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 (共19张PPT)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燕
前228年灭赵
前222年灭燕
秦
韩
秦
赵
魏 楚
齐
公元前221年
前221年灭齐
前225年灭魏
秦王嬴政
前230年灭韩
定都咸阳 前223年灭楚
“远交近攻”策略
秦朝的疆域
西 抵 陇 西
北达长城一带
东 到 东 海
秦 朝 的 疆 域
南至南海
看课本回答:
中央设置三官的职责各是什么?
地方设置了多少郡县?
始皇与历史上的秦始皇
有没有差别?
谢谢!
珠 江
长 江
秦的疆域
长城
陇 西
咸阳
东 海
南海
“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有什么作用或 影响呢?”
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 的交流。
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
方便了经济的交流。 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 便利经济的发展。
建中央集权
建 立 秦统一全国 嬴政前221年 巩 固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度量衡 北筑长城 南开灵渠
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 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 为什么会出现 上述情况?
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
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 最后她不愿意要这条裙子了,打算退 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她突 然发现自己变成‘文盲’了,因为文 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
尺寸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文字不统一
这种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政治上
皇帝
1、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影响 2、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最高统治者
君主专政
燕
前228年灭赵
前222年灭燕
秦
韩
秦
赵
魏 楚
齐
公元前221年
前221年灭齐
前225年灭魏
秦王嬴政
前230年灭韩
定都咸阳 前223年灭楚
“远交近攻”策略
秦朝的疆域
西 抵 陇 西
北达长城一带
东 到 东 海
秦 朝 的 疆 域
南至南海
看课本回答:
中央设置三官的职责各是什么?
地方设置了多少郡县?
始皇与历史上的秦始皇
有没有差别?
谢谢!
珠 江
长 江
秦的疆域
长城
陇 西
咸阳
东 海
南海
“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有什么作用或 影响呢?”
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 的交流。
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
方便了经济的交流。 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 便利经济的发展。
建中央集权
建 立 秦统一全国 嬴政前221年 巩 固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度量衡 北筑长城 南开灵渠
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 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 为什么会出现 上述情况?
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
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 最后她不愿意要这条裙子了,打算退 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她突 然发现自己变成‘文盲’了,因为文 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
尺寸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文字不统一
这种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政治上
皇帝
1、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影响 2、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最高统治者
君主专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共37张PPT)
(1)统一文字;
小篆、 隶书
(2)
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 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 经济 措施 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 在全国流通。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 统一 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 货币 作用 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 济的交流。
(2)统一货币;
秦圆形方 孔半两钱
经济
目 的
( 3) 措 统一度 施 量衡
交通 使秦朝的陆路交 作用 通四通八达。
交通
(5) 开凿 灵渠
沟通了湘江和漓 作用 江,便利了南北 的水运交通
(5) 开 凿 灵 渠;
灵渠
漓江
湘江
军事 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 (6) 并修筑长城。长城西 修筑 起临洮,东到辽东。 长城
(6)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辽东 临洮
四、秦朝疆域
长城一带 秦朝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的封建国 家,也是当时世 界上的大国。 东 海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皇 帝 太 丞 御 史 大 尉 相 夫 郡 (守 ) 县(令或长)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朕
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皇位 世袭、皇权独揽、皇帝独尊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他们正在做什么?
