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少见类型介绍
肝细胞癌亚型分类标准
肝细胞癌亚型分类标准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过程非常复杂。
根据不同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肝细胞癌可以分为不同的亚型。
亚型分类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肝细胞癌的特点和预后,从而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肝细胞癌亚型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1.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指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
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数量,可以将原发性肝细胞癌分为单发型、多发型和弥漫型。
单发型指肝脏中只有一个肿瘤,多发型指肝脏中有多个独立的肿瘤,弥漫型指肝脏中有多个相互融合的肿瘤。
2. 继发性肝细胞癌(HCC)继发性肝细胞癌是指起源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形成的转移灶。
根据转移灶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以将继发性肝细胞癌分为单灶型、多灶型和弥漫型。
单灶型指只有一个转移灶,多灶型指有多个独立的转移灶,弥漫型指有多个相互融合的转移灶。
3. 部分内生型肝细胞癌(HCC)部分内生型肝细胞癌是指肿瘤部分呈内生生长模式,即向肿瘤内部生长。
根据内生区域的大小和比例,可以将部分内生型肝细胞癌分为小内生型、中等内生型和大内生型。
4. 部分外生型肝细胞癌(HCC)部分外生型肝细胞癌是指肿瘤部分呈外生生长模式,即向肿瘤外部生长。
根据外生区域的大小和比例,可以将部分外生型肝细胞癌分为小外生型、中等外生型和大外生型。
5. 混合型肝细胞癌(HCC)混合型肝细胞癌是指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亚型特征的肿瘤。
根据不同亚型的比例和分布情况,可以将混合型肝细胞癌分为不同的亚型组合。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亚型分类标准外,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的亚型分类标准,如Edmondson-Steiner分级、WHO分级和BCLC分期等。
这些分类标准主要侧重于评估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分级和预后情况,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肝细胞癌亚型分类标准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肿瘤的特点和预后,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肝癌的细胞分型及其临床病理特点
肝癌的细胞分型及其临床病理特点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根据肝癌的细胞分型及其临床病理特点,可以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方向。
本文将对肝癌的细胞分型及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
一、肝癌的细胞分型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占据了肝癌的绝大多数。
它起源于肝细胞,并具有高度恶性和浸润性。
肝细胞癌可以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种类型。
早期肝细胞癌通常是单个病灶,具有明显的结构特点,如肝细胞板层状排列和突变的核形态。
晚期肝细胞癌则常常伴有多个病灶,不规则的细胞排列和核分裂现象增多。
2. 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胆管细胞癌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是一种相对较少见的肝癌类型。
