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产教融合发展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1绪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相匹配、相适应,主动服务产业、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是高等职业教育核心的功能与价值。

产教深度融合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产教深度融合的内涵。

在宏观层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区域经济的产业整体发展规划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微观层面,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要与企业的岗位需求、职业能力标准、生产过程相互衔接。

近两年来,虽然从国家到各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产教融合发展的宏观政策及意见,高职院校也已逐渐认识到产教深度融合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做了大量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实现高职院校内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等与企业产品生产、提供社会服务等活动融为一体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俨然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

2产教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2.1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不顾自身办学资源和条件,不研究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需求,不实际调研企业人才需求,热衷于追逐热点,追求规模和数量,专业设置带有盲目性,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脱节,关联度不高。

一方面,传统的办学模式根深蒂固,大部分专业在课程设置、办学模式和师资力量上已不能适应产教深度融合发展需求,专业集群不足,缺乏行业特色,对行业动态发展的研究存在缺失,学校不愿意脱离原有的“舒适区”进入专业改革的“阵痛区”,依靠自身的惯性力量调整难度大,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专业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高,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出现脱节,造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不相匹配。

另一方面,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即使高职院校在初期对市场人才需求做了正确的预测,开设了相应的专业和课程,培养对口人才,但是传统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系统性特征,而技术升级迭代和产业转型发展使得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快,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仍然难以适应产业需求侧的发展。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研究开题报告ppt课件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研究开题报告ppt课件
14
7、经验总结法
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式成功体验和失败教 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次为课题服务。
15
改 革 方 案 设 计
16
4
课题研究组织分工及进度
17
1、课题研究组织分工
姓名 性别 职称
所在学校
分工
18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拟定方案,确定 任务分工; 2、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以系 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分析校企合作的理论 基础和重要性。 3、利用观察、问卷调查、座谈会、经验 总结、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实地调 查,形成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状的 调研报告。
23
13
5、专题研究法
以某一产教融合模式为研究专题,从办学主体、教学 质量、资源投入三方面对其运行机制的现状、取得成 效、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推动本地区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有效操作模式,以期指导其他地区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开展。
6、因素分析法
通过对国内外成熟模式的深入分析,从制度、区域、 经济、行业、专业等要素对“产教融合”的影响进行 分析。
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研究与经验总结,制定以就业为导向,以 能力为本位的校企合作方案,总结校企合 作研究经验。再进一步深入讨论、提升理 性思考的基础上,撰写研究报告。
2017年4月
2017年11月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
2017年12月
2019年3月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
2019年4月
2019年12月
将研究工作与学校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在实践中丰 富和完善,使成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对实践研 究所得的数据、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保证效果的正确 性和科学性,突出实用和创新。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内涵及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内涵及问题研究

产业研究326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内涵及问题研究杨洋(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摘要:今年来,职业院校数量不断增多,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而产教融合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其融合程度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含义进行分析,在探究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必要性之后,浅谈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为后期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内涵;存在问题一、产教融合的内涵产教融合在20世纪90年代在国务院的文件中就有提及,产教融合中的“教”是指企业人员的职业教育与学校对学生的育人工作,产教融合是指相关企业的“产业”与高职院校的“教学”深度融合,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深度融合,共同培养学生成才。

1、产教融合是一种跨界融合产教融合本质上是一种跨越学校和行业企业的融合,高职院校和企业将各自拥有的一部分资源拿出来进行融合,学校免费提供办学场地、机械设备、各专业学生,企业则提供具有专业技能的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双方共同培养学生,提高传统教育欠缺的实践能力,以达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目的。

2、产教融合的根本是实现共赢真正的产教融合对企业和学校双方都有利。

对于企业来说,校企合作可以减少企业的用人风险与成本,校企合作单位进入校园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本企业需要的人才,一是,能准确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哪些同学学习得好,哪些同学符合单位的用人要求,二是,可以对能够胜任本企业工作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这样在学生还没进入企业之前,就学到了能够直接用于企业工作的技能,一毕业就可以直接进入企业,直接上手工作,给企业带来价值,减少企业的用人成本。

