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青素提取

合集下载

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

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

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植物中的花青素是一类具有丰富颜色的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花朵、果实、叶子等植物组织中。

花青素不仅为植物赋予了吸引力的色彩,还具有很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癌等。

因此,对花青素的提取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溶剂对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植物材料中花青素的含量差异。

实验选取了红花、紫苏和紫甘蓝三种常见的植物材料作为研究对象。

实验步骤如下:1. 材料准备:准备红花、紫苏和紫甘蓝三种植物材料,并将其分别洗净、切碎备用。

2. 提取溶剂选择:选取乙醇、醋酸乙酯和水三种常用溶剂作为提取试剂,分别标注为A、B和C。

3. 提取过程:将每种植物材料分别加入三个烧杯中,每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提取溶剂,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4. 过滤:将提取液用滤纸过滤,去除固体颗粒。

5. 浓缩:将过滤后的提取液分别倒入烧杯中,放在加热板上进行浓缩,直至溶剂蒸发完全。

6. 称量:将浓缩后的花青素溶液称量并记录。

7. 分光光度计测定:将每个烧杯中的花青素溶液分别转移到试管中,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8. 计算花青素含量:根据吸光度值,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花青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在本实验中,我们选取了红花、紫苏和紫甘蓝三种植物材料进行花青素提取实验。

通过比较不同溶剂对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我们发现乙醇溶剂(A)对三种植物材料中花青素的提取效果最好。

在红花提取实验中,乙醇溶剂(A)的吸光度值最高,表明乙醇溶剂对红花中花青素的提取效果最佳。

紫苏和紫甘蓝的提取实验结果也是如此。

这可能是因为乙醇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够更好地溶解植物组织中的花青素。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植物材料中花青素的含量存在差异。

红花中花青素含量最高,紫苏次之,紫甘蓝最低。

这可能与不同植物材料的生长环境、基因差异等因素有关。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花青素的提取过程以及不同溶剂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不同植物材料中花青素含量的差异。

花青素的提取_分离以及纯化方法研究进展_孙建霞

花青素的提取_分离以及纯化方法研究进展_孙建霞

2008年第34卷第8期(总第248期)111花青素的提取、分离以及纯化方法研究进展*孙建霞,张 燕,胡小松,吴继红,廖小军(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果蔬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3)摘 要 花青素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现已发现其具有多种功能。

有关花青素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研究报道很多,文中就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花青素,提取,分离,纯化花青素(anthocyanins)又称花色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多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也称花色苷。

最早而最丰富的花青素是从红葡萄渣中提取的葡萄皮红,它于1879年在意大利上市。

花青素的结构母核是22苯基苯并吡喃阳离子,属于类黄酮化合物。

自然界已知的花青素有22大类,食品中重要的有6类,即矢车菊色素(cyanindin,Cy)、天竺葵色素(pelar gonidin,Pg)、飞燕草色素(delphin 2idin,Dp)、芍药色素(peonidin,Pn)、牵牛色素(petu 2nidin,Pt)和锦葵色素(malvidin,Mv)[1],其结构如图1所示。

它们在植物可食部分的分布比例分别为50%、12%、12%、12%、7%和7%。

花青素广泛存在于开花植物(被子植物)的花、果实、茎、叶、根器官的细胞液中,分布于27个科,72个属的植物中[2]。

其中尤以葡萄皮、阿龙尼亚苦味果、黑醋栗、草莓、树莓、越橘等含量最为丰富。

图1 食品中几种重要的花青素结构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廖小军教授为通讯作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511),国家/十一五0支撑计划(2006BAD27B03),国家863计划(2007AA100405)资助 收稿日期:2008-04-24,改回日期:2008-06-13自然条件下游离的花青素极少见,常与一个或多个葡萄糖(glucose)、鼠李糖(rhamnose)、半乳糖(ga 2lactose)、木糖(xylose)、阿拉伯糖(arabinose)等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花青素,花青素中的糖苷基和羟基还可以与一个或几个分子的香豆酸、阿魏酸、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等芳香酸和脂肪酸通过酯键形成酰基化的花青素[1]。

花青素的提取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花青素的提取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花青素的提取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花青素是一类具有强烈色泽和丰富营养的化合物,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花青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特别是颜色鲜艳的水果和花朵中,如葡萄、紫薯、黑米、红酒等。

