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儿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二甲)

儿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二甲)

目录一、小儿肺炎二、小儿腹泻三、支气管哮喘四、急性肾小球肾炎五、肾病综合征六、血尿七、病毒性心肌炎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九、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十、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十一、小儿急救1、心肺复苏2、感染性休克3、脑水肿及颅内高压综合征4、哮喘持续状态 5、呼吸衰竭6、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急性肾功能衰竭8、热性惊厥9、癫痫持续状态十二、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损伤十三、新生儿颅内出血十四、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十五、新生儿溶血病十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1、新生儿败血症2、新生儿感染性肺炎3、新生儿破伤风十七、小儿出血性疾病十八、各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1、房间隔缺损2、室间隔缺损3、动脉导管未闭4、法洛四联症十九、川崎病的诊治二十、小儿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二十一、过敏性紫癜二十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二十三、急性感染性喉炎二十三、急性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概述】小儿肺炎系有不同病原体或其它因素所至的肺部炎症。

【诊断标准】1、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

2、肺部体征:早期不明显或仅呼吸音粗糙,以后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叩诊多正常。

3、辅助检查:(1)血常规: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均增高,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

(2)CRP:细菌感染时CRP浓度上升。

(3)病原学检查:直接涂片镜检和细菌分离鉴定。

如咽拭子、胸腔积液、痰、肺泡灌洗液等。

(4)血气分析:适用于重症肺炎有呼吸衰竭者。

(5)血清学检查:可做肺炎支原体抗体、肺炎衣原体抗体、结核抗体等。

4、并发症:脓胸、脓气胸、肺大泡等。

【肺炎的分类诊断】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指无免疫抑制儿童在医院外或住院48h内发生的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支原体为主。

2 、院内获得性肺炎(HAP) 指住院48h后发生的肺炎。

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学除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葡菌、肺炎支原体外,尚有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等)、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厌氧菌、嗜肺军团菌、真菌、疱疹病毒、卡氏肺孢子虫等。

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MRI检查
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脑炎等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T检查
对于颅内病变、胸部疾病等有较高的诊 断价值。
B超检查
常用于腹部脏器、心血管系统等的检查 ,无辐射且操作简便。
03
常见儿科疾病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明确诊断
在使用药物治疗前,医生应对患儿 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帮助明确疾病的病因和严重程度。
02
常见儿科疾病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01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家长关于孩子的病史 ,包括症状出现时间、持续时
间、伴随症状、家族史等。
02
体格检查
全面检查孩子的身体状况,包 括身高、体重、头围、胸围、
呼吸、心率等。
03
发育评估
评估孩子的生长和发育状况, 了解是否存在发育迟缓或异常
年龄、性别、种族、地理环境、 生活方式、营养状况、免疫状态 、家庭环境等都是儿科疾病的危 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儿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因疾病类型和个体差异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 难、呕吐、腹泻、皮疹、贫血、黄疸等。
诊断依据
儿科疾病的诊断通常依据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病史询问应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史、家族史、既往病史等;体格检查应注意 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面色、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各系统器官的功能状况;实
利用物理因子如光、热、电等 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疗疾病的
目的,如热敷、理疗等。
02
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咨询、行为疗法等手 段,帮助患儿改善心理状态,
增强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幼儿新生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范围

幼儿新生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范围

幼儿新生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范围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易患内疾病的时期。

幼儿新生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范围涵盖了多种常见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本文将对幼儿新生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范围进行详细介绍。

一、呼吸系统疾病1. 上呼吸道感染:幼儿常见的感冒、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症状。

诊断时需注意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退热、止咳、抗病毒治疗等。

2. 支气管哮喘:幼儿期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时需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过敏原检测,治疗主要以控制症状、预防发作为目标,包括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抗炎治疗等。

3. 肺炎:幼儿期常见的肺部感染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

诊断时需进行胸部X线检查和痰液培养,治疗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

二、消化系统疾病1. 腹泻:幼儿期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水样便等症状。

诊断时需注意病史询问和粪便检查,治疗主要以补液、抗菌治疗为主。

2. 胃炎:幼儿期常见的胃部炎症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诊断时需进行胃镜检查和胃液分析,治疗主要以抗酸治疗和抗炎治疗为主。