对于学生来说,一毕业就可以直接去企业工作,减少学生就业恐慌,并且,自己还能胜任这份工作,能极大的增强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与自信心。

二、产教融合的必要性1、产教融合是对人才转型升级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期,这也要求人才结构转变升级,高校人才培养结构转变升级,而高职院校应该提供给社会更多的技能性人才,在专业设置上添加更多的技能培训,而直接由企业员工来培训,给学生上课是一条更为合理的路径2、产教融合是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2019年,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说到“为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要“促进产教融合中高职院校和合作单位双元育人,深化企业与院校的合作机制,加强校企的深度融合”,这一文件说明,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种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趋势,是现代化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只有与校企合作企业的深度融合,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企业才能找到适合岗位的专业性人才。

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模式研究

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模式研究

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模式研究①徐炳进(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405)[摘要]近年来,产教融合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职业教育的生命线。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坚持产教融合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重点在于构建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与产业的统筹融合。

基于此,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及个案研究法,重点结合广东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运行现状,结合产教融合发展特点和趋势,探索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有效运作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运行机制[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41-0028-02一、新时代产教融合的内涵特征与价值诉求(一)产教融合的内涵特征产教融合能够优化教育和产业的配置方式,具有如下特征:1.产教融合具有多主体性产教融合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组织行业的各自作用优势,科学搭建“四位一体”架构,协同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首先,政府在产教融合中起到政策引导和支持作用,着力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教育改革升级衔接、实现产教融合提供法律保障和健全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制,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其次,社会组织行业作为产业的载体,通过建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并及时发布行业人才需求信息等,在产教融合中起到发挥协调指导作用,不仅能为产教融合提供指导、服务和评价作用,还能为政府提供支持服务监管服务。

再次,企业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

企业作为人才的最终使用者,在产教融合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需要重新构建产业与教育的关系,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决定因素,实现从政府配置转向市场配置,实现内生的融合。

最后,加大办学体制改革的力度,学校要积极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全面推行和吸收企业的资源要素,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

2.产教融合具有多层次性产教融合作为学校与企业合作形式之一,产教融合可以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去理解其内涵。

从宏观层面看,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基础作用,高职教育的发展要与国家区域经济社会的产业发展相结合,政府部门在进行经济发展、产业规划时需要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并创建适宜的产教融合发展环境。

2019-2020年中国产教融合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9-2020年中国产教融合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现为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学生实习、育,打破藩篱分割,开展合作育人。产教融合是校企
就业,或者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等。校企合作一般 双向互动与整合的过程,校企交往由单向自发走向双
多是从学校到企业的单向过程,具有暂时性和易 向自觉,具有较高的交融性和稳定性特点,是校企合
变性特点。
作的高级阶段。
学校常常因为自身需要而成为合作的主动发起方,校企合作深度交融,校企双方都是合作主导者,形成
企业常常是被追求的合作方。
发展的共同体。
一般开展的多是“订单培养”“合作办班”“定 向培训”“企业冠名班”等,对接的常常是某个 企业,其教学标准也多囿于企业要求。
学校对接的则是行业统一性要求,教学采用产业、行 业标准;实训、实习强调的也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 实干真做,成为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业水平 的部分依据是以企业标准进行测评。
2018Q4中国就业形势和较好的十大行业
教育/培训/院校 中介服务
互联网/电子商务 医药/生物工程 保险 外包服务
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 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
酒店/餐饮 基金/证券/期货/投资
8.33 6.91 5.61 4.69 4.63 4.52 4.21 3.61 3.53 3.32
2019-2020年中国产教融合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目录页/Contents
01 产教融合概况 02 产教融合发展背景 03 产教融合模式 04 产教融合企业 05 产教融合发展前景
PART
产教融合概况
产教融合的定义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区别 产教融合现实问题
产教融合的定义
产教融合优势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 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 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 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 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摘要:“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是为了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新型人才,满足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人才需求。

