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的“利”与“弊”,教师发展的“攻”与“守”

合集下载

浅谈建构主义的利和弊

浅谈建构主义的利和弊

作者: 吕晓彬[1];吕立新[2];吕立双[2]
作者机构: [1]河北广宗中学,河北广宗054600;[2]广宗县第二中学,河北广宗054600
出版物刊名: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163-164页
主题词: 建构主义;科学研究成果;课程教学改革;教育理论;心理学家;认知学习;教学效果;皮亚杰
摘要:建构主义是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的科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论。

是目前西方日渐流行的新的认知学习理论。

近二十年来,建构主义这个舶来品在我国受到了普遍关注,不少报刊把它尊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大加宣扬。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都有一个如何联系实际的问题。

无论是教条式地照搬,或是盲目地滥用,都将得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为此,作者拟就这方面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引起同行的共鸣。

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局限性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局限性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容非常丰富,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

目前,该理论备受教育界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以学为中心”的新课程改革,但是,它却没有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其原因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身还存在着一些缺陷;理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我国正处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对于实施“以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革新传统教学观念,促进主动、开放、有效的教学方面。

但是,我们在热衷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它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解析,探讨这一理论的缺陷以及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形成在近代,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意大利哲学家、人文主义者詹巴蒂斯塔・维柯(Giambattista Yico ),他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

从哲学角度看,康德则进一步拓展了建构主义思想,他揭示了认识的双向性运动: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人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

然而,最早提出建构主义的则是瑞士的皮亚杰(J. Piaget),他的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这种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缺陷

建构主义理论缺陷

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缺陷的质‎疑与思考随着网络教育‎和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日益深‎入,作为其理论支‎撑的建构主义‎理论,近年来愈来愈‎受到教育界的‎推崇,尤其是其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面,更是促进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针对网络教育‎、信息化教学而‎言,建构主义理论‎与其它理论相‎比,虽然有很大的‎优越性,但也有它自身‎的不足。

为了在具体实‎践中能够扬其‎长、避其短,使建构主义理‎论更好地服务‎于网络教育和‎信息化教学,首先就要求我‎们清楚建构主‎义理论的优点‎和不足。

目前,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优点,人们已基本达‎到共识,但关于其缺陷‎方面,我认为还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

一﹑建构主义理论‎简介建构主义源于‎有关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通过研究儿童‎的认知规律提‎出来的。

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进而发展了自‎身的认知结构‎。

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两种形式‎: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内‎;顺应则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界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儿童通过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

所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是指‎儿童能用现有‎的知觉和思维‎方式去同化新‎的信息,当现有的知觉‎和思维方式不‎能同化新的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需要通过顺应‎过程来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转换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建构主义理论‎是在皮亚杰(J.Piaget‎)的上述“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通过科恩伯格‎(O.Kernbe‎r)和斯滕伯格(R.J.sternb‎e rg)等人的进一步‎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教育文档

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教育文档

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局限性我国正处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对于实施“以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们在热衷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不是尽善尽美的。

尽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它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赋予了知识、学习和教育以新的内涵,但是,建构主义理论的现状是:宣传、倡导的多,具体实施的少,国内外皆然。

为什么一种前景看好且初期实验已取得成功的教育模式却得不到有效实施呢?本文将探讨这一理论的缺陷并分析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身的缺陷1.知识的相对真理性。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客观世界是不能被人真实地反映的,人所认识的世界图像是按照人已有的认知图式,有目的地建构的,每一个主体只能认识自己所建构的经验世界,至于外部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根本无从知晓。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图式,或不同的旧有经验,所以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会产生不同的建构方式与结果。

没有一个世界比另一个世界更加真实,不存在唯一的真实或任何客观的实在。

从哲学上看,这.种观点与主观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相同,而与科学精神是相悖的,也是与当代科学教育的目标相悖的。

2.如何评价知识的建构。

评价意味着根据某些标准对一个人或他的业绩所进行的一种鉴定或价值判断[1]。

如果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知识并非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述,具有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方法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那么是否还需要提出最适宜的目标?事实上,有谁能比建构者更好地评价知识的建构呢?这种评价标准的模糊甚至丧失,可能导致学生最终无法建构出清晰的意义,教学也只能流于形式。

3.何谓“意义建构”?意义建构主义将学习的实质理解为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的根本目标也是为了促进这种“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让整个国家教育质量衰落!“最先进”的理论为何不管用?

