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0_第41讲_顾朝林_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县镇乡村域规划编制
2024江苏省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题库
2024江苏省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题库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科学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
A.“一村一规”B.“多规合一”C.“一规多区”D.“多规多用”2.《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针对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军事科学等不同学科门类特点,建立()指标体系和评价程序规范。
A.教学质量B.科研成果C.分类评价D.人才引进3.工业产权中的商标权涉及()。
A.发明专利B.服务商标C.实用新型专利D.外观设计专利4.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属于()。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国际条约5.提升()发展水平,加快推进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做强高职专科教育,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A.高等教育B.学前教育C.义务教育D.职业教育6.一些()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
A.一线城市B.大型城市C.省会城市D.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7.作品完毕()年内,未经单位批准,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A.1.0B.2.0C.3.0D.4.08.物联网的()特征指的是:通过对互联网、无线网络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A.整体感知B.可靠传输C.智能处理D.虚拟化9.八个“坚持”,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
A.历史使命B.终极目标C.战略地位D.战略部署10.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著作财产权的权利的保护期为()年。
A.30.0B.40.0C.50.0D.60.011.《关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意见》提出,把()和社会组织人才开发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发展规划,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A.公有制经济组织B.非公有制经济组织C.中外合资经济组织D.外资经济组织12.()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环节。
从解决_三农问题_入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_顾朝林
收稿时间:2012-12-28;修回时间:2013-01-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92)作者简介:顾朝林(1958—),男,江苏靖江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
E-mail :gucl@ 。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事实上,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念,从2004年以后每年中央针对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都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强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陆续出台了增加农业补贴、“多予少取放活”、取消农业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多项措施。
然而,在快速城市化地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城乡统筹实际上演化为“以城统乡”的局面,往往以城市建设与扩展的方式来带动农村发展,这在本质上是建立在索取农村地区的土地、水、空间等多种资源的基础之上的。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顾朝林1,李阿琳2(1.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北京100084;2.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北京100084)摘要:自2002年提出“城乡统筹”以来,城乡关系的调整进入新的时期。
然而,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主导作用,往往表现为“以城统乡”的特征,在本质上都是建立在对农村土地、水资源、空间资源等的索取之上,其结果是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形成了半城市化形态,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问题。
从“以城统乡”转向解决“三农问题”为先的角度,论述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应注重“减少农民、建设农村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就是通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方式使大部分农民城市化,同时提高留在农村的农民的素质,让农民在社会、文化与空间等多方面建设美丽乡村,并推动农业现代化、文化产业创新、第六产业经营等地方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2.06•【文号】自然资发〔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2.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自然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的通知自然资发〔202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党委农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党委农办: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村庄规划编制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先规划的原则,科学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及时纠正一些地方村庄规划编制盲目追求全覆盖、脱离实际、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和倾向,切实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更好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县域统筹,整体优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布局。
各地要结合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优化细化县域镇村体系布局,明确重点发展村庄,引导人口、产业适度集聚紧凑布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优化县域产业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空间布局,形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县域整体优势。
在符合“三区三线”管控要求,确保县域村庄建设边界规模不超过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村庄用地(203)规模的前提下,可结合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优化村庄建设边界,并预留部分规模作为规划“留白”机动指标,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二、从实际出发,分类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
各地要结合实际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分类指导,推进有需求、有条件的村庄编制村庄规划,不下达完成指标和完成时限,不盲目追求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不要求编制工作进度“齐步走”和成果深度“一刀切”。
清华大学顾朝林:新时代的乡村规划怎么做?
