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四大命题热点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专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剖析预测ppt课件
-13-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热点综述 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巨大等综合优势,改革创 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机制,大力培育专业精神,促进新旧动能 持续转换。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领域有: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引向深入。 高考试题多选取新旧动能转换的具体实例,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集聚与分散、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 措施,集中体现地理学科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独特视角和实践价值, 重在检测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3-
典型例题 (2019江苏卷)(双选)杂交构树具有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显著的特 点。贵州省某县将杂交构树生态农业列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 下图为项目位置和构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 各题。
-4-
(1)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 C.全年多雨,光照条件差 D.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2)杂交构树生态农业有助于当地脱贫的原因有( ) A.杂交构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B.杂交构树可有效提高荒地利用率 C.沼气制取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D.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5-
分析解答 第(1)题,读图可知,该县位于云贵高原地区,地表崎岖,地 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缺乏,植被稀疏,水土流 失和石漠化严重,因此A、B两项正确。该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 水的季节变化大,并不是全年多雨,C项错误。该地人口密度较小,D 项错误。第(2)题,该县主要通过在杂交构树林下种植经济作物来提 高经济价值,杂交构树本身的经济价值并不是特别高,A项错误。杂 交构树环境适应性强,能够适应荒地的恶劣条件,提高荒地利用率,B 项正确。沼气制取能够缓解农村能源不足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 解决农村能源问题,C项错误。杂交构树及林下经济作物可进行饲 料加工,利用饲料发展养殖业,能增加农民收入,D项正确。 答案 (1)AB (2)BD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一、选择题云南省“十三五”期间将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现代物流产业、信息产业等,并在近年实现这些产业的主营收入新突破。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产业中,云南省不适宜发展( )A.生物医药B.高原特色现代农业C.高新技术产业D.旅游文化产业2.该省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有( )①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②基础设施条件完善,交通便利③一些资源型产业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④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较高的开发价值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产业转移对云南省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压力B.增加收入,推迟产业升级时间C.美化环境,促进产业升级D.减轻交通堵塞,促进经济发展解析:第1题,云南省动植物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生物医药产业,A不选;云南省主要位于云贵高原西部和横断山区,冬暖夏凉,适宜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B不选;云南省地处我国西部地带,科技水平较低,不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选;云南省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名胜古迹众多,适宜发展旅游业,D不选。
第2题,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邻近东南亚、南亚,可利用其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一定资源型产业基础的优势,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①③④对;云南省属于我国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加上地形起伏大,交通不如东部便利,②错。
第3题,云南省承接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可促进当地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加就业机会,A对,B错;随着产业转移的深入,一些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会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C错;随着产业的大量转入,当地较落后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堪重负,交通拥堵现象会加重,D错。
答案:1.C 2.C 3.A鄂尔多斯集团现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产销规模最大、产业体系最为完善、营销网络最为成熟、技术装备最为先进的行业领军企业,羊绒制品的产销能力超过1 000万件,占全国的40%以上和世界的30%以上。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专题:4人文地理命题4大着眼点之 (四) 资源与环境
趋势 游水土流失对入海水量基本没影响;黄河下游为
信息②:导致黄河入海 地上河,下游降水减少对入海水量基本无影响
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其携带的泥沙也随之减少,
信息③:黄河入海水量 到达入海口处的泥沙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
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 慢;入海水量减少,海浪对三角洲的 侵蚀 作用
(2)新能源开发的意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
