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地理记录片的操作手法

合集下载

纪录片的本质 真

纪录片的本质   真
法国人拍的《微观世界》,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小宇宙》,画面之精美,视角之独特,曾使其影碟成为很多DVD制造商的首选试机碟。影片用最直接的方法,纪录了蚂蚁、蜗牛、螳螂、蜜蜂等昆虫的生存状态。于是我们随着悠扬舒缓的音乐,得以重温蜘蛛捕食弑杀蚱蜢、蜗牛恋爱缠绵耳语、暴雨重袭昆虫王国、天牛角斗比拼等一系列经典镜头。憨态可鞠的昆虫,还时常引发观众充满惬意地欢笑。特别有意思的是一些没有看过影片的朋友,在影片昆虫横空出世时始终纳闷那为何物,当其振翅急飞的瞬间才恍然大悟:“哦呦,原来是只蚊子!”于是笑声一片。
电视纪录片融合真、情、美三种不同的美学概念,美的纪实以真实为基础,纪实的美,美在真实,美在自然,纪录片才能有效地纪录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才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解说词的美 刘郎的《西藏的诱惑》 歌词
歌曲《洗浴》:
天清清,
水清清,
一江夕照红。
是古老的歌,
是高原的梦。
歌曲《朝圣的路》:
我向你走来,
捧着一颗真心;
在真实纪录的基础上,纪录片故事的叙事方式与故事片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也可以在纪录片中派上用场。纪录片故事化创作有这样几种不同形态:
① 画面语言直接叙述故事;
② 对画面进行故事化剪辑;
③ 讲述故事兼有画面接应;
④ 话筒采访故事,配上相应的画面;
⑤ 解说词直接叙述故事。
美国有一种“钩子”(Teaser)理论,强调片子开始1分钟就要伸出“钩子”挑起观众的兴趣,而整部片子要在适当的间隔里安插“兴奋点”,这些兴奋点要像过山车一样起伏错落,富有刺激性,调动观众的收看情绪和兴趣,一直到片子结束。
3.编导在剪辑时有意图地形成故事兴奋点。
4.制造悬念,形成观看的兴奋点。

来自国家地理的城市摄影秘诀

来自国家地理的城市摄影秘诀

来自国家地理的城市摄影秘诀小技巧1:因为广角镜头的视野角度要比远景或者标准的大很多,因此很明显,在那些空间有限或者拍摄对象很大的时候,你可以用到它。

小技巧2:饮食是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烹饪及饮食文化传统,是当地的象征。

拍摄当地饮食是是区分两个地方的最实际
的方法之一。

小技巧3:阳光明媚的时候运用阳光16法则,例如,用200ISO、F16、1/200秒拍摄。

小技巧4:建筑是当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建筑的拍摄往往略显沉闷。

一个可靠的弥补方法是注意在前景中加入富有感染
力的元素。

小技巧5:让自己融入场景中,如果你看到什么有趣的东西,不要仅仅满足于一张照片,不必腼腆,人们会很乐于向你展示他
们的技艺。

小技巧6:如果带上三脚架,用慢门拍摄移动的物体,你可以获得一张对比鲜明的照片,流动的与固定的交织在一起,非常具
有戏剧性。

小技巧7:寻找一条能够使你眼睛跟着走的线,作为画面的引导线。

在引线中,最有效的是对角线。

小技巧8:给你的拍摄对象看你所拍摄的照片,数码相机背后的液晶屏就是起这个作用的。

小技巧9:画面不仅应该整齐又有力度,而且应该在单张照片中突显深度。

小技巧10:不寻常的组成使画面产生更多乐趣。

小技巧11:勇于将拍摄目标撑满画面。

小技巧12:有一点需要注意,照片会表达你的观点,你的看法,用自己主观视角让画面拥有更多趣味。

小技巧13:要捕捉清晰一辆行驶中的汽车,或者骑车的人,运用高速快门,通常要达到1/1000秒。

纪录片拍摄手法

纪录片拍摄手法

关于纪录片的拍摄纪录片是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队生活或历史事件做长篇纪录、报道的电影或录像节目。

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事件,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拍摄方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

这里,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

正如匈牙利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说的那样,在纪录片里“艺术不在于虚构,而在于发现。

艺术家必须在经验世界的广阔天地中发掘出最有特征意义的、最有趣的、最可塑造的、最有表现力的东西,并且把自己的倾向性和思想意图异常鲜明地表现出来”。

1.形象化的政论苏联于1928年出版的《西方的电影和我们的电影》一书中,卢那恰尔斯基回忆了列宁在1921年关于国际新闻片的口头指示。

据卢氏说,列宁讲话内容是“广泛报道消息的新闻片……要有恰当形象,就是说,它应该是形象化的政论”。

因此,列宁所说“形象化政论”仅指新闻片。

后来,苏联纪录片理论家格黎格里耶夫等人把“形象化的政论”解释为列宁对纪录片的定义。

此后,以讹传讹,在很长的时期内影响人们对纪录片的观念,并使纪录片选题、风格越来越刻板、僵化。

2.纪录片的体裁有几种(1)有一种常见的形式是,通过展开一个广阔的面,通过若干个互相关联的典型的连贯报道,宣传同一个中心主题或表现一种概貌。

我们可以称之为“概述片”,如《大连漫游》、《西德印象》等。

(2)集中、突出地介绍一个典型单位,剖析某一个矛盾或解决、克服某一个困难的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特写片”。

如伊文思的《须德海》,及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放鹿》、《成渝铁路》、《深山养路工》、《向青石山要水》等,这是电视纪录片最常用的体裁。