将军俑 跪射俑 立射俑
驾车的御 官俑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目的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2.措施
背景 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 文化
目的 消除文字上的差异 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制定 措施 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1)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 统一 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 文字 作用 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共40张PPT)
Zx.xk
⑶地方: 郡县制
三皇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天皇、地皇、泰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 五帝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史记·五帝本纪》
大地在我脚下 国计掌于手中 哪个再敢多说话 夷平六国是谁 哪个统一称霸 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高高在上诸君看吧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登山踏雾指天笑骂 舍我谁堪夸
——郭沫若
危害: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 4.思想上: 焚书坑儒 5.军事上:
辽东
临洮
临洮
南京市宁海分校 刘向荣 2010年10月20日
秦始皇还派兵 征服____________ 东南 、 岭南 等地区, ____________ 兴修____________ , 灵渠 沟通 ____________和 长江 两大水 ____________ 系。 珠江
Zx.xk
问题: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采取 了什么措施?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
4.思想上: 焚书坑儒
焚书
坑儒
讨论:你怎样看焚书坑儒?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 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 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 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 击”。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
4.思想上: 焚书坑儒 5.军事上: 北击匈奴,筑长城;
⑶地方: 郡县制
三皇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天皇、地皇、泰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 五帝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史记·五帝本纪》
大地在我脚下 国计掌于手中 哪个再敢多说话 夷平六国是谁 哪个统一称霸 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高高在上诸君看吧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登山踏雾指天笑骂 舍我谁堪夸
——郭沫若
危害: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 4.思想上: 焚书坑儒 5.军事上:
辽东
临洮
临洮
南京市宁海分校 刘向荣 2010年10月20日
秦始皇还派兵 征服____________ 东南 、 岭南 等地区, ____________ 兴修____________ , 灵渠 沟通 ____________和 长江 两大水 ____________ 系。 珠江
Zx.xk
问题: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采取 了什么措施?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
4.思想上: 焚书坑儒
焚书
坑儒
讨论:你怎样看焚书坑儒?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 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 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 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 击”。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
4.思想上: 焚书坑儒 5.军事上: 北击匈奴,筑长城;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共21张PPT)
3、地方行政制度
太 尉 皇帝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郡(守)
郡县制
县(令)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行政长管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 或县长。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 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中央政府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点。
项目 划分原则 政治制度 分封制 血缘关系 奴隶制 世袭 郡县制 地域 封建制 不世袭(皇帝任免)
不
同点
官员产生
与中央关系 影响
相对独立 容易出现地方割据,
分裂国家
直属中央管理 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国家
统一
共同点
都是地方行政制度;根本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的修筑抵御了匈奴的进攻,巩固 了北边边防,保护了中原生产的发展,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象征。
长城
陇西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东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 海 的封建国家,也是当 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
南海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问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 施?有什么意义?
君 主 专 制
(军事) (行政)
(监察)
郡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 郡县制 地方政府 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县
中 央 集 权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交通统一)
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 隶书 小篆
作用
经济
交通
军事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 推行,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 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 统一货币 有利于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圆形方孔半两钱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 开凿灵渠 北的水运交通。
太 尉 皇帝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郡(守)
郡县制
县(令)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行政长管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 或县长。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 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中央政府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点。
项目 划分原则 政治制度 分封制 血缘关系 奴隶制 世袭 郡县制 地域 封建制 不世袭(皇帝任免)
不
同点
官员产生
与中央关系 影响
相对独立 容易出现地方割据,
分裂国家
直属中央管理 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国家
统一
共同点
都是地方行政制度;根本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的修筑抵御了匈奴的进攻,巩固 了北边边防,保护了中原生产的发展,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象征。
长城
陇西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东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 海 的封建国家,也是当 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
南海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问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 施?有什么意义?
君 主 专 制
(军事) (行政)
(监察)
郡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 郡县制 地方政府 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县
中 央 集 权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交通统一)
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 隶书 小篆
作用
经济
交通
军事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 推行,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 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 统一货币 有利于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圆形方孔半两钱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 开凿灵渠 北的水运交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ppt(共32张PPT)
4、军事上:①南方——南征百越,开灵渠 ②北方——北击匈奴,修长城
辽东
临洮
灵 渠
桂桂林林郡郡
象郡
南海郡
长城起止: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秦朝的疆域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不要老是说我残 暴,来来来,看 看朕为你们打下 的江山!