建构主义,让整个国家教育质量衰落!“最先进”的理论为何不管用?

建构主义,让整个国家教育质量衰落!“最先进”的理论为何不管用?当代教育改革的最重要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在西方已经流行了数十年。

然而成果似乎并不如意:很多学校不但学业上大幅退步,而且教育公平也明显下降,即使是建构主义所宣称的注重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并未得到提升…号称最先进的学习理论的“建构主义”为何取是适得其反的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办?最近,王珏老师看到一篇发自于《外滩教育》公众号的文章题为《瑞典学院院士:“以学生为中心”的愿景很美好,但路却不知不觉走偏了……》以下是主要观点摘录:——————————————————————如今我们听到“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概念,已不大会感到新鲜——尽管它们在国内落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至少是愈发地深入人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构主义”思想在美国教育环境中扎根并在欧洲扩散,形成了西方教师教育的主流范式,并最终影响了数千万学生的教育。

也正因此,注重发挥孩子个性潜能、培养孩子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帮助孩子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成为新的潮流与趋势。

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情景性教学、发现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创新概念,都可追溯自这股建构主义的浪潮。

听上去挺不错,然而,众多西方学者已经在重新审视建构主义,反思其在教育中的实际运用与表现。

他们认为,不少受建构主义主导的教育改革既未带来学业上的进步,又未提升教育公平,抑或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美好愿景何以产生种种困境?也许,在西方国家将“建构主义”奉为圭臬的几十年里,路已经不知不觉走偏了……斯德哥尔摩大学理论哲学教授奥萨·维克福什(Åsa Wikforss),在学校的职责除了日常上课,还有就是给学生指导论文,而且所需花费的精力越来越多了!她感叹,自己的精力往往花在教学生怎么写出没有语法错误的、完整的句子,以及怎么正确使用常见的单词,很多时候,这些大学生学的语言能力差到“让人看不懂要表达什么”。

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论,它强调学习者通过主动参与建构知识的过程来实现学习。

在教师教育领域,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师至关重要。

通过引导教师了解和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可以提升其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首先,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在教师教育中,教师也是学习者的一种。

通过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教师培训课程,可以激发教师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接受建构主义理论培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参与多种教育实践活动,如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竞赛等形式,实现知识的建构和理解,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其次,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合作性。

在教师教育中,教师需要具备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各方面的合作能力。

通过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教师可以培养与他人共同建构知识的意识和技能,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例如,可以组织教师参与团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另外,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学习环境的设计和组织。

在教师教育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激发教师的思维和创造力。

例如,可以通过模拟教学环境、虚拟实验室等方式,让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建构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提升其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导教师了解和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可以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学习能力的提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需要教师教育者和教师本身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通过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师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发展。

建构主义的利与弊,教师发展的“攻”与“守”

