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第一章声现象分析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声现象 复习

第一章 声现象  复习

9、在敲响大钟时,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 、在敲响大钟时,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 未止” 其原因是( 未止”,其原因是( ) A、钟声的回音。 、钟声的回音。 B、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C、大钟还在振动。 、大钟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10、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 、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 这是因为( ) 绝,这是因为 A、雷在不停的打。 、雷在不停的打。 B、双耳效应。 、双耳效应。 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D、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 、
11、有4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其中a、b等高、等 、 截 面积;b、c等高,b的截面积小于c的截面积;c与d不等高, 但截面积相同。各量筒内装有如图所示的水.某同学根据所听 声调的高低猜想气柱发声的频率可能与 1、气柱的长短有关;2、量筒的横截面积有关;3、水柱的长 度有关。 (1)若探究“气柱愈长,发声的音调愈低”,应选量筒 (填字母代号) (2)若选择的是量筒b、c,则探究的是 . (3)若他们选择的是量筒c、d,试猜想,他们探究的问题 是: .
14)( 08江苏常州)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 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 传播 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 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 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 (人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 (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声音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 音的能力 (强/ 弱)于玻璃板.

初中物理知识点精细笔记-第一章_声现象(期中考试复习)

初中物理知识点精细笔记-第一章_声现象(期中考试复习)

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声以的形式传播着。

声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4.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2.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骨传导的原理:。

演员进行《千手观音》的排练、贝多芬听钢琴声、使用助听器听声音都利用了。

3.耳聋包括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者可以利用助听器听声音,而神经性耳聋者很难再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但声源在我们正前方、正上方、正后方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几乎相同,双耳效应不明显。

双耳效应的应用:。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个特性:、、。

2.音调:声音的叫音调。

●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的符号为f,单位为Hz。

1Hz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s内振动1次。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到。

●超声波是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声音。

这两种声人都听不到。

蝙蝠、海豚能发出超声波。

海豚、猫、狗能听到超声波,狗还能听到次声波。

●演示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设计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八年级化学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化学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化学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

八年级化学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将对八年级化学第一章声现象的知识点进行超详细的总结,以供研究参考。

1.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可以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

- 声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约340米/秒。

- 声的传播方式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其中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 声的特性
- 音调:与声音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 响度:与声音的强弱有关,声音强则响度大。

- 时长:声音持续的时间长度。

- 色彩:不同的乐器或声源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音色。

3. 声的反射和折射
- 声波在遇到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形成回声。

- 声波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声音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4. 声的干涉和衍射
-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干涉现象,即两个或多个声波相遇并叠加。

- 声波在通过障碍物或传播到开阔区域时会发生衍射,使声音改变传播方向和强度。

5. 声的吸收和共鸣
-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被物体吸收,吸收的程度与物体的性质和厚度有关。

- 共鸣是指物体在受到特定频率的声波激励时发生共振现象,声音会变得更响亮。

以上是八年级化学第一章声现象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对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的复习。

复习的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乐音与噪音、声速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征,掌握声速的概念。

2. 能够运用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征,声速的概念。

难点: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声波图形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扬声器、音叉、尺子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例子。

2. 知识点复习:(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与材料和结构有关。

(4)乐音与噪音:乐音是指音调、响度、音色均匀变化的声音,噪音是指音调、响度、音色不均匀变化的声音。

(5)声速:声速是指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

在空气中,声速约为340米/秒,在水中约为1500米/秒。

(1)为什么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声音的音色不同?(2)为什么在冬天,声音传播的距离比夏天远?4. 随堂练习:(1)判断题: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对/错)5.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声音的产生2. 声音的传播3. 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4. 乐音与噪音5. 声速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1)声音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_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___中传播最慢。

(3)音调与________有关,响度与________有关,音色与________有关。

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

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

9、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作成凹凸 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A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
10、对因衣物没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机身振 动产生的噪声,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 A. 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 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 C. 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 D. 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
17、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 声音的三个特性进行比较,老黄牛发 响度 出的声音________大,蚊子发出的声 音_______高. 音调
18、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 度是 340 米/秒。北宋时代的沈 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 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 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 到夜 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 为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
声音的特色
声源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物体振动的幅度。
与发声体本身性质有关
如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有关响度、音调的注意点 响度大小除了与声源的振动振幅大小有关,还与距 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在变,音调不变。
管乐、簧乐以及其他管类: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1)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3)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右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 生的噪声降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 方法是(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答案:B
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 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讲解)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讲解)

