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研究
感恩教育调研报告
感恩教育调研报告
《感恩教育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感恩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实施情况,以及感恩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的影响。
调研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在多个学校和家庭进行了调研,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调研结果:
1. 感恩教育在学校中的实施情况
大多数学校都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德育课程中,通过讲座、活动等形式向学生传授感恩的重要性。
2. 感恩教育在家庭中的实施情况
超过80%的受访家庭会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并通过平时的言传身教来引导孩子树立感恩意识。
3. 感恩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90%的学生表示通过学习感恩教育,他们更加乐观,心态更加平和,减少了负面情绪的困扰。
4. 感恩教育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70%的学生认为学习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专注力,对提升学习成绩有一定帮助。
结论:感恩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养,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在学校和家庭中更多地加强对感恩教育的关注和实施,将对学生成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成长中感恩教育对人际关系的改善研究
大学生成长中感恩教育对人际关系的改善研究大学生活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塑造人格、培养人际关系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感恩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起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成长中感恩教育对人际关系的改善,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感恩教育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感恩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感恩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学会感恩的教育理念。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缺乏感恩之心,忽视了身边人和事的付出和帮助。
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感激他人的帮助,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际关系能力。
二、大学生成长中感恩教育的实施方式大学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感恩教育的实施方式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活动组织、导师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感恩教育的实施方式需要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人际关系能力。
三、感恩教育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感恩教育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是积极的。
学会感恩的学生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更加愿意帮助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感恩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际关系能力,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和谐、积极。
四、感恩教育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感恩教育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会感恩的学生更加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与同学、老师、家人等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和效果。
五、感恩教育的不足和改进尽管感恩教育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有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感恩教育的实施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人际关系能力。
同时,学校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营造感恩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六、结论大学生成长中感恩教育对人际关系的改善是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感恩教育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大学生成长中感恩教育对团队合作能力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成长中感恩教育对团队合作能力的影响研究在当今社会,团队合作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团队合作能力不仅仅是指个人在团队中的表现,更是指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沟通和协调能力。
而大学生成长中的感恩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对于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成长中感恩教育对团队合作能力的影响,并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为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指导。
一、感恩教育的概念和内涵感恩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感和行为。
感恩教育的内涵包括感恩的意义、感恩的表现形式、感恩的重要性等方面。
感恩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表达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感,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一种感恩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和内涵团队合作能力是指个体在团队中有效地协作、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不仅仅是指个人的表现,更是指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协调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包括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
