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一章(概述)

合集下载

(全套课件)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全套课件)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学习本书建议:
1.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 2.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个人的社会 阅历 3.努力形成自己的社会心理知识结构
思考题 1.学习社会心理学对你有什么实际意义? 2.解释:观察 个案法
第三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本节知识点
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1.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1.1心理活动是人脑的功能 1.2心理活动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1.3脑的结构与心理功能 1.3.1脑的结构及其心理功能
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内部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心理 则是行为的主宰。
2.3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 无意识
2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2.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3.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及其研究范围
本节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内容
1.社会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1.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的心理、行为的活动状态及变 化发展规律并用于指导个体的社会实践的学科。
2.2心理与行为
心理是以脑为物质基础的精神活动过程。它不具备任何物体,具有 高度的内隐性,因此目前人类无法对它进行直接的观察与控制。
行为通常是指个体的反应系统在意识的引导下自觉的活动过程。
行为和心理的联系:
心理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同一刺激可能引起不同的行为反应; 不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的行为反应;
思考题:
1.解释:社会心理学 社会行为 社会刺激 2.社会刺激可分为几类?简单举例说明社会刺激对个体的影

第二节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本节重点
学习社会心理学对学习者自身的意义 观察法和个案法及其方法要点 学习方法要点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
精选ppt
1
前言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于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 理足以提供丰富的科学理论与实际资料,使它更加 充实,更加具体化,因而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它, 掌握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理论认识和哲学水平。
❖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对人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和
人际交往。它所揭示的规律,对于理解他人、认识
精选ppt
29
四、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
❖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在研究上有相互重叠 的地方,特别在社会人格和社会认知方面。文化 人类学在这方面强调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强调文 化对人格的塑造。 ❖ 社会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在研究方法上有明显 的不同,前者主要采用通过实验检验假说的方 法,而后者则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应用社会心理学
❖ 环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和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 研究噪音、污染、自然灾害对人的社会心理影响, 居住环境的设计和安排应如何适应人的心理需要;
❖ 健康社会心理学要研究某些身体疾患和各种心理 疾患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心理 学治疗人的心身疾患;
精选ppt
自我和正确地与人交往提供了分析的理论、评价的
标准和相处的原则,是个人提高自我修养,加强自
我教育,协调人际关系,改进社会风气的有益的帮
助。
精选ppt
2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论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社会心理学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精选ppt
13
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心理学及其异常行为分析

社会心理学及其异常行为分析

社会心理学及其异常行为分析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概述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社会行为和思维的学科,它致力于探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所产生的心理效应。

社会心理学通过研究群体行为以及群体中个体心理状态来了解人类社会行为,分析人类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行为模式以及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人们在社交中的行为与思考方式。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正常的社会行为,还包括一些异常的社会行为,如欺骗、虐待、暴力等,这些异常行为通常会造成个体或群体受到伤害甚至破坏。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中的异常行为社会心理学中的异常行为通常指那些不符合社会共识、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规范的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是由个人的内在因素,比如生理变异、心理障碍等引起的,也可能是受到社会环境、文化传统、教育体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

社会心理学中的异常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障碍类异常行为:如焦虑、抑郁、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2.侵权行为:如欺骗、虐待、性侵等;3.社交类异常行为:如孤僻、退缩、社交恐惧、社交依赖等;4.暴力行为:如威胁、恐吓、打斗、杀戮等;5.偏执类异常行为:如妄想、嫉妒、自恋等。

第三章:对异常行为的心理学分析心理学对异常行为的分析通常从个体发展、情感、认知和行为等几个层面入手。

其中重要的脉络可以在以下方向展开:1.心理学对异常行为的分类和分析;2.社会因素对异常行为的影响;3.高风险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异常行为因素分析;4.心理测量在异常行为识别和矫正中的应用;5.心理治疗在异常行为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第四章:应对社会心理学异常行为的策略社会心理学异常行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危害与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性,社会治理部门将异常行为纳入了日常治理的范畴,靠着系统化和科学化手段,有力量来缓解这种情况。

应对异常行为的策略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行为;2.强化社会教育和舆论引导,减少异常行为;3.提高警惕和对异常行为的识别水平;4.强化社会心理治疗手段,帮助异常人群得到矫正,并可提高社会整体素质。

