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性评价论文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论文]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探讨摘要: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
这种追求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就对于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一、注重知识的有效性在知识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概括。
只有经过概括的知识结构,才能准确地辨别出新旧知识间本质上的差异或相似程度。
也只有经过概括的知识结构,才具有稳定的、清晰的概念。
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数学学习的规律是“接受一一建构”式的,是一个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接受已有数学知识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建构活动。
由于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此时教师的启发引导就尤为重要。
因此,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寻找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之间的平衡,把握好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干预度”,是数学教育面临的一个关键性课题。
笔者认为,教师的指导过程应包括四个步骤:第一,在课堂上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示范整理知识的方法和过程;第二,指导学生通过小组或伙伴合作进行知识整理;第三.让学生独立地进行知识整理;第四,对整理的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二、强调学习过程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
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
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
审题能力与推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复习的有效性
教研 前 沿
审 题 能 力与 推 理 能 力 的培 养与 手 星高
— —
谈小学数学解决 问题与提高小 学生解决 问题 的能力应先从培养 审题能力入手 , 再借助 学具操作或 画线段帮助思考 , 最后利用板 书提高学
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 的反思 , 获得解决 问题的经验 。好 学生 思 考得 出的解 题思路 , 后进 生不一定 一下 子就会 明白 , 借助板 书
如上题解题方法多种多样 , 指名 口述解题思路 , 师板 书。 第一种
二、 动手操作是提高推理能力的有效手段
动手操作是学 习数学 的一 种手 段 , 用操作可 以把抽象的概 有利 于他们学 习思考 , 运 使他们有所提高 。 念 形象化 、 具体化 , 使生疏 的问题熟 悉化 , 有利于学 生对 数学的理 解、 体验 , 使学生运用数学 的语 言、 符号进 行表达和交 流。虽然很 多知识 在上 新课 时就让学生动手操作 过 ,但有些知 识时间一久 ,
他们来说失去 了应有 的意义 。可见 , 培养解决 问题 的能力是重要 图 , 观察线段 图, 能有 效地培 养学生 的推理 能力 。 否则很 大一部
的。据调查 , 有许 多小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很差 , 这让老师和家长 分学 生将会 束手无 策 。可见 , 线段 图是学 生解题 的好帮 手。如 :
解决 问题 实际上 就是先去某情 景 当中 , 抽象 出数量关 系 , 再
2 。因为弄不 明白烟 筒是 什么样子的 , 0 他们不 知道 烟筒只有侧 面 然后列式解 答 的一种 思维过程 。线段 图是一种 既能 去某情景 当
一
个 面 , 师讲解 时只需对烟 筒 的形状 作 出解 释 , 教 或从烟筒 的作 中 , 又能让学生对数 量关 系一 目了然 的工具 。线段 图能把抽 象的 知识形 象化 , 把复杂 的数 量关 系简单化 、 直观化 , 是学生把生 活内 是学生解题 的好帮手。所 以, 我们要培养学 其次, 读题时要求学生弄清每句话 的含义 。题 目已知哪些 量 , 容数学化 的一种工具 ,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摘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
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近年来,在创新教育理论指引下,小学数学教学呈现出一片新面貌:老师们逐步认同了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四个注重”:即注重自主探究,注重体验感悟,注重合作研讨,注重求异创新,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
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
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能做到真正的有效性。
我本人认为应该做到这样几个方面的重视:一、重构师生关系——互尊、民主、和谐。
首先,教师蹲下来,做学生的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师生时认为,师生应该是共同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必须进行平等的交流。
为此,他特别强调:“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
”苏霍姆林斯基道出了教学的真谛。
这样的课堂讲求的是对话与共享,教师积极营造生动的一种数学情景,一种平等对话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中进行“对话”,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和交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
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积极情感的共鸣,形成情感交融的氛围,获得有效的课堂教学。
其次,我们教师要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改变教师“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把学生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根据自己预设的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析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严重的低效现象。
表现在教师辛劳、学生疲倦、求知欲望不强、学习效果也得不到保证。
关于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新的要求,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少是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掌握教学的有效知识量的程度达到有效教学时间和总时间的最大比值,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
也就是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它既是充满创新意识的教学,也是有效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生命。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内在的联系,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形成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的过程。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如果从根本上缺乏认知内需,学习就无法发生:但是如果没有外在环境的刺激,学习内需也难以自发启动。
尤其对于心理不成熟、自我学习意识和自控学习能力尚待发展的小学生来说,其学习动机更需要教师的激发和调动,数学教师应使自己成为: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虽然不控制学生讨论的结果,但积极参与引导、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
2.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通过示范(边讲边说以及演示)、中介(帮助学生把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和指导(给学生提供线索和反馈),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3.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教师要把自己当做学习者。
