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教案

合集下载

空城计课文教学教案

空城计课文教学教案

空城计课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准确朗读课文《空城计》;(2)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人物及故事情节;(3)分析并掌握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述,培养想象力,感受故事氛围;(3)学会通过成语和典故,拓展知识面,丰富语言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习诸葛亮智勇双全的品质,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3)懂得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空城计》的准确朗读;(2)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的理解与运用;(3)对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教学难点:(1)成语和典故的含义及用法;(2)古代战争策略的理解;(3)对诸葛亮智勇双全品质的感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视频;2.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3. 成语和典故的资料卡片;4. 教学PPT或黑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故事氛围;(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对故事情节进行简单复述。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了解历史背景;(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3)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理解其含义。

3.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成语;(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运用典故知识回答,拓展知识面。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强语气、节奏的把握;2. 收集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故事或成语,进行阅读分享;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诸葛亮智勇双全品质的短文。

六、教学策略1. 情景再现: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历史剧片段或音频故事,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古代战场,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空城计》教案

《空城计》教案

《空城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空城计》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能够分析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人物性格特点;(3)能够欣赏并评价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空城计》;(2)学会分析人物性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发展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善于思考的精神品质;(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空城计》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分析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人物性格特点;(3)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深入解读《空城计》的艺术手法;(2)分析人物性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空城计》的背景知识;(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空城计》,理解故事情节;(2)让学生关注人物形象,初步分析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人物性格。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空城计》的艺术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空城计》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请结合《空城计》的故事情节,分析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人物性格特点;2. 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空城计》的特点;3. 选择一部你喜欢的古代白话小说,进行阅读鉴赏,下节课分享你的阅读心得。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空城计》的相关图片和音乐,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比较教学:将《空城计》与其他古代白话小说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其独特之处。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精选13篇)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精选13篇)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精选13篇)《空城计》教案篇1常绿树教材分析: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

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翻引兵退去,突出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指导学生阅读《空城计》,要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弄清文章是通过哪些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诸葛亮和司马熬这两个人物的性格。

学生分析:学生在课前己利用阅览课及课余时间借阅《三国演义》,初步了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第95回的故事梗概,前节课又学习了一些小说的有关知识,对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有一定的识。

初一学生具有好肿、好强的特点,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的互动的气氛较浓。

设计理念:根据新鉴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同标,结合本实验组的研究课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小说的的基本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评价人物等。

教学过程 :一、导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呐,也是小说的卷首词。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空城计》的故事背景和人物角色。

分析并解读《空城计》中的战略思想和战术运用。

掌握成语“空城计”的含义和用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军事战略的运用。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引导学生从《空城计》中汲取智慧,培养勇敢、机智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空城计》的故事背景,包括历史时期、地点和主要人物。

简要概述《空城计》的情节发展和主要事件。

2.2 人物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包括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特点和性格。

讨论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心理较量。

2.3 成语解释:解释成语“空城计”的字面意思和引申含义。

举例说明成语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和意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对《空城计》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战略和战术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解答学生的疑惑。

3.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战略思想和战术运用。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和分析。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空城计》的读后感或分析文章。

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包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如语文课本或相关的文学读物,提供故事的文本材料。

5.2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5.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文章或网络资源,供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

空城计教案设计

空城计教案设计

【 - 写作指导】【篇一】空城计教案设计空城计教案《空城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有关常识和《三国演义》。

2、理清小说故事情节,把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3、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小说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人,他:骗曹操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运粮草木牛流马,定南方七擒孟获这个人是谁?(诸葛亮)诸葛亮历来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三国演义》,见识他过人的智慧和超人的胆略!我们来学习《三国演义》之《空城计》二、走进小说《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历史白话小说,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小说的知识。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其中情节又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二、走进《三国演义》1、《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从东汉至西晋约100年的政治、军事、外交的斗争故事。

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2、诸葛亮介绍:字孔明,外号卧龙先生,三国时蜀国的丞相。

刘备三顾茅庐请他下山助蜀国一臂力。

孔明出山之后,助刘备打了许多胜战仗。

论才智,他无人可比。

曾多次以智将敌军打退∶如空城计,草船借箭,火烧新野等,确实是一名难得的贤士。

3、司马懿介绍:司马懿是魏国的名将,才智多变,文武双全。

虽然为魏国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但是一心却想毁灭魏国,建立自己的王国,以便统一三国,建立新王朝。

四、了解时代背景三国时期是一个混乱和割据的时期,形成了以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分别由曹操、刘备和孙权掌权。

五、检查预习效果1、注音司马懿yì 旌旗jīng 城铺pù妄行出入wàng 擅动shàn 鹤氅chǎng纶巾guān 焚烧fén 笑容可掬jū麈尾zhǔ 远遁dùn 言迄qì2、解释词语妄行出入:不遵守规定,随便进出。

课文《空城计》教案

课文《空城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空城计》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3)了解我国古代战争中的智谋策略,提升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对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拓展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智谋,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智慧与勇敢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空城计》的主要内容及其情节发展。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3. 古代战争中的智谋策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

