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通孔发展现状
硅产业现状和发展趋
未来工业硅产业发展方向
Page *
政策是硅产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硅产业正处于转型时期,政策的引导方向将直接决定整个产业的发展与未来。
但是在硅产业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硅企业不仅将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还将应对国际巨头企业的挑战。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将是我国硅产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技术是硅产业发展的核心
“十二五”期间硅产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工业硅产业发展建议 1.1、立足国内市场,限制出口 工业硅产品作为“高载能、高排放、资源性”产品,应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采取多种措施,限制工业硅的无序出口。在控制工业硅出口的同时,加强出口管理,不妨对工业硅出口实行资质管理和出口招标管理。完善出口税号,防止高质低报现象的蔓延。 1.2、企业规模化、大型化,提高产业集中度 针对目前工业硅行业内部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的现状,对于现有企业加强管理,应提升新企业准入门槛,加强准入企业的审核力度。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进企业重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对大型企业跨省区联合重组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给予优先支持,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产业升级。到2015年年产量在5万吨以上的企业工业硅产量在全国的占比提高到50%。
2006-2010年期间,我国汽车、光伏、建筑、电力电子等行业都实现了高速发展。其中,国内汽车产量从2006年的72.4万辆增加至2010年的183.3万辆,年均增速达到26.1%;同期太阳能光伏电池片的产量从438MW增长至10.5GW,年均增速超过106%;在此期间,我国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一直稳定在25-29%之间高速增长。受此拉动,从工业硅、有机硅到多晶硅的我国硅产业市场需求实现了强劲增长。
1、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
中国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硅产业依旧处于发展初期,国内硅产业的企业规模仅为国际水平的十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同时从集中度角度看更是有较大的差距。
硅通孔发展现状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硅通孔技术(Through- Silicon Via):通过在芯片之间、晶圆之 间制作垂直导通,实现芯片之间互连的技术。 优点: 使芯片在z轴方向堆叠的密度最大; 芯片之间的互连线最短; 外形尺寸最小; 并具有缩小封装尺寸; 高频特性出色; 降低芯片功耗; 热膨胀可靠性高等。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上海交通大学学者采用有限元分析单个圆柱型硅通孔和单个圆台型硅通孔应力, 在通孔深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中,圆柱型与圆台型硅通孔的应力变化趋势相反,圆台 型硅通孔更适用于高深宽比,且上下直径差较大的模型中。(袁琰红,《硅通孔三
维封装的热力学分析》,2013年1月)
南昌航空大学学者建立了热力耦合的塑性应变梯度的本构关系,并通过用户子 程序 UMAT嵌入到 ABAQUS 中进行互连结构的热应力分析。得出在不同通孔半径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硅通孔热应力分析
微系统封装中,封装后产品的可靠性是其关键考核因素。而对于三 维封装硅通孔技术,工艺过程中应力直接影响产品寿命,硅通孔的填充
材料以及硅通孔相邻材料的热不匹配性等都会造成通孔上的热应力,导
致通孔界面的开裂、分层现象、失效等情况。因此,对硅通孔应力的分 析,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和通孔结构整体缩小的条件下,铜互连中心和顶部界面处均出现显著的尺寸效应,
即在互连尺寸接近亚微米时,热应力随着半径减小而急剧增加的现象。 (徐 成,《硅 通孔互连热应力的数值模拟及仿真试验设计》, 2012 年 5 月)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硅通孔技术在各公司发展现状:
2010年半导体龙头大厂联华电子,尔必达,力成科技宣布共同开发硅 通孔(TSV)3D IC制造。 2011年三星电子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单条8GB容量DDR3 RDIMM 服务 器专用内存,这款产品率先采用三维芯片堆叠技术TSV,而且这款产品已经 成功通过客户的测试。通过三维TSV封装技术,这类8GB RDIMM内存可以 比传统产品节省40%的能耗,而且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内存芯片 的容量密度,正如这次采用的Green DDR3 DRAM芯片一样,它的密度提升 有望突破50%。TSV是解决服务器既需要大容量内存。 2011高通已经设计出一款28nmTSV元件的原型.
