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合集下载

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绪论答案

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绪论答案

2018年9月25日星期二整理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1单选题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的过程;A、经济人B、法人C、社会人D、复杂人我的答案:C2单选题“儿童时候的经历决定着人的一生”这个观点属于以下哪位A、弗洛伊德B、尼采C、苏格拉底D、荣格我的答案:A3单选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最重要的因素是;A、社会经济环境B、社会政治环境C、社会生态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我的答案:D4判断题社会心理学来源于多个学科,所以她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我的答案:×5判断题吴江霖先生认为,心理学有两大分支,即生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1单选题看到一个人身上的某一个优点,就误认为他身上其他方面也有优点,这叫做;A、相似假定作用B、光环作用C、巴纳姆效应D、霍桑效应我的答案:B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社会认知研究的范围A、认识别人B、认识自己C、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的答案:D3单选题军事心理学涉及到两条途径,即和军事社会心理学;A、军事教育心理学B、作战心理学C、军事工程心理学D、军事测量心理学我的答案:C4判断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是不能分开的;我的答案:√5判断题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认知者因素、认知对象因素和认知的条件;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1单选题社会心理学研究某一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的规律时,最重要的是挖掘其;A、具体的表现B、形成的过程C、产生的原因D、造成的后果我的答案:C2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揭示了因果A、男生随年纪增长长出了胡子B、按下电闸,设备断电C、发烧的人体温越高,脸颊越烫D、吸烟缩短人的寿命我的答案:B3单选题要测试学生的数学成绩需要用数学卷子而不是语文卷子,这是一个问题;A、效度B、信度C、概率D、结构我的答案:A4判断题主动变化的是自变量,被动变化的是因变量;我的答案:√5判断题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方法论指的就是具体的研究方法;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1单选题阿希实验是经典的;A、分析实验B、观察实验C、现场实验D、实验室实验我的答案:B2单选题创立了心理物理学;A、荣格B、费希纳C、巴甫洛夫D、冯特我的答案:B3单选题研究噪音和助人行为的关系的实验结果表明,噪音很大时,人的助人行为了;A、增加B、不变C、减少D、没有我的答案:C4判断题心理学脱胎于哲学;我的答案:√5判断题现场实验法是指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当中开展研究,所以无法控制条件;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1单选题以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某一件事情、某一个人,属于;A、直接观察法B、参与观察法C、一般观察法D、间接观察法我的答案:C2单选题为了研究历史上无法还原的事件的因果关系,所采用的方法是;A、档案研究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实验法我的答案:A得分:3单选题被研究者揣摩研究者的动机从而做出回答,这是问题;A、研究者的偏向B、被研究者的偏向C、道德D、伦理我的答案:B4判断题米格拉姆的服从实验,造成了被研究者的痛苦,存在伦理问题;我的答案:√5判断题在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时,最好只选择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我的答案:×。

(全套课件)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全套课件)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学习本书建议:
1.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 2.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个人的社会 阅历 3.努力形成自己的社会心理知识结构
思考题 1.学习社会心理学对你有什么实际意义? 2.解释:观察 个案法
第三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本节知识点
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1.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1.1心理活动是人脑的功能 1.2心理活动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1.3脑的结构与心理功能 1.3.1脑的结构及其心理功能
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内部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心理 则是行为的主宰。
2.3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 无意识
2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2.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3.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及其研究范围
本节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内容
1.社会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1.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的心理、行为的活动状态及变 化发展规律并用于指导个体的社会实践的学科。
2.2心理与行为
心理是以脑为物质基础的精神活动过程。它不具备任何物体,具有 高度的内隐性,因此目前人类无法对它进行直接的观察与控制。
行为通常是指个体的反应系统在意识的引导下自觉的活动过程。
行为和心理的联系:
心理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同一刺激可能引起不同的行为反应; 不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的行为反应;
思考题:
1.解释:社会心理学 社会行为 社会刺激 2.社会刺激可分为几类?简单举例说明社会刺激对个体的影

第二节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本节重点
学习社会心理学对学习者自身的意义 观察法和个案法及其方法要点 学习方法要点