第一章声现象一、知识点(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2的探究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课本P14的探究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课本P14图11--4的演示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 。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补充: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课本P19的演示实验说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八年级地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地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地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

八年级地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旨在对八年级地理第一章声现象的知识点进行超详细总结。

声音的定义和特征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可以传播到听觉器官引起
听觉感觉。

- 声音的特征包括音调、音量、音色和音速。

声音的传播
- 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 在同一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固体 > 液体 > 气体。

声音的反射
- 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即从障碍物上反弹回来。

- 声音的反射可以产生回声,如在峡谷中或有反射墙的房间里。

声音的吸收和衍射
- 物体可以吸收声音,特别是松软的材料,如海绵、布料和软木。

-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衍射,即绕过障碍物传播。

声音的共鸣
- 当一个物体与另一个有共同的自然频率的物体发生振动时,
会产生共鸣现象。

- 共鸣可以放大声音,如在乐器和音箱中。

声音的噪声和音乐
- 噪声是随机的声音,没有明确的音调和节奏。

- 音乐是有组织的声音,具有明确的音调和节奏。

聆听与保护听力
- 聆听是主动倾听和理解所听到的声音。

- 保护听力是预防噪音和高音量对听力造成损害的措施。

以上是八年级地理第一章声现象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注意:本文档提供的内容总结是基于已知信息,如有未经证实的内容,请不要引用。

八年级生物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生物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生物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

本文档总结了八年级生物课程中第一章声现象的知识点,详细介绍了声音的特性、传播和利用等内容。

1. 声音的特性
- 频率:声音的高低音调,由震源的振动频率决定。

- 响度:声音的大小,由声波振幅决定。

- 声音的音色:由声波的谐波组成,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

2. 声音的传播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常见的介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

-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受到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因素的影响。

3. 声音的利用
- 声音的利用广泛应用在生活和科技领域。

- 生活中的利用:
- 语言交流:人们通过声音进行交流和沟通。

- 听力:人类通过耳朵接收声音,感知周围环境。

- 科技领域的利用:
- 音乐:声音是音乐的基础,通过不同的乐器和音色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 电声设备:如扩音器、录音机、电话等设备,都利用声音的传播和放大原理。

以上是八年级生物第一章声现象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
_请注意,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知识点以教材为准。

_。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答:海底得深度是4500m。
练习:海面上有一只舰船,上面有一台超声测位仪, 竖直向下发射一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已知 此处海底深2000m,则超声波在此海水中的速度 是多大?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3. 声音的特性 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5. 声音的利用
1.声的产生与传播
1)产生:
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传播:
① 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② 声速:15℃时空气中声速为340m/s ③ 回声:发声物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于17m, 人耳就 能区别回声和原声。回声测距原理:s 1 vt
一般由发声体的结构、材料决定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来源:
主要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生活噪声。
2)等级:
用分贝(dB)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
3)控制:
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三方面着手。
5.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
回声定位:声呐。 B超
2)传递能量
超声清洗 击碎体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石
回升测距例题:利用超声波可测海洋的深度, 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 船上发出信号6秒钟后在海面收到反射回来的 波,求海底的深度是多少? 解:声音在6秒钟传播的路程: s=vt=1500m/s×6s=9000m 海底的深度 l 1 s 1 9000m 4500m 2 2
2
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耳朵:
空气 听小骨等 声源振动 鼓膜振动 (一般)
听觉神经 大脑
2)骨传导
头骨、颔骨 声源振动 听觉神经 大脑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全章概述这一章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声音
有哪些特性以及人们是怎样利用和控制声音的。

通过这一
章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振动使物体发声,声音的传播需
要介质,声是一种波,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振幅越大,响
本章共分五节,建议6课时。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课时,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课时,第三节声音的特性1课时,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课时,第五节声的利用1课时复习和总结1课时。

说明与建议章首图及配文本章的章首图是大象,并给这幅图配了文字。

这样安排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

虽然大象的图片不像其他一些图(如编钟、锣鼓)更具有明显的声特征,但是由于立意比较新鲜、奇特,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可能会有较好的作用。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

声现象知识点

声现象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复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波:在水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点一下水面就有波,水面(液体)也能传声,这说明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③真空不能传声)补充:雷声的介质是空气。

声速(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不同温度时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②声音在空气中(15℃)时传播速度是340m/s;③声速在固体中比液体中快,在液体中比空气中快。

