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指标及装配方案的选择分析
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规则
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规则一、一般规定1.本规则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单体建筑装配率的计算,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竹)结构、混合结构等结构类型。
2.单体建筑应按项目规划批准文件的建筑编号确认。
3.当建筑由主楼和裙房组成时,主楼和裙房可按不同的单体建筑进行计算。
4.当单体建筑中釆用了不同的结构体系(类型)时,可先按单一结构体系(类型)计算出各结构单元的装配率,再根据各结构单元地上建筑面积加权平均。
5.地下室主体结构采用装配式建造时,主体结构的得分按照相应评分表计算,地下室主体结构实际实施的面积可以替代上部结构相同面积的主体结构得分。
6.单体建筑装配率P 按下式计算: %100100Q Q Q Q Q P 54321⨯++++=式中:P ──单体建筑装配率;Q 1──标准化指标实际得分值Q 2──主体结构系统指标实际得分值; Q 3──外围护系统指标实际得分值; Q 4──内装系统指标实际得分值; Q 5──管线系统指标实际得分值;7.各系统的得分不应小于评分表中规定的最低分值要求。
8.公共建筑室内或居住建筑套内实施全装修的情况下,当全装修表面积的60%及以上采用装配式装修方式完成,且实现管线与主体结构分离时,内装系统和管线系统的装配率均可直接按照满分计算。
9.本规则中未予明确计算的新技术、新工艺,其计算方式由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论证。
10.装配式建筑的分级标准为:A级,得分为60-75分;AA级,得分为76-90分;AAA级,得分为91分及以上。
二、评分表1.本规则按照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的特点分别给出评分项及评分值。
(见表一、表二、表三)2.各评分项的得分有区间要求的按照插值法进行计算,仅有下限要求的评分项达到要求方可得分。
3.有多个评价项但评价分值仅有一项时,满足一个评价项的要求即可得分。
三、计算规则下列定义适用于本规则。
1.单体建筑装配率的计算范围为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部分。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研究与优化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研究与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逐渐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
与传统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效率高、质量可控、资源节约等优点。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的研究与优化。
一、需求分析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的研究与优化能够顺利进行,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1工期要求: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具有施工周期短的优势,能够快速完成建筑工程,因此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明确工期要求,以便合理规划施工进度。
1.2质量要求:装配式建筑在工厂预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施工质量,但在现场拼装和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接缝不平整、胶结不牢固等,因此需求分析阶段需要明确质量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
1.3材料要求:装配式建筑施工所需的材料种类和规格不同于传统施工,需求分析阶段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采购、存储和运输等因素,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供应和安全。
二、施工方案研究在需求分析阶段明确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的要求后,下一步是进行施工方案的研究。
施工方案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工艺流程设计: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是实施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前提。
工艺流程设计需要包括预制、运输、拼装、安装等环节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2.2设备选型与配置:装配式建筑所需要的设备不同于传统施工,需要选用适合的设备来完成各个环节的工作。
在施工方案研究阶段,需要对设备进行选型和配置,以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2.3施工组织设计: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一个合理的施工组织来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在施工方案研究阶段,需要设计合理的施工组织结构和施工流程,以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高效运行。
三、施工方案优化在完成施工方案的研究后,还需要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以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质量问题分析报告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质量问题分析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认知的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施工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装配式建筑也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
本报告旨在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1.问题描述:材料选择不合理或者存储条件不当会影响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2.原因分析:a) 材料选择:部分厂家在材料采购时没有经过严格的实验室测试,或者将低价材料作为替代品使用,从而导致了装配式建筑的强度和耐久性下降。
b) 存储条件:由于存储条件不当,有些材料可能会发生变形、湿度异常或者腐蚀现象。
3.解决方案:a) 加强供应商管理:与可靠的供应商合作,确保所选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b) 定期进行检测:对所选材料进行实验室测试,确保其质量合格。
c) 做好存储管理:确保材料储存环境干燥、通风,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受潮、受损等情况。
三、制造及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问题描述:装配式建筑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尺寸不准确、焊接缺陷和连接件失稳等质量问题。
2.原因分析:a) 制造过程:部分厂家生产设备老化导致无法精确控制尺寸,或者操作工人技术水平不高。
b) 安装过程:由于各个构件的连接方式复杂,如果操作不当会导致连接点稳定性差。
3.解决方案:a) 增加设备投入:更新生产设备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能力。
b) 培训操作工人:加强对操作工人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
c) 加强安全技术标准指导:建立统一的安全操作规范,并严格落实。
同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四、隔热及防水问题1.问题描述:装配式建筑在隔热和防水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2.原因分析:a) 材料选择:有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较差的绝缘材料或者防水材料。
b) 安装工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隔热材料间接缝处出现空鼓、脱落等问题。
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率计算规则对比分析
江苏建筑2020年第6期(总第209期)27混凝#结构预制装配率计算规则对比分析1,严晶2(L苏州科辰加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2-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38)[扌商要]为了适应最新公布的《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标准(DB32/T0000—2020)》计算规则,文章将此标准与《江苏省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进行对比分析,以3个剪力墙结构装配式建筑工程为案例,应用上述2种算法,分别计算了各建筑单体的预制装配率并比较分析计算数据差异。
结果表明,新标准对装2式建筑评定要求更高,各项计算规则变动较大,且不再将预制装配率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以往的装配路径很大程度上不再适应新算法。
