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设计(试行)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全省普通高中相关年级教学内容和考试命题依据说明的通知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全省普通高中相关年级教学内容和考试命题依据说明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03.19•【字号】•【施行日期】2021.03.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全省普通高中相关年级教学内容和考试命题依据说明的通知各市(州)教育局、长白山管委会教育科技局、梅河口市教育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部分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省份教学内容和考试命题依据说明的通知》(教基厅函〔2020〕29号),明确了有关省份普通高中相关年级教学内容与高考命题衔接等方面的工作。
现将教育部有关精神传达给你们,并明确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工作安排,请遵照执行。
一、适用范围全省普通高中2020级起的相关年级。
二、教育部精神我省从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但尚未进入高考综合改革。
从2020级起,相关年级各学科教学及高考命题均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数学高考不分文理科。
三、工作要求各地教育局要将有关精神传达至每所普通高中学校,指导普通高中学校根据《吉林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意见》(吉教办〔2020〕146号)要求,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考试有效衔接。
附件:吉林省普通高中相关年级学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实施方案吉林省教育厅2021年3月19日附件吉林省普通高中相关年级学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实施方案一、适用对象全省普通高中2020级起的学生。
二、考试科目合格性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14门学科,其中物理、化学、生物学学科包括实验操作。
三、考试管理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学科,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编排考场、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报告成绩;信息技术及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报告成绩。
吉林省高考改革方案
3.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教育公平,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权益。
三、改革措施
1.考试科目设置
(1)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根据国家课程方案,结合吉林省实际,调整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强化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2)高考科目:高考科目设置为“3+1+2”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物理、历史为选考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为再选科目。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吉林省高考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2.完善配套政策: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3.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高考改革政策,提高社会共识。
4.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高考改革提供人才保障。
五、总结
本方案旨在通过深化改革,构建公平、科学、合理的高考制度,为吉林省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在实施过程中,需不断总结经验,调整优化改革措施,确保高考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2)批次合并:将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一个批次,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3)专业调剂:取消专业调剂限制,允许考生在录取过程中自由选择专业。
4.加强高考管理
(1)严格考试安全:加强高考安全保密工作,严肃查处考试作弊行为。
(2)规范招生行为:加强对高校招生工作的监管,严格执行招生政策,确保招生公平、公正。
四、保障措施
2.考试内容改革
(1)优化考试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减少机械性、记忆性试题。
(2)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3.招生录取机制
(1)完善多元评价体系:建立以高考成绩为基础,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校推荐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数学学科
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根据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的教学指导思想吉林省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的教学将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积极执行和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和吉林省教育厅颁布的《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行)》,努力推进素质教育。
《课标》所规定的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它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学好高中数学课程,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吉林省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的教学应力求完成《课标》所确立的培养目标,培养高中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基本的数学素养,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而有个性地发展。
吉林省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的教学旨在全面提高全省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以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在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各实验学校的领导与教师要准确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和总体目标,深刻领会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勤于学习,善于总结,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实验的教学工作,圆满完成本次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
二、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的教学目标我省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的教学工作要努力实现《课标》的总体目标。
这就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①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②提高学生的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③提高学生的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④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含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附表12021年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培训内容安排表
附表12021年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培训内容安
排表
注:高一语文分甲、乙、丙三个班,时刻是甲、乙班7月18~19日,丙班7月19~20日。
高二语文用网络视频进行培训,时刻是
注:高一数学分甲、乙、丙三个班,时刻是甲、乙班7月20~22日,丙班7月21~23日。
高二数学用网络视频进行培训,时刻是8月2日
高中英语
注:高一英语分甲、乙、丙三个班,时刻是甲、乙班7月23~25日,丙班7月24~26日
高二英语用网络视频进行培训,时刻是8月3日
注:高一物理分甲、乙两个班,时刻是7月26~28日。
高二物理用网络视频进行培训,时刻是8月4日
注:高一化学分甲、乙两个班,时刻是7月29~31日高二化学用网络视频进行培训,时刻是8月5日
注:高一生物培训时刻是8月1~2日
高二生物用网络视频进行培训,时刻是8月6日
高中历史
注:高一历史培训时刻是8月1~2日
高二历史用网络视频进行培训,时刻是8月7日
高中地理
注:高一地理培训时刻是8月3~4日
高二地理用网络视频进行培训,时刻是8月8日
高中思想政治
注:高一思想政治培训时刻是8月3~4日
高二思想政治用网络视频进行培训,时刻是8月9日。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该方案是在总结过去十余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对原有课程方案进行的修订和完善。
该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选择性,提出了“五育并举”的课程理念,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课程设置方面,该方案规定了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
必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等科目,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的更多选择机会的课程,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艺术与体育等领域。