胆管细胞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中心型和周围型。
中心型胆管细胞癌起源于肝内胆管,多呈结节状生长,而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起源于肝外胆管,多呈浸润性生长。
胆管细胞癌的细胞形态多样,常见的特点是胆管样结构的形成和弥漫性浸润生长。
3. 混合型肝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混合型肝癌是一种同时具有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特征的肿瘤。
它的细胞形态和病理特点同时包括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的特点。
混合型肝癌的分子机制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其预后通常较差。
二、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1. 细胞学特点肝癌细胞通常呈现多形性和异型性,核分裂现象增多,核染色质分布不均匀。
肝细胞癌细胞的特点是呈现典型的肝细胞特征,如肝细胞板层状排列、突变的核形态和肝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
胆管细胞癌细胞则呈现胆管样结构的形成和胆管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
2. 病理学特点肝癌的病理学特点包括肿瘤大小、浸润性生长、血管侵犯和转移。
肝癌通常呈现单个或多个病灶,病灶大小不一。
肝细胞癌常常伴有肝硬化,而胆管细胞癌则多表现为胆管增生和胆管炎症。
肝细胞癌少见类型介绍
肝细胞癌少见类型介绍
丛文铭;张树辉
【期刊名称】《中华病理学杂志》
【年(卷),期】2002(031)005
【摘要】@@ 肝原发性肿瘤的病理类型有100余种以上,以肝细胞癌(HCC)最为常见[1].HCC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有梁索型、假腺管型、实体型和硬化型等.但近年来由于肝细胞特异性抗体Hep Par 1的面世,以及对CD34和细胞角蛋白(CK)19等标志物组合使用水平的提高,使得许多少见形态的HCC得以明确诊断[2,3],而这些少见组织和细胞类型的HCC与肝其他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是日常病理外检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1,4].结合我们的一些工作体会,以下简述少见类型HCC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页数】4页(P457-460)
【作者】丛文铭;张树辉
【作者单位】200438,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病理科;200438,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病理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少见病理组织类型肝细胞癌的CT诊断
2.结节型肝细胞癌中的少见螺旋CT影像表现(附18例报告)
3.原发性肝细胞癌少见CT征象及误漏诊分析
4.小肝细胞癌的少见CT表现分析
5.小肝细胞癌的少见CT强化表现及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细胞肝癌少见CT征像误诊1例分析
7 30 30 0甘 肃 武 威 市 人 民 医院
与肝脓肿及肝 包虫 相似 。不典 型肝 脓肿
di1 . 9 9j i n 10 — 64 . 0 0 o:0 36 /.s . 07 s 1x 2 1
32. 8 17
自肝 窦 的 门静 脉 稀 释 了 血 窦 内 含 碘 的肝 动 脉 , 在 动 脉 期 肿 瘤 强 化 不 明 显 , 密 故 其
度影 ,T值 1 H , 内见条状 分隔 ; C 7 u其 边界
清 , 。 压 向后 下 方 移 位 ; T增 强 : 右 肾受 C 动
脉期 、 门脉期 壁逐 渐轻度 强化 , 在边 缘形 成厚壁及多囊状 改变 , 动脉期其周边略见 条状高 、 低密度影 , 时扫描未见强化 ; 延 平 扫所示囊 性 低 密度 影各 期 均 未见 强 化 ;
C T诊 断 : 脓 肿 , 虫 不 除 外 , 图 l 2 肝 包 见 、、
3、 4。
度仍然低于周围正常肝 ; 临床 E 诊断瘤 内
广 泛 坏 死 的 肝 细 胞 癌 , 仔 细 观 察 动 脉 期 应
图3 门脉期
