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广场的植物造景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园林实习总结班级:09园林二班姓名:黄一本学号:23指导老师:崔欣、赵和祥实习地点:吉林农业大学校园,长春滨河路实习要求:调查吉林农业大学校园,长春滨河路的植物造景状况,分析其造景手法及利弊本次园林植物造景实习的重点调查对象是吉林农业大学校园,长春滨河路,目的在于通过实地调查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对理想设计与实际景观之间的差异有所了解,为将设计付诸实施的可能性积累经验。

在学习的同时解决理论学习中的问题,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或是错误的做法,通过分析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借鉴同时避免今后设计中犯相似的错误。

结合园林花卉学及园林植物栽培学实习内容和经验总结,从植物材料、设计理念、施工情况、景观效果及养护管理情况等方面对植物造景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接下来将从实际景观出发,结合园林植物造景的理论基础,从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园林道路和广场的植物造景、以及园林水体的植物造景这几个方面进行汇报。

1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既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观赏特性,又要考虑季相和色彩、对比和统一、韵律和节奏,以及意境表现等艺术问题。

园林植物造景,一方面是各种植物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群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植物配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美观原则、适用原则、多样性原则、地方特色等,植物的造景形式是指按照树木的生态习性,运用美学原理,依其姿态、色彩、干形进行平面和立面的构图,使其具有不同形式的自由组合,构成千姿百态的美景,创造出各种引人入胜的树木景观。

1.1树木配置的形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是可以归纳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类,具体又可以分为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林植等形式孤植,休息空间的中心位置设置花坛,以高大的杨树孤植成景,使之成为此空间的视觉中心,对廊架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具有强烈的导向性和装饰的作用。

观赏竹类造景十种常见手法

观赏竹类造景十种常见手法

观赏竹类造景十种常见手法所属分类:数据/知识/短文-> 园林景观-> 植物养护管理一览景观英才网1、丛竹式利用大中型观赏竹丛植、群植等营造成片的竹林景观,是观赏竹类一项重要的应用形式,多见于风景区、公园、广场及居住区中。

在竹中既可设置幽篁夹道、绿竹成荫的小径,使游人在“动观”中感受到深邃、优美的意境,又可建造富于野趣的茅屋草亭,使游人在“静观”中沉思、体会。

竹林也可以与草坪结合,形成竹林草坪,营造清静幽深的园林植物空间;还可以与其他花木、岩石搭配,如栽三五株桃树于竹林外,体现“竹外桃花三两枝”的诗意,栽一些松、梅以表现岁寒三友,体现文化内涵。

竹种可用散生竹也可用丛生竹,一般以散生竹居多,如毛竹、淡竹、桂竹、刚竹、茶杆竹、花毛竹、粉笔竹、绿竹、青皮竹、早园竹、慈竹、麻竹、龙竹、角竹等。

需要注意的是要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如密度过大,会导致竹子新鞭无法正常的生长,也无处长笋。

2、点缀式竹子是点景的优良庭院材料,用它来点缀风景,是中国园林中常见的艺术手法,其数量不在多,丛生型、散生型均可,但要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或观其杆,或观其叶,或观其色,或观其形。

如岭南的佛肚竹,外形为灌木丛生状,杆节间短而膨大,状如佛肚,怪异而极有趣;又如低矮的凤尾竹,杆细且多分枝,叶小而稠密并排列成羽状,犹如凤凰的尾巴,轻盈而潇洒;再如散生型的黄金间碧竹,其杆色金黄,并间有深绿色纵带条纹,鲜明而美观……根据它们不同的特点有选择的点缀于公园、庭院、房前屋后的园林中,各有独到之处。

但作为点缀配景的竹子在造景时,应运用形式美规律的基本原则,同时充分考虑竹子的色彩、形态、质感、体量等观赏特性,以达到竹子造景与园林要素的同意协调。

3、配景式竹子与建筑(包括建筑群与亭、榭、轩、舫、楼、阁廊、漏窗等单体建筑)、山石、假山、水体以及其他植物配景,不仅能起到色彩和谐的作用,而且衬托出建筑物的秀丽,使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物体,还原为自然形态和优美的质感产生诗情画意的美感,形成立体景观。

城市广场类型及其植物造景浅析

城市广场类型及其植物造景浅析

城市广场类型及其植物造景浅析作者:郑梦龙于晓英韩蓉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3年第03期摘要:阐述了城市广场类型及植物造景时园林植物的选择,并对目前广场植物造景现存的问题及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未来广场植物造景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城市广场;类型;植物造景中图分类号:TU985.12+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3.0221 城市广场及其植物造景概述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对外交流越来越密切,城市形象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发展,而且也影响着改革与开放的进程,甚至城市形象的优劣,还关系到国内外的交往与合作。

而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在城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城市广场被誉为外来人的“客厅”和当地人的“起居室”,它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窗口和外地游客对这个城市了解的一条重要通道,是城市特色文化内涵的重要媒介物[1]。

