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的皮疹疾病及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小儿出疹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课件

小儿出疹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课件

幼儿急疹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幼儿急疹
通常在6-18个月大的婴儿中发病,表现为突然高热,持续3-5天后退热,同时出 现红色斑丘疹。皮疹主要分布在躯干和臀部,四肢较少。皮疹通常在1-2周内自 行消退。
其他疾病
如猩红热、川崎病等也可能出现红色斑丘疹,但它们的发热和其他症状与幼儿急 疹不同。猩红热通常有草莓舌和白杨树皮样脱屑,川崎病则表现为球结合膜充血 、手足硬性水肿和掌跖红斑等特征性表现。
的类型。
进行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以 明确诊断和病因。例如,检测风 疹病毒、水痘病毒等特异性抗体。
根据需要,进行其他相关的实验 室检查,如肝功能、肾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X线、B超、 CT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患儿 的肺部、腹部等器官的病变情 况。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皮疹疾病, 如风湿性皮疹等,需要进行心 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 评估心脏的情况。
等。
疼痛缓解
对于伴有疼痛症状的患儿,可适 当使用止痛药或镇静药,以缓解
患儿不适。
其他症状处理
针对患儿出现的其他症状,如咳 嗽、腹泻等,采取相应的对症治
疗措施。
支持治疗
补充营养
保证患儿足够的营养摄入,给予易消化、营养丰 富的食物。
补充水分
保证患儿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脱水。
休息与护理
让患儿充分休息,做好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
有助于缩小疾病范围。
教训一: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 避免误诊。
对于不典型的病例,及时进行实 验室检查有助于确诊,避免因误
诊而延误治疗。
临床经验分享与教训总结
教训二: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依 从性。
医生应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 ,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 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

儿科常见的皮疹疾病及鉴别诊断

儿科常见的皮疹疾病及鉴别诊断

症状
轻度发热、咳嗽、流涕, 在发热后1-2天出现红色斑 丘疹,从头面部开始,扩 散至全身。
鉴别诊断
与麻疹、猩红热等其他红 色斑丘疹性疾病鉴别。
02
常见皮疹疾病
幼儿急疹
总结词
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通常在6-18个月大的婴儿中发病,表现为突然发热、皮疹等症状。
详细描述
幼儿急疹通常由病毒引起,潜伏期为1-2周。发病时,婴儿会出现高热,通常在39-40℃左右,持续3-5天 后退热。退热后,婴儿的躯干部会出现红色斑丘疹,通常在2-3天内消退。幼儿急疹的症状与其他疾病相 似,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防晒措施
定期打扫室内卫生,保持空气流通, 减少病菌和尘螨等过敏原的滋生。
在户外活动时,给宝宝涂抹防晒霜、 戴帽子等措施,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 的刺激。
穿着舒适
给宝宝穿着宽松、柔软、透气的衣物, 避免穿着过紧或含有刺激性成分的衣 物。
皮疹疾病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皮疹的颜色、形状、大 小以及伴随症状的变化,如出现
04
荨麻疹
起病急,皮疹为大小不等的红色 或白色风团,伴有明显瘙痒,可 自行消退,不留痕迹。
手足口病
发疹前多有发热、咳嗽、流涕等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皮疹主要分 布于手、足、口部位,可同时伴 有口腔溃疡和臀部皮疹。
鉴别诊断的注意事项
01
重视患儿的症状和体征
要全面了解患儿的病史、家族 史、用药情况以及伴随症状, 以便准确判断。
药物治疗
根据皮疹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医生可能 会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过敏药、 抗炎药等。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刺激和摩擦, 使用温和的洗护用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 成分的化妆品。