3. 肠道感染:幼儿期常见的肠道病原体感染,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

诊断时需进行粪便检查和病原体检测,治疗主要以抗菌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

三、泌尿系统疾病1. 尿路感染:幼儿期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疾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诊断时需进行尿液分析和尿培养,治疗主要以抗菌治疗为主。

2. 肾炎:幼儿期常见的肾脏炎症疾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

诊断时需进行尿液分析和肾功能检查,治疗主要以抗炎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

四、神经系统疾病1. 癫痫:幼儿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

诊断时需进行脑电图检查和病史询问,治疗主要以抗癫痫药物治疗为主。

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一、儿科疾病的诊断原则儿科疾病是指婴幼儿和儿童时期所发生的各类疾病,这些疾病的诊断需要特殊的方法和标准。

正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以下是儿科疾病诊断的原则:1.详细询问:医生首先要向家长或孩子了解具体的就诊主诉以及临床表现,包括出现时间、程度、频率等信息,以便进行初步判断。

2.仔细观察:医生在面对患儿时应该注意观察其有无异常情况,包括面色变化、精神状态、呼吸音等,进一步辅助判断可能的疾病类型。

3.体格检查:医生需要对患儿进行全面而系统的体格检查,包括量体温、测血压、听心肺音等项目,对于某些常见的儿童特有部位如头颅、腹部等也需进行专门检查,并充分记录观察结果。

4.实验室检查:根据临床观察和初步诊断,医生可考虑进行一些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液分析、肝功能检查等,以帮助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5.辅助检查:对于症状不明显或需要排除其他潜在疾病的情况,医生可以选择进一步辅助检查方法如X光、超声波、放射性核素显像等。

二、儿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儿童具有生理发育未完全成熟以及对药物反应差异较大等特点,因此儿科疾病的治疗是与成人有所不同的。

以下是儿科疾病治疗的原则:1.个体化治疗:每个孩子都有其特殊性,医生应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生长发育状态、身体健康情况等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遵循安全和有效性原则:当选择药物治疗时,医生需考虑药物是否安全且有效,注意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并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疗程。

3.注意营养与护理:对于某些疾病,特别是营养不良、消化系统疾病等,医生应重视营养支持和相关的护理,以促进患儿康复。

4.重视家庭环境:儿童健康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医生需关注患儿所处的家庭背景、教育方式等,并在治疗过程中积极引导家长参与治疗。

5.预防为主:对于一些可预防的儿科常见病如麻疹、百日咳等,医生应努力推行预防接种工作,减少潜在感染风险。

总结:针对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我们需要进行详细询问和仔细观察患儿临床表现、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并根据初步诊断结果进行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引言川崎病,又称混合性血管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全身性疾病,起病急骤,可累及多个器官。

该病的早期诊断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和相关评估参数。

诊断标准川崎病的诊断标准通常基于国际儿科学会议上提出的川崎病诊断标准(The 5th Revised Indian and American Criteria)。

根据该标准,川崎病的诊断必须符合以下 5 个主要标准中的至少 4 个:1.持续发热:持续 5 天以上的高热(≥ 39℃),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热退或热型不符合抗生素反应。

2.蜜糖舌炎:舌黏膜出现鲜红的草莓状疹,伴随舌苔脱落。

3.双手掌红肿:双手掌红肿,可伴指甲剥脱;4.双脚足底红肿:双足足底红肿,足底可出现鲜红的草莓舌状疹;5.蜂窝组织炎:淋巴结炎性肿大,主要位于颈部区域。

在诊断川崎病时,如果孩子符合上述 4 个主要标准中的 3 个,但同时具备以下4 个附加标准中的至少 2 个,则也可被诊断为川崎病:1.口腔黏膜改变:咽炎、嘴唇炎、舌下疹等。

2.枕部淋巴结肿大:一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大于 1.5 厘米。

3.皮疹:包括四肢上非特异性皮疹、躯干红斑或斑块,或是紫疹。

4.结膜炎:双侧结膜充血、结膜水肿、结膜红斑。

评估参数除了诊断标准,还有一些评估参数可以辅助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1.血液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指标在川崎病发病早期往往异常升高。

2.心肌炎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Ⅰ和肌钙蛋白T是诊断心肌炎的重要指标,其临床表现可能与川崎病相关。

3.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评估心脏病变,例如冠状动脉或冠状动脉瘤形成。

4.足背动脉超声:足背动脉超声检查可用于早期评估年幼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损害。

