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重点难点汇总
三年级数学考试重点难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考试重点难点总结三年级数学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是每位学生学习旅程中的关键环节。
作为一门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三年级数学不仅关注基本的计算技能,更注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首先,三年级数学的重点之一是掌握加减法的技巧。
在这一阶段,学生们通常会学习到三位数的加减法以及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这要求学生不仅能进行准确的计算,还要理解运算的意义,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将这些技巧灵活应用。
比如,当他们遇到“如果一个商店有325个苹果,卖掉了178个,还剩下多少个?”这样的题目时,需要通过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另一个重要的考点是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
学生们需要学习乘法的口诀,并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除法则是乘法的逆运算,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例如,面对“如果每袋有4个苹果,6袋一共多少个苹果?”这样的问题,学生必须运用乘法解决。
此外,简单的除法题目,如“2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得到多少个?”则需要掌握除法技巧。
分数的概念也是三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难点。
学生们开始接触到简单的分数,如1/2、1/4等,并学习如何将这些分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例如,学生可能会遇到“如果一个蛋糕被切成了4份,你吃了其中的1份,那么剩下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需要通过分数的知识来解决。
几何知识也是三年级数学考试的一个重点。
学生们会学习到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并理解它们的特征,如边的数量和角的大小。
此外,学生还会学习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属性以及如何进行计算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最后,数据处理和统计也是三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学生们会学习如何收集、整理和解释数据,常见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和饼图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能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例如,学生可能会遇到“在一周内的气温变化图表中,哪个天的气温最高?”这样的题目,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

一、数的概念和运算:
1.认识和操作数的基本概念,如数的定义、正数、负数、整数、分数、小数等;
2.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最基本的四则运算,如加减乘除,以及基础的分
数加减法;
3.加深对乘除法的掌握,根据题意准确地分析问题,加深对四则运算
规则的理解;
4.能够根据题意,准确地分析问题,正确运用四则运算规则解决问题。
二、计量和几何:
1.掌握和运用计数的方法,如认识数的大小、用数判断大小等;
2.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计量方法,如重量、长度、容量、时间等;
3.掌握和运用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4.掌握和运用基本的几何变换,如平移、缩放、旋转等。
三、概率:
1.掌握概率的概念;
2.理解和计算抛掷普通骰子的概率;
3.掌握和理解概率的名词术语,如样本空间、事件、偶然性、联立事件、概率的计算等;
4.熟练掌握常见的概率问题的解法,如彩票问题、投骰子问题、扔硬
币问题等。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免费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免费三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一)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0的乘法。
连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0除以一个数。
用乘法验算除法。
连除。
(2)两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乘法验算。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
(3)四则混合运算。
两步计算的式题。
小括号的使用。
(4)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
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量与计量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周长的含义。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四)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
例如记录10天内的天气情况,分类整理,并作简单分析。
小学数学不好怎么提升对于刚入门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个很模糊的概念;或者,数学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口袋里的零花钱罢了,所以数学学得再好似乎都不影响正常生活。
久而久之,这门功课就被淡忘,因而就学不好了。
所以应当从培养兴趣开始。
一、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作为老师,要善于诱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2、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
这样既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孩子的思考。
3、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
学生产生疑惑,探求真理的愿望,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
4、诱发求知欲。
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契点。
二、发散思维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重点难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重点难点一、整数的加减乘除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三年级数学的基础,但在应用中常常出现一些易错的情况。
以下是易错题重点难点:1.1 加法中的进位问题:在进行整数的加法运算时,如果相加的两个数的个位数之和超过10,就会产生进位。
学生容易忽略进位的情况,导致计算错误。
1.2 减法中的退位问题:减法运算中,如果个位数相减时不够减,则需要向前退位。
学生可能会忘记向前退位,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1.3 乘法中的错位问题:乘法是两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
但学生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常常出现错位的情况。
比如,将个位数和十位数颠倒相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1.4 除法的余数问题:除法运算中,除不尽时会产生余数。
学生容易忽略余数的情况,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二、分数的加减乘除三年级下册开始学习分数的加减乘除,这是一个相对较难的知识点。
以下是易错题重点难点:2.1 加减法中的通分问题:分数的加减法需要先进行通分,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变为相同的数。
学生可能会在通分时出现错误,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2.2 乘法中的分数化简问题:分数的乘法需要将分数化简到最简形式。
