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质点的速度-时间图线是一条直线,它的斜率表示什么?A. 位移B. 加速度C.力量D. 动量答案:B. 加速度2. 下列哪个是一个矢量量?A. 面积B. 速度C. 温度D. 时间答案:B. 速度3. 质点做直线运动,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A. 速度不变B. 加速度不变C. 速度和加速度都不变D. 速度和加速度都变化答案:B. 加速度不变二、填空题1.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__________。

答案:F = m * a2. 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m/s² (米每平方秒)三、解答题1. 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其公式。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大小恒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其公式为:速度 = 位移 / 时间,或者简写为 V = S / T。

2. 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其公式。

答案: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大小以相同的固定数值进行变化的直线运动。

其特点是加速度不变。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v² = u² + 2as 来描述,其中 v 表示末速度,u 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 表示位移。

3. 描述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其公式。

答案: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垂直于地面运动的过程。

其特点是加速度恒定,大小为 g,方向向下。

自由落体的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S = (1/2)gt²来描述,其中 S 表示下落的位移,g 表示重力加速度,t 表示下落的时间。

四、应用题1. 一个质点以30 m/s的速度向东运动,经过10秒后速度增加到50m/s,请计算质点的加速度。

答案:加速度 a = (终速度 - 初速度) / 时间 = (50 - 30) / 10 = 2 m/s²2. 一个质点从静止状态开始做匀变速运动,20秒后速度达到10 m/s,请计算质点的加速度。

初三物理内能练习题和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练习题和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练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内能是物体所具有的哪种能量形式?A. 动能B. 热能C. 电能D. 光能2. 下列哪项是内能的特点?A. 容易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B. 只存在于固体物体中C. 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D. 与物体的温度和热容有关3. 物体的内能与下列哪个物理量有关?A. 势能B. 热容C. 功D. 电阻4. 对于相同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内能则会: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取决于物体的形状5. 内能的转化通常伴随着:A. 热量的传递B. 光能的发射C. 动能的转移D. 执行功的过程二、填空题1. 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_______的形式存在。

2. 执行功可以增加物体的_______能。

3. 当物体发生相变时,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_______有关。

4. 内能转化的共同方式是通过_______的过程。

5.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内能的数值_______。

三、计算题1. 已知一段饲料的质量为500g,初始温度为20°C,最终温度为60°C。

如果该饲料的比热容为4.2 J/g·°C,计算这段饲料所吸收的热量。

答案:Q = mcΔT = 500g × 4.2 J/g·°C × (60°C - 20°C) = 100,000 J2.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 kg,初始速度为5 m/s,最终速度为10 m/s。

如果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40 J,计算内能的变化量。

答案:ΔKE = KE(final) - KE(initial) = 40 J40 J = (1/2) × 1 kg × (10 m/s)^2 - (1/2) × 1 kg × (5 m/s)^240 J = 25 J - 12.5 JΔKE = 40 J - 12.5 J = 27.5 J四、应用题某次化学实验中,一块质量为500g的金属块初始温度为100°C,在室温下冷却到20°C。

初三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解: (1)野牛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 s=4×0.25m2=1m2 野牛对地面的压力是 F=ps=2×105Pa×1m2=2×105N (2)野牛受到的重力 G=F=2×105N 野牛的质 量 m=Gg=2×105N10N/Kg=2×104Kg=20 t 答: (1)野牛对地面的压力是2×105N; (2)野牛的质量为20t.
• 12、太阳能热水器有经济、安全、卫生、环 保、节能等优点。如图所示,为市面上一种 太阳能热水器,该热水器的集热器的有效采 光面积为3m2,能在8h内将225L水的温度升 高40 ℃,设热水器每平方米面积每秒钟接收太 阳辐射能为1.4x103J,即P0=1.4x103J/(m2· S), 求该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多大?[计算结果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水的比热容C=4.2x103J/ (kg· )] ℃
晴天时用太阳能加热每年6月份荆州地区向着阳光的地方平均每1m2的面积在1小时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为32x106l如果每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以8小时计算可以将8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多少摄氏度
• 16、一辆油罐车装了30m3的汽油,小明从罐 中取出30ml汽油,测得它的质量为24.6g。求: ①汽油的密度 ②罐中所装汽油的质量 • 17、要配制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用于 选种,从已配制的盐水中取出500ml的样品, 测得其质量为0.6kg。试计算一下:这种盐水 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要求是应加盐还是 加水?
容量 80L
外形尺 842X463 X415 寸
• 解:(1)水所吸收的热量为Q吸 =W1Stη=3.2×106J/h×1.25m2×8h×50%=1.6 ×107J 水能加热的温度为t=Q吸 cm+t0=1.6×107J4.2×103J/(kg•°C)×80kg+20 °C=67.6℃ 答:可以将8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67.6℃ (2)用电能所需要的时间t=Q吸 P=1.6×107J1500W=1.07×104s≈3h 答:用电能将上述同样质量、初温的水加热到同 样的温度需3,小明发现每天早饭 前,很多同学总是喜欢把暖瓶中剩余的水倒掉后, 再重新打一壶开水,他感到这样造成了一种浪费。 为此他进行了如下计算来证明,请你帮他计算出 来。(g取10N/kg) (1)若每人用质量为3.6kg的暖瓶来打水,设倒掉 的水为2kg,每月上课22天,1000人一个月合理 消费多少千克水? (2)1000人一个月浪费的水,如果由人提到平均 高度为8m的楼上,共需做多少功? (3)1000人浪费的水如果从20℃烧开,需要的热 量是多少(在1标准大气压下)?