5.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检查是评估川崎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首选方法,可以观察冠状动脉瘤、心功能降低等。

结论川崎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早期诊断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儿科4种中医诊疗方案

儿科4种中医诊疗方案

儿科中医优势病种中西医诊疗方案目录1.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2.感冒(急性咽喉炎)诊疗方案3.支气管肺炎诊疗方案4.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西诊疗方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咽喉粘膜、粘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它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可单独发生,亦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或急性扁桃体炎。

作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其多发于冬春两季。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杂志》2009年1月刊(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学分会)制定小儿感冒临床诊断指南:(1)病史:常在气候骤变,冷暖失调,或与感冒病人接触,有感外邪发生。

(2)主要症状:以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

感冒如有兼证者,可见咳嗽加剧、喉间痰鸣;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腐吞酸、大便不调;烦躁不宁、惊惕抽风等表现。

(3)主要体征:常见咽部干燥、灼痛,咽部黏膜,呈急性弥漫性充血、肿胀。

特殊类型感冒:疱疹性咽峡炎可见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 mm大小的疱疹。

(4)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2.西医诊断标准:(1)轻症:无热或低热,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疼、声音嘶哑、轻咳等症状。

一般经3-4天或十余日痊愈。

(2)重症:全身症状较重,高热、流涕、鼻塞、咽及扁桃体充血,有黄色或白色渗出物,咽壁及附近可见疱疹溃疡。

婴儿常有呕吐腹泻腹痛等,起病时可高热惊厥。

(3)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二)证候诊断1.风寒感冒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痰稀白易咯,面色白,头身痛,口不渴,咽无红肿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2.风热感冒证:发热,恶风,有汗或少汗,鼻塞,流浊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黄,面色红赤,哭闹不安或烦躁不宁,头痛,口渴,咽红肿痛,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标准

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标准

儿科疾病1、水痘合并症:诊断标准(1) 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或流行史。

(2)皮疹在3 — 5天內分批出现,同时有各型皮疹(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痂在5-20天内脱落,一般不留疤痕。

皮疹分布以躯干多见。

住院指征:并发肺炎,皮肤继发感染,脑炎。

若无并发症,但有高热不退、精神萎糜等症状也就是留院观察指征。

治愈标准:(1)隔离期已满(隔离至全身水痘完全干燥结痂)。

(2)临床症状消失。

出院指征:同治愈标准。

2、急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咳嗽为主要症状,热型不定,开始干咳,1-2天后分泌物增加。

年长儿童全身症状较轻,婴幼儿全身症状较重。

(2)双肺听诊有干啰音,呼吸音粗糙,或伴有不固定得大水泡音;(3)胸片肺门及肺下部肺纹理增粗或正常;(4)白细胞正常或稍增高。

入院标准:若门诊治疗症状无好转,体温达3 8o 5 °C以上,且年龄小(2岁以下),需住院。

治愈标准:咳嗽减轻,肺部无啰音,体温正常。

出院指征:同治愈标准。

3、喘息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多发生在3岁内婴幼儿,尤以肥胖者较多见。

(2)患儿有咳嗽,气喘,有或无发热,有支气管炎伴哮喘症状。

(3)伴有烦燥或哭吵,进食少,睡眠欠佳;(4)听诊呼气延长,吸气时有哮鸣音,不固定性湿啰音;(5)胸片有肺纹理增粗,肺含气量增加。

入院标准:门诊治疗无效,影响睡眠,病情有加重,年龄2岁以下,需住院治疗。

治愈标准:咳嗽气喘减轻,精神食欲正常,活动自如,双肺无哮鸣音,无干啰音可出院。

出院指征:同治愈标准、4、疱疹性咽炎: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突起高热,并持续中、高热,可有流涎、咽痛、拒食、呕吐、哭吵;⑵ 查体:咽充血,咽峡部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红晕,破溃后成溃疡;(3)血常规可正常,以淋巴增高为主;(4)若有手、足、躯干(臀)部疱疹,应考虑手足口病。

