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师辅导精华之恶性多形性腺瘤的病理变化,腺泡细胞癌变的病理变化
092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A型题{W}
![092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A型题{W}](https://img.taocdn.com/s3/m/d8ddf51d5a8102d276a22fec.png)
一、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放射性骨坏死表现以下临床症状,除了.间断性疼痛.开口受限.合并结核感染症状.口臭.瘘管形成正确答案:综合征合并症状有.开口受限.高热.死骨形成.色素沉着.颌骨弥漫性膨大正确答案:.骨嗜酸性肉芽肿多发于.上颌骨.下颌骨.股骨.肋骨.四肢骨正确答案:.组织细胞增生症电镜下见胞浆内颗粒,提示病变细胞为.组织细胞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角源性细胞.中性粒细胞正确答案:.慢性涎腺炎表现以下病理变化,除了.导管扩张.腺泡萎缩.胶原纤维增生.腺小叶坏死.玻璃样变性正确答案:.坏死性涎腺化生的特征表现为.粘膜充血.刺激痛.腺小叶坏死.火山口样溃疡.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舍格伦综合征伴有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病主要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正确答案:.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感染性.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舍格伦综合征好发于.中青年男性.中青年女性.中老年男性.中老年女性.儿童正确答案:.多形性腺瘤发生于.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任何年龄正确答案:.多形性腺瘤在小涎腺多见于.唇.颊.舌.腭.牙龈正确答案:.嗜酸性腺瘤.生长缓慢、无复发.生长缓慢、可复发.生长快、无复发.生长快、可复发.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多形性腺瘤的恶变率是%以下%~%%左右%左右%以上正确答案:.腺泡细胞癌多发生于.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腭腺.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腺泡细胞癌多见于.青年男性.青年女性.中年男性.中年女性.青年人、男女无差别正确答案:.腺泡细胞癌表现下列生长方式,除了.实性型.筛管状.微囊型.乳头状.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粘液表皮样肿瘤.多为恶性.均为恶性.少有恶性.少有复发.不发生转移正确答案:.腺样囊腺癌可表现以下组织学类型,除了.腺状.筛孔状.乳头状.小管状.实性正确答案:.腺样囊腺癌预后最差的组织学类型为.腺状.筛孔状.条索状.管状.实性正确答案:.根尖囊肿衬里上皮的组织来源是.缩余釉上皮.结合上皮上皮剩余上皮剩余.牙乳头正确答案:.牙源性角化囊肿又称.炎症性囊肿.始基囊肿.牙旁囊肿.残余囊肿.牙龈囊肿正确答案:.牙源性角化囊肿有以下病理改变,除了.复层鳞状上皮衬里.基底细胞栅栏状排列.表面不全角化.腺上皮样分化.伴卫星囊形成正确答案:.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可有以下异常,除了.骨骼异常.眶距增宽.额部凹陷.钙、磷代谢异常.下颌前凸正确答案:.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发生多为.上颌单发.下颌单发.上颌多发.下颌多发.上下颌无差异正确答案:.含牙囊肿的囊壁附着于牙齿.根尖部.根部.颈部.冠部.任何部位正确答案:.含牙囊肿最多见于.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三磨牙.下颌前磨牙.上颌第三磨牙正确答案:.萌出囊肿位于正在萌出的乳牙或恒牙的.牙冠表面.牙颈部.根部.根尖部.任何部位正确答案:.球上颌囊肿多位于上颌的牙根之间.中切牙与侧切牙.侧切牙与尖牙.左右中切牙.尖牙与双尖牙.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鳃裂囊肿发生于肩胛舌骨肌以上者多为——鳃裂来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正确答案:.甲状舌管囊肿最常发生于.舌盲孔.咽部.甲状舌骨区.甲状腺.颈根部正确答案:.粘液囊肿常发生于.颊.舌.下唇.口底.腭部正确答案:.外渗性粘液囊肿常由——所致.外伤.炎症.过敏.感染.化学刺激正确答案:瘤是指.牙源性钙化囊肿.牙源性纤维瘤.牙源性腺样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牙源性透明细胞瘤正确答案:.成釉细胞瘤有以下临床表现,除了.男性患者占绝大多数.渐进性颌骨膨大.乒乓感.面部畸形.牙齿移位、松动正确答案:.成釉细胞瘤有下列组织学分型,除了.滤泡型.丛状型.梭形细胞型.基底细胞型.棘皮瘤型正确答案:.成釉细胞瘤的生物学特点为.良性、无浸润.缓慢生长、无浸润.良性、有浸润.恶性.快速生长正确答案:.以下哪种改变或结构可见于牙源性钙化上皮瘤.胞浆空泡性变.上皮下玻璃样变.圆形嗜伊红均质.玫瑰花瓣样结构.影细胞正确答案:.成牙本质影细胞瘤是指.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囊性牙源性腺样瘤.肿瘤型牙源性钙化囊肿.牙源性透明细胞瘤.单囊性成釉细胞瘤正确答案:.牙源性腺样瘤多发于岁以下~岁~岁岁以上岁以上正确答案:.混合性牙瘤多见于.前牙区.尖牙区.磨牙区.双尖牙和磨牙区.下颌升枝正确答案:.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病变大部分为.钙化组织.纤维组织.骨样组织.软骨样组织.牙体组织正确答案:.口腔癌最常见部位是.颊.唇.口底.舌.牙龈正确答案:.口腔鳞癌最少发生转移的是.舌癌.颊癌.牙龈癌.唇癌.口底癌正确答案:.疣状癌最常发生于.下唇.颊.舌背.牙槽粘膜.口底正确答案:.基底细胞癌好发于.下唇.颊粘膜.颜面皮肤.额部.口角正确答案:.放射性骨坏死的病理改变主要是.炎症.松质骨破坏.死骨形成.成骨和破骨.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中主要病变为——代替了正常骨组织.异常骨组织.异常软骨.纤维组织.粘液软骨样组织.骨样组织正确答案:.家族性巨颌症目前认为是疾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染色体隐性遗传.非遗传性正确答案:.以下哪种为韩薛柯病的特征表现之一.颌骨肿大.进行性贫血.颅骨损害.巨舌.皮疹正确答案:.韩薛柯病病变组织内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泡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正确答案:.骨嗜酸性肉芽肿好发于.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女性.老年女性.中老年正确答案:.郎格罕细胞的免疫组化标记是-正确答案:.舍格伦综合征的病理表现不包括.淋巴细胞浸润.小叶轮廓仍保留.形成上皮岛.