以硅通孔为核心的集成电路三维封装技术及应用
以硅通孔为核心的集成电路三维封装技术及应用1.引言1.1 概述在本篇长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以硅通孔为核心的集成电路三维封装技术及其应用。
集成电路作为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石,其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已经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革新和突破。
然而,传统的二维封装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子产品对于更高性能和更小尺寸的需求。
硅通孔作为一种新型的封装技术,不仅具有较传统封装技术更高的集成度,而且还能有效解决电子设备在高功率和高频环境下的散热和干扰问题。
硅通孔就是通过在硅片上打洞,并填充导电材料,实现电气和热气的通信。
相比于传统的封装技术,硅通孔能够在垂直方向上实现不同功能的组合,大大提高了电路的集成度和性能。
本文主要将从硅通孔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制备方法和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将深入探讨硅通孔的概念和原理,包括硅通孔的结构特点、基本原理以及工作原理。
其次,我们将详细介绍硅通孔的制备方法和技术,包括光刻、湿法刻蚀、电解刻蚀等方法。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将为读者提供选择合适制备方法的依据。
最后,我们将总结硅通孔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重点分析硅通孔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相比传统封装技术的优势,如更高的集成度、更好的散热性能等。
此外,我们还将展望硅通孔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应用前景,包括在电子消费品、通信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相信读者们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以硅通孔为核心的集成电路三维封装技术及其应用。
同时,本文也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推动这一新兴封装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2文章结构本文将以硅通孔为核心,探讨集成电路三维封装技术及其应用。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内容,即以硅通孔为核心的集成电路三维封装技术及应用。
本文将介绍硅通孔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制备方法和技术。
正文部分将着重介绍硅通孔的概念和原理。
首先,我们将解释什么是硅通孔,以及它在集成电路封装中起到的作用。
2023年全球及中国工业硅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2023 年全球及中国工业硅市场供需现状分析一、工业硅的应用工业硅的三大用途分别是生产有机硅、制取高纯度的晶体硅材料,以及配置有特别用途的硅铝合金。
其中,有机硅产品涵盖了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硅烷偶联剂及气象白炭黑,涉及到建筑材料、电子电器和日化纺织等常见领域;晶体硅产品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片、芯片,主要用于光伏和半导体产业;而铝合金产品是指添加了少量工业硅的铝产品,最重要的用途是汽车制造业。
二、中国工业硅行业进展政策背景依据国家的能源进展目标,到2030 年,我国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到达25%左右;届时,晶硅光伏等清洁能源,将成为发电的主要构成之一。
估量到2025 年,全球增的光伏装机容量将超过400GW,国内装机容量可达150GW。
估量到2030 年和2050 年,全球年增装机量将分别突破1000GW 和1500GW,晶硅光伏发电马上迎来前所未有的进展机遇。
三、工业硅行业产业链工业硅产业链上游原料包括硅石和碳质复原剂,使用石墨电极将以上原料加热到2023 摄氏度以上,从而将硅石中的二氧化硅复原生成工业硅液体,经过浇铸、冷却、裂开等步骤生成硅块或硅粉。
工业硅中硅元素的含量大于98%,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硅、制取高纯度的晶体硅材料以及配置有特别用途的硅铝合金,并广泛应用于汽车交通、建筑材料、光伏、半导体等领域中四、全球工业硅行业市场现状分析1、产能产量全球工业硅产能产量方面,据统计,2023-2023 年全球工业硅产能产量增长缓慢,截至2023 年全球工业硅产能为632 万吨,产量为412 万吨,绝大局部的增长来自中国产能产量的扩张。
2、区域分布全球工业硅供给中我国产能、产量占据确定地位,2023 年我国产量占比由66%提升至77%,剩下的则少量来源于巴西、美国、挪威等地。
五、中国工业硅行业供需现状分析1、硅资源分布我国的硅石储量虽然丰富,但整体质量并不高;硅石纯度品位的凹凸,直接打算产成品工业硅的品质;硅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包括石石英岩、自然石英砂、英砂岩、脉石英等;我国常见的硅石资源有石英砂岩、石英岩、自然石英砂岩,三者总和占硅石矿资源的99.07%,但高品质的脉石英仅占石英矿资源的0.93%。
集成电路封装材料-硅通孔相关材料
6.1.3 发展现状及趋势
比如,WLCSP图像传感器封装,要求沉积温度低于200 oC。低温下高 台阶覆盖率绝缘层主要通过TEOS源氧化硅CVD或聚合物材料CVD获得。 使用TEOS源,可以在深宽比达到10:1的孔内,在200 oC以内的温度下, 获得超过15%的台阶覆盖率。 国内TSV-CIS封装,采用聚合物材料作为绝缘层。在高深宽比的TSVCIS封装集成技术中,聚合物绝缘层工艺受到限制,要采用TEOSPECVD方法沉积氧化硅来制造绝缘层,该技术方案处于研发阶段,没 有得到大规模量产。
图6-1 不同元器件在三维方向上基于TSV的堆叠集成
