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科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苏科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苏科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一、选择题1.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2∠B -3∠CB .∠A+∠B=2∠CC .∠A-∠B=30°D .∠A=12∠B=13∠C 2.把一块直尺与一块含30°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34°,则∠2的度数为( )A .114°B .126°C .116°D .124°3.如图,ABC ∆中,100ABC ∠=︒,且AEF AFE ∠=∠,CFD CDF ∠=∠,则EFD ∠ 的度数为( )A .80°B .60°C .40°D .20° 4.已知∠1与∠2是同位角,则( )A .∠1=∠2B .∠1>∠2C .∠1<∠2D .以上都有可能5.下列方程组中,解是-51x y =⎧⎨=⎩的是( ) A .64x y x y +=⎧⎨-=⎩B .6-6x y x y +=⎧⎨-=⎩C .-4-6x y x y +=⎧⎨-=⎩D .-4-4x y x y +=⎧⎨-=⎩6.分别表示出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验证公式( )A .(a +b )2=a 2+2ab +b 2B .(a -b )2=a 2-2ab +b 2C .a 2-b 2=(a +b )(a -b )D .(a +2b )(a -b )=a 2+ab -2b 27.若8x a =,4y a =,则2x y a +的值为( )A .12B .20C .32D .2568.某中学现有学生500人,计划一年后女生在校生增加3%,男生在校生增加4%,这样,在校学生将增加3.4%,设该校现有女生人数x 和男生y ,则列方程组为( ) A .500(14%)(13%)500(1 3.4)x y x y +=⎧⎨+++=⨯+⎩ B .5003%4% 3.4%x y x y +=⎧⎨+=⎩C .500(13%)(14%)500(1 3.4%)x y x y +=⎧⎨+++=⨯+⎩ D .5004%3%500 3.4%x y x y +=⎧⎨+=⨯⎩9.如图,△ABC 中∠A=30°,E 是AC 边上的点,先将△ABE 沿着BE 翻折,翻折后△ABE 的AB 边交AC 于点D ,又将△BCD 沿着BD 翻折,C 点恰好落在BE 上,此时∠CDB=82°,则原三角形的∠B 的度数为( )A .75°B .72°C .78°D .82° 10.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4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7B .8C .9D .1011.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②③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④ 12.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与它相邻外角的2倍,则它的边数为( )A .4B .5C .6D .8二、填空题13.已知方程组,则x+y=_____.14.若(3x+2y )2=(3x ﹣2y )2+A ,则代数式A 为______.15.计算:312-⎛⎫ ⎪⎝⎭= .16.233、418、810的大小关系是(用>号连接)_____.17.某红外线波长为0.00000094米,数字0.0000009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 18.已知:()521x x ++=,则x =______________.19.分解因式:ab ﹣ab 2=_____. 20.计算(﹣2xy )2的结果是_____.21.有两个正方形A 、B ,现将B 放在A 的内部得图甲,将A 、B 并列放置后构造新的正方形得图乙.若图甲和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1和10,则正方形A ,B 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2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3()50a b x a b -+->的解集是1x <,则关于x 的不等式4ax b >的解集为_______.三、解答题23.探究与发现:如图1所示的图形,像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圆规.我们不妨把这样图形叫做“规形图”,那么在这一个简单的图形中,到底隐藏了哪些数学知识呢?下面就请你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解决以下问题:(1)观察“规形图”,试探究∠BDC 与∠A 、∠B 、∠C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请你直接利用以上结论,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①如图2,把一块三角尺XYZ 放置在△ABC 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XY 、XZ 恰好经过点B 、C ,若∠A =50°,则∠ABX+∠ACX = °;②如图3,DC 平分∠ADB ,EC 平分∠AEB ,若∠DAE =50°,∠DBE =130°,求∠DCE 的度数;③如图4,∠ABD ,∠ACD 的10等分线相交于点G 1、G 2…、G 9,若∠BDC =140°,∠BG 1C =77°,求∠A 的度数.24.计算: (1)2a (a ﹣2a 2); (2)a 7+a ﹣(a 2)3; (3)(3a +2b )(2b ﹣3a ); (4)(m ﹣n )2﹣2m (m ﹣n ).25.已知m2,3na a ==,求①m n a +的值; ②3m-2n a 的值26.如果a c =b ,那么我们规定(a ,b )=c .例如;因为23=8,所以(2,8)=3. (1)根据上述规定填空:(3,27)= ,(4,1)= ,(2,0.25)= ;(2)记(3,5)=a,(3,6)=b,(3,30)=c.判断a,b,c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7.如图,在△ABC中,∠ACB=90°,∠ABC与∠BAC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连接CP,过点P作DE⊥CP分别交AC、BC于点D、E,(1)若∠BAC=40°,求∠APB与∠ADP度数;(2)探究:通过(1)的计算,小明猜测∠APB=∠ADP,请你说明小明猜测的正确性(要求写出过程).28.南通某校为了了解家长和学生参与南通安全教育平台“5.12防灾减灾”专题教育活动的情况,在本校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做调查,把收集的数据分为以下4类情形:A.仅学生自己参与;B.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C.仅家长参与;D.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请根据上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C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36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29.阅读理解并解答:为了求1+2+22+23+24+…+22009的值.可令S=1+2+22+23+24+…+22009则2S=2+22+23+24+…+22009+22010因此2S﹣S=(2+22+23+24+…+22009+22010)﹣(1+22+23+24+…+22009)=22010﹣1所以S=22010﹣1即1+2+22+23+24+…+22009=22010﹣1请依照此法,求:1+5+52+53+54+…+52020的值.30.装饰公司为小明家设计电视背景墙时需要A、B型板材若干块,A型板材规格是a⨯b,B型板材规格是b⨯b.现只能购得规格是150⨯b的标准板材.(单位:cm)(1)若设a=60cm,b=30cm.一张标准板材尽可能多的裁出A型、B型板材,共有下表三种裁法,下图是裁法一的裁剪示意图.裁法一裁法二裁法三A型板材块数120B型板材块数3m n则上表中,m=___________,n=__________;(2)为了装修的需要,小明家又购买了若干C型板材,其规格是a⨯a,并做成如下图的背景墙.请写出下图中所表示的等式:__________;(3)若给定一个二次三项式2a2+5ab+3b2,试用拼图的方式将其因式分解.(请仿照(2)在几何图形中标上有关数量)【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各选项中的条件计算出△ABC的内角,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判断.【详解】解:A、∠A+∠B+∠C=180°,而∠A=2∠B=3∠C,则∠A=108011°,所以A选项错误;B、∠A+∠B+∠C=180°,而∠A+∠B=2∠C,则∠C=60°,不能确定△ABC为直角三角形,所以B选项错误;C、∠A+∠B+∠C=180°,而∠A=∠B=30°,则∠C=150°,所以B选项错误;D、∠A+∠B+∠C=180°,而∠A=12∠B=13∠C,则∠C=90°,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定义,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D解析:D【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3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a∥b,∴∠2=∠3,∵∠3=∠1+90°,∠1=34°,∴∠3=124°,∴∠2=∠3=124°,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C解析:C【分析】连接FB,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和外角知识,进行角度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连接FB,∵AEF AFE ∠=∠,CFD CDF ∠=∠,∴AEF AFE EFB EBF ∠=∠=∠+∠,CFD CDF BFD FBD ∠=∠=∠+∠ ∴AFE CFD EFB EBF BFD FBD ∠+∠=∠+∠+∠+∠, 即AFE CFD EFD EBD ∠+∠=∠+∠, 又∵180AFE EFD DFC ∠+∠+∠=︒, ∴2180EFD EBD ∠+∠=︒, ∵100ABC ∠=︒, ∴180100=402EFD ︒-︒∠=︒, 故选:C .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和外角定义,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两内角之和是解题关键.4.D解析:D 【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解:∵只有两直线平行时,同位角才可能相等,∴当没有限定“两直线平行”时,已知∠1与∠2是同位角可以得出∠1=∠2或∠1>∠2或∠1<∠2,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正确理解同位角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两直线平行”这个前提条件易遗漏.5.C解析:C 【解析】试题解析:A. 的解是51x y =⎧⎨=⎩, 故A 不符合题意;B. 的解是06x y =⎧⎨=⎩,故B 不符合题意;C. 的解是51x y =-⎧⎨=⎩,故C 符合题意;D. 的解是40x y =-⎧⎨=⎩,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6.C解析:C 【分析】直接利用图形面积求法得出等式,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梯形面积等于:()()()()122a b a b a b a b ⨯⨯+⨯-=+-, 正方形中阴影部分面积为:a 2-b 2, 故a 2-b 2=(a +b )(a -b ). 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正确表示出图形面积是解题关键.7.D解析:D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以及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可求解. 【详解】 解:∵()222=84256x y x y a a a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运算法则,难度不大,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顺利解题的关键.8.C解析:C 【分析】本题有两个相等关系:现有女生人数x +现有男生人数y =现有学生500;一年后女生在校生增加3%后的人数+男生在校生增加4%后的人数=现在校学生增加3.4%后的人数;据此即可列出方程组.【详解】解:设该校现有女生人数x 和男生y ,则列方程组为()()()50013%14%5001 3.4%x y x y +=⎧⎨+++=⨯+⎩.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找准相等关系是解题关键.9.C解析:C 【分析】在图①的△ABC 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C=150°;结合折叠的性质和图②③可知:∠B=3∠CBD ,即可在△CBD 中,得到另一个关于∠B 、∠C 度数的等量关系式,联立两式即可求得∠B 的度数. 【详解】在△ABC 中,∠A=30°,则∠B+∠C=150°…①; 根据折叠的性质知:∠B=3∠CBD ,∠BCD=∠C ; 在△CBD 中,则有:∠CBD+∠BCD=180°-82°,即:13∠B+∠C=98°…②; ①-②,得:23∠B=52°, 解得∠B=78°. 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图形的折叠变换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够根据折叠的性质发现∠B 和∠CBD 的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D解析:D 【分析】一个外角的度数是:180°-140°=40°, 则多边形的边数为:360°÷40°=9; 故选C . 【详解】11.C解析:C 【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得答案. 【详解】解:图①中的∠1与∠2是同位角,图②中的∠1与∠2是同位角,图③中的∠1与∠2不是同位角,图④中的∠1与∠2是同位角,所以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图①②④中的∠1和∠2是同位角....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属于基础概念题型,熟知概念是关键.12.C解析:C 【分析】设出外角的度数,表示出内角的度数,根据一个内角与它相邻的外角互补列出方程,解方程得到答案. 【详解】解:设外角为x ,则相邻的内角为2x , 由题意得,2180x x +=︒, 解得,60x =︒,多边形的边数为:360606÷︒=,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多边形内、外角的知识,理解一个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与它相邻外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 13.2【解析】由题意得,两个方程左右相加可得,4x+4y=8⇒x+y=2,故答案为2.解析:2【解析】由题意得,两个方程左右相加可得,,故答案为2.14.24xy 【解析】∵(3x+2y )2=(3x ﹣2y )2+A ,∴(3x )2+2×3x×2y+(2y)2=(3x )2-2×3x×2y+(2y)2+A, 即9x2+12xy+4y2=9x2-12xy+解析:24xy 【解析】∵(3x+2y )2=(3x ﹣2y )2+A ,∴(3x )2+2×3x×2y+(2y)2=(3x )2-2×3x×2y+(2y)2+A, 即9x 2+12xy+4y 2=9x 2-12xy+4y 2+A ∴A=24xy, 故答案为24xy.【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记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完全平方公式:(a±b)2=a 2±2ab+b 2. 15.8【解析】分析:根据幂的负整数指数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原式==8.故答案为8.点评: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先把底数化成其倒数,然后将负整数指数幂当成正的进行计算.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幂的负整数指数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原式=3112⎛⎫ ⎪⎝⎭=8. 故答案为8.点评: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先把底数化成其倒数,然后将负整数指数幂当成正的进行计算.16.418>233>810【分析】直接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进而比较得出答案.【详解】解:∵,,∴236>233>230,∴418>233>810.故答案为:418>233>81解析:418>233>810【分析】直接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进而比较得出答案.【详解】解:∵()18182364=2=2,()10103308=2=2, ∴236>233>230,∴418>233>810.故答案为:418>233>810【点睛】比较不同底数的幂的大小,当无法直接计算或计算过程比较麻烦时,可以转化为同底数幂,比较指数大小或同指数幂,比较底数大小进行.能熟练运用幂的乘方进行变形是解题关键.17.4×10﹣8【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析:4×10﹣8【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0.00000094=9.4×10﹣8,故答案是:9.4×10﹣8.【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8.-5或-1或-3【分析】根据零指数幂和1的任何次幂都等于1分情况讨论求解.【详解】解:根据0指数的意义,得:当x+2≠0时,x+5=0,解得:x=﹣5.当x+2=1时,x=﹣1,当x+2解析:-5或-1或-3【分析】根据零指数幂和1的任何次幂都等于1分情况讨论求解.【详解】解:根据0指数的意义,得:当x+2≠0时,x+5=0,解得:x=﹣5.当x+2=1时,x=﹣1,当x+2=﹣1时,x=﹣3,x+5=2,指数为偶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5或﹣1或﹣3.【点睛】本题考查零指数幂和有理数的乘方,掌握零指数幂和1的任何次幂都是1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9.ab(1﹣b)【分析】根据题意直接提取公因式ab,进而分解因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b﹣ab2=ab(1﹣b).故答案为:ab(1﹣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解析:ab(1﹣b)【分析】根据题意直接提取公因式ab,进而分解因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b﹣ab2=ab(1﹣b).故答案为:ab(1﹣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熟练掌握并正确找出公因式是解题的关键.20.4x2y2.【分析】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2xy)2=4x2y2.故答案为:4x2y2.【点睛】本题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解析:4x2y2.【分析】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2xy)2=4x2y2.故答案为:4x2y2.【点睛】本题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1.11【分析】设A的边长为a,B的边长为b,根据阴影面积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设A的边长为a,B的边长为b,由图甲得,即,由图乙得,得2ab=10,解析:11【分析】设A 的边长为a ,B 的边长为b ,根据阴影面积得到关于a 、b 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设A 的边长为a ,B 的边长为b ,由图甲得222()1a b a b b ---=,即2221a ab b -+=,由图乙得222()10a b a b +--=,得2ab=10,∴2211a b +=,故答案为:11.【点睛】此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正确理解图形的面积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2.【分析】根据已知不等式的解集,即可确定a,b 之间得关系以及b 的符号,从而解不等式.【详解】解:∵的解集是,∴=1,a-b<0,∴a=2b,b<0.则不等式可以化为2bx>4b.∵b<解析:2x <【分析】根据已知不等式的解集,即可确定a,b 之间得关系以及b 的符号,从而解不等式.【详解】解:∵3()50a b x a b -+->的解集是1x <,∴()53a b a b --=1,a-b<0, ∴a=2b,b<0.则不等式4ax b >可以化为2bx>4b.∵b<0.∴x<2.即关于x 的不等式4ax b >的解集为x<2.【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法,正确确定b 的符号是关键.三、解答题23.(1)∠BDC=∠A+∠B+∠C,理由见解析;(2)①40°;②90°;③70°.【分析】(1)根据题意观察图形连接AD并延长至点F,根据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证∠BDC=∠BDF+∠CDF;(2)①由(1)的结论可得∠ABX+∠ACX+∠A=∠BXC,然后把∠A=50°,∠BXC=90°代入上式即可得到∠ABX+∠ACX的值;②结合图形可得∠DBE=∠DAE+∠ADB+∠AEB,代入∠DAE=50°,∠DBE=130°即可得到∠ADB+∠AEB的值,再利用上面得出的结论可知∠DCE=12(∠ADB+∠AEB)+∠A,易得答案.③由②方法,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1)连接AD并延长至点F,由外角定理可得∠BDF=∠BAD+∠B,∠CDF=∠C+∠CAD;∵∠BDC=∠BDF+∠CDF,∴∠BDC=∠BAD+∠B+∠C+∠CAD.∵∠BAC=∠BAD+∠CAD;∴∠BDC=∠BAC +∠B+∠C;(2)①由(1)的结论易得:∠ABX+∠ACX+∠A=∠BXC,又因为∠A=50°,∠BXC=90°,所以∠ABX+∠ACX=90°﹣50°=40°;②由(1)的结论易得∠DBE=∠DAE +∠ADB+∠AEB,∵∠DAE=50°,∠DBE=130°,∴∠ADB+∠AEB=80°;∴∠DCE=12(ADB+∠AEB)+A=40°+50°=90°;③由②知,∠BG1C=110(ABD+∠ACD)+A,∵∠BG1C=77°,∴设∠A为x°,∵∠ABD+∠ACD=140°﹣x°,∴110(40﹣x)x=77,∴14﹣110x+x=77,∴x=70,∴∠A为70°.【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求出∠BDC=∠A+∠B+∠C是解答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4.(1)2a2﹣4a3;(2)a7+a﹣a6;(3)4b2﹣9a2;(4)n2﹣m2【分析】(1)由题意根据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求出即可;(2)根据题意先算乘方,再合并同类项即可;(3)由题意直接根据平方差公式求出即可;(4)由题意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进行计算,再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解:(1)2a(a﹣2a2)=2a2﹣4a3;(2)a7+a﹣(a2)3=a7+a﹣a6;(3)(3a+2b)(2b﹣3a)=4b2﹣9a2;(4)(m﹣n)2﹣2m(m﹣n)=m2﹣2mn+n2﹣2m2+2mn=n2﹣m2.【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乘法公式等知识点,能正确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是解此题的关键.25.①6;②8 9【解析】解:①②26.(1)3,0,﹣2;(2)a+b=c,理由见解析.【分析】(1)直接根据新定义求解即可;(2)先根据新定义得出关于a,b,c的等式,然后根据幂的运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1)∵33=27,∴(3,27)=3,∵40=1,∴(4,1)=0,∵2﹣2=14, ∴(2,0.25)=﹣2.故答案为:3,0,﹣2;(2)a +b =c .理由:∵(3,5)=a ,(3,6)=b ,(3,30)=c ,∴3a =5,3b =6,3c =30,∴3a ×3b =5×6=3c =30,∴3a ×3b =3c ,∴a +b =c .【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运算,明确新定义的运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也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27.(1)135APB ∠=︒,135PDA ∠=︒;(2)正确,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可知CP 平分∠BCA ,可得∠PCD =45°,从而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可求∠ADP =135°,再∠BAC =40°,可求∠BAC 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PBA PAB ∠+∠,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2)同理(1)直接可得135PDA ∠=︒.由角平分线可求()1452PBA PAB ABC BAC ∴∠+∠=∠+∠=︒,进而可得135APB ∠=︒,由此得出结论. 【详解】解:(1)180ABC ACB BAC ∠+∠+∠=︒,90ACB ∠=︒,∠BAC =40°,50ABC =∴∠︒.ABC ∠与ACB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 ,1252PBA ABC ∴∠=∠=︒,1202PAB BAC ∠=∠=︒. 114522PBA PAB ABC BAC ∴∠+∠=∠+∠=︒ 180PBA PAB APB ∠+∠+∠=︒,18045135APB ∴∠=︒-︒=︒.ABC ∠与ACB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 ,∴CP 是∠ACB 的角平分线,∴∠PCD =1452∠=︒ACB , ∵DE ⊥CP ,∴45PDC ∠=︒,∴135PDA ∠=︒.终上所述:135APB ∠=︒,135PDA ∠=︒.∴PCD+ADP ∠=∠∠ ∠ADP =(2)小明猜测是正确的,理由如下:ABC ∠与ACB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 ,∴CP 是∠ACB 的角平分线,∴∠PCD =1452∠=︒ACB , ∵DE ⊥CP ,∴45PDC ∠=︒,∴135PDA ∠=︒.ABC ∠与ACB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 ,12PBA ABC ∴∠=∠,12PAB BAC ∠=∠. ∵90ACB ∠=︒,∴90ABC BAC ∠+∠=︒()1452PBA PAB ABC BAC ∴∠+∠=∠+∠=︒ 180PBA PAB APB ∠+∠+∠=︒,18045135APB ∴∠=︒-︒=︒.故∠APB =∠ADP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整体思想的利用和有效的进行角的等量代换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8.(1)400;(2)补全条形统计图见解析,54°;(3)180人【分析】(1)根据A 类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本次调查的学生数;(2)根据(1)中的结果和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B 类的人数,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进而求得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C 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该校36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详解】解:(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80÷20%=400名学生,故答案为:400;(2)B 种情况下的人数为:400-80-60-20=240(人),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C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60360400︒⨯=54°,故答案为:54°;(3)203600400⨯=180(人),即该校32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有180人.【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9.2021 514-【分析】根据题目信息,设S=1+5+52+53+…+52020,求出5S,然后相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设S=1+5+52+53+ (52020)则5S=5+52+53+54 (52021)两式相减得:5S﹣S=4S=52021﹣1,则202151.4S-=∴1+5+52+53+54+…+52020的值为2021514-.【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读懂题目信息,理解求和的运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30.(1)m=1,n=5;(2)(a+2b)2=a2+4ab+4b2;(3)2a2+5ab+3b2=(a+b)(2a+3b),详见解析【分析】(1)结合图形和条件分析可以得出按裁法二裁剪时,可以裁出B型板1块,按裁法三裁剪时,可以裁出5块B型板;(2)看图即可得出所求的式子;(3)通过画图能更好的理解题意,从而得出结果.由于构成的是长方形,它的面积等于所给图片的面积之和,从而因式分解.【详解】(1)按裁法二裁剪时,2块A型板材块的长为120cm,150-120=30,所以可裁出B型板1块,按裁法三裁剪时,全部裁出B型板,150÷30=5,所以可裁出5块B型板;∴m=1,n=5.故答案为:1,5;(2)如下图:发现的等式为:(a+2b)2=a2+4ab+4b2;故答案为:(a+2b)2=a2+4ab+4b2.(3)按题意画图如下:∵构成的长方形面积等于所给图片的面积之和,∴2a2+5ab+3b2=(a+b)(2a+3b).【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和几何图形的应用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学生的画图能力,计算能力来解答.。

