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古代寓言二则练习 苏教版
【中小学资料】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寓言二则》课堂练习 苏教版
古代寓言两则(说明:标注符号“▲”为选做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郑人买履.() (2)遂.()不得履 (3)宁.()信度(4)遽.()契.()其舟 (5)先自度.()其足(6)宁信度.(),无自信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置之其坐. (2) 遂.不得履 (3) 不亦惑.乎(4)遽.契其舟 (5)楚人有涉.江者 (6)宁信度,无.自信也3.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度:(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度:4.解释下列语句中“是”的意思。
(1)是吾剑之所从坠是:(2)你不要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是:(3)韩非是《韩非子》的作者是:5.解释下列“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①其坐至之②市,而忘操之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③(1)做代词,代物的:(2)做动词用的:6.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3)宁信度,无自信也。
(4)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5)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6)是吾剑之所从坠。
(7)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二、阅读理解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你认为郑人最可笑的句子?此句突出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2)本文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体现文章寓意的句子:(2)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三、课外延读拔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苏教版七上语文4古代寓言二则练习题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阅读下面的课内评估语段,回答问题。
(甲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一、甲文选自《》,编纂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 _________(地位),______(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文章的标题是“_______________”。
乙文选自《》,这部书由________(时间)秦相________(人名)组织编写,共_____卷,_____篇,又称《》;文章的标题是“_______________”。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度.()其足吾忘持度.()遂.()不得履.()宁.()信度.()涉.()江遽契..其舟()()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买履.:2..置.之其坐:3.至.之市4.而忘操.之:5. 反归.取之:6.及.反:7. 市罢.:8.遂.不得履:9.何不试之以.足:10. 宁.信度:11.无.自信也:12. 涉.江:13. 坠.于水:14.遽契..其舟:15.其剑自舟中坠于..水:16. 是.吾剑:17. 所.从坠:18.求剑若.此:19.不亦惑.乎:20. 不亦..……乎.:四、区别下列加点的词不同的意义。
①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宁信度.()②先自.度其足()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③至之.市()而忘操之.()是吾剑之.所从坠()④先自度其.足()从其.所契者()⑤是.吾剑()把他说得一无是.处()韩非是.韩国人()⑥.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五、翻译下列各句。
①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②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精品推荐)新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课时训练 苏教版
四古代寓言二则【课内阅读】【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而置之其坐. (坐下来) B.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等到)C.是.吾剑之所从坠 (表示判断词) D.求剑若.此 (如果)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在《刻舟求剑》中详写“刻记号”这一细节?你能想像出这个愚蠢的人当时的神情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两则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就在你面前,你能对他们各说一句精辟的话吗?(1)对郑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刻舟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两则寓言的寓意有什么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提升】囫囵吞枣(元)白王廷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①,枣益脾而损齿。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练习苏教版
《郑人买履》同步练习一、解释加点的词。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度其足()吾忘持度()遽契其舟()()三、翻译下列句子。
1、至之市,而忘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宁信度,无自信也。
四、填空。
1、《郑人买履》作者是_______,______末期____家的代表人物。
短文选自_______,出自其中的寓言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拓展练习。
1、你能找到更多的寓言故事吗?请找出一个并能把它们精彩地讲出来。
2、你能尝试模仿写一则寓言故事吗?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一、duózhì zhī zuó shìér cāo dé nǎichí dù fǎn jí bà suì zhīyǐ nìngshè zìsuì qì qí qì qiúhuò二、dù duó suì qì三、1、等到到集市上去的时候,却忘了拿尺码。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课时训练(语文)
【课内阅读】【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而置之其坐. (坐下来) B.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等到)C.是.吾剑之所从坠 (表示判断词) D.求剑若.此 (如果)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为什么在《刻舟求剑》中详写“刻记号”这一细节?你能想像出这个愚蠢的人当时的神情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两则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就在你面前,你能对他们各说一句精辟的话吗?(1)对郑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刻舟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两则寓言的寓意有什么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提升】囫囵吞枣(元)白王廷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①,枣益脾而损齿。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寓言二则》课堂练习 苏教版
古代寓言两则(说明:标注符号“▲”为选做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郑人买履.() (2)遂.()不得履 (3)宁.()信度(4)遽.()契.()其舟 (5)先自度.()其足(6)宁信度.(),无自信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置之其坐. (2) 遂.不得履 (3) 不亦惑.乎(4)遽.契其舟 (5)楚人有涉.江者 (6)宁信度,无.自信也3.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度:(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度:4.解释下列语句中“是”的意思。
(1)是吾剑之所从坠是:(2)你不要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是:(3)韩非是《韩非子》的作者是:5.解释下列“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①其坐至之②市,而忘操之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③(1)做代词,代物的:(2)做动词用的:6.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3)宁信度,无自信也。
(4)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5)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6)是吾剑之所从坠。