在此基础上,对剪力墙结构的装2式建筑方案设计提出建议,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装2式建筑;混凝土结构;预制装2率;计算规则;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270(2020)06-0027-03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alculation Rules for Prefabricated Assembly Rate ofPrefabricated Concrete BuildingsPENG Yong1YANJing2(l.Suzhou Kechenji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Ltd,Suzhou Jiangsu215000China;2.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8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ly published Jiangsu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assembled buildings(DB32/T0000一2020)prefabricated assembly rate calculation rules,this paper combines the new standards with the Jiangsu prefabricated assembly rate calculation rules for assembled buildings(trial)the prefabricated assembly rate calculation rules for prefabricated concrete building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aking three prefabricat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s examples,the above two standards are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prefabricated assembly rate of each prefabricated concrete building respectively,and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 in calculation dat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standard has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evaluation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s,and no longer regards the prefabricated assembly rate as the only evaluation standard.Besides,various calculation rules have changed greatly,and the previous assembly path is no longer adapted to the new algorithm to a large bine these analysis results,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the design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building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designers.Key words:prefabricated building;concrete structure;prefabricated assembly rate;calculation rules;comparative analysis0引言由于建造技术的不断提高,施工工艺的快速发展#绿色、环保、少污染的理念深入人心,经济效益与劳动力成本矛盾的凸显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预制装配式建筑被大力推广和应用,是当下建筑发展的大趋势之一叫在2016年国务院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大背景下,各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发布了各自的发展规划,江苏提出2020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仞30)以上〔2〕%预制装配率作为评价装配式建筑的重要依据之一#江苏统一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规则#于2017年发布了《江苏省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以下简称:江苏细则/旧算法),在实际应用及不断1的,近期布了《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标准(DB32/T0000—2020)》(以下简称:江苏标准/新算法)〔3/〕%江苏念,制定了统一评价标准,为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与发展方向%[收稿日期]2020-01-03〔〕禺1992-),苏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助理工,砸方时:装'式建筑%江苏建筑 2020年第6期(总第209期)剪力墙 大于#00,,的q 和28~本文在比较江苏细则和江苏标准具体预制装配率计算规则基础上,应用2种计算规则对3个剪力墙结构项目的预制装配率进行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数据比对,分别分析主体结构预制构件的应用占比(Z &)、装配式外围护和内隔墙构 件的应用占比(Z 2)、装修和设备管线的应用占比(Z %)各项产生差距的原因,提出以江苏标准为导向的剪力墙结构装配式 建筑方案设计具体建议#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依据%1 2种预制装配率计算规则与分析1.1计算规则本文详细比较江苏标准、江苏细则中混凝土结构预制 装配率计算规则,从主体结构预制构件的应用占比(Z &)、装配式外围护和内隔墙构件的应用占比(Z 2)、装修和设备管 线的应用占比(Z %)以及集成应用加分项(")4个分项对比两种算法中的 ,具体结果详 1%其中预制装配率新旧算法变化大致为:(1)厶项改动较大,改动大致可归纳为:① 各项得分分别计算,权重系数各 ,不再整体加和一同求比例;② 就预制 预制楼梯而言,按照新算法得分一般会提高,数及分围影响还有以下原因:*)新算法强调板类构件投影面积比#可理解为叠合板可算作分子%+ )新算法规定预制楼板构件间宽度不大于300 mm 的 混 可计 分 %-)就预制剪力墙 ,按照新算法得分一般也能提高一些, 数及分母取值范围外,还有预制表1预制装配率计算规则总结归纳表分项江苏标准(算)江苏细则(算)数!i计算公式数卩计算公式主体结构预制构件0.5Zi= (0.6xq 坚向+0.4xq 水平)x100%剪力墙:0.55预制混构件体和%: 0.5混总体和#100%装配式外围护和内隔墙构件Z20.25Z 2= 外围护+#2内隔墙#100%#外围护+#内隔墙剪力墙:0.3: 0.2装配式围护构件 和 %内外围护构件 和 x100%装修和设备管线0.25Z3=35%$全装修+(0.25$卫生间、厨房剪力墙:0.15工业化内装部品投影面积或表面积之和““%!3+0.3$ 干式+0.1$ 管线)x100%: 0.3部建筑部品放 或 数和x100%对标准化设计、绿色建筑技术、减隔震技术、BIM 技术、工业化施工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加分集成应用加分项S得分要求不计入预制装配率评定得分同时满足:标准化与一体化设计S1!5预制装配率评定"2!50(住宅)预制装配率评定"2!45(公建)绿色技术应用"3!0 信息化技术应用项目组织与施工安装技术"5!4"="1+"2+"3+"(+"5!60大于300 mm 的水平后浇带、圈梁的后浇混凝土可计入预制构件的原因%(2) )项算法差别不大,但将分项系数统一为0.25,对剪力墙结构体 较 ,对 结构较 ;(3) Z %项改动较大,改动大致可归纳为:① 分项系数统一为0.25;② 各项 分分别计算, 体 和比 ,式铺装做满,旧算 中基本可得16分以上,:照新算法只能得0.3(项权重)0.25(!%分项系数)=7.5分;③ 取消装配式吊顶、装配式 为得分项;④ 增加全装修得分项,且权重较大(0.35),管线分 分项, 较 (0.1)%(4) 算 中 分项 分 计 算 预制装配率 分 围%通过 种算 对比分析 出, 算 各项计算细则改动较大,几乎是颠覆修改,原来的装配路径很大程度上不再适应新算法%1.2 工程算本文选取3个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分别用新、旧算法 计算其预制装配率,3个工程项目均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其中项目c 采用现浇全混凝土外墙,即原本砌块外墙部分用现浇混凝土夹心外墙代替,本次计算时项目C 新旧算法装配式外围护墙分子分母均为零%工程项目具体楼层数及装配式技术使用情况见表2%表3所示为3个工程项目分别用新旧算法计算所得的预制装配率统计表%预制装配率/Z]+Z2+Z3+S 预制装配率各地地方性标准江苏建筑 2020年第6期(总第209期)1.3结果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各项目新旧算法各项得分值数据结果,可以发现新旧算法计算出的各项数据差距均较大$图1、图2、图3分别为项目A 、项目B 、项目C 的各项预制装配率新旧算 法得分值折线图,图4为3个项目各项装配率新旧算法得分比折线图$图1项目A 新旧算法各项得分折线图图3项目C 新旧算法各项得分折线图算法得分值要低于旧算法;因新算法不考虑装配式吊顶和装配式栏杆、旧算法不考虑全装修,故这3项数据有较大反差;3个项目无论新旧算法,同一种算法下各装配项得分情大致相同,但由于项目A 中有部分填充墙进行了预制、项目C 采用了全混凝土外墙,故存在些许差异;旧算法中Z2项及干式铺装得分相对较高,新算法中Z2项得分最高、占比最大$图2项目B 新旧算法各项得分折线图由图1、图2、图3可发现,新算法中Z1项板类构件及 剪力墙构件和Z2项得分均高于旧算法,干式铺装项采用新图4各项新旧算法得分比折线图表2工程项目具体结构形式、预制构建类型以及装修情况说明表项目项目A项目B 项目C1数2^1811预制混凝土构件类型装配式围护构件类型预制剪力墙、预制填充墙(带梁)、 预制楼板、预制楼梯、预制 1板、预制阳台板预制轻质内隔墙板预制剪力墙、预制楼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板预制轻质内隔墙板预制剪力墙、预制楼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板预制轻质内隔墙板装 件类全装修、楼地面干式铺装、装配式全装修、楼地面干式铺装、装配式全装修、楼地面干式铺装、装配式吊顶、装配式栏杆吊顶、装配式栏杆吊顶、装配式栏杆表3工程项目预制装配率统计表(单位:%)类辿项目* 皿新旧新旧新旧Z 1剪墙10.458.457.46 5.227.18 4.59Z1板类9.07 5.9911.307.0712.227.53Z1填充墙2.02 2.540.000.000.000.00Z212.638.5015.489.2925.0015.00Z 全装修8.750.008.750.008.750.00Z 厨卫0.000.000.000.000.000.00Z 干式7.5016.247.5013.877.5014.40Z 吊顶0.00 5.880.007.800.007.77Z 3栏杆0.003.260.004.230.004.27S 0 2.000 2.500 1.50Z50.4252.8750.5049.9760.6554.06(下转第46页)46图11找型前后线形对比图学性能指标均好于方案A$3结语本文结合网壳案例,介绍了单层网壳逆吊法找型过程#并对按找型前后形成的网壳进行力学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异形轮廓自由曲面进行逆吊法数值找型,确定合理的曲面;(2)对找型曲面布置单层网壳,该结构在静力作用下强江苏建筑2020年第6期(总第209期)度、变形、稳定均符合规范要求;从变形可见网壳结构刚较好$(3)通过对找型前后网壳结构受力性能分析对比,基于找型曲面的单层网壳具备较优的力学性能,曲面网壳设计前有必要对其找型分析$参考文献[1]Sigrid Adriaenssens,Philippe Block,Diederik Veenendaal. Shell Structures for Architecture Form Finding and Optimization[M],NewYork:Routledge,2014:33-43.[2]李海峰,吴冀川,刘建波,等.有限元网格剖分与网格质量判定指标[J].中国机械工程,2012(2):368-377.⑶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12.