“新工科”是高等教育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契机,但也面临着创新示范基地较少、校企合作存在壁垒、实践教学意识淡薄等问题,制约高校高新技术人才培养。

基于此,笔者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并提供相关举措以供借鉴,希望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工科;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引言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的相关要求,为迎接新一轮技术革命对工程教育带来的冲击,现有高校必须加快体制创新,着眼未来科技发展高地,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培养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培养全面型应用人才的关键,通过院校与企业的协作沟通,依据当地企业发展需求,定向培养专业型人才,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上述要求下,高等院校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应注重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应用实践能力。

1“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践存在的问题1.1传统办学理念束缚,新工科专业布局时间短受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部分工科院校脱离了自身办学实际,在学科建设上贪大求全,过于追求博士、硕士学位点建设,未能建立自有办学特色,工科专业同质化严重。

这样的办学方式挤占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使人才培养脱离实际,难以适应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自2017年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后,各院校逐步着眼项目布局、产业布局,推动新工科建设,但“新工科”教育理念提出时间上尚短,大多学科之间缺少横向沟通的能力,仍处于摸索阶段[1]。

1.2校企合作存在壁垒,尚未形成教育共同体传统工科院校办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代新时期受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工科院校应立足于社会人才的需求进行办学模式创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展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展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展望作者:杨院许晓芹连晓庆来源:《教育与职业(上)》2019年第10期[摘要]产教融合政策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历程,大致经历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49—1977年)、产教结合(1978—2013年)、产教融合(2014年至今)三个时期,呈现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驱动产教融合政策演进、从单一主体走向多主体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三重逻辑。

基于此,未来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必须服务于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多主体协同育人,必须不断拓展和丰富产教融合的形式。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演进;趋势展望[作者简介]杨院(1984- ),男,内蒙古临河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许晓芹(1995- ),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连晓庆(1986- ),女,河南安阳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职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

(天津 ;300350)[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国际视域下我国应用型高校科研发展路径及其保障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TJJXQN17-008)[中图分类号]G710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19-0026-062019年2月,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6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再次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对于职业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产教融合政策的演变脉络,审视其演进逻辑,进而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产教融合政策演变的历程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其演变的脉络可以分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49—1977年)、产教结合(1978—2013年)、产教融合(2014年至今)三个时期。

我国高职院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困境分析

我国高职院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困境分析

我国高职院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困境分析发表时间:2019-07-26T09:46:50.410Z 来源:《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作者:徐晓阳[导读] 新时代下产教深度融合是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是衡量高职院校教育内涵发展和办学现代化水平的最为核心的问题,但从产教融合的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深入分析,势必影响产教深度融合的开展,从而影响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徐晓阳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摘要:新时代下产教深度融合是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是衡量高职院校教育内涵发展和办学现代化水平的最为核心的问题,但从产教融合的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深入分析,势必影响产教深度融合的开展,从而影响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困境分析新时期下,随着地方和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得到重视和关注,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校人才有大量需求的缺口,另一方面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仍面临难就好业的囧境,这种人才供需的不对称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以及高校自身人才培养的发展。

为此,我国相继出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关政策,特别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明确了主要任务和方向,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质量提供了政策保障。

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开展了广泛的实践,取得了较为成功的丰富经验,对提升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但在实施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也严重制约了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步伐。

本文旨在通过产教融合现状的困境分析,为高职院校开展产教深度融合提供理论基础,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步入新的阶段。

1.政府主导产教融合整合力欠缺,无保障监管机制1.1政府部门相互之间缺乏协同联动,尚未形成合力。

近些年来,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关政策,提出了许多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的指示精神,但这些政策绝大部分的真正落地都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摘要】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愈发受到国家的重视,改革的核心更是紧紧围绕产教融合的推动。