与学生一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五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篇一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程改革几年来,数学课堂教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各种极具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方法不断涌现,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从普遍意义上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学中的无效、低效甚至是负效现象俯拾即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有部分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支撑,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往往还停留在“讲授——接受”的层面上,对新课程改革抱着一种“课改是其他教师的事,我们靠边站”的思想,没有融入到课改大潮之中,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
教师教得苦,学生也学得累,学生的能力、素质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2.照搬一些优秀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不顾班级实际情况,不研究学生特点,教学时心里没有学生,满足于是否完成了教学计划,忽视了学生的动态生成,呈现出教学形式化的趋势。
3.课堂效率不高,导致学生作业增加。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满意的分数,老师们增加了大量的作业。
大量的作业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批改,使得老师陷入繁重的批改任务,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研究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形成了老师更忙,学生更苦的怪现象。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就是要转变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最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目的和意义课题界定:教学: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教学是教师的活动,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师生互动,是师生矛盾和依赖的过程。
我们认为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主动学习的结果。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数学论文范文1000字
数学论文范文1000字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的发展,才能展现它国立的强大。
数学的发展和至善和国家繁荣昌盛密切相关。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数学论文范文1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数学论文范文1000字篇1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科目之一,对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事业从事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后,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创新,小学数学教师也开始积极探索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前言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实现有效性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充分发挥数学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原有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阐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表现为学生数学技能、解决问题能力、思维能力等的协调发展[1]。
教学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事业从事者所追求的重要教育成果,只有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学习,才能避免无益课程的出现,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
因而,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从学生的数学知识、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提升学生对数学教学的兴趣,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取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2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2.1学生兴趣缺乏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会有一定的难度。
小学生本身便活泼好动,教师单纯的理论化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一旦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枯燥乏味,便会大大降低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论文10篇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摘要:小学数学课堂中,良好的提问方式不仅能提升课堂氛围,还可以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在这样的数学课堂教育下,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自身逻辑思维,为后续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提问;教学策略;认知情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这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数学的启蒙教育阶段有效启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避免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心理。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育的关键一步。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老师教学为主,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在教学方面的互动比较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也不多。
这种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严重抹杀了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大大降低了小学生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效率。
长时间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由于缺乏对数学学科的深度理解和兴趣培养,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变得没有信心。
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对小学的数学课堂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针对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提问,新课改更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学提问必须要以提升和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前提,大大地调动学习的气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样不但可以启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简单问题1.提问的内容比较单调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由于缺乏创新的教学思维,对数学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内容上比较简单、单一甚至是过于机械化,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的时候完全没有调动起自身的学习兴趣,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在提问的时候多半是按照教材设置的问题来提出的,这种早已经知道结果的问题,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论文3篇