(上接第29页)由图4可知#整体而言预制轻质隔墙(Z2)新旧算法得分比最高#比值均为1.67,预制板类构件次之#预制剪力墙比值相对较低但大于1,干式铺装最低,比值仅为0.5左右$故较旧算法而言,新算法中预制轻质隔墙(Z2)得分最有利,预制板类构件次之,预制剪力墙的得分也高于旧算法;干式铺装得分最不利,采用新算法得分低于旧算法$不同项目间进行比较可知:预制剪力墙新旧算法得分比值变化差距最大,预制板类构件其次,预制轻质隔墙(Z2)最为稳定$2装配式方案设计建议通过对比预制装配率新旧算法计算规则及计算结果,在此对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住宅项目提出若干装配式计建:(1)用新算法计装配式,预制构件中板类预制构件得分最优,如条件允许,量多应用;(2)预制剪力墙在新算法中的得分略优于旧算法,如预制装配率得分需达到50,建议应用预制剪力墙;(3)新算法未提供计算预制填充墙得分,即便将预制填墙分解为预制梁加预制外维护墙进行计算,得分值也低于旧算法,不建议采用;(4)装配式墙新算法得分高于旧算法在类预制构件类中最有利于预制装配率的提高,可行件,可用;(5)建采用全装修方案,建议将套内除厨房、卫生间、阳台等涉水功能区外全部纳入干式铺贴范围,装配式栏杆、装配式吊顶不再作为加分项,可根据内装需要自行取舍;(6)预制均采用法,可预制$3结语分比较江苏则江苏中预制装配率的计算规则,分的体变化,通过对案例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新标准对装配式建筑评定要求更高,且不再将预制装配率为唯一评价标准;各项计算规则变较大,以往的装配路径很大程度上不〕应新算法$在此,提出以江苏标准为导向的装配式混建筑计具体建议,为计人员提参考依$参考文献[1]王云燕.我国建筑工业化及其发展[J].施工技术,2016 (45):854—856.[2]万媛媛,金龙,舒赣平•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准则的比较分析与计算建议[J].江苏建筑,2019(3):52-56278.⑶苏建科[2017]39号.江苏省装配式建筑预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EB/OL]http://jsszfhcxjst.j /art/2017/ 1/23/art_8639_4873286.html.[4]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标准:DB32/T0000—2020[5].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率指标的计算方法研究
建筑经济CONSTRUCTION ECONOMY第 42 卷第 3 期2021 年 3 月Vol.42 No.3Mar. 2021摘要:根据国家和地方标准,对装配式建筑评价指标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剖析装配率指标的应用现状。
研究发现,同一个项目按照不同的评价标准所得的装配率有所不同,主要受到主体结构计算、非承重墙计算、集成厨房和卫生间计算以及BIM 应用等的影响。
本研究可为各省市出台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评价指标;装配率;预制率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1X (2021)03-0019-06DOI :10.14181/ki.1002-851x.202103019[引用本文] 钟春玲,杨东澎,张梦情,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率指标的计算方法研究[J].建筑经济,2021,42(3):19-24.Research on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Assembly Rate Index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BuildingZHONG Chunling ,YANG Dongpeng ,ZHANG Mengqing ,WU Jinbao ,LIU Zhe(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and local standar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index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assembly rate index.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sembly rate calculated by different evaluation criterion varies for the same project ,the reason of which mainly comes from the main structure calculation ,the nonbearing wall calculation ,integrated kitchen and toilet calculation and the other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BIM application.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s in other provinces and cities.Keywords :prefabricated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s ;prefabrication ratio ;prefabricated rate 装配率指标作为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政府对发展装配式建筑进行鼓励和支持的依据。
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
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住宅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绿色、节能的建筑方式,逐渐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接受。
为了推进川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占比,制定一套合理的装配率计算细则势在必行。
二、装配式建筑装配率的定义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通过装配工艺制作及安装进场的部分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符合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的组装结构、预制构件及其他装配式元素均纳入装配率的计算范畴,而传统施工工艺制作及现场加工的部分则不计算在内。
三、装配式建筑装配率的计算方法1.装配率的计算采用建筑面积为基础进行,按照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不同用途进行分类。
2.计算公式如下:装配率=装配面积/总建筑面积×100%3.装配面积的计算方法:装配面积=装配墙体面积+装配屋面面积+装配楼板面积+装配立面面积4.装配墙体面积的计算方法:装配墙体面积=(外墙保温层面积+内墙保温层面积)×保温层厚度5.装配屋面面积的计算方法:装配屋面面积=屋面面积6.装配楼板面积的计算方法:装配楼板面积=楼板面积7.装配立面面积的计算方法:装配立面面积=立面玻璃面积+幕墙面积8.总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总建筑面积=建筑底层面积+建筑高层面积9.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种类和数量根据具体的建筑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来确定,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计算和确认。
四、装配率的要求1.川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的目标是逐步提高的,初期目标设定为20%,后续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提升。
2.装配率计算结果应作为装配式建筑审批和评估的参考指标,以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3.装配率计算应遵循科学、公正、透明的原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装配率计算过程应有专业人员进行,计算结果应经过审核和确认后方可使用。
五、结论通过制定合理的装配率计算细则,可以有效推动川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高装配率,减少传统施工对人力、资源、环境的消耗,实现建筑方式的转型升级,为住宅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高装配率设计方案选型及成本分析
一、【项目概况】项目位于江苏省,项目用地53436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115976平方米,结构体系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高度54.95m,地上18层。
本项目须成品住宅交付。
单体预制装配率(按照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标准计算)比例不低于50%。
一、【项目概况】项目位于江苏省,项目用地53436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115976平方米,结构体系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高度54.95m,地上18层。
本项目须成品住宅交付。
单体预制装配率(按照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标准计算)比例不低于50%。
二、【单体装配式方案简介】根据本项目高预制装配率的情况,方案以其中一栋两拼户型的单体进行分析,单体建筑层数为17层,地上建筑面积为4200平方米,选择了3种合理的方案进行比选,主要在如下三大项中进行必选:预制内剪力墙、预制混凝土外墙、集成式厨卫,具体如下表:三、方案对比01各方案的装配式拆分(Z1)方案1(Z1)叠合板(预制范围:二~十七层)、预制楼梯(预制范围:三~十七层)、预制内剪力墙(预制范围:四~十七层) 平面布置图如下:注:绿色区域为叠合板,粉红色区域为预制楼梯,红色区域为预制内剪力墙方案二&三(Z1)叠合板(预制范围:二~十七层)、预制楼梯(预制范围:三~十七层)布注:绿色区域为叠合板,粉红色区域为预制楼梯02各方案的预制内隔墙(Z2)方案一&三(Z2)预制内隔墙(预制范围:一~十七层)平面布置图如下:注:红色区域为ALC内墙板方案二(Z2)预制内隔墙(预制范围:一~十七层)、预制外墙(预制范围:二~十七层)平面布置图如下:注:红色区域为ALC内墙板,粉红色区域为预制外墙(包括:预制飘窗、预制外填充墙)03各方案的装修和设备管线(Z3)方案一&二(Z3)干式工法楼地面铺装(范围:一~十七层)平面布置图如下:注:粉红色区域为干式工法楼地面铺装方案三(Z3)干式工法楼地面铺装(范围:一~十七层)、集成式厨卫(范围:一~十七层)平面布置图如下:注:粉红色区域为干式工法楼地面铺装,红色区域为集成式厨卫04各方案典型构件三维图或效果图下图为预制外墙、预制内剪力墙三维图及集成式厨卫效果图示意:集成卫生间效果图示意四、各方案下的装配式指标及成本对比4.1 各方案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统计表对上述三种方案的预制装配率各项指标进行统计与对比,可得下表:通过上述图表可得,三种方案均满足预制装配率不低于50%的要求。
