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心理分析

合集下载

犯罪心理学案例

犯罪心理学案例

犯罪心理学案例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析犯罪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的学科,对于犯罪案件的研究和解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犯罪心理学家可以揭示犯罪的心理机制,为犯罪预防和心理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个犯罪心理学案例,展示犯罪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描述:该案例发生在某个城市的一座小区,一名年仅16岁的少年小明被控杀害了自己的邻居。

小明与被害人家庭没有什么矛盾和纠纷,因此警方和社区居民们纷纷感到十分震惊和困惑。

为了解开这个奇怪的谜团,犯罪心理学家对小明进行了深入的心理分析。

案例分析:1. 犯罪动机首先,犯罪心理学家从犯罪动机入手。

在与小明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小明透露出自己曾遭受过虐待的经历。

这种虐待背景对小明的心理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造成了他对他人的愤怒和仇恨情绪的积累。

而被害人是小明心理上的替代者,他将对被害人的攻击视为对虐待者的复仇。

2. 情绪反应其次,犯罪心理学家研究了小明的情绪反应。

根据调查和分析,小明表现出了极度的情绪不稳定和缺乏自控能力。

他的愤怒情绪常常无法得到适当的发泄,积累到了一个临界点,最终爆发成了犯罪行为。

3. 社会影响此外,犯罪心理学家还考察了小明在社会环境中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小明在之前的生活中长期受到了暴力和犯罪的负面影响,他身边的亲友圈和社区环境中存在着各种问题,正常发展的成长环境对他的心理健康和道德观念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4. 认知能力最后,犯罪心理学家关注了小明的认知能力。

通过测试和观察,发现小明在解决问题和处理复杂情境时缺乏适应性思维和决策能力,这导致他经常陷入困惑和冲突之中,难以做出理智的选择。

分析结论与对策:在整个案件分析的基础上,犯罪心理学家对于小明的情况提出了以下结论和对策:1. 心理疏导和治疗针对小明的虐待背景和愤怒情绪问题,犯罪心理学家建议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交流和辅导,小明可以逐渐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减少他对他人进行暴力行为的可能性。

药家鑫事假犯罪心理学分析

药家鑫事假犯罪心理学分析

案件详情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被告人药家鑫驾驶红色雪佛兰小轿车从西安长安送完女朋友返回西安,当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外西北角学府大道时,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张妙,后药家鑫下车查瞧,发现张妙倒地呻吟,因怕张妙瞧到她的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之恶念,遂转身从车内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对倒地的被害人张妙连捅数刀,致张妙当场死亡。

杀人后,被告人药家鑫驾车逃离现场,当车行至郭杜十字时再次将两情侣撞伤,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

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

经法医鉴定:死者张妙系胸部锐器刺创致主动脉、上腔静脉破裂大出血而死亡。

死者张妙26岁,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待在家中,2006年出嫁到同乡宫子村,2008年6月,张妙生下一个儿子,如今已经两岁半。

[1]据张平选回忆,2010年10月21日凌晨3 时许, 她听见大门外有人敲了好长时间的门, 黑暗里听见就是堂侄张凯的声音。

打开门,堂侄张凯告诉她, 一块去大学城附近一条马路上。

等赶到现场,张平选发现, 几十个人将马路中央团团围住,现场有一大摊血,血泊中,张平选老远瞧见了女儿躺在地上。

民警表示:人已经不在了,只不过不就是被撞死的,因为在死者身上,法医发现了多处刀伤, 死者就是被刀子捅死的。

29岁的男子王辉就是张妙之夫。

据王辉讲这段时间,她几乎什么心思都没有,每天就就是辗转于派出所与长安分局等各部门。

“我只想着尽快为死去的妻子讨个说法, 至于以后的日子,我想都不敢想, 两岁半的娃丢给我,咋办呀”。

让王辉觉得纠结的原因有两个,一就是妻子遭遇车祸之后,为何又被人捅了8刀。

二就是,从事发至今已经一个多月了,妻子仍旧躺在太平间,无法下葬。

经王辉打听得知,妻子左手上有三道划痕,前胸有一道刺穿伤,后背中四刀。

案件已经到了检察院,警方告诉王辉嫌疑人已被批捕, 家属也可将受害者下葬了。

将来待法院开庭审理,家属可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诉求。

人的心理解析犯罪心理学家观点的阐述与心理痕迹分析解读

人的心理解析犯罪心理学家观点的阐述与心理痕迹分析解读

人的心理解析犯罪心理学家观点的阐述与心理痕迹分析解读【人的心理解析:犯罪心理学家观点的阐述与心理痕迹分析解读】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罪行为及犯罪者心理状态的学科,通过深入分析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揭示犯罪背后的心理动机和心理痕迹。

在现代法医学和刑侦工作中,犯罪心理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心理学家的观点出发,对人的心理进行解析,并探讨心理痕迹分析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

一、犯罪心理学家观点的阐述犯罪心理学家对犯罪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试图解析他们的思考模式、心理动机以及犯罪行为的原因。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人基因遗传、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等。

首先,个人的基因遗传对于人的心理特征起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犯罪行为可能与个体在基因上存在的缺陷或异常相关。

例如,个体存在一些与冲动控制、情绪管理相关的基因变异,可能增加其对冲动犯罪的倾向。

其次,家庭环境在形塑个体的心理特征中起到重要作用。

儿童时期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对个体的心理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家庭不稳定、父母管教方式不当、暴力环境等因素会增加个体犯罪的可能性。

最后,社会文化也对个体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塑造了个体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例如,社会存在一些推崇暴力解决问题的文化习俗,可能导致个体在冲突中选择暴力犯罪的方式。

二、心理痕迹分析解读心理痕迹分析是犯罪心理学家在犯罪侦查中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分析犯罪者在犯罪过程中的心理痕迹,可以帮助警方迅速定位犯罪嫌疑人,并对其心理特征进行解读。

心理痕迹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

首先,通过对犯罪现场的分析,心理学家可以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作案动机。

例如,在凶杀案的现场,犯罪心理学家可以根据作案手段和遗留的线索,推测犯罪者可能存在的某些心理问题,如仇恨、嫉妒等。

其次,心理痕迹分析还可以揭示犯罪者的心理行为模式。

通过对不同案件的比对和分析,心理学家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重复模式,预测犯罪者的下一步行动,并给予警方相关建议和引导。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2)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2)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引言犯罪心理学是通过对犯罪分子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来理解和预测犯罪行为的学科。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犯罪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帮助警方、法庭和心理学家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以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为题,介绍一宗真实的案例,并对犯罪分子的心理进行分析。

