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能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成都十二五规划

成都十二五规划

成都十二五规划目录序言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发展目标第二篇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第一章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第一节优化市域空间布局第二节构建田园城市生态体系第二章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第一节推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建设第二节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第三节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第三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节加强农村发展环境建设第二节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第三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第四章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节构建市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二节加强城乡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三节推进城乡市政公用设施一体化第五章全面推进灾区振兴发展第一节改善灾区发展条件第二节提升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节加强灾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第三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一章推进战略功能区建设第一节推进市域战略功能区建设第二节规划建设“天府新区”第二章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一节加快发展先导服务业第二节加快提升支柱服务业第三节加快培育新兴服务业第三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一节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第二节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第三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第四节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第五节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第六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第四章提升发展现代制造业第一节推动汽车产业高端化第二节推动石化产业高端化第三节推动食品产业高端化第四节推动制鞋、纺织服装及箱包皮具产业高端化第五节推动家具产业高端化第六节推动冶金建材产业高端化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一节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第二节加快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第三节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第四篇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第一章建设国际性区域枢纽第一节建设国际性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第二节建设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第二章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第一节加强“三中心”建设第二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第三章加快成都经济区建设第一节推进区域市场共融第二节推进基础设施共建第三节推进公共服务共享第四节推进生态环境共保第四章加强多层次区域合作第一节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第二节强化与中西部地区合作第三节加强与发达地区合作第五章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第一节加快成都企业全球化产业布局进程第二节全面提升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水平第三节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载体建设第六章扩大对外贸易第一节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第二节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三节营造对外贸易环境第七章优化对外开放环境第一节提升国际投资吸引力第二节提升国际投资开放度第三节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第五篇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一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一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第二节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化第三节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第四节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第二章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第一节壮大创新主体第二节夯实创新基础第三节优化创新环境第三章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第一节加快重点人才队伍建设第二节统筹各类人才开发第三节创新人才开发机制第六篇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第一章提升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第一节积极扩大就业第二节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二章提高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第一节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第二节积极发展福利和老年事业第三节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第三章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第一节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第二节积极发展体育事业第四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一节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第二节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第三节提高公共安全水平第五章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第一节健全民主制度第二节加强法制建设第七篇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第一章强化资源保障和节约利用第一节强化能源保障和节约利用第二节强化土地资源保障和节约利用第三节强化水资源保障和节约利用第四节创新资源节约利用机制第二章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第一节加强水环境保护第二节加强大气环境保护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第四节鼓励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第五节完善污染治理机制第三章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第一节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第二节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第三节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第四节加大循环经济技术推广力度第八篇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一章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第一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第二节加强精神文明创建第二章全面繁荣文化事业第一节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二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第三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第一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第二节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第四章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一节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第二节塑造国际性文化品牌第九篇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第一章深入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第一节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二节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第三节深入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第四节加快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第二章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第一节推进城乡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第二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第三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四节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第三章创新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第一节推进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第二节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第三节加快社会建设体制改革第四节创新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第十篇推进规划纲要实施第一章加强政策引导第一节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第二节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第三节优化产业政策导向第四节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第二章强化实施保障名词解释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4.28•【字号】成府发[2013]8号•【施行日期】2013.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价格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成府发〔2013〕8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2013年4月28日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全力推进西部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的重要机遇期。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全面提升物流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物流业在我市全面实施“五大兴市战略”、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依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等,编制本规划。

规划期2011年至2015年,本规划是指导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十一五”物流业发展回顾(一)发展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现代物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物流成本不断降低,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物流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物流业在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乡共享城市文明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有力推动了城市发展。

(见专栏1、专栏2、专栏3)(略)“十一五”期间,我市着力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通道建设。

建成投运双流机场第二跑道和空港第二货站,加密成都至国际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班密度,共开通国际直飞客运航线13条、货运航线6条。

建成投运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开通成都至上海、深圳、广州、天津、连云港等沿海港口城市的9条铁路货运班列,积极推进开通“亚欧”铁路货运直达班列。

