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教案自制花青素鸡尾酒
科学小实验《鸡尾酒的故事》实验教学设计剖析
![科学小实验《鸡尾酒的故事》实验教学设计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dfaf7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15.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科学小实验《鸡尾酒的故事》实验教学设计
鸡尾酒的故事
一、背景
据说在1776年,纽约一家酒馆的一名叫贝特西的女服务员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把多种剩余的酒混合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杯鸡尾酒,从此,鸡尾酒——这个代表酒水混合饮料的名字,风靡全球,其最大特点就是一杯酒能分层设置,五彩斑斓。
现在,我们来进入鸡尾酒背后的科学世界。
二、材料
三个100ml的烧杯、一个250ml的烧杯、食用油、果汁、蜂蜜、玻璃棒
三、实验步骤
1、在三个100ml的烧杯中分别装60ml的食用油、果汁、蜂蜜。
2、把蜂蜜先倒入250ml的烧杯中。
3、然后小心地把果汁也倒入250ml的烧杯中。
4、最后慢慢地把食用油倒入250ml的烧杯中。
四、实验观察及现象
250ml烧杯中的三种液体没有混合在一起,而是分层而置,由下往上依次为蜂蜜、果汁和食用油。
五、实验解释
一般来说,液体的密度越大,分子越密集,重量也越重。
这三种液体中,蜂蜜比果汁和食用油的密度都大,所以它沉到最下面,果汁密度比蜂蜜小但比油大,所以它处在中间一层。
油是三者中最小的,所以它在最上层。
六、拓展与运用
现在,调酒师利用不同密度的酒,调制出了色彩斑斓的鸡尾酒。
《鸡尾酒调制作业设计方案》
![《鸡尾酒调制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134d3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4.png)
《鸡尾酒调制》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鸡尾酒的调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设计内容1. 鸡尾酒基础知识进修:通过教室讲解和资料阅读,学生将了解鸡尾酒的定义、历史、分类、基本配方和调制工具等基础知识。
2. 鸡尾酒调制实践:学生将分组进行鸡尾酒调制实践,每组选择一款经典鸡尾酒进行调制,并在教室展示和品尝。
3. 鸡尾酒创意设计:学生将在小组内进行头脑风暴,设计一款奇特的鸡尾酒配方,包括酒精基酒、果汁、辅料等,并进行实际调制和品尝。
4. 鸡尾酒评比:学生将根据口感、外观、创意等标准对自己和其他小组的鸡尾酒进行评比,选出最佳鸡尾酒。
三、设计步骤1. 鸡尾酒基础知识进修(1周):老师进行教室讲解,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鸡尾酒的基本知识。
2. 鸡尾酒调制实践(2周):学生分组选择经典鸡尾酒进行调制,每组在教室展示和品尝。
3. 鸡尾酒创意设计(1周):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头脑风暴,设计奇特的鸡尾酒配方,并进行调制和品尝。
4. 鸡尾酒评比(1周):学生根据评比标准对各组鸡尾酒进行评比,选出最佳鸡尾酒,并进行颁奖。
四、评判方式1. 参与度评判:根据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进行评判。
2. 质量评判:根据学生调制的鸡尾酒口感、外观、创意等方面进行评判。
3. 回顾评判:学生将撰写一份关于本次作业设计的回顾评判,包括收获、不足和改进意见等。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不仅进修到鸡尾酒的基础知识和调制方法,还能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未来,可以结合更多的实践案例和专业讲解,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对鸡尾酒调制的兴趣和热情。
自制鸡尾酒教学设计方案
![自制鸡尾酒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897cc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6.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鸡尾酒的历史、文化及制作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掌握鸡尾酒的基本制作技巧。
3. 增强学生对饮品艺术的审美情趣,提高生活品质。
二、教学对象1. 对鸡尾酒制作感兴趣的初学者。
2. 餐饮、酒店、咖啡厅等行业的从业人员。
三、教学时间1. 理论课程:2课时2. 实践课程:4课时四、教学场地1. 理论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材等。
2. 实践教室:配备鸡尾酒制作设备、酒水、调酒工具等。
五、教学内容1. 鸡尾酒的历史与文化2. 鸡尾酒的种类及特点3. 鸡尾酒制作的基本技巧4. 鸡尾酒调酒工具的使用5. 实践操作:制作经典鸡尾酒六、教学步骤1. 理论教学(1)讲解鸡尾酒的历史与文化,让学生了解鸡尾酒的发展历程。
(2)介绍鸡尾酒的种类及特点,让学生掌握各类鸡尾酒的基本知识。
(3)讲解鸡尾酒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摇酒、搅拌、分层等。
2. 实践教学(1)讲解调酒工具的使用方法,如调酒杯、量酒器、调酒棒等。
(2)指导学生进行经典鸡尾酒的制作,如玛格丽特、摩吉托、长岛冰茶等。
(3)让学生分组实践,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与不足,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3. 课后作业(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鸡尾酒的知识。
(2)鼓励学生尝试制作其他类型的鸡尾酒。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实践操作等。
2. 实践成果:评价学生制作的鸡尾酒质量,如口感、外观、创意等。
3. 学习心得: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鸡尾酒制作的认识与感悟。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鸡尾酒制作教程》2. 多媒体课件:鸡尾酒历史、文化、种类、制作技巧等3. 鸡尾酒制作设备:调酒杯、量酒器、调酒棒、冰块等4. 酒水: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金酒等5. 调味料:柠檬汁、糖浆、苏打水等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食品安全,确保酒水、调味料等原料新鲜、卫生。
