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市场需求与供给解析
供需关系及市场机制的理论解析
![供需关系及市场机制的理论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28969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8.png)
供需关系及市场机制的理论解析市场经济中的供需关系及市场机制是经济运行中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原则。
供需关系是指商品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市场机制则是指在自由市场条件下,供求双方通过价格和数量的变动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对供需关系及市场机制的理论进行详细解析。
一、供需关系的基本概念供需关系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经济法则,它是指商品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和相互作用关系。
供给是指市场上卖方愿意以一定价格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则是指市场上买方准备以一定价格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需关系的变动可以通过价格和数量的变动来反映,即价格和数量的变动可以影响供需关系的平衡与调整。
二、供需关系的形成与作用供需关系的形成是由市场主体的需求与供给行为共同作用产生的。
供给的决定因素包括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生产能力等,需求的决定因素则包括消费者收入、价格、个人偏好等。
当供给与需求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时,市场供需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当供给量超过需求量时,市场供给过剩,价格会下降,从而刺激消费者增加购买量,最终恢复供需平衡;相反,当需求量超过供给量时,市场供给不足,价格会上涨,从而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并促使供给方增加供给,以达到供需平衡。
三、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市场机制是实现供需关系平衡的一种机制,它通过价格和数量的变动来调整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由竞争:市场机制依赖于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多个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竞争来决定价格和数量。
自由竞争可以保证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
2. 价格信号: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要素,通过价格的变动,供求双方可以获得信息,调整自身的生产和消费行为。
价格的上升反映了供给不足,需求过多,供给者会增加供给,消费者会减少需求,从而恢复供需平衡。
3. 门槛管理:市场机制需要对参与市场的主体进行一定的门槛管理,以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信息透明。
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解析
![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3aeb9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6.png)
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解析供需理论作为经济学中的基础理论之一,旨在解释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动。
供需关系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影响着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易和分配。
本文将围绕供需理论展开讨论,探讨其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实际应用。
一、供需理论的核心概念1. 供给供给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供应者愿意以一定价格向市场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受到生产成本、生产技术、资源供给以及供应者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供给曲线通常是正斜率的,表现出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的趋势。
2. 需求需求是指在特定时期内,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受到收入水平、价格水平、相关产品价格、消费者偏好以及未来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需求曲线通常是负斜率的,表现出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的趋势。
3.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状态的情况,此时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完全匹配。
市场均衡价格是供需双方在市场上自愿交易的价格,市场均衡数量是供需双方在该价格下进行的交易数量。
二、供需理论的基本原理1.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供给和需求的变动直接影响市场价格的变动。
当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时,市场价格下降;相反,当供给减少或需求增加时,市场价格上升。
供求关系的变动导致价格的波动,市场通过价格的调整来实现供需的平衡。
2. 供需关系决定数量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也影响市场数量的变动。
当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时,市场数量增加;相反,当供给减少或需求增加时,市场数量减少。
供需关系的变动决定着市场交易的数量,进而影响着市场的总体供给和需求。
三、供需理论的实际应用1. 价格决策供需理论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了制定价格决策的理论基础。
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确定产品的最佳价格,以获得利润最大化。
政府也可以利用供需理论来指导价格管制和市场调节,以维护市场的平稳运行。
2. 政治经济分析供需理论也可以用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中,揭示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对经济的影响。
2022年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 知识点 第02章 市场需求、供给、均衡价格
![2022年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 知识点 第02章 市场需求、供给、均衡价格](https://img.taocdn.com/s3/m/bd69011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5.png)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本章考情分析】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18年11月3日下午1题1分1题2分3分11月4日下午1题1分1题2分3分2017年2题2分1题2分4分2016年2题2分1题2分4分2015年2题2分1题2分4分【本章基本框架】【本章考点详解】【考点一】需求及市场需求需求及市场需求项目含义重点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与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购买欲望(愿意)支付能力(能够)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记忆方法】需求的构成要素:我想我能通过中级经济师。
想——购买欲望;能——支付能力;我——买方(主要指消费者)【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需求和市场需求的表述正确的有()。