有利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影响 ③减轻大气污染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①新能源往往开发难度较大,且不太稳定,易受到自
不利 然条件的影响;
影响 ②生物能源的开发抢占了耕地,影响区域粮食安全
[对点演练·提升知能]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 60%以上。近年来, 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
()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审答流程]
获取解读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
信息①:黄河入海水量 1951~2010 年黄河流域人口大幅增加,工农业__ 1951 年大约为 500 亿立 迅速发展⇒生产生活用水大增 ,大量取用黄河
方米,2010 年大约为 140 水⇒黄河入海水量减少;上游水电站增多,短时
条件
3.落脚于地理实践力,探究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目的
治理措施
治理目的
修建水库大坝、水电站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
修建分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加固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航运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热点追踪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
热点追踪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
解析:本题组以川贵交界的乌蒙山地区贫困村为切入 点,考查贫困村分布、致困因素及脱困措施。第 1 题,直 接读图可知,贫困村集中在图示西南、中部地区,而东北、 西北地区相对稀疏,故 A 项符合题意要求。第 2 题,由 题干文字信息,乌蒙山位于川贵交界处,地形以山地高原 为主,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可知地形因素制约经济 发展,人多地少影响人均收入提升,故②③符合,C 项正 确。第 3 题,脱贫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A 项不符合题
热点追踪三:脱贫Βιβλιοθήκη 坚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4.过去,安吉成为贫困县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短缺 B.交通不便 C.生态脆弱 D.灾害多发 5.推测安吉县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 变的主要途径是( ) A.大力开发森林,重点发展林业 B.利用劳动力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C.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 D.吸引人才落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热点追踪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土勒尔村是一个“悬崖村”(如 下图所示),84 户约 500 人居住在东西长约一千米,南北 宽数百米,海拔 1 400~1 600 米的大峡谷顶部倾斜的台地 上。村民外出需要攀爬落差 800 米的悬崖。“悬崖村”历 史可追溯到 200 年前,这里有高山峡谷、溶洞温泉、原始 森林。村民生活安逸和富庶,曾是“世外桃源”,随着时 代的发展,“悬崖村”沦为贫困地区。2016 年,政府投资 把原来破旧的藤梯变成了钢梯,让“悬崖村”成为旅游的
热点追踪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
意;要整村脱贫,发展教育,不能短时内脱贫,异地搬迁 措施一般在生态环境脆弱地方实施,排除 C、D 项;打造 产业,可以是林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但不能发 展工业。因此,B 项相对符合题意。
2020高考地理热点专练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
热点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热点解读〗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在各地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在思考“为何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和探索“如何让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的过程中,体现了大量的地理元素,是地理学科在应试命题应该持续关注的热点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乡村的发展涉及到影响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口粮问题,涉及到中国大部分人的生存与生活环境问题,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高考地理命题的热点。
〖典例探究〗(2019·全国卷Ⅰ)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
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C.农业发展创新D.科学技术创新【答案】1.B 2.D 3.A【解析】1.由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长三角地区村办企业涌现说明当时村办企业较多,但都是基于“一村一地”的形式,虽然村村都能够实现发展。
但是相对来说空间布局较分散,不够集中,因此出现了村村冒烟的现象,且改革开放初期的村办企业多是随着世界产业转移而承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原料燃料需求较小,B对,A、C错误。
2020高考全国二卷地理试题分析解析解读
2020高考全国二卷地理试题分析解析解读12020年高考地理命题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试题以稳为主,基本延续近几年的特点,但试题稳中有新,紧扣主干内容,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突出能力考核。
一、情境的选取符合时代精神:试题的情境选取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农业生产实践活动等具有时代精神的素材为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凸显地理学科特性:地理学科以突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为主,强调各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整体性特征,选择题1-2题主要突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另一地理学科特色之一--探穿地理原理,6-8题主要探究自然地理基本原理,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给信息和所学原理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并解决问题。
三、考核生活中的地理实践力:选择3-5题,以农业生产为考核背景,通过打沟、翻耕等农业生产环节,探究农事活动中的地理原理,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关注劳动、热爱劳动的品质。
