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隋
元
古代史上的分裂与统一
秦、晋、隋、元——统一
结束了分裂局面有利于——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2、各族人民生活文化交流,经济的发展 3、民族融合、国防巩固
统一是主流,统一的因素——相同点 人民的愿望,统一是趋势 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基础) 民族融合
造成分裂割据的原因(根本)—— 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王朝统治腐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2、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 措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施 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
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管辖西藏 (2)地方:行省制度
积极影响 灭西夏和金为统一全国铺平了道路 促进了中国各民族间及东西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影响 征战带来灾难,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性质:
对外:中亚、俄罗斯等:为军事侵略战争 对内:1)对金:正义的民族战争
2)对吐蕃、大理、对宋:非正义的民 族扩张和掠夺战争 --------同时具有顺应历史潮流的统一战争性质。
文的精神和气节
统一的原因:
(1)长期战争,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 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统治集团,代 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掌握着强大 军事武器;
(3)正确运用了战略战术; (4)南宋等政权的腐朽没落。
(1)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奠定了 明清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
(2)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 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我 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俄罗斯
对内对外
蒙古汗国
西亚、中亚
印度河流域
西夏
金
材料:蒙古在建国后数十年内,横扫欧亚大陆,所向披靡,
建立起一个疆域空前庞大的世界性帝国,极大地改变了欧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A
• 13.元朝时,“西域之士于中朝,学于南夏,乐 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 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 上述历史现象揭示了
• • •
④中原文化向边疆地区扩展 A.①②B.①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
B
• 14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北京的历史
(1)人民受分裂、战乱之苦,渴望和平统一。 (2)封建经济要在安定统一的社会环境中才得到 进一步发展,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为国家统一创 造了条件。 (3)分裂时期各民族间人民的友好交往从未停止 过,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也为统一提供了有利的 因素。
造成封建国家分裂的原因共同之处有:
(1)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2)封建王朝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怎样认识宋辽、宋夏间的“战”与“和”的关 系?
战争是短暂的,和平友好是长期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是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 【考点要求】 • 一、蒙古的兴起 •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 四、行省制度(宣政院的设立) • 五、元朝的灭亡
• A.内迁过程
• B.汉化过程
• C.农业化过程
• D.封建化过程
C
6.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有利于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B
• 7.岳飞赢得人民尊敬的最主要原因是 A.岳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B.岳飞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C.岳飞忠君符合封建伦理道德 D.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
第27课 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

教材分析:蒙古族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员,对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而且现在仍然在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有必要通过学习历史帮助学生提高对我国各民族的历史加深理解,树立正确的民族关念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意识。引导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与发展历史,特别是建立起来的强大的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作用。
学生分析:本课许多内容学生已有一定的了解,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涉及到有些学生的民族归属问题,应有机地加以渗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元朝统一中国与治理国家的措施。
分析材料,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认真观察地图思考老师布置的问题。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出示相关的地图资料,帮助更直观地理解问题。
投影《元世祖关于农业发展的诏书》
补充相关的民族关系的资料。
投影展示《元大都平面示意图》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
投影展示《隋朝、元朝的大运河示意图》进行比较璈
3、元朝的经济与民族关系
出示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元初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方面特别重视经济的发展-“以农为本”思想。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本上所讲述的内容-对边疆的开发作出的贡献。强调重要的历史人物-黄道婆的历史贡献。回忆:棉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人们的衣服原材料?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全国通用的棉布材料?