(7)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二、阅读理解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你认为郑人最可笑的句子?此句突出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2)本文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体现文章寓意的句子:(2)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三、课外延读拔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精品]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寓言二则》课堂练习 苏教版
古代寓言两则(说明:标注符号“▲”为选做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郑人买履.() (2)遂.()不得履 (3)宁.()信度(4)遽.()契.()其舟 (5)先自度.()其足(6)宁信度.(),无自信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置之其坐. (2) 遂.不得履 (3) 不亦惑.乎(4)遽.契其舟 (5)楚人有涉.江者 (6)宁信度,无.自信也3.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度:(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度:4.解释下列语句中“是”的意思。
(1)是吾剑之所从坠是:(2)你不要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是:(3)韩非是《韩非子》的作者是:5.解释下列“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①其坐至之②市,而忘操之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③(1)做代词,代物的:(2)做动词用的:6.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3)宁信度,无自信也。
(4)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5)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6)是吾剑之所从坠。
(7)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二、阅读理解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你认为郑人最可笑的句子?此句突出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2)本文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体现文章寓意的句子:(2)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三、课外延读拔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寓言二则》课堂练习 苏教版
古代寓言两则(说明:标注符号“▲”为选做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郑人买履.() (2)遂.()不得履 (3)宁.()信度(4)遽.()契.()其舟 (5)先自度.()其足(6)宁信度.(),无自信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置之其坐. (2) 遂.不得履 (3) 不亦惑.乎(4)遽.契其舟 (5)楚人有涉.江者 (6)宁信度,无.自信也3.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度:(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度:4.解释下列语句中“是”的意思。
(1)是吾剑之所从坠是:(2)你不要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是:(3)韩非是《韩非子》的作者是:5.解释下列“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①其坐至之②市,而忘操之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③(1)做代词,代物的:(2)做动词用的:6.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3)宁信度,无自信也。
(4)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5)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6)是吾剑之所从坠。
(7)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二、阅读理解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你认为郑人最可笑的句子?此句突出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2)本文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体现文章寓意的句子:(2)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三、课外延读拔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古代寓言二则练习 苏教版
古代寓言二则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置之其坐.()(2)而忘操.之()(3)反.归取之()(4)宁信度,无.自信也()(5)楚人有涉.江者()(6)遽.契其舟()2.翻译下列句子。
(1)至之市,而忘操之。
译文:(2)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3.下列语句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郑人/有欲买履者B.何不/试之/以足C.其剑/自舟中/坠于水D.是吾剑之/所从坠4.找出《刻舟求剑》中议论的文字。
答:5.《刻舟求剑》蕴涵着怎样的道理?答:6.填空。
《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作者,战国末期韩国人,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刻舟求剑》选自,这部作品是战国末期秦相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二、课内阅读阅读《郑人买履》,回答7~10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先自度.其足()(2)而置之.其坐()(3)至之.市()(4)宁信度.,无自信也()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译文:(2)何不试之以足?译文:9.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答:三、美文品析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1~13题。
北人①生不识菱②者。
仕于南方,席上啖③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注】①北人:北方人。
②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有角,叫菱或菱角,可吃。
③啖:吃。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仕于.南方()(2)或.曰:“啖菱须去壳。
”()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译文:13.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答:答案解析1.答案:(1)同“座”,座位(2)拿,携带(3)同“返”,返回(4)不(5)渡,从水上经过(6)立即,匆忙2.答案:(1)到了集市上,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练习(语文)
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置之其坐.()(2)而忘操.之()(3)反.归取之()(4)宁信度,无.自信也()(5)楚人有涉.江者()(6)遽.契其舟()2.翻译下列句子。
(1)至之市,而忘操之。
译文:(2)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3.下列语句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郑人/有欲买履者B.何不/试之/以足C.其剑/自舟中/坠于水D.是吾剑之/所从坠4.找出《刻舟求剑》中议论的文字。
答:5.《刻舟求剑》蕴涵着怎样的道理?答:6.填空。
《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作者,战国末期韩国人,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刻舟求剑》选自,这部作品是战国末期秦相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二、课内阅读阅读《郑人买履》,回答7~10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先自度.其足()(2)而置之.其坐()(3)至之.市()(4)宁信度.,无自信也()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译文:(2)何不试之以足?译文:9.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答:三、美文品析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1~13题。
北人①生不识菱②者。
仕于南方,席上啖③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注】①北人:北方人。
②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有角,叫菱或菱角,可吃。
③啖:吃。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仕于.南方()(2)或.曰:“啖菱须去壳。
”()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译文:13.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答:答案1.答案:(1)同“座”,座位(2)拿,携带(3)同“返”,返回(4)不(5)渡,从水上经过(6)立即,匆忙2.答案:(1)到了集市上,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练习(语文)
