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试行)
学院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

学院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帮助和督促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检验其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为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课程考核工作在各学院 (部)院长的领导下,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组织各专业及教师进行,教务处负责宏观调控、检查、指导和监督。
第三条课程考核应坚持“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
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每一门课程都必须进行考核。
学期课程按一门课程计算;超过一学期的课程则按实际授课学期,讲授一学期按一门课程计算;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毕业实习、毕业实践报告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均按一门课程计算。
第四条学生必须参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含德育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考核合格才能取得相应学分。
考核成绩与学分同时记入成绩册,并归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五条课程考核原则上按学期进行,具体时间由教务处负责安排。
第二章考核第六条学生修读课程必须先进行课程注册登记,未进行课程注册登记者,不得参加考试,不计学分。
第七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都要进行考核。
课程考核可以根据课程性质,采取笔试、口试、实际操作、个别质疑、平时测验、课堂提问、调查报告、闭卷、开卷、设计等方式进行,由教研室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所在学院(部)院长批准,教务处备案。
考核方式应在方案中进行规定,要求每个专业50%以上的课程采取口试、技能测试等形式,直接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第八条课程考核内容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着重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第九条大学英语第二学期参加高等学校应用能力A、B级考试,第三学期专业基础英语由应用外语学院和各学院联合考核。
计算机基础第二学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第一学期期末进行报名。
学院学生成绩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学院学生成绩评定管理办法(试行)为推动学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更加科学的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及管理,帮助他们打牢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巩固“学风、教风和考风”三风建设的成果,因此,学校将以各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为主,考试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学综合改革,特制订本办法:第一条学生成绩评定注重过程考核,科学、公正、客观和全面地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突出成绩评定的多元化和连续性,既重形式,更重内容。
第二条每专业拿出2—3门专业主干课程纳入新的考核管理当中,二级学院提前一学期报教务处备案,第二学期执行,纳入考核的专业主干课程,每门课程系数为13。
第三条实行“两小两大”的考试考核模式,及按每学期四个月进行月考,第一个月小考(考核,包括测验、讨论、学生出勤率等多种形式),第二个月期中考,第三个月小考(考核,包括测验、讨论、作业、学生出勤率等多种形式),第四个月期末考。
考核的形式和内容按教学大纲要求,经所在院系审核报教务处备案后执行,试卷、考核材料和成绩等痕迹资料交所在学院保存,成为总成绩资料备案。
成绩权重为:考核15%,期中考25%,期末考60%。
(未纳入“两小两大”考试的课程,考试按平时成绩30%,期末70%权重计算)第四条成绩记载采取百分制(60分为及格)、五级制两种形式。
五级制记分换为百分制记分时,可按优秀为90-100分、良好为80—89分、中等为70—79分、及格为60—69分、不及格为59分以下进行换算。
第五条班级考试成绩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规律,优秀成绩一般不得超过25%,如超过40%时,任课教师应提交报告作出说明和解释。
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等大范围的考试,须先进行试评,不及格率大于40%时,应先向学院和教务处报告试评情况后,再进行阅卷。
第六条违反一般考核纪律或者作弊的学生,该课程考核成绩标识为“违纪或者作弊”,成绩记为零分,并给予相应处分。
因考试违纪而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及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经教育表现良好,在毕业前一年可申请重修一次。
学生成绩考核评定和管理的细则

XXXX学校学生成绩考核评定和管理的细则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结果作出的评价,也是对照教学目标检查教学质量的信息反馈,并根据这些信息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监控、研究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
一、成绩考核成绩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
每学期考试和考查的课程门数按实施性教学计划规定执行。
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负担,每学期一般安排2~4门考试课程。
考试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性考核的方法。
可采用课堂理论考试,实验、实际操作、技能考评,大型作业,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
一般可分为期中、期末考试,由教务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安排在该课程结束后或学期末,集中一段时间复习和考试。
考试形式可用笔试、口试、实操三种。
可根据课程的特点和需要,灵活采用,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考核并重的原则。
笔试又可分为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
采用开卷考试的课程必须报教务管理部门批准方可实施。
笔试时间一般为100分钟,口试的准备时间为40分钟,答题最多20分钟,实操考试时间视考试内容具体确定。
考查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平时考核的方法。