成都CNG、LNG站现状、布局与规划-中石油、中海油规划

成都CNG、LNG站现状、布局与规划-中石油、中海油规划

成都CNG、LNG站现状、布局与规划情况中石油、中海油5年LNG站规划成都LNG站现状1。

已建成5座:昭觉寺公交场站(CNG+LNG)都江堰(CNG+LNG)温江万家湾公交场站(三环外)温江万春公交场站(国色天香旁)十陵公交场站(CNG+LNG)2.紧接着拟建站:3座龙泉公交场站华阳公交场站双流公交场站3. 成都市的LNG站,由成都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负责、成都市公交公司具体操作;四川省在高速路上的LNG站,主要是通过中石油、中石化来操作。

(消息来源:市安监局、LNG站安装公司)4。

目前,省内LNG站均未获得四川省发改委的正式批准,都是先干着再说。

成都交投集团(官方网站消息)2011年5月交投集团能源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能源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合作建设加气加油站交投集团已在成都市三环路沿线建成8座加气站。

根据规划,未来还将建设80多座加气和加油站。

成都市加气站分布图成都64座加气站列表成华区(16个)1、建材路CNG加气站成都市成华区建材路15号2、中国石化加气站:成都市成华区站北东横街3、成都鲁能八里庄加气站:成都市成华区二环路东一段4、建南加气站: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5、建北加气站 :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三段186、成都创意CNG加气站:成都市成华区驷马桥路10号7、双庆路加气站:成都市成华区双庆路3号8、青龙场加气站:成都市成华区昭青横路9、成都鲁能青龙加气站:成都市成华区双荆路10、环卫加油加气站:成都市成华区槐树店路11、中国石油公交压缩昭觉CNG加气站 :成都市成华区昭青横路12、永龙加气站:成都市成华区五桂路13、二仙桥加气站 :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北路3号14、CNG加气站: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路54号15、成都通能CNG加气站:成都市成华区青衣江路16、成都通能加油加气站 :成都市成华区和美西路金牛区(8个)1、九里堤CNG加气站:成都市金牛区九里堤中路123号2、西北桥加气站 :成都市金牛区九里堤南路66号3、长新加气站 :成都市金牛区二环路北一段151号4、川金CNG站:成都市金牛区茶店子东街3号5、何兴交大路加气站:成都市金牛区交大路254号。

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

一、面临形势和发展基础(一)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全球正在孕育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和粮食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世界主要国家加快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的竞争正在不断展开。

国家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国内区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

全国各省(区、市)纷纷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态势。

我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现有发展方式的局限性和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需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课题组【内容提要】近年来新能源技术进步加快,成本大幅下降,很可能成为金融危机后最为重要的新兴产业。

我国新能源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地方与企业的积极性很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哄而上、无序发展与新能源发电上网难等问题,亟须明确发展思路,理顺体制机制,突破技术瓶颈,争取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中占领产业制高点。

【关键词】新能源/体制机制/技术瓶颈/发展思路一、国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一)新能源技术创新加快,能源转换效率显著提高,价格大幅下降风电最大单机容量由上世纪80年代30千瓦提高到目前的5000千瓦,上网价格由15.8欧分/千瓦时下降到4欧分/千瓦时。

硅基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由上世纪90年代不到10%提高到目前的17%~18%,并出现了82%的技术学习曲线,即规模增加1倍,价格下降18%。

风电价格有望下降到3欧分/千瓦时,太阳能发电价格在2020年前后可与火电相当。

(二)新能源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在新增能源供应中占有重要位置,逐步由补充能源提升为主力替代能源过去10年,光伏太阳能年均增长38%,风电年均增速也达到28%。

2008年全球有10台核反应堆在建(不包括中国),是自1985年以来开建核电站数量最多的一年。

(三)发展新能源被认为是同时解决金融危机与气候危机的战略性支点,主要国家经济刺激方案中加大了相关领域的投资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欧盟等主要国家把新能源作为新兴产业,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在经济刺激方案与经常性研究预算中加大了新能源领域的投入。

