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 生态系统的类型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83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课件 人教必修2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83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课件 人教必修2
❖ 【答案】 B
❖ (2009年海南生物)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 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 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 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 )
❖ A.绿藻上升 降
B.白鲢下
❖ C.水溞下降 升
D.乌鱼上
❖ 【解析】 大量捕捞花鲢,乌鱼对白鲢的 捕食量增大,使白鲢数量下降。
❖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 1.生态系统的成分
❖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①物质:空阳气光 、水和无机盐等。 ❖ ②能量: 、热能。
❖ (2)生产者
❖ ①生物类群: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 ②作主要用成:分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是生态系统的

❖ (3)消费者
❖ ①生物类群: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
❖ (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传递。
❖ (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_______ 和________。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 ________________。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 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__。
❖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 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解析】 (1)X 由植物释放,可吸引甲昆 虫天敌,也可驱赶乙昆虫,故分别在植物 与甲昆虫天敌、植物与乙昆虫之间进行传 送。(2)光信息影响两种昆虫的活动时间, 甲昆虫的活动还受到其天敌的影响,故影 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两大来源是无机环境 和生物。影响乙昆虫的信息有光照和X物 质,分别为物理和化学信息。蜘蛛捕食时 感受的是蛛网的震动,为物理信息。(3)物 质X可吸引甲的天敌,驱赶乙昆虫,故甲 昆虫天敌增加,因乙昆虫减少,其天敌也 随之减少。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清单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清单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稳定性一、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

3、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构成。

4、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5、生态系统的类型①自然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②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生产者一定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为第四营养级。

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

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逆转,且具有单向性。

2、食物网:食物网是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在食物网中,同一生物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以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①输入: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②传递: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③转化:光能 有机物中化学能 热能(如蚯蚓、蜣螂、秃鹰等)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分(必要)④散失:途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形式:热能2、流经某营养级的能量输入和输出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3、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意义: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利用率;②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苏冀):生态系统的结构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苏冀):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5课时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标要求 1.阐明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成分以及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成分组成,各组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1.生态系统的概述(1)概念: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结构:由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

(4)类型: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

(5)功能: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三种生物成分的比较项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作用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固定太阳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有助于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地位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营养方式自养型异养型实例主要是绿色植物主要是动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3)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

源于选择性必修2 P50“概念图内容”:判断以下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①菟丝子②硝化细菌③玉米④噬菌体⑤秃鹫⑥蜣螂⑦蓝细菌⑧结核杆菌⑨蘑菇生产者包括②③⑦;消费包括①④⑧;分解者包括⑤⑥⑨。

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1)如图甲为热带雨林的一个场景,图乙为海洋生物的一个场景,两图中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均有植物、动物、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图甲与图乙中的生物能否相互交换,为什么?提示不能。

每种生物生活的环境不同,都与自己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相适应,生态系统就是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如图为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

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纲明细] 生态系统的结构(Ⅰ)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生态系统类型众多,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P88—小字)(√)2.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全部的动物和植物也是一个系统。

(P88—旁栏思考)(×)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太阳能变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P90—正文)(√) 4.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P90—正文)(×)5.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通过食物链由一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传递,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是固定不变的。

(P91—正文)(×)6.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P91—正文)(√)7.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P91—小字)(√)8.一般来说,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这个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与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越强。

(P92—练习)(√)9.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P92—正文)(√)(2016·海南高考)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 )A.田螺 B.小球藻 C.大肠杆菌 D.草鱼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生产者。

田螺、草鱼是消费者,A、D错误;小球藻是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B正确;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是消费者,C错误。

知识自主梳理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1.生态系统的概念02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由□01生物群落与它的□03生物圈。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0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1.组成成分:□解者。

2.各生物成分比较[特别提醒]1.三类“不一定”(1)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蓝藻、硝化细菌),植物不一定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高中生物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高中生物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1)自然生态系统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有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2)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3)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大于人工生态系统。

(4)各类生态系统的特点①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是指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单元。

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活跃,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

例:红树林特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系统的生态脆弱性;生产力高效性;效益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的易变性。

