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二章《折线统计图》单元总复习—五年级数学下册全能滚动测评卷B(解析版)苏教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西师版五年级下5 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西师版五年级下5 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西师版小学数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1)通过对图的分析,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________.1.(2)2003年甲、乙两校小学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共有________ 人。

【答案】1997年至2003年甲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比乙校增长的快;3105.【解析】解:(1)通过对图的分析,可以看出:1997年至2003年甲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比乙校增长的快;【答案】【解析】(2)2000+ 1105= 3105(人)答:2003年甲、乙两校小学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共有3105人。

2.(1)你觉得哪一幅统计图更能突出价格下降的幅度?________.A.A\, B.B2.(2)如果在两次降价中,感冒冲剂类药品的平均下降幅度为30\% ,菊花牌感冒冲剂的降幅相对来说是不是很大?________.A.是 B.不是【答案】B【解析】答:我觉得图B统计图更能突出价格下降的幅度。

【答案】A【解析】20\times (1-30\% )=14(元)15\gt 14答:菊花牌感冒冲剂的降幅相对来说是很大。

故答案为:B;A.3.如图表示的是一根水管不停地向水箱注水,水箱内水的体积变化情况,注水20分,水箱内水的体积是________升。

【答案】40【解析】解:注水20分时,水箱内水的体积是40升。

故答案为:40.4.爸爸从甲地走向乙地,儿子从乙地走向甲地,两人同时出发,两人之间的距离与儿子行走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得爸爸比儿子每分钟多走________米。

【答案】45【解析】儿子速度:720\div (24-8)=720\div 16=45(米)爸爸的速度:720\div 8=90(米)90-45=45(米)答:爸爸比儿子每分钟多走45米。

五年级数学下册 典型例题系列之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带解析(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典型例题系列之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带解析(苏教版)

2021-2022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解析版)编者的话:《2021-2022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与编辑而成的,该系列主要包含典型例题和专项练习两大部分。

典型例题部分是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专项练习部分是从常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对应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本专题是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本部分内容考察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及应用,包括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两种,其中行程问题在折线统计图中的应用稍微困难,建议作为本章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一共划分为八个考点,欢迎使用。

【考点一】单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及应用。

【方法点拨】1.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的统计图就是折线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典型例题】根据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填空。

(1)每隔()小时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4月3日下午4时的体温是(),月()日()时开始,体温趋于正常。

(3)哪一时段病人的体温下降最快?哪一时段体温比较稳定?(4)这个病人的病情趋向怎样?如果你是病人家属,是否放心?解析:(1)8-4=4(小时),每隔4小时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4月3日下午4时的体温是38℃,4月4日0时开始,体温趋于正常。

(3)从统计图可以看出:4月3日12时至20时病人的体温下降最快,4月4日0时至16时,体温比较稳定。

(4)从图中看,曲线呈下降至平缓,说明这个病人的病情趋向稳定,如果我是病人家属,可以放心了。

如图是造纸厂2003四个季度的产值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填空。

(1)第()季度产值最高。

(2)平均每个月的产值是()万元。

(3)第四季度的比第三季度下降了()%。

【精品】第二章《折线统计图》单元总复习—五年级数学下册全能滚动测评卷A(解析版)苏教版

【精品】第二章《折线统计图》单元总复习—五年级数学下册全能滚动测评卷A(解析版)苏教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能滚动测评卷A第二章《折线统计图》单元总复习(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 ( 2分 ) 能反映事物间变化趋势的统计图是()A. 条形统计图B. 扇形统计图C. 折线形统计图D. 以上均可【答案】 C【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数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能反映事物间变化趋势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C【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形象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出部分与总体之间的关系;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数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选择即可.2. ( 2分 ) 要反映一个地区一年十二个月平均气温的升降情况,选择()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答案】 B【解析】【解答】解:要反映一个地区一年十二个月平均气温升降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直接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进行解答即可。

3. ( 2分 ) 一游泳池长90米,甲、乙两人分别在游泳池相对两边同时朝另一边游去,甲的速度是3米/秒,乙的速度是2米/秒,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为甲、乙与游泳池一边的距离随游泳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图像,若不计转向时间,则从开始起到3分钟止他们相遇的次数为()A. 2次B. 3次C. 4次D. 5次【答案】 D【解析】【解答】解:从开始起到3分钟止他们相遇了5次。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图像,找出两条折线交叉的点,交叉点处就是他们相遇的地方,所以有几个交叉点他们就相遇了几次。

4. ( 2分 ) 要统计和比较5─15届奥运会,韩国和中国获得金牌的情况,则要选用()统计图。

A. 条形B. 单式折线C. 复式折线【答案】 C【解析】【解答】题中要求是比较中韩两国的金牌情况,所以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故选C【分析】根据题中的不同要求去选择不同的折线统计图5. ( 2分 ) 甲乙二人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为了便于研究,把最近五次训练成绩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连结,得分如图所示,下面的结论错误的是()A. 乙的第二次成绩与第五次成绩相同B. 第三次测试甲的成绩与乙的成绩相同C. 第四次测试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多2分D. 五次测试甲的成绩都比乙的成绩高【答案】 D【解析】【解答】A、乙的第二次成绩是14,第五次成绩是14,正确;B、第三次测试甲、乙的成绩都是12,正确;C、第四次测试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多:14-12=2(分),正确D、前两次甲都比乙低,此选项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统计图中实线表示甲、虚线表示乙,横轴表示次序,竖轴表示得分,根据各点的数据分别判断各个选项的说法即可.6. ( 2分 ) 画折线统计图的第一步是()A. 整理数据B. 画出横纵轴【答案】 A【解析】【解答】整理数据是画折线统计图的第一步【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7. ( 2分 ) 观察下边的折线统计图,哪一年实际产量超出计划产量最多()。