可依据平时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实际操作、单元测试等方法采集学生学习成绩,考查不得在学期末及考试周的前一周内集中测验或变相考试。
二、命题管理1、考试命题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全面测量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考试范围原则上是该课程本学期的全部内容。
应注意覆盖面要广和突出教学重点,基础知识题、综合分析题、应用题比例恰当。
2、命题先由教研组制定命题方案(或编制双向细目表),组卷试题应有一定的梯度,基本题、水平题、提高题结构合理,区分度强,题量适中,便于分辨学生成绩的优劣,考试成绩力求符合正态分布。
已考过的试卷不宜未作修改又做下一次考卷。
3、用同一学期授课计划、教学内容和进度相同的班级采用同一试卷。
每门课程应拟定水平、分量相当的两份试卷,并附有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实行学分制管理的,可采用A、B制命题。
实行分层教学管理的,应按分层教学大纲命题。
大学课程考核管理实施细则

大学课程考核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课程考核原则和方式第一条学生修完学院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完成各种教育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后应当参加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载入学籍表,学生毕业时由教务部审核学籍表并加盖公章后,转交学工部归入本人档案。
第二条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按教学计划的规定执行。
课程考核一般采取闭卷笔试方式,也可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和教学要求采取其他方式,如开卷、笔试、口试等,但应当事先书面报告,经教务部同意后实施。
考查课程一般安排在课程结束时随堂进行。
第三条学生课程考核成绩可由平时成绩(含实验、课堂讨论、作业、论文、出勤等)和期末考核成绩综合评定。
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由开课院(系、部)确定,一般不高于30%;有期中考试的,期中考试成绩比例不超过40%o考试课程的综合成绩采用百分制记载,60分及以上为“及格”,低于60分为“不及格”;考查课程的成绩以合格或不合格记载,60分及以上为“合格”,低于60分为“不合格”。
第四条学生课程考核成绩不合格可补考或重修。
第五条学生体育课的成绩应当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
公共体育课采用合格或不合格记分。
学生因体残、体弱不能修读体育课,应当经个人申请、校医院诊断证明、院系审核、体育教研室确认、教务部同意后方可免修,并在成绩登记册上载明“免修”。
第六条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要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
第七条学生因病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考核,应当在事前向所在院系申请,并附有关证明材料,经教务部批准后可缓考。
缓考原则上随补考同时进行,但按实际成绩记分,并注明“缓考”字样。
第八条学生不能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教学活动,应当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
未经请假或请假未经批准而缺席者,以旷课论处。
对旷课的学生,根据旷课的时数和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第九条缓考申请未获批准而不参加考核者、擅自不参加考核者,皆以旷考论处。
计算机系各专业课程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标准[五篇材料]
![计算机系各专业课程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标准[五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65c27a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4.png)
计算机系各专业课程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标准[五篇材料]第一篇:计算机系各专业课程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标准计算机系专业课程考核管理办法与成绩评定实施细则(讨论稿试行)根据集宁师专考试的相关规定、集宁师专学生成绩评定办法及目前我系招生的具体情况,计算机系特制定各专业课程结业考核办法和成绩评定实施细则。
1专业课程考核管理办法1.1按课程性质将我系教学计划中课程分为理论性课程、一般实践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根据现有教学计划,(1)理论性课程暂时规定为:《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专业英语》、《计算方法》、《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微机原理》、《网络与通信》、《现代教育技术学》、《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声系统》等,其中一些课程将随着实验设备的完善和实验条件的逐渐改善开设实验内容。
(2)一般性实践课程:《QBASIC》、《C语言程序设计》、《VBASIC》、《数据库应用》、《数据结构》、《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技术》、《教育电视教材编导》等。
(3)实践性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网页制作》、《Photoshop》、《3DSMAX》、《Flash》、《摄影技术》、《非线性编辑》等。
1.2考核类别分为考查或考试。
考查在每学期停课前的最后一次课随堂进行。
考试将在停课后根据学校或系的统一安排进行。
每学期将根据教学计划选择3-4门考试课。
1.3考核方式可分为开卷(笔试)、闭卷(笔试)、实践操作、实践操作与理论笔试相结合四种方式。
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具体情况确定课程结业的考核方式,并上报到系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1.4对结业考试的课程,在学期结束前两周要根据系内要求,任课教师出2—3套基本等值试卷,按规定时间上交教学科,由教学科统一进行试卷入库管理。
在期末考试前一周由分管教学工作的系领导、相关教研室主任和试卷管理人员共同抽出本次考试试卷,做好期末考试准备工作。
大学学院课程平时成绩考核与管理办法