建构主义的利与弊,教师发展的“攻”与“守”
的 角色 互换 是 建 构主 义 一再 强 调 的。在 建 构 主义 看来 ,教师 在 处 理与 学生 的关 系时 也要 保 持 自己的 自主 性 。教 师在 教 学 中既 要 尊重 学 生 的 兴趣 和 主 观 建构 ,又不 能 “ 听任 自 由”,因为 教 学 应该 是有 目的 的活动 。
掌握好 传 统与建 构 的火候 ,促 进教 育 的全 面发 展 。 关键 词 : 建构主 义 ;利弊 ;教 师发展 ; “ 攻” “ 守”
中图分类号:G 6 2 2
文献标志码:h
文章编号:1 6 7 卜5 8 6 1( 2 0 1 5 )0 6 — 0 0 7 2 — 0 2
的教育 知识观 无疑 是 巨大 的冲击 。 有 利于 学生 动态 的把 握知 识 ,
灵 活 的运 用各 种 内外在 条件 获 得知 识 。但 建 构主 义 知识 观有 些
提 倡 情境 性 教 学 ,力主 具 体和 真 实 ,也 因此 而 忽视 了概念 ,抽 象和 概括 ; 主张 采 用合 作 学 习, 学徒 式 教学 代 替常 规 的正 常 的
教学等 等 。这 些论述 与 主张都 有 失偏颇 。
夸 大 了知 识 的相 对 性 即动态 性 ,而 忽 略 了知 识 的绝 对性 即稳 定 性 客观 性 。然 而 要 想正 确科 学 的把 握 知 识观 ,这 两 方面 的理解 个都 不 能少 。

2 建构主义利弊下教师发展的 “ 攻 与 “ 守” 2 . 1 建构 主义 利弊 下教 师发 展 的 “ 攻 势
学 生 的积 极性 ,激 发 学 生 的创造 性 思 维 年来 , 建 构主 义 教 育思 想对 我 国教 育 领域 产 生 了广 泛 而深 刻 的影 响 。在 当今 多 元文 化 的社 会 背景 中,建 构 主义 历 经 碰撞 与 交 融 ,得 以脱颖 而 出 , 已经成 为 倍受 关 注并 且 正在 对 当

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教育文档

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教育文档

试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局限性我国正处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对于实施“以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们在热衷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不是尽善尽美的。

尽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它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赋予了知识、学习和教育以新的内涵,但是,建构主义理论的现状是:宣传、倡导的多,具体实施的少,国内外皆然。

为什么一种前景看好且初期实验已取得成功的教育模式却得不到有效实施呢?本文将探讨这一理论的缺陷并分析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身的缺陷1.知识的相对真理性。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客观世界是不能被人真实地反映的,人所认识的世界图像是按照人已有的认知图式,有目的地建构的,每一个主体只能认识自己所建构的经验世界,至于外部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根本无从知晓。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图式,或不同的旧有经验,所以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会产生不同的建构方式与结果。

没有一个世界比另一个世界更加真实,不存在唯一的真实或任何客观的实在。

从哲学上看,这.种观点与主观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相同,而与科学精神是相悖的,也是与当代科学教育的目标相悖的。

2.如何评价知识的建构。

评价意味着根据某些标准对一个人或他的业绩所进行的一种鉴定或价值判断[1]。

如果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知识并非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述,具有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方法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那么是否还需要提出最适宜的目标?事实上,有谁能比建构者更好地评价知识的建构呢?这种评价标准的模糊甚至丧失,可能导致学生最终无法建构出清晰的意义,教学也只能流于形式。

3.何谓“意义建构”?意义建构主义将学习的实质理解为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的根本目标也是为了促进这种“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评析及对教学的影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评析及对教学的影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评析及对教学的影响及对教学得启示建构主义教学得目得就是培养新世纪善于学习得终身学习者,使她们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具有自我分析与评价能力;反思与批判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我们提出了新得知识观,也给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

使教学得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彻底地改变传统得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学生观与教师观。

建构主义得知识观:1.知识不就是对现实得纯粹客观得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得符号系统也不就是绝对真实得表征。

它只不过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得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就是她对客观世界得心理体验,它不就是问题得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得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与改写,随之出现新得解释与假设。

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自然与社会得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都适用得解决方法。

在具体得问题解决中,就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得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得。

2.知识不可能以实体得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得外在形式,且获得了较为普遍得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得理解。

真正得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得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得学习活动过程。

否则,就不叫理解,而就是被动得复制式得学习,学生掌握得所谓“知识”只就是一些抽象得、无意义得符号。

3.课本知识,只就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得较为可靠得解释或假设,并不就是解释现实世界得“绝对参照”。