2. 对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三国演义》及其作者罗贯中。

(2)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要学习的课文《空城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对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拓展学习。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空城计》的故事情节,强调其中的智谋策略。

(2)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5. 练习巩固:(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2)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空城计》的理解程度,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智谋策略等方面的掌握。

2. 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古代战争智谋策略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4. 学生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了解和拓展程度。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空城计》2. 相关资料:三国演义》原著、课文注释、历史背景资料3. 多媒体课件:故事情节插图、人物形象图片、视频资料等4. 教学道具:战争棋盘、角色扮演道具等七、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自学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空城计》优秀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空城计》优秀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空城计》优秀教案《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

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懿引兵退去,突出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空城计》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空城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城计”是怎么回事,感受故事的魅力,从而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通过阅读描写诸葛亮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仔细品读,感悟他过人的智慧和胆识;3、初步了解《三国演义》及其中的主要人物。

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摆空城计、怎样摆空城计以及空城计成功的原因。

2、难点:从空城计的故事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三国演义》的故事,认识其中的一些人物。

2、收集有关诸葛亮的历史典故,更进一步认识这一光辉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学生质疑昨天我们初读了空城计,知道“计”是——计谋、计策,你还知道有哪些计?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特别精彩的,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智谋故事。

对于空城计你想了解哪些内容?二、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三、理解内容,突破难点1、有这样一句歇后语,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诸葛亮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想到用空城计的?(引导学生抓住“十五万”“五千”等数据,对比分析:兵力悬殊;司马懿刚占领街亭,打了胜仗,士气正旺,而诸葛亮有一半还是运粮草的兵,不能打仗,听说司马懿的大军来了,都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怎么办才好,士气不足。

)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诸葛亮是怎样施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旁边写上你对诸葛亮的评价。

A、下命令指名学诸葛亮下命令,指导朗读,语气应沉着,坚定。

B、在括号里填上动词,从诸葛亮的动作体会他的沉着镇静。

C、如果你是诸葛亮手下的一名大将或一个兵卒,听到诸葛亮传的命令,看到他坐在城楼上喝酒弹琴,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D、再读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的过程,体会诸葛亮临危不乱,处变不惊,遇事冷静。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空城计》的故事背景和作者1.2 掌握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主要人物1.3 理解故事中的成语和典故1.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和翻译2.2 分析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2.3 探讨故事中的成语和典故的含义和用法2.4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思考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介绍《空城计》的背景和作者3.2 朗读课文,翻译句子,理解故事情节3.3 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故事中的成语和典故3.4 进行文学鉴赏和思考,讨论故事的主题和意义3.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作业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4.2 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3 学生对成语和典故的掌握和运用能力4.4 学生的文学鉴赏和思考能力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和注释5.2 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5.3 教学多媒体和视频资料5.4 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参考书籍和文章第六章:教学准备6.1 熟悉课文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资料6.2 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准备教学工具和设备6.3 准备学生的作业和评估方式6.4 准备课堂讨论和互动的问题和话题第七章:教学实施7.1 按照教学步骤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7.2 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解释成语和典故7.3 鼓励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思考,提出问题和观点7.4 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和合作,促进学生的参与和表达7.5 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课堂表现,及时进行教学调整第八章:教学反馈8.1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评估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8.2 听取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问题8.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8.4 及时与学生和家长沟通,提供辅导和支持第九章:教学拓展9.1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和研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9.2 组织相关的活动和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9.3 鼓励学生参与文学和艺术创作,展示学生的才华和创造力9.4 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和网站,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第十章:教学改进10.1 根据教学反馈和评估结果,确定教学改进的方向和目标10.2 修改和完善教学计划和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10.3 加强教学研究和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10.4 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第十一章:教学评估11.1 设计评估工具,包括测试卷、作业和课堂表现记录表等。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

《空城计》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空城计》的故事背景和人物角色。

让学生理解《空城计》的故事情节和基本概念。

让学生掌握《空城计》中的重要句子和词汇。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评价故事情节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表达和讨论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空城计》故事原文2.2 教学内容故事背景和人物介绍故事情节分析和解读重要句子和词汇的学习和理解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故事,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角色。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

3.2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对《空城计》故事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介绍故事背景和人物角色。

3.3 故事讲解分段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和解读故事内容。

解释重要句子和词汇的含义。

3.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引导学生分析和概括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法。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

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4.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评价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分析能力。

4.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作、翻译或讨论题目。

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空城计》故事原文5.2 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介绍图解或插图辅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5.3 技术资源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或音频材料。

使用投影仪或白板展示相关信息和图片。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角色进行扮演。

学生通过动作、语言和表情来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6.2 表演展示每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其他学生观看。

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者对表演进行评价和讨论。

课文《空城计》教案

课文《空城计》教案

课文《空城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空城计》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使用。