美国的经济刺激方案中的10%,即800亿美元投入新能源领域,这是美国历史上政府在能源领域的最大投资。

欧盟在新能源研究开发上的支持力度也很大,仅碳捕捉与封存技术一个示范项目的预算支持就高达12.5亿欧元。

私营部门的资金也很活跃,美国硅谷大量科技公司转向了新能源的研究。

二、我国的新能源资源状况,产业基础与存在的问题(一)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5.4亿千瓦,年发电量2.47万亿千瓦时,世界排名第一。

“十二五”期间四大新能源产业将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四大新能源产业将协调发展

《 划 》 ) 经 制 定 完 规 已
。 毕 , 目前 正 在 征 求 各 方 面 的 意 见 和 建 议 。 据 _ 悉 , 新 能 源 作 为 七 大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之 一 , 未 来 发 展 重 点 锁 定 在 核 电、 风 电、 太 阳 能 和 生 物 质 能 四 大 产 业 上 。 其 中 , 太 阳 能 和 生 物 质 能 发 电装 机 容 量 目标 基 本
布 实 施 , “ 二 五 ”期 间新 材 料 产 业 的 突 破 十 重 点 、 支 持 体 系 以 及 发 展 目标 即 将 得 以 明 确。 工 信部 人 士表 示 ,新材 料产 业 对于 支撑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 构 建 国 际竞 争 新 优 势 具 有 重 要 的 战 略意 义 。 据 介 绍 , “ 二 五 ”期 十 间 ,新 材 料 产 业 将 积 极 发 展 特 种 金 属 功 能 材 料 、 高 端 金 属 结 构 材 料 、先 进 高 分 子 材 料 、 新 型 无 机 非 金 属 材 料 、 高 性 能 复 合 材 料 和 前 沿 新材 料共 六大 类 别 。 规 划还 将 明确 , “ 二五 ”期 间将 组 织实 十 施 一 批 重 大 工 程 和 重 点 项 目,促 进 产 学 研 用 体 化 , 推 动 材 料 产 业 升 级 换 代 。规 划 要 求 , 力 争 到 2 l 年 建 立 起 具 备 一 定 自主 创 新 05
.s 广 士 十 二五 战 略 ,- l ●一・ "  ̄ - ・L L 新 兴产 和 发展 关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的 意 见 》( 称 “ 见 ”) 下 意 提
出 ,  ̄ 2 1年 , 广 东 全 省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产 l0 5 J 值 超 过25 亿 元 ,增 加 值 占生 产 总值 的 比重 . 万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安培供稿)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专家解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或将迎来又一政策利好,政府要改变急功近利的心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

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明确,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綦成元表示,加快《规划》的实施,不仅对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促进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是促进当前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措施。

《规划》明确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7大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制定了产业发展路线图,提出了各领域发展的标志性目标、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与拓展市场应用等创新发展重大行动计划、主要政策措施。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一)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锂电池隔膜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锂电池隔膜
不少 隔膜 材料 项 目, 目前 已有近 5 o 家隔膜企 业 , 数量远超全球其他 国家和地 区, 但 因为技
术 问题 , 即使在 3 c 电子产 品用小型锂 离子 电池 市场 , 国产 隔膜产 品也 难 以进入 ; 而在 动 力锂 离子 电池市场 , 因技术所 限 , 中国代表性隔膜企 业 尚无法生产 出用于新 能源 汽车等
展发表 自己的看法和 意见 , 希望能对读者全面、 深入 了解锂 离子 电池隔膜材料有所裨益 。
新枷 料产业 N O . 1 2 0 1 3口
高端领域 的P P / P E / P P 三层隔膜 材料产 品。
总 的来看 , 大力发展高端 隔膜材料产 业化技 术, 促进隔膜材料产业均衡发展 , 已 成为 中 国锂 离子 电池产 业乃至下游新 能源汽车产 业和 储能产 业发 展的 当务 之急。 鉴于 此, 本
期特推出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专题, 邀请知名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 就产业和技术的发
编者按
以新能源 汽车产 业和储 能产业为代表 的新能源产 业是有 望带领全球 经济走 出低谷 的新 兴高技 术产业 , 全球 主要 国家和 地 区的政府都在倾力扶持 , 我 国也不例外。 2 0 0 9 年以
来, 无论是政 策还是 资金 , 政府 都在不 断加大 支持力度 。 其 中, 锂离子 电池是 新能源汽车 产业 与储 能产 业的核 心部件 ,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在锂 离子 电池的 4 大关键 材料 中, 正极 材料、 负极材料和 电解 液对 电池 能量密度 的 提高起 着关键 作用 , 而 隔膜 则是 电池安全 的重要保障 。 从产 业发 展来看 , 因为技术壁垒相 对较 高 , 隔膜 材料成 为我国唯一还没有 实现 自 给 的关键 材料。 近3 年 来, 尽管 我国上 马了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6.01•【字号】成府发[2012]27号•【施行日期】2012.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成府发〔2012〕27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0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六月一日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加快“十二五”时期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发挥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成都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30号)、《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的通知》(成办发〔2009〕64号),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文化产业,主要涵盖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七个重点行业。