作为一座城市的公共开敞的空间、人流聚集的地方,广场是一座城市的象征,是反映这座城市精神、历史及文化的重要场所。

塑造有品位的城市广场景观,对于提升城市的形象、增强城市的竞争力不言而喻。

可见,城市广场的建造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城市广场植物造景作为其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软质景观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城市广场植物造景意境的营造是一个充分挖掘城市内涵的过程,是把城市文化内在特色的各个要素的表达适当反映到园林绿化上,重视继承和发扬前人文化,塑造新的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给绿化景观赋予人文的思想,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下,城市就有了灵魂,有了活力,有了生气,也就具有了鲜明的城市形象,因而能够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

2 城市广场的类型与造景植物的选择广场的性质取决于广场在城市里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环境、活动的内容、相关主体建筑及其标志这3个大的方面。

而广场除了主要功能外,常兼有其他多种功能,这也是现代城市广场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的标志之一,但是广场的性质则由其主要功能决定。

鼓楼广场植物造景

鼓楼广场植物造景

广场植物造景实例分析——以鼓楼市民广场为例摘要:南京的鼓楼广场因为广场西南角上的鼓楼而得名。

它是南京市的主要城市广场之一,位于南京市中心,与新街口一起构成新街口—鼓楼商贸中心区。

现为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央路、北京东路、北京西路五条主干道和鼓楼街、天津街两条支干道的交会处,是市内重要的交通枢纽,属大型的交通广场。

关键词:现状城市广场植物造景生态景观文化现状分析:鼓楼市民广场是一个休闲广场同时市民休息、游玩、交流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貌和灵魂,展示了现代城市生活模式和社会文化内涵。

鼓楼市民广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的中心地段,东临北极阁广场,南靠北京东路,西面是鼓楼公园,北面为电信大厦,是南京第一个市民休闲广场,总面积27148 m,绿化面积16402 m 。

鼓楼市民广场经过分期的规划实施后,注重发挥广场的休闲性能,广场就是要给人一种娱乐休息的氛围。

周围建筑的围合以及广场的大树使其尺度非常亲切,绿化树种种类及绿化层次逐渐丰富,现布置的植物种类有30多种,其中乔木种类近一半,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接近1:1。

以下是一些鼓楼市民广场植物搭配的实例图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鼓楼市民广场一角高层乔木、中层小乔木和低层灌木以及地被之间搭配的形式。

樟树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花期5月,果期9-10月。

这张图上乔木便是以香樟为主的。

它二面与道路相邻,北侧为建筑物,在北侧移栽了一定数量的规格的乔木如广玉兰、银杏、香樟等来围合空间,广玉兰树姿雄伟壮丽,叶片大而光亮、花大洁白,花期5-6月,果期十月。

樟树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花期5月,果期9-10月。

银杏是园林绿化的珍贵树种,宜列植于甬道、广场和街道两侧作行道树,庇荫树或配置与庭园,大型建筑物四周,前庭入口处,花期4-5月,种子9-10月成熟。

南侧利用高大乔木如雪松、水杉等与道路相隔,雪松主干耸直,侧枝平展,姿态雄伟、优美,是世界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之一,与金钱松、日本金松、南洋杉、北美红杉合称为世界五大庭园名木最宜孤植于草坪中央、建筑前庭、广场中心或主要大建筑物的两旁及园门的入口等处。

洪山广场植物景观改造设计理念浅析

洪山广场植物景观改造设计理念浅析

洪山广场植物景观改造设计理念浅析武汉洪山广场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林威摘要:2005年是贯彻落实武汉市委、市政府“从植大绿到景观绿化、生态绿化”转变的一年。

洪山广场作为全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广场,其植物景观档次、品位在全市处于一流水平。

为更好地响应政府对城市园林绿化提出的指示精神,洪山广场植物景观改造工程于4月4日正式启动。

洪山广场坐落于武昌区中南路与中北路交汇处,地理位臵尤显重要,周边毗邻湖北省政府办公大楼,洪山体育馆、中国电信大楼、科教大厦、武汉市铁路局等组织机构分布于广场周围。

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载体,洪山广场自建成以来就扮演着“城市小森林”的角色。

随着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广场周边居民对公共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植物景观改造的必要性及遵循的原则自2000年草坪景观改造以来,广场植物景观凸现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东、西广场植物视角上分布不均衡。

从景观视角平衡上看,景观东重西轻;2、观赏草坪景观层次不丰富;3、广场周边大树未形成浓蔽的遮荫效果,景观舒适度不够。

本次植物景观改造,是在不破坏广场现有景观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对西广场及东广场部分景观节点进行局部范围内的改造。

改造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植物改造紧跟当前国内城市绿化发展的趋势,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把握国内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动态走向,使植物景观改造后2-3年内,景观设计水平仍能保持在全国前列;2、坚持广场“纪念、集会、休闲、娱乐”的功能定位,对增添的园林植物景观进行功能性完善和景观性提升。

利用植物造景,在不改变广场原有功能定位的前提下,采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用以构筑优美、和谐的植物立体景观层次,体现“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3、广场与周边植物景观整体改造一致性的原则。

将广场周边大树环绕景观与广场内植物景观改造统一设计,形成景观一致性的和谐统一;4、广场内植物改造多选用色叶性植物、鲜花或木本花卉,以丰富的植物季相变化、艳丽的花卉和大色块的组合图案来增加广场景观,满足四季有花的要求。