浅析装配式建筑评价方法
由环境暴露造成的健康问题多种多样,任其发展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若将污染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则是 相对安全的。建筑健康的问题是生活水平达到一定标准后人们所必然关系的关键问题,也是需要各方面共同努 力才能有效进行管控。而环境健康作为与实际息息相关的学科,从学术走到实践也只是时间问题,这也是相关 从业人员所需认清并抓住的机遇。以上所列的各类建筑内环境暴露造成健康问题,以市场的推动力固能推进行 业发展,但呼吁技术更新、标准约束、政策倾斜等宏观策略也应提上日程。
3 装配式建筑的计算方法 国家标准的计算公式与地方细则的计算公式略有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海南省计算规则、上海市计算细则和江苏省计算细则
在装配率计算公式中除了国家标准要求的主体结构指标实际得分值、围护墙和内隔墙指标实际得分值、装修和 设备管线指标实际得分值、评价项目中缺少的评价项分值总和之外,还有加分项。如江苏省计算细则规定,采 用标准化、模块化、集约化设计,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应用,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集成应用,减震隔震技术集成 应用,以 BIM 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集成应用、工业化施工技术集成应用等,可相应增加预制装配率。
2 装配式建筑的评价范围 国家标准和地方细则均为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及装修和设备管线,其中全装修在国家标准、重庆市计
算细则、海南省计算规则中属于硬性要求,上海市计算细则中全装修的权重系数在部品权重表中取值最大,均 体现了对装配式建筑中开展全装修的鼓励和趋势。此外,在重庆市计算细则和海南省计算规则评价项目中增加 能实现免抹灰的高精度装配式模板施工工艺,体现了创新性。
装配式建筑的项目评估和评价方法
装配式建筑的项目评估和评价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环保、节能的需求不断增加,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快速施工、高度可控、资源节约等优势。
然而,要确保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评价。
本文将介绍装配式建筑的项目评估和评价的方法与指标。
一、项目评估装配式建筑项目评估主要是指在项目前期,对建筑品质、施工效率、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估,以确定项目可行性和设计方案。
1. 技术评估技术评估主要涉及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制造和施工工艺。
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设计方案评估:评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包括结构安全性、节能性、灵活性等。
- 制造工艺评估:评估装配式建筑的制造工艺,包括材料选择、加工工艺、质量控制等。
- 施工工艺评估:评估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效率,包括吊装、拼装、连接等工艺流程。
2. 经济评估经济评估主要考虑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成本,以及项目的经济效益。
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投资成本评估:评估项目的总投资成本,包括建筑材料、设备、人工等方面的费用。
- 运营成本评估:评估建筑物的日常运营成本,包括供电、供水、维护等费用。
- 经济效益评估: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包括投资回收期、财务指标等。
3. 环境评估环境评估主要考虑装配式建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消耗、能源利用和减排等方面。
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资源消耗评估:评估项目在材料选择、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资源消耗情况。
- 能源利用评估:评估建筑物在使用阶段的能源消耗情况,包括供暖、供电、照明等方面。
- 减排评估:评估建筑物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排放量。
二、项目评价装配式建筑项目评价主要是指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对建筑质量、施工效率和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价,以总结经验和改进不足。
1. 建筑质量评价建筑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装配式建筑在使用阶段的质量问题,包括结构安全性、功能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的评价。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的技术比较与选择原则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的技术比较与选择原则一、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的技术比较1.1 传统施工方法传统建筑施工方法是以现场施工为基础的,包括从基础开挖、材料运输、建筑组装等全部环节。
传统施工方法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并且易受天气和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1.2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则是将建筑构件在工厂制造好,然后运到现场进行组装。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可以省去大量的现场作业时间和劳动力成本。
此外,装配式建筑还有较好的建筑质量控制和工期控制。
1.3 技术比较传统施工方法和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各有优势。
传统施工方法灵活性高,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过程繁琐且时间成本高。
而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则具有高效、环保、资源节约等特点,但需要较长的前期设计和工厂生产周期。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的选择原则2.1 建筑需求和项目特点在选择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时,首先需要根据建筑的需求和项目特点进行评估。
建筑的功能、使用寿命、使用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施工方案的选择。
如果建筑需要频繁拆装或对施工周期要求较短,那么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2.2 工程规模和预算工程规模和预算也是选择施工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适合中小型建筑项目,如果工程规模较大且预算有限,那么传统施工方法可能会更经济合理。
2.3 施工质量和工期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具有较好的施工质量和工期控制,可以提前完成制造和预装,减少现场施工时间,降低工程质量风险。
在对施工质量和工期有较高要求的项目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2.4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相较于传统施工方法,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装配式建筑在工厂中进行制造,可以减少现场施工对资源的占用,并且可以减少噪音和污染。
如果项目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那么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是一个更可持续的选择。
2.5 市场发展与技术成熟度最后,选择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还需要考虑市场发展和技术成熟度。
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
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或现场生产建筑构件,然后将其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一种建筑方法。
其中,装配率是指建筑的构件采用装配式建造的比例。
计算装配率的细则如下:1. 计算方式:装配率 = 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总重量 / 建筑的总重量。
可以根据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计算装配率的方式,比如可以按照构件的数量、面积或体积进行计算。
2. 总重量的确定:建筑的总重量包括所有构件的重量以及其他结构材料的重量。
需要根据建筑设计图纸或施工方案,确定每个构件的重量,并加总得到建筑的总重量。
3. 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确定:装配式建筑构件包括墙板、楼板、梁柱等。
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项目确定使用哪些构件进行装配式建造。
4. 装配式建筑构件的重量确定:根据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设计图纸或产品规格,确定每个构件的重量。
可以通过施工单位提供的构件重量数据或实测得到。
5. 特殊构件的处理:如果建筑中包含一些特殊构件,比如玻璃幕墙、钢结构等,可以将这些构件单独计算装配率,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将其纳入建筑的总重量进行计算。
6. 装配率的解读:装配率可以反映一个建筑项目的装配式建造水平。
如果装配率较高,说明建筑采用了较多的装配式建造构件,具有较高的装配率。
相反,如果装配率较低,说明建筑中采用了较少的装配式建造构件,装配率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装配率只是评估一个建筑项目的装配式建造水平的一个指标,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施工工期、成本、质量等。
此外,装配率的计算也需要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建筑行业追求高效、环保、节能的必然选择。
装配式建筑可以将建筑构件在工厂进行标准化、集成化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同时,装配式建筑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噪音、污染和废弃物产生,对环境友好。