某一社会发展阶段得科学知识固然包含真理,但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得发展,将会有更真实得解释。

4.任何知识在为个体接收之前,对个体来说就是没有什么意义得,也无权威性可言。

所以,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得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我们对知识得理解方式作为让学生接收得理由,用社会性得权威去压服学生。

学生对知识得接收,只能由她自己来建构完成,应以她们自己得经验为背景,来分析、判断知识得合理性。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对教学改革的启示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然后详细地阐述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包括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以及对当前教学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改革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理科教学领域中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

一、建构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建构主义观点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于1966年提出的,他创立的学派被称为“皮亚杰派”,是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的学派。

现代建构主义的直接先驱是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智力发展理论。

皮亚杰在1970年发表了《发生认识论原理》,其中主要研究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他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这一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这正是建构主义观点的核心所在。

在皮亚杰上述理论的基础上,许多专家、学者从各种不同角度进行建构主义的发展工作。

维果斯基强调学习者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提出了“边缘发展区”的重要概念;苛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特洛克提出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式;乔纳生等提出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现代建构主义中的“极端建构主义”、“个人建构主义”也都是建构主义的新发展。

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育理念建构主义教学观是对传统教学观的批判和发展,认为学习不仅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更主要地是受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情感、价值观等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却往往被传统教学观忽略。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后来倡导“发现学习”。

建构主义的“利”与“弊”,教师发展的“攻”与“守”

建构主义的“利”与“弊”,教师发展的“攻”与“守”

建构主义的“利”与“弊”,教师发展的“攻”与“守”作者:王欣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2年第10期随着教育的发展,建构主义越来越彰显出它的魅力。

然而,教师在建构主义的利与弊下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把握好“攻”“守”之势,促进教师、学生及教育的全面发展。

建构主义传统教学教师发展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中,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倍受关注并且正在对当代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思潮。

面对扑面而来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潮,我们需要多一份热情,多一份理智,正确对待建构主义教育观的利弊得失。

建构主义教育家们的确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对传统教育教学观进行了极其猛烈的革命性抨击,无疑是应当肯定的。

理论更是如此。

建构主义也有其偏颇之处。

我们有必要也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一、建构主义观点及其利弊1.建构主义知识观及其利弊(1)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而且,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也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

(2)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利弊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相对运动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学生动态的把握知识,灵活的运用各种内外在条件获得知识。

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但建构主义知识观有些夸大了知识的相对性即动态性,而忽略了知识的绝对性即稳定性客观性。

建构主义知识观过分强调知识的具体性与情境性,而忽略了知识的抽象性与符号性,从而导致建构主义过分注重个人的自我建构学习而把传统的接受学习抛之九霄云外的现象出现。

复杂的过程性知识需要自我的自主建构,而有些概念性的知识却适合接受学习。

如若再用自我建构掌握这些知识,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有可能越建构越糊涂,到最后得不偿失。

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与弊端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化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了许多有利之处,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

现代教育技术进课堂既有利也有弊,只有做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科学有效地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有效地避免消极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1、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媒体与教学设计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使用教学媒体,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教学过程与媒体组合的设计,可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

另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提供大量事物的声像教材等学习资源,学科教学过程中辅助使用这些内容和资源,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方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

心理学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

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视觉与听觉功能,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作用,从而使得学习效率提高。

2、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开创思想教育的新局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目前学校工作与发展的中心任务,素质教育的灵魂是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将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媒体应用于教育,能使思想教育的一些道理形象化,使学生在声音和形象的感染下,在感情上与教育者产生共鸣,以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

3、从教学准备工作中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软件设计课件的过程中,会参考大量的教学相关内容,丰富了教师自身的知识面。

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可能会参考或者借鉴网络上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从而形成一种对比过程,从对比中发现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完整版)建构主义理论缺陷