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权,那么他在处理与其他民族的关系方面又有哪些变化?是否这时期的民族关系特别的复杂呢?如果你是元朝统治者那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处理民族关系?回族是怎样形成的?今天北京有哪些回族的建筑?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人教版(优秀教案)

元朝的建⽴和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教版(优秀教案)《元朝的建⽴和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教学⽬标⼀、基础知识⽬标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蒙古草原;蒙古汗国的建⽴;成吉思汗的征战;元朝的建⽴和全国统⼀,⽂天祥抗元⽃争。
元朝的疆域,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的⾏省制度。
⼆、能⼒培养⽬标.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树⽴正确的民族观,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相联系,让学⽣进⼀步加深理解元朝统⼀全国的过程,也是蒙古族不断进步和与其他民族融合的过程,培养学⽣⽤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的能⼒。
.通过讲述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事迹,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学⽣将历史⼈物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加以评价的能⼒。
三、思想教育⽬标.蒙古族是我国古⽼的少数民族,长期处于混战状态。
成吉思汗统⼀蒙古各部,建⽴蒙古汗国,既符合蒙古各族⼈民的利益和愿望,也有利于蒙古社会的进步。
.成吉思汗及后继者对欧亚各地的征战,具有⼆重性,⼀⽅⾯给当地⼈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另⼀⽅⾯也促进了东西⽅经济⽂化交流。
.蒙古汗国以及元朝统⼀全国,结束了晚唐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有⼒地推动了统⼀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
同时,在统⼀过程中,与汉族先进经济⽂化接触,加速了蒙古各族由奴⾪社会向封建社会迈进的步伐。
.元朝实施⾏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尤其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的历史疆域。
.元朝统治者推⾏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终于在元末引起农民⼤起义的爆发,导致元朝统治的灭亡。
教学要点⼀、蒙古的兴起.蒙古族是我国⼀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成吉思汗统⼀蒙古草原.蒙古汗国建⽴和对外征伐⼆、忽必烈建⽴元朝和统⼀全国.蒙古灭⾦、招降吐蕃、征服⼤理.元朝的建⽴.元朝统⼀全国.⽂天祥的抗元⽃争三、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的疆域.元朝促进了我国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四、元朝的制度.健全中央官制.⾏省制度五、红⼱军起义和元朝的灭亡.红⼱军起义及其爆发的原因.朱元璋势⼒的发展与元朝灭亡教学要求和建议⼀、本课重点:成吉思汗统⼀蒙古,忽必烈建⽴元朝和全国统⼀,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省制度。
元朝的统一与外族统治

元朝的统一与外族统治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统一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元朝的统一并不是完全由汉族统治者实现的,而是由外族统治者实现的。
本文将从元朝统一的原因、实施过程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元朝统一的原因1. 阿尔泰语系部落联盟的崛起在元朝建立之前,蒙古人是阿尔泰语系的一支部落。
成吉思汗成功地将多个蒙古部落联合起来,建立了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以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征服了北方的契丹、女真等民族,并向南方发起了战争。
2. 汉族政权的瓦解在北宋末年,发生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宋室逐渐衰弱。
南宋灭亡后,南方的大量汉族士兵和官员纷纷被俘,成为蒙古军队的一部分。
这为元朝的统一提供了条件。
3. 汉族统治者的失败在北方,金朝、宋朝和西夏等政权相继垮台。
金朝统治者接受了蒙古部落的压力,向成吉思汗臣服。
由于蒙古军队的强大,金朝的统治者选择了投降,导致了金朝的灭亡。
在南方,南宋也久经战乱,无力抵挡蒙古军队的进攻。
二、元朝统一的实施过程1. 要素元朝统一的主要要素包括武力征服、婚姻联姻、分封制度和官僚体制的建立。
2. 武力征服蒙古军队以强大的战斗力和出色的指挥能力,征服了大片领土。
他们采取了军事强制手段,不断向南方扩张。
通过战争和征服,最终实现了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统一。
3. 婚姻联姻蒙古统治者利用婚姻联姻巩固统治。
成吉思汗以及其子孙利用婚姻策略,与汉族贵族建立亲戚关系。
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人在统治过程中所面临的民族问题。
4. 分封制度和官僚体制的建立为了巩固统治,元朝实行了分封制度。
蒙古贵族被授予了大片领地,成为元朝的诸王。
同时,元朝建立了官僚体制,加强了对统治地区的控制力度。
三、元朝统一的影响1. 民族融合元朝的建立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成为可能。
成吉思汗提倡的“做汉人”的政策,使得元朝实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
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历史中的政治统一与民族融合

古代历史中的政治统一与民族融合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时期都有政治统一和民族融合的过程。
在古代,这些过程主要发生在中国和欧亚大陆,形成了不同的文明与国家。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来探讨这些过程和对文化的影响。
一、政治统一政治统一是指国家在历史发展中,经过一定的时间积累和措施推行,最终在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统合领土、镇压敌对势力、强化治理等关键目标,达到了统一管理和控制的状态。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统一,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周成王为了维护王族的地位,发动了一次统一战争,建立了周朝王朝,实现了中原地区的政治统一。