A.需求与通常所说的需要是相同的B.需求的构成要素包括支付能力和购买欲望C.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和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D.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购买的数量E.市场需求就是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答案】BE【解析】需求的构成要素“想+能”,没有支付能力可以是需要,但不是需求,所以需求与需要不同,A 项错误B 项正确;C 项错误是因为条件中缺少“一定价格条件下”,D 项错误是缺少“且能够”【考点二】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一)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解释1】替代品的价格。
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茶和咖啡。
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具体分析如图1-2所示图替代品价格对需求的影响【解释2】互补品的价格。
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如汽车和汽油,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具体分析如图1-3所示图:互补品价格对需求的影响最关键的因素煤气价格电力需求煤气相对于电来说变的更贵了,消费者会更多的购买相对便宜的电力。
分析某某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状况
![分析某某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4f159f7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0.png)
分析某某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状况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可以导致产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因此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对于市场经济的运作非常重要,而这些变化在某些市场中也许会很显著。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将侧重于某个特定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状况。
探讨市场运作将需要从多个角度去解析,在这个市场供给充足还是供不应求,在这个市场中顾客的需求特点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将能够揭示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和行业趋势,并为业务决策制定提供建议。
一. 市场现状根据我们的市场调查结果,在某个区域内的这个市场,商品供给基本能够满足顾客的购买需求。
这个市场中,主要的供应商是几家大企业,虽然一些小型经营者在市场中也提供商品,但规模相对较小。
尽管来自大企业的部分商品压缩了一些小型经营者的利润,但国内市场大部分顾客出于价格考虑更愿意到小型经营者那里购买相同类型的产品。
顾客的需求是多种多样化的。
由于这是大都市区的一个市场,所以消费者群体非常庞大,包括但不限于中产阶层,年轻人和老年人。
对于这个市场的顾客群体而言,他们有很多种需求和期望:一些人更加看重价格,而有些人则更看重商品质量和品牌,还有一些人则更喜欢为感性需求而花费,比如对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对自己价值观的认同等。
二. 市场趋势基于我们对市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市场中具有很多的行业趋势:更好地接听顾客需求:在市场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供应商必须对顾客需求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以及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购买偏好。
然后,通过密切关注顾客的反馈,这些供应商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以及开发战略方向。
更加积极地开发线上业务:随着消费者网购意愿的增长,供应商们增加了在线业务模式的投入。
越来越多的商品提供商都拥有在线商城,并利用电商平台来促进销售、打造品牌意识和联系顾客。
由于对线上市场增长的追逐,消费者也受益因为越来越多的商品提供商开始通过线上营销方式来降低他们的营销成本,从而提供更合理的价格。
经济学原理:解读市场供需关系的三个基本定律
![经济学原理:解读市场供需关系的三个基本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d9959b5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8.png)
经济学原理:解读市场供需关系的三个基本定律1. 引言1.1 概述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资源配置和分配的学科,对于解读市场供需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市场供需关系是指市场上买方与卖方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行为,其形成的价格和数量相对稳定。
了解市场供需关系对于正确把握市场运行规律、进行合理决策、预测经济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详细解读市场供需关系的三个基本定律,以便更好地理解市场运行机制。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经济学原理中相关内容展开阐述:- 引言部分将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概括性地说明全文结构。
- 经济学原理及其重要性部分将简要介绍经济学原理并探讨研究市场供需关系的重要性与价值。
- 市场供需关系的三个基本定律部分将详细解释第一个基本定律: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第二个基本定律: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基本定律:市场均衡点的形成与调整机制。
- 实例解析市场供需关系的三个基本定律部分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对前述的三个基本定律进行实际应用,加深理解。
- 结论和启示部分将总结对市场供需关系三个基本定律的解读,并探讨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而系统地解读经济学原理中与市场供需关系相关的重要内容,明确市场供需关系的基本定律,并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这些定律的理解。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市场供需关系对于经济运行的影响,并为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提供启示。
2. 经济学原理及其重要性2.1 经济学原理简介经济学原理是研究经济现象和行为的基本规律的理论体系。
经济学原理是经过长期实践和大量数据验证的总结,以推导出一般适用于各种经济问题的基本定律和规则为目标。
这些原理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供需关系以及经济运行的机制。
2.2 解读市场供需关系的重要性市场供需关系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解读和预测市场走势、调节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
西方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解析
![西方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cacca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3.png)
西方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解析在西方经济学中,供需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用于解释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的形成和资源分配的机制。
本文将对供需理论进行解析,分析其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
一、供需理论的核心概念1. 供给: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卖方愿意以某个价格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供给取决于诸多因素,如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生产能力等。
2. 需求: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买方愿意以某个价格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需求受到消费者收入、人口变化、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影响。