大学学院课程平时成绩考核与管理办法辽学院课程平时成绩考核与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课程平时成绩的考核与管理,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评价力度,根据《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和《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学生学籍管理细则》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考核形式和内容(一)出勤情况,考核学生按时上课情况,迟到、早退及旷课情况;(二)课堂表现,考核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识态度,学习的精神状态,上课听讲、完成作业的认真程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等;考查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发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深度、广度以及所反映出来的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等;(三)平时作业,考核学生对老师所布置课程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情况;(四)课程论文(设计),考核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辨能力;观测学生实践训练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尤其是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报告的完成质量;(五)平时测验,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六)课堂笔记,考核学生上课的认真程度和学习态度。
第三条平时成绩比例(一)本科考试课程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考核成绩占30%,采用百分制;本科考查课程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40%,平时考核成绩占60%,采用五级分制。
(二)专科考试课程成绩有期末考试成绩、平时考核成绩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40% ,平时考核成绩占60%,采用百分制。
专科考查课程成绩比例与考试课程成绩比例相同,采用五级分制。
第四条成绩考核与记载(一)课程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由各课程所属系(部)根据本办法和课程特点确定,至少选择第二条中的三项,其中出勤情况是必须考核的项目;(二)任课教师在确定学生平时成绩时,应根据课程特点选定若干个因素进行评定,根据各因素重要性确定合适的权重;(三)教师选定一个或数个考核形式,参课学生必须统一参加,并由任课教师对全体参课学生给出相应的平时成绩;(四)学生平时单项成绩记载应以5分或其倍数为好;(五)课程平时学习成绩逐项登记在《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课程平时成绩登记单》,随期末考试试卷归档。
(完整版)济南大学学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实施细则

济南大学学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正确地评价学生成绩,保证学生成绩管理和使用的规范,依据《济南大学普通全日制学生学籍管理暂行条例》,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课程考核管理第二条学生应当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并归入本人学籍档案。
考核成绩在及格以上者,即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考核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取得学分。
第三条学生参加考试应严格遵守考场纪律。
凡无故不参加考试或参加考试不交卷者,以旷考论处,课程成绩以零分记载,并备注“旷考”字样。
凡考试有违纪、作弊行为者,立即取消考试资格,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记载,并备注“作弊”字样。
第四条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
考试一般应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对某些课程,经各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后,也可采用开卷、口试(包括答辩)或者笔试、口试相兼、大型作业(设计)、上机考试等方式。
考试课程的总成绩,以期终考试成绩为主(约占70-80%),适当参考平时成绩(约占20-30%,两课成绩可达50%)。
个别课程不适宜按考试进行的可采用考查方式。
考查可采用笔试或口试形式,随堂进行考核,一般不要求统一印制考卷。
考查课的成绩,可由任课教师根据期终考核成绩与学生完成课内作业情况、平时测验、课堂讨论、实习报告等情况评定。
也可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阶段测验、试验、实习、习题课、课堂讨论以及平时的小测验情况等)评定。
第五条学生修习一门课程,原则上必须参加听课,完成作业,参加考核并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缺课累计达到或超过一门课程教学时数三分之一者;缺交作业次数达三分之一及以上者,该门课程以零分记,该门课程的学分绩点按零参加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
()∑∑⨯课程学分数课程学分数课程学分绩点第三章 课程成绩的评定与记载第六条 考试课程成绩的评定一律采用百分制。
学生成绩总表以百分制记载。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文件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文件粤工贸院〔2017〕123号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印发《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部门、各单位:为规范课程考核和成绩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和保证教学质量,有效进行教学运行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下去,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7月31日附件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是教学运行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规范课程考核和成绩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生应当参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学习和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并归入学籍档案。
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和学分获得情况作为其毕业、参评奖助学金、出国学习交流等事项的依据。
第三条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工作实行院、二级教学院系两级组织管理。
学校教务处负责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工作的组织与监控。
二级教学院系是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工作的主体,负责具体实施。
第二章课程考核第四条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与考查具有-2-同等效力。
第五条课程考核一般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平时考核包括课程作业、课堂表现两个环节。