小学数学苏教版(2014秋)五年级下册第二章 折线统计图单元复习-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数学苏教版(2014秋)五年级下册第二章  折线统计图单元复习-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星期天,小梅从家乘车去西湖公园玩了2小时之后又乘车回家,下面()图描述了小梅的行走路线.A. B. C.【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梅从家出发去西湖公园,折线统计图的折线应该是上升趋势,到达公园玩耍时间的折线应该是持平,又返回家中的折线走势应该是逐渐下降趋势,由此解答即可.【解答】由分析得到,选项C符合小梅的行走路线.选C.2.【答题】小明去上学.小明觉得要迟到了,就跑步上学,跑累了,便走着到学校,下列第()幅图描述了小明的行为.A. B. C. D.【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折线统计图.【解答】小明五上学,行走的路程变化不大;当小明觉得要迟到了时就跑步上学,速度变快了,行走的路程也就变化较大了;跑累了,便走着到学校,走的速度慢,行走的路程变化不大,因此行走的路程也就变化较小了;在这四种图象中,描述小明行走路程的是B.选B.3.【答题】如图是小东骑自行车的行驶路程与行驶时间之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0时到3时,行驶了30千米B.从1时到2时是匀速前进的C.从1时到2时在原地不动D.从0时到1时与从2时到3时行驶速度相同【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答】A、由图可知,从0时到3时,行驶了30千米,故A正确;B、从图上折线是水平的可知这段时间路程不变,因而这段时间这个人原地未动,故B错误.C、从图上折线是水平的可知这段时间路程不变,因而这段时间这个人原地未动,故C 正确;D、根据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从0到1时行了15千米,从2时到3时行了30-15=15千米,由此可知这两段时间,行驶速度相同,故D正确.选B.4.【答题】这是2006-2010年我国工业粉尘排放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随着时间的变化,粉尘排放总量呈()趋势.A.上升B.不变C.下降【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答】随着时间的变化,粉尘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选C.5.【答题】看图回答问题.刘明和李梅参加学校1分钟跳绳比赛,提前10天进行训练测试成绩如图所示.(1)刘明和李梅第1天的成绩相差______下,第10天的成绩相差______下.(2)刘明和李梅跳绳的成绩呈现______的趋势(填“上升”或“下降”).【答案】(1)1,2,(2)上升【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1)在图中读出刘明和李梅第1天的成绩,以及第10天的成绩然后作差;(2)根据两条线的变化情况回答.【解答】(1)第1天:153-152=1(下);第10天:167-165=2(下);所以刘明和李梅第1天的成绩相差1下,第10天的成绩相差2下.(2)刘明和李梅跳绳的成绩呈现上升的趋势.故此题的答案是(1)1,2,(2)上升.6.【答题】看图回答.试验田玉米年产量情况如图:(1)产量最高的年份是______年,年产量是______千克.(2)产量最低的年份是______年,年产量是______千克.【答案】(1)1997,1200,(2)1996,45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答】(1)产量最高的年份是1997年,年产量是1200千克.(2)产量最低的年份是1996年,年产量是450千克.故此题的答案是(1)1997,1200,(2)1996,450.7.【答题】丽丽出生时的体重是3.8千克,半年中她的体重变化如下图:看图回答问题:1个月时,丽丽的体重比出生时增加了______千克,6个月时,丽丽的体重比出生时增加了______千克.【答案】1.2,6.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答】5-3.8=1.2(千克),10-3.8=6.2(千克).所以1个月时,丽丽的体重比出生时增加了1.2千克.6个月时,丽丽的体重比出生时增加了6.5千克.故此题的答案是1.2,6.2.8.【答题】某市第一小学去年下半年水电费情况统计图如下.(1)去年下半年平均每月的水费是______元.(2)9月份的电费比水费多______元.【答案】(1)900,(2)20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答】(1)(1000+1100+900+700+900+800)÷6=900(元).所以去年下半年平均每月开支水费900元.(2)1100-900=200(元).所以9月份的电费比水费多200元.故此题的答案是(1)900,(2)200.9.【答题】下面是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B地的折线统计图.请看图回答问题.______先到达B地(填“小明”或“小华”).两人所用的时间相差______小时.【答案】小明,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答】由统计图知,小明用2小时到达B地,小华用3小时到达B地,所以小明先到达B地.两人所用的时间相差3-2=1(小时).故此题的答案是小明,1.10.【答题】小红从家去距离4千米的图书馆看书,从统计图可以看出,她在图书馆看书用去______分钟,去时的速度是每时______千米.【答案】70,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答】在图书馆看书的时间:100-30=70(分钟).所以小红在图书馆看书用去70分钟.30分钟=0.5小时,去时的速度是:4÷0.5=8(千米).故此题的答案是70,8.11.【答题】下面是某旅游景点四个季度接待游客情况的统计图,计算这个旅游景点平均每个月接待游客______万人.(答案用小数表示)【答案】1.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答】(2.5+5+6+4.5)÷12=1.5(万人),所以这个旅游景点平均每个月接待游客1.5万人. 故此题的答案是1.5.12.【答题】下面是王梅家从2008~2012年收到的普通贺卡和电子贺卡的统计图.______年两种贺卡的枚数最接近.【答案】201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答】2010年两种贺卡的枚数最接近.故此题的答案是2010.13.【答题】下图是某百货商店2017年下半年毛衣和衬衫销售统计图.毛衣和衬衫的销售量分别在()最大.A.7月,12月B.11月,7月C.12月,11月D.10月,7月【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答】毛衣的销售量在11月最大,衬衫的销售量在7月最大,选B.14.【答题】下图是一位病人的体温变化记录折线统计图.(1)护士每隔______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这个病人的最高体温是______℃,最低体温是______℃.【答案】(1)3,(2)39.5,36.8【分析】(1)通过考查折线统计图可知:护士每隔3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这个病人的最高体温是39.5℃,最低是36.8℃.【解答】(1)护士每隔3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这个病人的最高体温是39.5℃,最低体温是36.8℃.故此题的答案是(1)3,(2)39.5,36.8.15.【答题】下面的统计图分别表示2016年“五一”期间南京市和北京市的最高气温情况.(1)南京市和北京市______月______日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______月______日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小.(填阿拉伯数字)(2)南京市5月1日至5月7日,平均气温是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5,2,5,6,(2)23.4【分析】(1)由统计图观察可知,南京市和北京市5月2日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5月6日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小;(2)求5月1日至5月7日,南京市平均气温约是多少摄氏度,把这几天的气温加起来除以7即可.【解答】(1)南京市和北京市5月2日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5月6日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小.(2)(18+21+23+22+26+28+26)÷7=164÷7≈23.4(℃),所以南京市5月1日至5月7日,平均气温是23.4℃. 故此题的答案是(1)5,2,5,6,(2)23.4.16.【答题】龟兔赛跑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故事大意是: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开始就领先了乌龟很多,兔子不耐烦了,就在路边睡了一觉,而乌龟一直往目的地奔跑,最终乌龟获得了胜利.下面能反映这个故事情节的图是()A. B.C. D.【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解答】根据题意与分析可得,表示乌龟赛跑的图象应该是一条一直上升的直线,且比兔子早到达终点;表示兔子赛跑的图象应该是开始时是一条上升的直线,中途变为水平直线,然后又变为上升,且比乌龟晚到达终点;所以,A图能反映这个故事情节.选A.17.【答题】如图是小明每天上学走的路程统计图,那么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千米.A. 5B. 2.5C. 10【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单式折线统计图.【解答】观察图可知,小明离开家,走的路程越来越多,走到5千米的地方路程不再增加,也就是到了学校,所以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5千米.选A.18.【答题】如图是吴先生国庆节开车从深圳回老家F市的过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F市距离深圳640kmB. 9时~10时车速最快C. 14时~15时行驶了60kmD. 开车4小时后休息了20分钟【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解答】各时间段行驶的路程、速度计算如下:7时~8时行驶了75千米,时速75÷1=75(千米/时);8时~9时行驶了180-75=105(千米),时速105÷1=105(千米/时);9时~10时行驶了300-180=120(千米),时速为120÷1=120(千米/时);10时~11时行驶了410-300=110(千米),时速为110÷1=110(千米/时);11时~12时路程没有变化,时速为0,即休息了1小时;12时~13时行驶了500-410=90(千米),时速为90÷1=90(千米/时);13时~14时行驶了580-500=80(千米),时速为80÷1=80(千米/时);14时~15时行驶了640-580=60(千米),时速为60÷1=60(千米/时).F市距离深圳640km,选项A正确;9时~10时车速最快,选项B正确;14时~15时行驶了60km,选项C正确;开车4小时后休息了1小时,选项D不正确.选D.19.【答题】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特快车从乙地驶往甲地.快车的速度是100千米/小时,特快车的速度是150千米/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000千米,两车同时出发,则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快车行驶时间(小时)之间的关系的是()A. B.C. D.【答案】C【分析】由题意可知,两车从开始到相遇,这段时间两车之间的距离迅速减小;相遇后向相反方向行驶,快车到乙地,特快到甲地,这段时间两车之间的距离迅速增加;特快到达甲地时,快车未到达乙地,这段时间两车之间的距离缓慢增大.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用甲、乙两地的距离(1000千米)除以两个车的速度之和就是两车相遇的时间,在这个时间点上,两车的距离为0.据此即可进行选择.【解答】两车从开始到相遇,这段时间两车之间的距离迅速减小;相遇后向相反方向行驶,快车到乙地,特快到甲地,这段时间两车之间的距离迅速增加;特快到达甲地时,快车未到达乙地,这段时间两车之间的距离缓慢增大;1000÷(100+150)=4(小时),4小时后两车距离为0.综合以上情况,图象为:选C.20.【答题】如图是甲、乙两架航模飞机的飞行情况统计图,第()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A. 20B. 25C. 30D. 35【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解答】根据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在第30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相差27-8=19(米).选C.。