案例背景案例发生在某个小城市,一名年轻女性被发现被谋杀在自己家中。

她的尸体被发现在浴室里,她的遗体显示出明显的暴力痕迹。

她的同事称她是个性格开朗、外向的人,没有任何仇恨或纠纷的记录。

案件分析首先,通过对案件现场的勘查可以发现一些案件的特征。

浴室是一处犯罪现场经常被使用的地方,由于这里面有水,可以很方便的清理血迹,这可能是犯罪分子选择该处作案的原因之一。

其次,对于一名年轻女性的谋杀案,通常由非犯罪者所犯,这是因为女性通常比男性体力较弱,相对较容易受到攻击。

因此,犯罪嫌疑人可能是一个外貌普通、体力较强的男性。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对案件动机的分析来寻找犯罪分子的心理特征。

据说,被害人是一个开朗、外向的人,她在社交圈子中很活跃,并且没有任何仇恨或纠纷的记录。

这一切都使得案件的动机更加模糊不清。

通常,犯罪嫌疑人会有一些对被害人产生愤怒、敌意等负面情绪的原因。

但是目前的调查情况并未发现这类证据,这可能是犯罪嫌疑人隐藏了真实的动机。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警方还发现凶手在逃离现场后,曾在周围一处男性居民的前花园留下了一对手套。

这些手套经过DNA鉴定,得出是属于一名男性嫌疑人的。

手套的存在表明犯罪分子可能是一个有备而来的计划者,他遗留手套可能是故意犯罪的一种手法。

这种行为可能与犯罪分子的心理有关。

犯罪分子的心理分析通过对案件的分析和调查,我们可以得出犯罪分子可能具备以下心理特征:1.冷酷无情 - 犯罪嫌疑人在谋杀中表现出了冷酷无情的态度,因为他选择了一个泡沫区域作为作案地点,这样可以更容易地清理现场,以避免被发现。

2.计划性强 - 犯罪分子留下手套的行为表明他是一个有备而来的计划者。

浅析犯罪与被害的互动关系

浅析犯罪与被害的互动关系

用实证主义分析犯罪与被害的关系-----浅析被害人犯罪者的互动(一)研究犯罪的实证主义19世纪后半期,开始利用实证主义方法进行犯罪学研究的一些学者及其理论学说,构成了犯罪学实证学派。

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主要代表人物还有意大利犯罪学家菲利等人。

实证主义认为,一切关于事实的知识都必须以经验的实证材料为依据,只有以观察和经验为证的知识,才是可靠和科学的知识。

实证犯罪学派的基本观点有:排斥犯罪和刑事诉讼、排斥自由意志、排斥刑罚而要求矫正代替刑罚、排斥对刑罚的研究,而用心理学和医学学来代替。

这个学派将犯罪学的研究重点从犯罪行为转向犯罪人,从而开始了科学的探索讨论犯罪原因的时代。

犯罪学上的实证主义由生理实证主义、心理实证主义和社会实证主义三者构成。

1、生理实证主义:被认为是犯罪学之父的一个19世纪末的监狱医生切萨雷·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

他是生理实证主义的主要奠基者。

他坚持以经验证据来审视犯罪,并建议用观察一些物理特征--诸如颧骨、发线等--如果有返回尼安德特人的返祖现象,则标示着犯罪的可能。

这种进路可能受着骨相学(Phrenology)或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影响。

这理论已经被后来针对基因特征及营养摄取对犯罪的研究所取替。

龙勃罗梭的学生恩里科·菲利(Enrico Ferri)相信社会与及生理都在犯罪行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他相信罪犯不需要为其罪行负责,因为犯罪的原因并不是他们所能控制的。

但因为龙勃罗梭的研究缺乏实验对照组,故此未能在学界中取得认受。

2、心理实证主义: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Hans Eysenck,1964-1977),认为个性和神经机能更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犯罪学研究。

他为犯罪行为设定了类似克列莱(Hervey M. Cleckley)及Robert Hare界定的社交退缩(Pychopathic)的标准。

他的模型则借鉴于关于儿童社会化的理论。

人心理解密犯罪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与心理分析

人心理解密犯罪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与心理分析

人心理解密犯罪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与心理分析犯罪心理学家是一类专门研究犯罪心理及其原因的心理学家。

他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犯罪者的心理分析和研究来揭示犯罪背后的心理动机与机制。

本文将从犯罪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和心理分析两方面来揭示人心理对犯罪行为的理解。

一、犯罪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犯罪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犯罪行为是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

以下是犯罪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得出的几个重要结论:1. 背景因素的影响犯罪行为往往与个体的背景因素密切相关。

社会经济地位低、教育程度低、家庭环境不良等因素容易增加个体的犯罪倾向。

犯罪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这些因素的影响,为预防和干预犯罪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 心理因素的作用犯罪心理学家发现,心理因素在犯罪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自我控制能力低、冲动性强、人际交往困难等心理特征往往与犯罪行为密切相关。

此外,心理上的刺激与欲望、嫉妒、愤怒等情绪也可能引发犯罪行为。

3. 社会影响力的作用犯罪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社会因素对犯罪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压力、同伴影响、媒体暴力等因素都可能成为犯罪行为的诱因。

对于一些易受影响的个体来说,社会舆论和社会期望对其犯罪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二、犯罪心理学家的心理分析心理分析是犯罪心理学家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犯罪背后心理动机进行剖析和解读的过程。

在心理分析中,犯罪心理学家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犯罪动机的分析心理学家通过分析犯罪者的动机来理解其犯罪行为。

在研究中,一些典型的犯罪动机被确定,如金钱、权力、复仇、满足欲望等。

心理学家试图揭示犯罪动机背后的心理需求和问题。

2. 犯罪心理的解读心理学家通过对犯罪者心理的深入解读来阐明犯罪背后的心理机制。

他们探索犯罪者的思维方式、情绪体验、认知失调等方面,以期了解他们的心理构成及其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3. 犯罪模式的判别心理学家通过分析大量犯罪案例,总结出一些典型的犯罪模式。

研究犯罪模式有助于研究者将他人的思维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投射于犯罪者身上,从而更好地理解犯罪背后的心理来源。