肿瘤边缘 区出现的环形或斑点状强化灶 , 其强化密度高于周围正常肝 , 门静脉期 而 这些强化灶密度迅速降至低于正常肝 , 保
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 ] 中华放{ J.
学 杂 志 ,96,0 8 9 1 9 3 :2 . 图 1 平 扫
长 , 比较而言 ,T应用 最广 。这是 因为 但 C
C T除 可 显 示 癌 灶 的 形 态 、 小 和 侵 犯 的 大
范围等直接 征 象外 , 还可 显示肝 外 形 异
肝细胞癌少见类型介绍
的 F C可 于 胞 质 内 出现 P S染 色 阳 性 的 嗜 酸 性 小 体 , 可 出 L A 还 现透 明 细 胞 变 异 _ 。 约 5 % 的 病 例 可 出 现 苍 白 小 体 和 6 J 0 M l r 小 体 , 者 呈 P S和泛 素 (bq in 抗 体 染 色 阳 性 , a oy l 前 A ui f ) u i 胞 质 内胆 色 素 颗 粒 亦 较 为 常 见 。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染 色 : I 表 达 F E 肝 细 胞 性 细 胞 角 蛋 白 ( K 8和 C 8 偶 可 表 达 胆 管 性 C 7 C ) K1 , K 和 C 1 。此 外 , H p P r1和 a . 胰 蛋 白 酶 ( 1A ) 色 K9 对 e a 1抗 a. T 染 多 为 阳性 , H s g则 多 为 阴性 。 电镜 下 F 细 胞 以 出 现 大 而 BA E I 量肿 胀线 粒 体 为 特 征 , 时 见 有 神 经 内 分 泌 颗 粒 。 ( ) L 有 3 FC 患 者 具 有 较 好 的 预 后 , 术 切 除 率 和 5年 生 存 率 均 可 达 手 7 % , 与 普 通 型 H C 的鉴 别 具 有 一 定 的 临 床 意 义 【 , 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故 C 但
肿 瘤 对 局 部 放 、 疗 等 治 疗 的 一 种 组 织 学 反 应 。 此 外 , 不 化 亦
性 腺 癌 ; 血 清 维 生 素 B 2及 非 饱 和 B2结 合 力 、 钴 胺 素 而 1 1 转
2 , 此 又称 为 嗜 酸 细 胞 性 HC )因 C伴 有 板 层 状 纤 维 化 。 约 1 3 /
发 性 和 继 发 性 肿 瘤 的 鉴 别 诊 断 是 日常 病 理 外 检 工 作 中经 常 遇 到 的实 际 问 题 _ 。 结 合 我 们 的 一 些 工 作 体 会 , 下 简 述 1 J 以 少 见 类 型 H C的 病 理 诊 断 及 鉴 别 诊 断 。 C
肝脏少见恶性肿瘤影像
肝内血管侵犯
CT血管造影(CTA)或MRI血 管成像可显示肿瘤侵犯门静脉 或肝静脉,表现为血管内充盈
缺损或血管截断征。
淋巴结转移
CT或MRI可发现肿大的淋巴 结,多位于肝门部或腹腔淋 巴结。
胆管细胞癌影像学表现
胆管扩张
肿瘤阻塞胆管导致胆管扩张,多见于肝门部胆管癌。CT表 现为肝内胆管扩张,MRI T2WI显示扩张的胆管呈高信号。
与转移性肝癌的鉴别诊断
பைடு நூலகம்原发肿瘤病史
转移性肝癌通常有明确的原发肿瘤病史, 如结直肠癌、胃癌、肺癌等,而肝脏少见
恶性肿瘤无明确的原发肿瘤病史。
病灶形态
肝脏少见恶性肿瘤形态多不规则,边缘不 清晰,而转移性肝癌形态相对规则,边缘
清晰。
病灶数量
转移性肝癌病灶数量较多,可分布于肝脏 不同部位,而肝脏少见恶性肿瘤病灶数量 较少,多局限于一处。
02
核医学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肿 瘤、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及转 移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
03
常用的核医学检查方法包括正电 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 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
03
肝脏少见恶性肿瘤影像 学表现
肝细胞癌影像学表现
肝实质占位
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灶,增 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 脉期和延迟期强化程度快速 降低。MRI表现为T1WI低信
肝脏少见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见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
诊断