学生容易忽略分数化简的步骤,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2.3 除法中的分数倒置问题:分数的除法需要将除数倒置,再进行乘法运算。
学生可能会在倒置分数时出现错误,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三、面积和周长的计算三年级下册开始学习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这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
以下是易错题重点难点:3.1 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需要将长和宽相乘。
学生可能会在长方形面积计算时颠倒长和宽的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3.2 正方形面积计算问题: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方形类似,但学生可能会在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忘记将边长相乘,仅仅求乘积一次,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3.3 周长计算问题:计算周长时需要将所有边的长度相加。
学生可能会忽略某些边的计算,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四、代数式的展开和计算三年级下册开始学习代数式的展开和计算,这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
三年级数学上册难点和重点题型

三年级数学上册难点和重点题型一、前言在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这对于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三年级数学上册的难点和重点题型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学生和教师有所帮助。
二、难点部分1. 数的拆分与组合在三年级数学上册中,学生将学习到数的拆分与组合的概念,这是个抽象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内容。
对于数字10,学生需要学会将其拆分为两个数的组合,如5+5、4+6等。
这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提出了挑战。
2. 位值的概念位值的概念是三年级数学上册中比较困难的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理解个位、十位和百位等概念,并在实际计算中进行正确的位值运算。
这需要学生对位值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较强。
3. 分数的初步认识在三年级数学上册中,学生还将接触到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概念相对抽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学生需要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并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
三、重点题型1. 加减法的运算在三年级数学上册中,加减法的运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型。
学生需要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包括进位、借位等内容。
学生还需要学会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乘法口诀的掌握乘法口诀是三年级数学上册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2~9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3. 数量的比较和排序数量的比较和排序也是三年级数学上册中的重点题型。
学生需要学会比较不同数值的大小,并进行正确的排序。
这既考验了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挑战。
四、总结通过对三年级数学上册难点和重点题型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数的拆分与组合、位值的概念、分数的初步认识等内容是学生较难掌握的部分,而加减法的运算、乘法口诀的掌握、数量的比较和排序等内容则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题型。
希望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能够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这些内容,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
四、总结通过对三年级数学上册难点和重点题型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数的拆分与组合、位值的概念、分数的初步认识等内容是学生较难掌握的部分,而加减法的运算、乘法口诀的掌握、数量的比较和排序等内容则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题型。
三年级数学作业中的重点和难点解析

三年级数学作业中的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内容常常成为学生的关注焦点,同时也是家长和老师们关心的难点。
数学作业中的重点和难点往往涉及到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这些概念的能力。
这篇文章将从教育的角度解析三年级数学作业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三年级数学的重点通常包括加减法的运算技能、乘法和除法的基础概念、几何图形的认识,以及简单的应用题解决能力。
每一个重点都有其独特的难点,需要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逐步掌握相关的技巧。
首先,加减法的运算技能是三年级数学的基础。
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然而,当运算涉及到多位数时,问题就会变得复杂。
许多学生在面对大数的加减时,容易犯错。
比如在进行进位和退位时,常常出现计算错误。
这就需要学生对加减法的每一步骤都有清晰的理解,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接下来,乘法和除法的基础概念是三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乘法的基本乘法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在这一阶段,学生常常会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将乘法和除法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举个例子,当面对“如果每袋有6个苹果,那么10袋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问题时,学生需要能够理解乘法的实际意义,并将其运用到问题解决中。
解决这类问题时,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都会受到考验。
几何图形的认识也是三年级数学的一个重点。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
难点在于如何准确地识别和分类这些图形,特别是在复杂的图形组合中。
许多学生在处理这些图形时,可能会混淆不同的图形,或者在测量角度和边长时出现误差。
因此,老师和家长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并提升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除了上述重点内容,应用题的解决能力也是三年级数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用题通常涉及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加减法、乘法、除法等运算技巧。
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难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难点归纳
1.两位数和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
-重点在于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规则,能熟练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三位数、三位数加三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运算。
2.多位数乘一位数:
-重点是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能正确计算并书写乘法竖式。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学习面积的基本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长×宽和边长×边长),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认识分数的初步概念(部分教材在三年级下册引入):
-掌握分数的读写,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5.数据分析:
-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如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从中获取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6.解决问题的策略: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7.年、月、日时间单位的认识:
-区分平年和闰年的概念,掌握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学会计算经过的天数等。
8.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运动: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会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理解平移、旋转和翻折等基本图形变换的概念。
小学三年级数学难题整理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难题整理总结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数学知识开始逐渐深入,难度也逐渐增加。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数学难题,本文将对小学三年级数学难题进行整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难点知识。
一、加法与减法难题1. 加法无进位难题某校举行运动会,一班100名同学参加比赛,另一班有85名同学参加比赛。
请问两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解答:将两个数字进行竖式计算,按位相加,可以得到答案185。
2. 减法难题小明有一块长为20厘米的木棍,他想要剪成两段,一段长为13厘米,那么另一段长多少?解答:用木棍的长度减去给定的长度,即20-13=7。
所以,另一段的长度为7厘米。
二、乘法与除法难题1. 乘法难题一个箱子里有8本相同的书,共有多少页?解答:由于每本书的页数相同,只需要将书的页数乘以书的数量即可得到答案。
如果每本书有80页,那么8本书共有80 * 8 = 640页。
2. 除法难题某商店有64支铅笔,每盒装有8支铅笔。
请问需几盒铅笔才能将64支铅笔全部装完?解答:将总数除以每盒装的数量,即64 ÷ 8 = 8。
所以,需要8盒铅笔才能将64支铅笔全部装完。
三、图形与空间难题1. 图形计数难题下图是一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里有一只青蛙,请问一共有多少只青蛙?解答:由于正方形一共有4个边,所以青蛙的数量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的平方。
如果边长为4,那么一共有4 * 4 = 16只青蛙。
2. 空间方位难题小明面朝北,向前走3步,再向右转90度,走2步,再向右转90度,走5步,最后再向右转90度,请问小明现在面朝哪个方向?解答:小明向前走3步后,面朝东方;再向右转90度,面朝南方;再走2步后,仍然面朝南方;再向右转90度,面朝西方;最后走5步后,仍然面朝西方。
所以,小明现在面朝西方。
通过以上的例题,我们可以看到小学三年级的数学难题主要涉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图形计数和空间方位等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知识要点、重点、难点大全,附必考应用题

三年级的知识重点1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0的乘法。
连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0除以一个数。
用乘法验算除法。
连除。
(2)两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乘法验算。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
(3)四则混合运算。
两步计算的式题。
小括号的使用。
(4)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
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量与计量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几何初步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周长的含义。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实践活动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
例如记录10天内的天气情况,分类整理,并作简单分析。
应用题100道1.一个果园里栽了125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4倍少20棵。
这个果园一共栽了多少棵树?2.一段路长324米,已经修了240米,剩下的计划4小时修完。
平均每小时修多少米?3. 红光印刷厂装订一批日记本,前三天共装订了960本,后16天平均每天装订420本。
这批日记本共有多少本?4.一个打字员4分钟输入200个汉字。
照这样计算,输入3000个汉字需要多少分钟?5. 3袋面粉共重75千克,8袋面粉重多少千克?6.一个钢铁厂,炼750千克钢需要用5吨水。
照这样计算,钢铁厂一天节约55吨生活用水,可以炼钢多少千克?7.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
照这样计算,19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一年要酿1725千克蜂蜜需要养多少箱蜜蜂?8.两个年级的同学去买书,三年级有48人,每人买2本,四年级每人买3本,四年级买的总本数和三年级一样多。
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买书?9.工人们修马路,原计划用40个工人,实际用了45个工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各部分重难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各部分重难点(一)数与代数1.乘法重点与难点的说明: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运算的基础,是一位数乘一位数(表内乘法)、一位数乘整十数、一位数乘整百数、0乘任何数的乘法运算,以及多位数的加法运算。
其中,一位数乘整十数与0乘任何数的乘法运算是必须理解和掌握的重点内容,能够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运算,通过迁移原理也就能掌握一位数乘整百数的乘法运算。
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是理解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的基础和关键。
其算理就是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转化为求两个部分“积”(一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和”。
算法是多样的,但算理不会改变。
这个算理其实就是乘法分配律的思想(在没有提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之前,它已经作为思维对象存在于学生的思维过程之中)。
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的运算,目的有二:一要突破“进位”这个难点,过好“进位”这个关;二要把这种形式运算的方法迁移到一位数乘三位数的情形。
由于后续学习乘法与除法的需要,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要求“会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
所以,一位数乘两位数要淡化笔算,加强口算。
2.除法重点与难点的说明:教学重点: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余数是怎样产生的,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就是除法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意义。
学习除法也必须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重点与难点的说明:体验1毫米、1分米和1千米有多远,1千克有多重是重点。
能例举日常生活中大约是1毫米、1分米、1千米长的物体,举例1吨、1千克和1克重的物体,就能使这些质量单位在学生的思维中变得具体、有意义。
其次是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认识时、分、秒重点与难点的说明:重点是了解1秒有多长,知道1分=60秒,1时=60分的相互转换。