3.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即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在市场均衡点上,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保持相对稳定。
二、供需理论的基本原理1. 供给与需求的反向关系: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
当商品价格上升时,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从而推动价格的下跌;反之,当商品价格下降时,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促使价格上涨。
2. 市场价格自动调节:市场经济中,通过供需关系的变化,价格就能自动调节,使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调刺激购买需求,从而重新达到供需平衡;当需大于供时,价格上涨刺激供给增加,恢复供需均衡。
3. 长期供需调整:供需理论认为,在长期内,供给和需求都可以通过适应机制来调整,以使市场保持均衡状态。
例如,当需求增加时,生产者会增加生产,增加供给量,从而缓解需求压力。
反之,需求减少时,生产者会减少生产,减少供给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三、供需理论的应用1. 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供需理论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例如,在通货膨胀压力下,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以达到稳定物价的目标。
2. 价格变动的分析:供需理论可以用来解析价格变动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时,价格上涨,从而引导生产者增加供给量,以满足市场需求;反之,当需求减少时,价格下降,促使生产者减少供给量。
3. 预测市场发展趋势:供需理论可以帮助经济学家和投资者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
经济学原理:供求关系的基本概念解析
![经济学原理:供求关系的基本概念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9fdc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9.png)
经济学原理:供求关系的基本概念解析引言在经济学中,供求关系是一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
它描述了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价格和数量的变动。
本文将详细解析供求关系的基本概念,包括供给和需求的含义、影响因素以及在市场中的作用。
一、供给1.定义: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其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2.影响因素:–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等。
–技术进步:新技术可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税收政策:税收水平直接影响生产者销售产品的意愿。
3.曲线表示:供给曲线通常呈现正向倾斜,即价格上升时供应量增加。
二、需求1.定义: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影响因素:–市场规模:人口数量和购买力对需求有直接影响。
–收入水平:收入增加可能导致需求增加,反之亦然。
–价格相关商品: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会对需求产生影响。
3.曲线表示:需求曲线通常呈现负向倾斜,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
三、供求均衡1.定义:供给和需求相等时达到供求均衡,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和数量。
2.均衡点的确定:–运用供给和需求曲线,找到二者交汇的点即为均衡点。
–均衡点处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相应的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3.均衡调整:–当供大于需时,市场会出现过剩;当需大于供时,市场会出现短缺。
–过剩和短缺将通过价格机制来调整至供求平衡。
四、市场的变动1.供给或需求的变动:–当影响供给或需求的因素发生改变时,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都会发生移动。
2.曲线移动对均衡点的影响:–移动后的新均衡点可能发生变化,导致价格和数量都有所调整。
结论经济学原理中的供求关系是经济运行的核心。
通过了解供给和需求的基本概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中价格和数量的变动。
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分析及其对均衡点的影响帮助我们预测市场变动,并促进合理调控资源分配。
参考文献•罗伯特·哈尔、马克·林斯顿 (2013). 《宏观经济学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尤金·A·斯林 (2015). 《微观经济学原理》. 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三章 需求与供给
![第三章 需求与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5f82961752d380eb62946deb.png)
第二、经济联系。将高度分工中的行业、经济主体联系起 来。
第三、利益协调功能。
第四、信息传导功能。
第五、优劣评判功能。
二、市场的构成(类型) (一)从市场交换的内容划分: 1、商品与劳务市场; 2、生产要素市场: (1)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
(2)劳动市场;
(3)房地产市场; (4)技术、信息市场。
• 理解需求和供给的经济模型 • 理解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决定的机制。
主要内容:
• 市场概述
• 需求与供给 • 市场均衡 • 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如果说资源的稀缺性、选择和协调组成了基本的经济问题,
那么需求和供给就是其基本的分析手段。本章将初步介绍需求供
给分析的基础知识,运用供给与需求模型来分析物品和劳务的价 格决定问题,同时将分析经济中的各种变化将如何影响物品和劳
市场经济中的参 与者及相互关系
产出供给
外国的市场参与者
P D S Q 产出(产品) 市场 (商品和劳务) 产出需求
厂商
W D 劳动需求
政 府
家庭
S 劳动市场 L
劳动供给 储蓄(资
投资(资 本需求)
r D 资本存量 S
本供给)
财富
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 I
外国的市场参者
3、市场的功能
第一、价值实现功能。市场是商品价值实现的场所,市场 状况决定着价值实现的程度。
务的价格和数量的变化。一旦我们掌握了需求和供给这一基本的
分析方法,就能对现实经济中的诸经济问题和现象作出恰当的解 释,并对政府的政策作出正确的评价,以及对未来经济的发展趋 势作出正确的预测和明智的对策。
第一节
市场的基本问题
市场营销策略的经济学原理解析
![市场营销策略的经济学原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e8cda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5.png)
市场营销策略的经济学原理解析市场营销策略是一种有助于企业推广产品和服务的手段,它旨在吸引和保持客户,同时提高企业的销售量和利润。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以达到企业预期的目标。
本文将解析市场营销策略的经济学原理,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市场需求与供给市场营销策略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市场需求,而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需求与价格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根据需求曲线,需求量通常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因此,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企业应该考虑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定位。
如果一个产品具有高度需求弹性,降低价格可能会增加销售量,但同时也可能降低利润率。