2.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实践操作,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高中生物制作果酒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制作果酒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e09c09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9.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酵母菌在果酒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 掌握果酒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了解果酒发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技能目标:- 学会正确操作果酒制作实验,包括原料准备、发酵过程控制等。
-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分析发酵过程中的变化。
- 学会使用酒精计和酸度计等工具进行果酒检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 认识到发酵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酵母菌在果酒制作过程中的发酵作用。
- 果酒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操作要点。
2. 教学难点:- 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
- 预防发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不同类型的果酒,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点。
2. 提问:制作果酒需要哪些原料?这些原料是如何转化为果酒的?(二)讲授新课1. 酵母菌的作用:- 介绍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果酒制作中的发酵作用。
-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酵母菌发酵的过程。
2. 果酒制作步骤:- 原料准备:选择新鲜水果,榨汁,加入糖分和酵母菌。
- 发酵过程:控制温度和湿度,观察发酵过程中的气泡产生。
- 检测与调整:使用酒精计和酸度计检测果酒的酒精度和酸度,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配方。
(三)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果酒制作实验材料。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包括原料准备、发酵过程控制等。
3. 观察并记录发酵过程中的变化,如气泡产生、颜色变化等。
(四)实验分析1.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发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五)总结与拓展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果酒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引导学生思考:发酵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3. 布置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其他类型的发酵食品制作方法。
创意自制鸡尾酒教案
![创意自制鸡尾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572b7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5.png)
创意自制鸡尾酒教案鸡尾酒是一种混合酒,通常由烈酒、果汁、糖浆和其他调味品混合而成。
它们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品,因为它们的口味多样,而且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配。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创意自制鸡尾酒的教案,让您在家里也能享受到美味的鸡尾酒。
1. 草莓莫吉托材料:- 新鲜草莓- 薄荷叶- 白朗姆酒- 青柠汁- 碎冰- 苏打水步骤:1. 将几个新鲜草莓和几片薄荷叶放入一个玻璃杯中,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几下。
2. 加入50毫升的白朗姆酒和20毫升的青柠汁。
3. 加入适量的碎冰,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4. 最后,加入一些苏打水,搅拌均匀即可。
2. 蓝莓柠檬鸡尾酒材料:- 新鲜蓝莓- 柠檬汁- 糖浆- 伏特加- 冰块步骤:1. 将一些新鲜蓝莓放入一个玻璃杯中,用搅拌棒轻轻压碎。
2. 加入20毫升的柠檬汁和20毫升的糖浆。
3. 加入50毫升的伏特加和适量的冰块。
4. 用搅拌棒搅拌均匀,即可享用。
3. 菠萝椰子鸡尾酒材料:- 菠萝汁- 椰子奶- 朗姆酒- 冰块步骤:1. 将适量的菠萝汁和椰子奶倒入一个搅拌杯中。
2. 加入50毫升的朗姆酒和适量的冰块。
3. 用搅拌棒搅拌均匀,即可倒入鸡尾酒杯中享用。
4. 芒果百利甜鸡尾酒材料:- 新鲜芒果- 百利甜- 冰块步骤:1. 将一些新鲜芒果切成小块,放入一个搅拌杯中。
2. 加入50毫升的百利甜和适量的冰块。
3. 用搅拌棒搅拌均匀,即可倒入鸡尾酒杯中享用。
5. 葡萄柚薄荷鸡尾酒材料:- 葡萄柚汁- 薄荷叶- 金酒- 碎冰- 苏打水步骤:1. 将适量的葡萄柚汁和薄荷叶放入一个玻璃杯中,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几下。
2. 加入50毫升的金酒和适量的碎冰。
3. 最后,加入一些苏打水,搅拌均匀即可。
以上就是几种创意自制鸡尾酒的教案,希望能为您的家庭派对增添一些乐趣。
记得享用鸡尾酒时要适量,切勿过量饮用。
祝您在家也能享受到美味的鸡尾酒!。
大班科学教案鸡尾酒
![大班科学教案鸡尾酒](https://img.taocdn.com/s3/m/b7f4096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c.png)