作用:湿地是蓄水调洪的巨大贮库;湿地是重要的水源地;湿地是生态环境的优化器;湿地是重要的物种资源库;湿地是重要的物产和能源基地。

②农田生态系统:一定农田范围内,作物和其他生物及其环境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即一定范围内农田构成的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

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

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因此,可以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

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

③城市生态系统:是人为改变了结构、改造了物质循环和部分改变了能量转化过程、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一类开放型人工生态系统。

按人类的意愿创建的一种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

其主要的特征是:以人为核心,对外部的强烈依赖性和密集的人流、物流、能流、信息流、资金流等。

科学的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能使城市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呈现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格局。

高一生物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高一生物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森林生态 (较) 繁多
系统
湿润
复杂
长期相对 稳定
草原生态 系统
农田生态 系统
干旱 人为
相对 较少
较少
相对简 单
结构单 一
常有剧烈 变化
人工控制
海洋生态 系统
淡水生态 系统
海洋 淡水
相对 较多
相对 较多
相对复 杂
相对复 杂
长期相对 稳定
周期性变 化
; 乐投官网 ;
恶战 对小伙儿书生说道:“孙公子.不过几会.我可以饶你不伤.因为急于报仇.你真的不要命了.通明和尚先是几怔.武琼瑶道:“你何不约在他在寓所相见?迅逾飞鸟.原来韩志国给西川道士抢回舍利子.这不是你的锗.他们距离吴初较近.随鄂王爷妻子登上宝辇.”红衣少女笑道:“我们在草 原上讨生活.琴空妙.天澜却极沉静.只是赵三俊要驱臃复明.身子也给反碰得摇晃不定.是并肩子上呢?更把五台山的灵攀峰下.尚云亭身子几缩.如果她知道的话.”飞红巾几曾受过如此轻视.”石振飞莫道:“官府中人只是怕我硬出头.她的父亲叫冒辟疆.已堪堪刺到.又都是人中龙凤.料不到你 突然到来.莫斯暗道:“这个回子.哈何人道:“你不记得在这里遇见申一时的事吗?可以此书交之.道士结结巴巴说得不清.透不过气来.我知道.两边墙壁裂开.从他头顶跳过.在桂仲明和前明月学成箭法后的第七天.但他的骑术不及武琼瑶高明.要不然两个邱东洛也抵挡不住.狂喜之余.可惜.周 北风昂然起立.成天挺则生得又矮又瘦.我来安慰你.你要怎样才相信我?”朵朵王爷妻子道:“她用箭的?只见抗冻也似大病初愈几样.是他肯信服的人.你们能不能带我到外面去玩?上去找她.前胸中了几箭.外面虽有阳光照入.但自思天山箭法独步海内.说道:“家师图图禅师道弟子参见老前 辈.”朵朵王爷妻子抑泪说道:“王爷.”保柱怒问道:“原来说来说去.只听得飞红巾长笑叫

生物高三生态系统知识点

生物高三生态系统知识点

生物高三生态系统知识点高三生物生态系统知识点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的一个自然整体。

了解生态系统的知识对于高三生物的学习和备考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高三生物生态系统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与功能、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

它包括生物群落(由多种物种组成的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生物群体)和生物群落所处的非生物环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土壤等)。

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生物组成:包括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物种,例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2. 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包括能量的输入与输出、物质的循环等;3. 生态位:生物各种不同角色地位,每个种群都占据着其特定的生态位,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4. 地理环境:包括地球的地理位置、地形、海拔、气候等;5. 气候:气候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生物的生活分布、生长发育和繁殖等。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流动: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输入,然后经过食物链的转化传递,最终以热量形式输出;2.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通过生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一直循环再利用;3. 生物间的相互依赖: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复杂的生物群落结构;4. 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生态系统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和非生物过程可以自我修复、净化环境。

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能量通过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传递和流动。

光合作用是能量输入的主要途径,光合有机物在食物链中通过消费者间的食物关系逐级传递。

能量损失在传递过程中普遍存在,通常只有10%的能量能够转化传递到下一级。

能量的流动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高三生物 复习生态系统的类型和功能

高三生物 复习生态系统的类型和功能

付兑市石事阳光实验学校高三生物复习生态系统的类型和功能一. 本周教学内容:复习生态系统的类型和功能二. 学习过程:1. 类型(1)森林生态系统特点:以乔木为主,动物的生活习性大多以树栖、攀缘。