住院标准:一般建议住院,防止高热惊厥。

出院指征:病程一般一周,热退,口腔溃疡消退可出院。

治愈标准:体温正常,口腔溃疡消退、5、咽结合膜热:诊断标准:突起高热,咽充血,睑结膜充血,有流泪,颈、耳后淋巴结肿大,约7—10天自愈。

儿童常见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儿童常见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三十三分。
耐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
➢ 由于低亲合力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2a )的 产生,对抗菌药物的亲和力降低,对多种作 用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抗菌药物均 耐药
➢ 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和 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均应报告耐药,而不考虑
β--内酰胺,并可被β--内酰胺酶 抑制剂
(克拉维酸等)所抑制的一类酶
➢ 易在不同菌株间传播
➢ 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类治疗无 效(无论体外试验是否敏感)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三十三分。
湖北地区ESBLs菌株检出率
60
大肠埃希菌
50
克雷伯菌属
40
30
20
10
0
22000003 2200041 202005022006200230072002400820020509 2006
金黄色葡萄球菌 17%
流感嗜血杆菌 阴沟肠杆菌
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链球菌 粪肠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
鲍曼氏不动杆菌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三十三分。
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 主要由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菌产生 ➢ 是由质粒介导,水平传播,能水解亚氨基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三十三分。
小儿腹泻病
➢ 包括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伤寒沙门氏 菌肠炎、致病大肠杆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 炎、轮状病毒肠炎、真菌性肠炎等。
➢ 夏季腹泻:其主要病原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 与痢疾杆菌;秋季腹泻:在1973年,被澳大 利亚学者用电镜在十二指肠粘膜活检标本及 粪便中发现,命名为轮状病毒。

儿科疾病总结

儿科疾病总结

◆◆儿科疾病总结◆◆(诊断标准、疾病专题及临床表现)1诊断标准2神经系统3呼吸系统4心血管系统5消化系统 6 泌尿系统7感染性疾病8免疫、变态、结缔组织9血液系统10未归类为异常,但实际上常仅稍升高)、心电图改变<<特点总结:··婴儿肝炎综合征:肝大,肝功能异常,直疸为主,黄疸··夏季热:1.婴幼儿;2.与季节、气温有关,下半夜温度最高;3.伴营养不良;4.多饮、多尿、少汗··脑瘫:1.行为;2.肌张力;3.反射;4.姿势>>◆◆神经系统专题:◆高热惊厥(简单型、复杂型)及癫痫的鉴别:··高热惊厥:·均为一般病毒感染(如上感),6月-5岁/3岁发病,有显著遗传倾向·简单型:1.发作于体温上升24h内2.发作时体温常>39度3.一次热程中发作≤2次4.每次发作持续<10分钟(多<5分钟)5.惊厥表现为全身对称性,伴意识丧失,抽搐后神清(无嗜睡等表现)且无神经系统后遗症·复杂型:1.温度较低时即发作2.发作次数较多3.可呈部分性4.每次发作持续可>15分钟5.发作前有神经系统异常6.其他不典型表现··高热诱发的癫痫··脑电图:简单型惊厥发作后脑电图无异常,复杂型可有异常,但出现尖波棘波则考虑癫痫··治疗:高热惊厥可嘱患儿回家后如有发热尽早服退热药及鲁米那3-5mg/kg.d ◆癫痫:··诊断标准:长期反复出现至少2次痫性发作(大脑异常放电)··发作分类:·原发性癫痫及癫痫综合征:多有家族史,一般不影响智力,对抗癫痫药物疗效好,呈特定部位限局性或双侧对称同步的痫样波发放,脑电图背景波正常,·继发性癫痫:一般影响智力,对抗癫痫药物疗效差,呈限局性脑电异常,脑电图背景波异常(波幅异常高压或压抑,并杂有大量痫样放电)·局灶性发作(大脑部分放电/部分身体发作):单纯性(不伴意识障碍),复杂性(伴有意识障碍)·全部性发作(大脑双侧放电/双侧身体发作、伴意识障碍):1.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最常见,全身骨骼肌强直、并反复短促屈曲抽动,伴意识丧失、呼吸暂停、紫绀2.失神发作:停止活动、意识丧失,但不摔倒、手中物品不落地3.肌阵挛发作:突发全身/部分触电样短暂收缩<0.35秒4.其他全部性发作:失张力发作(肌张力丧失、伴意识障碍、摔倒、手中物品落地);痉挛(婴儿痉挛);非典型失神发作;强直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持续30分钟或两次发作间无清醒期。

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针对儿童体质特点,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经验,通过望、闻、问、切等诊断手段,对儿童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儿科在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儿童特殊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而卓越的优势。