团队合作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大学生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三、感恩教育对团队合作能力的积极影响1.培养团队意识感恩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其意识到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感恩教育,学生能够更加珍惜团队合作的机会,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形成团队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2.促进团队沟通感恩教育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团队合作中,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感恩教育,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与团队成员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感恩教育能够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
在团队合作中,协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感恩教育,学生能够更加愿意与团队成员合作,携手共进,共同完成团队任务,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效率。
4.培养团队领导能力感恩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领导能力。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新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新模式的构建与研究【摘要】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和现状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针对大学生目前感恩意识缺失,感恩能力下降,感恩行为漠视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感恩教育新模式的研究方案,并且提出了加强感恩意识的具体措施和路径。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新模式构建一、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现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现实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教育实效性,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校教育者不断探索、实践的课题。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抽象的概念、空洞的道理让学生觉得说教味过浓,德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生活,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该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
感恩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施感恩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文素质、促进个体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
把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点,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感恩教育能加深大学生对家庭、母校、社会的责任感,转变大学生对父母、老师、同学的情绪,有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读书观、学习观以及择业、就业、创业观,顺利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造就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然路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也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然而时至今日却日渐为当代大学生所遗忘。
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探讨
6 3 o 四川理 工学院 4Oo 徐 曼才
【 摘
要】 根据目前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的现状, 分析了大学生的感恩品质的缺失及原因, 寻求和探讨了开展大学生
的感恩教 育的途径。
【 关键词】 大学生 感恩教育 分析讨论
“ 感恩 教育 就是 以感性 的形 式 , 用 青年学生 的切 身感 受体 味来 自他人 、 社 会 和 自然 的 ‘ ’ 以理性 的形式 , 他 恩 ; 让 们感 知 来 自痛 苦 、 折 和 失 败 等 的 挫 ‘ ’ 恩 。并最 终形 成 正 确 的世 界 观 、 人 生观 和价 值 观 的一 种 教 育 ” 。感 恩 教 育是对青年开展思想道德教 育的核心 , 是存在于社 会环 境 中的一种 伦理 思 想 和行为规范 , 是人们高尚品质生长 的基 点。然而长期 以来 , 在大学 生成长过 程 中感恩教育未得到足够 的重 视 , 由于受 识会发生动摇 , 学生潜在的有较高的道德 内省的意识就会被瓦解 , 进而就会放弃对 他人感恩。因此 , 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将 使学生 的道德水平处于失范状态 , 使感恩 教育很难在大学生的心灵中引起震撼。 漠 。如 : 就业 中存 在一味的追逐 自己的 利益 , 任意违约 , 频繁更换工作 , 能对 未 社会 和企业的接纳 产生过感 激之心 , 这 与高校德 育落实不够 , 尤其是忽视感 恩 教育有关 。第 三 , 受社 会各种不 良现象 和不 良社 会风气 的影 响 , 乐于奉献 社会 的人有 时得不到尊重 和报答 , 他们 也吸 收了社会 中 的一些 糟 泊给 涉世 之初 的 他们 带来 了不少负 面效应 。
二、 当代 大 学 生 目前 感 恩 品 质 缺 失 的表象及 原 因
浅议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感恩教育
骨 干力 量 。 校 要 实施 感 恩 教 育 , 一 步增 强 大 学生 的感 高 进 恩 意识 , 保证 国家 高 素质 人 才 的 建设 , 一 步 推进 和 谐 以 进 社 会 的 进 程 。古 人 云 :百 善 孝 为 先 。” 滴 水 之 恩 , 涌 泉 “ “ 当 相 报 。 ” 教诲 世 人 , 我 们 受 恩 于 人 时 , 勿 忘 了感 恩 。 它 当 切 然 而 ,这 个 流 传 了 几 千 年 的 中华 民 族 传 统 美 德 却 日渐 为
我 为 中 心 , 视 宝 贵 的 亲 情 、 情 、 生 情 , 而 表 现 出 一 漠 友 师 从 定 程 度 的 精 神 “ 空 ” 成 了 不 知 感 恩 、 愿 感 恩 、 会 感 真 , 不 不
味 地 埋 怨 学 校 和 社 会 没 有 给 他 们 提 供 足 够 优 越 的 生 存 和 发 展 条 件 , 伙 食 不 好 ” “ 宿 条 件 差 ” “ 件 软 件 差 ” “ 、住 、硬 、 “ 业 机 会太 少 ”等 等 。近 年 来 , 少贫 困大 学 生 依靠 社 就 , 不
当代 大学 生 所遗 忘 。
一
、