因此,企业需要权衡利润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此外,供给曲线也是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供给量通常受到成本、技术和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成本较低且竞争较少,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供给量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在面临成本上升和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企业可能需要采取其他策略来平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差异化和定价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差异化和定价策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差异化是指企业通过独特的产品特性或服务来区分自己与竞争对手。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通过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企业可以有效地获取更高的利润率。
例如,苹果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和高品质的产品差异化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
对于定价策略而言,经济学原理提供了多种选择。
企业可以采用成本导向定价、需求导向定价或竞争导向定价等不同策略。
成本导向定价是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来确定价格,而需求导向定价则是根据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强度确定价格。
竞争导向定价则是在考虑竞争对手价格情况下进行定价。
广告与宣传广告和宣传是市场营销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广告对于塑造消费者行为和偏好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通过广告传达产品或服务的优势,并试图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然而,在制定广告策略时,企业需要注意广告效应递减原理。
经济学原理:市场供需关系解析
![经济学原理:市场供需关系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74982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2.png)
经济学原理:市场供需关系解析1. 市场经济与供需关系在市场经济中,供需关系是经济活动的核心。
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及其交易量。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市场经济和供需关系的基本概念。
1.1 市场经济定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供求为基础的经济体制。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和决策是由自由竞争的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交流决定的。
个人、企业和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
1.2 供给与需求定义供给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愿意提供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则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个商品或服务以满足其需要的数量。
1.3 市场均衡点当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称为市场均衡点。
这表示没有过剩物品也没有短缺,价格正好反映了买方和卖方之间达成的共识。
2. 影响供给与需求因素2.1 供给因素•生产成本:包括劳动力、原材料和设备成本等。
当生产成本上升时,供给量可能会减少。
•环境因素:如气候、自然灾害等,可能影响某些商品的供给量。
2.2 需求因素•预期: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以及将来的收入变化等都会影响对商品的需求。
•可替代品和补充品:如果某个商品具有可替代品,需求可能下降;相反,如果有补充品,需求可能增加。
3. 市场供需关系对价格与数量的影响3.1 市场需求增加当市场对某个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增加时,价格往往上升,并导致供给量增加。
3.2 市场供给增加当生产者提供更多的产品或服务时,供应量会增加,导致价格下降。
3.3 不同情况下的市场表现•需求与供给变化不大:价格和交易量保持相对稳定。
•需求超过供给:价格上涨,交易量减少。
•需求低于供给:价格下跌,交易量增加。
4. 政府干预市场供需关系4.1 控制价格政府可以通过设定价格上限或下限来干预市场供需关系。
4.2 提供补贴或税收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补贴或征收税收来影响供给与需求。
4.3 市场管制与监管政府可能对某些行业进行管制和监管,以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5. 市场效率与失灵5.1 市场效率当市场供需关系能够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时,称为市场效率。
经济学原理:供求关系理论解析
![经济学原理:供求关系理论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364c1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0.png)
经济学原理:供求关系理论解析概述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资源配置和分配的科学,而供求关系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基础且重要的理论之一。
供求关系理论主要描述了市场中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详细解析供求关系理论,并探讨其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
1. 供给1.1 定义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以一定价格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1.2 影响因素•生产成本:包括劳动力、原材料、设备等成本。
•技术进步:技术升级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影响供给量。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和生产成本。
1.3 供给曲线(图表示例)Supply CurveSupply Curve•弹性供给:当价格变动时,供给量有较大变化。
可能发生在劳动力市场等可灵活调整的行业。
•非弹性供给:当价格变动时,供给量变化很小。
可能发生在原材料市场等供应相对不灵活的行业。
2. 需求2.1 定义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2 影响因素•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及对商品的需求量。
•市场趋势:包括时尚、社会观念变化等,会直接影响某些特定商品的需求量。
•商品替代品与补充品:某些商品可以被替代品所取代,而有些商品则需要与其他商品同时使用。
2.3 需求曲线(图表示例)Demand CurveDemand Curve•弹性需求:当价格变动时,需求量有较大变化。
可能发生在高度竞争市场中。
•非弹性需求:当价格变动时,需求量变化很小。
可能发生在涉及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中。
3. 市场均衡供给和需求两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市场的均衡状态,在一个市场中,当供给等于需求时达到市场均衡。
3.1 正常市场均衡•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供给量和需求量达到平衡。
•市场价格通过供给和需求自动调节。
3.2 市场失衡情况•需求过剩:需求超过供给,导致价格下降。
•供给过剩:供给超过需求,导致价格上升。
4. 应用与局限性供求关系理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分析和政策制定中,并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微观经济学第3章需求与供给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第3章需求与供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302d2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1.png)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衡量两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彼此需求量 的影响程度。