社会心理学总论

社会心理学总论

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围
个体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社会动机 休谟认为人与动物有三个重要的特征的区别:一、人是一个理性的动物;二、人是一个社会性的动物;三、人是一个活动性的动物。
社会认知 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他人的认知,即人际认知;二是对自己的认知,即自我认知;三是研究人是怎样寻找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原因,即归因研究。 心理学=心里学?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阶段(社会经验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1、诞生的标志 1859年,德国哲学家拉扎鲁斯(zarus)和施坦塔尔(H.Steinthal)联袂创办了〈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研究语言、风俗、神话、艺术、宗教,由此揭示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习惯; 塔尔德(G.Tarde)主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1890年他出版了〈模仿律〉一书,1898年出版了〈社会心理研究〉一书; 1875年,德国学者舍夫勒(A.Shaffle)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请你动脑子: 假如你出钱让某些人发表意见去反对他自己的信仰,你给的钱越多,他就越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去适应所发表的意见。 假如二个人合作,大家都可获得利益,而竞争,有一方必定失去利益。在这种时候,人们为了确保获得利益,会宁愿进行合作而不去竞争。
观察法
社会心理学具体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总论 -----欢迎大家走入社会心理学的殿堂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A C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成熟
01
02
03
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发展
戈夫曼与社会大舞台
归因理论的大师们
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二、行为主义 三、人本主义 参考书:《心理学是什么》崔丽娟等著 教学录象片:电影《爱德华大夫》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概述1908年,罗斯《社会心理学》和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1)fh奥尔波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2)gw奥尔波特:了解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影响。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以群众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1、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1)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2)勒温: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情境,f:函数关系。

2、社会心理:(1)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2)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系。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等。

2、人际层面:个体间的相互作用。

3、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等。

4、社会层面:风格、民族等,二、社会心理学简史:美国霍兰德把社会心理学分为三个阶段:(1)哲学思辨——启蒙期(2)经验描述——形成期(3)实证分析——确立期(一)哲学思辨阶段:1、时间: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2、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3、发展:发展较为繁杂,不能形成“纯”社会心理学。

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是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二)经验描述阶段:1、时间: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2、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地描述和分析。

3、发展:这一时期,有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

(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四川自考《社会心理学》(大纲)复习资料

四川自考《社会心理学》(大纲)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一、考核知识点(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大五”人格理论: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愉悦性、公正严谨性2、生活的意义是什么:①能够自主②能力③关系④自尊3、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是我们认为最全面的。

4、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①个体过程②人际过程③团体过程5、学派时期是心理学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流派有三个: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

它们在美国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势力。

6、人本主义性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人本主义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在批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基础上,借鉴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而创立的一个心理学流派。

7、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①早期状况②起步阶段③发展阶段④反思阶段⑤大发展阶段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一、考核知识点(一)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学习理论的特点:①它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而来②该理论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环境,而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

③学习理论通常只想解释外显的行为,而非主观的心理状态。

第三章社会认知一、考核知识点(一)个人知觉(二)自我知觉(三)社会认知(四)归因问题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第一印象: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叫做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中最重要的、最有力的是评价。

2、个人知觉中的偏差:晕轮效应,与晕轮效应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也叫作扫帚星效应。