对 大 学 生 实 施 感 恩 教 育 的 原 因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 通 过 一 定 的感 恩 教 育 内容 对 受 教育 者 实 施 的 知恩 、 恩 、 感 报 恩 和 施 恩 的人 文 教育 , 一种 以情 动 情 的情 感 教 育 , 一 是 是 种 以 德 报 德 的 道 德 教 育 .也 是 一 种 以 人 性 唤 起 人 性 的 生 命教育 。
■墨
.
袁 欣
430 ) 7 0 0
浅 议 大 学 生 德 育 教 育 中 的 感 恩 教 育
大学生感恩意识提升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感恩意识提升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感恩意识提升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感恩意识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自身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那么,针对大学生感恩意识提升,有哪些有效的途径呢?本文将从情感感恩教育、身体感恩实践和社会感恩行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情感感恩教育情感感恩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首要途径。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情感感恩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感恩的内涵和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此,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情感感恩教育课程,组织心理健康讲座,举办感恩主题的心理活动,引导大学生从感恩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人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得失,培养感恩的情感体验。
还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和成功人士到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感恩故事和感恩心得,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引导他们学会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二、身体感恩实践身体感恩实践是提升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缺乏体验的问题,通过身体感恩实践,可以帮助他们感性认识生活的美好,从而培养感恩的情感体验。
学校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方式,亲身去感受他人的需要,感悟到自己的幸运,从而培养感恩的心态。
还可以组织野外拓展、户外运动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和生命的宝贵,从而培养感恩的情感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日记、感恩信、亲情感恩活动等,引导学生从身体实践中感悟到生活的温暖,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培养感恩的情感体验。
三、社会感恩行为社会感恩行为是提升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应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传播感恩的理念。
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探讨
化为感恩的行为。此 所谓“ 感恩于心 , 回报于行 ” 。 二、 大学生感恩教 育的现状及其成因 感恩教育有 助于和谐 社会的构建。感恩教育所倡 导的一个 人对 生活环境 的感恩之 情 , 符合和谐 社会理论 , 充满 感恩心 的
有我 们不忘记 对 自己也 要感恩 的时候 ,才 能体会到精 神的飞 现 出很 强的 以个人 自我为 中心 、 自私 自利 、 乏修 养 、 缺 情感 冷
跃 。 我感激我的身体 , “ 它让我有能力去体验美、 体验爱、 体验快 漠 ,这些都与学校德育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 。
乐、 体验卓 越、 体验成就 、 体验人 生五味的酸甜 苦辣咸 …… ” 这 () 3 社会教育变为欲望和功利 的工具。在极端市场经济社会里 , 个 时候 , 的精 神超 越 了 , 你 变得 充实和 笃定 , 心灵 也会变 得成 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唯一,必然导致经济上的优胜劣汰 , 人 熟 。因为感恩而珍惜这 个世界, 珍惜他人 , 珍惜生命 , 世界变得 们深刻地体会到极端市场竞争的残酷无情, 这必然导致人 际关
感谢这个 世界 , 感谢 身边 所有 的生 命 、 土地 、 植物 和 自己的机 就业。多年来 的应试教育主要是 以学生的学习成 绩为标准来衡
遇, 因为这些让 自己的存在 充满 意义 。心 理学说的感恩是一种 量学校、 老师和 学生, 育人并不是学校工作的重心 , 校教育从 学
内心 境界 , 自己完 全看成是 世界 、 把 生命 、 人类 的一 个部分 , 因 幼儿 园开始 , 过分注重教育 的功利性 , 而忽视 了教育 的育人 功 为整体 , 我们存在 , 由此对整体充满敬畏与感激之心 。当然 , 只 能 , 不可避 免地 忽视 了对 学生的感 恩教育 。导致许 多大 学生表
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与感恩教育调查研究
经 常 帮父 母 做 家 务 ,8 9 5 . %的 同 学 偶 尔 7
做 ,.0 2 %的 同学 基 本 不做 。 2
人 格 尚未 完 全 定 型 的 大 学 生 最容 易受 到
教育 营造 良好 社 会 氛 围 。社 会 各 有 关 党 政部 门和 单 位 , 充 分 发 挥 优 势 , 各 大 应 与
师 。 达4 . 1 高 1 %的 学生 表 示 “ 不 给 老 师 2 从 擦 黑 板 ” 同 等 比例 学 生 表 示 “ 尔 擦 一 . 偶
恩 教 育 的认 识 从 感 性 层 面 上 升 到理 性 高
度。
擦 ” 上 课 不认 真 听 讲 , 课 不完 成 作 业 , 。 下
甚 至 旷 课 等不 尊 敬 老 师 劳 动 的 现象 普 遍 存在。 3 社 会 责任 意 识 薄 弱 。 “ 否 献 过 . 是
中 , 7 . %同学 没有 做 过 , 中 一半 人 有 47 2 其 认 为 没有 必 要 。 只有 3 .1 90 %的 同学 假 期
们 过多 地 关 注 金 钱 、 益 . 们 的感 恩 意 利 人
识严 重 缺 乏 。在 复杂 多 变 的社 会 环 境 中 .
德 准则 、 恩 意识 完全 丧 失 的反 面 典 型 . 感
进行了问卷调查 , 并对感恩意识现状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 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 关键词] 大学生; 感恩 ; 现状 ; 教育 ; 研究
一
、
大 学 生 感 恩意 识 现 状
数 、 学率 和就 业 率 . 升 忽视 学 生 心 理 及 思 想 问题 , 人 作 用发 挥 不 够 。 恩教 育 活 育 感 动 形 式 有 限 , 乏 系统 性 、 期 性 。 缺 长 3社 会 环 境 不 良影 响 。 随着 社 会 竞 . 争 的加 剧 . 日益 繁 荣 的市 场 使 人 们 的 思
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途径研究
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途径研究一、内容1.培养正确价值观:感恩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育者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帮助,培养出感恩的内心。