植物造景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例

植物造景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例

植物造景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例作者:彭佳佳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2期彭佳佳(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100144)摘要:植物空间营造是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北京玉渊潭公园主要园路、重要节点等种植设计的主要部分进行阐述分析,从设计理念、树种选择到种植手法,总结植物配置手法对空间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风景园林;玉渊潭;公园;种植设计;绿地空间植物作为公园环境的主体,是园林四大要素之一,与地形、山石、建筑一起营造公园空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形成各式的景观环境。

植物造景离不开植物配置,科学的植物配置就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因地制宜地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1]。

1 公园概况玉渊潭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南角,公园水面辽阔,水源充沛,经过多年建园形成了绿树浓荫的外轮廓,充满自然趣味,人工雕琢不多[2]。

玉渊潭受纳官厅、密云两大水库的来水,是京城西侧难得的一个自然风景区。

公园分为西部樱花园、北部引水湖景区、南部中山岛、东面的留春园。

全园植被丰富,利用植物与其他景观素材创造了多变的空间特色。

2 总体布局玉渊潭公园设有4 个入口,中部为中心水域,公园内以西湖岸为一主线路,沿途分布各色景点。

充分利用其空间的分割,来达到创造不同的观赏感受。

各个空间之间彼此分离,又由湖岸线连接为一体,彼此交织,相互衔接。

3 植物种植设计3.1 公园门区种植设计玉渊潭公园门区共有4个,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并展示园内精品,凸显入口特色。

南门与中华世纪坛相协调,门区内外形成相对开敞的空间,外广场中间铺设两段草坪,设石围合,视野开敞,两侧为草坪铺地,贴合人行道设置绿篱及花镜,远景种植高大乔木,在空间上遮挡周围景物,引导视线,花镜与秋色叶乔木颜色相衬,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东门入口比邻城市干道外,广场面积较小,主要为疏散人群,门区内侧较为狭长曲折,可以较好地隔离城市环境,银杏、金丝垂柳及樱花夹道,地被铺设蜿蜒曲折的花镜,创造了较为幽深宁静的景观环境。

城市道路绿化行道树造景及功能研究探析———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

城市道路绿化行道树造景及功能研究探析———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

城市道路绿化行道树造景及功能研究探析———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作者:崔桂华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12期近年来,随着国家园林城市的成功创建,东台市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突飞猛进、量质并举,尤其是道路绿化景观绿量、绿视率、绿韵效果俱佳,赋有地方韵味,为整个城市园林绿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深得市民和游客称道。

1 植物材料应用:优先选用适生乡土树种东台市城市建设立地条件特点明显,土壤类型界于堤东沙壤与堤西黏土之间,偏盐碱,地下水位较高,气候相对干燥寒冷。

适宜作为道路绿化的乡土树种不是很多,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组织技术力量,调查研究本地优良树种,尽量挖掘本地乡土树种。

在城市道路绿化上,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和耐盐碱、耐寒树种,乔木类行道树种有:法桐、银杏、栾树、重阳木、女贞、国槐、楝树、无患子、合欢、榉树、朴树等。

如望海路、广场路、经八路选用了法桐;东亭中路、西环路、滨河路选用了栾树;东进路、站前路、金海路选用了银杏,上述路段局部地段配植了香樟;东关路选用了女贞;对红兰路、范公路、东亭南路、城南经七路、庆丰路、振兴路、城南纬一路等分别选用了重阳木、国槐、合欢、楝树、无患子、榉树、朴树。

在行道树选择中以实用性为主,兼顾观赏性特点,东台市还结合本市自然条件,通过土壤改良、试种、选种、推广等途经进行行道树引种驯化,丰富道路绿化树种,如在高速接线段等道路中积极引种北美枫香等。

2 设计构思考虑:合理进行行道树植物配置2.1 突出品种多样性设置,丰富行道树植物种类根据道路构造形式和功能,合理配置行道树。

对于“两板三带”和“三板四带”的城市主干道,选用3~4 个树种丰富景观,如“两板三带”式的开发大道、东亭南路,中分带采用栾树、香樟、金合欢,人行道选用栾树作为行道树。

“三板四带”式的北海路、金海路、海陵北路、宁树路等,分车带采用较为浓密的香樟、广玉兰,两侧人行道分别选用银杏、香樟、国槐、女贞等作为行道树。

花卉与园林景观设计

花卉与园林景观设计

花卉与园林景观设计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们物质⽂化⽣活的⽇益丰富,⼈们的精神⽣活也有了更⾼的要求,对⽣活中美的追求也⽇益上升,对环境问题愈加被重视。

同时,对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植物作为园林设计的重要部分,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便逐渐成为加强现代各城市及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因素,园林花卉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个重要元素,具有鲜明的装饰性和可塑性,并且还具有着成景快、样式多、维护成本低等特点,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们的⽣活中,因⽽被⼴泛⽤于园林景观设计中,为创造⼈居美好环境发挥着愈来愈⼤的作⽤。

园林景观绿化植物包括⽊本和草本的观花、观叶或观果植物,以及适⽤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护植物与经济植物。

室内花卉装饰⽤的植物也属园林景观绿化植物。

园林景观绿化植物分为⽊本园林植物和草本园林植物两⼤类。

此外还包括蕨类、⽔⽣、仙⼈掌多浆类、⾷⾍类等植物种类。

植物种类相互之间有所重叠。

园林植物作为活体的材料,在⽣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季节性特⾊和兴盛、衰亡的⾃然规律,可以说赋予了设计师以活⼒。