目前,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对产教融合项目的内涵理解、评价研究还有诸多不完善的问题。

本文从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视角,对产教融合项目进行内涵分析,并基于此进行质量评体系构建并进行实践应用研究,以期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部产教融合项目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颁布多项政策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积极部署和安排。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双高计划”相继出台,明确“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确保产教融合目标达成并进行诊改提升的有效抓手。

2020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颁布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内涵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中,在关于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要求中,进一步明确了职业院校要搭建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要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开展订单培养等。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解决产业链需求侧和教育链供给侧"两张皮"难题的正确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对落实产教融合、实施校企合作工作开展的质量评价研究大多宏观、泛化,质量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有待提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摸索出评价范围涵盖全、具体可操作、针对性强的质量评价体系。

本文主要就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视角对落实产教融合理念、实施校企合作项目(以下简称产教融合项目)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构建,选取校企合作项目进行实践分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工业互联网助推产教融合体系研究

工业互联网助推产教融合体系研究

工业互联网助推产教融合体系研究文|吴文昊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可有力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教融合是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显著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也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需求,传统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出与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场景匹配的专业人才。

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构建以产定教、因材施教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将成为未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一、现有产教体系难以满足新时代制造业发展需求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关键在人,关键要有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支撑。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应用、融合发展,给人才培养带来巨大挑战:一是教育与信息化融合不足,传统教学模式亟需改革;二是人才供给滞后现象突出,产学研用各环节脱钩现象严重。

现有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制造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新型产教深度融合体系有待确立。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科技革新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各国发展重点。

一方面,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谋求巩固和扩大技术产业领先优势;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基础产业与过剩资本逐渐向东南亚、南亚等国家转移。

例如,2010年至2015年,越南的ICT产品出口份额在五年内从8%跃升至30%,印度和柬埔寨的ICT 产品出口份额也呈显著上升趋势。

在此背景下,把握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重构与国际分工格局大调整的历史机遇,统筹发展传统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重塑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对于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才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技术结构与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影响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也对制造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产教融合行业分析报告

产教融合行业分析报告

产教融合行业分析报告一、产教融合定义产教融合,是指生产力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在产教融合模式中,企业、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共同合作,打造互相补充、实现协同发展的新生态。

二、产教融合分类(1)产教融合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职业教育型产教融合、产业技术升级型产教融合、产业化型产教融合。

(2)职业教育型产教融合主要是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校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

(3)产业技术升级型产教融合主要针对企业的技术难题,让高校教研人员站在科技前沿,为企业提供技术思路和技术解决方案。

(4)产业化型产教融合亦称“企业技术培训”,通过企业自主设立培训中心,按照自身能力需求定制培训方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产教融合特点(1)产教结合、校企协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2)重视企业需求,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3)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职业素质标准,评价学生达成标准的能力和素养;(4)根据实际需求,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与培训模式可以满足不同企业,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5)产业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产教融合产业链整个产教融合行业产业链分为教育方、企业方、相关管理机构和转化方四个方面,教育方用以培养相关高素质人才,企业方则进行最直接的产业推进;相关管理机构和转化方负责对相关产学研合作的资金、政府推行方案等进行管理和推动。

几方面协同作用,才能实现产教融合行业产业链的有效运转。

五、产教融合发展历程(1)2000年以前,国家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政策比较少,学校基本都是独立经营,相对封闭。

(2)2000年至2010年,国家强化创新意识,深入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模式,谋求中国国内产业升级和发展。

(3)2010年至2019年,国家在政策和经费上不断加强支持,推动产教融合落地生根,不断推动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程度不断提高。

六、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普通本专科高等学校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和校企合作工作主要任务的通知》(教高[2016]10号):提出通过加强工程实践、加强产品生产和技术创新,以及开展教育培训等一系列举措来深化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研究开题报告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研究开题报告