2.感恩家庭:学生在家庭中接受教育是感恩教育的重要环节。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倡导家庭感恩文化。
例如,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帮助他们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3.感恩学校: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尊重教师和同学,学会感恩学校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弱势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激发学生对社会的关怀。
4.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增强对他人的感恩之情。
例如,学生可以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提供服务,或者到社区协助做公益活动。
二、方法途径1.家庭教育:家庭是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重要场所。
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让孩子了解到感恩的重要性。
同时,家长还可以带领孩子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培养孩子的关爱他人的能力。
2.学校课程设置:学校可以将感恩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例如,在语文课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关感恩的优秀作品进行解读;在班会上,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
3.志愿者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是一种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在周末或暑假等时间安排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感受到他人对他们的感恩之情。
4.感恩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感恩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对他人的感恩之情。
例如定期举办感恩晚会,邀请学生表演感恩的节目,让他们在表演中体会到感恩的价值。
总结起来,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培养正确价值观、感恩家庭、感恩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
而方法途径则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志愿者活动和感恩教育活动等来进行实施。
浅谈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
浅谈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
李 娜 关云虎 1 1 5 0 0 0) ( 辽宁省 营口理工 学院
【 摘 要】 感恩 , 是对 自 然、 社会和他人给 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的认可。 并真诚回 报的一种认识、 情感和行为。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加 强 大学生 的感 恩教 育 ,引导 大学 生识恩 、知 恩 ,并将感 恩意 识转 化 为行动 ,以实现人 与人 、人 与社会 、人 与 自然 的和谐 ,显得 尤 为重要感 ,实践感恩行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心理。本文阐述 了当代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 ,分析了大学 生 感恩观 缺 失的原 因 ,以及 说 明推行 感 恩教 育对 于创 建和谐 校 园的 重要意 义 ,从 而提 出 了加 强 大学 生感恩 教育 的方 案。
【 关键词 】 感恩教 育;大学生;感恩
当代大 学生 感恩 意识 的现状 当前 ,许 多大 学生 的感 恩意 识 已经淡 化 到 了匮乏 的程 度 。父母 在家 含 辛 茹苦 ,孩 子 在校挥 金 如土 ;部 分大 学 生对父 母 的馈 赠 ,朋友 的帮 助很 少 言 谢 ;某些 受 助大 学生 坦然 接受 他人 的 帮助 却毫 无感激 ;一些 大学 生通 过 国家助 学贷 款 才得 以上 学 ,但是 在学 校 学习 并不 努力 ;孝 敬和 赡养 父母 的 观 念在 许 多大 学生 的心 目中 已大 打折 扣 ,只 知索 取 ,不愿 奉献 :在 处理 人 际关 系中 以 自我为 中心 。这 些感 恩意 识缺 失 的例 子虽 局 限于部 分人 ,其 影 响 力 却不容 低 估 。总 的说来 ,感 恩 意识 的缺 失与 家庭 、社 会 、学校 教育 都 有 重 大的关 系 。下面 分析 一下 大学 生感 恩观 缺失 的原 因 。 二、 当代大 学 生感 恩观缺 失 的原 因” ( 一 )家庭 教育 对感 恩观 缺 失的原 因 家庭 是人 生 的奠基 石 ,父母 是孩 子 的第 一任 老师 ,家 庭对 一个 人 的影 响是 长久 而深 远 的,大 学生 感 恩的形 成 与家 庭 因素密 切相 关 良好 的 家庭 教 育 会帮 助一 个人 形成 良好 的人 格特 征 ,促 进其 健康 成长 。但 是 由于 一些 父母的教育存在一些偏差,大学生的感恩观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它包括 以 下 几 个方 面 。 首先 ,父母 对 子女 的溺 爱 。现 在很 多 的大 学生 都是 在父 母 的娇 宠 中长大 的 。不少 父母 对孩 子在 物 质上 的要 求总 是尽 可 能的满 足 、不 加 节制 。这 就容 易助 长孩 子 的 自私 和贪欲 , 他 们很 难体 会生 活 的来之 不 易, 认 为 自己的一 切都 是理 所应 当 ,从 而不 懂得 感恩 。其 次 ,父母 感 恩观念 的 偏 差 。 中国 的家长 总 是默默 的 把爱 给予 孩子 , 总是不 知道 让孩 子 感知 自己 付 出的爱 , 也从不 要 求孩 子 回报和 感恩 。这 容 易使孩 子形 成 了只 知道 索取 却不 知道 感恩 的心 态 第三 ,父母 教育 方 向失 当 。现 在越 来越 多 的父母 过 于注 重对 孩子 智力 的 培养 ,很 少关 注孩 子精 神领 域 的完 善 。在 应试 教 育 的 背景 下 ,父母 对孩 子 的要 求就 是学 习好 就行 了,这使 得孩 子 只关 注 自己 的 学 习,很 少考 虑到 自己应该 承担 的责任 。 ( 二 )社 会对 感恩 观缺 失 的原因 大学 就是 校 园与社 会的 桥梁 。 大学 生在 这个 时期 自我意 识 的发展 水 平、 认知 水平 、 以及对 新 的环 境 、新 的角色 、新 的 竞争 带来 的压 力 ,都会 影 响 大学 生感 恩 观 的形成 。[ 3 ] 首先 , 自我 意识 方面 。青 年 期 的 自我 意识 发展 的 主要 特 点就 是追 求 内心世 界 的 自我 , 并把焦 点 聚集在 自己 的身上 。处 在这 个 时期 的大 学生 ,受 自我 意 识 的影 响 ,容 易形 成“ 以 自我 为 中心” ,从 而变 得 自私 ,看 不到他 人 和社 会对 自己的付 出,更 很少 的想 到应 该对 他人 和社 会 感 恩。其次 ,众多压 力 的影 响 。新时 代 的大学 生面 临着众 多 的心理 压 力, 例 如 :学 习竞 争上 的 压力 , 总是感 觉 到 自己与 别人 的差 距 ;就业 的压 力 , 就 业 竞争激 烈 ,很 多 同学 都担 心 自己找 不 到工 作 ;还 有 的学 生对 自己的 期
浅析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解释则是 : 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虽然“ 感恩” 是一个外来词 , 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 早就具有 感恩教育的元素。“ 古代二十四孝” “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 等谚语流传至今。
2 感恩 教育 的涵 义 .