因此如此丰富多彩的植物材料为营造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阔的施展空间,但对园林植物造景功能的整体把握和对各类植物景观功能的领会是营造植物景观的基础和前提,这就要求设计师具有很强的对季节性植物⽣长周期及特点的⾼度领会,这样才可以把植物⾃然的融⼊于设计理念上去。

园林景观中,花卉植物的选择是园林景观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花卉是⼤⾃然赐予我们的丰盛视觉礼物。

⼀年四季,它们花开不断,或浓妆、或淡抹,向⼈们展现着耀眼迷⼈的⾝姿。

通常在园林景观中,能看到的花卉景观设计主要有三种设计形式。

(1)花坛设计。

花坛⼀般多设于⼴场及建筑物的出⼊⼝道路的中央,两侧及周围等处。

花坛要求经常保持鲜艳的⾊彩和整齐的轮廓,因此多选⽤植物低矮、⽣产整齐、花期相对集中、株丛紧密⼆花⾊颜⾊(或观叶)的花卉种类来布置。

⼀、⼆年⽣花卉是布置花坛的主要材料,如美⼥樱、地被⽉季、万寿菊、三⾊堇等。

植物造景知识

植物造景知识
二、 园林植物各部分的姿态 1、 叶:基本:针形,披针形,椭圆形,卵形,圆形,三角形;特殊:银杏,鹅掌楸,琴 叶榕,槲树,龙舌兰,羊蹄甲等。 2、 花的形态美: 花的色彩美: 花相:花或者花序在树冠、枝条上的排列方式及其所表现的整体貌状称为花相。
独生花相,干生花相,线条花相,星散花相,团簇花相,覆被花相,密满花相。 3、 果实:奇、巨、丰。铜钱树,腊肠树,秤锤树,紫珠,佛手,杨桃,柚子,石榴等。 4、 枝干:酒瓶椰子树,紫薇,番石榴,龙桑,榕树,龟甲竹等。 三、 色叶植物 1、 春色叶:石楠,樟树,臭椿,垂柳。 2、 秋色叶:枫香,鸡爪槭,水杉,银杏,鹅掌楸,白蜡等。 3、 红花:樱花,石榴,合欢,牡丹,山茶,玫瑰,凌霄等。 4、 黄花:金缕梅,栾树,菊花,金盏菊,迎春,金桂等。 5、 蓝紫花:紫丁香,紫藤,绣球,蓝花楹,薰衣草,紫罗兰,紫菀等。 6、 白色:白定下,百慕大,日本樱花,海桐,百合,银莲花等。 四、 园林植物意境美 比德;比兴与象征;诗词歌颂;民间传说;园林题咏;光影色香声及四季变化 五、 不同植物营造的空间感 1、 粗质型:植物有强壮,刚健之感。空间有粗鲁,疏松,空旷,模糊之感。 2、 中质型:植物透光性较差,轮廓较明显。充当过渡成分,具有统一整体的能力。 3、 细质型:植物叶小而枝浓密,轮廓清晰,外观文雅密实。做背景可呈现出整齐,清晰
第四章 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
一、植物配置的原则 1、园林植物主要功能的确定 2、园林植物种间关系的处理 3、适用原则 4、美观原则 5、多样性原则 6、突出地域特点,注重地方特色
二、 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 1、孤植:在一个较为开旷的空间,远离其他景物种植一株乔木。 2、对植:将树形美观,体量相近的同一树种,以呼应之势种植在构图中轴线的两侧。 3、列植:树木呈带状的行列式种植,有单列,双列,多列等。 4、丛植:由二三株至一二十株同种或异种数目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组合在一起,使其林 冠线彼此密接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外轮廓线。 5、群植:成片种植同种或多种树木,常由二三十株以至数百株乔灌木组成,可分为单纯 树群和混交树群。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试题库111分析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试题库111分析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试题库第一章 绪论 填空题1 刘禹锡诗曰:“唯有 ( 牡丹 ) 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可作为唐代植物景观的一个特色。

2 园林造景一般可以分为规则, ( 混合式 ) 和自然式三种形式。

*选择题1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 B ) ** A 苑B 囿C 台D 亭2 阿房宫是什么朝代修建的园林 (C ) * A 秦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代3 艮岳是什么朝代修建的园林 (B ) **A 明代B 宋代C 唐代D 清代4 下面哪个不是私家园林( D ) ** A 拙政园 B 留园 C 避暑山庄 D 耦园5 下面哪个不是皇家园林( D ) ** A 颐和园 B 圆明园 C 避暑山庄 D 耦园 判断题 1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注重园林艺术原理,是与艺术相关的应用型学科,与科学无关。

(错) 2 元代大内御苑的布局模式是“一池三山”。

(对) ** 3 古埃及的园林风格是不规则式的。

(错) **4 意大利的台地园借助了地形的变化,是一种自然式的园林风格。

() **5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为规则式园林的代表。

() **6 英国风景式园林中园林的地位更重要,可以支配建筑。

() **7 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对) **第二章 园林植物观赏特性 填空题1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需要调动观赏者视觉、嗅觉、触觉、 6 园林植物五大观赏特性包括体量、姿态、色彩、气味和 11 一般来说,根据植物的体量可以将植物分成(乔木 )、灌木、藤本、花卉、草本和地被几个类型。