中医儿科病症的诊断疗效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望诊:通过观察患儿的面色、舌苔、舌质、舌体等,判断病情的轻重和变化情况。

例如,苍白的面色可能与气血不足有关,而红润的面色可能与热盛有关。

望诊对于评估病情变化、病情好转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

2.闻诊:通过听取患儿的咳嗽声、呼吸声等,判断病情的病位、病性。

例如,喘息声可能与肺部有关,鼾声可能与脾胃失调有关。

闻诊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的变化,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3.问诊:通过与患儿及家属详细沟通,了解病情的发生、发展及相关症状。

例如,询问食欲、睡眠、大便等方面的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和发展趋势。

问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4.切诊:通过对患儿的脉象进行触诊,判断病情的变化和病性。

中医注重脉象的变化,通过触诊脉象的速度、强弱、滑利等判断病情的好坏和变化趋势。

切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评估疗效和判断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起着重要作用。

在儿童的疾病治疗中,中医儿科注重整体观察,强调调理和增强机体自愈能力。

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包括草药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基于中医理论,具有针对性和独特的疗效。

中医儿科疗效评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病情好转:通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例如发热、咳嗽、食欲等方面的变化,来评判病情的好转。

如果患儿的症状明显减轻或者完全消失,可以认为中医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

2.化验指标改善:在一些需要进行化验的疾病中,通过观察化验指标的变化情况,来评判疗效。

例如,对于一些感染性疾病,通过观察血常规、尿常规等指标的变化来评估病情的好转。

小儿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小儿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小儿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小儿重症肺炎是指儿童因肺炎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氧合障碍和(或)二氧化碳潴留。

重症肺炎是儿科急症重症医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患儿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准确的诊断标准对于医务人员的临床工作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

1. 呼吸急促,患儿呼吸频率>60次/分;2. 氧合障碍,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3. 严重呼吸窘迫,包括以下任一情况,①静息状态下呼吸窘迫,即呼吸频率>70次/分;②辅助呼吸肌参与的呼吸窘迫,包括鼻翼扇动、锁骨上收、腹式呼吸等;③吸气性呼吸窘迫,即呼气时间延长、呼吸节律不规则等;4. 严重气道梗阻,包括以下任一情况,①气道梗阻体征阳性,包括喘鸣音、呼吸困难、喉头内收、气道梗阻感等;②气道梗阻病因明确,包括异物吸入、哮喘发作等;5. 休克,包括以下任一情况,①血压下降,即收缩压<正常值的50%;②周围循环衰竭,包括皮肤湿冷、心率快、尿量减少等;6. 意识障碍,包括以下任一情况,①嗜睡、烦躁、烦躁不安;②昏迷。

二、实验室检查。

1.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20×10^9/L或<4×10^9/L;2. 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70%;3. 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10mg/L;4. 降钙素原,降钙素原>100pg/ml;5. 血气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6. 血培养,阳性。

三、影像学检查。

1. 胸部X线或CT表现,双肺实变、斑片状浸润、大片状阴影;2. 肺部超声,肺部实变、磨玻璃改变;3. 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低通气、低灌注区。

四、病原学检查。

1. 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阳性,包括痰培养、血培养、呼吸道分泌物检查等。

综上所述,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等方面。

儿科呼吸道疾病诊疗规范

儿科呼吸道疾病诊疗规范

儿科呼吸道疾病诊疗规范
目的
本文档旨在制定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疗规范,以提高儿科医生
的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背景
儿科呼吸道疾病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

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呼吸道感染更加敏感,因此需制定规范的诊疗方案。

诊断标准
感冒:根据患儿出现流清鼻涕、喉咙痛、咳嗽等症状,伴有发
热等症状可进行诊断。

支气管炎:根据患儿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可结
合肺部体征进行诊断。

肺炎:根据患儿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并结合体征及
影像学检查可进行诊断。

治疗方案
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休息、保持水分摄入、使用退热
药物等。

支气管炎:可根据病情轻重选择使用雾化吸入药物、支气管扩
张剂或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

肺炎:根据病情选择使用抗生素、退热药物、氧疗等进行治疗,严重病例可考虑住院治疗。

注意事项
饮食:鼓励儿童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
食物。

室内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度加湿,避免接触二手烟或
有害气体。

预防措施:加强儿童免疫力,注意手卫生,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结论
本文档制定了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疗规范,为儿科医生提供了
指导,以提高诊疗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保障儿童健康。