TSV技术涉及的材料:除打孔的硅基体材料和填孔材料等关键主材料外, 在工艺过程中还包含绝缘层、黏附层和种子层材料等相关材料。
图6-2 TSV各层结构示意图
目录
6.1 绝缘层 6.2 黏附层和种子层
6.1 绝缘层
6.1.1 绝缘层在先进封装中的应用 6.1.2 绝缘层材料类别和材料特性 6.1.3 发展现状及趋势 6.1.4 新技术与材料发展ຫໍສະໝຸດ 6.1.4 新技术与材料发展
新型沉积技术 1)高分子聚合气相沉积技术PVPD 将CVD应用于聚合反应是一种新的聚合方法,称为气相沉积聚合。与传统高分子薄膜制 造方法(如湿法工艺)相比优点: (1)不含溶剂、添加剂、引发剂等,纯度高,对衬底不产生损伤。 (2)可以控制薄膜厚度,通过选择适当的沉积速率和时间,可得到所需厚度。 (3)薄膜质量好,膜厚均匀,表面光滑无针孔,且可以沉积在不同形状的表面上,保 形性好。 (4)聚合与成膜工艺合二为一,简化了制造流程。
6.1.3 发展现状及趋势
旋涂工艺相比CVD和喷涂工艺,具有设备成本低等显著优势,但加工超过 5:1深宽比的TSV时具有较大挑战。开发具有旋涂工艺的聚合物材料成为 关键研究方向。 聚合物材料具备低触变性、防流动性和保形涂覆等特点。可围绕材料主体 树脂、功能性纳米填料及关键助剂等展开研究。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相继推出2:1和3:1适用于旋涂工艺的聚合物材 料,研究5:1。
2023年硅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2023年硅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2023年硅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硅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在工业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太阳能、建筑、汽车、医疗等多个领域。
本报告将对2023年硅行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的行业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
一、2023年硅行业的现状分析1. 行业规模目前,全球硅行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成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产业链。
在中国,硅行业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传统工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
2. 行业应用硅的医疗用途与化学用途、人造葡萄糖的生产、贵金属提纯、等诸多应用领域,已经为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而在电子、太阳能、建筑、汽车等领域,硅的应用更是无所不在。
3. 竞争格局目前,硅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趋于稳定。
除了少数专业硅生产厂家外,大多数企业都在销售、加工、贸易等非核心领域进行业务拓展。
这种竞争格局将使硅行业未来更加稳定、规模更大。
二、未来五至十年硅行业的发展趋势1. 行业需求随着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的推广,太阳能硅、锂电池硅等新型领域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未来行业的核心是绿色能源、低碳能源、环保能源、环境安全。
硅的需求不仅仅在电子领域,逐渐走向全行业的综合应用。
2. 技术创新未来硅行业的发展趋势将在科技和技术面上有更强劲突破,提升企业技术及创新能力,推动硅的应用领域拓展。
例如,新型硅材料、高效低成本制备技术的应用将指导产业向着绿色、高效、智能发展。
3. 企业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硅行业将重视品牌建设,通过提升品牌形象和网上营销来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
企业品牌建设将成为一种发展动力,让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到硅行业的发展。
4. 行业标准化为了加强行业的管理和规范化发展,未来硅行业将在制造、科技、质量等方面加强标准化建设。
加强标准化不仅有助于促进行业共同发展,更有助于提供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信心。
5.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硅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3D硅通孔(TSV)技术行业调研
3D硅通孔(TSV)技术行业调研1 市场综述1.1 3D硅通孔(TSV)技术定义及分类1.2 全球3D硅通孔(TSV)技术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1.3 中国3D硅通孔(TSV)技术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1.4 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分析1.4.1 按收入计,2017-2028年中国在全球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的占比1.4.2 2017-2028年中国与全球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增速对比1.5 行业发展机遇、挑战、趋势及政策分析1.5.1 3D硅通孔(TSV)技术行业驱动因素及发展机遇分析1.5.2 3D硅通孔(TSV)技术行业阻碍因素及面临的挑战分析1.5.3 3D硅通孔(TSV)技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5.4 中国市场相关行业政策分析2 全球3D硅通孔(TSV)技术行业竞争格局2.1 按3D硅通孔(TSV)技术收入计,2017-2022年全球主要厂商市场份额2.2 