苏科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苏科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苏科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一、选择题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36a a a ⋅=B .222()ab a b =C .()325a a =D .623a a a ÷= 2.计算:202020192(2)--的结果是( ) A .40392 B .201932⨯ C .20192- D .23.冠状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的一种,可以在人群中扩散传播,某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是0.000000081米,用科学计数法可表示为( )A .-98.110⨯B .-88.110⨯C .-98110⨯D .-78.110⨯ 4.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为108°,则它的边数为( )A .5B .8C .6D .10 5.小明带了10元钱到文具店购买签字笔和练习本两种文具,已知签字笔2元支,练习本3元/本,如果10元恰好用完,那么小明共有( )种购买方案.A .0B .1C .2D .3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 2+a 2=a 4B .(﹣b 2)3=﹣b 6C .2x •2x 2=2x 3D .(m ﹣n )2=m 2﹣n 2 7.计算12x a a a a ⋅⋅=,则x 等于( )A .10B .9C .8D .48.如图,在△ABC 中,BC =6,∠A =90°,∠B =70°.把△ABC 沿BC 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若CF =2,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BE =2B .∠F =20°C .AB ∥DED .DF =69.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下,不能判定AB ∥DF 的是( )A .∠A+∠2=180°B .∠A=∠3C .∠1=∠4D .∠1=∠A 10.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3,且在第二象限,则点A 的坐标为( )A .()1,3-B .()3,1-C .()1,3-D .()3,1- 11.已知x a y b =⎧⎨=⎩是方程组24213x y x y -=⎧⎨+=⎩的解,则32a b -的算术平方根为( ) A .4± B .4 C .2 D .2±12.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02x m x m -<⎧⎨+>⎩无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3m ≤ B .23m < C .23m ≥ D .23m > 二、填空题13.如图,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方法折叠一下,则1∠=________度.14.多项式2412xy xyz +的公因式是______.15.某球形流感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000085m ,0.000000085用科学记数法表为_____.16.在第八章“幂的运算”中,我们学习了①同底数幂的乘法:a m ⋅a n =a m +n ;②积的乘方:(ab )n =a n b n ;③幂的乘方:(a m )n =a mn ;④同底数幂的除法:a m ÷a n =a m -n 等运算法则,请问算式()()3333232369111228x y x y x y ⎛⎫⎛⎫-=-⋅⋅=- ⎪ ⎪⎝⎭⎝⎭中用到以上哪些运算法则_________(填序号).17.一个n 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则n=________.18.已知(x ﹣4)(x +6)=x 2+mx ﹣24,则m 的值为_____.19.若2a x =,5b x =,那么2a b x +的值是_______ ;20.如图,//PQ MN ,A 、B 分别为直线MN 、PQ 上两点,且45BAN ∠=︒,若射线AM 绕点顺时针旋转至AN 后立即回转,射线BQ 绕点B 逆时针旋转至BP 后立即回转,两射线分别绕点A 、点B 不停地旋转,若射线AM 转动的速度是a ︒/秒,射线BQ 转动的速度是b ︒/秒,且a 、b 满足()2510a b -+-=.若射线AM 绕点A 顺时针先转动18秒,射线BQ 才开始绕点B 逆时针旋转,在射线BQ 到达BA 之前,问射线AM 再转动_______秒时,射线AM 与射线BQ 互相平行.21.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的最大值为35,最小值为15,若取组距为4,则应该分的组数是为_______.22.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22146m n m n 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那么点(),M m n 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第______象限.三、解答题23.观察下列式子:2×4+1=9;4×6+1=25;6×8+1=49;…(1)请你根据上面式子的规律直接写出第4个式子:;(2)探索以上式子的规律,试写出第n个等式,并说明等式成立的理由.24.如图,△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将△ABC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4格.(1)请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A′B′C′;(2)在图中画出△A′B′C′的高C′D′.25.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1322x yx y k+=⎧⎪⎨-=-⎪⎩(k为常数).(1)求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2)若()2421yx+=,求k的值;(3)若14k≤,设364m x y=+,且m为正整数,求m的值.26.认真阅读下面关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所夹角的探究片段,完成所提出的问题.(探究1):如图1,在ΔABC中,O是∠ABC与∠A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通过分析发现∠BOC=90º+12∠A,(请补齐空白处......)理由如下:∵BO 和CO 分别是∠ABC 和∠ACB 的角平分线,∴∠1=12∠ABC ,_________________, 在ΔABC 中,∠A+∠ABC+∠ACB=180º. ∴∠1+∠2=12(∠ABC+∠ACB )=12(180º-∠A )=90º-12∠A , ∴∠BOC=180º-(∠1+∠2)=180º-(________)=90º+12∠A . (探究2):如图2,已知O 是外角∠DBC 与外角∠ECB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则∠BOC 与∠A 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应用):如图3,在RtΔAOB 中,∠AOB=90º,已知AB 不平行与CD ,AC 、BD 分别是∠BAO 和∠ABO 的角平分线,又CE 、DE 分别是∠ACD 和∠BDC 的角平分线,则∠E=_______;(拓展):如图4,直线MN 与直线PQ 相交于O ,∠MOQ=60º,点A 在射线OP 上运动,点B 在射线OM 上运动,延长BA 至G ,已知∠BAO 、∠OAG 的角平分线与∠BOQ 的角平分线及其延长线交于E 、F ,在ΔAEF 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4倍,则∠ABO=______.27.某公司有A 、B 两种型号的商品需运出,这两种商品的体积和质量如表所示:(1)已知一批商品有A 、B 两种型号,体积一共是20m 3,质量一共是10.5吨,求A 、B 两种型号商品各有几件;(2)物流公司现有可供使用的货车每辆额定载重3.5吨,容积为6m 3,其收费方式有以下两种:按车收费:每辆车运输货物到目的地收费900元;按吨收费:每吨货物运输到目的地收费300元.要将(1)中的商品一次或分批运输到目的地,该公司应如何选择运送方式,使所付运费最少,并求出该方式下的运费是多少元.28.如图①所示,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70C ∠=︒,65B ∠=︒,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A 落在ABC 内的点A '处.(1)若140∠=︒,2∠=________.(2)如图①,若各个角度不确定,试猜想1∠,2∠,A ∠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②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外部时(如图②),(1)中的猜想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A ∠,1∠,2∠之间又存在什么关系?请说明.(3)应用:如图③: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向内折叠之后,且三个顶点不重合,那么图中的123456∠+∠+∠+∠+∠+∠和是________.29.如图1,在ABC 中,BD 平分ABC ∠,CD 平分ACB ∠.(1)若80A ∠=︒,则BDC ∠的度数为______;(2)若A α∠=,直线MN 经过点D .①如图2,若//MN AB ,求NDC MDB ∠-∠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②如图3,若MN 绕点D 旋转,分别交线段,BC AC 于点,M N ,试问在旋转过程中NDC MDB ∠-∠的度数是否会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NDC MDB ∠-∠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若改变,请说明理由:③如图4,继续旋转直线MN ,与线段AC 交于点N ,与CB 的延长线交于点M ,请直接写出NDC ∠与MDB ∠的关系(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0.疫情初期,武汉物资告急,全国一心,各地纷纷运送物资到武汉。