新课改⼩学数学教学论⽂3篇 新课改⼩学数学教学要以学⽣为主体,在⼩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有效的互动是⾮常必要的。
本⽂是店铺为⼤家整理的新课改⼩学数学教学论⽂,欢迎阅读! 新课改⼩学数学教学论⽂篇1:⼩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 1激发学⽣的学习兴趣是提问的前提 ⼩学⽣年龄较⼩,且具有活泼好动、精⼒旺盛等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的学习动⼒就是兴趣,⽽数学⼀直被⼤多数孩⼦认为太过枯燥和乏味,在学习时很难提起兴趣。
因此,教师若想要使孩⼦积极主动投⼊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来,那么就要想⽅设法激发孩⼦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如何在教学中调动学⽣的学习欲望,将关系到数学的教学效果。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将问题设计的带有吸引⼒和趣味性,激发孩⼦的好奇⼼理,从⽽产⽣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先提问道:“⽣活中有什么东西是圆形的呢?”学⽣们便回答道:“⾜球,车轮……”接下来,教师继续提问:“那么⾜球为什么是圆形的呢?如果做成三⾓形⼜如何呢?”这个问题⾮常贴近学⽣的⽣活,他们⽴即产⽣了兴趣,很多学⽣举⼿争前恐后的发表⾃⼰的观点和见解,在这样的课堂⽓氛中,教师逐渐指引学⽣认识了圆形。
⼜例如,在学习乘法⼝诀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爱玩游戏的特点来设计⼀个乘法⼝诀的游戏,在⿊板上画出⼀棵⼤苹果树,然后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苹果卡⽚,在每张卡⽚背后写上不同的乘法⼝诀,并提问:先把卡⽚背后的乘法⼝诀补充完整,再将苹果贴到⿊板上。
学⽣们⽴即被贴苹果的游戏所吸引,积极的参与到回答问题的游戏中。
运⽤游戏提问的⽅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2课堂提问的启发性要强 在⼩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学⽣时要理解提问的⽬的和意义,提问并不是单纯为了提问⽽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的思维⽅式,帮助学⽣更深层的理解问题的性质。
因此,在提问时,教师应遵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逐渐引导,循序渐进的提问原则。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先设问,再反问的提问形式,这样能够有效的启发学⽣的思维能⼒,使学⽣带着问题去学习知识,并对问题加深了印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这就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课程改革中迫切需要我们教师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我有以下浅见,说与同行商榷。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好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以纯真的情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带着自己内心感受和情感去观察、想象,去理解、掌握,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或讲小故事,或做小游戏,或用形象直观的动画展示,或讲幽笑话,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进程始终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培养他们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疑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新的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只有在课前深入钻研教材,精读教材,吃透教材,对教学流程作好充分的预设,设置好疑难问题,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地“动”起来,让自己放手“懒”起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设置问题要注意①问题要有一定难度。
即要是既需要学生深思熟虑而又力所能及的问题。
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②问题要由易而难。
这样学生才有解决问题的信心,思维才能通畅如流。
③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环环相扣。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合理有效的引导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小学二年级数学论文 二年级数学小论文(6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论文二年级数学小论文(6篇)数学小论文是学生数学学习经历的一种书面写作记录,可以是学生对某一个数学问题的理解、评价,可以是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以下这6篇二年级数学小论文是来自于作者的小学二年级数学论文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二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一时间:2010年4月7号地点:多媒体教室活动主题: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参加人员:校长及全体数学教师活动过程:一、以年级为单位学习江苏省特级教师许卫兵老师的《简约:数学课堂的理性回归》,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讨论。
二、中心发言:(六年级组)周利荣: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总感觉40分钟的教学时间不够用,有时安排的一节课资料甚至需要两节课才能上完。
教师教得太辛苦了,学生学的也很累。
在这样的状况下,如何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建立出有效、高质的数学课堂?这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三、交流分析:环节——简化自然(一、二年级组)吴少华:我们组经过讨论认为,简约化的数学课堂就应是过程简洁、思路清晰的,扣紧“主线”展开,层层向前推进,清新,自然,有“娓娓道来”的感觉。
就以此次仙桃代表到武汉参加省第十届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的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来说。
我们认为以下的教学流程比较适宜。
1、复习铺垫(复习口算及说算法,引入加减法)2、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研究算法、算理)3、自学两位数加整十数(迁移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学习思路,自主探讨两位数加整十数)4、巩固练习(注重趣味,综合应用,适度开放、拔高)5、反思小结(关注体验,反思学法)设计这样五步的教学流程,使得整个的教学思路简洁明朗,每一环节的教学任务精当明晰。
目标——简洁明了(三年级组)李淑荣:以前我总是认为备课时写上教学目标仅仅是个形式,因而拟定的目标往往不切实际、空话连篇。
透过此次学习我明白了,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规划课堂教学全程的起点,也是反思教学效果的基准。
教学目标的拟定就应“简洁明了、实实在在、易于达成、便于反馈”。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共10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共10篇)论文一: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这篇论文探讨了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游戏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研究动力,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通过游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理解数学概念,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论文二: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策略与方法这篇论文介绍了小学数学思维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水平。