肝脏少见恶性肿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多种检查方法, 可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病理学诊断需要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肿瘤进行组 织学检查,以明确肿瘤的性质和组织学类型。
医学:肝细胞癌(英文版)
肝细胞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典型肝细胞癌
最为常见,起源于肝脏的肝细胞,通常形成大的肿块。
2.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较少见,具有明显的纤维成分和低分化的肝细胞成分。
3. 泡状细胞型肝细胞癌
较少见,由充满胆汁的泡状细胞组成。
定义和分类
03
04
05
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酗酒、环境污染等。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手术治疗
放疗
通过高能量射线杀死癌细胞。通常使用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技术来精确瞄准肿瘤。
化疗
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它们生长。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阿霉素和奥沙利铂等。
放疗和化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等。
免疫治疗
使用针对特定肿瘤细胞信号通路的药物治疗。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和瑞戈非尼等。
病因
肝细胞癌的发生通常与肝脏的慢性损伤和持续的再生过程有关。在长期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基础上,肝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癌变。
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临床症状
肝细胞癌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疼痛、食欲减退、疲劳、体重减轻、黄疸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在体检中发现肝脏肿块。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肝炎病毒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其中,甲胎蛋白(AFP)是诊断肝细胞癌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
作者
标题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全身情况
患者的全身情况,如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其他合并疾病等,对肝细胞癌的预后也有一定影响。
肝细胞癌分级标准
肝细胞癌分级标准
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根据肿瘤的组织学形态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可进行分级。
以下是一份肝细胞癌分级标准的示例:
第一级(G1级):肿瘤组织学呈低度分化,细胞呈规则排列,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均匀,核分裂极少见。
第二级(G2级):肿瘤组织学呈中度分化,细胞排列比较规则,细胞核较大,核染色质较浓染,核分裂偶见。
第三级(G3级):肿瘤组织学呈高度分化,细胞排列失去规则性,细胞核明显增大且略呈异型,核染色质不均匀,核分裂频繁。
第四级(G4级):肿瘤组织学呈未分化或少分化,失去细胞排列规律,细胞核严重异型,核染色质不均匀,核分裂显著增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级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肝细胞癌分级还需结合临床病理检查及其他相关指标。