花青素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抗氧化、抗癌、抗炎、抗衰老、降血脂等多种功效,因此在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中应用广泛。

花青素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有机溶剂法、酸碱法、微波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等。

有机溶剂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之一,可使用乙酸乙酯、丙酮、乙醇、丁醇等多种溶剂进行提取。

而酸碱法则是利用酸或碱对花青素进行水解,将其从原料中分离出来。

微波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则是利用微波或超声波的作用,使花青素快速扩散和释放,提高提取效率。

在食品行业中,花青素主要用于为食品提供颜色,增加食品营养价值以及保护食品质量。

常见的应用包括葡萄酒、果汁、饮料、冰淇淋、巧克力等。

在葡萄酒中,花青素可以增加葡萄酒的颜色、口感和抗氧化性能,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防止癌症等多种功能。

在果汁和饮料中,花青素可以增加颜色、口感和营养价值,改善饮料口感。

在冰淇淋和巧克力中,花青素可以增加颜色、口感和营养价值,提高冰淇淋的质量,同时具有抗氧化和保护心脑血管功能。

在花青素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稳定性低、溶解性差和生物利用率低等。

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找到解决方法。

目前通常采用复配技术、微胶囊化技术、纳米技术等多种方法,来改善花青素的稳定性、溶解性和生物利用率,并提高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价值。

除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花青素也在医药和保健品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抗衰老、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在保健品和药品中应用广泛。

在保健品市场中,花青素被广泛使用作为营养补充剂。

花青素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帮助消除体内自由基,维护机体健康。

花青素还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血脂、促进血液循环等多种功效,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癌症等疾病的作用。

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及原理

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及原理

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及原理花青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紫色色素,主要存在于花朵、水果和蔬菜中。

花青素对人体有很好的益处,包括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作用,因此备受关注。

为了提取花青素以及利用其功能,科研人员需掌握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和原理。

花青素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提取方法包括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酶法提取法等。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提取方法,并讨论其原理。

1. 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是一种常见的花青素提取方法。

该方法通过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与植物材料(如花朵、水果等)接触,使花青素从植物材料中溶解进入有机溶剂中。

然后,通过蒸发有机溶剂,得到花青素的提取物。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有机溶剂与花青素的亲和性,使花青素从植物材料中转移到有机溶剂中,再通过蒸发有机溶剂得到花青素。

2. 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荡作用,破坏植物细胞结构,使得花青素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与有机溶剂提取法不同的是,超声波提取法不需要外部溶剂,更加环保。

超声波提取的原理是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的空化作用,形成空腔和液相的动态变化,使得植物细胞壁瞬间破裂,释放出其中的花青素。

3. 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是利用微波在分子中的振动作用,来破坏细胞壁,促进花青素的溶解和迁移。

相比传统的提取方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

其原理是微波能够使植物材料中分子的振动增加,导致分子相互摩擦和碰撞增加,进而破坏细胞壁,有利于花青素的提取。

4. 酶法提取法:酶法提取法是利用酶的特异性作用,去除植物材料中的蛋白质、多糖等杂质,从而提高花青素的提取率。

该方法的原理是酶能够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地降解植物材料中的蛋白质和多糖成分,使得花青素得以更快、更高效地提取。

以上几种提取方法各有其原理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来进行。

除了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外,还需要注意提取条件的优化,包括提取温度、时间、溶剂比例等因素,以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花青素提取方法