(一)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
2.给下列字注音。
①履()②宁()3.解释字词。
(1)履()(2)操()(3)宁()(4)罢()4.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
2.为下列字注音。
①坠()②遽()③契()3.解释下列词语。
①涉()②是()③遽()④求()4.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②遽契其舟()5.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6.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韩非子》韩非战国 2.①履(lǚ)②宁(nìng) 3.(1)鞋子(2)拿(3)宁可(4)集市已经解散 4.①等他赶。
回来时,集市已经关了,(他)终于没买到鞋。
②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脚。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课堂练习苏教版-精选word版
古代寓言两则(说明:标注符号“▲”为选做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郑人买履.() (2)遂.()不得履 (3)宁.()信度(4)遽.()契.()其舟 (5)先自度.()其足(6)宁信度.(),无自信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置之其坐. (2) 遂.不得履 (3) 不亦惑.乎(4)遽.契其舟 (5)楚人有涉.江者 (6)宁信度,无.自信也3.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度:(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度:4.解释下列语句中“是”的意思。
(1)是吾剑之所从坠是:(2)你不要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是:(3)韩非是《韩非子》的作者是:5.解释下列“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①其坐至之②市,而忘操之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③(1)做代词,代物的:(2)做动词用的:6.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3)宁信度,无自信也。
(4)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5)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6)是吾剑之所从坠。
(7)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二、阅读理解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你认为郑人最可笑的句子?此句突出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2)本文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体现文章寓意的句子:(2)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三、课外延读拔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2019-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练习苏教版
有个北方人,自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后来到南方做官,(一次大家)坐在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有人提醒他说:“吃菱角要去壳。”那人却想掩盖自己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和壳一起吃是想用来清热呀。”人家问他:“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有!”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练习苏教版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寓言二则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置之其坐 ( )
(2)而忘操之 ( )
(3)反归取之 ( )
(4)宁信度,无自信也 ( )
(5)楚人有涉江者 (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译文:
(2)何不试之以足?
译文:
9.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答: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1~13题。
北人①生不识菱②者。仕于南方,席上啖③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答:
答案解析
1.答案:(1)同“座”,座位 (2)拿,携带 (3)同“返”,返回
(4)不 (5)渡,从水上经过 (6)立即,匆忙
2.答案:(1)到了集市上,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2)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3)像这样去找自己的剑,不是很糊涂吗?
3.【解析】选D。正确划分应是“是/吾剑/之所从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寓言二则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
(3)反.归取之()
(4)宁信度,无.自信也()
(5)楚人有涉.江者()
(6)遽.契其舟()
2.翻译下列句子。
(1)至之市,而忘操之。
译文:
(2)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
(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3.下列语句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郑人/有欲买履者
B.何不/试之/以足
C.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D.是吾剑之/所从坠
4.找出《刻舟求剑》中议论的文字。
答:
5.《刻舟求剑》蕴涵着怎样的道理?
答:
6.填空。
《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作者,战国末期韩国人,家
的主要代表人物。
《刻舟求剑》选自,这部作品是战国末期秦相
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二、课内阅读
阅读《郑人买履》,回答7~10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先自度.其足()
(2)而置之.其坐()
(3)至之.市()
(4)宁信度.,无自信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译文:
(2)何不试之以足?
译文:
9.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答: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1~13题。
北人①生不识菱②者。
仕于南方,席上啖③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①北人:北方人。
②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有角,叫菱或菱角,可吃。
③啖:吃。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仕于.南方()
(2)或.曰:“啖菱须去壳。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译文:
13.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
答案解析
1.答案:(1)同“座”,座位(2)拿,携带(3)同“返”,返回
(4)不(5)渡,从水上经过(6)立即,匆忙
2.答案:(1)到了集市上,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2)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3)像这样去找自己的剑,不是很糊涂吗?
3.【解析】选D。
正确划分应是“是/吾剑/之所从坠”。
4.答案: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答案:说明如果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
6.答案:韩非法《吕氏春秋》吕不韦
7.答案:(1)量长短(2)指量好的尺码(3)到……去
(4)指量好的尺码
8.答案:(1)等到郑人返回集市,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2)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
9.答案:启发人们要正确认识实际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答案(示例):削足适履如履薄冰履险如夷
11.答案:(1)到(2)有人(有的人)
12答案:那人却想掩盖自己的短处。
13.答案(示例):不要不懂装懂,否则将闹出笑话;学习(求知)要有诚实的态度;人不能故意遮掩自己的无知(弱点)。
附【译文】
有个北方人,自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
后来到南方做官,(一次大家)坐在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
有人提醒他说:“吃菱角要去壳。
”那人却想掩盖自己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
要去壳,和壳一起吃是想用来清热呀。
”人家问他:“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有!”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