四、重视区域特征的分析:选择9-11题,呈现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两个典型区域的区位,从认识区域特征到区域差异的比较,引导学生对区域及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
五。
地理区位条件的应用:综合题36题,以玉米油生产为主要情境,分析地理区位条件,考核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信息,结合区位条件进行实际应用的能力,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劳动的思想理念。
六、强化地理过程:对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综合题第37题,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对区域及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
五。
地理区位条件的应用:综合题36题,以玉米油生产为主要情境,分析地理区位条件,考核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信息,结合区位条件进行实际应用的能力,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劳动的思想理念。
六、强化地理过程:综合题第37题,通过对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重视地理过程的探究。
地理过程分析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四大命题热点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专练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专练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云南省“十三五”期间将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现代物流产业、信息产业等,并在近年实现这些产业的主营收入新突破。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产业中,云南省不适宜发展()A.生物医药B.高原特色现代农业C.高新技术产业D.旅游文化产业2.该省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有()①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②基础设施条件完善,交通便利③一些资源型产业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④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较高的开发价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产业转移对云南省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压力B.增加收入,推迟产业升级时间C.美化环境,促进产业升级D.减轻交通堵塞,促进经济发展解析:第1题,云南省动植物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生物医药产业,A不选;云南省主要位于云贵高原西部和横断山区,冬暖夏凉,适宜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B不选;云南省地处我国西部地带,科技水平较低,不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选;云南省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名胜古迹众多,适宜发展旅游业,D不选。
第2题,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邻近东南亚、南亚,可利用其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一定资源型产业基础的优势,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①③④对;云南省属于我国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加上地形起伏大,交通不如东部便利,②错。
第3题,云南省承接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可促进当地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加就业机会,A 对,B错;随着产业转移的深入,一些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会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C错;随着产业的大量转入,当地较落后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堪重负,交通拥堵现象会加重,D错。
答案:1.C 2.C 3.A鄂尔多斯集团现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产销规模最大、产业体系最为完善、营销网络最为成熟、技术装备最为先进的行业领军企业,羊绒制品的产销能力超过1 000万件,占全国的40%以上和世界的30%以上。
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暨2021年高考复习备考建议
不难发现,该套地理试题自然地理比重较大,人文地理比重相对较小。
比如选择题4—6题考察气候对城市住宅区建筑规划的影响,选择题7—8题以人工岛的建设为背景考查水循环原理,选择题9—11题考查全球变暖对山地自然带的影响,综合题36题以西欧顺坡垄葡萄种植为背景考察地理环境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关系,综合体37题以玄武岩台地为切入点考察内外力作用对特殊地貌形成的影响,以及选做题44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平衡功能等,难度较2019年有所提升。
(三)试题选择学术论文的情境材料,突显对地理事象的考查高考真题的选材多来自于《地理科学进展》,《大气科学》等网站的研究生、博士论文,例如36题来自《横坡垄与顺坡垄的水土流失对比研究》,选择题9—11来自《长白山北坡岳桦林线变动的水热条件分析》,44题来自《高原鼠兔洞口密度对高山蒿草草甸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出题的方向转变为“特定情景下的小切口”,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生活地理知识和阅历,完整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突出高考的选才功能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通过提供丰富的探究活动案例,引导学生开阔地理视野、丰富地理视角,使高考地理试题成为助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活化地理内容学习。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类生产活动、社会现象,都蕴含着地理的原理。
将身边的地理引入试题,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对地理学应用价值的认知。
全国I卷第4~6题,通过对当地冬夏季盛行风的判断、不同建筑布局对风的阻挡和疏导效应的认知,展示如何通过居住区内建筑布局达到对气候环境的趋利避害。
全国I卷第36题,选择西欧顺坡垄设计为情境,试题将农业生产中的劳动智慧与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相结合,在学生心中播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
考察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