衡量收入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供给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衡量价格变化对供给量的影响程 度。
供给收入弹性
衡量收入变化对供给量的影响程度。
供给交叉弹性
衡量两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彼此供给 量的影响程度。
06
案例分析
市场均衡的案例分析
总结词
价格调整与市场出清
• 总结词:当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价格会随之调整,以实现市场的出清。市场出清意味着在任何给定 的价格水平上,市场都能够实现供求相等的状态。
• 详细描述:当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价格会相应地调整,以重新实现市场的均衡。如果需求增加而供 给减少,价格会上升;反之,如果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价格会下降。这种价格的调整过程是自动的,通过价 格的涨落来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市场出清意味着在任何给定的价格水平上,市场都能够实现供求相等的状态。 这意味着市场上不存在过剩或短缺的现象,所有的资源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价格调整是市场出清的 重要手段,它能够保证市场的有效运行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THANKS
学习目标
掌握需求与供给的基 本概念及影响因素。
学会运用需求与供给 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 题。
理解市场均衡的形成 及意义。
02
需求理论
需求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描述需求的定义和性质
详细描述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有购 买愿望并且有购买能力,从而形成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需求具有时效性、价 格敏感性和购买力三个基本性质。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愿意并 能够出售某种商品的数量。供给的性质 包括时间、价格、生产要素价格、技术 、预期等因素对供给量的影响。
解析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知识点
![解析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1c0032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7.png)
解析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知识点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指的是市场上商品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调节关系。
它是解释市场运行规律和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理论工具。
本文将对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知识点进行解析。
一、供给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供给是指市场上生产者愿意以一定价格和数量向市场提供的商品或服务。
供给的数量与商品价格呈正相关关系,即价格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
供给曲线通常呈正斜率。
供给的影响因素有:1. 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设备成本等。
成本上升,供给减少;成本下降,供给增加。
2. 生产技术: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推动供给增加。
3. 生产要素的供应情况:如劳动力、土地等。
供给数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供给曲线的位置和形状。
二、需求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需求是指市场上购买者愿意以一定价格和数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
需求的数量与商品价格呈负相关关系,即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需求曲线通常呈负斜率。
需求的影响因素有:1. 消费者收入水平:收入增加,需求增加;收入下降,需求减少。
2. 价格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未来价格将上升,他们倾向于提前购买,需求增加。
3. 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如果存在更便宜或更好的替代品,消费者对原商品的需求将减少;如果存在与原商品相配套使用的互补品,消费者对原商品的需求将增加。
三、市场均衡及其调节过程市场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相互匹配,市场达到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价格也被确定下来,这个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相应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当市场出现供需不平衡时,市场将通过价格的变化来调节供求关系,直到达到均衡状态。
具体调节过程如下:1. 若市场供给大于需求,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价格下降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直到达到均衡状态。
2. 若市场需求大于供给,需求过剩,价格上升。
价格上升导致供给增加,需求减少,直到达到均衡状态。
供给,需求曲线图解析方法与技巧
![供给,需求曲线图解析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14556f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2.png)
供给,需求曲线图解析方法与技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供给与需求曲线图在经济学中广泛应用。
它们在企业、政府财政策、发展计划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供给与需求曲线图可以形象而明了地表达经济状况、资源分配情况和价格变化趋势。
什么是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描绘一种商品的提供和价格变动趋势的曲线图。
它表示在价格固定的情况下,卖家准备提供多少商品的信息。
它由两个变量构成,一个是价格,一个是供给量。
当价格提高时,供给量通常会增加,当价格降低时,供给量也会随之减少。
什么是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在不同价格状况下所表现出来的需求量。
需求曲线也由价格和需求量两个变量组成,不同价格情况下,受消费者支付能力影响,消费者需求量不同,当价格降低时,消费者需求量会增加,当价格上升时,消费者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供给、需求曲线的解析由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结合来确定。
当供给曲线在需求曲线之上时,形成供大于求的矛盾,价格会降低,消费者需求量增加;反之,当供给曲线在需求曲线之下时,供小于求,价格会上涨,消费者需求量减少,这样价格有效地协调了消费者的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
解析供给与需求曲线图的方法与技巧包括:首先,统计分析市场情况,了解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消费者的情绪、市场价格的相对水平、商品流动的状况等,以便更加准确地分析供给与需求曲线;其次,根据对市场情况的研究,在绘制供给与需求曲线图时应加以分析,阐明各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便进一步阐明市场运行的原理;最后,要重视政策的影响,不同的政策会对供给、需求、价格等变量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解析供给与需求曲线时也要同时分析政策对供给、需求及市场价格的影响。
总之,供给、需求曲线图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分析工具,它可以全面而准确地反应市场状况,从而有助于企业科学制定经营策略,政府制定财政政策,便于调节价格,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正确运用供给、需求曲线图的解析方法与技巧,既可以更好掌握市场变化,又能预测价格走势,更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供需理论解析
![供需理论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e49f5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6.png)