花青素提取方法

*花青素的提取:花青素的提取是目前花青素研究发展的热点问题,也是花青素生产、投入使用的关键性环节。

近年来,在传统提取方法的基础之上,一些凭借新技术或经过改良后的提取方法也开始崭露头角。

1有机溶剂萃取法这是目前国内外最广泛使用的提取方法。

多数选择甲醇、乙酮、丙酮等混合溶剂对材料进行溶解过滤,通过调节溶液酸碱度萃取滤液中的花青素。

国内吴信子等用盐酸一甲醇溶液提取,然后用纸层析法(中号)和柱层析法(聚乙酰胺)进行花色苷的分离。

目前,有机溶剂萃取法已成功地应用于诸如葡萄籽、石榴皮、蓝莓等绝大多数含花青素物质的提取分离。

有机溶剂萃取法的关键是选择有效溶剂,要求既要对被提取的有效成分有较大溶解度,又要避免大量杂质的溶解。

该方法原理简单,对设备要求较低,不足之处是大多数有机溶剂毒副作用大且产物提取率低。

2水溶液提取法有机溶剂萃取的花青素多有毒性残留且生产过程环境污染大,有鉴于此,水溶液提取应运而生。

该方法一般将植物材料在常压或高压下用热水浸泡,然后用非极性大孔树脂吸附;或直接使用脱氧热水提取,再采用超滤或反渗透,浓缩得到粗提物。

它是Duncan和Gilmour(1998)发明的提取花青素的方法,此方法设备要求简单,但产品纯度低。

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进行提取。

这种方法产品提取率高,但设备成本过高。

孙传经采用超临界CO:萃取法从银杏叶、黑加仑籽及葡萄籽中提取花青素工艺进行了研究。

该工艺中CO 和改性剂可循环使用,对环境无污染。

4微波提取法该法于1986年被Ganzlert E9]等人首先用于分离各种类型化合物。

国内李风英探讨了微波技术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量和分子结构的影响。

为微波在葡萄籽中有效成分浸提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微波提取法是利用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得基体物质的某些区域或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得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进入到具有较小介电常数、微波吸收能力相对较差的萃取溶剂中。

花青素的分离提纯测定实验具体方案.

花青素的分离提纯测定实验具体方案.

花青素的提取、测定仪器材料试剂:仪器:旋转蒸发仪,真空泵,分光光度计,真空干燥箱,水浴锅,天平材料:新鲜的紫葡萄和青葡萄试剂:无水乙醇,盐酸,铁氰化钾,三氯乙酸,硫酸亚铁实验步骤一、花青素的提取:1、挑选新鲜的紫葡萄薄洗净晾干,分离出果肉、果皮、籽粒2、将分离晾干的紫色葡萄果皮,80℃下干燥1h。

3、称取2g磨成粉末4、用含有1%盐酸的乙醇溶液浸提2次,合并提取液5、讲合并提取液进行抽滤6、60℃减压浓缩7、真空干燥8、得粗提取液2、提取条件的优化:p 水平A提取温度 /℃B乙醇浓度/%C提取时间/minD料液比/(g/ml)p 1 50 50 60 1:10 p 2 60 60 90 1:20 p 3 70 70 120 1:30A B C D 结果实验序号1 1 1 1 12 1 2 2 23 1 3 3 34 2 1 2 35 2 2 3 16 2 3 1 27 3 1 3 28 3 2 1 39 3 3 2 1K1K2K3Q确定最佳提取方案然后对果皮、果肉、籽粒进行提取,测定最佳提取部位。

3、纯化纸层析法提纯1.取准备好的滤纸条(2×20cm),将其一端剪去两侧,中间留一长约1.5cm,宽约0.5cm的窄条,并在滤纸剪口上方折叠出一条直线,作为画滤液细线的基准线。

2.用毛细吸管沾少许滤液在折线上描绘4~5次,注意要画得匀、直、细,每次画完细线要等其自然变干后再画第二根线。

3.在大试管中加入常用的展开剂有V(丁醇∶V(乙酸∶V(水=4∶1∶5,V(正丁醇∶V(2mol/LHCl=1∶1,V(乙酸∶V(浓HCl∶V(水=15∶3∶82,1%盐酸,V(浓HCl∶V(水=3∶97等(即层析液)。

然后将滤纸条固定于软木塞上,插入试管内,使窄端浸入溶剂中(色素点要略高于液面,滤纸条边缘不可碰到试管壁),盖紧软木塞,直立于阴暗处进行层析。

4.展开后剪下色斑,以酸化甲(乙醇洗涤、浓缩,即可得到样品。

花青素提取工艺流程

花青素提取工艺流程

花青素提取工艺流程
花青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许多植物中的紫色色素,具有很高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领域。

花青素提取工艺流程是将植物中的花青素有效地提取出来,并获得高纯度的花青素。

首先,在花青素提取工艺流程中,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非常重要。

常用的植物材料有紫花苜蓿、蓝莓等。

这些植物中富含花青素,可以作为提取花青素的原料。

其次,花青素提取的第一步是对植物材料进行粉碎处理。

将植物材料研磨成细粉,有利于后续的溶剂提取。

然后,将粉碎后的植物材料与溶剂进行浸提。

常用的溶剂有乙醇、丙酮等,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提高花青素的提取效率。

浸提的条件包括温度、时间和搅拌速度等,通过合理调节这些条件可以获得较高的提取率。

浸提完成后,利用离心对溶液进行分离。

离心可以将溶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溶液分离出来,使得花青素可以从溶液中得到较好的回收。