16 藤本植物根据攀援习性可以分为 ( 缠绕类 ) 、吸附类、卷须类和蔓生类四种类型。

** 20 草坪草根据其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分为冷季型草坪草和 ( 暖季型草坪草 )两种类型。

* 21 植物姿态包括有 (树形 )、叶形、花形、果形和枝干形态几个方面。

*26 常见树形有 ( 垂直向上型 )、水平展开型和无方向型三种类型。

* 29 树冠由 (一部分主干 )、主枝、侧枝和叶幕组成。

浅谈植物造景在太原市汾河公园的应用

浅谈植物造景在太原市汾河公园的应用
如全园里国槐的广泛种植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国槐、栾 树、丁香、月季、刺槐、矮牵牛、菊花等在汾河公园的大面积种植
适应了自然生长条件,做到了适地适树的要求,充分地体现了植 被文化和地方特色。 1.6 色块的运用
色块在汾河公园的大量运用,有大面积的以图案形式配置, 主要以胶东卫矛、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等来配置,增添景观效果。 还有与乔木、花灌木、草、地被植物相结合的色块,主要用于衬托 整体的景观特色。垂柳、金银木、丁香搭配种植色块由小叶黄杨、 金叶女贞、紫叶小檗,使景观效果更加突出。 1.7 运用园林植物营造特色手法
Friend ofS cience A m ateurs
2012年04月
浅谈植物造景在太原市汾河公园的应用
周丽萍
(太原市园林局火车站游园管理处,山西 太原 030012)
摘 要: 文章从太原市汾河公园植物配置的调查与分析出发,论述了植物造景的概念及 其表现形式、配置方式,得出了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应注重体现植物造景的时空序列与其自 然美、意境创作的表现,并注重与其他园林要素的结合,从而创作出富有特色的园林景观。 关键词: 园林植物;造景艺术;自然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8136(2012)12- 0137- 02
2汾河东岸汾水阁联廊汾河水场超越时空生命之源日台七亭渡口画廊乐坛景观桥迎客亭三结束语汾河景区从规划到施工建设积极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围绕人城市生态文化的主题把河道治理环境保护城市绿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保持了城市滨河区良好的自然生态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科学之友
- 137-
专题研究
周丽萍:浅谈植物造景在太原市汾河公园的应用
次要园路及园林小路也以条石或步石铺于草地中,路旁乔 木不宜超过 3 种,可与石块、亭、廊等结合造景,从而达到独具特 色的景观效果。 2.2 植物造景对山石水体的作用

广场植物造景及景观小品实例分析

广场植物造景及景观小品实例分析

广场植物造景及景观小品实例分析——以鼓楼广场为例简介: 鼓楼广场属于市民集会广场,供市民集会、庆典、休息等活动使用,是南京市的主要城市广场之一,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貌和灵魂,展示了现代城市生活模式和社会文化内涵。

鼓楼广场的魅力在于植物与景观小品能够较好结合广场环境,发挥广场的休闲性能,给人一种轻松的氛围。

环境分析:鼓楼中心广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的中心地段,东临北极阁广场,南靠北京东路,西面是鼓楼公园,北面为电信大厦,是南京第一个市民休闲广场,总面积27148 m,绿化面积16402 m。

周围建筑的围合以及植物绿化考虑季相使其别具风味,绿化树种种类及绿化层次逐渐丰富,也给广场带来生机和活力。

广场以中央喷泉水池为中心,半圆形为主要设计元素,形成东西走向的的主轴线。

东面为硬质铺装地带,是游客的主要活动区域,广场尽头由卵石砌健身小路、伞状花架和花钵,草坪勾勒出绚丽的花瓣图案。

西侧为大面积绿化草坪,在树林从中设置石凳,供游客休息,广场也因此更加富有画面感。

一、植物造景篇1.(1)植物种类:棕榈和金丝桃(2)分析:优点:植物多注意层次感,棕榈与金丝桃上下两个层次,比较清晰。

缺点:没有注意养护使得棕榈不同区域生长不良。

可以在花期时将棕榈的花减掉,每年定时剥掉棕榈树干上的枯枝。

2.(1)植物种类:从下往上依次为:草坪,毛鹃,矮生紫薇,紫叶李和桂花,香樟,银杏(2)分析:优点:选用新型植物矮生紫薇,由于它的株型较小,适宜做自然色块,在夏秋季开花,用在这里增加了色彩和层次感。

在该配置中层次清晰,植物种类丰富。

缺点:在该植物配置中桂花为球形,后面最好搭配云片型高大乔木(银杏,榉树),香樟为密叶型植物,挡住了后面的银杏,同时与前面桂花层次感区分不强应该除去,也还可在桂花前面搭配红枫,体现形状的变化。

3.(1)植物种类:从下往上为:沿阶草,红叶石楠,红花檵木(2)分析:优点:这样的植物配置线条感有着强烈的对比,沿阶草种在最下端,很好的遮住了红叶石楠杂乱无章的枝条,起到了遮丑的作用。

