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物理
20162017学年度郑州市上期期末考试课件.doc
2016—2017学年度郑州市上期期末考试高一英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0):1.C2.B3.B4.A5.C6.A7.B8.C9.A 10.C 11.C 12.B 13.A 14.C 15.C 16.B 17.B 18.C 19.B 20.A 21.A 22.C 23.D 24.B 25.C 26.A 27.D 28.B 29.D 30.B 31.C 32.B 33.D 34.A 35.C 36.A 37.C 38.G 39.D 40.E 41.C 42.D 43.B 44.A 45.B 46.A 47.C 48.D 49.B 50.C 51.D 52.A 53.D 54.C 55.A 56.B57.C 58.B 59.A 60.D二、英语知识运用第二节(61-70):61. successful 62. where/that 63. days 64. gradually 65. myself66. but 67. in 68. to learn 69. that/and 70. have reached三、短文改错:Hello Tina,I’m very pleased to know you were coming to visit us here in China. I know you are reallyareinteresting in animals, so I suggest that we visit Chengdu, a beautiful and attractively city in interested attractive Sichuan Province. We can see pandas in the park near of Chengdu. We can also visit Du Fu’sThatched Cottage (Du Fu Caotang), that is one of my favourite places. Du Fu was one of a mostwhich the famous poets (诗人) in Chinese history. He lived there for several year. After he died, it becomes ayears became place for people to remember him. It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as well ∧a beautiful andasquiet place, excellent for reading and thought.thinkingI hope you like my suggestions.Love,Weiwei(注:第4处错误,若把of改为to亦可。
2016—2017学年上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物理试题
2016—2017学年上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物理试题卷命题人:荥阳市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戚国辉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试题卷共6页,三大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满分52分。
其中1——12小题,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3——16小题,每题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关于物理量、物理量单位和物理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的物理量B.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米、秒、焦耳C.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就是1牛顿D.物理量是标量的,一定没有方向2.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行驶汽车中的乘客,看到车外地面上的树木向后运动,是以地面为参考系B.取正东为正方向,沿东西方向建立坐标系,物体从x1=2m运动到x2=﹣3m,据此可判断出:物体自西向东运动了5mC.在“一节课的时间40分钟”和“校运动会中百米赛跑时冲过终点的速度为9.2m/s”两句话中的“时间”和“速度”均对应的是一个过程D.物体具有加速度,其速度就一定会发生变化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向下B.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垂直C.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其与运动方向相反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物体间的弹力成正比高一物理(共6页)第 1 页高一物理 (共6页) 第 2 页4.一个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方向的大小分别为3N 和4N 的力的作用,则其合力的大小不可能...为( ) A .1NB .3NC .7ND .8N5.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下图中正确描述物体从t =0开始由静止作匀加速,中途匀速一段时间后再匀减速至静止的v —t 图象是( )6.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两弹簧秤的示数必须相等B .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和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两次橡皮条的拉伸程度相同就说明两次拉力效果相同C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 .两细绳必须等长7.2016年11月18日14点07分,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王子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景海鹏、陈东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 b ⎬ ,若 A = B ,则 b - a () ⎧⎧⎪x, (x ≥ 0) ⎪⎩- x, (x < 0)2A . y = ⎪B . y = x -2 3 (- x )2016-2017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第Ⅰ卷(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 {1,2}⊂ A ⊆ {1,2,3, 4,5}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 A 的个数是 ( ) ≠A . 6B . 8C . 7D . 92.设 a, b ∈ R ,集合 A = {1,a + b , a }, B = ⎨0, b ⎩ a ⎫ ⎭A . 2B . -1C .1D . -23. 下列各组函数中 f (x )与 g (x )的图象相同的是 ()A . f (x ) = x, g (x ) = ( x )C . f (x ) = 1, g (x ) = x 0B . f (x ) = x 2 , g (x ) = (x + 1)2D . f (x ) = x , g (x ) = ⎨4. 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 )内为增函数的是()⎛ 1 ⎫x ⎝ 2 ⎭C. y = x 2 + 1D . y = log5. 三个数 a = 0.32 , b = log 0.3, c = 20.3 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2A . a < c < bB . a < b < cC. b < a < cD . b < c < a6.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若点 P ∈ α , P ∈ β 且 αβ = l ,则 P ∈ lB .三点 A, B,C 能确定一个平面C.若直线 ab = A ,则直线 a 与 b 能够确定一个平面D .若点 A ∈ l, B ∈ l 且 A ∈ α , B ∈ α ,则 l ⊂ α()()⎣⎦⎣⎦⎣⎦⎣⎦7.方程log x+x=3的解所在区间是()3A.(0,1)B.(1,2) C.(3,+∞)D.(2,3)8.圆x2+y2-ax+2y+1=0关于直线x-y=1对称的圆方程为x2+y2=1,则实数a的值为()A.0B.1 C.±2D.2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90,∠ADC=135,AB=5,C D=22,AD=2,则四边形ABCD 绕AD旋转一周所成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60+42)πB.(60+82)πC.56+82πD.56+42π10.若直线y=x+b与曲线(x-2)2+(y-3)2=4(0≤x≤4,1≤y≤3)有公共点,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A.⎡1-22,3⎤C.⎡-1,1+22⎤B.⎡1-2,3⎤D.⎡1-22,1+22⎤11.如图,在透明塑料制成的长方体ABCD-A B C D容器内灌进一些水,将容器底面一边B C固定于地1111面上,再将容器倾斜,随着倾斜度的不同,有下列四种说法:①水的部分始终呈棱柱状;②水面四边形EFGH的面积不改变;③棱A D始终与水面EFGH平行;11④当E∈AA时,AE+BF是定值.其中正确说法是()12x2,x1A.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12.若函数f xa x,x1a4且满足对任意的实数x x都有12f x1x1f x2x20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1,B.1,8 C.4,8D.4,8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P2,2,5,Q5,4,z两点之间的距离为7,则z.14.已知f x ax2b3x3,x a22,a是偶函数,则a b.15.已知两条平行直线3x2y60与6x4y30,则与它们等距离的平行线方程为.16.已知圆的方程为x2y2ax2y a20,要使过定点A1,2作圆的切线有两条,则a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全集U R,集合M x|2x5,N x|a1x2a1.(1)若a2,求M C N;R(2)若M N M,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BC的顶点B1,3,AB边上的高C E所在直线方程为4x3y70,BC边上中线AD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3y30.(1)求点C的坐标;(2)求直线AB的方程.(t>0)左侧的图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OAB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记∆OAB位于直线x=t(t),试求函数f(t)解析式,并画出函数y=f(t)的图象.形的面积f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 B C中,∠ABC=90,BC=CC,M,N分别1111为BB,AC的中点.111(1)求证:C B⊥平面ABC;11(2)求证:MN平面ABC.1f (x ) = 1 -g (x )t21.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圆 C : x 2 + y 2 - 4 x - 14 y + 45 = 0 及点 Q (-2,3 ).(1)若 M 为圆 C 上任一点,求 MQ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若实数 m , n 满足 m 2+ n 2- 4m - 14n + 45 = 0 ,求 k = n - 3m + 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2.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指数函数 y = g (x )满足 g (3) = 8 .又定义域为实数集 R 的函数1 + g (x ) 是奇函数.(1)讨论函数 y = f (x )的单调性;(2)若对任意的 t ∈ R ,不等式 f (2t - 3t 2 )+ f ( 2 - k )> 0 恒成立,求实数 k 的取值范围.13. -1或1114.415.12 x + 8 y - 15 =16. - ⎛ 2 3 2 3 ⎫ 3 ⎪⎭3{ } { }x ②当 N ≠ ∅ 时, ⎨2a + 1 ≤ 5, 解得 0 ≤ a ≤ 2 .…………………8 分 ⎪a + 1 ≥ -2, 解得 ⎨ b = -1 ⎧2016-2017 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CADBCBDDAA CD二 填空题, ⎪ ⎝三 解答题:17.解:(Ⅰ)当 a = 2 时, N = x 3 ≤ x ≤ 5 , C N = x x < 3或x > 5RM(C N )= { - 2 ≤ x < 3}…………………4 分R(Ⅱ)∵ MN = M ,∴ N ⊆ M ,① N = ∅ 时, a + 1 > 2a + 1 ,解得 a < 0 ;…………………6 分⎧a + 1 ≤ 2a + 1, ⎪⎩综上, a ≤ 2 .…………………10 分18. 解(Ⅰ)设 D(a, b ) ,则 C (2 a + 1,2b + 3) ,∴ ⎨a - 3b - 3 = 0,⎩4(2a + 1) + 3(2b + 3) - 7 = 0⎧a = 0,…………………4 分 ⎩∴ D(0, -1),C (1,1).…………………6 分(Ⅱ)∵ CE ⊥ AB ,且直线 C E 的斜率为 -4 3,∴直线 AB 的斜率为 3 4,…………………8 分3∴直线 AB 的方程为 y + 3 = ( x + 1) ,即 3x - 4 y - 9 = 0 .…………………12 分4∴ CD = 3t ,即 f (t )= 1又 MN= = = 3 ,∴ MN = 3(2 - t )t ⎪ t 2 0 < t ≤ 1) t (t )= ⎪⎨- 3 t 2 + 2 3t - 3(1 < t ≤ 2)2 t19.解:(Ⅰ)当 0 < t ≤ 1时,如图,设直线 x = t 与 ∆OAB 分别交与 C , D 两点,则 OC = t ,又 CD BE 3= = = 3 ,OC CE 13OC CD =t 2 …………………2 分 22当1 < t ≤ 2 时,如图,设直线 x = t 与 ∆OAB 分别交与 M , N 两点,则 AN = 2 - t ,[来源:]BE 3AN AE 1∴ f ( )= 1 1 3⨯ 2 ⨯ 3 - AN MN = - t 2 + 2 3t - 32 2 2…………………4 分当 t > 2 时, f ( ) = 3⎧ 3( ⎪ 2综上所述 f⎪ ⎪ 3( > 2) ⎪ (2)⎩…………………8 分又∵ BM // AA , BM = AA ,∴ NF // BM , NF = BM ,2作图…………………12 分[来源:][来源:学,科,网Z,X,X,K]20.解:(Ⅰ)在直三棱柱 ABC - A B C 中,1 1 1侧面 BB C C ⊥底面 ABC ,且侧面 BB C C ∩底面 ABC = BC ,1 1 1 1∵∠ ABC =90°,即 AB ⊥ BC ,∴ AB ⊥ 平面 BB C C…………………2 分1 1∵ CB ⊂ 平面 BB C C ,∴ CB ⊥ AB .……4 分1 1 11∵ BC = CC , CC ⊥ BC ,∴ BCC B 是正方形,111 1∴ CB ⊥ BC ,又 BC111AB = B ∴ CB ⊥ 平面ABC . …………… 6 分1 1(Ⅱ)取 AC 的中点 F ,连 BF 、 NF1在△ AA C 中, N 、 F 是中点,1 1∴ NF // AA , NF = 1 1 2AA ,…………………8 分111 1故四边形 BMNF 是平行四边形,∴ MN // BF ,…………10 分2 2 故 a = 2 , f (x )= …………………2 分f (x )- f (x )= -1 + 2x 1 1 + 2x 2(1 + 2 )1(+ 2 ))1(+ 2 )…………………4 分= (1)1(+ 2 )- (1 - 2 )1(+ 2 )2(21 + 2 ∴ 2 x 2 - 2 x 1 > 0 , 1 + 2x 1 1 + 2x 2 > 0 ,即 f (x )- f (x )> 0 , f (x )> f (x( ) ( )( ) ( )( ) ( )而 BF ⊂ 面 ABC , MN ⊄ 平面 ABC ,∴ MN // 面 ABC ……12 分11121. 解:(Ⅰ)圆 C 的方程可化为 (x - 2)2 + (y - 7 )2 = 8 ,圆心 C (2,7),半径 r = 2 2[来源:学&科&网]QC =(2 + 2) + (7 - 3) = 4 2 …………………4 分MQ = 4 2 + 2 2 = 6 2maxMQ= 4 2 - 2 2 = 2 2 …………………6 分min(Ⅱ)由题意可知,点 (m , n ) 是圆 C 上一点, k 表示圆上任意一点与定点 (- 2,3)连线的斜率, 设过点 (- 2,3)的直线为 y - 3 = k (x + 2),当直线与圆 C 相切时, k 取得最值.即 2k - 7 + 2k + 3k 2 + 1 = 2 2 , k = 2 ± 3 …………………10 分即 k 的最大值为 2 + 3 , k 的最小值为 2 - 3 .…………………12 分22.解:(Ⅰ)设函数 g (x )= a x (a > 0且a ≠ 1) , g (3)= a 3 = 8 ,1 - 2x 1 + 2x任取实数 x < x ,1 21 - 2x 1 1 -2x 2 1 2= ( - 2x 1x 2x 2x 1x 2x 1)x 1 x 2x 1x 2x < x ,考虑函数 y = 2x 在 (- ∞,+∞)上是增函数,∴ 2 x 2 > 2 x 1 > 01 2( )( )1212所以函数 y = f (x )在 (- ∞,+∞)上单调递减…………………6 分(Ⅱ)要使 f (2t - 3t 2 ) + f (t 2 - k ) > 0 成立,即 f 2t - 3t 2 > - f t 2 - k 成立,…………………8 分 [来源:]又 f (x )是奇函数, - f t 2 - k = f k - t 2 ,即 f 2t - 3t 2 > f k - t 2 成立,……………10 分)由(1)可知,2t-3t2<k-t2,即k>-2t2+2t恒成立设h⎝2⎭211 22(t)=-2t2+2t=-2⎛ t-1⎫⎪2+1,h(t)max=,故k>…………………12分。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5章光的波动性3光的衍射与偏振4激光教师用书教科版选修3-4