现代社会心理学 第1章 社会心理学的性质、对象和任务

现代社会心理学 第1章  社会心理学的性质、对象和任务
我国社会心理学第一人的孙本文认为:社会心理学应以个人行为与社会 的相互影响为研究对象,从个人的立场说,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 行为,从社会的立场说,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中个人的行为。
吴江霖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 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胡寄南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 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 的一门学科。
(三) 比较社会心理学
比较社会心理学从比较研究的观点分析社会行为。西方学者认为,比较 社会心理学包含差异悬殊的两个研究领域,一为异种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比较, 另一为异种文化影响下人们行为的比较。前者称为动物社会心理学,后者称 为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一、 应用心理学的产生
(一) 社会心理学应用研究的开始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哈佛大学心理学家 埃尔顿·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在对芝加哥的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的研究中, 发现社会心理因素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满意度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揭开 了社会心理学应用研究的序幕。同时,这个研究也促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一个 新领域——工业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健康有个评价标准,狭义的健康行为是指对个体的健康起到直接促进作 用的行为,而广义的健康行为除了包括狭义的健康行为之外,还包括对已有 的不良行为习惯的控制或戒除,从而降低危害健康的可能性的行为。影响健 康行为的因素有:自觉症状、情绪因素、认知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医疗因 素以及大众传播因素等等。
帕森斯(T. Parsons)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反映病人角色: 第一是病人和其常态时的社会角色不同; 第二是病人陷入疾病状态是非意志的产物; 第三是病人都应该有恢复健康的义务; 第四病人应该寻求技术上的可靠帮助。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
精选ppt
1
前言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于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 理足以提供丰富的科学理论与实际资料,使它更加 充实,更加具体化,因而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它, 掌握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理论认识和哲学水平。
❖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对人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和
人际交往。它所揭示的规律,对于理解他人、认识
精选ppt
29
四、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
❖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在研究上有相互重叠 的地方,特别在社会人格和社会认知方面。文化 人类学在这方面强调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强调文 化对人格的塑造。 ❖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在研究方法上有明显 的不同,前者主要采用通过实验检验假说的方 法,而后者则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应用社会心理学
❖ 环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和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 研究噪音、污染、自然灾害对人的社会心理影响, 居住环境的设计和安排应如何适应人的心理需要;
❖ 健康社会心理学要研究某些身体疾患和各种心理 疾患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心理 学治疗人的心身疾患;
精选ppt
自我和正确地与人交往提供了分析的理论、评价的
标准和相处的原则,是个人提高自我修养,加强自
我教育,协调人际关系,改进社会风气的有益的帮
助。
精选ppt
2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论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社会心理学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精选ppt
13
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

[5] 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 定义的分歧、社会心理分类系统、本书的定义、对定义 的补充理解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 社会心理发展、认知社会心理学、社会互动、社会影响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 学科性质、与人格心理学、社会学的关系
第一部分 概论、导论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三章 社态度极其测量
第四章 社会化
社会化:如何习得社会认可的心理行为模 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第四章 社会化
第四章 社会化
第 四 章 社 会 化
第五章 态度及其测量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 田营
导言
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
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
(1)起点:个体生存于并活动于社会之中 (2)社会对个体:社会会影响到个体的思 想、感情和行为 (3)个体对社会:对社会上或周围环境中 的人或事情有自己的认识、体验和行动 ……
一个公安局长在茶馆里与一位老头下棋。
部分:
社会心理 社会化;态度及其测量 发展
社会知觉;刻板印象与归因;自我概念;价 社会认知 值取向 沟通;人际吸引;人际关系;助人行为;侵 社会互动 犯行为
社会影响
从众、依从和服从;劝导与态度改变;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合作、竞争与冲突
•社会心理学概论 •社会心理发展 •认知社会心理学 •社会互动
社会 心理学
•社会影响
社会心理发 展
社会 影响 社会互动
认知 社会 心理 学
本书中未提到或未足够提到的内 容

《社会心理学》简介

《社会心理学》简介

《社会心理学》简介
《社会心理学》在介绍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历史以及研究领域的基础上,选取了社会心理学的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并从理论和实际上对其加以分析。

《社会心理学》简介是本人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社会心理学
作者:(美)泰勒(Taylor),(美)佩普劳(Peplau),(美)希尔斯(Sears)著,谢晓非等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9-1
部分目录
第1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根源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的伦理道德
第2章社会认知
社会推理
基模
基模的加工
心理捷径:运用认知策略
基模的选取
使用基模的时间
行动中的基模
第3章个体知觉-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我们使用什么信息
印象的整治
由动机驱动的个体知觉
对行为原因的归因
判断的准确性
非言语沟通。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13)全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1-13)全

5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观察法 • 一般观察法 • 参与观察法
学习交流PPT
6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调查法 • 访谈法 • 问卷法 4、档案研究法
学习交流PPT
7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 1、偏向问题
• 研究者的偏向:研究者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动作、讲话的语气都 可能无意中影响被试者在实验中的表现,从而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
• 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 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
学习交流PPT
11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第二阶段: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 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出现 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18世纪下半叶 和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变革而形成,也称“社会经验 论”阶段。 •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冯特 •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加布里尔·塔尔德、迪尔凯姆、古斯塔 夫·黎朋 •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的出现和发展 对西方心理学界乃至整个人文科学 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它的开山 鼻祖就是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 对社会心理学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的是他关于“人格发展”、“集体 心理学”和“文明”等方面的记述。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主要划分为意识 和潜意识两大部分,在潜意识中, 又将冲动归结为性的驱动力。
学习交流PPT
12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第三阶段:从本世纪20 年代起,伴随着各种实证主义手 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在其整个历史上最具革命意 义的转折,进入确立时期,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