感恩 教育 是指 教育者 运 用一定 的教育方 法 与手段 , 受教 育者 有 目的 、 步骤 地实施 知 恩 、 恩 、 对 有 感 报
第 3 第 5期 O卷 21 00年 l O月
东
北
电
力
大
学
学
报
V 1 3 No 5 o . 0, . Oe .. 01 t 2 0
J u n l o te s Dini nvri o r a N rh at a l U i sy Of e t
文章编号 :05— 9 2 2 1 ) 5— 0 5— 4 10 2 9 (0 0 0 0 7 0
德 育工作提供重要依 据。
关
键
词: 高校 ; 恩教育 ; 感 必要性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图分类号 : 4 G6 1
20 04年 8月, 中共 中央、 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意见》 中指出 :学 “ 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 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 任务 , 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 … 当 ” 前, 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状况总体上是好的, 大多数学生也都非常珍惜上大学 的机会 , 自己父 对 母 的付出与社会的帮助心存感恩 , 并以 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予以回报 。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在价值多 元化、 环境复杂化的形势下 , 道德失范 、 诚信缺失等丑恶现象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 腐蚀着 大学生的心灵 , 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及对策
I U .I q
Ch n Edu la ceton n va i He a d i lno t on r l
师 生思 想建 设
当代 大 学 生感 恩教 育现 状及 对 策 ①
苏 碧芳 毛 良 ( 重庆 三峡 医药高 等专科 学校 重庆
摘
4 4 0 0 1 ) 2
要: 本文考 察和剖析 大 学生 感恩教 育存在 的问题 及其 原 因, 析加 强感恩教 育的路 径和 方法 , 探 帮助大 学生成人 , 才、 功,以促 进 成 成
当 代 大 学 生 的 全 面健 康 发 展 关 键 词 : 学生 感 恩 教 育 现 状 对 策 大
中图分 类号 : 5 G 1 6
感 恩 教 育 的 现 状 令 人 堪 忧 , 根 源 于 现 有 3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的有效途径和 其 的 教 育 机 制 。 生 是 受 教 育 者 , 使是 大学 方 法 学 即
生 也 处 于 成长 阶 段 , 界 观 、 生观 尚在 形 3 1深 化教学 改 革 。 世 人 . 优化教 学 内容 素 质 参 差 不 齐 , 些 大 学 生 思 想 观 念 存 在 成 之 中 , 校 教 育 偏 重 智 育 , 师 生 的 考 一 学 对 高校 应重 视培养 大学 生的 感恩意识 , 定 问 题 , 别是 缺 泛 感 恩 意 识 , 自我 为 核 , 往把 学 考 试 成 绩 看 着 是 衡 量 师 生 是 将 其 纳 入 人 才 培 养 目标 的 范 畴 , 感 恩 教 特 以 往 把 中心 , 恩 不 报 , 用缺 乏 。 学 生 在 公 众 否 优 秀 的 标 准 , 知 信 大 没有 建 立 合 理 的 评 价机 制 , 育 融 入人 文 课 程 教 学 之 中 。 高校 开 设 K 如 思
浅析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作用
2 大 学 生感 恩 教 育 的 目标
每 个 人 并 不 是 一 开 始 就 拥 有 健 全 的 感
会 的 责任 , 并且 以 实 际 行 动 回 报社 会 。 3 . 5 唤醒 了大 学生 的环保 意 识
大学 生的环保 意识 不强 , 一 些 人 很 不
1 问题 的 提 出
感 恩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优 良传 统 , 是 社 会
的人 产 生 感激 之 情 ,更加 珍 惜 别 人 的 帮 助 ,
育 是指 教 育者 运 用 一 定 的 教 育 方法 与 教 育 手段 、 通 过 一 定 的 内容 对 受 教 育者 实 施 的 知恩 、 感 恩 和报 恩 的 教 育 。 大学 生 感 恩 教 育 的 目标 就 是 要 更 好 地 引导 大 学 生 知 恩 、 感 恩 和 报恩 , 这 个 目标 主 要 包 含三 个 层 次 : 对 父母 的 感 激 之 情 ,自发 地 产 生 一 种 孝 心
孝 道 是 感恩 教 育 的 基 本 内 容 , 大 学 生 现 在
感 恩 教 育 使 大 学 生 更 好 所 拥 有 的 一 切 几 乎 都 来 自父 母 , 父 母 对 子 正 确 的 环 保 意 识 。
恩 意识 , 感 恩需 要 后 天 的 培养 。 大学 生 的 感 女 的爱 是 巨大 的 。 感 恩 教 育 教导 大 学 生 要 地 认 识 自然 、 感 谢 自然 、 以实 际行 动 保 护 自 恩 教育 是 新 时期 德 育 的 重要 内容 。 …感恩 教 感 受 父 母 的 恩 情 , 使大学生从 内心流露 出 然环境 。 感 谢 自然 , 正好 体 现 了素 质 结 构 中
大学生成长中感恩教育对自我调适的帮助研究
大学生成长中感恩教育对自我调适的帮助研究大学生活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重要阶段,而感恩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的成长和自我调适起着重要的作用。
感恩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和行为,使他们学会感恩他人、感恩生活,从而更好地适应自己的成长环境和社会环境。
本文将从感恩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入手,探讨大学生成长中感恩教育对自我调适的帮助,希望通过深入研究,揭示感恩教育对大学生自我调适的积极作用。
一、感恩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感恩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感恩心态和行为的教育理念,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他人、感恩生活。
感恩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使他们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懂得感恩的重要性。
感恩教育不仅是一种道德教育,更是一种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心理素质。
感恩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社会的未来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感恩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挑战和压力。
二、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1.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感恩的意识和行为,使他们学会感恩他人、感恩生活。
在大学生活中,感恩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懂得感恩的重要性。
通过感恩教育,大学生可以更加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断提高自己的感恩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2.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感恩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大学生活中,感恩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感恩教育,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挑战和压力。