选修课程则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设置的,包括学科拓展、职业规划、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课程。
在课程内容方面,该方案强调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该方案还提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体育和美育课程、加强劳动教育等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该方案提出了加强课程整合、优化教学方式、完善评价体系等要求。
在课程整合方面,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融合,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和思考。
在优化教学方式方面,提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完善评价体系方面,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科学性,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总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是指导普通高中教育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普通高中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 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二批进入新高考(3+3) 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 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辽宁、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重庆第三批进入新高考(3+1+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发布 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山东、海南6个省份率先使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颁布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遴选建立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的通知》 《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 2020 年修订)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工作的通知》
六、探索学分互认转换制度,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打通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的联系 通道,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高考遵循了三个价值取向: 第一是促进公平,包括招生计划分配、清理各种加分项目、农村专项、东西部省份协作计划; 第二是以人为本,分类招生、等级性考试、多次考试、合并录取批次、专业+学校志愿填报; 第三是科学选才,“两依据一参考”、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是在破除唯分数论上下功夫 (南方科技大学, 深莫斯科大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
吉林高考改革方案出炉,吉林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全文)
吉林高考改革方案出炉,吉林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全文)日前,我省印发《吉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
方案中明确指出,2023年我省实施高考(精品课)综合改革。
“任何重要的改革都是‘三年早知道’,2023年开始上高一的孩子将会是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第一批孩子。
”长春市某高中的陈校长说。
考试外语(课程)提供2次考试机会2023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当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考生高考成绩由国家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
国家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单科满分150分,不分文理。
外语提供2次考试机会,学生选取1次较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为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学生自主选择3科作为等级性选考科目。
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单科满分100分。
等级性选考每年组织1次,高中生在校期间只参加1次等级性考试,逐步探索为学生增加等级性考试机会的办法与措施。
录取高考实行多元录取机制2023年起,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至多不超过3门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要求以及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学生只要1门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符合要求即可报考。
逐步实行基于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等学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需求、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学生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填报志愿,按照学生高考成绩和院校志愿,逐步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在高职院校招生录取中实行院校与专业相结合的录取模式,探索平行志愿投档,一档多投,增加高职院校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从2023年起,普通高校招生在保持现行录取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探索一档多投。
学业水平考试今年年底出台实施办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报告评审结果的通知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报告评审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1.10.20•【字号】吉教发[2011]16号•【施行日期】2011.10.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报告评审结果的通知(吉教发〔2011〕16号)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教育局,省属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各直属学校:为落实《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的精神,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报告评选工作的通知》(吉教法字[2011]2号)。
各地区、各单位共遴选推荐322篇调研报告,涉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诸多方面。
我厅组成专家组,对申报的优秀调研报告进行了严格评审。
现将评审结果公布如下(各获奖等次排名不分先后),可登录吉林教育信息网查阅。
附件: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报告评审结果获奖名单一等奖1.《吉林省2009-2010年特岗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吉林省教育学院:张德利、赵准胜、戴军、李元昌2.《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基于T县义务教育发展现状的调研》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张旺、郭喜永、丁娟、苏刚3.《吉林省幼儿园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分析报告》吉林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屈迎辉4.《省属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内部层面)构建方案》长春理工大学:邹晓红、李娟、周德春、乔永范5.《吉林省经济落后县域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以长岭县为例》长春理工大学:尚欣、郭庆海、崔蕊、方雯6.《吉林省高等教育投入体制改革调研报告》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省教育厅财务审计处:尹来武、林立华、张大庆、季彬7.《关于长春市部分高校大学生求职面试情况的调研报告》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毕庆三8.《民生视角下的长春教育问题研究》长春市教育局:王树彬、安军、李大伟、祁亮、王立岩9.《关于长春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情况的报告》长春市教育局:韩丽娟10.《长春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长春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李丽萍11.《关于“宽城区中小学校内部管理相关情况”的调研报告》长春市宽城区教科所:李娜12.《吉林市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研究》吉林市教育局:钱大波、高伟、刘晓民、李光13.《吉林市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吉林市教育局、吉林市教育学院:张文华、刘文甫、金清玉、赵继红、李秀河、熊斯曼14.《吉林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吉林市教科所:朱晓东、李成库、朱红15.《蛟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蛟河市教育局:孙平、李堂东、解祥先、张传福16.《关于延边朝鲜族学前教育师资需求与学前教育(幼师)专业朝鲜族师资培养的调查报告》延边大学师范分院:金永旭、许文权、蔡明花、于洁17.《关于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四平市教育局:赵青山、于天、韩健民18.《四平市学前教育调研报告》四平市教育局:隋凤喜、张旭东、王春梅19.《通化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调研报告》通化市中小学德育办:王兆臣20.