请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评估,以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
肝癌的病理学分类和分子分型
肝癌的病理学分类和分子分型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与多个因素有关,其中病理学分类和分子分型对于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癌的病理学分类和分子分型的相关知识。
一、肝癌的病理学分类根据肝癌的组织形态和细胞类型,可以将肝癌分为以下几种病理学类型:1. 肝细胞型肝癌(HCC)肝细胞型肝癌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占到肝癌的90%以上。
在组织学上,肝细胞型肝癌表现为肿瘤细胞以肝细胞为原型,形成细胞板层、海绵样结构或管状结构,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
在光镜下,肝细胞型肝癌细胞的胞质呈现出明显的酸性染色,常伴有巨核细胞或囊肿形成。
2. 胆管细胞型肝癌(ICC)胆管细胞型肝癌是一种起源于肝内外胆管的恶性肿瘤。
在组织学上,胆管细胞型肝癌表现为肿瘤细胞以胆管上皮细胞为原型,形成胆管样结构,具有胆管上皮的特征,如细胞极性、胆囊形成和粘液分泌。
胆管细胞型肝癌与肝细胞型肝癌相比,其细胞排列紧密,核分裂活跃,胞浆染色性较差。
3. 小细胞肝癌(SCC)小细胞肝癌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肝癌类型,其体积较小,细胞形态比较小巧。
在组织学上,小细胞肝癌细胞的核与胞质比例偏高,呈现出较高的核细胞比,细胞排列较为紧密。
4. 未分化型肝癌(UDC)未分化型肝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肝癌类型,细胞学上缺乏明显的分化特征和组织起源迹象。
在组织学上,未分化型肝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活跃,胞质染色性较差。
二、肝癌的分子分型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肝癌的分子分型得到了广泛关注。
根据肝癌细胞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肝癌分子分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细胞周期调控型细胞周期调控型肝癌主要包括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突变,如TP53、CTNNB1等的突变。
这类肝癌细胞具有高度的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的紊乱,易发生侵袭和转移。
2. 脂质代谢型脂质代谢型肝癌与肝炎病毒感染、脂质代谢酶基因异常等因素有关。
这类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脂质积累,机制主要是脂质酶、脂质合成酶等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突变或表达异常。
(完整版)肝癌的病理学
肝癌的病理学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性肝癌及一些少见类型,其中以肝细胞癌占绝大多数。
(一)肝细胞癌1、大体形态与分类肝癌的大体形态往往因人而异,肿瘤的染色硬度、大小和生长型均有很大变异。
多数呈灰白色,尤以细胞、纤维均较丰富者。
部分可因脂肪变或伴坏死而显黄色,因含较多胆汁而显绿色,或因出血而呈红褐色。
癌节结的质地多与组织学有关,质软剖面平滑且柔软,常表现实体型癌。
干燥、颗粒状常为梁状型癌特征。
当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大体分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的“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1991年第二版)中的原发性肝癌的大体分类:(1)弥漫型:癌节结小,呈弥漫性分布,与肝硬变易混淆。
(2)块状型:癌结节直径>5CM,其中>10CM者为巨块型。
常见亚型有:①单块型:单个癌块边界清楚或不规则,包膜完整和不完整;②融合块型:相邻癌肿融合成块,周围肝组织中常有散在的卫星结节;③多块型:由多个单块或融合块癌肿形成。
(3)结节型:癌结节直径<5CM。
常见亚型有:①单结节型:单个癌结节边界清楚有包膜,周边常见小的卫星结节;②融合结节型:边界不规则,周围卫星结节散在;③多结节型:多散于肝脏各处,边界清楚或不规则。