在装配式建筑中,装配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能够反映建筑中采用装配式构件的比例。
装配率的计算细则可以帮助工程管理者和设计团队评估装配式建筑的程度,并调整设计和施工策略,以更好地满足项目的要求。
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评估与指标体系
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评估与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其在建筑行业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评估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介绍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评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环境性能评估和经济性能评估。
1. 环境性能评估:环境性能评估主要关注装配式建筑在材料选择、能耗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
其中,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估中的方法,通过对整个产品或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确定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在资源消耗、能源利用、废弃物排放等方面的差异。
2. 经济性能评估:经济性能评估主要考察装配式建筑在建造成本、运维成本等方面的表现。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CBA)是一种用于比较不同决策方案经济效果的方法,通过对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投资成本、运营成本进行对比,评估其经济可行性和持续竞争力。
二、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估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需要构建完备的指标体系。
在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两个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设计相应的指标。
1. 环境性能指标:(1)能源利用效率:包括整体建筑系统能源消耗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所带来的节能潜力。
(2)材料循环利用率:衡量装配式建筑中使用材料在使用寿命结束后的回收再利用程度。
(3)废弃物排放控制:考虑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废弃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合理处理与利用方式。
2. 经济性能指标:(1)投资成本:包括建造成本、运输费用和设备购置费用等,可以从整体和单个项目的角度进行评估。
(2)运营成本:考虑装配式建筑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耗费的人力、材料和能源等方面的成本。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承重系统选择与优化方案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承重系统选择与优化方案随着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建筑模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现代建设领域。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承重系统的选择与优化方案是关键因素之一,影响着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承重系统的选择与优化方案。
1. 承重系统概述承重系统是指支撑装配式建筑物结构,承担荷载并传递至基础的组合元素。
根据不同类型的装配式建筑以及项目需求,常见的承重系统包括钢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桁架结构等。
2. 承重系统选择原则(1)适应性:根据项目需求确定所选承重系统是否能够满足空间使用要求以及预期功能需求。
(2)经济性:比较不同承重系统的投资成本与运营成本,选择具有经济效益并符合财务预算的承重系统。
(3)可靠性:评估不同承重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和长期使用中的能力,选择具有较高结构可靠性的承重系统。
(4)环保性:考虑材料使用效率、节能降耗以及建筑废弃物处理等方面,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承重系统。
3. 承重系统优化方案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的轻量化和施工效率,需要进行承重系统优化。
下面将从材料选用、连接方式和构件设计等方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承重系统优化方案:(1)材料选用优化: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通常会使用轻钢结构或高强度混凝土等材料来替代传统砖混结构。
这些材料具有自身质量轻、成本低以及施工快速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的整体轻量化水平。
(2)连接方式优化:在承重系统中,连接方式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传统焊接和螺栓连接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容易产生焊接变形和松动等问题。
因此,现代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采用机械连接件或焊接件进行连接。
这些连接方式具有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方便拆卸和再利用等优点。
(3)构件设计优化:在承重系统的构件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力学原理和结构静力学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截面设计、尺寸优化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减轻建筑自身质量并提高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预拌混凝土配比要点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预拌混凝土配比要点预拌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拌混凝土的配比是关键因素之一,正确的配比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进度。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水灰比控制、配料比例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预拌混凝土配比要点。
一、材料选择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拌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应标准,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用。
水泥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
骨料应具备良好的粒度分布和坚固耐久性,常见的骨料有河砂、山砂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构件的需求选择适宜的添加剂和外加剂。
二、水灰比控制水灰比是指单位质量混凝土中水与水泥质量之比,是衡量混凝土性能参数之一。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控制水灰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
但是同时应注意避免水泥过量使用,以免导致材料浪费和增加成本。
三、配料比例预拌混凝土的配料比例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和性能。
常见的配料有水泥、骨料、矿粉等。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构件要求确定不同材料的比例。
一般来说,在不同结构构件中,对于其强度要求较高的部分可适当提高水泥用量;而对于结构要求相对较低的部分,则可适当降低水泥用量,增加骨料用量。
四、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预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水泥搅拌:应采用机械搅拌方式,并控制搅拌时间和速度,使混合均匀。
2. 配合比检查:在施工前应进行配合比检查,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3. 施工温度:预拌混凝土施工时应注意控制环境温度,避免高温或低温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4. 浇注顺序:按照施工方案确定浇注顺序,尤其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构件,需要分层浇筑,以保证施工质量。
5. 养护管理:在混凝土块体初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管理,保持适宜的湿润度和温度。
总结: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拌混凝土配比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装配式建筑满足装配率要求的设计和研究丁芬
装配式建筑满足装配率要求的设计和研究丁芬发布时间:2023-07-17T05:33:09.152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3年9期作者:丁芬[导读] 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前期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工程施工的重要参考与指导依据。
在当前的工程领域,装配式建筑项目越来越多。
装配式建筑具备工业化、标准化特征,是预制建筑构件运送至施工场地现场拼装浇筑连接而成的建筑形式,具有施工效率高、用工量少及低污染等诸多优势,但是建筑构件需要根据工程设计预制生产,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现代建筑设计造成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装配式建筑满足装配率要求的设计和研究。
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前期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工程施工的重要参考与指导依据。