《加快建设,加强管理,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集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王修萍21.《关于大安市部分乡镇小学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情况的调查报告》白城市教育局:李秀识、毕荣、包云升、XXX红22.《关于辽源市校园文化建设状况的调研报告》辽源市学校德育办:田广文、王荣、刘禹彤、董晓光23.《辽源市实验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调研报告》辽源市实验中学:路秀兰、刘兆丰、邱宇、佟静辉24.《关于松原市普通高中优质化特色化建设的调研报告》松原市教育学院:刘艳凤、毕凤祥、苗青25.《关于加强学前教育的建议》白山市教育局:李善平26.《关于小学生道德建设的调研报告》白山市浑江区文教体局:项晶27.《吉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调研报告》吉林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岳强、赵树宽、于淑兰、李耀松、袁振华、崔亚芬、孙晶华、刘彦军、贲春雨、刘松辉、万家森、马天宇、田雨涛二等奖1.《吉林省农村特级教师情况调查报告》吉林省教育学院:秦磊、吴志群、孟昕颖2.《吉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吉林省教育学院:薛中国3.《教师公平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吉林省教育学院:刘晓峰4.《“国培计划(2011)”-吉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培训需求调研报告》吉林省“国培计划”项目执行办:宋海英、陈睿、曾欢5.《长春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效果的跟踪评价》长春理工大学:王一华、李全勇、李博、单欣6.《关于长春理工大学学生语言生活状况的调研》长春理工大学:武晓平、单欣、郭诗盟、孙潇7.《关于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调研报告》吉林农业大学:陈光、XXX杰、于彦华、徐玲8.《关于吉林省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情况的调研报告》吉林农业大学:黄海、李有宝、有德欣9.《吉林省长春地区学前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长春师范学院:赵骥民、李文国、赵慧君、杨清溪10.《科学发展人才强校-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马丽娟、孟岩、卢广林、杨海斌11.《长春医专2003年以来依法治校工作调研报告》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张湘富、马继红、顾鸿鹄、詹俊辉12.《吉林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吉林省教育厅高校思政处:刘淑英、王宏阁13.《吉林省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状况调研报告》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林乐琨、赵新雅14.《长春地区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现有教学模式调查分析与改进策略》长春教育学院:王怀民15.《关于加快我市学前教育发展的调研报告》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小学部:聂卫芳16.《对长春地区部分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长春市永春职业学校:卢文卓、赵凤国、陈丽丽17.《长春市农产品加工行业“蓝领”人才需求情况调研报告》长春市农业学校:赵德海18.《关于绿园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现状的调研报告》长春市绿园区进修学校:王微微19.《区域教育科研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长春市绿园区教科所:史建茹20.《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长春市高新第二实验学校:王东娜21.《宽城区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分析》长春市宽城区教科所:杨杰22.《教育者自身素质及学生教育现状调研报告》长春市第十一高中:丁立新23.《净月开发区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现状的调研》长春净月开发区教育科研中心:赵明月24.《净月区初中物理教学现状调研报告》长春净月开发区教育科研中心:闫峰25.《关于全市民办幼儿园的调研报告》榆树市教育局高中职教科26.《破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密码-关于吉林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吉林市教育局:杨凤琴、王琳、王晶、罗闯27.《吉林市中小学校园普法与学生法律意识的调研报告》吉林市教育局:郭庆春、钟凯、王桂贤、何刚28.《吉林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吉林市校外教育办公室:宋彬、刘欣29.《幼儿家庭教育问题探究调研报告》吉林市丰满区实验幼儿园:于俊英、葛林岩、刘兆平、高昆30.《蛟河市学校法治工作的调查与研究》蛟河市教育局:孙桂玲、周跃斌31.《延边州双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延边教育科学研究所:金明钟、俞永虎32.《四平市民办教育调研报告》四平市教育局:李丽欣、陈姝、张逸群33.《四平市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四平市教育科研所:葛振骞、王兴仁、胡庆东、于明晶34.《民办教育发展调研报告》通化市教育局:杜本成35.《关于通化市直初中“双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调研报告》通化市教育局:金明根、赵珊、邵洁莉36.《教育依法行政调研报告》通化市教育局:闫谙、甄雪松、于洋、张鹤37.《教育信息化建设》通化师范学院分院、通化市职业教育中心:王冬梅、邵荣国38.《通化市直学校文化建设调查》通化市靖宇中学:李长林、牟仁波、邱敏杰、鄢洪涛、张丹39.《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通化市东昌区教育局:周洪伟40.《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通化市东昌区教育局:高占峰、滕桂霞41.《实施人才兴教战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东昌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通化市教师进修学校:金莹莹42.《集安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调研报告》集安市教师进修学校:杨秀媛43.《关于加强学前教育发展的调研报告》通化市二道江区教育局:勾延江、张延君、胡玉凤、刘添44.《柳河县学前教育发展的调研报告》柳河县教育局:曾繁花、陈明秋、徐兰英45.《关于白城市农村学前教育的调研报告》白城市教育局:李秀识、毕荣、包云升、XXX红46.《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辽源市教育局:赵立夫、高明47.《东丰县教育信息化调研报告》东丰县教师进修学校:白庆志、王景宇、袁玉刚、李昕48.《关于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调研报告》东辽县金州中学:孙国新、杨洪飞、宋海波、孙国东49.《松原市初中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松原市教育学院:于晓波、李秋菊、杨慧50.《白山市江源区高中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白山市江源区教育局:刘金梅51.《关于白山市中职学校幼儿园师资培养现状的调研报告》白山职业技术学校:李涛、朱安斌、李静、安玉梅52.《关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长白县第一实验小学:肖金凤、许维杰、祝云香、姜俊铎53.《靖宇县幼儿教育调研报告》靖宇县教育局:郭恩奎、李靖华、王泽忠、刘世刚54.《关于靖宇三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靖宇县第三中学:周传祥、吴岩、徐洪友、邓艳波55.《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长白山管委会教育局:王以华、周永涛、鲁玉田、潘海涛、李景梅三等奖1.《2011年吉林省高考作文调研报告》吉林省教育学院:田泉、姚雪红、何颖2.《吉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调研报告》吉林省教育学院:王会平3.《2010年吉林省小学数学、语文学习质量监测研究报告》吉林省教育学院:赵士英、何凤波、王丽君、孙世梅4.《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努力奋斗》吉林省教育学院:卢文祥、郑世忠5.《全面推进依法治校》长春理工大学:王彤宇、许宁、马莉、庄丽娜6.《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情况的调查报告》吉林农业大学:董雅致、彭雨石、魏德新、王璐7.《吉林省农业院校毕业生服务基层状况调研报告》吉林农业大学:孙杰光、叶长江、杨征、张连奎8.《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模式的调研》长春工业大学:李东玲9.《合并升本新建本科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吉林工商学院:孙元宾、孙桂娟、李凤祥10.《吉林工商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实证研究》吉林工商学院:姜兴武、耿琪、张国富11.《吉林省高职高专院校订单培养情况的调研报告》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明晓辉、刘凤珠、仝瑶瑶12.《通化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质量状态调查研究》通化师范学院:孙作东13.《大学生择业倾向与就业指导调研报告》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胡静涛、张镝、杨立明14.《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白城师范学院:丁绍宏、娄焱15.《促进吉林省独立学院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鞠殿民、姜福刚、秦洪君、李扬16.《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教育、学情调查报告》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白玲、赵亚芬、徐春喜、莫立华、于柏顺17.《关于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思考》长春教育学院:张仁芳18.《吉林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模式实践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王波19.《高职学报现状分析》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吕一枚20.