)声速:固体>液体>气体(空气)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①知道什么是“骨传导”、“双耳效应”;骨传导:听到自己的声音,属于固体传声音。

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②鼓膜和听小骨是我们听到声音的重要器官。

双耳效应:眼睛常用来确定发声物体的位置,但如果你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地确定发声体的方位,因为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只有一只耳朵,强弱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的重要基础。

当你堵住一只耳朵虽然也能听到声音,但是不能判断发声体的准确位置,而两只耳朵一起听则可以判断,这就是立体传声效果,扬声器就是因此演变而来的!第三节:声音的特性(里面的内容至关重要,一定要分清)频率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音调。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1000HZ=1KZ。

大多数人耳朵能听到的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小于20HZ的我们叫它次声波,大于20000HZ的我们叫它超声波。

小知识:大象能发出次声波通知伙伴有食物、敌人等。

大象拥有非常复杂的语言。

大象用脚踩踏地面时就会发出次声波(一般是1--20Hz)。

地震、火山爆发、沙尘暴、龙卷风及大气中电磁波的扰动等,都可以用次声波探测到。

动物在地震前总能做出行动,是因为它们接收到了次声波自然灾害信号。

能发出超声波的动物有:蝙蝠,鲸鱼,海豚,老鼠等。

响度:声音的音调不同,强弱也不同,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音色: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还是能分辨他们。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章《声现象》声音知识点复习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章《声现象》声音知识点复习总结

声现象第一节声音产生和的传播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振动的物体一定在发声;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选填:一定、不一定)3、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不一定能听到(选填:一定、不一定)。

因此,我们不能用我们是否听到了声音来判断物体是否在发声(选填:能、不能)。

4、声源是自己能发声的物体。

5、人的说话声,是由于人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蜜蜂从我们身边飞过时的“嗡翁”声,是蜜蜂翅膀的振动而产生的;打鼓时的的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蝉的鸣叫声是由于发声器的振动而产生的;吹笛子时笛声是由于笛子中空气的震动而产生的;拉小提琴时,小提琴的声音是琴弦的振动发出的。

6、我们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说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在金鱼缸边拍手,金鱼会受到惊吓,说明声音除了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外,还能在液体中传播。

地道战中的游击队员通过一根细铁丝就能听到另一个地道中游击队员的说话声,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在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距离很近也不能直接对话,而要通过无线电通话,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所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8、放一个手机在密闭的玻璃球内,当我们给手机发信息时,我们能听到手机铃声,能看到指示灯的闪烁(选填:能、不能);当我们用抽气机抽出玻璃球内的过程中,我们听到的铃声会越来越小。

而把空气抽完后,我们就不能听到手机的铃声了,这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9、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所以声音又叫声波。

10、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所以声音有速度叫声速。

11、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古时候,远征的战士们晚上睡觉时,常常“枕戈待旦”就可以很快地发现敌人夜间偷袭,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的原因。

铁道游击队员常常用耳朵贴着铁轨听,敌人的火车还离得很远就知道了,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的原因。

夜间狗睡觉时,总是把一只耳朵贴着地面,来人离人家很远,人还没有感觉到,狗就会叫起来,也是因为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的原因。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分贝( ) 单位为 分贝(dB)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跟人耳与发声体的距离有 关。
音调(高低 高低) 高低
赫兹( ) 频率的单位为 赫兹(Hz)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音色(音品) 音色(音品)
声音与众不同的原因
小结
音 调 响 度 小 音 色 结
来源: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 来源:工业噪声,交通噪声, 危害:噪声的生理效应、噪声的心理效、噪声的物理效应 噪声的生理效应、噪声的心理效、 噪声 改变、 从声源处 ——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的振动 改变 控制 隔声、 从传播过程 中 ——隔声、吸声和消声 隔声 戴耳罩、 从人耳处 ——戴耳罩、耳塞、头盔等 戴耳罩 耳塞、 应用:噪声测温、除尘、除草、克敌、消声、 应用:噪声测温、除尘、除草、克敌、消声、探测病灶 定向性好——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等 用于测距、 定向性好 用于测距 测速、清洗、 超声波 的特点 穿透能力 穿透能力——无损探伤(超声波诊断仪) 无损探伤( 无损探伤 超声波诊断仪) 人耳听不 对人体造成危害——产生恐惧、恶心、神经错乱 产生恐惧、 对人体造成危害 产生恐惧 恶心、 到的声音 危害 对机器设备、 对机器设备、建筑物造成破坏 次声波 利用——监测次声波可用来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利用 监测次声波可用来预报地震、 监测次声波可用来预报地震
令人厌烦的噪声 噪声的控制 减小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有: 减小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有: 在声源处减弱 ; (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 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 隔声、吸声和消声) (隔声、吸声和消声) 在人耳处减弱 戴耳塞、头盔等) 。 (戴耳塞、头盔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频低于2_0_H__z的声波

