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营养元素缺乏症状
水稻营养元素缺乏和过量时植株的症状

水稻营养元素缺乏和过量时植株的症状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和发育需要适当的营养元素供给。
在实际种植过
程中,水稻可能会遭受营养元素的缺乏或过量,导致植株出现不同的症状。
本文将介绍水
稻在营养元素缺乏和过量时的症状。
一、氮素(N)缺乏和过量症状
1. 氮素缺乏症状:水稻叶片出现黄化,从叶尖开始逐渐向基部延伸,严重时整个叶
片呈现黄色。
叶片生长缓慢,减小叶面积,植株的高度也较低。
2. 氮素过量症状:水稻的叶片颜色呈深绿色,且叶片变厚变硬。
而且,过量的氮素
会抑制水稻的开花结实,导致减产。
2. 磷素过量症状:水稻呈现发黄状,叶片边缘枯黄,植株生长受抑制,出现倒伏的
现象。
四、镁素(Mg)缺乏和过量症状
1. 镁素缺乏症状:水稻叶片上出现叶绿素缺乏的黄化斑点,症状较其他症状晚出现,在老叶上表现更明显。
植株的生长受限,高度较低。
2. 镁素过量症状:水稻叶片呈现发黄状,叶片边缘呈现褐化的症状。
过量的镁素还
会抑制水稻的养分吸收和转运,导致一系列的生理障碍。
2. 钙素过量症状:水稻叶片呈现发黄状,同时茎部和根系发育也受到抑制。
过量的
钙素还可能影响水稻的磷素和铁素的吸收和利用。
水稻营养元素的缺乏和过量都会对水稻植株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在种植水
稻时需要根据土壤条件和植株的营养需求进行合理施肥,以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农作物缺素症状表

农作物缺素症状一、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及营养失调症状(一)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氯(二)常见作物营养失调症状一、作物缺氮症状作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浅绿或黄绿。
失绿叶片色泽均匀,一般不出现斑点或花斑,症状从下而上扩展,严重时下部叶片枯黄早落:根量少,细长:花和果量少,种子小而不充实,成熟提早,产量下降。
氮过量时,番茄易出现“空洞果”、“筋腐病”等。
二、作物缺磷症状生长缓慢、矮小、瘦弱、分枝少,叶小易脱落,呈暗绿色,叶缘及叶柄常出现紫红色。
根系发育不良,成熟延缓,产量和品质降低。
症状一般先从茎基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发展。
三、物缺钾症状老叶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
叶片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整个叶片成干枯状。
根系短而少,易早衰,严重时腐烂,易倒伏。
番茄缺钾时易发生“筋腐病”。
四、作物缺钙症状生长点首先出现症状,幼叶变形,叶尖呈弯钩状,叶片皱缩,边缘弯曲。
叶尖和叶缘黄化或焦枯坏死。
植株矮小或簇生,早衰、倒伏,不结实或少结实。
番茄缺钙易出现“筋腐病”黄瓜出现“镶金边”苹果“苦痘病”“水心病”。
花生“籽实但不充实”等情况。
五、作物缺镁症状叶片失绿,始于叶尖和叶缘的脉间色泽变淡,由淡绿变黄进而变紫,随后向叶基部和中央扩展,但叶脉保持绿色,在叶片上形成清晰的网状脉纹。
六、作物缺硫症状全株颜色褪淡,呈淡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和叶肉失绿,叶色浅,幼叶较老叶明显。
植株矮小,叶细小,向上卷曲,变脆、易碎,提早脱落。
茎生长受阻,开花迟,结荚少。