接下来,对提取溶液进行过滤,去除杂质。

通常使用滤纸对溶液进行过滤,将溶液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过滤掉,得到相对纯净的花青素溶液。

最后,对花青素溶液进行浓缩,得到高纯度的花青素。

常用的
浓缩方法有真空浓缩和喷雾干燥等。

浓缩后的花青素可以作为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行业的原料使用。

总之,花青素提取工艺流程包括植物材料的粉碎、溶剂提取、离心分离、过滤去杂、溶液浓缩等几个步骤。

通过合理控制每个步骤的条件,可以提高花青素的提取率和纯度。

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流程为花青素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有助于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中的花青素。

花青素提取方法

花青素提取方法

花青素提取方法
花青素的常规提取方法是溶剂提取,选择甲醇、乙醇、丙酮、水或者混合溶剂等。

为了防止提取过程中非酰基化的花青素降解,常在提取溶剂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或者甲酸,对于提取物中可能含有脂溶性成分的样品,需采用有机溶剂如正己烷、石油醚、乙醚等进行萃取。

花青素又称花色素,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是花色苷水解而得的有颜色的苷元。

水果、蔬菜、花卉中的主要呈色物质大部分与之有关。

在植物细胞液泡不同的PH值条件下,花青素使花瓣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

自然状态的花青素都以糖苷形式存在,称为花色苷,很少有游离的花青素存在。

花青素主要用于食品着色方面,也可用于染料、化妆品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椹酒渣中花青素提取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桑椹果酒酒渣。

1.2试剂药品试验所用95%乙醇、浓盐酸、30%过氧化氢、Na2SO3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1.3主要仪器电子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酸度计、高速冷冻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锅等。

1.4方法(稀HCl+95%乙醇提取)样品称量,用提取剂提取,过滤(减压过滤/板框过滤),所得的提取液按一定比例稀释(pH1.0氯化钾缓冲液和pH4.5醋酸钠缓冲液稀)释后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出OD值,以OD值代表桑椹红色素的含量。

1.4.1不同溶剂的吸光光谱及提取效果比较分别以75%乙醇、85%乙醇、95%乙醇、0.05%稀HCl+95%乙醇(1:1)、0.10%稀HCl +95%乙醇(1:1)作为提取剂,以物料与提取剂之比1:10提取桑椹色素,提取液经3倍稀释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提取液吸收光谱。

1.4.2不同物料与提取剂之比对花青素提取的影响(此时用提取效果最好的提取剂)。

1.4.3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以最佳结果作为桑椹提取剂,分别于60、50、40、30、20℃下提取1h。

1.4.4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每隔20分钟取样测得OD值。

1.4.5正交实验1.4.6得率试验称取一定量样品,经提取后。

提取液经旋转蒸发仪蒸发,真空干燥,求得率。

方法一稀HCl+95%乙醇提取1不同溶剂的吸光光谱及提取效果比较固定浸提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分别85%乙醇、95%乙醇、0.05%稀HCl+95%乙醇(1:1)、0.10%稀HCl +95%乙醇(1:1)、0.15%稀HCl +95%乙醇(1:1)为提取剂进行浸提试验,色素提取液分别采用pH1.0氯化钾缓冲液和pH4.5醋酸钠缓冲液稀释一定倍数(吸光值在0.2~0.8之间),将稀释液静置15min,分别测定两种样品稀释液ODλmax和700nm处的吸光值A。

按公式计算桑椹花色苷含量,分析提取溶剂对花色苷提取量的影响。

注:ODλmax的确定分别以85%乙醇、95%乙醇、0.05%稀HCl+95%乙醇(1:1)、0.10%稀HCl +95%乙醇(1:1)、0.15%稀HCl +95%乙醇(1:1)作为提取剂,以物料与提取剂之比1:10提取桑椹色素,提取液经3倍稀释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提取液吸收光谱。