(完整版)建构主义理论缺陷

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缺陷的质疑与思考随着网络教育和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日益深入,作为其理论支撑的建构主义理论,近年来愈来愈受到教育界的推崇,尤其是其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面,更是促进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针对网络教育、信息化教学而言,建构主义理论与其它理论相比,虽然有很大的优越性,但也有它自身的不足。

为了在具体实践中能够扬其长、避其短,使建构主义理论更好地服务于网络教育和信息化教学,首先就要求我们清楚建构主义理论的优点和不足。

目前,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优点,人们已基本达到共识,但关于其缺陷方面,我认为还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

一﹑建构主义理论简介建构主义源于有关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通过研究儿童的认知规律提出来的。

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进而发展了自身的认知结构。

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两种形式: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内;顺应则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界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儿童通过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

所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是指儿童能用现有的知觉和思维方式去同化新的信息,当现有的知觉和思维方式不能同化新的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需要通过顺应过程来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转换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建构主义理论是在皮亚杰(J.Piaget)的上述“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通过科恩伯格(O.Kernber)和斯滕伯格(R.J.sternberg)等人的进一步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它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各学习理论的优缺点

各学习理论的优缺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比较摘要:学习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条件三个主题展开对学习现象的研究,基于这三个主题,对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比较,认识他们的关键特征,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对人类学习的认识时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建构的过程,教学应灵活运用备派学习理论知识。

关键字: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一、各学习理论的优缺点的比较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缺点:优点:只强调知识来源于外部刺激,并可通过行为目标来检查、控制学习效果。

在许多技能性训练、作业操练、行为矫正中确实有明显的作用,对早期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的出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成起到了不可言喻的作用。

缺点: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完全忽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否定意识,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它的某些思想却与人们的日常经验存在很大的差异,按照这一理论基础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往往忽视了人们认识过程的主观能动作用,因此,仅仅依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框架设计的课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行为主义心理学及程序教学理论在历史上有很大影响,对帮助教师克服当时教学中缺乏的强化(反馈)。

忽视学生个体特点等弊病起着积极的作用。

程序教学理论同其它理论一样不可能没有缺点和局限性,它的主要问题是,所依据的行为心理学原理没有考虑动物和人类学习的本质区别。

此外,这种教学刻板、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的小步子原则容易使学生厌倦,也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特别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更暴露了行为学习理论的局限性,但它的积极反应。

及时反馈等原则今天仍被计算机辅助教学所采用。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缺点:优点: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态度并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对当前学习者的外界刺激做出的主动地、有选择地信息加工过程。

建构主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论建构主义知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建构主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论建构主义知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建构主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论建构主义知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以及建构主义知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我们将首先概述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及其发展历程,然后分析建构主义知识论如何改变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获取方式的看法。

接着,我们将详细讨论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包括它如何影响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应用和教学评价实施等方面。

我们将总结建构主义知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它对我们未来教学实践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建构主义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建构主义知识论的核心观点建构主义知识论是当代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核心观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建构性。

知识并非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而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互动中主动建构的产物。

学习者通过自身的认知结构,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整合,从而形成个人的知识体系。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和创新。

建构主义注重知识的情境性。

知识总是与特定的情境相关联,不同的情境会导致知识的意义发生变化。

因此,建构主义强调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实际情境,将知识与情境相结合,使学习者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理解和应用知识。

再次,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社会性。

知识是在社会互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也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

因此,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学习者的社会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知识分享和思维碰撞。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不确定性。

由于知识的建构是基于个人经验和理解的,因此每个人的知识体系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并非坏事,反而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空间。

教学设计应该尊重这种不确定性,鼓励学习者在探索中寻求答案,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局限性、展望

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局限性、展望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认为学习环境由“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构成。

情景,即学习环境中的情绪必须对意义建构有利。

情景创设是与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等同重要的容之一。

协作,指学习过程人际关系的协作。

会话,是协作过程的交流环节。

意义建构,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远程教育利用最先进的通讯技术、对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够轻松的创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在虚拟现实创建的真实情景中学习,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交流和协作,从而充分发挥创造性,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