病变常从小叶周边开始.导管增生扩张正确答案:.基底细胞腺瘤主要发生于.颊部.牙龈.唇腺.腭.腮腺正确答案:.发生于涎腺的圆柱瘤又称.腺泡细胞癌.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腺癌.肌上皮瘤.多形性腺瘤正确答案:.粘液表皮样癌.好发于青少年.大多数发生于男性.多见于舌下腺.均为实性肿瘤.均属恶性、但恶性度不同正确答案:.腺泡细胞癌.生长迅速.大多数发生于男性.多见于舌下腺.远隔转移少见.肿瘤细胞胞浆呈嗜酸性染色正确答案:.以下关于含牙囊肿的说法正确的是.囊肿含牙多为乳牙.复层鳞状上皮衬里.衬里上皮较厚.囊肿多发生于牙冠形成之前.其衬里上皮来源于牙板上皮正确答案:.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可表现以下异常除了.皮肤异常.骨骼异常.颌骨囊肿.眼部异常.涎腺肿瘤正确答案:.口腔表皮样囊肿好发于.唇.颊.口底.腭.牙龈正确答案:.鳃裂囊肿.衬里上皮均为覆层鳞状上皮.结缔组织囊壁内少见淋巴组织.属发育性囊肿.多来源于第五鳃弓.其发生与甲状腺迷走组织有关正确答案:.关于成釉细胞瘤,以下哪项是不对的.快速生长.良性肿瘤.可局部浸润.易复发.少有转移正确答案:.成釉细胞瘤可能发生于下列结构,除了.成釉器.口腔粘膜.牙源性囊肿衬里上皮.异位腺上皮上皮剩余正确答案:.按对鳞癌的分级方法,未分化的癌细胞占%~%者.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正确答案:.一般认为照射——以下不发生骨坏死正确答案:.较易由淋巴道播散的口腔癌是.唇癌.颊癌.牙龈癌.舌癌.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关于疣状癌,以下哪项是不对的.呈乳头状突起.可形成角化栓.基底膜较完整.生长缓慢、无局部侵蚀性.一般不转移正确答案:.关于基底细胞癌,以下哪项是不对的.好发于颌面部皮肤.男性多见.有时肿瘤内含有大量黑色素.肿瘤间质常与癌巢分离.易发生转移正确答案:.多形性腺瘤中可见下列结构,除了.腺管.肌上皮团块.筛孔样结构.鳞状上皮化生.钙化或骨化结构正确答案:.电镜下嗜酸性腺瘤的瘤细胞内含大量.致密颗粒.变形的线粒体.微丝.扩大的高尔基器.分泌囊泡正确答案:.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生长迅速.肿瘤细胞浸润能力强.肿瘤无包膜.首次手术不彻底.肿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正确答案:.关于腺淋巴瘤,以下哪项是不对的.最常见于腮腺.女性多见.肿瘤部分呈囊性.由上皮和淋巴样组织组成.肿瘤上皮细胞排列成双层正确答案:.以下可能是牙源性角化囊肿复发的原因,除了.手术难以完整摘除.衬里上皮生长活跃.囊肿部分区域癌变.囊壁内有卫星囊.口腔粘膜基底细胞增殖正确答案:.一个角化囊肿与一个正在萌出的牙建立含牙关系,称为.含牙囊肿.角化囊肿.滤泡始基囊肿.角化型含牙囊肿.牙旁囊肿正确答案:.下列哪型成釉细胞瘤较少复发.实性型.棘皮瘤型.基底细胞型.单囊性.滤泡型正确答案:.肿瘤中形成成熟的牙齿组织。
唾液腺肿瘤
![唾液腺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335b244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7.png)
生物学行为
生长较快 疼痛 边界不清,粘连 常累及面神经 颈淋巴结转移率高 可出现远处转移 术后易复发 患者预后差
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
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
低度恶性肿瘤
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
高度恶性肿瘤
高分化 > 低分化
治疗
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 尽量保留面神经 分离后的面神经可加用术中液氮冷冻及术后放疗 手术切除彻底可不加术后放疗 不必作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以肺为最多见。颈淋巴结转移率低。
肺部多转移灶
治疗
手术切除。应比其他恶性肿瘤扩大手术正常周界,术中宜行冷冻切片检查,以确定周围组织是 否正常。
术后常需配合放疗,以杀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 术后可选用化疗,以减少血行性转移。
Thanks
腺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
乳头状淋巴囊腺瘤
乳头状囊腺瘤
WHO 建议用沃辛瘤命名
组织发生
与淋巴结发生有关 胚胎发育期,腮腺与腮腺内淋巴组织同时发育,腺体组织迷走到淋巴组织中,形成淋巴结被膜
以后,腺体组织包裹在淋巴结中 腮腺淋巴结中可见到腺体组织 沃辛瘤周围的淋巴结中,可见到最早期的沃辛瘤改变
临床特点
(一)多形性腺瘤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又称混合瘤(mixed tumor)。其生物学特性不同于一般 良性肿瘤。包膜可能不完整,有时在包膜中可见到瘤细胞存在。如采用剜除术或手术中肿瘤破 裂,极易造成种植性复发。部分病例可发生恶变,因此该瘤属“临界瘤”(border line tumor)。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7f1bac1dd36a32d7275812b.png)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名词解释釉板绞釉釉梭釉质生长线缩余釉上皮欧文线球间牙本质原发性牙本质前期牙本质修复性牙本质生发层半月板味蕾篮细胞结合上皮上皮剩余上皮根鞘上皮隔鵲病牙石菌斑牙周炎腭裂唇裂过度不全角化红斑白斑角化不良错角化萌出囊肿含牙囊肿粘液囊肿填空1、牙釉质的基本结构是。
2、牙本质的基本结构是、和。
3、牙釉质与牙骨质在牙颈部相连的关系有10%的;30%的;60%的。
4、牙周膜的主纤维包括、、、、O6、牙骨质有一生物学特性,是正畸学牙移动的基础理论之一。
7、牙髓可分为四层、、、。
8、牙周膜的细胞成分包括、、、、。
9、釉柱的横剖面,光镜下观察呈状,电镜下观察呈状。
10、在牙颈部釉质与牙骨质相接有三种情况、、。
11、牙髓中的细胞有、、等。
12、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即受压侧,牵引侧。
13、牙周膜的功能、、等。
14、牙胚的组成包括形成;形成;形成。
28、口腔粘膜根据其所在的部位和功能分为三类,即、和咀嚼粘膜,其中咀嚼粘膜包括、。
29、早期釉质鵲可分为、、、四层。
30、慢性牙髄炎的病理分为、、。
31、龌发病机制的四联学说是指、、、四大因素必不可少。
32、牙本质翻的病理改变分为四层、、、O33、牙体的病理性吸收包括、。
34、临床上根据龊发展的速度将其分为、、。
35、牙釉质结构异常主要有、、、O36、根尖肉芽肿可见增生的上皮条索,其可能的来源、、、。
37、常见的牙髄变性有、、等。
38、急性坏死性溃疡龈炎,龈沟涂片可见、病原体。
39、牙周炎的致病菌主要有、、等G-菌。
40、、、等因素可引起非炎症性龈增生。
41、引起龈增生的原因、、、。
42、与牙周炎的发生有关的病原菌有、、;与鵲发生有关的病原菌有、、。
43、发生在牙周组织的非感染性病变包括、、。
44、和是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主要病原菌。
45、牙槽骨吸收与牙周袋形成在临床病理分为、、三种情况。
46、在牙周炎的病因中起基础性作用,而宿主的一一决定其易感性。
口腔恶性肿瘤PPT课件.