市政园林常用植物图表

市政园林常用植物图表

CLOSE X中东蜜枣产于中东地区。

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植物,能在其它植物几乎不能生存的环境中旺盛生长,主要以深厚的冲积粘质土为宜,含盐土壤对生长有益,耐寒性极高。

最低生存记录-5度。

用途:可孤植作景观材料或列植,也可三五株群植造景,是街道绿化、城市广场造景的常用树种。

蒲桃树冠丰满浓郁,花叶果均可观赏,可作庭荫树和故堤、防风树用。

果实的可食用率高达80%以上,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果味酸甜多汁,具有特殊的玫瑰香气,颇受人们欢迎。

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利用这种独特的香气,与其他原料制成果膏、蜜饯或果酱。

果汁经过发酵后,还可酿制高级饮料。

8厘米,苞片密,覆瓦状排列,每苞腋内有一雄花,雄蕊3 ~ 7;雌花序因分枝极缩短,仅有1〜4能孕苞片而似穗状,长2〜3.5厘米,每苞片腋内生一雌花,子房有2细长鲜红色花柱枝。

核果椭圆形,略压扁, 熟时红色,外面有乳头状凸起,外果皮肉质,多汁液及树脂。

铁冬青为常绿灌木或乔木,花后果由黄转红,秋后红果累累,十分可爱。

铁冬青树叶厚而密,湖边或开阔地种植此树,能形成阴蔽的环境,又能产生多层次丰富景色的效果,是理想的园林观赏树种。

有火烧叶子,不燃烧会形成黑色圆圈,故可做防火树种。

大腹木棉(拉丁名:Ceiba in sig nis ),木棉科,异木棉属,落叶大乔木。

原产南美。

树冠伞形,叶色青翠,成年树树干呈酒瓶状;冬季盛花期满树姹紫,秀色照人,是庭院绿化和美化的高级树种。

大腹木棉树干直立,主干有突刺,树冠层呈伞形,叶色青翠,成年树树干呈酒瓶状,冬季盛花期满树姹紫,秀色照人,是优良的观花乔木,是庭院绿化和美化的高级树种。

也可作为高级行道树。

凤凰树树冠高大,花期花红叶绿,满树如火,富丽堂皇,由于“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故取名凤凰木。

是著名的热带观赏树种。

凤凰木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的国树、中国广东汕头市的市花、福建厦门市、台湾台南市、四川攀枝花市的市树。

在我国南方城市的植物园和公园栽种颇盛,作为观赏树或行道树。

植物造景案例分析

植物造景案例分析

在当时,场地附近
场地位于这座中国东
的大多数河流都依赖
部沿海古城的母亲河—
混凝土做驳岸,作为
—永宁江东岸。
防洪战略的一部分。
2021/6/3
这个项目主要是为发展一种设计理念: 在为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游憩地的同时, 提供另一种生态防洪和雨水管理系统, 漂浮的花园由此应运而生。
32
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一部分,大多数河流都成了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 河道。
58
公园中的美术馆,引借远山的风景
2021/6/3
59
1.保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停止河道渠化工程 生态设计的理念,并通过行政途径停止了“水利工程”。接
着,进行了流域的洪水过程分析,得出洪水过程的景观安全格 局,提出通过建立流域的湿地系统,来与洪水为友,把洪水作 为资源而不是敌人
28
2021/6/3
29
五、高风亮节
房屋一侧片植竹林,林下植兰,叶姿飘逸,清香淡雅,
绿叶幽茂,柔条独秀,既无娇弱之态,又无媚俗之意,再配上置石,意境何
其高雅
2021/6/3
30
2
生态修复景观案例
2021/6/3
31
洪水为友:漂浮的花园——浙江黄岩永宁公园
2002年7月 ,台州政府邀请土人设计一个21公顷的公园
由于长期抵抗海盗入侵,武术成为了这一地区的另一项文化遗 产,滨水区内设置了红色柱阵,能够巧妙地让当地人铭记那些历史 和故事。洪水时,这些柱阵允许洪水通过。
每个景观盒前的岩石上,都题写了一首解说诗,讲述景观盒所 要讲述的故事和意义。景观盒在大尺度景观中创造了人性尺度,实 现“大中见小”的效果。
2021/6/3
2021/6/3
27

浅谈西安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设计应用

浅谈西安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设计应用

浅谈西安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设计应用摘要:为了更好地在城市公园中运用植物造景的方法,帮助公园景观更加和谐美丽,发挥城市影响力。

本文以西安市为背景,莲湖公园为案例调查分析了其实际情况,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优化植物造景的方法,实现了西安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良好应用。

关键词:城市公园;植物造景;应用;设计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化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够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和营造城市景观。

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工程的基础,联系植物和园艺建筑,形成多样统一的园林艺术景观,表现出当地的人文特色,发挥其城市影响力。

本文针对西安城区内公园进行研究,选择典型的莲湖公园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其植物造景的实际问题,给出相应设计建议,希望能营造出西安市特色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景观。

1.西安市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概况1.1西安市自然地理环境及植物多样性西安市处在黄河流域中段关中盆地,有“八水绕长安”的形容。

