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寻找生物的家园》教案
苏教版科学六下《寻找生物的家园》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六下《寻找生物的家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寻找生物的家园》是一篇关于生物学方面的文章。
文章主要介绍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生物适应环境的知识。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以及生物如何适应环境,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小河为线索,引出各种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对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生物适应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一些生物学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来加深他们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尚需加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掌握生物适应环境的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方法,分析生物的生活环境及其适应环境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的基本原理。
2.教学难点:生物适应环境的具体实例分析,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的生活环境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小河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生物的生活环境:让学生观察图片,分析生物的生活环境及其特点。
3.分析生物适应环境:讨论生物如何适应环境,举例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具体实例。
4.生态环境保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物和环境,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反思自己在保护生物和环境方面的责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适应环境•形态结构适应•生理功能适应•行为方式适应生态环境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生态环境修复•环保意识教育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年级科学下册《寻找生物的家园》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寻找生物的家园》教案一、教材分析该单元是六年级科学下册的第四单元,主要讲述了生物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生存和适应的过程,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比较等方式,探索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方式和特征。
本单元共分五部分,介绍不同的生态环境,包括陆地、水生、空气等,通过不同的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探究生物如何适应这些环境,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系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2)了解不同生态环境的特点,掌握一定的生态知识。
(3)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方式和特征。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描述、比较等方式,探究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方式。
(2)通过实验和调查方法,搜集和整理相关生态信息。
3.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
(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方式和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和调查方法,搜集和整理相关生态信息。
四、教学方法本单元教学涉及到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实验探索,应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方式和特征。
本单元教学应多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加强课堂互动与交流。
五、教学策略本单元教学应深化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通过交互式教学让学生更好地领悟生态教育的内涵。
重视多元评价,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科学知识与实用技能,使学生具备探究生物生存方式与适应环境的基本能力。
六、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本单元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如下:第一课时:生物的概念及特征(1课时)第二课时:陆地环境中的生物(1课时)第三课时:水生环境中的生物(1课时)第四课时:空气环境中的生物(1课时)第五课时:探究生物的家园(1课时)第六课时:生态平衡与保护(1课时)六、课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生物的概念及特征学习目标:了解生物的概念和特征学习重点: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分类方法学习难点:掌握生物基本分类方法教学过程:1.导入(1)问答:全班分为四组,同时回答下列问题:a.人是什么?b.猫是什么?c.花草是什么?d.蛇是什么?(2)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不同的生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化。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1《寻找生物的家园》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1《寻找生物的家园》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1《寻找生物的家园》是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问题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探究能力,他们对于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和环境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难点:深入理解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生活环境是什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活动1: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周围的环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
3.探究活动2: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例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4.总结: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对生物和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寻找生物的家园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八.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探究活动参与情况等方面进行。
对于学生掌握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情况,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探究活动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价。
六年级科学下册《寻找生物的家园》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寻找生物的家园》教案一、导入新课出示地球图片,讲解地球是每一种生物的家园,但每一种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着一定的范围,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生活的地方。
二、学习新课1、观察周围环境里的生物,揭示栖息地的概念。
(1)出示P26页的图片,认识图上的动物。
(2)提问:它们应该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3)学生看图辨析。
(4)提问:为什么企鹅要生活在南极?南极除了企鹅还有没有别的生物生活在那?在那会有狮子吗?为什么?(5)讨论:其它几种环境里分别只生活这一种动物吗?还应该有哪些生物?通过这几幅图,你发现生物与他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2、观察周围环境里的生物,揭示栖息地的概念。
(1)出示一张包含丰富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风光图片或录像。
(2)提问:图片中有哪些生物?又有哪些非生物?(3)师生交流。
(4)在图片上有两种颜色笔分别写出上面的生物和非生物名称。
(5)讨论:这些生物为什么愿意长期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这些自然环境为生活在这儿的生物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6)讲解:像这样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7)讲述:一棵树也可以成为许多生物的栖息地,下面让我们一起考察一下校园中的一棵树是哪些生物的栖息地。
(8)看书27页学习观察方法(提示学生要爱护树木,就摇一摇够的着的树枝,观察结束,将摇下的生物放回树上)。
(9)教师选择观察的树木,学生分组外出调查,记录。
(10)汇报调查结果,师生交流。
(11)讨论:这些生物为什么愿意生活在这棵树上?这棵树为它们的生存提供了什么?3、引导学生了解同一栖息地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
(1)提问:在同一个栖息地,这些不同的生物又是怎样共同生活呢?它们之间是朋友还是敌人呢?(2)看28页图片,或提供有关生物间合作关系的录像。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寻找生物的家园-苏教版
《寻找生物的家园》一、教材分析:《寻找生物的家园》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里的首课,本单元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构建的,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本课将学生的视角引入生物与环境的研究,借助剖析每种动物必须生活在合适的环境里这一基本事实,使学生发现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揭示环境对生物的意义,并突出了同一环境中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从大处着眼,从具体现象入手,把地球生态这一比较复杂的概念化为一个个具体事例来研究。
