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22古文二则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古文二则》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古文二则》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古文二则》教学案(新版)语文版【学习目标】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学习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掌握重点字句,积累相关成语。

3、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4、教育学生胸怀大志,自学锻炼自己的意志,时刻准备报效祖国。

【学习重点】学会理解文言词语,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导读指导】孙权劝学一、了解作者与《资治通鉴》1、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字君实,北宋陕州下县(今山西夏县)人。

19岁中进士,神宗熙宁(1068—1077)初,官至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司马光在政治上是保守的,曾竭力反对王安石变法。

宋哲宗即位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

司马光在学术上的不朽贡献是,他花费19年时间主持编纂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

其他著作有《温国文正司马公集》和《稽古录》。

2、《资治通鉴》是继《春秋.左传》之后,我国又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全书共294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间1362年的历史。

参加编写的还有史学家刘攽、刘怒、范祖禹等人,所有文稿由司马光整理、删削、润色而成。

《资治通鉴》体例严整,网罗宏富,文笔简洁流畅,博约得宜,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史学名著。

人们可以从《资治通鉴》所记载的丰富史料中,了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状况,得到宝贵的历史经验。

二、了解文中人物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

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

不久病故。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导学案) 22.古文二则——孙权劝学

(导学案) 22.古文二则——孙权劝学

22 孙权劝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汇;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一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你可知道,他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你知道“吴下阿蒙”和“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两个成语的来历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共同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走进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三、预习检测: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蒙辞()以军中多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自以为()大有所益及()鲁肃过寻阳即更()刮目相待蒙乃()始就学权谓()吕蒙曰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

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

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八下22课《古文二则》导学案

八下22课《古文二则》导学案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22、《古文二则》导学案黄春霞周斌黄松梁荣卿当涂掌事()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即更刮目相待)(2)此非恶声也()(3))(7)狄将其部曲百余家(5•翻译下列句子。

学习目标: 1、 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积累文言词汇。

2、 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闻鸡起舞” 3、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自相鱼肉”等成语。

(一)基础知识 1请学生动手查找整理作家作品有关资料 2.自由朗读全文。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孤岂( )欲卿( 狄( )少有大志(左丞相睿(•)以为军谘() 涉猎( ) )蹴琨觉()祭酒即更( )刮目相待) 此非恶声也(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人思自奋( ( ))(5)大王诚能命将出师(蒙乃就学( (''自相鱼肉()及鲁肃过( 蹴琨觉•('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中夜闻鸡鸣,蹴琨觉(5) 郡国豪杰,必有望凤响应者4 •课文注释补充。

谓……曰: 掌事: 但: 多务: 孰若: 遂: (四).探究应用1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2•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3 .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

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4.品味“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的含义。

1.谈谈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祖狄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2.文中刻画了祖狄怎样的形象?3.“闻鸡起舞”这一情节是否偏题?4.交流讨论:说说祖狄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将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三、拓展延伸:“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你能从你积累的名言警句中选择两句劝学吗?《孙权劝学》导学案问题解答(三),5.( 1)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

22课《文言文二则》导学案

22课《文言文二则》导学案

22.文言文二则【教材简析】本课选取的是关于学习的文言文小故事,富有语言凝练、意蕴丰富的语言特点,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激励学生发奋学习的佳作。

《囊萤夜读》介绍了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铁杵成针》阐明了学生从小比较熟悉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教学目标】1. 认读“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囊萤夜读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等词语。

2.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4.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5.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囊萤夜读》,认读“恭、勤、焉”3个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探究学习,体会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囊萤夜读》,认读“恭、勤、焉”3个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探究学习,体会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同学们,《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匡衡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

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亮,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

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一个洞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