而秦始皇则通过征服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
在欧亚大陆上,罗马帝国在公元前27年建立了起初的大一统统治,近两千年的辉煌成就证明了政治统一对于国家的长期稳定与发展意义的极大重要性。
另外,元朝统治下的中国,蒙古帝国在呼伦贝尔区域的建立等都是政治统一的典范。
二、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是指各个不同民族之间因为各种原因,逐渐发生了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或民族。
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不仅丰富了历史文化,而且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汉朝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贵族、士兵,尤其是中原平民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少数民族逐渐融入中国文化,汉族文化不断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发展出了博大精深的汉族文化。
在欧洲历史上,罗马帝国则是影响深远的一个例子。
罗马帝国的法律体系、建筑风格、语言等都对欧洲各国有着重要的影响,直至现代仍然是一些欧洲国家的重要法律制度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各种文明越来越受到互联网时代的冲击,民族融合正在不断加深。
今天的社会,普及的语言学习,各种文化交流形式,都为民族融合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与通道。
结语政治统一与民族融合的过程,深刻地影响着历史的发展。
历史长河中,各个时期的政治统一引领了不同时代的文明与领域的发展,而民族融合则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形成了新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特色。
元代统治下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元代统治下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替的一个分水岭。
在元代统治下,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方面。
元代是由蒙古族人建立的,而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蒙古族人统治的情况。
在蒙古族人建立的元朝统治下,中国这个大国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蒙古族人统治下的元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民族融合。
为了实现民族融合,元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元朝实行了宽松的民族政策。
元朝废除了唐朝以来的科举制度,而是通过设立蒙古人和汉人的联络使,以及设立别居等机构来实现汉蒙民族的融合。
此外,元朝还尊崇孔子,认为孔子是“太皇太后”,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传统的儒家文化。
其次,元代还通过文化交流来促进民族融合。
元代统治者积极推动蒙古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认同。
例如,在元代的都城大都(今北京),元朝皇帝努力打造了一个文化繁荣的都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
这些人们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有所不同。
然而,他们在大都这个共同的城市生活和工作,逐渐融合在一起。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实现了文化交流,相互影响,这有助于加深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此外,在元代晚期,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变动,元代进入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时期。
这个时期对于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统治者对于各地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信仰比较宽容,各地的文化繁荣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
尽管元代统治下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
元朝统治者在实现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以蒙古族人的文化和利益为主导,对其他民族采取了一些控制和剥削的手段。
这种不平等的民族政策也导致了一些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总之,元代统治下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话题。
作为一个由蒙古人统治的时期,元代在促进汉蒙民族的交流融合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历史教案:元朝的政治和民族融合

教学⽬的:1.基础知识⾏省制度;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民族融合;民族分化政策。
2.思想教育元朝社会存在民族之间的⽭盾和阶级⽭盾,⽽主要⽭盾是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盾。
3.能⼒培养通过所学内容加强对元朝的历史地位的分析,并加以肯定:疆域、⾏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教学重点:元朝对全国的管辖;民族融合;民族分化政策。
教学过程:⼀、⾏省制度和对西藏、台湾的管辖史料:“⾃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咸不逮元。
”1.为什么实⾏⾏省制度?元朝空前统⼀,疆域是我国历版图的⼀个朝代,这样⼀个⼤国,如何对地⽅进⾏有效的管辖,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是关系到政权能否巩固的⼤问题。
因此,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了⾏省制度。
⽬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2.内容①⼤都周围邻近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其他地⽅设“⾏中书省”,简称“⾏省”或“省”。