其中,课堂表现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出勤率、课堂讨论、实验报告和课堂演示的综合表现给出成绩。
第六条期末考核以期末考试或考查的形式进行,考试和考查均可采取笔试、机试、实操测试、过程性考核、成果评价、口试和和听力考试等7种考核评价形式。
(一)笔试:在多媒体课室进行理论考试的考核方式,具体分为闭卷笔试和开卷笔试两种形式;(二)机试:在计算机室采用计算机软件考核的方式,具体分为闭卷机试和开卷机试两种形式;(三)实操测试:在专业技能实验实训室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测试的考核方式;(四)过程性考核:由任课教师拟定考核方案,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对课程实施分段考核的方式。
课程考核成绩评定实施细则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重大校网教〔2018〕43号课程考核成绩评定实施细则(试行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重庆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和《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成绩管理办法》,结合网络教育课程学习特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成绩构成第二条课程考核总成绩包括课程学习过程成绩、平时作业成绩和课程结束考试成绩三部分。
第三条成绩构成比例为课程考核总成绩(100%)=学习过程成绩(10%)+平时作业成绩(30%)+课程结束考试成绩(60%)。
课程考核总成绩以百分制记载,总分不超过100分。
(一)学习过程成绩是学生登录网络教室,学习网络课程,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所取得的成绩。
(二)平时作业成绩是学生学习网络课程达到规定要求,完成课程规定作业所取得的成绩。
(三)课程结束考试成绩是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参加课程网上考试或现场考试所取得的成绩。
第三章成绩评定规则第四条学习过程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10%的权重。
(一)学习过程成绩计分规则1.学生学习网络课程,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可获得相应的成绩。
2.纳入学习过程成绩计分的教学活动有视频学习、网页学习和课后练习三种。
3.三种教学活动的学习成绩累计不超过10分。
(二)附加分是鼓励学生在学习网络课程过程中,积极参加课程论坛和语音答疑环节,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而予以奖励的成绩。
附加分总分最高为5分。
1.参加课程论坛学习,学生的发贴、回贴获得教师点评分,每获得一次点评分,可获得0.5分。
2.参加语音答疑(包括收看录制),每参加一次且时长超过15分钟,可获得1分。
第五条平时作业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30%的权重。
(一)学生取得学习过程成绩5分(不含附加分)后,课程自动发布3套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即取得平时作业成绩。
作业成绩为百分制。
(二)学生对成绩不满意,每套作业可以重做原题2次,取其最高成绩记载。
第六条课程结束考试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60%的权重。
学生取得学籍,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参加网上考试取得的成绩,或经考试预约并参加现场考试取得成绩。
课程考核实施细则

课程考核实施细则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端正考风,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考试要求,加强考试管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课程考核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总结学校近年来课程考核管理和改革取得的经验,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课程考核管理机构及职能第一条全校的课程考核工作在主管教学副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全面负责,制订有关规定,对课程考核的全过程实行规范化的管理。
第二条各二级学院成立考试管理小组,人员由二级学院领导、专业团队(课程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辅导员等构成。
课程考核工作由主管教学工作的院长(主任)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实施,确定监考教师,检查考场执行考试纪律的情况,做好教考分离、评卷、成绩登记及公布、试卷保管、考试质量分析及总结等各项工作。
第二章课程考核范围和考核方式第三条凡纳入教学计划的课程均应组织考核,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应以相应方式组织考核。
第四条课程考核方式分考试和考查两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明确考核方式。
课程所选考核方法应以有利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为导向,充分考虑课程目标、课程性质等因素,鼓励教师积极采用书面试卷考核、调查报告、作品展示、课程论文(设计)等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法。
原则上必修课程均需考试,但每学期闭卷考试科目3-5门为宜。
未经教务处批准,开课单位和任课教师均不得擅自改变既定课程考核方式和时间。
第五条积极推进过程评价,将考核和评价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创造一种有利于丰富学生学习经验、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内生性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任课教师可从学生出勤、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过程考核等方面开展过程评价,原则上平时作业次数不低于2次/学分、过程考核次数不低于1次/学分,并在教学过程中均匀分布。
管理学院学生课程成绩评定管理办法

管理学院学生课程成绩评定管理办法第一篇:管理学院学生课程成绩评定管理办法管理学院学生课程成绩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风和教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学院进一步明确学生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加强对学生课堂考勤和平时学习过程管理,规范课堂考勤和平时学习成绩评定。
参照《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生课程成绩的构成(一)学生每门课程总成绩由课堂考勤成绩、平时学习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构成,每部分均采用百分制评定。
(二)课堂考勤成绩、平时学习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分别为 20%、20-50%、30-60%。