在当前的工程领域,装配式建筑项目越来越多。
装配式建筑具备工业化、标准化特征,是预制建筑构件运送至施工场地现场拼装浇筑连接而成的建筑形式,具有施工效率高、用工量少及低污染等诸多优势,但是建筑构件需要根据工程设计预制生产,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现代建筑设计造成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装配式建筑满足装配率要求的设计和研究。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方法;工程运用引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逐步提升,有效推动了我国建筑产业的不断发展,而在建筑产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关注绿色发展理念,在建造上引入标准化的设计方法与技术手段,推动装配式建筑更好发展。
在现代建筑工业化发展越来越快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是建筑工程建造的关键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强化建筑工程的建造品质,另一方面也能够极大缩减建造周期,不断提高建筑工业化能力。
1、装配式建筑的优势装配式建筑可以将不同层级的建筑构件系统集成到一个地方进行生产、加工,发挥各环节的协同作用,在特定的工程环境下迅速组装,从而有效地防止环境污染,缩短项目的工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传统建筑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如砖块、混凝土、灰泥等。
详细解读《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详细解读《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将装配式建筑作为最终产品,根据系统性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打分,把装配率作为考量标准,可以较简捷地判断一栋建筑是否是装配式建筑.本标准设置五章二十八个条文,其中总则4条,术语5条,基本规定4条,装配率计算13条,评级等级划分2条.一、《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特点本标准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十”1、一个概念:装配率,采用一个指标综合反应建筑的装配化程度,以装配率对装配式建筑的装配化程度进行评价,使评价工作更加简洁明确和易于操作.2、两种评价:认定评价与等级评价方式,对装配式建筑设置了相对合理可行的“准入门槛”,达到最低要求时,才能认定为装配式建筑,再根据分值进行等级评价.预评价与项目评价方式,在设计阶段可以进行预评价,但不是强制要求,在竣工验收后,可依据验收资料进行项目评价.3、三类指标:计算装配率主要有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装配比例.本标准拓展了装配率计算指标的范围.例如,评价指标既包含承重结构构件和非承重构件,又包含装修与设备管线.再例如,衡量竖向或水平构件的预制水平时,将用于连接作用的后浇部分混凝土一并计入预制构件体积范畴.4、四大基础: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标准以控制性指标明确了最低准入门槛,以竖向构件、水平构件、围护墙和分隔墙、全装修等指标,分析建筑单体的装配化程度,发挥《标准》的正向引导作用.1)装配率:综合评价大于等于50%2)主体结构:最低得分大于等于20分3)围护墙和内隔墙:最低得分大于等于10分4)全装修:全面实施百分之百5、五类结构:本标准包含混凝土、钢、木、组合、混合结构的装配式建筑评价.6、十分差值:在装配式建筑的两种评价方式间存在十分差值,在项目成为装配式建筑与具有评价等级存有一定空间,为地方政府制定奖励政策提供弹性范围.二、适用范围1.0.2本标准适用于评价民用建筑的装配化程度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时,可参照执行.三、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指标1.0.3本标准采用装配率评价建筑的装配化程度.2.0.2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采用单一指标评价,以前有些地方的规定,将评价指标分为预制率、预制装配率、装配化率等概念,此次标准将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指标统一为“装配率”,明确了装配率是对单体建筑装配化程度的综合评价结果,装配率具体定义为: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四、计算单元本标准要求将主楼与裙房分开评价,因为裙房建筑面积较大,而且群房建筑使用功能或主体结构形式与主楼存在较大差异.3.0.1装配率计算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应以单体建筑作为计算和评价单元,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体建筑应按项目规划批准文件的建筑编号确认.2建筑由主楼和裙房组成时,主楼和裙房可按不同的单体建筑进行计算和评价.3单体建筑的层楼不大于3层,且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时,可由多个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组团作为计算和评价单元.五、评价阶段:项目评价和预评价3.0.2装配式建筑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计阶段宜进行预评价,并应按设计文件计算装配率;2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并按竣工验收资料进行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项目评价应在竣工验收后,依据验收资料进行,主要工作有:对项目实际装配率进行复核,进行装配式建筑的认定;根据项目申请,对装配式建筑进行等级评价.在设计阶段可以进行预评价,本标准用的是“宜”,也就是说不是必须程序.预评价作用有:对项目设计方案做出预判与优化(3.0.3条+表4.0.1);对项目设计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法等的评价方法进行论证和确认;对施工图审查、项目统计与管理等提供基础性依据.六、装配率计算法一)竖向和水平构件的应用比例竖向构件的应用比例为预制混凝土体积之和除以结构竖向构件混凝土总体积;水平构件的应用比例为预制构件水平投影面积之和除以建筑平面总面积.而且,考虑到目前国标推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在预制构件间连接必须用到后浇混凝土,将预制构件连接为一个装配式整体,本标准将预制混凝土体积的主体结构竖向构件间连接部分的后浇混凝土计入预制构件内.而且将免支模的楼屋盖,包括金属楼承板和木楼屋盖等都计入预制构件都水平投影面积.注意,这里的竖向构件是只针对主体结构的竖向构件.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木结构中主体结构竖向构件评分值可直接得到30分.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建筑主体结构竖向构件可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在预评价中进行确认.连接部分的现浇混凝土计入预制构件计算的基本要求:①连接部分的尺寸、配筋构造、做法等采用标准做法②现场的施工操作和模板等实现标准化4.0.2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主要采用混凝土材料时,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1a=V1a/V×100%式中:q1a──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V1a──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混凝土体积之和,符合本标准第4.0.3条规定的预制构件间连接部分的后浇混凝土也可计入计算;V──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混凝土总体积.4.0.3当符合下列规定时,主体结构竖向构件间连接部分的后浇混凝土可计入预制混凝土体积计算.1预制剪力墙板之间宽度不大于600mm的竖向现浇段和高度不大于300mm的水平后浇带、圈梁的后浇混凝土体积.2预制框架柱和框架梁之间柱梁节点区的后浇混凝土体积.3预制柱间高度不大于柱截面较小尺寸的连接区后浇混凝土体积.4.0.4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1b=A1b/A×100%4.0.5预制装配式楼板、屋面板的水平投影面积可包括:1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屋面板的水平投影面积;2预制构件间宽度不大于300mm的后浇混凝土带水平投影面积;3金属楼承板和屋面板、木楼盖和屋盖及其他在施工现场免支模的楼盖和屋盖的水平投影面积.二)围护墙和内隔墙非砌筑应用比例计算墙体构件的应用比例为各楼层墙体采用非砌筑或管线装修一体化做法墙体的面积之和(计算时可不扣除门、窗及预留洞口等的面积),除以墙总面积之和;非承重围护墙以及内隔墙采用非砌筑方法是装配式建筑重点发展的内容之一,非砌筑墙体一般是指以工厂生产、现场安装、干法施工为主要特征,常见类型有大中型板材、幕墙、木骨架或轻钢骨架复合墙、新型砌体等.注意,这里的围护墙非砌筑只针对非承重围护墙体.4.0.6非承重围护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2a=A2a/Aw1×100%4.0.8内隔墙中非砌筑墙体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2c=A2c/Aw3×100%三)围护墙和内隔墙集成建筑墙体的设计集成和集成产品对装配式建筑是重要的,目前的工程实践主要体现在设计集成方面,从长远发展的需求看,集成产品是一个必然的发展结果.在集成产品的研究和应用中要重视产品的指标和性能的一致性,需要有完整的安装工艺和质量标准等配套,应解决好所有的细节问题.4.0.7围护墙与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2b=A2b/Aw2×100%4.0.9内隔墙采用墙体、管线、装修一体化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2d=A2d/Aw3×100%四)全装修和装配化装修4.0.10干式工法楼面、地面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a=A3a/A×100%4.0.13管线分离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d=L3d/L×100%装配式建筑要求全装修的应用是指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考虑工程实际需要,纳入管线分离比例计算的管线专业包括电气(强电、弱电、通信等)、给水、排水和采暖等专业,尽可能减少甚至消除由于管线的维修和更换对建筑各系统部品等的影响是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故表4.0.1中计入“干式工法楼面、地面”、“管线分离”评分项的应用项.