清华大学顾朝林:新时代的乡村规划怎么做?以“多规合一”为核心的新型化城镇发展战略,在2014年由中央城镇化办公会议所提出。
经过多
年实践,该测量已经由地方实践,上升为统一的国家发展战略。
这样,乡村土地规划在体制方
面的阻力将大大减轻,形成“一张蓝图、一本规划的”良好建设规划方式,保证所规划土地能够适
应时代发展要求。
使其真正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以往的土地资源管理在实践中,主要由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
域规划和城乡规划四部分组成,分别由原国土部、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和原环保部负责组织来
编制。
机构数量繁多,相互之间存在权责不清的问题。
而通过“多规合一”,主体功能区规划、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域规划和城乡规划四部分将得到融合,从而有效解决相互之间的
矛盾冲突。
传统乡村土地资源规划,往往过于重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规划内容一般以地方扩张性
蓝图谋划内容为主导,对环境保护的规划指引薄弱,缺乏限制性和保护性发展的理念,导致开
发建设与生态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脱节,给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考验。
而“多规合一”政策,能够以科学的视角,来审视地方国土空间格局,加强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实
施空间差别化管理,突出规划编制的生态导向,促进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引导
乡村实现的可持续发展。
▼。
主题论坛二:新型城镇化中的美丽村镇(吉林厅)
主题论坛二:新型城镇化中的美丽村镇(吉林厅)城镇化建设的另一面是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放弃乡村建设,不能片面理解城镇化,要统筹城乡发展,有步骤推进整体发展。
村镇建设是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协调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传统村镇文化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矛盾,如何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现有的问题?相关国家主管部门将现场解读村镇建设中的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为大家带来村镇建设发展的有力支持和实实在在的帮助。
探讨话题:1、美丽村镇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2、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3、美丽村镇建设的政策举措论坛嘉宾:1、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2、县市代表14:39主持人马洪涛:非常感谢大家来到今天的会场,大家共同围绕新型城镇化中的美丽村镇建设话题的讨论,同时进行还有两个论坛,一个关于国际化,还有一个关于产业新城。
今天来到现场的几位县长还有各位县里的朋友,相信大家都是特别关注民生问题,特别关注基层,我和我的同事们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一定努力地让大家不虚此行,证明你们今天下午的选择是正确的,感谢大家。
谢谢。
14:40主持人马洪涛:今天中午我的同时谢颖颖主持午餐会的时候特别说到,希望各位县长、县委书记把我们财经频道当做你们在北京的一个家,如果你们真的把这个地方当做一个家的话,我想我们主持人包括我们同事应该是给大家端茶倒水,所以大家不要见外。
今天下午的论坛,我们也当做一家人的讨论,而且讨论的是事关中国每一个农民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应该是感同身受的。
中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今天专门请赵司长,很关心这方面问题去过中国很多乡村,非常了解,他会把他对中国乡村的研究以及中国现在乡村政策做一个分享,这也是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非常需要得到支持和指导,坐在旁边这位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的教授顾朝林,业内的专家,可以从规划的层面来给我们提供很多的指导,美丽乡村到底如何规划、如何建设,才能够真正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非常感谢我们顾老师来到现场。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复习课件)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古窨子屋每栋四面建有高墙,主要体现的自然环境功能是( A)
A.避风
B.排洪
C.采光
D.防盗
4.古商城街巷宽高比值发生变化主要是为了(D)
A.增强光照强度 B.提高通风效果
C.满足交通需求 D.缓解人地矛盾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8.8亿, 比2010年减少4000多万人;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 人数由2010年的8930人上升为15467人;长三角、珠三角等主 要城市群人口迅速增长。完成下面小题。
5.劳动年龄人口和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的变化,其影响是( C)
A.劳动力的优势削弱 B.机器换人速度趋于减缓 C.产业升级需要加快 D.出口商品成本优势上升
6.关于城市群人口迅速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提高城市群人口老龄化水平 B.缩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 C.高新技术产业向城市群集聚 D.迁出地城市化水平下降
影响
一、城乡土地利用