一、规划背景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正在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强化文化软实力,把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相结合是世界发展的一种潮流,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战略发展重点和支柱产业。

“十二五”期间,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文化产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要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在“十二五”时期大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使成都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全面提升;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成委发〔2011〕23号)中,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在成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05•【字号】成府发[2012]21号•【施行日期】2012.04.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成府发〔2012〕21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二年四月五日成都市能源发展“ 十二五”规划为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十二五”时期全市能源供应保障水平,为我市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奠定坚实的能源保障基础,根据《四川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和《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能源发展回顾(一)“十一五”能源发展基本情况。

1.能源保障能力持续提高。

“十一五”期间,全市用能需求不断加大,能源消费总量由“十五”末期的2395万吨标准煤,增加到“十一五”末期的3753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9.4%,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65,能源供需基本平衡。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能源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了全社会生产生活能源需求。

2.能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2009年底,全市整体退出煤炭开采行业,电力成为我市主要能种,全市基本形成以电力为主,煤炭、天然气、成品油多元互补的能源消费结构。

2010年,电力、天然气、成品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为36.77%、13.15%、17.58%,煤炭及其他能源所占比重为32.5%。

注:本表中的煤炭指原煤,不含洗精煤、其他洗煤和煤制品。

3.能源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电力方面,电网建设完成总投资117亿元,是“十五”时期电网建设总投资的近4倍,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发电机组4×19万千瓦、国电集团金堂电厂2×60万千瓦机组实现并网发电。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二篇 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二篇 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第二篇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以统筹兼顾为原则,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灾区振兴发展,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努力建设城乡繁荣、产业发达、居民幸福、环境优美、文化多样、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实现综合竞争力中西部领先。

第一章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坚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九化”导则,深化完善全域成都规划,规范空间开发,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推进繁华城镇和优美田园有机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第一节优化市域空间布局以市域生态本底及现实条件为依据,在充分保护和尊重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将市域划分为提升型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四大总体功能区。

第二节构建田园城市生态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节地节能、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强基本农田、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县城、重点镇为节点,以城乡一体的交通、通信、公共服务和生态绿道等体系为依托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空间结构和多层次、多功能“显山、亮水、露田”生态体系。

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建设。

结合城乡统筹综合示范、土地综合整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战略功能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建设、场镇改造等,努力将北新干道示范线、蜀龙大道-成青金快速路-唐巴路示范线等11条示范线,温江区、都江堰市、郫县、新津县4个整县推进示范县和龙泉驿区同安镇、青白江区城厢镇等24个整镇推进示范镇(乡、街道),打造成产业及形态上体现差异化、多样性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现实样板。

专栏7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规划线路1.北新干道示范线,建成北部现代商贸及现代农业综合示范线。

2.蜀龙大道-成青金快速路-唐巴路示范线,建成国际物流及现代制造业示范线。

3.成龙路-东二路-成洛路示范线,建成现代汽车产业及休闲旅游综合示范线。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完整版)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完整版)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指南,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准确把握未来发展形势,抢抓机遇,攻坚破难,乘势而上,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十一五”时期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两个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预计五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2010年达到1.69万亿元。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突破,充分开放合作打开新局面。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民族地区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省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抗震救灾取得伟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地震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注:①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是当年价,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②人均指标、城镇化率是由常住人口计算。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重点产品目录 (2).doc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重点产品目录 (2).doc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重点产品目录为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推动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我部组织制定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前言.。