(3)旅游片。

是摄影机纪录下来的旅游见闻或地理、风光散记。

它常常缺乏中心内容,更多的是即兴拍摄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生活场景,给观众一个概括的印象。

一些优秀的风光片常常寓情于景,通过对风光、物产及人民生活的客观反映,寄托记者的思想、情感,给人以极大的鼓舞教育。

完美构图—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教你摄影

完美构图—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教你摄影

完美构图—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教你摄影

马上的男人,尼加拉瓜 by 路易斯· 马登 这是一张非常美妙的作品。画面的氛围通过一系列的曲线得到提高,从编成辫子的马尾到人物的胳膊再到 他的帽子,再降落回马头再到尾巴,重复出现的曲线让画面中的三个主体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让人感受到 一种悲伤的气氛。 摄影小贴士:看到这幅作品,我们的眼光不知不觉会被画面中的图案所吸引,尽管这图案并不明显。当你 想在一个场景中构图时,最好的做法就是拿着相机不停尝试,直到你找到感觉断定那就是完美构图。这个 时候签完别犹豫,赶紧摁下快门吧。因为有的时候灵感确实会绕过你的脑袋直接从内心迸发出来。
完美构图—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教你摄影
பைடு நூலகம்

露天集市,印度 by 威廉姆· 阿尔伯特· 阿加得 照片中的集市是一个混乱复杂的世界,而摄影师利用构图将他选择的主体从这片混乱中独立 出来。威廉姆· 阿尔伯特· 阿加得很聪明地用窗格划分混乱的大景别,将其塑造为一个一个独 立的具有故事的小场景。这张作品很值得推敲,会让你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回顾,并且每一 次都会有新的发现。 摄影小贴士:当你在一个很复杂的场景下拍摄作品时,寻找方法独立出你想突出的主体。利 用建筑或者自然的元素构建框架能够引导观者的注意力,切忌让作品变成让人费解的大杂烩。
完美构图—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教你摄影


街景,葡萄牙 by W· 罗伯特· 摩尔 有的时候摄影师会认准了一个极佳的场景然后蹲守在那儿静静等待一些特别的事 情发生,只为捕捉那一瞬间的完美构图。我能够想像到摄影师W· 罗伯特· 摩尔带着 他的相机潜伏在这个场景下,等待着某一个令人惊喜的时刻,然后摁下快门,于 是产生了这张动人的作品,平衡的构图、优美的曲线让日常生活的一个剪影变得 如此迷人。 摄影小贴士:耐心是摄影师必备的美德之一。挑选一个好的场景,然后静静等待 并记录下某个完美构图的特别时刻,这一切如同一个美丽的魔法,魔法的秘诀就 是信念和决心,收获的却是无价之宝。

西方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剪辑技巧与商业化生存

西方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剪辑技巧与商业化生存

西方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剪辑技巧与商业化生存-地理论文西方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剪辑技巧与商业化生存摘要:电影的画面是由镜头和景别的定位来决定和营造的。

西方人文地理类纪录片除了呈现恢宏壮阔的场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外,丰富的景别,平易的拍摄角度,大量的运动镜头以及高剪辑率等镜头与剪辑上的特色和风格,也给此类宏大庄重题材注入了活力,增强了严肃的纪实类影像的可看性,这种有别于传统格里尔逊模式的纪录片风格显示出西方纪录片发展的娱乐化,商业化倾向。

关键词:人文地理纪录片;剪辑技巧;商业生存一、研究缘起近些年,以美国探索频道和英国BBC纪录片节目为代表的纪录片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并不是在朝夕之间形成的。

人们从那些不同寻常,并通常感人至深的纪录片中,发现了好莱坞大片所不能拥有的特质:真实性。

在编造的戏剧性在故事片中显得越来越苍白的今天,善于捕捉真实事件戏剧性的新纪录片既具有曲折情节所带来的观赏性,又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窥探欲。

正如美国学者艾里克·巴尔诺在《世界纪录电影史》中所说,真实感和权威性是纪录片的命运所系。

无论动机如何,对于利用它们的人来说,这两点是引诱力,也是对事实进行启发或者欺骗的力量源泉。

在西方纪录片发展历程中,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录片类型,它从人文视角解读地理,将历史,考古,建筑,天文,动植物,现代生活,民族民俗与地域相勾连,令观众在空间的转换中,感受时间的力量,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和谐。

对于中国来说,纪录片和电影一样源自西方。

西方电影在叙事模式,镜头运用,解说词写作,后期剪辑等方面都有丰富的理论底蕴和实践经验。

其中,电影的画面呈现什么,尤其是怎样来呈现,是由镜头角度和景别的定位来决定和营造的。

画面构成的角度选择,实际上表明着创作者对影像的感情与态度,采用什么样的镜头角度来呈现影像,与影片编导要刻画何种人物性格,讲述什么样的故事事件,渲染何种情调氛围密切相关。

镜头角度能使画面影像获得某种形象造型性和审美倾向性,而不同的景别的选择实际上规定着影片画面的表现内容范围和特色,不同景别揭示不同的故事信息和特定的叙述指向。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观后感250字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观后感250字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观后感250字
这部纪录片以壮丽的大峡谷为背景,展现了这个美丽自然奇迹的源起和发展过程。

通过生
动的画面和令人震撼的真实记录,观众被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和
恢宏的气势。

在整个纪录片中,我最为深刻的是对大峡谷的探索和揭示。

片中记录了科学家们对大峡谷
的研究和探索历程,以及他们对这一自然奇观的解读和理解。

他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和研究,揭示了大峡谷形成的奥秘和演化的过程,让观众对这个美丽的奇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
了解。

