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550幅(第三集)

合集下载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介绍(5)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介绍(5)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介绍(5)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041 《舞乐屏风》唐绢本设色纵46厘米横22厘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此《舞乐屏风》系吐鲁番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墓主人为高昌左卫大将军张雄之孙张礼臣。

该墓共出土舞乐屏风六扇,屏风上画二舞伎四乐伎,每扇一人,左右相向而立。

此图即为右边舞伎,其鬓发高挽,额描花钿,曲眉凤目,面颊丰腴,身穿蓝地卷草纹白袄,锦袖红裳,整个人物显得飘逸俊美,婀娜多姿。

此图属初唐时期的绘风典范,这种对于世俗题材的倾向揭示了一个重要现象:唐朝的审美已从政治题材转向于世俗题材,威严的文臣武将被秀丽的宫廷妇女所代替。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042 《宫女》唐永泰公主石椁线刻纵132厘米横74厘米陕西省博物馆藏此图为唐永泰公主墓石椁线刻画, 图中有一位年轻妩媚宫女独自伫立, 拈花自赏, 如痴如醉。

其面庞是典型的唐代女子的丰美秀雅, 肌肤润泽晶莹, 尤其那曲眉圆颊, 虽不似中晚唐仕女那样过分肥胖, 却刻画得秀润超脱, 更显示出宫女正值青春年少的美貌。

画中人物空白处的花草小鸟, 令人如身临其境, 鸟语花香, 心旷神怡。

在这幽静清雅的环境中, 这幅拈花人物, 即使不是公主生前的生活写照, 但作为一千多年前的仕女画原作, 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也弥足珍贵。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043 《弈棋仕女图》唐绢本设色纵63厘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此图系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墓主张氏是武则天时安西都护府的官员,曾被授予上柱国勋爵。

此画原为木框联屏,出土时已破碎,经修复,重现了大体完整的十一位妇女、儿童形象,描绘贵族妇女家庭生活场面,此幅弈棋仕女是整个画面的中心。

她美鬓高耸,簪花耀顶,眉毛为当时流行的到八字晕饰,面色红润,丰盈肥美,上穿绯地蓝花袄,并有白纱披肩,下着绿花罗裙,从着装上看来她可能是六品官的妻子。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044 《舞乐》唐陕西三原县李寿墓线刻画李寿为唐宗室王子, 其墓为初唐时期的重要墓葬, 对于今天研究唐代的墓葬及墓室艺术品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宋代人物画

宋代人物画
宋 刘 宗《 古瑶 台 步 月 图 》 075
110 《 文 姬 归 汉 图 》
术宋 博佚 物名 馆 藏绢 本 设 色 纵
24.4 22.2 厘 米 美 国 波 士 顿 艺 厘 米 横
• 画中刻画人物颇见灵动,线条气脉贯通, 有笔不到而意到之妙。历来表现汉末蔡文 姬被匈奴人掳去,后由曹派人接回中原的 故事时,画面总被一种离愁别绪所笼罩, 此图却从文姬与丈夫的相互顾盼和微笑中, 体现出一种相濡以沫的亲情,虽然被掳的 悲愤和屈辱使文姬莫名难忘,但舔犊之情 胜过了一切。
宋 王 居 正 绢 本 设 色 纵 厘 米 横 厘 米 北 京 故 宫 博 物 院 藏
085 《 纺 车 图 》
26.1 69.2
• 王居正,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乳名 “憨哥”,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王拙 子,丹青有父风。工仕女,师法周昉,得 闲冶之态。此图绘怀抱婴儿哺乳的村妇, 身旁置放一架纺车,左手正摇纺轮。前面 一老媪,面向村妇,慈祥安宁。村妇身后 有一儿童,席地而坐,手中拿着杆,牵着 一只蟾蜍,活泼可爱。线条多用类似于周 文矩的“战笔”,生动和谐。
末段画市区繁荣街景这里酒楼店铺杂陈车马行人众多仕农工商僧道十医三教九流男女老少等神情姿态各异088十八学士图宋佚名绢本设色纵1741厘米横1103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十八学士指唐代李世民为秦王时于宫城西开文学馆罗致四方文士以杜如晦房玄龄陆德明等十八人分为三番每日六人值宿讨论文献商略古今号为十八学士
076
• 此图原载《烟云集绘册》(见《石渠宝笈 续编》)。签题钟师绍作。按《宣和画谱》 (卷六):钟师绍,蜀人也。妙丹青,画 道释人物犬马颇工。但他是唐代的人。此 画作风类北宋画院中人,当非他所作。故 以无名氏流传。
宋 佚 名《 柳 溪 闲 憩 图 》 077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496—500)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496—500)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496—500)《柳下晓妆图》496 《柳下晓妆图》清陈崇光纸本设色纵127厘米横43.5厘米南京博物院藏陈崇光(1838—1896),原名炤,字若木、栎生,江苏甘泉(今扬州)人。

初为雕花工人,后拜虞蟾为师。

山水、花卉、人物俱能,尤擅双钩花卉。

古人云:“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

既要把柳树的枯枝老干画得挺拔多姿,又要保持其婀娜之势,确属不易。

作为此画中起点缀和烘托环境作用的柳树,在陈崇光笔下却表现得很是从容妩媚。

柳下仕女正专心整理晨妆,其光鲜娇媚的姿容在柳枝的衬托下,显得清丽脱俗而动人。

《花容玉貌图》497 《花容玉貌图》清任颐绢本设色纵28厘米横28厘米南京博物馆藏任颐(1839/40—1895),清末画家,原名润,字伯年,后更名。

生于浙江山阴航坞山,卒于上海。

其父任云淞是民间画工,任颐幼时随父学画肖像,在传神写照和默写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后到宁波随任薰学画,同年春末与任薰离开宁波到苏州,后寓居上海近30年,以卖画为生。

此幅《花容玉貌图》体现了一种费丹旭式的半工半写法,仕女形象则清丽娇柔,风雅脱俗。

《授书图》498 《授书图》清任颐纸本设色纵128.8厘米横39厘米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任颐是“四任”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

他善于融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于一炉,画作呈多种面貌出现,很富有新意。

此幅《授书图》用工笔重彩手法描绘人物,可看出受陈洪绶的影响。

《仙姑图》499 《仙姑图》清任颐纸本设色纵148厘米横79.7厘米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任颐的人物画题材广泛,既有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也有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他善于写真术,能够捕捉人物一刹那之间的神情动态,被誉之为“曾波臣后第一手”。

《仙姑图》形象生动,构思奇妙,堪称近代绘画史上少见的佳作。

《弄璋图》500 《弄璋图》清任颐纸本设色纵107厘米横42.8厘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任颐兼善塑像,据说他曾用宜兴陶土塑制其父一小全身像,“状至入神”。

名画欣赏(珍藏版)

名画欣赏(珍藏版)

名画欣赏(珍藏版)2017-12-18 08:19:03《千里江山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古代的绘画作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的瑰宝。