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出疹性疾病
目的与要求
掌握 皮疹特点及鉴别诊断
概念
是一类疾病的统称 伴有皮疹的疾病统称为出疹性疾病 是儿科常见的病种之一 皮疹的出现时间,分布部位和先后次序 对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儿科常见的出疹性疾病
麻疹
药物疹
风疹
猩红热
幼儿急疹
荨麻疹
水痘
肠道病毒(如手足口病)
过敏性紫癜
麻疹(MEASLES)
(出疹第三天)
麻疹恢复期色素沉着
特点
发热第4天出现玫瑰斑丘疹,疹出热更高 皮疹可融合成片,疹间皮肤正常,压之
褪色,无瘙痒感 皮疹从上到下,从上到下消退,留有色
素沉着
风疹
病因:风疹病毒
传染源:病人,出疹前5天到出疹
后2天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
流行季节:冬春好发
易感性:1-5岁儿童及孕妇(畸形: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Rash
The exanthem is red, punctate or finely papular, and blanches on pressure.
Circumoral pallor
The cheeks appear flushed but the area around the mouth is pale.
龈疱疹、不像水痘 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皮疹
荨麻疹
俗称“风疹块”、“发丹”,是皮肤粘 膜暂时性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而出 现的局限性水肿反应。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生的一过性风团伴瘙 痒,消退后不留痕迹。
皮疹特点
突然发病、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风团 淡红色或苍白色 可局限也可泛发全身 可融合成片,有剧痒、烧灼或刺痛感 数小时消退,不留痕迹。也可持续较长时间此 伏彼起,或一日之内反复几次发作。

儿童出疹性疾病的鉴别ppt课件

儿童出疹性疾病的鉴别ppt课件

12
13
• 麻疹典型的皮疹首先在发际、颈侧和耳后开 始出现,然后大约在24小时内首先向面部、 颈部、上肢及上胸部蔓延,然后向躯干和下肢 蔓延,包括掌跖部,均可出现。此时患儿处于 本病的极期,有高热、咳嗽、呼吸急促、嗜睡 等表现。出疹后的第4天,皮下按照出疹的顺 序消退。 • 恢复期:病程后期可出现皮肤变为棕色以及脱 屑。整个病程大约持续10天。
3
4
5
水痘
1.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是 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以斑疹、丘疹、疱疹、 结痂为其主要特点。多发于冬季末期和早春, 5-9岁为高发年龄。 2.临床表现:水痘的潜伏期为10-21天,轻
者可无发热,皮疹稀少,症状轻微。典 型病例,有前驱期,约为24-48小时, 之后出现皮疹,一般伴有轻度到中等度 发热,持续2-4天。皮疹首先出现于头皮、 面部或躯干,最初的皮疹为强烈瘙痒性 的红色斑疹,然后发展为充满
11
• 临床表现: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极期或发 疹期及恢复期4个阶段。 • 潜伏期为9-14天,前驱期约为2-4天,有卡他 症状、结膜炎、流泪及发热,体温可高达40 摄氏度以上。可有口腔麻疹粘膜斑,易出现于 颊粘膜第二磨牙位置,一旦皮疹出现,麻疹粘 膜斑很快消失。整个口腔粘膜潮红、粗糙。( 应注意与鹅口疮相鉴别)
6
• 透明液体的水疱疹。24-48小时内疱内液体变 浑浊,且疱疹出现脐凹现象,结痂,结痂脱落 。不同时期的皮疹同时出现时水痘的特点。 • 传染期: • 治疗:抗病毒 • 并发症:继发细菌感染,神经系统,角膜炎。
7
水痘皮疹演变过程图片
8
9
10
麻疹
• 是由麻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具有高度传染 性的急性出疹性呼吸系统传染病。 • 流行病学: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到出疹后5天内,病人的结膜 和呼吸道分泌物、尿和血液均有此病毒 ,合并肺炎的病人传染期会延长。主要 是通过直接接触和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 播。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与处理PPT课件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与处理PPT课件
家长意愿与配合程度
与家长充分沟通,了解家长意愿和配 合程度,共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05
护理要点与康复期管理
皮肤护理和清洁卫生工作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期给宝宝洗澡,使用温和的洗 浴用品,注意清洗褶皱部位,避
免继发感染。
避免搔抓
剪短宝宝指甲,必要时戴上手套 ,防止抓破皮疹导致感染。
穿着宽松舒适
选择棉质、柔软、透气的衣物, 避免摩擦和刺激皮肤。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小儿出疹性疾病可分为感染性出疹和非感染性出疹两大 类。感染性出疹包括病毒疹、细菌疹等,非感染性出疹则包括过敏性皮疹、药 疹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药物因素等。其中,病毒感染是最 常见的病因,如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等均由病毒感染引起。
加强护理
在治疗期间,应加强患儿 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继发感染。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考虑因素
患儿年龄
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 应性不同,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考
虑患儿年龄因素。
既往治疗史
了解患儿既往治疗史,避免重复使用 无效药物或产生药物抵抗。
病情严重程度
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 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VS
重要性
预防小儿出疹性疾病对于保障儿童健康具 有重要意义。出疹性疾病不仅会影响患儿 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还可能引起严重 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家长和医 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预防 工作,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02
常见小儿出疹性疾病介绍
麻疹
传染性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