3.光的衍射与偏振4.激光学习目标知识脉络1.观察光的衍射现象进一步认识光的波动性.2.了解光明显衍射的条件,了解衍射图样.(重点)3.观察光的偏振现象,了解自然光与偏振光的区别.(难点)4.了解激光的特点及其应用,知道激光和自然光的区别.光的衍射[先填空]1.单缝衍射现象(1)当单缝较宽时,光沿着直线方向通过单缝,在光屏上可以看到一条跟单缝(或圆孔)宽度相当的亮线.(2)把单缝调窄些,可以看到屏上亮线也随之减小.(3)当单缝调到很窄时,光通过单缝后就明显地偏离了直线传播方向,到达屏上以后,不再是一条很窄的亮线,而是照到了相当宽的地方,并且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再调小单缝,条纹也随之变得清晰、细小.2.光的衍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狭缝)时,绕过障碍物或通过小孔、狭缝传播到阴影区域的现象.3.衍射图像衍射时产生的明暗条纹或光环.[再判断]1.白光通过盛水的玻璃杯,在适当的角度,可看到彩色光,是光的衍射现象.(×) 2.菜汤上的油花呈现彩色,是光的折射现象.(×)3.用两支圆柱形铅笔并在一起,形成一个狭缝,使狭缝平行于日光灯,会看到彩色的衍射条纹.(√)[后思考]1.白光经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产生的条纹有什么共同特点?【提示】都是中央为白色条纹,两侧为彩色条纹.2.光遇到小孔、单缝或障碍物时,衍射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种说法对吗?【提示】不对.光遇到小孔、单缝或障碍物时,衍射现象只有明显与不明显之分,无发生与不发生之别.1.三种衍射图样的比较(1)单缝衍射图样(如图531所示)单色光衍射白光衍射图531①中央条纹最亮,越向两边越暗;条纹间距不等,越靠外,条纹间距越小.②缝变窄通过的光变少,而光分布的范围更宽,所以亮纹的亮度降低.③中央亮条纹的宽度及条纹间距跟入射光的波长及单缝宽度有关,入射光波长越大,单缝越窄,中央亮条纹的宽度及条纹间距就越大.④用白光做单缝衍射时,中央亮条纹仍然是最宽最亮的白条纹.(2)圆孔衍射图样①中央是大且亮的圆形亮斑,周围分布着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且越靠外,圆形亮条纹的亮度越弱,宽度越小.如图532所示.图532②圆孔越小,中央亮斑的直径越大,同时亮度越弱.③用不同色光照射圆孔时,得到的衍射图样的大小和位置不同,波长越大,中央圆形亮斑的直径越大.④白光的圆孔衍射图样中,中央是大且亮的白色光斑,周围是彩色同心圆环.⑤只有圆孔足够小时才能得到明显的衍射图样.在圆孔由较大直径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光屏上依次得到几种不同的现象——圆形亮斑(光的直线传播)、光源的像(小孔成像)、明暗相间的圆环(衍射图样).(3)不透明的小圆板衍射图样(泊松亮斑)(如图533所示)图533①中央是亮斑.②周围的亮环或暗环间距随半径增大而减小.2.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的异同点单缝衍射双缝干涉不同点产生条件只要狭缝足够小,任何光都能发生频率相同的两列光相遇叠加条纹宽度条纹宽度不等,中央最宽条纹宽度相等条纹间距各相邻条纹间距不等各相邻条纹等间距亮度中央条纹最亮,两边变暗清晰条纹,亮度基本相等相同点干涉、衍射都是波特有的现象,属于波的叠加;干涉、衍射都有明暗相间的条纹1.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入射光由黄光换成绿光,衍射条纹间距变窄B.使单缝宽度变小,衍射条纹间距变窄C.换用波长较长的光照射,衍射条纹间距变宽D.增大单缝到屏的距离,衍射条纹间距变宽E.条纹间距与单缝到屏的距离无关【解析】当单缝宽度一定时,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即光偏离直线传播的路径越远,条纹间距也越大,A、C正确;当光的波长一定时,单缝宽度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条纹间距越大,B错误;光的波长一定、单缝宽度也一定时,增大单缝到屏的距离,衍射条纹间距也会变宽,D正确,E错误.【答案】ACD2.如图534甲、乙所示,是单色光通过窄缝后形成明暗相间的两种条纹图样,________为单缝衍射的图样,________为双缝干涉的图样.图534【解析】甲图中的条纹宽度不等,中央宽,两侧窄,应为单缝衍射图样.乙图中的条纹等宽等距,应为双缝干涉图样.【答案】甲乙区分双缝干涉条纹与单缝衍射条纹的方法1.根据条纹的宽度区分:双缝干涉的条纹是等宽的,条纹间的距离也是相等的;而单缝衍射的条纹,中央亮条纹最宽,两侧的条纹变窄.2.根据亮条纹的亮度区分:双缝干涉条纹,从中央亮纹往两侧亮度变化很小;而单缝衍射条纹中央亮纹最亮,两侧的亮纹逐渐变暗.光的偏振[先填空]1.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2.偏振片:由特定的材料制成,每个偏振片都有一个特定的方向,只有沿这个方向振动的光波才能通过偏振片,这个方向叫做透光方向.3.线偏振光:光的振动方向限在一个平面内的光.4.自然光:通常光源发出的光是由大量的振动方向不同而互不相干的线偏振光组成.5.光的偏振现象证明光是横波.[再判断]1.凡是波都有偏振现象.(×)2.反射可以引起自然光的偏振.(√)3.拍摄水中游鱼时,在镜前装一偏振片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后思考]1.自然光和偏振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提示】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自然光沿所有方向振动,偏振光沿某一特定方向振动.2.自然光经水面反射的光一定是偏振光吗?【提示】经水面反射和折射的光都是偏振光.1.几个概念(1)自然光——沿各个方向均匀分布振动的光.(2)偏振光——沿着特定方向振动的光.(3)起偏器——自然光通过后变为偏振光的偏振片.(4)检偏器——检测投射光是否为偏振光的偏振片.2.偏振原因光是横波,是电磁波,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振动方向均与波传播的方向垂直,所以光有偏振现象.(1)自然光经过反射或折射后会变成偏振光,如自然光射到两介质分界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和折射角之和为90°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是光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光.(2)光波的感光作用主要是由电场强度E引起的,因此常将E的振动称为光振动.在与光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光振动的方向可以沿任意的方向,光振动沿各个方向均匀分布的光就是自然光,光振动沿着特定方向的光就是偏振光.3.偏振光的两种产生方式(1)让自然光通过偏振片.(2)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使反射光和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且偏振方向相互垂直.3.在垂直于太阳光的传播方向前后放置两个偏振片P和Q,在Q的后边放上光屏,如图535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35A.Q不动,旋转偏振片P,屏上光的亮度不变B.Q不动,旋转偏振片P,屏上光的亮度时强时弱C.P不动,旋转偏振片Q,屏上光的亮度不变D.P不动,旋转偏振片Q,屏上光的亮度时强时弱E.偏振现象表明光是横波【解析】P是起偏器,它的作用是把太阳光(自然光)转变为偏振光,该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P的透振方向一致.所以当Q与P的透振方向平行时,通过Q的光强最大;当Q与P 的透振方向垂直时,通过Q的光强最小.即无论旋转P或Q,屏上的光强都是时强时弱.故正确答案为B、D、E.【答案】BDE4.电子表的显示屏利用了液晶的旋光性,当液晶上不加电压时,偏振光通过液晶时偏振方向会旋转90°,这就是液晶的旋光性;如果在液晶上加上电压,则旋光性消失.有一种电子表的显示屏是透明的,而在显示数字的笔画处不透光,则上下两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相互________;笔画处为________电极,因此加上电压时变为________的.【解析】假设光从下向上传播,光线通过下偏振片时成为偏振光,如果不加电压,偏振光通过液晶时偏振方向旋转90°,此时光线能透过上偏振片,可知上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应与此时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同,即与下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组成数字的笔画处有时透明,有时不透明,可知笔画处为透明电极,当加上电压时液晶旋光性消失,光线不能透过.【答案】垂直透明不透明1.偏振片是由特定的材料制成的,每个偏振片都有一个特定的方向,这个方向叫做“透振方向”,只有沿透振方向振动的光才能通过偏振片.2.偏振片上的“狭缝”表示透振方向,而不是真实狭缝.3.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4.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可以变成偏振光.5.当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光的偏振方向的夹角不同时,透过偏振片的光的强度不同.激光的特性及其应用[先填空]1.激光的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度大、方向性好、单色性好、相干性好、覆盖波段宽而且可调谐.2.激光的应用:根据激光的特性,在工、农、科技及社会各方面有广泛应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激光加工、激光全息照相、激光检测、激光通信、激光医学、激光照排、光盘等方面.[再判断]1.激光可以进行光纤通信是利用了相干性好的特点.(√)2.激光可用做“光刀”来切开皮肤是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好.(×)3.全息照相技术只能记录光波的强弱信息.(×)[后思考]1.利用激光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应用了激光哪方面的性质?【提示】应用了“平行度”非常好的性质.2.在演示双缝干涉的实验时,常用激光作光源,这主要是应用激光的什么特征?【提示】应用了激光单色性好的特性.激光的应用与对应的特性特点性质应用强度大可以在很小的空间和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很大的能量激光加工激光医学方向性好激光的平行度非常好、传播很远的距离而不发散,仍能保持其高能量激光测距、雷达激光检测、光盘单色性好激光的频率范围较窄、颜色几乎是相同的激光照排相干性好激光具有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偏振方向相同的特点干涉、衍射光源激光全息照相覆盖波段宽且可调谐用不同的激光器可获得从X射线到远红外波段的激光,且像无线电波一样进行调制激光通信5.对于激光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光源发出的光都是激光B.激光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光C.激光是一种人工产生的相干光D.激光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E.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好、亮度高的特点【解析】普通光源不能产生激光,A错误;激光要通过人工控制才能产生,B错误,C 正确;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好、亮度高的特点,已深入我们生活各个方面,D、E正确.【答案】CDE6.应用激光平行性好的特性,可以精确地测量距离.对准目标发射一个极短的激光脉冲,测量发射脉冲与收到反射脉冲的时间间隔,就可以求出激光器到目标的距离.若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测得从发射到收到反射脉冲所用的时间为 2.56 s,求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解析】真空中的光速c=3.0×108 m/s,从发射脉冲到收到反射脉冲所用时间t=2.56 s,月球与地球距离为:l=12ct=12×3.0×108×2.56 m=3.84×105 km.【答案】 3.84×105 km激光的特点1.激光首先是光,激光遵循光的一切规律,如折射、反射、衍射、干涉等.2.激光是一种新型光源,具有一般光源所不具备的特点,如单色性好、方向性强、亮度高等.3.针对激光的每一个特点,都有很多方面的应用.。
2015-2016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与解析答案
2015-2016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1-8是单选,9-12是多选,多选题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零分)1.(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正确的是()A.研究奥运会冠军刘翔的跨栏技术时可将刘翔看作质点B.在某次铅球比赛中,某运动员以18.62米的成绩获得金牌,这里记录的成绩是比赛中铅球经过的位移C.“北京时间10点整”指的是时间,一节课40min指的也是时间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做质点,有时不能看做质点2.(4分)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A和B,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A和B的速度方向相同,A的速度变化比B快B.A和B的速度方向相同,A的速度变化比B慢C.A和B速度方向相反,A的速度变化比B快D.A和B速度方向相反,A的速度变化比B慢3.(4分)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B.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越来越小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反而越来越小D.加速度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4.(4分)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5N、4N和10N,则它们的合力的大小不可能为()A.0N B.1N C.9N D.10N5.(4分)如图所示,m1=2kg,m2=3kg,连接的细线仅能承受1N的拉力,桌面水平光滑,为使线不断而又使它们一起运动获得最大加速度,则可以施加的水平力F的最大值和方向为()A.向右,作用在m2上,F=N B.向右,作用在m2上,F=2.5NC.向左,作用在m1上,F=0.6N D.向左,作用在m1上,F=2.5N6.(4分)如图,小球用细绳系住放置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细绳上的拉力F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N将()A.N逐渐增大B.N先增大后减小C.F先增大后减小D.F先减小后增大7.(4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檫因数μ分别为()A.m=0.5kg,μ=0.4B.m=1.5kg,μ=0.4C.m=0.5kg,μ=0.2D.m=1kg,μ=0.28.(4分)如图所示,物体从O点由静止出发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2m,|BC|=3m.若物体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之间的距离等于()A.m B.m C.m D.m9.(4分)如图甲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乙的模型,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1m/s 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为2m,g取10m/s2.