(三)课程总评成绩=(课堂考勤成绩×百分比)+(平时学习成绩×百分比)+(期末考试成绩×百分比)。
(四)毕业班和个别特殊课程及纯实践课程各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可由教研室提出,二级学院批准后执行。
(五)考查课与考试课成绩评定结构相同。
第三条课堂考勤成绩评定内容及方式(一)课堂考勤成绩评定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出勤率、迟到早退次数。
(二)课堂考勤由任课教师负责,学生干部辅助实施。
(三)教师课堂考勤方式由任课教师灵活掌握,但教师必须在第一次上课时向学生公布课堂考勤成绩评定办法,不定期向学生公布课堂考勤成绩。
教师要坚持每节课考勤,并妥善保管考勤表,作为课程成绩评定的依据。
(四)学生课堂考勤成绩的基础分为100 分,采用累计扣分办法评定。
扣分标准如下:1、缺课 1 学时扣 10 分。
2、迟到或早退 1 次扣 6 分。
(五)缺课达总课时 1/3 及以上者,或课堂考勤得分为 0 分者,不得参加本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该课程成绩记0 分。
第四条平时学习成绩评定内容及方式(一)平时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主要包括平时阶段性测验、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表现、课堂笔记检查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作业布置每 12 课时至少布置 1 次)、各种实训等以及在课堂上是否玩手机、睡觉等行为。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课程考核成绩评定办法(试行)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课程考核成绩评定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加强学生课程成绩考核管理,根据《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第三章考核与成绩记载”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所对应的课程考核成绩分为考试课成绩与考查课成绩两种形式。
第三条考试课成绩按百分制记载,学期结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和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两部分构成。
学期结评成绩在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第四条考查课学期结评成绩按五等制记载,即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个等级,分别对应百分制中的60分以下(不含60),60~70(不含70),70~80(不含80),80~90(不含90),90~100(含100)五个分数段。
学期结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和期末考查成绩(占总成绩的40%)两部分构成。
第五条考试课平时结评成绩由考勤成绩(含考勤和课堂综合表现等)、平时作业成绩、半期测验成绩和课程实训成绩四个部分组成。
原则上考勤成绩占20%、平时作业成绩占40%、半期测验成绩占40%;若有课程实训考核,则平时作业成绩和半期测验成绩各占30%,课程实训成绩占20%。
第六条考查课平时结评成绩由考勤成绩(含考勤和课堂综合表现等)、平时作业成绩和课程实训成绩三个部分组成。
原则上考勤成绩占20%、平时作业成绩占80%;若有课程实训考核,则平时作业成绩占50%,课程实训成绩占30%。
第七条平时作业成绩和课程实训成绩考核总次数原则上按课程学分数确定,学分数即为应考核次数。
第八条平时成绩考核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平时成绩考核为不及格,不能参加期末考试(考查),相应该课程学期结评成绩亦为不及格:1.平时结评成绩在60分以下者;2.无故旷课累计超过课程学时三分之一者。
第九条为规范课程教学,保证成绩考核的公平、公正,课程的平时作业、半期考试(查)、课程实训等环节的具体内容和计分标准应由相关教研室(组)、专业主持教师、课程主讲教师、任课教师共同研究决定,相同的课程应统一要求。
学院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试行完整版

学院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试行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学院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帮助和督促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检验其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为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课程考核工作在各学院 (部)院长的领导下,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组织各专业及教师进行,教务处负责宏观调控、检查、指导和监督。
第三条课程考核应坚持“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
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每一门课程都必须进行考核。
学期课程按一门课程计算;超过一学期的课程则按实际授课学期,讲授一学期按一门课程计算;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毕业实习、毕业实践报告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均按一门课程计算。
第四条学生必须参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含德育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考核合格才能取得相应学分。
考核成绩与学分同时记入成绩册,并归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五条课程考核原则上按学期进行,具体时间由教务处负责安排。
第二章考核第六条学生修读课程必须先进行课程注册登记,未进行课程注册登记者,不得参加考试,不计学分。
第七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都要进行考核。
课程考核可以根据课程性质,采取笔试、口试、实际操作、个别质疑、平时测验、课堂提问、调查报告、闭卷、开卷、设计等方式进行,由教研室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所在学院(部)院长批准,教务处备案。
考核方式应在方案中进行规定,要求每个专业50%以上的课程采取口试、技能测试等形式,直接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第八条课程考核内容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着重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学院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试行)