《社会心理学》第1章 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第1章 PPT课件

——2/3的实验者完全服从指令。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一、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问题
3、助人?还是助己?
农民遭歹徒抢劫,过路公交乘客捡钱不救人
正阳县一位从事粮食收购生意的农民,从银行取款骑摩托 车返回途中遭遇歹徒撞车抢劫。歹徒得手后,随手撒了一 把小面额纸币,受伤躺在路边的这位农民向路过的公交车 招手求救,没想到,公交车停下后,众人下车“捡”完路 上的钱后又都迅速上了车。公交车疾驶而去,将受伤的他 丢在了路边……
出版社,1997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社会心理学》(第8版),戴维·迈尔斯著,侯玉波等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心灵聚会——管窥社会心理学
教师教育学院 汪伟 E-mail: xiaoxieww@
双重格言
这边更正确
还是这边的……
人多手杂反而碍事 VS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文胜于武
VS
事实胜于雄辩
朽木不可雕 VS
活到老,学到老
血浓于水
VS
亲兄弟明算帐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VS 三思而后行
有备无患
VS
船到桥头自然直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事实上,我们经常为自己犯的一些小错误而自责 不已,当回头看时,我们明白了该如何行事。然 后心里想着“我早就知道是这样了,但当初就是 一念之差啊。”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以下三类问题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思维
• 我们如何知觉自我和他人 • 我们的信念是什么 • 我们所能做的判断 • 我们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女性面对男性确实会感到自卑,但她们体 验到的是文化上的自卑而非是生理上的
– 各有优势
– 后来人利用来促进女权主义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特征 •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 精神分析理论 – 社会学习理论 – 社会认同理论 – 社会交换理论 – 符号互动理论 – 进化社会心理学理论
• 自尊假设:
– 人通过积极区分,获得积极评价的社会认同, 是为了满足个体获得积极自尊的需要。
– 无法获得积极评价,可能导致离开群体
社会认同的基本现象
• 个体努力获取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 • 积极的社会认同取决于内外群体的积极比较
– 内群体偏向、外群体歧视 – 去个性化、群体原型、产生群体凝聚力
• 社会认同不满意时,个体可能会离开或改变群体, 或者改变对群体的认识
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
普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
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
公 平 期 待
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



O

A B C?
?寡不敌众:
韩国版克隆阿希 从众实验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特征 •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 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格形成的内部因素:
以追求优越为统一人格的核心和总目标 以自卑和补偿为人格发展的动力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人格形成的内部因素:
以追求优越为统一人格的核心和总目标 以自卑和补偿为人格发展的动力
人格形成的外部因素:
三种不良生活经历和环境:
生理自卑、溺爱或姑息、忽视
模仿也是生活风格形成的主要途径之一 积极、合作社会兴趣 紧紧束缚在自己身边较低的社会兴趣
接近人:强调无助,依赖他人,寻求被喜爱和接受 反对人:以攻击或伤害他人补偿不安全和不适应感 脱离人:渴望隐私和自足,回避情感、爱和友谊
1 顺从型 2 敌对型 3 退缩型
霍妮:社会文化取向
• 人格的性别差异从哪里来?
– 弗洛伊德:解剖即命运,阴茎妒忌
– 霍尼:人格更多由文化决定,子宫妒忌
在男人堆里努 力反抗的女人
• 弗洛伊德: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等 • 阿德勒:优越情结、自卑情结等 • 荣格:自主情结、权力情结、成就情结等 • 情结的形成: “情结是由于创伤的影响
或者某种不合时宜的倾向而分裂开来的 心理碎片。
集体潜意识:各种原型
由种族先天继承而来的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之一
1、 阿尼玛 2、 阿尼姆斯 3、 阴影 4、 人格面具 5、 智慧老人” 6、曼达拉:
• 第三节 历史与发展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1)自我:意识(conscious) 2)个人潜意识 (unconscious ) 3)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 扩大潜意识内涵,沟通个体和种族历史经验的文化联系。 把里比多由性力扩展为生命力,并称为人格发展的动力。
个体潜意识:个人情结
被压抑而持续在潜意识中的心理矛盾症结。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特征
– 一、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 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特点 –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 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特征
• 一、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社会心理学是试图理解人们的思想、情感
和行为怎样为别人实际的、想象的和隐 含的存在所影响的一门科学。
社会心理学
李明 159-373-10625 henulm@ 参考教材: 佐斌:《社会心理学》
教育学院、11心理、×××、20110203002
本课程的教学安排
时间:上课18周,27次课;复习1周; 方式:讲授+视频+? 内容:课本+补充 考核:
公管:平时作业(听课随想)(5份) 心理/双学位:考试+平时作业(2份)
??
行为
环境反馈 环境差异
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 个体、行为与环境的交互决定论
– 班杜拉:B:f(P*E)
• 相互决定论,三种模式:
• 1、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
• 2、人和环境交互决定行为 • 3、行为是三者交互的相互作用
个人P
生理、心理 、社会属性
行为B
诱发内外变化
三人及三人以上人群的群体行为 Ch10-12
社会发展,群体关系 Ch13-15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特征 •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 精神分析理论 – 社会学习理论 – 社会认同理论 – 社会交换理论 – 符号互动理论 – 进化社会心理学理论
• 第三节 历史与发展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精神分析理论
• 弗洛伊德 • 阿德勒 • 荣格 • 霍妮 • 埃里克森
弗洛伊德