铜量
铜权
秦朝的疆域 东至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 南达南海
军事上 南方——开凿灵渠
沟通了湘水和漓水,便利了
南北的水运交通
北方——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
上的大国之一
5、秦朝建立的意义(影响):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 国以来诸侯割据争雄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统一使人民有了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发展生产,统一货币、文字、度 量衡等举措,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 的基本政治模式,影响深远。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C 4.“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首先采取这些措施的是( )
A西周
B东周
C秦朝
D西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材料二: (图一、图二)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三: 秦朝行政体系示意图(见图三)
(一)臣(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等谨与博士议曰: 一切军政大权。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
秦朝政治建制 示意图
皇帝
最高统治者
总揽大权,皇权至上。
君 主
专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制
中央政府
军事
行政
监察
中
央
集
郡(守)
权
县 县(令或长) 县
地方政府
拓展比较
试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相同点
分 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
封 制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不同点
郡
郡县制
分封制 郡县制
北击匈奴、南征越族。
长城
陇 西
东 海
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 人口:2500万(前213年)
面对空前广袤的国土该如何南海统治?
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
思考:秦朝创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什么? (1)秦统一后,原先各自为政形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 (2)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和巩固统一。
(一)皇帝制度
秦帝国驰道分布图
意义:车同轨有利于 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
辽东
临洮
灵 渠
桂桂林林郡郡
象郡
南海郡
(五)军事:凿灵渠、修长城
前218—前214年 开灵渠征岭南,设三郡 1.灵渠:统一岭南及
东南沿海地区
前215年 2.蒙恬北击匈奴,筑长城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2.特点: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即:皇权至上、皇位独尊。
(二)中央政权机构
总揽大权
皇帝 , 皇权至上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军事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共33张PPT)
假如你是秦始皇,你该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量 度
衡
3、统一度量衡
4、交通上:统一车轨,修驰道。
作用: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臣奉命率50万大军
征南越、西瓯,而今已在 两广地区苦战三年,毫无 建树,臣以为南越地形地 貌以致运输补给供应不上 乃问题之关键。臣恳请吾 皇尽早采取措施,改善交 通保证补给以早日平南疆。
了社会经济的发长展期。战在这乱种,背人景民下,渴自望然统人一心厌战,安定
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材料二:
立木立信
材料三:
商鞅变法:实力最强
嬴政的雄才大略
不喜欢大王这个称呼,不能 体现我的地位和政绩。
国家事务实在过于繁重,谁 能分担?
疆域辽阔,如何控制地方权力?
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之皇帝制度
我统一天下“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总于朕揽。大”权,
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5.战国时期,各国 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
(
)
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3.西周和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分别实行了 () A.均田制、郡县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分封制、行省制 D.行省制、均田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写道:当时“田畴异亩, 车殊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 文字异形。”
结合材料,你认为秦朝初年有哪些问题迫切 需要解决?秦始皇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古风
诸挥虎秦 侯剑视王 尽决何扫 西浮雄六 来云哉合 !,!,
一、秦的统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分立 混战。假如你是当时的一 个老百姓,你最希望出现 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量 度
衡
3、统一度量衡
4、交通上:统一车轨,修驰道。
作用: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臣奉命率50万大军
征南越、西瓯,而今已在 两广地区苦战三年,毫无 建树,臣以为南越地形地 貌以致运输补给供应不上 乃问题之关键。臣恳请吾 皇尽早采取措施,改善交 通保证补给以早日平南疆。
了社会经济的发长展期。战在这乱种,背人景民下,渴自望然统人一心厌战,安定
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材料二:
立木立信
材料三:
商鞅变法:实力最强
嬴政的雄才大略
不喜欢大王这个称呼,不能 体现我的地位和政绩。
国家事务实在过于繁重,谁 能分担?
疆域辽阔,如何控制地方权力?
