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及现实意义-精选文档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及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简称“两个必然”)这一重要结论。
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简称“两个决不会”)这一重要思想。
这两个著名的科学论断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
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发展决定了“两个必然”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过程的分析,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
“两个必然”的思想既不是出自于痛恨资本主义的道德义愤,也不是源于向往未来共产主义的善良愿望,而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认识。
社会化的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机器大工业阶段以后,使以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劳动过程社会化和劳动产品社会化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日益提高。
这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前所未有的进步。
社会化的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便发生了对抗性的矛盾。
这个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集中表现。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不断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1]这种基本矛盾,第一,反映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把生产资料作为剥削雇佣劳动者的手段,而与生产资料分离的无产阶级,只能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遭受资本家的剥削。
第二,反映在生产上,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内在统一及其启示-2019年文档(可打印修改)
“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内在统一及其启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它指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这也就是后来人们所概括的“两个必然”的理论。
后来马克思又在他的《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理论,所谓两个绝不会说的就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在“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理论的指导之下,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在先进无产阶级领导者的带领下蓬勃开展,并且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但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的解体有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理论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推动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争议。
社会主义怎么了?“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论断错误了吗?马克思错了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疑惑都深深的困扰着广大的人民群众。
但历史事实证明,这两个理论并没有错,它们是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并科学的理论。
经过无产阶级先驱们的不懈努力,艰苦奋斗最终实现了无产阶级的胜利。
一、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内在统一性“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辩证统一的,“两个必然”强调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总趋势;“两个绝不会”强调的是“两个必然”实现的条件,描绘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
“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内在统一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关于“两个决不会”,它所指示的对象为“所有的社会形态”,无论是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还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所有的这些历史演变、发展都无一例外的蕴藏和体现着这个规律;而关于“两个必然”的论述,它则是特指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趋势。
同时“两个决不会”论断中还隐藏着另一层的论断,即: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后,是必然要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之后,是必然会出现的。
试论“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辩证关系及意义
试论“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辩证关系及意义试论“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辩证关系及意义【摘要】马克思提出的“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重要思想。
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
“两个必然”论证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两个绝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实现所必需的条件。
这两个着名的科学论断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
所以我们必须将“两个必然”同“两个绝不会”思想联系起来,明确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而且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辩证统一一两个必然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辩证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社会化的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被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机器大工业阶段以后,使得以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劳动过程社会化和劳动产品社会化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日益提高。
社会化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发生了对抗性的矛盾。
这个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集中表现。
这种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第一,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第二,在生产上,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经济危机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法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
因此,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二两个绝不会在提出“两个必然”的基础上,马克思又进一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提出了“两个绝不会”的思想。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马克思主义认为两个必然: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一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然趋势,二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1]两个决不会:一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二是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辩证关系:两个必然的思想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是统一的。
根据科学社会主义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必须把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必然思想同两个决不会思想联系起来。
两个必然论证的是社会主义代替遵义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实现所必需的条件。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
[2]“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联系和区别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即科学社会主义,以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而成为科学。
“两个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
马克思的其他社会主义理论都是围绕这一“必然性”展开的。
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和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社会主义的严重挫折致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和社会主义的前途感到困惑和疑虑。
这些困惑和疑虑集中到一点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到底还有没有优越性和生命力?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究竟能不能成立?不能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确实发生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重大变化。
但是,这些变化在总体上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并没有消除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因而,这些变化也就不能最终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也是在保持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条件下发生的。
资产阶级接受或者促成这些变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仍然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两个必然”
“两个必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简称“两个必然”)这一重要结论。