古时候,还有一位热爱读书的人,他是晋代车胤,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

2.这个故事就是《囊萤夜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个小故事。

(板书:囊萤夜读)(设计意图:《凿壁偷光》和《囊萤夜读》这两则文言文表现的是同一个主题:热爱读书。

八年级语文下册 22《古文二则》(第2课时)导学稿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 22《古文二则》(第2课时)导学稿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对课文进行预习。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自主·合作·探究 互助·相长·共享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稿班组号学生某某:
2、祖逖力主北伐,这一主X得到了司马睿的支持了吗?他又是怎么做的?
译文:
4、《孙权劝学》《祖逖北伐》中有些成语已浓缩为成语,试把它们写出来。
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闻鸡起舞;自相鱼肉;望风响应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师 旷 论 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3)、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后进:而后进(兵)。今常用于落后者,水平较低,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
2、一词多义:
(1)、以:以逖为奋威将军(以:任命。);以为军谘祭酒(以:派。)。
(2)、使:遂使戎狄乘隙(使:让。);使如逖者统之(使:派。)。
四、合作探究:
1、祖逖是在什么情况下力主北伐的?
明确:(1)、北方游牧民族纷纷侵入中原,晋王朝丧失了半壁江山。(2)、皇帝宗室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从而使戎狄乘虚而入,屠戮中原。(3)、沦陷区人民已遭残害,人人想着自己奋起反抗。
《古文二则》第二课时
序号
22
日期
执笔
八年语文组
审核
一支军队,高举北伐的大旗,挥军北上,决心收复失地。
四、学习生字:
蹴()睿()骁健()廪()
授课

第22课《_礼记_二则: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2课《_礼记_二则: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的大道美景。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反思与评价:
四、品大同之文
请大家根据刚刚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小组合作形式探讨以下2个问题。
1.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是怎样的?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谈谈你的理解。
2.施行大道之后,社会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进行讨论。
(提示:讨论前,组长安排好发言人负责归纳整理你们的讨论结果,并稍后负责讲给大家听。讲解时可以直接用原文中的句子,也可以是自己的理解。)
矜、与
2.聚焦重点语句,结合社会背景,读出语气。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听读课文,组内两人合作练习。
4.全班齐读。
三、译大同之文
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课时练翻译这篇古文。在翻译过程中,标记出你认为翻译有困难的字词或者句子,先组内解决这些困难,小组解决不了的,稍后我们一起解决。(提示:翻译过程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1——6号同学,按照顺序每人负责一句,包括原文、重点字词和句子翻译。)
高效课堂导学案
科目:语文 章节课题:《大道之行也》 总课时编号:
主备人: 备案时间: 实施人: 实施时间:
班级: 姓名: 所属小组:
《学习目标》1.翻译并背诵课文,积累重要文言词句。
2.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导入
2.了解学习目标
二、读大同之文
1.自由读,解决字词障碍。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第22课 古文二则教案 (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第22课 古文二则教案 (新版)语文版

古文二则《孙权劝学》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教学目标:1、体会人物语言。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4、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方法:讲授、问题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久必分。

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

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

可他就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这不,孙权又来劝说了,结果如何呢?今天咱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解说:由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有所了解。

)二、司马光与《资治通鉴》1、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学生自由发言)2、介绍司马光这部书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司马光(介绍司马光)。

三、解读1、《孙权劝学》究竟怎样个劝法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文章,先听老师来读,听的时候注意掌握字、词的读音。

(配乐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及时指导,特别强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读文章,疏通文意,有疑问的划出来2、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多积累文言词语,标注一下你觉得本文需要特别记忆的文言词语。