除此之外,我还被片中对大峡谷的独特景色和动植物群落的描绘所打动。

从片中所展现的
壮丽景色到各种各样的野生动植物,每一帧画面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同时,片中还介绍了一些当地居民的生活和文化,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了大峡谷周边地区的人文
风情和多样性。

总的来说,这部关于大峡谷的纪录片无疑是一部精彩的作品。

它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
和神奇,还让观众深入了解了这一自然奇迹的真实面貌。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对大峡谷有
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也让我对整个自然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尊重。

希望今后能有
更多这样优质的纪录片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

谈Discovery电视纪录片真实再现手法的具体运用

谈Discovery电视纪录片真实再现手法的具体运用


事件 时,创作者采用 了再现手法来 向受众
展 示这 一过 程 ,并 同时把 画面 处理 为 黑 白 色 , 以此 来 区别 影片 的真 实画 面 的彩色 部
分。
个人 的人 格损 害莫过于此。当从竞技场 回家 后 ,我变 得更加贪 婪,更好 斗,更沉迷 于感 官享 受 ,我 变得更加 冷酷 ,更无人性 。” 同 时在 画面 上配 以模 糊化 处理的角斗士以及野 兽竞 技的场 面,但 并没有出现人 物面部的画
面 以及 与 此 相 关 的 任 何特 写 ; 在 描述 普通 罗 马农 夫 的 生 活 状 态 时 , 影 片 用 了 别 于 旁 白的 人 声 , 以 一 个 普 通 罗 马 农 民 的 口气 讲 述道 : “ 的 1 英 亩 地 位 于 罗 马城 东 南 1 英 里 处 。 我 O 5

1 可见的叙述 者( . 主持人 、专家、“ ” 我 ) 主 持人 或专家在再现 中作为可见叙述者 ,承 担起真实世 界与虚 构场景的串连作用 ,衔接过去与现 实,带领 电视机前的受众来到历史 的遗迹前 , 自然地讲述在这片土地 上曾经发生 的人和 事情 。 主持人 或专 家置身于历史遗迹这类 真实 的、具有特 殊文化涵义 的空间中,娓娓讲述历史故事的一类 声画结合 的纪实性镜头,不仅 具 有结构上 的意义 ,而且具有阐释上 的意义 ,即通过主持人或专 家的语
马—— 征服帝 国》 一片中得到 了充分体现 。 在讲述 古罗 马崇 尚血腥 角斗竞 技给人 们 带来的影响时,影片用了有别于旁白的人
声 , 以一 个 罗 马 男 子 的 口 吻 自叙 道 :“ 一 对
过这个人发起 的改革 ,会即将改变整个秦 国 的局 势 ” 。很明显 ,从这句话 可以看 出,作 为不可见 的再现叙述者 已经从一个叙述者, 转变 成一 个 高高在 上 的历 史评判 者 ,预 言 家 ,它不仅知道事件的发展过程 ,而且还 知 道事件对于历史所造成的影像,对事件的发 展进行 了预言性 的干涉 。

纪录片的四种基本创作模式

纪录片的四种基本创作模式

其代表性电视栏目是美国CBS的《60分钟》, 我们的《新闻调查》也属于此。1999年《新闻调查》 栏目制作的纪录片《海选》获蒙特卡罗国际电视节 银奖。
四、反射式。
反射式是在拍摄过程中,把拍摄者 与被拍摄者之间如何中运作和互动的关 系呈现出来,也就是被拍摄者像一面镜 子一样把拍摄者给“照”出来的一种创 作模式。它混合了前几种的观察、访问、 以及摄影机前后人物之间互动等多种记 录方式,使“纪录片永远不再是再现的 美国纪 录片制作中一次独具风格的电影运动,它主 张摄影机和拍摄人员应该像“墙上的苍蝇” 一样,在不介入的长期观察中捕捉真实。代 表作品是罗伯特·德鲁的《初选》(1960年) 《幸福母亲的一天》(1963年)等。 我国的代表作如:成都电视台拍摄的 电视纪录片《平衡》2001年获19届电视金 鹰奖最佳纪录片作品奖。
其代表作是格里尔逊1929年拍摄制作的《漂网 其代表作是格里尔逊 年拍摄制作的《 年拍摄制作的 渔船》 第一次将普通人的生活搬上银幕, 渔船》,第一次将普通人的生活搬上银幕,也是一 部在现实生活中拍摄的影片。 部在现实生活中拍摄的影片。
后来,格里尔逊将纪录电影定义为“对现实的 后来,格里尔逊将纪录电影定义为“ 创造性处理” 所谓“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 创造性处理”。所谓“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主要 指采取戏剧化手法对现实生活事件进行“搬演” 指采取戏剧化手法对现实生活事件进行“搬演”甚 重构” 至“重构”。 当代中国电视专题片从形式到创作手法都与 直接宣导式一脉相承, 直接宣导式一脉相承,直接宣导式导致中国电视专 题片的诞生。 题片的诞生。
二、真实电影式。
“真实电影”是对20世纪 年代出现 真实电影”是对 世纪60年代出现 真实电影 世纪 于欧美等国的“真理电影” 直接电影” 于欧美等国的“真理电影”和“直接电影” 的统称。它强调纪录片应对现实进行“客观” 的统称。它强调纪录片应对现实进行“客观” 展示。从影片样式看, 展示。从影片样式看,可以说它是对格里尔 逊式纪录片的反叛。 逊式纪录片的反叛。“最纯粹的真实电影甚 至视解说为天敌,通篇没有一句解说词, 至视解说为天敌,通篇没有一句解说词,只 是客观地记录被拍摄对象的声音。 是客观地记录被拍摄对象的声音。” 由于对“真实”的理解不同, 由于对“真实”的理解不同,真实电影 又分为两个流派: 直接电影” 又分为两个流派:“直接电影”和“真理电 影”。