3、非言语线索一般包括:①人际距离②身体姿势③目光接触4、自我图式:Markus 和Wurf用自我图示来说明个体的自我概念,并用它指称一个人对自己的特殊信念。

5、自我提升:也叫作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6、图式:它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精选全文完整版
SYTU 25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关于方法论一词的用法和含义,西方学者和中国 学者的界定是截然不同的。尽管西方社会心理学 者也从哲学、逻辑学的角度思考社会心理学的研 究方法问题,但是他们更倾向于探讨实际的操作 工具,即具体的研究方法。在前苏联和我国,社 会心理学者则将方法论体系分为哲学指导思想、 方法原则和具体方法三个层面,并突出强调哲学 指导思想对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1982年吴江霖从1937年到1980年45年间社 会心理学的文献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社会 心理学的定义30条,随后,有人将这30条定 义按研究对象归类为四类:(1)社会互动或 社会交互作用;(2)人际关系;(3)社会 影响;(4)社会化。
SYTU 6
观点之一: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 会行为的科学
SYTU 21
(二)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
1.个体的心理及行为
研究人的社会化 和自我意识 研究人的社会动机 研究社会认知 研究社会态度改变
SYTU 22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研究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心理及行为也包含几个方 面。一方面要研究人际吸引和人际关系。包括影 响人际关系和人际吸引的因素,人际关系的发展 和改善,人际吸引、人际关系的测量等。另一方 面要研究人际沟通。揭示沟通类型、功能、程序 以及如何提高沟通的效果。另外,还应该研究社 会影响。包括社会影响的构成(对说服、威胁和 顺从权威的研究),社会影响是如何发生的,对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产生怎样的作用。
SYTU 10
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学和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一百多年的
历史,但是,作为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社会心理学 至今才八、九十年的历史。在这个历史中两种社会心理学 同时并存的局面一直影响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其中,一 种是产生于社会学的,以社会学的研究取向为主导的社会 心理学,叫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即Soci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简称SSP;产生于心理的,以心理学的研究取 向为主导的社会心理学,叫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即 Psych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简称PSP。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精选全文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心理学时蓉华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性质、对象、X围分类1、社会心理学概念: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与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2、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X围: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动机〕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群体层面〔侵犯、助人、极化、去个性〕大众层面〔流行、流言、舆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用心理学方法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或心理学家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用社会学方法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或社会学家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得社会心理学两者的区别: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偏重于阐明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等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首先要分析心理变化与过程,找出影响个人行为的社会条件,还要揭示制约个人行为的动机与自我概念等是如何发生作用的.6、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室实验法〔二〕现场调查〔三〕现场研究法〔1〕现场实验〔2〕现场观察研究:现场观察是围绕着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进行连续性观察;进行轮换性观察;进行隐蔽性观察〕〔四〕模拟研究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动向1、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一、早期孕育〔哲学思辨期〕〔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基本特征: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孟二、初创时期〔经验描述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1875,德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1908 :罗斯〔E.A.Ross,美国〕《社会心理学》麦独孤〔W.McDougall,英国〕《社会心理学导论》三、确立时期〔实证分析期〕〔20世纪20年代~ 至今〕特征:描述——实证定性——定量理论——应用大群体—小群体、个体普遍论——特殊论20-30年代:团体、小群体、个体研究40年代:信仰、偏见、劝导、宣传50年代:社会交际60年代:涉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70年代:重点涉与归因研究80年代:日益重视认知、应用的研究代表人物:勒温2、第二章中相关的理论〔了解〕第三章社会化〔重点〕一、社会化的定义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就叫做社会化.二、社会化的特点〔1〕个人的社会化是以其生物的遗传素质为基础的〔2〕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过程〔3〕个体的社会化具有某种共性一生完成的〔4〕社会化是通过人的三、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一〕社会文化的影响〔二〕学校的影响〔三〕家庭父母的影响四、社会化的类别〔自己看一下就行〕五、社会角色的获得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个人提出恰如其分的希望与要求,就会产生良好的期待效果.〔了解〕六:社会化的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了解,看几遍〕〔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主要内容:1.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2.道德判断从效果到动机3.对于错误行为的处理,从为惩罚而惩罚到采取有针对性的惩罚方式. 〔三〕柯而堡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掌握〕〔1〕前世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于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结果,或权威成人的建议.包括两个阶段: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他们怕受惩罚,或表现为服从权威.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判断是非以能否满足需要为标准,有实用主义倾向.〔2〕世俗水平.判断是非能注意家庭与社会的期望.包括两个阶段:好孩子或好公民的定向阶段:非常重视社会对他的评价,而不是考虑行为本身的正确与否.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认为判断是非应该尊重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3〕后世俗水平.