供需理论解析供需理论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学理论之一。
它是描述市场价格和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论,通过分析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变化,来解释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调节。
供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和需求是决定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因素,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市场价格和交易量的变动。
1. 供给与需求概述供给指的是市场上所有卖方愿意提供的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则是市场上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交汇点就是市场的平衡点,也是市场价格的确定点。
当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均衡状态,价格将围绕这个平衡点波动。
2.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描述市场上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供给数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图表。
通常来说,供给曲线是上升的,也就是说,当价格上升时,供给数量也会增加,因为卖方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
供给曲线的斜率表示供给的价格弹性,高弹性的供给表示供应者能够快速地调整产量以适应价格的变动。
3.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描述市场上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图表。
通常来说,需求曲线是下降的,也就是说,当价格上升时,需求数量会减少,因为购买者愿意购买的量会受到价格的抑制。
需求曲线的斜率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高弹性的需求表示需求者对价格变动更加敏感。
4.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的状态。
在市场均衡下,供给数量等于需求数量,市场价格也就确定了下来。
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给大于需求,市场价格会上升;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市场价格会下降。
通过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对价格进行调节,市场可以自动达到均衡状态。
5. 供需弹性供需弹性是指供给和需求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供给弹性描述的是供给数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而需求弹性描述的是需求数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给和需求的弹性程度决定了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弹性较高时,价格波动范围较大;弹性较低时,价格波动范围较小。
总结:供需理论是解析市场经济中价格形成和调节的基本理论。
经济学原理:解析供需关系的基本规律
![经济学原理:解析供需关系的基本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f7efdb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2.png)
经济学原理:解析供需关系的基本规律1. 引言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满足无限需求的社会科学。
供求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交换过程中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供需关系的基本规律,并解析其对经济运行和价格形成的重要作用。
2. 供给与需求的定义•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并且能够提供给市场销售的商品或服务。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
3. 市场均衡与价格形成在市场经济中,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即市场上出售的数量等于购买的数量,这就是市场均衡。
在市场均衡下,确定了一个特定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4.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为了更好地理解供需关系,我们可以将供给和需求分别表示为函数表达式,并绘制成曲线图。
供给曲线描述了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需求曲线描述了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5. 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不仅受价格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 - 供给:生产成本、技术水平、税收政策等。
- 需求:人口变化、收入水平、替代品和补充品的存在等。
6. 供给与需求对价格及数量变动的反应当某个因素改变导致供给或需求发生变化时,市场会迅速做出反应。
下面将分别讨论供给增加/减少和需求增加/减少对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当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会下降,并且交易数量会增加。
•当供给减少时,均衡价格会上升,并且交易数量会减少。
•当需求增加时,均衡价格会上升,并且交易数量会增加。
•当需求减少时,均衡价格会下降,并且交易数量会减少。
7. 市场失衡的后果当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时,即市场失衡,会导致价格和数量出现变化。
这种情况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 过度供给:商品的供应过剩,导致价格下跌,生产者利润减少。
- 过度需求:商品需求过高,导致价格上涨,在有限资源下无法满足所有消费者需求。
体育经济学第三章体育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体育经济学第三章体育市场的需求与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b69530e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c.png)
体育市场 结构
体育市场客体 结构
体育产品市场 • 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 体育健身娱乐市场
体育要素市场 • 体育人才市场 • 体育资金市场 • 体育技术市场 • 体育培训咨询市场 • 体育无形资产市场 • 体育信息市场
体育市场客体成为交易对象的条件
1.
体育市场的客 体必须是可以 自由交换的对 象。
2.
互补品 • 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某种
消费依存关系,即一种 商品的消费必须与另一 种商品的消费相配套。 • 互补品价格上升,会因 为需求量下降而导致该 商品的需求量下降。 • 如网球拍与网球
三、市场供给规律
一种体育产品的供 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 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 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 售的该种体育产品的数 量。
国际管理集团成立于1961年,由美国人马克·麦考 马克创建,总部设在俄亥俄的克利夫兰。到目前为止, IMG在全世界3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00多个分部,主要集 中在美国本土、欧洲和亚洲,其中包括在我国的北京、沈 阳、成都、上海、台北级香港设立的分部。
IMG的经营领域
(1)体育类:比赛、联赛、协会、电视节目、运动员等 (2)艺术类:流行音乐、古典音乐、交响乐、音乐家、节日 (3)慈善类:学院、慈善组织等 (4)休闲类:博物馆、电影、公园、杂记、时装、贸易等
第三章 体育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主要内容 1 体育市场概述 2 体育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3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4 我国体育市场的运行格局与发展前景
一场拳击赛为什么能值5亿?