《关于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实施情况调研报告》长春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褚春蕾21.《长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试验调研报告》长春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白智才22.《长春市小学课堂教学现状调研报告》长春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逯成文23.《护理专业人才供给情况调研报告》长春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乔宏、潘书言、周香春、胡云英24.《科学整合资源优化学校布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长春市宽城区教育局:吴锐、马瑞祥25.《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知识状况的调查研究》长春市绿园区开元小学:张磊、李静26.《关于小学英语学科新课程实施的调研报告》长春市绿园区进修学校:吕延林27.《关于绿园区教育科研进展情况的调研报告》长春市绿园区进修学校:丰静28.《关于绿园区小学新课程实施的调研报告》长春市绿园区进修学校:马葳29.《幼儿园基本情况报告》长春市绿园区进修学校:张敏、杨海峡30.《小学音乐教材循环使用情况调研报告》长春净月开发区教育科研中心:陈鑫31.《净月区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长春净月开发区教育科研中心:贺亚娟32.《净月开发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课堂教学调研报告》长春净月开发区教育科研中心:那起涛33.《长春净月区小学美术教学现状调查》长春净月开发区教育科研中心:王丽34.《关于全市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榆树市教育局干部人事科35.《关于中小学校实验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吉林市教育局:姜元萍36.《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吉林市教育技术装备处:相清昌37.《吉林市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专项调研报告》吉林市校外教育办公室:宋彬38.《两关于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调研报告》桦甸市教育局:庄庆臻、董洪海39.《蛟河市关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蛟河市教育局:李堂东、孙平、赵玉娟、李雪杰40.《新农九年制学校学前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蛟河市新农九年制学校:郭和彬、袁静、吴洪军、王永红41.《走校本培训之路促教师专业成长-“加强农村中学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蛟河市第二中学:苏华顺42.《关于永吉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永吉县教育局:滕凤臣43.《延边州学前教育调研报告》延边州教育局:金敬44.《延边州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展望》延边州电教馆:权文天45.《四平市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四平市教育局:刘绍国、姜丽46.《关于对四平市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情况的调研报告》四平市教育学院:李玉山、朱景旭47.《关于学前教育研究的调研报告》四平市教育学院:李长忠、朱海燕48.《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学校设备应用情况专项检查的调查报告》四平市教育学院:张英49.《高中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四平市教育学院:王忠东50.《四平市农村中小学实施远程教育情况的调研报告》四平市教育学院:刘逊51.《关于加快四平市学前教育发展的调研报告》吉林师范大学分院:赵金刚、敖淑红、韩亚楠、邢介梅52.《关于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李双53.《以建设规范幼儿园为主体加快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研究》四平市铁东区教育局:李淑华、高蕾、王婷婷、刘淼54.《双辽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双辽市教育局教科所:李海江55.《通化市高素质教师队伍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通化市教育局:张德群、张玉梅、陶东刚56.《关于通化市幼儿园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通化市教育局:孙旭春、XXX、杜本成57.《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德育为先”方针的调研报告》通化市中小学德育办:单玲、邵玉伟、刘亚军58.《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通化市东昌区教育局:周洪伟59.《关于东昌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通化市东昌区教育局:王洪东60.《关于加强东昌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通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张英禄61.《通化县加快学前教育发展调研报告》通化县教育局:张洪军62.《关于统筹通化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通化县二密镇中心小学:纪文静63.《关于集安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集安市职教中心:孙福娥、崔明官、宋继伟、张欣桥64.《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通化市二道江区教育局:赵焕丽、张万友、张国霞65.《梅河口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梅河口市教育局:冀守明、于泳、金宝华、白杨66.《依托县域经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梅河口市教育局:于长军、李晓民、赵洪伟、金禹67.《梅河口市学前教育工作调研报告》梅河口市教育科研所:杜玉廷、孙辉68.《关于白城市农村小学办学情况的调查报告》白城市教育局:李秀识、毕荣、包云升、丁伟69.《吉林省农村卫生队伍人才建设现状及培养、稳定机制的思考》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分院:纪霖70.《辽源市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辽源市教育信息中心:张敏、孟广友71.《关于中学师德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辽源市教科所:张思远72.《坚持依法治校实现特色发展-针对学校依法治校调研情况的探究》辽源市第十四中学:乔军、王炎明、王铁军73.《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与培养策略》辽源市第十六中学:尹杰、于春华、方义敏74.《构建体系提升品味以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辽源市第十九中学:闫琴、王艳宏75.《加快学前教育发展》辽源市第二幼儿园:翟华、吕晓红、赵生杰、盖丽华76.《关于我市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调研报告》辽源市第三幼儿园:何静涛、谢馨妹77.《辽源市第五中学关于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调研报告》辽源市第五中学:杨素梅、韩启源、李欣欣78.《东丰县普通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东丰县教育局:李明林、王新波、常舒畅79.《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及对策》东辽县宴平中心校:王成、程群、张希林、王作鹏、冯丽莉80.《边远农村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东辽县足民中心校:李秀娟、鲁娜、王庆华81.《松原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松原市教育学院:杨颖、孙晓红82.《松原市中等职业学校十一五期间教师培训调研报告》松原市教育学院:周平、张冬凌、于文婷83.《高水平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松原市宁江区教育局:苏晓梅84.《宁江区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松原市宁江区第一幼儿园:于利丽85.《加快学前教育发展调研报告》扶余县教育局:刘志东、卫广东、范慧敏、兰纯86.《关于全区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白山市浑江区文教体局:王殿富87.《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白山市第三中学:徐洪玲、李淑荣、逄金凤、罗珊88.《让责任成为习惯--白山市第二十六中学关于对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白山市第二十六中学:XXX华89.《落实制度加强管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抚松县第一中学:吴丽凤、于晓明、吕海波、李宇90.《全面推进依法治校》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第三小学:孙喜成、郑雁、周家林优秀奖1.《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长春理工大学:李岚冰、律明、刘宾、郭欣2.《长春理工大学09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追踪比较调查分析报告》长春理工大学:吕新艳、李岗冰、李娟、谭可3.《大学生同辈群体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长春理工大学:刘俊峰、张显峰、王超、钟卓4.《长春理工大学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情况调查》长春理工大学:王力思、孙丽娜、李静、张晶5.《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白城师范学院:房书君、周梦焱6.《关于民办高校诚信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毕庆三7.《关于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及对策探讨》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孙加工、赵红香、王齐8.《全面提升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服务能力》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王淑波、郝中9.