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习惯和文化差异对中日语言交流的影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国文化干扰为例[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6):43
—44.
(责任编辑:刘东旭)
万方数据
母语习惯和文化差异对中日语言交流的影响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赵嫦虹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2010,29(10) 0次
本文从考察红色的英汉互译着手,确定英汉互译时文化差异对红色的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的影响,从而在翻译时对文化差异进行处理,采取直译和 意译两种方法,全面了解红色的英汉互译。通过对比法笔者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红”的文化差异,说明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等方面 的差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有很多不同,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别,可以发现意译在文化词语的翻译上具有优势,意译有助于文化的传递。 因此,了解并掌握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对中外文化交流及翻译实践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4条) 1.天沼寧.大坪一夫.水谷修 日本語音声学 1983 2.古田暁 異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キーワード 1995 3.许慈惠 强烈的自他意识体现的日语语法特征 2007(6) 4.陈岩 谈汉语母语日语学习者常见的误用--以母语及本国文化干扰为例 2007(6)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白阳明 “Red”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方法 2008
一162~
法结构将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和他律性行为属性充分地体现 在了语言表达特征上。
(二)“主动”的中国人 与日本人正好相反,中国人更重视主体性和个人意识。 我们从小就经常被教育要有“主人翁意识”。在中国人看 来,“被动”、缺乏“主见”都是不可取的缺点。这种强烈的自 我意识在语言表达上的体现之一就是中国人对能动态和他 动词的大量使用,汉语中也很少省略主语。这就造成中国的 日语初学者讲日语时过多地使用能动态和他动词表达,缺乏 省略主语的意识。例如: ⑦妹C土私刃穸一专老食弋允。 ⑧山老兄圭L,允。 ⑨贵方C士匕‘二飞行善圭守力、。 事实上以上三个例句改为以下表达更符合日语的语言 习惯。 ④私。夕一等C土妹I:食弋岛札允。 ⑧山舻兄之妾L允。 ⑩Z二八行参毫亨加。 以上情况是中国的日语初学者经常出现的误用现象【4】。 另外,中国人在用日语表达时还经常忽略授受关系的运 用,例如例句③就是这种情况,改为例句⑤的表达方式才更 自然。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人就没有表达谢意的方式。中 国人在表达谢意时往往是先以对方的能动态方式把客观事 件内容叙述完,然后再以自己的能动态方式表达谢意。例 如: ⑩您能帮忙,万分感谢! 中国人这种能动性和自我意识特征明显的日语表达往 往会给日本人一种强硬冷漠的感觉,自然在无形中或多或少 地伤害了对方的感情,进而妨碍了彼此的顺利交流。 中国人和日本人尽管在很多方面都有共同之处,语言上 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毕竟两个民族在意识形态和文化背 景上还是存在极大的差异,由此形成各自不同的语言习惯和 表达方式特征是不容忽视的。互相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 习惯,尽可能考虑对方的感受,理解对方的立场,这样才能最 大可能地避免误会,使交流更为顺畅。同时,真正了解日本 文化,对日语的学习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学会 “换位思考”是日语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文化差异造成的不恰当表达
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并不都是语法上的错误表达,有很多 时候在甸子结构和语法规则上完全正确的表达在日本人昕 来却很别扭,例如:
③友逵力。私老助C于交L允。 ④先生;耋私卺叱I)未L允。 以上的句子单纯从语言本身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错误, 然而实际上日本人对于以上的情况更可能采用下面的表达 方式: ⑤友逵力j助C于【<札交乙允。 ⑥先生汇叱岛扎袁L允。 造成这种表达方式差异的根本原因已经超越了语言本 身的种种规则,是在更高层次上的价值观、民族性等文化层 面的差异。 (一)“被动”的日本人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非常重视民族内部的和睦。日本学 者古田晓认为,日本人把自己所属的社会共同体叫做r世 同j,对于日本人来说,r世嗣J是存在于自己外部,能够对自 己进行约束和评判的一个令人敬畏的事物。人只有依附于 r世同j这个集团才能正常生活胆J。实际上现代日本人身上 所体现出的强烈的集团意识和他律性行为特征正是这一传 统文化意识的具体表现。具体来说,很多时候日本人的行为 标准是看该行为是否有利于自己所属集团的利益;与他人交 往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避免与对方发生摩擦。因为无论是 与集团内部成员的摩擦还是与集团外部对象的摩擦,都有可 能对自己和自己所属集团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日本人在与 他人交流时特别关照对方的心理感受,语言表达的潜在核心 往往不在自己而在对方。受这一心理意识的支配,日本人在 语法结构上更喜欢用被动语态、自动词、授受关系表达等。 当句子的主语是第一人称或疑问句中第二人称作主语时,经 常将主语省略¨]。相对于能动态、他动词和主语的完整表 述,被动态、自动词和省略主语的表达方式刻意淡化了主体 的能动性,更具备客观陈述的语感,比较符合日本人不强调 “自我”,顾及对方心理感受的行为准则。授受关系的表达 方式更加体现出日本人对对方或他人的感恩心理。这些语
事实证明,在实际语境当中,我们决不能完全按照母语 一Fra Baidu bibliotek对应地去表达自己和理解对方,因为并不是所有场合的 语言交流都可以在词汇上一一对应的。
语言上不能很好地沟通,自然很容易发生误会。这就要 求我们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一方面尽量避免自己出现错误的 语言表达,另一方面还要时刻意识到对方还不能完全理解自 己的语言方式。应尽可能地体会对方的意图,同时也给对方 留出更大的表达空间。
3.期刊论文 刘学丰 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
各民族、国家、地域由于种种原因必然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不同民族、国家、地域的文化又都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活动产生着不 可避免的影响.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4.会议论文 赵嘉嘉 电视新闻的汉英翻译 2008
收稿日期:2010—09—09 作者简介:赵嫦虹(1973一),女,江苏苏州人,讲师,硕士,从事日语教学及日语语言文学研究。
..——161-———
万方数据
【<圮墨I、。J日本人听了肯定会觉得莫名其妙,无法理解拜 访的主人为什么让自己“慢慢地走”。还有日本人常常挂在 嘴边的r中承耋世尢J,我们中国人的第一理解是道歉,而实 际上日本人也经常用它来表示谢意。而且有些场合用r亨再 圭世允j表示感谢要比r南1)舻匕弓‘=苔-、圭中j更自然、更 贴切。
参考文献: [1]天沼事,大坪一夫,水谷修.日本帮音声学[M].东京:<
乃L,招出版,1983:113. [2]古田晓,等.具文化j三工二穸一≯丑y?专一T7一F
[M].东京:有斐阉,1995:12. [3]许慈惠.强烈的自他意识体现的日语语法特征[J].日语
学习与研究,2007,(6):6. [4]陈岩.谈汉语母语日语学习者常见的误用——以母语及
2010年10月 第29卷第10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eafion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0.10.063
0et.2010 V01.29 No.10
母语习惯和文化差异对中日语言交流的影响
另一方面,日本人由于没有音节内部声调变化的发音习 惯,往往很难掌握我们汉语里的二、三、四声,经常会习惯性 地把这些声调都发成一声。曾经有一位日本留学生在饭店 里把“主食”说成“猪食”,闹出了大笑话。而且我们也经常 听到日本人说汉语时,遇到二声和三声的字,很多人都会发 音生硬,尤其三声的汉字在降调与升调之间的转折非常吃 力。这也是由于日语中没有音节内部高低变化,日本人很难 马上掌握这种发音方式的缘故。