儿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儿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呼吸系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主要侵犯鼻、鼻咽部和咽部,以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者多见,约占原发感染的90%,细菌占一、0%左右,其中部分为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

肺炎支原体亦可引起感染。

上感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占急性上呼吸道疾病的50%以上,幼儿每人每年可发病数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婴幼儿上感易向邻近组织扩散,在部分患儿可引起并发症而迁延不愈。

二、诊断标准1、一般类型上感的诊断依据⑴轻症上感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干咳,可有发热,亦可有咽部不适或咽痛,咽充血,扁桃体肿大。

多见于年长儿。

⑵重症上感多见于婴幼儿。

多急骤起病,突然高热达39~40℃或更高,发冷、头痛、全身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咳嗽频繁。

婴幼儿常伴呕吐、腹泻。

热重时,部分患儿可出现惊撅、腹痛等。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及触痛,肺部呼吸音正常。

系肠道病毒所致者,常伴不同形态的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上感的诊断依据⑴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夏秋季,急性起病,突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查体除咽部充血外,突出表现在咽腭弓、悬雍垂、软腭或扁桃体上可见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

病程一、周左右。

⑵咽结合膜热常发于春夏季节,突起高热、咽痛、眼部刺痛,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

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

有时伴有胃肠道症状。

病程一、~2周。

凡具有上述表现之一者,排除急性传染病早期、流行性感冒、疱疹性口腔炎等,可诊断为相应类型上感。

3、区别病毒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时,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正常或相对增加;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大多增高,并常有血C反应蛋白(CRP)升高。

咽拭子做细菌培养可阳性。

三、鉴别诊断⑴流行性感冒系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所致,有明显流行病史,全身症状重。

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标准

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标准

儿科疾病1、水痘合并症:诊断标准(1)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或流行史。

(2)皮疹在3-5天内分批出现,同时有各型皮疹(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痂在5-20天内脱落,一般不留疤痕。

皮疹分布以躯干多见。

住院指征:并发肺炎,皮肤继发感染,脑炎。

若无并发症,但有高热不退、精神萎糜等症状也是留院观察指征。

治愈标准:(1)隔离期已满(隔离至全身水痘完全干燥结痂)。

(2)临床症状消失。

出院指征:同治愈标准。

2、急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咳嗽为主要症状,热型不定,开始干咳,1-2天后分泌物增加。

年长儿童全身症状较轻,婴幼儿全身症状较重。

(2)双肺听诊有干啰音,呼吸音粗糙,或伴有不固定的大水泡音;(3)胸片肺门及肺下部肺纹理增粗或正常;(4)白细胞正常或稍增高。

入院标准:若门诊治疗症状无好转,体温达38.5℃以上,且年龄小(2岁以下),需住院。

治愈标准:咳嗽减轻,肺部无啰音,体温正常。

出院指征:同治愈标准。

3、喘息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多发生在3岁内婴幼儿,尤以肥胖者较多见。

(2)患儿有咳嗽,气喘,有或无发热,有支气管炎伴哮喘症状。

(3)伴有烦燥或哭吵,进食少,睡眠欠佳;(4)听诊呼气延长,吸气时有哮鸣音,不固定性湿啰音;(5)胸片有肺纹理增粗,肺含气量增加。

入院标准:门诊治疗无效,影响睡眠,病情有加重,年龄2岁以下,需住院治疗。

治愈标准:咳嗽气喘减轻,精神食欲正常,活动自如,双肺无哮鸣音,无干啰音可出院。

出院指征:同治愈标准。

4、疱疹性咽炎: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突起高热,并持续中、高热,可有流涎、咽痛、拒食、呕吐、哭吵;(2)查体:咽充血,咽峡部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红晕,破溃后成溃疡;(3)血常规可正常,以淋巴增高为主;(4)若有手、足、躯干(臀)部疱疹,应考虑手足口病。

住院标准:一般建议住院,防止高热惊厥。

出院指征:病程一般一周,热退,口腔溃疡消退可出院。

治愈标准:体温正常,口腔溃疡消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疾病
1、水痘合并症:
诊断标准
(1)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或流行史。