气候为东南沿海湿润气候结合西北内陆干旱气候。

野生植物丰富,土地差异明显。

作为十三朝古都,具有很深的历史底蕴。

查阅西安当地环境条件和各种绿地资料,得知西安市植物资源丰富。

有超过130科690属2180多种野生植物。

其中有许多被叫做古代活化石的植物,比如连香树等。

西安市绿化植物资源中常用草本有30科61属90种。

其中陆生宿根草本花卉一般有鸢尾、翁尾、萱草、郁金香、沿阶草、山麦冬、芍药等。

基调树种有:独杆石楠、国槐、银杏、白皮松、悬铃木五种[1]。

植物的观赏性指的是植物利用其不同于其他植物的独特性质来吸引游人视线,西安四季分明,要结合观叶、观花、观果树木考虑。

根据西安市季节气候条件,人们四季需求不同,夏季炎热公园需要遮荫纳凉,冬季寒冷需要户外通透取暖。

这就需要按照不同的植物材料选择,比如夏季阔叶乔木形成荫蔽,冬季落叶植物营造空间通透[2]。

1.2西安城市公园的基本情况城市公园是集合人群行为需要,进行生理、心理需求互动,有文化性、传承性、生态性的组合,公园一般有丰富的基础设施与形成景观系统的公共绿地。

街道绿地

街道绿地

城市街旁绿地因布局形式灵活、设计手法多样、景观特色鲜明,尤如城市的一张“名片”,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本文从街旁绿地的定义与功能说起,提出街旁绿地的规划设计要坚持“景观营造为先导,生态设计与功能服务并举” 的指导思想。

即:在景观营造上,融入历史文化为内涵的素材,体现地方风格,反映城市风貌;在生态设计上,合理应用植物的生态学特性,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在满足使用功能上,通过配置方式、构图形式,体现“以人为本” 的理念。

最后还提出两点思考,目的在于唤起人们都来关注、重视和投资街旁绿地。

关键词:街旁绿地;景观营造;生态设计;功能服务;规划设计1街旁绿地的定义街旁绿地是指临街建筑和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典型的“点”上绿地,其满足居民游憩的服务半径一般在500m范围之内;其布局形式灵活,不拘一格,设计手法多样,可因地制宜,因势而造;其面积可大可小,小的几百平米,大的可达1公顷以上,可发展为广场绿地,甚至成为街头游园。

2街旁绿地的功能2.1美化城市、装饰城市、宣传城市的作用城市街旁绿地一般处在重要的交通节点上,是人流、物流较为集中的场地,常为敞开形式,即使有围护,其通透性强,给过往的行人带来较强烈的视觉刺激,最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可作城市的“名片”,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此外,街旁绿地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具有自然和艺术的双重生命力,较之雕塑、建筑小品,街旁绿地更富有生机活力;较之封闭式园林,它更有共享性和亲和性,因此,起到了美化城市、装饰城市的作用。

2.2作为城市公园、居住区小游园的一个补充,弥补城区绿地分布不均匀的不足由于城市用地日趋紧张,欲在建成区内开辟大面积、多功能的公园,可能性较小,而街旁绿地能充分利用城市零星空地见缝插绿。

占地面积小、投资小、见效快、实施可行性大,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绿地面积,有效地防止城市“见缝插针”建房,改变了市容市貌中的脏乱差现象;又可相对降低建筑密度,有利于城市生态平衡,提高居民生活居住的环境质量。

论城市广场园林植物景观营造

论城市广场园林植物景观营造

论城市广场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牛大平(泌阳县林业局,河南驻马店463700)完美的植物景观营造,既是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满足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本文从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营造功能、美学功能和造景植物选择等方面进行阐述。

城市广场;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和生长的变化而不停地改变其色彩、质地、叶丛密度以及树冠形状等。

这些特性都使得绿化植物在承担物质功能的同时,更加富于自然的意味。

2园林植物的营造功能(1)广场上植物就像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或围墙一样,具有建造功能,包括限制空间、障景作用、控制广场空间的私密性,以及形成空间序列和视线序列等。

(2)构成空间在地平面上,不同高度和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或矮灌木,虽然不具有实体的实现障碍,却暗示了空间的边界和空间范围的不同。

在垂直面上,树干如同伫立于广场中的柱子,以暗示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实体来限制着空间。

(3)植物的叶丛是影响广场空间围合感的另一个因素。

叶丛越浓密、体积越大,其围合感越强烈;而落叶植物的封闭程度则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可以构成开敞空间;高灌木与地被植物搭配则可形成半开敞空间;而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可构成一种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它的枝叶犹如广场的天花板,影响着垂直面上的尺度;“绿色走廊”就是由道路两侧的行道树树冠交错遮荫而形成;而多种植物造景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山水———植物、建筑———植物、街道———植物等综合景观,实现园林景观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效果,尤其在城市广场景观产生的效果更为显著。

园林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造景

花境(境边花坛 ):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长带状花卉应用形式。

花台:在高于地面的空心台座(一般高40~100cm)中填土或人工基质并栽植观赏植物,称为花台。

花池:以山石-砖-瓦-原木或其他材料直接在地面上围成具有一定外形轮廓的种植地块,主要布置园林草花。

停车视距:是行车视距的一种,指机动车辆在行进过程中,突然遇到前方路上行人或坑洞等障碍物,不能绕越且需要及时在障碍物前停车时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中心岛:中心岛是设置在交叉口中央,用来组织左转弯车辆交通和分隔对向车流的交通岛,俗称转盘。