2020-2021学年苏教新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学业考复习第二章《折线统计图》章节常考题集锦(解析版)

2020-2021学年苏教新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学业考复习第二章《折线统计图》章节常考题集锦(解析版)
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期末学业考复习专题
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期末学业考复习专题
【解答】解: (8 12 10 15 6 9) 6 60 6 10 (吨 ) 答:小迪家这 6 个月的月平均用水量是 10 吨. 故答案为:10. 10.(2020 模拟春•金牛区期末)分析某商场 2020 年下半年的毛衣和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图,回答下面问 题. (1)衬衫 7 月份销售量最高, 月份销售量最低. (2)毛衣 月份销售量最高, 月份销售量最低. (3)两种服装 月份销售量相差最多,相差 件.
故选: C .
5.(2020 模拟秋•沈河区期末)学校教学楼有四层.六(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课 到二楼上美术课,第三节课到四楼上音乐课,第四节课回到三楼上语文课,中午到一楼食堂吃饭.下面
哪一幅图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 ( )
A.
B.
C.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六(1)班的同学第一节课到三楼,第二节课到二楼,第三节课到四楼,第四 节课到三楼,则 B 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一过程. 故选: B . 二.填空题 6.(2020 模拟春•禅城区期末)(1)大众车销量最多的是 九 月,有 辆;奥迪车销量最多的是 月, 有 辆. (2)八月份奥迪比大众多销售 辆,十一月份大众比奥迪多销售 辆.
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期末学业考复习专题
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期末学业考复习专题
(1)这个书店 六 月份销售的成人读物最多; (2)书店 月份销售的两种读物相差最多; (3) 月到 月少儿读物的销售一直呈上升趋势,这几个月里平均每个月销售 本少儿读物. 【解答】解:(1)这个书店 六月份销售的成人读物最多; (2)书店 四月份销售的两种读物相差最多; (3)一月到 四月少儿读物的销售一直呈上升趋势, 这几个月里平均每个月销售的少儿读物本书: (3000 4500 5000 6200) 4 18700 4 4675 (本 ) 答:这几个月里平均每个月销售 4675 本少儿读物. 故答案为:六;四;一;四;4675. 13.(2020 模拟春•聊城期末)如图是 2011 年到 2020 年泰山国庆期间游客情况统计图.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A.表示数量的多少B.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C.既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2.六(1)班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下的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数是58本B.众数是42本C.中位数是58木D.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本的有5个月3.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

A.数量的多少B.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C.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D.数据的分布情况4.依据折线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2010至2017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B.2010至2017年人均纸质书阅读量迅速减少C.2010至2017年两种阅读方式的阅读量差距越来越大D.纸质书比电子书更受人们喜欢二、填空题5.下面是爸爸和小明在体育馆游泳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1)爸爸和小明都游了( )米,( )先出发,( )先到达。

(2)小明所用的时间比爸爸多( )秒。

(3)小明游到( )米的时候速度开始慢下来,在此之前平均每秒游( )米。

(4)爸爸平均每秒游( )米。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6.下图中的折线表示一架模型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高度和时间的变化情况,看图回答问题。

(1)模型飞机在第( )秒时飞得最高,达到( )米。

(2)模型飞机飞行了( )秒,前( )秒模型飞机是上升的。

(3)第( )秒到第( )秒模型飞机在同一高度上飞行。

(4)第( )秒到第( )秒模型飞机的上升速度和第( )秒到第( )秒的上升速度是相同的。

(5)第( )秒到第( )秒模型飞机下降得最快。

7.看图填空。

(1)在上图中,1小格表示( )人。

(2)最喜欢看《动物世界》的有( ) 人。

(3)最喜欢看( )节目的人最多。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学生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讲义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学生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讲义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知识点01:单式折线统计图1.折线统计图的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就是折线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1)根据图纸的大小适当地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横轴上适当分配各点的位置,确定各点的间隔。