(2)皮疹在3-5天内分批出现,同时有各型皮疹(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痂在5-20天内脱落,一般不留疤痕。

皮疹分布以躯干多见。

住院指征:
并发肺炎,皮肤继发感染,脑炎。

若无并发症,但有高热不退、精神萎糜等症状也是留院观察指征。

治愈标准:
(1)隔离期已满(隔离至全身水痘完全干燥结痂)。

(2)临床症状消失。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2、急性支气管炎:
诊断标准:
(1)咳嗽为主要症状,热型不定,开始干咳,1-2天后分泌物增加。

年长儿童全身症状较轻,婴幼儿全身症状较重。

(2)双肺听诊有干啰音,呼吸音粗糙,或伴有不固定的大水泡音;(3)胸片肺门及肺下部肺纹理增粗或正常;(4)白细胞正常或稍增高。

入院标准:
若门诊治疗症状无好转,体温达38.5℃以上,且年龄小(2岁以下),需住院。

治愈标准:
咳嗽减轻,肺部无啰音,体温正常。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3、喘息性支气管炎:
诊断标准:
(1)多发生在3岁内婴幼儿,尤以肥胖者较多见。

(2)患儿有咳嗽,气喘,有或无发热,有支气管炎伴哮喘症状。

(3)伴有烦燥或哭吵,进食少,睡眠欠佳;(4)听诊呼气延长,吸气时有哮鸣音,不固定性湿啰音;(5)胸片有肺纹理增粗,肺含气量增加。

入院标准:
门诊治疗无效,影响睡眠,病情有加重,年龄2岁以下,需住院治疗。

治愈标准:
咳嗽气喘减轻,精神食欲正常,活动自如,双肺无哮鸣音,无干啰音可出院。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4、疱疹性咽炎:
诊断标准:
(1)急性起病,突起高热,并持续中、高热,可有流涎、咽痛、拒食、呕吐、哭吵;(2)查体:咽充血,咽峡部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红晕,破溃后成溃疡;(3)血常规可正常,以淋巴增
高为主;(4)若有手、足、躯干(臀)部疱疹,应考虑手足口病。

住院标准:
一般建议住院,防止高热惊厥。

出院指征:
病程一般一周,热退,口腔溃疡消退可出院。

治愈标准:
体温正常,口腔溃疡消退。

5、咽结合膜热:
诊断标准:
突起高热,咽充血,睑结膜充血,有流泪,颈、耳后淋巴结肿大,约7-10天自愈。

入院标准:
体温达39℃以上,需住院,防止高热惊厥。

治愈标准:
热退,咽充血,睑结膜充血消退。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6、化脓性口炎、咽炎:
诊断标准:
(1)可有发热,可有流涎,纳差,拒食;(2)咽部,口腔粘膜多处溃疡,脓苔;(3)精神差,睡眠欠安稳静;(4)血常规可有白细胞增升。

入院标准:
中高热(达38.5℃以上)拒食,精神差可住院治疗。

治愈标准:
体温正常,食欲恢复,口腔粘膜无溃疡,血常规恢复正常。

出院指征:
体温稳定48小时以上,精神、食欲正常,口腔粘膜无溃疡。

7、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痉挛性喉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急性会厌炎,咽后壁脓肿。

诊断标准:
急性痉挛性喉炎,多见婴幼儿。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多由急性喉炎向下蔓延而来。

突发声嘶,可有发热,呼吸急促,睡眠时鼻鼾音,张口呼吸。

可有突发呼吸梗阻致生命危险,血常规可正常或白细胞升高。

入院标准:
一旦考虑以上病,即是急性上感的四种危重症,应立即住院。

治愈标准:
体温正常,食欲正常,无发热,血常规恢复正常,咽后壁无脓肿,咽喉及会厌部无充血,肺部体征恢复正常。

出院指征:
声音正常,无发热,咽部无充血,水肿,或脓肿消退,即可出院。

8、感染性腹泻:
诊断标准:
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溢乳或呕吐,腹痛大便次数增多,量少稀薄或带水或黏液便,不同程度的脱水及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全身中毒症状。