(演示)四、整体感知1、大家齐读课文,读完后请几位同学复述、概括故事情节。

2、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学的效果看来不错,文章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文二则》导学案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文二则》导学案 语文版
诵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祖逖()蹴( )恶()骁健()
廪()铠仗()
2、解释加点的字
蹴琨觉
因起舞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非复吴下阿蒙
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二.目标展示1.导入主题2.熟悉目标
三.探究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示
1、读文:(1)教师范读。
(2)学生组内互读。
课题
《孙权劝学》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疏通文意,归纳文章主旨。
2、积累文言知识(实词、虚词、通假字、语气词等)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重点、难点
1、体会对话人物的神态、口气、心理,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及主旨。
使用说明:1.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故事。
4、祖逖是在什么情况下力主北伐的?
——〖1〗北方游牧民族纷纷侵入中原,晋王朝丧失了半壁 江山。
〖2〗皇帝宗室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从而使戎狄乘虚而入,屠戮中原。
〖3〗沦陷区人民已遭残害,人人想着自己奋起反抗。
5、祖逖力主北伐,这一主张得到了司马睿的支持了吗?他又是怎么做的?
——因司马睿素无北伐之志,所以只是敷衍的态度,但祖逖即使不被重用,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倾家资招募兵马,为北伐作准备。
3、文中有些语句已浓缩为成语,试着把它们写出来。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编年体通史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 年(959)。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二百二十二种。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 经济、文化。全书贯串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 。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22、古文二则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22、古文二则

他不爱学习,整天不学无术;身为同学的你为他感到 他,大家能帮我想想办法吗?接下来,让
着急。今天,你怎样运用你从《孙权劝学》中学到的 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
规劝技巧来劝导他呢?把你准备说的话写下来。100 2、分组交流讨论,每个小组将意见集中后,
字左右。
推荐中心发言人交流。
3、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小结。
小结:本文主要写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及吕
(学法:速读课文,可找出原句回答,也可自己总结 蒙通过学习发生的变化,从而点明学习对
归纳。)
健全人格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
2
八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自信自主 合作探究
学案导学 助你成功 主备:胡永林
孙权以切身经验启发吕蒙学习(“孤常读书,自以为 能注重后天的学习,不断地提高自我,完
狄之人趁虚而入,屠戮中原。
名学生(中差生)回答,其他学生更正补
③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 充,教师点评。
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B、学法指导
祖逖带领自己百余家世族武装渡过长江,船到江心祖
a.实词的含义:应以课下注释为主,
逖击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驱逐戎狄)肃清 典型用法记住例句。
①卿今当涂掌事 (执政,掌权)
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自读自译,将不懂的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借口)(事务)
做上标记。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专攻)
2、学生自读自译,完成导学案《探究活动
④但当涉猎(只是,不过)
三》中的习题。小组研讨在自读自译过程
⑤见往事耳(了解,知道)
的疑难字词句。
⑥蒙乃始就学(从师学习)
第 2 课时《祖逖北伐》

八年级语文下册《22 古文二则(司马光)孙权劝学 祖逖北伐》导学案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22 古文二则(司马光)孙权劝学 祖逖北伐》导学案  语文版

22、* 古文二则(司马光)孙权劝学祖逖北伐《孙权劝学》[学习目标]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学习过程]一、说一说,背一背:1、司马光:2、《资治通鉴》:二、读一读,听一听:1、自由朗读。

(画出不会读的句子)2、同桌相互读听。

(纠正读错的句子)三、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1、写下不懂的词或句子:2、小组讨论,把还没有解决的写出:3、其他小组解答展示自己:●重点提醒:句:A:蒙辞以军中多务 B非复吴下阿蒙!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词:D当涂掌事博士卿孤士 E但孰若就学乃过四、齐读课文,分析理解“孙权劝学”。

1、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一变而为让人“刮目相待”的?2、孙权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①“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②“孤岂……邪!但……耳”③“卿言……大有所益”五、分角色朗读吕蒙与鲁肃的对话,揣摩“刮目相待”的内涵。