全球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三类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参与者分析2.3 全球3D硅通孔(TSV)技术行业集中度分析2.4 全球3D硅通孔(TSV)技术行业企业并购情况2.5 全球3D硅通孔(TSV)技术行业主要厂商产品列举3 中国市场3D硅通孔(TSV)技术行业竞争格局3.1 按3D硅通孔(TSV)技术收入计,2017-2022年中国市场主要厂商市场份额3.2 中国市场3D硅通孔(TSV)技术参与者份额: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3.3 2017-2022年中国市场3D硅通孔(TSV)技术进口与国产厂商份额对比4 行业产业链分析4.1 3D硅通孔(TSV)技术行业产业链4.2 上游分析4.3 中游分析4.4 下游分析5 按产品类型拆分,市场规模分析5.1 3D硅通孔(TSV)技术行业产品分类5.1.1 3D硅通孔内存5.1.2 3D硅通孔先进LED 封装5.1.3 3D硅通孔CMOS图像传感器5.1.4 3D硅通孔成像和光电器件5.1.5 3D硅通孔微机电系统5.2 按产品类型拆分,全球3D硅通孔(TSV)技术细分市场规模增速预测,2017 VS 2021 VS 20285.3 按产品类型拆分,2017-2028年全球3D硅通孔(TSV)技术细分市场规模(按收入)6 全球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下游行业分布6.1 3D硅通孔(TSV)技术行业下游分布6.1.1 消费类电子产品6.1.2 汽车工业6.1.3 IT和电信6.1.4 卫生保健6.1.5 其他6.2 全球3D硅通孔(TSV)技术主要下游市场规模增速预测,2017 VS 2021 VS 20286.3 按应用拆分,2017-2028年全球3D硅通孔(TSV)技术细分市场规模(按收入)7 全球主要地区市场规模对比分析7.1 全球主要地区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增速预测,2017VS 2021 VS 20287.2 2017-2028年全球主要地区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按收入)7.3 北美7.3.1 2017-2028年北美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预测7.3.2 2021年北美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按国家细分7.4 欧洲7.4.1 2017-2028年欧洲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预测7.4.2 2021年欧洲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按国家细分7.5 亚太7.5.1 2017-2028年亚太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预测7.5.2 2021年亚太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按国家/地区细分7.6 南美7.6.1 2017-2028年南美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预测7.6.2 2021年南美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按国家细分7.7 中东及非洲7.7.1 2017-2028年中东及非洲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预测7.7.2 2021年中东及非洲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按国家细分8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分析8.1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增速预测,2017 VS 2021 VS 20288.2 2017-2028年全球主要国家/地区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按收入)8.3 美国8.3.1 2017-2028年美国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8.3.2 美国市场3D硅通孔(TSV)技术主要厂商及2021年份额8.3.3 美国市场不同产品类型 3D硅通孔(TSV)技术份额,2021 VS8.3.4 美国市场不同应用3D硅通孔(TSV)技术份额,2021 VS 20288.4 欧洲8.4.1 2017-2028年欧洲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8.4.2 欧洲市场3D硅通孔(TSV)技术主要厂商及2021年份额8.4.3 欧洲市场不同产品类型 3D硅通孔(TSV)技术份额,2021 VS 20288.4.4 欧洲市场不同应用3D硅通孔(TSV)技术份额,2021 VS 20288.5 中国8.5.1 2017-2028年中国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8.5.2 中国市场3D硅通孔(TSV)技术主要厂商及2021年份额8.5.3 中国市场不同产品类型 3D硅通孔(TSV)技术份额,2021 VS 20288.5.4 中国市场不同应用3D硅通孔(TSV)技术份额,2021 VS 20288.6 日本8.6.1 2017-2028年日本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8.6.2 日本市场3D硅通孔(TSV)技术主要厂商及2021年份额8.6.3 日本市场不同产品类型 3D硅通孔(TSV)技术份额,2021 VS 20288.6.4 日本市场不同应用3D硅通孔(TSV)技术份额,2021 VS 20288.7 韩国8.7.1 2017-2028年韩国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8.7.2 韩国市场3D硅通孔(TSV)技术主要厂商及2021年份额8.7.3 韩国市场不同产品类型 3D硅通孔(TSV)技术份额,2021 VS 20288.7.4 韩国市场不同应用3D硅通孔(TSV)技术份额,2021 VS8.8 东南亚8.8.1 