![口腔恶性肿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7f4422580216fc710afd12.png)
治 疗
多数病例采用综合治疗以取得较 好的疗效。手术切除的目的仍是 口腔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局部病灶采用根治性节除,必要 时尚需作颌下淋巴结清扫术或颈 淋巴清扫术。
临床表现
口腔癌常表现为溃疡型、浸润型和乳头型三种。 初起时常为局部溃疡、硬结或小结节。 一般无明显的自发性疼痛,随着癌肿迅速生长并向周 围及深层组织浸润,可出现疼痛。硬结扩大、肿物外 突、表面溃疡、或边缘隆起呈菜花状,基底硬,中心 可有坏死,有恶臭。 常伴有感染,表面易出血。不同部位的癌肿因破坏邻 近组织、器官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和功能障碍。 如舌癌有明显的疼痛和不同程度的舌运动受限、影响 吞咽、说话等功能,恶性程度较高,发展快,早期即 可有淋巴结转移。龈癌常波及牙槽骨,易使牙齿松动 或脱落,继续扩展可侵犯颌骨,在上颌骨可侵入上颌 窦,在下颌骨可累及下牙槽神经,引起疼痛或麻木。
临床表现
Hale Waihona Puke 福州中泽口腔认为口腔癌的转移, 主要是循淋巴引流至区域淋巴结, 最常见的是颌下淋巴结和颈深淋 巴结。 少数可循血行转移。 晚期可有远处转移,常见的是肺, 并可出现恶病质。
唇癌(Carcinoma of lip)
龈癌(左上牙龈)
腭癌(左)
舌及口底癌(左)
治 疗
根据癌肿病变情况(组织来源、 分化程度、生长部位、病变大小、 淋巴结转移等)和病员的全身状 况来决定治疗方案。 治疗措施:手术切除、放疗、化 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冷冻外 科、激光及中药治疗等。
临床表现
口腔癌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龈癌 (Carcinoma of gingivae)、唇癌 (Carcinoma of lip)、颊癌 (Carcinoma of buccal mucosa)、 舌癌(Carcinoma of tongue)、口底 癌(Carcinoma of floor of the mouth)、腭癌(carcinoma of palate)、上颌窦癌(Carcinoma of the maxillary sinus)等。一般认为口 腔前部癌肿分化程度较高,口腔后部 的癌肿分化程度较低。
涎腺腺泡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涎腺腺泡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fd762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4.png)
涎腺腺泡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涎腺腺泡细胞癌(salivary acinic cell carcinoma)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唾液腺的腺泡细胞,其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涎腺腺泡细胞癌的病理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涎腺腺泡细胞癌的病理特点涎腺腺泡细胞癌是一种多形性肿瘤,其形态学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学特征涎腺腺泡细胞癌的组织学特征与正常腺泡细胞明显不同。
在病理切片中,可见癌细胞形态不规则,排列呈实腺状,细胞质呈玻璃状,胞质丰富,核深染。
癌细胞形态的异质性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2. 免疫组化特征涎腺腺泡细胞癌的免疫表型特点是其诊断的关键之一。
常用的免疫组化标记包括CK7、CK19、CK14、EMA、S-100、Ki-67等。
其中,CK19在涎腺腺泡细胞癌中表达较强,是其特异性免疫标记。
3. 分子遗传学特点涎腺腺泡细胞癌的分子遗传学特点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发现,该肿瘤的发生与部分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如MYB-NFIB融合基因突变在涎腺腺泡细胞癌中常见,因此可用于辅助诊断。
二、涎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表现涎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肿瘤部位涎腺腺泡细胞癌最常见于腮腺,其次是颌下腺和舌下腺。
少数病例也可见于其他唾液腺。
2. 疼痛和肿块患者常以颌下腺区域的局部疼痛和肿块就诊,有时可伴有面部肿胀和压痛。
3. 淋巴结转移涎腺腺泡细胞癌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患者出现颌下、锁骨上等区域的淋巴结肿大,提示疾病的进展。
4. 远处转移少数病例可能出现远处器官的转移,如肺、肝、骨等,为晚期病例的典型表现。
三、涎腺腺泡细胞癌的治疗策略涎腺腺泡细胞癌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1.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涎腺腺泡细胞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根据病变部位和范围的不同,可选择行局部切除、腮腺切除或颌下腺切除等手术方式。
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库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4fc56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c.png)
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关于浆液性腺泡,错误的叙述是A、粗面内质网比黏液性腺泡发达B、可分泌酶原颗粒C、胞浆嗜酸性D、胞核为圆形,位于基底部1/3处E、所分泌的颗粒为PAS阳性正确答案:C2、下列哪项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描述是错误的A、存在表皮样细胞B、存在产粘液细胞C、存在中间细胞D、粘液卡红和PAS染色阴性E、存在胆固醇结晶正确答案:D3、下列哪项不是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病理改变A、基底细胞层界限清楚B、衬里上皮为较薄的复层鳞状上皮C、衬里上皮表面常呈波状D、棘层较厚E、表层的角化主要是不全角化正确答案:D4、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易发生在龋洞内有大穿髓孔的A、恒切牙B、乳尖牙C、乳切牙D、乳磨牙E、恒尖牙正确答案:D5、光镜下早期牙釉质龋未脱矿的磨片,其病损四层结构由里向外分别是A、暗层→病损体部→透明层→表层B、病损体部→透明层→暗层→表层C、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表层D、暗层→透明层→病损体部→表层E、病损体部→暗层→透明层→表层正确答案:C6、被称为大疱的一般直径应超过A、5cmB、6cmC、3cmD、4cmE、2cm正确答案:A7、女,38岁,口内多数牙齿松动移位,X线显示囊性密度减低区。
患者有""肾结石""病史5年。
血液学检查血硝低下。
病理检查见大量骨小梁吸收,骨髓腔内纤维化明显,血管丰富,有大量管外红血球和含铁血黄素沉积,并见较多的多核巨细胞。
病理诊断应为A、家族性巨颌症B、骨纤维异常增生症C、组织细胞增生症XD、甲状旁腺功能亢进E、牙骨质-骨化纤维瘤正确答案:D8、来源于造血组织的细胞是A、黑素细胞B、朗格汉斯细胞C、梅克尔细胞D、树突状细胞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9、男,25岁,上颌骨肿胀半年,X线见病变区呈毛玻璃状,边界不清。
镜下见纤维组织代替了正常骨组织,骨小梁形态不一,呈""O""、""C""或""v""形,骨小梁的周围未见成排的成骨细胞。