(一)发音规律 首先,从发音来看,日语音调的高低变化是音节与音节 之间的变化,而汉语则是音节内部的高低变化…。 例如:日语教学中经常用来给学生讲解声调(7,夕七y 卜)的两个词——r椅j和r箸J。两个词的读音都是 r HASHI_],但前后两个音节之间的声调高低正好相反。前者 第一个音节rHAJ低,第二个音节rSHIJ高,在日语声调分类 中称为“尾高型”;后者第一个音节r HAA高,第二个音节 rSHI/低,在日语声调分类中称为“头高型”。无论是头高 型”的『箸J还是“尾高型”r橘j,其声调高低变化的转折点都 在第一个音节rria/与第二个音节rSHIJ之间,是音节与音 节之间的变化。 与日语不同,汉语的声调变化是在音节内部发生的,也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声变化。例如:同一个音节r MaJ就
在世界上的众多语种当中,日语和汉语往往被认为是极 其相似的语言,因而人们通常以为中国人和日本人彼此学习 和掌握对方的语言应该并非难事。的确,这两种语言同样都 是东方语言,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日语又是在学习引用了 汉语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日语中有很多文字、词汇、表达 方式都和汉语十分相近甚至完全相同。但实际上,从语言的 分类来说,汉语属于孤立语,而日语属于粘着语,两种语言的 属性特征完全不同。作为--t-]J'b语,无论是中国人对日语的 运用,还是日本人对中文的运用,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中图分类号:H3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0)10-0161-02
学日语的人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与日本人交流时,多 多少少会存在一些沟通上的障碍,甚至有时会引起一些不必 要的误会。而造成这些障碍和误会的原因有时是语言表达 的错误,有时却是超出语言层面的文化上的差异。
一、母语习惯造成的语言表达错位
2.期刊论文 杨远 浅析中西方语言的表达及其文化差异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9)
欧美各国都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目标,而交际能力的构建与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有极大关系,因为对 目标语国家的社会、经济、风土人情的学习和了解,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本文着手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交流形式、文化差异,明确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可以有“妈”、“麻”、“马”、“骂”四个声调,这四个声调的高 低变化都是在音节r MAJ的内部实现的。
有些中国学生在刚开始学日语时,会把短音说成长音,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受母语影响,在音节内部读出了 高低变化,这样在日语里只能理解为两个音节。例如有个别 日语初学者把n南(a)I)(fi)圭(ma)亨(su)J J读成f南 (a)I)(ri)童南(maa)亨(8U)j,就是因为原本该在rMAJ 和rsuJ之间发生的降调却移到了音节rMAJ的内部。
(二)词汇对应 两种语言的词汇独立存在时可以一一对应,但落实到实 际运用中却未必都能一一对应。例如日语中表示时间、空间 终点的格助词r主℃J,初学日语的人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 ①授棠C壹11暗圭℃终扣I)圭寸。× 这是因为在汉语里我们习惯性地说“到……时候结 束”。但是在日语里既然r圭℃J表示的是截止时间点,那么 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发生的行为或事件就必须是可持续的,而 例句①当中的r终扔I)丧寸j(结束)很明显是一个瞬间动词, 无法与r圭XT"j搭配使用。这句话的正确Et语表达应该是: ②授棠C耋11畴5:终:b 1)交中。 另外,中国人在送别来访的客人时常常会说“请慢走!” 这一说法如果一一对应地说成日语就变成了r印'<I)步k、
本文从句型特点,词汇选择,文化差异,语序差异,以及原稿删改等方面出发,在电视新闻汉英翻译实践中,探讨影响电视英语新闻汉英翻译的三 个问题,即报刊和电视英语新闻的差异;中英文的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的差异;以及原稿质量,从而对电视新闻汉译英的规律进行摸索。
赵嫦虹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摘要:中国人学日语除了词汇、语法等语言表层的知ie,e.,l-,还会受到母语习惯和两国文化差异等深层因素
的影响。其中包括音调高低变化规律的母语影响和词汇意义的机械性对应造成的不恰当表达,还有能动性与他动
性的社会文化特征所带来的语言表达障碍。
关键词:语言*-7惯;文化差异;音调变化;词汇对应;主动;被动
—44.
