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三峡》 第一课时c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三峡》课件 语文版_OK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翻译: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 嶂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 阳。
7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 正午
日光,此指太阳
8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一层写三峡两岸的山。第一 句写山的长、多。两__岸__连__山_可见其长; _____略__无_可阙见处其多。第二、三句写 山的 __陡。、为高后文写江窄水急作铺 垫。
班级同学在背景音乐 的伴奏下朗读课文
4
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略无:完全没有。亭午:正午。 襄陵:漫上山陵。素湍:白色的急流。 属引:接连不断。传响:传来回声。
沿溯: 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清荣峻茂: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5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
完全没有 空缺
翻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 的地方。
9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漫上山陵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翻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 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 阻隔断了。
10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有时
即使 飞奔的马
翻译: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宣布,
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
陵,这中间有1200里,即使是骑着
1
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 范阳涿县人。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是 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 专书,但内容 非常简略。郦道元搜集了他自己游历各地的 见闻,为《水经》作注。郦道元的《水经注》 是一部有很高价值的地理学专注,而且是一 部散文佳作。课文选的是总写三峡的一段, 是全注的精华所在。三峡,指的是瞿塘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 三峡(第一课时)
26.三峡1.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感受作者笔下的三峡风光,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第一课时●重点:识记、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叠嶂.(zhàng) 曦.月(xī) 襄.陵(xiāng) 沿溯.(sù)素湍.(tuān) 绝山献.(yǎn) 飞漱.(shù) 属.引(zhǔ)3.解释下面加点词。
(1)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2)至于夏水襄.陵(上)(3)沿溯..倒影(回旋的清波) ..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4)回清(5)绝山献...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 (6)属引..凄异(接连不断)4.参照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若不是在正午或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两地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不会有这样快。
(4)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5.整体感知,填写下表。
问题一:一读,标节奏,读通文章。
请用“/”标出下列重点句子的停顿。
(1)自/三峡/七百里中(2)沿/溯/阻绝(3)或/王命急宣(4)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绝山献/多生怪柏问题二:二读,疏通文义,感知文章。
合作翻译全文,掌握以下重点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词。
(1)自.非亭午夜分古义:如果今义:自从(2)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三峡》上课课件
你看:
真美呀! 。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你看,山水相争各不相让。展开了一场 惊心动魄的大搏斗。长江紧束腰身使出浑身 力气,终于从群山中间挤出一条弯弯曲曲的 水路,奔腾咆哮勇往直前。激流冲击巨石, 跳荡出震撼天地的音响。它是那么百折不挠, 锐不可挡。
换个角度说“三峡的美”:
感受画面的动静之美: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感受画面的色彩之美: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感受画面的层次之美:如“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感受画面的映衬之美: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感受画面的呼应之美: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感受画面的点面之美: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感受画面的虚实之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感受画面的意境之美: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不按 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
1、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 最能体现长江三峡的特征,故作者将 “夏水”置于首位;2、“春冬”两季 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情趣,故合 为一体描绘;3、最后写秋天三峡的悲 凉气氛,形成配合之美。
文章结尾引用渔人之歌,有什么 作用?
总结上句,强调了猿啼的凄厉哀转,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表现力。突出 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秋 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
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 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第一课时
《三峡》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峡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并了解其地理位置和特点。
2.掌握相关的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能够简单描述三峡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
3.培养学生对美丽的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三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介绍。
2.三峡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
3.三峡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相关的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美丽的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
2.三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学生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三峡的美丽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了解三峡的大致印象,并谈论他们对三峡的了解和期待。
2. 新知讲解(20分钟)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三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包括三峡的地理位置、三峡大坝的基本情况等内容。
同时,讲解并介绍三峡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包括瞭望台、远观山水等,让学生对三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3. 听说训练(30分钟)结合教材第一课时的对话内容,进行听说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录音材料,让学生能够听懂并模仿对话中的表达方式。
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分角色进行对话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和情境,让学生在对话中运用所学表达方式进行交流。
4. 合作学习(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三峡的自然景观或文化底蕴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可以通过互相讨论和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出有关该景观或底蕴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小组报告。