七、作物缺硼症状幼顶芽生长受抑制,并逐步枯萎死亡,,侧芽萌发,弱枝丛生,根系不发达;叶片增厚变脆,皱缩,茎、叶柄变粗短,开裂,木栓化,出现水渍状斑点或环节状突起;肉质根内部出现褐色坏死,开裂;繁殖器官分化发育受阻,易出现蕾而不花或花而不实。
缺硼花生易出现“果而不仁”,番茄植株呈“丛生状”,黄瓜果实中心木栓化开裂;芹菜出现“茎裂病”、罗卜“心腐病”、苹果出现“缩果病”、葡萄形成“无核小粒果”。
植物生长需要的16种元素及缺乏过剩症状

植物生长需要的16种元素及缺乏过剩症状(有图有真相)植物整个生长期内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是: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氯(CL)氮生理功能:●氮是蛋白质、核酸、磷脂的主要成分;●氮在物质和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氮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氮是叶绿素的成分,与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
缺氮症状:●缺氮时,植物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很少,叶片小而薄,花果少且易脱落;●缺氮时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枝叶变黄,叶片早衰,甚至干枯,从而导致产量降低;●因为植物体内氮的移动性大,老叶中的氮化物分解后可运到幼嫩的组织中去重复利用,所以缺氮时叶片发黄,并由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
氮素过多的症状:●营养体徒长,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叶片下披;●茎杆软弱,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差;●根系发育不良,根短而少,早衰。
磷●磷在遗传变异中具有重要的功能;●磷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运输;●磷对氮代谢有重要作用;●提高植物的抗旱、抗寒、抗病、抗倒伏和耐酸碱的能力;●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促进花芽分化和缩短花芽分化的时间,促进作物提早开花,提前成熟;缺磷症状:●生长停滞,植株瘦小,分蘖分枝减少,幼芽、幼叶生长停滞,茎、根纤细,植株矮小,花果脱落,成熟延迟;●叶呈暗绿色或紫红色,无光泽,叶子呈现不正常的暗绿色或紫红色;●缺磷时老叶中的磷能大部分转移到正在生长的幼嫩组织中去。
因此,缺磷的症状首先在下部老叶出现,并逐渐向上发展。
磷素过多的症状:●茎叶生长受到抑制,引起植株早衰;●叶片肥厚而密集,繁殖器官过早发育;●阻碍硅的吸收,水稻易生“稻瘟病”;●磷素过多引发的症状,常以缺锌、缺铁、缺镁等失绿症表现出来。
钾●酶的活化剂。
钾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呼吸作用以及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促进蛋白质与糖的合成,并能促进糖类向贮藏器官运输;●促进光合作用。
农作物作物缺素症状表全营养元素

苹果
镁
马铃薯、甜菜
花椰菜、甘蓝、草莓
苹果
硫
油菜
花椰菜
——
铁
大麦、高梁
花椰菜
葡萄、苹果
硼
油菜
花椰菜、萝卜
葡萄、苹果
锰
大豆、豌豆、谷类作物
甘蓝
苹果
铜
玉米、小麦、大麦
莴苣、番茄、洋葱
梨
锌
玉米、大豆、豌豆
洋葱
梨、苹果
钼
豆科作物
剩症状
氮
1.叶呈深绿色,多汁而柔软,对病虫害及冷害的抵抗能力减弱