发展出一套独立的、超越社团的道德标准.两个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从法律上、道义上比较灵活地判断是非,认为如果法律、规则不合理,可以修改.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根据尊重人权的平等,人性的尊严,相互信赖等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来判断是非.第四章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定义是人对自己存在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二、自我意识的特点:社会性、形象性、主客观的统一性〔主观性和客观性〕三、自我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好好看看具体的内容〕P81四、埃里克逊的自我发展观〔掌握〕1.婴儿期〔出生到18个月左右〕,这阶段是获得基本信任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2.童年期〔18个月到三四岁〕,这阶段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3.学前期〔四到五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4.学龄初期〔六岁到十一二岁〕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5.青春期〔相当于高中阶段〕这个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与自我角色的形成,主要是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6.成年早期〔18到30岁〕建立家庭的阶段,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7.成年期〔中年期到壮年期〕成家立业的阶段,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8.成熟期〔老年期〕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五、对人关系中的自我表现〔了解〕P92六、相互关系中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了解〕1.相互关系中对方的特点2.当时情镜3.所属团体的参照七、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八、自我评价的特点:主观性,内容的多样性〔了解〕第五章性别角色差异心理一、男女性别角色定义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与被该社会规定了的行为方式.二、性别角色的特点:〔1〕多样性〔2〕相对稳定性三、性别角色的相关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的两性观------弗洛伊德所倡,埃里克逊发展弗洛伊德的尚男抑女论,埃里克逊的内部空间观〔掌握〕P1212.社会学习理论的两性观3.认知发展理论的两性观四、性别认同的三个阶段:性别认同、性别分化、亲长认同五、男女两性角色心理差异〔着重了解〕P1291.两性在认知活动中的表现2.情感、意志活动中的两性差异〔1〕男子的支配欲〔2〕女性的忍耐心和依赖心〔3〕自我满意感的两性差异:女性在各个年龄阶段中的自我满意感均低于男性.3.人际交往中的两性差异4.成就动机方面的两性差异第六章社会动机一、动机〔一〕定义: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二〕含义:1.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2.动机为个人行为提出目标.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其体内平衡.4.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三〕特征:复杂性、可知性〔四〕动机与需要的关系:1.动机由机体的需要激发2.需要的情感成分与认知成分具有动机作用〔五〕动机的分类1.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外:由活动外的刺激诱发出来的2.初级的原发动机和高级的习得的社会性动机社会动机分为:交往性动机与威信性动机二、彼得罗夫斯基的动机系统理论主要包括:兴趣、信念、意图、未被意识到的动机——意向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内容包括哪些P156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体系分为五个层次:从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自尊的需要,一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七章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即社会认识过程〕1、概念: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特征有:认知的选择性、认知反应的显著性、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2、进行社会认知时的参照依据:〔1〕自身经验、思维活动、信息加工 (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3〕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4〕认知者的情绪二、社会认知的X围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1〕非言语信息〔2〕面部表情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①对他人性格的真正了解有赖于长期的接触、交往和共同生活②人们倾向于在短暂接触的基础上对他人性格进行推测和评价③性格判断中的"以貌取人〞现象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依据意见、态度、表情.推测彼此关系情感成分参与极多三、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1.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2.当时的情境3.认知者本身的特点〔1〕认知者的经验〔2〕认知者的性格〔3〕认知者的需要四、七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1、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2、归因的参照点〔1〕根据他人行为的特殊性、连续性与一致性等原则进行归因〔2〕结合他人的其他条件进行归因〔3〕根据认知者切身利益关系对他人行为归因五、刻板印象〔了解〕P182第八章社会态度一、社会态度〔一〕定义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反应受其态度所调节.认知因素规定了态度的对象;情感因素是对态度对象的感受体验;意向因素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二、社会态度转变的方法〔1〕实事求是的提供信息〔2〕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3〕双方面宣传和单方面宣传〔4〕逐步提出要求〔5〕积极参加活动〔6〕团体规定三、影响社会态度转变的因素1、宣传者的威信:专业性、可信性2、态度改变的个人因素:自尊心的强度、权威主义倾向的强度、想象力的丰富性、性别、智力水平、当时的需要.3、对态度变化的心理上的抵抗客观原因:宣传者的宣传如果单纯的为宣传而宣传,以命令的形式进行宣传,或宣传言过其实或强调的太过分,宣传效果会适得其反.主观原因:〔1〕心理上的抵抗是个人感觉到在某些方面羊油自由行动的权力被剥夺是,自身激发出的一种动机状态,目的是想确保行动的自由〔2〕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而产生了与宣传意图相反的效果.四、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人有许多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之间有些相互独立的,有些相互关联.协调——保持不协调——解除或减轻五、偏见具有的特征1.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2.偏见的认知成分就是刻板印象3.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第九章大众心理的连锁反应一、模仿:指个人受非控制的社会刺激引起的一种行为,其行为与社会上其他人的行为相类似.它不是通过社会或团体的命令而发生,被人们模仿的对象具有一种榜样作用,模仿者发生的行为与榜样者行为相似.二、流行1、概念: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生活方式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到处可见,从而导致彼此之间连锁感染的现象.2、特点:〔1〕突然迅速的扩展与蔓延,又在较短时间内消失〔2〕有循环的特点〔3〕不同于风俗习惯,流行是一种风气,风行一时〔4〕不同于伦理道德,比道德威力小,但可破坏道德,也可起巩固行为规X 的作用.〔5〕没有强制性,〔6〕风尚发生在权威身上,流传速度更快.