儿科常见出疹性疾

儿科常见出疹性疾

并发症
பைடு நூலகம்麻疹肺炎 喉炎 心肌炎 麻疹脑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
风疹 幼儿急诊 猩红热 肠道病毒感染 药物疹
治疗
原则:加强护理、对症治疗、 原则: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感染 对症治疗:体温大于40度 对症治疗:体温大于40度,给予降温 中药: 中药:麻杏石甘汤 抗生素: 抗生素:合并感染使用
三、风疹
病原:风疹病毒 传播:呼吸道粘膜、飞沫传播 潜伏期:10-21天 潜伏期:10-21天 临床表现:发热、皮疹、耳后淋巴结肿大 皮疹特点:浅红色、稍隆起、出现迅速 化验检查:白细胞减低
治疗
一般病例:对症处理 严重病例:吸氧、降低颅内压、抗感染、 对症处理
谢谢大家
五、手足口病
病原:肠道病毒71型 病原:肠道病毒71型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手、足、臀部、口腔粘膜可见 臀部、 成簇红疹,有水泡 成簇红疹, 发热、厌食、 发热、厌食、腹泻 严重病例:合并脑水肿、肺水肿 严重病例:合并脑水肿、 安徽阜阳今年出现暴发流行,死亡20人 安徽阜阳今年出现暴发流行,死亡20人, 本病列为传染病管理
并发症
皮肤脓疱疮、 皮肤脓疱疮、蜂窝组织炎 血小板减少 水痘肺炎 水痘后脑炎、格巴综合症、 水痘后脑炎、格巴综合症、脊髓炎 心肌炎、肝炎、 心肌炎、肝炎、肾炎
治疗
无环鸟苷: 无环鸟苷: 干扰素 合并细菌感染用抗生素 防治抓挠, 防治抓挠,引发感染
二、麻疹
病原:麻疹病毒 病原: 传播: 传播:呼吸道粘膜 主要表现: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 主要表现: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 口腔麻疹粘膜斑、特殊性斑丘疹(发热3 口腔麻疹粘膜斑、特殊性斑丘疹(发热3-4 天出疹) 天出疹) 潜伏期:10天 潜伏期:10天 恢复期: 恢复期:糠麸样脱皮及色素沉着