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总结感恩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我校决定组织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感恩之情,并将这些活动的经验总结为____字随笔。
感恩教育活动的基本设想是:以“感恩”为主题,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的需求和他人的付出,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社区服务、互帮互助、回馈学校等方面,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感恩、传递感恩。
首先,我们组织了一次社区服务活动。
我们选择了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村庄,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让学生们去村里帮助农民进行农作物收获。
学生们在收获期间,亲身体验了农民的辛苦和付出,也深刻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感恩农民的辛勤劳动,还意识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是来自于社会的付出。
其次,我们开展了一次互帮互助的活动。
我们组织了一个集市,学生们自愿带来自己不再使用的物品进行交换,同时也可以将物品出售,所得的利润将用于慈善捐赠。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体验了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快乐,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物品交换和销售,学生们还了解了消费者的需求,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最后,我们自愿组织了一次回馈学校的活动。
我们利用周末时间对学校进行大扫除,并为学校修缮一些损坏的设施。
学生们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到维护学校环境的工作中,感受到了自己对学校的责任和贡献。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更加珍惜学校为他们提供的学习环境,也懂得了恩师教诲的重要性。
通过这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我们学校的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感恩的重要性。
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是来自于社会的回馈和他人的付出,懂得了通过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的意义。
同时,他们也培养了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再盲目追求个人利益,而是更加关注团体和社会的利益。
总之,感恩教育活动在大学生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特点及对策
二、感恩教育的特点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营造出一 种特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进行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 教育,使教育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感恩教育应具有对象的 平等性、情感的共鸣性、操作的实践性和体系的层次性的特点。
(一)对象的平等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教育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大学生自 我意识增强,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注重感恩教育的平等 性,首先就要做到尊重受教育者, 做到一视同仁。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尊重人、关心 人、理解人,使受教育者感受到教育者的关爱和尊重,让他们 发自内心地去接受。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 出:“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这里其实强 调的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要相互信任与尊重。在感恩教育 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只有基于双方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 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二者的感情才能相通,在内心深处才能产 生共鸣,受教育才会发自内心地去接受,获得到真正的教育,感 恩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感恩教育只有把双方置于相互平等 的位置上,让受教育者看到的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处于平 等地位的教师,这样大学生在心中对教师所持的戒心和距离感, 才能转化成对教师的尊重和由衷的回报。感恩本身是一种基于平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3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等性交流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是基于对平等的追 求,开展感恩教育从本质上便具备了平等性的特点。
(二)情感的共鸣性 感恩总是要有人的情感相伴随,因为“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感恩教育就是一种 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心与心之间的碰撞,具有较强的情感 性。感恩教育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的渗透和熏陶,逐步激 发他们的情感意识,从而培育他们的感恩情怀。感恩是在道德认 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道德情感体验,感恩教育结合生活实际, 教育者通过组织设计丰富多彩的情境活动,并采取实践锻炼法、 故事教育法等方式,启发学生的心性,拨动他们心灵最敏感的部 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达到提高思想觉悟、陶冶情操和升 华道德品质的目的。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激发他 们内心深处的道德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感恩教育是晓之 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它触动大学生的感恩之心,激发他们的 感恩情怀,使他们自觉地对恩人做出回报和感激,学会重视和尊 重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学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因此这就决定了 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具备情感性的特点。 (三)操作的实践性 感恩教育在操作上具有实践性。由于感恩教育与大学生的 生活实际相结合,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弥补了枯燥乏味的应试 教育的不足,大学生不再简单地被视为静止的个体,也不再被动 地接受“填鸭式”的灌输,而是让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实践活 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发挥出德育实践应有的育人作 用。