北京时间年5月3日上午,2015 年次中重量级拳王世纪大战梅威瑟 对战帕奎奥的比赛,在美国拉斯维 加斯的米高梅大酒店举行,经过12 个回合较量,梅威瑟以点数取胜。 据推算,这场比赛创造的商业收益 将近5亿美元,门票收入大的到 7200万美元,美国本土电视转播收 入达到3到4亿,加上 海外电视转 播及商业赞助,总计超过5亿美元。
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解析
![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cbbc4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1.png)
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解析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是一种基本的经济关系,它描述了市场在不同价格下的消费者需求和生产者供给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供需关系是决定价格和交易量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生产、制定营销策略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从需求和供给角度,对供需关系进行了解析。
一、需求的形成需求是消费者对特定商品或服务的需要,它是由以下三个要素决定:1.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对一种或多种商品或服务的偏好是影响他们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
例如,当特定品牌的饮料在消费者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和信誉度时,消费者可能会选择购买这种饮料。
2.收入水平。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
收入水平高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价格更高的商品,而收入水平低的消费者则更注重商品的价格性价比。
3.代价或替代品。
替代品就是可以用来替代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其他商品或服务。
它是消费者决定购买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主要因素之一。
例如,当某种水果的价格飙升时,消费者可以选择购买其他水果,以满足他们对水果的需求。
二、供给的形成供给是企业或个人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它是由以下三个要素决定:1.成本。
供给的数量与生产成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某种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时,企业可能会减少生产数量,因为它们无法以同样的价格获得同样的利润。
反之亦然。
2.技术。
技术对供给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企业将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产生更多的商品或服务,从而提高供给数量。
3.生产者需求。
供给的数量也受到生产者需求的影响。
例如,当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企业可能会增加生产数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供需关系的作用供需关系对市场价格和交易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市场需求增加时,价格可能会上涨,因为供给无法满足完全的需求。
另一方面,当市场供给增加时,价格可能会下降,因为供给超过了需求。
供需关系也对企业的市场定位和生产决策产生影响。
企业需要了解其目标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情况,并对其生产策略和定价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
供需关系解析培训
![供需关系解析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7f5cf8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f.png)
供需关系解析培训需求与供给是市场经济中一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概念,也是市场交易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供需关系,培训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式。
本文将对供需关系解析培训进行探讨。
一、导语供需关系解析培训是为了帮助个体或组织了解市场经济中的供需关系,从而提高决策能力、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取得竞争优势的培训活动。
下面将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二、需求解析需求是指人们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某一量的愿望和购买能力的结合。
在供需关系解析培训中,了解和分析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 需求的类型需求可分为正常需求、需求弹性、非必需品需求等几种类型。
正常需求是指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的需求,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非必需品需求是指非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商品或服务。
2. 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的变化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价格、收入、市场预期、人口变化、技术发展等。
在供需关系解析培训中,需要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对需求的影响机制。
三、供给解析供给是指厂商愿意以一定价格和数量提供给市场的商品或服务。
了解和分析供给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和决策制定至关重要。
1. 供给的类型供给可以分为个体供给和市场供给。
个体供给是指个别厂商根据自身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而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而市场供给是指市场上所有厂商提供的总体商品或服务。
2. 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的大小和变化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生产成本、技术进步、政府政策等。
在供需关系解析培训中,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供需关系解析供需关系是指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之间的关系。
了解和分析供需关系对于决策和预测市场发展趋势有重要意义。
1. 平衡和失衡供需关系平衡是指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不存在过剩或短缺的情况。