大班科学教案鸡尾酒大班科学教案:鸡尾酒引言: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幼儿可以从实际操作中探索并认识世界。
在大班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科学教案来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本篇教案将带领大班幼儿进行一次有趣的鸡尾酒实验,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及好奇心。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鸡尾酒的制作过程。
2. 激发幼儿对色彩、气味和味道的观察能力。
3. 提升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1. 材料准备- 不同颜色的果汁(例如橙汁、苹果汁、葡萄汁等);- 碎冰块;- 干净的透明杯子;- 塑料搅拌匙。
2. 教师准备- 针对鸡尾酒制作过程的简单介绍;- 安全措施的讲解。
三、活动步骤1. 引入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水果,如橙子、苹果和葡萄等,引发幼儿对水果的兴趣。
教师可以问幼儿:“你们平时喜欢吃水果吗?有没有尝过不同颜色的水果汁?喝过混合果汁的饮料吗?”通过这样的引入,激发幼儿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2. 理论讲解教师可以简单介绍鸡尾酒的定义和制作过程。
例如,教师可以说:“鸡尾酒是一种由不同酒类和果汁等调制而成的饮料。
我们今天将尝试制作一种自己的鸡尾酒,通过混合不同颜色的果汁,可以获得不同的色彩和味道。
你们准备好了吗?”3. 实验操作3.1. 分组根据班级规模,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幼儿组成。
鼓励幼儿在小组中积极参与合作,共同完成实验。
3.2. 选择果汁给每个小组提供不同颜色的果汁,并告知幼儿可以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果汁。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果汁组合,发掘新的味道和颜色。
3.3. 混合果汁将不同颜色的果汁倒入干净的透明杯子中,让幼儿使用塑料搅拌匙搅拌均匀。
引导幼儿观察果汁的变化,他们可以发现不同颜色的果汁混合后会形成新的颜色。
3.4. 加入碎冰块在混合果汁中加入适量的碎冰块。
引导幼儿观察冰块的溶解过程,他们可以发现冰块逐渐融化,使得鸡尾酒变得更加凉爽。
三年级科学制作彩虹鸡尾酒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科学制作彩虹鸡尾酒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9a2481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6a.png)
三年级科学制作彩虹鸡尾酒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密度并用通俗的语言予以描述;2、了解鸡尾酒的制作原理;二、教学重点:知晓彩虹色水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1、密度: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p”表示。
人们往往感觉密度大的物质“重”,密度小的物质“轻”一些,这里的“重”和“轻”实质上指的就是密度的大小;2、制作过程:(1)、将所配食盐的约1/2倒入第一个杯中,再倒入约1/3杯的清水制作成过饱和食盐溶液,即用滴管搅拌后有食盐沉淀在杯底即可;否则,再向杯中加入适当的食盐并搅拌直至有食盐沉淀。
再向杯中滴入三滴彩色墨水并用滴管搅拌均匀;(2)、向第二个杯中倒入所剩食盐的约1/2,并倒入约1/3杯的清水做成不饱和溶液,即搅拌后杯底没有食盐沉淀(如果已有沉淀,则可倒掉一些食盐溶液再加入清水)。
再向杯中滴入另外一种彩色墨水三滴并搅拌均匀;(3)、向第三支杯子中倒入约1/3杯的清水并滴入三滴第三种彩色墨水并搅拌均匀;(4)、用滴管将第一杯中的食盐溶液吸起滴在塑料试管中,约滴至试管管长(不包括柠瓶盖处的一部分)的1/3即可;(5)、沿着试管壁且慢慢地依次滴入第二和第三种溶液,同样各滴入管长的1/3即可;(6)、将瓶盖旋紧,不能摇晃更不能将试管倒立,三层漂亮的彩虹色水立即呈现在你的面前。
3、原理介绍:因为第一种溶液是过饱和溶液,在这三种溶液中密度最大,所以会沉在最下面;而第三种只是清水,密度最小,所以会浮在最上面;而第二种溶液的密度介于第一种和第三种之间,便理所当然的处于二者之间的位置了。
如果摇晃或是将试管倒立,则溶液混合后密度会趋于一致,即三种颜色也是混合在一起了,较长时间的放置后三种溶液最终会混合,即变成一种较深颜色的溶液。
根据实验我们得出:密度大的物体下沉,密度小的物体上浮。
4、知识拓展:知道了彩虹色水的原理,自己可以利用雪碧、橙汗和可乐三种饮料加入糖的方法调制成颜色鲜艳的鸡尾酒。
幼儿园食育课程鸡尾酒教案
![幼儿园食育课程鸡尾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7c45e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9.png)
幼儿园食育课程鸡尾酒教案活动目标:1、尝试用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沙相结合分层灌沙的方法表现鸡尾酒的特征。
2、感受不同彩色条纹的装饰美和艺术美。
3、能耐心、细致地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1、盛沙的盒子、两种颜色的沙子、勺子、鸡尾酒杯人手一份。
2、鸡尾酒范例一份。
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快来看看,老师为我们准备了这么多鸡尾酒,你们觉得怎么样?幼:好漂亮呀!我看得都流口水了。
2、引出灌沙,探索灌沙的方法。
(1)、师:看,这是老师调制的鸡尾酒,请你们看看,你们里面灌的是什么?请你从颜色和花纹上看看,发现了什么?(2)、你知道沙子是怎么装进去的吗?①介绍操作材料和工具。
②引出“灌沙”的技能——“平灌”。
3、教师示范,引导幼儿观察。
灌沙要点:(1)杯子平放在桌上,一手拿勺子盛沙,另一只手慢慢转动瓶子,两种颜色的沙子间隔灌入瓶中。
(2)勺子盛沙和灌入瓶中都要注意保持桌面干净,沙不要撒在外面。
(3)灌沙时还要注意要握牢杯子,轻拿轻放;注意在灌沙过程中或灌沙完成后不要随意晃动,以免彩沙条纹变形。
(4)要细致地、有耐心地灌入每一层沙,沙至少要灌至杯子的三分之二处。
4、幼儿操作,教师随机指导。
(1)师:你们想动手试一试,也来调制美味的鸡尾酒呢?(2)幼儿自主灌沙,教师观察指导灌沙中遇到的问题。
5、欣赏作品,交流操作经验。
(1)展示幼儿作品,欣赏、自由交流。
(2)引导幼儿讨论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3)师:现在请小朋友把我们调制的鸡尾酒送给客人老师品尝吧!。