三、流言1、流言——指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的依据,而在人们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消息2、流言与谣言的区别谣言是恶意的攻击,是谣言制造者故意捏造、散步的假消息.两者的区别在于动机不同.其共同点是,它们都缺乏明确而可靠的事实依据,但都能广为传播.3、流言产生与传播的条件:〔1〕:缺乏可靠消息〔2〕不安与忧虑〔3〕社会危机状态第十章相符行为一、从众1、概念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2、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一〕团体的条件与特点〔团体人数;团体的吸引力;个人在团体中的位置〕. 〔二〕团体中个别人的反从众行为是抵消从众行为的一个因素.当个体感觉到社会或团体压力很大的时候,只要团体中有一个或几个吃不同意见者出来反对,就能减少压力,个人从众行为也会减少.〔三〕个人的心理特点如需要、情绪、智力、自尊心等与其从众行为有关.重视社会对自己的评价的人易发生从众,智力水平低而自尊心弱的人易发生从众. 〔四〕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高低与从众行为有关.地位较低的成员往往有从众的压力.二、众从1、众从行为产生的条件〔选择或简答〕〔一〕少数派成员内部的特征:〔1〕成员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2〕符合时代精神的独立行为〔3〕权威人物的加入〔二〕多数派成员内部的关系:〔1〕内部意见分歧〔2〕内部缺乏群体凝聚力〔3〕不明确所遭遇问题的真实情况三、服从1、服从概述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X或别人的愿望而做出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而被迫发生的.四、从众、众从、服从三者间的联系与区别答:从众: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众从:团体中由于多数人受到少数人意见的影响二改变原来的态度、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X或别人的愿望而做出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而被迫发生的.服从于从众的区别:从行为上看有共同点,两者的行为都是属于相符行为.服从是被迫的,即对行政命令、团体规X或权威意志的服从,是无条件的服从.从众不是对团体规X的服从,而是对社会舆论的的压力的服从.从众也有可能是一种违心的服从,它与服从不同之处在于不是对团体或权威的明文规定的执行,而是在团体压力下的随从行为.第十一章利他行为一、利他行为1、定义: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此行为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利社会行为、助人行为2、对利他行为的解释〔一〕社会生物学家:一个团体中成员在遗传上的关系越密切.则其成员间的关系越稳定,因此,利他行为主要涉与团体选择与亲属选择.不同生物品种之间仍可以发生利他行为.〔二〕心理学家: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有两种含义,一是利他主义行为,以助人为其行为的目的,即我为人人;二是报答性行为,因曾受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他人,即因为人人为我,所以我要帮助他人.有四种特性:它是一种出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期望他人日后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损失.3、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一〕助人者的因素1、认知如果认识到他人的困难时自己无法控制的,就给予帮助;反之,助人行为受到抑制2、移情与内疚感设身处地以他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需要和痛苦,从而产生助人行为;3、情绪4、其他个人因素指身份特点包括性别与年龄〔二〕受助者的因素1、性别女性被帮助的机会多于男性2、年龄老年人和幼儿较多的得到别人的帮助3、仪表穿奇装异服,招摇过市的人,当他发生困难时,就较少的获得帮助.〔三〕情境因素人们看到别人都在做好事,就能激发自己也去做好事.〔四〕社会文化利他行为受当地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X所影响.二、冷漠行为1、定义: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自己的帮助时,却持坐视不救、袖手旁观的态度.2、冷漠行为的旁观者作用〔1〕旁观者起观众作用:当有其他人作为旁观者时,个人的行为会比没有其他人在场时产生更多的顾虑,特别是在不清楚旁观者将怎样评价自己的行为时,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处于尴尬的地位.〔2〕旁观者起榜样作用:〔3〕旁观者起责任分散作用3.产生冷漠行为的主观原因〔看一下P297〕〔一〕个人付出代价的权衡〔1〕消耗自己时间和精力有多少〔2〕担心的人安全〔二〕个人对受害者的认识〔三〕个人受当时情景影响第十二章侵犯行为1、概念: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且不被社会所许可的身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由侵犯动机引起的.2、挫折——侵犯理论包含两个要点:一是侵犯的发生都有挫折为前提;二是任何挫折事件都会引发侵犯,但也承认,个体对惩罚和报复的恐惧会压抑侵犯行为发生的可能.关于侵犯行为的强度,制约于以下三个因素:(1)侵犯的强度与目的受阻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3)挫折强度在不变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不变,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挫折--侵犯行为的修正:挫折是引起侵犯的一个可能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C社会学习理论强化;观察与模仿〔1〕直接观察〔2〕间接学习〔大众媒介〕3、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1〕生理唤起因素:有些人心浮气躁时,往往容易发生侵犯行为,如性、酗酒与毒品的刺激,甚至运动也可能促使其发生侵犯行为.〔2〕环境因素:如高温、拥挤、噪音等〔3〕社会性因素:大众媒介、去个人化作用、受他人挑衅.〔4〕个人因素:性别、认知水平道德发展水平5、侵犯行为的控制〔1〕社会公正可减少人们的挫折感〔2〕惩罚侵犯行为〔3〕说服教育〔4〕恰当的宣泄〔5〕控制暴力电视〔6〕培养成熟的个性第十三章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概述1、概念: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体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程度.2、人际吸引的心理分析: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好好看一下〕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接近性;相似性;需要的互补性;能力与特长;仪表. 阻碍人际吸引的因素:不尊重别人的人格;自我中心主义强;对人不真诚;过分服从并取悦别人的人;妒忌心强;过分自卑;情绪孤立等.3、人际沟通的条件〔看一下P338〕第十三章团体心理一、定义:指一群人在其同一规X与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合.特点:团体内成员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联系,并发生相互影响.团体内每一成员都在团体内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团体了内各成员之间必须有具有一定的结构,有共同的目的.二、团体的心理效果:团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团体的支持力量.三、良好团体的心理学原则〔1〕目标整合原则〔2〕志趣相投原则〔3〕心理相容原则四、团体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简单了解P363〕。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慨述第一节社会心理学定义和研究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和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二、社会心理学的定义①1924年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是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②1925年美国的社会学家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是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③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景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是研究社会影响的科学。