2017-2028年东南亚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8.8.2 东南亚市场3D硅通孔(TSV)技术主要厂商及2021年份额8.8.3 东南亚市场不同产品类型3D硅通孔(TSV)技术份额,2021 VS 20288.8.4 东南亚市场不同应用3D硅通孔(TSV)技术份额,2021 VS 20288.9 印度8.9.1 2017-2028年印度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8.9.2 印度市场3D硅通孔(TSV)技术主要厂商及2021年份额8.9.3 印度市场不同产品类型 3D硅通孔(TSV)技术份额,2021 VS 20288.9.4 印度市场不同应用3D硅通孔(TSV)技术份额,2021 VS 20288.10 中东及非洲8.10.1 2017-2028年中东及非洲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规模8.10.2 中东及非洲市场3D硅通孔(TSV)技术主要厂商及2021年份额8.10.3 中东及非洲市场不同产品类型 3D硅通孔(TSV)技术份额,2021 VS 20288.10.4 中东及非洲市场不同应用3D硅通孔(TSV)技术份额,2021 VS 20289 主要3D硅通孔(TSV)技术厂商简介9.1 Amkor Technology9.1.1 Amkor Technology基本信息、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分布、总部及行业地位9.1.2 Amkor Technology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9.1.3 Amkor Technology3D硅通孔(TSV)技术产品介绍9.1.4 Amkor Technology3D硅通孔(TSV)技术收入及毛利率(2017-2022)9.1.5 Amkor Technology企业最新动态9.2 Broadcom9.2.1 Broadcom基本信息、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分布、总部及行业地位9.2.2 Broadcom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9.2.3 Broadcom3D硅通孔(TSV)技术产品介绍9.2.4 Broadcom3D硅通孔(TSV)技术收入及毛利率(2017-2022)9.2.5 Broadcom企业最新动态9.3 Xilinx9.3.1 Xilinx基本信息、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分布、总部及行业地位9.3.2 Xilinx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9.3.3 Xilinx3D硅通孔(TSV)技术产品介绍9.3.4 Xilinx3D硅通孔(TSV)技术收入及毛利率(2017-2022)9.3.5 Xilinx企业最新动态9.4 STATS ChipPAC9.4.1 STATS ChipPAC基本信息、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分布、总部及行业地位9.4.2 STATS ChipPAC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9.4.3 STATS ChipPAC3D硅通孔(TSV)技术产品介绍9.4.4 STATS ChipPAC3D硅通孔(TSV)技术收入及毛利率(2017-2022)9.4.5 STATS ChipPAC企业最新动态9.5 SK Hynix9.5.1 SK Hynix基本信息、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分布、总部及行业地位9.5.2 SK Hynix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9.5.3 SK Hynix3D硅通孔(TSV)技术产品介绍9.5.4 SK Hynix3D硅通孔(TSV)技术收入及毛利率(2017-2022)9.5.5 SK Hynix企业最新动态9.6 Invensas Corporation9.6.1 Invensas Corporation基本信息、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分布、总部及行业地位9.6.2 Invensas Corporation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9.6.3 Invensas Corporation3D硅通孔(TSV)技术产品介绍9.6.4 Invensas Corporation3D硅通孔(TSV)技术收入及毛利率(2017-2022)9.6.5 Invensas Corporation企业最新动态9.7 Samsung Electronics9.7.1 Samsung Electronics基本信息、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分布、总部及行业地位9.7.2 Samsung Electronics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9.7.3 Samsung Electronics3D硅通孔(TSV)技术产品介绍9.7.4 Samsung Electronics3D硅通孔(TSV)技术收入及毛利率(2017-2022)9.7.5 Samsung Electronics企业最新动态9.8 ASE Technology Holding9.8.1 ASE Technology Holding基本信息、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分布、总部及行业地位9.8.2 ASE Technology Holding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9.8.3 ASE Technology Holding3D硅通孔(TSV)技术产品介绍9.8.4 ASE Technology Holding3D硅通孔(TSV)技术收入及毛利率(2017-2022)9.8.5 ASE Technology Holding企业最新动态9.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9.9.1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基本信息、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分布、总部及行业地位9.9.