(3)了解古代战争策略和智慧,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战争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合课文,学习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智慧、冷静面对困难的品质。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空城计》的基本内容及其情节发展。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战争策略和智慧的理解。

2. 教学难点:(1)古代战争术语的理解。

(2)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运用多媒体展示《空城计》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介《空城计》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战争术语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

(2)全班交流,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战争策略和智慧,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战争的独特魅力。

(2)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5. 巩固练习:(1)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战争策略和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以及发言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3.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战争策略和智慧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战争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空城计》。

2. 资料卡片:介绍战争术语、人物形象等相关知识。

3. 课后练习题:巩固学习内容,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空城计》优选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空城计》优选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空城计》优选教案《空城计》表现了孔明在瞬间万变的事态面前起人的镇定,过人的才智和惊人的胆识。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空城计》优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语文《空城计》优选教案一学习目标1、概括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2、分析人物思想性格。

3、理解文中对比映衬的写法。

4、揣摩细节描写的妙处。

5、欣赏《三国演义》的语言特点。

学法点悟阅读小说应从情节入手,抓住情节发展各阶段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本文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细细揣摩,可见人物性格之一斑。

整体感知读完课文,我们可以看出,课文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课文虽然是节选,但情节相对完整,情节发展脉络清晰。

文章运用了对比映衬和细节描写突出了主要人物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情节的几部分,应怎样概括?诸葛亮的三次“笑”各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疑难解析质疑: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情节的四个阶段?解惑:先按照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结局,将文章分成四部分,然后用尽量简短、准确的语言概括,即兵临西城(第一段)、临危施计(第二段)、司马中计(第三、四段)、孔明释计(第五、六段)。

质疑:课文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解惑:第一部分通过魏蜀双方军力的对比突出西城之险;用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葛亮临危不惧。

第三部分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和多疑自负。

第四部分司马军尽去,众官“尽皆骇然”而孔明“抚掌而笑”,众官“必弃城而走”的愚见与孔明的一番高见的对比,突出了孔明的足智多谋。

全文写司马懿也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司马懿狡诈多端,诸葛亮更是技高一筹。

司马懿善“识人”,而诸葛亮不仅善“识人”更能“治人”。

司马懿也谨慎,但却比诸葛亮少了几分灵活变通的智慧。

质疑:文中几次写到诸葛亮的“笑”?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解惑: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

第一次,写诸葛亮在城头“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空城计》教案

《空城计》教案

《空城计》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空城计》教案《空城计》教案(精选12篇)《空城计》教案篇1【课前寄语】生活就像是一首歌,欣赏歌就像是欣赏生活。

课文《空城计》教案

课文《空城计》教案

《空城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空城计》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习并掌握文中出现的关键词语和成语,如“空城计”、“兵不厌诈”等。

(3)了解中国古代战争策略和军事智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战争策略和智慧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国古代战争的紧张气氛和智慧斗争的精彩。

(2)领悟到智慧战胜实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空城计》的基本内容理解和情节把握。

(2)关键词语和成语的学习和运用。

(3)中国古代战争策略和军事智慧的理解。

2. 教学难点:(1)课文情节的深入分析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2)战争中智慧的应用和策略的提炼。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战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案例分析法:以课文《空城计》为例,分析战争策略和智慧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空城计》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分组讨论的道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空城计》相关的战争场景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空城计》的背景和故事梗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空城计》,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结合课文,学习并掌握关键词语和成语。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战争策略和智慧。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战争策略和智慧的应用。

4. 案例分析:(1)教师以课文《空城计》为例,进行战争策略和智慧的深入分析。

(2)学生通过案例分析,领悟战争中的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

《空城计》的教学教案

《空城计》的教学教案

《空城计》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城计》的故事背景、作者以及作品的基本情节。

(2)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掌握作品中的成语和典故,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空城计》。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领悟作品中的人物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智慧,勇于面对挑战。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空城计》(节选)2. 教学重点:(1)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作品中的成语和典故。

(3)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分析作品中的成语和典故。

2. 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空城计》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

(2)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

(3)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空城计》文本,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

(3)准备好笔记本,以便记录学习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空城计》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空城计》节选文本,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分析作品中的成语和典故。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空城计》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作品,理解作品的意义。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与《空城计》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智慧,勇于面对挑战。

5. 小组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2)学生通过讨论,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5篇