白银案犯罪心理分析

白银案犯罪心理分析

分析一、行为特征层面:犯罪行为表现出系列作案的特征,侵害的对象与作案的手段方式较为固定而刻板:对象的特定化,多为二十多岁的单独活动的年轻女性,在选择对象时也可能还存在着其它的特征,如,体貌特征(相貌、服装、发式,行为特点与生活方式等等),这些对象的特征很可能与行为人早期遭受心理创伤有很大的关系,这些特征触发了犯罪人的极端仇恨感;行为模式上呈现虐待、杀害、奸尸或虐待、强奸、杀害的固定模式。

作案极为残忍,在虐待、强奸、杀害后,切割被害人的身体的部分皮肉或器官。

对于切割取走的身体部分,一是出于对女性极端的仇恨,在杀害之后,还要破坏其身体,还要取走她们的身体器官,以宣泄他内心的忿恨。

二是犯罪行为人把这些身体器官作为自我变态心理满足的战利品而收藏(如是,医学知识),三是犯罪行为人有吃人的变态癖好(食人魔)。

犯罪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表现为犯罪行为的周密的计划性与间隔性(犯罪的成功性很高,至今没有生还的被害人);虽然连续作案,但在犯罪的时间间隔上,不是固定的,(6—4-1988-2-1)。

这充分说明了犯罪行为人的精神控制力与智能较好,以达到反侦察的目的。

从这些犯罪行为的特点来看,显然,这是变态心理导致的疯狂犯罪,犯罪人涉及两种变态心理现象:性变态与人格障碍。

色情狂—性变态中的虐待狂;杀人狂—人格障碍中的精神病态(也称悖德狂)。

是两种典型心理变态的相结合。

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色情杀人狂。

二、动机层面:性变态是指性行为的对象、方式与目的的严重偏离;虐待狂,就是性方式的变态之一。

行为人通过虐待性对象使其肉体上产生剧烈的痛苦而达到性欲的替代满足与快乐的体验。

严重的就从虐待发展成为“杀人狂”。

本案的犯罪行为人正是通过残忍的性虐待甚至凶杀而不断地满足自己的欲望。

被害人越痛苦,犯罪人就越到心理满足。

也就是说,其犯罪动机是一种原始的本能(性本能与破坏本能)动机。

另一方面,性行为的目的的变态,脱离了性行为本来的意义(性满足),而是通过性虐待来替代性发泄内心存在对某些女性的极端仇恨。

心理迷局警方如何剖析连环劫案的犯罪心理与动机的心理分析

心理迷局警方如何剖析连环劫案的犯罪心理与动机的心理分析

心理迷局警方如何剖析连环劫案的犯罪心理与动机的心理分析心理迷局:警方如何剖析连环劫案的犯罪心理与动机的心理分析近年来,社会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其中连环劫案备受关注。

警方在破案过程中,需要通过深入剖析犯罪心理与动机,以期揭开案件的迷局。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连环劫案中的应用,以及警方如何进行犯罪心理分析和动机推理。

一、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心理分析是对犯罪嫌疑人心理状态、特点和行为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

警方通过系统收集嫌疑人的案发前后行为、言行举止以及个人资料等信息,结合心理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解读和分析。

1. 行为分析在犯罪心理分析中,行为分析是关键一环。

警方通过案发现场的痕迹、可疑物品和嫌疑人的行为方式等信息,推断出嫌疑人的行为特点。

例如,连环劫案中的犯罪嫌疑人可能具有强烈的控制欲和冷静的思考能力,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多起案件。

2. 个性特点分析个性特点是犯罪心理分析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警方通过对嫌疑人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和心理素质等进行调查,分析嫌疑人的个性特点。

例如,连环劫案中嫌疑人可能是具有攻击性和冷漠情感的个体,对社会存在强烈的不满和仇恨心理。

3. 心理状态分析心理状态是犯罪心理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警方通过对嫌疑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出作案动机和心理需求。

连环劫案的嫌疑人可能具有权力欲望和刺激需求,通过作案来获得快感和满足心理欲望。

二、动机推理动机是连环劫案中的核心问题,警方需要准确把握嫌疑人的动机,从而为案件的破解提供重要线索。

动机推理是通过嫌疑人的行为和心理分析,推断出其犯罪动机的过程。

1. 心理需求动机心理需求动机是指嫌疑人基于满足个人心理欲望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连环劫案嫌疑人往往具有控制欲和权力欲望,通过威胁、恐吓或强行夺取他人财物,满足其心理需求。

2. 惩罚动机惩罚动机是指嫌疑人基于对特定群体或个人的仇恨、嫉妒等心理特征,而选择犯罪行为进行报复。

连环劫案中的嫌疑人可能对特定群体或个人产生极端的不满,通过连环作案来实现对其的惩罚。

罪案现场人犯罪中的心理痕迹分析

罪案现场人犯罪中的心理痕迹分析

罪案现场人犯罪中的心理痕迹分析罪案现场:人犯罪中的心理痕迹分析罪案现场,往往是揭示犯罪真相的重要线索之一。

在犯罪过程中,犯罪者往往会留下一些心理痕迹。

通过对这些痕迹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

本文将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罪案现场中的心理痕迹分析。

一、审视凶案现场首先,我们需要审视凶案现场,观察各种痕迹。

在犯罪现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来推断犯罪者的心理状态。

1. 环境布局:人们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对环境的认知和布局往往是不同的。

犯罪现场中的物品摆放、墙壁上的涂鸦等,都可以反映出犯罪者的心理状态,比如焦虑、愤怒或者冷静。

2. 暴力痕迹:在一些凶杀案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凶手残忍、暴力的行为痕迹。

凶案现场中的暴力痕迹往往可以反映出犯罪者的冷酷无情、控制欲望等心理特征。

3. 遗留物品:犯罪现场遗留的物品,比如武器、衣物等,也会提供一定的线索。

通过分析这些物品,我们可以推断出犯罪者的侵略性、审美观等心理要素。

通过审视凶案现场,我们可以初步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为后续的心理痕迹分析提供基础。

二、行为动机探究犯罪者的行为动机是心理痕迹分析的关键。

通过分析其行为动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内心世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行为动机及其心理痕迹分析。

1. 报复心理:许多犯罪行为都与报复心理有关。

凶案现场中的暴力痕迹、目标选择等,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犯罪者的仇恨情绪和报复心态。