学院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帮助和督促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检验其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为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课程考核工作在各学院(部)院长的领导下,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组织各专业及教师进行,教务处负责宏观调控、检查、指导和监督。
第三条课程考核应坚持“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
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每一门课程都必须进行考核。
学期课程按一门课程计算;超过一学期的课程则按实际授课学期,讲授一学期按一门课程计算;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毕业实习、毕业实践报告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均按一门课程计算。
第四条学生必须参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含德育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考核合格才能取得相应学分。
考核成绩与学分同时记入成绩册,并归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五条课程考核原则上按学期进行,具体时间由教务处负责安排。
第二章考核第六条学生修读课程必须先进行课程注册登记,未进行课程注册登记者,不得参加考试,不计学分。
第七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都要进行考核。
课程考核可以根据课程性质,采取笔试、口试、实际操作、个别质疑、平时测验、课堂提问、调查报告、闭卷、开卷、设计等方式进行,由教研室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所在学院(部)院长批准,教务处备案。
考核方式应在方案中进行规定,要求每个专业50%以上的课程采取口试、技能测试等形式,直接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第八条课程考核内容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着重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第九条大学英语第二学期参加高等学校应用能力A、B级考试,第三学期专业基础英语由应用外语学院和各学院联合考核。
计算机基础第二学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第一学期期末进行报名。
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衡水学院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试行)(二00六年八月修订)院政发〔2006〕34号为了优化考风、学风,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完善考核机制,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河北省教育厅有关课程考核管理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课程考核管理办法。
第一章考核的目的及作用第一条考核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通过考核促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督促学生更加注意学习的质量,同时起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的双重检查作用。
第二条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有导向性作用。
教师通过考核内容和手段的改革以及科学的命题,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质量,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和效果。
第三条通过考核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做出鉴定,考核的结果是学生毕业和评定学位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通过考核,可以获得更多的反馈信息,使教育及其管理部门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深化教育改革,特别是对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的改革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
第二章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第五条考核工作在主管院长领导下,教务处统一组织,各系(部、室)具体实施。
(一)教务处职责:1、负责制定考核的有关管理规定,统筹安排全院考核工作计划,审核协调各系(部、室)的考核安排;2、对考前动员、命题和审题、考场管理、考试纪律、评卷、补考、成绩登统等进行督促和检查;3、安排院级公共课程的考试时间和地点;4、提出对在考试中违纪、作弊学生的处理意见,报学生处处理;提出因学习成绩造成的学籍异动的处理意见,报学生处处理;5、汇总全院考核结果,评价考核质量。
(二)系(部、室)考核期间成立以主任为组长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1、组建审题小组,组织考前动员;2、确定考试课程、时间和地点、监考人员名单;3、审查本单位所属学生的考试资格:平时缺课达该课程总学时1/3及以上者,或欠交作业、实验报告等次数达到或超过规定的1/3者,不得参加该课程考核;考核中有作弊行为或旷考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的补考。
X学院课程考核实施细则(实用模板)

X学院课程考核实施细则为贯彻实施《X学院课程考核管理办法》和《X学院考试工作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课程考核应充分体现教学活动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课程考核在常规考核基础上,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加强实践环节考核,将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有机结合,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学效果,全面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课程考核应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标准和岗位技能要求编制考核标准,遵循“科学合理、整体设计、理实一体、层级递进、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分年级分类型设计实践技能考核项目,考核内容和难度以岗位必需、够用为度为出发点,考核结果应反映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一)考核构成1.课程考核在现有考核模块中增加实践技能考核模块,即分为三部分:日常性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和期末考核。
每部分的成绩均合格,该课程总评成绩才合格。
2.考试课程考核的实践技能考核模块依据开课学期和课程类科学设计,第一学年以基础实训考核为主,第二学年以单元实训考核为主,第五学期注重综合实训,第六学期顶岗实习,考核项目为5-10个。