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以下现象不会再发生的是()A.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B.水往低处流C.将衣服上的灰尘抖下D.用吸盘挂钩挂衣服2.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A.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3.如图所示,取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体1块、2块、3块分别竖放、平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则()A.p a=p c>p b B.p a=p c<p b C.p a>p b>p c D.p a<p b<p c4.下列有关压强与浮力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液体内部具有压强B.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C.升空时,飞机机翼的升力和热气球的升力产生的原理相同D.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沉入水里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5.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6.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漂浮在水面的木块受浮力,而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不受浮力B.夏天向教室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D.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1、ρ2的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两容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①F1>F2;②ρ1>ρ2;③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④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8.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B.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220HzC.一只老母鸡的质量大鸡20kgD.一个初中生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1.2×104Pa9.如图所示,A、B、C三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ρ水>ρ酒精)()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p A>p B=p C10.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相同的杯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

初三物理热量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热量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热量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属于导热最好的物体?A. 木材B. 金属C. 玻璃D. 塑料答案:B. 金属2. 某物体的质量为2kg,温度上升了4℃,所吸收的热量为40千焦。

则该物体的比热容是多少?A. 10千焦/(kg·℃)B. 5千焦/(kg·℃)C. 20千焦/(kg·℃)D. 2千焦/(kg·℃)答案:A. 10千焦/(kg·℃)3. 下列材料中,热扩散最慢的是:A. 铁B. 空气C. 玻璃D. 水答案:C. 玻璃4. 一块物体的质量为5kg,比热容为2千焦/(kg·℃)。

如果将其加热25℃,所需的热量为多少?A. 25千焦B. 50千焦C. 100千焦D. 250千焦答案:D. 250千焦5. 一杯水的温度为100℃,放置在室温25℃的房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会逐渐接近室温。

这是因为:A. 没有热量在水中传播B. 水的比热容大,热量容易散失C. 水的比热容小,热量容易散失D. 室温比水的温度低答案:B. 水的比热容大,热量容易散失二、填空题1. 物体的热胀冷缩与其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2. 一块质量为4kg的铁块加热后,温度上升了80℃,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千焦。

答案:3203. 热量的传播可以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方式进行。

答案:导热、对流、辐射4. 比热容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千焦/(kg·℃)5. 导热最好的金属是______。

答案:银三、解答题1. 请解释热胀冷缩现象及其对实际生活的应用。

热胀冷缩是指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当物体受热时,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增强,相互间的间距增大,导致体积膨胀;当物体冷却时,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减弱,体积缩小。

热胀冷缩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铁路线路的铺设,考虑到温度的变化会导致铁轨的伸缩,所以需要在铁轨的连接处设置伸缩节,以减少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破坏。

初三物理练习题电子版

初三物理练习题电子版

初三物理练习题电子版1. 在多选题中,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题目:电流的方向是由()的高电位指向()的低电位。