2.茎伸长,分蘖增加,抗倒伏性降低
3.根的伸长虽然旺盛,但细胞少
4.籽实成熟推迟
磷
1.一般不出现过剩症
2.营养长生停止;过分早熟;导致低产
钾
1.虽然和氮一样可以过量吸收,但难以出现过剩症
2.土壤中钾过剩时,抑制了镁、钙的吸收,促使出现镁、钙的缺乏症
钙
1.不出现钙过剩症
2.大量施用石灰则抑制镁、钾和磷的吸收
植株细小,分叶少,叶色深绿,略带紫,叶硝上紫色特别显着,症状从叶向幼叶发展,抗寒力差;
植株呈蓝绿色,叶软弱下披,上、中、下部叶片的叶尖及边缘枯黄,老叶焦枯茎杆细软,易倒伏;
玉米
植株矮小,茎细瘦,生长缓慢,叶片由下而上失绿发黄,症状从叶尖沿中脉向基部发展,先黄后枯或“V”字形;
苗期叶尖和叶缘出现紫红色,老叶变黄;茎杆细小,生长缓慢、果穗秃尖,弯曲畸形行列不齐,籽粒不饱满;
花少,果实重量减轻;
铜
植株矮小,出现失绿现象,易感染病害;
禾谷类作物叶尖失绿而黄化,以后干枯、脱落;果树梨上部叶乍畸形,变色,新梢萎缩;
发育不良;果树茎上常排出树胶;
植物缺素症状大全

作物缺素症大全玉米一、缺氮,幼苗矮化、瘦弱、叶丛黄绿;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片中脉发展,形成一个“V”形黄化部分;致全株黄化,后下部叶尖枯死且边缘黄绿色;缺氮严重的或关键期缺氮,果穗小,顶部籽粒不充实,蛋白质含量低。
二、缺磷,嫩株敏感,植株矮化;叶尖、叶缘失绿呈紫红色,后叶端枯死或变成暗紫褐色;根系不发达,雌穗授粉受阻,籽粒不充实,果穗少或歪曲。
三、缺钾,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呈黄色或似火红焦枯,后期植株易倒伏,果穗小,顶部发育不良。
四、缺镁,幼苗上部叶片发黄。
叶脉间出现黄白相间的褪绿条纹,下部老叶片尖端和边缘呈紫红色;缺镁严重的叶边缘、叶尖枯死,全株叶脉问出现黄绿条纹或矮化。
五、缺锌,严重的幼苗出土后在2周内显症,叶片具浅白条纹,后中脉两侧出现1个白化宽带组织区,且中脉和边缘仍为绿色,有时叶缘、叶鞘呈褐色或红色。
六、缺硫植株矮化、叶丛发黄,成熟期延迟,与缺氮症状相似。
七、缺铁,上部叶片叶脉间出现浅绿色至白色或全叶变色。
八、缺硼,嫩叶叶脉间出现不规则白色斑点,各斑点可融合成白色条纹;严重的节间伸长受抑或不能抽雄及吐丝。
九、缺钙,当土壤缺钙时,幼苗叶片不能抽出或不展开,有的叶尖粘合在一起呈梯状,植株呈轻微黄绿色或引致矮化。
十、缺锰,幼叶脉问组织慢慢变黄,形成黄绿相间条纹,叶片弯曲下披,别于缺镁。
缺素病因:一、缺氮,是因有机质含量少,低温或淹水,特别是中期干旱或大雨易出现缺氮症。
二、缺磷,低温、土壤湿度小利于发病,酸性土、红壤、黄壤易缺有效磷。
三、缺钾,一般沙土含钾低,如前作为需钾量高的作物,易出现缺钾,沙土、肥土、潮湿或板结土易发病。
四、缺镁,土壤酸度高或受到大雨淋洗后的沙土易缺镁,含钾量高或因施用石灰致含镁量减少土壤易发病;五、缺锌,系土壤或肥料中含磷过多,酸碱度高、低温、湿度大或有机肥少的土壤易发生缺锌症。
六、缺硫,酸性沙质土、有机质含量少或寒冷潮湿的土壤易发病。
七、缺铁,碱性土壤中易缺铁。
八、缺硼,干旱、土壤酸度高或沙土易出现缺硼症。
作物营养失调表现部位

作物营养失调表现部位示意图表示作物缺少营养元素易表现的部位,缺氮、磷、钾、镁元素时主要表现在作物老叶片上,缺氯、硫、钙、硼、铁、铜、锌、锰、钼表现在嫩叶片上。
作物缺氮症状氮不足时植株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少,叶色变淡,呈浅绿或黄绿,色泽均一,尤其是基部叶片。
因氮易从较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再利用,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黄化,逐渐扩展到上部叶片,黄叶脱落提早。
株型也发生改变,瘦小、直立,茎杆细瘦。
根量少、细长而色白。