3、实践研究法
将研究工作与学校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在实践中丰 富和完善,使成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对实践研 究所得的数据、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保证效果的正确 性和科学性,突出实用和创新。
4、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国内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经验和模式的 借鉴,紧密结合地区校企合作的实际,系统研究职业 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状况,很好地运用比较研究的方 法,来指导地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 革与发展的方向。
7、经验总结法
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式成功体验和失败教 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次为课题服务。
改 革 方 案 设 计
4
课题研究组织分工及进度
1、课题研究组织分工
姓名 性别 职称 所在学校 分工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拟定方案,确定 任务分工; 2、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以系 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分析校企合作的理论 基础和重要性。 3、利用观察、问卷调查、座谈会、经验 总结、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实地调 查,形成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状的 调研报告。
5、专题研究法
以某一产教融合模式为研究专题,从办学主体、教学 质量、资源投入三方面对其运行机制的现状、取得成 效、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推动本地区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有效操作模式,以期指导其他地区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开展。
6、因素分析法
通过对国内外成熟模式的深入分析,从制度、区域、 经济、行业、专业等要素对“产教融合”的影响进行 分析。
第三阶段:总结完善结题
确定课题研究方案;提交阶段性研究成果、 系列论文等;制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 学计划;制定创新性的改革方案和课程设 计教学流程。
2、课题研究进度
5
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涿州市技师学院关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状的调研报告

涿州市技师学院关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状的调研报告

理论研究涿州市技师学院关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状的调研报告文/鲁清海 包荣宽课 题:该调研报告为河北省人社厅2019年度“关于新形势下技工院校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践性探究”立项编号“JRSHZ-2019-0212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技工院校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毕业生85%以上要直接走向工作岗位。

因此,技工院校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办出自己的特色。

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助于提升技工院校学生的培养质量,缓解社会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矛盾。

为推动河北省涿州市技师学院办学理念的更新,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的探索,课题组先后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分别对近年来与笔者学院合作的用人单位就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京津冀周边近16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网络调查、实地问卷调查及电话沟通访谈,并查阅了大量资料。

一、与笔者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的156家用人单位调查情况(表)表 156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情况问题选项用人单位选择情况用人单位选择情况比例有一定工作经验人员112家71.8%技工院校应届毕业生105家67.3%应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96家61.5%其他人员37家23.7%第一,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新员工时,还是比较看中工作经验的;二是用人单位招录员工构成中,应届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占比较大;三是学历、技能和工作经验成为用人单位招聘新员工的必备条件。

第二,目前156家用人单位中,招用技工院校毕业生的有105家。

在招聘员工时,更看中技工院校学生的哪些素质(可多选)一项中,选择“职业素养”的85家,占比81%;选择“吃苦耐劳精神”的企业82家,占比78%;选择“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有98家,占比93.3%;用人单位选择“自主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的68家,占比64.7%;选择“专业技能水平”的企业有92家,占比87.6%;积极上进90家,占比86%。