苏科版初一数学下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苏科版初一数学下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苏科版初一数学下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一、选择题1.12-等于( )A .2-B .12C .1D .12-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 3.a 2=a 6B .a 2+a 4=2a 2C .(a 3)2=a 6D .224(3)6a a = 3.已知,则a 2-b 2-2b 的值为 A .4B .3C .1D .0 4.计算:202020192(2)--的结果是( ) A .40392 B .201932⨯ C .20192- D .25.下列图形可由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6.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后,再展开.如果∠1=56°,那么∠2等于( )A .56°B .62°C .66°D .68°7.如图,能判定EB ∥AC 的条件是( )A .∠C=∠1B .∠A=∠2C .∠C=∠3D .∠A=∠18.如图,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若∠1=∠2,则AD ∥BCB .若AE ∥CD ,则∠1+∠3=180°C .若∠2=∠C ,则AE ∥CDD .若AD ∥BC ,则∠1=∠B 9.已知4m =a ,8n =b ,其中m ,n 为正整数,则22m +6n =( )A .ab 2B .a +b 2C .a 2b 3D .a 2+b 310.计算a 10÷a 2(a≠0)的结果是( )A .5aB .5a -C .8aD .8a - 11.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 A .527a a a =B .623a a a ÷=C .2222a a a +=D .(a 2)4=a 8 12.下列各式中,不能够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y +2x )(2x ﹣y )B .(﹣x ﹣3y )(x +3y )C .(2x 2﹣y 2 )(2x 2+y 2 )D .(4a +b ﹣c )(4a ﹣b ﹣c ) 二、填空题13.把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52°,∠2=18°,则∠3=_____.14.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COB =____.15.若24x mx ++是完全平方式,则m =______.16.积的乘方公式为:(ab )m = .(m 是正整数).请写出这一公式的推理过程.1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差为7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18.分解因式:x 2﹣4x=__.19.如图,1∠、2∠、3∠、4∠是五边形ABCDE 的4个外角,若120A ∠=︒,则1234∠+∠+∠+∠=_______°.20.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 沿着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点D ,C '的位置,ED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G .若∠1=64°,则∠2等于_____度.21.已知点m(3a-9,1-a),将m点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落在y轴上,则a= __________ .22.比较大小:π0_____2﹣1.(填“>”“<”或“=”)23.分解因式:m2﹣9=_____.24.若2a+b=﹣3,2a﹣b=2,则4a2﹣b2=_____.三、解答题25.如图,已知AB∥CD,12∠=∠,BE与CF平行吗?26.如果a c=b ,那么我们规定(a,b)=c,例如:因为23= 8 ,所以(2,8)=3.(1)根据上述规定,填空:(3,27)= ,(4,1)= ,(2,14)= ;(2)若记(3,5)=a,(3,6)=b,(3,30)=c,求证:a +b =c .27.解不等式-3+3+1 21-3-18-xxx x ⎧≥⎪⎨⎪<⎩()28.先化简,再求值:(3x+2)(3x-2)-5x(x+1)-(x-1)2,其中x2-x-10=0.29.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1)上述操作能验证的等式是.(请选择正确的选项)A.a2﹣b2=(a+b)(a﹣b)B.a2﹣2ab+b2=(a﹣b)2C.a2+ab=a(a+b)(2)若x2﹣y2=16,x+y=8,求x﹣y的值;(3)计算:(1﹣212)(1﹣213)(1﹣214)…(1﹣212019)(1﹣212020). 30.已知m 2,3n a a ==,求①m n a +的值; ②3m-2n a 的值31.如图,已知AB ∥CD ,∠1=∠2,求证:AE ∥DF .32.解下列方程组:(1)32316x y x y -=⎧⎨+=⎩ (2)234229x y z x y z ⎧==⎪⎨⎪-+=-⎩ 33.阅读材料:求1+2+22+23+24+…+22020的值.解:设S =1+2+22+23+24+…+22020,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2S =2+22+23+24+25+ (22021)将下式减去上式,得2S ﹣S =22021﹣1,即S =22021﹣1.即1+2+22+23+24+…+22020=22021﹣1仿照此法计算:(1)1+3+32+33+ (320)(2)2310011111 (2222)+++++. 34.把几个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再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计算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等式,也可以求出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例如,由图1,可得等式:(a+2b )(a+b )=a 2+3ab+2b 2.(1)由图2,可得等式 ;(2)利用(1)所得等式,解决问题:已知a+b+c =11,ab+bc+ac =38,求a 2+b 2+c 2的值. (3)如图3,将两个边长为a 、b 的正方形拼在一起,B ,C ,G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D 和BF ,若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a 、b 如图标注,且满足a+b =10,ab =20.请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4)图4中给出了边长分别为a 、b 的小正方形纸片和两边长分别为a 、b 的长方形纸片,现有足量的这三种纸片.①请在下面的方框中用所给的纸片拼出一个面积为2a 2+5ab+2b 2的长方形,并仿照图1、图2画出拼法并标注a 、b ;②研究①拼图发现,可以分解因式2a 2+5ab+2b 2= .35.如图,已知:点A C 、、B 不在同一条直线,ADBE . (1)求证:180B C A ∠+∠-∠=︒.(2)如图②,AQ BQ 、分别为DAC EBC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试探究C ∠与AQB ∠的数量关系;(3)如图③,在(2)的前提下,且有AC QB ,直线AQ BC 、交于点P ,QP PB ⊥,请直接写出::DAC ACB CBE ∠∠∠=______________.36.如图1是一个长为 4a ,宽为 b 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平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用四块小长方形拼成的一个“回形”正方形(如图2).(1)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观察图2请你写出 ()2a b +,()2a b -,ab 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3)根据(2)中的结论,若 6x y +=,114x y ⋅=,则 x y -= ; (4)实际上我们可以用图形的面积表示许多恒等式,下面请你设计一个几何图形来表示恒等式()()2222252a b a b a ab b ++=++.在图形上把每一部分的面积标写清楚.【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负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分析计算即可.【详解】解: 12-=12.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负指数幂的运算,熟练掌握负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C【分析】根据同底幂的运算法则依次判断各选项.【详解】A 中,a 3.a 2=a 5,错误;B 中,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错误;C 中,(a 3)2=a 6,正确;D 中,224(3)9a a =,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同底幂的运算,注意在加减运算中,不是同类项是不能合并的.3.C解析:C【分析】先将原式化简,然后将a−b =1整体代入求解.【详解】()()2212221a b a b b a b a b ba b ba b-∴--+--+--=,====.故答案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整体代入思想在代数求值中的应用. 4.B解析:B【分析】将原式整理成2020201922+,再提取公因式计算即可.【详解】解:202020192(2)--=2020201922+=20192(21)⨯+=201932⨯,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提公因式法进行运算,理解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是解此题的关键.5.A解析:A【详解】解:观察可知A 选项中的图形可以通过平移得到,B 、C 选项中的图形需要通过旋转得到,D 选项中的图形可以通过翻折得到,故选:A6.D解析:D【解析】【分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另外折叠前后两个角相等.根据这两条性质即可解答.【详解】根据题意知:折叠所重合的两个角相等.再根据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 2∠1+∠2=180°,解得:∠2=180°﹣2∠1=68°.故选D .【点睛】注意此类折叠题,所重合的两个角相等,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和∠2的关系,即可求解.7.D解析:D【分析】直接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A、∠C=∠1不能判定任何直线平行,故本选项错误;B、∠A=∠2不能判定任何直线平行,故本选项错误;C、∠C=∠3不能判定任何直线平行,故本选项错误;D、∵∠A=∠1,∴EB∥AC,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用到的知识点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8.D解析:D【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解答即可.【详解】解:A、∵∠1=∠2,∴AD∥BC,原结论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AE∥CD,∴∠1+∠3=180°,原结论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2=∠C,∴AE∥CD,原结论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AD∥BC,∴∠1=∠2,原结论不正确,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9.A解析:A【分析】将已知等式代入22m+6n=22m×26n=(22)m•(23)2n=4m•82n=4m•(8n)2可得.【详解】解:∵4m=a,8n=b,∴22m+6n=22m×26n=(22)m•(23)2n=4m•82n=4m •(8n )2=ab 2,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即可得.【详解】1021028(0)a a a a a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11.B解析:B【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 乘法, 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 逐项判定即可 .【详解】解:∵527a a a =,∴选项A 计算正确,不符合题意;∵624a a a ÷=,∴选项B 计算不正确,符合题意;2222a a a ,∴选项C 计算正确,不符合题意;428()a a =,∴选项D 计算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 乘法, 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 要熟练掌握 .12.B解析:B【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进行判断.【详解】A 、原式22(2)x y =-,不符合题意;B 、原式2(3)x y =-+,符合题意;C 、原式2222(2)()x y =-,不符合题意;D 、原式22(4)a c b =--,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32°.【分析】通过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的内角度数,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详解】等边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是60°,正方形的内角度数是90°,正五边形的内角的度数是:(5﹣解析:32°.【分析】通过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的内角度数,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详解】等边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是60°,正方形的内角度数是90°,正五边形的内角的度数是:15(5﹣2)×180°=108°, 则∠3=360°﹣60°﹣90°﹣108°﹣∠1﹣∠2=32°.故答案是: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定理的应用,准确分析图形中角的关系式解题的关键.14.105°.【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特殊角可知:∠ECD=45°,∠BDC=60°,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如图,∠ECD=45°,∠BD解析:105°.【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特殊角可知:∠ECD=45°,∠BDC=60°,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如图,∠ECD =45°,∠BDC =60°,∴∠COB=∠ECD+∠BDC=45°+60°=105°.故答案为:105°.【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分析】这里首末两项是x和2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x和2积的2倍,故m=±4.【详解】解: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和2积的2倍,故,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是完全平方公解析:4±【分析】这里首末两项是x和2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x和2积的2倍,故m=±4.【详解】解: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x和2积的2倍,m=±,故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注意积的2倍的符号,避免漏解.16.:ambm,见解析.【解析】【分析】先写出题目中式子的结果,再写出推导过程即可解答本题.【详解】解:(ab)m=ambm,理由:(ab)m=ab×ab×ab×ab×…×ab解析::a m b m,见解析.【解析】【分析】先写出题目中式子的结果,再写出推导过程即可解答本题.【详解】解:(ab)m=a m b m,理由:(ab)m=ab×ab×ab×ab×…×ab=aa…abb…b=a m b m故答案为a m b m.【点睛】本题考查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它们的计算方法.17.8【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与外角和定理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360°=720°,解得n=8.故答案为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与外角和定理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360°=720°,解得n=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与边数无关.18.x(x﹣4)【详解】解:x2﹣4x=x(x﹣4).故答案为:x(x﹣4).解析:x(x﹣4)【详解】解:x2﹣4x=x(x﹣4).故答案为:x(x﹣4).19.【详解】解:由题意得,∠A的外角=180°-∠A=60°,又∵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1+∠2+∠3+∠4=360°-∠A的外角=300°.故答案为:300.【点睛】本题考查多边解析:300【详解】解:由题意得,∠A的外角=180°-∠A=60°,又∵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1+∠2+∠3+∠4=360°-∠A的外角=300°.故答案为:300.【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外角性质,补角定义.20.128【分析】由ADBC,∠1=64°,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求得∠DEF的度数,然后由折叠的性质,可得∠FEG的度数,进而再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A解析:128【分析】由AD//BC,∠1=64°,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求得∠DEF的度数,然后由折叠的性质,可得∠FEG的度数,进而再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2的度数.【详解】解:∵AD//BC,∠1=64°,∴∠DEF=∠1=64°,由折叠的性质可得∠FEG=∠DEF=64°,∴∠2=∠1+∠EFG=64°+64°=128°.故答案为:128.【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两直线平行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以及矩形的性质,重点在于利用已知条件找到角度之间的关系.21.4【分析】向左平移3个单位则横坐标减去3纵坐标不变,再根据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3a-9-3=0,解得:a=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解析:4【分析】向左平移3个单位则横坐标减去3纵坐标不变,再根据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3a-9-3=0,解得:a=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同时考查了y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22.>【分析】先求出π0=1,2-1=,再根据求出的结果比较即可.【详解】解:∵π0=1,2-1=,1>,∴π0>2-1,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实数的大小比较解析:>【分析】先求出π0=1,2-1=12,再根据求出的结果比较即可.【详解】解:∵π0=1,2-1=12,1>12,∴π0>2-1,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实数的大小比较.理解任意非零数的零次方等于1和熟记负指数幂的计算公式是解题关键.23.(m+3)(m﹣3)【分析】通过观察发现式子可以写成平方差的形式,故用平方差公式分解,a2﹣b2=(a+b)(a﹣b).【详解】解:m2﹣9=m2﹣32=(m+3)(m﹣3).故答案为解析:(m+3)(m﹣3)【分析】通过观察发现式子可以写成平方差的形式,故用平方差公式分解,a2﹣b2=(a+b)(a﹣b).【详解】解:m2﹣9=m2﹣32=(m+3)(m﹣3).故答案为:(m+3)(m﹣3).【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掌握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4.-6【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可以求得题目中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2a+b=﹣3,2a﹣b=2,∴4a2﹣b2=(2a+b)(2a﹣b)=(﹣3)×2=﹣6,故答案为:﹣6.【点睛】解析:-6【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可以求得题目中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2a+b=﹣3,2a﹣b=2,∴4a2﹣b2=(2a+b)(2a﹣b)=(﹣3)×2=﹣6,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根据平方差公式求值,掌握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5.见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C BCD ∠=∠,再根据角的和差得出EBC BCF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详解】//BE CF ,理由如下:∵//AB CD∴ABC B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12ABC BCD ∠-∠=∠-∠即EBC BCF ∠=∠∴//BE C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26.(1)3;0; -2;(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和同底数的幂法则得出即可;(2)根据已知得出3a =5,3b =6,3c =30,求出3a ×3b =30,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3,27)=3,(4,1)=0,(2,14)=-2, 故答案为3;0;-2;(2)证明:由题意得:3a = 5,3b = 6,3c = 30,∵ 5⨯ 6=30,∴ 3a ⨯ 3b = 3c ,∴ 3a +b = 3c ,∴ a + b = c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等知识点,能灵活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变形是解此题的关键.27.﹣2<x≤1.【详解】试题分析:根据不等式的解法,分别解两个不等式,然后取其公共部分即可. 试题解析:331(1)213(1)8(2)x x x x -⎧++⎪⎨⎪--<-⎩, ∵解不等式①得:x≤1,解不等式②得:x >﹣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组的解法,解题关键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分别解不等式,然后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确定法:“都大取大,都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其解集即可.28.3x 2-3x -5,25【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第二项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将已知的方程变形后代入即可求值.【详解】原式=()222945521x x x x x -----+=222945521x x x x x ----+-=2335x x --,当2100x x =--,即210x x =-时,原式=()235310525x x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涉及的知识点有: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去括号法则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熟练掌握以上公式及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9.(1)A ;(2)2;(3)20214040 【分析】(1)由题意直接根据拼接前后的面积相等进行分析计算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题意可知x 2﹣y 2=16,即(x +y )(x ﹣y )=16,又x +y =8,可求出x ﹣y 的值;(3)根据题意利用平方差公式将算式转化为分数的乘积的形式,根据数据规律得出答案.【详解】解:(1)图1的剩余面积为a 2﹣b 2,图2拼接得到的图形面积为(a +b )(a ﹣b ) 因此有,a 2﹣b 2=(a +b )(a ﹣b ),故答案为:A.(2)∵x 2﹣y 2=(x +y )(x ﹣y )=16,又∵x +y =8,∴x ﹣y =16÷8=2;(3)(1﹣212)(1﹣213)(1﹣214)…(1﹣212019)(1﹣212020) =(1﹣12)(1+12)(1﹣13)(1+13)(1﹣14)(1+14)……(1﹣12019)(1+12019)(1﹣12020)(1+12020)=12×32×23×43×34×54×……×20182019×20202019×20192020×20212020 =12×20212020 =20214040. 【点睛】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及应用,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是正确应用的前提,利用公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是解题的关键.30.①6;②89 【解析】解:①②31.见解析.【分析】首先根据直线平行得到∠CDA=∠DAB ,结合题干条件得到∠FDA=∠DAE ,进而得到结论.【详解】证明:∵AB ∥CD ,∴∠CDA =∠DAB ,∵∠1=∠2, ∴∠CDA ﹣∠1=∠DAB ﹣∠2,∴∠FDA =∠DAE ,∴AE ∥D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断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此题比较简单. 32.(1)52x y =⎧⎨=⎩(2)234x y z =-⎧⎪=-⎨⎪=-⎩【分析】(1)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即可;(2)令234x y z k ===,用k 表示出x ,y 和z ,代入229x y z -+=-中,求出k 值,从而得到方程组的解.【详解】解:(1)32316x y x y -=⎧⎨+=⎩①②, ①×3+②得:525x =,解得:x=5,代入①中,解得:y=2,∴方程组的解为:52x y =⎧⎨=⎩; (2)∵设234x y z k ===, ∴x=2k ,y=3k ,z=4k ,代入229x y z -+=-中,4389k k k -+=-,解得:k=-1,∴x=-2,y=-3,z=-4,∴方程组的解为:234x y z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解.33.(1)21312-;(2)101100212-. 【分析】(1)仿照阅读材料中的方法求出所求即可;(2)仿照阅读材料中的方法求出所求即可.【详解】解:(1)设S =1+3+32+33+ (320)则3S =3+32+33+ (321)∴3S ﹣S =321﹣1,即S =21312-, 则1+3+32+33+…+320=21312-; (2)设S =1+2310011112222+++⋯+, 则12S =231001011111122222+++⋯++, ∴S ﹣12S =1﹣10112=101101212-,即S =101100212-, 则S =1+2310011112222+++⋯+=101100212-.【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探索运算规律题,根据已知材料中的方法,探索出运算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4.(1)22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2)45;(3)20;(4)①见解析,②(2)(2)a b a b ++.【分析】(1)根据面积的不同求解方法,可得到不同的表示方法.一种可以是3个正方形的面积和6个矩形的面积;另一种是直接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2)利用(1)中的等式直接代入即可求得答案;(3)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减去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 (4)①依照前面的拼图方法,画出图形即可;②参照题(1)的方法,根据面积的不同求解方法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由题意得:22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 故答案为:22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2)11,38a b c ab bc ac ++=++= ∴22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2)2(()a b c ab ac bc -+=+++211238=-⨯45=;(3)四边形ABCD 、四边形ECGF 为正方形,且边长分别为a 、b90A G ∴∠=∠=︒,AB AD BC a ===,FG CG b ==,BG BC CG a b =+=+ ∵10,20a b ab +==∴ABCD ECGF ABD BFG S S S S S =+--阴影221122AB CG AB AD FG BG =+-⋅-⋅ 2211()22a b a a b a b =+-⋅-⋅+ 22111222a b ab =+- 213()22a b ab =+- 213102022=⨯-⨯ 20=;(4)①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如下:②根据面积的不同求解方法得:22(2522)(2)a ab b a b a b ++=++故答案为:(2)(2)a b a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几何应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应用,掌握因式分解的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35.(1)见详解;(2)2180C AQB ∠+∠=︒;(3)1:2:2【分析】(1)过点C 作CF AD ,则//BE CF ,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 (2)过点Q 作QM AD ,则//BE QM ,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1()2AQE CBE CAD ∠=∠-∠,再结合(1)的结论即可得出答案; (3)由(2)的结论可得出12CAD CBE ∠=∠,又因为QP PB ⊥,因此180CBE CAD ∠+∠=︒,联立即可求出两角的度数,再结合(1)的结论可得出ACB ∠的度数,再求答案即可.【详解】解:(1)过点C 作CF AD ,则//BE CF ,∵//CF AD BE∴,180,ACF A BCF B ACF BCF C ∠=∠∠=︒-∠∠+∠=∠∴180180180B C A BCF C ACF C C ∠+∠-∠=︒-∠+∠-∠=-∠+∠=︒ (2)过点Q 作QM AD ,则//BE QM ,∵QM AD ,//BE QM∴,AQM NAD BQM EBQ ∠=∠∠=∠∵AQ BQ 、分别为DAC EBC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 ∴11,22NAD CAD EBQ CBE ∠=∠∠=∠ ∴1()2ABQ BQM AQM CBE CAD ∠=∠-∠=∠-∠ ∵180()1802C CBE AD AQB ∠=︒-∠-∠=︒-∠ ∴2180C AQB ∠+∠=︒(3)∵//AC QB ∴11,22AQB CAP CAD ACP PBQ CBE ∠=∠=∠∠=∠=∠ ∴11801802ACB ACP CBE ∠=︒-∠=︒-∠ ∵2180C AQB ∠+∠=︒ ∴12CAD CBE ∠=∠ ∵QP PB ⊥∴180CBE CAD ∠+∠=︒∴60,120CAD CBE ∠=︒∠=︒ ∴11801202ACB CBE ∠=︒-∠=︒ ∴::60:120:1201:2:2DAC ACB CBE ∠∠∠=︒︒︒=.故答案为:1:2:2.【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此题的关键是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找准角与角之间的关系.36.(1)2()b a -;(2)22()()4a b a b ab +=-+;(3)±5;(4)详见解析 【分析】(1)表示出阴影部分正方形的边长,然后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列式即可;(2)根据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四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列式即可; (3)将(x -y )2变形为(x +y )2—4xy ,再代入求值即可;(4)由已知的恒等式,画出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详解】解:(1)阴影部分为一个正方形,其边长为b -a ,∴其面积为:2()b a -,故答案为:2()b a -;(2)大正方形面积为:()2a b +小正方形面积为:2()b a -=2()a b -, 四周四个长方形的面积为:4ab ,∴22()()4a b a b ab +=-+,故答案为:22()()4a b a b ab +=-+;(3)由(2)知,22()()4x y x y xy +=-+, ∴22()()4x y x y xy -=+-, ∴2()4x y x y xy -=±+-=2116454±-⨯=±, 故答案为:±5;(4)符合等式()()2222252a b a b a ab b ++=++的图形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同一个图形的面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