表中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两项应用的重点是“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和“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五)集成厨房和集成卫生间4.0.11集成厨房的橱柜和厨房设备等应全部安装到位,墙面、顶面和地面中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b=A3b/Ak×100%4.0.12集成卫生间的洁具设备等应全部安装到位,墙面、顶面和地面中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应按下式计算:q3c=A3c/Ab×100%2.0.4集成厨房integrated kitchen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完成的厨房.2.0.5集成卫生间integrated bathroom地面、吊顶、墙板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完成的卫生间.这里重点是“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和“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七、配式建筑的最低要求1.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计算方法详表4.0.1及第4.0.2条~第4.0.5条要求)2.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计算方法详表4.0.1及第4.0.6条~第4.0.9条要求)3.采用全装修.(参表4.0.1,此项得6分)4.装配率不低于50%.八、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本标准对装配式建筑设置了相对合理可行的“准入门槛”:3.0.3装配式建筑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1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2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3采用全装修.4装配率不低于50%.1.装配式建筑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并应按竣工验收资料计算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2.可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的项目,必须满足要求:2.1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且要求表4.0.1中主体结构中竖向构件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以前只做水平预制构件,不做竖向预制构件的做法都不能叫装配式建筑.2.2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2.3采用全装修;2.4装配率不低于50%.3.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应划分为A级、AA级、AAA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3.1装配率为60%~75%时,评价为A级装配式建筑.3.2装配率为76%~90%时,评价为AA级装配式建筑.3.3装配率为91%及以上时,评价为AAA级装配式建筑.5.0.1当评价项目满足本标准第3.0.3条规定,且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时,可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5.0.2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应划分为A级、AA级、AAA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配率为60%~75%时,评价为A级装配式建筑.2装配率为76%~90%时,评价为AA级装配式建筑.3装配率为91%及以上时,评价为AAA级装配式建筑.。
综合装配式建筑施工前景分析的定性与定量方法
综合装配式建筑施工前景分析的定性与定量方法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综合装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 buildings)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它不仅在提高建筑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还能满足不同地区对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
然而,在决策是否投资综合装配式建筑项目时,对其施工前景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关于综合装配式建筑施工前景分析的定性与定量方法,并说明其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一、定性方法1. 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规划工具,适用于评估企业或项目内外部环境因素。
在综合装配式建筑施工前景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SWOT分析来评估其发展优势、挑战、机会和威胁。
- 发展优势:例如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浪费等。
- 挑战:例如缺乏相关标准和规范、传统建筑行业的认可程度较低等。
- 机会:例如政府对绿色建筑的支持、市场需求的增加等。
- 威胁:例如竞争对手的崛起、施工质量监管不力等。
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全面了解综合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与挑战,把握市场机会和应对潜在威胁。
2. 环境分析环境分析是考察外部环境对综合装配式建筑发展影响的重要手段。
通过环境分析,可以评估政策法规、经济形势、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综合装配式建筑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度将直接影响到综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
同时,经济形势也是决定市场需求和投资意愿的重要因素。
而技术进步方面,新型材料、数字化设计与信息化管理等技术创新也将为综合装配式建筑行业注入新动力。
二、定量方法1.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评估投资项目可行性的一种方法。
在综合装配式建筑施工前景分析中,可以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来评估投资综合装配式建筑项目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
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是对不同方案进行成本比较,并将其与传统建筑方式进行对比。
需要从整体投资、使用寿命、运营与维护成本等方面全面考虑,计算出投资回报率(ROI)和净现值(NPV)等指标,以便决策者能够判断经济上是否值得投资。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质检标准与合格率要求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质检标准与合格率要求I. 引言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对于安全、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越来越高。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方式,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并且在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质检标准与合格率要求。
II. 质检标准1. 施工材料质量:首先,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例如,钢材需要符合强度、韧性等性能指标;混凝土需要满足抗压强度和抗渗透等要求。
同时,在选择供应商时,也应该参考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情况以及产品检验报告。
2. 工艺流程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涉及丰富多样的组件拼接和安装过程。
为确保质量可控,需要进行严格的工艺流程控制。
团队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工艺流程操作,确保每一步都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应对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进行质量把关和监控。
3. 施工现场管理:严格的施工现场管理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质控的关键环节之一。
这包括有序的物料堆放、施工区域划分、成品存放以及机械设备的运输与摆放等。
通过合理组织和指导,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质量问题。
III. 合格率要求1. 外观质量:装配式建筑外观是公众对其第一印象的依据。
因此,外观质量是判断一个装配式建筑是否达到合格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外观缺陷如表面裂纹、色差等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在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充分,并在施工过程中严密管理。
2. 结构稳定性: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稳定性是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的核心要求之一。
必须根据相应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对各种结构进行设计和计算,确保其能够承受外力作用并保持稳定。
合格率要求则是映射出施工过程中结构组装准确性的指标。
3. 功能性要求:装配式建筑的功能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体验和使用效果。
例如,房屋的隔音效果、室内空气质量等都需要符合相应标准。
合格率要求即体现了施工过程中各项功能检测结果的合格率情况。
装配式建筑解决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分析报告撰写方法解读
装配式建筑解决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分析报告撰写方法解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在实施装配式建筑解决措施的过程中,如何编写符合规范、客观准确、能够客观反映实施情况及效果的分析报告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结合相关经验和方法,解读装配式建筑解决措施报告撰写的方法。