反映农业生产特征是一定地域人类与地理环境长期协调的结果,引导学生建立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生产的观念。
高考四大命题热点透析
3.国际产能合作。近年来高考关于工业、农业以及交通、能源 等的考查,对我国的扩大开放、区域合作共赢的考查有所侧重。例 如2018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Ⅰ第36题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 —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为背景,考查了中俄能源合作开发的区位 条件以及对两国的重要意义等。预测2020年高考可能会考查我国吸 引外资的有利条件及区域经济发展,以世界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 域合作共赢的有利条件及影响等。
[典例] [2018·全国卷Ⅱ,4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 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 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 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 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 (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6分) (2)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4分)
[典例]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 严重,出现“红色荒漠”(下图)。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 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 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10分)来自热点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热点解读』 1.西部开发开放。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取得了巨大
的成就。预测2020年高考可能以我国西部某区域为背景,考查西部某 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资源优势、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方 向。
(通用版)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综合题答题模板两道必做主观题组课件
意2019年有变化,卷Ⅰ、卷Ⅲ为2道世界区域背景的试题,卷Ⅱ为2
道中国区域背景的试题。综合分析这28道主观题,可归纳出以下特
征。 1.考点指向的明确性
模 块 高频考点
出现频度
素的关系,考查整体性原理在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中的应用。举例
如下:
年份、题 号
素养考查
2019 全 国Ⅰ 卷·T37
以里海演化过程中,地壳、地形、水文、气候等要素共 同发生变化为核心,充分体现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统一演 化过程和地理事物具备时空变化特征。本题地理特色 明显,对地理事物动态变化过程描述透彻,强调对学生综 合思维的考查
综合思维是新的课程标准中重点强调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实 际的高考试题中对该项能力的考査已经特别突出。因此,在复习过 程中,既要注重对知识体系横向和纵向的构建,也要强化在训练中 对试题深度和广度的探究,注重层次性和递进性方面的练习。
(2)从命制问题背景来源看,关注时事热点,反映新时代主题 地理命题涉及的时事背景,不像政治学科那样明显,而是比较含 蓄地将时事背景融于题目,以地理试题契合重大时代主题,以宽广 的视野精选素材,用地理试题讲好中国故事。 2018年全国Ⅰ卷第36题,以中俄能源合作为背景,从地理角度展 示了新时代两个大国关系,即在中俄石油领域合作后展开天然气合 作开发的新突破。 2017年全国Ⅰ卷第36题,以我国在坦桑尼亚兴建剑麻农场为载体, 反映“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第37题是探究山地垂直带的变化及环 境干预的问题,映射长白山生态破坏及保护问题,这已经是国家高 度重视的生态问题,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呼应。
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区域脱贫攻坚工程
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区域脱贫攻坚工程一、区域脱贫攻坚基本原则(1) 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
(2)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
(3)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
二、区域贫困原因分析(1)地理位置及经济区位造成自然环境的约束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区位对区域经济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果地势较为平坦,则交通干线的铺设较为简单,该区域就可以及时获取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现代社会,发达的交通条件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物资的集聚进而为区域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市场以及资源聚集提供了重要前提,而上述要素的集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反之,如果区域地理位置与经济区位不佳,则必然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环境约束。
(2)缺乏资源或环境容量有限经济发展必须要以资源为基础,同时也需要必要的环境容量。
当前阶段,贫困地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地区缺乏相应的资源,物质资源的匮乏导致其发展得不到必要的生产资料保证,从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然而,仅仅拥有充足的资源而没有一定的环境容量也会对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
(3)制度与政策的不均衡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许多地区在制定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倾向于扶持可以快速实现经济利益的地区,而贫困地区却缺乏政策优势,从而使得贫困地区在经济区位方面不断恶化,进一步影响其经济发展,甚至加剧贫困。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地理热点透视热点六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建设限时达标(含解析)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建设(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柠檬喜温暖、耐阴、怕热、不耐寒,因此适宜在冬暖夏凉的亚热带地区栽培。