儿童常见皮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儿童常见皮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鉴别要点
• 皮疹通常在发热24小时之内出现 ;首发于头面部,随后至躯干, 逐渐扩展至四肢,末端稀少,呈 向心性分布;
• 皮疹瘙痒明显,且全身会有红色 丘疹,并伴有透明水泡,一般的 疹子不会生长到头皮黏膜处及口 腔内、甚至是生殖器上,但是水 痘,这些地方则会有皮疹的发生 。
手足口病
21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最为常见为 柯萨奇病毒 A16 型和肠道病毒 71 型,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
过敏性紫癜
26
过敏性紫癜
• 是儿童常见的以小血管炎或毛细血 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系统性血管 炎。发病原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 某些药物作用、过敏等致使体内形 成IgA或IgG类免疫复合物,沉积于 真皮上层毛细血管引起血管炎。
• 主要表现为紫癜、腹痛、关节痛和 肾损害,但血小板不减少。本病是 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血管炎,多 发于学龄期儿童,常见发病年龄为 7~14岁,1周岁以内婴儿少见。
典型为红色小疱疹,周围可有炎性 红润,除口腔外其余部位疱疹少有 痛痒感。疱疹数目不等,数个至数 十个。近年来不典型皮疹(右图D、 F,主要为CVA6型引起)逐渐增多,可 表现为大疱样皮疹,可伴有明显瘙 痒,皮疹大,壁薄,易破溃。消退 后无色素沉着。
皮疹主要有 3 种,即斑疹、丘疹和 水疱,周围常有红晕,常不伴瘙痒 ,大多无疼痛,通常 3-4 天消退。
鉴别要点
• 皮疹早期出现,多分布与手心、足心及口腔黏膜,躯干及臀部、 肛周亦可出现,离心性分布, 皮疹分布特点具有诊断意义;
• 部分不典型病例为大疱性皮疹(即下图),伴有明显痛痒感,薄 壁疱疹,较密集,可有破溃,与典型病例不符,需要结合季节及 病毒检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与处理PPT课件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与处理PPT课件

传播方式
03
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 病毒传播给周围人群。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
源。
预防
04
接种水痘疫苗可有效预防水痘的发生,同时避 免接触水痘患者及带状疱疹患者也可降低感染
风险。
手足口病等其他疾病
手足口病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 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检测意义不大。
3 病原学检查
通过咽拭子或血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或核酸检测,可明确病 原体。
影像学检查在鉴别诊断中应用
胸部X线
麻疹患儿可能出现肺部纹理增粗 等间质性肺炎表现,风疹和幼儿 急疹一般无异常表现。
超声心动图
对于疑似并发心肌炎的患儿,可 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评估心脏 功能。
误诊原因分析及避免措施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 搔抓破损,减少继发感染 的风险。
饮食调整
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补 充足够的水分和维生素。
隔离措施
对麻疹等传染性强的疾病 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交叉 感染。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策略部署
01
02
03
04
预防继发感染
加强皮肤护理和口腔卫生,避 免破损处感染。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如肺炎、脑炎等。
诊断依据
诊断小儿出疹性疾病需结合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医生通常会询问患儿的病史,观察皮疹的形态、 分布和演变过程,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病 毒学检测等,以确定病因和诊断。
02
常见小儿出疹性疾病介绍
麻疹
传染性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 传染性很强。