(3)在纵轴上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

(4)按照数据描出各点,用线段顺欠连接各点,并标上数据。

知识点02:复式折线统计图1.复式折线统计图意义:在统计过程中存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需要用不同颜色(或其他形式)的折线来表示这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变化情况,这样的统计图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而且便于比较各组相关数据。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

考点01:单式折线统计图【典例分析01】小芳、小冬、小玲三名同学中午放学同时从学校出发去离校1600米的书店写作业,小伟放学先在学校停留了10分钟,然后骑自行车去书店,与他们同时到达,小芳到达书店后接到电话就立刻返回学校。

其他三名同学在书店写作业用了30分,小伟骑自行车返回学校用了10分钟,小玲坐公交车返回学校也用了10分钟,小冬步行返回学校用了20分。

下面几个图是描述小芳、小东、小玲、小伟离校时间和离校距离的关系。

根据描述在几幅图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对应的人名。

【分析】根据小伟放学先在学校停留了10分钟,可知横着数的第二个是小伟的统计图;根据小芳到达书店后接到电话就立刻返回学校,可知最后一个是小芳的统计图;根据小冬步行返回学校用了20分,可知第一个是小冬的统计图;最后可以判断剩下的第个是小玲的统计图。

【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通过统计图解决问题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四个统计图的不同之处。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培优拔高测评卷(解析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培优拔高测评卷(解析版)