同时,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论文三: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差异化教育这篇论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差异化教育。
通过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研究方式,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差异化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提高研究效果。
论文四: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这篇论文研究了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有效性。
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研究表明,启发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研究兴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论文五: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这篇论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和应用数学。
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论文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法这篇论文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通过利用视听、图像和互动等媒体手段,使学生更加生动地研究数学知识。
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记忆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论文七: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法这篇论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法。
问题解决教学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问题解决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论文八: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元智能教育这篇论文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元智能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3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篇一【摘要】有效的教学课堂,是数学教师永恒的追求。
本文将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摸索、实践,以情景创设的有效性,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来阐述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情景创设的有效性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教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
现就课堂教学有效性实验研究发表几点初浅的看法:1有效性教学要注重“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创设数学学习的良好情境,教育界已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然而,新课程下的一些数学课,情境只是为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有的甚至成了“说话课”,夹杂了太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
实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
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1.2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
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根据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而设计。
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论文第一部分: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一、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往往存在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方法单一、评价结果不够科学等问题。
因此,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对于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二、问题提出1.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标准不统一,导致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影响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2.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法单一,过于依赖笔试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3. 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往往注重评价结果,忽视评价过程,导致评价不能有效指导教学。
4. 教学评价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5. 教师专业素养和评价能力参差不齐,影响教学评价的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途径,以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目的1.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论依据,为教学评价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3. 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策略,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4. 提高教师评价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研究意义1. 理论意义:本研究有助于丰富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理论,为教学评价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2. 实践意义:本研究提出的实施策略,有助于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 指导意义:本研究为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提供了教学评价改革的参考,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
4. 社会效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五、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摘要】在数学教学一线,我们应该以《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贯彻学生的和谐,全面,持续地发展作为归宿和出发点,加以动手实践,探索自由,共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更多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开发新的创新能力为目的。