感恩教育要具备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教育者的道德素质和自身 修养。这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教育职业水平,能挖掘各种 教材中感恩教育的有关因素,联系社会和实践,结合大学生自身 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马列主义、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此外,感恩教育还需要得到家 长、学校和社会三方的支持与配合。教育不应只局限在教育者的 言传身教上,还要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凝聚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 量。感恩教育同样也需要多方协调和共同努力,最终保证感恩教 育的质量。总而言之,感恩教育需要教育者精心的准备,不断地 挖掘,真实的感受,并在实践中带动大学生,震撼他们的心灵,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研究——基于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的调研
行充分创 新 , 尽量避 免组织学生参 加缺 乏实效性 、 盲目
追赶 潮流 的活动 , 避 免将感 恩 任务化 、 程 式化 、 作 业式 等。 而另一方面 , 某些 高校也在积极 创新感 恩教育模 式 , 尝试通 过开设感 恩教育理论讲 座对传统 教育形 式进行
泛滥 , 冲击着 当代青年 的道德观念 和行为模 式 , 大 学生 道德失范 、 诚信 缺失的现象层 出不穷。大学 生道德观缺
大方面。从 高校层 面来讲 , 学校过多地关注升学率 和就 业率 , 弱化 了教育 的育人功能 。 [ 2 1 这也 使得学 校出现德育 模式单一 、 内容 空洞等诸多 问题 。 目前 , 部分 高校感 恩教
育理念落后 、 目标模糊【 3 I , 加之对感恩教育 的内涵 、 方式 、
途径等 缺乏足够的研究 ,没有结合 当代大学生个性 、 现
,
甭
F e b r u a r y 2 0 1 4
,
2 0 1 4 年
2 月
Un i v e r s i t y E d u c a t i o n
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研究
— —
基于湖州 师范学院理学院 的调研
王 亚 晶
( 湖 州师 范 学院 理 学院 , 浙江 湖州 3 1 3 0 0 0 )
价值观 和伦理道德规 范 ,在今 天仍具 有积极 的现实 意
义 。当前 , 越来 越多的高校开始将贴近生活 的感恩教育 作 为大学生德育 的新突破 口, 这对培养大学生 的感恩情 怀、 社会责 任感 , 助 推大学生养成 良好 的品质 和完 善 的 人格, 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或缺 的重要作用 。如 何 有效地 拓宽高校感恩教育载体 , 实现感恩教育 的实效 性 成为高校教育者面临 的重要课题 。 本文立足 当前部分 高校感恩 教育 的现状 , 剖析感恩教 育 的不 足之处 , 同时
浅谈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浅谈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摘要:大学生感恩教育主要包括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等四方面的教育。
其实施路径,一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二是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三是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激发学生感恩情感;四是充分发掘自我教育潜力,提高感恩教育认知;五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施恩于人,报效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路径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135-02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意义近代哲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感论》中涉及到了感恩这一概念,这便成为感恩世俗研究的开始,其把“感恩”定义为“立即和直接促使我们去报答的情感”。
在我国,对于感恩的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蓼莪》,其表述为:“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吴天罔极。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在《现代汉语规范辞典》中解释为:“感谢别人对自己的恩德”,而《牛津英汉字典》则解释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因此,我们可把感恩定义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文教育。
感恩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的感恩意识。
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和心理趋向;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规范。
人只有心怀感恩意识,才会主动去报恩乃至施恩。
开展感恩教育,目的是让大学生能从他人的立场出发,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积极学会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感人所感,知他人之情,能体谅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从而形成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研究
摘要:感恩教育是教育人们学会知恩、报恩、施恩,增强感恩意识,强化感恩行为,对父母、对老师、对亲朋好友、对社会怀感恩之心,做感恩之事,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世,养成良好的个性品德,做一个情操高尚、关爱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人。
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需要有良好的感恩认识和感恩态度,现在大学生中感恩问题严峻,只有改善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未来社会风气改善,使社会拥有良好的文化和氛围,促进社会发展。
关键词:感恩教育;捐款;大学生;缺乏;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黄岚(1989-),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从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感恩应该是一种处世哲学,只有自己从内心感恩,才是真的感恩。
现在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变化,社会意识形态也在改变,人们对于社会各种现象持有不同观点,谁对谁错也各有标准。
然而,在这活跃的时期,应该使人们明确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拥有良好的社会意识和道德修养,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感恩教育不仅仅势在必行,还得有良好的效果。
一、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变革过程中存在道德困惑对大学感恩教育的负面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人的思想观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许多同学在社会变革下陷入困惑和迷茫,道德观念日趋模糊,是非观、荣辱观出现偏差。