难点是计算经过的时间,化解这个难点的办法是借助钟面的直观,进行计算;其次控制难度(二)空间与图形认识周长重点与难点的说明:周长是个重要概念,也是个难点。
三年级数学教学内容和难点分析

三年级数学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与应用、数学运算、几何和量的比较等。
这些内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关键,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下面将对三年级数学教学内容和难点进行分析。
一、数的认识与应用数的认识与应用是三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主要包括自然数0~1000的认识与读写、大小比较与排列、连续的数进行加减法计算等。
这个阶段学生要通过观察、实际操作和思维活动,逐步掌握数的特征和应用,建立数的概念。
难点:1.数字的认读与书写:学生在认读和书写数字时容易出现混淆和错位的情况,如“16”写成“61”、“26”读成“62”等。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注视数字的特点、重复书写和提示巩固数字的正确认读与书写。
2.数的大小比较与排列:学生要掌握数的大小关系,并能够按大小对数进行排序。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数线、数表和比较图形等工具与方法,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和排序方法。
二、数学运算数学运算是三年级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加法、减法和乘法的认识与运算。
学生要通过实际情境和物体操作等方式,理解运算的意义和方法,掌握计算技巧和策略。
难点:1.加减法运算的认识与运用: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情境进行加减法运算,理解加法是合并,减法是分割的过程,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
2.进位与退位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容易出现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片的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掌握相应的运算方法。
三、几何几何是三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几何形状的变换与组合等。
学生要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名称,能够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几何形状的变换和组合。
难点:1.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并辨认平面图形的形状与属性,能够准确地给出图形的名称和分类。
2.几何形状的变换与组合:学生需要掌握平移、旋转和翻转等几何变换的方法和应用,能够根据要求对几何形状进行变换和组合。
三年级数学难点解析附34个必考公式孩子必备

数学是三年级学生们面临的一门重要科目,其中有些概念和公式较为困难,需要通过讲解和练习来掌握。
下面将解析三年级数学的难点,并提供34个必考公式,供孩子们参考。
一、三年级数学难点解析1.大数的加减法大数的加减法是三年级数学中比较困难的一个概念。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学会将数位对齐,并且进行进位和借位的运算。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需掌握正确的数位对齐方法,并熟练掌握进位和借位的运算。
2.三位数的乘法三位数的乘法需要学生们对乘法表和位数的计算具有较强的运算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学生需将乘法问题分解为各位相乘和进位相加的步骤。
通过这样的分解和运算,可以更好地掌握三位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倍数和约数倍数和约数是一个相对较难的概念。
学生们需要学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并能够找出一个数的所有约数。
此外,学生还需了解倍数和约数的关系,能够通过已知倍数或约数的信息求解其他相关问题。
4.分数的认识三年级要求学生学会认识分数,并能够将分数转换为小数。
这需要学生们对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理解。
在学习中,可以通过实际的物品数量和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分数。
5.面积和周长的计算面积和周长是三年级数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学生需要学会通过给定的边长和高来计算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够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
这需要学生们对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二、34个必考公式1.加法的基本性质:a+b=b+a2.加法的结合性:(a+b)+c=a+(b+c)3.加法的交换性:a+b+c=c+b+a4.减法的性质:a-b≠b-a5.乘法的基本性质:a×b=b×a6.乘法的结合性:(a×b)×c=a×(b×c)7.分数转换为小数:分子÷分母8.分数的加法:a/b+c/d=(a×d+b×c)/(b×d)9.分数的减法:a/b-c/d=(a×d-b×c)/(b×d)10.分数的乘法:a/b×c/d=(a×c)/(b×d)11.分数的除法:a/b÷c/d=(a×d)/(b×c)12.正整数的约数:能够整除这个数的正整数13.正整数的倍数:这个数的整数倍14.相反数的性质:a+(-a)=015.整数的加法性质:a+b+(-a)=b16. 分数的倍数关系:a/b 是c/d 的倍数,当且仅当 ad = bc17.两个数比较大小:a>b,a<b或a=b18.两个数的关系:a-b>0,a-b<0或a-b=019.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20.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2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23.三角形的周长:边长1+边长2+边长324.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25.平行四边形的周长:2×(边长1+边长2)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27.半径与圆的直径:直径=2×半径28.圆的周长:周长=2×π×半径29.圆的面积:面积=π×半径×半径30.半径与圆的周长:周长=π×直径31.半径与圆的面积:面积=π×(直径÷2)×(直径÷2)32.加一、减一:a+1=a+1×1,a+(-1)=a-1×133.乘法的分配性(对于加法):a×(b+c)=a×b+a×c34.除法的性质:当a/b=c/d且b≠0时,a=(c×b)/d以上就是三年级数学的难点解析以及34个必考公式的介绍。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大全带必考应用题

三年级的知识重点1(1)一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用乘法验算除法.连除.(2)两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验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3)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式题.小括号的使用.(4)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4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5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例如记录10天内的天气情况,分类整理,并作简单分析.应用题100道1.一个果园里栽了125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4倍少20棵.这个果园一共栽了多少棵树?2.一段路长324米,已经修了240米,剩下的计划4小时修完.平均每小时修多少米?3. 红光印刷厂装订一批日记本,前三天共装订了960本,后16天平均每天装订420本.这批日记本共有多少本?4.一个打字员4分钟输入200个汉字.照这样计算,输入3000个汉字需要多少分钟?5. 3袋面粉共重75千克,8袋面粉重多少千克?6.一个钢铁厂,炼750千克钢需要用5吨水.照这样计算,钢铁厂一天节约55吨生活用水,可以炼钢多少千克?7.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19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一年要酿1725千克蜂蜜需要养多少箱蜜蜂?8.两个年级的同学去买书,三年级有48人,每人买2本,四年级每人买3本,四年级买的总本数和三年级一样多.