选项:a) 正极,负极b) 负极,正极c) 高电阻,低电阻d) 高电位,低电位2. 单选题:题目: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选项:a) 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 重力是一种电磁力。

c) 金属最基本的性质是容易被拉断。

d) 力的单位是焦耳。

3. 填空题:题目:在表达电压时,使用的单位是(空白处)。

答案:伏特(V)4. 解答题:题目:请简述什么是惯性。

解答:惯性是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会维持其运动状态不变。

5. 简答题:题目:请解释什么是电阻。

答案:电阻是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的度量。

当电流通过一个具有电阻的物体时,会产生电阻力,导致电流受到阻碍并产生电压降。

6. 判断题:题目:正确或错误?直流电是电流方向恒定不变的电流。

答案:正确。

7. 计算题:题目:一个电阻为10欧姆的电路中通过3安培电流,求电路两端的电压。

解答:根据欧姆定律,V = I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V = 3A × 10Ω =30V。

所以电路两端的电压为30伏特。

8. 案例分析题:题目:小明正在组装一个电路并决定使用两个电阻,一个为15欧姆,一个为25欧姆。

求这两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

解答:电阻并联的计算公式为1/R = 1/R₁ + 1/R₂ + ...,其中R为总电阻,R₁、R₂为各个并联的电阻。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代入计算:1/R = 1/15Ω + 1/25Ω = (5+3)/75 = 8/75。

所以并联后的总电阻为75/8 Ω,约等于9.375 Ω。

以上是初三物理练习题电子版的题目及答案,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请按照你的需求进行练习和复习,加油!。

初三物理电路图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电路图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电路图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关系是:A. 各处电流相等B. 各处电流不等C. 电流大小与电阻成反比D. 电流大小与电阻成正比2. 下列哪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会发生变化?A. 电阻值增大B. 电源电压增大C. 电路断开D. 所有选项3.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大小关系是:A. 各支路电压相等B. 各支路电压不等C. 电压大小与电阻成反比D. 电压大小与电阻成正比4. 欧姆定律公式是:A. I = U/RB. U = IRC. R = U/ID. 所有选项5.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0.2A,那么电阻两端的电压是:A. 2VB. 20VC. 0.2VD. 0.02V二、填空题1.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的______。

2.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______。

3. 电路中,电阻器的作用是______电流。

4. 电压表的内阻应该______,以减少测量误差。

5. 电流表的内阻应该______,以减少测量误差。

三、计算题1. 一个由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组成的电路,R1=5Ω,R2=10Ω,电源电压为12V。

求电路中的总电流。

2. 一个由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组成的电路,R1=20Ω,R2=30Ω,电源电压为6V。

求电路中的总电阻。

3. 一个电阻器R=15Ω,接在电压为9V的电源上,求通过电阻器的电流。

四、简答题1. 请简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2. 为什么在电路中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时,需要考虑它们的内阻?五、实验题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欧姆定律。

2. 描述如何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个电阻器的电阻值。

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A4. D5. B二、填空题1. 之和2. 之和3. 限制4. 足够大5. 足够小三、计算题1. 总电流I = U / (R1 + R2) = 12V / (5Ω + 10Ω) = 0.8A2. 总电阻R = (R1 * R2) / (R1 + R2) = (20Ω * 30Ω) / (20Ω + 30Ω) = 12Ω3. 电流I = U / R = 9V / 15Ω = 0.6A四、简答题1.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所有元件中是相同的,而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分流到各个元件中。

初三物理练习册答案

初三物理练习册答案

初三物理练习册答案1.初三物理练习册答案篇一1、聚变,热,光,太阳2、化石能源,太阳能3、内表面涂黑,把反射镜做成凹面,能将阳光反射并会聚4、太阳,煤,石油,天然气5、太阳,化学,0.96、化学能,电能【能力提升】7、C8、B9、D10、D11、C12、B13、D【探索研究】14(1)支持猜想:如夏天在太阳的照射下,穿黑色衣服比穿白色衣服感到热;(2)实验器材:两个相同的容器、水、黑白两种涂料(纸)、温度计两支。

实验步骤:将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图上黑白涂料;在容器中分别装上相同质量的水,同时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每隔一段时间用温度计同时测量两个容器中水的温度;通过温度的变化,来比较黑白容器对太阳能吸收本领的大小。

2.初三物理练习册答案篇二内能基础知识1、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分子的热运动,相互运动,越大。