三、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1.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产生的反应。

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决策行为。

1936年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勒温是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行为公式:B=f (P, E) B行为=f函数(P个人, E个体所处情景)。

2.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的中介过程。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的处境有关,还与过去的经验和人格特征有关。

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个体层面研究:个体与态度、社会学习、社会动机、社会知觉、自我意识。

②人际层面研究: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

③群体层面研究:个体与群集的相互作用,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社会影响。

④社会层面研究:时尚、风俗、阶级、阶层、民族心理、国民性。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简史一、社会心理学的阶段划分1976年美国学者霍兰德将社会心理学分为哲学思辩、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三阶段。

二、社会心理学三阶段对比1.哲学思辩阶段时间:从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代表人物: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特点:①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②教育和环境能改变人性。

(研究内容人性)2. 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和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为标志。

社会心理学第二版金盛华主编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第二版金盛华主编复习资料

社会⼼理学第⼆版⾦盛华主编复习资料第⼀章社会⼼理学概述1.⼼理学研究⽅法:2.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指通过有⽬的、有组织的直接观察,收集有关⼈类社会⾏为的各种⾮语⾔资料,从⽽分析、判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法。

分类:参与观察(公开与隐蔽)与⾮参与观察(前者研究⼈员为参与者,后者为旁观者)3.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现实性。

它主要研究在现实⽣活条件下发⽣的过程,没有研究者⼈为安排的场⾯;⽽且这种研究可以在长时间内进⾏,因⽽能够得到有关⾏为发⽣顺序和发展过程的资料。

4.观察法的主要缺点是:第⼀,由于对⾃变量缺乏控制,所以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第⼆,在使⽤观察法时,如果被观察者意识到他们正在受到观察,那么⾏为表现就有可能不同,使得观察结果不够真实;第三,观察者⾃⾝的主观愿望易于影响观察过程及观察结果。

5.实验法(experiments method):根据⼀定的研究假设,系统地操纵⼀个或多个变量,对额外变量进⾏控制(使其对所有被试保持常数,消除可能使结果出现误差的⽅⾯和挑选条件相同或近似的被试者),并观察这种操纵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从⽽发现因果关系的⼀种⽅法。

分类:实验室实验、模拟实验、⾃然(现场)实验6.调查法(survey method)⼜称询问法。

它的基本做法是研究者拟定⼀系列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要求他们作出回答,然后整理所获得的资料,从中得出结果。

调查法分为两种,⼀种是访谈法(interview method),另⼀种是问卷法(questionaire method)。

访谈法是研究者亲⾃访问被调查者,向他们直接提问,并对回答作出记录;问卷法则是以书⾯形式向被调查者提问,让他们填写问卷。

7.采⽤调查法进⾏社会⼼理学研究时要注意两个问题:第⼀,要注意研究范围,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套问题。

第⼆,要注意对被调查对象的取样问题。

取样正确,才能保证结果有代表性。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序论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序论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反应。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体系划分为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4个层面。

(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这一层面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过程,就是获得这些社会角色的规范的过程,说穿了,就是让我们懂得怎么样在社会当中适应每一种角色的要求,以便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借用舞台上演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来说明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社会当中不同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大家都准确地表现自己的角色,那么社会才是和谐的。