1.充分有效利用网络学习资源,拓宽学习者非结构化经验背景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化知识,还包括大量的非结构化经验背景。

必须充分有效利用网络学习资源,把它作为学习者非结构化经验背景的延伸,这样便使学习者的建构有了目标和基础。

2.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开展更广泛的协作式学习学习者通过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习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同一事物,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而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因此,不管是认知主义理论还是建构主义理论都对协作学习给予广泛的重视。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建立在社会性的基础之上,它利用最先进的卫星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实现更加广泛的协作式学习。

3.利用专家系统模拟教师,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无论是传统的集体授课方式,还是无人工智能的CBT(computer-based learning)系统,由于所有的学生都被假设具有相同的学习基础,相同的理解接受能力,其进度整齐划一,根本无法实现因材施教。

因此,为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必须在远程教育系统中引入具有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

4.虚拟现实构建真实情境,指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

以对学习这构过程的理解为基础,建构主义批评传统教学使学习者去情境化的做法,提倡情境性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的“利”与“弊”,教师发展的“攻”与“守”随着教育的发展,建构主义越来越彰显出它的魅力。

然而,教师在建构主义的利与弊下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把握好“攻”“守”之势,促进教师、学生及教育的全面发展。

建构主义传统教学教师发展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中,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倍受关注并且正在对当代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思潮。

面对扑面而来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潮,我们需要多一份热情,多一份理智,正确对待建构主义教育观的利弊得失。

建构主义教育家们的确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对传统教育教学观进行了极其猛烈的革命性抨击,无疑是应当肯定的。

理论更是如此。

建构主义也有其偏颇之处。

我们有必要也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一、建构主义观点及其利弊1.建构主义知识观及其利弊(1)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而且,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也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

(2)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利弊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相对运动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学生动态的把握知识,灵活的运用各种内外在条件获得知识。

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但建构主义知识观有些夸大了知识的相对性即动态性,而忽略了知识的绝对性即稳定性客观性。

建构主义知识观过分强调知识的具体性与情境性,而忽略了知识的抽象性与符号性,从而导致建构主义过分注重个人的自我建构学习而把传统的接受学习抛之九霄云外的现象出现。

复杂的过程性知识需要自我的自主建构,而有些概念性的知识却适合接受学习。

如若再用自我建构掌握这些知识,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有可能越建构越糊涂,到最后得不偿失。

2.建构主义学习观及其利弊(1)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学习不仅需要自我的主动建构,而且还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所谓“学习共同体”是指有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并且学习还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2)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利弊建构主义学习观指明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主动性。

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全面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并且使学习变为了自己的事儿。

学习观还明确了学习必须通过“学习共同体”各成员的相互沟通与交流,这有利于学生集体意识观念的增强及团体协作能力的提升。

然而,建构主义学习观也有其偏颇之处。

学生是应该进行积极的参与学习,但是也不可忽略替代学习。

学生应该发现学习,但传统的接受学习也必不可少。

感性经验的获得最终得上升为理性经验,而一些极端建构主义走入了唯心主义,唯我论,不可知论的泥潭。

无怪乎有人批评担当代的某些建构主义是“披着建构主义羊皮的子现代经验主义的老狼”。

(3)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其利弊①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学通过设计重大的任务或问题以引导学习和支撑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主体。

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

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高级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促进他自己解决问题。

②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利弊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学从台前走到幕后,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为学生学习提供尽一切的可能,充当学生的“助学器”。

从学习环境到学习工具,从学习策略到学生本身,尽可能的为学生自主建构创造条件。

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生最终知识的获得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建构主义教学观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其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无论是专业素质还是人文素养抑或是整体素质。

而教师本身又是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让教师在短期内改变教学理念较困难。

其次,这对教学环境设施的要求也较高,而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国情还没有达到普及各类教育设施的能力。