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之皇帝制度
我统一天下“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总于朕揽。大”权,
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5.战国时期,各国 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
(
)
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3.西周和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分别实行了 () A.均田制、郡县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分封制、行省制 D.行省制、均田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写道:当时“田畴异亩, 车殊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 文字异形。”
结合材料,你认为秦朝初年有哪些问题迫切 需要解决?秦始皇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古风
诸挥虎秦 侯剑视王 尽决何扫 西浮雄六 来云哉合 !,!,
一、秦的统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分立 混战。假如你是当时的一 个老百姓,你最希望出现 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共34张PPT)
秦灭六国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 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治理国家 的呢?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
主要措施
创立了大一统的____中__央___集__权_________制度。
政治
①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皇__帝___; ②在中央,设__丞___相__、_太___尉____、_御__史___大__夫;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2022/3/22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自主导学
• 1、经济;2、前221;3、齐;4、封建;5、 咸阳;6、皇帝;7、秦始皇;8、丞相;9、 郡县制;10、文字;11、货币;12、度量衡 ;13、灵渠;14、长城
③在地方上,建立___郡__县______制。
经济
文化 军事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子孙是二世,三世… 直至万世
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2022/3/22
至高无上 皇帝 总揽大权
御史 丞 大夫 相
太 中央官制
尉
监察 行 政
军事
2022/3/22
大权独揽 皇帝 任免官员
御史
大夫
监察
丞
相
行政
太 中央官制
旁白:一袋子的钱没法用。秦国人 没办法,他只好把身上的玉佩抵押给他。 店家让秦国人写个抵押玉佩的字据,可是 他写的字店家根本看不懂。秦国人对他的 旅行失望了,饿着肚子,牵着吃撑了的马, 穿着超短裙回家了。
2022/3/22
道路的宽窄, 度量衡(长度、容量、重量), 货币 文字的不统一
主要措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 秦统一六国课件(共24张PPT)
10.秦朝统一所起的历史作用是(
)
①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②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 ③摧垮了奴隶制的统治 ④推广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什么样的国 家( ) ①统一的 ②中央集权的 ③封建制的 ④奴隶制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圆形方孔铜钱
度
(尺寸-长短 )
量
(斗升-容量)
衡
(斤两-重量)
(4)交通: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统一车轨) 意义: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秦皇古道
(5)军事上: 统一岭南开灵渠
灵渠
沟通湘江和漓江,连接长江和珠江
(5)军事上: 派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辽东
临洮
修筑长城的目的: 抵御匈奴社会进步
廷尉李斯议曰:“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臣请史官非秦记 皆烧之…” 为防止非议朝政,秦始皇下令又将提出 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
秦朝为巩固统一,在政治上、经济上、文 化上、思想上、军事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1) 政治上: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地 方推行郡县制。 2) 经济上:1.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 2.统一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4)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5)军事上:1.北拒匈奴修长城 2.统一岭南开灵渠
学派 人物 时期 言论著作 思想主张 老子 春秋 《道德经》 正反两面辩证看问题 道家 庄子 战国 《庄子》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儒家
孔子 春秋 孟子 战国
《论语》 仁, 为政以德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共18张PPT)
你能结合课本和地图谈谈灵渠的作用吗?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匈 奴 辽东
蒙恬
临洮
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呢? 秦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秦朝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哪些措施?
政治: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下设三公 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小篆
文化: 统一文字
C.车同轨 D.实行分封制 5、秦朝开创了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的(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D
你 能 做 对 吗
6、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弱、诸侯争 霸的乱局,不同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 治世药方。秦统一 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 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式?( C ) 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 C、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2、秦灭六国的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 (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 家。
一、秦灭六国
如今秦朝一统天下,若大的疆域如何统治才 能让寡人高枕无忧,让秦朝长治久安?昔周王 以分封制管理统治国家,寡人若沿袭使用会有 何利或弊? 现今一切大权均在寡人手中,但中央之事千头 万绪,寡人又无分身之术,诸位大臣可有良策? 秦一统天下后,地域辽阔,象辽东等 地方僻远,地方之事又该怎么管理?
①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半两钱 经济: ②统一度量衡 ③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南修筑灵渠
秦的疆域
长城一带
陇西
第一个统一 的多民族的 封建国家
南海
东海
1、湖南龙山里耶镇发现了大量的秦简,根据你所 学的知识,这些秦简上的文字应该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楷书 D、小篆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共35张PPT)
篮球明星姚明身高226CM, 体重125公斤。秦朝一位将 军身高八尺,体重400斤。 请算一算,谁高谁重?