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1m/s的恒定速率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到B处取行李,则()A.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处B.乘客提前0.5s到达B处C.行李提前0.5s到达B处D.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2s才能到达B处10.(4分)如图所示是滑梯简化图,一小孩从滑梯上A点开始无初速度下滑,在AB段匀加速下滑,在BC段匀减速下滑,滑到C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假设小孩在AB段和BC段滑动时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AB与BC长度相等,则()A.小孩从滑梯上A点滑到C点先超重后失重B.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始终等于小孩和滑梯的总重力C.小孩在AB段滑动时地面对滑梯的摩檫力方向向右D.动摩擦因数μ1+μ2=2tanθ11.(4分)如图所示:m A=m、m B=2m分别用细线和轻弹簧悬挂,则AB段的中点剪断细线的瞬间,与轻弹簧的中点剪断弹簧的瞬间A、B的加速度a1、a2为()A.a1=g,a2=g B.a1=2g,a2=g C.a1=g,a2=g D.a1=g,a2=2g12.(4分)一长轻质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质量分别为m A=1kg和m B=2kg的A、B两物块,A、B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2,水平恒力F 作用在A物块上,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A.若F=1N,则物块、木板都静止不动B.若F=3N,则A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NC.若F=4N,则B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4ND.若F=8N,则B物块的加速度为1m/s2二、实验题((I)4分,(II)每空2分.共14分)13.(4分)某学生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的加速度.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物块下滑是的加速度a=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m/s.14.(10分)某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某种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细砂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细砂和小桶的总质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1)图(b)为实验中所用打点计时器的学生电源.由学生电源可以判断该同学选用(c)中的(填“甲”或“乙”)打点计时器,上述图(b)的安装中存在的错误有:①;②(2)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保持细砂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记录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数据.在分析处理时,同学们存在两种方案;甲同学认为应该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图象;乙同学认为应该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倒数的图象.两位同学都按照自己的方案将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进行了标注,但尚未完成图象(如图e所示),你认为同学(填“甲”、“乙”)的方案更合理,请继续帮助该同学作出坐标中的图象.(3)在“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细砂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e),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答:.三、计算题(共38分,其中14题8分,15题8分,16题10分,17题12分)15.(8分)如图所示,重力为500N的人使用跨过定滑轮轻绳拉重为200N的物体,当绳与水平面成60°角时,物体静止.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16.(8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BC=,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3m/s、v2=6m/s,则(1)物体经B点时的瞬时速度v B为多大?(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2m/s2,试求AC的距离l.17.(10分)在海滨游乐场有一种滑沙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坡底部B点后沿水平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斜坡滑道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滑板与两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斜坡倾角θ=37°.(1)若人和滑块的总质量为m=60kg,求人在斜坡上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2)若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A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为s=50m,为确保人身安全,假如你是设计师,你认为在设计斜坡滑道时,对高度h应有怎样的要求?18.(12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4kg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1kg 的小滑块静止在木板的右端,可看成质点,已知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重力加速度g=10m/s2,现用力F 作用在木板M上,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t=1s时,小滑块和木板的速度大小;(2)为使小滑块不从木板上滑落下来,木板的最小长度。
河南省郑州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物理
2016—2017学年度郑州市上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正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C2.D3.B4.A5.A6.B7.C8.A9.ACD 10.CD 11. AD 12.CD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
) 13.(2)3.203(3.202-3.204)(2分) (3)600 (2分)(4)24U D ILπρ=(2分)14.(1)图像如图所示(2分),100R t =+(2分) (2)较小(2分),100℃(2分)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 15.(8分)R 2与R 3并联后的电阻值R 23R 23=6 Ω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1分)解得 I =1 A (1分)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 U C =I (R 1+R 23) (1分) 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 1(1分) 解得 E 1=100 N/C (1分)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电场力为F ,由平衡条件得:F =mg tan α (1分)又有 F =qE (1分) 所以m解得 m =4×10-3 kg (1分) 16.(8分)(1)因粒子初速度方向垂直匀强电场,粒子在y 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y =v 0t (2分)解得粒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时间t =2 s (1分)(2)粒子在x 方向先加速后减速,加速时的加速度 211m/s 4==mqE a (1分) 减速时的加速度 222m/s 2==mqE a (1分) 经过时间t 后,设在x 方向上的速度为v x ,则 (1分)解得 v x =2 m/s (1分) 粒子离开磁场时的速度(1分)17.(10分)(1)cd 棒匀速运动时速度最大,设为v m ,棒中感应电动势为E ,电流为I , 感应电动势 E =BLv m (2分) 电流 2EI R(2分) 由平衡条件得 mg sin θ=BIL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v m =1m/s (1分)(2)设cd 从开始运动到达最大速度的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x ,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mgx sin θ=12mv m 2+2Q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x =1 m (1分) 18.(12分)(1)过P 点做速度的垂线,与x 轴交与O´点。
河南省郑州市2016—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物理
2016-2017学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试题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U卷(非选择JH)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摘分100 分.希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聽卡*第I卷(选择題共48分)一、选择SK本大题共12小题'毎小题4分•其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B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耍求‘第9-12题有多項符合题目更欢.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稱或不答的得0分J1•奁电陋学发展的进程中,许密发明创造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祛正确的星A. 避雷针是与家中输电线路连接在一起的,将云层中的电荷导人电网B. 电动机中的线■只有接人交流电时才能转动U拒南针在指示方向时会受到附近铁质物体的举响D变压器原线圏接直流电源时,通过剖域■的礎通■为0,感应电流为02.下列关于电场和琏场的说挂中正确的是丄孤血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既有电场强度相同的两点,又有电静相同的爾点B. 地球表面任盍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C*正电荷只在电场力柞用下,一定从离电势向低电势处运动D.穿过一仞合线圈的磁通量建化越快,线WI中产生的感应电动錚越大玄如图所示,实践是一个斑立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其中a.b.c为电场中的三点,过也点的虚蜿与实线垂直,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Br点的电勢高于b点的电势_C. 将电子从m点移至b点.电场力做正功D. 将电子从包点移到c点•电场力傲负功4•如图所示,电擦电动弊E=«8 £内阻r-4 IK小灯泡匚和匚的电阻均为4 £K捨动变阻器的总电限为6 □,电路中的电表均为理怨电表.闭合开关S,当滑动触头P由&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不考虑小灯泡电阻的变化几下列说法正确的星A t电流表示败不断减小B. 皑压表示数不斷减小C. 小灯泡J的亮度不断增大D. 电源的辎出功率不断增大高二物理试题卷第1页f共6页)5.如图所示•均匀电阻建组成的尊边三角瑶导线權爰直故■,水平磁场垂宜导线権所在 平面向里.如采将眦和权边移走,仅测Fab 边,在&b 边中通人由n 向b 的削流几此时站 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若将吐边移走.仅剩下就b 边"同祥通人由n 向b 的电流打关 于巔b 边受甥的安培力,下列说苗正确的是A. 安培力的大小是F ・方向竖直向上B. 安培力的大小是F”方向竖直向下 D*安培力的大小是三F,方向鑿直向下6-电磯流就计广泛应用于测■可导电流悴(如芳水》衽管中的滝■(在单位时问内通过 管内横離面的瓯休的体积几 如图所示墨基流量计的一部分,其橫截更为一段崔方形的管 道’长、宽、高分别为图中的流童计的上下两面是金层材料*前后两面是绝竦材料. 现于流拔计所在址加離愿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础 场方向垂直于前厉荫面.当辱电激体稳定地流经淹■ 计时.在管外将流童计上.TW««与理履电压表连接, U 衰示测轲的电压值.不计It 体的电阻,则可柬得流休 流量为A 寻U 护 D*几如團所示,建界为正方形的対强嵐场B 垂直于正方形导域框平面,且边界惜与线框旅合.导线据各边电限均为尺・现欲从厳场中以相同窿率匀篮拉 出线椎.檯线崔渤边之闾电挣差最大”则腿梏鼻个方向拉出 人沿甲方向技出 吐沿乙方向拉出 G 沿丙方向拉出 Q 沿丁方向拉出 歇正方形金厲框中有垂直城面向里的匀 强应强度B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如图乙所示.(-0时刻磁场方向如图甲所 示•在D-4 3时何内,正方昭金舜框中的憋应 电流I 陆时间』娈化的规律是下囲中的(规定 逆时甘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 髙二物理试題卷第LA 1厂一]■亠广T 1 1 «■: 1ir v is- -!!^ W ■*■■ +‘ * * T1B X XD#sX X 甲 kfE 1 I : ! :: 1 H ! ! £ • 1 C2頁 (井5页)X X X XX 5 XC.安境力的大小長专方向竖直向上 XXX XX X C X X X X XX甲u0.01 0 02 临旳乙冥■X9•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国匝数之比为5 ■ 1,原蜿RM 接人如图乙所示的电 压*电压表和电麓表均为理想电農•尺为定值电IS.R 为半导律鶴敏电規‘其阻價圈I 温度的 升高而减小.下列说怯正磯的是扎图乙中电压的有效値为H072VB.赴压表的示数为44 ¥U R 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示数增大D.K 赴温度升高时电齟尺.消耗的电功率增丈16某同学研究白炽灯的伏安待性时,得到基白炽灯的U —I 图魏如阁所示.图象上 点与原点的连戟与横轴成点的切线与横轴战B 角,则 A 列说穗征确的是A +白規灯的电阴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a 在a 点,白規灯的电阻可表示为tanp C •在x 点,白炽灯的电功率可醫示为U.h D 在&点,白炽灯的电胆可表示为申】】.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敢置的平疔金厲板Q 和昭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逹沁」板 的中央沿蛊直方向各有一牛小孔,带负电的液滴从力孔的 ----------------------- 片 正上方P 点由静止自由瘩下.到达b 飯时速度恰好为S ―—;——5则下列说祛正确的是__ ; 扎若只将齐板向下移动一些.电拜器所带电荷・—:将均如~一! IB.SH 将亂扳向右務动一些、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将________________ :堆加C 若殳将日板下移•液滴仍从P 点由静止自由落下时,将通过b 板维续下落 D*若只将b扳下移■機滴仍从P 点由静止自由落下时、将通过b 板维续下鶴】監如图所苏’竖直平面内的攻甘坐标系中•有堑直于址面 向里的匀强磁场廿轴上周定一棍粗植绝嫌细细杆的下端酬 好在坐标原点O 处九将一牛不廿直力的带电盹哥《可段为质 点)套在细杆上•圆环在轻直向下的恒力F 作用下,从P 处由静 止开始运动•从O 处离开堀杆.已知圆开离开细杆前已经匀速 运动•离开细杆时撤去捡力F.圆环恰好在陋场中绕工轴上的</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圆歼沿细杆从P 运动到€>的谊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 不变廿 ‘B圆环沿细杆从P运动到O的过程中•連度先减小后不变U圆环沿细杆从P运动到O的过程中,摩攥力先増大后不变D若圆环从杆上F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其權条件不变,03环蔦开堀杆后仍能疣/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实验题(本題共2小题,共L4分。