②理藩院。
③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3.对后世的影响:①为我国明清以后的⾏政划分奠定了基础。
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对西藏、台湾地区的有效管辖。
(P210)③最突出的影响是各族⼈民统⼀在⼀个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1.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民族融合的进⼀步加强。
回忆:秦(与匈奴、与南越)两汉(同匈奴和亲)三国同⼭越杂居;西晋少数民族内迁;东晋南迁;南北朝、北魏孝⽂帝改⾰;隋唐同周边少数民族往来。
五代辽宋夏⾦元。
2.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①②③说明元朝的统⼀加强了民族融合。
使中华民族的向⼼⼒和凝聚⼒加强,成为⼀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民族分化政策1.⽬的、实质⽬的是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
实质:是民族形式划分下的阶级压迫。
汉族地主仍能担任官职和⼴占⽥地,⽽蒙古族贫民也有汾为奴⾪的。
可见,民族分化政策是阶级压迫的⼀种形式,⽽社会主要⽭盾,仍然是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盾。
2.内容:政治、法律地位不同。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被誉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这是由于中国历史上的统一过程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努力和演变。
本文将探讨中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统一与多民族融合早在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统一和多民族融合便有了初步的形成。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国家,建立者夏禹通过各地贵族的联盟与辅佐,最终统一了中原地区。
夏朝统一的过程中,夏禹积极吸纳当地各族的精英人士,实现了多民族的和谐融合。
相继而来的商朝和西周时期也保持了这种统一和多民族融合的趋势。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统一成果,并通过与周边各族的友好交往,进一步扩大了统一的范围。
而西周时期,周王室采取了分封制度,通过封爵和赐姓等方式,将周边各族的族长和贵族置于统治之下,实现了多民族的共存与统一。
二、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统一之一便是秦朝的统一。
秦始皇通过强大的武力和辅佐,先后征服了六国,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在秦朝的统一过程中,秦始皇采取了强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得法律和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统治者通过大规模的灭族政策,削弱了各民族的权力,降低了各民族的地位,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不满和动荡。
三、隋唐时期的疆域扩展与汉化影响隋朝的统一将南北各民族聚集到了一起,隋文帝制定了许多措施,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和管理。
唐朝的统一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通过军事力量和移民政策,向西扩展并吸纳了更多的民族,中国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在唐朝时期,汉化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华夷之辨显著加剧,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汉化和统治。
四、元朝的统一与多民族交融中国历史上另一次重要的统一是元朝的统一。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元朝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除了蒙古族人的主导外,也吸纳了大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士,使得多民族的交融和融合得以实现。
五、清朝的统一与少数民族自治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第27课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

了解元大都的辉煌,感受祖国古代的建筑艺术,都市文化和开放政策。
重点
蒙古族兴起元朝统一全国回族的产生文明世界的元大都
难点
民族融合经济繁荣
学习环节
导学内容
预
习
导
引
一、蒙古族的兴起:
1.12世纪,---崛起,在杰出首领的领导下,完成了的统一。
2.—年,蒙古各部在召开大会,推举做全蒙古的大汗——,一个强大的蒙古汗国宣告建立。
课题
第27课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
学
习
目
标
知Hale Waihona Puke 目标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掌握元朝的行省制度和对西藏的管辖,知道元朝为结束我国的分裂完成统一所做的贡献。
能力目标
联系历史上历次统一的的作用,认识元朝大一统的历史贡献;联系郡县制度,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认识行省制度,培养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元朝统一全国
1.蒙古政权的扩展:去世后,蒙古军队相继灭掉和,对_____形成包围之势。
2.元朝建立:继承汗位,于年定国号为,第二年定都。就是元世祖。
3.南宋的灭亡:年,南宋灭亡。元朝统一了全国。
4.行省制度的建立③主要内容:在中央设,地方设,简称“”。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朝。元朝在中央设,管理全国的宗教和吐蕃地区事务;在江浙行省设立了______________,管辖澎湖列岛和台湾。
三、民族的进一步融合
1.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主要表现在北方的与,其次是在民族融合的潮流中,产生了。
四、闻名世界的元大都
1.元朝对隋大运河进行了疏浚改造,在山东开凿了,在通州与大都间开凿了,使大运河由,大大缩短了南北水运的路程。
问