交通: 统一车轨,开灵渠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珠 江
长 江
沟通了湘江 和漓江,便 利了南北的 水运交通。
军事:北击匈奴,修长城 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辽东临洮Βιβλιοθήκη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第三篇章
大国格局
长城
陇西
秦
南海
东 海
第四篇章
功过评说
畅所欲言: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
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 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 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
(从秦始皇的功、过两方面来说)
焚
书
坑
儒
焚六国史书,民间诗、书、 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术 百家书(医药、卜筮、种 士与儒生),皆坑之咸阳。 树之书除外)。
畅所欲言: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
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 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 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
(从秦始皇的功、过两方面来说)
课堂小结
建中央集权
建 立 秦灭六国 统一全国 秦 嬴政前221年 巩 固 统一文字货币 统一 度量衡 焚书坑儒 北筑长城
南开灵渠
小试牛刀
1.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 A.加强皇权 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C.车同轨 D.实行分封制 2. “秦权”(如右图所示)是秦朝统一了度 量衡之后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其上面文字 的文体应该是 ( ) A.小篆 B.大篆 C.楷书 D.行书 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因地形,用制险塞,起 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记载的是秦朝修筑的 A.灵渠 B.阿房宫 C.骊山陵墓 D.万里长城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秦统一中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秦统一中国(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秦统一中国(共25张PPT)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军事
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丞
尉相
行政
御史 大夫
监察
主 中央政府 专
制 中
郡(守)
央
县(令)
集
地方政府
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秦统一中国(共25张PPT)
秦始皇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2、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 掌行政、军事、监察事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秦统一中国(共25张PPT)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
3、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 县制。
作用:
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 中央集权,开创了此后 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 的基本模式。
小结:秦朝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哪些措施?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政治: 在中央,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
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文化: 统一文字 (小篆)
①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半两钱)
经济: ②统一度量衡 交通: ①统一车轨(陆路交通)
②南修筑灵渠(水运交通)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统一车轨
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同,车 辆种类繁多,车轨尺寸混乱。秦统一后 修筑了驰道、直道等统一规格的道路。 为了保护路面,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 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秦代一尺 合今23.1厘米,6尺即相当于现在的 138.6厘米。
车轨
车子两轮 间的距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秦统一中国(共25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优质PPT课件(含视频)
郡县制 分封制
通过郡县制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治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 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 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
作用:使政令能够在全 国顺利推行,也使不用 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 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与发展
小篆
隶书
知识拓展
焚书坑儒
秦灭六国的过程图
秦灭六国
秦 咸阳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历史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 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 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 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
确立中央集权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至 高无上,总览全国军政大权。
秦始皇像
三皇皇:天皇 地皇 泰皇 五帝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确立中央集权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太 丞 御史
制
尉 相 大夫
中央政府
中
郡(守) 县(令)
郡县制
地方政府
央 集 权
确立中央集权
思考:秦统一前秦国以外的地方采取什么制度管理地 方,郡县制与之比较有何不同?
作用: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 通八达
交通方面
开凿灵渠
作用:便利 了南北的水 运交通
军事方面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辽东
临洮
灭六国后,开拓边疆。
长城一带
陇西 咸阳
东海
南海
课堂小结:
通过郡县制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治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 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 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
作用:使政令能够在全 国顺利推行,也使不用 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 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与发展
小篆
隶书
知识拓展
焚书坑儒
秦灭六国的过程图
秦灭六国
秦 咸阳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历史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 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 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 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
确立中央集权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至 高无上,总览全国军政大权。
秦始皇像
三皇皇:天皇 地皇 泰皇 五帝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确立中央集权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太 丞 御史
制
尉 相 大夫
中央政府
中
郡(守) 县(令)
郡县制
地方政府
央 集 权
确立中央集权
思考:秦统一前秦国以外的地方采取什么制度管理地 方,郡县制与之比较有何不同?