2、内,减少,具有,增加。

3、(1)增加(2)增加(3)增加。

4、(1)做功(2)热传递(3)热传递(4)做功(5)热传递(6)做功。

5、(1)×(2)×(3)×(4)√(5)×(6)√。

6、减少,热传递。

能力提升7、D8、D9、D10、B11、B探索研究12、“冒烟”或“冒出火苗”都是因为温度升高,甚至高达木材的燃点,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材温度升高的缘故。

13、不是这样。

因为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盖棉垫子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热量向冰棒传递,这样冰棒不容易融化。

14、由于空间站穿过大气层反回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使其升温而熔化。

15、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会发热。

16、啤酒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气压,当瓶盖开启时,里面气体膨胀对瓶盖做功,导致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也就看到“白烟”。

3.初三物理练习册答案篇三【电现象答案】基础练习1、正;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一种电荷相互吸引2、摩擦起电;吸引轻小物体3、物体是否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4、定向移动;正电荷5、分开;负6、摩擦起电;梳子沾点水7、B8、B9、分子;负10、B11、B拓展提高12、正;同种13、细丝张开;异种电荷相互排斥14、BCD;AF;E【电路答案】基础练习1、电源、开关、用电器2、电路图3、通路;开路;短路4、断开;短路5、正极;用电器;负极6、断路;通路;短路7、开关8、9、10、CCB拓展提高11、向左;向右12、C4.初三物理练习册答案篇四电磁感应现象答案基础练习1、电;磁;法拉第;导体运动;磁场2、有;没有3、电磁感应;磁场方向4、大小和方向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0.02s;505、6、7、8、9、CCABCDC拓展提高10、东西;发电11、不发生偏转;开关没有闭合;不发生偏转;导体没有作切割磁感线运动;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12、(1)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向上运动(2)向右偏转(3)导体运动方向(4)保持线圈的位置不动,先将磁铁的一端向下插入线圈,观察指针的偏转方向,然后对调磁极,用另一端向下插入线圈,观察指针的偏转方向,比较两次电流表的偏转方向是否相同。

中考物理《功和功率的计算》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功和功率的计算》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功和功率的计算》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某同学进行体能训练,用100s跑上20m高的高楼,试估算他登楼的平均功率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A.10W B.100W C.1000W D.10000W2.一位同学从一楼登上三楼,用了20s.则他上楼时的功率大约为()A.几瓦B.几十瓦C.几百瓦D.几千瓦3.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B.一用线悬挂着的小球,没有做功所以就没有能C.一个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D.一个物体做了功,说明这个物体具有能4.如图所示,两个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现将甲乙两个物体分别从斜面的底端以相同速度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分别F1和F2,且F1=F2,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左侧斜面的机械效率大于右侧斜面的机械效率B.左侧斜面的额外功大于右侧斜面的额外功C.拉力F1的总功率小于F2的总功率D.上升过程中甲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小于乙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5.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5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m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倍(不计滑轮重和绳重)。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6 mB.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NC.拉力F的功率为750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6.某人骑着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若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20N,则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 A .1WB .10WC .100WD .1000W7.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B .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C .机械做功时,工作时间越短,功率一定越大D .利用机械做功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8.AC311民用直升机是我国直升机大家族中一款轻型多用途直升机.该机型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自主研制,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2吨直升机.若一架AC311民用直升机在一次作业时,将1000N 的重物在2s 内举高2m 后,又停在空中10s .则后10s 内,直升机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 ) A .0WB .200WC .1000WD .2000W9.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力F 1和F 2分别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 1和G 2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 )A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B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C .F 2做功的功率大D .F 1、F 2做功的功率一样大10.已知雨滴在空中竖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不同质量的雨滴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的比值相同.现有两滴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雨滴从空中竖直下落,在落到地面之前都已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两滴雨滴落地之前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 ) A .m 1:m 2B .√m 1 : √m 2C .√m 2 : √m 1D .√m 13 : √m 23 11.中考体育跳绳项目测试中,小明同学在1min 内跳了120次,则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是( )A .0.5 WB .5 WC .50WD .500 W12.如图所示,用一滑轮组在5s 内将一重为200N 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 ,不计动滑轮及绳自重,忽略摩擦。

初三物理电功率计算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电功率计算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电功率计算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一:1. 一个电压为12伏的电源接在电器上,通过电器的电流为3安。