“两个决不会”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简称“两个决不会”)这一重要思想。
这两个著名的科学论断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
依据:1资本主义作为历史中的一个阶段,必有产生发展衰亡的过程,必然被更高的社会形态取代;2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解决途径就是按照社会生产的要求改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3个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加速资本主义的灭亡;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解开经济剥削的秘密,证明了阶级对立的根源,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合理性论证。
4生产力的增长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代替的条件,物质财富的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基本矛盾的条件,和实现社会更替的决定力量;5认识到社会更替的历史过程,欧洲资本主义从萌芽到成为体系,需要300年,资本主义内部形态在不断变化,生产力发展的空间也在不断扩充。
事实上落后国家率先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似乎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达国家首先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否定。
(一)从社会发展的进程看,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堵死了落后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唯有另辟蹊径才能冲破资本主义先行国家的阻挠,尽快实现现代化。
2资本主义各种体系矛盾激化,为化解本国国内矛盾,倾销,资本输出,军事侵略转嫁给落后国家,延缓本国革命期限,加速了落后国家的革命运动兴起。
3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看,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也没有改变两个改变的趋势。
(二)资本主义全球化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扩大与延伸两极分化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转向世界范围,经济发展两极化是世界局势动荡的重要有原因,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深刻理解“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重要意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提出了关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其思想实质在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只有当生产力达到一定高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最终成为现实。
“两个必然”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而“两个决不会”则是说明“两个必然”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一)“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论断,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必然性自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以来,在理论上就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但对于这种“代替”在实践上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
这种片面的思想观念导致了我们工作上的诸多失误,如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盲目乐观,甚至出现跨越现实,人为制造共产主义、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错误做法,使社会主义事业错失了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不难看出,任何社会形态的更替,都经历了错综复杂、曲折漫长的过程。
通常认为,在我国历史上,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始于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西周灭商,经历春秋、战国时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封建的中央集权制止,共历经近900年,其间充满漫长、艰辛、曲折的新旧势力、制度的残酷斗争;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替代封建制度同样不是一帆风顺的,在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诸多城市已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从16世纪开始,西欧进入资本主义时期,经过17—18世纪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18世纪后半期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才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一过程中,也贯穿着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间曲折、反复的斗争。
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都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其中尚且要经过艰苦、曲折的斗争,那么,用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代替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必定不会一帆风顺,必将要经历更加艰巨、复杂的斗争历程。
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联系区别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即科学社会主义,以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而成为科学。“两个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马克思的其他社会主义理论都是围绕这一“必然性”展开的。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和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社会主义的严重挫折致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和社会主义的前途感到困惑和疑虑。这些困惑和疑虑集中到一点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到底还有没有优越性和生命力?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究竟能不能成立?不能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确实发生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重大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在总体上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并没有消除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因而,这些变化也就不能最终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也是在保持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条件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接受或者促成这些变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仍然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深刻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深刻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分析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它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我们坚信“两个必然”的同时,还必须清醒的看到它与“两个绝不会”是辨证的统一体。
“两个必然”强调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总趋势;“两个绝不会”强调的是“两个必然”实现的条件,描绘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
马克思的“两个绝不会”原理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虽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要经历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这是由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所遵循的一般规律所决定的。
任何消极的、旧的事物,都不可能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在其生命力没有完全用尽之前,都将做垂死挣扎。
资本主义制度也是如此,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外壳才会被撑破,才会被一种更高级的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新的社会形态也才会出现。
资本主义作为旧事物,为了维护其生存,也必然要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中吸取教训,在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大的框架内,对生产关系进行经常性的局部调整,从而使之仍能部分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当代资本主义内部关系的调整和一定时期的繁荣,正说明了这一点。
而任何新生事物在刚诞生的时候,都是十分弱小的,只有当它真正成熟起来之后,才能战胜旧事物,而成为世界的主宰。
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目前力量还十分弱小,自身也存在着亟待完善的诸多缺陷。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也正说明了社会主义的弱小和不成熟。
怎样理解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思想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这部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出了“两个必然”的著名论断:“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脚下被挖掉了。
它首先产生的是自己的掘墓人。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即“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进行科学分析后的结论。
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重要思想。
他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我的理解是:一、反映出马克思、恩格斯学说的发展完善有一个过程,且受到他们所处历史社会环境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的著名论断,是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人运动高涨时期提出的。
是时,《共产党宣言》发表,其中充满了革命的激情煽动。