《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5篇

《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5篇《空城计》节选自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第95回〝马谡拒谏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课文通过对〝空城计〞这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情节的描绘,表现了孔明在瞬间万变的事态面前起人的镇定,过人的才智和惊人的胆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十个.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了解诸葛亮.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3.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此人,并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足智多谋.课前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历史故事,你们看……(放录像)〝《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片段.大家猜一猜这是那个名著中的故事.你们是不是很感兴趣?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_4页,齐读标题《空城计》二.初读课文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解决.(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小组内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并交流识字的方法.3.检查识字情况.4.检查朗读.三.理解课文1.自己再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写出来,小组内先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老师.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播拓展,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及情感.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投入到课文情境之中.)4.计是什么意思?《空城计》又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出什么计?5.〝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为什么使用这个计策?你认为怎样?你有更好的计策吗?(将有关的句子带感情地反复读).5.反复读课文的对话,从中体会每个人物的感情,体会他们各自的心理.四.拓展延伸谈一谈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形象?五.书写生字《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2学习目标1.概括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2.分析人物思想性格.3.理解文中对比映衬的写法.4.揣摩细节描写的妙处.5.欣赏《三国演义》的语言特点.学法点悟阅读小说应从情节入手,抓住情节发展各阶段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本文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细细揣摩,可见人物性格之一斑.整体感知读完课文,我们可以看出,课文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课文虽然是节选,但情节相对完整,情节发展脉络清晰.文章运用了对比映衬和细节描写突出了主要人物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情节的几部分,应怎样概括?诸葛亮的三次〝笑〞各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疑难解析质疑: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情节的四个阶段?解惑:先按照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__.结局,将文章分成四部分,然后用尽量简短.准确的语言概括,即兵临西城(第一段).临危施计(第二段).司马中计(第三.四段).孔明释计(第五.六段).质疑:课文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解惑:第一部分通过魏蜀双方军力的对比突出西城之险;用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葛亮临危不惧.第三部分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和多疑自负.第四部分司马军尽去,众官〝尽皆骇然〞而孔明〝抚掌而笑〞,众官〝必弃城而走〞的愚见与孔明的一番高见的对比,突出了孔明的足智多谋.全文写司马懿也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司马懿狡诈多端,诸葛亮更是技高一筹.司马懿善〝识人〞,而诸葛亮不仅善〝识人〞更能〝治人〞.司马懿也谨慎,但却比诸葛亮少了几分灵活变通的智慧.质疑:文中几次写到诸葛亮的〝笑〞?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解惑: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第一次,写诸葛亮在城头〝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此时,诸葛亮故作坦然,诱司马中计,内心不免有些紧张.第二次,见魏军远去,诸葛亮〝抚掌大笑〞,这是如释重负,是轻松的笑,也是侥幸的笑,毕竟太危险了.最后一次是诸葛亮向部下解释完计策后〝抚掌大笑〞,并说〝我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这是自豪的笑,也是嘲笑司马懿退兵过于草率,到底比自己略逊一筹.〝笑〞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反映了诸葛亮的心理.语言揣摩1.〝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做百姓,洒扫街道.〞这是为了造成城中没有军队的假象,迷惑敌军.就是让司马懿看到一座空城,产生疑惑,不敢进军.2.〝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一座空城,并不能吓退司马懿,但在加上诸葛亮城头操琴,就不能不令司马懿生疑了:孔明一生谨慎,不曾弄险,若西城为空城,诸葛亮在城头操琴等于束手就擒,这不可思议!所以西城必不是空城,诸葛亮之所以这样是诱司马中计.研究课题《三国演义》用浅显的文言写成,古人说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课文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通俗而不失典雅,请诵读课文,加以体会.用课余时间阅读这部书,给同学们讲述你认为精彩的片段.自主探究探究前期导引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词,顺畅地朗读课文,做到有声有色地复述.在熟悉故事的前提下,理清情节.揣摩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写法,并谈谈你最欣赏的地方.基础巩固集练一.字音字义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司马懿( ) 城铺( ) 鹤氅 ( ) 纶巾( ) 笑容可掬 ( ) 麈尾( )言讫( )2.掌握下列形近字的字形蜂拥隐匿纶巾骇然远遁分拨泪如泉涌稳妥伦理言简意赅遵循选拔3.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失色:妄行出入:笑容可掬:抚掌:骇然:言讫:二.简介人物罗贯中:诸葛亮:司马懿:司马昭:关兴:张苞:三.关于小说阅读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阅读小说,应能够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小说中的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次要人物往往是用来衬托主要人物.如,本文的主要人物是:,用以衬托的次要人物是:.小说的情节有四部分:开端.发展.__.结局.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逐渐学会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分析主题,评价人物等.四.问题探究1.诸葛亮施用空城计的背景是什么?交代背景有何作用?[提示:可从课文节选之前的情节谈起,从课文第一段中的相关内容谈也可.诸葛亮失了街亭.柳城,又失了内应,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而诸葛亮只有五千兵,还有一半去运粮草,城中仅余二千五百人.且〝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以至于敌兵来至,众官早已〝尽皆失色〞.交代背景,突出了一个〝危〞字,惊心动魄,不仅使故事的开端就扣人心弦,而且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就在大兵压境,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诸葛亮却临危不惧,表现得异常镇定,正所谓危难之时方显出名相风范.]2.写司马懿对表现诸葛亮形象有什么作用?[提示:次要人物对表现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司马懿也不是平庸之辈,课文不是以弱衬强,而是以强衬强,以司马懿的狡诈写诸葛亮的智慧.具体剖析见〝疑难解析〞第一个问题.]3.敌军统帅换了司马昭,诸葛亮的空城计还会成功吗?[提示:空城计的成功,缘于诸葛亮对敌方统帅的深入了解和准确分析.司马懿对诸葛亮是非常了解的,他知道诸葛亮一向谨慎,此刻他不相信诸葛亮如此弄险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诸葛亮一反常态,出奇制胜.司马昭年轻气盛,无所畏惧,猜出孔明可能是〝故作此态〞,如果敌军统帅换了司马昭,空城计不一定能成功.]五.欣赏评价1.诸葛亮足智多谋,处变不惊,请结合课文的情节加以简析.答:2.司马懿老谋深算,请结合文中情节加以简析.答:六.拓展阅读三人回至新野,过了数日,玄德使人探听孔明.回报曰:〝卧龙先生已回矣.〞玄德便叫备马.张飞曰:〝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遂上马再往访孔明.关.张亦乘马相随.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宜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选自《三国演义》)探究建议1.稍有中国古典文学常识的同学,一看便知以上文段所讲的故事,其中〝三人〞应指哪三人?对,当然是刘备.关羽.张飞.由这个片段我们可以想起哪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是〝三顾茅庐〞,而刘备的言行可以用〝礼贤下士〞来形容.这两个成语现在常用来形容什么?2.写天气,写张飞的话,目的是什么?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什么作用?请围绕〝衬托刘备的真诚〞这一写作目的口头阐述.《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1. 