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买书?9.工人们修马路,原计划用40个工人,实际用了45个工人.计划要修路90天,实际修了多少天?10.小华从学校步行回家要20分,骑自行车回家要10分.小华步行每分走45米,他骑自行车每分行多少米?11.学校买15盒彩色粉笔,每盒50枝,用去10盒.还剩多少枝没有用?12.海天机械厂第一,二,三车间各生产了6箱零件,每箱120个,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13.一台织布机一小时织布21米,5小时4台同样的织布机共织布多少米?14.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每小时行60千米,3小时行了全程的一半.因车上一人生病,剩下的路程要2小时行完.平均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15.刘师傅23天共加工4255个零件,王师傅平均每天比刘师傅多加工18个.王师傅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16.李伯伯家的一头牛,10天吃草50千克.照这样计算,有155千克草够这头牛吃多少天?17.湖滨公园有18条游船,每天收入1008元.照这样计算,现在有26条游船,每天增加收入多少元?18.工厂要加工360个零件,小王5天可做完,用这样的速度,做8天能加工多少个零件?19.明明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20页,5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20.老师买来6枝钢笔,钢笔的价钱是圆珠笔的3倍,一枝圆珠笔的价钱是2元.老师买钢笔用了多少元?21.农机厂一车间分3个组加工3420个零件,每组12个工人.平均每个工人加工多少个零件?(用两种方法解)22.工厂租用10辆汽车运480吨货,每辆汽车都运了12次.平均每辆车每次运货多少吨?23.啄木鸟一天能吃645只害虫,青蛙8天能吃608只害虫.啄木鸟每天比青蛙多吃害虫多少只?24.一堆煤160吨,4辆卡车3次运96吨.照这样计算,4辆卡车几次才能运完这堆煤?25.工程队铺一条路,计划每天铺90米,20天可以铺完.实际只用了18天,平均每天铺多少米?26.强强8岁时,他父亲32岁.当父亲的年龄是强强的2倍时,父亲多少岁?27.某校三年级有4个班,共为残疾人捐款576元,平均每人捐3元,平均每班有多少人?28.修一段长324米的路,前8小时共修了240米,剩下的每小时修21米,还要几小时才能修完?29.订一份电视节目报半年需要15元,张叔叔想订阅三个季度的电视节目报,需要多少钱?有线电视收视维护每月16元,全年要多少钱?30.一堆煤,计划每天烧45千克,可以烧32天,由于节省用煤,实际烧了36天,实际每天烧煤多少千克?31.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只.用去20只,还剩下多少只?32.学校买来3个篮球,共花了96元;又买来一个足球,花了40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需要多少元?两种球的单价相差多少元?33.王霞买来一本14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86页.剩下的计划6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页?34.一把椅子的价钱是25元,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3倍.买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共用多少元?35.班里图书角有58本故事书、34本科普读物.要放在一个4层的书架上,平均每层要放多少本书?36.李丽和王敏同时做纸鹤,李丽每小时做12只,王敏每小时做14只,做了3小时,两个人一共做了多少只纸鹤?37.同学们参加爬山比赛,女同学分成了4组,每组有15人.参赛的男同学有76名,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爬山比赛?38.王大伯进县城卖了9只兔子,每只22元.还卖1只羊,得160元.(1)王大伯的兔子和羊一共卖了多少钱?(2)王大伯用卖兔子和羊的钱买了4瓶农药,每瓶13元.王大伯还剩多少钱?39.一桶3Kg的油42元,一桶5Kg的油65元,哪种瓶装的油便宜?40.一件上衣65元,一条裤子28元.(1)买4件上衣比4条裤子多花多少钱?(2)用150元钱买2套衣服,够吗?41.有两根铁丝,第一根长35米,第二根的长度比第一根的4倍多2米.第二根长多少米?42.修路队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已经修好了300米,剩下的要在6天修完,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43.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米,王叔叔每天坚持跑2圈半.他每天跑多少米?44.小丽走一步长约5分米,她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540步,算一算,她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45.兰兰身高134厘米,东东比兰兰高5厘米.东东身高是多少厘米?46.红领巾小学三年级有男生257人,女生235人,已经体检身体的有387人,没有体检的有多少人?47.图书室借出456本图书,还剩207本,现在又还回285本,图书室里现在有多少本?48.红领巾小学买来皮球380个,足球70个,课外活动时借出去423个,现在学校还剩多少个球?49.三(2)班捐赠图书400本后还剩273本,现在又买来125本,现在三(2)班有图书多少本?50.冬冬想买一辆310元的滑板车,已经攒了200元.如果他每月攒30元,再攒几个月就够了?51.东方红小学的学生为希望工程共捐赠900本书,其中故事书326本,科技书475本,其余的是连环画.连环画有多少本?5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如果把它的边长增加10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多少厘米?53.一个长方形的操场周长是400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操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54.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55.冬冬借了一本科技书有40页,一周后归还,他每天准备看6页,能按时归还吗?56.三(2)班有44人,老师准备分成8个小组讨论,每组可分几人,还剩几人?57.用一段长4米的布料可以裁5件同样大小的背心.做一件背心要用多少布?58.一头小象重4吨,用一辆载重10吨的大货车运,一次最多能运几头小象?59.红旗连锁店原有瓶干632袋,卖出385袋,又运来200袋,这时店里有多少袋瓶干?60.学校买来810本练习册,一年级领走168本,二年级领走165本,还剩多少本?61.一列火车的第10号车厢原有116人,到某站后,有58人下车,有45人上本.再开车时,这节车厢有多少人?62.一台VCD要238元,一台扫描仪要458元,爸爸带了800元钱.够不够?63.张大爷打了700斤鱼,上午卖出523斤,下午比上午少卖出394斤.(1)下午卖了多少斤?(2)这一天一共卖了多少斤?(3)还剩多少斤?64.小明和姐姐一道去书店,姐姐买一本《英语辞典》用去87元,小明买一本科技类的书用去24元.姐姐付给收银员150元,应找回多少元?65.要给一幅长30厘米,宽26厘米的画做画框.画框的周长至少是多少厘米?66.用两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67.向阳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65米.小强围着操场跑了2圈,小强一共跑了多少米?68.有学生31人,老师2人.每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多少条小船?69.一副中国象棋16元,一副跳棋12元,一副围棋是一副中国象棋与一副跳棋价钱和的3倍.小明带80元,买一副围棋够吗?70.同学们倡议捐400本图书给“手拉手”学校.一至六年级各捐了58本,还要捐多少本就达到了400本?71.春季植树.五年级植树12棵,六年级植树16棵,全校植树的棵数是五、六年级植树棵数的3倍,全校共植树多少棵?72.原来有30个同学,又走来15个.这些同学5人排一行,可以排几行?73.用一根36厘米的铁丝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74.一根绳子长25米,先剪下10米,剩下的每两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75.把一张长36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两个最大的正方形,其中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76.一根绳子的5倍是45米,一根铁丝是这根绳子的7倍.这根铁丝长多少米?77.修一条945米的路,第一个月修了354米,第二个月修了276米,第三个月还要修多少米才能修完?78.超市上午卖出大米153千克,下午比上午多卖出56袋,这一天工卖出大米多少袋?79.水果店运回54筐水果,其中48筐是苹果,其余是梨,问苹果的筐数是梨的多少倍?80.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5千米,照这样计算,4小时可以行多少恰千米?81.饲养小组养32只白兔,26只黑兔,养的灰兔比白兔的总数少18只,养会灰兔多少只?82.