2不同物料与提取剂之比对花青素提取的影响(此时用提取效果最好的提取剂)。

分别称取2.0g酒渣,按液料比5、10、15、20、25、30加入相应体积的浸提溶剂,在40℃下避光提取2h后,抽滤、离心(3000rpm,10min)。

取1mL清液,用pH 1.0和pH 4.5的缓冲溶液稀释(吸光值在0.2~0.8之间),分别测定两种样品稀释液在ODλmax和700nm处的吸光值A,按公式计算花色苷含量,并对液料比作图,分析液料比对色素提取量的影响。

3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分别称取2.0g酒渣置入5个50mL的三角瓶中,各加入浸提溶剂,搅拌5 min,用封口膜将瓶口密封并用铝箔纸包裹好以避光。

分别置于30℃、40℃、50℃、60℃、70℃的恒温水浴上提取2h后,抽滤、离心(3000rpm,10min)。

取1mL上清液,用pH 1.0和pH 4.5的缓冲液稀释(吸光值在0.2~0.8之间),分别测定两种样品稀释液在ODλmax和700nm处的吸光值A,按公式计算花色苷含量,并对温度作图,分析温度对色素提取量的影响。

4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每隔30分钟取样测得OD值。

用pH 1.0和pH 4.5的缓冲液稀释(吸光值在0.2~0.8之间),分别测定两种样品稀释液在ODλmax和700nm处处的吸光值A,按公式计算花色苷含量,并对时间作图,分析提取时间对色素提取量的影响。

5桑椹红色素酸性乙醇溶剂提取条件的正交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选取L9(34)正交试验表,以浸提溶剂中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液料比为因素,安排4水平做正交试验,以确定提取的最佳条件。

方法二超声波辅助提取桑椹红色素1超声波功率对红色素提取的影响精确称取2.0g桑椹酒渣若干份,按液料比?分别加入?提取液,在30℃温度下,分别以200~700 W超声功率萃取20min。

抽滤、离心得到色素粗提液,用pH1.0和pH4.5缓冲液稀释(吸光值控制在0.2~0.8之间),分别测定两种样品稀释液在ODλmax和700nm处的吸光值A,按公式计算花色苷含量,并对超声功率作图,分析功率对色素提取量的影响。

2超声温度对色素提取量的影响精确称取2.0g桑椹酒渣若干份,按液料比?分别加入?提取液,以?W超声功率分别在20~60℃温度下萃取20min。

抽滤、离心得到色素粗提液,用pH1.0和pH4.5缓冲溶液稀释(吸光值在0.2~0.8之间),分别测定两种样品稀释液在ODλma x和700nm姗处的吸光值A,按公式计算花色苷含量,并对超声温度作图,分析温度对色素提取量的影响。

3超声时间对色素提取量的影响精确称取2.0g桑椹酒渣若干份,按液料比?分别加入?提取液,在?℃温度下,以?W 超声功率分别萃取5、10、15、20、25、30min。

抽滤、离心得到色素粗提液,用pH1.0和pH4.5缓冲溶液稀释(吸光值在0.2~0.8之间),分别测定两种样品稀释液在ODλmax和700nm处的吸光值A,按公式计算花色苷含量,并对超声时间作图,分析时间对色素提取量的影响。

4桑椹红色素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的正交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选取L9(34)正交试验表,以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因素,安排3水平做正交试验,以确定提取的最佳条件。

方法三微波辅助提取桑椹红色选择微波辅助提取温度30℃、40℃、50℃、60℃、70℃ , 以微波功率500W、600W、700W、800W、900W,微波辐射时间2S、4S、6S、8S、10S以及液料比10:1、20:1、30:1、40:1、50:1为单因素考察因素.选择其中重要的3因素进行正交实验。

最后HPLC分析:将三种方法所得到的产品进行HPLC分析,看其活性物质是否有变化,主要是后面两种方法是否对活性物质改变。

方法三超高压辅助提取桑椹红色1 压力对色素提取量的影响精确称取2.0g桑椹酒渣若干份放入超高压处理袋内,按液料比?分别加入?提取液,封口包装;以不同压力100~500MPa进行加压3min,加压1次的处理。

抽滤、离心得到色素粗提液,用pH1.0和pH4.5缓冲溶液稀释(吸光值在0.2~0.8之间),分别测定两种样品稀释液在ODλmax和700nm处的吸光值A,按公式计算花色苷含量,并对高压压力作图,分析压力对色素提取量的影响。

2 加压时间对色素提取量的影响精确称取2.0g桑椹酒渣若干份放入超高压处理袋内,按液料比?分别加入?提取液,封口包装;分别以加压时间l~5min进行300MPa,加压1次的高压处理。