说明:朗读时要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的心境。

小组讨论:1、鲁肃为什么对吕蒙会“刮目相待”?2、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3、“卿今者才略,非夏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怎样的感情?4、“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境?5、“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六、复述故事情节:七、当堂训练: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_______ (2)蒙乃始就学____________(3)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__ (4)肃遂拜蒙母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八年级语文下册22《古文二则》(第1课时)导学稿(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22《古文二则》(第1课时)导学稿(新版)语文版
学生
自评
小组
评价
教师
评价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自主·合作·探究互助·相长·共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而智出学海,从古至今哪位能人智者不是从学海脱颖而出的?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才能是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获得的,今天我与同学们一起探究一篇关于劝学的文章。
二、走近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西下县人。司马光在政治上是保守的,曾竭力反对王安石变法。宋哲宗即位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死后追封为“温国公”,谥号文正。司马光在学术上的不朽贡献是花费19年时间主持编纂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
学习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增长见识和学识。现在我们要努力学习,克服困难,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做一个有学问的现代中学生。
8、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6、用原文语句填空。
(1)、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先是不愿学,以“军中多务”推辞,后认为孙权说得有道理,“乃始就学”。(用原文语句回答,限4个字)
(2)、孙权用一句“卿今当涂掌事,(限6字)不可不学!(限4字)”表达了他对吕蒙的爱护和器重,他希望吕蒙通过学习“见往事耳”(限4字)。
7、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古文二则》教案 (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古文二则》教案 (新版)语文版

《古文二则》一、设计思路两篇小短文均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孙权劝学》写孙权劝吕蒙学习,说明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祖逖北伐》表现了一代名将少年时代的胆识,让学生明白凡有所作为的人,少年时就胸怀大志。

两篇文章故事情节简单,文字浅显,人物形象鲜明。

教学时,应在让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课文注解自行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重点诵读,揣摩人物性格及思想感情,同时积累课文中的成语及特殊文言词语。

可以采用自学讨论法,也可采用诵读领悟法。

二、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通过描写语言及抓住重点表现人物的方法。

2.认识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体会名人少年时代的青云之志。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导入一: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孙权、吕蒙、鲁肃等导入。

导入二:从人们所熟知的成语“闻鸡起舞”导入。

导入三:从作者司马光导入。

示例:请一位同学讲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后来成了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史学家,编纂了一部著名的史书《资治通鉴》,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学学里面的文章。

2.教学切入点①从课题“劝学”切入。

吕蒙学习为什么还要人劝?孙权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劝导?吕蒙学习的效果从哪里可以看出?②从祖逖闻鸡起舞的目的切入。

《祖逖北伐》中祖逖为什么要闻鸡起舞?祖逖为什么北伐?课文中可以看出他做了哪些工作?3.重难点的突破:讨论法。

阅读的重难点:《孙权劝学》:学习是否一定要别人来劝?吕蒙不学习可以生存吗?孙权为什么要劝他读书?《祖逖北伐》:你如何评价祖逖?4.学法指导①自学讨论法。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指导学生根据注解自行翻译课文,翻译过程中不明白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再不明白的问题在全班讨论。

②诵读法。

诵读祖逖劝说司马睿的一段话,体会祖逖对形势的精当分析、对民心的准确把握以及带兵北伐的自信和决心。

③质疑法。

善于从课文中发现问题。

如:《孙权劝学》中最后一句写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是否偏离了《劝学》的主题?四、拓展延伸1.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写吕蒙和鲁肃的内容;课外阅读《资治通鉴》,了解祖逖后来的情况。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22 古文二则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语文版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22 古文二则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语文版

22 古文二则知识链接1.吕蒙(178-219,一说180-220,另一说180—221),东汉末年名将,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

由于曾被封为虎威将军,故亦称吕虎威。

曾经乘名将关羽北伐曹魏、荆州空虚之时,偷袭荆州成功,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

历任别部司马、平北都尉(广德长)、横野中郎将、偏将军、寻阳令、庐江太守、汉昌太守、南郡太守等职,封孱陵侯。

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吴下阿蒙”等。

2.孙权(182年12月22日-252年),字仲谋,祖籍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生于下邳(现江苏徐州睢宁西北)。

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

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章武二年(222年),孙权称吴王,建兴七年(229年)称帝,建立吴国。

252年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大皇帝。

3.鲁肃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

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所以,在当地颇有名,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特任命他为东城长。