潜 意


人格结构论
良心和自我理想
超我
现实化了的本能 潜意识本能
自我 (防御和中介)
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使人知道自己具 有认识现实并依据 现实通过活动去满足 欲望的能力,为了使个体 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大力地去对本我进行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人格形成的内部因素:
以追求优越为统一人格的核心和总目标 以自卑和补偿为人格发展的动力
人格形成的外部因素:
三种不良生活经历和环境: 模仿也是生活风格形成的主要途径之一
由此形成4种生活风格和人格特征。
支配-统治型 索取型 回避型 社会利益型
荣格:分析心理学
强调心灵或人格的整体论。 1、人格结构:
– 自我建构通过群体分类来实现 – 从所属群体获得身份,以此建构自我
Social psychologist Henri Tajfel
• 基础实验:最简群体范式(Minimal-Group paradigm)
– 也叫小群体范式, “最低限度群体”范式
– 群体划分本身就能引发敌意性的群际行为
社会认同的定义
• 第三节 历史与发展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 个体、行为与环境的交互决定论
• 行为由什么决定?
– 行为主义:环境外因;B=f(E)
– 精神分析:内因:B = f(P) – 人本主义:内因:E=f(B) – 勒温认知:B=f(P,E) – 班杜拉:B:f(P*E)
个人P
生理、心理 、社会属性
——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社会心理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们的思
维、感觉和行为是以怎样的方式受到真 实的或想象中的他人影响的。
——阿伦森(美国当代杰出社会心理学家)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特征
• 一、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
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 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学科。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特征 •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 精神分析理论 – 社会学习理论 – 社会认同理论 – 社会交换理论 – 符号互动理论 – 进化社会心理学理论
• 第三节 历史与发展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四、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等人采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现 象,认为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
• 第三节 历史与发展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三、社会认同理论
• 社会认同理论 (Social Identity Theory)
– 又称为社会同一性理论
– 泰菲尔等(Tajfel, et al, 1982, 1987)提出
– Turner改进为自我归类理论
– 是群际行为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理论
• 基本观点:社会认同
• 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原则:
– 在进行群体间比较时,我们倾向于在特定的维 度上夸大群体间的差异,而对群体内成员给予 更积极的评价。
– 目的是什么
社会认同的基本假设
• 社会认同的动机:为什么需要社会认同?
– 个体有维护和提高自尊的需要 – 群体身份都与积极或消极的价值相联系 – 内群体的评价,取决于和外群体的比较。
控制和压抑
本我 不断发出冲动并要求得到满足
人格动力——本能论
生存本能 (life instincts)
死亡本能 (death instincts)
指向生命的生长 和增进的性本能
和自我本能
求杀欲望的死亡本能
向外:破坏、 损害、征服等
侵犯倾向
向内:自我谴责、 自我惩罚和自杀 等自毁倾向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 ——时蓉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
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 ——金盛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特征
• 一、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 社会心理学是致力于理解人在社会情 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的 一个科学领域。
• ——申荷永(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偏治疗领 域),博导,新浪微博:荷永)
• 社会心理学是人们以社会生活情境中 人的心理与行为为对象的认识、理解 和实践领域。
• ——佐斌(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导, 新浪微博:佐老大)
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特点
传统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用人的个性来解释 人的心理和行为
从人的社会属性来 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
• 科学性——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客观的结果 • 人文性——对象:关注人性,关注社会,参与生活
时,可能会导致攻击行为(挫 折-侵犯); 有预期奖赏无预期的惩罚时, 可引发赞同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