河南省郑州市2016—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物理
2016-2017学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试题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U卷(非选择JH)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摘分100 分.希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聽卡*第I卷(选择題共48分)一、选择SK本大题共12小题'毎小题4分•其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B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耍求‘第9-12题有多項符合题目更欢.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稱或不答的得0分J1•奁电陋学发展的进程中,许密发明创造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祛正确的星A. 避雷针是与家中输电线路连接在一起的,将云层中的电荷导人电网B. 电动机中的线■只有接人交流电时才能转动U拒南针在指示方向时会受到附近铁质物体的举响D变压器原线圏接直流电源时,通过剖域■的礎通■为0,感应电流为02.下列关于电场和琏场的说挂中正确的是丄孤血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既有电场强度相同的两点,又有电静相同的爾点B. 地球表面任盍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C*正电荷只在电场力柞用下,一定从离电势向低电势处运动D.穿过一仞合线圈的磁通量建化越快,线WI中产生的感应电动錚越大玄如图所示,实践是一个斑立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其中a.b.c为电场中的三点,过也点的虚蜿与实线垂直,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Br点的电勢高于b点的电势_C. 将电子从m点移至b点.电场力做正功D. 将电子从包点移到c点•电场力傲负功4•如图所示,电擦电动弊E=«8 £内阻r-4 IK小灯泡匚和匚的电阻均为4 £K捨动变阻器的总电限为6 □,电路中的电表均为理怨电表.闭合开关S,当滑动触头P由&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不考虑小灯泡电阻的变化几下列说法正确的星A t电流表示败不断减小B. 皑压表示数不斷减小C. 小灯泡J的亮度不断增大D. 电源的辎出功率不断增大高二物理试题卷第1页f共6页)5.如图所示•均匀电阻建组成的尊边三角瑶导线權爰直故■,水平磁场垂宜导线権所在 平面向里.如采将眦和权边移走,仅测Fab 边,在&b 边中通人由n 向b 的削流几此时站 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若将吐边移走.仅剩下就b 边"同祥通人由n 向b 的电流打关 于巔b 边受甥的安培力,下列说苗正确的是A. 安培力的大小是F ・方向竖直向上B. 安培力的大小是F”方向竖直向下 D*安培力的大小是三F,方向鑿直向下6-电磯流就计广泛应用于测■可导电流悴(如芳水》衽管中的滝■(在单位时问内通过 管内横離面的瓯休的体积几 如图所示墨基流量计的一部分,其橫截更为一段崔方形的管 道’长、宽、高分别为图中的流童计的上下两面是金层材料*前后两面是绝竦材料. 现于流拔计所在址加離愿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础 场方向垂直于前厉荫面.当辱电激体稳定地流经淹■ 计时.在管外将流童计上.TW««与理履电压表连接, U 衰示测轲的电压值.不计It 体的电阻,则可柬得流休 流量为A 寻U 护 D*几如團所示,建界为正方形的対强嵐场B 垂直于正方形导域框平面,且边界惜与线框旅合.导线据各边电限均为尺・现欲从厳场中以相同窿率匀篮拉 出线椎.檯线崔渤边之闾电挣差最大”则腿梏鼻个方向拉出 人沿甲方向技出 吐沿乙方向拉出 G 沿丙方向拉出 Q 沿丁方向拉出 歇正方形金厲框中有垂直城面向里的匀 强应强度B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如图乙所示.(-0时刻磁场方向如图甲所 示•在D-4 3时何内,正方昭金舜框中的憋应 电流I 陆时间』娈化的规律是下囲中的(规定 逆时甘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 髙二物理试題卷第LA 1厂一]■亠广T 1 1 «■: 1ir v is- -!!^ W ■*■■ +‘ * * T1B X XD#sX X 甲 kfE 1 I : ! :: 1 H ! ! £ • 1 C2頁 (井5页)X X X XX 5 XC.安境力的大小長专方向竖直向上 XXX XX X C X X X X XX甲u0.01 0 02 临旳乙冥■X9•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国匝数之比为5 ■ 1,原蜿RM 接人如图乙所示的电 压*电压表和电麓表均为理想电農•尺为定值电IS.R 为半导律鶴敏电規‘其阻價圈I 温度的 升高而减小.下列说怯正磯的是扎图乙中电压的有效値为H072VB.赴压表的示数为44 ¥U R 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示数增大D.K 赴温度升高时电齟尺.消耗的电功率增丈16某同学研究白炽灯的伏安待性时,得到基白炽灯的U —I 图魏如阁所示.图象上 点与原点的连戟与横轴成点的切线与横轴战B 角,则 A 列说穗征确的是A +白規灯的电阴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a 在a 点,白規灯的电阻可表示为tanp C •在x 点,白炽灯的电功率可醫示为U.h D 在&点,白炽灯的电胆可表示为申】】.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敢置的平疔金厲板Q 和昭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逹沁」板 的中央沿蛊直方向各有一牛小孔,带负电的液滴从力孔的 ----------------------- 片 正上方P 点由静止自由瘩下.到达b 飯时速度恰好为S ―—;——5则下列说祛正确的是__ ; 扎若只将齐板向下移动一些.电拜器所带电荷・—:将均如~一! IB.SH 将亂扳向右務动一些、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将________________ :堆加C 若殳将日板下移•液滴仍从P 点由静止自由落下时,将通过b 板维续下落 D*若只将b扳下移■機滴仍从P 点由静止自由落下时、将通过b 板维续下鶴】監如图所苏’竖直平面内的攻甘坐标系中•有堑直于址面 向里的匀强磁场廿轴上周定一棍粗植绝嫌细细杆的下端酬 好在坐标原点O 处九将一牛不廿直力的带电盹哥《可段为质 点)套在细杆上•圆环在轻直向下的恒力F 作用下,从P 处由静 止开始运动•从O 处离开堀杆.已知圆开离开细杆前已经匀速 运动•离开细杆时撤去捡力F.圆环恰好在陋场中绕工轴上的</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圆歼沿细杆从P 运动到€>的谊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 不变廿 ‘B圆环沿细杆从P运动到O的过程中•連度先减小后不变U圆环沿细杆从P运动到O的过程中,摩攥力先増大后不变D若圆环从杆上F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其權条件不变,03环蔦开堀杆后仍能疣/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实验题(本題共2小题,共L4分。
20162017学郑州上期期末考试
2016—2017学年度郑州市上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C 2.D 3.B 4.C 5.C 6.D 7.C 8.A 9.BC 10.AC 11.CD 12.BD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3题5分,14题7分,共12分)13.(1)BE (2分) (2)不能 (3分)14.(1)B (1分) (2)0.16(2分) 0.50(2分)(3)平衡摩擦力时斜面倾角过大 (2分)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15题7分,第16题8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3分,共40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5.解:(1)设小石头下落时的高度为H由gH v 22= ………………… 2分得 H =gv B 22=45 m ………………… 1分 (2)设小石头在A 、B 间运动的时间为t 1,A 、B 间的距离为h 。
由运动学公式10at v v += ………………… 1分 得:=-=gv v t A B 1 2 s ………………… 1分 由 2022v v gh -= ………………… 1分得 102103022222⨯-=-=g v v h A B m=40 m ………………… 1分 16.解:(1)以滑板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 N cos37°=mg ⑴………………… 2分N sin37°=F ⑵………………… 2分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解得:F =600 N ……… 1分N(2)依题意有N =kv 2 ⑶ ………………… 1分联立⑴⑶代入数据解得:v =5 m/s ……………… 2分17.解:(1)对物体受力分析,在力F 作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 ﹣mg sin30°﹣μmg cos30°=ma 1 ……………… 3分解得:a 1=2 m/s 2 ……………… 1分(2)刚撤去F 时,小球的速度v 1=a 1t 1=4 m/s ……………… 1分 小球的位移s 1=112t v =4 m ……………… 1分 撤去力F 后,小球上滑时有:mg sin30°+μmg cos30°=ma 2 ……………… 2分解得:a 2=8 m/s 2 ……………… 1分因此小球上滑时间t 2=21a v =84=0.5 s ……………… 1分 上滑位移s 2=212t v =1 m ……………… 1分 则小球上滑的最大距离为s m =s 1+s 2=5 m ……………… 1分18.解:(1)F 作用时,对铁块:12ma mg F =-μ ……………… 2分 解得:a 1=4 m/s 2 ……………… 1分对木板:212)(Ma g m M mg =+-μμ ……………… 2分 解得:a 2=2 m/s 2 ……………… 1分(2)对铁块:21121t a x =……………… 1分 对木板:22221t a x = ……………… 1分 又:x 1-x 2=L ……………… 1分解得:t =2 s ……………… 1分铁块拿走时,木板的速度v =a 2t =4 m/s ……………… 1分 随后,木板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a 3=μ1g =1 m/s 2 ……………… 1分则木板的位移 ==3232a v x 8 m ……………… 1分。
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
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在电磁学发展的进程中,许多发明创造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避雷针是与家中输电线路连接在一起的,将云层中的电荷导入电网B.电动机中的线圈只有接入交流电才能转动C.指南针在指示方向时会受到附近铁质物质的影响D.变压器原线圈接直流电源时,通过副线圈的磁通量为0,感应电流为0 2.(4分)下列关于电场和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孤立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既有电场强度相同的两点,又有电势相同的两点B.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场方向都与地面平行C.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从高电势向低电势处运动D.穿过一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3.(4分)如图所示,实线是一个孤立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其中a、b、c为电场中的三点,过a点的虚线与实线垂直,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B.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C.将电子从a点移至b点,电场力做正功D.将电子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负功4.(4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8V,内阻r=4Ω,小灯泡L1和L2的电阻均为4Ω,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为6Ω,电路中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当滑动触头P由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不考虑小灯泡电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不断减小B.电压表示数不断减小C.小灯泡L1的亮度不断增大D.电源的输出功率不断增大5.(4分)如图所示,均匀电阻丝组成的等边三角形导线框竖直放置,水平磁场垂直导线框所在平面乡里,如果将ac和bc移走,仅剩下ab边,在ab边中通入由a向b的电流I,此时ab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若将ab边移走,仅剩下acb边,同样通入由a向b的电流I,关于acb边受到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力的大小是F,方向竖直向上B.安培力的大小是F,方向竖直向下C.安培力的大小是F,方向竖直向上D.安培力的大小是F,方向竖直向下6.(4分)电磁流量计广泛应用于测量可导电流体(如污水)在管中的流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管内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如图所示是某流量计的一部分,其横截面为一段长方形的管道,长、宽、高分别为图中的a、b、c,流量计的上下两面是金属材料,前后两面是绝缘材料,现于流量计所在处加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前后两面,当导电流体稳定地流经流量计时,在管外将流量计上、下两表面与理想电压表连接,U表示测得的电压值,不计流体的电阻,则可求得流体的流量为()A.a B.b C.c D.7.(4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B垂直于正方形导线框平面,且边界恰与线框重合,导线框各边电阻均为r,现欲从磁场以相同速率匀速拉出线框,使线框边ad间电势差最大,则应沿何方向拉出()A.沿甲方向拉出B.沿乙方向拉出C.沿丙方向拉出D.沿丁方向拉出8.(4分)正方形金属框中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t=0时刻磁场方向如图甲所示,在0~4s时间内,正方形金属框中的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下图中的(规定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A.B.C.D.9.(4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1,原线圈接入图乙所示的电压,副线圈接火灾报警系统(报警器未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0为定值电阻,R为半导体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乙中电压的有效值为110VB.电压表的示数为44VC.R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示数增大D.R处出现火警时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增大10.(4分)某同学研究白炽灯的伏安特性时,得到某白炽灯的U﹣I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上a点与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成α角,过a点的切线与横轴成β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炽灯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B.