(完整版)数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解析

(完整版)数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解析

(完整版)数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a2)3=a5B.3a﹣2a=1 C.(3a)2=9a D.a•a2=a3答案:D解析:D【分析】分别根据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积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a2)3=a6,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3a-2a=a,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3a)2=9a2,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a•a2=a3,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熟记幂的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如图,直线a、b 被直线c 所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 和∠4 是内错角B.∠2 和∠3 是同旁内角C.∠1 和∠3 是同位角D.∠3 和∠4 互为邻补角答案:A解析:A【分析】同位角:两个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叫做同位角;内错角:两个角分别在截线的两侧,且在两条被截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一侧,且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互为同旁内角.【详解】解:A、1∠不是内错角,此选项符合题意;∠和4∠是同旁内角,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2∠和3∠是同位角,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1∠和3D 、3∠和4∠是邻补角,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邻补角,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和邻补角的定义是关键.3.由方程组43x m y m +=⎧⎨-=⎩,可得出x 与y 的关系是( ) A .x+y=1 B .x+y=-1 C .x+y=7 D .x+y=-7答案:C解析:C【分析】将两个方程相加即可得到结论.【详解】43x m y m +=⎧⎨-=⎩①②由①+②得:x+y=7.故选C.【点睛】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如图,从边长为a 的大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将图1中的阴影部分沿虚线剪开,拼成图2的长方形,根据图形的变化过程写出一个正确的等式是( )A .222()2a b a ab b -=-+B .222()a b a b -=-C .222()a b a b -=-D .22()()a b a b a b -=+-答案:D解析:D【分析】易求出图(1)阴影部分的面积=a 2−b 2,图(2)中阴影部分进行拼接后,长为a +b ,宽为a−b ,面积等于(a +b )(a−b ),由于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差,即为a 2−b 2;图(2)中阴影部分为矩形,其长为a +b ,宽为a−b ,则其面积为(a +b )(a−b ),∵前后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2()()a b a b a b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几何方法验证平方差公式:根据拼接前后不同的几何图形的面积不变得到等量关系.5.若关于x 的不等式0521x m x -<⎧⎨-≤⎩的整数解有且只有4个,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56m ≤≤ B .56m << C .56m ≤< D .56m <≤ 答案:D解析:D【分析】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不等式的解集,利用取解集的方法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根据解集中整数解有4个,即可得到m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0521x m x -<⎧⎨-≤⎩解得2x m x <⎧⎨≥⎩,即2x m ≤<, 根据题意不等式组有且只有4个整数解,即x 的取值为2,3,4,5;从而m 的取值范围为56m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根据题意找出整数解是解本题的关键.6.下列结论中,错误结论....有( );①三角形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的交点不在三角形的内部,就在三角形的外部;②一个多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条,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就增加360º;③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任意两个内角的和;⑤在ABC ∆中,若1123A B C ∠=∠=∠,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⑥顺次延长三角形的三边,所得的三角形三个外角中锐角最多有一个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答案:C解析:C【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高线相交于直角顶点可对①进行判断;根据n 边的内角和公式(n-2)•180°对②进行判断;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垂直的定义对③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对④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对⑤⑥进行判断.【详解】解:三角形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的交点不在三角形的内部,就在三角形的外部或边上,所以①为假命题;一个多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条,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就增加180°,所以②为假命题;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所以③为假命题;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任意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所以④为假命题;在△ABC 中,若1123A B C ∠=∠=∠,∠A=1806︒=30°,∠C=3∠A=90°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所以⑤为真命题;一个三角形最多有一个内角是钝角,外角和相邻内角互补,所以最多一个锐角,所以⑥为真命题.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7.(阅读理解)计算:2511275⨯=,1311143⨯=,4811528⨯=,7411814⨯=,观察算式,我们发现两位数乘11的速算方法:头尾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拓展应用)已知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a ,个位上的数字是b ,这个两位数乘11,计算结果中十位上的数字可表示为( )A .a 或1a +B .a b +或abC .10a b +-D .a b +或10a b +- 答案:D解析:D【分析】根据题目中的速算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由题意可得,某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a ,个位数字是b ,将这个两位数乘11,得到一个三位数,则根据上述的方法可得:当a +b < 10时,该三位数百位数字是a ,十位数字是a + b ,个位数字是b ,当a +b ≥10时,结果的百位数字是a + 1,十位数字是a +b - 10,个位数字是b .所以计算结果中十位上的数字可表示为:a +b 或a +b −1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列代数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代数式.8.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中,∠A =65°,∠B =75°,将∠C 沿DE 对折,使点C 落在△ABC 外的点C′处,若∠1=20°,则∠2的度数为( )A.80°B.90°C.100°D.110°答案:C解析:C【分析】先根据平角的定义和翻折变换的性质求出∠DEC,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DE,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65°,∠B=75°,∴∠C=∠C′ =180°-∠A-∠B=40°,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可得:∠DEC=∠DE C′,∠DEC+∠DEB=∠DEC+∠DE C′-∠1=180°,∴∠DEC=100°,∴∠CDE=∠ED C′=180°-∠C-∠DEC=40°,∴∠2=180°-∠CDE-∠ED C′=10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难度适中.二、填空题9.计算:(﹣2x)2×3a=__________.解析:12ax2【分析】先运算积的乘方,然后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即可.【详解】(﹣2x)2×3a22==,x a ax4312故答案为:12ax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积的乘方以及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属于基础题,掌握运算法则是关键.10.下列命题中,①对顶角相等;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⑤若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其中假命题是_________.解析:②④【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直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①对顶角相等;真命题;②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故原命题为假命题;③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真命题;④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原命题为假命题;⑤若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真命题; 故答案为:②④.【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11.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______度.解析:135【分析】先由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的关系判断出多边形的边数,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 .因为正多边形内角和为(n−2)•180°,正多边形外角和为360°,根据题意得:(n−2)•180°=360°×3,解得:n =8.∴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3608︒=45°, 则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是180°−45°=135°,故答案为:135.【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正多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正多边形的性质,求出正多边形的边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若()f x 表示一个关于x 的多项式,()32232f x x x x =+++除以整式()g x ,所得的商式和余式均为同一个多项式()()(),h x g x h x 、中的系数均为整数,则余式()h x =_____________.解析:x+1【分析】由题意得,f(x)=g(x)h(x)+h(x)=h(x)[g(x)+1],又因为()32232f x x x x =+++=(x+1)(x 2+x+2) ,这两个式子比较讨论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f(x)=g(x)h(x)+h(x)=h(x)[g(x)+1] ①又∵()32232f x x x x =+++=(x+1)(x 2+x+2) ②比较①、②可知,有下述两种情况:(1)h(x)=x+1,g(x)+1=x 2+x+2,即h(x)=x+1,g(x)=x 2+x+1;(2)h(x)= x 2+x+2,g(x)+1=x+1,即h(x)= x 2+x+2,g(x)=x ,这里余式h(x)的次数大于除式g(x)的次数,故不合题意,∴只有(1)成立,故答案为x+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除法及因式分解,正确地将()32232f x x x x =+++进行因式分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如果方程组233x y m x y m +=⎧⎨+=+⎩的解满足12x y +=,求m 的值为__________. 解析:19【分析】把m 看作常数,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代入到12x y +=中得到关于m 的方程,解出方程即可.【详解】2? 33?x y m x y m +=⎧⎨+=+⎩①②②×2-①得,56x m =+, 解得,65m x +=, 把65m x +=代入①得,625m y m ++=, 解得,235m y -=, 将65m x +=,235m y -=代入12x y +=得: 6231255m m +-+=, 解得,=19m .故答案为:19.【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两方程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14.如图,要在河岸l 上建一个水泵房D ,修建引水渠到村庄C 处.施工人员的做法是:过点C 作CD l ⊥于点D ,将水泵房建在了D 处.这样修建引水渠CD 最短,既省人力又省物力,这样做蕴含的数学原理是________.解析:垂线段最短【分析】根据垂线段最短原理解题.【详解】于点D,将水泵房建在了D处,过点C作CD l这样做既省人力又省物力,其数学原理是:垂线段最短,故答案为:垂线段最短.【点睛】本题考查垂线段最短的实际应用,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15.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x,8,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1<x<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得8-5<1+2x<5+8,解不等式组即可.【详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8-5<1+2解析:1<x<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得8-5<1+2x<5+8,解不等式组即可.【详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8-5<1+2x<5+8,解得:1<x<6.故答案为:1<x<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第三边的范围是:大于已知两边的差,而小于已知两边的和.16.如图,点D,E,F,G分别是BC,AD,BE,CE的中点,若三角形ABC内有一点M,则点M落在AFG内(包括边界)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分析】先利用三角形中线性质得出面积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几何概率的计算方法求解.【详解】∵D、E、F、G分别是BC、AD、BE、CE的中点,∴是的中线,是的中线,是的中线,是的中线,是的解析:38 【分析】 先利用三角形中线性质得出面积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几何概率的计算方法求解.【详解】∵D 、E 、F 、G 分别是BC 、AD 、BE 、CE 的中点,∴AD 是ABC 的中线,BE 是ABD △的中线,CE 是ACD △的中线,AF 是ABE △的中线,AG 是ACE 的中线, ∴AEF 的面积12ABE =⨯△的面积 14ABD =⨯△的面积 18ABC =⨯△的面积 18ABC S =△, 同理可得AEG △的面积18ABC S =△,BCE 的面积12ABC S =⨯△, 连接,BG同理可得:EFG 的面积12BGE =⨯△的面积14BCE =⨯△的面积18ABC S =△, ∴AFG 的面积是38AEF AEG EFG ABC S S S S =++=△△△△, ∴38P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的含义,几何概率,关键是根据概率=相应的面积与总面积之比解答.17.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220311( 3.14)(2)3π-⎛⎫-+---+- ⎪⎝⎭ (2)()22323154426x y xy y xy ⎛⎫--⋅- ⎪⎝⎭ (3)()22334369x y xy x y -⋅÷答案:(1)-17;(2);(3)【分析】(1)先算乘方,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再算加减法;(2)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3)先算乘方,再算单项式的乘除法.【详解】解:(1)==-1解析:(1)-17;(2)3324510323x y x y xy -++;(3)26x y 【分析】(1)先算乘方,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再算加减法;(2)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3)先算乘方,再算单项式的乘除法.【详解】解:(1)220311( 3.14)(2)3π-⎛⎫-+---+- ⎪⎝⎭ =1198-+--=-17;(2)()22323154426x y xy y xy ⎛⎫--⋅- ⎪⎝⎭ =3324510323x y x y xy -++; (3)()22334369x y xy x y -⋅÷=42334969x y xy x y ⋅÷=5534549x y x y ÷=26x y【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整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自的运算法则. 18.因式分解:(1)216a -;(2)32288x x x -+-答案:(1);(2)【分析】(1)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即可;(2)先提取公因式,然后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即可.解:(1)原式= ;(2)原式==.【点睛】本题考查了公解析:(1)()()44a a +-;(2)()222x x -- 【分析】(1)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即可;(2)先提取公因式2x -,然后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即可.【详解】解:(1)原式=()()44a a +- ;(2)原式=()2244x x x --+=()222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公式法因式分解以及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熟练掌握乘法公式的结构特点是解本题的关键.19.解方程组:(1)263536x y x y +=⎧⎨-=⎩ (2)34332(1)20x y x y ⎧+=⎪⎨⎪--=⎩ 答案:(1);(2).【分析】(1)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变形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详解】解:(1),①+②×2得:12x=15,解得:x=,把x=代入①得解析:(1)54112x y ⎧=⎪⎪⎨⎪=⎪⎩;(2)83x y =⎧⎨=⎩. 【分析】(1)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变形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解:(1)263536x y x y +=⎧⎨-=⎩①②, ①+②×2得:12x =15,解得:x =54, 把x =54代入①得:52+6y =3, 解得:y =112, 则方程组的解为54112x y ⎧=⎪⎪⎨⎪=⎪⎩; (2)34332(1)20x y x y ⎧+=⎪⎨⎪--=⎩整理得:34363218x y x y +=⎧⎨-=⎩①②, ①-②得:6y =18,解得:y =3,把y =3代入②得:3x -6=18,解得:x =8,则方程组的解为83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0.解不等式组:2042(25)3(42)x x x -⎧<⎪⎨⎪-≤+⎩①②,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答案:,整数解为-2,-1,0,1【分析】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找出解集的公共部分,确定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详解】解:由①得.由②得,不等式组的解集为,则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解析:22x -≤<,整数解为-2,-1,0,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找出解集的公共部分,确定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详解】x<.解:由①得2x≥-,由②得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2-≤<,x则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2,-1,0,1.【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已知:∠DEC+∠C=180°,DE平分∠ADF,∠F=∠1.求证:∠B=∠C.答案:见解析【分析】由∠DEC+∠C=180°,∠F=∠1,可得DEBC,ACDF,从而可得∠ADE=∠B,∠EDF=∠BGD,∠C=∠BGD,可得∠C=∠EDF,再结合DE平分∠ADF,有∠ADE=解析:见解析【分析】由∠DEC+∠C=180°,∠F=∠1,可得DE//BC,AC//DF,从而可得∠ADE=∠B,∠EDF=∠BGD,∠C=∠BGD,可得∠C=∠EDF,再结合DE平分∠ADF,有∠ADE=∠EDF,即可求证.【详解】解:证明:∵∠DEC+∠C=180°,∠F=∠1,∴DE//BC,AC//DF,∴∠ADE =∠B ,∠EDF =∠BGD ,∠C =∠BGD ,∴∠C =∠EDF ,∵DE 平分∠ADF ,∴∠ADE =∠EDF ,∴∠B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答的关键是结合图形分析清楚角与角之间的关系. 22.某超市投入31500元购进A 、B 两种饮料共800箱,饮料的成本与销售价如下表:(单位:元/箱)(1)该超市购进A 、B 两种饮料各多少箱?(2)全部售完800箱饮料共盈利多少元?(3)若超市计划盈利16200元,且A 类饮料售价不变,则B 类饮料销售价至少应定为每箱多少元?答案:(1)购进A 型饮料450箱,购进B 型饮料350箱;(2)全部售完800箱饮料共盈利15500元;(3)B 类饮料销售价至少定为每箱54元【分析】(1)设购进A 型饮料x 箱,购进B 型饮料y 箱,根据题意解析:(1)购进A 型饮料450箱,购进B 型饮料350箱;(2)全部售完800箱饮料共盈利15500元;(3)B 类饮料销售价至少定为每箱54元【分析】(1)设购进A 型饮料x 箱,购进B 型饮料y 箱,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解答即可; (2)根据利润的公式解答即可;(3)设B 类饮料销售价定为每箱a 元,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解答即可.【详解】解:(1)设购进A 型饮料x 箱,购进B 型饮料y 箱,根据题意得800423631500x y x y +=⎧⎨+=⎩ 解得450350x y =⎧⎨=⎩答:购进A 型饮料450箱,购进B 型饮料350箱.(2)(64﹣42)×450+(52﹣36)×350=15500(元)答:全部售完800箱饮料共盈利15500元;(3)设B 类饮料销售价定为每箱a 元,根据题意得(64﹣42)×450+(a ﹣36)×350≥16200解得a≥54答:B 类饮料销售价至少定为每箱54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方程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23.阅读材料:如果x 是一个有理数,我们把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记作[x ] .例如,[3.2]=3,[5]=5,[-2.1]=-3.那么,x =[x ]+a ,其中0≤a <1.例如,3.2=[3.2]+0.2,5=[5]+0,-2.1=[-2.1]+0.9.请你解决下列问题:(1)[4.8]= ,[-6.5]= ;(2)如果[x ]=3,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3)如果[5x -2]=3x +1,那么x 的值是 ;(4)如果x =[x ]+a ,其中0≤a <1,且4a = [x ]+1,求x 的值.