它在本单元起着重要的统领作用,又可为本单元其它课的深入研究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理解生物栖息地的涵义;了解生物间存在着的敌对关系与合作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讨论身边的生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能够列举事例解释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神奇,珍爱并善待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品质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生物离不开合适的栖息地,揭示环境对生物的意义。
2.难点:突出同一环境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习科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课内容来自于生活,掌握本课的知识对于生活经验丰富、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的六年级学生来说并非难题。
因此,在教学时我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愉悦的氛围,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尊重个体差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看一幅蓝色的地球的图片,提问:在地球的表面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生物,这些生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你知道吗?2、了解生物家园的情况。
3、蓝色的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园,每一种生物的家园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1《寻找生物的家园》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1《寻找生物的家园》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1《寻找生物的家园》是本册教材的第四个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生物与环境。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物的生活环境,包括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二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生物和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探究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方法方面,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进一步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培养也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物的生活环境及其与生物的相互关系。
2.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物的生活环境,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方法。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4.启发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物标本或图片,用于展示生物的生活环境。
2.准备一些实物,如植物、动物等,用于让学生观察和操作。
3.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生物的生活环境,提问:生物的生活环境有哪些特点?生物是如何适应这些环境的?2.呈现(15分钟)展示相关的生物标本或图片,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
同时,呈现一些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操作,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方法。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所观察到的生物和生活环境,探讨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方法。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4.1 寻找生物的家园》5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4.1 寻找生物的家园》5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4.1 寻找生物的家园》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认识到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家园在哪里,以及生物如何适应和改变环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的环境因素和生物适应性实例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加深对生物适应环境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道生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生活环境。
3.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改变。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认识到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2.难点: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改变。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实例,发现问题,激发兴趣。
2.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和实例:准备与生物生活环境相关的图片和实例。
2.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物的家园在哪里,激发学生对生物生活环境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展示不同生物的生活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环境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物如何适应和改变环境,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进行分析。
实验: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进一步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改变。
4.巩固(10分钟)分享讨论和实验结果: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和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生物适应环境的方法。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1《寻找生物的家园》教学设计3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1《寻找生物的家园》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1《寻找生物的家园》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物和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此外,学生需要掌握一些观察和探究的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科学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知道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观察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生物与环境的联系。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实例和问题,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准备一些观察和探究的工具,如放大镜、望远镜等。
3.准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生存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一些生物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生活的环境;提出一些问题,如“生物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环境?”等。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如:展示一些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活状况,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是如何适应这些环境的。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
如:观察校园里的生物,记录它们的生活环境;观察一些植物的叶片,了解它们的结构特点等。
苏教版科学六下《寻找生物的家园》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下《寻找生物的家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栖息地的含义。
2.能列举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的事例3.能列举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的事例,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深入理解栖息地的含义,并举出相关事例。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地球图片)同学们,大屏幕上这个美丽的蔚蓝色的星球大家一定认识,对,这是地球,我们人类就居住在地球上,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时,它还是各种动植物生存的家园,也就是说地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地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那每一种生物就生活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你们知道哪些动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吗?的确,牛羊生活在草原上;骆驼生活在沙漠里;植物生活在泥土里;鱼虾生活在池塘里……每一种生物都生活在地球上不同的地言。
它们为什么要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呢?这些环境给它们生存、生长提供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些生物来寻找它们的家园。
(二)引导观察、思考,发现生物必须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1.(出示四幅图片)同学们认识图片上的这些动物吗?它们叫什么名字?你在哪里见过?(企鹅、狮子、小鸟、海龟)那你知道大自然中的它们分别住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吗?(南极、草原、树林、海洋)非常好,这是美丽的南极,在地球的最南端,年平均气温零下29摄氏度,非常寒冷,企鹅就生活在这里,被人们视为南极的象征。
广褒无垠的非洲大草原是狮子的天堂。
这是树林中自由自在的小鸟,它们是树林中的小精灵。
海龟则主要生活在海洋中比较浅的水域中及海滩上。
这些地方才是它们真正的生活环境。