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相关策略做出一番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一、第一环节——情景创设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而产生问题的条件主要是好奇和怀疑,只有好奇和怀疑才可能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所以精心给学生创设情境,刻意制造悬念,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产生问题的联想,使之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显得至关重要。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第一,知识第二”是本人追求的教学理念。
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二、第二环节——自主探究本人信奉“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本人的课堂就是把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把“我要学”变成学生的一种习惯,让学生担负起自己的学习责任,把学习变成自主学习的行为。
创设情景后,让学生自己观察——猜想——实验——思考——查阅相关材料——验证——运用,能自己跳跳够得着的绝不求助于人,好好把握每一次体验的机会,让这一思想贯彻始终,形成习惯。
例如,在谈到认识人民币时,本人把本节的学习全部放给学生,留足时间,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回想人民币的相关知识,结果发现,学生知道的超乎我们的想象。
各种币值上有什么图案,怎么看防伪标志等一应俱全。
本节课大部分学生都通过自己回想、思考、体验对知识进行了系统化,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体验了我学习、我做主的乐趣,建立了自信。
三、第三环节——互助探究每一节知识全靠学生自主解决是不可能的,在学生自己充分探究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得遵循2-3-4-全班的原则进行互助探究。
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教学摘要:有人说:小学数学是一门比较容易教的学科,学生容易理解,知识也很容易掌握,只要掌握了教学的知识,考试得个100分不成问题,而其他科目就很难有学生能够考试得100分,确实,考试中也只有数学科目会有那么多的满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也有部分学生却没有达到及格水平,可见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均衡性。
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我们教师多分析、多总结,尽量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一、教师要有吸引学生的魅力小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对待事物的态度也容易发生变化,比如某位老师表扬他一下,他就会对老师感激涕零、无话不谈,上课的时候自然坐得笔直,认真听讲;而万一被批评教育了,马上就会对老师冷眼相对,上课时无精打采,东瞅西看。
所以,如果教师想让课堂生机勃勃,学生们都认真听讲,那么就必须要有吸引学生的魅力,就是让学生喜欢。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我认为应该是幽默风趣的,在课堂上会逗学生开心的,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简单有趣的,而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也不会言语鄙视或者公开批评,在生活中也愿意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融入到学生们中间,倾听他们对教学的一些看法或者要求。
教师就应该像一个“孩子王”,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振臂一呼,就会有大批的孩子一起响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带着学生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让他们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让他们对老师不再恐惧,对学习不再烦恼。
在笔者看来,教师自己要有一定的内在的知识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需求的不断增长,教师单单在课堂知识方面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
我们需要的还有对学生情感的深入教育、对教学技巧方面的不断提高,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也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转变一些传统的观念,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做自己的责任。
细分到小学数学来说,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多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多浏览教育方面的最新资讯,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以适应新时期教学的新要求。
试论小学数学课程中“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
江 苏教 育学 院学报 (自然 科学 )
Junlo J n s stt o d ct n( aua S ine ) o ra f i guI tue f u ai N t l c cs a ni E o r e
De ., 0 1 c 2 1 Vo , 7 No 6 l2 .
学过 程 中, 教 材 上 的例题 进行 教 学 时 , 当地 设 置 对 恰
释与应用的过程 , 使学 生初步学 会从 数学的角度提 出 问题 、 解 问题 , 能 综合 运 用 所学 知 识 和技 能 解 理 并
决 问题 , 展应用 意识 ; 成 解 决 问题 的一些 基 本 策 发 形 略 , 验解 决 问题 策 略 的多 样 性 , 体 发展 实 践 能力 与创
生生活, 体现了解题能力培养 的单一价值取向, 而解
决 问题从 学会 解 题 转 向 培养 应 用 意识 , 以培 养 学 生 应 用数 学 的意 识 和 数 学 思 考 与 交 流 的能 力 为 目标 . 在 新 的国标教 材 中 , “ 决 问题 ” 对 解 的呈现 方式 、 编排 思 路 等做 了较 大 的改 动. 以前 的 “ 用 题 ” 独立 于 应 是 其 他 知识 单独 编 排 的 , 其他 知识 的结合 不 够 紧密 , 与 现 在把 “ 决 问题 ” 合 于 “ 与 代 数 ” “ 间与 图 解 融 数 、空 形 ” “ 计与 概 率 ” 领 域之 中 , 把 它 作 为各 领 域 、统 等 并 解决 其相 应 的 实 际 问 题 的有 机 部 分 而 呈 现. 种 安 这
等基础知识的理解 ,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 使学生从
[ 收稿 日期 】2 1 —0 0 0 1 9— 7 [ 作者 简介]吴 长银 ( 94一) 男 , 17 , 江苏南京人 , 江苏省南京市太 阳城小学高级教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摘要:课堂教学是最为直接的教学互动的形式,是实践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途径,同时课堂教学的有效也是教学高质量的重要保证。
对于数学,特别是小学数学而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论题。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呈现一片生机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隐忧,本文在分析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仅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广大教师越来越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切实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知识内容要求的目标基础上,通过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得作为主体的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养成必备的数学能力,达到预定的教学日标。
但是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很多课堂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因此,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和分析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表现1.“照本宣科”,忽视学生主体缺少灵活性在课堂上有时会发现教师的课前准备非常充足,如大小黑板、图片、课件、测量工具等,但如此精心准备的课堂有时却是低效的,因为教师只能按既定教案上课,无法对应学生的临时课堂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虽然在‘怎么教’上下了功夫,但却忽视了学生‘怎么学’这一重要的环节,特别是没有能够深入学生内在的数学思维活动,没有高度重视学生的数学学法指导和自学能力培养,并因此而造成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被动,课堂上虽然有教师对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的单向信息的传递,却没有学生接受、理解、运用知识和方法的信息的反馈。