抽滤、离心得到色素粗提液,用pH1.0和pH4.5缓冲溶液稀释(吸光值在0.2~0.8之间),分别测定两种样品稀释液在ODλmax和700nm处的吸光值A,按公式计算花色苷含量,并对加压时间作图,分析时间对色素提取量的影响。

3加压方式—间歇式对色素提取量的影响精确称取2.0g桑椹酒渣若干份放入超高压处理袋内,按液料比?分别加入?提取液,封口包装;分别加压1次(300MPa处理3min)、加压2次(300MPa处理1.5min,卸压,再300MPa 处理1.5min) 、加压3次(300MPa处理1min,卸压,再300MPa处理1min,再300MPa处理1min)。

抽滤、离心得到色素粗提液,用pH1.0和pH4.5缓冲溶液稀释(吸光值在0.2~0.8之间),分别测定两种样品稀释液在ODλmax和700nm处的吸光值A,按公式计算花色苷含量,并对加压次数作图,分析结果。

方法四加入酶对红色素提取的影响未加酶;果胶酶0.1%;纤维素酶.01%;果胶酶0.05%+纤维素酶0.05%。

测定花色苷含量的方法有很多,经典的有薄层层析法、快速测定比色法、紫外吸收光谱(UV)等,现代的有红外吸收光谱、液相色谱(HPLC)以及核磁共振(NMR)、质谱(FAB)等。

除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外,其余方法均需要标准色素样品,测定的是某种花色营的具体含量。

这对于尚未确定组成的新样品的初步研究是一个难题,也给一般性的检验分析带来了困难。

花色苷是水溶性色素,根据比尔定律,溶液的浓度与其吸光度A成正比,因此在未有标准品时,可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花色苷的含量。

花色苷含量主要有2种表示方法:色价及代入消光系数用公式计算。

由此可见,关键是吸光值A的测定。

综合国内外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吸光值A的方法:(1)当叶绿素是该样品中主要存在的干扰色素时,需消除叶绿素吸收含量的影响;此时,计算公式为:A=(A max-A620) -0.1(A650-A620)国内已有用此方法测定苹果果皮表面及山植果实中花色苷含量的报道。

(2)含有其它干扰物质时花色苷总量的测定:直接法:在新鲜的植物提取物中,因为很少含有在花色营的最大吸收区发生吸收的干扰物质,花色苷总量可以直接由可见区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来测定。

计算公式为:A=A maxpH示差法:在食品加工或储藏过程中,会产生褐色降解物,这些降解物和花色普具有相同的能量吸收范围。

这类花色苷总量的测定,通常用pH示差法。

计算公式为:A=(A max-A700)pH1.0-(A max-A700)pH4.5本研究通过两种分光光度方法测定桑堪果汁中花色昔的含量,运用数学统计分析,比较得出了适合于桑椹中花色苷测定的简便、准确的方法,从而为其他样品花色苷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般性思路。

本实验样品采用的是桑椹果酒酒渣进行试验,故只需采用pH 示差法来测定总花色苷含量。

在食品加工或贮藏过程中,会产生褐色降解物,这些降解物和花色苷具有相同的能 量吸收范围,这类花色苷总量的测定,通常采用pH 示差法,计算公式为:A=(A max -A 700)pH1.0-(A max -A 700)pH4.5测定方法:将色素提取液,分别采用pH1.0氯化钾缓冲液和pH4.5醋酸钠缓冲液稀释一定倍数(吸光值在0.2~0.8之间),并且将稀释液静置15min ,达到动态平衡后,分别测定两种样品稀释液在OD λmax 和700nm 处的吸光值A 。

参考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及冯建光pH 示差法测定葡萄皮红色素含量的方法,以及结合霍琳琳等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桑椹花色苷含量,得到提取液中总花色苷含量的计算公式:mM n V A g mg TAcy ⨯⨯⨯⨯=ε)/(式中:V 一提取液总体积(mL); n 一稀释倍数;M —Cy-3-glu 的分子量(449.2);ε一Cy-3-glu 的消光系数,其值为26900;m 一原料的重重(g)红色素稳定性研究1 pH 值对色素颜色的影响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调色素溶液的pH 值为2.5、3.5、4.5、5.5、6.5、 7.0、8.5,室温下用色差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分析pH 值对色素颜色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