第二单元培优拔高测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9小题)1.(2019春•漳平市校级期末)折线统计图包括单式折线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分析】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作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可以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两种.【解答】解: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作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可以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两种.故答案为:单式,复式.【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含义及其分类.2.(2019春•上犹县期末)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看出数量的.【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故答案为:多少,增减变化情况.【点评】此题应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行解答.3.(2019春•漳平市校级期末)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表示出多个数据数量的多少及情况,而且还能更好的出两组数据的.【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很好的反映出数据的变化趋势,更容易比较两组数据的增减变化.【解答】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表示出多个数据数量的多少及增减变化情况,而且还能更好的对比出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故答案为:多个,增减变化,对比,变化趋势.【点评】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较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比较容易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比较容易看出单个数量与总量的关系.4.(2019春•洪泽区校级期中)要反映某种股票的走势应选用折线统计图,要表示某地区不同品种的水稻的产量应选用统计图.【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反映某种股票的走势应选用折线统计图,要表示某地区不同品种的水稻的产量应选用条形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条形.【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5.(2019春•南京月考)绘制统计图时,要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应该选用折线统计图,只需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选用统计图.【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绘制统计图时,要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应该选用折线统计图,只需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选用条形统计图.故单位:折线,条形.【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6.(2019春•漳平市校级期末)在同一幅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斜表示数量增加,折线下滑表示数量,折线越陡表示数量变化越,折线越平缓表示数量变化越.【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在同一幅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斜表示数量增加,折线下滑表示数量减少,折线越陡表示数量变化越大,折线越平缓表示数量变化越小;故答案为:增加,减少,大,小.【点评】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运用.7.(2019•芜湖模拟)(1)这是折线统计图.(2)李明这学期考试成绩最好的是第单元,考了分;考得最不理想的是第单元,考了分.(3)李明的成绩呈的发展趋势,预计她本学期期末测试能考分.【分析】(1)根据这幅统计图的特征即可确定是什么统计图.(2)根据折线统计图中表示李明各次考试成绩的点所表示的数据即可确定那次成绩最好,是多少分;那次成绩不理想,是多少分.(3)根据李明每次考试成绩的折线升降情况即可确定她成绩的发展趋势、预计她本学期期末测试能多少分.【解答】解:(1)答:这是折线统计图.(2)答:李明这学期考试成绩最好的是第五、七单元,考了95分;考得最不理想的是第一单元,考了80 分.(3)答:因为折线是向上走的,所以成绩呈上升的发展趋势;最后三次考试都在95左右,预计她本学期期末测试能考95分(答案不唯一,可能在95分左右).故答案为:折线,五、七,95,一,80,上升,95.【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8.(2019春•古浪县校级期末)如图是一辆汽车与一列火车的行程图表,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汽车的速度是每分钟0.6千米;(2)火车停站时间是分钟;(3)火车停站后的速度比汽车每分钟快千米;(4)汽车比火车早到分钟.【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汽车出发时的时间是7:55,行驶到15千米时的时间是8:20,用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解答即可;(2)用火车开出的时刻减去到站的时刻就是火车停站的时间;(3)先求出火车停站后的时速,再减去汽车的时速即可;(4)用火车到站的时刻减去汽车到站的时刻就是汽车比火车早到的时间.【解答】解:(1)8:207:5525-=分钟15250.6÷=(千米)答:汽车的速度是每分钟0.6千米.(2)8时10分8-时10=分钟答:火车停站时间是10分钟.(3)8时25分8-时10分15=(分钟)2(155)153-÷=(千米)210.6315-=(千米)答:火车停站后的速度比汽车每分钟快115千米.(4)8时25分8-时20分5=分钟答:汽车比火车早到5分钟故答案为:0.6,10,115,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统计图,分析数量关系解答问题的能力.9.(2019•衡水模拟)如图是李方和王刚400米赛跑情况的折线统计图.(1)跑完400米,李方用了秒,王刚用了秒.(2)第30秒时,李方跑了米,王刚跑了米.(3)前200米,跑得快些,后100米,跑得快些.【分析】横坐标表示跑得时间,纵坐标表示跑得路程;实线表示李方跑的过程,虚线表示王刚跑的过程;分别找出它们的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读出数据求解.【解答】解:(1)跑完400米,李方用了90秒,王刚用了80秒;(2)第30秒时,李方跑了200米,王刚跑了150米;(3)前200米,李方跑得快些,后100米,王刚跑得快些.故答案为:90,80;200,150;李方,王刚.【点评】本题先读懂图例,根据图例读出数据,再根据题目要求找出合适的数据求解.二.判断题(共5小题)10.(2019•宿迁模拟)折线统计图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作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可以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两种.【解答】解: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作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可以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两种.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含义及其分类.11.(2019春•英山县期末)折线统计图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都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还能体现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12.(2019秋•淄博期末)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所以复式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又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所以复式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又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所以原题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3.(2019春•成武县期末)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项目的具体数量,又能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由此依次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任何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都能分成多幅单式折线统计图,但是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一定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所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明确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2010•芜湖县)医生要记录一位发烧病人体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分析】条形统计图能让人清楚地看出每一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得,医生要记录一位发烧病人体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三.选择题(共5小题)15.(2019春•漳平市校级期末)下面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A.彤彤近几年的体重变化情况B.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的数量C.某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A、彤彤近几年的体重变化情况,最好选用折线统计图;B、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的数量,最好选用条形统计图;C、某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最好选用折线统计图;故选:B.【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16.(2019春•漳平市校级期末)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十年间某校毕业人数的情况,则这十个数据应该( )A.按年顺序排列B.按数据的大小,由小到大排列C.按数据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列D.随意排列【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题中的变化是以时间的变化来描述的,由此即可选择.【解答】解: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十年间某校毕业人数的情况,该变化是以时间的变化来描述的,即按年顺序排列.故选:A.【点评】此题应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17.(2019秋•醴陵市期末)星期天,林林从家出发到书店买故事书,然后回到家里,下面第()幅图描述的是林林的行为.A.B.C.【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示,图A表明小明从家出发后有折回家中,然后再从家出发到达书店停留了一会就再次返回家中,符合题意;图B显然不正确,没有在书店停留的时间;图C显示不正确,出发地点不是从家出发;据此解答.【解答】解:A:表明小明从家出发后有折回家中,然后再从家出发到达书店停留了一会就再次返回家中,符合题意;B:没有在书店停留的时间,所以此描述错误;C:出发地点不是从家出发;所以不正确.所以,图A比较准确地描述了上面的情景.故选:A.【点评】此题为一次折线图象与实际结合的题型,同学们要培养从图形中找信息的能力.18.(2009•河西区)小林和小明骑自行车从学校沿一路线到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已知小林比小明先出发.他俩所行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他们都骑行了20千米B.小林在中途停留了1小时C.两个人同时到达森林公园D.相遇后,小林的速度比小明慢【分析】图中实线表示小林行驶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虚线表示小明行驶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根据图中所示的变化,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找出正确的选项即可.【解答】解:A,他们二人最后都行驶了20千米,本选项正确;B,小林在途中从第0.5小时到第1小时是在停留,只停留了0.5小时,本选项错误;C,小林是在第2小时到达森林公园,而小明是在第2.5小时到达的森林公园,小林先到达,所以本选项错误;D,相遇后,实线与横轴的夹角更大一些,说明小林的速度快,所以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要读懂图,从图中找出判断选项所需要的数据,由此求解.19.甲、乙两同学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B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千米)和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的图象如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1)他们都行驶了18千米;(2)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3)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4)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5)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其中,符合图象描述的说法有()A.2个B.3个C.4个D.5个【分析】根据统计图,他们都行驶了18千米到达目的地,因此(1)是正确的;甲行驶了0.5小时,在途中停下,一直到1小时,因此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故(2)是正确的;甲行驶了0.5小时,乙才出发,因此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故(3)是正确的;根据统计图,很明显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4)是正确的;甲行驶了2.5小时到达目的地,乙用了20.5 1.5-=小时到达目的地,因此(5)是错误的.【解答】解:根据以上分析,以下说法是正确的:他们都行驶了18千米;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对统计图的认识,关键在于仔细读图,明白各部分表示的含义,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四.操作题(共2小题)20.下面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表(1)根据上表绘制折线图.(2)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3)病人的最高体温是,最低体温是,他在4月5日12时的体温是.(4)病人的体温在那段时间里下降得最快?在那段时间里较稳定?(5)图中的虚线表示什么?(6)从体温看病人的病情是在好转还是恶化?【分析】(1)根据所给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即可.(2)根据统计图,很容易看出护士每隔6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3)从图中找到体温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在横轴上找到4月8日12时,然后从横轴上找到对应点,写出即可.(4)病人的体温在4月3日6~12那段时间里下降得最快,在4月5日6~12那段时间里较稳定(5)图中的横虚线表示人的正常体温.(6)从图中看,曲线呈下降趋势,病人的病情是在好转.【解答】解:(2)根据统计图,很容易看出护士每隔6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3)病人的最高体温是41,最低体温是36.8,他在4月5日12时的体温是37(4)病人的体温在4月3日6~12那段时间里下降得最快,在4月5日6~12那段时间里较稳定(5)图中的横虚线表示人的正常体温.(6)从图中看,曲线呈下降趋势,病人的病情是在好转.故答案为:6,41,36.8,37.【点评】本题是折线统计图,要通过坐标轴读懂本图,根据图中所示的数量解决问题.21.(2011春•资中县期末)下面是张红家和李丽今年16-月份用水情况统计表.(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现统计图.(2)张红家二月用水最少,用水最多.(3)李丽家上半年平均每月用水吨.(4)两家16-月用水量总体呈什么趋势?通过观察、分析、你想对这两家人说些什么?【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绘制折线统计图即可;(2)分析统计表,数量最小的用水量最少,数量最大的用水量最多;(3)把李丽家6个月的用水量加起来再除以6即可;(4)从图中看出2家的用水量呈上升趋势,给出合理建议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2)(2)张红家二月用水最少,六月用水最多.(3)(131616141822)616.5+++++÷=(吨).答:李丽家上半年平均每月用水16.5吨.(4)从图中看出2家的用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我想说:水是生命之源,要节约用水哦.故答案为:(2)二;六;(3)16.5.【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给出的统计表与要解答的问题,获取有用的信息,结合给出的条件,求得各部分数据解决问题.五.解答题(共2小题)22.(2019春•南京期中)下面是王强收集的2019 年春节期间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的统计图.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l)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分别在哪一天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2 )哪个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3 )假如明年要游览庙会,你认为哪天比较好?( 4 )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分析】(1)由图可知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在11日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2)厂甸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3)游览两个景点,我认为在15日这天最好.因为这天的人数最少;(4)从折线统计图看出,13日游览两个景点的人数差距最大,15日游览两个景点的人数差距最小.【解答】解:(1)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在11日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2)厂甸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3)15日较好,因为这一天人数较少(4)从折线统计图看出,13日游览两个景点的人数差距最大,15日游览两个景点的人数差距最小.【点评】本题是考查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关计算.23.如图是某汽车公司去年生产量和销售量情况.(1)该公司去年全年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怎样?(2)该公司的发展前景怎样?(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发现:生产和销售的整体趋势是在增加的;(2)由于生产和销售都在增加,所以该公司的发展前景较好;(3)根据统计图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答.【解答】解:(1)由折线统计图的变化可知:生产和销售的整体趋势是在增加的;(2)由于生产和销售都在增加,所以该公司的发展前景较好;(3)问题:12月份的销量比11月份的销量增加了多少万台?解答:2.3 1.90.4-=(万台);答:12月份的销量比11月份的销量增加了0.4万台.【点评】本题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要通过坐标轴以及图例等读懂本图,找清楚变化的趋势,从而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21.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内容包括:自己的身高在小学阶段的变化情况、商场在一年内销售电暖器的数量变化情况、一个月的气温变化情况。