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9.9.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3D硅通孔(TSV)技术产品介绍9.9.4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3D硅通孔(TSV)技术收入及毛利率(2017-2022)9.9.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企业最新动态9.10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9.10.1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基本信息、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分布、总部及行业地位9.10.2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9.10.3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3D硅通孔(TSV)技术产品介绍9.10.4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3D硅通孔(TSV)技术收入及毛利率(2017-2022)9.10.5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企业最新动态9.11 Okmetic9.11.1 Okmetic基本信息、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分布、总部及行业地位9.11.2 Okmetic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9.11.3 Okmetic3D硅通孔(TSV)技术产品介绍9.11.4 Okmetic3D硅通孔(TSV)技术收入及毛利率(2017-2022)9.11.5 Okmetic企业最新动态9.12 Teledyne DALSA9.12.1 Teledyne DALSA基本信息、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分布、总部及行业地位9.12.2 Teledyne DALSA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9.12.3 Teledyne DALSA3D硅通孔(TSV)技术产品介绍9.12.4 Teledyne DALSA3D硅通孔(TSV)技术收入及毛利率(2017-2022)9.12.5 Teledyne DALSA企业最新动态9.13 Tezzaron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9.13.1 Tezzaron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基本信息、3D硅通孔(TSV)技术市场分布、总部及行业地位9.13.2 Tezzaron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公司简介及主要业务9.13.3 Tezzaron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3D硅通孔(TSV)技术产品介绍9.13.4 Tezzaron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3D硅通孔(TSV)技术收入及毛利率(2017-2022)9.13.5 Tezzaron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企业最新动态10 研究成果及结论11 附录11.1 研究方法11.2 数据来源11.2.1 二手信息来源11.2.2 一手信息来源11.3 数据交互验证11.4 免责声明。
2023年工业硅冶炼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工业硅冶炼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工业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光伏、医疗、化工等领域。
工业硅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它是从矿石中提取的。
目前,工业硅的主要生产方式为冶炼法,也就是将硅矿石加热至高温,然后通过还原反应得到成品工业硅。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主要生产国家、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介绍工业硅冶炼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
一、市场规模当前,全球工业硅冶炼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产能不断扩张,市场需求呈现增长态势。
据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全球工业硅年需求量约在150万吨左右,其中亚太地区是工业硅的主要消费地区,市场需求量占全球总量的60%以上,欧洲、美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市场需求量分别占比20%左右,从需求量上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硅市场,每年消耗约80万吨左右的工业硅,占全球市场需求量的54%左右。
二、主要生产国家目前,全球主要的工业硅生产国家有中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韩国、巴西等。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硅生产国家和市场,生产工业硅占全球总产量的60%左右。
中国的工业硅生产厂家主要分布在江苏、云南、辽宁、山东等地,江苏省镇江市是中国工业硅生产量最大的区域之一,占全国总产量的25%以上。
