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1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1主要含水层

1.1.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孔隙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由砂质粘土夹细砂或卵砾石组成,厚度15m左右,水位埋深小于15m。呈带状分布于沁河及其支流河谷两岸。富水性较好,单位涌水量一般为0.1~5.0L/sm。主要承受大气降水补给,向河流及基岩风化带含水层排泄。水质类型属HCO3-Ca.Mg型水。

1.1.2碎屑岩浅层裂隙水含水岩组(裂隙水)风化带厚度受地形起伏的影响,据钻孔资料综合分析一般为60~90m,最深可达100余米,富水性取决于风化裂隙发育程度。该含水层一般呈潜水性质,直接承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浅部富水性较强,下部较差,据井检孔的3次抽水试验,降深9.47~6

2.37m,单位涌水量0.0052~0.1655L/sm,平均为0.0075L/sm,渗透系数为0.0109~0.8974m/d,平均为0.3747m/d,富水性中等,水质类型为HCO3-Na型水。

1.1.3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组(裂隙水)该含水岩组主要指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岩组,其中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三段地层矿区内普遍出露。含水层为巨厚层粗砂岩及中细粒砂岩。直接承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在地形相

宜处以下降泉的形式排出地表。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地层深埋地下,含水层主要为中细粒砂岩,是3号煤的主要充水来源。钻进中的冲洗液消耗量及水位变化不大,岩芯裂隙不发育,据ZK3-1孔的抽水试验,降深36.12m,单位涌水量0.00108L/sm,渗透系数为0.00063m/d,水位标高694.04m,水质类型为HCO3-KNa型水。

1.1.4碎屑岩夹碳酸盐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裂隙岩溶水)矿区内该地层埋藏较深,含水层岩性为砂岩、灰岩,其间夹数层泥岩、砂质泥岩等隔水层,裂隙不发育,相对减弱了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据井检孔的2次抽水试验,降深66.18~79.28m,单位涌水量0.00078~0.0012L/sm,平均为0.00099L/sm,渗透系数为0.0039~0.0059m/d,平均为0.0049m/d,弱富水性,水质类型为HCO3-Na型水。钻孔资料说明该组中灰岩岩溶裂隙均不发育,冲洗液消耗量及水位无明显变化。

1.1.5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岩溶水)该含水层组主要在延河泉域南、东、西部出露。下部为寒武系、奥陶系下统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岩溶裂隙发育差异很大,在胡底井田四周由于埋藏较深,一般富水性差。中上部为奥陶系中统灰岩,总厚400~500m,包括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及峰峰组地层,主要由石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角砾状泥灰岩等组成,是延河泉域内的主要含水层。区域内受构造、埋藏深度及岩溶发育规律的影响,含水性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区和垂直分带性。平面上可分为暴露区、薄层掩盖区及厚层掩盖区,其富水性见表1。该含水层主要承受暴

露区大气降水的补给及局部灰岩河道渗漏的补给,岩溶水在沁河西侧由西南向东北和由西向东径流,在沁河东侧由东北向西南径流。岩溶水除人工开采井群外,在延河泉域南部受阻沿沁河排泄。泉群排泄带全长25km。其中最大者是延河泉,多年平均流量4.73m3/s,泉水出露标高463.78m。水质为HCO3-Ca.Mg型,HCO3.SO4-Ca.Mg型,矿化度0.3~0.5g/L。

1.2主要隔水层

1.2.1太原组底部及本溪组泥岩、铝土质泥岩隔水层该隔水层位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15号煤层之下至奥灰顶,其厚度变化为 4.85m(ZK3-1孔)至12.15m(ZK1204孔),岩性为泥岩、铝土质泥岩及砂质泥岩,厚度较稳定,为15号煤层与奥陶系灰岩水之间良好的隔水层。

1.2.2碎屑岩类层间隔水层主要岩性为泥岩、铝土质泥岩,砂质泥岩,其特点是分布广,厚度稳定,一般厚度3~5m,最厚可达15m,该隔水层呈层状分布于各砂岩含水层之间,阻隔了各砂岩含水层之间的垂向水力联系。

2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矿井充水水源、充水通道、充水强度统称为矿井充水的三大因素。 2.1矿井充水水源煤矿生产实践说明,对矿井充水有影响的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构造水、含水层水及老空水。其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上述各水体的发育程度或富水性,以及水体同开采煤层的关系。本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体、含水层水等。本井田内季节性

河流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因此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可成为重要的矿井涌水补给来源。3号煤层开采前的巷道开拓过程中,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将通过矿坑顶板冒落导水裂隙带向矿坑充水,消失井筒和巷道顶板淋水现象,将来3号煤层开采后,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水将对矿井充水,详细表现为顶板淋水。3号煤层底板下有太原组几层灰岩及砂岩,虽然水头高出3号煤,但富水性弱,不具备向3号煤充水的条件,而奥灰水由于距3号煤约有100米以上的间隔,在无构造通道的状况下,尚不构成底板突水的危急。另据ZK9-1孔、井检4孔资料(见表2)及突水系数法公式T=PM计算得3号煤层突水系数分别为T=0.037,T=0.039,均在安全范围内。井田目前处于3号煤层基建时期,尚未进展煤层的开采,因此井田内无采空区。将来开采3号煤层后,采空区积水会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水患威逼。

2.2矿井充水通道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煤层开采矿坑充水通道主要有顶板之上的岩石裂隙带、冒落导水裂隙带、井筒、断层破裂带及封闭不良钻孔。这些充水通道均可沟通煤层上下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造成矿井充水。主要充水途径为采动时形成的导水裂缝带,导水裂缝带的高度取决于煤层开采的破坏程度,根据阅历公式计算得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为84.40m(见表3)。井田内地形最高标高932.60m,最低为胡底河河床标高670.20m。井田3#煤层标高在140~290m之间,3#煤层采后形成的导水裂缝带未涉及到地表,地表水不会影响井下3#煤层开采;3#煤层之上没有可供开采煤层,亦不会受到上覆煤层采空区积水威逼。

2.3矿井充水强度目前该矿为基建矿,矿坑充水主要为井筒水及巷道掘进时的顶板淋水,水量不大,矿井涌水量在10~15m3/h。依据矿井安全专篇资料,估计矿井3#煤层到达设计产量60万t/a时,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20m3/h,矿井最大涌水量为370m3/h。

3矿井涌水量及其变化

矿井目前正在进展巷道的掘进,井筒渗水及巷道顶板淋水量较小,一般在10m3/h~15m3/h,估计将来开采3#煤层生产力量到达60万t/a时,矿井涌水量在220m3/h~370m3/h之间。式中:HIi—导水裂缝带高度(m);ΣM—煤层累计采厚(m)。由于井田内煤层埋藏较深,矿井涌水量受大气降水影响不明显,但随着开采深度和开采面积的增加,矿井涌水量均会随之增加。

4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

4.1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评价依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实际生产状况分析,该矿区可能面临的水害有4类。1)煤层顶板裂隙水井田将来开采3#煤层,其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水为其主要充水水源。该含水层组为层间裂隙水,依据钻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0.0038~0.0851L/sm,平均为0.0561L/sm,渗透系数为0.0074~0.2070m/d,平均为0.1053m/d,为富水性弱的含水层组。现井下涌水主要为井筒和巷道顶板渗水,井筒淋水水量不大,将来开采3#煤层形成的导水裂缝带会沟通上部含水层与煤层间的水力联系,造成矿井涌水量增大。2)奥陶系灰岩水井田内3#煤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