上溯萌发绘画的上古时期,下至晚清,上下四千年。

中国绘画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延绵不断,并此起彼伏地闪烁着绚丽的光彩。

▽马远《月下把杯图2》▽佚名《金明池争标图》▽佚名《花石草虫图》▽佚名《盥手观花图》▽华嵒《疏树归禽图》▽任颐《绣球图》(花卉十二开)▽任颐《芙蓉、丁香图》(花卉十二开)▽任颐《天子万年图》(花卉十二开)▽李鱓《水仙图》(花卉十一开)▽邹一桂恽兰溪《竹子桃花图》(花卉八开)▽邹一桂恽兰溪《桃花图》(花卉八开)▽邹一桂恽兰溪《牡丹图》(花卉八开)▽邹一桂恽兰溪《菊花图》(花卉八开)▽邹一桂恽兰溪《牵牛花图》(花卉八开)▽邹一桂恽兰溪《梅花图》(花卉八开)▽邹一桂恽兰溪《芙蓉竹子图》(花卉八开)▽邹一桂恽兰溪《天竺水仙花》(花卉八开)▽任熊《十万图册(14开)局部》4▽任熊《十万图册(14开)局部》6▽任熊《十万图册(14开)局部》7▽余穉《花鸟册(12页)》1▽余穉《花鸟册(12页)》10▽余穉《花鸟册(12页)》12▽余穉《花鸟册(12页)》11▽余穉《花鸟册(12页)》2▽余穉《花鸟册(12页)》3▽余穉《花鸟册(12页)》4▽余穉《花鸟册(12页)》5▽余穉《花鸟册(12页)》6▽余穉《花鸟册(12页)》7▽余穉《花鸟册(12页)》8▽余穉《花鸟册(12页)》9▽宋人《乳鸭图》(宋画翎毛花鸟走兽选集全20页)▽宋人《太液荷风图》(宋画翎毛花鸟走兽选集全20页)▽宋人《山茶荠雪图》(宋花卉草虫选集全12页)▽宋人《山阁晴岚图》(宋人山水画册选全20页)。

史上最全!中国历代人物肖像画赏析

史上最全!中国历代人物肖像画赏析

史上最全!中国历代人物肖像画赏析中国传统绘画奉谢赫提出的“六法”理论为圭臬,六法论提出时针对的是人物画,这一理论为后人加以解释和发挥,遂泛用于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各科。

“六法”以“气韵生动”为首,古人论画,言简意赅,留有遐思。

那何为“气”、“韵”?更为有效的解读方法是回到画作中,发问古人是如何践行这一早在魏晋时期就被定下的准则。

人物肖像画从东晋发展到绘画空前兴盛的宋代,肖像名家辈出,如唐人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五代周文矩、顾闳中,宋李公麟、武宗元,所绘人物多线条精细、造型写实,画中士大夫气度超迈、仕女设色古澹明洁。

与此同时,也有另一流派异军突起,便是以南宋梁楷为代表的大写意水墨,此类作品不容画家作画时有任何迟疑,常一气呵成,气势贯通。

自文人画兴起士大夫画家醉心山水、花鸟,元明清人物画整体上日渐式微,但仍出现了不少独树一帜的画家、流派,如以奇古拙趣闻名的陈洪绶、以墨骨技法盛极一时的曾鲸。

明清之际,西洋画由欧洲传教士陆续传到中国,清代宫廷中,有外国传教士画家进入内廷供奉,虽有程式化的藩篱,但亦形成中西合璧画风,在当时影响甚大。

中西文化相会,新思想与旧传统迸出新的火花,如海上画派在肖像画上创出新的画风,代表人物有任熊、任薰、任颐、虚谷、吴昌硕等。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人物画,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

诸公为中国现代人物画的发展道路奔走擂鼓,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艺术主张,有刘海粟倡导“我们要发展东方固有的美术,研究西方美术的蕴奥”、有林风眠“调和中西艺术”身体力行的探索,有以素描教学改良中国画人物造型的“徐蒋体系”(徐悲鸿、蒋兆和),有关良开创戏曲人物画,以减笔水墨写意精神取材戏曲舞台,其人物神韵让人寓目难忘、如痴如醉。

中国人物绘画在这些前辈的努力下有了新风貌,并在开拓精神下继续承延。

回到前文提出的“气”“韵”标尺,气度、气势、神韵……都不足以作完整准确的诠释,而此次展览中的明清肖像正是能够给我们的问题提供一个鲜活的时代注脚。

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

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

簪花仕女图》 周昉 《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局部) 簪花仕女图》 局部)
顾闳中
902——970) 970) (902 970
五代时期南唐杰出画家,江南人,元宗、 五代时期南唐杰出画家,江南人,元宗、 后主时任侍诏。他擅长人物画和故事画, 后主时任侍诏。他擅长人物画和故事画, 《韩熙载夜宴图》是其代表作。
历代帝王图之北周武帝》 阎立本 《 历代帝王图之北周武帝》
周 昉
唐代杰出画家。 唐代杰出画家。字仲
京兆( 朗,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出身 京兆 今陕西西安) 于仕宦之家,官至宣州长史。 于仕宦之家,官至宣州长史。初 年学张萱,擅长肖像画, 年学张萱,擅长肖像画,其画风 衣裳简劲,彩色柔丽, 为“衣裳简劲,彩色柔丽,以丰 厚为体。 簪花仕女图》 厚为体。”《簪花仕女图》是其 代表作。
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
《人物龙凤图》 人物龙凤图》
顾恺之 (约345——406)东晋画家。 )东晋画家。
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 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出身 名门望族。精通歌赋词翰、书法音律, 名门望族。精通歌赋词翰、书法音律,多才 多艺, 画绝、才绝、痴绝”之称。 多艺,有“画绝、才绝、痴绝”之称。他的 绘画理论,是以“以形写神” 迁想妙得” 绘画理论,是以“以形写神”及“ 迁想妙得” 为核心的“传神论” 为核心的“传神论”,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 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传世作品《女史箴图》 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传世作品《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均是后人摹本, 《洛神赋图》等,均是后人摹本,画论著作 魏晋胜流赞》 论画》 有《魏晋胜流赞》、《论画》、《画云台山 记》。
归去来图》 陈洪绶 《归去来图》
) 任伯年 (1840—1896) 清末的一位绘画全才。 清末的一位绘画全才。名 浙江山阴人。 颐,浙江山阴人。擅长人 亦擅花鸟、山水。 物,亦擅花鸟、山水。画 风明快清丽, 风明快清丽,雅俗共赏。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中国传世人物画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中国传世人物画