(4)小癌型:单个癌结节直径<3CM,或相邻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3CM。
小癌边界清楚,常有明显包膜。
2、组织学形态光镜下高分化肝细胞肝癌癌细胞呈多角形,胞浆丰富,颗粒状,嗜伊红,有时可见胆汁小滴。
胞核较大,核膜厚,染色质多集中于核膜周围,核仁大而明显。
分化差的肝细胞癌癌细胞明显异形,胞浆较少,嗜苏木素。
胞核明显增大、深染、核浆比例增高。
有时核膜反褶,胞浆内含、伊红染色的核内包涵体。
可见核分裂相和瘤巨细胞。
癌细胞可排列呈梁状、腺样实体。
肿瘤间质一般稀少,偶尔见有间质丰富者,称为硬化型肝细胞肝癌。
在不足10%的病例中,瘤细胞胞浆因有大量糖原或脂质积蓄而为透明状,称为透明细胞型肝癌。
肝细胞癌“五大型六亚型”
肝细胞癌“五大型六亚型”
1. 弥漫型,小癌结节弥漫分布全肝;
2. 巨块型,瘤体直径大于10 cm;
3. 块状型,瘤体直径在5~10 cm之间,根据肿块数量和形态,又分为单块型、融合块状型、多块状型;
4. 结节型,瘤体直径在3~5 cm之间,根据结节数量和形态,又可分为单结节型、融合结节型、多结节型;
5. 小癌型:瘤体直径小于3 cm。
dmondson-Steiner分级法:
Ⅰ级:癌细胞呈高分化状态,核/质比接近正常;
Ⅱ级:癌细胞中度分化,但核/质比增加,核染色更深;
Ⅲ级:癌细胞分化较差,核/质比更高,核异质明显,核分裂多见;
Ⅳ级:癌细胞分化最差,胞质少,核染色质浓染,细胞形状极不规则,排列
松散。
(注:图片由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病理科丛文铭提供)。
肝细胞癌(小肝癌)
肝细胞癌(小肝癌)
小肝癌的病理特点
①小肝癌的分化多与癌灶大小有关。
甚小的癌灶75%左右以I级为主,II级少见,组织结构以分化好的梁状型为主。
流式细胞技术示
66.7%小肝癌细胞主要为二倍体,随肿瘤增大,多倍体和异倍体增多。
②小肝癌具有膨胀性生长和浸润性生长的特点。
膨胀性生长为主的癌灶呈球形,边界清楚,约60%有包膜;浸润性生长为主的癌灶边界常不规则,无包膜形成,癌周有炎性浸润。
③小肝癌极少伴有卫星结节(3%)。
④约30的小肝癌镜下见血管内癌栓。
个别小肝癌伴远处转移。
⑤小肝癌癌周多有肝病背影,其中80%合并肝硬变,75%有慢性肝炎。
肝细胞癌
[影像学表现]
1.超声表现:
较大的肿瘤常使肝脏变形,肿瘤结节内回 声增强、增多或强弱不等,分布不均匀, 回声增强的病变中可显示结中结节的征像, 并可显示肿瘤内不规则的液化坏死暗区及 邻近结构改变。 弥漫型肝癌可见肝内广泛分布的粗大而不 均匀的光点。
2.CT表现:
(1)平扫肝内肿瘤大多为低密度或混杂密 度,边界不规则或呈分叶状,与正常肝组 织界线模糊。 (2)分化程度较好的肿瘤可表现为等密度。 若合并瘤内出血可显示瘤内不规则高密度。 (3)增强扫描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边 界较平扫清楚,也可见到花边状改变及肿 瘤周围低密度环。增强的持续效应短。
(4)显示肿瘤Leabharlann 坏死、囊变、分隔,瘤内 密度不均匀。 (5)显示病变内肿瘤血管及肝内血管受侵 犯。例如:肝动脉-门静脉分流,下腔静脉 或(和)门静脉内瘤栓,表现为血管腔内 充盈缺损。
(6)显示等密度肿瘤、增强扫描后呈相对 低密度。 注:肝癌供血主要来自肝动脉,因此,增 强扫描显示肝癌的最佳时间在注药后40~ 90秒,大多数肝癌延时扫描表现为低密度。
较大的肿瘤常使肝脏变形肿瘤结节内回声增强增多或强弱不等分布不均匀回声增强的病变中可显示结中结节的征像并可显示肿瘤内不规则的液化坏死暗区及邻近结构改变
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病因病理]
肝细胞癌在我国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70%继发于肝炎、肝硬变,任何年龄均可 发病,更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
本病根据病理分为三型:
1.巨块型:肿瘤直径≥5cm,占肝癌总数的半 数以上,瘤内可有出血坏死,有些可见到肿瘤 周边的假包膜。 2.结节型:肿瘤直径<5cm,单发或多发,分 布在肝内的结节状肿块。 3.弥漫型:较少见,肝内广泛、弥漫分布的小 结节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7898: ;<)() : 或称血管扩张型 。肿瘤组 5 6 紫癜样型