(责任编辑:刘东旭)
万方数据
母语习惯和文化差异对中日语言交流的影响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赵嫦虹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2010,29(10) 0次
本文从考察红色的英汉互译着手,确定英汉互译时文化差异对红色的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的影响,从而在翻译时对文化差异进行处理,采取直译和 意译两种方法,全面了解红色的英汉互译。通过对比法笔者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红”的文化差异,说明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等方面 的差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有很多不同,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别,可以发现意译在文化词语的翻译上具有优势,意译有助于文化的传递。 因此,了解并掌握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对中外文化交流及翻译实践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4条) 1.天沼寧.大坪一夫.水谷修 日本語音声学 1983 2.古田暁 異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キーワード 1995 3.许慈惠 强烈的自他意识体现的日语语法特征 2007(6) 4.陈岩 谈汉语母语日语学习者常见的误用--以母语及本国文化干扰为例 2007(6)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白阳明 “Red”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方法 2008
一162~
法结构将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和他律性行为属性充分地体现 在了语言表达特征上。
(二)“主动”的中国人 与日本人正好相反,中国人更重视主体性和个人意识。 我们从小就经常被教育要有“主人翁意识”。在中国人看 来,“被动”、缺乏“主见”都是不可取的缺点。这种强烈的自 我意识在语言表达上的体现之一就是中国人对能动态和他 动词的大量使用,汉语中也很少省略主语。这就造成中国的 日语初学者讲日语时过多地使用能动态和他动词表达,缺乏 省略主语的意识。例如: ⑦妹C土私刃穸一专老食弋允。 ⑧山老兄圭L,允。 ⑨贵方C士匕‘二飞行善圭守力、。 事实上以上三个例句改为以下表达更符合日语的语言 习惯。 ④私。夕一等C土妹I:食弋岛札允。 ⑧山舻兄之妾L允。 ⑩Z二八行参毫亨加。 以上情况是中国的日语初学者经常出现的误用现象【4】。 另外,中国人在用日语表达时还经常忽略授受关系的运 用,例如例句③就是这种情况,改为例句⑤的表达方式才更 自然。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人就没有表达谢意的方式。中 国人在表达谢意时往往是先以对方的能动态方式把客观事 件内容叙述完,然后再以自己的能动态方式表达谢意。例 如: ⑩您能帮忙,万分感谢! 中国人这种能动性和自我意识特征明显的日语表达往 往会给日本人一种强硬冷漠的感觉,自然在无形中或多或少 地伤害了对方的感情,进而妨碍了彼此的顺利交流。 中国人和日本人尽管在很多方面都有共同之处,语言上 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毕竟两个民族在意识形态和文化背 景上还是存在极大的差异,由此形成各自不同的语言习惯和 表达方式特征是不容忽视的。互相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 习惯,尽可能考虑对方的感受,理解对方的立场,这样才能最 大可能地避免误会,使交流更为顺畅。同时,真正了解日本 文化,对日语的学习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学会 “换位思考”是日语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文化差异造成的不恰当表达
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并不都是语法上的错误表达,有很多 时候在甸子结构和语法规则上完全正确的表达在日本人昕 来却很别扭,例如:
③友逵力。私老助C于交L允。 ④先生;耋私卺叱I)未L允。 以上的句子单纯从语言本身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错误, 然而实际上日本人对于以上的情况更可能采用下面的表达 方式: ⑤友逵力j助C于【<札交乙允。 ⑥先生汇叱岛扎袁L允。 造成这种表达方式差异的根本原因已经超越了语言本 身的种种规则,是在更高层次上的价值观、民族性等文化层 面的差异。 (一)“被动”的日本人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非常重视民族内部的和睦。日本学 者古田晓认为,日本人把自己所属的社会共同体叫做r世 同j,对于日本人来说,r世嗣J是存在于自己外部,能够对自 己进行约束和评判的一个令人敬畏的事物。人只有依附于 r世同j这个集团才能正常生活胆J。实际上现代日本人身上 所体现出的强烈的集团意识和他律性行为特征正是这一传 统文化意识的具体表现。具体来说,很多时候日本人的行为 标准是看该行为是否有利于自己所属集团的利益;与他人交 往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避免与对方发生摩擦。因为无论是 与集团内部成员的摩擦还是与集团外部对象的摩擦,都有可 能对自己和自己所属集团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日本人在与 他人交流时特别关照对方的心理感受,语言表达的潜在核心 往往不在自己而在对方。受这一心理意识的支配,日本人在 语法结构上更喜欢用被动语态、自动词、授受关系表达等。 当句子的主语是第一人称或疑问句中第二人称作主语时,经 常将主语省略¨]。相对于能动态、他动词和主语的完整表 述,被动态、自动词和省略主语的表达方式刻意淡化了主体 的能动性,更具备客观陈述的语感,比较符合日本人不强调 “自我”,顾及对方心理感受的行为准则。授受关系的表达 方式更加体现出日本人对对方或他人的感恩心理。这些语
事实证明,在实际语境当中,我们决不能完全按照母语 一Fra Baidu bibliotek对应地去表达自己和理解对方,因为并不是所有场合的 语言交流都可以在词汇上一一对应的。
语言上不能很好地沟通,自然很容易发生误会。这就要 求我们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一方面尽量避免自己出现错误的 语言表达,另一方面还要时刻意识到对方还不能完全理解自 己的语言方式。应尽可能地体会对方的意图,同时也给对方 留出更大的表达空间。
3.期刊论文 刘学丰 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
各民族、国家、地域由于种种原因必然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不同民族、国家、地域的文化又都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活动产生着不 可避免的影响.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4.会议论文 赵嘉嘉 电视新闻的汉英翻译 2008
收稿日期:2010—09—09 作者简介:赵嫦虹(1973一),女,江苏苏州人,讲师,硕士,从事日语教学及日语语言文学研究。
..——161-———
万方数据
【<圮墨I、。J日本人听了肯定会觉得莫名其妙,无法理解拜 访的主人为什么让自己“慢慢地走”。还有日本人常常挂在 嘴边的r中承耋世尢J,我们中国人的第一理解是道歉,而实 际上日本人也经常用它来表示谢意。而且有些场合用r亨再 圭世允j表示感谢要比r南1)舻匕弓‘=苔-、圭中j更自然、更 贴切。
参考文献: [1]天沼事,大坪一夫,水谷修.日本帮音声学[M].东京:<
乃L,招出版,1983:113. [2]古田晓,等.具文化j三工二穸一≯丑y?专一T7一F
[M].东京:有斐阉,1995:12. [3]许慈惠.强烈的自他意识体现的日语语法特征[J].日语
学习与研究,2007,(6):6. [4]陈岩.谈汉语母语日语学习者常见的误用——以母语及
2010年10月 第29卷第10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eafion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0.10.063
0et.2010 V01.29 No.10
母语习惯和文化差异对中日语言交流的影响
另一方面,日本人由于没有音节内部声调变化的发音习 惯,往往很难掌握我们汉语里的二、三、四声,经常会习惯性 地把这些声调都发成一声。曾经有一位日本留学生在饭店 里把“主食”说成“猪食”,闹出了大笑话。而且我们也经常 听到日本人说汉语时,遇到二声和三声的字,很多人都会发 音生硬,尤其三声的汉字在降调与升调之间的转折非常吃 力。这也是由于日语中没有音节内部高低变化,日本人很难 马上掌握这种发音方式的缘故。
(一)发音规律 首先,从发音来看,日语音调的高低变化是音节与音节 之间的变化,而汉语则是音节内部的高低变化…。 例如:日语教学中经常用来给学生讲解声调(7,夕七y 卜)的两个词——r椅j和r箸J。两个词的读音都是 r HASHI_],但前后两个音节之间的声调高低正好相反。前者 第一个音节rHAJ低,第二个音节rSHIJ高,在日语声调分类 中称为“尾高型”;后者第一个音节r HAA高,第二个音节 rSHI/低,在日语声调分类中称为“头高型”。无论是头高 型”的『箸J还是“尾高型”r橘j,其声调高低变化的转折点都 在第一个音节rria/与第二个音节rSHIJ之间,是音节与音 节之间的变化。 与日语不同,汉语的声调变化是在音节内部发生的,也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声变化。例如:同一个音节r MaJ就