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tanβC.在a点,白炽灯的电功率可表示为U0I0D.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11.(4分)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和b,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a、b板的中央沿竖直方向各有一个小孔,带负电的液滴从小孔的正上方P点由静止自由落下,到达b板时速度恰好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只将a板向下移动一些,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将增加B.若只将a板向右移动一些,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将增加C.若只将a板下移,液滴仍从P点由静止自由落下时,将通过b板继续下落D.若只将b板下移,液滴仍从P点由静止自由落下时,将通过b板继续下落12.(4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xOy坐标系中,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y轴上固定一根粗糙绝缘细杆(细杆的下端刚好在坐标原点O处),将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圆环(可视为质点)套在细杆上,圆环在竖直向下的恒力F 作用下,从P处由静止开始运动,从O处离开细杆,已知圆环离开细杆前已经匀速运动,离开细杆时撤去拉力F,圆环恰好在磁场中绕x轴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圆环沿细杆从P运动到O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不变B.圆环沿细杆从P运动到O的过程中,速度先减小后不变C.圆环沿细杆从P运动到O的过程中,摩擦力先增大后不变D.若圆环从杆上P′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其他条件不变,圆环离开细杆后仍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二、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4分)13.(6分)某科学小组做新型材料的课题研究,要测量新材料的电阻率,取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进行测量,实验步骤如下:(1)用刻度尺测出圆柱体的长度为L;(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甲所示,若此时欧姆表选择“×100”档位,可知电阻值为Ω;(3)用多用表测量其电阻如图乙所示,若此时欧姆表选择“×100”档位,可知电阻值为Ω;(4)用伏安法可以更加精确地测量该圆柱体的电阻,若在测量待测圆柱体电阻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用U和I表示,则该圆柱体材料的电阻率ρ=(用题中所给字母L、D、U、I表示).14.(8分)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学量变化的常量,其核心部件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在某次实验中,为了测量热敏电阻R在0℃到100℃之间多个温度下的阻值,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其实验步骤如下:①正确连接电路,在保温容器中加入适量开水;②加入适量的冰水,待温度稳定后,测量不同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③重复第②步操作若干次,测得多组数据.(1)该小组用温度传感器测出温度,用电阻传感器测出热敏电阻在该温度下的电阻值,得到不同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在图甲所示坐标系中描点连线,画出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写出该热敏电阻R﹣t的关系:;(2)若把该热敏电阻与电源(电动势E=1.5V,内阻不计)、电流表(量程为5mA、内阻R A=100Ω)、电阻箱R0串联起来,连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用该热敏电阻作测量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热敏电阻测温计”,那么,电流表刻度较大处对应的温度刻度应该(填“较大”或“较小”),若电阻箱的阻值取R0=200Ω,则电流表3mA处所对应的温度刻度为℃.三、计算题(共4小题,满分38分)15.(8分)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小球,其电荷量q=3×10﹣4C,用绝缘细线悬于竖直放置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中的O点,合上开关S后,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37°,已知两板相距d=0.1m,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2Ω,电阻R1=4Ω,R2=R3=R4=12Ω,g取10m/s2,求小球的质量。
【精品】2016-2017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带答案
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1-8是单选,9-12是多选,多选题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零分)1.(4分)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B.牛顿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D.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2.(4分)如图所示,物体在方格纸上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方格纸边长为1m,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B.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C.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3.(4分)云台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乘坐索道缆车观赏怡人的风景以外,还能感觉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对于正在乘坐索道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静止不动B.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缆车静止不动C.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向对面的山不断靠近D.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后走去4.(4分)如图所示,两辆车在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重心的位置只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5.(4分)如图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图象能正确表示()A.0~2s内,A、B两人同向而行B.0~2s内,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C.在5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少D.在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小6.(4分)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间隔时间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 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10m/s2)()A.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 AB<t BC<t CDB.闪光的间隔时间是sC.水滴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满足v AB:v BC:v CD=1:4:9D.水滴在各点的速度之比满足v B:v C:v D=1:3:57.(4分)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实际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A.6.5m B.10m C.20m D.45m8.(4分)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s 内位移为8.0m,在第3s内位移为 2.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3.0 m/s2B.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2.0m/s2C.物体在第0.5s末速度一定为4.0 m/sD.物体在第2.5s末速度一定为0.5 m/s9.(4分)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B.汽车没有发生弹性形变C.汽车受弹力的方向与桥梁恢复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同D.汽车受弹力的方向与汽车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同10.(4分)甲、乙两物体在t=0 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 轴运动,其v﹣t 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在t=1到t=4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t=0到t=7s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t=0到t=4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t=6s时的加速度方向不同11.(4分)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不断增大C.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减到最小,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不断减小到零12.(4分)甲、乙两汽车相距100米,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乙在前,甲在后,请你判断哪种情况甲可以追上乙()A.甲的初速度为20 m/s,加速度为1m/s2,乙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 B.甲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乙的初速度为30m/s,加速度为1m/s2 C.甲的初速度为30m/s,加速度为﹣2m/s2,乙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 D.甲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乙的初速度为20m/s,加速度为1m/s2二、实验题(13题5分,14题7分,共12分)13.(5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为了能够较准确地测出加速度,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靠近滑轮的某一位置,连接好电路C.再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车D.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E.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直流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F.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并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记作0,往后第六个点作为计数点1,依此标出计数点2、3、4、5、6,并测算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G.根据公式a1=,a2=,a3=及平均加速度a=求出加速度.14.(7分)一小球在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运动过程中在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底片保管不当,其中位置4处被污损.若已知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1s,则利用该照片可求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m/s2,位置4对应的速度为m/s,能求出4的具体位置吗?(填“能”或“不能”)(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40分,其中15题8分,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2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及计算公式)15.(8分)一位汽车旅游爱好者打算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40km/h,若这位旅游爱好者开出路程之后发现他的平均速度仅有20km/h,那么他能否完成全程平均速度为40km/h的计划呢?若能完成,要求他在后的路程里开车的速度应达多少?16.(10分)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v1=40m/s,然后再减速到v2=20m/s,t1==…;t2==…;t=t1+t2=…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17.(10分)某公共汽车的运行非常规则,先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当速度达到v1=10m/s时再做匀速运动,进站前开始匀减速制动,在到达车站时刚好停住.公共汽车在每个车站停车时间均为△t=25s.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运行至下一站.已知公共汽车在加速启动和减速制动时加速度大小都为a=l m/s2,而所有相邻车站间的行程都为s=600m,有一次当公共汽车刚刚抵达一个车站时,一辆电动车刚经过该车站一段时间t0=60s,已知该电动车速度大小恒定为v2=6m/s,而且行进路线、方向与公共汽车完全相同,不考虑其他交通状况的影响,试求:(1)公共汽车从其中一站出发至到达下一站所需的时间t是多少?(2)若从下一站开始计数,公共汽车在刚到达第n站时,电动车也恰好同时到达此车站,n为多少?18.(12分)减速带是交叉路口上常见的一种交通设施,在某小区门口有一橡胶减速带(如图),有一警用巡逻车正以最大速度20m/s从小区门口经过,在离减速带50m时警察发现一逃犯正以10m/s的速度骑电动车匀速通过减速带,而巡逻车要匀减速到5m/s通过减速带(减速带的宽度忽略不计),减速到5m/s后立即以2.5m/s2的加速度继续追赶,设在整个过程中,巡逻车与逃犯均在水平直道上运动,求从警察发现逃犯到追上逃犯需要的时间.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1-8是单选,9-12是多选,多选题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零分)1.(4分)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B.牛顿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D.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解答】解:A、在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化物理模型法,故A错误;B、伽利略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故B错误;C、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C 错误;D、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2016年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联考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解析