小儿常见病皮疹鉴别与治疗

小儿常见病皮疹鉴别与治疗
发病情况: 四季均可 冬春。任何年龄1-5岁 多见。
流行病学:预后良好,“皮肤小疾”, 妊娠早期患病影响胎儿发育-畸形。 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临床表现
• 全身症状:轻,有类似感冒症状 • 皮疹:发热当天或次日出疹,淡红色斑丘
疹,持续约3天,分布:面、颈、躯干、四 肢、手足部,细小如沙子。疹后无脱皮及 色素沉着。 • 耳后、疹后淋巴结肿大。
幼儿急疹(奶麻)
• 年龄小吃奶---奶麻(形状像麻疹--假麻) • 发病情况: 四季均可,冬春。2岁以下,
尤其1岁以内婴儿多见,6月--1岁。
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注意退热,防止高热 惊厥。
临床表现
• 起病急,突发高热(39-40), • 虽高热一般情况良好, • 发热3-4天后,体温骤降至正常,全身出现
临床表现
• 1.发热 • 2.咽部焮红肿痛甚至溃烂 • 3.皮疹 发热当天或次日出诊
弥漫猩红基础上,有细小丘疹— 压之褪色
颈、胸、背、腹(腋下、肘窝、 腹股沟)皮肤皱褶处多---帕氏线
• 4.环口苍白圈 • 5.杨梅舌 • 6.疹后脱屑,无色素沉着
病名 麻疹
幼儿急疹
初期症状 发热,咳嗽,流涕, 突然高热,
风疹、猩红热) • 疱疹----丘疹,水疱疹(水痘、手足口病) • 瘾疹---荨麻疹
斑(紫癜)
细疹
疱疹
麻疹、风痧、奶麻、丹痧
麻疹
因其皮疹形如麻粒---麻疹(糠疹、麸疹、正 麻、痧子、疹子、小喜子)
发病情况: 四季均可,冬末春初。任何年 龄,6月-5岁多见。
流行病学:古代儿科四大症之一, 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白细胞总数下降 淋巴细胞升高
玫瑰色斑疹或 斑丘疹,较麻 疹细小,发疹 无一定顺序疹 出后1~2天消 退。疹退后无 色素沉着,无 脱屑

儿科常见的皮疹疾病及鉴别诊断

儿科常见的皮疹疾病及鉴别诊断
儿科常见的皮疹疾病及鉴别诊断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儿科皮疹疾病概述 • 常见儿科皮疹疾病 • 鉴别诊断方法和步骤 • 鉴别诊断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儿科皮疹疾病概述
皮疹的定义和分类
皮疹
皮肤表面出现异常的形状、颜色 、质地改变,伴有或不伴有其他 症状。
分类
感染性皮疹、变态反应性皮疹、 自身免疫性皮疹、肿瘤性皮疹等 。
根据需要,进行特殊实验室检查,如免疫学检查、组织病理 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X线、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了 解皮疹病变部位及性质。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深部组织的病变,为鉴别诊断提供 重要依据。
04
鉴别诊断案例分析
案例一:幼儿急疹与麻疹的鉴别诊断
幼儿急疹
由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6-18个月大的婴儿,表现为突然高热,持续3-5天后退热,出现红色斑丘疹,主要分布 在躯干和臀部,持续1-2天后消退,无脱屑和色素沉着。
VS
荨麻疹
由过敏反应引起,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色 或白色风团等皮疹,大小不等、形态不规 则,可伴有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儿科常见的皮疹疾病包括湿疹、 荨麻疹、水痘、猩红热等,每种 疾病具有不同的病因、临床表现
和治疗方法。
皮疹疾病的鉴别诊断对于准确诊 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需要综合考 虑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
详细描述
水痘的典型特征是红色斑疹、丘疹和水疱,通常在躯干和头部出现。水疱在几 天内干燥并结痂,然后脱落。水痘通常在2周内痊愈,但可能伴随疼痛和瘙痒。
风疹
总结词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症状包括轻度发热、头痛、咳嗽和红疹。