2002年以来,重庆市万州区对柠檬产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形成柠檬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
然而,与其他地区柠檬产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万州区太龙镇自2017年以来,柠檬严重滞销。
据此完成1~3题。
1.重庆万州区种植柠檬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市场广阔B.光照较强,昼夜温差较大C.气候适宜D.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广大2.2017年以来,万州区太龙镇柠檬严重滞销的原因最可能是( )A.市场需求减少B.物流业发达C.劳动力成本高D.交通不便3.万州区柠檬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扩大柠檬种植面积B.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C.培育柠檬新品种,提高产品竞争力D.开展柠檬采摘旅游活动解析:1.C 2.D 3.A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的评价,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四川盆地北部秦巴山地的阻挡,冬季风难以入侵,较温暖,气候适宜柠檬生长,C对。
市场广阔不属于自然条件,A错;四川盆地地形封闭,气候温暖湿润,多阴雨和大雾天气。
所以光照较弱,昼夜温差较小,B错;重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D错。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的限制条件,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万州区柠檬种植规模大,从材料信息可知万州区其他地区并没有出现柠檬严重滞销现象,只有太龙镇出现滞销现象,所以市场需求并没有减少,A错;物流业发达,有利于产品运输,不会造成太龙镇出现柠檬滞销现象,B错;劳动力成本高不可能只存在于该镇,C错;最有可能是2017年以来,其他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改善,而太龙镇交通设施落后,柠檬运输困难,造成滞销,D对。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2020高考地理时事热点精编
2020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汇编一、扶贫开发攻坚战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时事背景]2020年1 月19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云南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紧奋斗。
[透析考向]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和存在主要问题,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制定精准的扶贫脱贫政策。
[考向预测]人口问题、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其它资源的开发的利用等。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果产业是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省的水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迅猛增长,水果产业已成为云南省富农增收和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
云南省水果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是由于云南省水果的供给主体主要由分散的农户组成,加之水果本身的鲜活性、易腐性、易损性等特点,导致水果在流通过程中腐损率较高、流通效率较低。
下图示意2016年云南省水果种植面积分布。
(1)描述云南省水果种植的空间分布规律。
(2)推测云南省水果业的主要运输方式,并说出推测依据。
(3)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如何解决云南省水果运输途中的弊端。
(4)除改善运输条件外,请为云南省水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其他合理化建议。
【答案】(1)水果种植空间分布广泛;红河(玉溪)水果种植面积最大,形成水果种植中心;大理、昭通形成次中心。
(2)公路运输。
农户较为分散,交通需求不集中,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该地以山区为主,公路建造成本低,适应性强,公路网分布广。
(3)开辟水果运输绿色通道;加大冷冻、保鲜技术的研发投入;采用集装箱等形式,进行专业化运输。
(4)发展水果深加工业,延长生产链,提高附加值;开展果园游、采摘游等,丰富产业结构;培育良种,延长保鲜时间。
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主题
2020年高考地理热点主题主题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热点材料】 2019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分析农村地区出现的“留守家庭”现象,从人口迁移流动的原因、产生的人口问题与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命题。
[押题1]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1)~(3)题。
(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C.有效缓解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1)B(2)A (3)C[第(1)题,由材料可知,随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城归”返乡创业,给家乡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因此“城归”返乡创业的出现与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有关。
第(2)题,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因此他们可以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使得农村人口红利升级。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第三部分 热点六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建设 Word版含解析
[学生用书专题强化练(二十四)P159](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柠檬喜温暖、耐阴、怕热、不耐寒,因此适宜在冬暖夏凉的亚热带地区栽培。
2002年以来,重庆市万州区对柠檬产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形成柠檬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
然而,与其他地区柠檬产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万州区太龙镇自2017年以来,柠檬严重滞销。
据此完成1~3题。