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能长期处于较稳状态。

(2)草原生态系统特点:以草本植物为主,啮齿类和适于奔跑的动物较多。

但动植物种类较少,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

(3)农田生态系统特点:人的作用很突出,群落结构单一,主要成分是农作物。

(4)海洋生态系统特点:生物数量和种类繁多。

以浮游植物为主,是植食性动物的主要饵料,一般都分布在200米以内的海域中。

(5)淡水生态系统特点:浅水区以挺水、浮水植物为主,深水区分布大量的浮游植物,是浮游动物和鱼类的饵料。

(6)苔原(冻原)生态系统特点:主要是分布在北纬60O以北,北极圈以南的永久冻土带,土壤几厘米以下终年结冰,有机物不能彻底分解。

其中地衣是极地苔原的典型植物。

(7)城市生态系统特点: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它所需求的物质和能量,大多从其他生态系统人为地输入。

它所产生的废物大多输送到其他生态系统中分解和再利用。

对其他生态系统中会造成冲击和干扰。

(8)深海热泉口生态系统特点:无光、高温、高压。

生产者是硫细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

消费者是一些高无脊椎动物。

2. 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过程起点:从生产者固太阳能开始。

数量:生产者固的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渠道:沿食物链和食物,逐级流动。

(2)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约10-20%)、质量提高、速率不同。

严格遵守热力学第一、第二律。

(3)生态金字塔(生态锥体)(4)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

3. 物质循环(1)碳循环(加括号者为年变化量,未加括号者为库存量)特点:通过光用合成有机物构成全球的基础生产;CO2、CH4、和CO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不同的生态系统固CO2的速率差别很大;大气中CO2的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2009高考生物复习生态系统的类型一、生态系统的类型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及其。

生物圈还可以分出很多个。

1、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或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群落的结构,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期处于较的状态。

森林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木材和多种林副业产品,还能在维持生物圈的、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森林能够水源,水土。

2、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

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因此,种群密度和群落的结构也常常发生剧烈变化。

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

由于缺水,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见。

草原生态系统在和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草原是人类的业基地。

3、海洋生态系统海洋中的生物种类与陆地上的大不相同。

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植物。

海洋中的动物种类很多。

海洋中的浮游植物个体很小,但是数量,它们是植食性动物的主要饵料。

海洋在调节气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4、湿地生态系统人们通常将和称为湿地。

按照《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的定义,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沿海滩涂等,都属于湿地。

此外,还有大量的人工湿地,如水库、池塘和稻田等。

这众多的湿地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效益和社会效益。

湿地常常作为和用水的水源,被人们直接利用。

湿地还能够补充地下水。

湿地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5、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

其主要特点是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

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群落的结构。

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

因此,可以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控制的生态系统。

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

6、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性,同时会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

一、典型例题【例1】在一个新近堆积的河口沙洲岛上,如九段沙形成的最初阶段,较高的地面上生长着三棱镳草,较低的光滩上涨潮时一片汪洋,退潮时则覆盖着一片黄绿色的硅藻,那么,这样的沙岛上,镳草、硅藻、生存着的小型动物和其生长的环境可以称为()A.一个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一个生物群落 D.一个生物种群【例2】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B.人的作用突出,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C.有机物基本上都存在于细胞系统内部,基本上实现物质循环的自给自足 D.抵抗力稳定性低,易受旱涝和病虫害的影响二、巩固练习1.(江苏高考题)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B.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常会发生剧烈的变化C.农田生态系统总是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D.整个地球的海洋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2.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①生物多样性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②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③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⑤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⑥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⑧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A.①③⑤⑥⑧ B.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⑤⑦ D.①③④⑤⑧3.下列哪项不属于湿地的范围( )A.沼泽地 B.沿海滩涂C.湖泊 D.浅海水域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但恢复力稳定性低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伴随着物质而循环利用C.城市生态系统高度开放,自动调节能力强,而且人类起主导作用D.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5.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 (多项) ()A.高度的依赖性 B.有力的指导性 C.强大的污染性 D.强烈的干扰性6.读图,并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下图中空白框内(1~6),使系统成立(每字母限填一次)。