一般多用圆形,也有椭圆形、卵形、圆角方形和菱形等。

林荫道:指与道路平行并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称带状街头休息绿地。

城市步行街的概念:城市步行街,就是使人们在不受汽车与其他交通工具干扰和危害的情况下,可以经常性或暂时性地、自由而愉快地活动在充满自然性、景观性和其他设施的街道中。

城市步行街的类别:(1)商业步行街,(2)游憩步行街城市广场的概念、类型:城市广场是:“以城市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道路为纽带,由建筑、道路、植物、水体、地形等围合而成的城市开敞空间,再经过艺术加工成多景观、多效益以及多功能的社会生活场所”。

市政广场、纪念性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文化广场、休闲广场……组团绿地: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林冠线:植物群落配置后的立体轮廓线,要与水景的风格相协调。

林缘线:绘制地图的时候植物、树木带等的边缘透景线:在树木或其他物体中间保留的可透视远方景物的空间。

1.花坛主要有哪些类型?各自的概念、特点(花丛花坛、模纹花坛);花坛设计的基本内容。

类型:1. 按坛面花纹图案-花材分类:(1)花丛花坛(2)模纹花坛(3)造型花坛;(4)造景花坛。

2. 按空间位置分类:平面花坛。

斜面花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
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 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 花色鲜艳、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 干; (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 枝叶无不良气味; (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 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物的选择
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 种至关重要,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如棣棠等。
草本花卉的选择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搭配,合理配 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
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
行道树绿带
指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的绿带。其功能主要为 行人蔽荫,同时能起到美化街道、降尘、降噪减少污染的作用。 首先选择合适的树种,选择行道树树种的一般标准为:树冠冠 幅大、枝叶密;抗性强(耐贫瘠土壤、耐寒、耐旱);寿命长; 深根性;病虫害少;耐修剪;落果少或者没有飞絮;发芽早, 落叶晚。能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道路特征。目前行道树的 配植已逐渐注意乔灌草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 乔灌木与地被、草皮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 合结构。
城市环城快速路的植物配置 通过绿地连续性种植或树木高度位置的变化来预示或预告
道 路 绿 化 用 地 的 组 成
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
4.城市道路绿化的设计原则 道路绿化设计应统筹考虑道路的功能性质、人行与车辆交通 的安全要求、景观的艺术性、道路环境条件与植物生长的要 求、绿化与道路工程设施的相互影响、绿化建设的经济性等 因素,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明确定位,满足功能 保障安全,保护环境 适地适树,相伴相生 艺术构图,营造特色 远近结合,协调关系
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
2.我国城市绿化史 据史料记载,我国于公元前 5 世纪的周朝就在首都至洛阳 的街道旁种植列树供来往行人在树荫下休息;公元前 200 年汉代长安城的道路两旁均植茂密行道树组成完整构图; 水湿的建康 (今南京) 有“垂柳荫御沟 ” 的风景等。中 国古代的道路在满足征战、防卫、 交往和通商的需要之外 还有权势象征之意,如秦朝的“驰道”宽 82.95m,中间天 子道路宽 7.29m, 体现“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 重威德”的思想。
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
3.道路绿化的功能 生态保护功能 遮荫、净化空气、降低噪声、调节改善道路 环境小气候、保护路面、稳固路基 交通辅助功能 防眩作用、美化环境,减轻视觉疲劳、标识 作用、交通组织 景观组织功能 道路绿化植物和道路构成景观、衬托城市建 筑、对周围环境进行空间分割和景观组织、遮蔽及临 时装饰 美化 文化隐喻功能 表现城市地域文化特征、以乡土植造个性城 市植物配置形象
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首先应考虑交通安全,有效协助组织 人流集散,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 中的作用。常用的城市道路绿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
一板二带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 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 树的遮荫效果较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 的交通管理。 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 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 生态效益较显著,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绿化。 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 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 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 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 盾。
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
环境因子结构图
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
5.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适路适树,因地制宜 地带性植物与引进植物相结合 近期效果与长期效益相结合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是一门综合艺术,种植配置设计得当,不 仅给人以愉快的美感,同时也能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所 以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考虑城市道路的环境特点,立地条件, 规划设计要求以及植物的形态、色彩、风韵等多方面的因素, 精心组织,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和观赏效果, 创造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
(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 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 30度,叶片 紧密,有浓荫; (5) 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 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 (6) 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 力; (7) 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 太缓慢。
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
灌木的选择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 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 下几方面: (1) 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 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2) 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 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3) 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道路和广场的植物造景
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
1.道路绿化的概念 道路绿化--指经过科学、合理、艺术的设 计,在各种不同性质、等级和类别 道路的绿地上栽植植物,达到改善 环境、辅助交通组织、美化环境景 观、创造宜人活动空间的目的,发 挥道路的综合功能的活动。按《城 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分类,道路绿 地属附属绿地中的道路绿地,是指道 路和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道路 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 车场绿地等。
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
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 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 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 约用地。 其它形式。按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地 设置绿带,如山坡、水道的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