纪录片蒙太奇手法运用举例

纪录片蒙太奇手法运用举例

纪录片蒙太奇手法运用举例在纪录片中,蒙太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法,它能够通过剪辑和拼接不同的镜头或场景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叙事风格。

以下是几个纪录片中运用蒙太奇手法的例子:1.时间压缩与扩展:这是蒙太奇最常被用来操纵时间的手法。

在纪录片中,制作者可以通过加速或减缓时间的流逝来强调某些细节或表达特定的情感。

例如,在《地球脉动》中,为了展示动物迁徙的漫长旅程,多次使用了时间加速的技巧,让数月的迁徙过程在几分钟内呈现。

2.交叉剪辑:这种手法常用于在两个或多个并行的情节线之间进行切换。

在纪录片中,它可以帮助建立紧张感或强调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黑洞消失》中,描述科学家在地球上观测到的黑洞现象和宇宙灾难的同时,也交叉剪辑了表现人们生活的场景,增强了人们对灾难的感知。

3.匹配剪辑:这种剪辑技巧常用于建立两个不同镜头之间的视觉联系。

在纪录片中,它可以用来强调主题或引导观众的视线。

例如,在《阿波罗11号》中,当描述阿波罗宇航员如何准备登月时,使用了一系列匹配剪辑,让观众体验到了宇航员面临压力和复杂任务的感受。

4.反差剪辑:这种手法通过将两个对比强烈的镜头放在一起,创造出一种视觉冲击力。

在纪录片中,它常被用来强调某种情感或主题。

例如,在《海豚湾》中,描述海豚被屠杀的场景与描述海豚的快乐生活的镜头交替出现,形成强烈的反差,引发观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5.重复剪辑:通过重复某些镜头或场景来强调特定的信息或情感。

例如,在《地球之巅》中,珠穆朗玛峰的壮丽景色被多次重复剪辑,强调了其作为世界之巅的地位和人类对它的挑战。

总的来说,蒙太奇在纪录片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帮助制作者更好地讲述故事,还可以增强观众的感知和情感体验。

纪录片长镜头运用的例子

纪录片长镜头运用的例子

纪录片长镜头运用的例子
在纪录片制作中,长镜头是一种重要的摄影技巧,它可以将观众带入叙事的环
境中,让观众获得更加深入的体验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纪录片中成功运用长镜头的例子:
1. 《地球脉动》:这是一部由BBC制作的获奖纪录片,它使用了大量的长镜
头来展示地球上各个不同生态系统的壮丽景色和动物的行为。

例如,在一段长镜头中,观众可以看到大象群在草原上自由漫步,感受到它们的庞大和力量,同时也能纳入更多细节,比如它们的互动和角色关系。

2. 《鲨鱼》:这部纪录片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通过运用长镜头捕捉到
了惊险刺激的鲨鱼捕猎场面。

在一场长镜头中,摄影师跟随着一条鲨鱼游动,观众可以感受到鲨鱼迅猛的速度和它们的猎物无处可逃的恐惧。

3. 《希腊的恐龙:考古发现》:这部纪录片追踪了一次考古队在希腊发现史前
恐龙化石的探险。

在一个长镜头中,摄影师用从小洞穴的角度拍摄,展示了考古队员进入狭窄的通道寻找化石的过程,观众可以体验到探险者的紧张和洞穴的神秘感。

4. 《人生七年》系列:这是一部记录了一群英国人从7岁起每隔七年拍摄一次
他们的生活的纪录片系列。

在每一部纪录片中,导演追踪了这群人多年来的成长和变化。

通过使用长镜头,观众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物角色的成长,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故事。

这些例子仅仅是纪录片中长镜头运用的一小部分。

长镜头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
和环境感,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叙事中,并且能够捕捉到更多真实的瞬间。

纪录片导演经常使用这种技巧来创造出视觉上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共鸣。

美国人竟然这样拍的中国纪录片,震撼!

美国人竟然这样拍的中国纪录片,震撼!

美国人竟然这样拍的中国纪录片,震撼!
互联网头条新闻、重大事件,每天为你报道
一部火到不行的纪录片——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鸟瞰中国》
绝美航拍大半个中国,震撼壮美!除自然美景外,还有对各地风土人情、工农业、现代发展的介绍,这部纪录片分上下两集,全长80多分钟。

上集看自然风光,下集看城市人文。

网友看过之后纷纷表示:再次爱上了这片土地!堪称良心纪录片,五星好评!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片↓↓
1上集2下集长城乐山大佛
元阳梯田天门山
张家界
川藏峡谷
川藏通天公路
悬空寺少林武僧
北疆草原
哈萨克族驯雕澜沧江放灯
赛龙舟三都澳漂浮村庄兴隆天文台风电场
高铁
这么好看难道只有外媒才拍得出来?实际上,这部片子由中
国本土公司NOV A Film制作,航拍加上后期,也算是“国产”呢。

【写作不易,记得转发】
互联网热点马云都关注的互联网大号每天为你报道:互联网头条新闻、重大事件!手指按住下方图片。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国家地理杂志》为什么能在强手如林的杂志界生存?为什么能做得如此成功?又为什么能魅力永恒?从那一年10月《国家地理杂志》的正式面世,到现在已有120多年的光阴了。

120年沧海桑田,很多东西会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漫漶不清,然而这本杂志历经时间的打磨却变得格外光彩照人。

这里,人们不禁要问:《国家地理杂志》为什么能在强手如林的杂志界生存?为什么能做得如此成功?又为什么能魅力永恒?我们认为,《国家地理杂志》之所以能生存、成功和魅力永恒,借用今天的话语,就是因为它坚持了“科学发展观”。