自制鸡尾酒教学设计
![自制鸡尾酒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aeba6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f.png)
自制鸡尾酒教学设计第一篇:自制鸡尾酒教学设计执教:董丽丽指导教师:刘德英一、教学目的:1、了解制作鸡尾酒的实验原理。
2、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原理:第一种方法:不同液体密度不同,重量不同,放在试管里的位置不同。
1.在三个杯里加同样多的水,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顺序往杯子里挤颜料,多放一些,颜色会比较鲜艳,最后搅拌溶解。
2. 然后分别加上两勺盐和一勺盐,最后搅拌溶解。
第三杯水,无须加盐。
3.依照盐的比例顺序用滴管依次往试管里加入颜料水。
第二种方法: 不同液体密度不同,重量不同,且上下层液体不会融合在一起,放在试管里的位置不同。
第一层:碘溶入四氯化碳中第二层:硫酸铜溶液第三层:植物油第四层:乙醇三、教学用品 :3个杯子颜料三种盐清水滴管硫酸铜碘四氯化碳植物油乙醇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了解什么是鸡尾酒吗? 2.师总结: 鸡尾酒,简单说,它就是将几种酒、果汁、香料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多层颜色的饮料。
调酒师要制出一杯色香味俱全的鸡尾酒并不容易,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要认真和细心。
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培训一批小调酒师,你们想当吗?好,这节课大家就跟老师一起来制作鸡尾酒。
(板书题目:自制鸡尾酒)(二)讲解鸡尾酒起源师:鸡尾酒有一个美丽的起源,在19世纪初的美国,酒店老板克里福德总是向人们炫耀他家那三件引以为自豪的事: 第一, 他有一只羽毛艳丽的大公鸡;第二,他的酒店里出售世界上最棒的美酒;第三,他的女儿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绝色美女。
一个总是光顾这个酒店的船员爱上了老板的女儿。
克里福德打心里喜欢这个工作踏实脾气又好的青年,却总是捉弄他说:“小伙子,你要是想娶我的女儿,就赶快成为船长吧。
”年轻人信以为真,下苦心努力学习,几年后真的成为一名船长,回到了酒店。
克里福德高兴地把女儿嫁给了他。
在他女儿的婚礼上,克里福德拿出了酒窖里最好的陈年佳酿,调合成“绝代美酒”,并在酒杯边放上大公鸡尾部的艳丽羽毛,美丽极了。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实践活动(六)制作“鸡尾酒”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实践活动(六)制作“鸡尾酒”](https://img.taocdn.com/s3/m/2b1fb2d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3.png)
- 1 - 实践活动(六) 制作“鸡尾酒”
【活动器材】
几种不同颜色的酒(提示:酒精度数越高,密度越小)、透明玻璃杯、长颈漏斗等。
【动手实践】
1.先将酒精度数最高的酒倒入透明玻璃杯中,约占杯中容积的几分之一(有几种酒就倒入几分之一)。
2.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杯底。
3.再将酒精度数次高的酒慢慢倒入漏斗中,倒入的酒的量仍占透明玻璃杯容积的几分之一。
4.按照酒精度数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慢慢将几种颜色的酒都倒入杯中,就制成了漂亮的鸡尾酒。
5.用上面的方法,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酒和饮料制作不同口味的鸡尾酒。
【活动评估】
原理分析:由于密度 小 的酒轻,就会浮在密度 大 的酒上面。
它们之间绝不会相混,倒入后体积仍占透明玻璃杯容积的几分之一。
(均选填“大”或“小”)
【实践应用】
1.若小明爸爸用吸管将最下面的酒喝掉,那么所制鸡尾酒的密度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明联想到,在喝汤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汤的上面总是漂着一层油花,于是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是因为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小 。
3.这个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请列举一例。
用盐水来选种(合理即可) 。
自制“鸡尾酒”
![自制“鸡尾酒”](https://img.taocdn.com/s3/m/8b45f857bed5b9f3f90f1cb3.png)
自制“鸡尾酒”作者:左山来源:《天天爱科学》2018年第07期《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热情的红花,总是给人一种奔放、喜庆的感觉,令人备感愉悦。
除了红色,自然界还有许多美丽的色彩:橙色温暖而甜蜜,代表着生机勃勃的状态;黄色温和而优雅,给人以明快的感觉;蓝色让人联想到浩瀚无垠的大海,让人感觉沉静。
那么,你知道花朵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色彩吗?原来,在植物的花、果、叶、茎的细胞液里,含有一种天然色素——花青素,它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变色。
花青素又称花色素,它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碱性较强时,还会变成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的颜色;在中性条件下,则呈现出紫色。
正是因为花青素的存在,使自然界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朵。
植物变色现象:一日三变的添色木芙蓉早晨,刚刚绽放的添色木芙蓉为白色,因为这时花瓣的细胞液内不含花青素。
中午时分,花朵渐渐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粉色,说明花瓣的细胞液内已经含有少量的花青素。
下午,添色木芙蓉再次“换装”,变成了深粉色或者红色,说明这时花瓣的细胞液内的酸性增强,并且花青素的含量也增多了。
提取花青素紫甘蓝和蓝莓果,都是常见的、花青素含量丰富的食物。
我们如何从这些蔬菜、水果中提取花青素呢?方法其实很简单,用家中常用的器皿就可以做到哦!煮沸法将紫甘蓝切碎,加适量水放入锅中加热至沸腾,沸腾后继续加热3分钟即可。
这时,你会发现锅中的水已经变成紫色。