在世界上的众多语种当中,日语和汉语往往被认为是极 其相似的语言,因而人们通常以为中国人和日本人彼此学习 和掌握对方的语言应该并非难事。的确,这两种语言同样都 是东方语言,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日语又是在学习引用了 汉语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日语中有很多文字、词汇、表达 方式都和汉语十分相近甚至完全相同。但实际上,从语言的 分类来说,汉语属于孤立语,而日语属于粘着语,两种语言的 属性特征完全不同。作为--t-]J'b语,无论是中国人对日语的 运用,还是日本人对中文的运用,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中图分类号:H3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0)10-0161-02
学日语的人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与日本人交流时,多 多少少会存在一些沟通上的障碍,甚至有时会引起一些不必 要的误会。而造成这些障碍和误会的原因有时是语言表达 的错误,有时却是超出语言层面的文化上的差异。
一、母语习惯造成的语言表达错位
2.期刊论文 杨远 浅析中西方语言的表达及其文化差异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9)
欧美各国都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目标,而交际能力的构建与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有极大关系,因为对 目标语国家的社会、经济、风土人情的学习和了解,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本文着手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交流形式、文化差异,明确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可以有“妈”、“麻”、“马”、“骂”四个声调,这四个声调的高 低变化都是在音节r MAJ的内部实现的。
有些中国学生在刚开始学日语时,会把短音说成长音,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受母语影响,在音节内部读出了 高低变化,这样在日语里只能理解为两个音节。例如有个别 日语初学者把n南(a)I)(fi)圭(ma)亨(su)J J读成f南 (a)I)(ri)童南(maa)亨(8U)j,就是因为原本该在rMAJ 和rsuJ之间发生的降调却移到了音节rMAJ的内部。
(二)词汇对应 两种语言的词汇独立存在时可以一一对应,但落实到实 际运用中却未必都能一一对应。例如日语中表示时间、空间 终点的格助词r主℃J,初学日语的人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 ①授棠C壹11暗圭℃终扣I)圭寸。× 这是因为在汉语里我们习惯性地说“到……时候结 束”。但是在日语里既然r圭℃J表示的是截止时间点,那么 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发生的行为或事件就必须是可持续的,而 例句①当中的r终扔I)丧寸j(结束)很明显是一个瞬间动词, 无法与r圭XT"j搭配使用。这句话的正确Et语表达应该是: ②授棠C耋11畴5:终:b 1)交中。 另外,中国人在送别来访的客人时常常会说“请慢走!” 这一说法如果一一对应地说成日语就变成了r印'<I)步k、
本文从句型特点,词汇选择,文化差异,语序差异,以及原稿删改等方面出发,在电视新闻汉英翻译实践中,探讨影响电视英语新闻汉英翻译的三 个问题,即报刊和电视英语新闻的差异;中英文的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的差异;以及原稿质量,从而对电视新闻汉译英的规律进行摸索。
赵嫦虹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摘要:中国人学日语除了词汇、语法等语言表层的知ie,e.,l-,还会受到母语习惯和两国文化差异等深层因素
的影响。其中包括音调高低变化规律的母语影响和词汇意义的机械性对应造成的不恰当表达,还有能动性与他动
性的社会文化特征所带来的语言表达障碍。
关键词:语言*-7惯;文化差异;音调变化;词汇对应;主动;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