1.重庆万州区种植柠檬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市场广阔B.光照较强,昼夜温差较大C.气候适宜D.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广大2.2017年以来,万州区太龙镇柠檬严重滞销的原因最可能是()A.市场需求减少B.物流业发达C.劳动力成本高D.交通不便3.万州区柠檬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扩大柠檬种植面积B.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C.培育柠檬新品种,提高产品竞争力D.开展柠檬采摘旅游活动解析:1.C 2.D 3.A[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的评价,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四川盆地北部秦巴山地的阻挡,冬季风难以入侵,较温暖,气候适宜柠檬生长,C对。
市场广阔不属于自然条件,A错;四川盆地地形封闭,气候温暖湿润,多阴雨和大雾天气。
所以光照较弱,昼夜温差较小,B错;重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D错。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的限制条件,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万州区柠檬种植规模大,从材料信息可知万州区其他地区并没有出现柠檬严重滞销现象,只有太龙镇出现滞销现象,所以市场需求并没有减少,A错;物流业发达,有利于产品运输,不会造成太龙镇出现柠檬滞销现象,B错;劳动力成本高不可能只存在于该镇,C错;最有可能是2017年以来,其他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改善,而太龙镇交通设施落后,柠檬运输困难,造成滞销,D对。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专练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云南省“十三五”期间将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现代物流产业、信息产业等,并在近年实现这些产业的主营收入新突破。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产业中,云南省不适宜发展( )A.生物医药 B.高原特色现代农业C.高新技术产业 D.旅游文化产业2.该省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有( )①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②基础设施条件完善,交通便利③一些资源型产业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④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较高的开发价值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产业转移对云南省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压力B.增加收入,推迟产业升级时间C.美化环境,促进产业升级D.减轻交通堵塞,促进经济发展解析:第1题,云南省动植物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生物医药产业,A不选;云南省主要位于云贵高原西部和横断山区,冬暖夏凉,适宜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B不选;云南省地处我国西部地带,科技水平较低,不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选;云南省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名胜古迹众多,适宜发展旅游业,D不选。
第2题,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邻近东南亚、南亚,可利用其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一定资源型产业基础的优势,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①③④对;云南省属于我国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加上地形起伏大,交通不如东部便利,②错。
第3题,云南省承接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可促进当地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加就业机会,A对,B错;随着产业转移的深入,一些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会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C错;随着产业的大量转入,当地较落后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堪重负,交通拥堵现象会加重,D错。
答案:1.C 2.C 3.A鄂尔多斯集团现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产销规模最大、产业体系最为完善、营销网络最为成熟、技术装备最为先进的行业领军企业,羊绒制品的产销能力超过1 000万件,占全国的40%以上和世界的30%以上。
下面左图示意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变动,右图为鄂尔多斯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4.据上面左图可知,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特点及变化是( )A.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比重均呈下降趋势B.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下降C.2015年第二产业比重小于第三产业D.第一产业比重变化幅度大于第三产业5.鄂尔多斯羊绒产业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靠近黄河,水运便利 B.劳动力丰富C.本地市场广阔 D.靠近原料产地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1980年鄂尔多斯市产业比重大致是第一产业45%,第二产业30%,第三产业25%;2015年鄂尔多斯市产业比重大致是第一产业5%,第二产业55%,第三产业40%。
两组数据对比可知,A、C错,D对;第一产业比重虽然下降,但产值不一定会下降,B错。
第5题,鄂尔多斯所在的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草原牧区,羊毛产量大,羊绒产业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是靠近原料产地,D对。
虽然靠近黄河,但当地可通航河段较短,航运并不发达,A错;鄂尔多斯市人口密度远低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并不丰富,B错;根据材料可知,鄂尔多斯集团羊绒制品的产销能力超过1 000万件,占全国的40%以上和世界的30%以上,说明当地的羊绒产品主要面向全国和世界市场,C错。
答案:4.D 5.D作为2018年央视春晚分会场的贵州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当地分布着面积较广的稻作梯田(见图),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宜人,当地在政府引导、企业帮扶下,形成了“稻—鱼—游”的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八方游客。
据此完成6~7题。
6.形成该生态产业模式的主导因素有( )A.气候和市场 B.气候和水源C.土壤和市场 D.劳动力和交通7.该案例给我国各地“精准扶贫”带来的启示是( )A.发挥特色优势,加强产业融合B.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扩大种植规模C.引进稻鱼模式,提高旅游收益D.加强政策扶持,发展绿色产品加工解析:第6题,材料中显示冬季浸泡、春季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显示了农业的季节变化,属于气候因素,而开展“稻—鱼—游”的生态产业模式,是适应当今游客对自然—人文—天人合一——景观的猎奇旅游需求,因此,市场是该类模式的主导因素,据此选A项。