计算这个电器的电功率。

2. 一个电锅的电功率是2200瓦,工作时间为2小时。

计算电锅消耗的电能量。

3. 电视机的电功率是100瓦,工作时间为5小时。

计算电视机消耗的电能量。

练习题二:1. 电动风扇的电功率是30瓦,工作时间为3小时。

计算电动风扇消耗的电能量。

2. 一个电压为220伏的电源接在电灯上,通过电灯的电流为0.5安。

计算这个电灯的电功率。

3. 一个电源电压为6伏,通过电阻为2欧的电路,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功率。

练习题三:1. 一台电磁炉的电功率是2000瓦,工作时间为1小时。

计算电磁炉消耗的电能量。

2. 一个电源电压为36伏,通过电路的电流为0.5安。

计算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功率。

3. 一台微波炉的电压为220伏,通过的电流为4安。

计算微波炉的电功率。

答案:练习题一:1. 电器的电功率 = 电压 ×电流 = 12伏 × 3安 = 36瓦。

2. 电锅消耗的电能量 = 电功率 ×时间 = 2200瓦 × 2小时 = 4400焦耳(焦)。

3. 电视机消耗的电能量 = 电功率 ×时间 = 100瓦 × 5小时 = 500焦耳(焦)。

练习题二:1. 电动风扇消耗的电能量 = 电功率 ×时间 = 30瓦 × 3小时 = 90焦耳(焦)。

2. 电灯的电功率 = 电压 ×电流 = 220伏 × 0.5安 = 110瓦。

3. 电路中的电流 = 电压 / 电阻 = 6伏 / 2欧 = 3安。

电路的电功率 = 电压 ×电流 = 6伏 × 3安 = 18瓦。

练习题三:1. 电磁炉消耗的电能量 = 电功率 ×时间 = 2000瓦 × 1小时 = 2000焦耳(焦)。

2. 电路中的电阻 = 电压 / 电流 = 36伏 / 0.5安 = 72欧。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计算题)1-100(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中考力学专项练习(计算题)1-100(含答案解析)
(1)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收到第二次信号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2)若此路段限速为120km/h,试计算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21.如图甲所示,正方体A的质量是315kg,作为配重使用.杠杆OD:OE=2:3,某同学用这个装置从水中提取物体B,然后将B放在浮体C上再运走.已知C的体积为0.5 m3,一个质量为60kg的同学站在浮体C上,若不用力拉绳子时,浮体C总体积的 浸入水中;当该同学用力拉动滑轮组绕绳的自由端,手拉绳的功率P和被拉物体匀速提升的距离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B上升的速度为0.1m/s且不变,物体被提出水面后,再将B放在C上,同时松开绳子,此时浮子C露出水面的体积相对于B未出水时减小0.1 m3;已知两个定滑轮总重为100N.(绳的重力,滑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不计.g=10N/kg)求:
(1)物体C未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
(2)物体C未出水面时受到绳子的拉力Fc;
(3)物体C未出水面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若小明用这个装置将物体完全拉出水面,这个物体的最大重力是多少.
26.如图所示是蒙华铁路荆州段长江大桥施工现场,工程师用起吊装置在江中起吊工件.己知工件重4000N,每个滑轮重500N,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在水面上用超声测位仪向江底的工件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0.02s后收到回波.(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ρ水=1.0×103kg/m3)
(1)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2)若所用燃料的热值为4.5×l07J/kg,测试过程中消耗8kg燃料(假设燃料完全燃烧),则放出的总热量是多少;
(3)内燃机的效率。
19.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水的密度作为已知条件来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现有一空瓶质量为3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若用该空瓶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为850g(ρ水=1g/cm3),求:

初三物理练习题带答案

初三物理练习题带答案

初三物理练习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 物体运动的速度是指每单位时间内物体所运动的 _______。

A. 距离B. 位移C. 长度D. 方向2. 下列哪一项是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A. 速度B. 加速度C. 质量D.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合称为 _______。

A. 位移B. 长度C. 质量D. 速度4.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A. 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 使物体速度发生改变C. 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D. 使物体位置发生变更5. 以下哪项不是产生摩擦力的主要因素?A. 物体质量B. 物体表面性质C. 物体的形状D. 物体之间的压力二、填空题1. 直线运动的速度的大小只与物体的 _______ 成正比。