新石器时期(001-002)001 《人画鱼纹图》002 《舞蹈纹彩陶盆》战国(003-004)003 《人物龙凤帛画》004 《人物御龙帛画》西汉(005-006)005 《侯家属墓生活图》006 《鸿门宴图》007 《赵氏孤儿图》东汉(008)008 《乐舞百戏图》东晋(009-012)009 《列女传》010 《女史箴图》011 《洛神赋图》012 《斫琴图》北魏(013-015)013 《供养菩萨》014 《飞天》015 《屏风漆画列女古贤图》北齐(016-021)016 《仪卫出行》017 《北齐校书图》018 《本生故事图》019 《猎兽图》020 《乐伎与百戏图》021 《牧牛图》梁(022)022 《职贡图》隋(023-024)023 《授经图》024 《备骑出行图》唐(025-059)025 《锁谏图》026 《步辇图》027 《历代帝王像》028 《伏生授经图》029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030 《六尊者像》031 《宫乐图》032 《游骑图》033 《牧马图》034 《虢国夫人游春图》035 《捣练图》036 《挥扇仕女图》037 《簪花仕女图》038 《调琴啜茗图》039 《内人双陆图》040 《侍女图》041 《舞乐屏风》042 《宫女》043 《弈棋仕女图》044 《舞乐》045 《高逸图》046 《双骑图》047 《胡服美人图》048 《侍马图》049 《反弹琵琶图》050 《引路菩萨图》051 《金刚力士像》052 《观世音像》053 《说法图》054 《树下美人图》055 《各国供养人》056 《各国王子图》057 《男侍从图》058 《骑马人物图》059 《宾客图》五代(060-074)060 《卓歇图》061 《神骏图》062 《韩熙载夜宴图》063 《阆苑女仙图》064 《勘书图》065 《重屏会棋图》066 《文苑图》067 《宫中图》068 《琉璃堂人物图》069 《仙女乘鸾图》070 《罗汉图》071-1 《十六罗汉图》(之一)071-2 《十六罗汉图》(之二)072 《八达春游图》073 《调马图》074 《菩萨头像》宋(075-156)075 《瑶台步月图》076 《莲舟仙渡图》077 《柳溪闲憩图》078 《槐荫消夏图》079 《二祖调心图》080 《番王礼佛图》081 《蕉荫击球图》082 《女孝经图》083 《蚕织图》084 《朝元仙杖图》085 《纺车图》086 《绣栊晓镜图》087 《清明上河图》088 《十八学士图》089 《五马图》090 《听琴图》091 《维摩诘像》092 《宋仁宗皇后像》093 《浴婴图》094 《四美图》095 《采薇图》096 《村医图》097 《杨贵妃上马图》098 《秋庭戏婴图》099 《杂技戏孩图》100 《妆靓仕女图》101 《罗汉图》102 《天女献花图》103 《补衲图》105 《博古图》106 《斗荼图》107 《夜宴图》108 《货郎图》109 《骷髅幻戏图》110 《文姬归汉图》111 《大傩图》112 《鹿鸣之什图》113-1 《唐风图》(之一)113-2 《唐风图》(之二)114 《文姬归汉图》115 《大士像》116 《晓雪山行图》117 《踏歌图》(局部)118 《王羲之玩鹅图》119 《秋江渔隐图》120 《孔子像》121 《竹涧焚香图》122 《西园雅集图》123 《憩寂图》124 《静听松风图》125 《夏禹王像》126 《八高僧故事》127 《布袋和尚图》128 《泼墨仙人图》129 《六祖斫竹图》130 《三高游赏图》131 《李白行吟图》133 《小庭婴戏图》134 《春游晚归图》135 《百子嬉春图》136 《竹林拨阮图》137 《松荫论道图》138 《观音像》139 《布袋和尚图》140 《老子图》141 《天官图》142 《地官图》143 《五百罗汉·布施贫饥》144 《牧牛图》145 《五百罗汉·洞中入定》146 《番骑猎归图》147 《初平牧羊图》148 《十六罗汉·降龙》149 《地藏十王图》150 《虎溪三笑图》151 《燃灯佛授记释迦》152 《田醉归图》153 《东丹王出行图》154 《猴侍水星神图》155 《十六罗汉·第二尊者》156 《明妃出塞图》辽(157-158)157 《骑射图》158 《采药图》金(159-162)159 《维摩演教图》160 《文姬归汉图》161 《西夏王妃供养图》162 《回鹘王子供养像》元(163-201)163 《归庄图》164 《消夏图》165 《梦蝶图》166 《中山出游图》167 《浴马图》168 《人马图》169 《红衣罗汉图》170 《秋郊饮马图》171 《调良图》172 《挟弹游骑图》173 《人马图》174 《临李公麟人马图》175 《高峰原妙禅师像》176 《狩猎人物图》177 《张果见明皇图》178 《人马图》179 《李仙像》180 《铁拐仙人像》181 《蛤蟆仙人像》182 《杨贵妃上马图》183 《扶醉图》184 《人马图》185 《伯牙鼓琴图》186 《渔父图》187 《芦花寒燕图》188 《雪夜访戴图》189 《九歌图》190 《瑶池仙乐图》191 《洛神图》192 《职贡图》193 《霜浦归鱼图》194 《杨竹西小像》195 《杜秋图》196 《朝元图》197 《庆有尊者像》198 《元世祖像》199 《元世祖后像》200 《搜山图》201 《十六罗汉图》明(202-318)202 《陶渊明像》203 《友松图》204 《杏园雅集图》205 《琴高乘鲤图》206 《归去来兮图》207 《归去来兮图,问征夫以前路》208 《关羽擒将图》209 《明宣宗行乐图》210 《四仙拱寿图》211 《达摩六代祖师像》212 《钟馗夜游图》213 《砺剑图》214 《聘庞图》215 《武侯高卧图》216 《月下吹箫图》217 《起蛟图》218 《一团和气图》219 《雪夜访普图》220 《刘海戏蟾图》221 《汉殿论功图》222 《云中送别图》223 《杂画册》224 《琵琶行图》225 《东山携妓图》226 《古贤诗意图》227 《题竹图》228 《宫中图》229 《伏生授经图》230 《山水图》231 《梅下横琴图》233 《歌舞图》234 《女仙图》235 《东方朔偷桃图》236 《琵琶美人图》237 《马球图》238 《吹箫女仙图》239 《溪山放艇图》240 《苏轼回翰林院图》241 《骑驴图》242 《听琴图》243 《老子骑牛图》244 《寒山拾得图》245 《胡人出猎图》246 《醉饮图》247 《秋林觅句图》248 《汉钟离像》249 《流民图》250 《春泉小隐图》(局部)251 《货郎图·春景》252 《货郎图·夏景》253 《货郎图·秋景》254 《货郎图·冬景》255 《临戴进谢安东山图》256 《湘君湘夫人图》257 《惠山茶会图》258 《泉石高闲图》260 《孟蜀宫妓图》261 《秋风纨扇图》262 《杏花仕女图》263 《东篱赏菊图》264 《牡丹仕女图》265 《嫦娥执桂图》266 《临韩熙载夜宴图》267 《临李公麟饮中八仙图》268 《吹箫图》269 《李端端像》270 《招仙图》271 《玉洞仙缘图》272 《人物故事图》273 《桃村草堂图》274 《桃源仙境图》275 《修竹仕女图》276 《捣衣图》277 《临肖照中兴瑞应图》278 《清明上河图》279 《幽居乐事图》280 《南极老人图》281 《谪仙玩月图》282 《竹亭对棋图》283 《春庭行乐图》284 《红拂图》285 《人物山水图》286 《罗汉图》287 《佛像轴》288 《涅磐图》289 《明宣宗坐像》290 《达摩面壁图》291 《漉酒图》292 《三教图》293 《达摩图》294 《六祖像》295 《观音图》296 《山水花卉人物图》297 《千秋绝艳图》298 《瑶池仙剧图》299 《渊明醉归图》300 《三驼图》301 《杏园宴集图》302 《藏云图》303 《云中玉女图》304 《吹箫仕女图》305 《顾梦游像》306 《张卿子像》307 《葛一龙像》308 《徐光启像》309 《庵簪花图》310 《麻姑献寿图》311 《戏佛图》312 《发图》313 《对镜仕女图》314 《授徒图》315 《南生鲁四乐图》316 《陶渊明故事图》317 《仕女图》318 《芭蕉美人图》清(319-521)319 《乾隆洗象图》320 《乞巧图》321 《无量寿佛图》322 《扑蝶仕女图》323 《仕女图》324 《奚官放马图》325 《洛神图》326 《东坡博古图》327 《踏雪寻梅图》328 《进酒图》329 《康熙南巡图》330 《醉儒图》331 《人物图册》332 《弄胡琴图》333 《朝妆缓步图》334 《豳风图》335 《秋林舒啸图》336 《罗汉图》337 《幽篁坐啸图》338 《王原祁艺菊图》339 《王世祯放鹇图》340 《芭蕉仕女图》341 《双英图》342 《乔元之三好图》343 《豪家佚乐图》344 《石谷骑牛图》345 《仕女图》346 《历朝贤后故事图》347 《孔子圣迹图》348 《杂画册》349 《乞儿图》350 《胤行乐图》351 《天山积雪图》352 《白描仕女图》353 《西园雅集图》354 《弄莺图》355 《小青小影图》356 《梅边吟思图》357 《李清照小像》358 《幽栖图》359 《对牛弹琴图》360 《山桥小坐图》361 《人物图》362 《人物图》363 《乾隆朝服像》364 《孝庄文皇后朝服像》365 《莲塘纳凉图》366 《负担图》367 《大士图》368 《婕妤挡熊图》369 《瞎子说唱图》370 《罗汉图》371 《月曼清游图》372 《白描仕女图》373 《华清出浴图》374 《持节仕女图》375 《孟母断杼教子图》376 《三娘子图》377 《贤母图》378 《仕女图》379 《连生贵子图》380 《十六罗汉图》381 《庐山观莲图》382 《纨扇仕女图》383 《戏婴图》384 《巴蔚祖像》385 《采桑图》386 《八子观灯图》387 《蛤蟆仙人图》388 《秋闺思妇图》389 《钱东像》390 《竹下仕女图》391 《元机诗意图》392 《宫娥梳髻图》393 《秋风纨扇图》394 《靓妆倚石图》395 《惜花图》396 《仕女图》397 《红楼梦人物图》398 《仕女图》399 《平安春信图》400 《弘历观画图》401 《大阅读》402 《玛斫阵图》403 《射猎图》404 《阿玉锡持矛图》405 《允礼像》406 《李香君小像》407 《湔裙图》408 《梧桐仕女图》409 《朝云小像》410 《九日行庵文燕图》411 《好消息图》412 《倚栏图》413 《姚燮忏绮图像》414 《十二金钗图》415 《柳荫仕女图》416 《昭君出塞图》417 《月下吹箫图》418 《罗浮梦景图》419 《柳下佳人图》420 《弄镯图》421 《南天雁影图》422 《镜影水月图》423 《自画像》424 《设色佛像图》425 《罗汉图》426 《蕃马图》427 《苏武牧羊图》428 《蹴鞠图》429 《捧花老人图》430 《渔翁渔妇图》431 《八仙图》432 《春夜宴桃李园图》433 《携琴仕女图》434 《麻姑捧壶图》435 《人物册》436 《果老仙姑图》437 《山鬼图》438 《易安像》439 《丁敬像》440 《荆蛮民图》441 《出浴图》442 《寇眉像》443 《梅下赏月图》444 《落花独立图》445 《皆大欢喜图》446 《观音图》447 《五老图》448 《听阮图》449 《仕女图》450 《太白醉酒图》451 《清平调图》452 《五羊仙迹图》453 《怡园主人像》454 《昭君出塞图》455 《四红图》456 《钟馗仕女图》457 《梅花仕女图》458 《蕉荫读书图》459 《雪窗仕女图》460 《雍正妃行乐图》461 《送子得魁图》462 《樱姹丹源图》463 《柳荫仕女图》464 《桐荫抚扇图》465 《湘夫人图》466 《元女授经图》467 《瑶宫秋扇图》468 《大梅诗意图》469 《临陈洪绶钟馗图》470 《采药图》471 《丁蓝叔小像图》472 《人物》473 《仕女图》474 《吹箫仕女图》475 《梨花仕女图》476 《芭蕉美人图》477 《扑蝶图》478 《牡丹仕女图》479 《蔡文姬》480 《吹箫引凤图》481 《灯下沉思图》482 《麻姑献寿图》483 《瑶池霓裳图》484 《华天跨蝶图》485 《绶砚作书图》486 《窦燕山教子图》487 《闺中礼佛图》488 《芭蕉仕女图》489 《人物》490 《烹茶洗砚图》491 《簪花图》492 《仕女屏》493 《慈母图》494 《对弈图》495 《荷塘仕女图》496 《柳下晓妆图》497 《花容玉貌图》498 《授书图》499 《仙姑图》500 《弄璋图》501 《西施浣纱图》502 《雪中送炭图》503 《祝翁呼鸡图》504 《老子骑牛图》505 《钟进士斩狐图》506 《人物图》507 《送子观音图》508 《沙山春像》509 《人马图》510 《钟馗插花图》511 《为陈文焯画三十小像》512 《梅花仕女图》513 《碧荫轩主人小像》514 《叱石成羊图》515 《桃园问津图》516 《秦赞尧像图》517 《油画仕女图》518 《沈麟元葑山钓徒像》519 《彭公像图》520 《无量寿佛图》521 《山水人物扇页》近、现代(522-550)522 《佛像图》523 《老僧》524 《布袋和尚像》525 《济公图》526 《十八罗汉图》527 《苏东坡像》528 《达摩像》529 《一苇渡江》530 《补履图》531 《乞食图》532 《槐堂韵者图》533 《读画图》534 《墙有耳》535 《刘海戏蟾图》536 《悠闲自乐》537 《石涛作画图》538 《人物》539 《南国诗人》540 《田横五百士》541 《悲秋》542 《箫声》543 《徐悲鸿夫人像》544 《泰戈尔》545 《愚公移山》546 《抚猫人像》547 《持花仕女》548 《牧童年图》549 《人物》550 《西藏空行母》。