”2.错误理解合作学习,活动流于形式《数学课程标准》在其基木理念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的参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但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却错误理解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木质,活动流于形式。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现状及解决策略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现状及解决策略【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课堂于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开拓创新,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
其归根结底就是开展有效性教学活动。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现状;解决策略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它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所共同追求的。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采用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
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要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
真正成功有效的教学活动是能够达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赢的。
可是目前部分农村小学的现状又是什么样子呢?以下是根据我的观察谈一点粗略的看法。
一、现状分析我校地处郊县农村,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
教学数年来据我对各年级学生的课堂表现的观察发现,学生在一、二年级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也非常愿意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
但是一旦学生进入中高段学习,课堂气氛就会越来越呆板,有时甚至半天无人回答老师的提问。
后经与学生交谈得知学生大多认为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比较沉闷。
我反思近年农村的数学教育模式一直都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本题”几乎从未改变。
长久下来教师的创新意识缺乏,课堂上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不够强,而配备的多媒体设备也只是在赛教时才能充充门面,并未真正走入普通课堂。
教师和学生还是按照以前的固有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活动,教师机械的教,学生被动的学,没有将教育创新真正落到实处,甚至使用题海战术,使学生不堪重负,苦不堪言,教学效果也不明显。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由于教师没有及时的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没有清醒的认识到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评价【摘要】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状况,对当前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数学思考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更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解决问题知识与技能有效评价解决数学思考过程有效评价解决问题的情感与态度有效评价解决问题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不管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的四大学习领域,还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都离不开通过解决问题来落实。
然而从学生的课堂反馈来看,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清晰,理解表面化等情况普遍存在。
究其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落实到位。
更缺失的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评价不到位,不及时。
要提高当前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要重视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评价。
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状况,通过对学生解决问题有效性评价来正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解题策略,通过让学生亲历解题过程来激励对学习数学的信心。
通过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评价来促成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当然,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评价也是教师反思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更是进行深层次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手段。
对当前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数学思考过程。
对当前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更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在有效性评价时,我们既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的变化与发展。
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对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评价,更要关注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有效评价与反思。
一、解决问题知识与技能有效评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知识储备和解题策略的正确使用是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
由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可知,数学问题解决就是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探究新情景、寻找问题答案的思考过程。
学生掌握解决问题数学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数学问题的解决。
当然,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将无法落实。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技能必须在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长期地、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
加强对解决问题的知识性评价正是落实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通过对解决问题技能的评价是落实解决问题的基石。
我们必须把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贯穿于整个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给每个学生下发一个正方形(如下图),让学生使用这个图形尽可能地表示出各种分数。
对于每一种的表示方式,解释你是如何知道你表示的是阴影部分的14 。
学生通过自己画一画、折一折等操作,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