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2. 理解孔明〝空城计〞得以施计成功的重要原因3. 学习作者从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塑造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把握孔明〝智勇〞的形象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从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塑造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视频.(过渡)听着《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你们看过《三国演义》吧,在众多传奇人物中,你最佩服谁?(学生众说纷纭)【注意对学生的肯定:看来大家对《三国演义》都很熟悉】《三国演义》里有个人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很受老百姓的推崇,那就是——诸葛亮.你知道为什么诸葛亮那么受人尊敬吗?(学生回答)【对,因为诸葛亮是〝忠诚的典范,智慧的化身〞】你知道他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板书:空城计】二.整体感知1.出示字词司马懿(yì) 旌旗(jīng) 隐匿(nì) 城铺(pù) 妄行(wàng) 擅动(shàn) 鹤氅(chǎng) 纶巾(guān) 焚香(fén)模样(mú) 麈尾(zhǔ) 抚掌(fǔ)远遁(dùn) 言讫(qì) 笑容可掬(jū)把不会读的字音标在自己的文章中,然后通读课文.2.请全班推荐一个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为他挑错.(过渡)你能读懂文章吗?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蜂拥】(过渡)司马懿领兵十五万向西城蜂拥而来,孔明却只有二千五百兵.二千五百人对十五万大军,面对如此悬殊的差距,试想你是孔明,你会怎么做?(学生想象)孔明呢?他摆下空城计全身而退,不损一兵,真不愧是智慧的化身!三.孔明之智1.孔明之智,具体体现在哪里?请大家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回答时请用〝智在 ,从可以看出来〞的句式,并用四字短语概括.急中生智——司马懿兵临城下,孔明想到了空城计临危不惧.处乱不惊——在司马懿兵临西城,众官〝尽皆失色〞的情况下,孔明却依然在司马懿的大军面前镇定自若,传令施计;足智多谋——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大开城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围绕城门的〝空〞设了一道计谋吓退司马懿;【为什么不能〝高言大语〞?为何〝大开城门〞?营造一种平静而紧张,隐隐有大军埋伏的氛围,引司马懿上当】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料定司马懿对自己非常了解,自己也十分了解司马懿.【如果换成是司马昭带兵,孔明还敢用空城计吗?】深谋远虑——〝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2.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各抒己见.孔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固然让人惊叹,不过在他身上,还有值得我们钦佩的地方,那是什么?(学生回答:胆识.勇气) 孔明的胆识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的?【动作.神态】〝披鹤氅,戴纶巾〞〝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外貌和动作描写体现他的镇定自若.〝笑容可掬〞——从神态上看出他的沉着果敢〝笑容可掬〞什么意思?【形容满脸笑容,掬,双手捧着.你能示范一下〝笑容可掬〞的样子吗?】孔明做出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他是对谁而笑?又为什么而笑呢?【司马懿带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孔明在危机关头摆下了空城计引司马懿中计,笑容可掬的样子是装出来给司马懿看的.】孔明的笑除了欺瞒司马懿,其实还有一层作用,你知道吗?【安抚人心,给身边的官兵信心,使他们共同配合演好这出戏.】兵临城下,危在旦夕时,其他人的反应怎样?【尽皆失色】他们会想什么?用第一人称描述其中一个官员此时此刻的心理.孔明的笑并不是发自内心地微笑,那他这时心里在想什么呢?【出示图片】(学生猜测)【老师有一段京剧唱词,它正好体现了孔明此时的心声,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唱词】【板书:失色】这两者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对比】3.(过渡)通过众官和孔明神色的对比,我们不禁为孔明的胆识倾倒.平时我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除了运用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也会用到侧面衬托,除了上面所说的〝众官〞,还有哪个人也是?(学生:司马懿)【出示司马懿图片】你知道的司马懿是个怎样的人?老谋深算——〝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多疑自负——原先〝笑而不信〞亲自〝望〞过后,转为〝大疑〞【看到什么?为什么〝大疑〞?他在想什么?】不听司马昭的劝告4.【老师找了一些司马懿的功绩,大家来看一下.出示功绩】可见,司马懿本身并非平庸之辈,他也是个有着深谋远虑的大将之才.那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解答,司马懿既然是个老谋深算之人,那他为什么会中了孔明的计?司马懿:多疑,大意,聪明反被聪明误孔明:临危不惧,知己知彼,知道司马懿对自己非常了解,所以出奇不意.计高一筹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连孔明都承认此乃〝不得已而用之〞,属弄险之举,然而最终得以成功施展,除了孔明的智慧和胆识,也在于计策本身的〝奇〞字之上.四.总结狭路相逢〝智〞者胜,在这一场司马懿与孔明的对决中,终因孔明的计高一筹而取得了胜利.故事在众官的〝惊服〞声和孔明的〝拍手大笑〞中落下了帷幕.但孔明聪明绝顶的形象却深深地刻在了我们心中.对于智勇的化身——诸葛亮,不但我们佩服,就连他的老对手司马懿也十分佩服他.如果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三国故事,就请走进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一本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愿同学们能在《三国演义》中体会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五.作业(二选一)1.作者为了突出孔明的智勇双全,不仅从正面着重刻画了他的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还通过司马懿和众官进行侧面衬托.要求: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塑造人物的方法,在你身边选取一人一个片段.2.我们已经聆听了诸葛亮〝登楼抚琴〞的心声.请结合课文内容,替司马懿编写一段话来回应诸葛亮.空城计足智多谋衬老谋深算孔明智深谋远虑托多疑自负司马懿料事如神对比《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十个.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了解诸葛亮.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3.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此人,并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足智多谋.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一.激趣引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历史故事,你们看……(放录像)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片段. 大家猜一猜这是那个名著中的故事.你们是不是很感兴趣?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_4页,齐读标题《空城计》二.初读课文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解决.(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小组内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并交流识字的方法.3.检查识字情况.4.检查朗读.三.理解课文1.自己再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写出来,小组内先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老师.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播拓展,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及情感.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投入到课文情境之中.)4.计是什么意思?《空城计》又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出什么计?5.〝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为什么使用这个计策?你认为怎样?你有更好的计策吗?(将有关的句子带感情地反复读).5.反复读课文的对话,从中体会每个人物的感情,体会他们各自的心理.四.拓展延伸谈一谈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形象?五.书写生字《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5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_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_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火烧云)你眼中的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自由发言)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2.出示文中的生词,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读.3.理解文中词语.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1.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2.集体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交流,抓住颜色的变化和形态的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感情朗读,边读边在头脑中呈现画面.)3.教师总结: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四.拓展延伸1.你留心看过天空吗?那时的云彩什么样?能把你的观察所得写一写吧!2.把有关描写云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五.指导书写1.学生完成作业.2.背诵喜欢的段落.《空城计》三年级语文教案。