儿童常见皮肤疾病诊治方法

儿童常见皮肤疾病诊治方法

1
异位性皮炎常伴随皮肤干燥,尤其是在冬季或气候干燥
的环境中,皮肤容易出现脱屑和瘙痒。
2
皮疹形态
3
异位性皮炎的皮疹形态多样,常见为红斑、丘疹、水疱
、糜烂和渗出,在反复抓挠后,容易出现苔藓样变。
4
反复发作
异位性皮炎的症状常常反复发作,并伴随皮肤瘙痒和红 斑,严重者可出现糜烂和渗出。
诊断依据
异位性皮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结合病史和体格 检查,必要时进行皮肤病理检查进行确诊。
皮肤真菌感染的症状及诊断
真菌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皮肤疾病,由真菌感染皮肤引起的。真菌感染通常表现为皮疹,但症状可能因真菌类型而异。
瘙痒 1
皮肤出现瘙痒,尤其是在晚上。
皮疹 2
皮疹通常呈红色,有鳞屑或水泡。
脱皮 3
皮肤出现脱皮,或形成裂口。
疼痛 4
感染部位可能疼痛,或触碰时疼痛。 医生会通过观察皮疹并进行真菌培养来诊断真菌感染。真菌培养需要将皮肤样本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以便确认感染的真菌类型。
可以改善肤色 雀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护肤品、激光治疗、药物治疗和光子嫩肤。护肤品可以有效淡化雀斑,激光治疗可以去除雀斑,药物治 疗可以使用外用药膏,光子嫩肤可以改善肤色,使雀斑不再明显。
痤疮的症状及诊断
常见症状
痤疮的症状包括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粉刺是毛囊堵塞导致的,通常出现在面部、胸部、背部和肩膀上。丘疹和脓疱是炎症性损害,通 常会红肿和疼痛。结节和囊肿是更严重的炎症性损害,可能导致疤痕。
和可能的诱因。还需要排除其他皮肤疾病,例如湿疹或皮炎。
3
辅助检查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辅助检查,例如血常规检查,以排除感染或其他疾病。如果荨麻疹反复出现或伴有

儿童常见皮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儿童常见皮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使用氨基青霉素类抗生素后 (皮疹一般在用药后5-10天 出现),发生皮疹(主要为 斑丘疹)的概率为30-90%, 成人及青少年概率更高(95100 %),但出现皮疹并不 代表药物过敏。
非抗生素诱发的传单皮疹在 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更常见 (18-34%), 但在成人中相 对少见(小于15%),皮疹可 表现为弥漫性斑丘疹、荨麻 疹、瘀点-紫癜、结节性红斑。
• 多在发热期出现,以躯干部为著,要密切注意眼球结膜充 血,口唇皲裂、杨莓舌表现及手足症状、淋巴结肿大等表 现
药疹
•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 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的反应。出疹前有明确 用药史,注意常见易引发皮疹药物使用情况。
• 皮疹形态多样,可表现为斑丘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又称巨大荨麻疹),多行性红斑,紫癜、水疱等多种形式 ,重症可有剥脱性皮炎,大疱性皮疹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 解等。
鉴别要点
• 皮疹通常在发热24小时之内出现 ;首发于头面部,随后至躯干, 逐渐扩展至四肢,末端稀少,呈 向心性分布;
• 皮疹瘙痒明显,且全身会有红色 丘疹,并伴有透明水泡,一般的 疹子不会生长到头皮黏膜处及口 腔内、甚至是生殖器上,但是水 痘,这些地方则会有皮疹的发生 。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最为常见为 柯萨奇病毒 A16 型和肠道病毒 71 型,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
• 皮疹为出血性皮疹,压之不退色。
川崎病
川崎病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是儿童常见的全身性中、小动脉 炎。表现为发热,皮疹,球结合膜 、口腔粘膜充血,手足红斑、硬性 水肿及颈淋巴结肿大等综合征,冠 状动脉损害在未经治疗的患儿中发 生率为15%~25%。本病多发生在5 岁以下儿童,6个月以下少见,男 多于女。

小儿常见皮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小儿常见皮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小儿常见皮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皮疹是一种皮肤病变。

从单纯的皮肤颜色改变到皮肤表面隆起或发生水疱等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儿科临床上有很多疾病伴发各种各样的皮疹,有时候诊断和鉴别诊断比较复杂,我们把这些疾病罗列在一起进行讨论,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一、皮疹的分类从皮疹的形状可以分为斑疹、丘疹、玫瑰疹、斑丘疹、荨麻疹等。

参见图示斑疹丘疹斑丘疹玫瑰疹荨麻疹紫癜出血性皮疹充血性皮疹斑疹是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高出皮肤;见于麻疹初起、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等。