在撰写装配式建筑解决措施报告时,首先需要明确报告的目标和背景。
具体来说,就是明确该报告是针对哪个项目以及具体需要评估或分析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项目,例如住宅、商业或行政办公楼等。
因此,在明确项目背景之后,接下来需要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第一部分:装配式建筑解决措施实施情况在这一部分中,可以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和需求进行结构化的描述和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装配式建筑的具体设计方案、制造过程、模块构件运输和安装过程等。
同时,还可以考虑将关键数据以表格或图形的方式展示,以便更直观地反映实施情况。
实施情况分析应该客观准确,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全面梳理。
在报告中,可以对时间节点、材料成本、技术难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提供可视化的数据支持。
此外,还可以结合参与人员的访谈和采访结果,从不同角度展现实施情况。
第二部分:装配式建筑解决措施效果评估在这一部分中,需要对装配式建筑解决措施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首先是定性评价,可以从节能环保、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来评估解决措施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
其次是定量评价,在报告中需要给出数据支撑来说明使用装配式建筑解决措施所带来的节能效果、减少排放等具体效果。
在定量评价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分析和计算。
例如,通过统计相关指标,比如能耗、碳排放量等来评估装配式建筑解决措施的实际效果。
此外,还可以制定具体的评估指标和评分体系,将解决措施与其他传统建筑方案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报告撰写方法在报告撰写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 语言表达要准确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指标及装配方案的选择分析
摘要:本文以成都市某新建民用住宅小区为例,对成都市政府要求新建居民住
宅用房必须达到15%的预制率作出分析。
本案例主要通过成本、施工进度、施工
难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已达到既能够满足成都市政府的要求,又能够满足工
期要求,同时还能在这基础之上节约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造价分析、装配率、装配构建的选择
1 前言
2017年3月30日,住建部关于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装
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建科【2017】77号文)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
2 项目简介
本项目位于成都市东北方向2.5环外侧的八里庄,本期建筑面积约26万平,
主要户型有好几种,因篇幅所限,本文暂且只选取其中一种主力标准户型“T3户型”进行分析描述,户型为一梯三户,客厅尺寸4.5*7.4米,主卧尺寸3.6*4米,
两个次卧分别是3.2*3.0米和3.0*3.0米,另有一个厨房和两个卫生间。
本户型的
标准层为1层到30层。
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以及本项目的实际情况,装配率
必须达到15%及以上。
3 装配率分析
3.1装配率的概念
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正负零以上预制构件混凝土总体积/正负零以上混凝土
总体积*100%
3.2装配方案的初步确定
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需要正负零以上的装配率达到15%,这个条件是必
须达到的,同时,必须满足销售时间节点的要求,只能采用1到10层全现浇,
从11层开始考虑装配式。
首先仅考虑楼板构建做为叠合板,屋顶层例外,选择了客厅、三个卧室、厨
房及其中一个卫生间的楼板为叠合板。
叠合板是在由混凝土构件制作成的预制底板上部,再配筋并浇筑混凝土,使
之成为完整的两阶段成型并整体受力的混凝土楼板。
本工程叠合板的厚度为60毫米,现浇部分为70毫米,成型之后的板厚为
130毫米。
由此确定了第一种方案:1至10层为传统现浇,11至30层为部分仅选用叠
合板、楼梯预制。
10层楼为第一重要时间节点,第17层楼为第二重要时间节点,由此,考虑
到可以在18层开始增加预制构件的种类,比如剪力墙和梁已达到满足各方面的
条件。
由此确定了第二和第三种方案:
方案二:1至17层为传统现浇,18至30层为部分板、楼梯、剪力墙预制,
其中叠合板和方案一选用的叠合板相同,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十个剪力墙构件:方案三:1至17层为传统现浇,18至30层为部分板、楼梯、剪力墙、梁预制。
其中叠合板和方案一选用的叠合板相同,在其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剪力墙构件
和梁构建,剪力墙构建相比第二个方案,减少了2面大型剪力墙,以降低重型剪
力墙对塔吊的要求。
3.3测算的方法
本次测算为差异测算,故只对有设计差异的部分板、楼梯、梁、剪力墙计算
了工程量。
方案中不涉及有做法区别的板、楼梯、梁、剪力墙的工程量并未计算。
3.4工程量的计算与确定: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先根据已有图纸计算需要做成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板、楼梯、梁、剪力墙的混凝土、钢筋、模板等的工程量,再根据定额、含量经
验等对配筋率、模板用量等进行综合测量。
剪力墙的支撑是根据现行规范和目前
能够达到的施工工艺,每堵墙需要4个支撑计算出来的,套筒每堵墙需要6~8个,超过2米均按8个计算出来的。
3.5计价原则:
现浇部分的混凝土和钢筋价格是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50500-2013)、《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2015)及相关的
定额解释,结合成都市相同行政区域,类似工程的价格,按照最新信息价进行预
估和测算。
装配式构建的主要材料以及辅料都是在经过深入考察之后得到的。
本项目需
求量较大,需要选择具有较大规模的装配式构建生产厂家,我们邀请了三家单位
的市场部经理,到本项目部进行了解和初步询价。
其他材料及措施费也采用市场
询价。
4项目分析
4.1方案分析
要分析三种方案的优劣,首先确定每一个标准层的施工方法,方案一中,涉
及到两种标准层的施工方法,第一种是传统全现浇的施工方法(简称:第1种施
工方法)、第二种是部分楼板制作成混凝土叠合板、所有楼梯制作成预制构件
(简称:第2种施工方法);方案二中,也是涉及到两种标准层的施工方法,第
一种也是传统全现浇的施工方法,第二种是部分楼板制作成混凝土叠合板、所有
楼梯制作成预制构件,加上部分剪力墙制作成预制构建(简称:第3种施工方法);方案三中,仍然是只涉及到两种标准层的施工方法,第一种是传统全现浇
的施工方法,第二种是部分楼板制作成混凝土叠合板、所有楼梯制作成预制构件、部分剪力墙制作成预制构建和部分梁制作成预制构建(简称:第4种施工方法)。
在这三个方案中,主要区别就在于传统全现浇的施工方法,和三种标准层预
制施工做法之间的相互比较,故接下来需要分析每个部件的详细做法区别。
4.2以标准层为单位进行做法对比
按照上述分析的结果,本项目需要做出4个标准层的详细工程量和价格的综
合分析。
对于本项目中的并没有考虑做成预制构件的结构柱、结构梁、结构板、
构造柱、二次构件等,就不纳入对比,也不需要做出分析。
因篇幅所限,工程量
和价格组成的计算过程在此略过。
第1种施工方法的价格组成主要有楼板、梁、剪力墙、楼梯部分的混凝土、
钢筋和模板。
综合单价按照前面所述,得到此方法的单层合价为112706.32元。
第2种施工方法在第1种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叠合板的预制部分以及吊
装费,合价为151483.18元。
第3种施工方法与前两种相比增加了梁、板、墙的吊装费、剪力墙构建的支
撑费以及套筒灌浆的费用,合价为220519.98元。
第4种施工方法与第1种相比增加了板、梁、墙的预制部分,增加了梁、板、
墙的吊装费,另外还有支撑、套筒等费用,合价的计算结果为206659.98元。
4.3从施工方法的数据,汇总成方案的数据
通过计算得到的这四种施工方法,合价并不没有任何意义,我们需要对比的是30层楼合计价格的差异,现在将以上4种施工方法的单价,乘以相对应的施工楼层的楼层数,这样就会得到总价,再在上面加上一个传统全现浇对比方案。
这样一来,三种方案与传统全现浇的价格分别为:对比方案3381189.54元,方案一4156726.82元,方案二4782767.17元,方案三4602587.13元。
(建筑面积14028.23平方米)
4.4测算成果的得出
相比传统全现浇的方案,方案一的单方造价会高出55.28元/㎡,本项目约26万平方米,增加项目总造价合计约1437万元;方案二的单方造价高出99.91元/㎡,增加总造价合计约2598万元;方案三的单方造价高出87.07元/㎡,增加总造价合计约2264万元。
虽然采用方案二与方案三会节约一些时间,但是最后本项目还是采用了最经济的方案一。
5 装配式建筑的推广
5.1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成都市场上的装配式构建生产厂家很少,规模也都比较有限,没有形成具有竞争的市场环境,现在的装配式构建的供应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价格方面没有反应出应有的节约成本的效果。
5.2前景展望
发达国家中,像日本,已经有大量的工程采用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又比如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建筑工业化发展程度都很高,集成的装配式结构体系已经相当完善,瑞典的建筑工业化程度达到了80%以上。
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在一线城市试点了几年,初步有了一些成效,现在在举国上下大力推动的背景下,我相信,我们的装配式建筑体系会有很快、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崔瑶、范新海主编
[2]《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黄河水利出版社.杨华斌、路军平、吕士芳主编
[3]《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与施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谢俊、邬新
[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和工程案例汇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文林峰主编
[5]《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200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委会主编.编委会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