而“两个决不会”的论断的提出是在1859年1月,当时是欧洲工人运动低落的时期,“两个决不会”的论断是对前一个论断的补充。
马恩曾7次为《宣言》作序,对其中不成熟的观点加以改进。
《宣言》发表25年后,马克思在德文版序言中深刻地指出,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因此,《宣言》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反映出马克思学说在不同时期确有不同的表述。
这两个论断使我想起黑格尔的著名命题:“凡是现实的必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必是现实的”。
前者是说规律的不可抗拒,后者则说理想的必然实现。
“两个决不会”说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不可抗拒,“两个必然”则说的是理想社会的必然实现。
两者似乎是矛盾的,但又是在一个辩证的统一体中。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及其当代意义_管理科学论文完整篇.doc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及其当代意义_管理科学论文p;本矛盾最终导致的大规模、周期性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表明“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
”[2-2]可见,社会化生产力具有排斥私有、要求公有的革命性质。
它要求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与其本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马克思就是这样根据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的分析,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
“两个必然”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这一核心理论至今没有过时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即科学社会主义,以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而成为科学。
“两个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
马克思的其他社会主义理论都是围绕这一“必然性”展开的。
如果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不能成立,整个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也就没有意义;动摇了“两个必然”理论,也就动摇了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大厦。
只有牢牢地把握住这一核心,才能透彻地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及其精神实质,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信心。
然而,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理论在当代面临着严峻挑战。
这一方面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来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世界,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在原有基础上有了长足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有所变化,危机的冲击力有所减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劳资关系日趋缓和;上层建筑的相应调整使国家权力的配置和行使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形式更加完善;科学、教育、文化的进步日新月异,公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浅谈对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认识 涂世彦
浅谈对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认识“两个必然”指的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他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最伟大贡献。
它揭示并阐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此前,社会主义作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并处在空想社会主义阶段。
19世纪30—40年代,由于机器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在欧洲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就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提供了客观条件和历史依据。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总结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证明了社会主义不是什么幻想家的主观臆造,而是资本主义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把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两个决不会”则是是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决不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两个必然”在理论上的深化。
它既是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矛盾运动的科学结论,又是当时革命斗争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
如果说“两个必然”通过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分析,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那么“两个决不会”则为这种趋势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它们的密切关系第一表现在,“两个必然”是社会运动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两个绝不会”的逻辑结论。
它们之间并不矛盾。
社会运动的规律表明更先进的社会制度会取代落后的社会制度,对于马克思自己的“两个必然”的说明他基本观点是“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考
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考摘要:“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论断是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出发,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论证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思想理论。
深刻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内涵,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方向,牢固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念。
关键词: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论断的提出“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进而形成什么样的社会。
同时,生产力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有的生产关系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就会发生变革。
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发展,人类社会注定要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科学结论。
但是欧洲1848年革命失败后,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现实情况下,资本主义的危机没有来临,无产阶级革命也没有发生,这一社会现实使得马克思、恩格斯对“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有了更深邃的思考。
他们认识到社会形态的演变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即使人们认识到了一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发展的阶段。
基于此认识,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撰写的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思想。
这就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
一、两个必然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辩证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社会化的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矛盾,? 决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被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机器大工业阶段以后,使得以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劳动过程社会化和劳动产品社会化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日益提高。
社会化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发生了对抗性的矛盾。
这个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集中表现。
这种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第一,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第二,在生产上,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经济危机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法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
因此,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二、两个绝不会在提出“两个必然”的基础上,马克思又进一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提出了“两个绝不会”的思想。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化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的,而不是凭人们主观的意志、愿望实现的。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时候,这种生产关系是不会灭亡的;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时候,这种生产关系就必然为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而且这种取代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它必须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实现。
三、“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不同时期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两个出名论断。
“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结论。