1.城镇与乡村 (1)城镇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 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2)乡村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口 分布较为分散的地方。
2.土地利用类型
农用地: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 地 建设用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的土地 未利用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 外的土地
3.城乡用地差异
A.缓解城市拥挤的压力 B.改善新城区生态环境 C.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 D.提升城市的服务等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位于湖南雪峰山河谷带的洪江古商城,民居独特,每栋古建筑 四面高墙,外围四壁少有窗户,方方正正如同印章,当地人称其 为“窨子屋”(下左图),洪江古城是我国千年古商集散中心,古商 城发展的早期,街巷(右图)宽高比值维持在0.9左右,而较晚时 期缩减为0.4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群研究进展-顾朝林
研究背景
很显然,相关城市群发展越来越成为政府决策人和科学家重 点关注的问题,作为城市群理论研究的支撑学科——城市地理学 及其城市地理研究工作者,有必要强化城市群发展的理论研究, 为国家城市化和社会转型服务。本文重点进行城市群研究进展的 综述,为相关的城市群理论研究打下基础。
内 容
一、“城市群”概念的来龙去脉 二、城市群的国外相关研究 三、城市群的国内研究 四、城市群相关理论研究 五、中国城市群空间划分研究
(二)城市群的区域经济研究
1、城市群的系统研究
城市群作为一种地域组织源于一个城镇化区域里相邻城市的相互 作用,即城市群的出现和发展都是城市发展到较高阶段普遍的产物。
年代 1980年代末 1989年 1992年 2001年 2006年 相关事件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相继出现城市密集区 李世超最早进行城市群专门研究,从介绍戈特曼的城市带理论 入手,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城市带的相关内容。 姚士谋等出版《中国的城市群》一书,对城市群进行了定义。 按照城市分布的地域范围与规模等级划分城市群类型 姚士谋修订城市群定义 将山东半岛城市群列入超大型城市群
1、城乡过渡区
1991年加拿大城市地理 学家麦吉用城乡过渡区 (Desakota)表示这种出现 在人口密集的热带地区,处 于大城市之间的交通走廊地 带,借助于城乡间强烈的相 互作用,以劳动密集的工业、 服务业和其它非农业的迅速 发展为特征的地区。 ——描述亚洲大城市连绵区 的空间结构。
2、扩展型大都市区
研究背景
2008-2010年国家密集颁布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
多数是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 效生态经济区、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 海经济带等地。 《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杨伟民表示,中国城市化要走以城市 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化道路,在城市化空间布局上按特大城市群、 大城市群、其他城市化地区(大都市区、城市圈、城市带)、边 境口岸城市、点状分布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五类考虑,实行有区 别的城市化方针。
乡村振兴视域下村镇规划建设对策_1
乡村振兴视域下村镇规划建设对策发布时间:2022-12-28T08:46:14.446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17期作者:杨春秀[导读] 在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下,城乡发展差距逐渐扩大,一方面以金融商业为主的城市发展迅猛,另一方面乡村面临产业凋敝、劳动力外流、耕地红线等危杨春秀大理市太和街道城市管理服务中心 671000摘要:在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下,城乡发展差距逐渐扩大,一方面以金融商业为主的城市发展迅猛,另一方面乡村面临产业凋敝、劳动力外流、耕地红线等危机。
对此,国家通过大力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重建乡村内生性发展动力,重拾乡村繁荣风貌。
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指“村镇”,是在城乡二元对立语境下与“城市”所区别的农村、乡村抑或是乡镇,泛指包括乡村、村庄居民点的广大乡村地区,旨在辨明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发展规划及其管理的应有之义。
新发展阶段的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乡村建设者在规划之初即引入“发展”的切入点,注重“三农”问题导向,从而将中国乡村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美丽居地。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镇规划;策略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引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呈现日益凋敝的现象,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出严重,老龄化与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同时出现了生态环境污染和资源能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在长期发展中,城乡之间存在各类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为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1村镇规划建设现状1.1村庄人居环境堪忧,建设与保护进退两难近年来,垃圾分类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城市中初有成效,但在村域范围内落实不到位。