如追求高档消费变成一种时尚,考试舞弊在一些大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不光彩的事,在申请入党、评奖评优等方面不择手段被认为是能耐,把谈恋爱视为大学必修课,寻求感官刺激等等。
这样使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复杂化,加重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任务,并且也不利于感恩教育目标的确立,需要教育者从多角度来正确分析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和思考如何推进感恩教育。
(二)高校的德育课忽视感恩教育
虽然国家一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仍无改观,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不可避免地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尤其忽视感恩教育。
同时,传统的德育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方法,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在学生的内心真正引起共鸣,学生觉得单调、空洞。
并且在大学中学中忽视甚至是没有德育课已经成普遍情况。
大学生感恩教育就没有正确和良好的途径来进行,这样可能会让大学生感恩教育名存实亡。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基础不深厚
现在虽说有许多学者研究大学生感恩教育,但是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导致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没有深厚的理论依据,从
而就像盲人摸树一样误打误撞一步一步缓慢地前进,所以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基础还有待加深和完善。
二、对于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问题提出对策
感恩意识有时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需要感恩教育的点拨、引导。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认识活动以及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
①所以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改进完善大学生感恩教育。
(一)高校感恩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
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完善的机制来确保高效感恩教育的正常进行及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需要融入感恩教育的内容,要将积极的、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作为根本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感恩意识、良好的感恩心态,能用适当的感恩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情操。
同时要改革德育教程,增加新的内容,丰富教学方式,让学生乐于去学习、易于去接受高校感恩教育。
第三要将感恩教育具体化,通过平时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来引领大学生积极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提升感恩素养、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
(二)感恩教育良好氛围的营造
感恩教育需要良好氛围的烘托来影响大学生的感官、认识和态度,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信息丰富校园文化,形成校园文化氛围,拥
有独特风格和精神风貌,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不断被熏陶和激励,自觉主动地吸收校园文化养分,成为一名道德高尚,懂得感恩的青年。
当然高校教师也要发挥其示范作用。
高校教师都是学生的标榜,其道德素质、人格魅力和乐观心态都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教师为人师表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榜样。
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还要在生活中,可谓是一言一行都需要注意,所以高校在老师录用的标准中不仅仅是老师的学术知识是考核项目之一,还要有个人魅力、道德情操等等。
第三,学校要注重与家庭和社会的沟通和协作。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环境,家庭中的道德教育和感恩教育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是非判断和感恩意识,所以高校要注意与家庭的沟通,发挥家庭教育独具的优势,让家庭教育推动高校感恩教育的发展。
良好的社会环境会营造一种良好的高校感恩氛围,促进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同时社会教育需要高校感恩教育高效地进行。
社会需要拥有良好素质的高校毕业青年来发展完善社会各个层面,并且熏陶和影响社会各个职业、各个层级,推进社会的感恩教育。
三者相互影响,需要调整好三者关系来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
(三)感恩教育深层次的理论研究
感恩教育作为一种人文教育,需要理论的指导。
尽管目前已有
不少学者在研究感恩教育,但无论是从广度和深度上讲,都还是不够的。
比如说,感恩教育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感恩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个什么样的关系?如何构建
感恩教育的体系,不同阶段的感恩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如何衔接?怎样设计感恩教育的载体,提高教育的实效?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探索,以形成比较成熟的感恩教育理论体系。
要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又反过来论证和补充理论,这样就形成了理论——实践——理论循环体系。
现在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体系还不健全,需要我们用实践和探索来扩充,只有更为成熟完善的感恩教育理论体系,才能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实践的依据。
所以,感恩教育还需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健全其理论体系。
总之,高校感恩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追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丰富内容和教育方式,促进大学生积极自觉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感恩意识,以行动来表达自我的感恩之心,推进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高校的力量是微弱的,需要家庭和社会都提供良好的氛围,三者相互协作,推动感恩教育高效地进行,提升人们的感恩素养、道德水平等等,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14
[2]陈万柏,张灿耀主编m]
2007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
育方法论[m]2008
[4]郁进东n]
报,2004-11-04(a1)
[5]吴子兰j]
2009(2):148-150
[6]陶志琼j].教育
科学,2004(8):23
①陶志琼j].教育科学,200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