三、行业发展趋势1. 趋势一:技术普及和应用进步随着工业硅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扩大,将有助于推动工业硅产业链绿色、智能化和高效化。
2. 趋势二:需求扩大和市场规模增加随着光伏、电子、汽车、航天、新能源等行业的 vigorously 开展,工业硅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也将会增加。
3. 趋势三: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工业硅生产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将不断提高,而传统工艺的缺点,如废气排放、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工业硅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将促使工业硅行业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总之,工业硅的应用正日益广泛,并在各个领域展示了强大的潜力。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的提高,工业硅生产和应用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上海交通大学学者采用有限元分析单个圆柱型硅通孔和单个圆台型硅通孔应力, 在通孔深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中,圆柱型与圆台型硅通孔的应力变化趋势相反,圆台 型硅通孔更适用于高深宽比,且上下直径差较大的模型中。(袁琰红,《硅通孔三 维封装的热力学分析》,2013年1月)
南昌航空大学学者建立了热力耦合的塑性应变梯度的本构关系,并通过用户子 程序 UMAT嵌入到 ABAQUS 中进行互连结构的热应力分析。得出在不同通孔半径 和通孔结构整体缩小的条件下,铜互连中心和顶部界面处均出现显著的尺寸效应, 即在互连尺寸接近亚微米时,热应力随着半径减小而急剧增加的现象。 (徐 成,《硅 通孔互连热应力的数值模拟及仿真试验设计》, 2012 年 5 月)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激光刻蚀是选择一种单频率或多频率的光波,利用高能量的激光束进行刻蚀 钻孔,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如下图所示。该芯片由8张晶圆叠层而成,芯片厚度仅为560um。 三星公司宣称TSV的制作是由激光钻孔完成。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统生的产最2的02新10801硅英2年年寸通13硅2孔月月通刻,,孔蚀中应(微技T用半术S材V导。)料体新刻公设蚀的备司设等公发备离司布子了A源基D可-2R于0将IE1A2(硅p年p“刻l1ie单0蚀d月反速C,应e率新n器t设u提甚r备a高高SP4频irl0ivm去%iao,耦刻S合快蚀SC反速系 形P成rim平o滑T、SV垂20直0E且具具有有极高高的深生宽产比率的,通它孔应结离构子。介新质系刻统蚀首机”次)将是每中片微硅公片司的用通 孔拥刻有蚀双成反本应降台低的反到应10器美,元最以多下可,以同时时保于持流系程统前标端志(性FE的OL精)确及轮后廓端控(B制E和OL平)
硅通孔技术中孔的形成通常是由刻蚀工艺来完成。孔质量的好坏直接决 定了封装的效果。
半导体行业中大量使用刻蚀技术来制作集成电路,目前己经发展了诸多 刻蚀技术,比如:湿法刻蚀,干法刻蚀,深反应离子刻蚀,激光刻蚀。
反应离子刻蚀(RIE, Reactive Ion Etching) 工艺,是通过活性离子对衬底的物理轰击和化 学反应双重作用的一种刻蚀方式,同时兼有各 向异性和选择性好的优点。
2011高通已经设计出一款28nmTSV元件的原型.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2011年台积电(TSMC)该年度在VL—SISymposium上报告已建构出 一种更好的TSV介电质衬底(dielectricliner)。工程师展示了高度深宽比 (aspectratios)为10:l的试制过孔,并减轻了外部铜材料挤压过孔的问题。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通孔的刻蚀技术
目
通孔的材料填充技术
录
通孔热应力分析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通孔制造技术——刻蚀
2011东电电子(TEL)一举投产了5款用于三维封装的TSV(硅通孔,through siliconvia)制造装置,投产的5款三维TSV装置分别是硅深刻蚀装置、聚酰亚胺 成膜装置以及3款晶圆键合关联装置。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 硅通孔技术(Through- Silicon Via):通过在芯片之间、晶圆之 间制作垂直导通,实现芯片之间互连的技术。
❖ 优点: 使芯片在z轴方向堆叠的密度最大; 芯片之间的互连线最短; 外形尺寸最小; 并具有缩小封装尺寸; 高频特性出色; 降低芯片功耗; 热膨胀可靠性高等。
硅通孔技术(TSV)的发展现状
汇报人:张恒 组员:杨祖华,韦启钦,韦华宏
赵必鑫,吴天宇,徐宇丰,肖瑶 。
TSV专利技术的发展态势
2007 年至2012年,TSV 专利数量持 续稳步增长,TSV 越来越受到关注。
注:美国(US) 、中国(CN)、中国 台湾(TW) 、韩国(KR)、日本(JP) 、欧洲联盟(EP) 、新加坡(SG)、德 国(DE)、英国(GB)。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趋势
TSV技术将在垂直方向堆叠层数、硅片减薄、硅通孔直径、填充材 料、通孔刻蚀等方面继续向微细化方向发展。
•在垂直方向上堆叠层数将由2007年的3-7层裸芯片发展到 2015年的5~14层裸芯片的堆叠。 •为使堆叠14层裸芯片的封装仍能符合封装总厚度小于lmm 的要求,在硅片减薄上,将由2007年的20um~50um的厚度减低 至2015年的8um厚度。 •在硅通孔的直径上,将由2007年的4.0um缩小至2015年的1.6um。
硅通孔填充材料的应力分析
完全填充 Cu的TSV 和填充聚合物 的TSV两种结构模型的研究分析
两种 TSV 结构可能出现失效区域 均集中在 Cu 材料与其它材料端部界面 处,热应力将超过铜的屈服强度,出现 屈服变形 .
而在填充聚合物 TSV 结构中,Cu 层在 Polymer/Cu 界面中间区域也将出 现塑性变形 .