首先,村镇吸纳了或城市工业或乡镇企业的环境破坏成本,在利益权衡下还是向资源环境作了让步。
村镇规划课程第四章 县域规划编制
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2.1 发展定位与目标
▪ 发展目标技术要点 ▪ 发展阶段判断
▪ 说明
▪
通过将本县的现状
指标和右图、表的比较
分析和其他发展阶段理
论,综合判断县域发展
阶段,为合理制订发展
目标和发展战略及合理 的城镇化模式做支撑。
▪ 形式 ▪ 文本、图示。
案例
2.2发展原则、理念与战略
▪ 主要内容
▪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 界,严格控制城市边界无序扩张,防止城市边界无序蔓延。
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 规划,要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控制线
▪ 即县域地利用总体土规划中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
3.3县域/区域快速交通系统衔接
▪ 说明 ▪ 根据上层次统筹规
划,着眼县域与周边城 市的关系,利用铁路、 高速路、快速路构建区 域快速交通系统。
3.4县域/区域市政设 施延伸
3.5县域/区域服务设 施均等化配置
▪ 4、县域规划
4 县域规划
4.1 县域空间管制与空间组织
4.1.1 空间管治规则
圈,加强县域与区域产业协调、县域与区域快速交通衔接以及市政设施
的延伸、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等内容。
▪ 用途
▪
衔接多层次的战略;避免上位规划流于形式、上下脱节;避免重复
建设、资源浪费,同时承上启下,保证县域内、外部空间层次分明,上 下协调,统筹发展。
▪ 方法
▪
解读上层次规划,明确需要衔接的内容,在区域层面上提出概念性
途林)、一级水源保护区、主干河流、湖泊、水库、滩涂、沼泽地、
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_顾朝林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8)12-0002-11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顾朝林 吴莉娅 〔摘 要〕 论述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中国城市化政策研究、中国城市化特征研究、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中国城市化空间研究、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全球化对城市化的影响研究、区域城市化研究等九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中国;城市化;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 F29111 〔文献标识码〕 B 〔作者简介〕 顾朝林(1958—),男,江苏靖江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名与行政区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吴莉娅,苏州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435013)———中国城市化类型、过程与机理研究之阶段成果。
〔收稿日期〕 2008-07-04〔修回日期〕 2008-08-29 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最早、发展缓慢和近期快速增长的国家,但是中国城市化研究开展滞后。
自1979年吴友仁发表《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一文后,中国城市化研究才得到快速发展。
此后,从国家城市化战略出发,学术界对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以下九个方面。
一 中国城市化政策研究 1.中国城市发展方针1978年以来,国家根据中国城市化研究成果逐步制定了相关的城市发展方针。
1980年,国务院批转《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要》,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正式提出“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
1990年代后期,《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对城市化提出了新的目标,即适当控制大城市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发展大城市的卫星城市,积极适当发展中小城市与大力发展小城镇。
中国迈入_半城市化_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_顾朝林
中国信息报/2012年/5月/25日/第005版经世导刊中国迈入“半城市化”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顾朝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家发改委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现在已经进入全面社会转型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有很多关于中国城市化的研究和讨论。
那么,城市化的内涵是什么?城市化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城市化是一个社会过程,不能从单方面去看。
不仅是变农村为城市,也不仅是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
它实际上是一个城市经济演变的过程,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所以城市化有三个重要的标志:第一,人类进入到工业时代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比重逐渐上升。