5. 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保护和重视自然环境,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教材对话和小组合作,全方位培养了学生关于三峡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教学的引导,也培养了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第1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 /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下霜的早晨。
接连不断。
凄惨悲凉。
回声。
消失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
声音悲凉婉转。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精读细研
【译文】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者下霜的早 晨,树林和山涧(显示出一片)肃杀和凄寒,时 常有高处的猿猴在拉长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 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 凉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渔夫唱道:“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整体感知
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 观的。
作者是从山和水两方面描写三峡 自然景观的。
精读细研
三峡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完全没有。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
正午。
同“缺”,空隙、缺口。
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 半夜。
日光,这里指太阳。
精读细研
预习检查
读一读
quē
zhàng
xiāng
shù
略无 阙 处 重岩叠 嶂 夏水襄 陵 飞 漱
xī
bēn
sù
yǎn
不见 曦 月 乘奔御风 沿 溯 阻绝 绝
zhǔ
lì
tuān
zhuǎn
26《三峡》第一课时ppt课件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寂静有高猿长
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凄惨异常
回响、延续
(在秋天)每到雨后初晴或是结霜的早晨,树林、山涧一片清冷寂静,经
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叫声不断,凄凉怪异。(叫声)在空荡的山谷
里回荡,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出自汉代诗人佚名的《巴东三峡歌》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巫峡
长江三峡驰名中外,古代这里航道曲折
狭窄,布满暗礁险滩,水流湍急紊乱,航 行障碍重重。古诗“巴蜀雪消春涨发,何 人敢放东吴船”、“巴东三峡巫峡长,猿 鸣三声泪沾裳”,正是对当时三峡航行的 写照。
西陵峡
作者简介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 长,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曾任御史中尉,执法严峻,后为关 右大使,赴任途中为雍州刺史萧宝 夤所杀yín。他对我国的地理和当时各 地的风土景物都有一些研究,尤擅 长写景。
不以疾也( 认为 ) 林寒涧肃( 寂静 )
飞漱其间( 冲刷 ) 良多趣味(真的、实在)
素湍绿潭( 急速流动的水,或急流
)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 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 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 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26《三峡》第一课时ppt课件
三峡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 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
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三峡第一课时
读一读
三、美读练习 鼓励学生自选段落进行美读训练,并请1-2
名同学进行美读展示。 师生评议。
三峡
郦道元
导入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在国外,一个外国朋友问 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 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我常常随口吐出的 回答是:‘三峡’。”
三峡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
早在1500年前,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对 三峡风光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 短文《三峡》,看看他笔下的三峡是怎样一番景象。
3、翻译
重岩叠嶂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作业
背诵1、2段,整理关键词、句意。
结合资料、自主学习
1、把握关键词语的意思、句意。 2、画出有疑问的词、句。
二、答疑 三、巩固
测一测
1、作者( ) ,字( ),( )(朝代)( )家。他撰写的地理巨著 —— ( ),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 所作的注释。他为中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 重大贡献。
测一测
文言字词积累
2、32页1、2、3、4、5相关的练习。不 以疾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 熟练朗读课文,感受课文音韵美。 3、学习并掌握第一、二段的词义、句意。
检查
略无阙处 沿溯阻绝 飞漱其间 泪沾裳
重岩叠嶂 乘奔御风 属引凄异
不见曦月 素湍绿潭 哀转久绝
夏水襄陵 绝巘怪0——527 年),南北朝时北魏著名的散 文家、地理学家。著有《水经 注》,不仅是地理学的重要著 作,也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 散文名作。
《三峡》课件完整版
《三峡》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三峡》一文。
该文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详细描绘了长江三峡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特点。
具体内容包括:三峡的地理位置、山势、水势、四季景色及其变化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江三峡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特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和古文句式的理解。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技巧,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江三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长江三峡的地理位置、山势、水势、四季景色等。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a. 解释下列词语: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b.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三峡的地理位置:瞿塘峡、巫峡、西陵峡2. 三峡的自然风光:山势、水势、四季景色3. 文章主题思想:描绘长江三峡的美,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七、作业设计1. 解释下列词语:山峻、水湍、林寒。
2. 简要分析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为长江三峡写一段介绍词。
作业答案:1. 山峻:山势险峻;水湍:水流湍急;林寒:树林寒冷。
2. 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长江三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 1-PPT精品课件
作者写景运用了哪些方法?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 可见其凶险。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侧面表现江水迅疾。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正面描写猿啼 凄凉怪异,回声久久不绝,悲哀婉转,到处笼罩 着悲寂、凄凉的气氛。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 沾裳。’”以忧伤的渔歌作结,暗示三峡渔民 的悲惨生活,侧面表现三峡之秋的萧瑟凄凉。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课件 (两课时)1-精品教学课件ppt
质疑阅读,生成智慧
1.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依 次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的江水呢?
本文重在写水,而夏季的江水最盛,长江在 三峡段迅疾凶猛的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故作 者把“夏之水”放在首位,以体现这一特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课件 (两课时)1-精品教学课件ppt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课件 (两课时)1-精品教学课件ppt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课件 (两课时)1-精品教学课件ppt
3.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 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 化多端,摇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则蕴含其 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 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 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的抒发。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课件 (两课时)1-精品教学课件ppt
2.为什么上文写“夏水襄陵,沿溯阻 绝”,下文还会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呢?