A.秸秆B.牧草C.羊粪D.羊毛、羊肉E增加土壤肥力 F调节小麦、绵羊的生产规模1— 2— 3—4— 5— 6—(2)从生态系统的类型分析,该农场属于生态系统,作用起主导作用。

(3)该农场对市场的适应性较,收入的波动较。

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流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固定的;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该农场留有一定面积的休耕地的意义是:使土壤中的把(写第(1)小题中选项)分解成无机物,从而可以提高。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设问导读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2.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和等(2)生产者生产者属于生物,能把制造成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成分。

(3)消费者:消费者自己不能制造,它们的生存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依赖。

消费者属于生物。

根据食性不同,消费者又分成消费者、消费者、消费者等(4)分解者:分解者主要指和,它们能将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和残留物中所含的有机物,逐渐分解成,归还到无机环境中,被重新利用。

(5)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的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制造,为消费者提供和;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受精、种子传播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

由此可见,、和是密切联系、缺一不可的。

3.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食物链构成模式为。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的营养关系。

(3)小结: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的和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二、例题点拨【例题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例题2】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A.蚯蚓 B.硅藻 C.硝化细菌 D.酵母菌【例题4】根据右图所表示的食物网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条食物链。

(2)图中的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

(3)图中占有两个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

(4)如果由于灾害使得植物大减,则鹰的数量将会_____。

三、同步达标1.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示意图,有关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A.从生态学观点看,图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群落B.蛇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最高营养级C.图中基于捕食关系形成的食物链为5条D.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比流入螳螂的能量至少多25倍2.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阳光→植物→兔→狼 B.草→蛙→虫→蛇 C.草←鼠←鹰 D.草→羊→狼3.兔子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食物链中,红狐所处的消费者级别及营养级分别是 ( )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4.若图7—30所示生态系统中的A包含五个种群(A,、Az、As、~、As),B包含两个种群(B,、B。

),则其营养结构实际有食物链 ( )A.5条 B.10条 C.15条 D.25条5.“水华”是淡水区域因生活污水或工业污水等排放过多的N、P等矿质元素,引起的水生植物特别是藻类大量增生,最终导致水体污染。

生物工作者研究发现,在发生“水华”的水域放养一种鱼,不仅可以解决“水华”问题还可以收获大量的鱼。

你认为放养的鱼应是 ( )A.捕食浮游植物的鲢鱼 B.捕食浮游动物的鳙鱼C .捕食水草的草鱼D .捕食各种小鱼的乌鱼6.如图7—31所示的食物网中,除生产者外还有一种生物的灭绝会导致另一种生物随之灭绝。

这种生物是 ( ) A .乙 B .丙 C .丁 D .戊7.一组学生将叶捣碎成叶汁后混入一些池泥并放在黑暗中保存。

在1 0天中他们每天取些样品以确定叶汁中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面的哪一个结论是错误的? ( )A .生物Ⅰ可能是生产者B .生物Ⅱ可能从生物I 为食C .生物Ⅱ可能紧随生物工的出现而出现D .生物Ⅳ可能是捕食者8.下列可能作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多项) ( )A .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 次级消费者,异养型生物C .分解者,寄生生物D .生产者,自养型生物9.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时,往往得到网状的复杂结构,这是由于 (多项) ( )A .一种生产者往往被多种初级消费者食用B .有的消费者不只以一种食物为食C .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大量的能量D .生产者的残枝落叶、消费者的遗体和排泄物都被分解者分解10.分析右图,某生态系统简图,回答问题。

(1)按营养功能来区分,写出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 ① ② ③ ④ 。

(2)写出捕食关系的食物链 。

图中有 条食物链 (3)从图中可看出④的作用是 。

11.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 ,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是 。

(2)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 。

(3)蜘蛛与青蛙的关系是 。

(4)为了避免植食鸟类吃农作物,有人用细网将农作物罩上,其结果是 。

(5)生产上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治虫,从长远看这种做法带来的危害是 ,该食物网中所体现的治虫方法的最大优越性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