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的内容包括:学校图书室各类图书的数量、学校各年级的人数。

2.(1) 第三季度的产值是 600 万元。

(2) 全年平均每季度值是 550 万元。

3.(1) 这是折线统计图。

(2) 明元小区2009年每一百户居民平均拥有电脑 45 台。

(3) 2006年到2007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小。

2010年到2009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大。

(4) 根据图上的信息,预测百花小区2011年每一百户居民电脑平均拥有量大约是 60 台。

理由是,从2009年到2010年,明元小区的电脑平均拥有量增加了大约15台,而百花小区的电脑平均拥有量在2009年时已经超过了明元小区,因此可以预测百花小区的电脑平均拥有量会更高。

4.(1) 产量增加最多的是6月份。

(2) 三月份与四月份产量相同。

(3) 六个月一共生产汽车辆。

5.(1) 16时的水位最高,与最低水位相差 2.5 米。

(2) 图中虚线表示警戒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堤坝将比较危险。

堤坝处在危险之中的时间大约为 12 小时。

6.绘制折线统计图后,(1) XXX出版儿童文学作品最多的是2008-2009年和2010-2011年。

比出版儿童文学作品最少的2006-2007年和2012-2013年多 8 本。

(2) 2002~2007年,XXX出版儿童文学作品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2007年以后数量开始下降。

7.XXX每隔 2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根据数据显示,从早上8点到下午2点,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在下午2点到晚上6点,数量开始下降。

具体来说,2005年的数量为1000,呈上升趋势。

在韶关和珠海地区,数量略有变化。

具体到2日的数量为279,没有明显变化。

然而,价格方面呈上升趋势,达到了800元。

(优选)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 折线统计图 (含答案)

(优选)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 折线统计图 (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试卷一、填空题。

(15分)1反映一周的气温变化情况,最好选用( )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楚地表示( ),还可以清楚地表示数量的( )。

3.折线统计图分为( )和( )两种。

二、判断题。

(6分)1.记录小明1~10岁身高的变化情况选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好。

( )2.为患者绘制体温的变化图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 )3.折线统计图是用长短不同的直条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 )三、选择。

(4分)1.条形统计图能表示( ),折线统计图能表示( )。

A.数量的多少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数量的多少和变化趋势2.反映一个同学每次的成绩是进步还是退步,如果画统计图,应绘制( )。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四、下面是某地冷饮厂2013年每月冷饮生产变化情况统计图(10分)某地冷饮厂2013年每月冷饮生产变化情况统计图(1)根据图中的数据完成下表。

月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产量(吨)(2)( )月份的冷饮产量最高,( )月份的冷饮产量最低。

(3)( )月份至( )月份之间的冷饮产量上升得最快( )月份至( )月份之间的冷饮产量下降得最快。

五、沈丽红同学把昨天的气温变化记录到下面的统计图中。

(10分)(1)沈丽红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2)这一天的平均温度是(℃(3)这一天的气温( )时最低。

(4)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在总体上是如何变化的?你能猜猜这大约是什么季节吗六、刘峰一家旅行期间行车情况统计图。

(7分)(1)刘峰家旅行共行了( )千米。

(2)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 小时,途中休息了( )小时。

(3)旅行期间不算休息,刘峰家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七、某地2012年上半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8分)月份一二三四五六平均气温(℃) 4 7 12 18 24 28根据表中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八、某地区2001-2007年城市与农村每百户家庭的彩电拥有情况如下。

【高频单元易错题】五年级下册 数学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含答案解析)苏教版

【高频单元易错题】五年级下册 数学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含答案解析)苏教版

2021-2022学年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高频易错题一、单选题1.(2021秋•揭阳期末)笑笑和淘气一起去上学,淘气大约走了一半的路程时,想起忘记带文具盒,于是回家取,笑笑在原地等他然后两人一起上学。

下面()图反映了笑笑的行为。

A. B. C.2.(2021秋•长春期末)龟兔赛跑是个十分有趣且富有哲理的故事。

关于新龟兔百米赛跑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是错误的。

A.比赛开始时,乌龟先出发B.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相遇三次3.(2021秋•长春期中)如图是某公司2021年每月收入、支出情况统计图。

结余金额最多的是()月份。

A.7 B.8 C.10 D.12 4.(2021•泗洪县)如图是某楼房上的蓄水池横截面图,分为深水区与浅水区,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那么如图能表达水的最大深度h和注水时间t之间关系的是()A.B.C.D.5.(2021•北京)如图是北京市2021年2月1日至2月7日的最高和最低气温统计图,则这一周中温差最大的一天是()A.2月1日B.2月2日C.2月5日D.2月6日6.(2020春•乐清市期末)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不恰当的是()A.甲的水平比较稳定B.乙的水平比甲高得多C.乙的水平不稳定D.乙的水平偶尔比甲高7.(2016春•江苏校级期末)从一个城市的一周气温情况折线统计图中,不能看出()A.这周气温变化趋势 B.这周哪天气温最高 C.气温变化的原因8.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是()。

A.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B.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简单,复式折线统计图不容易看懂C.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9.下面的统计量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的是()A.某校各年级的人数B.某地五月份气温的变化情况C.某班各种兴趣小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情况10.下面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两幅折线统计图可以合并成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B.同时分析多只股票的走势,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C.任何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都能分成多幅单式折线统计图二、填空题11.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这是一份统计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城市降水量最接近的是月,相差毫米.降水量相差最大的是月,相差毫米.(3)6月份B市的降水量是A市降水量的几分之几?(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2.(2021秋•龙华区期末)下面是旅游车某日行驶路程统计图。

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西师版五年级下5 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西师版五年级下5 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西师版小学数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1)这是________统计图,它不但可以表示________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________的情况。

1.(2)第________季度产值最高,它比第三季度增产________\% .1.(3)全年总产值是________万元1.(4)下半年完成总产值的________\% .1.(5)下半年比上半年产值增加了________\% .【答案】折线, 数量, 增减变化【解析】解:(1)这是折线统计图,它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情况;【答案】四, 50【解析】(2)(30-20)\div 20= 10\div 20= 0.5= 50\% ;【答案】83【解析】(3)15+ 18+ 20+ 30= 83(万元);【答案】60.2【解析】(4)(20+ 30)\div (15+ 18+ 20+ 30)= 50\div 83\approx 0.602= 60.2\% ;【答案】51.5【解析】(5)(20+ 30)-(15+ 18)\div (15+ 18)= 17\div 33\approx 0.515= 51.5\% ;2.(1)未加热时,水温是________^\circ C2.(2)烧开这壶水(达到100^\circ C )用了________分钟,2.(3)根据统计图观察到的整个加热过程中水温的变化情况,水温与时间________比例关系。

