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艺术歌曲发展轨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俄罗斯浪漫曲的由来及其发展轨迹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一种抒情歌曲的样式和体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歌曲。它最大的特点是歌词多采用文学性较强的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它在德奥被称为“利德”(lied);在法国被称为“尚松”(Chanson),后作曲家柏辽兹又以melody名之;在俄罗斯则被称为浪漫曲(romance)。

浪漫曲是一种有乐器伴奏(通常用钢琴,也有用乐队的)、与诗词高度融合的声乐体裁,常表达人们对爱情、亲情的追求与向往,亦常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及讴歌。18世纪开始,以日常生活为内容的歌曲和浪漫曲在俄罗斯逐渐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三声部的宗教赞美歌也渐传渐广、颇显活力。到18世纪中叶,单声部的独唱歌曲和内容富于抒情的浪漫曲一跃成为当时最盛行、最受人的喜爱的声乐体裁。诚然,那时候的这类歌曲和浪漫曲,其歌词和曲调都还比较简单,由于尚“没有脱离口头传统”(阿萨菲耶夫语)因而与民歌并没太大的区别,只是伴奏或是用吉他、或是用钢琴、或是用巴拉莱卡(一译“三角琴”),已经具有不可或缺的性质而己。

1759年,俄国的第一部浪漫曲集公开印行问世(其中不少无名氏的作品)。18世纪后期,杜宾斯塞(1760一1796)、科兹洛夫斯基(1757一1831)和盲音乐家瑞林(约1767一1848以后)等人所作的浪漫曲纷纷受到社会各阶层的热烈欢迎,其中包括杜宾斯基的《蓝色的小鸽子在呻吟》和科兹洛夫斯基的《心上人昨晚坐着》等。

19世纪上半叶起,俄罗斯涌现了阿里亚比耶夫、瓦尔拉莫夫、

古里辽夫等“浪漫曲大师”;紧接着,俄罗斯民族乐派奠基人格林卡及其追随者达尔戈梅斯基大大丰富了浪漫曲的题材和表现力,精通声乐的格林卡是这一声乐体裁的第一位公认的经典大师;再往后,“强力集团”作曲家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居伊、鲍罗廷等又在创造、弘扬俄罗斯民族音乐的旗帜下,直面现实、与下层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其中特别是穆索尔斯基为俄罗斯浪漫曲贡献了一大批别开生面、内容深刻、富于人民性和艺术独创性的不朽之作;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则将俄罗斯浪漫曲的创作推向又一新的阶段和高峰。下面对上述的一些代表人物择其重要者略予介绍: 俄罗斯浪漫曲早期的代表性作曲家是阿里亚比耶夫、瓦尔拉莫夫和古里辽夫,他们素有“18世纪上半叶浪漫曲大师”之称。阿里亚比耶夫(1787一1851)19世纪20年代初期起,他已是俄罗斯乐坛上一位知名的戏剧音乐、钢琴曲和浪漫曲作曲家,他取材俄罗斯民歌写成的《夜莺》一曲使他名震遐迩,但他早期的作品却大多没有脱出伤感的情调。他因同情“十二月党人”贵族知识分子的起义而被卷进一宗案件而遭流放(但这一生活的挫折却使他的创作风格产生了很大的转变)。在他大约150首浪漫曲中,一部分是忧郁的、多愁善感的,另一部分则充满戏剧性与感情的爆发力。他浪漫曲的伴奏部分写得相当精细,和声、调性富于变化,喜用震音和装饰音,造成富于震撼力和使得旋律更具线条美的鲜明印象。

30至40年代是另外两位浪漫曲大师—瓦尔拉莫夫和古里辽夫创作的高峰期,他们是俄罗斯城市浪漫曲繁荣时期的一对代表人物。他

们二人不仅熟谙民歌的音调和结构,而且熟知民间歌手的表演方式和绝招,所以他们能谱写出如此众多的为俄罗斯广大群众所接受和喜爱的歌曲。瓦尔拉莫夫(1801一1848)他的《黎明时你不要唤醒她》、《红衣裙》等浪漫曲虽历经岁月的风霜而至今仍流传不衰。这位作曲家早从少年时代即开始进入宫廷合唱团接受比较完整的、特别是声乐方面的教育。1819年走上专业音乐家的道路,专致于抒情声乐曲的创作,谱写了约220首浪漫曲。他的浪漫曲植根于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土壤而又具有鲜明的创造性。他十分注重旋律的表现力,要求流畅、上口、灵巧、优美。传遍全世界且为许多著名作曲家采用为大型作品主题的《红衣裙》是他旋律写作才能的突出证明。

古里辽夫(1803一1858)代表作为《亲爱的妈妈》、《棵麦,你不要喧哗》等。出身于一个农奴音乐家的家庭,30年代初与其父同时获得自由。他主要写作钢琴曲和声乐浪漫曲(总数为88首)。他的风格一部分接近民歌,还有一些是深沉真挚的抒情浪漫曲。

而紧接着在这一页历史之后的便是以“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1804一1857)为代表的俄国浪漫曲创作的古典时期的到来。格林卡在俄国音乐史上的地位相当于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创作不但奠定了俄罗斯古典音乐的基础,而且为它日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众所周知,他的《伊凡·苏萨宁》是俄国的第一部民族歌剧,他的序曲《卡玛林斯卡雅》曾象“橡实”一样孕育出俄罗斯交响音乐的整株“橡树”。同样,在俄罗斯被称为“浪漫曲”的独唱艺术歌曲创作中,格林卡也是一位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的贡献是:把

受19世纪前半叶“生活”浪漫歌曲的影响而流播一时的感伤风格,发展为富于戏剧性表现力的深刻现实主义之作,以一系列经典之作,成为俄罗斯音乐史上的第一位伟大的浪漫曲经典大师。

在格林卡的浪漫曲作品中,既有运用民间音调写成的分节歌《云雀》等,也有按船歌体裁写成的《威尼斯船歌》、按小夜曲体裁写成的《我在这儿,伊涅齐里亚》、以普希金的安纳克莱昂体的诗所谱的《血液里燃烧着希望的火》和兼有抒情性、戏剧性的声乐独白《我记起那美妙的瞬间》以及类似歌剧咏叹调那样的抒情唱段《你早象玫瑰那样盛开了吗》等。他的浪漫曲开一代乐风,达到了情感与思想、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境界。

达尔戈梅斯基(1813一1869)是紧接在格林卡之后的俄罗斯民族乐派作曲家。比格林卡小九岁的达尔戈梅斯基是第一个接过格林卡的接力棒而奔突向前的后继者。他在声乐创作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力图以旋律性的朗诵调来表现语言音调的抑扬顿挫,也就是象他本人所说的“我要以音乐来直接表达语一言,我要的是逼真”;另一是重视心理描写,并创造出了多种具有批判、讽刺特色的小型声乐体裁,诸如戏剧性歌曲《老班长》,滑稽幽默歌曲《磨坊主》、《人家把我投入你的怀抱》,讽刺歌曲《九品文官》、《小蛆虫》等。达尔戈梅斯基所作声乐浪漫曲的总数约在100首左右。除前面己经提到过的外,尚有《夜间的微风》、《东方浪漫曲》、《我忧伤》、《我对谁也不说》等。他主要写作抒情浪漫曲,如早期的“俄罗斯歌曲”《十六岁》以鲜明的世态风俗的描绘勾画出一个恋爱中的农村少女的形象。达尔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