.。

..。

..。

.。

.。

.。

..。

...。

.。

...。

......。

.。

1一、发展现状和趋势。

...。

.。

..。

...。

..。

..。

.。

..。

2(一)产业现状...。

.。

..。

.....。

.。

..。

..。

.........2(二)发展趋势.。

.。

.。

.。

.。

.。

.。

.。

....。

..。

.。

.。

.。

.3二、总体思路。

.。

.....。

...。

...。

...。

...。

....。

..。

5(一)指导思想。

....。

...。

...。

.。

..。

..。

..。

.。

.。

..。

5(二)基本原则。

.。

.。

...。

.。

..。

......。

.....。

..。

..5(三)发展目标...。

....。

.。

.。

...。

..。

...。

.....6三、发展重点。

..。

..。

.。

.。

.。

.。

.。

..。

...。

....。

.。

.。

...。

7(一)特种金属功能材料...。

..。

.。

...。

.。

.。

.。

..。

7(二)高端金属结构材料.。

..。

.。

.。

......。

....。

.9(三)先进高分子材料.。

.。

..。

...。

.。

..。

......。

.11(四)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

....。

.。

.。

.。

13(五)高性能复合材料.。

.。

...。

.。

..。

..。

.。

.。

.。

14 (六)前沿新材料.。

.。

.。

....。

.。

....。

..。

.。

..。

.....16四、区域布局..。

...。

.。

....。

.。

..。

....。

..。

....。

.。

17五、重大工程.。

.。

..。

.。

.。

.。

.。

...。

四川省“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一、前言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四川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积极把握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机遇,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旨在加快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二、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在“十一五”期间,四川省新材料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企业。

在某些领域,如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取得了技术突破,并实现了部分产品的国产化替代。

同时,科研创新能力也有所提升,建立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平台。

(二)面临形势随着全球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求,新材料产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国内外市场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四川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然而,四川省新材料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与发达地区相比,产业整体规模仍然较小,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链条不够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尚不健全。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集聚为重点,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新材料产业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为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坚持创新驱动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新材料产业规模显著扩大,总产值达到____亿元以上。

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若干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三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样本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三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样本

第三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抢占高端产业发展制高点, 推动重点产业高端化,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逐步建立起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市域现代产业体系。

到 , 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3:45:52, 培育一批产值上100亿元的大企业和上500亿元、 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 建成5个以上产值上千亿元的产业园区, 成都高新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园区,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第一章推进战略功能区建设以”西部第一、全国一流”为目标, 以市级和区( 市) 县级战略功能区作为成都市战略性产业功能的空间载体, 推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 创新开发建设模式,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推进机制, 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第一节推进市域战略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天府新城、金融总部商务区、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西部新城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功能区、”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建设, 精心打造”成都服务”品牌, 建设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积极推进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等建设, 精心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世界旅游知名品牌, 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石化产业功能区建设, 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新兴产业基地。

按照区( 市) 县错位发展的要求, 确定区( 市) 县级战略功能区, 以区( 市) 县为主体, 自主配置资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第二节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充分发挥和依托成都的核心影响力, 创新机制、拓展空间、聚集资源, 高起点规划建设天府新区。

加快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 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 完善金融、商贸、物流等综合服务功能,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 优化人居环境, 建设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化新城, 力争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最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最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建设天然气应急储备,是城市规划发展所需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具备实现新跨越的客观条件。

成都市城镇化加速发展,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城市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将极大增强。

十二五期间,成都市面临众多机遇。

十二五期间,成都市发展目标为: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三步走”战略步骤,今后五年,要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把成都建成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

十二五末,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2%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上万美元,经济增长保持适度领先,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综合城镇化水平达到60%,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3:45:52,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城乡社会建设全面进步,户籍人口控制在1260万人以内;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新型城乡形态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十二五期间,成都将积极发展新能源,推进生物质能源利用,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不低于31%;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较2010年下降16%,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0年下降17%,江河水质、大气质量明显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38%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2910万立方米。