2015-2016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网校联考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B.伽利略、牛顿C.伽利略、爱因斯坦D.亚里士多德、牛顿2.(4分)A、B、C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由图可知它们再t0时间内()A.三者平均速度相等B.A的平均速度最大C.C的平均速度最小D.C的平均速度最小3.(4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A.书的形变B.桌面的形变C.书和桌面的形变 D.书受到的重力4.(4分)如图所示,一木块受到垂直于倾斜墙面方向的推力F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墙面与木块间的弹力可能为零B.墙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C.在推力F逐渐增大过程中,木块将始终维持静止D.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随推力F的增大而变化5.(4分)一质量为M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F始终保持不变,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率有关,重力加速度为g.现欲使该气球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则需从气球篮中减少的质量为()A.2(M﹣) B.M﹣C.2M﹣D.06.(4分)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板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A.B.C.D.7.(4分)如图,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A.(M+m)g B.(M+m)g﹣F C.(M+m)g+FsinθD.(M+m)g﹣Fsinθ8.(4分)关于力学单位制说法中正确的是()A.kg、J、N是导出单位B.kg、m、s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D.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F=ma9.(4分)有关物体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C.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D.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10.(4分)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物体在第2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物体在第4 s末返回出发点D.物体在第5 s时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0.5 m11.(4分)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性质的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2.(4分)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滑轮质量不计,增加B的重力,A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正确的是()A.悬挂滑轮的轴对滑轮的作用力一定增大B.绳子对A的拉力一定增大C.地面对A物体的摩擦力减少D.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增大二、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4分)13.(4分)某校学习兴趣小组在研究“探索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图是某次实验得出的纸带,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d1=3cm,d2=7.5cm,d3=13.5cm,则(1)物体做的运动,理由是;(2)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m/s;(3)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m/s2.14.(10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图1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砂的砂桶(总质量为m),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①若保持砂和砂桶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 及对应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数据,为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请在图2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选择恰当的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从图线中得到F不变时,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之间存在的关系是.②某同学在探究a与F的关系时,把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当作小车的合外力F,作出a﹣F图线如图3所示,试分析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③在这个实验中,为了探究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要保持第三个物理量不变,这种探究方法叫做法.三、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38分)15.(12分)从离地面8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g取10m/s2,求:(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大小和速度大小.16.(13分)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m=4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倾角为37°,F=10N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当t=5s时撤去F,(g=10m/s2,sin37°=0.6,cos37°=0.8)。
河南省郑州市七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七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加速度B.路程、时间、位移C.速度、速率、加速度D.位移、速度、加速度2.一个物体向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2m/s,2s后速度变为向西,大小变为6m/s.则()A.位移的大小8m,方向向东B.位移的大小4m,方向向西C.加速度的大小为4m/s2,方向向西D.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方向向东3.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不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B.物体在时的即时速度是C.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D.物体从顶点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4.一个长度为L的轻弹簧,将其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2L.现将两个这样的弹簧按图示方式连接,A、B两球的质量均为m,则两球平衡时,B 球距悬点O的距离为(不考虑小球的大小)()A.3L B.4L C.5L D.6L5.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D.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6.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为:x=10t﹣5t2(m),t的单位为s.下列关于该质点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B.物体回到x=0处时其速度大小为10m/sC.t=2s时刻该质点速度为零D.0~3s内该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关于该质点在前8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0.25m/s,方向向左C.在第3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D.5~8s内质点的加速度最小且方向向左8.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x﹣t)图象和速度﹣时间(v﹣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B.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加速度相等C.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D.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9.一个质点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4次、第5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由此可求得()A.第l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从开始运动到第四次闪光时间内质点的位移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球不可以视作质点B.第4s末和第1s指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C.古代“刻舟求剑”故事中,刻舟求剑者的错误在于错选了参照系D.建立质点概念的物理方法是等效替代的方法11.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t内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1,这段时间内位移中点的速度为v2,则()A.若质点做匀减速运动,那么V1>V2B.若质点做匀加速运动,那么V1<V2C.若质点做匀速运动,那么V1=V2D.以上说法都不对12.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B.B质点做曲线运动C.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s做减速运动D.A、B两质点在4s末相遇。
河南省郑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6—2017学年度郑州市上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正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C2.D3.B4.A5.A6.B7.C8.A9.ACD 10.CD 11. AD 12.CD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
)13.(2)3.203(3.202-3.204)(2分)(3)600 (2分)(4)(2分)14.(1)图像如图所示(2分),(2分)(2)较小(2分),100℃(2分)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R2与R3并联后的电阻值R23=解得R23=6 Ω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1分)解得I=1 A (1分)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U C=I(R1+R23)(1分)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1==(1分)解得E1=100 N/C (1分)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电场力为F,由平衡条件得:F=mg tanα(1分)又有F=qE(1分)所以m=解得m=4×10-3 kg(1分)16.(8分)(1)因粒子初速度方向垂直匀强电场,粒子在y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y=v0t (2分)解得粒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时间t=2 s(1分)(2)粒子在x方向先加速后减速,加速时的加速度(1分)减速时的加速度(1分)经过时间t后,设在x方向上的速度为v x,则(1分)解得v x=2 m/s (1分)粒子离开磁场时的速度(1分)17.(10分)(1)cd棒匀速运动时速度最大,设为v m,棒中感应电动势为E,电流为I,感应电动势E=BLv m(2分)电流(2分)由平衡条件得mg sinθ=BIL(2分)代入数据解得v m=1m/s(1分)(2)设cd从开始运动到达最大速度的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x,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gx sinθ=mv m2+2Q(2分)代入数据解得x=1 m (1分)18.(12分)(1)过P点做速度的垂线,与x轴交与O´点。
河南省郑州市-2017学年高一期末物理试卷