不妨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提升与传播地理知识《国家地理杂志》创办之时就有一个既定目标,那就是“提升与传播地理知识”。

显而易见,这已不仅仅是33个人的小圈子兴趣了,也不是那些实验室科学家的兴趣,而是《国家地理杂志》所有读者的兴趣。

那么,怎么能肯定读者就会对“地理”话题感兴趣呢?他们理论上认为“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而事实亦如此。

因为有史以来,好奇的人类就确实没有停止过对世界的无穷追问与探索,故此,《国家地理杂志》就应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如果说,杂志初期还相对集中于探险、考古学、古生物学三大“骨干工程”,而到后来,就把关注的范围扩大到人类感兴趣的所有领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上自太空,下至深海;大到黑洞,小至粒子……于是,他们对“地理”概念便有了相当宽泛的定义:如果是“探险”,那就不限于身体的旅行,还应包括思维的远游。

“许多人梦想去遥远的地方旅行,去冒险,去了解与众不同的风俗和种族,去探索神秘的海洋与天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真正去做这些事情,”《国家地理杂志》认为,它有义务“让很多人身临其境,实现这种去远方探险的梦想”。

问题在于,如何“让人身临其境”并满足“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呢?通过长期的编辑实践,《国家地理杂志》逐步形成了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国家地理杂志》为七大准则,而我们则归结成三大类:摄影图片的视觉叙事、追求极致、第一人称叙述等。

美国《国家地理》是如何得到一张照片的

美国《国家地理》是如何得到一张照片的

美國《國家地理》是如何得到一張照片的時間〆2012-05-04 來源〆攝影之友作者〆攝影之友編輯〆高健美國的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以下簡稱NG)雜誌,並不是一本純粹的地理雜誌,它雖然也刊登一些有關地形地貌的文章和圖片,但事實上它關注的範圍遠遠超過地理學概念。

1888年10月,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主辦的《國家地理》雜誌正式創刊。

當時只是一份學術性質的雜誌,讀者也僅限於一小部分具有專業背景的人,保守的棕色封面,完全没有圖片,刊登的只是辛勤治學的成果。

1899年上任,在NG長達55年的第一位全職總編輯吉爾伯特〄格羅夫納(Gilbert H Grosvenor)提出〆“將學會的雜誌,從報導冷硬的地理知識,扭轉成裝載我們這大千世界裡的諸多活潑、生動的人生百態的媒體”。

NG對於圖片的認識總的來說,NG是一本選擇圖片比較保守的雜誌。

“一張理想的《國家地理》雜誌照片,必須清晰明確,有鮮明的興趣和焦點,十分清晰,構圖帄穩。

”這是NG自己的攝影師對NG 圖片標準的理解。

作為一張單獨的照片,NG要求視覺衝擊力的時候同時要求圖片有相當的信息量。

仔細分析一下NG生涩或者太含蓄,這是美國人一貫的作風。

曾經有過這樣的例子,NG請某位瑪格南圖片社的著名攝影師拍完的報導,最後被他們自己的編輯以難以讀懂為理由而否定,另請其他攝影師來完成的先例。

很多頂極攝影師不和NG 合作的原因也是覺得NG的圖片太直白,而且有太强烈的美國風格。

但是這也可以理解,畢竟,NG是一本比較普及和商業化的雜誌,它需要在藝術和市場之間帄衡。

總的來說,NG攝影師的器材裡相機鏡頭都比較簡單,比較複雜的倒是他們的輔助器材。

經常可以看到某個NG攝影師又帶著幾十個箱子滿世界跑了,裡面多數放的都是各種各樣的附件。

曾經有比較長的一段時間,NG的攝影師可以選擇的膠片種類非常的少。

NG那時候只接受專業反轉片,Kodakchrome(簡稱Ko) 是NG攝影師的唯一選擇,這是一種使用外耦法冲洗出來的反轉片,使用的是K-4。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观后感300字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观后感300字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观后感300字
这部纪录片在多个地理环境中展现了美国的身影。

从西部的沙漠,到东部的湿地,再到北部的冰川地带,这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独有的特色和美景。

沙漠中的火红落日、湿地中的水鸟群和冰川上的极光,这些景观都让我震撼不已。

纪录片通过精美的画面和生动的叙述,使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伟大。

在这个纪录片中,我还看到了美国自然环境的脆弱性。

生命在自然界中总是很脆弱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受到挑战。

生物的繁衍和资源的分配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人类的活动更是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很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片段,这让我感到应该加倍珍惜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也更加意识到了自己应该为环境保护做出更多的努力。

整部纪录片的镜头和音乐都展现了美国自然的壮美,并且通过叙述者的声音引导我对美国的地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不仅仅看到了美国的自然风光,也更加领略到了大自然的伟大。

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并且让我愿意为了环境保护做出更多的努力。

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这样的纪录片让大家了解自然的奇妙和壮美。

奇观呈现与话语支配——纪录片《航拍美国城市》的叙事逻辑

奇观呈现与话语支配——纪录片《航拍美国城市》的叙事逻辑

视听研究新闻知识2020/ 10 t奇观呈现与话语支配纪录片《航拍美国城市》的叙事逻辑□陈瑞娟【摘要】《航拍美国城市》以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活为拍摄对象,将镜头对准城市里的 地标建筑、工程奇迹和生活场景,辅以历史背景的穿插叙述,以富有戏剧性的后期剪辑配合 先进的航拍技术打造视听奇观,运用典型符号建构令人惊叹的物质奇观,塑造恢弘壮丽的城 市形象。