中国传世人物画 隋唐五代

中国传世人物画 隋唐五代

中国传世人物画隋唐五代中国传世人物画隋唐五代中国传世人物画隋唐五代隋代《授经图》隋展子虔绢本设色纵30.1厘米横33.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展子虔, 渤海(今山东阳信)人。

历北齐、北周、隋三个朝代。

具体生卒年不详,在隋朝曾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官职。

擅长画道释、人物、鞍马、楼阁和山水,在继承魏晋南北朝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突破成法,创立新意,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绘画大师。

唐朝张彦远评展子虔的此画:“细密精致而臻丽。

”从这一幅《授经图》中可以看出其刻画人物手法之高超。

《备骑出行图》隋佚名壁画纵90厘米横60厘米山东嘉祥英山徐敏行夫妇墓徐敏行夫妇墓是于1976年在山东嘉祥县英山发现的。

此壁画绘在墓室四壁与门洞内外。

有《徐侍郎夫妇宴享行乐图》、《徐侍郎出行仪仗图》、《徐侍郎夫人出游图》,以及侍卫、门吏诸像。

有人物、也有山水。

所画人物都用铁线描,平涂颜色。

着色以重彩为主,个别处兼施淡彩。

这里所选的是《出行图》中四个侍卫像,姿态不同,表情各异,用笔简练劲健,可见其独特风采。

  五代《卓歇图》五代胡瓖绢本设色纵33厘米横25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胡瓖(10世纪),契丹族人,定居范阳(今河北涿县)。

他善画人物、鞍马,主要描写契丹部族的游牧生活,对于马的骨骼体状、塞外的荒漠之景、牧羊犬的矫健勇武,都表现得无与伦比。

《卓歇图》描绘了契丹族可汗率部下骑士出猎后歇息饮宴的情景。

可汗与其妻关氏盘坐地毯上宴饮,侍从正执壶进酒献花,前有奏乐起舞者。

画面上有骑士多人或倚马而立,或席地而坐,马鞍上驮着鹅雁等猎物。

人物面相服饰具有契丹族特征,背景荒凉寂静,画面笔法古健雄劲,线条繁密,体现了当时北方画派的特色和契丹画师的独特画风。

“卓歇”二字不见经传,从《辽史》中的“卓帐”、“卓枪”之语,知“卓”为“立”之意,“歇”作“休息”解释,“卓歇”则可理解为立帐歇息的意思。

世界名画系列之人体名画

世界名画系列之人体名画

世界名画系列之人体名画(1):泉1、泉1856年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法国163cm×80cm 布油彩巴奥赛博物馆藏76岁时的安格尔,创作了《泉》这幅作品,反映了画家对美的全新观念,即用精湛的技巧去创造古典美感是十分必要的。

《泉》实现了他对人体美与古典美完美结合的形式追求。

在这里,他展示了人类普遍赞美的恬静美、抒情美和纯洁美。

他描绘一位举罐倒水的裸体少女,身躯略呈S型,婀娜多姿,双目透出清纯,虽然身体袒露,却让人觉得她如清泉般圣洁。

《泉》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是他于1820年在意大利期间作为习作开始的,1856年才在巴黎完稿,据说原名是《维纳斯》,但画家经过数十年的世俗漂泊,修改了少女脚边的小天使,把整理秀发改为倒倾水瓶,使之成为一幅具有古典主义象征意义的名作。