答案:(1)4,﹣7;(2)3≤x <4;(3);(4)或或或【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定义,[x]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求出结果即可; (2)根据定义,是大于等于3小于4的数;(3)由得到,求出的解析:(1)4,﹣7;(2)3≤x <4;(3)53;(4)1-或14或32或114 【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定义,[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求出结果即可;(2)根据定义,x 是大于等于3小于4的数;(3)由[]5231x x -=+得到315232x x x +≤-<+,求出x 的取值范围,再由31x +是整数即可得到x 的值;(4)由[]x x a =+和[]41a x =+得51x a =-,设[]41x a k =-=是整数,即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然后分类讨论求出x 的值即可.【详解】解:(1)∵不超过4.8的最大整数是4,∴[]4.84=,∵不超过 6.5-的最大整数是7-,∴[]6.57-=-故答案是:4,7-;(2)∵[]3x =,∴x 是大于等于3小于4的数,即34x ≤<;(3)∵[]5231x x -=+,∴315232x x x +≤-<+,解得322x ≤<, ∵31x +是整数, ∴53x =; (4)∵[]x x a =+,∴[]x x a =-,∵[]41a x =+,∴41a x a =-+,即51x a =-,∵[]41x a k =-=(k 是整数), ∴14k a +=, ∵01a ≤<, ∴1014k +≤<,解得13k -≤<, 当1k =-时,0a =,1x =-,当0k =时,14a =,14x =, 当1k =时,12a =,32x =, 当2k =时,34a =,114x =, 综上:x 的值为1-或14或32或114. 【点睛】 本题考查新定义问题,不等式组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目中[]x 的意义,列出不等式组进行求解.24.如图,△ABC 和△ADE 有公共顶点A ,∠ACB =∠AED =90°,∠BAC =45°,∠DAE =30°. (1)若DE //AB ,则∠EAC = ;(2)如图1,过AC 上一点O 作OG ⊥AC ,分别交A B 、A D 、AE 于点G 、H 、F . ①若AO =2,S △AGH =4,S △AHF =1,求线段OF 的长;②如图2,∠AFO 的平分线和∠AOF 的平分线交于点M ,∠FHD 的平分线和∠OGB 的平分线交于点N ,∠N +∠M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度数;若改变,请说明理由.答案:(1)45°;(2)①1;②是定值,∠M+∠N=142.5°【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2)①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出GH,HF,再证明AO=OG=2,可得结论.②利用角平分线的定解析:(1)45°;(2)①1;②是定值,∠M+∠N=142.5°【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2)①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出GH,HF,再证明AO=OG=2,可得结论.②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M,∠N(用∠FAO表示),可得结论.【详解】解:(1)如图,∵AB∥ED∴∠E=∠EAB=9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AC=45°,∴∠CAE=90°-45°=45°.故答案为:45°.(2)①如图1中,∵OG⊥AC,∴∠AOG=90°,∵∠OAG=45°,∴∠OAG=∠OGA=45°,∴AO=OG=2,∵S△AHG=12•GH•AO=4,S△AHF=12•FH•AO=1,∴GH=4,FH=1,∴OF=GH-HF-OG=4-1-2=1.②结论:∠N+∠M=142.5°,度数不变.理由:如图2中,∵MF,MO分别平分∠AFO,∠AOF,∴∠M=180°-12(∠AFO+∠AOF)=180°-12(180°-∠FAO)=90°+12∠FAO,∵NH,NG分别平分∠DHG,∠BGH,∴∠N=180°-12(∠DHG+∠BGH)=180°-12(∠HAG+∠AGH+∠HAG+∠AHG)=180°-12(180°+∠HAG)=90°-12∠HAG=90°-12(30°+∠FAO+45°)=52.5°-12∠FAO,∴∠M+∠N=142.5°.【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知识,最后一个问题的解题关键是用∠FAO表示出∠M,∠N.25.已知:∠MON=36°,OE平分∠MON,点A,B分别是射线OM,OE,上的动点(A,B 不与点O重合),点D是线段OB上的动点,连接AD并延长交射线ON于点C,设∠OAC=x,(1)如图1,若AB∥ON,则①∠ABO的度数是______;②当∠BAD=∠ABD时,x=______;当∠BAD=∠BDA时,x=______;(2)如图2,若AB⊥OM,则是否存在这样的x的值,使得△ABD中有两个相等的角?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①18°;②126°;③63°;(2)当x=18、36、54时,△ADB中有两个相等的角.【分析】(1)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O的度数;根据∠ABO、∠BAD的度数解析:(1)①18°;②126°;③63°;(2)当x=18、36、54时,△ADB中有两个相等的角.【分析】(1)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O的度数;根据∠ABO、∠BAD的度数以及△AOB的内角和,可得x的值;(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直角的度数,可得x的值.【详解】解:(1)如图1,①∵∠MON=36°,OE平分∠MON,∴∠AOB=∠BON=18°,∵AB∥ON,∴∠ABO=18°;②当∠BAD=∠ABD时,∠BAD=18°,∵∠AOB+∠ABO+∠OAB=180°,∴∠OAC=180°-18°×3=126°;③当∠BAD=∠BDA时,∵∠ABO=18°,∴∠BAD=81°,∠AOB=18°,∵∠AOB+∠ABO+∠OAB=180°,∴∠OAC=180°-18°-18°-81°=63°,故答案为①18°;②126°;③63°;(2)如图2,存在这样的x的值,使得△ADB中有两个相等的角.∵AB⊥OM,∠MON=36°,OE平分∠MON,∴∠AOB=18°,∠ABO=72°,若∠BAD=∠ABD=72°,则∠OAC=90°-72°=18°;若∠BAD=∠BDA=(180°-72°)÷2=54°,则∠OAC=90°-54°=36°;若∠ADB=∠ABD=72°,则∠BAD=36°,故∠OAC=90°-36°=54°;综上所述,当x=18、36、54时,△ADB中有两个相等的角.【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ABO的度数是关键,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苏科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苏科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苏科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一、选择题1.已知多项式x a -与22x x -的乘积中不含2x 项,则常数a 的值是( )A .2-B .0C .1D .22.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汽车标识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524a a -= B .()222a b a b -=- C .61213a a +=+ D .325236a a a ⋅= 4.若正方形边长增加1,得到的新正方形面积比原正方形面积增加6,则原正方形的边长是( )A .2B .52C .3D .725.下列图形中,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6.将一副三角板(含30°、45°的直角三角形)摆放成如图所示,图中∠1的度数是( )A .90°B .120°C .135°D .150°7.在餐馆里,王伯伯买了5个菜,3个馒头,老板少收2元,只收50元,李太太买了11个菜,5个馒头,老板以售价的九折优惠,只收90元,若菜每个x 元,馒头每个y 元,则下列能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A .53502115900.9x y x y +=+⎧⎨+=⨯⎩B .53502115900.9x y x y +=+⎧⎨+=÷⎩C .53502115900.9x y x y +=-⎧⎨+=⨯⎩D .53502115900.9x y x y +=+⎧⎨+=⨯⎩ 8.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a 2)3=a 5B .a 8÷ a 2=a 4C .(2a )3=6a 3D .a 2+ a 2=2 a 29.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为( )A .ab +ac +d =a (b +c )+dB .(x +2)(x ﹣2)=x 2﹣4C .6ab =2a ⋅3bD .x 2﹣8x +16=(x ﹣4)2 10.计算12x a a a a ⋅⋅=,则x 等于( )A .10B .9C .8D .4 11.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条边长,化简|a +b -c|-|c -a -b|的结果为( )A .2a +2b -2cB .2a +2bC .2cD .0 12.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按如下顺序依次排列为(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20个点的坐标为( )A .(46,4)B .(46,3)C .(45,4)D .(45,5)二、填空题13.如图,将△ABE 向右平移2cm 得到△DCF ,如果△ABE 的周长是16cm ,那么四边形ABFD 的周长是_____.14.若a m =5,a n =3,则a m +n =_____________.15.如图,直线//AB CD ,直线GE 交直线AB 于点E ,EF 平分AEG ∠.若∠1=58°,则AEF ∠的大小为____.16.如图,在△ABC 中,∠B 和∠C 的平分线交于点O ,若∠A =50°,则∠BOC =_____.1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 ,则它的周长为__cm .18.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3x - m+1>0的最小整数解为2,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9.已知22a b -=,则24a b ÷的值是____.20.a m =2,b m =3,则(ab )m =______.21.若(x ﹣2)x =1,则x =___.22.已知12x 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mx ﹣y =7的一个解,则m =_____. 23.若(x 2+x-1)(px+2)的乘积中,不含x 2项,则p 的值是 ________.24.若a m =2,a n =3,则a m +n 的值是_____.三、解答题25.观察下列式子:2×4+1=9;4×6+1=25;6×8+1=49;…(1)请你根据上面式子的规律直接写出第4个式子: ;(2)探索以上式子的规律,试写出第n 个等式,并说明等式成立的理由.26.因式分解:(1)3a x y y x ;(2)()222416x x +-.27.计算: (1)0201711(2)(1)()2--+--;(2)()()()3243652a a a +-•- 28.(1)如图,用四块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成正方形,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你能发现什么?(用含有x 、y 的等式表示) ;(2)若2(32)5x y -=,2(32)9x y +=,求xy 的值;(3)若25,2x y xy +==,求2x y -的值.29.从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b 的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1)上述操作能验证的等式是 .(请选择正确的选项) A .a 2﹣b 2=(a +b )(a ﹣b )B .a 2﹣2ab +b 2=(a ﹣b )2C .a 2+ab =a (a +b )(2)若x 2﹣y 2=16,x +y =8,求x ﹣y 的值;(3)计算:(1﹣212)(1﹣213)(1﹣214)…(1﹣212019)(1﹣212020). 30.如图,点D 、E 、F 分别是△ABC 三边上的点,DF ∥AC ,∠BFD=∠CED ,请写出∠B 与∠CD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1.因式分解:(1)2()4()a x y x y ---(2)2242x x -+-(3)2616a a --32.如图,一个三角形的纸片ABC ,其中∠A=∠C ,(1)把△ABC 纸片按 (如图1) 所示折叠,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DE 是折痕.说明 BC ∥DF ;(2)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ED 内时 (如图2),探索∠C 与∠1+∠2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ED 外时 (如图3),探索∠C 与∠1、∠2之间的大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33.启秀中学初一年级组计划将m 本书奖励给本次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n 名同学,如果每人分4本,那么还剩下78本;如果每人分8本,那么最后一人分得的书不足8本,但不少于4本.最终,年级组讨论后决定,给n 名同学每人发6本书,那么将剩余多少本书?34.如图 1,直线GH 分别交,AB CD 于点 ,E F (点F 在点E 的右侧),若12180︒∠+∠= (1)求证://AB CD ;(2)如图2所示,点M N 、在,AB CD 之间,且位于,E F 的异侧,连MN , 若23M N ∠=∠,则,,AEM NFD N ∠∠∠三个角之间存在何种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 3 所示,点M 在线段EF 上,点N 在直线CD 的下方,点P 是直线AB 上一点(在E 的左侧),连接,,MP PN NF ,若2,2MPN MPB NFH HFD ∠=∠∠=∠,则请直接写出PMH ∠与N ∠之间的数量35.计算:(1)()()122012514--⎛⎫+-⨯-- ⎪⎝⎭; (2)52342322)(a a a a a +÷-. 36.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网格中,ΔABC 经过平移后得到ΔA B C ''',图中标出了点B 的对应点B ',点A '、C '分别是A 、C 的对应点.(1)画出平移后的ΔA B C ''';(2)连接BB '、CC ',那么线段BB '与CC '的关系是_________;(3)四边形BCC B ''的面积为______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先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展开,再根据题意,二次项的系数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解:()232()2(2)2x a x x x a x ax --+-=+,∵不含2x 项,∴(2)0a -+=,解得2a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需要熟练掌握,不含某一项就让这一项的系数等于0是解题的关键. 2.D解析:D【分析】根据平移作图是一个基本图案按照一定的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连续作图设计出的图案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 、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B 、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C 、不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正确;D 、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故此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平移设计图案,解题关键是掌握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3.D解析:D【解析】A 选项:(﹣2a 3)2=4a 6,故是错误的;B 选项:(a ﹣b )2=a 2-2ab+b 2,故是错误的;C 选项:6123a a +=+13,故是错误的; 故选D . 4.B解析:B【分析】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x ,则新正方形的边长为(1)x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x ,则新正方形的边长为(1)x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22(1)6x x +-=, 解得52x =, ∴原正方形的边长为52.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为解题关键.5.D解析:D【详解】解:A 、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B 、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C 、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D 、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需要一个四边形旋转得到,符合题意. 故选D .6.B解析:B【详解】解:根据题意得:∠1=180°-60°=12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板中的角度的计算,难度不大.7.B解析:B【解析】【分析】设馒头每个x 元,包子每个y 元,分别利用买5个馒头,3个包子,老板少收2元,只要5元以及11个馒头,5个包子,老板以售价的九折优惠,只要9元,得出方程组.【详解】设馒头每个x 元,包子每个y 元,根据题意可得:53502115900.9x y x y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难度一般,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8.D解析:D【分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积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A 、(a 2)3=a 6,故此选项错误;B 、a 8÷ a 2=a 6,故此选项错误;C 、(2a )3=8a 3,,故此选项错误;D 、a 2+ a 2=2 a 2,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以及积的乘方运算等知识,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定义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等式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故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B、等式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故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C、等式左边是单项式,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D、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的意义,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10.A解析:A【解析】【分析】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知:a2+x=a12,∴2+x=12,∴x=1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要注意是指数相加,底数不变.11.D解析:D【解析】试题解析:∵a、b、c为△ABC的三条边长,∴a+b-c>0,c-a-b<0,∴原式=a+b-c+(c-a-b)=0.故选D.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12.D解析:D【分析】以正方形最外边上的点为准考虑,点的总个数等于最右边下角的点横坐标的平方,且横坐标为奇数时最后一个点在x轴上,为偶数时,从x轴上的点开始排列,求出与2020最接近的平方数为2025,然后写出第2020个点的坐标即可.【详解】解:由图形可知,图中各点分别组成了正方形点阵,每个正方形点阵的整点数量依次为最右下角点横坐标的平方且当正方形最右下角点的横坐标为奇数时,这个点可以看做按照运动方向到达x轴,当正方形最右下角点的横坐标为偶数时,这个点可以看做按照运动方向离开x轴∵452=2025∴第2025个点在x轴上坐标为(45,0)则第2020个点在(45,5)故选:D.【点睛】本题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点坐标规律探究题,解答时除了注意点坐标的变化外,还要注意点的运动方向.二、填空题13.20cm.【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DF=AE,然后判断出四边形ABFD的周长=△ABE的周长+AD+EF,然后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D解析:20cm.【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DF=AE,然后判断出四边形ABFD的周长=△ABE的周长+AD+EF,然后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DF=AE,∴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E+DF+AD+EF,=AB+BE+AE+AD+EF,=16+AD+EF,∵平移距离为2cm,∴AD=EF=2cm,∴四边形ABFD的周长=16+2+2=20cm.故答案为20cm.【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14.15【分析】根据幂的运算公式即可求解.【详解】∵am=5,an=3,∴am+n= am×an=5×3=15故答案为:1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同底数幂的逆运解析:15【分析】根据幂的运算公式即可求解.【详解】∵a m=5,a n=3,∴a m+n= a m×a n=5×3=15故答案为:1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同底数幂的逆运算.15.61°【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GEB的度数,进而得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得答案.【详解】解:,,.EF平分,.故答案为:6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解析:61°【分析】∠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得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GEB的度数,进而得AEG答案.【详解】AB CD,解://∴∠=∠=︒,158GEB∴∠=︒-︒=︒.18058122AEGEF平分AEG∠,61AEF∴∠=︒.故答案为:6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和平角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6.115°.【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ABC+∠ACB=130°,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得出∠OBC+∠OCB,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BOC的度数.【详解】解;∵∠A=5解析:115°.【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ABC+∠ACB=130°,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得出∠OBC+∠OCB,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BOC的度数.【详解】解;∵∠A=50°,∴∠ABC+∠ACB=180°﹣50°=130°,∵∠B和∠C的平分线交于点O,∴∠OBC=12∠ABC,∠OCB=12∠ACB,∴∠OBC+∠OCB=12×(∠ABC+∠ACB)=12×130°=65°,∴∠BOC=180°﹣(∠OBC+∠OCB)=115°,故答案为:11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关键是求出∠OBC+∠OCB 的度数.17.22【解析】【分析】底边可能是4,也可能是9,分类讨论,去掉不合条件的,然后可求周长. 【详解】试题解析:①当腰是4cm,底边是9cm时: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因此舍去.②当底边是4cm【解析】【分析】底边可能是4,也可能是9,分类讨论,去掉不合条件的,然后可求周长.【详解】试题解析:①当腰是4cm ,底边是9cm 时: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因此舍去. ②当底边是4cm ,腰长是9cm 时,能构成三角形,则其周长=4+9+9=22cm .故填22.【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18.【解析】【分析】先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最小整数解为2即可求出实数m 的取值范围.【详解】∵3x - m+1>0,∴3x> m-1,∴x>,∵不等式3x - m+1>解析:4<7m ≤【解析】【分析】先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最小整数解为2即可求出实数m 的取值范围.【详解】∵3x - m+1>0,∴3x> m -1,∴x>-13m , ∵不等式3x - m+1>0的最小整数解为2, ∴1≤-13m <3, 解之得4<7m ≤.故答案为:4<7m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根据最小整数解为2列出关于m 的不等式是解答本题19.【分析】先将化为同底数幂的式子,然后根据幂的除法法则进行合并,再将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22=4.【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除法法则,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解析:【分析】先将24a b ÷化为同底数幂的式子,然后根据幂的除法法则进行合并,再将22a b -=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24a b ÷=222a b ÷=()22a b -,∵22a b -=,∴原式=22=4.