侧芽呈休眠状态或枯萎。
花和果实少。
成熟提早。
产量、品质下降。
作物缺磷症状植物缺磷时植株生长缓慢、矮小、苍老、茎细直立,分枝或分蘖较少,叶小,呈暗绿或灰绿色而无光泽,茎叶常因积累花青苷而带紫红色。
根系发育差,易老化。
由于磷易从较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再利用,故症状从较老叶片开始向上扩展。
缺磷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少而小。
成熟延迟产量和品质降低。
轻度缺磷外表形态不易表现。
不同作物症状表现有所差异。
作物缺钾症状作物缺钾时纤维素等细胞壁组成物质减少,厚壁细胞木质化程度也较低,因而影响茎的强度,易倒伏。
蛋白质合成受阻。
氮代谢的正常进行被破坏,常引起腐胺积累,使叶片出现坏死斑点。
因为钾在植株体中容易被再利用,所以新叶上症状后出现,症状首先从较老叶片上出现,一般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似灼烧,叶片出现褐斑,病变部与正常部界限比较清楚,尤其是供氮丰富时,健康部分绿色深浓,病部赤褐焦枯,反差明显。
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
根系少而短活力低,早衰。
作物缺硫症状缺硫植物生长受阻,尤其是营养生长,症状类似缺氮。
植株矮小,分枝、分蘖减少,全株体色褪淡,呈浅绿色或黄绿色。
叶片失绿或黄化,褪绿均匀,幼叶较老叶明显,叶小而薄,向上卷曲,变硬,易碎,脱落提早。
茎生长受阻,株矮、僵直。
梢木栓化。
生长期延迟。
缺硫症状常表现在幼嫩部位,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硫的移动性较小,不易被再利用。
不同作物缺硫症状有所差异。
植物营养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出现哪些症状

植物营养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出现哪些症状大家都知道植物缺素的症状,但是有缺素就有过量,当营养元素过量时,植物会有哪些表现?你的地里是否有这样的情况?元素过量植物表现症状如下:氮过量:1.生长旺盛,叶色浓绿,叶片大,节间长,贪青晚熟,坐果率低。
2.小分子糖、氨基酸等不能及时转化成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结构,而成为病虫害的营养源,所以氮过量病虫害严重,植株易倒伏,不抗风,不抗旱,不抗寒。
3.氮过量导致缺钾、钙、镁硼症状。
磷过量:1.磷过量抑制了对锌的吸收,表现缺锌症状。
2.严重磷过量还会导致缺铁、镁、铜等症状。
铁过量:南方水田或高湿土壤在酸性条件下使三价铁变为二价铁而发生铁过量中毒,铁中毒厂伴随缺钾引起。
症状是叶缘叶尖出现褐斑,叶色暗绿,根系灰黑,易烂。
锌过量:嫩绿组织失绿变灰白,枝茎、叶柄和叶底面出现褐色斑点,根系短而稀少。
锰过量:阻碍植物对铁、钙、钼的吸收,经常出现缺钼症状。
叶片出现褐色斑点,叶缘白化或变紫,幼叶卷曲等。
根系变褐色,根尖损伤,新根少。
铜过量:会导致缺铁,呈现缺铁症状。
硼过量:硼在土壤中浓度稍高就中毒,尤其是干旱土壤。
硼过量导致缺钾,典型症状是“金边”,即叶缘最容易积累硼而出现失绿而呈黄色,重者焦枯坏死。
钼过量:症状不易呈现,多表现为失绿。
牧畜食用含钼过多的豆科植物会发生钼中毒,注射铜制剂如甘氨基酸可解除。
氯过量:症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小而黄,叶缘焦枯并向上卷筒,老叶死亡,根尖死亡。
耐氯强的植物:甜菜、甘蔗、菠菜、洋葱、茄子、水稻、谷子、高粱、麦类、玉米等。
耐氯中等的植物:棉花、大豆、油菜、葱、萝卜、番茄、柑橘、葡萄、茶叶等。
不耐氯的植物:烟草、莴苣、菜豆、西瓜、以及大多数果类。