口腔组织病理学汇总讲解
![口腔组织病理学汇总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1bcffbef524ccbff12184b8.png)
口腔组织病理学-11口腔2班鳃弓(branchial arch) :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叶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与6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称鳃弓。
咽囊(pharyngeal pouch):与鳃沟相对应的鳃弓的内侧是原始咽部,表面衬覆的内胚层上皮向侧方增生呈囊样,形成与鳃沟相对应的浅沟,称为咽囊。
联合(merge):面突突起之间为沟样凹陷,随着面部的进一步发育,突起之间的沟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称为联合。
融合(fuse):有的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表面外胚层相互接触、破裂、退化、消失进而外胚间叶组织穿通称为融合。
原口(stomatodeum):由于迁移的神经嵴细胞的增生,在额鼻突两侧的下方出现第一鳃弓,此时形成了最初的口腔即原口或口凹。
嗅凹(oral pit):鼻板由于细胞的增生,边缘隆起,特别是在其外侧缘,隆起更明显,使鼻板中央凹陷,称鼻凹或嗅凹。
原发腭(primary palate):前腭突的发生早于侧腭突,所以称为原发腭。
侧舌隆突(lateral lingual prominence):在下额突的原始口腔侧,内部的间充质不断的增生,形成3个膨隆的突起,其两侧两个对称的突起称为侧舌隆突。
甲状舌管(thyroglossal duct):胚胎第4周,奇结节和联合突之间的内胚层上皮增生形成管状上皮条索,称甲状舌管。
唇裂(cleft lip)多见于上唇,是由于球状突与上颌突未能联合或联合不全。
腭裂(cleft palate):一侧侧腭突和对侧侧腭突及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
原发性上皮带(primary epithelial band):胚胎第5周,覆盖在原始口腔表面的外胚层上皮,在未来牙槽的位置,上皮增生形成一马蹄形上皮带,称原发性上皮带。
牙板(dental lamina):原发性上皮带向深层增生,分裂成两个,向唇颊侧增生的为前庭板(vestibular lamina ),向腭侧增生的为牙板。
口腔科住院医师考试:2021口腔病理学真题模拟及答案(5)
![口腔科住院医师考试:2021口腔病理学真题模拟及答案(5)](https://img.taocdn.com/s3/m/9c468fc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2.png)
口腔科住院医师考试:2021口腔病理学真题模拟及答案(5)1、扁平苔藓是()(单选题)A. 原位癌B. 基层下疱C. 棘层内疱D. 粒层增生E. 基底细胞液化试题答案:E2、早期釉质龋表层孔隙所占容积()(单选题)A. 0.1%B. 1%C. 2%~4%D. 5%E. 25%试题答案:D3、牙髓脓肿有()(单选题)A. 中性粒细胞B. 破骨细胞C. 髓石D. 透明小体E. 牙周袋试题答案:A4、使味觉感受器,位于轮廓乳头的环沟侧壁上的是()(单选题)A. 丝状乳头B. 菌状乳头C. 轮廓乳头D. 叶状乳头E. 味蕾试题答案:E5、关于黏液表皮样癌的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A. 根据其癌细胞分化程度和生物学特征,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三型B. 好发部位为颌下腺及小涎腺C. 发生于小涎腺者,常表现黏液潴留或黏液囊肿症状D. 高分化者直径一般不超过5cmE. 肿瘤间质为致密结缔组织,常有淋巴细胞浸润试题答案:A,C,D,E6、鳞状细胞癌除其恶性特征外还需具备()(单选题)A. 角蛋白形成和细胞间桥出现B. 巢状结构和细胞间桥出现C. 团块状结构和细胞间桥出现D. 片状结构和细胞间桥出现E. 核分裂象和细胞间桥出现试题答案:A7、上皮异常增生的病理变化不包括()(单选题)A. 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B. 基底细胞极性紊乱C. 细胞多形性D. 上皮钉突呈滴状E. 有丝分裂像增多试题答案:A8、关于涎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 淀粉酶鉴别腺泡细胞癌中的透明细胞B. S-100鉴别导管细胞C. 角蛋白鉴别肉瘤和恶性淋巴瘤D. myosin鉴别腺泡细胞E. vimentin鉴别涎腺癌与转移性甲状腺癌试题答案:A9、根尖周肉芽肿中的泡沫细胞来自于()(单选题)A. 成纤维细胞B. 中性粒细胞C. 淋巴细胞D. 浆细胞E. 巨噬细胞试题答案:E10、患儿,9岁,右下后牙肿痛。
检查:右下第二乳磨牙冠大部分破坏,龋洞较深,叩诊(+),松动Ⅱ度。
口腔组织病理 笔记
![口腔组织病理 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e96e042fe4733687e21aa93.png)
叙述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为缓慢增大的无痛性包块,可呈对称性。
患区皮肤瘙痒和色素沉着。
病理变化: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灶性或弥漫性浸润。
病变血管增生。
早期血管增生明显随病变的发展,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增加,血管壁增厚,甚至呈洋葱皮样外观。
后期,纤维增生明显甚至呈瘢痕样,炎细胞减少。
简述口腔癌的病理分类及其组织学特点。
一、鳞状细胞癌基底膜不完整或完全缺失,肿瘤细胞向下浸润可分为高、中、低分化三级。
高分化(Ⅰ级):角化珠多,细胞明显中分化(Ⅱ级):角化珠少,细胞间桥不明显,细胞异型性较明显低分化(Ⅲ级):无角化及细胞间桥,细胞异型性明显二、疣状癌细胞缺乏恶性改变,上皮较大,具有厚乳头及明显角化,核分裂少仅位于基底层呈钝性、推进式突入间质,无周边浸润现象。
间质内密集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三、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肿瘤有基底样细胞和鳞状细胞构成,排列紧密,分叶状实行排列,有些小叶周边部细胞呈栅栏状排列。
多见粉刺样坏死本癌比鳞状细胞癌更有侵袭性。
四、乳头状鳞状细胞癌以外生性乳头状生长和预后良好为特征乳头状,有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表面覆以肿瘤性的、不成熟的基底样或多形性的细胞。
常见出血、坏死。
五、梭形细胞癌是一种双相肿瘤,由原位或侵袭性的鳞状细胞和恶性的梭形细胞构成。
25%的病例可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远处播散少见。
六、棘层松解性鳞状细胞癌较少见,生物学行为与鳞状细胞癌相似。
棘层松解,假的腔隙,假的腺管分化七、腺鳞癌腺癌+鳞癌预后不好,侵袭性强透明小体呈弓形,线状或环状,均质、嗜酸染色。
仅见于牙源性囊肿,可能为出血的缘故或上皮的产物。
蛤蟆肿指发生在口底的粘液囊肿。
与舌下腺及下颌下腺有关,临床上常表现为蓝白色透明肿胀,与青蛙肚子相似,腮裂囊肿和甲状舌管囊肿的肉眼及镜下结构特点。
腮裂囊肿肉眼:囊内容物为黄绿或棕色清亮液体,或含浓稠胶样、粘液样物。
镜下:衬里上皮:复层鳞状上皮,可伴或不伴角化,部分可内衬假复层柱状上皮。
腺多形性腺瘤及病变的病理诊断
![腺多形性腺瘤及病变的病理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128b8257a1c7aa00b42acb88.png)
From John K.C. Chan
可能与恶变有关
年龄大 体积大 显著透明变 核分裂较多 富于细胞
引自(Head and Neck Pathol 2013,7,S68; Mod Pathol.1996 Jun;9(6): 652-7 )
可能与复发有关
以黏液样物质为主 肿瘤有侵犯包膜的倾向 肿瘤出现包膜下裂隙 肿瘤结节穿破包膜
梭形细胞 嗜酸性透明物质
From John K.C. Chan