【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除法法则,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20.6【分析】根据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底数的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即可转化计算.【详解】解:因为am=2,bm=3,所以(ab )m=am•bm=2×3=6,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考查积解析:6【分析】根据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底数的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即可转化计算.【详解】解:因为a m =2,b m =3,所以(ab )m =a m •b m =2×3=6,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考查积的乘方,关键是根据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将未知转化为已知.21.0或3.【解析】【分析】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求出答案.【详解】∵(x﹣2)x=1,∴x=0时,(0﹣2)0=1,当x=3时,(3﹣2)3=1,则x=0或3.解析:0或3.【解析】【分析】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求出答案.【详解】∵(x﹣2)x=1,∴x=0时,(0﹣2)0=1,当x=3时,(3﹣2)3=1,则x=0或3.故答案为:0或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零指数幂以及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2.9【分析】根据题意直接将代入方程mx﹣y=7得到关于m的方程,解之可得答案.【详解】解:将代入方程mx﹣y=7,得:m﹣2=7,解得m=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元解析:9【分析】根据题意直接将12xy=⎧⎨=⎩代入方程mx﹣y=7得到关于m的方程,解之可得答案.【详解】解:将12x y =⎧⎨=⎩代入方程mx ﹣y =7,得:m ﹣2=7, 解得m =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23.【分析】先按照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再把同类项合并,利用不含项即这一项的系数为,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而上式不含项,,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同时解析:2.-【分析】先按照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再把同类项合并,利用不含2x 项即这一项的系数为0,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232212222x x px px x px x px +-+=+++--()()32222px p x p x =+++--而上式不含2x 项,20p ∴+=,2,p ∴=-故答案为: 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同时考查多项式的概念中的项的次数,及不含某项的条件,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4.6【分析】逆运用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m+n =am•an=2×3=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逆运用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解析:6【分析】逆运用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 m +n =a m •a n =2×3=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逆运用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掌握a m +n =a m •a n 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5.(1)8×10+1=81;(2)2n (2n +1)+1=(2n +1)2,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上面式子的规律即可写出第4个式子;(2)探索以上式子的规律,结合(1)即可写出第n 个等式.【详解】解:观察下列式子:2×4+1=9=32;4×6+1=25=52:6×8+1=49=72;…(1)发现规律:第4个式子:8×10+1=81=92;故答案为:8×10+1=81;(2)第n 个等式为:2n (2n +1)+1=(2n +1)2,理由:2n (2n +1)+1=4n 2+4n +1=(2n +1)2.【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数字的变化寻找规律,总结规律.26.(1)3xy a ;(2)()()2222x x -+. 【分析】(1)原式先提取负号,再按提取公因式分解即可;(2)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分解因式即可;【详解】(1)3a xy y x 3a x y x y3x y a ;(2)()222416x x +-()()224444x x x x =+-++2222x x .【点睛】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7.(1)-2(2)12a【分析】(1)根据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即可求解;(2)根据幂的运算法则即可求解.【详解】(1)0201711(2)(1)()2--+-- =1-1-2=-2(2)()()()3243652a a a +-•- =()126654a a a+•-=121254a a -=12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实数与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其运算法则.28.(1)224()()xy x y x y =+--;(2)16xy =;(3)23x y -=±. 【分析】(1)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由边长为x+y 的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边长为x-y 的小正方形面积求出,也可以由4个长为x ,宽为y 的矩形面积之和求出,表示出即可;(2)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然后两个式子相减,即可求出答案;(3)利用完全平方变形求值,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24()()xy x y x y =+--;故答案为:224()()xy x y x y =+--;(2)∵2(32)5x y -=, ∴2291245x xy y -+=①,∵2(32)9x y +=,∴2291249x xy y ++=②,∴由②-①,得24954xy =-=, ∴16xy =; (3)∵25,2x y xy +==, ∴222(2)4425x y x xy y +=++=,∴224254217x y +=-⨯=,∴222(2)4417429x y x y xy -=+-=-⨯=;∴23x y -=±;【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准确识图,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变形求值,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的两种不同表示方法得到的代数式的值相等列式是解题的关键.29.(1)A ;(2)2;(3)20214040 【分析】(1)由题意直接根据拼接前后的面积相等进行分析计算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题意可知x 2﹣y 2=16,即(x +y )(x ﹣y )=16,又x +y =8,可求出x ﹣y 的值;(3)根据题意利用平方差公式将算式转化为分数的乘积的形式,根据数据规律得出答案.【详解】解:(1)图1的剩余面积为a 2﹣b 2,图2拼接得到的图形面积为(a +b )(a ﹣b ) 因此有,a 2﹣b 2=(a +b )(a ﹣b ),故答案为:A.(2)∵x 2﹣y 2=(x +y )(x ﹣y )=16,又∵x +y =8,∴x ﹣y =16÷8=2;(3)(1﹣212)(1﹣213)(1﹣214)…(1﹣212019)(1﹣212020) =(1﹣12)(1+12)(1﹣13)(1+13)(1﹣14)(1+14)……(1﹣12019)(1+12019)(1﹣12020)(1+12020) =12×32×23×43×34×54×……×20182019×20202019×20192020×20212020 =12×20212020=20214040. 【点睛】 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及应用,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是正确应用的前提,利用公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是解题的关键.30.见解析【分析】由DF ∥AC ,得到∠BFD=∠A,再结合∠BFD=∠CED ,有等量代换得到∠A=∠CED ,从而可得DE ∥AB ,则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B=∠CDE.【详解】解:∠B=∠CDE,理由如下:∵ DF ∥AC ,∴∠BFD=∠A.∵∠BFD=∠CED ,∴∠A=∠CED.∴DE ∥AB ,∴∠B=∠CDE.【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1.(1)()(2)(2)x y a a -+-;(2)22(1)x --;(3)(2)(8)a a +-【分析】(1)先提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因式分解;(2)先提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3)直接利用2(x+p)(x+q)x +(p+q)x+pq =公式因式分解. 【详解】解:(1)2()4()a x y x y ---()2()4x y a =--()(2)(2)x y a a =-+-(2)2242x x -+-()2221x x =--+22(1)x =--(3)2616a a --(2)(8)a a =+-【点睛】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几种常见的方法,主要考查运算能力.32.(1)见解析;(2)∠1+∠2=2∠C ;(3)∠1-∠2=2∠C.【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得∠DFE=∠A,由已知得∠A=∠C,于是得到∠DFE=∠C,即可得到结论;(2)先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得出∠A+∠A′=∠1+∠2,再由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3)∠A′ED=∠AED(设为α),∠A′DE=∠ADE(设为β),于是得到∠2+2α=180°,∠1=β-∠BDE=β-(∠A+α),推出∠2-∠1=180°-(α+β)+∠A,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A=180°-(α+β),证得∠2-∠1=2∠A,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1) 由折叠知∠A=∠DFE,∵∠A=∠C,∴∠DFE=∠C,∴BC∥DF;(2)∠1+∠2=2∠A.理由如下:∵∠1+2∠AED=180°,∠2+2∠ADE=180°,∴∠1+∠2+2(∠ADE+∠AED)=360°.∵∠A+∠ADE+∠AED=180°,∴∠ADE+∠AED=180°-∠A,∴∠1+∠2+2(180°-A)=360°,即∠1+∠2=2∠C.(3)∠1-∠2=2∠A.∵2∠AED+∠1=180°,2∠ADE-∠2=180°,∴2(∠ADE+∠AED)+∠1-∠2=360°.∵∠A+∠ADE+∠AED=180°,∴∠ADE+∠AED=180°-∠A,∴∠1-∠2+2(180°-∠A)=360°,即∠1-∠2=2∠C.【点睛】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综合题,但难度不大,熟记性质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33.38本【分析】先表示书的总量,利用不等关系列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4788(1)8 4788(1)4n nn n+--⎧⎨+--≥⎩<①②由①得:12 n>19由②得:1202n ≤ ∴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11922≤<n 20 n 为正整数,20,n ∴=478158,m n ∴=+=15820638.∴-⨯=答:剩下38本书.【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不等式组的应用,掌握利用不等关系列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34.(1)证明过程见解析;(2)12N AEM NFD ∠=∠-∠,理由见解析;(3)13∠N+∠PMH=180°. 【分析】(1)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判定AB ∥CD ;(2)设∠N=2α,∠M=3α,∠AEM=x ,∠NFD=y ,过M 作MP ∥AB ,过N 作NQ ∥AB 可得∠PMN=3α-x ,∠QNM=2α-y ,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到3α-x =2α-y ,化简即可得到12N AEM NFD ∠=∠-∠; (3)过点M 作MI ∥AB 交PN 于O ,过点N 作NQ ∥CD 交PN 于R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PM=∠PMI ,由已知得到∠MON=∠MPN+∠PMI=3∠PMI 及∠RFN=180°-∠NFH-∠HFD=180°-3∠HFD ,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PRF=∠FNP+∠RFN=∠FNP+180°-3∠RFM ,化简得到∠FNP+2∠PMI-2∠RFM=180°-∠PMH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3∠PMI+∠FNP+∠FNH=180°及3∠RFM+∠FNH=180°,两个等式相减即可得到∠RFM-∠PMI=13∠FNP ,将该等式代入∠FNP+2∠PMI-2∠RFM=180°-∠PMH ,即得到13∠FNP=180°-∠PMH ,即13∠N+∠PMH=180°. 【详解】(1)证明:∵∠1=∠BEF ,12180︒∠+∠=∴∠BEF+∠2=180°∴AB ∥CD.(2)解:12N AEM NFD ∠=∠-∠ 设∠N=2α,∠M=3α,∠AEM=x ,∠NFD=y过M 作MP ∥AB ,过N 作NQ ∥AB∵//AB CD,MP∥AB,NQ∥AB ∴MP∥NQ∥AB∥CD∴∠EMP=x,∠FNQ=y∴∠PMN=3α-x,∠QNM=2α-y ∴3α-x=2α-y即α=x-y∴12N AEM NFD ∠=∠-∠故答案为12N AEM NFD ∠=∠-∠(3)解:13∠N+∠PMH=180°过点M作MI∥AB交PN于O,过点N作NQ∥CD交PN于R.∵//AB CD,MI∥AB,NQ∥CD∴AB∥MI∥NQ∥CD∴∠BPM=∠PMI∵∠MPN=2∠MPB∴∠MPN=2∠PMI∴∠MON=∠MPN+∠PMI=3∠PMI∵∠NFH=2∠HFD∴∠RFN=180°-∠NFH-∠HFD=180°-3∠HFD∵∠RFN=∠HFD∴∠PRF=∠FNP+∠RFN=∠FNP+180°-3∠RFM∴∠MON+∠PRF+∠RFM=360°-∠OMF即3∠PMI+∠FNP+180°-3∠RFM+∠RFM=360°-∠OMF ∴∠FNP+2∠PMI-2∠RFM=180°-∠PMH∵3∠PMI+∠PNH=180°∴3∠PMI+∠FNP+∠FNH=180°∵3∠RFM+∠FNH=180°∴3∠PMI-3∠RFM+∠FNP=0°即∠RFM-∠PMI=13∠FNP∴∠FNP+2∠PMI-2∠RFM=∠FNP-2(∠RFM-∠PMI)=180°-∠PMH∠FNP-2×13∠FNP=180°-∠PMH13∠FNP=180°-∠PMH即13∠N+∠PMH=180°故答案为13∠N+∠PMH=18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通过运用平行线性质得到角之间的关系.35.(1)7;(2)55a.【分析】(1)直接利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零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整式的除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1)(14)﹣1+(﹣2)2×50﹣(﹣1)﹣2;=4+4×1﹣1=4+4﹣1=7;(2)2a5﹣a2•a3+(2a4)2÷a3=2a5﹣a5+4a8÷a3=2a5﹣a5+4a5=5a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乘除和乘法运算,以及有理数乘方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6.(1)见解析;(2)平行且相等;(3)28【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画出点A、C平移后的对应点A'、C'即可画出平移后的△A B C (2)根据平移的性质解答即可;(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答即可.【详解】'''即为所求;解:(1)如图,ΔA B C(2)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BB'与CC'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3)四边形BCC B''的面积为4×7=28.故答案为:2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和平移作图,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苏科版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苏科版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苏科版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一、选择题1.已知,则a 2-b 2-2b 的值为 A .4 B .3C .1D .0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253a b a b = B .a 6÷a 2=a 3C .5y 3•3y 2=15y 5D .a +a 2=a 33.如果 x 2﹣kx ﹣ab =(x ﹣a )(x +b ),则k 应为( ) A .a ﹣bB .a +bC .b ﹣aD .﹣a ﹣b 4.已知()22316x m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可能是( )A .7-B .1C .7-或1D .7或1-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不是同位角的是( )A .B .C .D .6.若8x a =,4y a =,则2x y a +的值为( )A .12B .20C .32D .2567.如图,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若∠1=∠2,则AD ∥BCB .若AE ∥CD ,则∠1+∠3=180°C .若∠2=∠C ,则AE ∥CDD .若AD ∥BC ,则∠1=∠B 8.将下列三条线段首尾相连,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 .1,2,3B .2,3,6C .3,4,5D .4,5,9 9.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x 2m ﹣n ﹣2+4y m +n +1=6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 ,n 的值为( ) A .m =1,n =-1 B .m =-1,n =1 C .14m ,n 33==- D .14,33m n =-= 10.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 .6B .3C .2D .10 11.若多项式224a kab b ++是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为( )A .4B .2±C .4±D .8± 1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②③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④二、填空题13.如图,AD ⊥BC 于D ,那么图中以AD 为高的三角形有______个.1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15.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等于另一个锐角的2倍,则较小的锐角是_______.16.若 a m =6 , a n =2 ,则 a m−n =________17.如图,点B 在线段AC 上(BC>AB ),在线段AC 同侧作正方形ABMN 及正方形BCEF ,连接AM 、ME 、EA 得到△AME .当AB=1时,△AME 的面积记为S 1;当AB=2时,△AME 的面积记为S 2;当AB=3时,△AME 的面积记为S 3;则S 2020﹣S 2019=_____.18.计算:32(2)xy -=___________.19.已知某新型感冒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000823米,将0.00000082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20.阅读材料:①1的任何次幂都等于1;②﹣1的奇数次幂都等于﹣1;③﹣1的偶数次幂都等于1;④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试根据以上材料探索使等式(2x+3)x+2016=1成立的x 的值为_____.21.如图,两块三角板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边//AB CD 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22.若a +b =4,a ﹣b =1,则(a +1)2﹣(b ﹣1)2的值为_____.23.已知x 2a +y b ﹣1=3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b =_____.24.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后ED 与BC 的交点为G 、D 、C 分别在M 、N 的位置上,若52EFG ∠=︒,则21∠-∠=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5.如图,在方格纸内将ABC ∆水平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 B C ∆.(1)补全'''A B C ∆,利用网格点和直尺画图;(2)图中AC 与''A C 的位置关系是: ;(3)画出ABC ∆中AB 边上的中线CE ;(4)平移过程中,线段AC 扫过的面积是: .26.先化简,再求值:()()()()2212112,x x x x x --+---其中2230x x --=.27.(1)如图,用四块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成正方形,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你能发现什么?(用含有x 、y 的等式表示) ;(2)若2(32)5x y -=,2(32)9x y +=,求xy 的值;(3)若25,2x y xy +==,求2x y -的值.28.水果商贩老徐上水果批发市场进货,他了解到草莓的批发价格是每箱60元,苹果的批发价格是每箱40元.老徐购得草莓和苹果共60箱,刚好花费3100元.(1)问草莓、苹果各购买了多少箱?(2)老徐有甲、乙两家店铺,每出售一箱草莓或苹果,甲店分别获利15元和20元,乙店分别获利12元和16元.设老徐将购进的60箱水果分配给甲店草莓a 箱,苹果b 箱,其余均分配给乙店,由于他口碑良好,两家店都很快卖完了这批水果.①若老徐在甲店获利600元,则他在乙店获利多少元?②若老徐希望获得总利润为1000元,则a b +=?29.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有一个△ABC ,按要求进行下列作图(只能借助网格). (1)画出△ABC 中BC 边上的高线AH .(2)画出先将△ABC 向右平移6格,再向上平移3格后的△DEF .(3)画一个锐角△ABP (要求各顶点在格点上),使其面积等于△ABC 的面积的2倍.30.因式分解:(1)43312x x -(2)2()a b x a b -+-(3)2169x -(4)(1)(5)4x x +++31.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 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1)画出△ABC 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的△A 1B 1C 1; (2)画出△ABC 的中线AD ;(3)画出△ABC 的高CE 所在直线,标出垂足E :(4)在(1)的条件下,线段AA 1和CC 1的关系是3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4x 2-12x 3(2)x 2y +4y -4xy(3)a 2(x -y )+b 2(y -x )33.解方程组:41325x y x y +=⎧⎨-=⎩. 34.因式分解:(1)x 4﹣16;(2)2ax 2﹣4axy +2ay 2.35.计算:(1)()()1202001113π-⎛⎫--+- ⎪⎝⎭; (2)(x +1)(2x ﹣3).36.(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423x y x y -=⎧⎨-=⎩; (2)解不等式组29421333x x x x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先将原式化简,然后将a−b =1整体代入求解.【详解】()()2212221a b a b b a b a b ba b ba b-∴--+--+--=,====.故答案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整体代入思想在代数求值中的应用. 