作用: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 通八达
交通方面
开凿灵渠
作用:便利 了南北的水 运交通
军事方面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辽东
临洮
灭六国后,开拓边疆。
长城一带
陇西 咸阳
东海
南海
课堂小结: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统治机构示意图
郡守 县令
皇帝
大权独揽
任免官员
御史 丞
太
大夫 相
尉
监察 行 政 军事
秦
中央官制
郎卫 太 宗 廷 治 少 典 奉中将 中尉 仆 正 尉 粟 府 客 常尉作
令 宫 宫 皇 司 内 工商 民 祭 京 少 门 廷 室 法 史 税务 族 祀 畿 府
宫廷 卫 车 事 刑 农赋 皇室 外 礼 治 宫殿 警卫 戍 马 务 狱 财政 财务 交 教 安 营建
秦王嬴政在用人上不以出身高低取 人,不拘一格,广招人才;能够礼贤 下士,任人唯能;敢于向部下承认错 误。
这些人才文能治国安邦、武能克敌 制胜,对秦统一大业的完成做出重大贡 献。
动 脑 筋:
问题思考: 2.想一想,国家统一
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
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统一促进 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 有利于各民族间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发 展;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⑶地方:事郡县南制南通灵渠平越疆
动 脑 筋:
课后活动一: 试比较周朝和秦朝 的有关制度,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 称呼
王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 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 上是天下共主
至高无上的权威, 总揽全国的一切军
政大权
统治地方的方 式
分封制
建立郡县制
动 脑 筋:
课后活动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
皇帝
大权独揽
任免官员
御史 丞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共50张PPT )
问题一
旧制度 or新制度 历史小品《朝会》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自今已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 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1、政治上: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行政 军事 监察
郡
县
中 央 集 郡县制 地方政府 权
中央政府
君 主 专 制
B
问题二
某一天,秦始皇微服出巡,他来的集市上,看到了这样一幕: 小贩:“青菜便宜啦!新鲜嫩绿,不买你会后悔。” 张三:“老板,来一斤青菜。” “好勒”,小贩热情地答应了一声,手脚麻利地称了一把青菜,递给 张三。 张三接过青菜,掂了掂,突然沉了脸,怒道:“这把菜哪有一斤,你 敢缺斤少两!” 小贩一楞,连连摆手,解释道:“听您的口音,您是赵国人吧。秦、 赵的衡器是不一样的,我们秦国的一斤就是这重量。
第一篇章
大秦帝国 六合一统
——秦灭六国
自主学习
P42 第一目
一、秦统一六国 (1)统一时间:从公元前 230 年至前221 年。 (2)统一结果: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 , 建立者 嬴政 ,定都 咸阳 。 (3)意义:结束了…… 建立起……
想一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2)开凿灵渠:沟通了 湘江和 漓江,便利了 南北的水运交通。 (3)修筑长城:秦始皇派大将 蒙恬 反击匈奴, 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 ,东 临洮 到 辽东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 城”。 三、秦朝的疆域: 东至 东海,西到 陇西 ,北至 长城一带, 南达 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A
秦王:我自起兵以来,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一统天下,建立 了千秋基业,今与大家商量国君该如何称呼? 李斯(满脸堆笑):大王的丰功伟绩,亘古未有,即使三皇五 帝也不能与大王相比。 秦王眼前一亮:妙哉,那就称“皇帝”吧,我就是秦始皇,子 孙后代,代代相传,以至千世万世。我自称“朕”,朕要在中 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 一大臣:大王,哦—不(轻拍自己的嘴巴),皇上!这三个官职 具体负责什么? 秦王:李爱卿,你来替朕给大家解释解释。李斯连忙接话:丞 相主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太尉主领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 官。(群臣恍然大悟) 王绾:皇上,地方上该如何处理?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 楚、齐三国离咸阳不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 位皇子封到那里去。 李斯匆忙接过话来:不可、不可,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 了不少诸侯,到后来像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无法禁止, 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沿用我们的郡县制。 秦王:好,正合朕的意思,从此废除分封,设立郡县。退朝。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课件《秦统一中国》 (共49张PPT)
却称他是“暴君”。
总结
公元以前221, 秦灭六国来统一; 专制集权嬴政始, 独揽大权称皇帝; 丞相太尉和御史, 地方推行郡县制;
文字货币度量衡, 焚书坑儒暴政施; 北筑长城御匈奴, 临洮辽东万余里; 开发南疆修灵渠, 空前广阔秦疆域。
课堂检测练习
1、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C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30年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一 秦灭六国
3、秦拓展疆域
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 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4、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长 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临洮