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从小到大,从大到老,到死。

社会化不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学会做人就是要有一个自觉的心态,经常去反思去想我该怎么做。

从宏观的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条件是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2.研究人的社会认知。

这种研究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对他人的认知,或叫人际认知,如对他人个性特点、表情、行为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等。

其二是对自己的认知,或称自我认知,包括自我评价、情绪自我认知,等等。

其三是归因问题,即研究人是怎样寻找自己的或他人的行为原因的。

影响社会认知准确性的一些因素,无非是三大因素,第一是认知者的因素(光环作用),第二是认知对象的因素,第三个因素是认知的条件。

3.研究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的社会态度的结构及各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研究态度形成和改变的条件和过程,研究如何测量人的态度。

(二)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这一层面的研究内容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利他与侵犯行为等。

《社会心理学》课程笔记

《社会心理学》课程笔记

《社会心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它关注的是人们如何相互影响,以及社会环境如何塑造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社会心理学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个体如何感知和解释社会信息?- 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个体的态度和行为的形成?- 个体如何在社会互动中形成自我概念?- 社会规范和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涵盖了以下几个主要领域:1. 社会认知- 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解释和评价社会信息。

- 包括印象形成、归因理论、社会知觉的偏差等。

2. 社会态度- 研究个体对他人、群体、事件或对象的评价倾向。

- 包括态度的形成、改变、测量以及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 人际关系- 研究个体之间的吸引、排斥、合作、竞争等互动关系。

- 包括人际沟通、友谊、爱情、冲突解决等。

4. 社会影响- 研究他人在场、群体压力、社会规范等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

- 包括从众、服从、顺从、领导与追随等。

5. 社会化- 研究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如何通过学习社会规范、角色和文化来成长和发展。

- 包括儿童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再社会化等。

6. 群体心理- 研究群体内部的心理现象,如群体动力、群体决策、群体凝聚力等。

- 包括群体行为、群体互动、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等。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索社会心理现象,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研究方法:1. 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在控制条件下,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以探讨因果关系。

- 优点:可以精确控制实验条件,重复性强。

- 缺点:可能缺乏生态效度,难以推广到现实生活。

- 自然实验: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实验,但尽量控制变量。

- 优点: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

- 缺点:控制变量较为困难。

2. 观察法- 自然观察:在不干预的情况下,观察和记录自然发生的行为。

- 优点:能收集真实行为数据。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1—5)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1,¥概念: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团体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2,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其母体是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1)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由社会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个体和团体心理活动它反映了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对社会行为产生了导向作用,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社会心理师社会情境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其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

(2)二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社会行为: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社会心理: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观察3,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1)F。

H.奥尔波特(1924)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2)G.W。

奥尔波特(1954)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4,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1)艾尔乌德(1925)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强调群体行为,以及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5,我国学者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吴江霖(198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心理活动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2)潘菽(1983)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一切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科学(3)沙莲香(1987)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和规律的具体科学(4)周晓虹(1997)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文化和完整的人格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6,两个方面的社会心理学特里安德斯等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调节作用的一门学科7,社会心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3)社会心理学和普心的关系*对象、范围普心研究个体心理形成的一般形式、过程及一般规律:社会心理不仅研究个体在社会中的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角度与侧重普心注重研究一般形成过程,条件,机制;社会心理学注重社会环境中的地位、角色和影响*研究方法普通心理学强调实验室法:社会心理学则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多种研究方法(4)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的关系*共同点**研究对象是共同的,人的心理活动作为研究重点,研究人的微观层面**在学科理论研究上,有共同的理论假设*差异点**人格心理学关注的是个体的内部功能以及个体间的差异,社会心理学研究更关注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行为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人格心理学强调观察法、测量法等的运用:社会心理学重视现场实验研究,心理测量法,观察法等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5)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对象、范围社会学研究社会生活中的全部事实极其本质,结构及个现象之间的关系;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及群体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一些社会知觉、态度、情绪变化,仅是社会生活中的部分事实*角度与侧重社会侧重宏观分析,探讨一个问题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等的关系;社会心理学侧重微观分析,注重一个问题与社会心理的关系*研究方法社会学侧重社会调查;社会心理学有多种研究方法8,有关社会心理学定义的若干规律性认知(1)首先,长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有其学科对象的争论,焦点并不在是否研究社会行为上,而是在怎样研究社会行为上。

社会心理学中的决策行为分析

社会心理学中的决策行为分析

社会心理学中的决策行为分析第一章:概述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表现与心理过程的学科,决策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决策行为是指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价值观和目标,基于对各种影响因素的认知和评估,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过程。