将紫甘蓝水盛出,冷却后用滤网或者纱布过滤掉残渣,就得到了一杯花青素溶液。
不过,同学们要在父母的帮助下熬煮紫甘蓝水哦!操作时注意安全,避免烧伤、烫伤自己。
研磨法相较于煮沸法来说,研磨法更加简便安全。
将几颗新鲜蓝莓放入捣蒜器中充分研磨,滤掉残渣后就得到一杯花青素提取液。
如果没有捣蒜器,勺子和碗也是不错的选择。
自制花青素“鸡尾酒”大家快来按照下面的实验步骤,制作一杯“鸡尾酒”吧!1、材料准备·酸碱度不同的液体:白醋、洁厕灵、碱水、洗衣粉水(洁厕灵有腐蚀性,同学们要在家长的帮助下操作哦!)·食用油·含有花青素的溶液:葡萄汁或蓝莓汁。
一种富含硒和花青素的鸡尾酒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富含硒和花青素的鸡尾酒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e97414fd5f0e7cd18525364a.png)
专利名称:一种富含硒和花青素的鸡尾酒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贺江,杨明毅,李博恩
申请号:CN201810235167.4
申请日:20180321
公开号:CN108395966A
公开日:
2018081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硒和花青素的鸡尾酒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鸡尾酒制备领域。
其准备步骤为:将富硒紫米脱壳后,将其分离成米糠和内层白米,其中米糠层进行有机态硒和花青素的提取得到紫米米糠提取液;内层白米采用边糖化边发酵工艺和蒸馏工艺进行基酒的生产;将所获米糠提取液、蒸馏酒基酒再辅以使用大米香精、果葡糖浆、纯净水等辅料进行调配,再经过滤澄清、灭菌包装即得成品鸡尾酒。
本发明富含花青素及硒元素,便于实现工业化生产,酒体色泽诱人,口感酸甜,具有典型的大米香味,迎合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
申请人:湖南文理学院
地址: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洞庭大道3150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许伯严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神奇的酿酒术大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酿酒术大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00fa5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4.png)
神奇的酿酒术大班科学教案引言:酿酒术作为人类历史上一项古老而神奇的技艺,自古以来即备受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通过将谷物或水果发酵,我们可以制作出美味可口的酒精饮料。
本文将探索神奇的酿酒术,并提供一份酿酒术的大班科学教案,以便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并了解这一有趣的过程。
一、背景知识介绍:酿酒术是一种将谷物、水果或其他植物材料通过发酵过程转化为酒精饮料的工艺。
在酿造过程中,酵母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酵母菌会将谷物或水果中的糖分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酒精。
二、实践活动: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酿酒术的原理和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践活动:1. 实践材料:- 温水- 糖- 酵母- 透明杯- 橙汁2. 实践步骤:1) 将温水倒入透明杯中,并搅拌适量的糖。
2) 加入适量的酵母,并轻轻搅拌混合。
3) 等待片刻,观察杯中的变化。
3. 实践过程解释:在实践中,温水提供了适宜酵母菌繁殖的环境。
加入糖后,酵母菌开始利用糖分进行呼吸作用,并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轻,它会聚集在杯子的顶部形成气泡,从而展现出酵母菌的作用过程。
4. 实际应用:可以提示孩子们思考有关酿酒术的实际应用领域,例如:- 葡萄酒的酿造过程- 啤酒的酿造过程- 烘焙过程中的酵母作用三、概念探讨:在实践活动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围绕以下概念展开讨论,并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1. 发酵过程:什么是发酵?为什么发酵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2. 酿酒术的历史:酿酒术有多久的历史?它在古代的哪些文明中被广泛应用?3. 酒精的作用:酒精有哪些用途?它在医药、科学研究或其他领域中有哪些应用?4. 酿酒术与化学:酿酒术中的化学反应有哪些?我们如何利用化学知识来改进酿酒过程?四、创意设计: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创意设计活动,设想并设计一个他们自己的酿酒项目。
这个项目可以涉及到以下方面:1. 酿酒原料的选择:孩子们可以考虑使用什么原料,例如水果、蔬菜或其他植物材料。
制作神奇的鸡尾酒教案反思
![制作神奇的鸡尾酒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b1035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5.png)
制作神奇的鸡尾酒教案反思引言。
鸡尾酒是一种混合酒精饮料,通常由多种不同的酒精和其他调味品混合而成。
它们可以是简单的两种酒精的混合,也可以是多种酒精和果汁、汽水、糖浆等其他调味品的复杂混合。
鸡尾酒在社交场合和酒吧中非常受欢迎,因为它们不仅口感独特,而且有助于放松身心,增进人际交往。
制作鸡尾酒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而且不同的鸡尾酒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和配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制作神奇的鸡尾酒的教案,并对制作鸡尾酒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神奇的鸡尾酒教案。
1. 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
制作鸡尾酒需要一些基本的材料和工具,包括各种酒精、果汁、汽水、糖浆等调味品,以及鸡尾酒壶、调酒器、搅拌棒、冰块、鸡尾酒杯等。