也许安格尔在寄托对青春的无限眷恋--少女充满活力的胴体正象她脚边的那朵含苞欲放的雏菊,散发着长久的魅力,给人以宁谧的思绪、无尽的隽永。

少女是画家衰老年岁的产儿,她的美资超过了所有的姐妹,集中了她们的美于一身。

安格尔的艺术形式美是成功的,他笔下的裸体屏弃了一切非自然的成分,因而她们的美是可供任何时代膜拜的典范。

泉》大概从1830年安格尔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就开始酝酿,但一直没有完稿。

最初在安格尔心中构思的“泉”,是仿效意大利大师们在画维纳斯时的愿望,他早在1807年就画过一些草图,后来不满足前人已画过的“维纳斯”样式,企图使形象更单纯化。

26年以后,当他已是76岁高龄时才画完此画,据说曾有助手帮他绘制,如有人认为这幅画最初是由他的两个学生保罗·巴尔泽和亚历山大·德戈弗协助完成的。

安格尔一生在裸体素描上下过精深的功夫,而且只有当面对裸体模特儿时,他的现实主义真知灼见才显现出来。

《泉》,(1956年)是安格尔最著名的画作之一。

为了创作好这幅作品,安格尔竟酝酿了36年的时间。

它通过一个抱罐倒水的裸体少女形象,表现了画家终身追求的古典美。

中国古代40幅传世名画,每一幅都是时代的缩影

中国古代40幅传世名画,每一幅都是时代的缩影
《女史箴图》局部
东晋的《女史箴图》原作已佚,现存为唐代摹本,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另藏宋 代摹本,多出樊姬、卫女2段,水平稍逊。 《女史箴图》局部 NO.2 《洛神赋图》 绢本设色,横572.8cm,纵27.1cm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名篇《洛神赋》所绘《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 学作品的画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清明上河图》局部 5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人物,73匹牲畜,车轿及船只数十艘。气势宏大、构图严谨、 技法娴熟。充分反映了高度精纯的绘画功力,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清明上河图》局部 NO.22 《墨竹图》
绢本,横105.4cm,纵131.6cm
湖州竹派开山鼻祖,北宋文同所绘《墨竹图》。以倒垂竹枝为主体,将书法的抽象美引入墨竹 画之中,疏密有致,生趣蓬勃,形神兼备。 宋代文人眼中,竹可以言志,更可以寄情。借水墨的淋漓酣畅和竹枝的挺拔潇洒抒发意兴,富 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全图分五个段落,完整再现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场 景。造型准确精微,线条遒劲流畅,色彩绚丽清雅。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NO.15 《珍禽图》
绢素稿本,横70cm,纵41.5cm 五代后蜀黄筌《珍禽图》 ,从画面「付子居宝习」来看,是给其子课徒的写生稿本。现存北京 故宫博物院。 《珍禽图》局部 《珍禽图》在尺幅有限的绢素上,用细劲的线条和清丽的色彩,描绘自然中的众多生灵,昆 虫、鸟雀及龟类等共24只,错落有致,别具一格。
NO.5 《历代帝王图》
绢本绘画,横531cm,纵51cm
唐代画师阎立本的名画《历代帝王图》,后人摹本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画中分别刻画了 历史上汉至隋间,有不同作为的13位帝王的生动形象,按历史顺序依次是: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明代[111P]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明代[111P]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明代[111P]1、《友松图》明杜琼纸本设色纵29.1厘米横92.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杜琼(1396—1474),字用嘉,号鹿冠道人。

世称东原先生。

吴(今苏州市)人。

山水宗董源,层峦秀拔,兼擅人物。

诗文也古雅。

其诗与评画尤深。

为沈周之师。

《友松图》画用竹篱所围的几间茅屋,屋内中堂有二人并坐,一书童正在开门,院外小山与庭院之间,画有石桌、石几,有盆中之松,置于石桌之上,有一人正欲展纸落墨;另有两人正边走边谈,神态生动自然。

画面既有清雅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妩媚秀丽的庭园趣味。

2、《陶渊明像》明王仲玉纸本设色纵106.8厘米横32.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王仲玉(14世纪前后),洪武中以能画召至京师。

此幅《陶渊明像》是画家用白描手法绘制的一幅肖像画。

笔简意远,笔墨潇洒淡逸,颇有元人风格。

画中的陶渊明瘦骨清像,仙风道骨,很有隐者之风。

画家笔力劲健,刻画人物入木三分,陶渊明那种愿意隐遁山林的性格和内在思想,都在画面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杏园雅集图》明谢环绢本设色纵37厘米横401厘米镇江市博物馆藏谢环,生卒年不详,字廷循,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后以字行,知学问,喜赋诗。

宣德年间征入画院,大被赏遇,授锦衣卫千户,后又升指挥。

擅画山水,师张菽起,并宗荆浩、关仝、米芾,洪武时已有盛名。

此图绘大学士杨荣、杨士奇、杨溥及阁员五人雅集杨荣家的杏园中,宫廷画家谢环亦被邀参加并作此图,共画了二十四人之多,画家本人亦入画中,是当时仕宦生活的真实写照。

4、《琴高乘鲤图》明李在绢本设色纵146.3厘米横95.8厘米李在(?—1431),字以政,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宣德年间著名的宫廷画家,与戴进、谢环、石锐、周文靖同为待昭,入直仁智殿。

李在擅长画人物,工山水。

日本画僧雪舟曾与他切磋画艺。

此图描绘了神话:周代赵国人琴高,擅长鼓琴,浪游北方各地,曾经投入涿水取龙子,和学生们约定十日回来;到了约定日期果然见他乘着一条大鲤鱼出现在水面,一个月以后,琴高又往水里去了。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536—540)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536—540)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536—540)《悠闲自乐》536 《悠闲自乐》齐白石纸本设色齐白石(1864—1957),字璜,渭清。

8岁时在外祖父办的村学里读过半年书,后缀学,在家放牧砍柴。

做过木工,又学雕花木工,成为名手,并兼做画工。

27岁后学习诗词文章和绘画。

40岁后曾五次远游,七八年间走遍了半个中国,曾游历华山、嵩山、庐山、蜀山、巫峡、阳朔、桂林、长江、珠江、洞庭、黄河,祖国伟大山川,开阔了他的胸襟。

齐白石早年善画肖像,颇肖似,着色鲜艳,全是民间写真的传统本色。

自六十岁变法后,他的人物画追求一种“似与不似”的写意风格。

此幅《悠闲自乐》就是一幅写意但形神兼具的人物画佳作。

《石涛作画图》537 《石涛作画图》齐白石纸本设色齐白石60岁后定居北京。

以篆刻和卖画为职业。

在陈师曾的影响下,倾向写意,钦佩徐渭、朱耷、吴昌硕。

他的艺术造诣日趋成熟,诗文、金石、书画都有很高的成就。

全国解放后,更加辛勤创作,热爱和平,歌颂和平。

聘任为中央美院名誉教授,被选为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

齐白石对清代画家石涛很是推崇。

此幅《石涛作画图》用写意的笔触,淡墨勾写了石涛作画时的神态和气质,很是逼肖传神。

《人物》538 《人物》齐白石纸本设色白石老人愈老愈返归童稚,愈表现出一种诙谐感。

在这种诙谐感的形象里,表现出白石老人的智慧、风趣,透散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某些丑恶形象的嘲弄。

在他的人物画里,他有意将人物画得不成比例或不准确,但这一切只是加强了画面的幽默感,反而给观者造成一种别致的审美效果。

在那种夸张变形中,都是自然而然的,绝无造作痕迹,仿佛老人那颗天真的童心。

《南国诗人》539 《南国诗人》高剑父纸本设色高剑父在提倡新国画时,并没有忽视传统艺术的精华,他在解释自己的艺术革命“并不是要打倒古人,推翻古人,削减古人。

相反,古人的经验,有如一件宝贵的遗产,由后人承受”。

《南国诗人》显然是从梁楷的《太白行吟图》得到的启发。

可以说《南国诗人》是他学习古人的例证。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186—190)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186—190)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186—190)《渔父图》186 《渔父图》元吴镇绢本水墨纵84.7厘米横29.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吴镇诗书画之绝,受到时人和后世的钦仰。