观众被奇观形式和奇观内容所吸引,陷入充斥着大量域市信息的逼仄空间,被隐性 控制,按照制作者既定的程式接收信息。

【关键词】视觉奇观;物质奇观;航拍美国城市引语航拍纪录片是近年来伴随航拍技术发展而兴起的一种纪录片样式,该种纪录片往往聚焦城市,以超越地面、高空俯瞰的视角,大景别掠影城市的人文和地理景观。

显示出一定的“审美距离”,让人们从习以为常的审美惯性中脱离,产生“陌生化”的审美感受。

《航拍 美国城市》(以下简称《航》),又译为《航 拍城市24小时》,英文原称AerialCities,是由 史密森尼频道出品的7集航拍纪录片。

以拉斯维加斯,芝加哥等美国著名的城市为拍摄对象,采用直升机、无人机等设备从惊人高度拍摄山丘湖泊、高楼塔宇、灯火盛宴等城市风光,以“画面+解说”的方式讲述从阳光升起到曰落后一整天的城市故事,以冒险的方式带领观众进行一场史诗般的旅行。

影片以夺目的视听奇观形式,展示了包裹于其中的物质奇观内核,使观众在享受视听盛宴的狂欢中被控制与支配。

―、技术打造视听奇观“奇观”在英文中称为“spectacle”,也 译作“景观”,最早由法国理论家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中提出,“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

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11。

后由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发展为研究当代媒体文化现象的媒体奇观。

航拍纪录片体现出鲜明的奇观化特征,其擅长以【作者简介】陈瑞娟,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师。

.71•^2020/ 10 新闻知识多种拍摄视点、多样化的拍摄手段、宏大的场景叙事,建造令人惊叹的视听奇观来展示城市最精彩、最繁华的一面,在刹那间抓住受众的眼球m。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观后感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观后感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观后感首先,我想谈一谈这部纪录片对自然界的探索深入程度。

《自然界的奇迹》这部纪录片通过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镜头展示了大自然的绝美景观和壮丽气象。

从雄伟壮美的大峡谷到神秘诡异的地下洞穴,从狂暴的火山喷发到宁静的湖泊,这些景观无不体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通过这部纪录片,观众可以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以及其背后蕴藏的无尽的力量和奥秘。

其次,我想谈一谈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技巧和制作水准。

《自然界的奇迹》采用了最先进的拍摄技术和设备,如高清摄影机、无人机等,以确保能够呈现出最生动、最清晰的画面。

同时,片中的音效设计也十分出色,通过天籁般的自然声音和动人的音乐,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全方位的视听盛宴。

此外,纪录片的节奏把握和剪辑也十分精准,让整个片子看起来流畅自然,没有任何拖沓或冗长之感。

再次,我想谈一谈这部纪录片对自然保护的倡导。

在《自然界的奇迹》中,片中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壮观景观和奇妙现象,同时也反复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疏忽所带来的危害。

电影中指责人类在追求经济发展和个人利益时忽视了对自然的保护,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气候变化的恶化等等。

这种对环保主题的强调,无疑给观众以深深的警醒,唤起了人们对自然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我想谈一谈这部纪录片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启示。

《自然界的奇迹》通过对自然界的独特现象和生态系统的描绘,引发了观众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我们生活在自然界的怀抱中,人类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

如果我们继续肆意破坏自然环境,忽视对自然的保护,那么最终受害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在总结这篇观后感时,我不禁深深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和神秘,也对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这部纪录片《自然界的奇迹》的制作团队表示钦佩和赞美。

这部纪录片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绝美景观和奇妙现象,同时也呼吁人们珍视自然、保护自然,使得这部片子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环保主题。

最佳时期到来,国家地理大师教你怎样拍出璀璨星空

最佳时期到来,国家地理大师教你怎样拍出璀璨星空

最佳时期到来,国家地理大师教你怎样拍出璀璨星空优胜美地夏夜的天空,星群环绕着北极星划出完美弧线,默塞德河畔,白桦树秀场的枝桠在平静的河水中投下斑驳的光影,这样的夜晚曾打动“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得丘吉尔是世界闻名的近距离观察北极熊的小镇,春末夏初是小镇里热闹的时候,但当游人散去,夜晚北极光照亮荒野中的猎人帐篷,星空下的小镇格外静谧。

曾经,星空看似离我们那么遥远,但随着摄影器材的发展,今天摄影爱好者不需要通过天文望远镜也可以将璀璨星河或稍纵即逝的极光摄入镜头。

夏季是拍摄星空的好时机,来了解一下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给我们的星空拍摄小技巧。

三脚架和广角镜头是必须的你不需要天文望远镜来拍摄暗夜星空,但广角镜头可以将地球在无边宇宙中的概念更好地展示出来。

将自己身处的位置也作为星空的一部分,解读照片的人会清晰地感受到我们是浩瀚星空中的一部分。

拍摄对象很关键不要止步在拍摄月亮、银河或者某些星座,将自己周围的景物也放入画面,最好是选择具有独特象征意义的景物作为前景,这会让你的照片更加出彩,也更容易让人有代入感。

补光的技巧即使在长时间曝光的情况下,也要考虑补光的可能性,运用手边可能的光源设备,在曝光结束前的一两分钟为前景画面补光,这样能拍出层次分明的照片。

避开满月夏季和秋初是最好的星空拍摄季节,因为这个季节星空时间长,月亮升起的比较晚,可以避免月亮光太强而影响星星的光芒。

若需要更长时间的星轨拍摄就更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开始。

掌握了一手的星空拍摄技巧,这就找几个地方练练手吧!张掖甘肃省张掖有“塞上江南”的美称,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这里成为观星胜地也就理所当然。