2.在这些环境中除了这四种动物外还生活着其它的生物吗?还有哪些动物或植物吗?比如,南极洲除了企鹅还有……大家的课外知识还真是丰富,有些同学甚至知道的比老师还多。
每一种环境中都生活着很多动物和植物?这些生物与它们的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呢?它们为什么要生活在这里?3.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一种生物与它的生存环境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它们只能生活在自己的环境中,离开环境它们就会死亡。
苏教版科学六下《寻找生物的家园》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下《寻找生物的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下《寻找生物的家园》是本册教材的第六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认识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生物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如生态系统、栖息地等概念理解不深,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生物的生活环境,了解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难点:生态系统、栖息地等概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实物模型、视频资料等。
2.学生准备:观察生物的生活环境,准备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对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不同生物的生活环境,如森林、海洋、草原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生物,分析其生活环境的特点,以及生物是如何适应和影响环境的。
学生可以借助于实物模型、图片等资料进行展示。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生物生活环境的影响,如城市化、工业化等,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的重要性。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4.1寻找生物的家园》4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4.1 寻找生物的家园》4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4课《寻找生物的家园》的教学设计。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使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对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生物的生存环境的细节和深层次原因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知道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珍惜生物的家园。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2.难点:深层次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以及如何保护生物的家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物和环境的照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生物和环境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物和环境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家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生物和环境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初步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3.操练(15分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物的家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师提供相关的实例和方法,供学生参考。
寻找生物的家园教案
《寻找生物的家园》教学目标:1、收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相关资料,意识到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2、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知道什么是生物的栖息地。
3、知道生物栖息地的组成。
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合作和敌对关系。
4、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生物栖息地的概念及生物与非生物。
难点:研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地球图片,讲解地球是每一种生物的家园,但每一种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着一定的范围,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生活的地方。
二、新课1、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出示企鹅、狮子、小鸟和乌龟等动物以及它们生存环境的图片并提问:这些动物分别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问:在这些环境中还有哪些生物?学生回答。
问:它们为什么生活在这里?师小结: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每一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
2、了解生物的栖息地出示P27页的自然风光或自己寻找的自然风光图片问:请找出这张图片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学生寻找并回答。
问:这些生物为什么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讨论。
师: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国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注意:要学生保护生物,不要伤害它们。
3、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和敌对关系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可以在一起生活,就会有相互合作的生存关系,我们把这样的关系叫作“伙伴、合作关系”,板书。
①出示图片:从展示的图片中说说他们相互合作的关系是怎样的?②教师简介:海葵和小丑鱼、鳄鱼和鳄鸟、鸟和果实等之间的合作关系。
谈话:有这样的合作必有不合作的,即为敌对关系。
出示非洲大草原图片,你已知的有哪些敌对关系呢?请例举出大家自己平时观察或者是搜集到有关生物合作与敌对的关系。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1《寻找生物的家园》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1《寻找生物的家园》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1《寻找生物的家园》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探究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理解生物的家园不仅包括生物本身,还包括非生物环境。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活动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生物的家园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容易局限于生物本身,忽视非生物环境的作用。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生物与环境的互动现象已有观察,但缺乏系统地总结和提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知道生物的家园不仅包括生物本身,还包括非生物环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的家园不仅包括生物本身,还包括非生物环境。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非生物环境对生物的重要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实践、交流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实例、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资源,辅助学生学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生物与环境的互动现象,引发学生对生物家园的思考。
2.讲授新课:介绍生物的生存环境,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的家园不仅包括生物本身,还包括非生物环境。
3.实践环节: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观察身边的生物与环境,体会非生物环境对生物的重要性。
4.交流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物的家园概念,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生物的家园 = 生物本身 + 非生物环境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生物家园概念的理解程度。
六年级科学下册《寻找生物的家园》教案
3.小组讨论的引导:在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部分学生较为内向,发言不够积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年级科学下册《寻找生物的家园》教案
一、教学内容
《寻找生物的家园》选自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认识生物的栖息地,了解栖息地对生物的重要性;2.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生物与生态系统的关系;3.学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培养保护生物家园的意识;4.探讨人类活动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的家园——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寻找生物的家园》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其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2.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通过实地观察和案例分析,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其保护方法;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共同探讨生物栖息地保护的有效途径;4.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自觉承担起保护生物家园的责任。围绕这些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将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观念,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生物栖息地的概念及其对生物的重要性;