吴镇喜作《渔父图》以抒其怀, 平生所作《渔父图》甚, 今存世《渔父图》四幅, 其画景物基本相似。

此幅作远山丛树, 流泉曲水, 平坡老树。

坡旁水泽, 小舟闲泊。

一渔夫头戴草笠, 一手扶浆, 一手执竿, 坐船垂钓。

笔法圆润。

境界迷蒙幽深。

画上自题:“目断烟波青有无, 霜凋枫叶锦模糊, 千尺浪, 四腮鲈, 诗筒相对酒葫芦。

至元二年秋八月, 梅花道人戏作渔父四幅并题。

”《芦花寒燕图》187 《芦花寒燕图》元吴镇绢本墨笔纵38.3厘米横27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为吴镇《渔父图》四轴之一,画中描绘在一片苇草丛生的湖中,一渔父驾船,目望飞雁的情景。

画面以大片的水域为主体,水中露出几处浅渚和乱石。

近处芦苇丛生,迎风轻荡。

在苇丛中间,一渔船浮于水面,船中渔父举头遥望天空,空中两只飞雁正振翅迎着秋风南飞。

画中用笔秀雅,墨色厚重而滋润,水气淋漓,从中可以看出画家受巨然等南派山水画影响的痕迹。

图中上端有吴镇草书自题诗一则:“点点青山照水光,飞飞寒雁背人忙。

冲小浦,转横塘,芦花两岸一朝霜。

”《雪夜访戴图》188 《雪夜访戴图》元张渥纸本水墨纵91.8厘米横39.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图是描写晋代王徽之在雪夜里乘小舟去访问他朋友戴逵的故事。

画家以简练的线条,表现出严寒的气象,刻画了人物的精神面貌,河岸古树枝干虬劲,或浓墨渲染,或淡墨勾勒,表现出画家高潮的笔墨技巧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实为他生平倾心之作。

《九歌图》《九歌图》局部1【屈原像】九歌:《楚辞》篇名。

“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

《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031—035)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031—035)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031—035)《宫乐图》031 《宫乐图》唐佚名绢本设色纵23.9厘米横77.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描绘宫中仕女合乐欢宴的场景。

画面中央很大的餐桌旁,围坐着十位宫女贵妇。

姿态各异,有正用餐者,有手执纨扇听音乐者,有吹笛奏竖琴者,整个气氛闲适欢愉。

此画为宋人摹本,人物造型丰满柔媚,神情慵懒。

用线细劲,描摹细腻,但稍显单薄,缺乏唐画中的沉实之质。

但不失为一幅仕女画佳作。

《游骑图》《游骑图》032 《游骑图》唐佚名绢本设色纵22.7厘米横94.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描绘一队人马由左向右出行的场面。

画中共七人,其中五人骑马,二人步行,有持弓或抱弓的,也有背袋或持长杆的,还有抱马球杖的,可见是狩猎游玩途中。

画面上人马布置前紧后松。

卷首第一骑者和两步行者以背侧面向右后方行进。

此马昂首嘶鸣,两步行者紧步相随,人马一同目视前方,其后两人骑马缓行,青衣者目视前方,神态安祥,应为此官宦人家的主人,白衣者侧身回首后望,似在等待后者,从而使画面前后呼应连贯。

画家以娴熟细劲而简洁的笔法描绘,人马造型雍容大方,神态各异,自然合度,为唐代画马的典型风格。

《牧马图》033 《牧马图》唐韩幹绢本设色纵27.5厘米横34.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韩幹是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开元、天宝年间。

善画肖像、人物、道释、花竹,尤工鞍马。

他所绘马匹,体形肥硕,态度安详,比例准确,一改前人画马螭颈龙体、筋骨毕露、姿态飞腾的“龙马”作风,创造了富有盛唐时代气息的画马新风格。

《牧马图》描绘骏马肥硕雄骏的英姿。

图中画黑白二马,有一人物手执缰绳缓行。

此图线条纤细遒劲,寥寥几笔勾出马的健壮体型,人物衣纹疏密有致,结构严谨,用笔沉着,神采生动,纯是从写实中来。

画上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款:“韩真迹”。

《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游春图》034 《虢国夫人游春图》唐张萱绢本设色纵52厘米横14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此图描写唐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及其侍从春天出游的行列。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506—510)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506—510)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506—510)《人物图》《人物图》506 《人物图》任颐的人物画画面简单,除人物外并无其他背景,更突出了人物的神情特点,真可谓传神写照。

此画以勾勒、点缀、泼墨等笔法交替互用,赋色鲜活明丽,画面整体而无琐碎之感,然而其细部却经精心绘制,可清楚看到人物的每一根鬓眉,活灵活现。

《送子观音图》507 《送子观音图》据说任颐的画“虽极细之笔,必悬腕中锋。

”他自称“作画如颐,差足当一写字”。

任颐常以书法用于画中,参用于画意,给人以惊奇不凡之感。

《沙山春像》508 《沙山春像》清任颐纸本设色纵128.6厘米横32.3厘米南京博物馆藏任颐一生为其好友作了很多肖像画,比如《酸寒尉像》就是吴昌硕的肖像。

《沙山春像》中的人物神情沉稳,若有所思。

任颐抓住他这瞬间之意态神色,以没骨法生动准确地写成肖像,用笔娴熟而凝重,气势飞动而骨力俱老,设色简净,笔到而神采毕现,除面部以淡墨勾写,馀者皆以色彩块面渲淡为之,虽不用线而觉线之空灵,一气呵成。

《人马图》509 《人马图》清任颐纸本设色纵132.5厘米横633.1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任伯年的作品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有趣,色彩雅致,很受市民喜爱。

此画渲染点破,简约明晰,画面气氛祥和,毫不做作。

画家以色墨相融的手法,用笔非常潇洒,显示了其高超的技艺。

《钟馗插花图》510 《钟馗插花图》清任预纸本设色任预(1854—1901),晚清画家。

字立凡,浙江萧山人,任熊之子。

长期在上海、苏州一带卖画,画艺得到了任薰、任颐和赵之谦的指教。

学习文人画,擅长人物、山水、花鸟。

画风秀出时流,别立疏懒落拓的风趣。

历来画家对钟馗夸张而诙谐的面容十分感兴趣,任预在《钟馗插花图》中将粗率武猛的钟馗与千姿百媚的鲜花画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钟馗插花动作的笨拙和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521—525)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521—525)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521—525)《山水人物扇页》521 《山水人物扇页》虚谷纸本设色纵18厘米横51.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远处高峰矗立,近景山路坡缓,三株大树枝叶遮天。

秋风送凉,枫叶如丹。

一戴风帽老者,着长衣于山林间闲步。

构图虽繁,然用笔却非常简练。

款署:“舜山仁兄先生属。

虚谷”,印“虚谷”《佛像图》522 《佛像图》吴昌硕纸本设色纵146厘米横40.5厘米中国美术馆藏吴昌硕学画较晚,从花卉入手,深得中国传统花鸟画之三昧。

他少有的几幅人物画,通常都是选用传统题材,比如道释故事等。

《佛像图》绘一赤足立佛。

面相饱满,形容矍铄。

用笔简洁而颇具表现力。

《老僧》523 《老僧》吴昌硕纸本设色吴昌硕(1844—1927),中国清末民初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名俊卿,初字香补,中年后更字昌硕,亦署仓硕、苍石,别号缶庐、老苍、苦铁、大聋、石尊者、破菏亭长等。

出生于浙江一个读书人家庭,自幼随父读书,后就学于私塾。

十余岁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点,初入门径。

后到苏州、上海,与任颐、张熊等交从甚密,期间幸而得见很多艺术真迹,遂而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艺术修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吴昌硕绘画题材以花卉为主,很少涉及人物。