玫瑰疹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3mm,压之退色,松开时又复现,多出现于胸腹部;对伤寒或副伤寒具有诊断意义。

丘疹直径小于1cm,除局部颜色改变外还隆起皮面,为局限、充实的浅表损害;见于药物疹、麻疹、猩红热及湿疹等。

斑丘疹在丘疹周围合并皮肤发红的底盘;见于风疹、猩红热、湿疹及药物疹等。

荨麻疹又称风团块,是由于皮肤、黏膜的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暂时性水肿;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肤损害,出现得快,消退也快,消退后不留痕迹;见于各种异性蛋白性食物或药物过敏。

皮疹也可以分为出血性皮疹和充血性皮疹;充血性皮疹是指小血管充血,没有血管内成分外漏出来,所以按压后皮疹颜色就会变淡或消失;出血性皮疹就是指有血液成分外漏到血管外,按压后皮疹的颜色、大小都不会明显改变。

从儿科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可以把皮疹分为感染性皮疹、过敏性皮疹、免疫风湿性疾病相关性皮疹,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皮疹。

我们将从这个分类详细描述。

二、儿科常见出诊性疾病(一)感染性皮疹幼儿急疹幼儿急疹,又称奶疹、假麻疹、婴儿玫瑰疹,是一种较轻的由病毒引起传染性疾病,传染性较弱,常见于6个月到1.5岁之间;一人一生只得一次,成年人不患本病,甚至1.5岁以上的小儿也不会患病;冬春季节最常见。

本病的特点是“热退疹出”。

患儿突然高烧,体温可升至39--41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过敏性紫癜
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 病理:为广泛的白细胞粹裂性小血管炎,以毛细血 管为主,亦可波及小静脉和小动脉。 临床表现: 皮肤紫癜:多分布在四肢和臀部,对称分布,分批 出现,面部躯干较少。皮疹初期为紫红色斑丘疹, 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数日转为暗紫色,最终呈 棕褐色而消退。部分可伴有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 肿。皮疹紫癜一般在4-6周后消退。