在能源建设方面,强化能源供应保障,全方位推进节能。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适度超前。

天然气建设方面,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企业的战略合作,形成天然气增量供应的长效机制。

实施“有保有压”的天然气有序供应应急预案。

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录前言 (1)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2)(一)我国光伏产业概况 (2)(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特点 (4)二、“十二五”面临形势 (5)(一)我国光伏产业面临广阔发展空间 (5)(二)光伏产业、政策及市场亟待加强互动 (6)(三)面临国际经济动荡和贸易保护的严峻挑战 (6)(四)新工艺、新技术快速演进,国际竞争不断加剧 (6)(五)市场应用不断拓展,降低成本仍是产业主题 (7)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7)(一)指导思想 (7)(二)基本原则 (7)(三)发展目标 (8)四、“十二五”主要任务 (10)(一)推动工艺技术进步,实现转型升级 (10)(二)提高国产设备和集成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水平 (10)(三)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不断降低产品成本 (10)(四)促进光伏产品应用,扩大光伏发电市场 (11)(五)完善光伏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11)五、“十二五”发展重点 (11)(一)高纯多晶硅 (11)(二)硅碇/硅片 (12)(三)晶硅电池 (12)(四)薄膜电池 (12)(五)高效聚光太阳能电池 (13)(六)BIPV组件 (13)(七)光伏生产专用设备 (13)(八)配套辅料 (14)(九)并网及储能系统 (14)(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4)六、政策措施 (14)(一)提升光伏能源地位,加强产业战略部署 (14)(二)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光伏产业发展 (15)(三)着力实施统筹规划,推进产业合理布局 (15)(四)积极培育多样化市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15)(五)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16)(六)完善标准体系,推动检测认证、监测制度建设 (16)(七)加强行业组织建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17)前言太阳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15.四川省“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15.四川省“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汽车制造产业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发展基础 (1)第二节主要问题 (3)第二章面临形势 (4)第一节国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4)第二节国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5)第三节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加剧 (6)第三章总体要求 (7)第一节指导思想 (7)第二节基本原则 (7)第三节发展目标 (9)第四章重点任务 (9)第一节加强引进合作,促进整车制造基地化 (9)第二节加大产品调整,促进产品结构合理化 (10)第三节加快战略重组,促进龙头企业大型化 (11)第四节推动集聚集约,促进产业布局园区化 (12)第五节抢抓战略机遇,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13)第五章规划实施 (14)第一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4)第二节保障生产要素供给 (14)第三节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15)第四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5)第五节支持兼并重组 (15)第六节积极抢占细分市场 (16)第七节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16)第八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 (17)第九节推进汽车产业技术创新 (17)第十节加强汽车人才队伍建设 (18)汽车产业是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大、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是我省重点发展的“7+3”产业之一。

为促进全省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根据《四川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结合我省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1-2015年。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我省汽车制造产业主动适应国内汽车产业深度重组、结构大调整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趋势,全省汽车产销稳步增长,重大项目顺利实施,新能源汽车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十一五”期间,我省汽车产销量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

2010年,全省生产汽车25.9万辆,增长33.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7个百分点。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工业总产值838亿元,增长3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新能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成都市新能源产业功能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一一年六月目录一、发展基础与发展前景 (1)(一)发展基础 (1)(二)发展前景 (6)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7)(一)发展思路 (7)(二)发展目标 (7)三、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 (8)(一)空间布局 (8)(二)发展重点 (9)1. 太阳能 (9)2. 核能 (11)3. 风能 (12)4. 动力及储能电池 (13)5. 智能电网 (14)四、主要任务 (14)(一)掌握核心技术 (14)(二)培育优势企业 (16)(三)加快项目推进 (16)(四)完善平台建设 (17)(五)加快载体建设 (17)五、保障措施 (18)(一)加强组织领导 (18)(二)加强政策扶持 (18)(三)落实规划任务 (18)(四)强化目标考核 (18)为进一步推动成都新能源产业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西部第一、全国一流”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的要求,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成都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成都市产业功能区规划》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前景(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成都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建立了新能源产业功能区,加快核心技术研发与转化,加强产业招商与项目建设,实现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技术路线较为领先、产品类别相对齐全、产业链比较完善、研发与检测实力比较雄厚的产业发展特色。