这是其经济特征。
第二,社会特征的变化是人口稳步上升,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
第三,居民点的景观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逐渐向城镇方式转换。
这是城市生活的社会行为特征在本质上的发展,城市化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改变出来的。
我们讲的城市化不仅包括城镇人口的增长,也有城市经济进一步地社会化、现代化和就业化的过程。
城市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扩展。
我们现在常说,城市化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正是通过城市化的过程,我们才走向现代化的目标。
中国城市化需走自己的路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城市化浪潮相对应,中国地方经济力量的崛起、地方政府的作用增强、宏观社会结构的嬗变,使得中国城市化出现许多不仅与过去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不同,也与国内过去城市化特征不同的新城市化现象和过程。
中国城市化,实际上是广义城市化的概念。
一方面,中国城市化是指全国范围内城镇数量的增加和不同等级城镇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中国城市化也包括了城镇经济、城镇文化和城市生活方式向广大农村地区的扩散,这是一个与国家政治制度变革、经济结构转型相一致的社会转型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城市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
然而,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偏低、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悠久,具有自身特征。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8章)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
另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乡村经济发展受制于自然因素,是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气候、环境、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于生
产条件改进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第二节 乡村经济与贫困
2、乡村土地和劳动力市场
1.乡村土地市场
乡村土地市场是指在乡村地域范围内的土地流通中发生的所有经济关
(1)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内容。人口城市化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集
聚,推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产业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支撑。为满足人口城市化带来的多样化产品
需求,需要发展更高效的城市产业,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城市产
业承载力。
(3)地域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重要实现途径。这主要是指城市边缘地区,如城
3.共享劳动力储备的驱动机制
在市场需求迅速变化的情况下,不成功的企业将解聘劳动力,而成功
的企业将会扩大雇用劳动力。这意味着,产业和人口聚集所推动的城市化过
程,为失败或倒闭的企业的劳动力向正迅速发展的企业转移创造了条件。
第一节 城市、城市化与城市体系
4.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驱动机制
现实世界中,劳动力技能水平与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之间并非总是匹配
的,如果出现这种劳动力资源的不匹配现象,那么企业要支付很高的培训成
本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因此,产业和人口聚集所推动的城市化过程,
可以实现劳动力与企业劳动力需求之间的匹配,进而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
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5.知识溢出效应的驱动机制
地理上的相互接近使得人们相互交换知识和技术变得更加容易,这是
结果,最终使这两个城市的就业人口和效用水平恢复到初始状态。
这种情况可以用效用曲线来解释。小城市的效用曲线具有正斜率,这
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的科学(顾朝林)ppt课件
ppt课件
21
• 1、地理学形成及分化
Form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geography
• 地理学(geography)是希腊语中关于地球和书写两个词复合词,主要 研究人类生活空间的地球表面(Haggett,1990)。 Geography mainly studies the earth sphere that people live in.
• Human geography is such a subject full of vitalities despite of being neglected sometimes.Its research themes, the social-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s, have brough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both various forms of research and geographers.In recent 30 years, the western human geography has so many variegated theories and ramifications.Human geographers have kept absorbing new ideas and opinions from many other subjects, which gives tremendous vital for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geography.