(填“成正““成反“或“不成”)2.(4)如果继续加热到第10分钟,水温是________^\circ C ,请你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考点检测(折线统计图)(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考点检测(折线统计图)(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复习内容:折线统计图考点小结一、单式折线统计图1. 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2.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二、复式折线统计图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它既能表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和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还能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易错易混没有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下面是两支篮球队四场对抗赛的比赛结果统计表。

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第四场球队1 73 80 92 96球队2 90 97 94 89根据统计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两支篮球队四场对抗赛的比赛结果统计图分析: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时,一定要标明图例,把不同组别的数据区分开;横轴上表示时间或其他项目名称的间隔要相等;纵轴起始格与其他格所表示的数量不统一时,起始格处应画折线表示;要标明各个点所对应的数据。

考点检测考点一单式折线统计图一、填空题。

1. 看下图填空。

室内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1)这是一个( )统计图。

(2)明月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3)从图中可知,( )时到( )时室内气温升高得最快。

2. 下图是2021年6月1日至6月15日某地区的日平均气温统计图。

(1)6月12日至6月15日,气温呈( )趋势。

(2)6月6日至6月10日这5天的日平均气温是( )℃。

二、解决问题。

下面是某景区2021年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统计图。

某景区2021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某景区2021年月平均降水量统计图1. 看图填空。

(1)该景区( )月平均气温最高,是( )℃;( )月平均降水量最少,是( )mm。

(2)从( )月到( )月,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从6月到12月,平均降水量呈( )趋势。

2. 如果你们一家准备到这个景区旅游,你会向爸爸、妈妈建议定在几月份去呢?简单说一下你的理由。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重难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重难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重难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一、选择题1.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

A.数量的多少B.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C.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D.数据的分布情况2.从家去图书馆,中途休息了几分钟,借完书后直接回家。

能描述这一过程图像的是()。

A.B.C.D.3.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时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行至中途时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课,他加快了骑车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行驶路程s(米)与时间t(分)的关系图,那么符合这个同学行驶情况的图象大致是()。

A.B.C.D.4.六(1)班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下的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数是58本B.众数是42本C.中位数是58木D.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本的有5个月5.在常见的折线统计图上,下图表示()A.不变B.缓慢上升C.缓慢下降D.大幅上升6.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学校5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时,出馆后休息0.5时,然后乘车0.5时返回学校。

下面四幅图中,描述了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这一活动行程的是图。

()A.B.C.D.7.下面对统计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A.小刚先到达终点B.小刚先快后慢C.小强先快后慢D.小刚和小强同时到达终点8.小明和小华是同班同学,小明中午回家吃饭,小华在班级吃中饭.下面()图描述的是小明一天的情况.A.B.C.D.二、填空题9.要反映北京、上海、太原、吉林四个城市6月份的气温,应选用( )统计图;要反映北京1月份到6月份的降水量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

10.两架模型飞机在一次试飞过程中的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

(1)起飞后第20 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 )米;起飞后第( )秒两架飞机处在同一高度;起飞后第( )秒两架飞机的飞行高度相差最大,相差( )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折线统计图+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折线统计图+苏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

折线统计图一、单选题1护土想用统计图记录病人24小时体温变化情况,她应选用()统计图。

A 折线B 条形C 扇形D 复式条形2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A B C D3折线统计图表示()。

A 数量关系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B 数量的多少C 部分与总数的关系4为了清楚的展示某商场冰箱全年销售量的变化趋势,用()更适合。

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D 统计表二、判断题5要表示甲、乙同学几次数学成绩的对比变化情况,最好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6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

()7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三、填空题8根据下面条形统计图的有关数据,进行计算,将结果填入题目中的括号内.某百货商店职工文化考试成绩统计图这个商店共有职工________人,成绩优秀的占职工总数的________%,及格以上的占职工总数的________%.、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3~4月________市的降雨量更多。

10小红要描述她家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情况,宜选用________统计图;要描述她家近五年收入变化情况,宜选用________统计图。

四、解答题11医院的护士为一位病人记录了四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如下图:某病人体温情况记录统计表2021年3月根据统计图提供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1)护士每隔多少小时记录一次病人体温?(2)这位病人体温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3)你还从图中看出了哪些信息?写一写12下表是某糖厂今年第二季度产量统计图,请看图填空.(1)在括号里填出每个月的产量.(2)第二季度平均月产糖________吨.(3)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________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增产________吨.(4)六月份比四月份增产________%,五月份产量占全季度的________%.五、应用题13下面是光明小学2021年入学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这6年的近视人数统计表。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随堂测试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随堂测试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随堂测试2折线统计图一、单选题1.统计下面的信息资料时,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A.8月份气温变化情况B.学校各年级人数C.五年级各班植树棵数2.画折线统计图的第一步是()A.整理数据B.画出横纵轴3.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校5千米远的图书馆借阅书籍,0.5小时后继续前进,乘车1小时后,来到离校8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

你认为能正确描述这个事情经过的关系图是()。

A. B.C. D.4.要统计小红身高的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

A.折线B.扇形C.条形二、判断题5.任意两个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纵向复式折线统计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能滚动测评卷B第二章《折线统计图》单元总复习(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 ( 2分 ) 如图是某商店2013年营业额情况统计图: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万元.A. 12.5B. 15C. 30D. 60【答案】B【解析】【解答】解:(40+50)÷6 =90÷6=15(万元)答: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15万元.故选:B.【分析】求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多少用下半年的总营业额除以6个月即可解答.2. ( 2分 ) 如图是某商场跳绳销售情况统计图:买7米跳绳需要()元.A. 18B. 36C. 42D. 48【答案】C【解析】【解答】解:因为买1米跳绳需要6元钱6×7=42(元)答:买7米跳绳需要42元.故选:C.【分析】根据图得出买1米跳绳需要6元钱,由此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买7米跳绳的钱数.3. ( 2分 ) 小明从家里去广场,来到广场后溜了一会儿冰后才回家,下面()说明了小明的行为.A. B.C.【答案】C【解析】【解答】解:“小明从家里去广场”用图来表示应是小明离家的距离逐渐变远,“来到广场后溜了一会儿冰”此时的距离是固定的,“再回家”距离变近.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由于“小明从家里去广场,来到广场后溜了一会儿冰后才回家”用图来表示应是小明离家的距离逐渐变远,然后“在广场后溜了一会儿冰”时的距离固定,再回家变近;据此解答.4. ( 2分 ) 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这个图象的是()A. 斑马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比例B. 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C. 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D. 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答案】 C【解析】【解答】A、因为12÷10=1.2千米,24÷20=1.2千米,…,即斑马奔跑的路程÷奔跑的时间=斑马速度(一定),所以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正比例;B由图象可知: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C由图象可知:斑马比长颈鹿跑的快,所以C选项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说法错误;D由图象可知: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分析】根据图象对各选项进行依次解析、进而得出结论。