2012年联华电子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旗下的微电子研究院宣布,合 作进行应用在背面照度式CMOS影像感测器的TSV技术开发。通过这项 技术,包括智能手机、数码相机与个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里面 所采用的数百万像素影像感测器,都可大幅提升产品效能、降低成本、 减少体积。
2012年东芝的TSV相机模块已用在诺基亚的一些最新款手机当中。 图像传感器和微机电系统(MEMS)等应用已率先导入TSV工艺技术。
综合考虑,完全填充Cu的TSV可靠 性更好。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上海交通大学学者用常用材料的组合进行了仿真分析, 发现以二氧化硅为隔离层, 钨为填充金属,锡为键合层的模型具有最理想的热应力特性,铜、ABF以及锡的组 合也表现出良好的热应力特性。( 袁琰红,高立明,吴昊,李明《硅通孔尺寸与材料对 热应力的影响》2013年4月)
TSV成为目前电子封装技术中 最引人注目的一种技术。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TSV互连尚待解决的关键 技术难题和挑战:
•通孔的刻蚀
•通孔的填充
•通孔的工艺流程(先通孔和
后通孔)
•晶圆减薄
•堆叠形式
•键合方式
•通孔热应力
减薄(thinning)、键合(bonding)、孔的形 成(TSV Formation)、填孔材料(via filing) 和工艺都是目前工艺研究的主要热点。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硅通孔技术在各公司发展现状:
2010年半导体龙头大厂联华电子,尔必达,力成科技宣布共同开发硅 通孔(TSV)3D IC制造。
2011年三星电子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单条8GB容量DDR3 RDIMM 服务 器专用内存,这款产品率先采用三维芯片堆叠技术TSV,而且这款产品已经 成功通过客户的测试。通过三维TSV封装技术,这类8GB RDIMM内存可以 比传统产品节省40%的能耗,而且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内存芯片 的容量密度,正如这次采用的Green DDR3 DRAM芯片一样,它的密度提升 有望突破50%。TSV是解决服务器既需要大容量内存。
2012年, 电化学协会D.Josell等人针对其实验室研究人员在仅含抑制剂的 条件下实现TSV‘U’型自底向上的电镀铜填充情况,建立了 TSV电镀铜仿真模型 。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硅通孔热应力分析
微系统封装中,封装后产品的可靠性是其关键考核因素。而对于三 维封装硅通孔技术,工艺过程中应力直接影响产品寿命,硅通孔的填充 材料以及硅通孔相邻材料的热不匹配性等都会造成通孔上的热应力,导 致通孔界面的开裂、分层现象、失效等情况。因此,对硅通孔应力的分 析,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TSV技术发展重点还包括工艺开发、三维Ic设计测试、多尺寸通孔技 术以及静电保护等。
搭配特有的中空阴极电磁管(HCM)技术制造出高贴附性的铜底层,该HCMTSV制程
提供卓越的侧壁及底部覆盖,能使后续的TSV电镀达成无洞填铜。
Cu电镀填充工艺流程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2011年,飞利浦公司研发人员利用自制电镀药水实现了三维互连中宽5 um, 深宽比为8的TSV铜柱无空洞填充,效果良好。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硅通孔相邻材料界面的力学分析 完全粘接界面模型有限元分析 完全粘接界面:理想界面 ,面上的面力和位移都连续 。
可以看到通孔边界上应力明显大于通孔内部应力,每个扇贝形小弧段 边界的下部分应力较大,在每个扇贝形状的末端部位会发生塑性应变。
刻蚀后的扇贝形通孔界面
单个孔分析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滑加垂工直两的个通晶孔圆侧片。壁此。刻蚀设备的单位投 关键刻蚀应用的第二代电介质刻蚀设备,
资产出率比市场上其他同类设备提高了 主要用于22纳米及以下的芯片刻蚀加工。
30%。(如下图)
(如下图)
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现状
填充材料
硅通孔 填充技术
填充方法
•硅通孔填充材料:铜,多晶硅,钨。主要是铜。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学者,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 及复旦大学材料系学者共同对硅通孔全部填充Cu(圆柱)和部分填充Cu(圆柱环) 带来的应力进行了解析法分析,得出随着镀铜层的减薄,硅中径向正应力和环向正应 力均减小,铜中径向正应力减小,而环向正应力始终大于完全填充铜情况,因此应综 合各方面因素谨慎选择合理的镀铜厚度。(安 彤,秦 飞,武 伟,于大全,万里兮, 王 珺,《TSV 转接板硅通孔的热应力分析》,2013 年 7 月。)
•目前影响铜填充的主要问题包括:硅通孔内侧壁种子层的覆盖、硅通孔内
主要的填充方法:电镀
气泡的排除、电镀液质量以及电镀电流密度等.
化学气相沉积
2层物理气相沉积(PVD)制程,
其将用于新兴的贯穿硅晶硅通孔(TSV)封装市场,该制程使用诺发INOVA平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