胃肠道症状:腹痛,可有黑便或者血便。 关节症状:约1/3病例可出现大关节肿痛, 活动受限,关节腔有浆液性积液,但一般无 出血,可在数日内消失,不留后遗症。 肾脏症状:部分出现血尿、蛋白尿和管形, 伴有血压增高及浮肿,成为紫癜形肾炎,少 数呈肾病综合症表现。
辅助检查:血象、CRP、IgE、大小便常规
发热3- 4天时出 疹,出 疹期热 更高。 出疹后2 -5天后 发热渐 退。
麻疹病 毒
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 可融合成片,疹间肤色正 常,继而色加重,自头面 部-颈部-躯干-四肢, 退疹后有色红色斑丘疹, 大小不等,可融合成片, 疹间肤色正常,继而色加 重,自头面部-颈部-躯 干-四肢,退疹后有色素 沉着及脱屑。
小儿感染性疾病皮疹的鉴别诊断
幼儿急疹
病原 人疱疹病毒 6型 全身症状及 其他 皮疹特点 发热与皮疹 关系
多见于婴儿,红色斑丘疹,高热3-5天, 8个月左右, 颈部及躯干 热退出诊。 一般情况可,部多见,一 耳后枕部淋 天出齐,次 巴结也可肿 日消退。 大。
风疹
病原 全身症状及其 他 皮疹特点 发热与皮 疹关系 风疹病毒 可见儿童各年 龄期,可有中 等度发热,高 热者少,可有 其他呼吸道感 染症状,耳后 枕部淋巴结并 触痛。 面部-躯干- 发热后半 四肢,斑丘疹, 天至1天 疹间皮肤正常, 出疹。经 退疹后无色素 2-3天消 沉着及脱屑。 退,长则 颜面及四肢多 4-5天。 而躯干少,但 手心足底无皮 疹。
水痘
病原 水痘带状疱 疹病毒 全身症状及 其他 皮疹特点 发热与皮疹 关系 轻症者可无 发热,典型 者有前驱期, 1-2天,表 现为发热、 不适、头痛 等,此期后 出疹。
多见于5-9 以斑疹、丘 岁儿童 疹、疱疹、 结痂同时存 在为特点, 又叫四世同 堂
麻疹
病原 全身症状 及其他 呼吸道卡 他性炎症, 结膜炎, 发热第2- 3天口腔粘 膜斑 皮疹特点 发热与 皮疹关 系
胃镜(提高早期诊断率) 治疗:???
谢谢大家
SSSS
病原 全身症状及 其他 皮疹特点 发热与 皮疹关 系 无明显 关系
凝固酶阳 性、噬菌 体Ⅱ组71 型金葡萄 菌(产生表 皮剥脱毒 素导致)
多为出生后3 皮疹有口周和眼周开始 迅速波及躯干和四肢。 个月内婴儿, 在大片红斑基础上出现 起病前常有 松弛性水疱,皮肤大面 积剥脱后留有潮红糜烂 上感或者其 面,似烫伤样外观。手 他化脓性感 足皮肤可呈手套、袜套 样剥脱。皮损有明显疼 染。
痛和触痛。轻者1-2周 痊愈。重者可并发败血
症、肺炎而危及设生命。
手足口病
病原 全身症状及 其他 皮疹特点 发热与 皮疹关 系 多见于手足及臀 发热在4 部,先为斑丘疹, -5天, 后转为小疱疹, 一般不 质较硬。 超过7天。
大多由 可有低热或 Coxsackie 者不发热 A16病毒
几种非感染性皮疹疾病的临床特点
猩红热
病原 乙型溶血性 链球菌 全身症状及 其他 高热,中毒 症状重,咽 峡炎,杨梅 舌,环口苍 白圈,扁桃 体炎 皮疹特点 发热与皮疹 关系
皮肤弥漫性 发热后半天 充血,上有 至1天出疹。 密集针尖大 小丘疹,持 续3-5天退 疹,1周后 全身大片脱 皮。
伤寒
病原 全身症状及其 他 皮疹特点 发热与皮疹 关系 一般在病程 4-15天出 现,可分批 出现。 伤寒沙门 发热,呈稽留 玫瑰疹,见 氏菌 热,也可呈弛 于躯干部, 张热或不规则 按之退色, 热,有消化道 数个至数十 症状,食欲不 个不等。小 振,腹痛、腹 儿较成年人 胀、便秘或腹 少见。 泻。表情淡漠, 肝脾肿大。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临床表现1、发热 2、球结合膜充血 3、唇及口腔表现 4、手足症状 5、皮肤表现: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皮疹,常 在第一周出现。肛周皮肤发红、脱皮。 6、颈部淋巴结肿大 7、心脏表现:疾病1-6周可出现心包炎、心 肌炎、心内膜炎、心律失常。发生冠状动脉损坏多 在病程2-4周。也可以在疾病恢复期。

辅助检查:1.血象、CRP、ESR
2.IgG、IgA、IgM和IgE和血循环免疫 复合物升高 3.心脏B超:冠状动脉改变,﹥3mm为 扩张,动脉瘤≧8mm。

诊断标准:发热五天以上,伴有下列5项中4
项者,除外其他疾病后,可诊断川崎病。 四肢变化2.多形性红斑3.眼结合膜充血4.唇充 血皲裂.5.颈部淋巴结肿大
儿科常见皮疹疾病
皮疹疾病大致可分为两大类:感 染性和非感染性。
其中常见感染性皮疹包括以下 1.幼儿急疹 2.水痘 3.风疹 4.猩红热 5.麻疹 6.伤寒 7.手足口病 8.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

常见非感染性皮疹包括
1.荨麻疹 2.川崎病 3.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4.过敏性紫癜 5.湿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