《长春地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学科培训需求调研报告》长春教育学院:邵勇10.《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调研报告》长春教育学院:段君丽11.《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师培训需求报告-来自长春市高中语文系课程教师培训的调查》长春教育学院:万书红12.《长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长春教育学院:周世玲、齐敏、赵燕、马林13.《汽车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应产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刘金华14.《关于长春城区综合学科学科建设与教研现状的调研报告》长春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肖礼15.《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调研报告》长春市绿园区春光小学:丁淑敏16.《关于教师队伍管理调研报告》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小学部:孔祥涛17.《长春幼儿师范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研报告》长春艺术学校:李倩18.《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技能标准与课程设置对接〉的调研报告》长春物业管理学校:王珏19.《兴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调研报告》长春市新兴华学校:张安辉20.《净月开发区中小学身体健康状况调研报告》长春净月开发区教育科研中心:王大亮21.《净月开发区生物学科现状及解决办法》长春净月开发区教育科研中心:张景东22.《关于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榆树市教育局文秘综合科23.《关于吉林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调研报告》吉林市教育局:张国慧、李实24.《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的调研报告》吉林市教育局:刘长泉、于珏、申彤宇25.《吉林市市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调研报告》吉林市校外教育办公室:刘欣26.《定格师资隐忧掠影谋划科学配置资源》吉林市昌邑区教科所:何晶27.《关于村小同步化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舒兰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朱洪伟、李英、刘晶波28.《加强学前教育切实保障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蛟河市拉法九年制学校:吴忠良、陈冬梅、王春英、刘红艳29.《全县幼儿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永吉县教师进修学校:王希贵30.《全州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延边州教育局:金东泽、金玉花、李志好、王晓峰31.《关于我州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延边州教育局:张阔、郑华32.《图们市关于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图们市教育局:史春旺、齐颖、吴景兴、杨文杰33.《关于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董明格34.《加快学前教育步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公主岭市教育局:魏高巍35.《坚持科学发展为立校之本注重特色办学为强校之基》公主岭市职业教育中心:高云、于立、贾建勋36.《关于双辽市民办教育发展的调研报告》双辽市教育局:韩国忠37.《彰显校园文化的特色建设》双辽市教育局:许洪梅、单娟娟38.《创新学校文化建设办人民满意学校-关于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第二小学校园文化状况的调研》。
学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学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范文(精选6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
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范文(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1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推进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切实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根据《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四川省巴中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及我校体育教学资源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学校基本情况我校具有143年办学历史,系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普通高中、四川省体育传统示范学校,巴中市重点项目--跆拳道训练点。
,校园占地265亩,有教职工374名,在校学生7823人。
(一)师资情况:现有体育专职教师18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6人,二级教师6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15人。
(二)学生情况:现有高中教学班77个,学生5478人;初中教学班31个,学生2345人。
(三)场地器材:现有300米和400米塑胶跑道场地各一个,篮球场10个,排球场3个,乒乓球台20张,网球场2个,双杠区、单杠区、联合器材区,体育教学器材齐全。
综合分析,现有师资、场地、器材可供10个班同时上课。
二、课程实施目标通过高中阶段的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增强体育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1—2项或更多运动爱好和专长,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力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和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8.08.15•【文号】教基〔2018〕15号•【施行日期】2018.08.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材正文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8〕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目前正在组织编写修订普通高中各学科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
为统筹做好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促进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招生等有机衔接,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育人为本,注重实效。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科学的质量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打牢学生成长的共同基础,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分类指导,有序推进。
坚持加强省级统筹、强化市县保障、学校具体实施,结合各地高考综合改革推进安排和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实际,有计划、分步骤、积极稳妥地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完善机制,强化保障。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系统培训、示范引领、监测督导等工作机制,完善经费投入、师资配置、专业研究、设施配备等保障机制,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作目标2018年底完成新课程全员培训工作,2019年上半年开始,分批分步完成新教材培训工作,普通高中校长和教师队伍组织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整体提高,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的专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相关工作推进机制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到2025年,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内容和要求全面落实到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
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相关推荐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精选1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篇1为有效实施新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以开齐上足各门课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为基本思路,依据区教育局《长春市双阳区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点》和《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改革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积极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的工作。
二、课程改革工作的目标1、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南,开齐开全课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通过课程改革,充实新的课程内容,开发好校本课程,优化课程实施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加快评价制度的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
4、完善教师培训机制,造就一批立志于课程改革的研究型教师。
三、课程改革工作的主要内容1、实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建立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有机结合的课程体制,开发特色教育资源,形成我校特有的校本课程内容。