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一定变化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加速度方向始终和速度方向垂直2.如图,有一长为120cm的玻璃棒竖直放置,当红蜡烛从玻璃管的最下端开始匀速上升的同时,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经过30s,红蜡块到达玻璃管的最上端,此过程玻璃管的水平位移为90cm,不计红蜡块的大小,则红蜡块运动的合速度大小为()A.3cm/s B.4cm/s C.5cm/s D.7cm/s3.山地自行车比赛是勇敢者的运动.自行年的大齿轮和小齿轮通过链条相连,后轮与小齿轮绕共同的轴转动.如图所示,A、B和C分别是大齿轮、小齿轮和后轮边缘上的点,则()A.A、B两点角速度相等B.A、C两点角速度相等C.B、C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D.A、B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4.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下列办法可采用的是()A.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一半,距离不变B.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D.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减小到原来的5.关于功率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则力做功的功率越大B.由P=可知,功率与时间成反比C.从P=Fv可知,只要F不为零,v也不为零,那么功率P就一定不为零D.某个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它的功率不一定越大6.如图,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且M>m)分别在同样大小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两力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两物块经过的位移相同.设此过程中F1对M做的功为W1,F2对m做的功为W2,则()A.无论水平面光滑与否,都有W1=W2B.若水平面光滑,则W1>W2C.若水平面粗糙,则W1>W2D.若水平面粗糙,则W1<W27.关于对开普勒第三定律=k的理解,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T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B.k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行星无关C.该定律只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不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D.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半长轴为R1,周期为T1,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半长轴为R2,周期为T2,则=8.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人的动能最大B.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9.如图所示,洗衣机脱水筒绕竖直轴匀速转动时,有一衣物附在筒壁上,则()A.衣物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弹力提供的B.衣物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摩擦力提供的C.转速增大后,筒壁对衣物的弹力增大D.转速增大后,筒壁对衣物的摩擦力增大10.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恒定的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沿直线运动,已知在第1秒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45J,在第1秒末撤去拉力,其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则()A.物体的质量为10kg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C.第1秒内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60JD.第1秒内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60J11.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h高度,那么()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2mgh B.物体的动能增加2mghC.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mgh12.如图所示,a是静止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b、c是在赤道平面内的两颗人造卫星,b位于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c是同步卫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小于卫星b的线速度B.卫星b的角速度小于卫星c的角速度C.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周期等于卫星c的周期D.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二、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4分)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他们在水平桌面上用练习本做成一个斜面,使一个钢球(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滚下.用数码相机拍摄钢球从桌面水平飞出后做平抛运动的几张连续照片.然后用方格纸做背景,根据照片上小球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画出小球的平抛运动轨迹.已知所用的数码相机每秒钟拍摄10帧照片.方格纸每小格边长5厘米,重力加速度取g=10m/s2.试回答下列问题:(1)小钢球由A到B时间为;(2)如图是该组同学得到的小球在空中运动的三张连续照片的局部图,由图可判断小球做平抛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做的是运动;(3)由图可以计算出小球离开桌边时的初速度大小为m/s;(4)小钢球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为m/s.14.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每隔打一个点,对纸带上起始点的要求是初速度为零,为达到此目的,所选择的纸带第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2)图2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O为打出的第一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若重物的质量为,当地重力加速度g=s2,由图乙所给的数据可算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①从O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J.②打B点重物的动能为J.③指出造成第(2)问中①②计算结果不等的主要原因是(3)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υ,量出下落的距离h,则以为纵轴,以h 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图3中的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8分)15.如图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从水平飞出时开始计时,经t=落到斜坡上的A点.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运动员的质量m=50kg,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cos37°=.求:(1)A点与O点的距离L;(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v1和落到A点时的速度v2的大小.16.探月宇航员在距月球表面高h处绕月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v,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1)月球的质量M;(2)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月;(3)在月球表面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117.一列火车总质量m=5×105kg,机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P=3×106W,水平轨道对列车的阻力f是车重的倍,火车在轨道上从静止开始行驶时,发动机功率不超过额定功率P,取g=10m/s2,求:(1)火车在水平轨道上行驶的最大速度v;m(2)当行驶速度为v=20m/s时,机车发动机的功率为额定功率,此时加速度a 是多大;(3)若火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这一过程维持的最长时间t为多少.1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相切,半圆形导轨的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体获得某一向右的速度后脱离弹簧,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的瞬间对轨道的压力为其重力的8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到达最高点C,C、O、B三点在同一竖直线上.(不计空气阻力)试求:(1)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2)物体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3)物体从B点运动至C点的过程中产生的内能.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一定变化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加速度方向始终和速度方向垂直【考点】4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分析】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外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定变化.【解答】解:A、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在变化,但速度的大小不一定变化,如匀速圆周运动,故A错误.B、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可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故B正确.C、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外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定变化,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不一定变化,如平抛运动,故C错误.D、加速度与力的方向一致,而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可知,只要加速度和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可以做曲线运动,不需要垂直,故D错误.故选:B.2.如图,有一长为120cm的玻璃棒竖直放置,当红蜡烛从玻璃管的最下端开始匀速上升的同时,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经过30s,红蜡块到达玻璃管的最上端,此过程玻璃管的水平位移为90cm,不计红蜡块的大小,则红蜡块运动的合速度大小为()A.3cm/s B.4cm/s C.5cm/s D.7cm/s【考点】44: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为直线运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玻璃管在水平与竖直方向的移动速度,从而根据速度的合成,即可求解.【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则移动的速度为:===3cm/s;v1而在竖直方向的移动速度为:===4cm/s;v2由速度的合成法则,则有红蜡块运动的合速度大小为:v===5cm/s.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山地自行车比赛是勇敢者的运动.自行年的大齿轮和小齿轮通过链条相连,后轮与小齿轮绕共同的轴转动.如图所示,A、B和C分别是大齿轮、小齿轮和后轮边缘上的点,则()A.A、B两点角速度相等B.A、C两点角速度相等C.B、C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D.A、B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考点】48: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依据:同线传动线速度相等;同轴传动角速度相等.可判定各个选项.【解答】解:同线传动线速度相等;同轴传动角速度相等,可知:A、D、由图可知A、B两点边缘点为同线,故线速度相等,由于其半径不同,由v=ωr可知角速度不相等.故A错误,D正确;B、由图后轮边缘点C与小齿轮边缘点B为同轴,故角速度相等,而A与B的角速度不相等,所以A、C两点角速度不相等,故B错误;C、由图后轮边缘点C与小齿轮边缘点B为同轴,故角速度相等,而B与C的半径本题,所以线速度不同,故C错误.故选:D4.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下列办法可采用的是()A.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一半,距离不变B.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D.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减小到原来的【考点】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运用比例法,选择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解答】解:A、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一半,距离不变,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可知,万有引力减为原来的.故A错误;B、两物体间的距离和质量都减小为原来的,距离不变,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可知,万有引力不变,符合题意.故B错误.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可知,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故C正确.D、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距离和质量减为原来的,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可知,万有引力为原来4倍,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C5.关于功率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则力做功的功率越大B.由P=可知,功率与时间成反比C.从P=Fv可知,只要F不为零,v也不为零,那么功率P就一定不为零D.某个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它的功率不一定越大【考点】63: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说明物体做功快,功率小说明物体做功慢,在分析功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公式的选择,P=只能计算平均功率的大小,而P=Fv可以计算平均功率也可以是瞬时功率,取决于速度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解答】解:A、B、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说明单位时间内做功多,时间不确定时做功率大小无法确定,故A错误;B、由P=可知,做功一定时,功率与时间成反比,故B错误C、从公式P=Fv可知,只要F不为零,v也不为零,但F与v的方向垂直,此时功率为零,故C错误;D、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根据P=,某个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它的功率不一定大,故D正确;故选:D6.如图,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且M>m)分别在同样大小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两力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两物块经过的位移相同.设此过程中F1对M做的功为W1,F2对m做的功为W2,则()A.无论水平面光滑与否,都有W1=W2B.若水平面光滑,则W1>W2C.若水平面粗糙,则W1>W2D.若水平面粗糙,则W1<W2【考点】62:功的计算.【分析】两个作用力大小相等,作用的位移也相等,通过W=Fscosθ,比较做功的大小.【解答】解:由题意可知:F 1做功为W1=FLcosαF 2做功为W2=FLcosα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7.关于对开普勒第三定律=k的理解,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T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B.k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行星无关C.该定律只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不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D.