2. 收集欲望:有些犯罪者犯罪的动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收集欲望,比如收集战利品或者遗体部分。

罪案现场中的特殊遗留物品、收藏品等,都可以反映出这种心理痕迹。

3. 快感追求:一些犯罪者的动机纯粹是为了追求快感和刺激。

行为动机反映出这种心理痕迹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犯罪者的冲动性、寻求刺激的心理特点。

通过对行为动机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犯罪者的心理动力,进一步为心理痕迹分析提供支持。

三、心理特征剖析除了行为动机外,犯罪者的心理特征也是心理痕迹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对李天一犯罪心理问题的分析

我对李天一犯罪心理问题的分析

我对李天一犯罪心理问题的分析我对李天一犯罪心理问题的分析李玫瑾李天一的案情已经非常清楚了。

同时,关于他为什么犯罪——网上也有非常多的分析与精辟的见解。

我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解剖的个案,尤其是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因为,李天一显现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代表之一:家庭完整。

与许多留守儿童、离异家庭相比,李天一有着非常爱他的爸爸、妈妈。

而且,他的父母一直守护在他的身边、陪伴他成长。

这理应是最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

然而,类似于这样的完整家庭养育的孩子出现违法犯罪的并非李天一这一孤立的个案。

代表之二:衣食充足。

与许多贫困家庭不同,贫困,常常让有爱心的父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离开年幼的孩子去打工,不能满足孩子最基本的生活或学习需求,甚至因家庭的贫困,一些天赋极优秀的孩子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成为社会栋梁之材,相反,他们放弃学业后去做最简单的打工养家,流于平庸。

与他们相比,李天一不知自己有多幸运。

代表之三:教育丰富。

有关李天一的成长经历我们看到:四岁参与中国申奥活动(可受到爱国教育),从小跟着父亲唱红歌(可受到正面影响——他父亲的话),四岁学钢琴并达到获奖水平(艺术在熏陶修养),八岁习书法并练到获奖水平(书法可让人凝神静气,也可起到修养作用),十岁练冰球并参加多项比赛,其小到中学的读书学校都是重点学校(属于优质教育),此外,他从小在父母的带领下结交许多朋友,他的社会性发展也很好(以至强奸都与别人合伙实施)。

如果说德、智、体、美、群全面发展的话(一般“德”是抽象的,而且我们教育中也常以“爱国”、“关心集体”为主要评估点,就此而言,李天一也算具备了),其他四项都是具体的,那么,五分教育,他至少已经占了四分以上。

——所以,他的父母一定不明白:我们给了他这么好的成长环境,他为什么会出现违法直至犯罪的心理问题?其实,对于这一困惑,极需答案的不仅仅是他的父母。

我从网上看到许多人对李天一犯罪原因分析时都指出了这点:是他父母对他的溺爱害了他!对此我完全赞同。

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_OK

几种主要犯罪类型的心理分析_OK
淡薄
(4)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模仿能力。
18
(三)诈骗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心理互动
犯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寻找目标,包装自己,进行前期
准备后,开始对被害人实施诈骗。
诈骗的行为过程,也就是行骗与受骗双方的心理互动过
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五个阶段
准备期 接触期 行骗期 结束期
行骗方 包装 选择目标 试探 施骗 逃避
河北省的标准为“800元、10000元、50000元”,北京市的标准为“1000元、 10000元、60000元”,福建省、浙江省为“2000元、20000元、100000元”。
4
2、盗窃类型
根据手段不同:
偷窃:指犯罪人与被害人不直接接触,根据犯罪 人与被害人的关系又将其分为内盗、外盗和内外 结合。
25
3.现状
2010-12-21 南方都市报 :今年11省部级高官获刑, 其中7名被判 死缓,4名被判无期徒刑
1 陈绍基 广东省政协原主席
2 王华元 中共浙江省委原常委、省纪委原书记
3 王益
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
4 皮黔生 天津市委原常委、天津滨海新区管委会原主任
5 黄瑶
贵州省政协原主席
贪利心理 急功近利,投机心理 麻痹大意,疏于防范心理 迷信思想,盲目崇拜:对特定组织或媒介的信任依
赖心理 不做分析的同情心理,盲目轻信 知识不足、缺乏经验
21
(五)形形色色的诈骗方法
1、冒充各种身份行骗
冒充领导干部或其亲属 冒充特殊职业人员 冒充港澳台同胞、华侨和外国人 冒充经济领域的工作人员
第七章 几种主要犯罪类型
的心理分析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财产犯罪心理 第二节 暴力犯罪心理 第三节 毒品犯罪心理 第四节 变态犯罪心理

解密犯罪心理学:深入分析犯罪背后的心理动机和行为模式

解密犯罪心理学:深入分析犯罪背后的心理动机和行为模式

解密犯罪心理学:深入分析犯罪背后的心理动机和行为模式1. 引言1.1 概述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罪背后的心理动机和行为模式的学科。

通过深入分析罪犯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为什么会选择犯罪以及他们背后隐藏的动机。

对于法律与社会管理领域来说,了解犯罪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有助于提供更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干预手段。

本文旨在全面阐述犯罪心理学,并探讨不同的理论、犯罪类型以及相应的心理特征。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预防与干预措施,在保护社会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深入剖析研究结果和案例,本文将揭开犯罪背后深层次的动机和行为模式。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来详细介绍犯罪心理学及其相关内容。

首先是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目标和结构;第二部分是对犯罪心理学进行概述,包括该领域定义、历史发展和应用领域;第三部分将介绍犯罪心理学的理论,包括社会认知理论、心理动机理论和行为模式分析;第四部分将详细探讨不同类型犯罪背后的心理特征,如违法与合法犯罪对比、凶杀犯罪心理特征分析以及财产犯罪背后的动机解析;最后一部分是关于预防与干预措施的讨论,包括犯罪预防策略的探讨、心理治疗在矫正中的应用以及高危人群干预方法的分析。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剖析解密犯罪心理学,揭示与犯罪相关的复杂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

通过了解这些内在因素,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为什么个体会选择犯罪行为,并提供相应的预防与干预措施以减少潜在危害。

同时,我们还希望借此启发读者对于社会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和综合性思考,促进社会管理和治安建设领域的发展。

通过掌握犯罪心理学知识,我们将能够更加有效地应对犯罪现象,为社会的和谐与安全做出贡献。

2. 犯罪心理学概述2.1 犯罪心理学定义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者心理过程、动机和行为模式的学科。