故选:C5. ( 2分 ) 六(1)班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下的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均数是58本B. 众数是42本C. 中位数是58木D. 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本的有5个月【答案】 C【解析】【解答】平均数:(36+70+58+42+58+28+75+83)÷8=450÷8,=56.5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8,36,42,58,58,70,75,83,中位数为:(58+58)÷2=58,答: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6.52,中位数是58。

【分析】A、把这组数据的所有数相加的和再除以8进行计算后再判断即可;B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42在本组数据中只出现了1次,58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有58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故排除;C把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排在中间位置上两个数的平均数即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D每个月阅读数量超过40本的有6个月,故排除。

故选:C6. ( 2分 ) 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的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A. 统计表B. 条形统计图C. 折线统计图【答案】 C【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发展变化的情况,所以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的次数的变化情况,把病人的心跳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最合适。

【分析】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作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统计表相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发展变化的情况,所以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的次数的变化情况,把病人的心跳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最合适。

故选:C7. ( 2分 ) 小红从家出发去商店买新年联欢会用品,当她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想起忘了带钱.于是她回家取钱,然后再返回,买了东西后就回家了.下面()幅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红的行为.A.B. C.【答案】 C【解析】【解答】符合小红这段时间离家距离变化的是C。

【分析】离家的距离是随时间是这样变化的:(1)先离家越来远,到了最远距离一半的时候;(2)然后越来越近直到为0;(3)到家拿钱有一段时间,所以有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为0;(4)然后再离家越来越远,直到商店;(5)在商店买书还要一段时间,所以离家最远的时候也是一条线段;(6)然后回家直到离家的距离为0。

故选:C8. ( 2分 ) 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学校5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时,出馆后休息0.5时,然后乘车0.5时返回学校.下面四幅图中,描述了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这一活动行程的是图()A. B.C. D.【答案】 A【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A所提供的信息与题中所提供的信息相同;【分析】由折线统计图:A所提供的信息是从学校出发,乘车0.5小时,来到离校5千米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返回学校;折线统计图B提供的信息是从学校出发去科技馆,在科技馆玩了1.5小时后乘车回学校;折线统计图C提供的信息在返回的时间为2.5﹣1.5=1时,与题干不符合;折线统计图D是从科技馆出发乘车1小时,来到离科技馆5千米的学校,参观1小时返回科技馆,据此解答。

故选:A二、判断题(共5题;共5分)9. ( 1分 ) (2018五下·云南期末)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条形统计图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10. ( 1分 ) 判断对错.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趋势;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11. ( 1分 ) 下图是三年级(1)班和(2)班同学参加课外小组情况统计图三(2)班的人数比三(1)班少【答案】正确【解析】【解答】20 二班的人数为36人,少于一班【分析】考察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12. ( 1分 ) 下图是三年级(1)班和(2)班同学参加课外小组情况统计图三(1)班参加摄影的人数是三(2)班的一半【答案】正确【解析】【解答】一班摄影的长度是二班的一半【分析】考察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13. ( 1分 ) 画折线统计图的第一步是画出横纵和纵轴【答案】错误【解析】【解答】是整理数据【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三、填空题(共7题;共8分)14. ( 1分 ) 把两个折线统计图合并为一个,称为________折线统计图。

【答案】复式【解析】【解答】解:把两个折线统计图合并为一个,称为复式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复式【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一种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15. ( 2分 ) 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都有________共同特点。

复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________特点。

【答案】能够表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能够表现两个量之间差的情况【解析】【解答】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都有能够表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的共同特点。

复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能够表现两个量之间差的情况的特点.故答案为:能够表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能够表现两个量之间差的情况.【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都能清楚出数量增减变化;不同点:一个是用于计量单数,另一个是计量复数,更容易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16. ( 1分 ) 画折线统计图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________月的降雨量两市相差最大。

【答案】4【解析】【解答】 4月份两折线高度差最多【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17. ( 1分 ) 画折线统计图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3~4月________市的降雨量更多。

【答案】A【解析】【解答】 3~4月份A曲线更高,显然A市降雨量更多【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18. ( 1分 ) 画折线统计图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前半年A市降雨量更高的有________个月份【答案】4【解析】【解答】实线比虚线高的月份有4个【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19. ( 1分 ) 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1月降雨量________市更多。

【答案】B【解析】【解答】1月份B市的线更高【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20. ( 1分 ) 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每个单位长度表示________毫米的降雨量【答案】20【解析】【解答】由纵坐标看出表示20毫米降雨量【分析】考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四、解答题(共4题;共26分)21. ( 6分 ) (2019五下·越秀期末)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问题。

(1)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________月电视和冰箱的销售量相差最小;________月电视和冰箱的销量相差最大。

(3)上半年电视的销量变化总体呈________趋势;冰箱的销售量变________趋势。

【答案】(1)(2)四;二(3)下降;上升【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中提供的电视和冰箱1-6个月份销售量,分别标出相应的点,用实线、虚线顺次连接即可。

(2)看看哪个月垂直距离最短、垂直距离最长即可解答;(3)看看实线和虚线总体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即可解答。

22. ( 10分 ) (2019五下·竹山期末)下面是去年下半年某商场毛衣和衬衫销售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

(1)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完成统计图。

(2)请你简单描述去年下半年毛衣、衬衫销售量的总体变化情况。

你认为导致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销售经理,在今年下半年怎样进这两种服装?【答案】(1)(2)毛衣销售量从7月到11月呈逐渐上升趋势,12月份略有下降;衬衫销售量从7月到12月呈逐渐下降趋势;原因是天气情况,天气越冷,毛衣销售量越大,衬衫销售量越小,天气越热,毛衣销售量越小,衬衫销售量越大;如果我是销售经理,在今年下半年,我少进一些衬衫,多进一些毛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