2. 摩擦力的方向是指阻碍物体相对 _______ 的相对运动。

3.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的量是 _______。

4. _______ 定律指出,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速度变化。

5. 物体内的 _______ 会产生阻止物体运动的力。

三、解答题1. 物体的质量和重量有什么区别?请简要解释。

质量是指物体固有的属性,是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量。

重量是指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导致物体在地球上产生的力。

质量不随地点而变化,而重量受地球引力大小的影响。

2. 解释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它既包括物体的大小,也包括运动的方向。

例如,小明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骑自行车去上学。

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它既包括大小,又包括方向。

例如,小红驾驶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每秒钟速度增加了10米/秒。

3. 什么是摩擦力?它有哪些特点?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当物体表面光滑时,摩擦力较小;当物体表面粗糙时,摩擦力较大。

四、答案选择题答案:1. A2. A3. D4. B5. A填空题答案:1. 速度2. 运动3. 速度4. 牛顿第二5. 惯性解答题答案:1. 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地点无关;重量是物体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所受到的力,与地点有关。

初三物理第一章练习题和答案

初三物理第一章练习题和答案

初三物理第一章练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铁的密度是ρ,一块铁的质量为m,则这块铁的体积是:A. m/ρB. ρ/mC. ρmD. mρ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物体的固有属性?A. 质量B. 重量C. 长度D. 体积答案:B3. 物质的状态变化是由于:A. 分子运动的速度改变B. 分子固定位置的改变C. 分子形状的改变D. 分子数量的改变答案:A4. 以下哪一项不是物质的三态存在的基本依据?A. 分子远离程度B. 分子排列方式C. 分子运动速度D. 分子间相互作用答案:A5.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固体?A. 岩石B. 水C. 铁D. 木头答案:B二、填空题1. 物体的质量是其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千克/立方米2. 人体的密度约为_________千克/立方米。

答案:10003. 温度是衡量物体热度的物理量,其国际单位是_________。

答案:开尔文4. 将温度从摄氏度转换为开氏度的公式是T(K) = _________。

答案:t(℃) + 273.155. 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转变,凝固是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这两个过程发生在_________温度。

答案:相同三、解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物体的密度,并列举计算密度的公式。

答案:物体的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计算密度的公式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体积。

2. 根据物体的密度和体积的关系,解释一个物体在水中浮、沉或悬浮的原因。

答案: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沉入水中;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悬浮在水中。

3. 简述物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以及其在分子层面上的变化。

答案:熔化是物体从固态到液态的转变过程,分子在熔化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能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变弱,分子开始自由移动。

凝固是物体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分子在凝固过程中失去能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加强,分子开始固定在某个位置。

九年级物理机械功和能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机械功和能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机械功和能练习题及答案1. 一辆汽车沿直线行驶,行驶的路程为300米,车辆的牵引力为500牛,求汽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答案:功 = 牵引力 ×距离= 500 N × 300 m= 150,000 J2. 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行驶100米,力的大小为80牛,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20,000焦耳的功,求摩擦力的大小。

答案:功 = 摩擦力 ×距离20,000 J = 摩擦力 × 100 m摩擦力 = 20,000 J / 100 m= 200 N3. 一台电梯在下降时,垂直上升了500米,电梯的重量为8000牛,求电梯下降的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

答案:功 = 重力 ×距离= 8000 N × 500 m= 4,000,000 J4. 一台机器从静止加速到20 m/s,质量为1000千克,求机器所做的功。

答案:速度的增量 = 20 m/s - 0 m/s= 20 m/s质量 = 1000 kg机器所做的功 = (1/2) ×质量 ×速度的增量^2= (1/2) × 1000 kg × (20 m/s)^2= 200,000 J5. 一根杠杆被一个力F1绕杠杆支点顺时针掰动,做了60焦耳的功。

如果杠杆长度为2米,力F1的方向与杠杆的方向成60度角,求力F1的大小。

答案:功 = 力 ×杠杆长度× sinθ60 J = F1 × 2 m × sin60°F1 = 60 J / (2 m × sin60°)≈ 34.6 N6. 一个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从10米高的位置下落到地面,求物体落地时重力所做的功。

答案:重力加速度g ≈ 9.8 m/s²距离 = 10 m力 = 重力 = 质量 × g = 10 kg × 9.8 m/s²重力所做的功 = 力 ×距离= (10 kg × 9.8 m/s²) × 10 m= 980 J以上是九年级物理机械功和能的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一:1. 当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我们所选择的参考系可以是任意的吗?为什么?答案:当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我们所选择的参考系可以是任意的。