在准备材料和工具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所有的材料和工具都是清洁的,并且质量良好,以确保制作出的鸡尾酒口感良好,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2. 学习鸡尾酒的基本知识。
在制作鸡尾酒之前,需要先学习一些鸡尾酒的基本知识,包括不同种类的鸡尾酒、它们的特点和口感、制作方法和配方等。
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鸡尾酒的制作过程,提高制作鸡尾酒的技巧和经验。
3. 掌握鸡尾酒的制作技巧。
制作鸡尾酒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包括调酒的姿势、调酒的力度、搅拌的速度和时间等。
在制作鸡尾酒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鸡尾酒种类和配方,灵活运用各种技巧,以确保制作出的鸡尾酒口感良好,口味独特。
4. 创新和实践。
制作鸡尾酒是一项充满创新和实践的工作,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和偏好,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合,灵活运用各种调味品和工具,创造出新的鸡尾酒口味和风格。
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制作鸡尾酒的技巧和经验,制作出更加符合人们口味的鸡尾酒。
二、反思和总结。
1. 制作鸡尾酒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在制作鸡尾酒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制作鸡尾酒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包括调酒的姿势、调酒的力度、搅拌的速度和时间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制作出口感良好、口味独特的鸡尾酒。
制作神奇的鸡尾酒教案中班
![制作神奇的鸡尾酒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4a3611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9.png)
制作神奇的鸡尾酒教案中班制作神奇的鸡尾酒教案。
鸡尾酒是一种混合了各种酒类和果汁的饮品,它的制作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制作一款神奇的鸡尾酒,以及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伏特加酒。
2. 龙舌兰酒。
3. 金酒。
4. 白兰地。
5. 新鲜柠檬汁。
6. 糖浆。
7. 冰块。
8. 装饰用的水果。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如何制作一款名为“神奇鸡尾酒”的饮品。
步骤一,准备材料。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酒类和果汁。
将伏特加酒、龙舌兰酒、金酒和白兰地倒入一个调酒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新鲜柠檬汁和糖浆。
搅拌均匀后,加入适量的冰块。
步骤二,调制鸡尾酒。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调酒壶中的酒类和果汁搅拌均匀,确保各种成分充分混合。
这一步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因为搅拌的力度和时间都会影响鸡尾酒的口感和味道。
步骤三,装饰鸡尾酒。
最后,我们需要将调制好的鸡尾酒倒入装有冰块的鸡尾酒杯中,然后在饮品表面放上一片装饰用的水果,比如橙子片或者樱桃。
这样一款美味的神奇鸡尾酒就完成了。
在制作鸡尾酒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材料的选择,选择新鲜的水果和高质量的酒类是制作美味鸡尾酒的关键。
新鲜的水果汁和优质的酒类会让鸡尾酒更加美味。
2. 搅拌技巧,搅拌鸡尾酒的技巧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过于用力或者时间过长都会影响鸡尾酒的口感和味道。
3. 装饰的艺术,鸡尾酒的装饰也是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个美观的装饰可以让鸡尾酒更加吸引人。
总的来说,制作鸡尾酒是一项需要一定技巧和经验的工作,但只要掌握了制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就可以轻松制作出美味的神奇鸡尾酒。
希望本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制作鸡尾酒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乐趣。
自制“鸡尾酒”
![自制“鸡尾酒”](https://img.taocdn.com/s3/m/cc6a31c571fe910ef12df84f.png)
自制“鸡尾酒”作者:徐杰来源:《阅读(科学探秘)》2019年第08期鸡尾酒是美丽而有故事的。
在美国纽约州,有一家用鸡尾羽毛作装饰的酒馆。
有一天,当这家酒馆各种酒都快卖完的时候,几位客人走进来要买酒喝,于是,服务员就把所有剩酒统统倒在一个大容器里,并随手拿过一根鸡尾羽毛装饰。
客人品不出是什么酒的味道,就问服务员,她便随口回答:“这是鸡尾酒!”现如今,鸡尾酒已经成为调剂、舒缓现代人压力的一种饮品,更成为一种优雅的生活情调。
让我们也来调配一道自己的“彩虹”吧!8支试管、汤匙、水彩、盐、滴管、试管架。
1.取一支试管,加水、加盐,调制出饱和溶液(在水中加盐,直到盐无法溶解,产生沉淀,即为饱和溶液)。
2.取其余6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匙饱合溶液,再依次加入1个单位、2个单位、3个单位、4个单位、5个单位及6个单位的水,即可调成不同浓度(密度)的食盐水。
将它们放在试管架上,由浓至淡分别标为②~⑦(水放得多即淡,放得少即浓)。
3.依次排序后,加入不同颜色的水彩,如由⑦~①分别加入红、橙、黄、绿、蓝、靛、紫(水彩不可放太多,以免影响浓度)。
4.取第8支试管,用滴管取出调好的各种颜色的食盐水,沿管壁慢慢滴人试管中,依号码①~⑦分别滴入试管中,就会形成美丽的彩虹液体(滴的时候越慢,液体的分层会越明显)。
不同浓度(密度)的液体混合时,密度大的会沉在下层,密度小的则会浮在上层。
各种颜色食盐水滴人时,沿管壁慢慢滴人,是要减少液体往下流时产生的冲击力,以降低不同浓度的食盐水发生相混合的现象。
1.建议用试管或细长型的容器,以方便操作及观察结果。
2.试管架只是方便放置试管。
3.若一次分7层有操作上的困难,可先练习3层或4层,再慢慢挑战7层。
物质的鉴定学习任务单
![物质的鉴定学习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0b9ee568a1c7aa00b42acb8c.png)