2、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以“激趣质疑、合作探究、体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改革与实践的研究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
3、对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备课、讲课、作业、辅导、批改、评价等工作的实施与管理,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四、课程改革工作的形式主要采取两种形式:1、教师自主研究。
2、集体研究:校本教研与大区域性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我校突出校本教研的以校为本、体现科研需要依托、需要依靠、形成网络的特征,确定了“以学校为主体、以区域为依托、以教研部门为指导、以网络为平台”的校本教研形式,即结合本学区实际创建全新的教研模式,以转变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为目标,以“区域性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为载体进行实践探究。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一、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普通高中课程应:(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下发吉林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室装备标准(试行)的通知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下发吉林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室装备标准(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8.03.10•【字号】吉教基字[2008]12号•【施行日期】2008.03.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吉林省教育厅关于下发吉林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室装备标准(试行)的通知(吉教基字[2008]12号)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教育局,各县(市、区)教育局:为保证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高二年级新开设的通用技术课的教学工作,现将《吉林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室装备标准(试行)》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贯彻落实。
吉林省教育厅二OO八年三月十日吉林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室装备标准(试行)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要求,确保我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特制定本标准。
一、实践室建设要求1.为确保2008年秋季高二年级通用技术课程按要求开设,原则上每所普通高中均需建设通用技术专用实践室。
2.条件暂不具备的地方和学校可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建立通用技术实践基地,或利用当地职业学校的实验、实习场所,合理调配通用技术教育资源。
3.配置装备标准中所开列的“仪器仪表、教学用具”中“多功能控制器”等6-14项内容为较高标准,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其它项目为学校必备标准。
二、实践室通用要求1.面积:实践室每间使用面积96㎡,改建、扩建的实践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达到相关标准对各项距离(净距离)和安全通道要求的前提下可参照执行。
2.位置:实践室应保证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避免直射阳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的左侧。
金属制品和木制品制作实践室应在底层,与其他教室要有一定距离。
3.实践室平面排布设计要求(金属制品和木制品制作实践室可不受此限制):每班50人,第一排实验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500m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小于300,最后一排实验桌的后沿距后墙不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大于11000mm。
吉林地区普通高级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附件1吉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和《吉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有关要求,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健全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健康成长,制定本办法。
一、重要意义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
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二、基本原则综合素质评价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方向性、适宜性、指导性、客观公正和方便操作的原则。
(一)坚持方向性原则。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和学生教育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二)坚持适宜性原则。
充分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反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坚持指导性原则。
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整体表现,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指导学生成长。
既注重对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评价,又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
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又彰显学生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
(四)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严格规范评价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和监控机制,做到评价过程可信,评价结果可用。
(五)坚持方便操作原则。
评价内容应合理、适用、具体;操作程序应简便、直观,实现信息化与常态化;评价方法应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行)
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行)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落实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在课程设置上,要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按照必修课程统一安排、选修课程自主选择的基本思路,构建具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1.科学性原则。
遵循教育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我省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基础教育改革实际出发,按照不同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特点和必修、选修的具体要求,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合理设置和安排课程容。
2.系统性原则。
全面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整体构建普通高中阶段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的课程,整体设置和安排必修和选修课程,构建相互衔接、层次递进、具有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均衡性原则。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在达到国家课程方案和页脚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基础上学有所长,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呈现办学特色。
4.实效性原则。
充分考虑我省不同地域学校在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从普通高中的整体水平和大多数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普通高中在新课程实验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校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普通高中均能够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并取得实效。
二、培养目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应全面落实国家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
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要特别强调以下具体培养目标: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3.具有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页脚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吉林省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表
吉林省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表
时间
科目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学段
1
学段
2
学段
3
学段
4
学段
1
学段
2
学段
3
学段
4
学段
1
学段
2
学段
3
学段
4
语文
必修
上册
必修
下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选择性必修中册、选择性必修下册