但其人物画却有很高的水平,如《老僧》。

画中老僧精神矍铄而形容清澹,用笔很是老到。

《布袋和尚像》524 《布袋和尚像》吴昌硕纸本设色纵 124.1厘米横45.6厘米南京博物馆藏吴昌硕与任颐交从甚厚,任颐曾为吴昌硕作过多幅肖像,其中以《酸寒尉像》最能体现吴昌硕的精神面貌。

吴昌硕专门有诗称赞此画:山阴子任子,腕力鼎可举。

楮墨传意态,笔下有千古。

可见他对任颐的推崇。

吴昌硕的人物画也从任颐的人物画中借鉴了很多传神写照的因素。

布袋和尚的形象诙谐可爱,为历代人物画家所喜好。

吴昌硕此幅《布袋和尚像》也十分传神地将布袋和尚的特征表露无遗。

《济公图》525 《济公图》王震纸本设色纵107.6厘米横38.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济公是南宋僧人,法号原为“道济”,因其不守戒律,嗜好酒肉,举止如疯如狂,又被称为“济癫僧”。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361—365)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361—365)

【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361—365)《人物图》361 《人物图》清石涛纸本水墨纵193.6厘米横81.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石涛(1642—1715),清代画家。

俗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

广西全州人。

明藩靖江王朱守谦的后裔。

明朝灭亡后家遭不幸失去亲人,5岁削发为僧,得以存生。

法名原济,一作元济,字石涛,号大涤子、清湘老人、瞎尊者、零丁老人等。

又自称苦瓜和尚。

他曾拜旅庵本月为师,传学佛学,云游四方。

元济善画山水,兼工兰竹。

画中人物形象以很简古的墨线勾写,几乎全为线描,而设以淡雅之色,衣纹等看似信笔率意而成,实乃深具功力,笔笔送到。

《人物图》362 《人物图》清石涛纸本水墨纵69.5厘米横33.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石涛画人物时神情毕露,有的造型极为夸张。

画中人物神态稚拙,趣味横生,颇得寒画天趣。

用笔淋漓纵率之中显得工致缜密,沉着而痛快,同时墨气浑成,淡浓得宜。

与其景物的处理相比较,人物俱用细笔,所谓一种“细笔石涛”,精气逼人。

《乾隆朝服像》363 《乾隆朝服像》清佚名绢本设色纵220厘米横18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爱新觉罗·弘历,世宗胤第四子,年号乾隆,在位六十年,嘉庆四年(1799)卒,享年八十九岁。

图中乾隆皇帝着全朝服,端坐龙椅,不怒而威,天子贵胄之肃穆而不可触犯的气质表露无遗。

《孝庄文皇后朝服像》364 《孝庄文皇后朝服像》清佚名绢本设色纵155.5厘米横116.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孝庄文皇后,姓博玺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

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二月,被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聘为侧福晋。

崇德元年(1636)改元,五宫并建,被册封为永福宫庄妃。

顺治元年尊为圣母太后,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曾参与政事多年。

图中孝庄文皇后端庄肃穆,华服丽影,端坐宝座而粉面含威。

《莲塘纳凉图》365 《莲塘纳凉图》清金廷标绢本设色纵56.9厘米横65.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莲塘纳凉图》写唐杜甫五律《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之一的诗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550幅(第三集)宋代(全图)(局部)118 《王羲之玩鹅图》宋马远绢本淡设色纵115.9厘米横52.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马远,字遥父,号钦山。

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附近),侨寓钱塘(今杭州)。

南宋画院待诏。

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都是画院画家。

初师李唐,却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兼画人物、花鸟,作人物有轩昂闲雅之气。

与同时的夏圭,号称“马夏”,他善作平视或仰视构图。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性爱鹅,观鹅舞颈而妙悟书法之道,曾以写经与山阴道士换鹅。

此图中王羲之倚松而坐,莲渚之中,两只白鹅正在水中嬉戏。

119 《秋江渔隐图》宋马远绢本墨笔纵37厘米横2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马远的人物画存世作品不少,其艺术造诣甚高。

在他的笔下,既有古代圣贤、文人雅士,也有农民、渔人等,题材面较广。

马远人物画的鲜明特色是注重刻画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此图显示出马远的富有创造性的卓越构图技巧和特定的环境气氛与意境的表达,画面单纯,一老渔翁怀抱木桨,蜷伏在船头酣睡。

120 《孔子像》宋马远绢本淡设色纵27.7厘米横23.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孔子像》人物衣纹用笔为钉头鼠尾法,线长而劲利。

孔子身着长袍,拱手而立,沉静肃穆,若有所思,神情十分生动。

全图用秃笔写衣纹,简练概括,线条劲拔,寥寥数笔,形神毕现,设色浅淡,韵味高雅。

121 《竹涧焚香图》宋马远此图原载《四朝选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

签题马远作。

此幅虽是纨扇面上的小景,而远山近水,硬石疏竹,处处足以看出马远所特有的风格。

人物有二:一焚香静坐,神气宁谧;一侍童立后,一手搔头,神态绝妙。

122 《西园雅集图》宋马远绢本淡设色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宋代有很多绘画世家,其中最为出名的恐怕要属山西的马家。

自北宋后期的马贲开始,马家先后有五代人在皇家画院供职。

马氏家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画室或作坊,在这个作坊内雇佣了助手、管理者或代理人,或许还有绘画材料的生产者及裱画匠。

元佑元年(1086年),苏轼兄弟、黄庭坚、李公麟、米芾、蔡肇等十六位名士,于驸马王诜宅邸西园集会。

马远据此所绘,长卷共分四段。

此为其中一段,写米芾挥毫作书,诸文友或立或坐,凝神围观。

123 《憩寂图》宋佚名绢本墨笔纵22.8厘米横23.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全图用笔简练,人物表情含蓄端庄,刻画生动传神。

衣纹线条流利,粗重连续,设色富丽堂皇。

绘一僧袒腹、结跏趺坐于松根之上,面前杂设纸笔,状似凝思。

124 《静听松风图》宋马麟绢本设色纵226.6厘米横110.3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静听松风图》是马麟流传至今的作品之一。

绘有二树高松迎风,其树并不写顶、脚,构图有马远之风。

枝干虬劲奇趣,枝叶飘洒,一老人悠然坐于松下,似听风冥想,有道骨仙风之气质,神气舒畅。

其笔法虽类似其父马远,但却可看出他要比马远秀润一些,尤其以树枝、山石,最为明显,其树虽亦气势纵横,雄奇简劲,但却并非显得“瘦如屈铁”,其用水墨渲染之意更为浓重一些。

125 《夏禹王像》宋马麟绢本设色纵249厘米横11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马麟,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县附近),侨寓杭州。

为南宋画院祗候。

出身于绘画世家,马远之子。

工书善画,宗其父笔。

长于山水、人物。

兼画花鸟,笔力遒劲,轩昂洒落。

夏禹,传说中古代夏部落的领袖,姒姓,名文命,亦称大禹。

此图绘夏禹手持如意笏,头戴王冠,身披龙袍,端庄地立于画面的正中。

作者充分地利用线条的造型的能力,生动地刻画了夏禹慈祥和蔼的形象和内在性格。

126 《八高僧故事》宋梁楷绢本设色每段纵26.6厘米横约6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图绘古代名僧故事。

一,达摩面壁;二,弘忍逢杖叟;三,白居易谒乌窠禅师;四,智间竹林拥帚;五,李源、圆泽遇汲水女子;六,灌溪索饮;七,船子拜参;八,孤蓬芦岸,僧倚钓车。

数段有梁楷款字。

画法不同于“减笔”,是比较精细工整的一种,人物生动传神,剪裁特妙,人物有的只有半身,以前的画中,从未见过。

此图在题材内容上有风俗画的意义,描绘了朴素平凡的日常劳动。

127 《布袋和尚图》宋梁楷绢本设色纵31.3厘米横24.5厘米此画绘布袋和尚半身像,构图简明而有力,用笔简练粗放,尤其以布袋和尚的衣袍最为突出,寥寥数笔,神态活现,有如画山石一样雄浑有力,又不失衣袍的柔和随意,笔意十足,重墨渲染。