辽东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匈
奴
辽东
蒙恬
临洮
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呢? 秦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灵渠
开凿灵渠
沟通了湘江和 漓江,便利了 南北的水运交 通。
秦的疆域
长城一带
陇西 秦朝中国历史上东海 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封建国家
南海
陇西
设计秦朝疆域示意图 长城一带
南海
东海
陇西
王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 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 上是天下共主
至高无上的权威,制
建立郡县制
课后活动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
的方言。那么,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 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
1、统一文字在政治上政令统一,是保证 国家统一的必要措施。促进多民族国家的 形成。使中华民族内部联系加强。 2、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束了五百多 年分裂割据的状况,扫除经济发展的障碍。 3、更好传播文化,为后来的中华民族文 化的统一做出的铺垫,意义深远。
总结
公元以前221, 秦灭六国来统一; 专制集权嬴政始, 独揽大权称皇帝; 丞相太尉和御史, 地方推行郡县制;
文字货币度量衡, 焚书坑儒暴政施; 北筑长城御匈奴, 临洮辽东万余里; 开发南疆修灵渠, 空前广阔秦疆域。
课堂检测练习
1、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C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30年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一 秦灭六国
3、秦拓展疆域
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 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4、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长 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临洮
辽东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匈
奴
辽东
蒙恬
临洮
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呢? 秦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灵渠
开凿灵渠
沟通了湘江和 漓江,便利了 南北的水运交 通。
秦的疆域
长城一带
陇西 秦朝中国历史上东海 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封建国家
南海
陇西
设计秦朝疆域示意图 长城一带
南海
东海
陇西
王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 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 上是天下共主
至高无上的权威,制
建立郡县制
课后活动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
的方言。那么,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 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
1、统一文字在政治上政令统一,是保证 国家统一的必要措施。促进多民族国家的 形成。使中华民族内部联系加强。 2、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束了五百多 年分裂割据的状况,扫除经济发展的障碍。 3、更好传播文化,为后来的中华民族文 化的统一做出的铺垫,意义深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 到 东 海
南到南海
动动手
设计秦朝疆域示意图 长城一带
陇西
东海
南海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朝的统一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不 仅仅是地理上的合并,国家统一、 疆域扩大而产生的安定与荣耀,更 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融合给人 民心理上的强烈认同感与凝聚力。 正是有了这种情感与力量,在以后 的岁月中,哪怕再多的政权,再乱 的形势,再强的外敌,都休想把中 华民族分割开来。
战 国 七 雄
燕 赵 齐 魏 韩 楚
咸阳
秦
时 间: 公元前221年 建我能实现 11“威征六国,一统天下” 吗?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
原因:①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影响了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各诸侯国的人 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秦始皇:李爱卿,你来替朕给大家解释解释。 李斯:丞相主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太尉总领军 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群臣恍然大悟) 王绾:皇上,地方上如何处理?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 别是燕、楚、齐离咸阳很远,不如在那里 封几个王,请皇上把几个皇子封到那里去。 李斯(匆忙接过话):周武王建立周朝时,封了不 少王, 到后来相互残杀,周王也阻止不了,可见 分封方法不好,不如沿用我们的郡县制。 秦始皇:好,正合朕意,从此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 退朝。
。。。。。。
秦始皇问明情况之后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故事:
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 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 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请问:
长裙变超短裙是不是裁缝偷工减料?