2010年,成都获批“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成都(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并蝉联“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能源产业城市”称号。

1. 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成都新能源产业自2008年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6.75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87%,年均增— 1 —长率达70%。

其中,太阳能、核能、风能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33.86亿元、72.45亿元、80.44亿元,分别占新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7%、25%、28%。

2. 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太阳能产业。

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8户,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亿元。

晶硅光伏方面,具备多晶硅材料、铸锭、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已形成500兆瓦硅片、500兆瓦电池片、150兆瓦电池组件生产规模;薄膜光伏方面,非晶硅、碲化镉、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全面发展,具备薄膜材料、玻璃基板、薄膜电池的完整产业链,在建薄膜光伏产能3200兆瓦,预计今年首个非晶硅薄膜电池项目可实现投产;聚光光伏方面,已开工建设全球首个聚光光伏产业园,将形成2GW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生产能力;光热方面,2.5GW聚光热发电反射镜系统生产线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核能产业。

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8户,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亿元。

核能发电方面,在核动力工程设计、核蒸汽供应系统集成供应、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反应堆工程实验研究及核级设备鉴定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拥有一批压力容器、控— 2 —制棒驱动机构、核电主管道、超细颗粒各向同性石墨制品等核岛关键部件、材料的生产企业;非动力核技术应用方面,在同位素及制品、辐照加工等方面具有一定基础。

——风能产业。

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9户,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亿元。

拥有1.5兆瓦级以上的风电电机生产能力,风电润滑液压设备、风电轴承产能规模居国内领先,目前已形成2200台风电电机、7000套风电润滑液压设备、1.2万套风电轴承生产规模。

——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

现有企业9户,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

具备镍氢电池及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解质完整产业链,目前已形成年产贮氢合金材料5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8500吨、隔膜500万平方米、水性粘合剂1100吨、锂电池2000万安时的生产规模。

——智能电网产业。

现有企业10余户,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

已有微功率智能电网用户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电表、智能型交流和直流一体化系统等相关研发产品。

3. 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太阳能产业。

晶硅光伏方面,在多晶硅及单晶硅铸锭、切片,多晶硅及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方面具有核心竞争— 3 —力;薄膜光伏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N碲化镉液相合成技术,非晶锗硅双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核心技术;聚光光伏方面,拥有集发电和LED照明于一体的双用聚光太阳电池组件、追踪式大型菲涅耳透镜点聚焦太阳能系统等国家太阳能专利,太阳能自动控制器、太阳能户用聚光光伏(CPV)发电系统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认证。

——核能产业。

拥有核电站一回路主管道材料的成分优化和控制技术、一回路主管道大尺寸弯管铸件致密化静态铸造技术、焊缝探伤检测技术,具有国内领先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风能产业。

“兆瓦级变速恒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已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具有大型风电轴承成形加工工艺和检测技术,拥有风机的核心控制技术,成功申请“风力发电机增速器的稀油润滑装置”、“立式旋转机械的润滑供油设备”、“风力发电润滑系统过滤器”等15项风电润滑液压冷却系统专利。

——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

拥有“宽温区镍氢电池”、纳米磷酸铁锂、锂电池隔膜制造核心技术。

——智能电网产业。

拥有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电缆网监控系统、能源管理与智能表计、汽车充电设备核— 4 —心技术。

4. 载体建设成效显著2010年,规划建设了成都市新能源产业功能区,引导新能源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

规划方面,功能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已完成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建设方面,已开发建成面积15.1 Km2,建成120余公里骨架道路和110KV变电站4座,形成日供水22万吨、供气50万立方、处理污水3.5万吨能力;管理方面,成立了由市领导任组长的新能源产业功能区领导小组,确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管委会加投资公司的管理模式。

5.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2007年以来,成都累计引进投资额亿元以上新能源项目34个,其中50-100亿元项目4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