From John K.C. Chan
Plasmacytoid hyaline cells
Plasma cells
From John K.C. Chan
间质成分
• 酸性黏液物质 • 软骨 • 玻璃样物质
– 均质 – 纤维性
AIDS
涎腺肿瘤的发病率
(British Salivary Gland Tumor Panel, >3000 cases)
多形性腺瘤 Warthin 瘤 其它单形性腺瘤 嗜酸细胞瘤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腺样囊性癌 各种腺癌 黏液表皮样癌 腺泡细胞癌
59.5% 11.2% 6.9% 0.7% 5.0% 4.5% 3.8% 2.6% 2.3%
腺多形性腺瘤及病变的病理诊 断
正常结构概述
涎腺又称唾液腺,除大涎腺(腮腺、下颌 下腺、舌下腺)外,还包括小涎腺(唇腺、 颊腺、腭腺、舌腺及磨牙后腺等)。
涎腺的组织结构
实质
分泌单位
腺泡 导管系统
闰管 分泌管(纹管) 排泄管
皮脂腺 肌上皮
间质
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与小叶间隔 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肌上皮/基底细胞 • Cytokeratin + • High M.W. cytokeratin + • p63 + • S100 protein -/+ • GFAP +/• Calponin, actin + (仅肌
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点归纳
![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3032f5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4.png)
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点归纳引言口腔组织病理学是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到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以及病理变化对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本文将从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常见疾病和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基本概念1. 组织学组织学是研究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是病理学的基础。
口腔组织学是组织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口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 组织学分类根据不同的组织学特点,可将口腔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3. 组织学变化组织学变化是指正常组织在病理状态下的改变,包括炎症、增生、萎缩、坏死等。
二、常见口腔组织疾病1. 牙齿疾病牙齿疾病是指影响牙齿健康的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病、牙髓病等。
•龋齿是牙齿表面被酸蚀而形成的病变,主要由细菌引起。
•牙周病是指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常见的类型有牙龈炎、牙周炎、牙周脓肿等。
•牙髓病是指牙齿内部髓腔的炎症,常见的类型有髓炎、根尖周炎等。
2. 口腔黏膜疾病口腔黏膜疾病是指影响口腔黏膜健康的疾病,包括口疮、溃疡性口炎、白斑等。
•口疮是口腔黏膜表面的病变,常见的类型有阿弗他溃疡、单纯疱疹等。
•溃疡性口炎是指口腔黏膜出现溃疡的炎症,常见的类型有阿弗他溃疡、药物性溃疡等。
•白斑是指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常见的类型有白色苔藓、白色扁平苔藓等。
3. 口腔肿瘤口腔肿瘤是指口腔组织发生的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是指不具有侵袭性和转移能力的肿瘤,如口腔纤维瘤、口腔血管瘤等。
•恶性肿瘤是指具有侵袭性和转移能力的肿瘤,如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腺癌等。
4. 口腔感染口腔感染是指口腔组织感染的疾病,常见的感染包括牙周脓肿、颌面部蜂窝组织炎等。
•牙周脓肿是由牙周病菌引起的牙周组织感染,常见的类型有根尖周脓肿、牙周脓肿等。
•颌面部蜂窝组织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颌面部软组织的炎症,常见的原因有牙源性和非牙源性感染。
三、口腔组织病理学的诊断方法1. 组织活检组织活检是通过取得患者口腔组织标本,经过特殊处理后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病理变化。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A1型题7)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题(A1型题7)](https://img.taocdn.com/s3/m/9bce71921eb91a37f0115c8f.png)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放射性骨坏死表现以下临床症状,除了A。
间断性疼痛B。
开口受限C。
合并结核感染症状D。
口臭E.瘘管形成正确答案:C2.Albright综合征合并症状有A.开口受限B。
高热C。
死骨形成D。
色素沉着E.颌骨弥漫性膨大正确答案:D3.骨嗜酸性肉芽肿多发于A。
上颌骨B.下颌骨C。
股骨D.肋骨E。
四肢骨正确答案:B4。
组织细胞增生症X电镜下见胞浆内Birbeck颗粒,提示病变细胞为A。
组织细胞ngerhans细胞C。
嗜酸性粒细胞D.角源性细胞E。
中性粒细胞正确答案:B5。
慢性涎腺炎表现以下病理变化,除了A。
导管扩张B。
腺泡萎缩C。
胶原纤维增生D。
腺小叶坏死E.玻璃样变性正确答案:D6。
坏死性涎腺化生的特征表现为A。
粘膜充血B.刺激痛C。
腺小叶坏死D。
火山口样溃疡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7。
舍格伦综合征伴有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病主要是A。
系统性红斑狼疮B.多发性肌炎C.类风湿关节炎D.硬皮病E。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正确答案:C8。
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A。
感染性B。
非特异性C.自身免疫性D.结缔组织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9。
舍格伦综合征好发于A.中青年男性B。
中青年女性C。
中老年男性D.中老年女性E。
儿童正确答案:D10。
多形性腺瘤发生于A。
儿童B.青年人C.中年人D。
老年人E。
任何年龄正确答案:E11。
多形性腺瘤在小涎腺多见于A。
唇B.颊C.舌D.腭E。
牙龈正确答案:D12.嗜酸性腺瘤A。
生长缓慢、无复发B.生长缓慢、可复发C。
生长快、无复发D。
生长快、可复发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13。
多形性腺瘤的恶变率是A。
10%以下B。
15%~20%C。
30%左右D.50%左右E.60%以上正确答案:A14。
腺泡细胞癌多发生于A.腮腺B。
颌下腺C.舌下腺D。
腭腺E。
口腔组织病理学习题含参考答案
![口腔组织病理学习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e04e5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0.png)