2.用五种不同PH值的液体分别滴加到含有等量的紫甘蓝液体的试管中,配制不同颜色的“鸡尾酒”原料;
3.制作“鸡尾酒”。
活动建议
每位同学都可独立完成各自不同的“鸡尾酒”,在全班行展示。
义务教育7—9年级(区级)学科实践活动
教研员姓名
学科
生物
年级
8年级
学期
2
学时
1
活动主题
物质的鉴定
活动内容
制作花青素“鸡尾酒”
活动地点
生物实验室
活动目标
利用花青素在不同酸碱度下呈现不同颜色的原理,来制作“鸡尾酒”
活动过程
教师准备不同PH值的五种液体(生活中用到的洗发水、醋、化妆水等均可)、紫甘蓝、PH试纸等实验材料。
科学课教案自制花青素鸡尾酒
![科学课教案自制花青素鸡尾酒](https://img.taocdn.com/s3/m/f1bcc4ec6c85ec3a86c2c56a.png)
《自制花青素“鸡尾酒”》教学设计1 教材及学情分析1.1本节地位和重难点本节实验内容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初步了解花青素的性质及用途,通过其在不同酸碱度中呈现颜色不同的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推测待测液体的酸碱度及鉴别常见食物的真伪。
通过该实验的学习,学生可以为之后生物、化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花青素在不同酸碱度下呈现的颜色不同。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花青素在不同酸碱度下呈现颜色不同的现象推测待测液体的酸碱度及鉴别常见食物的真伪。
1.2 内容体系特点(1)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难度适中,较容易激起学生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1.3 存在问题实验检测所用待测液较多,有一定操作难度。
1.4 学生特点(1)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乐于并有能力接受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2)学生对于试验感兴趣,有实验操作的基础,有一定合作学习的能力。
2 教学策略和方法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分享交流。
教法:通过讲授和演示,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3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实验原理,初步掌握用花青素检测待测液酸碱度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尝试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并可迁移至花青素检测待测液酸碱度。
学生自行设计、完成课后实验,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果能力。
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学生的分析、综合、总结能力得到提高,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检测结果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学生认识在日常生活食品选择时应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4 课型课时实验探究 1课时(1小时)5 教学过程一、实验准备(1)学习小组2人一组合作学习,包括实验操作、记录及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2)知识准备教师:简单介绍花青素相关内容(视频、PPT)。
学生:七年级已学习过植物相关知识及已有的生活常识。
(3)实验材料用具准备实验器材:滴管、试管、烧杯、PH试纸实验试剂:花青素、白醋、雪碧、清水、洗衣粉液、食碱液二、课堂教学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学意图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老师手里现在有一瓶神奇的药水,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现在先来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向花青素里先滴酸,颜色由紫变绿,后再滴碱,颜色由绿变紫再变蓝,鸡尾酒制作完成)学生:观察。
自制色素教学设计方案
![自制色素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61024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c.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色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自制色素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3)了解色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环境实验室五、教学工具1.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滤纸、蒸馏水、酒精、醋酸、食盐、糖、茶叶、花瓣、石灰石等。
2. 教学辅助材料:教材、课件、实验报告模板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色素的概念和分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如何自制色素?引导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1)讲解色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色素的种类和特点。
(2)介绍自制色素的原理,包括提取、纯化、干燥等步骤。
3. 实验操作(1)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种色素原料进行实验。
(2)教师示范实验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 数据记录与分析(1)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提取的色素溶液颜色、浓度等。
(2)小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
5. 实验总结与交流(1)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