坐拥独一无二的丹霞地貌,晴天的夜晚,在距离不远的临泽县、肃南县等地,抬头就能看到横跨夜空的银河和满天星斗,而天上的星空如同地上的丹霞地貌一样壮美,那霎,你活在画里。

安吉浙江省位于天目山北麓安吉县境内的天荒坪由于生态环境良好,海拔近1000米,江浙沪一带有名的观星地。

国家地理大写作录播课

国家地理大写作录播课

国家地理大写作录播课
《国家地理大写作录播课》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习(NATIONAL GEOGRAPHIC LEARNING)出品的一套学术写作教材,集语法、词汇、写作、英语思维于一体。

该课程将作文结构、技巧进行分解,分别从语法、词汇、拼写、修辞手法等方面逐个击破,手把手教你在写作中运用正确的语法、恰当的词汇,有逻辑地组织想法、素材,形成观点鲜明、有理有据的表达。

《国家地理大写作录播课》系列教材共分为六个级别,从入门到进阶,从造句到文章,将写作的学习分为螺旋式学习。

其中,Level 1的课程为《Great Sentences for Great Paragraphs》,将从写出好句子开始逐步过渡到学写段落,适合准备KET-PET的学生。

总的来说,《国家地理大写作录播课》是一套非常全面、系统的写作教材,能够帮助学习者有效提高写作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

《国家地理终极摄影指南》之进阶技巧

《国家地理终极摄影指南》之进阶技巧

《国家地理终极摄影指南》之进阶技巧这一章所要介绍的摄影类型,需要用到特殊的技巧或特殊的器材,才能拍出较佳的照片。

动作拍摄动态物体,并不只限于体育运动的照片。

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运动中的物体:公园里的孩子、海边的波浪、动物(从院子里的宠物,到非洲狩猎旅行中遇见的野生动物)等等。

不论你是将动作定格,或是将背景模糊化以突显主体的速度感,或者甚至将主体本身模糊化,只要将这些基本技巧运用到日常拍摄的照片中,你的作品就会呈现出充满活力的全新面貌。

不论你使用这些技巧之中的哪一种,或是哪几种,都能帮助你拍出很棒的照片。

冻结动作要在照片中拍摄出具有动感的画面,最好的、也是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将动作定格。

使用高速快门就能达成这个效果。

先想一想,使用新式数字相机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瞬间动作,需要多快的快门速度。

如果你的孩子在公园里玩耍,直接朝着你跑过来,这种情况可尝试使用1/500秒以下的速度。

如果他们是横向穿过画面,你就需要更快的速度才能将他们定格,所以要把快门缩短到1/1000秒。

拍摄时若要让镜头追着他们移动,按快门的力道要尽量轻,以捕捉最高潮的那一瞬间。

如果主体是充满画面的,快门速度可能甚至要到1/2000秒,前提是亮度够的话。

如果在这么高的快门速度下无法获得充分的曝光,尽管放手把ISO值调高,例如把原本的是ISO 100改成ISO 400。

宁可因为调高ISO造成噪声增加,而多了点「颗粒感」,也不要让主体模糊不清。

关于调整ISO值的说明,请见第65页。

比尔·哈彻将相机设为快门先决,以1/30秒拍下了这张照片。

这一切的理由在于,将动作冻结所需要的快门速度,与主体的影像在感光组件上的移动速度有关。

孩子直接朝你跑来的时候,他在感光组件上的移动幅度是最小的。

如果孩子是横向跑过画面,移动幅度就增加了。

如果你用的是广角镜头,当孩子从你眼前跑过时,主体一下子就通过了感光组件,所以需要非常高的快门速度。

一群绿鹦鹉飞离牠们栖息的墨西哥戈伦德利诺洞穴,史蒂芬·阿瓦雷斯(Stephen Alvarez)捕捉到了牠们飞行时的速度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国家地理记录片的操作手法
国家地理可以算得上是记录片的鼻祖,1895年在胶片电影出现后,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就开始国家地理每周一次的系列节目《探险家》以及标志性的长期播出的《国家地理任务》,所出品的记录片以其科学性、教育性、娱乐性和艺术性吸引了世界亿万观众,其内容早已超出自然题材,涉及众多领域,荣获了800多个奖项,其中包括122个艾美奖和2个奥斯卡奖提名。

本文拟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为例,对西方记录片进行粗浅的探析。

风格的演化
西方记录片诞生至今,已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从最初20年代的无声片,到30年代至60年代格里尔逊倡导的“画面加解说”阶段,再到60年代“真实电影”阶段,70年代的“镜前访谈”阶段,80年代进入了“个人追述式”阶段。

最后这一阶段的要点是“评述者的讨论混杂于访问会见之中,制片人的画外音与画面内字幕相结合,将以往一贯被含蓄表达的观念一清二楚地显露出来:记录片永远是再现的形式,再也不是观察‘现实’的明亮窗户;制片人永远是个参与者———见证人和立意的积极创立者、电影说教的生产者,而不是将事实如实报道的中立的、无所不知的记者。

”(美国比尔·尼可尔斯:《纪录片的人声》)
简单地说,美国一些学者认为记录片是“对现实的戏剧性解释”,是“对现实的创造性解释”。

既然是“戏剧性”和“创造性”解释,就与五六十年代“墙上的苍蝇”式的、在一定距离内的纯观察方式有所不同。

后者不被允许加入音乐、观点、解说,主张尽量少使用剪辑。

而“戏剧化”和“创造性”解释则不仅使用音乐、剪辑、观点散布、解说旁白(这使记录片可以像电影一样有曲折的情节、戏剧的冲突、震撼人心的画面和声音),还可以采用各种为了再现目的的拍摄手法,这意味着记录片中的现实不再仅仅是用新闻记录片中的谈话人物和“真实电影”所构成的真实,它有了更多的含义,更深层次的主观渲染。