元王朝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元王朝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元王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当时的统治者是蒙古族,所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有一定的特点和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融合等方面来探讨元王朝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首先,从政治角度来看,元王朝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主要体现在统一政权的建立和地方官制的改革上。
元朝建立后,为了维护统一政权,元朝实行了一些措施来促进中国各地的民族融合。
例如,元朝在各地设立行政区域,任命蒙古贵族和汉地士人的官员共同管理,这样可以使蒙古族和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精英相互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认同。
同时,元朝也实行了严格的官员选拔制度,不分民族地位,只看能力和才干,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其次,从经济角度来看,元王朝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主要表现在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商业交流的推进上。
元朝实行的农田水利和土地制度改革,使得汉地农民的生产力得到提升,经济繁荣。
此外,汉地和蒙古地区的物资交流也得到了推进,使中原地区的生产资料和商品得以流通到蒙古地区,同时也促进了双方的经济交流和融合,进一步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聚力。
再次,从文化角度来看,元王朝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主要表现在文化融合和交流方面。
元朝实行了汉字文化的正式地位,继续沿用宋代的科举制度,使得汉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元朝还鼓励汉地士人学习蒙古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互相了解和学习。
元代文学也融合了不同民族的文学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元代文学风格,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
最后,从民族融合的角度来看,元王朝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主要体现在民族政策的调整和跨民族婚姻的推动上。
元朝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蒙汉融合和各民族的平等相待。
例如,元朝废除了宋代的“三绝”政策,允许汉族和蒙古族之间的通婚,这有助于促进两者之间的融合和民族认同。
同时,元朝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护少数民族的权益和文化传承,使得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关系。
第27课 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1)

1227年,蒙古军队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
内蒙古成吉思汗陵墓
成吉思汗的嫡幼子托雷的儿子
他有什么历 史贡献?
忽必烈
元朝统一全国
1271年,忽必烈 蒙古(元) 建立元朝,后定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都大都
元
大元帝国统一原因:
①长期战争,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 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统治集团,掌握 着强大军事武装; ③正确运用了战略战术;
④南宋等政权的腐朽;
大元帝国统一意义:
任何一次统一其进步意义可归纳: “一结束”:结束封建诸候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 “三进步”: 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二、有利于各民族人民安定的生活、生产、 交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和国防的巩固
北到蒙古、西伯利亚 中西 亚北 地到 区新 疆 、
蒙古汗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 成吉思汗的个性和组织能力,加上蒙古人的好 西征,征服了西南亚、中亚、欧洲的大片领域,成吉思汗 战性格,以及他们从近邻吸取的文明气息,就 将征服的地区分封给他的儿子们作为世袭领地,后来以此 是蒙古人在其领袖成吉思汗的激励下取得惊人 为基础形成了钦察汗国、伊利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 的军事和政治成就的原因。” 汗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四大汗国。它们同蒙古汗国乃 ——(英)阿诺德· 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 至后来的元朝一直保持形式上的藩属关系。
4. 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 束分裂。
1、简要概括蒙古族的兴起概况(居住地、 经济状况和政治状况) 2、说说蒙古各部统一的必要性和历史意
蒙古帐幕车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的 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 只有互相杀伐。 ----- 《蒙古秘史》中的一首诗歌
73第27课元朝的统一和民族融合PPT课件

2
❖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 载“至于这一城市的规模, 人们一定知道,它方圆 24英里,每一面长6英里 ----共有12扇城门,每扇 城门上都有一个漂亮的大 城楼。街道笔直宽阔,你 们可以沿着街道从一端看 到另一端”
3
隋朝与元朝大运河比较
4
中西 亚北 地到 区新
疆 、
北到蒙古、西伯利亚
总面积超过1200 万平方千米
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
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 元王朝,其建立者是(B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11
3、小明发现了一张破损的古地图,依稀 能看出“辽阳行省、岭北行省”等字。 绘制这张地图的朝代不早于(C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1、元朝的统一 2、开放的民族政策
13
请思考:
材料二:元人称其制为:“都省握天下 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请问: 1、“都省”“十省”分别指什 么机构?2、这些机构的设置源于元朝 什么制度的建立?