第7题,结合上题,该省的“稻—鱼—游”生态产业模式,是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并结合当地的特色优势,将旅游业、农业、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在一起的发展模式,是精准扶贫的成功典例,据此,启示我国各地“精准扶贫”都要发挥特色优势,加强产业融合,选A项。
答案:6.A'7.A''[2019·皖南联考]江苏省兴化市垛田镇有数以万亩的垛田(如下图),被誉为“蔬菜之乡”“千岛之乡”“油菜花海”。
垛田是在河网密集的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垛状高田,地势高于水面,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
但垛田间有小河间隔,不便行走,须用小船接送,同时田面较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垛田一般都很高,但七十年代后期人们通过“放岸”,使垛田变矮、变大了,即将高垛挖低,挖的土将小沟填平,相邻的两三个垛子就连成一片。
读图,完成8~10题。
8.下列关于垛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变率大,旱灾频繁B.土地集中连片,土壤深厚肥沃C.水系发达,水产丰富D.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9.七十年代后期人们对垛田进行“放岸”,其主要目的是( )A.方便灌溉和施肥B.人口增加,增加城市用地C.方便泄洪和航运D.降低高度,减轻水土流失10.下列关于垛田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热充足,水稻种植业发达B.经济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高C.泽国美景,利于发展旅游业D.伏旱干热,灌溉导致次生盐碱化严重解析:第8题,“河网密集”,说明该地水系发达。
河网密集,发生旱灾的可能性小,A 错;平原被密集的河网分割得支离破碎,B错;“低湿地”说明水流平缓,含沙量小,D错。
故选C。
第9题,降低高度方便灌溉和施肥,A对;“放岸”后田地增加,但还是农业用地,B错;水面缩小不利于泄洪和航运,C错;该地地势低平、排水良好,水土流失不严重,D错。
故选A。
第10题,垛田区主要种植蔬菜、油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水稻种植业欠发达,A错;垛田面积小,河网密布,不利于机械化生产,B错;油菜花海,风景优美,利于旅游业发展,C对;地下水含盐量很小且排水条件好,不存在土壤盐碱化,D错。
故选C。
答案:8.C 9.A 10.C[2018·北京卷,3]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
读图,据此完成11题。
11.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交通区位。
交通线的建设会诱发灾害,不会消除灾害,③错误;川藏铁路开通后,会缓解青藏铁路的运输压力、改善西藏物资供应、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选择B项。
答案:B二、综合题(共2小题,满分46分)12.[2019·福州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2分)为了扶持宁夏发展,精准扶贫,福建以当地闽宁镇为示范点,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巨菌草,并利用巨菌草饲养畜禽、培育菌(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
目前,闽宁镇大棚菌(菇)生产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在夏季南方因高温高湿菌(菇)产量下降时,销量喜人。
巨菌草原产于北非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快速,植株高大;温带地区栽培多不抽穗结子,种子发芽率仅千分之二;低于0 ℃时需采取保护措施;栽种一年,可连续收割10年以上。
(1)与福建相比,分析宁夏发展菌(菇)生产有利的温度、湿度条件。
(4分)(2)传统菌(菇)生产需要消耗大量杂木屑用作栽培原料。
从成本角度分析闽宁镇利用干草屑代替杂木屑生产菌(菇)的好处。
(6分)(3)说明在闽宁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中巨菌草产生的有益作用。
(6分)(4)有观点认为在闽宁镇推广巨菌草会造成生物入侵危害,请从自然条件角度说出反驳的理由。
(6分)解析:第(1)题,材料中提及“夏季南方因高温高湿菌(菇)产量下降”,再来比较相对福建,宁夏的温度、湿度优势即可。
第(2)题,可从两种原料成本、加工难度等方面分析。
注意材料中关于巨菌草的生长特点体现了该原料成本低;而宁夏位于干旱区导致森林资源缺乏,则杂木少而成本高。
第(3)题,有益作用可从生态和经济角度分析。
干旱区面临荒漠化问题,则种草利于防风固沙;图示巨菌草与畜禽、菌(菇)的关系,能反映循环经济过程。
第(4)题,“不抽穗结子,种子发芽率仅千分之二”体现了巨菌草不易繁殖;“低于0 ℃时需采取保护措施”体现了巨菌草在当地自然状态下难以越冬。
答案:(1)与福建相比:宁夏纬度较高,海拔较高,夏季气温较低,有利于菌(菇)生长;宁夏气候干燥,鲜菇产品水分含量少,品质好。
(4分,每点2分)(2)闽宁镇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杂木屑生产成本高,与杂木相比,巨菌草生长更快、产量更大;巨菌草种植一年,可连续收割,大大降低巨菌草屑生产的成本;干燥巨菌草屑加工难度更低,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6分,每点2分)(3)巨菌草的种植可以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巨菌草鲜草为畜禽养殖提供饲料,巨菌草干草屑为菌(菇)培育提供栽培原料;巨菌草可以消耗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菌(菇)培育产生的菌糟,既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又可以促进自身生长。
(6分,每点2分)(4)闽宁镇纬度高、海拔高、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气温低于0 ℃,不采取保护措施,巨菌草无法越冬;地处沙漠戈壁,干旱使巨菌草种子不易成活;巨菌草种子产量低,发芽率低。
(6分,每点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4分)“妈妈制造”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新设的公益品牌,通过以自然村为单位,对贫困地区妇女进行手工艺技能培训,使其通过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改善生活。
生长在粤北韶关丹霞山的红豆,圆润红艳,当地一直有用红豆编织手工饰品的传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款式新颖的金银首饰慢慢掩盖了红豆饰品的光芒,这项传统技艺(2015年丹霞红豆以传统技艺类别被列入韶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面临失传的危险。
2018年5月,以红豆编织为主要产业的“妈妈制造广东韶关守艺红豆编织合作社”揭牌仪式在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游客中心举行。
短短数月,该合作社的产品就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打开了国内市场。
(1)分析粤北山区广大农村相对贫困的原因。
(6分)(2)简述将“妈妈制造广东韶关守艺红豆编织合作社”揭牌仪式选择在丹霞山游客中心举行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