口腔组织病理学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氟斑牙一般发生在A、乳侧切牙B、乳磨牙C、乳尖牙D、乳切牙E、恒牙正确答案:E2、龈袋是指A、早期骨内袋B、牙周袋邻近牙龈的部分C、假性牙周袋D、龈沟E、由牙槽嵴水平吸收在牙龈和牙冠之间形成的沟袋正确答案:C3、家族性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家族性巨颌症)与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区别点不包括A、X线表现颌骨对称性膨胀,有多囊性密度减低区,边界清楚B、病变区骨组织被纤维组织代替C、颌下区淋巴结肿大D、颌骨对称性肿大E、颌骨增大出现于2~4岁之间正确答案:B4、牙体组织中来自特化上皮组织的是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A5、""釉面横纹"是指"A、牙釉质表面呈斜行排列并与牙长轴垂直的浅凹线纹B、牙釉质表面呈斜行排列并与牙长轴平行的浅凹线纹C、牙釉质表面呈平行排列并与牙长轴垂直的浅凹线纹D、牙釉质表面呈平行排列并与牙长轴垂直的直线线纹E、牙釉质表面呈垂直排列并与牙长轴平行的浅凹线纹正确答案:C6、唇红部组织的特征是A、偶尔会有皮脂腺B、上皮无角化C、含有明显的粒细胞层D、固有层结缔组织乳头狭长,含有毛细血管袢E、含有丰富的粘液腺正确答案:D7、光镜下早期牙釉质龋未脱矿的磨片,其病损四层结构由里向外分别是A、病损体部→暗层→透明层→表层B、病损体部→透明层→暗层→表层C、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表层D、暗层→病损体部→透明层→表层E、暗层→透明层→病损体部→表层正确答案:C8、成人中最少见的颌骨骨髓炎感染途径为A、牙周炎B、血行感染C、牙槽脓肿D、冠周炎E、拔牙创感染正确答案:B9、关于牙龈上皮,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口腔龈上皮为牙龈上皮暴露于口腔的部分B、牙龈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下层组成C、龈沟上皮有上皮钉突D、龈谷表面覆盖的是无角化鳞状上皮E、覆盖于龈沟壁的上皮称为龈沟上皮正确答案:B10、下述哪种变化不可能出现在天疱疮A、棘层松解B、嗜酸性粒细胞浸润C、天疱疮细胞D、棘层增生E、棘层内疱正确答案:D11、韩薛柯病病变组织内可见大量A、中性粒细胞B、浆细胞C、淋巴细胞D、单核细胞E、泡沫细胞正确答案:E12、关于口腔白斑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发生在黏膜表面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也不能被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者B、是一个包含组织学含义的病名C、其患病率为10.D、A+CE、A+B+C正确答案:D13、腭部的发育在胎儿期开始阶段完成,此期指受孕后A、8~9周B、9周C、9周至出生D、2~3周E、3~8周正确答案:C14、多形性腺瘤A、生长较快B、男性多于女性C、小涎腺中唇腺多见D、颌下腺最多E、40岁左右多见正确答案:E15、含牙囊肿衬里上皮A、错角化B、过度正角化C、不全角化D、正常角化E、无角化正确答案:E16、关于骨纤维异常增生症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A、多见于青年人,病程长,病变发展缓慢B、上颌比下颌多见。
口腔主治医师(口腔医学综合)基础知识-试卷2
![口腔主治医师(口腔医学综合)基础知识-试卷2](https://img.taocdn.com/s3/m/0c103212a26925c52dc5bf1a.png)
口腔主治医师(口腔医学综合)基础知识-试卷2(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中主要病理改变为(分数:2.00)A.异常骨组织代替正常的骨组织B.异常软骨代替正常的骨组织C.纤维组织代替正常的骨组织√D.黏液软骨样组织代替正常的骨组织E.骨样组织代替正常的骨组织解析:2.汉一许一克病病变组织内可见大量(分数:2.00)A.中性粒细胞B.浆细胞C.泡沫细胞√D.淋巴细胞E.上皮样细胞解析:解析: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包括嗜酸性肉芽肿、汉一许一克病和勒一雪病三种类型,由于发病年龄、病变部位和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的程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病程及预后。
镜下,本病主要由朗格汉斯细胞、不确定细胞、交错突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多核巨细胞组成,有时也见到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并有坏死组织形成。
在嗜酸性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最多见;在汉一许一克病可见大量吞噬脂类的组织细胞称为泡沫细胞,多见于坏死区周围,而嗜酸性粒细胞较少;在勒~雪病,朗格汉斯细胞大量增生,但无泡沫细胞。
因此,正确答案为C。
3.坏死性唾液腺化生的特征表现为(分数:2.00)A.黏膜充血B.刺激痛C.腺小叶坏死D.火山口样溃疡√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坏死性唾液腺化生多发生于腭部,特征为火山口样溃疡,可深达骨面,但不破坏骨组织,周围黏膜充血。
镜下可见腺小叶坏死,腺导管上皮鳞状化生,化生的鳞状细胞形态较一致,无明显异形,腺体内有弥散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因此,正确答案为D。
4.下列有关舍格伦综合征主要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淋巴细胞侵犯腺小叶B.小叶内上皮增生,形成“上皮岛”C.结缔组织增生√D.施墨(Schirmer)试验阳性E.可伴有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解析:解析: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由淋巴细胞介导的主要损伤外分泌腺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为干性角膜炎、口干,并伴有全身性结缔组织病。
口腔组织病理学总结
![口腔组织病理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b2ba4fe172ded630a1cb604.png)
1.慢性牙周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
2.(0 分)从组织病理学的角度解释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症状。
牙周袋形成:牙周组织炎症导致的牙周组织破坏,结合上皮与牙体剥离并且向根方增殖。
牙槽骨吸收:多种致炎因子的作用下,导致破骨细胞活跃,吸收牙槽骨。
牙周溢脓:牙周袋的化脓性炎症。
牙松动:牙周组织的炎症性破坏,合并的咬合创伤等使牙周膜纤维破坏,产生牙松动.3.(0 分)从组织病理学的角度叙述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慢性牙周炎形成的4个期:始发期、早期病变、病损确立期、进展期及其病理变化。
4.(0 分)1.牙龈炎与牙周炎有何不同?主要在于牙龈炎(慢性)一般不破坏牙周膜和牙槽骨,结合上皮不受炎症破坏;而牙周炎的特点是沟上皮、结合上皮的炎症性破坏,导致牙周袋形成,并且有牙槽骨的吸收。
5.(0 分)概述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与全身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牙周炎可能成为某些全身疾病的危险因素(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某些全身病可加重牙周炎的发展(如骨质疏松症、艾滋病等)。
1. (0 分)菌斑菌斑是未矿化的细菌性沉积物,由细菌、唾液糖蛋白和细菌细胞外多糖构成的菌斑基质组成,还含有少量脱落上皮细胞、白细胞、食物残渣等。
菌斑是细菌的微生态环境,是细菌在空间上排列有序的复杂的生物膜。