关于产教融合发展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关于产教融合发展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 关于产教融合的内涵,2013 年《中共中央关 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 “产教融合”一词,强调“要加快现代化职业教育
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和培养 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秦斌将产教深度 融合的内涵概括为产教一体,校企互动。要实 现教育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 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 教学与生产、证书与职业资格、职业教育与终身 学习紧密结合[6]。曹丹认为不能将校企合作等 同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被动的,而产教融合 是主动的[7]。陈友年,等认为产学结合是职业教 育与产业之间的深层关系,也是职业学校与产 业之间提高培训质量的深层关系[8]。孔原指出 产教融合应该在行业协会的支持下进行有效融 合。行业协会作为社会中介组织,是政府指导市 场的有效手段,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学校和企业 沟通[9]。吴思,等提到生产和教育的融合是重新 建立职业教育的关系,以及在学校、企业和政府 的参与下进行的高级培训。“教学”不仅与特定公 司的“产业”对接,而且还与整个行业的“产业”对 接;“融合”不仅是学校与公司之间的“合作”,而 且是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10]。
产教融合的重要作用已被众人所熟知。产 业和教育的融合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 的支持。然而,中国产教融合的发展仍然面临许 多问题,如相关的制度法规还不健全、利益相关 主体参与度不够、产学结合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 在、产业教育一体化的实施受到阻碍、社会产业 框架尚未建立等。解决这些问题,发挥产教融合 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义十分重大。
(二)关于产教融合模式的研究 产教融合的模式多种多样,其中比较有代表 性的是产业集群模式。霍丽娟认为,建立多维协 同的行业——教育整合生态系统需要遵循知识 生产新模型的特征,着重于社区建设和未来的行 业——教育整合,并突出行业教育集成网络集群 的优势[11]。郑彬总结了广东五种产教融合模式, 即与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深圳模式、展示校 协合作的广州模式、重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顺德 模式、强调将学校和社区联系起来的珠江三角洲 模式以及以产业园作为产教融合载体的园区模 式 ,依 托 集 群 产 业 基 础 ,推 动 产 学 合 作 创 新 发 展[12]。郑彬通过研究发现应鼓励院校与集群中 的先进企业、行业协会合作,激励集群企业参与 教学过程,从而能更好推动区域产教融合的开展 [13]。戴素江,等基于专业、网络、资源、服务、反馈 等五个方面,探索建立高职院校与企业集群之间 的开放式互动交流机制[14]。 (三)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目前,产教融合困难重重,主要包括政府参

我国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现状、问题与策略

我国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现状、问题与策略

我国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现状、问题与策略作者:侯树立张晶晶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21年第09期摘要:在梳理产教融合型企业政策背景与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家级和北京、天津、河北、福建、山东、山西等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分析,分析培育规模与行业分布、遴选标准、服务体系建设、激励措施等方面的现状,发现遴选标准缺乏具体指标、培育监管有待落实抓细、企业本身教育功能有待完善、培育方案与具体目标缺乏等现存问题,提出加快研发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标准,开发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公共资源,通过职业教育集团推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构建产教融合型企业网络化管理平台,建设企业师傅学院和企业内部培训体系等策略。

关键词: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现状;现存问题;策略选择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培育对于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促进职业教育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和长远性作用。

2019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各地纷纷启动省域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工作。

2019年底以来,一些省(直辖市)已相继公布了省内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名单。

为了提高培育效果,为制定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标准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梳理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政策背景、研究进展和申报企业资料,分析培育工作的主要特征和主要问题,提出我国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培育建设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工作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大制度突破,也是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务实举措。

(一)政策背景梳理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办学主体作用,2018年2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共同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提出鼓励省级人民政府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由此将“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提上日程。

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

产教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产教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产教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作者:刘潇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20期摘要:当前浙江在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和政策层面存在产教融合深度不够、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脱节、保障政策零碎化等问题。

为此,根据国家产教融合“四位一体”的制度框架,结合德国、日本以及国内江苏、广东等地的先进做法,建议浙江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突出企业重要主体作用、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畅通供需对接渠道、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予以突破以进一步提高产教融合水平。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201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在党的“十九大”之后印发首个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内涵及制度框架,将产教融合从职业教育进一步延伸到以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整个教育体系,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整体制度安排。

浙江作为东部沿海的经济大省,当前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动能转换期和夯实转型升级基础的关键期,深化产教融合进而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供给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对增强浙江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浙江产教融合发展现状近年来,浙江省对产教融合工作更加重视,资源投入不断加大,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并相继实施了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组建职教集团、推进中高职衔接改革、推行现代学徒制改革、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开展“百校千企”工程和“千企千师”培养行动等一系列深化产教融合的措施。

经过各方不断努力,浙江产教融合水平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从学校端看,浙江各类院校规模结构和办学条件不断优化。

以职业教育为例,2012-2017年期间,经过院校调整合并,浙江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校均在校学生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生师比以及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等衡量办学条件的主要指标整体在不断改善,如表1所示。