织内出现多量或成团分布的含血腔隙或海绵状血管瘤样结 构 (图 =) , 癌组织小梁间血窦高度不规则的扩张, 癌细胞紧 贴血窦壁, 形状变扁, 因此易被误诊为血管肉瘤, 但免疫组织 化学呈 !() *+, - 阳性、 "05= 阴性。我们曾遇到过 !"" 合并 肝海绵状血管瘤和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病例, 后者呈 !() *+,- 阴性、 "05= 阳性。 ( ,9>(;;( ?9,@+;89A ;<)() : 未见文献报道。 !"" = 6 菊形团型 组织以菊形团结构或玫瑰花结样结构为主, 其中心无或有腔 隙, 每个菊形团约由 %& 余个细胞构成, 核较规则的等距离排 列于外周, 细胞边界不清, 无纤维间质 (图 ’) 。免疫组织化 学 !() *+, - 呈 强 阳 性 (图 . ) ,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B、 、 ( CE) 均阴性。多处取材可找到 (C/#) /D-&& 和神经丝蛋白 典型的 !"" 区域, 否则需与神经内分泌癌、 肝母细胞瘤以及 转移性肿瘤相鉴别。 ( >)9A;+A(9F> A(G,9>8> ;<)( ) : 或称自发消退 ’ 6 自发坏死型 型 ( >)9A;+A(9F> ,(H,(>>89A) , 少见。患者于术前并未做过任何 特殊治疗, 但显微镜下的表现与栓塞化疗后 !"" 坏死的形 态相同, 切除的肿瘤呈完全凝固性坏死, 找不到任何残留的 癌细胞, 仅能依据坏死 !"" 的梁索状轮廓辨认, 癌周肝组织 多呈肝硬化。该病变的机制尚不清楚, 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功 能水平较高有关, 亦可能与肿瘤组织或坏死物栓塞较大的血 管致肿瘤坏死有关。患者预后较好, 较少出现复发 与炎性假瘤及孤立性坏死结节相鉴别。 ( )8H@(A;(: ;<)() : 肿瘤发生于无硬化的肝 . 6 类黑色素型 脏, 切面呈碳黑色, 伴出血、 坏死。癌细胞明显异型, 胞质内
小胆管、 厚壁血管和炎细胞成分为特征。 ( #’’ /-CB .Q+:B1-9 5C<1+,) : 其特点 " 7 淋巴间质型 #’’ 是肿瘤大部分区域的癌巢之间以及癌周肝 组 织 交 界 处 有 大 量淋巴细胞浸润 (图 )) , 少量浆细胞、 中性粒细胞和纤维
图 !, "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癌巢被致密的板层状纤维组织围绕 (图 !) , 胞质呈丰富嗜酸性颗粒状 (图 ") #$ % "&& #$ % !&&
"B>O P 7.4B03,Q140R28 ($$(,S03 K#,J0* G
・ ’G: ・
图$
透明细胞型 !"", 胞质透明, 核居中 !% & ($$
!% & ($$
图%
梭形细胞型 !"", 癌细胞梭形, 排列呈乳胞
型 !"", 示多核瘤巨细胞
( +,-./0-+ 1233 4562) : 癌细胞镶嵌呈巢状排 ) * 鳞状细胞型 列, 癌巢中央可出现角化珠样结构, 与 !"" 鳞状化生有关, 周围应能看到典型的 !"" 组织学表现, 否则 !26 7.8 # 阳性, 应考虑胆管来源的鳞状细胞癌 ( "9#: 阳性) 或转移性鳞状细 胞癌的可能。 ( <0./=3>?2 1233 4562) : 尚未见文献报道。 ; * 泡沫样细胞型 我们遇到过数例, 大部分区域的癌细胞类似于黄色肉芽肿样 细胞, 细胞体积大于正常肝细胞 # @ ( 倍, 胞质疏松呈细网格 状, 核位于中央或偏位 (图 #$, ,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仍呈 ##) 推测可能是癌细胞因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线粒 !26 7.8 # 阳性, 体高度水肿扩张所致, 不要误认为是吞噬脂质的组织细胞, 多取材可找到与典型的 !"" 组织移行过渡的区域。 ( <.445=8>1B 4562) : 是癌细胞脂类代谢紊乱的 A * 富脂质型 一种形态改变
[-5] 含有棕黑色类似 0FI8ADJ9KA>9A 色素的颗粒 , 电镜示色素 [-=] 位于电子密度致密的小体内。最近 !+>+A 等 研究显示, 具 [--, -%]
细胞型 !"", 但 *L/ 和 *L/D淀粉酶消化染色均呈阴性, 表明 不含糖原, 而是线粒体气球样变所致。 ( >)8A:78AH G(77 ;<)() : 又称肉瘤样细胞型 % 6 梭形细胞型 ( >+,G9@+;98: G(77 ;<)() , =.N 的患者仍呈血清 LE* 阳性。梭形 细胞呈编织状或腺泡状排列 (图 1) , 需与癌肉瘤、 肌源性肉
[F] 病例中有升高, 呈相对特异性 。 (!) 大体特点: F&H 以上的
前者呈 ;IO 和泛素 ( 6A-R6-C-2) 抗体染色阳性, 胞 P,..1<Q 小体, 质内胆色素颗粒亦较为常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DE’ 表达 肝细胞性细胞角蛋白 ( ’>) 偶可表达胆管性 ’>S * 和 ’>!*, 和 ’>!?。此外, 对 #8: ;,< ! 和 $ ( 染色 !T抗胰蛋白酶 !TIL) $ 多为阳性, 而 #J5I3 则多为阴性。电镜下 DE’ 细胞以出现大 量肿胀线粒体为特征, 有时见有神经内分泌颗粒。 ( )) DE’ 患者具有 较 好 的 预 后, 手术切除率和 F 年生存率均可达