“两个绝不会”是指,无论哪个社会形态,在他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1)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实践看,两个必然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前进性趋势。
两个绝不会指明了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曲折过程,二者体现了社会发展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2)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看,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相互包容相互补充。
一方面两个必然指明了两个绝不会的最终前途,从一定意义上讲两个绝不会与两个必然间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高度统一。
两个绝不会和两个必然可以相互转化,促进社会向两个必然发展。
另一方面两个绝不会体现了两个必然的应有之义。
两个必然必须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条件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其中蕴含两个绝不会的灵魂,是对两个绝不会规律的展示,(3)从对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论断的认识过程上看,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进行自我批评和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一是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历史条件的评述上。
二是体现在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的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上。
【找论文网- 理学论文】【摘要】马克思提出的“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重要思想。
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
“两个必然”论证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两个绝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实现所必需的条件。
这两个著名的科学论断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
实用文档之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实用文档之"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或“两个不可避免”)。
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社会化的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人类社会物质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社会化的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便发生了对抗性的矛盾。
这个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集中表现。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它生而具有的矛盾的表现形式中运动着,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正是这一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经济危机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
因此,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便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创造了物质前提。
因为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现代生产力不断发展,使得社会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新的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从而对政治统治、教育垄断和精神领导的占有,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成为阶级、政治和精神发展的障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日益把大多数居民变为无产者,从而就造成一种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去完成这个变革的力量。
两个必然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社会化的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人类社会物质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社会化的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便发生了对抗性的矛盾。
这个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集中表现。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它生而具有的矛盾的表现形式中运动着,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正是这一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经济危机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
因此,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便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提出的“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重要思想。
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
“两个必然”论证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两个绝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实现所必需的条件。
这两个著名的科学论断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
所以我们必须将“两个必然”同“两个绝不会”思想联系起来,明确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而且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
深刻认识“两个决不会”,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逐渐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的一面,也还有相互适应和可能协调的一面。
这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具有一定的自我协调和自我革新的能力,对于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具有相当程度的适应能力。
对此,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予肯定。
深刻认识“两个决不会”,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必然”的理论,该理论通常还表述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两个必然”理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批判性和革命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统
一。
"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两个绝不会”。
这一论断是马克思对他的唯物史观做的精辟的概括,经常被人们引用来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前景的依据。
"两个必然"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两个决不会"则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二者是统一的。
1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关于“两个决不会”它所指示的对象为所有的社会形态,所有的这些历史演变,发展都无一例外的蕴藏和体现着这个规律;而关于“两个必然”的论述,它则是特指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趋势!同时“两个决不会”论断中还隐藏着另一层的论断,即: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后,是必然要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之后,是必然会出现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个决不会”寓于“两个必然”之中,并且又通过“两个必然”得以体现!“两个必然”指明了“两个决不会”在资本主义的最终前途!
2应然性与实然行的统一
“两个决不会”的论断虽然指明了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一历史事实的前进趋势,但“趋势”归根结底只能说是一种可能性,它并不意味着“实践”。
可是我们又必须清楚,作为其中一种社会制度更替方式,无产阶级战胜资
产阶级、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自然逃不出这个历史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时间和条件,表明了这一过程实现的曲折性!
3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从历史的演变结果来看,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是发展的道路并不是直线的,而是波浪起伏式的、螺旋式的!”两个必然”理论它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向,即社会主义最终会战胜资本主义并取代资本主义!而”两个绝不会”理论则说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道路,而且前进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有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失败和偏差!
4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历史条件的评述上!这两个理论的出现并非是一时的学术之说,而是有着大量的理论奠基的!其次体现在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上!马克思主义虽然是反对资本主义的理论武器,但也不是一味的否定+摧毁资本主义!这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的源泉!
全面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问题。
必须把"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联系起来思考。
二者是现实与未来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
一。
"它启示我们,在面对"两个决不会"时,千万不要忘记"两个必然";在坚信"两个必然"时,千万不要忽略了"两个决不会"。
如果我们面对"两个决不会"是动摇了"两个必然"的信念,就会丧失根本、迷失方向;如果我们在坚信"两个必然"时忽略了"两个决不会",就会脱离客观实际,急躁、冒进、招致实践上的失败。
我们既要坚持"两个必然",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同时又要坚信"两个决不会",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曲折的历史过程,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进行长期艰苦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