2.C解析:C【分析】根据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A 、(a 2b )3=a 6b 3,故A 错误;B 、a 6÷a 2=a 4,故B 错误;C 、5y 3•3y 2=15y 5,故C 正确;D 、a 和a 2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D 错误;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同底数幂的除法、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关键是掌握各计算法则.3.A解析:A【分析】根据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知(x ﹣a )(x +b )=x 2+(b ﹣a )x ﹣ab ,据此可以求得k 的值.【详解】解:∵(x ﹣a )(x +b )=x 2+(b ﹣a )x ﹣ab ,又∵x 2﹣kx ﹣ab =(x ﹣a )(x +b ),∴x 2﹣kx ﹣ab =x 2+(b ﹣a )x ﹣ab ,∴﹣k =b ﹣a ,k =a ﹣b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熟记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D【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判断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22316x m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22316x m x --+=2816x x -+或者()22316x m x --+=2+816x x +∴-2(m-3)=8或-2(m-3)=-8解得:m =-1或7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5.C解析:C【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逐一判断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 ∠1和∠2在两条直线的同侧,也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故它们是同位角,不符合题意;B. ∠1和∠2在两条直线的同侧,也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故它们是同位角,不符合题意;C. ∠1与∠2分别是四条直线中的两对直线的夹角,不符合同位角的定义,故它们不是同位角,符合题意;D. ∠1和∠2在两条直线的同侧,也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故它们是同位角,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同位角的定义,掌握同位角的定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D【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以及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可求解.【详解】解:∵()222=84256x y xy a a a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运算法则,难度不大,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7.D解析:D【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解答即可.【详解】解:A、∵∠1=∠2,∴AD∥BC,原结论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AE∥CD,∴∠1+∠3=180°,原结论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2=∠C,∴AE∥CD,原结论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AD∥BC,∴∠1=∠2,原结论不正确,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8.C解析:C【分析】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应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只有同时满足以上的两个条件,才能构成三角形,根据该定则,就可判断选项正误.【详解】解:A选项:1+2=3,两边之和没有大于第三边,∴无法组成三角形;B选项:2+3<6,两边之和没有大于第三边,∴无法组成三角形;C选项:3+4>5,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且满足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以组成三角形;D选项:4+5=9,两边之和没有大于第三边,∴无法组成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则: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只有同时满足以上的两个条件,才能构成三角形.9.A解析:A【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列出关于m、n的方程组,解之即可.【详解】∵关于x,y的方程x2m﹣n﹣2+4y m+n+1=6是二元一次方程,∴22111m nm n--=⎧⎨++=⎩即23m nm n-=⎧⎨+=⎩,解得:11m n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解答的关键.10.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设第三边为x ,则3<x <9,纵观各选项,符合条件的整数只有6.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11.C解析:C【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式的特征解答即可.【详解】∵224a kab b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224a kab b ++=(a ±2b )2,而(a ±2b )2=a 2±4ab+24b ,∴k=±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根据完全平方式的特点得到k=±4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C解析:C【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得答案.【详解】解:图①中的∠1与∠2是同位角,图②中的∠1与∠2是同位角,图③中的∠1与∠2不是同位角,图④中的∠1与∠2是同位角,所以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图①②④中的∠1和∠2是同位角....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属于基础概念题型,熟知概念是关键.二、填空题13.6【解析】试题分析:∵AD⊥BC于D,而图中有一边在直线CB上,且以A为顶点的三角形有△ABD、△ABE、△ABC、△ADE、△ADC、△AE C,共6个,∴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6个.故答案解析:6【解析】试题分析:∵AD⊥BC于D,而图中有一边在直线CB上,且以A为顶点的三角形有△ABD、△ABE、△ABC、△ADE、△ADC、△AEC,共6个,∴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6个.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可以在三角形外,也可以在三角形内,所以确定三角形的高比较灵活.14.20【分析】分腰长为4或腰长为8两种情况,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周长即可得答案.【详解】当腰长是4cm时,三角形的三边是4、4、8,∵4+4=8,∴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当腰长是8解析:20【分析】分腰长为4或腰长为8两种情况,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周长即可得答案.【详解】当腰长是4cm时,三角形的三边是4、4、8,∵4+4=8,∴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当腰长是8cm时,三角形的三边是8、8、4,∴三角形的周长是8+8+4=20.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5.30°【解析】【分析】设较小的锐角是,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较小的锐角是x ,则另一个锐角是2x ,由题意得,x +2x =90°,解得x =30°,即此三角解析:30°【解析】【分析】设较小的锐角是x ,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较小的锐角是x ,则另一个锐角是2x ,由题意得,x +2x =90°,解得x =30°,即此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该知识点是本题解题的关键.16.3【解析】.故答案为3.解析:3【解析】623m n m n a a a -=÷=÷=.故答案为3.17.【分析】先连接BE ,则BE ∥AM ,利用△AME 的面积=△AMB 的面积即可得出 , ,即可得出Sn-Sn-1的值,再把n=2020代入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如图,连接BE ,∵在线段AC 同侧作 解析:40392 【分析】先连接BE ,则BE ∥AM ,利用△AME 的面积=△AMB 的面积即可得出212n S n = ,211122n S n n -=-+ ,即可得出S n -S n-1的值,再把n=2020代入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如图,连接BE ,∵在线段AC 同侧作正方形ABMN 及正方形BCEF ,∴BE ∥AM , ∴△AME 与△AMB 同底等高,∴△AME 的面积=△AMB 的面积,∴当AB=n 时,△AME 的面积记为212n S n =, 221111(1)222n S n n n -=-=-+ ∴当n ≥2时,221111121()22222n n n S S n n n n ---=--+=-= , ∴S 2020﹣S 2019=220201403922⨯-= , 故答案为:4039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面积求法以及正方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正确图形,得出S 与n 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18.【分析】根据积的乘方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积的乘方.积的乘方,先把积中的每一个乘数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解析:264x y【分析】根据积的乘方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3226(2)4xy x y -=,故答案为:264x y .【点睛】此题考查积的乘方.积的乘方,先把积中的每一个乘数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19.23×10-7【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解析:23×10-7【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0.000000823=8.23×10-7.故答案为: 8.23×10-7.【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 ,其中1≤|a|<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20.﹣1或﹣2或﹣2016【分析】根据1的乘方,﹣1的乘方,非零的零次幂,可得答案.【详解】解:①当2x+3=1时,解得:x=﹣1,此时x+2016=2015,则(2x+3)x+2016=12解析:﹣1或﹣2或﹣2016【分析】根据1的乘方,﹣1的乘方,非零的零次幂,可得答案.【详解】解:①当2x+3=1时,解得:x=﹣1,此时x+2016=2015,则(2x+3)x+2016=12015=1,所以x=﹣1.②当2x+3=﹣1时,解得:x=﹣2,此时x+2016=2014,则(2x+3)x+2016=(﹣1)2014=1,所以x=﹣2.③当x+2016=0时,x=﹣2016,此时2x+3=﹣4029,则(2x+3)x+2016=(﹣4029)0=1,所以x=﹣2016.综上所述,当x=﹣1,或x=﹣2,或x=﹣2016时,代数式(2x+3)x+2016的值为1.故答案为:﹣1或﹣2或﹣2016.【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乘方运算,特别是乘方的结果为1的情况,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由题意:,(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解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由题意:ABD CD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 CD故答案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12【分析】对所求代数式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整体代入求值.【详解】解:∵a+b=4,a﹣b=1,∴(a+1)2﹣(b﹣1)2=(a+1+b﹣1)(a+1﹣b+1)=(a+b解析:12【分析】对所求代数式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整体代入求值.【详解】解:∵a+b=4,a﹣b=1,∴(a+1)2﹣(b﹣1)2=(a+1+b﹣1)(a+1﹣b+1)=(a+b)(a﹣b+2)=4×(1+2)=12.故答案是:12.【点睛】本题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即可解答.23.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式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所以x、y的指数均为1,这样就可以分别求出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所以x、y的指数均为1∴2a=1,解析:1【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式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所以x、y的指数均为1,这样就可以分别求出a、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2a b-1x+y=3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所以x、y的指数均为1∴2a=1,b-1=1,解得a=12,b=2,则ab=122⨯=1,故答案为:1.【点睛】该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即含有两个未知量,且未知量的指数为1,将其代数式进行求解,即可求出答案.24.28°【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DEF的度数,然后根据折叠的性质算出∠GED的度数,根据补角的定义算出∠1的度数,然后求解计算即可.【详解】解:∵AD∥BC,∴∠DEF=∠EFG=52解析:28°【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DEF的度数,然后根据折叠的性质算出∠GED的度数,根据补角的定义算出∠1的度数,然后求解计算即可.【详解】解:∵AD∥BC,∴∠DEF=∠EFG=52°,∵EFNM是由EFCD折叠而来∴∠GEF=∠DEF=52°,即∠GED=104°,∴∠1=180°-104°=76°,∵∠2=∠GED=104°,∴∠2-∠1=104°-76°=28°.故答案为28°.【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能够根据折叠的性质找到相等的角.三、解答题25.(1)图见详解;(2)平行且相等;(3)图见详解;(4)28.【分析】(1)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出△A B C'''即可;(2)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出AC与A C''的关系;(3)先取AB的中点E,再连接CE即可;(4)线段AC扫过的面积为平行四边形AA C C''的面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底为4,高为7,可得线段AC 扫过的面积.【详解】解:(1)如图所示,△A B C '''即为所求;(2)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C 与A C ''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3)如图所示,线段CE 即为所求;(4)如图所示,连接AA ',CC ',则线段AC 扫过的面积为平行四边形AA C C ''的面积,由图可得,线段AC 扫过的面积4728=⨯=.故答案为:2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平移变换进行作图,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26.6【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乘法公式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计算化简,根据化简的结果,将2230x x --=变形后整体代入计算即可.试题解析:原式=()()222441212x x x x x -+---- 222441222x x x x x =-+-+-+223x x =-+∵2230x x --=,∴223x x -=,∴原式=3+3=6.27.(1)224()()xy x y x y =+--;(2)16xy =;(3)23x y -=±. 【分析】(1)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由边长为x+y 的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边长为x-y 的小正方形面积求出,也可以由4个长为x ,宽为y 的矩形面积之和求出,表示出即可;(2)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然后两个式子相减,即可求出答案;(3)利用完全平方变形求值,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24()()xy x y x y =+--;故答案为:224()()xy x y x y =+--;(2)∵2(32)5x y -=,∴2291245x xy y -+=①,∵2(32)9x y +=,∴2291249x xy y ++=②,∴由②-①,得 24954xy =-=, ∴16xy =; (3)∵25,2x y xy +==, ∴222(2)4425x y x xy y +=++=,∴224254217x y +=-⨯=,∴222(2)4417429x y x y xy -=+-=-⨯=;∴23x y -=±;【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准确识图,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变形求值,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的两种不同表示方法得到的代数式的值相等列式是解题的关键.28.(1)草莓35箱,苹果25箱;(2)①340元,②53或52【分析】(1)抓住题中关键的已知条件,老徐购得草莓和苹果共60箱,刚好花费3100元,设未知数列方程组,求解方程即可;(2)①由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可得到34120a b +=,列式求出他在乙店获利;②根据老徐希望获得总利润为1000元,建立关于a 、b 的二元一次方程,整理可得18034a b -=,再根据a 、b 的取值范围及a 一定是4的整数倍,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1)解:设草莓购买了x 箱,苹果购买了y 箱,根据题意得:6060403100x y x y ⎧+=⎨+=⎩,解得3525x y ⎧=⎨=⎩. 答:草莓购买了35箱,苹果购买了25箱;(2)解:①若老徐在甲店获利600元,则1520600ab +=, 整理得:34120a b +=,他在乙店的获利为:()()12351625a b -+-, =()820434a b -+,=820-4120⨯,=340元;②根据题意得:()()1520123516251000a b a b ++-+-=, 整理得:34180ab +=, 得到18034ab -=,∵a、b 均为正整数,∴a 一定是4的倍数,∴a 可能是0,4,8…,∵035a ≤≤,025b ≤≤, ∴当且仅当a=32,b=21或a=25,b=24时34180ab +=成立, ∴322153a b +=+=或28+24=52. 故答案为340元;53或5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式是解题的关键.29.(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求解可得;(2)根据平移的定义作出变换后的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得;(3)计算得出格点△ABC 的面积是3,得出格点△ABP 的面积为6,据此画出格点△ABP 即可.【详解】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S △ABC =13232⨯⨯= S △ABP =2S △ABC =6 画格点△ABP 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并据此得出变换后的对应点.30.(1)3x 3(x ﹣4);(2)(a ﹣b )(1+2x );(3)(4﹣3x )(4+3x );(4)2(3)x +.【分析】(1)原式提取公因式3x 3即可;(2)原式提取公因式-a b 即可;(3)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4)原式变形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详解】解:(1)原式=3x 3(x ﹣4);(2)原式=(a ﹣b )(1+2x );(3)原式=(4﹣3x )(4+3x );(4)原式=2554x x x ++++=269x x ++=2(3)x +.【点睛】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31.(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4)平行且相等【分析】(1)利用网格特点和平移的性质画出A 、B 、C 的对应点A 1、B 1、C 1即可;(2)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3)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4)根据平移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如图,△A 1B 1C 1即为所作图形;(2)如图,线段AD 即为所作图形;(3)如图,直线CE 即为所作图形;(4)∵△A 1B 1C 1是由△ABC 平移得到,∴A 和A 1,C 和C 1是对应点,∴AA 1和CC 1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作图,平移的性质,三角形的高和中线的画法,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2.(1)4x 2(1-3x )(2)y (x -2)2(2)(x -y )(a +b )(a -b ) 【分析】(1)直接利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可;(2)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3)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详解】(1)()232412413x x x x =--; (2)()()22244442x y y xy y x x y x +-=+-=-; (3)()()()()()2222()()a x y b y x x y a b x y a b a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解因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分解因式.33.11717x y ⎧=⎪⎪⎨⎪=-⎪⎩【分析】直接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即可.【详解】41325x y x y +=⎧⎨-=⎩①② 由+2⨯①②得:7x=11, 解得117x =, 把117x =代入方程①得:17y =-, 故原方程组的解为:11717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本题的关键.34.(1)2(4)(2)(2)x x x ++- (2)22()a x y -【分析】(1)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2)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详解】解:(1)原式=(x 2+4)(x 2﹣4)=(x 2+4)(x +2)(x ﹣2);(2)原式=2a (x 2﹣2xy +y 2)=2a (x ﹣y )2.【点睛】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35.(1)﹣1;(2)223x x --【分析】(1)分别根据﹣1的偶次幂、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和0指数幂的意义计算每一项,再合并即可;(2)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解答即可.【详解】解:(1)()()1202001113π-⎛⎫--+- ⎪⎝⎭=131-+=﹣1; (2)(x +1)(2x ﹣3)=22232323x x x 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和0指数幂的意义以及多项式的乘法法则等知识,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36.(1)11x y =⎧⎨=-⎩;(2)13x ≤<【分析】(1)根据代入消元法解答即可;(2)先解不等式组中的每个不等式,再取其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详解】解:(1)3423x y x y -=⎧⎨-=⎩①②, 由①,得34y x =-③,把③代入②,得()2343x x --=,解得:x =1,把x =1代入③,得y =3-4=﹣1,所以方程组的解为11x y =⎧⎨=-⎩; (2)29421333x x 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3x <,解不等式②,得1x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3x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本知识是解题关键.。