中华病理学杂志 "&&" 年 !& 月第 )! 卷第 F 期
’B-2 U ;,CB1.,V0C1A8< "&&",W1. )!,X17 F
・ (FS ・
讲座・ ・
肝细胞癌少见类型介绍
丛文铭 张树辉
较大时可有囊性变, 在 ’L 图像上呈多囊性病变, 肿瘤边缘多 有完整纤维包膜。曾有人提出凡呈现明显胆汁染色、 瘤体直 径 M F 0+ 的肝癌多为 DE’。 ( ") 显微镜下特点: 癌巢周围被 丰富致密的、 排列成板层状的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所围绕 (图 !) , 为!型、 "型和# 型胶原。多角形癌细胞体积较大, 细胞质因含有大量肿胀的线粒体而呈强嗜酸性颗粒状 (图 , 因此又称为嗜酸细胞性 #’’ 伴有板层状纤维化。约 ! N ) ") 的 DE’ 可于胞质内出现 ;IO 染色阳性的嗜酸性小体, 还可出
[-’] 瘤、 纤维源性肉瘤以及软骨肉瘤等相鉴别 。梭形细胞与
经典的 !"" 常同时出现,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梭形细胞 波形蛋白和 /D-&& 阳性, 提示来 可同时呈 LE*、 !() *+, -、 "B、 自 !"" 细胞的间叶性化生或肉瘤样变, 亦可称为肉瘤样癌 ( >+,G9@+;98: G+,G8A9@+) 。本型肿瘤常发生门静脉侵犯和肝内 转移, 预后较差。 ( H8+A; G(77 ;<)() : 半数以上的癌细胞呈多形 5 6 巨细胞型 性, 细胞大小不一, 形状极不规则, 出现多量巨核、 马蹄形排 列的多核或怪异核 (图 4) , 核分裂象多见, 常见核内包涵体, 肿瘤细胞常相互融合, 形成瘤巨细胞, 肿瘤缺乏肝细胞分化 特征和梁索状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仍具有肝细胞表 型 !() *+, - 阳性的特点。 ( 9>;(9G7+>;D78Q( H8+A; G(77 ;<)() : 肿 = 6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型 瘤由小单 核 样 细 胞 和 破 骨 样 巨 细 胞 构 成, 前 者 呈 LE* 和 提示为 !"" 来源; 后者呈 "0.1 和 B*- 强阳 "LO ’ 6 % 阳性,
[-.] 性, 提示是一种反应性的组织细胞 , LE*、 "B 和 )’5 阴性, [-M] 也有人认为他们可能来自胆管上皮 。
, 需
( >@+77 G(77 ;<)() : 癌细胞小, 胞质少, 弥漫性 ’ 6 小细胞型
[-1] 排列, 可被误诊为淋巴瘤 , 需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予以
有 0FI8ADJ9KA>9A 样色素的肝细胞性肿瘤其实是色素性肝细 胞腺瘤, 而不是 !""。因此, 对含有色素的肝肿瘤的性质需
[K] 。约 F&H 的 病 例 可 出 现 苍 白 小 体 和 现透 明 细 胞 变 异
肝原发性肿瘤的病理类型有 !&& 余种以上, 以肝细胞癌
[!] (#’’) 最为常见 。#’’ 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有梁索型、 假腺
管型、 实体型和硬化型等。但近年来由于肝细胞特异性抗体 以及对 ’=)( 和细胞角蛋白 ( ’>) #8: ;,< ! 的面世, !? 等标志 物组合使用水平的提高, 使得许多少见形态的 #’’ 得以明
[4, -&]
癌细胞异型性、 有无肝硬化等均 要仔细鉴别, 血清 LE* 水平、 有助于良、 恶性的鉴别, 并应注意密切随访。 二、 少见细胞类型的 !"" ( G7(+, G(77 ;<)() : 癌细胞胞质内因富含糖 - 6 透明细胞型 原而呈透明状, 癌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核仍位于中央, 明显异 型 (图 M) , 透明的胞质呈 *L/ 染色和 !() *+, - 免疫标记阳 性。当癌细胞中 ’&N 以上为透明细胞时, 应诊断为透明细 胞型 !"", 但应注意与来自肾脏的转移性透明细胞癌相鉴 别, 后者呈上皮膜抗原 ( #OL) 、 P(F OD- 和广谱 "B 阳性, !() 还需与富脂型 !"" 鉴别, 后者胞质内脂滴 *+,- 阴性。此外, 空泡大小多较一致, 核偏位, 癌细胞体积不明显增大。 "K(F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