ppt课件
9
ppt课件
乡镇域规划与总体规划编制幻灯片PPT
❖ 根本任务是根据所在地区的乡〔镇〕域社会经 济开展方案以及乡〔镇〕域村镇体系的分布规划, 研究村镇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项事业的开展, 预测村镇的开展目标,确定村镇的性质和规模, 进展村镇的构造布局,统筹安排各项根底设施的 建立。
1 村镇总体规划的工作内容
1、确定规划期限。一般为10~20年 2、确定村镇的性质和开展方向,预测人口开展规模,选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3、对村镇用地做适宜性评价,进展村镇的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 4、确定村镇道路系统位置选择,确定村镇的公共中心、公共建筑位置。 5、确定供水,排水,防洪等开展目标和总体布局,进展综合协调。 6、确定进展新区开发和旧域改造、用地调整的原那么、方针和步骤。 7、确定从近期建立规划范围,提出近期建立的主要工程工程。 8、确定对历史文化名镇古迹、纪念地的保护措施。 9、估算村镇近期建立的投资。
二、乡〔镇〕域规划的影响因素
❖ 1、地区自然条件 ❖ 2、地区资源条件 ❖ 3、人口分布 ❖ 4、交通运输 ❖ 5、村镇企业的分布 ❖ 6、原有生产布局的根底和科学技术开展水平
乡〔镇〕域规划的根本要求
1、积极开展村镇建立 2、远近结合,新旧结合 3、充分考虑建立条件 4、节约土地 5、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卫生条件
3.村镇体系的布局形式 A 集团式B 卫星式 C 自由式
4.村镇的规模
村镇规模与村镇本身的类型、布局形式有关, 同时受耕作半径和生产、管理水平制约,也受地 区自然条件、交通、人口密度及其他社会经济条 件影响。
5.村镇用地选择 6.公共福利设施的布局
乡镇域村镇体系布局规划方法
❖ 〔1〕区域构造分析法 ❖ 首先,调查和分析,明确总体开展方向 ❖ 其次,研究关系,明确职能、方向、范围 ❖ 再次,分析体系相互作用关系,建立联系 ❖ 〔2〕地理综合平衡法 ❖ 从一定的国土区域各生产部门对村镇的开展
专题九 乡村和城镇 第1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乡村土地利用中,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占较大比重,居民点和工矿用地相对分散。乡村功能区的概念、特点及分布位置如下:
功能区
概念
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布位置
公共用地区
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交流的场所,具有公共性、文化性、多样性的特征
规模相对较小
常分布在乡村中心,距村民居住区相对较近,道路的通达度较高
功能区
概念
特点
分布位置
[人教必修2-P24导入变式,2023江苏卷]古村落的研究与保护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利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图为我国中部山区某传统村寨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5.早期风雨桥成为村寨重要公共建筑空间的原因是( )
A
A.日常使用频率高 B.远离村民的住宅 C.便于接待外村人 D.建筑成本比较低
区位选择原因
最大限度接近消费人群
既有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空间较大,付租能力差
(2)其他因素——使得功能区空间布局更加复杂经济因素奠定了城镇功能区的基本结构,但是当新的[10]________形成,周边新的城镇发展会使基本结构发生“变形”。行政、历史、社会、文化、自然等因素叠加,往往使得城镇功能区的划分更加复杂。
C
A.文化底蕴 B.村民喜好C.政府政策 D.经济水平
【解析】材料“该地设计规划新农村建设区,区内房屋建筑风格整齐划一”说明新农村建设区是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因此主导因素是政策,C正确;文化底蕴会使农村建筑景观多呈现独特建筑样式,且不统一,排除A;村民喜好和经济水平会使农村建筑多样,排除B、D。
乡域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草案)
乡域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草案)郐艳丽唐燕顾朝林李功严瑞河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Compilation of Township Planning (Draft)GUI Yanli1, TANG Yan2, GU Chaolin2, LI Lez, YAN Ruihe2(1.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China;2.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n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1总则i.〇.i为了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进程,_《城乡嫩賊》《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农业法》《草原法》《林业法》《水法》《村民自治法》及相关法律、行政 法规、脑性法规、规范和撕示准等制定本导则。
1.0.2乡域规划由乡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是县级空间 规划的延伸,应与县、乡两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规划相衔接,统筹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历史 文化、景观特色、服务设施和保障设施等空间要素编制规 划,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信息平台,提升乡村地区资源优 化和社会治理能力。