(1)中书省,行中书省
(2)行省制度
14
秦皇:嬴政、汉武:刘彻、唐宗:李世民、 宋祖:赵匡胤、成吉思汗:铁木真
21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2
第27课 元朝民族的融合发展
成吉思汗赞
平川万里飞黄
沙,驰骋荒漠射大雕。
胆识双修铸伟业,纵横四 海一天骄。
谁谓神州多风采?却教大 汗竞折腰。
第27课 元朝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蒙古族的兴起 元朝统一全国 民族的进一步融合 闻名世界的元大都
—— 文天祥《过零丁洋》
文天祥像
元朝的大一统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蒙古族的兴起 元朝统一全国 民族的进一步融合 闻名世界的元大都
吉安:文天祥纪念馆
文天祥纪念馆位于江 西吉安县城的文山公园内, 建于1984年。 文天祥纪念馆为一组 仿宋建筑,雄跨松竹葱郁 的山岗之上,依形就势, 气派非凡。进入高大精美 的牌坊,跨过监安桥,登 上石阶,便是雄伟壮丽的 文信国公殿。此殿为二层 楼阁,红柱黄瓦,挑角飞 檐;底层中央为文天祥塑 像。
相传,文天祥所植枣树 (文丞相祠院中)
元朝的大一统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文天祥诗词选
蒙古族的兴起 元朝统一全国 民族的进一步融合 闻名世界的元大都
文天祥像
元朝的大一统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正气歌
文天祥
蒙古族的兴起 元朝统一全国 民族的进一步融合 闻名世界的元大都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旁薄,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死生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阒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元代文化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元代文化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它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大规模统治的阶段,也是中国历史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文化交流最为广泛和深入的时期。
元代文化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元代民族融合的背景和现实需求元代是由蒙古族人兴起的历史时期,他们通过侵略征服了中国北方和中原地区,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大规模的统治。
由于蒙古族的征服性质,中国汉族和蒙古族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元朝政府开始实行“以汉族化蒙古,以蒙古化汉族”的政策,通过语言、民俗、宗教、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措施,促进汉族和蒙古族之间的文化融合。
同样,少数民族对于贵族的这种蒙古人的统治也在不断地适应和融合。
他们逐渐接受了蒙古族的语言和文化,也因此得到了蒙古贵族的尊重和信任。
这种相互适应和融合促进了汉族、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为元代的文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元代文化交流的深入与普及元代政府鼓励各级官员和民众学习蒙古语和汉语,中蒙文化的融合也促进了双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学习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许多蒙古贵族也学习汉语,并且在宣传蒙元文化的同时也传播了一些中原文化。
经济交流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元代中原地区的繁荣和商业活动引起了蒙古贵族的兴趣,大批蒙古商人来到中原地区进行贸易活动,这种商贸交流迅速促进了文化交流的深入。
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中最为活跃的领域,它促使全国各地人民了解和传播彼此的文化。
此外,元代还有许多文化交流活动,例如:诗士和书法家之间的文化交流、音乐和舞蹈的交流、佛教艺术品和宗教传统的交流等等。
这些文化活动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同时也反映出元代的文化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元代文化遗产的价值元代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是中国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相互适应和融合的历史时期。