考查课程考核可参照考试课程的实践技能考核内容由教学单位依据教学实际定,适当增加考核项目和内容,考核项目不低于5个。
(二)构成比重根据管理办法要求,课程考核对考核构成、考核内容成绩项目及成绩比重做详细规定,涉及考核方式和课程类别参照各专业人培养方案。
三、实序课程考核由教务处制定管理办法和相关文件,各教学单位安排落实,任课师具体执行,具体程序如下:(一)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任课教师确定所担任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课程类别,并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计划(附件1)和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附件2)(二)专业负责人认真审核并签名确认(三)新学期开课一周内,由任课教师提交课程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至开课羊位存档备查,开课单位收集整理后提交汇总表至教务处教务科备案(四)任课教师按计划和方案开展教学,按要求组织实践技能考核(五)教务处协同相关部门不定期组织教学巡査或检查,并记录汇总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改进意见。
XXX学院本科学生学习成绩考核管理条例

XXX学院本科学生学习成绩考核管理条例考核是教学管理中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培养优良学风的重要环节。
本条例对学生学习成绩考核的各个环节提出如下具体要求。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XXX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开设的课程须进行考核,考核类型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
第二条考核形式为试题、论文、作品等,每门课程的考核形式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第三条课程成绩一律为百分制,一般由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查成绩组成。
平时考查成绩可以是考勤、提问、作业、期中考试等环节的成绩。
各部分所占比例由教学系(部)根据课程情况确定,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或60%。
专业主科75 分(含)以上为及格,其他课程60 分(含)以上为及格。
毕业学年专业必修课70 分(含)以上为及格。
第四条毕业设计(论文、作品)、实践等环节的考核参见《XXX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品)管理规定》和《XXX学院实践教学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第二章考试资格认定第五条考试前,教务处和任课教师将对学生的考试资格进行审查。
共同课一门课一学期累计缺课三分之一(含)以上,不具备考试资格,不能参加该课程的考试,必须重修;个别课一门课一学期累计缺课三分之一(含)以上,可以参加考试,成绩最高按及格分数记载。
第三章补考第六条共同课、非专业主科的个别课成绩不及格须补考,补考不及格须重修;专业主科个别课成绩不及格不能重修,只能补考,且第一学年每学期只能补考1 次。
第七条补考及格成绩最高按及格分数记载,重修及格按实际成绩记载。
第八条考试违纪者,根据《XXX学院学生考试违纪处分条例》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该课程成绩记为“0”分,允许参加补考。
第九条选修课不及格不计成绩、不进行补考。
第四章缓考第十条学生因病、因公或因不可抗拒的原因不能参加课程考核时,须在考核前持相关证明办理缓考手续。
第十一条缓考在下一学期与补考同步进行,成绩按正常考试记载。
第十二条原则上一学期缓考不允许超过三门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帮助和督促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检验其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为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课程考核工作在各学院(部)院长的领导下,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组织各专业及教师进行,教务处负责宏观调控、检查、指导和监督。
第三条课程考核应坚持“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
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每一门课程都必须进行考核。
学期课程按一门课程计算;超过一学期的课程则按实际授课学期,讲授一学期按一门课程计算;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毕业实习、毕业实践报告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均按一门课程计算。
第四条学生必须参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含德育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考核合格才能取得相应学分。
考核成绩与学分同时记入成绩册,并归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五条课程考核原则上按学期进行,具体时间由教务处负责安排。
第二章考核第六条学生修读课程必须先进行课程注册登记,未进行课程注册登记者,不得参加考试,不计学分。
第七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都要进行考核。
课程考核可以根据课程性质,采取笔试、口试、实际操作、个别质疑、平时测验、课堂提问、调查报告、闭卷、开卷、设计等方式进行,由教研室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所在学院(部)院长批准,教务处备案。
考核方式应在方案中进行规定,要求每个专业50%以上的课程采取口试、技能测试等形式,直接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第八条课程考核内容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着重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第九条大学英语第二学期参加高等学校应用能力A、B级考试,第三学期专业基础英语由应用外语学院和各学院联合考核。
计算机基础第二学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第一学期期末进行报名。
第十条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育活动、国防军事教育、入学教育、政治思想理论课实践等以考勤为主进行考核。
第十一条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类。
原则上第1至4学期要安排3门主要课程(含需要考试的课程)转入下学期开学第一周之前的周末考试,其他课程都随堂考试,第5学期所有课程在第16周前考完。
第十二条各学院(部)在制定学生课程考核计划时,可将学生在科研创新、学科竞赛、文艺创作、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和职业资格证书等中取得突出成绩者,直接作为学生的奖励学分,奖励学分可替代任意选修课学分计入总学分中,奖励学分累计不超过10分。
第十三条笔试题量为90分钟,笔试难度以多数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完为宜。