我就让有不同想法的同学解释是如何知道表示的是阴影部分的,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学生1:我通过上下对折再对折,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最上面就是整个正方形的14学生:我觉得学生1通过折的方法来理解是对的,我是通过观察的方法来理解14的,我的涂色方法与他的涂色表示大同小异,我是竖着涂了4格。
然后我进行了统计,这样表示的有一半左右的学生。
学生2:学生:我是这么想的,总共有16个小格子,把它平均分成4分,每一份应该是4格。
然后我把这四格沿着对角线涂。
教师:象她这样的表示的同学举手表示,统计结果是这样涂法的学生占班级人数的14 。
学生3:学生:我是把正方形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这样平均分成了四份,底下涂色的四格就是整个正方形的。
以往常常都是借助馅饼或分圆蛋糕的情境来评价学生是否理解分数概念的,如果要真正考察学生对分数的全面认识,就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并运用这一概念,在复杂的数学情景中表示出各种分数。
通过老师和学生对同学解决问题知识和技能的有效评价,学生对于练习二十二中的第十一小题涂色部分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用分数表示出来。
(如下图),对于这样的开放题,学生更能加深对几分之几的理解。
二、解决数学思考过程有效评价对于学生来说,用”思考数学”是一种需要,但更多的学生或许是能够进行数学的思考,即在面临各种数学问题中能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问题。
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进行评价,更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评价。
(1)注重评价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由于数学问题的多样性,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多样的。
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和问题的形式采用恰当的策略。
每一个学生对数学问题有独特的理解,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形成的策略应及时有效地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能灵活地选择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人教版四下数学广角例一中:同学们在全长 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例题,让学生自己自主解决植树问题。
学生有的在练习本上画线段图,有的直接计算。
大约4分钟后,我巡视学生的解题情况:有的是100÷5=20棵,大约占全班的一半,有的是100÷5=20(段), 20+1=21棵,大约是全班的四分之一……师:同学们,那这100米路,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有几段啊?生:100÷5=20段师:那么,两端都种的情况下,段数与棵数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生:栽树的棵数要比段数加1。
师:那么你想对100÷5=20棵的同学如何评价?生1:100米的小路,按5米可以平均分成20段,也就是20个间隔,少算了终点那一棵。
生2:两端都种的情况下,栽的棵数比间隔数多一,因此100÷5=20段,20+1=21棵,因此一定要准备21棵树苗。
这样教学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通过学生之间的有效评价,从而使学生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通过学生之间对于学习解决问题的有效评价,从而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正确评价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策略小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会随着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和问题方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如果我们在解决过程中,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再加上有足够自由表达自己解决问题思路的宽松氛围,给以更多的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往往会形成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策略。
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策略进行有效地评价,让不同的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让所有的学生通过有效的评价,能获得更多的解决问题策略的成功体验。
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中,我用多媒体出示学校的长方形花坛,长是6米,宽是4米,让学生自主算出这个花坛的周长。
学生经过自主的思考后:生1:我把所有的四条边统统加起来,算式是6+4+6+4=20米生2:他是一条一条把4条边加起来,我是先算两条长6+6=12,再算两条宽4+4=8,然后再加起来。
师:你们对他们的解决周长的方法有什么评价?生3:长方形的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因此第一种把长方形四条边加起来是可以的,当然也可以先算两条长,再算两条宽,然后加起来也是对的。
生4:我接生3的发言,那么既然只要算4条边的总长,我可以先算一条长加一条宽的和,然后乘2。
我的算式是(6+4)×2=20米。
学生亲历用多种方式解决长方形周长思考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长方形周长的多样性策略中进行有效地评价,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局部感悟不同方法的有效性,局部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解决问题的情感与态度有效评价英国的cockcroft报告强调”让学生成功地发展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而美国nctm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应该培养有数学素养的公民,具体提出五项目标,其中之一是”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自信心”。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问题的好奇心、求知欲是解决问题的内驱力。
如果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于后续的解决问题树立了自信。
(1)正确评价学生的质疑问难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往往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质疑问难。
虽说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但是学生在具体的质疑过程中是非常多样的,有些问题是与课堂无关的。
这就需要正确评价学生的质疑问难。
当学生面对众多需要用乘法解决问题的信息时,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展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通过互相的有效评价,修正了某些同学偏离题意的提问。
虽然学生的问题被否定,但是他那种尊重事实,勇于挑战的意识,我们给予了充分肯定的评价。
(2)正确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
因此,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时刻要监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还要不断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否正确。
所以,我们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策略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策略?”……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是学生进行自我监控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生和老师对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的评价,从而修正学生原有的错误的自我评价。
通过学生自我评价的再评价,从而形成解决问题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这正是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吕炳君《教育新理念》(案例解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3]《小学数学教学参考》三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