总的说来,建构主义教学观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4)建构主义教师观及其利弊①建构主义教师观建构主义教育观对传统的教师角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强调教师的职责不应该是“给予”,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其角色就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真实”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建构主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培养和邀发学生的学习兴与学习动机;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有效。

②建构主义教师观的利弊建构主义教师观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这无疑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及我国教师整体质量的提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最终确保我国教育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但是,当教师采用各种以建构主义教师观为依据的教学模式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二、建构主义利弊下教师发展的“攻”与“守”1.建构主义利弊下教师发展的“攻”势(1)关于教师的角色扮演教师要扮演学生的学术顾问的角色,要在学习上给学生一定的宏观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其特点的学习计划、指导其确定研究选题等。

教师必须从传统的知识权威、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支持者、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建构主义使教师去除权威,走下“圣坛”,教师的角色变化从前台走向幕后,这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2)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是建构主义一再强调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的不可避免,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努力处理好师生这对教育的基本关系。

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师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主观建构,又不能“听任自由”,因为教学应该是有目的的活动。

(3)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还经常遇到这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在建构主义那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和概念混淆是正常的,也是重要的,在某种意义上是有积极作用的。

教师要以包容开放的心胸和灵活的沟通,以及高超卓越的教学技巧来协助学生认识和反思自己建构知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关于教师教育与培养目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在其职业发展的教育轨道上所接受的教育方式、所学的课程、所掌握的教学技能等,都是根据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而设立和实施的。

这必将导致培养出来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然无法实施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因此,传统的教育与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建构主义的教师教育不仅应该力争对教与学的正确理解,而且还要理解关于学习的学习以及如何把学习作为过程。

教师的教育培养要求教师拥有能够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内容、过程等进行干预的应变能力。

(5)在教师评价方面,我们应根据建构主义进行积极的改革传统教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判断作为教育教学工具的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来自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其评价内容主要与学生考试分数紧密联系,评价结果基本上是由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决定。

建构主义教师评价既重视来自外部的教师评价,更强调源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性评价。

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要目的的建构主义教师评价,把教师作为评价主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了教师的个性和发展性。

我们应朝着这条路前进。

2.建构主义利弊下教师发展的“守”势(1)对于建构主义极力提倡的合作学习而言,不可能完全代替常规教学现如今,许多中小学充斥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所谓的“参与”与“互动”。

在这些课堂中,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学恐龙还是学数学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参与活动本身。

过于强调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容易导致课堂整体意义的丧失。

因此,在这方面,教师还应“守”住些传统,把常规的教学与合作学习按一定比例合理的结合在一起。

(2)注意“传统”与“建构”的结合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对于知识的把握一定要注意课程内容应该是一种“一”与“多”“共性”与“个性”“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而不是建构主义所倡导的“知识不是客观的,知识也不是‘历史的’”。

忽视教育的价值引导功能容易导致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

教师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传统”与“建构”的结合。

(3)对于教学方法模式,建构主义要求学生的主动自我建构教师完全处于“备用”地位,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学生的自我建构提供一切可提供的条件。

然而,确实所有的知识都适合自我建构吗?事实证明,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一些概念性的知识,传统的教师进行统一授课,学生统一接受学习,是比自我建构有效的方法。

如若对于不适合自主建构的初级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学习,反而会得不偿失,既费时间又费精力。

教师应把传统的统一授课与学生的自主建构合理的结合起来,而教师教育要培养未来教师掌握的正是“传统”与“建构”应怎样的合理的协调的结合到一起的能力。

三、结语总之,建构主义许多富有创见的教育教学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我们应当批判地吸收建构主义教育观的合理见解,去掉其偏激、错误与不适合我国国情之处,在衡量建构主义利弊之后,正确处理好教师发展的“攻”与“守”,促进我国教育健康长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支爱玲.关于教师观的新视野[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1)[4]毛齐明,蔡宏武.教师学习机制的社会建构主义诠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