产教融合研究开题报告

产教融合研究开题报告

产教融合研究开题报告产教融合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与教育界之间的紧密合作与交流,旨在提高教育培训的实用性和产业发展的创新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速,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产业的需求。

因此,产教融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里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经验。

而现实工作中,很多企业都面临着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问题。

产教融合的概念应运而生,它旨在弥补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之间的鸿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目标是探索产教融合的实践经验和效果,以及如何促进产教融合的发展。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分析产教融合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国内外产教融合实践的调研和分析,了解目前产教融合的发展状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 探索产教融合的模式和机制:研究不同领域和行业的产教融合案例,分析其成功的模式和机制,总结经验和教训。

3. 研究产教融合的影响和效果:通过对参与产教融合的学生和企业进行调查和访谈,了解产教融合对学生职业发展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和效果。

4. 提出促进产教融合发展的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促进产教融合的发展,推动教育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等。

具体步骤如下:1. 文献调研:对国内外关于产教融合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 案例分析: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产教融合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

3.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参与产教融合的学生和企业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产教融合的看法和体验。

4. 访谈:选择一些成功的产教融合项目,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经验和建议。

5. 数据分析和总结: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研究结果。

产教融合平台总结

产教融合平台总结

产教融合平台总结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产教融合平台作为推动产业和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工具,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对产教融合平台的意义、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意义产教融合平台的出现对于推动产业和教育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产教融合平台可以提供一个结合产业与教育资源的平台,为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搭建桥梁。

这种融合有助于产业和教育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互动,实现优质资源的集中共享与共同开发。

其次,产教融合平台能够促进产业界与教育界之间的深度合作。

通过平台搭建,产业界可以将实际问题和需求反馈给教育界,教育界则可以根据产业界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

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就业与成长,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有用的人才。

最后,产教融合平台的建立也有利于提高教育体系的实践性。

通过与实际的产业需求接轨,教育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从而提高培养质量。

同时,学生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特点产教融合平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结合实际需求产教融合平台的建立是为了满足产业和教育的实际需求。

平台可以通过调研和市场需求分析,准确了解产业界的实际需求,然后与教育界进行对接,将这些需求融入教学内容中。

通过这种方式,教育界能够更好地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同时也有助于产业界解决实际问题。

2. 多维度合作产教融合平台的合作并不仅仅局限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它还涵盖了多个维度的合作。

除了学校和企业,平台也可以吸纳相关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参与合作。

这种多维度合作有利于资源的共享与整合,能够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3. 共享平台产教融合平台是一个公共的平台,不仅能够为教育界和产业界提供合作的机会,还能够为相关方提供资源的共享和交流的机会。

通过平台,教育界可以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经验,产业界也可以共享创新技术和研发成果。