修路队修一条路,已经修了550米,剩下的是已经修的4倍,剩下多少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83.明明有42张油票,芳芳的邮票比明明多14张.他们一共有多少张邮票?84.校园里有水杉树24棵,松树的棵数是水杉数的3倍.水杉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水杉树比松数少多少棵?85.黑天鹅有35只,白天鹅的只数比黑天鹅的3倍还多8只.白天鹅有多少只?86.王阿姨去买3个足球,每个足球28元,付给营业员100元,找回多少元?87.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5米,宽35米,小华沿操场的边跑了两全圈,跑了多少米?88.三(1)班借29本,三(2)班借了38本,三(3)班借的书比一班和二班借的总数少34本,三(3)班借书多少本?89.水果店运来850千克苹果,上午卖286千克,下午卖35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90.一根绳子长25米,先剪下10米,剩下的每两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91.小红、小英、小兰、小平四人进行一次乒乓球比赛.每两人打一次,一共要打多少场?请把他们写出来.92.水果店运回650千克苹果,卖出了385千克,有运回270千克.水果店现在有苹果多少千克?93.红星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乘四辆汽车去春游,前3辆车各坐68个同学,第4辆车坐74人,这次春游一共去了多少人?94.一篇文章600字,小芳的爸爸平均每分钟能打67个,9分钟能打完吗?95.操场上有26人在条高,跑步的人数比跳高的3被多10人,跑不的有多少人?96.超市上午卖出大米176袋,下午比上午多卖出43袋,这一天共卖出多少袋?97.一段铁丝长84厘米,做了一个边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框架后,还剩多少厘米?98.少年宫的舞蹈队有48人,乐器队有27人,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和乐器队的总数2倍.合唱队有多少人?99.有38个糖果,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100.一根藏19米的绳子,先剪下8米,剩下的每两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段跳绳,还剩多少米?。
三年级数学重难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重难点归纳一、加法和减法运算加法和减法是三年级数学的基础运算,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
在学习加法和减法时,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难点:1.1 进位和借位的概念加法和减法运算中,当相加或相减的两个数的个位数大于等于10时,就需要进行进位或借位。
进位是指将十位数中的1加到百位上,借位是指从十位数中借1个单位到个位上。
1.2 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在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这涉及到进位和借位的运用,需要学生掌握三位数的各个位数上数字的加减运算,并正确处理进位和借位。
二、乘法和除法运算乘法和除法是三年级数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拓展数学运算能力的关键。
在学习乘法和除法时,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难点:2.1 乘法口诀表的记忆和应用学生需要掌握乘法口诀表,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口诀表进行乘法运算。
同时,他们还需要学会通过分解因数、分配律等方法,灵活地运用乘法口诀表解决实际问题。
2.2 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在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这需要学生掌握两位数的各个位数上数字的乘除运算,并能够正确运用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三、面积和周长的计算面积和周长是三年级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图形的计算和比较。
在学习面积和周长时,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难点:3.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学生需要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计算。
同时,他们还需要学会通过比较面积和周长的大小,解决实际问题。
3.2 图形的分割和组合学生需要学会将图形进行分割和组合,以便更好地计算面积和周长。
例如,将长方形分割成两个正方形,或将正方形组合成长方形等。
四、时间和日历的应用时间和日历是三年级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和日期的应用。
在学习时间和日历时,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难点:4.1 时、分和秒的概念及换算学生需要理解时、分和秒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相互换算。
他们需要学会读取时间,计算时间间隔,以及解决与时间相关的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 重点、难点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3.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四舍五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再口算480÷8得60。
3.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4.笔算除法顺序: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①确定商的位数;②试商: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③比较: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④检查、验算。
第三单元统计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看清楚每个问题,再找到对应的数据进行分析解答。
3.求平均数公式:总和÷份数=平均数总和÷平均数=份数平均数×份数=总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口算乘法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分”后“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小学数学三年级重点难点总结

一、整数概念和计算在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将开始接触正整数、负整数、零等整数的概念。
他们需要了解整数的相对大小,可以通过计算整数的和、差、积以及位置的加减法。
一些重点难点包括:1.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正整数表示有多少个单位,负整数表示欠债或移动在单位的反方向。
他们需要理解0是一个特殊的整数,并且可以在数轴上表示整数。
2.整数的相对大小:学生需要通过计算来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例如,他们需要知道-2比1更小,同时要理解两个整数的绝对值相同时,正整数比负整数更大。
3.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将两个或多个整数相加或相减。
他们需要理解正整数和正整数相加或零比零减一个负整数等的规则。
4.位置的加法和减法: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在数轴上进行位置的加法和减法。
他们需要注意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二、小数的概念和应用在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将开始接触小数的概念和应用。
他们需要理解小数表示数的一部分,学会读、写和比较小数,并且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一些重点难点包括:1.小数的概念:学生需要了解小数是整数和分数之间的一种数。
他们需要理解小数点的位置和数的精确程度,以及小数位数的含义。
2.小数的读写和比较: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读写小数,并且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他们需要注意小数点对大小的影响。
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学生需要学会将两个小数相加或相减。
他们需要理解小数点对结果的位置要求,并进行进位或退位。