在元代,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态势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这种文化交流对于丰富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广度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元朝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元朝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封建王朝的中国历史长久而辉煌,元朝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元朝的建立,不仅标志着北方胡人对中原的统治,更是一个充满着多元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汉、蒙、回等不同民族的融合以及文化的交流,对元朝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元朝的建立者成吉思汗,一位勇敢而睿智的征服者。
他在统一蒙古草原之后,不仅取得了对中原的控制,更意识到了蒙古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差距。
为了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成吉思汗推行了“亲贤课训”的政策,让汉人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发挥他们的长处。
同时,成吉思汗还推崇尊重各族各宗教信仰,鼓励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交融。
在元朝的统治下,汉人逐渐被融入到政治和社会生活中。
大批汉族士人受到元朝政府的重用,担任重要职务,如驿传官、尚书省官等。
他们在行政管理和文化教育领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此外,元朝政府还主持修建了汉文化的重要象征——大都北京,将北方草原与中原文化融合在一起。
元朝时期,蒙古族与汉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得到了深入发展。
蒙古族统治者大力推动蒙古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时常邀请汉族士人授课、参与政府活动,甚至亲自学习汉语和汉文化。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不仅促进了经济、科技等领域的繁荣,也丰富了蒙古族的文化内涵和政治智慧。
除了汉族和蒙古族的融合,元朝还容纳了众多其他民族的文化。
例如,西北地区的回族,一直以来与汉族有着密切的经济和文化往来。
在元朝时期,回族与汉人之间的文化交流更是愈发频繁。
回族商人在商贸活动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将西北地区的风情和文化传播到中原地区。
同时,回族的宗教信仰逐渐影响到汉人,佛教在元朝成为了广泛传播的宗教之一。
元朝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结果使其成为一个文化繁荣的王朝。
在这个时期,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仅促进了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艺术的繁荣。
元朝的戏曲艺术,如元曲,正是融合了蒙古族、汉族和回族等民族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民族的进一步融合 回族
四、闻名世界的元大都 京杭大运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多媒体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导入课题:
师: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同学们结合画面想一想,歌曲反映的是哪一个民族?
生:蒙古族。
师:就是这个生活在草原上的古老民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疆域辽阔的大帝国——元朝。
(板书) 第27课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
播放歌曲
听歌曲
想问题
激起兴趣
引入课题 新授:
过渡:历史上在我国北方生活了许多少数民族,你知道都有哪些民族?
生: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女真各族。
增强形象认识
认识历史人物
认识历史人物
动画演示加深记忆
说明行省制度
熟悉地图
树立正确的领土观、维护祖国统一
培养学生总结和表达能力;
引起兴趣
培养多民族融合的观念
知识与现实联系
提高识图、比较分析能力
元朝的大一同局面,使民族杂居的现象大大增多,民族融合又一次出现了高潮。
(板书)三、民族的进一步融合
师:同学们先听一听,这是哪个民族打招呼的方式?
生:由两名回族同学表演,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问题。
师:这是哪个民族打招呼的方式呢?