作者简介郐艳丽(通讯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唐燕、顾朝林、李功、严瑞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术语2. 0. 1 乡(to w n sh ip)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乡、民族乡、苏木。
2. 0. 2 乡域(tow n sh ip adm inistrative area)乡人民政府行政管辖的地域。
2. 0. 3 乡政府驻地(tow n sh ip~sea t)乡人民政府所在的建成区和规划建设发展区,一般为 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产、生活服务中心。
2.0.4中心村(central v illa g e)乡域范围内,人口较多、建村时间较长、公共服务设 施配套齐全,对周边行政村、自然村具有服务和辐射功能 的村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县域空间分区管制与空间组织 •县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县城—镇(乡)—村体系结构 •按城镇/农村发展要求配置相应水平的水、电、 路、燃料等基础设施和商贸、医疗、教育、文化、 社会保障的社会服务设施 •生态、生活和空间划定与空间组织 •构建县城—镇区快速交通、洁净水、清洁能源、 现代信息网等系统 •建设干道网、公交网、商贸网、信息网系统以 及教育和健康保障体系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永久农村地区 •推进“一村一品”、“接二连三”的“六次产 业”发展 •优化农村村庄空间布局 •农村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和培训体系 •满足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农田建设 •培养现代农民和种养大户和农副产品职业经理 人条件建设 •“一村一品”地域特色农业体系 •保育村域自然景观格局和历史记忆与文化传统 •加强农村环境面源污染治理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县镇乡村域规划编制问题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L04B01课题组 顾朝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15.11.26
1
县镇乡村域规划编制紧迫性
要 点
2 3 4
县镇乡村域规划新框架 县镇乡村域规划主要内容 县镇乡村域规划的衔接
2
1、县镇乡村域规划编制紧迫性
新型城镇化大背景
我国正处在由农业国家向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国家的转型时期,城镇化进程进入快 速发展时期。县乡镇村成为国家最基层的社会治理组织结构,也是当下国家推进新 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县镇(乡)、村域
规划主要内容
空间管制与空间组织 村镇居民点体系规划 县域支撑体系规划
主要 内容 技术 说明 计算 方法
【步骤4】
近期建设规划规划
管理与实施
体制机制建议
规划实施保障
应用 案例 基础 数据
【步骤5】
规划内容与成果 要求
成果构成及要求
3.2 镇域规划主要内容
镇域类型划分
现状 评价
发展 评价
国家层面 周边区县
城乡建设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发展目标与规划理念
机遇与挑战
…………
县域规划
在地生态优先原则
水源涵养区划定 生态空间划定 生活空间选择
上层次统筹发展
城市经济区和区域生活圈构
县域空间管制 与空间组织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控 制线 基本生态红线控制线 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控 制线 水源涵养区划定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划定 刚性增长边界控制线 空间组织构想
村镇规划区域性研究的现实需求
高速城市化的负 外部性及其带来 的乡村衰退问题 市场调节 现有调节机制 政府调控 乡村自组织 意愿问题 方法问题 能力问题 有 效 性 缺 失
新 的 调 节 手 段 村 镇 规 划 的 区 域 性
12
村镇规划的区域性问题
作为一种属性是指村镇规划对其所处区域(即构成村镇完整生产-生活系统的“面”)的关注程度和涉 及深度。
乡村发展和 农村城镇化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2007年《城乡规划法》:规划建设工作由偏重城市转向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2008年党的 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建立城乡统一 的要素市场,努力创造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资源要素价值不断流失的制度环境;2010年“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2012年党的 十八大报告: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城市/区域产业协调 城市/区域城镇体系与人口流动机制 城市/区域快速交通系统衔接 城市/区域市政设施延伸 城市/区域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
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地域特色自然村保护 ……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
规划内容
规划内 容与成 果要求 成果构成及要求
管理与实施
近期建设规划规划 体制机制建议 规划实施保障
村镇规划
特 殊 设 定
实践需求
村镇发展 的区域性
外 向
地域空间反映 内 向
村镇规划 的区域性 村镇发展的区域性所涉及的空间范围 村镇的全部行政辖区范围
关联性
空间投影
系统性
村镇区域
村镇聚落 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