它涉及对犯罪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深入探讨,旨在解析犯罪背后的心理驱动力和作案模式。

2.2 历史发展犯罪心理学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罪案心理学解析凶手的思维模式与心理轨迹

罪案心理学解析凶手的思维模式与心理轨迹

罪案心理学解析凶手的思维模式与心理轨迹在探索罪案发生的过程中,心理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凶手的思维模式和心理轨迹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罪案的动机和行为,帮助警方追踪犯罪嫌疑人。

本文将从罪案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讨凶手的思维模式与心理轨迹。

一、凶手的思维模式凶手的思维模式与一般人的思维模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通过对犯罪现场的分析和调查,可以发现凶手常常具有以下特征。

1. 冷酷无情凶手在犯罪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冷酷无情的特质。

他们通常能够冷静地计划和实施自己的犯罪行为,对于受害者的痛苦和后果缺乏同理心。

2. 借助心理欺骗凶手常常善于利用心理欺骗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们可能使用虚假的身份、虚构的事件或者变换面孔来欺骗受害者或周围的人。

3. 自我强化凶手的思维模式中常常存在着偏执和自我强化的特征。

他们可能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产生一种深深的满足感,通过不停地强化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来保持对自我的控制。

二、凶手的心理轨迹凶手的心理轨迹是指从犯罪前的思考和准备到犯罪行为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阶段。

通过对心理轨迹的解析,我们可以揭示凶手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

1. 规划与策划在一个罪案发生之前,凶手通常会进行精心的规划和策划。

他们可能会调查受害者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并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

2. 紧张和焦虑凶手在犯罪前常常会感到紧张和焦虑。

他们可能会考虑被发现或失败的后果,担心自己的计划会出现意外状况,这种心理状态可能会影响凶手的决策和行为表现。

3. 行动和实施凶手最终会付诸行动并实施自己的犯罪行为。

这一阶段,凶手可能会表现出冷静和果断的特征,从而完成自己的罪行。

4. 后犯罪反应罪案发生后,凶手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犯罪反应。

有些凶手可能会感到兴奋和满足,有些则可能会感到内疚和焦虑。

这一阶段也反映了凶手的心理状态和对犯罪后果的认知。

总结起来,通过对凶手的思维模式与心理轨迹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罪案的背后故事。

对于罪案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有助于警方在破案过程中更准确地判断嫌疑人,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朱晓东案犯罪心理分析

朱晓东案犯罪心理分析

朱晓东案犯罪心理分析摘要:近年来,由家庭纠纷而引起的故意杀人案层出不穷。

因发生在家庭成员间,犯罪人与被害人存在亲属关系,该类犯罪更加引起公众关注。

近日,“杀妻藏尸”案犯罪人朱晓东被判处死刑,该案距事发两年后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笔者将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对朱晓东的心理进行剖析,即直接导致其实施犯罪行为的外在诱因性因素、因存在人格缺陷的内在调节性因素以及的最终导致其犯罪的根源性因素。

通过剖析,为预防此类恶性案件发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诱因性因素;调节性因素;根源性因素2016年10月18日,朱晓东与妻子杨俪萍因琐事发生争吵,将妻子杀害并将尸体藏于冰柜达三个月之久。

期间,朱某向外界隐瞒妻子已死事实,冒充妻子与亲戚朋友保持联系,并且在外旅游寻欢、挥霍金钱。

2017年2月1日朱某投案自首。

2018年8月23日,上海二中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朱晓东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件轰动全国的恶性杀人案件也随之尘埃落定,被告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那么究其原因,朱某为何要杀死自己的妻子,并且还做出了“藏尸”的举动?本文试图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对该案进行分析,为预防此类恶性案件的发生提供参考。

从犯罪行为发生的心理过程以及原因的层次性来看,犯罪原因分析的技术路径应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分析犯罪行为发生的诱因,即分析导致犯罪行为发生的直接动力或本源动力是什么;第二是分析犯罪人的人格缺陷,即分析在诱因存在的情况下犯罪的差异性来源;第三是分析导致犯罪人理性放纵的人格缺陷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本文将从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诱因性因素(即直接性因素)、调节性因素(即人格性因素)、根源性因素(即终极性因素)对朱某的行为进行剖析。

1、诱因性因素——二人因琐事吵架我们分析犯罪原因应首先从诱因性因素出发。

所谓诱因,即与个人需要有关的,推动个体去行动的刺激物。

具体而言又分为需要层面的诱因和动机层面的诱因。

1.1 需要层面的诱因任何犯罪行为背后都有需要,该种需要是诱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始动力。

从心理学角度讲法律案例(3篇)

从心理学角度讲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案例是司法实践中的一种常见现象,通过对法律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法律的本质和司法工作的特点。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一起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进行剖析,探讨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以期提高人们对法律问题的认识,为预防犯罪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案例背景某市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被害人李某报警称,其家中被盗,损失财物价值人民币5万元。

警方经过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张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经审讯,张某交代,其因生活所迫,临时起意盗窃李某家财物。

张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表示悔过,并愿意赔偿被害人损失。

三、心理学分析1.动机分析张某犯罪的主要动机是生活所迫。

在心理学上,动机是推动个体行为发生的内部动力。

张某因生活困难,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从而产生了盗窃的动机。

这种动机源于个体内部的紧张状态,当个体无法通过合法途径缓解这种紧张状态时,就可能采取非法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2.认知分析张某的认知过程对其犯罪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张某对法律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盗窃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且不易被发现。

其次,张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缺乏正确评估,认为盗窃所得的财物可以解决自己的燃眉之急。

这种认知偏差导致张某在面临诱惑时,难以抵制犯罪的冲动。

3.情绪分析张某在犯罪过程中,情绪波动较大。

一方面,张某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内心充满紧张和恐惧,担心被发现。

另一方面,在盗窃成功后,张某内心充满喜悦和满足。

这种情绪波动反映了张某心理上的不稳定,使其在面临诱惑时,更容易陷入犯罪行为。

4.人格分析张某的人格特点对其犯罪行为产生了一定影响。

首先,张某具有冲动性人格,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其次,张某具有自私自利的人格特点,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忽视了他人的权益。

这种人格特点使其在面临困境时,更容易选择犯罪。

四、启示与建议1.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让公民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从而自觉抵制犯罪。