记实不是记录片惟一的方法。

在必要情况下“摆拍或扮演”是可以用于记录片的,这在通适意义上就发展成为“真实再现”。

早期弗拉哈迪的传世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中,既有实拍的镜头,也有摆拍的场景(如冰窟窿里捕猎海象和搭建冰屋的镜头),美国国家地理系列记录片中很多关于人文风俗、原野生态采用此法。

而且,只要不违背真实的原则,在“摆拍或扮演”不可能实现或是有障碍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另类“真实再现”———电脑特技。

足不出户,也不需要进摄影棚,干脆在创作时连“记录的眼睛”的摄像机也不需要,只需要几台电脑就可以构造“真实”。

在记录片《家庭后院》中,借助逼真的电脑特技,将螳螂的追捕和飞蛾的逃亡整个过程完整地表现出来。

这种情况,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由此,我们看到记录片的门径也越来越宽。

世界各国的记录片界对此虽然还有争议,但这种情况已
经遍地生根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可以看到,近期中央10频道播出的六集纪录片《大唐西游记》是纯粹的动画片)
手法———叙事技巧
西方过度商业化的整体环境下,片子的好坏要通过收视率来反映。

因此,西方人做片子很注重娱乐性、可看性。

记录片也不例外。

他们认为记录片不仅要告诉观众信息,还要有娱乐性。

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是一部好的记录片。

如果一部片子缺少了娱乐性,那么它的生命力可能就削减了大半。

美国有一种“钩子”理论,强调片子开始1分钟就要伸出“钩子”挑起观众的兴趣,具有“挑逗性”。

而整部片子要在适当的间隔里安插“兴奋点”,这些兴奋点要像过山车一样富有刺激性,调动观众的收看情绪和兴趣。

“钩子”策略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反映的内容;2.视觉效果;3.故事情节的变化;4.事件中的冲突。

即使一个乍听起来平淡的题材,他们也会选取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来深刻地表现内容。

而且,在表现上,美国很多人主张可以借鉴音乐电视中的许多手法,如“切换、叠印、快放、慢放”等。

对于那些具吸引力的画面,重点强调突出,时间也稍长一些,画面别致、工整,用以突出主体的景别,或者进行烘托。

他们尤其喜欢使用特写镜头,一是造成观看者的紧张期待状态,让镜头给观众一个冲击力;二是便于观众细致观察表情或其他表意的细微动作。

为了追求生动富有视觉冲击力画面,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可以说在技术上无所不用其极,多处使用超大广角、显微镜头、航拍、水下摄影和高速摄影等诸多手段,对摄影不可能捕捉到的画面或情形(一般来说也是比较有视觉冲击力),则借助于电脑特技呈现,尽可能把观众吸引到电视机前面来。

虽然经典纪录片是排斥特技的,但这现在已成为一种潮流。

以纪录片《家庭后院》为例,里面将我们认为只是花草树木之类平淡无奇的家庭后院营造得杀机四伏。

生活在这里的动物,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每时每刻都要提高警惕。

螳螂捕捉飞蛾,成了一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空中追击战。

为了生动细腻地表现出强烈的捕食与生存冲突,片中借助逼真的电脑特技,将螳螂的追捕和飞蛾的逃亡整个过程完整表现出来。

而且,螳螂与飞蛾在空中飞驰的镜头更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扣人心弦,类似于大片中的追车戏。

所有的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切在说明,这不是一个平静的后院,它是一个适者生存的战场,表面看似无忧无虑的小动物,事实上却每天都走在刀刃上,让人感慨良多。

运作发行
国家地理频道在每投入制作一个节目之前都要做详尽的市场调查,选择最优秀的制片人、导演、主持人和翻译介入节目制作;运用最新的拍摄技术和手段,把镜头对准常人无法企及的领域;其制作的每部实播片和实拍片比
例平均在1:15左右,最高甚至达到1:75。

这一切近乎苛刻的要求使其制作的节目每小时的制作费就达80万美元,最高达到400万美元,每部系列片平均成本超过100万美元。

但大的投入、精良的制作,只是一部好的记录片的开始,西方记录片创作者总是把记录片的发行看成整个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将记录片推向市场的重要一环是做宣传工作。

一部新片子出来,先要做一个具有穿透力的电视简介广告,并在各个时段不断反复地播放,让大部分观众获知信息,吸引他们去找原片看。

此外,在一切可接触到的媒体上刊载有吸引力的广告,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将影片的信息发放出去。

他们很看重宣传攻势。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2007年1月底播出纪录片《第一次头移植》,讲述冷战时期美苏科学家之间为率先实现头移植展开的竞赛:把一只小狗的头和上半身移植到一只成獒的头和身体上。

光题材就足以吸引人了,片子未播,已经成为各大媒体的新闻。

对于国家地理频道,一个家庭每年大约要支付300美元左右收看该频道,而国家地理频道目前在全球有超过2000万家庭用户,这就构成了国家地理频道每年一笔很稳定的资金来源。

除了家庭付费收看这块稳定收入,国家地理频道也有自己的盈利模式。

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不仅仅是屏幕上的产品,它还可以在屏幕以外获得相当的利润与屏幕上的产品形成良性的市场互动。

中国记录片在很长时间内制作和发行脱节,固然是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的表现,也是中国记录片制作体制方面严重缺陷的反映。

中国国内的记录片需要借鉴和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作者单位:曲乘砾靳松黑龙江电视台徐光胜黑龙江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