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信息化水平测度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信息化水平测度研究

摘要:近几年许多省份开始主动把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水平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GDP的发展。本文根据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以及信息化的六要素结合实际制定了信息化评价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湖北省信息化进行测度,分析其信息化发展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

1.问题的提出

信息是国家重要的资源和人类巨大的财富,是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基础。按照广泛流行的观点,信息化是指信息在收集、加工、传递、积累、利用整体上作为一种资源的质和量,表现为生活形态的变化、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世界经济正加紧向信息化经济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是一种战略资源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如要保持并加强其在21世纪的竞争力,就必须抢占信息化这一制高点。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大国,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战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以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差距。

随着全国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作为社会支柱产业的信息产业迅速发展,而且有力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信息化水平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全

社会的发展。本文立足于湖北这个省份,力图测度湖北信息化水平,在此基础上用得到的信息化指数对GDP作回归分析,定量分析信息化水平对本地区GDP的影响。

2.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研究方法

2.1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

2.1.1指标选取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能充分反映地区信息化的程度,指标的定义明确,测算方法科学规范,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2)全面性原则

从衡量整个地区信息化水平角度出发,不仅仅只反映信息化水平的某一具体方面,还要注意信息化不仅是新兴产业的事,还与传统产业的发展有关。(3)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立应能综合反映区域信息化的水平,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水平、人力资源、经济实力与政策保障等方面。

(4)可操作性

选择能够取得数据的指标,以便进行定量计算。

(5)可比性

所选指标要既可以纵向测算区域信息化水平,又可以横向比较各个国家和地区信息化水平的差异。

2.1.2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

信息化的评价是从定量的角度综合考察一个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其必然要

求要有一套科学完整的测评体系。信息化测评体系是用来衡量一个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标准,它能反映一个地区信息化环境、设施、发展潜力以及信息化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同时能够反映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评测信息化水平应当以信息化的内部规律为基础,与当前的发展形式相结合,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与发展环境的相互作用。

目前,各个国家与地区在测算信息化的研究方法上并不统一,方法也很多,以下主要介绍我国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国家信息化指标法是由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发布的一套国家信息化测算方法。国家信息化指标NIQ (national information quotient)法模型包含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指标数据和有关统计分析测算两个部分。(指标体系见表2-1)

表2-1 NIQ模型指标

信息化要素权重指标名称数据来源

资源开发利用15% 每千人广播电视播出时间根据广电总局资料统计

人均带宽拥有量根据信息产业部资料统计

人均电话通话次数根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局资料统计网络资源数据库总容量在线填报

信息网络建设16% 长途光缆长度根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局资料统计微波占有信道数根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局资料统计卫星站点数根据信息产业部资料统计

信息技术应用18% 每百人拥有电话主线数根据信息产业部资料统计

每千人有线电视台数根据广电总局、统计局资料统计每百万人互联网用户数根据CNNIC,统计局资料统计

每千人拥有计算机数根据统计局住户抽样数据资料统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根据统计局住户抽样资料统计

电子商务交易额抽样调查

企业信息技术类固定资产占同期固

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抽样调查

信息产品与服务15% 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根据统计局资料统计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根据统计局资料统计

信息化人力资源20% 每千人中大学毕业生比重根据统计局资料统计

信息化发展环境16% 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全

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根据科技部、统计局资料统计

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部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

根据信息产业部、广电总局、统计局资料

统计

信息指数根据统计局资料统计

2.2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方法

2.2.1对信息化水平测度属于多指标综合评价。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的原理就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事物不同方面的统计指标,转化成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然后将这些评价值换算成一个综合值,以实现对该事物的整体评价。

2.2.2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一般来说,多指标综合评价过程中,最关键的在于各指标权重的确定。通

常,可以将确定权重的方法分为两种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在信息化水平测度的评价中,最常采用的主观赋权法是德尔菲法,最常采用的客观赋权法是主成分分析法。下面就后一种方法作简要介绍。 客观赋权法—主成分分析法

客观赋权法是根据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或各指标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权重,如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等。客观赋权法可以克服主观因素的不利影响,同时减轻计算的工作量。但是,这样确定的权重多属于信息量权重,没有充分考虑指标本身的相对重要程度,更容易忽略评价者的主观信息。因此,对于有大量人为因素存在的复杂系统的评价,客观赋权法同样有其缺陷。

主成分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主成分概念首先由 Karl Parson 在1901年引进,当时只对非随机变量来讨论的。1933年Hotelling 将这个概念推广到随机变量。设法将原来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指标。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可取几个较少的综合指标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的指标的信息。利用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作为权重, 给出一个综合评价值。它构造因子变量方法是通过坐标变换, 将原有的p 个相关指标i x 作线性变化, 转换为综合i y , 即建立用标准化指标*

j x 表示的综合指标i y 的方程。可以表示为:

***

11112121p p y u x u x u x =++∧+ ***

21212222p p y u x u x u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