悔罪的内心独白探索犯罪背后的心理动机

悔罪的内心独白探索犯罪背后的心理动机

悔罪的内心独白探索犯罪背后的心理动机悔罪的内心独白:探索犯罪背后的心理动机在这个世界上,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当人们听到犯罪的消息时,常常感到愤怒和愤懑。

然而,我们是否曾想过犯罪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呢?他们是如何经历悔罪过程的?本文将探索犯罪背后的心理动机并呈现一位犯罪者的内心独白。

第一章:背离初衷罪犯的内心独白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让我们能够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背离原本的道德准则而选择犯罪。

罪犯可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这些因素最终成为他们犯罪的动机。

比如,经济压力、社会环境以及对权力的渴望等等。

当这些因素达到一定程度时,一些人可能会选择走上犯罪的道路。

第二章:心理诱因的作用除了外界因素,内心的诱因也是犯罪背后心理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某些人来说,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可能是推动他们犯罪的主要原因。

比如,内心的不满足、自卑感和对权力的渴望等。

这些负面情绪可能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达到顶点,使他们做出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

第三章:犯罪行为的后果犯罪行为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后果,这也是罪犯开始反思和悔罪的契机。

在内心独白中,罪犯可能描述自己面对后果时的内心挣扎和痛苦。

无论是触犯法律的惩罚,还是对受害人造成的伤害与痛苦,这些后果常常让罪犯深感悔恨与内疚。

第四章:悔罪与反思当罪犯面对自己的行为并意识到其中所带来的后果时,悔罪的过程开始了。

在内心独白中,罪犯可能描述他们如何诚实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反思犯罪背后的真实动机以及寻找重建的可能性。

这一过程并非容易,犯罪者必须面对自己曾经所犯下的错,并且为此负责。

第五章:从悔罪到改变悔罪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它给犯罪者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在内心独白中,罪犯可能描述他们如何通过悔罪的过程来迈向改变。

这一过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包括接受社会的谴责、接受心理辅导以及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等。

通过改变自己,罪犯希望能够弥补他们过去的过错。

结语:通过上述描述,我们可以了解罪犯的内心独白在悔罪过程中的作用。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案件的日益复杂化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形形色色的新型犯罪,因其高度的隐蔽性、组织性及高超的反勘查手段,对传统的犯罪现场勘查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犯罪现场勘查分析的实践发展趋势来看,科学地认识犯罪现场勘查分析的转变,深入探讨犯罪心理学在犯罪现场分析中的运用,是一项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犯罪现场是犯罪信息的载体, 犯罪人在犯罪现场不仅可能留下痕迹物证, 而且还会留下心理痕迹, 它隐含着一定的犯罪信息, 反映了犯罪人在作案时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及犯罪动机和目的。

在现场勘查中对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等进行心理分析, 可以帮助侦查人员有效的发现和获取有价值的犯罪信息, 对于确定案件性质和特点, 明确侦查范围和方向, 确定犯罪嫌疑人等具有重要意义(冯雅君,2006)。

犯罪心理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外显出来的、通过犯罪行为的结果间接反映犯罪现场遗留物品中的可反映犯罪嫌疑人主管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痕迹。

运用心理痕迹、心理分析这一侦查手段,可以准确刻画作案人的心理特征,并划定侦查范围、明确侦查方向、圈定犯罪嫌疑人(何翠芳,2002)。

一、心理痕迹的特征(一)抽象性。

犯罪心理痕迹是对犯罪物质痕迹的一种比喻说法,它实质上是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在物质痕迹上的一种反映。

它区别于物质痕迹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自身的抽象性,是一种观念性的犯罪人特征集合体,只能通过侦查人员以观察、感知、分析等主观方式来加以把握,而不可能像直接提取犯罪物质痕迹那样对其进行处理。

(二)间接性(被反映性)。

犯罪人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必然会有相应的主观意识的指引.对于一种抽象的个人意识思维,我们无法直接把握,但是犯罪物质痕迹为我们把握犯罪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提供了可能性。

犯罪物质痕迹是犯罪心理痕迹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犯罪心理,就必然会在犯罪现场留下相应的犯罪物质痕迹。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种反映性并不局限于一对一的对应,而可能出现交叉,即:(1)一种物质痕迹反映多种犯罪心理痕迹。

强奸犯罪心理视角心理操控与受害者心理抵抗策略解析

强奸犯罪心理视角心理操控与受害者心理抵抗策略解析

强奸犯罪心理视角心理操控与受害者心理抵抗策略解析在强奸犯罪中,犯罪心理视角是指从犯罪者的心理角度来观察和分析该罪行。

强奸犯罪往往涉及到心理操控与受害者心理抵抗策略。

本文将从强奸犯罪者的心理视角出发,分析其心理操控手段,并探讨受害者的心理抵抗策略。

一、强奸犯罪者心理操控手段强奸犯罪者的心理操控手段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掩饰真实意图:在接触受害者之前,强奸犯通常会伪装成友善、善良的形象,掩盖自身的真实意图。

他们可能主动与受害者交谈,制造亲近感,以便获得对方的信任。

2. 施加心理压力:强奸犯罪者常常通过恐吓、恐惧或威胁来施加心理压力,使受害者感到无助和害怕。

他们可能利用暴力、威胁家庭或其他方式来达到控制和操控受害者的目的。

3. 误导受害者:强奸犯罪者可能通过虚构故事、谎言或扭曲事实的方式来误导受害者的思维,使其对自身的处境和真相产生疑惑和迷惑。

他们可能制造虚假的情境或信息,以迷惑受害者的理智思考。

4. 施加药物或酒精:强奸犯罪者往往会使用药物或酒精来削弱受害者的意志力和抵抗能力,使其更容易受其控制。

药物和酒精的使用可以降低受害者的警惕性和反抗意愿。

二、受害者心理抵抗策略面对强奸犯罪者的心理操控,受害者可以采取一些心理抵抗策略,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1. 强化警惕意识:受害者应该加强对陌生人或潜在威胁的警惕意识,避免与陌生人单独相处,并尽量避免在夜晚或人少的地方行走。

2. 学习安全技巧:受害者可以通过学习一些自卫技巧和防身术来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

这些技巧包括如何脱身、呼救和报警等。

3. 寻求社会支援:受害者面临心理创伤时,应该及时向亲友、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相关机构寻求帮助和支援。

这些支援可以帮助受害者减轻压力、缓解心理痛苦,并找到恢复的方法。

4.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受害者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个人安全措施。