供需关系失衡则意味着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不足或超出的情况。
2. 影响供需关系的因素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价格、市场竞争、政府政策等。
培训课程中,应当探讨这些因素对供需关系的作用和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求量变动表示 价格变动引起需 求量沿着需求曲 线移动。
A
1.5
D1
0
4
6
冰淇淋需求量
9
需求曲线的移动: ——影响需求曲线的因素
1.格之外的 任何一种影响因素变动时,将导致整条 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量(Quantity demand)变化:价 格变动引起需求沿着需求曲线移动。
P1 P2
45
3 5
7 10
6
市场需求和个人需求
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水平加
总。
数学推导:
Qd1=fd1(P), Qd2=fd2(P) Qdm= Qd1 +Qd1 =fdm(P)。 例: Qd1=100-10P, Qd2=50-25P Q dm= Qd1 +Qd2 =150-35P
D1 50 40 D2
50000 60000
最新服装 的数量
16
总结
价格: 收入: 相关物品: 偏好: 预期: 买者数量: ……
表现为为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曲线移动
17
3.2 供给
供给:在不同的价格下厂商愿意并能够生产 和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3
市场:供给与需求
本章重点: 需求定理 供给定理 需求变化和需求量的变化 供给变化和供给量的变化
阅读章节:3
1
市场
市场: 指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一群买者与卖者 参与者: 买者,卖者 价格与数量:价格是自变量,数量是因变量。 竞争市场: 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 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10
价格
需求增加
需求变动表示价 格以外的因素引 起需求曲线的整 体移动。
斜率 可能 不变 也可 能改 变
11
需求减少
D2
0
D3
D1
需求量
影响需求因素
消费者收入
奢侈品:收入↑(↓) D↑(↓) 正常品:收入↑(↓) D↑(↓) 低档品:收入↑(↓) D↓(↑)
其它商品价格
替代品的价格:Ps ↑(↓) D↑(↓) 互补品的价格:Pc ↑(↓) D↓(↑)
14
注意:需求变化与需求量变化
需求量 (Quantity Demanded) 变动:价格变化时, 购买量沿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Demand)变动:除价格外,任何一种决定需 求的因素变动时需求曲线的移动 作图说明:流行时装的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
P P
需求量变动
Q
需求变动
Q
15
需求的变动:广告与消费者偏好
1.供给变化与供给量变化
供给(Supply)变化:除价格之外的 任何一种影响因素变动时,将导致整 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量(Quantity supplied)变化: 价格变动引起供给沿着供给曲线移动。
24
冰淇淋 价格 C
$2.0
供给量变动表示 价格变动引起供 给量沿着供给曲 线移动。
1.5
供给定理:
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供给量 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反之亦成立。 例外:劳动力等
18
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供给表:表示一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
间关系的表格。
供给曲线 :一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
间关系的图形。
函数形式:Qs=fs(P) 线性函数形式: Qs=α+βP
2
3.1
需求量: 在某个特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且 能够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 需求表:表示一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需求曲线:一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价格在纵轴需求量在横轴 d 函数形式:Qd=f (P) 线性函数形式: Qd=a-bP
3
Catherine的蛋筒冰淇淋需求表
A
D1
0
2
3
冰淇淋需求量
25
价格
供给减少
S3
供给增加
供给变动表示价 格以外的因素引 起供给曲线的整 体移动。
斜率 可能 不变 也可 能改 变
S1
0
S2
供给量
26
影响供给的因素
投入的 价格(成本) 技术 厂商预期
厂商的数量
政府政策
税收、补贴、管制等 …… …… ……
27
供给函数:供给与影响供给水平的因 素之间的关系
数学推导:
Qs1=gs1(P), Qs2=gs2(P) Qsm= Qs1 +Qs1 =gsm(P)。 例: Qs1=50+15P, Qs2=30+18P Qs = Qs m 1 +Qs2 =80+33P
22
市场供给曲线
A厂商
B厂商
市场
P1 P2
4
5
3 4
7 11
23
供给曲线的移动: ——影响供给曲线的因素
7
需求规律(需求法则)
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价 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对需求法则的理解: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例外情况: 吉芬商品、炫耀物品 问题:某地区考研参考书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0%, 但需求量却上涨了20%。这种现象是否违反了需求规律?
8
冰淇淋 价格 C
$2.0
19
Ben的供给表
20
Ben的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蛋筒价格
$3.00
1.蛋筒价格上升
2.50 2.00 1.50 1.00 0.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蛋筒数量
21
2. ... Ben愿意供给的蛋筒数量上升.
市场供给曲线和个人供给曲线
市场供给曲线:是个人供给曲线的水
平加总。
12
偏好 社会舆论、宣传、广告、促销等 预期 对收入预期 对商品价格预期
买者的 数量
其他
人口
政府的消费政策(税收或补贴)
13
需求函数:
QD=f (P, PS, PC, Y, A, AC, N, CP, PE, TA, T/S …)
式中,QD=商品的需求量 P = 商品的价格 PS= 替代品的价格 PC= 互补品的价格 Y = 消费者的收入 A = 广告支出(和其它营销支出) AC = 竞争对手对该商品的广告支出 N = 人口(及其它人口因素) CP = 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兴趣与偏好 PE = 预期(未来)价格的变化 T/S = 税收或补贴
4
Catherine的蛋筒冰淇淋需求曲线和需求表
蛋筒价格
$3.00 2.50 1. 价格下降 ... 2.00 1.50 1.00
0.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 Catherine愿意购买 的蛋筒数量也上升.
5
蛋筒数量
单个需求和市场需求
张三
李四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