如除去布袋和尚的上半身不看,其构图仿佛是一座雄健的远山,稳健而广阔,而绘布袋和尚的圆颅硕躯时,转而用工细流畅的笔法,以工笔绘眉眼唇齿,笑容可掬,其淡泊而又嘻笑于世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虽有一股玩世的态度,却又显示出其宽厚、仁慈、悲天悯人的另一面,这也正是梁楷的处世态度的一种写照。

128 《泼墨仙人图》宋梁楷纸本水墨高48.7厘米宽27.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梁楷既能依精妙严谨的图画, 又擅用笔极简、洗练放逸的“减笔”画。

这种“减笔”法, 笔墨精练简约之至, 似乎又是信手拈来之笔, 却能捕捉住对象的主要特征, 具有十分传神的效果。

梁楷在技巧上的重要创造, 开启了元明清画家写意人物画的先河。

梁楷的人物画多以佛教禅宗人物或文人雅士为题材。

《泼墨仙人图》与另一幅传为他所作《太白行吟图》齐名。

这幅作品, 用酣畅的泼墨画法, 绘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 用简括细笔夸张地画出形象奇怪生动, 似有幽默感的沉醉神情, 令人叫绝。

(全图)(局部)129 《六祖斫竹图》宋梁楷纸本墨笔纵73厘米横31.8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此两种笔法,工细与粗放,虽看似悬殊,但却被梁楷所协调而显得和谐别致,新奇又有神韵。

此图描绘六祖慧能斫竹的故事。

慧能,俗姓卢,世居范阳,曾为樵夫。

为禅宗的开创者。

图中的六祖在古树衬托下,一手拿刀,一手持竹竿,正砍伐枯竹。

画面以寥寥数笔,就勾画出六祖的生动神态,充分表现了慧能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这一身世特征。

130 《三高游赏图》宋梁楷此图原载《宋人名流集藻册》。

画上题云:御前图画梁楷笔。

这幅画可以代表他的人物画的风格。

人物面部表情很细致,而衣履则以寥寥数笔成之,更显得迅捷有力。

后来的许多画家都从他这里得到了启发。

131 《李白行吟图》宋梁楷梁楷,东平(今属山东)人。

嘉泰间画院待诏并赐金带,其不受,世号“梁疯子”,并嗜酒,善画人物、山水、道释、鬼神。

他突破“院体”画派谨严的画风,自创“疏体”(即写意减笔)。

其画风革简,笔意生动。

梁楷继承了五代宋初画家石恪的画法,又自出新意,构图简明有力,用笔简练粗放。

此《李白行吟图》即体现了梁楷的简笔风格。

132 《秋庭戏婴图》宋陈宗训此图原载《宋人名流集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

签题陈宗训作。

《图绘宝鉴》云:陈宗训,杭人。

师苏汉臣,画道释人物仕女,描染未精,人呼为铁陈。

绍定年(1228—1233)画院待诏。

按此语未然。

今观宗训《秋庭戏婴图》,人物花卉和山石,均甚精工。

133 《小庭婴戏图》宋佚名此图不知原载何册,亦无作者姓氏。

其作风甚类陈宗训,故列于宗训所作之后。

134 《春游晚归图》宋佚名此图原载《纨扇画册》(见《石渠宝笈三编》)。

无作者姓氏。

画面甚见渺远,充溢了春天的气息。

一老者策骑缓行,几个侍从各携椅、凳、食盒之属,可作一幅宋朝风俗画观。

135 《百子嬉春图》宋佚名此图原载《四朝选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

签题苏汉臣作。

按《图绘宝鉴》:苏汉臣,开封人。

宣和画院待诏。

师刘宗古,工画道释,人物臻妙,尤善婴儿。

绍兴间(1131—1162)复官。

孝宗隆兴初(1163),画佛像称旨,补承信郎。

世人凡见婴戏图,便题苏汉臣作。

此图亦题汉臣作,不知何据。

是陈宗训以来的作风,有动作而无表情。

名手之笔,不当如是。

故改题无名氏作。

136 《竹林拨阮图》宋佚名此图原载《四朝选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

签题李唐作。

按此图状人物甚工,但非李唐的作风。

我们观李唐的《伯夷、叔齐采薇图》是那样的形象深刻,便显得此幅的纤弱了。

故改题为无名氏作。

137 《松荫论道图》宋佚名此图亦作《三教论道图》,原载《历代名笔集胜册》第四册(见《虚斋名画录》)。

签题刘松年作。

按《图绘宝鉴》:刘松年为淳熙(1174—1198)画院学生。

绍熙年(1190—1194)待诏。

师张敦礼。

工画人物山水,神气精妙,名过于师。

宁宗朝(1195—1234)进耕织图称旨,赐金带。

宋画人作三教图者甚多。

此图作风比较弱,当非出刘松年之笔,故改题无名氏作。

138 《观音像》宋法常绢本水墨法常画风略近梁楷, 元人有人论他作画多用蔗渣、草秸作画, 随笔点墨,意思简古,不费妆缀。

也有人说他的画粗恶无古法, 诚非雅观。

考察现存法常作品, 其所画猿、鹤、观音、罗汉等, 形象颇为严谨, 背景则较为纵逸, 大体上是运用一种半工半写的画法。

法常的作品流传到日本国较多, 对该国的绘画影响很大。

《观音猿猴图》是指《观音图》、《猿图》和《鹤图》三幅画。

画中观音的衣服用兰叶描, 略近梁楷画法, 树木草石粗率简劲。

139 《布袋和尚图》宋法常纸本水墨纵96.7厘米横41.5厘米僧法常, 号牧溪, 蜀(今四州)人, 生卒年不详, 其艺术活动主要约在13世纪60-80年代之际。

曾因抨击奸相贾似道而遭通缉, 逃至浙江一丘姓人家中避难。

法常善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人物。

布袋和尚为五代后梁时僧人,世传为弥勒菩萨化身。

此图中的布袋和尚为半身像,双手捧腹,作开口大笑状。

140 《老子图》宋法常纸本水墨纵88.9厘米横33.5厘米日本冈山县立美术馆藏法常的用笔由梁楷的“简笔”变化而来,但较之稍为“文气”一些,收敛一些。

图中的老子,因鼻毛外露,被称人“鼻毛老子”。

此幅中,老子招风耳、秃头、张巨口,鼻毛直挂唇边,形貌奇特,有道是“奇人自有奇相”,真正仙风道骨,奇绝脱俗,状神写貌,尽得人物风流和神韵。

141 《天官图》宋佚名绢本设色纵125.5厘米横55.9厘米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美术中司空见惯的题材。

无题款和年号的《天官》、《地官》、《水官图》藏在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从风格和技法来看,可推测为南宋画家所作。

构图按传统的“主大从小”原则,主神占画面的三分之二,而且表现的是栩栩如生的侧面。

有唐代道释画的遗风。

142 《地官图》宋佚名绢本设色纵125.5厘米横55.9厘米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地官图》的画较《天官图》的画风富有一种社会现实性和生活色彩。

威武神圣的地官,被表现出一种不可一世的出巡官员的派头,侍从前呼后涌,场面宏大而热烈,背景则采用宋代郭熙、李成的山水画法,更为恰当地烘托了场面的气氛。

143 《五百罗汉?布施贫饥》宋周季常林庭珪纵111.5厘米横53.1厘米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周季常、林庭珪,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1178至1188年,南宋颇有盛名的佛画家。

此画绘五百罗汉中布施贫饥的场面,画面描绘工细,用线富有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