机几乎都采用了横向布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