如注意自身形象、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圈子等。

综上所述,强奸犯罪心理视角中的心理操控与受害者心理抵抗策略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人心理解析犯罪心理学家的观点阐述与分析

人心理解析犯罪心理学家的观点阐述与分析

人心理解析犯罪心理学家的观点阐述与分析犯罪心理学一直以来都是法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罪犯的心理过程、特征以及犯罪行为之背后的心理动机。

在社会治安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对于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分析犯罪心理学家对于人心理的解析、观点的阐述以及其进行犯罪心理学分析的方法与过程。

首先,犯罪心理学家对于人心理的解析是理论研究的基础。

他们从认知、情绪、行为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对案件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模式。

这些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是有意识的主体,每个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的动机和信念的。

通过分析罪犯的心理过程,他们可以揭示犯罪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思考方式。

其次,犯罪心理学家在观点的阐述上强调了环境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的双重作用。

他们认为,环境对于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潜在罪犯来说。

比如,一个人可能出生在一个犯罪率较高的社区,他所接触到的暴力和犯罪信息更多,对于犯罪的认知和态度也会产生影响。

同时,个体的心理因素也是决定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对于某些人来说,由于他们个体心理的特点,他们更容易受到暴力和犯罪的吸引,从而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对于犯罪心理学家进行犯罪心理学分析的方法与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案件分析和个案分析。

在案件分析中,他们通过搜集各类有关案件的信息、证据和资料,对整个案件的发展经过进行还原和分析,从而揭示出案件中的心理动机以及罪犯的心理特点。

而在个案分析中,犯罪心理学家会深入到个人的思维和行为过程中,对罪犯的心理状态、心理特征以及可能的心理动机进行分析和解读。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帮助破案人员深入了解案件,从而更好地开展调查与侦破工作。

在犯罪心理学家进行分析与研究的过程中,他们还会运用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例如,心理测验是犯罪心理学家常用的一种工具,通过测试受测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来获取相关信息和数据。

另外,心理访谈也是一种常用的犯罪心理学分析方法,通过和罪犯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其心理过程和思考方式,从而推断出其心理动机和犯罪行为的逻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心理分析——学生心理安全防线的构筑摘要:犯罪人与未犯罪者的差异是什么,一直是犯罪心理学家们所关心的。

从犯罪行为的社会属性与法律属性上,我们很容易得出对其特征的描述,而从犯罪人本体角度去认识,尚难以发现特征的显著差异。

研究被害人心理,分析被害过程心理表现,其中若重论述了被害后心理的特征与被害后被害人性格与行为表现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被害人心理学的价值,地位及作用。

关键词:犯罪人心理;被害人心理;大学生;心理防线。

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问题,自本世纪40年代初被有关学者提出以来,逐渐引起犯罪学理论界及国际社会的重视。

大量研究表明,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加害人的犯罪行为深受被害人的影响。

尤其是在暴力、杀人、盗窃、强奸、诈骗等犯罪中,被害人的心理、言词、行为等因素与犯罪进程的关系颇大。

一、研讨被害人心理的必要性被害人与犯罪人是相对的概念。

二者首先在权利和利益上是相互对立的,即加害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是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然而,二者又是统一的,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

没有被害人,也就无所谓犯罪人和犯罪;反之亦然。

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被害人也可能变为加害人。

走上犯罪道路。

因而,在研究犯罪及加害人心理的同时,不可忽视对被害人心理的研究。

在现代社会中,犯罪活动日益猖獗,犯罪手段不断翻新,严重地威胁着国家、集体及个人的生命、财产及安全。

而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微观上讲,它就是一种个体既加害人的心理现象。

因为,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意识指导下,在一定的心理活动支配下发生、发展的;换句话说,犯罪行为就是犯罪心理的升华。

然而,在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受着被害人心理的影响和制约。

在有些犯罪中,被害人的心理对犯罪动机的形成,实际上起着一种助成或推动作用。

因此,只有科学地揭示被害人不健康心理的危害性,正确地阐明被害人心理与犯罪人心理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加全面地预防犯罪。

克服不健康心理,是防止被害、预防犯罪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被害人心理的界定所谓被害人,是相对于犯罪人而言的,在犯罪学中,单指在犯罪过程中,因受犯罪行为侵害而使其人身或财物遭受损害的人。

º被害人作为犯罪人的对立面,其心理因犯罪行为的性质不同而各有差异;不同的被害人心理,对犯罪人心理的影响程度也千差万别。

因而,在司法实践中,理应以不同的被害人心理及其表现,来确定被害人所应承担的责任的大小,而不应等齐划一。

以上述认识为依据,可以按照在犯罪过程中,被害人心理对犯罪人心理及其行为影响的不同程度,将被害人心理分为三大类,即完全无责任的被害人心理、负有一定责任的被害人心理和负有完全责任的被害人心理。

本文所讨论的仅是第二类,即负有一定责任的被害人心理。

三、被害人心理与犯罪人心理的关系某些被害人心理之所以要对犯罪行为的发生负有一定责任,是因为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即被害人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前后,其心理及其外在表现,对犯罪动机的形成及发展,起了一定的“催化剂”作用,有些甚至是加害人犯罪心理形成的直接诱因。

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犯罪发生前,由于被害人具有某些特殊的观念、性格、气质及需要结构等,往往使其容易成为“潜在被害人”。

概而言之,具有以下几种心理的人更易于被害。

一是暴怒型心理。

具有此种心理的被害人,往往具有粗暴的个性及极强的权力欲、支配欲,往往独断专横、自以为是。

表现在行为上,则往往一意孤行、任意胡为;作为家长的,往往无端或动辄责骂妻子或子女。

然而,任何人都有一种试图维持他们自己行动自由的心理倾向,一旦这种自由经常受到威胁时,他们往往由依从心理转变为对抗心理,并通过拒绝照办或做与要求相悖的事实来维护个人的自由。

这种反抗心理一旦超出了其最大的忍耐限度,就有可能实施过激行为,将被害人杀伤或致死。

三是贪利型心理。

怀有这种心理的被害人,因对金钱、职位或其他利益的迫切需要和急切的欲求,往往形成注意力狭窄、判断力减弱、失去冷静与理智,并对自己所处的危险或要冒的风险视而不见的心理状态。

这一“被害人盲点症”现象,是促成犯罪、招致被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轻信型心理。