三、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在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将开始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他们需要学会计算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一些重点难点包括:1.面积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面积是一个平面图形所占用的单位面积的大小。
他们需要学会用平方单位进行面积的计算。
2.周长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周长是一个平面图形的边界长度。
他们需要学会用长度单位进行周长的计算。
3.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计算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他们需要知道面积是长度乘以宽度,周长是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三年级上册重难点数学

三年级上册重难点数学数学在三年级上册是学生接触的第一次系统性的数学课程,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数学重难点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的理解、数的认知和数的运算。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年级上册数学的重难点。
1.数的认知:在三年级上册,学生需要学习并掌握1000以内的数的认知。
这包括数的读法、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拆分等。
在学习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学生需要掌握从个位数到千位数的数的规律,能够准确地读出和写出不同位数的数。
在数的大小比较中,学生需要通过数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掌握比较运算符号的含义。
在数的拆分中,学生需要掌握各个位数之间的转换关系,能够将数进行拆分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2.基本运算: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将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
在加法中,学生需要掌握数的加法原理、加法公式和运算规律。
在减法中,学生需要掌握数的减法原理、减法公式以及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此外,学生还需学会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3.位数与容器: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将学习数的位数以及与之对应的容器概念。
学生需要了解个位、十位和百位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容器的形式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使用十位、百位和千位容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位数的概念和数的大小关系。
4.数量与运算的关系:在三年级上册,学生需要学习数量与运算的关系。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数学游戏等形式,探索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根据数量的变化来进行相应的运算。
5.数字的表达和应用问题: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将学习通过数字的表达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
这包括时间的表示、货币的概念、日历应用以及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数学运算。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重难点。
三年级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通过认真学习和积极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难点掌握

小学三年级数学难点知识点汇编一、计量单位以及进率应用1、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公里)=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2、计量物体有多重时用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生活中:一般说一颗鸡蛋、一个苹果、一粒图钉等用克做单位。
一般说一袋大米、一个人的体重等用千克做单位。
一般说一辆车的载重、一只大象的体重用吨做单位。
3、计量时间用时间单位,已经学过的有:时、分、秒。
A、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大格又分成5小格,钟面一圈就是60小格。
B、钟面上有三根针。
最长最细的,跑的最快的是秒针。
他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就是60秒。
最粗最短的,跑的最慢的是时针。
它走一小格式12分钟,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
中间那根针叫分针。
它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
1天=24小时(也就是说时针要走2圈。
)1时=60分钟(也就是说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要走一圈。
)1分钟=60秒(也就是说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要走一圈。
)经过时间(几小时几分钟)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几时几分)(几时几分)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结束的时刻-经过的时间=开始的时刻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4、单位转化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大单位转换成小单位是乘进率。
小单位转换成大单位是除以进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基于“课程标准”细化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东、南、西或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能力。
3.能用所学的方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方向、描述方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难点:综合应用方位知识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内容:P3页例1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
2.会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知道东与西相对,北与南相对,形成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技能。
第二课时课题:认识平面图教学内容:P4页例2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活动帮助学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能力。
2.学生在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在平面图上确定东、南、西、北的方法,进一步形成方位感,培养空间观念。
3.在看图、填图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并能描述物体在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难点:体会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第三课时课题: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教学内容:P7页例3教学目标:1.学生在认识东、西、南、北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明确这四个方位的命名方法。