(2)教师点评实验过程,总结实验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3)引导学生思考色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记录、结果分析等。
(2)思考如何将自制色素应用于生活中的实际场景。
七、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是否掌握实验技能。
2. 数据记录与分析:评价学生记录数据是否准确,分析问题是否到位。
3. 交流与合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团队协作和交流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制花青素“鸡尾酒”》教学设计
1教材及学情分析
1.1本节地位和重难点
本节实验内容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初步了解花青素的性质及用途,通过其在不同酸碱度中呈现颜色不同的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推测待测液体的酸碱度及鉴别常见食物的真伪。
通过该实验的学习,学生可以为之后生物、化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花青素在不同酸碱度下呈现的颜色不同。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花青素在不同酸碱度下呈现颜色不同的现象推测待测液体的酸碱度及鉴别常见食物的真伪。
1.2 内容体系特点
(1)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难度适中,较容易激起学生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1.3 存在问题
实验检测所用待测液较多,有一定操作难度。
1.4 学生特点
(1)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乐于并有能力接受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2)学生对于试验感兴趣,有实验操作的基础,有一定合作学习的能力。
2 教学策略和方法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分享交流。
教法:通过讲授和演示,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实验原理,初步掌握用花青素检测待测液酸碱度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尝试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并可迁移至花青素检测待测液酸碱度。
学生自行设计、完成课后实验,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果能力。
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学生的分析、综合、总结能力得到提高,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检测结果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学生认识在日常生活食品选择时应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4 课型课时
实验探究1课时(1小时)
5 教学过程
一、实验准备
(1)学习小组
2人一组合作学习,包括实验操作、记录及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2)知识准备
教师:简单介绍花青素相关内容(视频、PPT)。
学生:七年级已学习过植物相关知识及已有的生活常识。
(3)实验材料用具准备
实验器材:滴管、试管、烧杯、PH试纸
实验试剂:花青素、白醋、雪碧、清水、洗衣粉液、食碱液
二、课堂教学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学意图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老师手里现在有一瓶神奇的药水,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
现在先来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向花青素里先滴酸,颜色由紫变绿,后再
滴碱,颜色由绿变紫再变蓝,鸡尾酒制作完成)
学生:观察。
教师:大家猜一猜这个紫色溶液是什么?我向里面滴加溶液又是什么?
学生:讨论、猜测。
总结:花青素在不同的PH值下颜色不同。
由实验引入
新课题,激
发学生学习
兴趣。
教师:告诉学生紫色的溶液是花青素(学生可能会回答出来)。
回顾七年
级学习过的植物细胞结构,提出问题:花青素的分布。
与生活紧密
相联,结合
白醋与苏打
水引入酸碱
引入花青
素及酸碱
度、PH试
纸的使用
任务一:认识花青素
教师:花青素常存在于植物的那些器官?在细胞中由存在于哪里?哪儿植
物中富含花青素?它们对人体有哪些好处?请为富含花青素的食物写一份
广告词。
教师:讲授酸碱度。
学生:感知、体会。
(学生对酸有感性认识,但对碱没有)
使用PH试纸。
度。
易于引发学生兴趣。
从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加强学生记忆。
‘
创设情景,任务驱动任务二:自制鸡尾酒(检测常见被测液的PH值)
教师:通过紫甘蓝汁加入不同被测液后发生的颜色反应,我们可以
用来做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出)用来检测待测液的酸碱度。
白醋雪碧清水洗衣粉液食碱液
预测PH
实测PH
预测加紫甘
蓝汁后颜色
加紫甘蓝汁
后颜色
利用试验,
锻炼学生知
识迁移的能
力,并将之
运用到实际
中。
创设情
景,任务
驱动
教师:播放视频(或讲解)----红酒及勾兑红酒的检测及鉴定。
任务三:假设同学们是营养师或检验员,你如何检测紫米的真伪呢?请
设计实方案。
学生讨论,给出方案。
任务四:用自制酸碱指示剂测试家中几种液体酸碱性。
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应用。
知识巩固完成实验报告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自制花青素“鸡尾酒”
一、认识花青素
1.花青素的分布、富含物质。
2.
结论:花青素与酸碱度不同的物质可以发生不同的颜色反应
花青素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3.设计检验紫米真伪的方案。
4.用自制酸碱指示剂测试家中几种液体酸碱性。
(照片)
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