生:这是回族打招呼的方式。
生:根据查找到的资料,介绍回族形成的历史、服饰特点,并展示民族服装、宗教信仰等。
过渡:元朝的大一统为中国的稳定、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条件。元朝都城——大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城市之一。
(板书)四、文明世界的元大都
(大屏幕)两幅运河地图
师:对比两幅图,看看两条运河有何不同,并说说这种变化的原因。
生:元代运河把隋代运河由弯变直了。这样大大缩短了南北水运的路程。而且各种物资可以直接运抵大都城内。
2、认识元朝的大一统创造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3、了解回族的形成,认识祖国大家庭的形成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
4、元世祖重视农业发展,经济繁荣,为便利南粮北运,他重新疏浚了京杭大运河,而且元大都也成为当时世界闻名的大都市。
师:正是因为元代大运河的设计十分合理,所以大运河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屏幕)小结图
小结:蒙古族这个从马背上走出来的民族,在其杰出首领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建立了强大的蒙古帝国,并由其孙子忽必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王朝 ——元朝。元朝为管辖辽阔的疆域创立了沿用至今的行省制度;成了一个少数民族——回族;修建了文明世界的元大都和京杭大运河。
(大屏幕)出示成吉思汗像;(板书)成吉思汗
师:蒙古族从此就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
的重要一员,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过渡:随着蒙古政权的继续发展,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蒙古汗位,并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元朝。
(大屏幕)出示忽必烈像
(板书):二、元朝统一全国 忽必烈
行中书省
行中书省
行中书省
中书省
第27课 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
学 校:通州六中
班 级:初一(3)班
主讲人:洪 芳
日 期:2006、12、12
课题:第27课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
教学目标:1、通过蒙古族的兴起和蒙古汗国的建立,使学生认识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一员,并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师:为完成统一大业,忽必烈发动了对周边各政权的进攻。在统一的过程中,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并于第二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最终在1279年,元灭掉南宋后统一全国,结束了自唐后期以来长达五个世纪的分裂局面。
(大屏幕)1、《元代统一全国顺序图》
2、《元代疆域图》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教学重点:蒙古族兴起 元朝统一全国 回族的产生 文明世界的元大都
教学难点:民族融合 经济繁荣
教学方法:教师讲述 学生参与 学生分析讨论
教学手段:自制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第27课 元朝的统一与民族融合
一、蒙古族的兴起 成吉思汗
(大屏幕)展示相关图片资料(服饰、清真寺、《古兰经》等)。
师:听了同学的精彩介绍,同学们对回族的形成,一定已经有些了解了。那么你们想不想在下次遇到回族朋友的时候,用他们的方式来互相问候呢?
生:想。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学学吧。
我们北京主要的回民区,在宣武区的牛街地区,而通州的回民区在南街。
出示地图
点击地图
屏幕投影经文与汉语
展示与回族相关的图片
出示两幅运河地图
出示小结图
出示练习
复习归纳
了解蒙古族的生活
识图、记忆
识图、记忆
记忆时间、都城
了解统一过程、认识元代疆域辽阔、增强民族自豪感
理解行省制度
知道11个行省和中书省的位置
从地图中找出相同行省的名称
知道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的位置和作用
学生表演
观看表演
了解回族的历史
师生共同活动
对比两条运河的不同点
小结复习
进行练习
思考分析、提出见解
联系旧知识
师:除上述民族外,唐朝末年,还有一个从大兴安岭北段迁入草原生活的古老民族,这就是——蒙古族。
(板书)一、蒙古族的兴起
(大屏幕)展示蒙古族游牧生活特点的图片。
师:他们在草原上过着逐草而居,放牧牛羊的生活,人们善于骑射,角力。在多年的征战中,最终由他们杰出的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草原各部,并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政权——蒙古汗国。铁木真就是被后世乡、热爱家乡
回族 形成历史 服饰特点 宗教信仰 语言方式 发布情况 信息收集表
回族 形成历史 服饰特点 宗教信仰 语言方式 发布情况 信息收集表
PAGE
PAGE 1
过渡:因为元代的疆域空前辽阔,为能对广袤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代推行了沿用至今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板书)行省制度
(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元朝疆域图》
师:元朝共设立了11个行省,行省可简称“省”,生:从地图中找出名称与现在相同的行省名称。
师:除11个行省外,元代还专门设立了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点击地图方位)分别管理西藏和台湾地区。这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管辖区域的开始,这也充分说明了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任何企图分裂祖国统一的阴谋,都不会得逞。
练习:略。(大屏幕)
思考题:元朝重修了京杭大运河,促进了大都和沿河城市的发展。作为现代通州的一名中学生,你怎样认识当前提出的“运河文化”这一理念,和“运河文化节”这一活动。
出示图片
出示图片
出示图片
出示意图
屏幕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