2.借助工具,引导学生发现东北与西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依次按顺时针排列,形成一定的方位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热情,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其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八个方向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排列顺序,并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第四课时课题:综合应用方位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内容:P8页例4教学目标:1.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综合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渗透由于观测点的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会发生改变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口算除法的探索过程,会口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除法。
2.引导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的探索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并能用乘法验算除法。
3.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增强估算意识,形成估算的习惯。
4.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够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能积极参与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和探求计算规律。
课时安排:8课时第一课时课题:口算除法(一)教学内容:P11页例1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和整千数(首位能被整除)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的活动,帮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全过程。
渗透转化和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除法算理的理解,发展数感。
3.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4.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除法的算理。
第二课时课题:口算除法(二)教学内容: P12页例2、例3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几百几十(几千几百)和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全过程,学会一定的解题策略,渗透转化和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几百几十(几千几百)和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准确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几百几十(几千几百)和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第三课时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内容:P15页例1、P16页例2教学目标:结合动手摆分小棒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顺序和商的定位方法。
学会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验算的一般方法。
2.通过活动,感受到数学的直观、简约美,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算理。
第四课时课题: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内容:P17页例3、P18页例4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理解被除数最高位不够商1,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及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2.在说理训练中,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准确性。
3.通过笔算的验算,逐步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一位数除三位数除法的计算,掌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
第五课时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内容:P23、P24页例5、例6教学目标: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
2.初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在自主探索算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4.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培养学生追求简洁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0在商中间的占位作用。
第六课时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内容:P25页例7教学目标:1.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促使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体会、学习如何从丰富的事例中抽象概括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商0的道理。
第七课时课题: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内容:P29页例8 、P30页例9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3.体会到估算方法的多样性和合理性。
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
第八课时课题: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P33页、P34页教学目标:1.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形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掌握口算、估算、笔算和验算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及熟练程度。
4.教学重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单元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单元教学难点:进一步体验统计方法及意义,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题:复式统计表教学内容:P36页、P37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能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完整地经历统计分析的全过程,经历复式统计表产生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第二课时课题:复式统计表练习课教学内容:P39~40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能够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正确地、熟练地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能够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填写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整十数乘几百几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11课时第一课时课题: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P41页例1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引发学生的探索思考,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感受算法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