这是因为在惯性参考系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无论选择哪个惯性参考系,物体的运动定律仍然成立,只是描述物体运动的数值可能不同。

2. 什么是速率?速度和速率有什么区别?答案: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路程。

速度则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改变的位置。

速度是一个矢量量,除了具有大小(即速率),还有方向。

3. 什么是加速度?如何计算物体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变化量?答案: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每过一个单位时间会发生相同的改变。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来得到加速度。

公式为:加速度 = (末速度 - 初始速度)/ 时间。

练习题二:1. 一个物体以10 m/s²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秒后速度是多少?答案: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 (末速度- 初始速度)/ 时间。

已知初始速度为0 m/s,时间为5秒,加速度为10 m/s²。

根据公式可得:10 = (末速度 - 0)/ 5。

解方程得到末速度为50 m/s。

2. 一个小车以10 m/s²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6秒后行驶的路程是多少?答案: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行驶的路程可以通过速度的平均值乘以时间得到。

已知初始速度为0 m/s,时间为6秒,加速度为10 m/s²。

根据公式可得:行驶路程 = (0 + 10)/ 2 * 6 = 5 * 6 = 30米。

3. 一个物体以10 m/s²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后速度是20 m/s,初始速度是多少?答案: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 (末速度- 初始速度)/ 时间。

已知末速度为20 m/s,时间为4秒,加速度为10 m/s²。

九年级物理热学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热学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热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几种颜色的纱袋中装有相同重量的冰块,将它们放在阳光下照射,哪种纱袋内的冰块首先融化?A) 白色纱袋 B) 黑色纱袋 C) 红色纱袋 D) 蓝色纱袋2. 在热学实验中,如何准确测量一个物体表面的温度?A) 用红外线温度计测量 B) 用普通温度计测量 C) 用热敏电阻测量 D) 用热电偶测量3. 将等质量的水和同温度的脂肪油放在火中加热,哪个液体温度上升较快?A) 水 B) 脂肪油 C) 两者一样快 D) 无法确定4. 在哪个状态下,物质的热容量最大?A) 气体 B) 液体 C) 固体 D) 无所谓5. 以下哪种方式不会传热?A) 热辐射 B) 热传导 C) 热对流 D) 以上都会传热二、填空题6.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00克,温度上升10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

7. 烧杯中加热100克的水,温度由25摄氏度升高到80摄氏度,热量为_____________。

8. 一个物体受到10焦耳的热量,温度上升2摄氏度,这个物体的热容量为_____________。

9. 某物体质量为2千克,比热容为4000焦耳/千克摄氏度,将其温度由20摄氏度升高到50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

10. 若将1克物质从固体状态加热融化成液体所需的热量为Q,将该物质从液体状态加热蒸发成气体所需的热量为3Q,则该物质的熔化热为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1. 什么是热传导?简述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2. 请解释热对流的原理,并给出一个例子说明。

13. 熔化热和沸点是物质的两个重要性质,请说明二者的定义及计量单位。

14. 隔热材料的作用是什么?请给出三个常见的隔热材料。

15. 一台空调在夏天的使用中,主要通过什么方式降低室内的温度?简要阐述其工作原理。

答案:1. B2. A3. A4. A5. D6. 250焦耳7. 27000焦耳8. 5焦耳/摄氏度9. 48000焦耳10. Q11. 热传导是物质内部因分子振动传递的能量。

中考物理《功的计算》专项练习题(附有答案)

中考物理《功的计算》专项练习题(附有答案)

中考物理《功的计算》专项练习题(附有答案)1.为解决乡村快递派送的交通不便问题,某快递公司采用无人机(如图所示)将包裹送达每个村子的派送员,自动卸货后随即返航,继续其他配送。某次派送包裹质量12kg,飞行高度120m,10min内水平飞行里程6.5km。(1)该次派送无人机水平飞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无人机提着包裹从地面匀速上升到120m高度的过程中,拉力对包裹做的功是多少?(g=10N/kg)2.为减少新型冠状病毒的滋生蔓延,武汉市城管部门在夜间对城区道路集中开展了雾炮车喷洒消毒作业(如图所示)。