空城计教学设计9篇

空城计教学设计9篇

空城计教学设计空城计教学设计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空城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空城计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诸葛亮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已成为足智多谋的代名词。

《空城计》这个故事写司马懿带领十五万人马朝西城打来,诸葛亮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布下空城计,吓得司马懿退兵四十里。

课文着力表现诸葛亮在敌我交锋中知己知彼,有胆有谋,才智过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注意积累一些成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是一个有胆有谋、才智过人的人。

4. 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阅读方法,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5. 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过程与方法: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重视学生与老师、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2. 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注重感悟,开拓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成就,领略我国古代先贤们的超人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献身祖国的思想。

重难点分析:本课生字“藏”“登”的笔画繁多,重点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重点理解课后的词句积累“初出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等词语,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掌握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小说阅读方法。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一)生活就像是一首歌,欣赏歌就像是欣赏生活。

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支歌┌……(师生共同欣赏《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空城计教案7篇

空城计教案7篇

空城计教案7篇《空城计教案7篇》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空城计教案第1篇素质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鉴赏力。

3.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孔明的“三笑”的他的“空城计”得以施行成功的重要原因。

2.难点: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课时划分 2课时指导预习1.读准下列字音:遁(dun)隐匿(ni)骇然(hai)笑容可掬(ju)抚掌(fu)纶巾(guan)鹤氅(chang)懿(yi)2.解释下列词语:失色:因惊恐不安而变了脸色。

旁若无人:不把旁人放在眼里。

莫非:莫不是,大概。

表推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吗?会唱里面的主题歌吗?三国演义里有很多好听的故事,想不想听?今天就一起学习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空城计”二、研习课文1.简介《三国演义》以及第95回梗概,《空城计》选自第95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描述魏主曹睿令张郃为先锋,与司马懿一同征陇西的故事。