苏科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百度文库

苏科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百度文库

苏科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如图,∠1=∠2,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 .AB ∥CDB .AD ∥BC C .∠B =∠D D .∠1=∠22.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x 3﹣x=x (x 2﹣1)B .m 2+m ﹣6=(m+3)(m ﹣2)C .(a+4)(a ﹣4)=a 2﹣16D .x 2+y 2=(x+y )(x ﹣y )3.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8x 2 y 3=2x 2⋅4 y 3B .( x +1)( x ﹣1)=x 2﹣1C .3x ﹣3y ﹣1=3( x ﹣y )﹣1D .x 2﹣8x +16=( x ﹣4)24.下列方程组中,解是-51x y =⎧⎨=⎩的是( )A .64x y x y +=⎧⎨-=⎩B .6-6x y x y +=⎧⎨-=⎩C .-4-6x y x y +=⎧⎨-=⎩D .-4-4x y x y +=⎧⎨-=⎩5.将一副三角板(含30°、45°的直角三角形)摆放成如图所示,图中∠1的度数是( )A .90°B .120°C .135°D .150°6.如图,已知直线AB ∥CD ,115C ∠=︒,25A ∠=︒,则E ∠=( )A .25︒B .65︒C .90︒D .115︒ 7.计算12x a a a a ⋅⋅=,则x 等于( ) A .10B .9C .8D .48.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 2·a 3=a 6B .a 5+a 3=a 8C .(a 3)2=a 5D .a 5÷a 5=1 9.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 A .6 B .3 C .2 D .10 10.若多项式224a kab b ++是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为( ) A .4 B .2± C .4± D .8± 1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 .1B .2C .4D .712.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为( )A .1512n mm n ⎧+=⎪⎪⎨⎪+=⎪⎩B .2311546a b b c -=⎧⎨-=⎩C .292x y x⎧=⎨=⎩D .00x y =⎧⎨=⎩二、填空题1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 14.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3x - m+1>0的最小整数解为2,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5.如图,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依次是各边中点,O 是形内一点,若四边形AEOH 、四边形BFOE 、四边形CGOF 的面积分别为6、7、8,四边形DHOG 面积为______.16.()7(y x -+________ 22)49y x =-.17.已知x 2+2kx +9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 的值是____________. 18.关于,x y 的方程组3x y m x my n -=⎧⎨-=⎩的解是11x y =⎧⎨=⎩,则n 的值是______.19.小马在解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3232a xx -=时,误将- 2x 看成了+2x ,得到的解为x =6,请你帮小马算一算,方程正确的解为x =_____.20.实数x ,y 满足方程组2728x y x y +=⎧⎨+=⎩,则x +y =_____.21.科学家发现2019nCoV -冠状肺炎病毒颗粒平均直径约为0.00000012m ,数据0.000000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_______.22.若2a x =,5b x =,那么2a b x +的值是_______ ; 23.计算:x (x ﹣2)=_____ 24.已知21x y =⎧⎨=⎩是方程2x ﹣y +k =0的解,则k 的值是_____.三、解答题25.如图,△ABC 中,AE 是△ABC 的角平分线,AD 是BC 边上的高. (1)若∠B =35°,∠C =75°,求∠DAE 的度数;(2)若∠B =m °,∠C =n °,(m <n ),则∠DAE = °(直接用m 、n 表示).26.计算:(1)()2202011 3.142π-⎛⎫-+-+ ⎪⎝⎭(2)()2462322x y x xy --(3)()()22342a b a a b --- (4)()()2323m n m n -++-27.定义:对于任何数a ,符号[]a 表示不大于a 的最大整数. (1)103⎡⎤-=⎢⎥⎣⎦(2)如果2333x -⎡⎤=-⎢⎥⎣⎦,求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x 。

新苏科版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新苏科版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新苏科版七年级苏科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一、选择题1.若2200.3,3,(3)a b c -==-=-,那么a 、b 、c 三数的大小为( ).A .a c b >>B .c a b >>C .a b c >>D .c b a >> 2.12-等于( )A .2-B .12C .1D .12- 3.下列等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A .(a ﹣2)(a+2)=a 2﹣4B .8x 2y =8×x 2yC .m 2﹣1+n 2=(m+1)(m ﹣1)+n 2D .x 2+2x ﹣3=(x ﹣1)(x+3)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524a a -= B .()222a b a b -=- C .61213a a +=+ D .325236a a a ⋅= 5.已知∠1与∠2是同位角,则( ) A .∠1=∠2 B .∠1>∠2 C .∠1<∠2 D .以上都有可能6.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 .x ﹣y 2=1B .2x ﹣y =1C .11y x+= D .xy ﹣1=0 7.已知4m =a ,8n =b ,其中m ,n 为正整数,则22m +6n =( )A .ab 2B .a +b 2C .a 2b 3D .a 2+b 3 8.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x 2m﹣n ﹣2+4y m +n +1=6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 ,n 的值为( ) A .m =1,n =-1 B .m =-1,n =1 C .14m ,n 33==- D .14,33m n =-= 9.如图,在△ABC 中,CE ⊥AB 于 E ,DF ⊥AB 于 F ,AC ∥ED ,CE 是∠ACB 的平分线, 则图中与∠FDB 相等的角(不包含∠FDB )的个数为( )A .3B .4C .5D .610.如图,将四边形纸片ABCD 沿MN 折叠,若∠1+∠2=130°,则∠B +∠C =( )A .115°B .130°C .135°D .150° 11.如图,将△ABC 纸片沿DE 折叠,点A 的对应点为A’,若∠B=60°,∠C=80°,则∠1+∠2等于( )A .40°B .60°C .80°D .140° 12.如图,已知AB ∥CD,点E 、F 分别在直线AB 、CD 上,∠EPF=90°,∠BEP=∠GEP ,则∠1与∠2的数量关系为( )A .∠1=∠2B .∠1=2∠2C .∠1=3∠2D .∠1=4∠2二、填空题13.某球形流感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000085m ,0.000000085用科学记数法表为_____.14.34x y =⎧⎨=-⎩是方程3x+ay=1的一个解,则a 的值是__________. 1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 ,则它的周长为__cm .16.一种微粒的半径是0.00004米,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17.学校计划购买A 和B 两种品牌的足球,已知一个A 品牌足球60元,一个B 品牌足球75元.学校准备将1500元钱全部用于购买这两种足球(两种足球都买),该学校的购买方案共有_________种.18.我国开展的月球探测工程(即“嫦娥工程”)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作出了新的贡献.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为384000km ,384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19.已知代数式2x-3y 的值为5,则-4x+6y=______.20.一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的数的2倍,若把两个数字对调,则新得到的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小36,则原两位数是_______.21.目前,世界上能制造出的最小晶体管的长度只有0.00000004m ,将0.0000000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22.内角和等于外角和2倍的多边形是__________边形.23.若29x kx -+是完全平方式,则k =_____.24.若a m =2,a n =3,则a m +n 的值是_____.三、解答题25.如图,在方格纸内将△ABC 经过一次平移得到A B C ''',图中标出了点B 的对应点B '.(1)在给定的方格纸中画出平移后的A B C ''';(2)画出BC 边上的高AE ;(3)如果P 点在格点上,且满足S △PAB =S △ABC (点P 与点C 不重合),满足这样条件的P 点有 个.26.分解因式(1)321025a a a ++;(2)(1)(2)6t t ++- .27.如图,已知AB ∥CD , 12∠=∠,BE 与CF 平行吗?28.已知下列等式:①32-12=8,②52-32=16,③72-52=24,…(1)请仔细观察,写出第5个式子;(2)根据以上式子的规律,写出第n 个式子,并用所学知识说明第n 个等式成立.29.定义:对于任何数a ,符号[]a 表示不大于a 的最大整数.(1)103⎡⎤-=⎢⎥⎣⎦(2)如果2333x -⎡⎤=-⎢⎥⎣⎦,求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x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导读:本文初一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苏教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共30分)
1. 的值等于()
A . 3
B . -3
C . ±3
D .
2. 若点A(-2,n)在轴上,则点B(n-1,n+1)在()
A . 第一象限
B . 第二象限
C .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 . 和等于180度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C . 若两直线相交,则它们互相垂直
D .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都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 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 .
B .
C .
D . 3.14
5. 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
A . 为了了解某一品牌家具的甲醛含量,选择全面调查
B . 为了了解某公园全年的游客流量,选择抽样调查
C . 为了了解神舟飞船的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选择抽样调查
D . 为了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选择全面调查
6. 如图,直线EO⊥CD,垂足为点O,AB平分∠EOD,
则∠BOD的度数为()
A . 120°
B . 130°
C . 135°
D . 140°
7.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不是同位角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8. 如图所示,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
AB∥CD的是()
A . ∠3=∠4
B . ∠1=∠2
C . ∠D=∠DCE
D . ∠D+∠ACD=180°
9. 若的值为:()
A . 2
B . -3
C . -1
D . 3
10. 如果不等式组的解集是,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共30分)
11. 的平方根是,的相反数是;
12. 一次考试考生有2万人,从中抽取500名考生的成绩进行分析,这个问题的样本
是。

13. 当x 时,式子的值是非正数。

14. 由,用x表示y,y= 。

15. 某正数的平方根为和,则这个数为。

16. 把“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17. 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
则点
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18.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两两互相平行,且一个角的等于另一个角的,则这两个角的度数
分别是。

19. 已知是方程的解,则m的值为
2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C(-1,-2),
D(1,-2)把一条长为2014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
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C-D-A…的规律绕在
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
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40分)
21、计算:(每小题5分,共10分)
(1)解方程组
(2)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2. (10分)如图已知∠1=∠2,∠D=50°,求∠B的度数。

23. (10分)小锦和小丽购买了价格分别相同的中性笔和笔芯,小锦买了20支笔和2盒笔芯,用了56元,小丽买了2支笔和3盒笔芯,仅用了28元,求每支中性笔和每盒笔芯的价格。

24. (10分)商店为了对某种商品促销,将定价为3元的商品,以下列方式优惠销售:若购买不超过5件,按原价付款;若一次性购买5件以上,超过部分打八折,现有27元钱,最多可以购买该商品多少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B
3. D
4. A
5. B
6. C
7. C 8. B 9. B 10. D
二、填空题
11.
12. 抽取500名学生的成绩
13.
14.
15. 1
16.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17. (1,2)
18. 108°,72°
19. -3
20. (-1,-1)
三、解答题
21. (1)(2),数轴略
22. ∠B=130°
23. 解:设每支中性笔为x元,每盒笔芯为y元……(1分)依题意得……(4分)
∴……(4分)
答:每支中性笔2元,每盒笔芯为8元……(1分)
24. 解:设可购买该商品x件。

……(1分)
∵5×3<27
∴购买的商品超过5件……(1分)依题意,可列不等式
……(4分)
……(3分)
答:最多可购买10件……(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