4. (0 分)龋病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作用下,牙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导致牙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6. (0 分)潜行性龋潜行性龋:由于窝沟附近的釉柱排列方向为向窝沟底部集中,形成的龋损与形态与釉柱排列方向一致,即底大口小的三角形,称为潜行性龋。
7. (0 分)静止性龋静止性龋:龋病发展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改变、牙面更易清洁、病变区与唾液接触,使病变速度变慢,最终呈静止状态,无进一步进展趋势,称静止性龋。
8. (0 分)获得性薄膜获得性薄膜是由唾液糖蛋白选择性地吸附于牙面而形成的生物膜。
细菌可以选择性的黏附于其上,是菌斑形成的基础。
口腔学笔记 总结7:口腔颌面部肿瘤
![口腔学笔记 总结7:口腔颌面部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78317ab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7.png)
口腔颌面部肿瘤(一)口腔颌面部囊肿Cyst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s口腔颌面部肿瘤包括:良性肿瘤(Benign Tumor)、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脉管病变(Vascular Tumor)、囊肿(Cyst)。
其中良性多见。
一、口腔颌面部囊肿Cysts of oral and maxilla|facial regions:分为颌骨囊肿、软组织囊肿1、颌骨囊肿( cyst of jaws):牙源性颌骨囊肿多见(考)。
颌骨囊肿的临床表现:·无痛性肿胀,生长缓慢·骨质逐渐向周围膨胀,向面颊部突出则造成面部畸形,随着囊肿的增大,骨质逐渐变薄,触及乒乓球样感·严重时引起病理性骨折·邻近牙受压后牙根周围骨质吸收,造成牙的松动、移位·发生在上颌骨的囊肿可侵入鼻腔及上颌窦,可使鼻唇沟消失,眶下缘上推,鼻塞,甚至产生复视颌骨囊肿的手术治疗:彻底清除囊壁组织以免复发,死腔自体骨移植/骨代用品移植(恢复颌骨结构,以后还可以种植牙)·牙源性囊肿:囊肿波及牙的范围小:保留患牙。
囊肿波及牙的范围大:拔牙2、软组织囊肿(soft tissue cyst):(1)皮脂腺囊肿(sebaceous cyst):好发于面颊部和额部,俗称“粉瘤”。
·临床表现:感染时可有疼痛和化脓,囊肿的皮肤中心有一黑点,为扩张的毛囊开口,囊内容物为豆渣样。
·治疗:手术切除囊肿和部分皮肤(含有黑点),防止复发(2)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囊肿内容物为白色豆渣样物质。
皮样囊肿内容物还含有毛发等皮肤附属器治疗:手术切除(设计口内或口外切口)(3)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tract cyst):胚胎发育时期甲状舌管退化不全·儿童多见,多位于颈正中部位。
·边界清楚,因与舌骨粘连而随吞咽、伸舌而活动。
口腔科住院医师考试:2022口腔病理学真题模拟及答案(5)
![口腔科住院医师考试:2022口腔病理学真题模拟及答案(5)](https://img.taocdn.com/s3/m/a74f9d0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68.png)
口腔科住院医师考试:2022口腔病理学真题模拟及答案(5)1、牙本质中含量最多的是()(单选题)A. 牙本质磷蛋白B. 糖蛋白C. 糖胺聚糖D. 蛋白聚糖E. 胶原蛋白试题答案:E2、良性黏膜类天疱疮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单选题)A. 上皮基底膜B. 上皮基底细胞C. 上皮棘层细胞D. 上皮粒层细胞E. 上皮角化层试题答案:A3、根尖囊肿的病理改变不包括()(单选题)A. 囊壁内衬覆层鳞状上皮B. 基底细胞呈柱状,胞核呈栅栏状排列C. 囊壁内常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D. 常含胆固醇裂隙E. 可见透明小体试题答案:B4、鼻腭管囊肿是()(单选题)A. 纤维囊壁中含有淋巴样组织B. 纤维囊壁中含有甲状腺滤泡C. 纤维囊壁中含有皮脂腺D. 纤维囊壁中含有微小囊肿E. 纤维囊壁中含有较大的血管和神经柬试题答案:E5、前期牙本质不正确的描述是()(单选题)A. 是未矿化的牙本质B. 位于矿化牙本质内侧C. 活髓牙中总有一层D. 发育完成的牙比正在发育的牙为厚E. 是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的试题答案:D6、关于牙髓组织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 是疏松的结缔组织B. 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C. 牙髓神经有定位能力D. 有增龄性变化E. 随年龄的增长细胞成分减少试题答案:C7、牙龈炎表现中可有()(单选题)A. 骨小梁呈"C"、"V"形B. 电镜下见胞质内:Birbeck颗粒C. 富于血管的纤维组织代替骨组织D. 死骨形成E. 牙石试题答案:E8、与釉质的耐龋潜能有关的元素是()(单选题)A. 碳酸盐B. 氯化镉C. 铁D. 铅E. 氟试题答案:E9、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牙冠呈微黄半透明.光照下呈现乳光色的是()(单选题)A. 釉质发育不全B. 氟牙症C. 四环素牙D. 牙本质发育不全症E. 牙骨质发育不全症试题答案:D10、黏液表皮样癌区别于黏液囊肿的病理要点是()(单选题)A. 黏液湖周边有黏液细胞B. 黏液湖周边有泡沫细胞C. 黏液湖周边有炎症细胞D. 黏液湖周边有肉芽组织包裹E. 黏液湖周边有钙化试题答案:A11、关于浆液腺泡的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A. 由浆细胞组成B. 其分泌物呈水样C. 含酶原颗粒D. 分泌物含黏液E. 分泌物中含唾液淀粉酶试题答案:A,B,C,D,E12、舌的发育来源于()(单选题)A. 第1鳃弓B. 第Ⅱ鳃弓C. 第Ⅲ鳃弓D. 第Ⅳ鳃弓E. 以上都包括试题答案:E13、混合瘤的病理学特征是()(单选题)A. 肿瘤细胞含特征性嗜碱性粒B. 由肿瘤上皮与黏液样,软骨样结构构成C. 细胞形态学上的一致性与组织结构的多样性D. 由含嗜酸性颗粒的柱状细胞和淋巴样组织构成E. 由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构成试题答案:B14、属于大涎腺,纯浆液性腺的是()(单选题)A. 腮腺B. 颌下腺C. 舌下腺D. 唇腺E. 腭腺试题答案:A15、组织细胞增生症X的概念是()(单选题)A. 以多核细胞增生为主的疾病B. 以异物巨细胞增生为主的疾病C. 以巨噬细胞增生为主的疾病D. 以恶性组织细胞增生为主的疾病E. 以朗格汉斯细胞增生为主的疾病试题答案:E16、含较多味蕾的结构是()(单选题)A. 丝状乳头B. 菌状乳头C. 轮廓乳头D. 叶状乳头E. 结缔组织乳头试题答案:C17、代表了釉质周期性生长的速率()(单选题)A. 釉丛B. 釉梭C. 釉板D. 釉牙本质界E. 釉质的生长线试题答案:E18、缩余釉上皮发生的囊肿有()(多选题)A. 含牙囊肿B. 萌出囊肿C. 根尖囊肿D. 炎性牙旁囊肿E. 牙龈囊肿试题答案:A,B,D19、男性,60岁,右腮腺肿物2年,伴疼痛。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模拟试卷12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模拟试卷12](https://img.taocdn.com/s3/m/f1aa61c348d7c1c709a14571.png)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模拟试卷12 (总分:56分,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A2型题(总题数:23,score:46分)1.关于非牙源性囊肿的叙述。