虽然“沿溯阻绝”,但是皇帝的命令不 可违背,所以宁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行船, 才会有下文的“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课件 (两课时)1-精品教学课件ppt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课件 (两课时)1-精品教学课件ppt
《三峡》第1课时精品教案
《三峡》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郦道元基本信息,了解《水经注》相关的文学常识。
2.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熟读成诵。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养成积累常用文言实词的习惯。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熟读成诵。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养成积累常用文言实词的习惯。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同学们,你们留意过10元纸币吗?我国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的背面印的就是三峡风光,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三峡吧。
老师播放PPT中的视频资料。
三峡风光历来为人称颂,今天让我们跟随郦道元,一起去欣赏一番吧。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新课学习。
二、夯实基础1.郦道元简介郦道元(约470-527),北魏地理学家。
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郦道元曾随北魏孝文帝巡视北方各地,因官职之便,得以游历黄淮地区。
他一生勤于读书和著述。
《魏书》中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
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
”但除《水经注》外,其余著作都已亡佚。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郦道元的基本信息,拉近学生与郦道元之间的距离;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
2.《水经注》简介《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水经》所作的注文。
《水经》全书1万余字,郦道元的《水经注》则有40卷,全文超过《水经》20余倍,涉及的河流近于《水经》的10倍。
《水经注》以河川为纲,记述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自然地理中的水文地理、地貌和生物地理;人文地理中的城市地理、民族地理、文化地理和农业地理等。
此外,也有较多沿革地理和地名的资料。
《水经注》描述的地域范围,大体上是西汉王朝的辖境,部分涉及域外,例如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南半岛以及朝鲜半岛南部。
第10课《三峡》第一课时课件(共39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导学建议· 教师可在课前先准备一些关于“三峡”的视频或图片,让
学生融入情境。
预习导学
1.走近作者。 郦道元,字 善长 ,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南北 朝 (朝代)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预习导学
郦道元年少时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 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 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 水经 注 》四十卷。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 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郦道元可以说是我 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 《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
曦( xī )
襄( xiāng )
溯( sù )
御( yù )
涧( jiàn )
( yǎn )
漱( shù )
湍( tuān )
啸( xiào )
属( zhǔ )
拓展:“溯”的形近字“朔”的字音读 shuò ,可以组词为
“ 朔方 ”;“属”的另一字音读 shǔ ,可以组词为
“ 家属 ”。
预习导学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略.无.阙处(完全没有 ) (2)重岩叠嶂.(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 (3)夏水襄.陵( 漫上,冲上 ) (4)不见曦.月( 日光,这里指太阳 )
素养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在反复朗 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 3.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采用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写作 方法描写景物的方式,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重点: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情境预设
美丽的三峡吸引了多少人为之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 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俊美。而北魏著名 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以其精妙的笔法揭开了三峡神秘的面 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郦道元,去游览那雄伟壮丽的长江 三峡吧。
《三峡》第一课时教案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积累文中重要词语的读音及解释;
2.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 疏通文意, 整体感知课文。
三、自学自测:
(一)、自学导航:
1、本文选自《》,作者是___,他是我国___杰出的___家、___家,他所著的《____》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___、____、____。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完成《高效课堂》中“基础积累”1。
曦月()沿溯()素湍()飞漱()
泪沾裳()属引()叠嶂()
2.教师点拨重点语句的朗读停顿。
第1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组内交流自己把握不准的词句或者你认为重点的词语。
预设:自三峡七百里、自非亭午、阻绝、或、虽、良多、长啸、凄异、
哀转久绝
3.展示交流:
第1.2、3、4组分别负责翻译一到四段。
第五负责一二段的理解、第六组负责三四段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应该怎样翻译文章:
1.课文下面的注释
2、根据语境去推测,如“奔”“长啸”
课题
26.三峡
主备人
邵伟华
备课时间
2014
第一课时
备课组长签名
教研组长签名
教学内容
个性化备课
教
学
目
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注释,重点掌握“略无、奔、清荣峻茂、良、属引”等词语,进而疏通文意。
3、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三峡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设计
个性补充
第一课时
一、说三峡
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6300多公里。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用自己的所见撩开了三峡神秘的面纱,今天,让我们跟随郦道元的脚步,一起来领略三峡美丽的风光吧!(板书文题)(多媒体显示《三峡》图,标题、作者)
课题
27三峡
总第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2.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与态度: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略无阙曦月至于襄沿溯或不以漱良属引
(5)比较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沿溯阻绝绝yan多生怪柏哀转九绝
(6)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1)媒体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如:第1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第2段:至于/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第4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请一学生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朗读《三峡》的现代文。(媒体配动画,音乐图片)
二、读三峡
1、配课文朗读;(媒体)
2、给学生相关材料,让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以下媒体出示)
(1)郦道元,北魏、,本文选自他写的《》。
(2)三峡,指长江上游的、、。
(3)读准下列词语的音;
重岩叠嶂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朝发白帝素湍绿潭飞漱其间属引凄异
(2)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作业
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