选修:自主开设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6个学习任务群
思想政治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
选修:自主开设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3个模块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
选修:选用、改编或新编《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2个模块
选修: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和学生发展意愿,自主选择开设美术史论基础、速写基础、素描基础、色彩基础、创作与设计基础模块
体育与健康
必修全一册含必修必学和必修选学,平均每学年修习4个模块:
必修必学:体能和健康教育(建议体能模块在高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健康教育模块分散在高中三年中开设)
必修选学(运动技能系列):自主开设球类、田径类、体操类、水上或冰雪类、武术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新兴体育类6个系列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8.05.23•【字号】吉教基二〔2018〕18号•【施行日期】2018.05.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吉教基二〔2018〕18号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教育局,梅河口市、公主岭市教育局,吉林省教育学院: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教基厅【2018】1 号)要求,做好我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培训工作,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实际情况,省教育厅制定了《吉林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吉林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方案吉林省教育厅2018年5月23日附件吉林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方案为全面落实教育部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确保全省高中教师准确理解新方案、新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教基厅[2018]1号)要求,省教育厅决定部署开展全省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培训任务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全省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人员、各级教研部门负责人和普通高中各学科教研员、普通高中学校校长和各学科教师的全员培训工作。
二、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
1.通识培训:主要包括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思路和要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情况;区域与学校层面的实施策略;高考综合改革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和实践策略。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9.15•【字号】吉政发〔2021〕19号•【施行日期】2021.09.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招生考试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政发〔2021〕19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省内各高校:现将《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吉林省人民政府2021年9月15日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稳妥推进我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发〔2020〕19号)、《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精神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吉政发〔2016〕14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规律,按照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深化我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系统推进教育考试评价改革,建立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全面提高科学选才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化管理机制的通知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化管理机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7.12.25•【字号】吉教基字[2007]33号•【施行日期】2007.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化管理机制的通知(吉教基字[2007]33号)各市(州)教育局、长白山管委会科教局,各县(市、区)教育局:2007年秋季,我省普通高中已进入新课程实验。
为保障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按照教育部有关高中新课程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省教育厅与东北师大联合研制开发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管理系统软件,在全省普通高中统一安装使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确保在高一上学期末前将管理系统安装完毕,补齐上学期相关数据,全省统一使用。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要求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确保评价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
此管理系统包括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管理系统、普通高中学业成绩管理系统、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系统、高中新课程教育教学管理基础数据库五个子系统,是实现高中学校管理信息化、科学化的主要措施。
各地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安装使用。
软件系统由各地区组织学校统一联系购买,东北师大理想信息研究院开具正式购物发票。
二、新课程信息化管理软件由东北师大理想信息研究院负责安装、维护、更新升级等工作,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由东北师大为每个市(州)、县(市、区)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和技术人员各1名,确保信息化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信息化管理基础数据的采集、汇总和上报工作。
各地要按照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做好普通高中学生在校期间的学分认定、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体质健康监测等项工作,实事求是记录各种相关数据,作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并封存作为学生电子档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部分前言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
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
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行)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落实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在课程设置上,要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按照必修课程统一安排、选修课程自主选择的基本思路,构建具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1.科学性原则。
遵循教育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我省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基础教育改革实际出发,按照不同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特点和必修、选修的具体要求,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合理设置和安排课程容。
2.系统性原则。
全面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整体构建普通高中阶段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的课程,整体设置和安排必修和选修课程,构建相互衔接、层次递进、具有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均衡性原则。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在达到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基础上学有所长,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呈现办学特色。
4.实效性原则。
充分考虑我省不同地域学校在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从普通高中的整体水平和大多数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普通高中在新课程实验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校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普通高中均能够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并取得实效。
二、培养目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应全面落实国家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