某型号雾炮车空载时的质量为10t,它配备了一个体积为10m3的水箱。

为了方便清洗,水箱底部有一个排水孔,排水孔盖子面积约为100cm2:(1)雾炮车匀速前进喷洒过程中,在2.4km的路段上用时20min,则雾炮车的速度是多少?(2)消毒液喷洒完后空载匀速返回时,若雾炮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则行驶2.4km的水平路面上,牵引力所做的功为多大?(g取10N/kg)(3)当水箱中消毒液的深度为1m时,排水孔盖子受到消毒液的压力约为多大?(消毒液的密度为0.8×103kg/m3)3.如图所示,不计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阻力,用100牛的竖直向上拉力F通过滑轮拖着重为190牛的物体A做竖直向上移动,物体A运动时的s-t图像如图所示。

求:(1)物体A运动10秒通过的路程s;(2)滑轮所受重力的大小G轮;(3)物体A运动10秒,拉力F所做的功W和功率P。

4.2020年初,新冠肺炎肆虐,武汉封城,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如图所示,常熟某热心菜农用自重M=15000kg的货车将m=5000kg的蔬菜运往千里之外的湖北武汉。

该货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总重力的0.02倍,每行驶100km需消耗燃油30kg、已知燃油的热值q=5×107J/kg,g=10N/kg。

初三物理《串并联电路》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物理《串并联电路》练习题含答案

串并联练习题一、单选题.当乘客按下任一按钮,驾驶台上的指示灯亮,提醒司机有人下车.下列电路能实现上述目标的是A. B.C. D.2. 如图所示的各电路中,属于三盏灯并联的是( )A. B.C. D.3. 某同学用一个电源、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将两个相同的灯泡连接起来,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两个灯泡都亮,这两个灯泡一定是串联的B. 如果两个灯泡都亮,这两个灯泡一定是并联的C. 如果只有一个灯泡亮,这两个灯泡一定是串联的D. 如果只有一个灯泡亮,这两个灯泡一定是并联的4. 小聪家里有一台透明门的电冰箱,当他打开冰箱门时,冰箱内的灯就亮;当他关闭冰箱门时,冰箱内的灯就熄灭,但压缩机依然工作,小聪断定冰箱门上有一个开关S,小聪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第1页共5页A. 冰箱内的照明灯和压缩机串联B. 冰箱内的照明灯和压缩机并联,开关S在干路上C. 冰箱内的照明灯和压缩机并联,开关S和照明灯串联D. 冰箱内的照明灯和压缩机并联,开关S和压缩机串联5. 对于一个连接两个灯泡的闭合电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只要两灯泡同时亮同时灭,它们一定是串联的B. 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的C.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D. 灯泡是消耗电能的装置6. [2016·无锡中考]下面是小强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电路工作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后作出的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功能,灭蚊网和照明灯有时同时工作,有时单独工作,它们是并联的B. 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C. 厨房中的抽油烟机装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有时同时工作,它们是并联的D. 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几盏照明灯和其他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7. 如图所示,是由三个开关和两盏电灯组成的电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S1,S3断开,S2闭合时,灯L1,L2为串联B. S2断开,S1,S3闭合时,灯L1,L2为并联C. S1,S2闭合,S3断开,只有灯L2发光D. S1,S2,S3均闭合时,灯L1,L2都能发光8. 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属于两盏灯串联的是 ( )A. B. C. D.9. 为方便黑夜开灯,可安装带指示灯的开关,它由开关S和电阻很大的指示灯L1构成。

中考物理《物体的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物体的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2019·山西)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

下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A.2mm B.2cm C.6mm D.6cm【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在2cm左右。

由图知,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的直径差不多,所以在2cm左右。

2.(2019·随州)物理学中“质量、长度、时间”是基本物理量,即将初中毕业的同学们应该对常见物品的质量、长度,常见运动的时间能做出大致的估计。

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

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A.1min B.4s C.2s D.0.5s【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时间过程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时间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课桌的高度在0.8m左右,笔从课桌上落到地上的时间很短,在0.5s左右。

3. (2019·常州)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

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A.5cm B.5.0cm C.5.00cm D.5.000cm【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由图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在地球上的身高为167.0cm;四个月后空间站内身高为172.0cm;则四个月她长高了5cm,B选项符合题意。

4.(2019·攀枝花)捡起一片树叶测量其长度如图所示,树叶的长度为cm。

【答案】3.83【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 =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树叶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约为3.83cm,则树叶的长度为L=3.83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