魏军先得街亭,占列柳城,势如破竹,进而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临西城下,而城中只有一班文官和两千伍百名士兵,诸葛亮设空城计,使蜀军转危为安。

2.分小组讨论故事情节发展情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兵临西城第二阶段(2):临危施计第三阶段(3、4)司马中计第四阶段(5、6)孔明释计3.抓住课文故事情节发展的这四个阶段,请同学复述故事。

4.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诸葛亮,文中描写诸葛亮写到他的几次笑,请同学们找出这些描写诸葛亮笑的词语。

明确:笑容可掬、抚掌而笑、拍手大笑。

5.诸葛亮的这“三笑”有什么不同?第一次的笑是为了迷惑敌人,是故作轻松,故作姿态的笑,是一种假笑。

课文《空城计》教案

课文《空城计》教案

课文《空城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空城计》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其性格特点。

(3)能够领会课文中所体现的智慧与谋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空城计》。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问题。

(2)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智慧,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空城计》的内容理解。

(2)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3)课文所体现的智慧与谋略的领悟。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古代战争术语的理解。

(2)对课文中所用谋略的深入剖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课文《空城计》的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要求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组织小组竞赛,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评价。

(2)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价:(1)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2)针对学生的作业反馈,给予个性化指导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空城计》。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所需道具和场地。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可以适当拓展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古代战争策略和文化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城计》教案篇一:《空城计》首页[新中动态][科组动态][高考备考][中考备考][试卷资料][论文总结][原创天地][人物通讯][公文写作][典范教案][社团风采][好书品读][幽默笑话][建站帮助][健康生活][奇闻轶事]一支歌把我们带入了一段历史??,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支什么歌吗?二、新授(一)解题、阅读定向1、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演义》这本书?教师小结:《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历程,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著作除本书外,他还与施耐庵合写了《水浒传》。

2、简要介绍小说特点及阅读要点:小说三要素、阅读方法——通过环境、情节的分析来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

3、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之中,你们最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特征?(教师板书:“诸葛亮”及“智慧”。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计”是什么意思?“三十六计”你知道哪些?学生纷纷回答:苦肉计、调虎离山、金蝉脱壳。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它是一种怎样的策略呢?学完课文,你们会明白。

(二)检查预习1、大家都预习好课文了吗?在预习中,你有没有碰到不理解的词句?2、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在朗读过程中要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同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内容。

3、大家理解文章的内容吗?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提醒方法:谁?干什么?怎么样?)(三) 快速浏览全文,整理故事情节事情的开端、起因是什么?——兵临城下。

“蜂拥而来”说明司马懿兵马很多。

(体味“蜂拥”一词好在哪里)发展:临危之际,诸葛亮开始使用妙计。

高潮是什么?板书:(一)开端司马懿兵临西城(二)发展诸葛亮临危施计(三)高潮司马懿中计(四)结局诸葛亮释计教师:文章引人入胜,不仅因为情节吸引人,还因为人物形象生动(五)由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故事情节(1)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通常我们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

本文虽是长篇节选,但是情节依然清晰完整。

下面请大家根据情节,把课文分作四个层次。

(学生划分课文层次。

)(2)课文的情节围绕着诸葛亮施空城计展开。

请大家在“计”字前面各添加一个动词,以此来概括各层的内容。

(教师板书:“计”以及“逼”、“施”、“中”、“释”等。

)2、通过情节分析人物下面我们就从情节入手来看看文章是如何具体表现诸葛亮的智慧的。

(1) 开端司马懿兵临西城:这一部分写的是诸葛亮施用空城计的背景。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军情紧急?这对表现诸葛亮的智慧有何作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教师板书:“军情紧急”及“侧面”。

)(2) 发展诸葛亮临危施计:面对如此紧急的军情,诸葛亮是怎样施计的?这可见诸葛亮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教师板书:“处变不惊”及“正面”。

)(3) 高潮司马懿中计:诸葛亮精心安排了一个旨在迷惑敌人的空城计,久经沙场的魏国名将司马懿有这么容易上当吗?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表明司马懿态度变化以及他采取的相应行动的词语。

(不信——为什么?→望——见什么?→大疑——疑什么?何根据?→退——表现了诸葛亮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教师板书:“镇定自若”及“侧面”。

)本层中写到诸葛亮“笑容可掬”,请大家联系当时的情况,说说他的笑中有何含义?(4) 结局诸葛亮释计:司马懿终于领兵退去了,我们也替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然而,我们也不免产生疑问:诸葛亮凭什么断定司马懿会上当?古人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诸葛亮为何要冒险设计而不赶紧撤退?这表现人物的什么品质?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的?本段还对众官作了描写,这对表现诸葛亮有何作用?(教师板书:“料事如神”及“正面、侧面”。