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要特别强调以下具体培养目标: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3.具有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三、课程结构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分三个层次,即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
1.学习领域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2.科目每一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
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外语(英语、日语、俄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共12或13个科目,其中艺术、技术是新增设的科目。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
3.模块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
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容的逻辑联系。
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详见附表1。
五、教学时间安排及学分管理(一)学年教学时间1.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2.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二)模块教学时间1.语文、外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科目的1个模块教学时间为36课时,一般每周安排4课时(持续1个学段)或2课时(持续1个学期)。
2.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的1个模块教学时间为18课时,一般每周安排2课时或1课时。
3.学校可以结合师资和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按学期安排各模块课程。
(三)周教学时间1.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
2.原则上每周按35课时安排教学。
(四)课时1.原则上每个课时的时长为45分钟。
2.有条件的学校可积极开展长短课时相结合的实验。
(五)综合实践活动1.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共23学分。
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三年共计270课时,15学分,高一、高二年级各安排6学分,高三年级安排3学分;每个学生在三年至少完成3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由学校根据各学段课时总数合理安排,可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
2.学生每年必须参加不少于1周的社会实践(包括军训、参观、考察、生产劳动等),获得2学分。
建议学校在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各安排1周。
3.学生三年中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获得相关证明,获得2学分。
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走进社区,融入社会,参与社区服务。
(六)学分管理1.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课时,相当于1学分)。
学分由学校认定。
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占4学分。
2.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23学分)和28分以上的选修学分(其中,选修Ⅱ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鼓励学有余力或希望多方面发展的学生修习更多的选修课,获得更多学分。
六、课程实施建议(一)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全面把握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统筹做好学分分配和课程安排。
本方案中的课程安排指导表(见附表2、附表3、附表4)是我省各普通高中进行课程安排和学分管理的基本依据。
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学校课程表》并认真组织实施。
高三年级下学期除了安排各科目选修模块和学校自主开设选修模块外,仍应安排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等活动时间。
各地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有关科目必修模块的安排顺序进行调整。
(二)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必修模块,逐步开全选修模块各学校必须开齐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必修模块,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全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选修模块,为学生有效地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各地和学校必须确保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周至少1课时的班团活动时间。
(三)积极开设学校选修课程,体现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各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设丰富多样的学校选修课程,突出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并达到模块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办学特色。
各市(州)、县(市、区)应认真总结普通高中学校选修课程开发经验并加以推广,引导所有普通高中都能够按照新课程方案的要求,自主开设学校选修课程,满足学生选修的需要。
(四)准确把握课程特点,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要通过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与实践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学生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能力。
教师要组织、参与和指导研究性学习。
(五)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制定修习计划学校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校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对课程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数量进行选择,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
学校在学生选课前应及时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的联系。
学校要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可跨班级、跨年级选修。
(六)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遵循高效、协调与共享的原则,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现有课程资源,大力加强校际之间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补充校课程资源的不足,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
教师要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提高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意识和技能。
要积极利用和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
(七)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元、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成长历程。
教育行政部门将通过相应的方式、方法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测。
(八)严格学生学分管理与毕业资格的认定学校通过学分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
学生修满学年并达到规定的学分方可毕业。
学生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后经考试或考核合格取得学分;考试或考核未合格的科目、模块,允许学生按规定进行补考,补考合格方可获得学分。
补考仍不合格的,允许学生重修或另选其它科目、模块。
对于未经在校修习已经达到课程修习水平要求的学生,允许通过相应的考试并取得学分。
转学学生在原学校修习获得的学分,经审查核实,可转为转入学校的累计学分。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
(九)省将参照此方案对少数民族学校另行提出具体要求。
附表1: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附表2.省普通高中一年级课程、课时与学分安排指导表附表3:省普通高中二、三年级课程、课时与学分安排指导表附表4:省普通高中学生选课(选修Ⅰ模块)指导表附表1: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附表2.省普通高中一年级课程、课时与学分安排指导表对附表2及附表3的说明:1.表中“必修1”表示该科目的必修模块1,详见各科目课程标准。
斜杠后的数字(如“/4”)表示周课时数。
“学分”栏中无星号数字为必修学分,带“*”的数字表示选修学分。
2.表中“必选”是指该模块学分为必须选修学分,“选修”指该模块学分为选修学分。
这两类模块均需要学生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选修模块中加以选择。
3.学生在修完高中毕业所要求的各学科必修学分(见附表1)后,可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选修学分。
对于语文、英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选修模块,可由学生根据文、理等不同发展方向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加以选择,详见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4.学校应在艺术课与音乐、美术课程之间进行选择,不要重复安排艺术和音乐、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