这类被害人心理又可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因轻信而疏忽大意;一种是因轻信而盲目相信他人。

前者因过于轻信自己,而形成经常性的疏忽大意,缺乏警惕性;或由于疏忽大意而易将自己的财产暴露于犯罪威胁之下,或为犯罪行为的实施提供了可乘之机。

后者则由于被害人轻信盲从,对犯罪人言辞的真实性不加思索、不加辩别地去盲目相信,结果使自己上当受骗。

四是轻浮型心理。

具有此类心理的多为女性被害人。

她们往往爱慕虚荣,思想浅薄,表现欲望强烈,并且态度轻浮、放荡。

这些心理又常常外化为:挑逗性言语、轻浮的行为,如在不适当的场合穿着短透、扭捏作态、百般卖弄等等举止。

这种人往往易于成为性犯罪的潜在被害人。

总之,上述四种类型的被害人心理及其外在表现形式,虽不能说对后来发生的不幸结果负完全责任,但至少负有一定的责任。

换句话说,至少在促成犯罪、招致被害这一点上,起了助成或推动的作用。

从此意义上讲,他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二,在犯罪发生时,除有些理智的被害人采取了强烈的抵抗外,有些被害人则或极度恐慌或怯懦忍受,从而在客观上助成了加害行为的完成。

因为被害人由于恐慌或怯懦,往往使自己精神紧张,不知所措,丧失理智;有的被害人由于恐惧,甚至产生灰心绝望、不思反抗的心理。

严重时甚至乞求加害人勿加害自己。

这种心理也易于形成“被害人盲点症”,从而缓解了加害人的紧张心理,强化了犯罪心理,并促成或推动了犯罪行为的完成。

第三,在犯罪发生后,被害人被害后的心理,也影响着犯罪动机的产生或再犯的可能性。

大多数被害人遇害后,往往产生一种恐惧心理,而且在长时间内难以消除。

因而,有些被害人即使在对被害情况记忆犹新的情况下,也不想再重新回忆痛苦的过程;有些被害人则由于恐惧,终日抑郁寡欢,担心再次被害;有些被害人因害怕遭到犯罪人或其家属的报复,而甘愿默默忍受被害的痛苦;有些被害人则是担心或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而不愿说出自己受害的事实;有的被害人被犯罪人或其家属收买后,甚至不惜在法庭上作伪证或拒绝作证告发。

这些被害人的心理特征,阻碍了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的及时、有效地打击,也贬损了自己的价值,平衡了加害人的犯罪心理,为加害人再次犯罪创造了条件。

同时,在某些犯罪中,加害人恰恰利用了被害人不愿告发的懦弱心理,才产生了某种犯罪动机,实施了犯罪行为。

综上可见,无论在犯罪行为发生前,还是在犯罪行为实施的过程中,被害人心理深深地、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犯罪人的心理;在一定意义上说,被害人心理激发或促进了犯罪人犯罪动机的形成,并助成了犯罪行为的实施。

同时,也应看到被害人心理和犯罪人心理不是静止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互相转化。

如在防卫过当案件中,被害人开始是出于保护自己人身或财产免受侵害的心理,奋起还击;后来在趋利避害的本能心理支配下,便不由自主地萌生了强烈的抵抗冲动,直至实施了杀伤加害人的行为。

再如强奸犯罪中,有些被害人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慌后镇静下来,急中生智,在摆脱侮辱的本能心理支配下,将加害人当场致伤或致残。

另一方面,有些加害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由于在怜悯、同情等情感因素的支配下,也有停止或不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况。

总之,被害人心理与犯罪人心理是一种动态关系,二者不仅互相对立、互相依存而且还可以互相转化。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处于青春期的末期,身心的发育正逐渐走向成熟; 另一方面,作为站在时代前沿的群体,他们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比如: 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加强等等。

解决好这些重大问题,关系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队伍的培养。

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 学习心理障碍当前大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障碍问题主要表现为消极归因、自卑和厌学等方面。

1、消极归因大学生在成就归因上存在的归因障碍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些大学生对于学习效率低下进行成就归因时,往往归为教师授课水平不、学习氛围不好、教材枯燥陈旧等客观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在研究了人们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后得出结论,如果个体把自己的失败都归因为稳定因素,将会降低工作的积极性。

由韦纳的研究可以看出,消极的归因会使大学生失去学习动力,丧失信心。

2、自卑感自卑感是由于与他人进行过多不必要的比较而产生自我评价偏差时出现的情绪体验,大学生正处于非常矛盾的时期,一方面要处理好自己的学业,另一方面又要协调好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内心矛盾,在校园中,部分大学生由于失败挫折的经历,家庭经济条件或生理素质等原因而产生自卑感。

( 二) 人际交往障碍1、羞怯心理当前,部分大学生由于胆怯或害怕而产生羞怯心理,由于这种羞怯心理的存在,他们在进行人际交流,交往过程中就会产生紧张和不安的感觉,影响了正常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从而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2、嫉妒心理部分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由于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同学而逐渐产生了一些愤怒和羞愧的情绪。

( 三) 情感障碍1、焦虑焦虑是一种因为缺乏足够能力去应对预期威胁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体验。

部分大学生往往在没有充分的事实根据的前提下,对自己的健康(前途等问题感到焦虑,恐惧,甚至会伴随有出汗,心悸和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2、抑郁抑郁是一种以长时间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也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常常表现为心境不良,自卑、对学习和社交活动丧失兴趣,严重的会丧失对生活的信心,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

三、构筑大学生心理安全防线( 一)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指高校通过一定的心理测量工具,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量,将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并分类保存的档案材料。

通过为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既可以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智力程度以及气质类型,又可以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大量的真实材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存在心理健康隐患的同学也可以进行有效地教育预防和干预。

同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也是高校强化管理的一个趋势,高校的管理不应该仅仅只是对教学设施和教学秩序的管理,还应该包括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的管理,最终使大学毕业生成为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 二)、发挥辅导员的预警作用高校辅导员可以说是处于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第一线。

由于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原因,他们接触学生的机会比较多,所以对学生的情况也较为了解; 而且高校辅导员本身学历层次比较高,也都接受过心理辅导方面的学习(培训,所以高校辅导员具有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优势。

一般来说,真正患有严重心理疾患的学生在学生总数中所占比例很小,大部分同学的心理问题都属于适应和发展性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辅导员完全可以进行疏导、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