)*本层中还有两处写到了诸葛亮的笑,找出来,联系上下文,分析一下,诸葛亮的笑中各有何含义?三次。

笑容可掬→抚掌大笑→拍手大笑(板书)老师:孔明的这三次笑分别具有哪些不同,请小组讨论,并选出你们小组的代表发言。

(小组讨论)A. 学生讨论B. 小结:同学们讲得都非常好,我综合同学们的意见可以知道,孔明的第一次的笑是故做轻松,故做姿态的笑;他的第二次笑是侥幸的、如释重负的胜利的笑;第三次笑刚才有一位同学发言说“孔明第三次的笑是笑司马懿是个大笨蛋”,可见这是对司马懿的嘲笑,也是自豪的笑。

(板书:故做轻松、故做姿态→侥幸、如释重负→自豪、嘲笑)通过这三次笑,我们联系课文发生的故事,孔明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板书:孔明:足智多谋、处乱不惊、神机妙算、临危不惧)*那司马懿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学生讨论明确:1.联系《三国演义》整部小说的故事发展来看,在“空城计”之前,司马懿刚打了胜仗,占了街亭,可见在街亭一仗中,司马懿是深思熟虑。

在《空城计》这个文章里,提到司马懿料孔明“平生谨慎,不曾用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可见司马懿是老谋深算的。

2. (板书:疑心病重、老谋深算、狡诈多端、多疑自负)小结:司马懿既然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那他为什么会中了孔明的计?孔明的空城计为什么会得以成功?请各个小组组织讨论,归纳本组的意见,选出一个代表来发言。

原因:“出奇计、用奇招”,其实这也是诸葛亮的“空城计”得以施计成功的重要原因,出乎其意料之外,也就是我们学的一个成语,是出奇不意(板书:出奇不意)出奇不意,这也是我们今天所教的《空城计》中孔明吓退司马懿的重要原因,也是本文的主旨。

神机妙算的孔明之所以比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略胜一筹,就源于孔明的“出奇不意”。

(5)教师对本环节小结:总的来看,这篇文章是从两个方面来表现诸葛亮的智慧的。

如果说情况紧急、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表现的是诸葛亮的“胆”的话,那么他对形势的准确分析和判断充分表现了他的“识”。

(教师板书:“胆”及“识”。

)(6)谁能说说诸葛亮的“胆”和“识”之间的关系吗?(他的胆来自于他对问题的准确认识;他对问题的准确认识来自他的镇定和冷静的态度。

)(六)学生讨论拓展1、现在我们来讨论两个问题:(1)假如这次魏国领兵的不是司马懿,而是他的次子司马昭,诸葛亮还会用“空城计”吗?(2)诸葛亮身为蜀国的丞相,在当时的形势下,他的生死可谓关系到蜀国的存亡。

而此时诸葛亮却把自己置身于作战的最前沿,还冒险用了空城计,如果他的计谋不够周密,如果他的部下表现得不够镇定,如果司马懿并不完全像他设想的那样多疑,如果司马懿能听取他儿子的意见,如果司马懿也冒险进攻等等,后果都将不堪设想,三国的历史恐怕也要重写!你对诸葛亮的这种冒险做法有何看法?(教师小结:能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这正是其智慧过人之处。

谨慎而不胆小,冒险而不盲目,这种冒险精神对我们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是有启示的。

)2、在《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表现诸葛亮智慧的故事。

你还能列举出其中的一些吗?(教师:《三国演义》中精彩的篇章很多。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我建议大家课余挤点时间好好读一读《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想你的收获一定会很多。

)三、知能迁移今天,请同学们回去之后,结合课文,展开想象,运用我们所学到的描写的方法,替司马懿写一段话,回复诸葛亮对他的嘲笑。

四、小结本课学习了小说的阅读方法。

对诸葛亮这一形象加深了理解。

对智慧有了新的认识。

五、练习文后练习四。

板书设计:空城计罗贯中孔明的三笑:笑容可掬→抚掌大笑→拍手大笑故做轻松、故做姿态→侥幸、如释重负→自豪、嘲笑孔明:足智多谋、处乱不惊、神机妙算、临危不惧司马懿:疑心病重、老谋深算、多疑自负、狡诈多端空城计:出奇不意这节课我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了大量由于教材篇幅所限无法容纳的学习内容,大大突破了传统教学以“课堂”、“教科书”为中心的狭小范围。

在学法指导上我重点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我做到了优化导课,优化学生的学习活动,让趣味贯穿课堂始终,把学生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但是,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有些环节如表情朗读还有具体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时,耗时过多,这些环节可以放到单元语文活动课中去完成。

14、心声作者:加入日期:06-09-19教学目的: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2.体会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缩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

)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明确: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

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

他的这一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无端嘲笑。

最后,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主人公万卡和自己的心声。

2.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三、自主阅读,体验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凋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并设计话题让学生讨论。

出示话题并进行讨论:小说着重刻画了几个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明确:李京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全文,讨论: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结合小说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谈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

)明确: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

这些愿望都建构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

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3.引导学生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