入院标准:
患儿有发热,呕吐、腹痛,大便粘胨,肠鸣音亢进,大便常规脓球+以上,红细胞(+),若门诊治疗无效,或高热,脱水可以住院治疗。

治愈标准:
体温正常,胃肠道症状消失,脱水纠正,酸中毒纠正,电解质恢复正常,大便常规正常。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9、非感染性腹泻:
诊断标准:
有不洁饮食或受凉史,有呕吐,发热,尿少口渴,大便日五次以上,呈稀糊或水样便,有腥味,大便常规可正常或脂肪球,查体有肠鸣音亢进,精神差,皮肤干燥,弹性差,囟门成凹陷,口腔粘膜干燥。

入院标准:
若有中度脱水症状或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即应住院。

治愈标准:
大便次数减少,尿量恢复正常,口渴消失,精神好转,食欲好转,脱水、酸中毒纠正,电解质恢复正常。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10、急性胃炎:
诊断标准:
各种因素引起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有感染者常伴有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

胃镜检查,可见粘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岀血等。

入院标准:
有不洁饮食或受凉史,有呕吐,腹痛或哭吵不安,查体胃脘部有压痛,若合并脱水、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应住院。

治愈标准:
无呕吐,腹痛,能恢复饮食。

脱水纠正,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恢复正常。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11、胆道蛔虫并胆囊炎:
诊断标准:
(1)剑突下或右上腹阵发性“顶钻”样剧烈疼痛,可向右肩及背部放射,疼痛时病儿辗转不安、大汗淋漓、大声喊叫,甚至在床上打滚。

缓解时,腹痛明显减轻,甚至完全消失。

(2)腹部体征所见和剧烈的自觉腹痛症状常常不相符合,腹痛发作期间,剑突右下方仅有压痛,没有明显的腹肌紧张,待发作过后侧腹肌柔软,压痛减轻,甚至消失。

(3)以往有蛔虫史。

(4)如出现寒颤、高热、黄疸、则是并发化脓性胆管炎的表现。

(5)B超可见胆囊炎性改变及胆囊内虫团。

入院标准:
有胆囊炎表现及腹痛不缓解即应住院治疗。

治愈标准:
腹痛完全缓解3-7天,腹部体征消失,一般情况好。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12、肠道蛔虫并肠梗阻:
诊断标准:
(1)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以往有蛔虫史或最近有驱虫史。

(2)阵发性腹痛,便秘,继之有呕吐,有时吐出蛔虫。

(3)腹部可见肠型,肠音亢进。

早期腹部并不膨胀,腹壁柔软,腹部可以摸到大小不等的肿物,如条索状或面团状可移动,晚期肿物坚硬而不变形。

(4)X线检查:显示一般肠梗阻征象。

(5)腹部B超可见虫团。

入院标准:
腹痛明显,有肠梗阻症状。

治愈标准:
腹痛缓解,症状消失。

出院指征:
腹痛缓解,症状消失可出院。

13、嗜血细胞综合征:
诊断标准:
(1)发热≥7天,体温达38.5℃以上;(2)脾大,肝肋下≥3厘米;(3)全血细胞减少;(4)高甘油三脂血症和/或低纤维蛋白质血症;骨髓检查可见吞噬细胞。

入院标准:
一旦发现以上症状,应收入住院治疗。

治愈标准:
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即可出院。

出院指征:
同治愈标准。

14、川畸病:
诊断标准:
主要症状:(1)发热持续5天以上。

(2)四肢末端初期手足硬肿、充血,恢复期出现指趾端膜状脱皮。

(3)多形性红斑皮疹。

(4)双侧结膜充血,为一过性,无脓性溢液。

(5)唇红、皲裂、岀血杨莓舌,口腔粘膜弥漫充血。

(6)急性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

具有上述6项的5项即可诊断。

如仅有4项,而二维超声心电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扩张或者动脉瘤亦可诊断。

入院标准:
发热5天以上,诊断可疑即收入住院。

治愈标准:
无冠脉异常,ASA疗程8周左右,有冠脉异常,ASA至少1年,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正常,定期检查随诊2-3年。

出院指征:
急性期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好转或正常。

15、隐睾:
诊断标准:
主要根据睾丸从未进入阴囊,阴囊发育不良和阴囊中无睾丸。

入院标准:
先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住院手术,1岁以上的患儿诊断确立后即可住院手术。

治愈标准:
手术顺利找到睾丸并将其下降固定于阴囊内。

出院指征:
精神食欲可,大小便正常,体温正常,睾丸位于阴囊内,伤口无红肿渗液,甲级愈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