(2)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及人类活动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
《寻找生物的家园》说课稿
《寻找生物的家园》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查找生物的家园》是苏教版《科学》六班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的第一课。
2、内容分析:《查找生物的家园》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从查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以及同一栖息地上生物间的关系,让同学知道生物依靠环境而生存。
揭示环境对于生物的意义,并突出了同一环境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
本课的教学内容从大处着眼,从详细现象入手,把地球生态这一比较繁复的概念化为一个个详细事例来讨论,以小见大,让同学对详细现象的观测和分析中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教学目标:〔1〕理解栖息地的含义。
〔2〕能列举生物依靠环境生存的事例〔3〕能列举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的事例,激发同学爱护环境的意识。
4、教学重点与难点:深入理解栖息地的含义,并举出相关事例。
二、学情分析同学对于生物的家园很好理解,对于“栖息”这个概念稍难理解些,同学的背景知识比较少,。
三、说教法为了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和自行探究知识的技能,本节课内容采纳“活动——点拨式”教学法,同学通过老师提问、看视频、自主学习产生学习爱好,从而开展一系列的观测、游戏等活动,加上老师的适时点拨,自行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这样把同学的主动性和老师的主导性有机结合,同学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既掌控了知识,又获得了掌控知识的方法。
四、说学法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详细的学法是争论探究法,培育同学自主探究学习技能、合作沟通技能,让同学养成团结合作的好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预备按以下环节开展。
〔一〕导入新课本次教学我用出示地球仪和一首诗导课,先让同学观测地球上的环境,然后阅读这首诗了解: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园,每一种生物的家园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进而导出课题《查找生物的家园》。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寻找生物的家园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寻找生物的家园教学设计第一篇: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寻找生物的家园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寻找生物的家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物栖息地的涵义。
2、知道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
3、了解生物的伙伴和敌对关系。
过程与方法:1、能列举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的事例。
2、能解释生物间的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
3、能够观察、记录身边的生物,讨论其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品质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以及学生对大自然和生物的爱护、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生物栖息地的含义。
2、了解同一环境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视频2、学生准备:有关各种动物的资料以及生物间敌对关系和朋友关系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儿歌导入,引发兴趣1、师:同学们,在上课以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放松一下。
播放:《地球是大家的家》的歌曲视频2、师:听完以后,你知道了什么或者说你想说什么?引出课题:蓝色的地球是每一种生物的家园,它们分布在地球不同的地方。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寻找生物的家园。
(板书课题)(二)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1、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生活的什么地方?生:略2、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企鹅、狮子、小鸟和海龟的图片)大家认识这些生物吗?小组讨论:这些动物分别住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那个小组能简单描述一下它们的生活环境?(出示幻灯片)那么在这些环境中,除了我们看到的动物以外,还会有哪些生物呢?生答:出示幻灯片(在海洋、树林、草原、南极生活的其它生物)3、师:我们设想一下:假如把企鹅放在其他三种环境下,会怎样?假如把狮子放在其他三种环境下,会怎样?从我们的设想可以看出这几种动物的生存环境,彼此能更改吗?为什么?(因为他们生活的地方为他们提供了适合他们生存的条件)4、回答的很好,谁能更具体的说一说生物的家为他们提供了哪些适合他们生存的条件?(提供了食物、适应的环境、庇护所等)5、教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一种生物与它的生存环境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它们只能生活在自己的环境中,离开环境它们就会死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1《寻找生物的家园》说课稿4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1《寻找生物的家园》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4.1《寻找生物的家园》是本册教材的第四个学习单元,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生物的栖息环境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生物的栖息环境,并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物和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生物的栖息环境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发现生物的栖息环境,并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
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获取新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的栖息环境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发现生物的栖息环境,并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生物的栖息环境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
难点: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验法、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栖息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栖息环境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
3.观察与发现: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发现生物的栖息环境,并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
4.实验与探究: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
如: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5.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寻找生物的家园
教学目标:
·收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相关资料。
知识与技能:
·意识到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知道什么是生物的栖息地。
·知道生物栖息地的组成。
·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合作和敌对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教学重点: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地球图片,讲解地球是每一种生物的家园,但每一种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着一定的范围,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生活的地方。
二、新课
1、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出示P26页的图片,并提问:这些动物分别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问:在这些环境中还有哪些生物?
学生回答。
问:它们为什么生活在这里?
师小结: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每一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
2、了解生物的栖息地
出示P27页的自然风光或自己寻找的自然风光图片
问:请找出这张图片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学生寻找并回答。
问:这些生物为什么生活在这个环境中?
学生讨论。
师: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国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出示树的图片。
问:一棵树会是多少种生物的栖息地。
学生到校园里进行实际观察并做好记录。
注意:要学生保护生物,不要伤害它们。
3、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和敌对关系
出示P28和P29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问:从这几幅图片上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并思考,回答问题。
问:P28的这几幅图中的生物体现了生物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它们为什么要相互合作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
问:P29这几幅图说明了生物间的敌对关系,它们又为什么会成为敌对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
师小结:环境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但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等都要靠生物自己,对于生物来说,不管是相互合作还是敌对关系,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生长和繁殖,由于不同的生物它们所选择猎食方式不同应而我其它生物之间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