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半长轴为R1,周期为T1,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半长轴为R2,周期为T2,则=【考点】4D:开普勒定律.【分析】开普勒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椭圆运动,也适用于圆周运动,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式中的k是与中心星体的质量有关的.不同的中心天体,k值是不同的.【解答】解:A、T表示行星的公转周期,不是自转周期,故A错误;B、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量,k与中心星体的质量有关,故B正确;C、开普勒运动定律既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故C错误;D、地球绕太阳转动,而月球绕地球转动,二者不是同一中心天体,故对应的k 不同,因此,故D错误;故选:B.8.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人的动能最大B.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考点】6B:功能关系;6C: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从绳子绷紧到人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开始时人的重力大于弹力,人向下加速;然后再减速,直至速度为零;再反向弹回;根据功的知识和功能分析动能和弹性势能的变化.【解答】解:A、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由于重力大于弹力,所以人在加速,此时人的动能不是最大,故A错误.B、当弹力等于重力时,人的速度最大,人继续向下运动,弹力增大,所以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大于人所受的重力,故B错误.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无关,故D错误.故选:C9.如图所示,洗衣机脱水筒绕竖直轴匀速转动时,有一衣物附在筒壁上,则()A.衣物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弹力提供的B.衣物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摩擦力提供的C.转速增大后,筒壁对衣物的弹力增大D.转速增大后,筒壁对衣物的摩擦力增大【考点】4A:向心力;37: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衣物附在筒壁上随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衣物的重力与静摩擦力平衡,筒壁的弹力提供衣物的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分析筒壁的弹力随筒转速的变化情况.【解答】解:A、衣服受到重力、筒壁的弹力和静摩擦力作用,靠弹力提供向心力,故A正确,B错误.C、筒壁的弹力F提供衣物的向心力,得到F=mω2R=m(2πn)2R,可见.转速n 增大时,弹力F也增大.故C正确.D、衣物附在筒壁上随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衣物的重力与静摩擦力平衡,筒的转速增大时,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AC.10.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恒定的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沿直线运动,已知在第1秒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45J,在第1秒末撤去拉力,其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则()A.物体的质量为10kg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C.第1秒内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60JD.第1秒内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60J【考点】62:功的计算;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求出加减速运动阶段的位移,再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摩擦力;根据功的定义求摩擦力的功,拉力的功.【解答】解:由图知第1S内的位移为x1=,则由动能定理可得=45J得F合=30N m=10Kg 则A正确从第1S末到4S,摩擦力做功为﹣45J 位移为:摩擦力为大小为f,则:﹣f×x2=﹣45 得f=10N,则,则B错误第1S内摩擦力做功为:wf =﹣fx1=﹣10×=﹣15J,则C错误第1S内:wf +W拉力=45可得W拉力=60J,故D正确故选:AD11.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h高度,那么()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2mgh B.物体的动能增加2mghC.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mgh【考点】6B:功能关系;6A: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分析】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等于重力对物体做的功.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才守恒.根据动能定理研究动能的变化量.根据动能的变化量与重力的变化量之和求解机械能的变化量.【解答】解:A、由质量为m的物体向下运动h高度,重力做功为mgh,则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mgh.故A错误.B、合力对物体做功W=ma•h=2mgh,根据动能定理得知,物体的动能增加2mgh.故B正确.C、依题物体的加速度为2g,说明除重力做功之外,还有其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应增加.故C错误.D、由上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mgh,动能增加2mgh,则物体的机械能增加mgh.故D正确.故选:BD12.如图所示,a是静止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b、c是在赤道平面内的两颗人造卫星,b位于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c是同步卫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小于卫星b的线速度B.卫星b的角速度小于卫星c的角速度C.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周期等于卫星c的周期D.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考点】4H: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地球赤道上的物体a与地球同步卫星c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根据v=rω,a=rω2比较a、c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式,比较b、c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再比较a与b的线速度大小.【解答】解:A、地球赤道上的物体a与地球同步卫星c具有相同的角速度,由v=rω知,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小于卫星c的线速度.对于卫星b、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G=m,可得 v=,则知卫星c的线速度小于卫星b的线速度,所以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小于卫星b的线速度,故A正确.B、对于卫星b、c,由ω==知,卫星b的角速度大于卫星c的角速度,故B错误.C、c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其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故C正确.D、对于a、c,角速度相等,由a=rω2比较知,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故D正确;故选:ACD二、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4分)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他们在水平桌面上用练习本做成一个斜面,使一个钢球(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滚下.用数码相机拍摄钢球从桌面水平飞出后做平抛运动的几张连续照片.然后用方格纸做背景,根据照片上小球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画出小球的平抛运动轨迹.已知所用的数码相机每秒钟拍摄10帧照片.方格纸每小格边长5厘米,重力加速度取g=10m/s2.试回答下列问题:(1)小钢球由A到B时间为;(2)如图是该组同学得到的小球在空中运动的三张连续照片的局部图,由图可判断小球做平抛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3)由图可以计算出小球离开桌边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1 m/s;(4)小钢球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为m/s.【考点】MB: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1)根据数码相机每秒钟拍摄10帧照片求出从A到B的时间;(2)通过水平方向上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判断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3)根据水平位移求出小球的初速度;(4)B点水平速度与初速度相等,再求出竖直方向的速度,求它们的合速度,就是B的速度.【解答】解:(1)数码相机每秒钟拍摄10帧照片,则T=,即小钢球由A到B时间为,(2)因为相等时间内的水平位移相等,知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3)小球离开桌边时的初速度大小为:,(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在B点有:,则B点速度为:故答案为:(1);(2)匀速直线;(3)1;(4)14.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每隔打一个点,对纸带上起始点的要求是初速度为零,为达到此目的,所选择的纸带第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2mm .(2)图2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O为打出的第一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若重物的质量为,当地重力加速度g=s2,由图乙所给的数据可算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①从O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J.②打B点重物的动能为J.③指出造成第(2)问中①②计算结果不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阻力做功(3)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υ,量出下落的距离h,则以为纵轴,以h 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图3中的 C【考点】MD: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第1、2两点间的距离.(2)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3)根据机械能守恒得出与h的关系式,从而确定正确的图线.【解答】解:(1)根据知,所选择的纸带第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2mm.=mgh=××≈,(2)①从O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p②B点的速度m/s=s,则动能的增加量.③指出造成第(2)问中①②计算结果不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阻力做功.(3)根据机械能守恒得,,则,可知与h成正比,图线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选:C.故答案为:(1)2mm.(2)①,②,由于空气阻力和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摩擦阻力做功.(3)C.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8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郑州市上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
1.C 2.D 3.B 4.C 5.C 6.D 7.C 8.A 9.BC 10.AC 11.CD 12.BD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3题5分,14题7分,共12分)
13.(1)BE (2分) (2)不能 (3分)
14.(1)B (1分) (2)0.16(2分) 0.50(2分)
(3)平衡摩擦力时斜面倾角过大 (2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15题7分,第16题8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3分,共40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
15.解:(1)设小石头下落时的高度为H
由gH v 22
= ………………… 2分
得 H =g v B 22=45 m ………………… 1分 (2)设小石头在A 、B 间运动的时间为t 1,A 、B 间的距离为h 。
由运动学公式10at v v += ………………… 1分 得:=-=g
v v t A B 1 2 s ………………… 1分 由 2022v v gh -= ………………… 1分
得 102103022
222
⨯-=-=g v v h A B m=40 m ………………… 1分 16.解:(1)以滑板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
N cos37°=mg ⑴………………… 2分
N sin37°=F ⑵………………… 2分
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解得:F =600 N ……… 1分
(2)依题意有N =kv 2 ⑶ ………………… 1分
联立⑴⑶代入数据解得:v =5 m/s ……………… 2分
17.解:(1)对物体受力分析,在力F 作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 ﹣mg sin30°﹣μmg cos30°=ma 1 ……………… 3分
解得:
a 1=2 m/s 2 ……………… 1分
(2)刚撤去F 时,小球的速度v 1=a 1t 1=4 m/s ……………… 1分 小球的位移s 1=112t v =4 m ……………… 1分
撤去力F 后,小球上滑时有:
mg sin30°+μmg cos30°=ma 2 ……………… 2分
解得:a 2=8 m/s 2 ……………… 1分
因此小球上滑时间t 2=21
a v =8
4=0.5 s ……………… 1分
上滑位移s 2=21
2t v =1 m ……………… 1分
则小球上滑的最大距离为s m =s 1+s 2=5 m ……………… 1分
18.解:(1)F 作用时,对铁块:12ma mg F =-μ ………………
2分 解得:a 1=4 m/s 2 ……………… 1分
对木板:212)(Ma g m M mg =+-μμ ……………… 2分 解得:a 2=2 m/s 2 ……………… 1分
(2)对铁块:2
1121
t a x = ……………… 1分
对木板:2
2221
t a x = ……………… 1分
又:x 1-x 2=L ……………… 1分 mg F N θ
解得:t =2 s ……………… 1分 铁块拿走时,木板的速度v =a 2t =4 m/s ……………… 1分 随后,木板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a 3=μ1g =1 m/s 2 ……………… 1分
则木板的位移 ==3
2
32a v x 8 m………………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