4. 数据驱动管理产教融合平台在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采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根据数据结果进行管理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培养。
PAGE 5
PART
产教融合发展背景
人口红利递减
当前产教脱节
高技能劳动力缺口大 政策释放新发展空间
人口红利递减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2013年时达到峰值10.06亿,2017年跌破10亿,共计9.98亿人。劳动年龄人 口规模连续4年下滑;劳动年龄人占比连续7年持续下降,2017年占比为71.8%。后备劳动力边际改善能力弱, 0-14岁人口规模也持续下降,2017年占比16.8%。2016年全年放开二胎,中国人口出生率曾短暂上升,此后 回归常态。
2019年中国产教融合发展研究报告
目录页/Contents
01 产教融合概况 02 产教融合发展背景 03 产教融合模式 04 产教融合企业 05 产教融合发展前景
PART
产教融合概况
产教融合的定义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区别 产教融合现实问题
产教融合的定义
产教融合优势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 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 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 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 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促进地方经济发 展
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PAGE 3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区别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产教融合的内涵丰富,具有发展性,与校企合作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区别
指标 定义 主校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接近 “产教融合”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对接产业发
PAGE 4
产教融合现实问题
1
产教分离的体制问题尚待解决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职业院校全部归教育部门统管,企业 不再举办教育。教学管理严谨了、课堂教学规范了,却割断了学校
与企业之间的天然联系,实质性的产教互动逐渐减少。
2
政府部门间缺乏相互主动协调
产教融合应该多部门协同联动、主动作为,而不是教育部门 一家孤军奋战。
政策释放新发展空间
2010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此后几年国家 从各个方面和角度不断出台鼓励和支持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也鼓励企业积极、深入参与产教融合。
企业、寻求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教育策略。主要表 展为先导,以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为基础,强化实践教
现为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学生实习、 育,打破藩篱分割,开展合作育人。产教融合是校企
就业,或者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等。校企合作一般 双向互动与整合的过程,校企交往由单向自发走向双
多是从学校到企业的单向过程,具有暂时性和易 向自觉,具有较高的交融性和稳定性特点,是校企合
变性特点。
作的高级阶段。
学校常常因为自身需要而成为合作的主动发起方 校企合作深度交融,校企双方都是合作主导者,形成
, 企业常常是被追求的合作方。
发展的共同体。
一般开展的多是“订单培养”“合作办班”“定 向培训”“企业冠名班”等,对接的常常是某个 企业,其教学标准也多囿于企业要求。
学校对接的则是行业统一性要求,教学采用产业、行 业标准;实训、实习强调的也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 实干真做,成为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业水平 的部分依据是以企业标准进行测评。
2018Q4中国就业形势和较好的十大行业
教育/培训/院校 中介服务
互联网/电子商务 医药/生物工程 保险 外包服务
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 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
酒店/餐饮 基金/证券/期货/投资
8.33 6.91 5.61 4.69 4.63 4.52 4.21 3.61 3.53 3.32
我国现有产业体系面临着高端有效供给不足、创新驱动薄弱、抵御风险能力有待强化等诸多挑战,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尤为迫切。普通产业工人的需求下降,专业技术人才岗位在增加。2018年Q4 互联网/ 电子商务CIER指数有所上升排名第三,教育/培训/院校行业等新兴服务行业排名靠前且显着提升。能源/矿 产/采掘/冶炼、环保、印刷/包装/造纸、电气/电力/水利等传统制造业CIER指数持续低迷且低于1。
2008-2017年中国15-64岁人口数量情况
2008-2017年中国(0-14岁)规模和占比情况
11.0
人口数(亿人)
比重(%)
75 3.00
人口数(亿人)
比重(%)
20
10.5 10.0 9.5 9.0 8.5
70 15
2.00 65
10
60 1.00 5
55
8.0
5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Q4中国就业形势和较差的十大行业
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 能源/矿产/采掘/冶炼
印刷/包装/造纸
电气/电力/水利 环保
办公用品及设备 计算机硬件 旅游/度假
物业管理/商业中心
仪器仪表及工业自动化
0.58 0.65 0.66
0.84 0.87 0.92 0.93
0.99 1.04
1.13
PAGE 9
3
企业主体参与职教内驱力不够
当前,企业大多处于被动状态,对产教融合缺乏积极性, 企业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基本动力。
4
行业指导专业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和作用,行业自身水平有限,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不足。
5
学校自身内功不强
学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脱节; 学校生源差,总体素养不高;教师教学重知识传授、轻专业
0.00
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PAGE 7
当前产教脱节
职业学校与市场脱节情况普遍存在,一方面社会企业很需要人才,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 生往往又用不上。
产教脱节形成“三不”现象 “不对接”,人才培养层次、类型与实体经
济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技能型、 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长期短缺; “不愿接”,企业发展难点与院校课题“研 点”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校企协同的 人才培养局面成了“二张皮”; “不敢接”,办职业教育的投入产出比不确 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
不愿接 不对接
不敢接
PAGE 8
高技能劳动力缺口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