统一 货币
圆形方孔钱
统一 度量衡
度
量 衡
有利于经济的交流。
车同轨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 宽窄,并修筑贯通 全国的道路,使秦 朝的陆路交通四通 八达
秦巩固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⑴皇帝:至高无上 ,大权独揽 和维护 ⑵中央:丞相(行政) 文化 统一文字 统治的 太尉(军事) 思想 焚书坑儒 措施
御史大夫(监察) 军 北 北修长城拒匈奴 ⑶地方:郡县制 事 南 南通灵渠平越疆
练习题
一、选择 1.秦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5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2.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李白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1.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 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2.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3.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统 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 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前2070年——前1600年)
(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春秋五霸 2、战国七雄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皇位 世袭、皇权独揽、皇帝独尊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太尉 丞相
郡 县
(最高统治者) 君
御史大夫 (中央政府)
主 专 制
中 央 (地方政府) 集 权 郡县 制
大权独揽
皇帝
丞 相
行 政
任免官员
御史 大夫
公元前二二一 , 秦王嬴政大统一。 定都咸阳称皇帝, 建立中央集权制。 中央丞相和太尉, 御史大夫辅皇帝。 地方推行郡县制 三十六郡始设置。 统一货币度量衡, 小篆成为规范字。
焚书坑儒搞专制, 古代文化受损失。 北拒匈奴修长城 开发南疆修灵渠。 西起临洮至辽东 万里长城称奇迹。 秦朝疆域广又大 东到东海西陇西 北从长城到南海 疆域四至勿忘记。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
政治:
帝总揽一切大权。 创立大一统的 中央集权制度
2、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
相、太尉、御史大夫
经济: 文化: 交通: 军事:
1、统一货币 2、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
3、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1.车同轨 2.开凿灵渠 北拒匈奴筑长城
北至长城一带
秦 的 疆 域
西 到 陇 西
诸卿
监察 中央具体政务
太 尉
军事
秦
地方官制
监察
郡 郡守、郡尉、监御史
行政 军事
县
乡
亭 里
县令\长 地方具体政务
基层具体事务
统一文字
小篆
隶书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
旁白:公元前221年的某一天,秦始皇出巡,他来的市场上, 看到了这样一幕。 张三:山东海盐便宜啦! 不买你会后悔的。 李四:老板,来一斤盐。 张三:好嘞!一斤3个刀币。(伸手要钱) 李四:老板我只有两个刀币,那你收鬼脸钱还是收布币? 张三:我不收鬼脸钱和布币,圆形方孔钱就收。 那你用两个圆形方孔钱当一个刀币吧。 李四:我们一直都是一个圆形方孔钱当一个刀币的,一个吧。 张三:不干! 旁白:于是两个人吵了起来!引来了很多人。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5.文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随即下令全 国统一书写( ) C A楷书 B隶书 C小篆 D行书 6.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对后世地方机构建 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A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车同轨,书同文 C废分封,立郡县 C D焚书坑儒
“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有什么作用或 影响呢?”
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 的交流。
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
方便了经济的交流。
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
便利经济的发展。
秦统一 六国
公元前221年
政治
封建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
秦 统 一 中 国
开凿灵渠
北拒匈奴筑长城
长城
辽东
临洮
万里长城
焚书坑儒
史料: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提出分封制
度不能废除,他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 是行不通的。”丞相李斯加以反驳:“现在天下 已经安定,法令统一。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 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 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 信。”李斯建议:1.除了《秦记》、医药、种 树等书籍以外,凡是有私藏 《诗》、《书》、 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2.谁要是 再私下谈论这类书,死罪;3.严禁私学,“以 吏为师”
1.秦王嬴政在用人政策上 有什么长处?这和他取得统 一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秦王嬴政在用人上不以出身高低取 人,不拘一格,广招人才;能够礼贤 下士,任人唯能;敢于向部下承认错 误。 这些人才文能治国安邦、武能克敌 制胜,对秦统一大业的完成做出重大贡 献。
动 脑 筋:
2.想一想,国家统一对各地区、 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 什么好处?
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统一促进 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 有利于各民族间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发 展;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朝会》
旁白:秦王统一后的一天,秦王召集群臣商议治国大事。 秦王:寡人自起兵以来,南征北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千 秋基业,今与大家商量国君该如何称呼。 李斯(满脸堆笑):大王的丰功伟绩,亘古未有,即使三 皇五帝也无法相比。 秦王眼前一亮:妙哉,那就称“皇帝”吧。寡人就是秦始 皇,子孙万代,代代相传,以至千世万世。寡人自称 “朕”,朕要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 一大臣:大王,哦---不,皇上,这三个官职具体负责什么?
②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③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 分的准备。招募人才,委以重任,听取建 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秦的统一有什么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 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 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封建国家。
动 脑 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