来源:三农大喇叭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由各种原因引起缺素,表现出不同或相似的症状。
这时就需要注意区分,分辨作物的不同缺素症状,及时进行补充,以便作物的健康生长,也有利于科学施肥的实施。
缺乏各种元素都会有哪些表现缺钙表现部位:首先在新叶、顶芽、果实等生长旺盛而幼嫩的部位表现出症状。
作物营养元素缺乏的一般原因 1、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一般当作物种植

作物营养元素缺乏的一般原因1、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一般当作物种植的土壤中某种元素含量低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引起作物缺素症状。
2、土壤反应(pH)不适。
有些元素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高有效性高,反应趋向中性或碱性时有效性低。
如铁、硼、锌、铜、锰随着土壤pH下降(pH4.5之前)溶解度显著提高,接近中性或趋向碱性有效性下降。
钼则与其相反,其有效性随着pH升高而增加。
磷的适宜pH 范围极窄,严格说仅在pH6.5左右。
pH<6.5磷与铁铝结合而固定,pH>6.5土壤中磷与钙结合固定,有效性降低。
不过,磷酸钙的溶解度要比磷酸铁、磷酸铝大,所以偏碱性土壤的磷通常比酸性土来的高。
3、营养元素的不平衡。
作物体内的正常代谢要求营养元素保持相对平衡,不平衡会导致代谢紊乱,出现生理障碍。
一种元素过量存在,常常抑制另一种元素的吸收、利用。
这就是元素间的“拮抗”现象。
生产中常见的拮抗现象有:磷—锌,磷—铁,钾—镁,氮—钾,氮—锌,氮—硼,钙—硼,铁↔锰之间。
其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抑制吸收。
如铵离子对于钾离子。
原因之一是离子半径相近,存在竞争吸收,高浓度一方阻止低浓度一方。
②阻碍转运。
如磷锌、磷铁拮抗,高浓度磷存在使得铁与锌与之结合而在根部沉淀。
③稀释效应。
原来浓度低的元素,由于生长量的显著增加而被稀释。
这是氮促使其他元素缺乏的主要方式。
如多种元素的缺钾症状就是由于过量氮引起的。
4、土壤理化性质的不良。
正常旺盛生长的作物赖于根的良好发育。
根系分布愈深愈广,吸收的养分数量就愈多,养分种类更全,缺素症状较少。
土壤底层有硬盘、漂白层、地下水位高都会限制根的伸展,减少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加剧和引发缺素症。
高的地下水位如在洼地或梅雨季节使水位上升,作物缺钾症状较多,钙质土壤中重碳酸根增加影响铁的有效性,引发或加剧缺铁症状。
不合理的土地平整,使土壤性状恶劣养分贫瘠的底层土壤上升也常常成为缺素的原因。
在肥力较高的平原区整地后也出现过缺缺磷、缺硼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营养元素缺乏症状:
氮:新叶淡绿,老叶黄化枯焦,早衰
磷: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迟
钾:叶脉间失绿,叶尖及边缘先焦枯并出现斑点,症状随生育期而加重,早衰锌:叶脉间失绿,叶小,斑点可能在主脉两侧先出现,生育期推迟
镁:叶脉间失绿,主脉间明显失绿,有多种色泽斑点或斑块,但不易出现组织破坏钙:茎叶较弱,发黄,焦枯,早衰
硼:茎叶柄变粗,脆,易开裂,开花结果不正常,生育期延长
硫:新叶黄化,失绿均一,生育期延迟
锰:脉间失绿,出现斑点,组织易破坏
铜:幼叶萎蔫,出现白色叶斑,果穗发育不正常>
铁:脉间失绿,发展至整片叶淡黄或发白
钼:叶片生长畸形,斑点散布在整个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