景观生态规划 生态敏感地区
空间管制规划
生态保护要求
禁建区
限建区
适建区
已建区 产业布局规划 产业发展规划 居民点体系规 划
研究重点 县域 规划 •“三生”空间划定,水源涵养区、 生态保护区、城镇化地区和永久农 村地区划定 •建设与城市联系紧密的快速交通 体系和现代化通讯系统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生产-生活圈 •强化镇村功能与空间资源的整合 •人口、产业和土地的集中、集聚 与集约发展 •构建地方生活圈 •地方文化、区域景观和美丽城镇 特色塑造 •永久农业地区划定 •水土自然资源和农村自然生态系 统保护 •农村生产生活圈组织 •协调居民点与农地关系 •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现代农民培育条件建设 •农业经济和乡村发展
生态改善 设施改善
建设用地规 划
道路交通规 划
对外交通规 划
景观生态规 划
空间管制规 划
给排水规划
能源工程规 划
防灾减灾规 划
环境卫生治 理规划
16
县镇乡村域规划编制的目标
针对我国村镇规划简单使用城市规划体系与编制技术,研究解决村镇 规划存在的区域性空间管制规划被架空、国家相关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 村镇体系规划脱离实际等问题,将村镇规划与我国城镇化发展及其区域分 异相联系,从区域层面综合考虑村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技术,促进城镇化 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保障城乡统筹在村镇规划建设中的有效落实与实 现。
建设用 地整理
相互协调
非建设用地 规划
建设用地规 划
公共设施规 划
能源工程规 划
防灾减灾规 划
环境卫生治 理规划
对外交通规 划
道路交通规 划
15
社会公平重建
产业发展规 划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公共设施规 划
相互协调
等级体 系建立
居民点体系 规划 建设用 地整理
优先满足内部发展诉求 提高发展水平
产业布局规 划 非建设用地 规划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但长期以来,我 国村镇发展一直处在自然主义状态之中,村镇规划体系沿用城市规划体 系,在国家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健康城镇化”的新形势下,出现明 显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 1)“条”的投入不能形成“块”的效果。国家各职能部门向农村地区的 投入存在渠道分散、资源浪费的倾向; 2)村镇规划缺乏区域性。重点关注“点”的规划,对构成农民完整生产、 生活系统的“面”(农村地域)的规划严重缺乏; 3)城乡规划体系不公平的形成。乡村和“三农”在城乡规划体系中始终 处于“被统筹”的地位,城乡差距持续扩大,使中国城使化进程面临 “拉美城市化模式”的风险。
县镇乡村域规划新框架进行城 乡整体空间序列的空间关系组 织、引导城乡发展并行、重塑 城乡整体区域风貌,从目标策 略体系、土地利用与空间保护、 经济和产业发展、镇村体系、 支撑体系以及规划管理实施等 方面,全面构建乡村规划体系 新框架:从上层次区域规划到 基层村庄规划,规划内容在县镇/乡-村的三层次空间上衔接递 进,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 的城乡空间,其规划各有重点 和侧重。 “县-镇/乡-村”三级空间层次示意图
2、县镇乡村域规划新框架
县镇乡村空间关系和组织示意图
县乡镇村域规划基本思路
县乡镇村域规划与我国城镇化发展及其区域分异相 联系,充分考虑村集体和村民自治的重要特征,从 区域层面综合考虑村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技术,重 点解决农村生态资源保护、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 农业现代化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均等化等 问题。
经济和产业 发展规划
产业基本面分析 主导产业选择 特色为产业培育
村镇居民点 体系规划
县域和县城人口规模 预测 村镇体系等级体系 重点镇人口规模预测 特色镇、中心村选择
县域支撑体系 规划
综合交通规划 供水、能源、信息网 规划 商贸、教育、医疗、 文化、养老等公共服 务设施规划 文化名镇名村和历史 遗产保护规划 河流水系保护规划 环境保护规划 ……
•农业和农村经 济
村域 规划
•美丽乡村 •魅力乡村
3、县镇乡村域规划主要内容
3.1县域规划主要内容
县域规划编制 现状调研 前期分析
县域发展现状 外部发展条件 相关规划分析
国民经济和会发展规划 区域层面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人口现状
县域规划 总体编制 技术路线
产业现状 用地现状 历史文化资源 现状
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生态和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地区社会 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瓶颈。
高速城市化的负外部性
外 部 性 正外部性 (外部经济) 负外部性 (外部不经济) 对其他团体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 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
表现 人口流失、城镇体系不均衡 机动化、郊区化 规范性就业滞后、失地农民问题
乡村承担的额外成本 乡村获得经济发展和享受文明进步的成本上升 发展的经济、资源、生态环境成本急剧提高,主要由乡村承担 失业风险、生活保障等社会成本由乡村来承担
5
高速城市化负外部性带来的问题互锁
粮食安 全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 或者说解开这种互 锁结构的钥匙,就 是减小高速城市化 的负外部性及其带 来的乡村衰退。
实现目标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促进空间整合及城 乡融合发展 •推进“多规融合” 或“多规合一”
理论思想 •城乡统筹发展 •区域综合发展 规划
镇域 规划
•现代化小城镇发展 基础和环境, •农村城镇化重点和 示范区
•花园城市
乡域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