错误的是【score:2分】【A】鼻腭管囊肿特征为结缔组织囊壁内含有较大的血管和神经束【B】鼻唇囊肿X线不易发现【C】甲状舌管囊肿特征为纤维囊壁含甲状腺滤泡【D】鳃裂囊肿上皮可癌变【E】球状上颌囊肿的衬里上皮是一致的【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本题思路:非牙源性囊肿包括如下。
(1)鼻腭管囊肿:又称切牙管囊肿,来源于鼻腭管上皮剩余。
临床表现:在腭中线前部出现肿胀。
X线囊肿位于上颌骨中线,呈卵圆形或心形的放射透射区。
组织病理学:鼻腭管囊肿的衬里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或含黏液细胞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特征为结缔组织囊壁内含有较大的血管和神经束。
(2)鼻唇囊肿:又称鼻牙槽囊肿,是牙槽突表面近鼻孔基部的软组织囊肿。
临床表现:鼻唇沟消失,鼻翼抬高,鼻孔变形。
此囊肿可双侧发生。
X线不易发现。
组织病理学:囊肿衬里上皮为无纤毛的假复层柱状上皮,可见复层鳞状上皮。
(3)球状上颌囊肿:临床表现:位于上颌恒侧切牙和单尖牙牙根之间。
X线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倒置的梨形放射透光区。
组织病理学:囊肿的衬里上皮不一,多为复层鳞状上皮和(或)纤毛柱状上皮。
(4)鳃裂囊肿:又称颈部淋巴上皮囊肿。
临床表现:位于颈上部下颌角附近,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
组织病理学: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可含一些假复层柱状上皮,特征为纤维囊壁内含有大量淋巴样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
鳃裂囊肿上皮可癌变。
(5)甲状舌管囊肿:由甲状舌导管残余上皮发生。
临床表现:发生于舌盲孔与甲状腺之间的任何部位,以甲状舌骨区发生者最多见。
组织病理学:囊肿内含清亮黏液样物,如继发感染则为脓性内容物。
衬里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特征为纤维囊壁含甲状腺滤泡。
(6)黏液囊肿:是黏液外渗性囊肿和黏液潴留囊肿的统称,由小涎腺导管阻塞或破裂所致。
第五节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第五节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c235562e31126edb6f1a105c.png)
口 腔 颌 面 部 肿 瘤 学
恶性肿瘤
Malignant tumors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统计数据(6539例)
部位 舌 颊部 上牙龈 下牙龈 腭部 口底 唇部 上颌骨 ……
例数(%) 1126(17.2) 1081(16.5) 191( 2.9) 496( 7.6) 677(10.4) 404( 6.2) 275( 4.2) 662(10.1)
软组织肉瘤预后比癌差,总5年生存率20%~30%,纤维肉瘤预后较好, 5年生存率40%~70%,神经源性肉瘤5年生存率仅16%
恶性肿瘤 口 Malignant tumors 腔 颌 三、骨源性肉瘤 面 骨源性肉瘤是一系列起源于骨间质的恶性肿瘤,病因与 部 外商及放射性损伤有关 肿 瘤 学
口 腔 颌 面 部 肿 瘤 学
2.间充质来源
3.淋巴造血系统来源
恶性淋巴瘤
口 腔 颌 面 部 肿 瘤 学
恶性肿瘤
Malignant tumors
一、癌
发病年龄:40-60岁 性别:男>女 部位:舌、颊、牙龈、腭、上颌窦常见 转移:淋巴道、血行转移 临床表现过程:白斑、粗糙→溃疡、菜花状 病理特点:癌巢、角化珠。 I-III级,未分化癌恶性程度 最高
组 鳞癌、腺源性上皮 基底细胞癌多于 织 癌,偶见淋巴上皮 鳞状细胞癌 来 癌、恶性淋巴瘤 源
腺上皮癌多于鳞 状细胞癌
口 腔 颌 面 部 肿 瘤 学
恶性肿瘤
Malignant tumors
口咽癌 临 床 特 点
根据发生部位不同 可扩散累及鼻咽腔、 硬腭、翼下颌韧带、 磨牙后区声门上区 的杓状软骨等;恶 性程度高、分化差、 淋巴结转移率甚高, 可转移至咽后淋巴 结及颈深上淋巴结
治疗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多形性腺瘤的病理变化-口腔医师
以下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口腔医师考试相关的内容,供大家参考,详细内容如下:
恶性多形性腺瘤又称为多形性腺瘤癌变,是来自多形性腺瘤上皮性成分的恶变,占唾液腺肿瘤的l.5%~6%,占其恶性肿瘤的15%~20%.多见于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腭及上唇,男性多于女性。
通常发生于50~70岁。
一般认为有3%~4%的多形性腺瘤发生恶性转化,尤其长期存在的多形性腺瘤癌变的危险性增高。
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长期存在的肿块生长突然加快,如果浸润神经和周围组织,可伴有疼痛、面瘫、固定和溃疡形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肉眼观察,肿瘤直径为1.5~25cm,平均大小约为多形性腺瘤的2倍。
形状不规则,表面呈结节状,部分有包膜。
剖面良性部分为乳白色或灰白色,组织致密,富有弹性,类似瘢痕;癌变部分组织呈污灰色或鱼肉状,组织松软易碎,常见出血及大片坏死,通常界限不清,并且有广泛浸润。
光镜观察,表现为多形性腺瘤组织学结构中有数量不等的恶性成分,恶性成分中最常见的是低分化腺癌(唾液腺导管癌或非特异性腺癌)或未分化癌而呈相应的结构特点,其他类型的癌如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黏液表皮样癌、肌上皮癌和腺样囊性癌等也有报道。
癌变部分仍停留在多形性腺瘤内者称为非侵袭性癌;癌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侵等于或小于1.5mm者为微侵袭性癌;癌细胞侵入周围组织深度大于1.5mm者则称为侵袭性癌,侵袭性癌常发生淋巴结和肺、骨等远处转移。
长期存在的多形性腺瘤组织内如果观察到出血、坏死、严重的玻璃样变性和钙化等,应怀疑多形性腺瘤发生恶性转化。
腺泡细胞癌的病理变化-口腔医师
为方便广大考生复习,医学教育网整理了口腔医师考试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腺泡细胞癌(acinic cell carcinoma)是唾液腺恶性上皮性肿瘤,构成肿瘤的细胞中至少部分肿瘤细胞含有酶原颗粒,呈浆液性腺泡细胞分化。
占唾液腺恶性肿瘤的5%.多见于腮腺,其次为小唾液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多数肿瘤生长缓慢,实质性,活动;少数肿瘤生长较快,与皮肤或肌组织粘连而不活动,可出现疼痛、面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肉眼观察,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偶见结节状,可见薄层包膜,大多不完整。
剖面多为实性,呈分叶状,褐色或红色,可见囊腔和坏死。
镜下见肿瘤实质细胞有腺泡样细胞、闰管样细胞、空泡样细胞、透明细胞和非特异性腺样细胞。
腺泡样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内含微嗜碱性酶原颗粒,细胞核较小。
闰管样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微嗜伊红或双嗜性,均质状,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空泡样细胞内含数量不等的空泡。
非特异性腺样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界限不清楚,常呈合胞体样。
肿瘤细胞排列为四种组织类型:①实体型;②微囊型;
③滤泡型;④乳头囊状型。
肿瘤间质多少不一,偶见胶原纤维玻璃样变性及钙化,有时可见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甚至形成生发中心。
包膜较薄,常不完整或无明显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