——太阳能产业。

已投产的有天威新能源(一期和二期)、天威四川硅业等;处于加快建设阶段的有汉能控股、旭双太阳能等;促进开工的有通威太阳能、中汉电力等。

——核能产业。

已投产的有三洲川化机、川开实业、瑞迪机械等;处于加快建设阶段的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军民两用核动力(非放)研发基地、四川川锅等。

— 5 ———风能产业。

已投产的有天马轴承、成都佳电、川润液压等;处于加快建设阶段的有天之新能源、四川安那际等。

——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

已投产的有宝生新能源、银鑫新能源等;处于加快建设阶段的有国舰、国晶等。

(二)发展前景预计“十二五”期间,新能源产业仍将延续“十一五”高速发展态势,全球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达到5亿千瓦,成都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 6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一)发展思路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以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为依托,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为动力,提高产品水平,壮大生产规模,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以高端集聚和开放合作为途径,以研发设计、试验检测、系统集成和商贸交易为突破,推进制造业服务化,促进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产业辐射影响力;以生产要素保障和政策机制完善为抓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打造发展环境优势,努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力争将我市建设成为“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新能源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31%,工业增加值290亿元,年均增长33%。

其中,太阳能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660亿元;核能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65亿元;风能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50亿元;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00亿元;智能电网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25亿元。

— 7 —三、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一)空间布局充分发挥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特大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北联绵阳、德阳,南接眉山、乐山,积极打造“绵-成-乐”新能源产业发展带,其中,成都重点构建“一核两翼”的产业发展格局。

1. “一核”:即成都新能源产业功能区,为全市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发展区,总体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太阳能、核能、风能、储能电池、智能电网产业为主的研发、制造、商贸流通、总部经济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

2. “两翼”:即新津新能源产业发展翼和龙青金(龙泉驿-青白江-金堂)新能源产业发展翼,为全市新能源产业的配套发展区及特色产业发展区。

新津新能源产业发展翼以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为依托,重点发展新能源材料。

— 8 —龙青金新能源产业发展翼,主要包括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和金堂县。

其中龙泉驿区以经开区为依托,重点发展动力电池;青白江区以天马轴承、三洲核能、三洲特管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风能和核电成套设备及配套产品;金堂县以四川川锅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压力容器等核电装备,进一步延伸核能产业链,积极发展核电环保处理设备等特色产业。

(二)发展重点1. 太阳能(1)光伏重点研发晶硅电池、薄膜电池、光伏聚光产品及电池、配套产品、生产设备、其它新型太阳能电池等相关技术。

重点培育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聚光光伏(CPV)发电系统集成商。

重点发展下列产品:——晶硅电池。

“6N”以上(含“6N”)多晶硅、单晶硅等太阳能光伏电池关键材料;硅材料切片废砂浆回收;转换率大于20%的单晶硅电池片、转换率大于16%的多晶硅电池片、超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

——薄膜电池。

“5N”以上(含“5N”)高纯碲、镉、硫、铟、硒、镓等单质,“5N”以上(含“5N”)碲化镉、硫化镉,“5N”以上(含“5N”)铜铟镓硒等太阳能薄膜电池关键材料;转换率大于10%的碲化镉太阳能电池、转换率大于7%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率大于13%的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转换率大于10%的纳米晶硅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等。

——光伏聚光产品及电池。

聚光太阳能接收器、菲涅尔透镜、聚光光伏电池、太阳跟踪装置及控制系统等。

——配套产品。

折合5mm厚度可见光透射率大于90%的超白玻璃、玻璃基板、逆变器、控制器、导电银胶、铝浆等。

——生产设备。

破锭/切片、清洗蚀刻、丝网印刷、自动焊接设备,坩埚,大型层压机,电池测试分选设备,薄膜电池生产用玻璃清洗、沉积、镀膜、激光设备、磁控溅射、组件测试设备,光学镀膜及配套设备等。

(2)光热重点研发太阳能聚光、集热、传热、储热、发电等相关技术。

重点培育槽式光热发电系统集成商、太阳能热水器及其他光热利用产品生产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