第十四条笔试课程原则上实行教考分离,本课程任课教师将试题库及评分标准交教务处,由学校统一抽题进行考试,学时学分相同的同一门课程必须采用同一套试卷。
第十五条各学院(部)应加强各门课程的试题库、试卷库建设;没有试题库、试卷库的课程每学期末应拟定两套试卷(即A、B卷),同时制定评分标准,由各学院(部)选取一套作为考试卷,另一套为补考卷。
第十六条学生参加期末课程考核(含补考)必须携带校园一卡通或有效身份证;参加国家级考试必须携带有效身份证和准考证,暂无身份证的学生,必须出具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出的带相片并盖有骑缝章的户籍证明。
第三章成绩记载与评定第十七条课程成绩一般采用100分制记分,当学期成绩出现小数时一律向上进为整数,实践性教学环节采用五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五级制与100分制的关系:≥90分记优秀,80-89分记良好,70-79分记中等,60-69分记及格,<60分记不及格。
第十八条为考核学生学习质量,采用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按学生考核成绩进行折算,绩点具体折算方法如下:第十九条平均绩点的计算方法一门课程的学分绩点=该课程的学分数×绩点数平均绩点=∑(所修课程学分×相应绩点)/∑所修课程学分平均绩点取小数点后二位数,每学期累积计算一次,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依据。
任意选修课程只记成绩和学分,不列入平均绩点计算。
平均绩点可作为学生评优评奖以及自修的依据。
第二十条课程成绩原则上按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经各学院批准,报教务处备案,可调整两部分成绩的比例)计算。
学期内学生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学习态度、作业、实验、课堂提问、平时测验、技能测试等方面)有三分之一未交者或缺课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的考核,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记。
任课教师应在开课时向学生公布课程的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方法。
各学院应在考试前一周向教务处提供取消考试资格的学生课程清单。
第二十一条有国家、省级资格证书考试(水平测试)的课程,学生通过国家、省级资格证书考试或水平测试相应等级,可记入参加考试的当期课程学期成绩(跨学期讲授的可记该课程总评成绩合格)。
具体项目如下:非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全国大学英语(CET)四、六级考试;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计算机专业学生通过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或经学校认可的同级别IT考试;学生获得其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十二条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查询个人成绩。
学生如对考试成绩有异议,必须在新学期开学一周内(其余时间一律不受理此类申请,且过后即认为学生已确认本人各课程成绩),向开课学院提出申请,相关学院(部)将在开学2周内,统一会同有关教师进行复查,并及时给予学生明确答复。
第二十三条已提交教务部门的课程考核成绩一般不得修改。
经核查试卷,确系教师错判、漏判、错登、漏登,需更正成绩,则须由开课学院(部)填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成绩更改报告单》,并同时具备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学院(部)院长签字并加盖学院(部)公章,教务处方可据此进行成绩更改。
所有此类修改仅限学生前一学期的课程考核成绩,以往各学期的课程考核成绩一律不得修改。
第二十四条学生所修必修课程和限定选修课程的不及格课程累计达到一定学分数量时,学生工作处将给予书面警示。
累计学分每学年末清理一次。
第二十五条学生毕业成绩单由各学院从教学管理系统中统一打印,经各学院(部)核实盖章后,加盖教务处公章,然后存入学生档案。
第四章缓考、补考第二十六条学生修读过程中原则上不实行缓考。
若因特殊原因(住院、公事外出、考试时间冲突)不能参加考试的学生,可以不迟于考试前一周,填写缓考申请表(学校网站教务处网页下载),持有关证明向所在学院申请,经学院院长批准报教务处备案方可缓考。
第二十七条缓考安排在下学期期初随补考进行,其成绩记录为正常考试成绩,缓考不合格者不再安排补考,可以申请重修。
第二十八条课程缓考应严格审核,凡经批准缓考的课程,不参与当学期(学年)平均绩点计算,但要参加下一轮的选课学分和平均绩点计算。
第二十九条凡未参加考试且在考前未办理缓考手续者一律作旷考处理。
其课程成绩记为无效,并注明“缺考”。
第三十条凡考试违纪或作弊者,该课程成绩记零分,不能参加正常补考,并按照《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违学生考试纪和作弊的认定及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且只能在受到纪律处分半年后提出重修书面申请,经学院院长审核,根据学生的表现,确定其是否准予重修。
准予重修申请,须报教务处备案,经批准者须履行相应重修手续,方可重修该课程。
第三十一条每学期的补考一律安排在开学第三周左右进行,补考成绩必须在考后两天内交教务处。
第三十二条补考由教务处、各学院统一组织实施。
第五章课程重修、自修及免修第三十三条首次修读课程不及格,给予一次补考的机会,补考不及格者必须重修。
在弹性学制年限内,重修次数不受限制。
1.重修范围(1)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考核不及格,经补考后仍不及格者一律实行重修;(2)任意选修课不及格者可以重修,也可以另行选修其它课程,以取得规定的学分;(3)对已取得的课程成绩不满意者;(4)学生转学或转专业后,原专业未修的课程,必须重修,其成绩按正常成绩记。
2.重修成绩的记载(1)重修课程成绩,按实际成绩记载,记“重修”字样,可与原成绩比较后,就高记载。
成绩合格者取得规定的学分和绩点;(2)因课程调整等原因需重修的课程学分或学时有变动时,随低年级重修后仍以原学分、学时记录成绩。
第三十四条有下列情形的学生可申请课程自修,经批准后免听有关课程,直接参加自修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给予相应学分及绩点:(1)平均绩点在3.5个绩点以上的学生,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尚未修读的部分课程,有一定基础或已达到其教学要求的,经任课教师同意,学生所在学院主管教学负责人批准,可按学校规定程序申请自修;(2)学生选修或重修的课程上课时间有局部冲突时,在征得任课教师同意后,由学生所在学院主管教学负责人批准,可按学校规定程序申请自修有冲突的课程。
第三十五条有下列情形的学生可申请自学某些课程,经批准后免修有关课程:(1)复学、转专业的学生,原已修课程考核及格者;(2)非英语专业学生提前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英语专业学生提前通过全国大学英语CET四、六级者,可按学院规定程序分别申请免修大学英语、综合英语课程;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前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计算机专业学生提前通过大学生计算机二级考试者,可按学校规定程序分别申请免修计算机基础课程;(3)因获得相关内容的国家级、省级资格证书,学生本人认为自己已掌握该课程知识,可申请免修;(4)因不可抗拒的身体原因而不能正常上体育实践课者,须凭学校指定医院出具的医院诊断证明和认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