声 音
次 特点:易_于_绕_过_障_碍_物_、传_得_很_远_、无_孔_不_入_ 声
波 危害:对机械、建筑物、人体有伤害.
应用:预报地地震、台风,监测核爆炸。
1.下列环境中不能传声的是( B )
A. 在海洋深处
B.在月球上
C. 在旷野中
D.在封闭的房内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
17、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 较蚊,子________叫声音调水高牛,_________叫声响度大。
18、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声音的三个特 性进行比较,老黄牛发出的声音音_调_______大,蚊子 发出的声音响_度______高.
19、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 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色 ,台 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空气 传播的.
,一
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的声音响的度 不同。
6、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
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
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
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B)
A.声音的响度
定义:物理角度,物体做无_规_则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_学_习、
声 及
_工_作_和休_息_的声音
控 来源:日 __常_生_活、交_通_工_具_、工_厂_生_产_、建_筑_工_地_
制 划分:以_分_贝为单位划分的
危害: 生 __理_效_应、心_理_效_应_、物_理_效_应_
在_声_源处 (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 控制:在传_播_途_中 (隔声、吸声和消声)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15、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主要是靠什么传播的:(1) 耳朵贴在枕头上,可以听到放在枕头下机械手表的 “滴嗒”声,是靠枕头 传播的;(2)潜水员在水下 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是靠水 传播的.
16、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 它的响度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是由于它们的 音色 不同。
A.装饰、美观 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提高声音的音调
11、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 其中传播的速度
物质
空气 氧气 铝 铁 铅
物质的密度(Kg/m3) 1.29 1.43 2700 7900 11300 声音传播的速度(m/s) 330 316 5100 5000 1300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12、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表明空气
能够传声;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 水 也能传声。
在_人_耳处 (戴耳塞、耳罩、头盔)
可听声: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_20_~_20_00_0 Hz
定义:频率高于_20_0_00_Hz_的声波
人超
耳 声 特点:_ 方_向_性_好、,穿_透_能_力_强、,_声_能_易_于_集_中.
听 不
波 应用:_测_距、_测_速、成_像_、清_洗_、焊_接_、碎_石_
20、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 一听便能分辨,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 的_音__色_______不同;她用不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 的_响__度______不同.
21、在班里举行小型音乐会,张刚同 学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 的水(如图1),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 “1,2,3,4,5,6,7”,的声音来.这 些声1 音的________不同.但瓶子的顺序 排乱了,正确的瓶子编号是________.
13、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
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_空_ 气 传播的。
8、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
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C ). 音色不同 D. 节奏不同
14、当火车进站时,工人师傅总是用铁锤敲打火车轮 上的部件,听了发出的声音,便分辨出部件间是否有 松动,他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B )
乐 音 的
响 度
决定 振_幅_:振幅越大,响度_越_大. 因素: 人耳到发声体的距离.
特 性 ( 三 要 素 )
定义:声音的_高_低.


决定 因素:_频率_
定义: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
频率越高,音调_越_高.

色 决定因素:决定于声源的_材_料_和_结_构
听觉角度,_刺_耳_难_听_、令_人_厌_烦_的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_动_而产生的,振动
产生
停止,声音停_止_.
声源:正在_发_声的物体
声 音
声音的传播靠_介_质(固体、液体、气体)

什 么
传播
声音以_波_的形式传播 真空_不_能传声
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_34_0m_/s_。
声速:
固体中 最快 ,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
声能:声音具有的_能_量_
定义:声音的_强_弱_.
A.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振动停止以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D.只要我们对着高墙喊话,就一定能听到回声 3.钓鱼时,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说明 水 能传声
4.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的。吉他弦被弹拨
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是因为
振动停止了
5. 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之处是音调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7、童话故事中的狼为了想吃掉小兔子,学着兔妈妈
的声音说:“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小兔子却
回声答音说,:主“ 要不 是开 因, 为不狼开和!兔”妈小的兔音子色知和音道调这不不是同妈.妈的
8.用样的力弹同一琴的C调4音符和F调4音符,这两个
声音不的是(B )
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9、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10、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 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