鲁肃辞不受命。

周瑜任居巢(今安徽桐城)长,曾请鲁肃资助军粮。

鲁肃慷慨地指给他一个装有三万斛粮食的大粮仓。

周瑜感激不已,遂结为知己。

公元200年,鲁肃在周瑜的引荐下归附孙权。

孙权非常器重鲁肃,与他“合榻对饮”,议论时事。

鲁肃劝孙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孙权很佩服他的才能。

公元208年赤壁大战时,鲁肃为赞军校尉。

他首先向孙权提出了联刘拒曹的战略方针,并出使刘备处,以促成孙刘联盟。

公元210年,周瑜病逝,鲁肃被任命为奋武校尉,领周瑜军,驻扎在江陵。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22《〈礼记〉二则》导学案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22《〈礼记〉二则》导学案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22《〈礼记〉二则》导学案精编22《〈礼记〉二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了解《虽有嘉肴》的主题及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学习重难点】:1.掌握相关文言词语。

2.理解本文的主题【资料链接】:本文节选自《正义》(《礼记集解》)。

《正义》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学习《虽有嘉肴》【预习导学】: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

2、给下列横线字注音: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3、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虽旨至道善困学(jiὰo) 是故自强自反 4、解释下列句子。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

”【合作探究】1、这篇短文跟我们讲了怎样的道理?作者是怎样论述的?2、本文讲授“教与学”的关系,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拓展延伸】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达标检测】1、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本文的中心句是3、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句子。

学习《大道之行也》【预习导学】1、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内容。

(1)《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是家经典之一。

大约是之际,儒家学者托名的答问的著作。

(2)儒家经典著作是“四书” “五经”。

“四书” 是《》,《》,《》,《》。

“五经”是《》,《》,《》,《》,《》。

2、熟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男有分()货恶()其弃盗窃()乱贼()陶后鲜有闻()3、阅读注解,掌握文言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古文二则
学习目标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并能复述两个小故事。

2、能根据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在阅读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学法指导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能大致翻译课文,能复述两个小故事,能根据课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在阅读中加入自己的体验,从而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
(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

司马光,字,北宋家、家。

(2)有关人物: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鲁肃,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

吕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字子命。

祖逖,东晋名将,字士雅。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即更.刮目相看祖逖.主簿.同寝.
蹴.琨非恶.声骁.健铠.仗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3)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4)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博士古义:今义:
(2)望风古义:古义:
4.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4)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探究一: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孙权劝学》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照例子填空。

孙权劝学——吕蒙()学——鲁肃()学
2.孙权劝吕蒙学习,为什么?(原文回答:。

)吕蒙学有所成了没有,从哪里看出?(原文回答:。

)这属于描写。

3.吕蒙为何能从当初的“吴下阿蒙”变得让人“刮目相看”的?
4.你如何评价文中的孙权、吕蒙和鲁肃?
探究二:拓展延伸,提高认识
你从《孙权劝学》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
第二课时
探究一: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 《祖逖北伐》主要写了祖逖年轻时的几件事?反应了他怎样的品格?
2.你从祖逖身上学到了什么?
探究二:拓展延伸,提高认识
祖逖是一位少年英雄,除他之外,你还知道我国历史上哪些少年英雄呢?
我的收获
1.读完《古文二则》这二则故事,你从中积累了几个成语?
1.你从吕蒙和祖逖身上汲取了哪些成长所需的精神营养?
22.古文二则
自主学习
1.(1)编年体君实政治史学
(2)gēng tì bù qǐn cùè xiāo kǎi
2.(1)事务(2)广泛浏览群书,不作深入探究(3)醒(4)统帅
3.(1)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名称学位的最高一级
(2)听到消息为正在进行秘密活动的人观察周围动静
4.(1)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

(2)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
(3)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

(4)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

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探究一
1.就赞
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侧面描写
3.听从孙权劝告,努力学习。

4.孙权:善于劝说,爱惜人才。

吕蒙:虚心接受批评建议,知错能改。

鲁肃:博学多才,敬重人才。

探究二
1.开卷有益,活到老,学到老(可以多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课时
探究一
1.闻鸡起舞,自觉磨炼自己;大胆进言,上书分析天下形势;自组义军,立誓北伐。

少有大志,忧国忧民
2.胸怀大志,勤学苦练,精忠报国
探究二
1.夏完淳,霍去病
我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