决策行为的分析对于了解人们的行为方式、指导人们的决策过程、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决策效力都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分析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章:决策行为的类型决策行为的类型包括禀赋效应决策、风险决策、时间压力下的决策、社会共性决策和团队决策等。

禀赋效应决策是指因为拥有某种物品而对其价值进行高估的情况,例如一位购物者因为拥有了一双鞋子而对其价值做出高估。

风险决策是指在面临不确定或有风险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决策,例如投资、购买保险等。

时间压力下的决策是指在时间限制下做出的决策,例如考试中的选择题,不仅要选择正确答案,还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社会共性决策是指在社会状态或者社会共识下做出的决策,例如选举投票,大家会根据国家领导人的表现来做出选择。

团队决策是指在团队合作中做出的决策,例如企业内部的讨论,通过团队的智慧,更好地做出决策。

第三章:影响决策行为的因素1.认知偏差认知偏差是指因为个体自身的认知或情感状态而导致的决策失败。

认知偏差包括参照点效应、确认偏误、群体极化、信息偏见等。

2.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是指由于个人的情感状态,而对决策有影响。

例如亲情、爱情、竞争等因素。

3.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指拥有财富、收入、财务状况等影响因素。

例如收入水平的高低、投资收益率等。

4.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是指文化背景、社会层次和交往环境等因素。

例如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背景,对于某些行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5.信息因素信息因素是指个体获得的信息或信息的可靠性、意义等因素。

例如生产、商业经营、投资决策等应用中,把握必要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6.个人特征个人特征是指个体的性格、态度、价值观、经验、能力、知识等方面。

社会心理学第一节概述

社会心理学第一节概述
Company Logo
单选:3.符合互动论的基本假设不包括( )。 (A)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 为基础的 (B)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 在事物自身中 (C)事物的意义在于得与失的权衡结果 (D)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 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答案】C(基础知识P111) 【解析】C选项是社会交换论的观点

Company Logo
单选:4.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 划分为( )等三个阶段。 (A)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B)哲学思辨、 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C)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D)经验描述、 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答案】A(基础知识P99) 单选:5.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 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从( )转向应用研究 (A)纯理论研究 (B)经验研究 (C)实验室研 究 (D)哲学思辨 【答案】A(基础知识P101)
• 一位小伙子身高1.78米,为什么一直认为 自己不够高?
• 西方国家的心理咨询技术对中国人是否有 效,比如合理情绪疗法?
★ 哪一种决定风险大? 一群朋友准备把合资赌马。在每次比赛前他们 都分别写出赌注的意见,然后集中商讨,做出全组 决定。在每项比赛上,最为慎重的决定是一点赌金 也不押;较为冒险的决定是在最有可能获胜的马上 押少量赌金;而非常冒险的决定是在最不大可能获 胜的马上押大量赌金。与个人意见的平均情况相比, 全组的决定可能: ①更为谨慎; ②更为冒险;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黄勇明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东华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研究会常务理事 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宣讲团专家

冲刺【考研】【期末复习】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小册子

冲刺【考研】【期末复习】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小册子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对象、性质与作用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心理学的界定俞国良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特定的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文化情境的不同,心理和行为亦不同。

2、社会心理学的对象范围(1)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行为;个体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动机(2)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和群体的相互影响过程:微观角度与个体角度研究(人际交往、人际吸引、从众、服从、攻击行为、亲社会行为)宏观环境与群体角度研究(群体心理、文化心理)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社会心理学是介于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三门学科之间新兴的边缘学科。

图式框架中的社会心理学理论(1)什么是图式人们已经有的知识经验网络。

是过去经验中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和框架,它们可以是语言材料,也可以是视觉材料或者是其他具体的材料。

(2)图式的分类人的图式包括:某一类型的人某些特定的人的图式自我的图式是个体将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式角色的图式是一种描述范围较宽的社会群体和角色的心理类别。

例如:中国人、德国人事件的图式是指社会事件的心理类别。

(3)混沌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人的心理发展、变化是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在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行为主义强调人们当前的行为所由其过去的经历决定的,他已有的经验、训练、强化等行为的习得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2、社会学习理论的学习机制联结强调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包括情绪与行为的联结、行为与行为的联结强化行为之后给予的刺激,会影响未来行为出现的机率。

包括强化和惩罚。

观察学习人们通过观察他人和模仿他人,就可以学习某种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

2、社会认知理论(1)什么是社会认知理论从认知过程、认知心理学角度解释人的社会行为,强调一个人的行为依赖于其知觉社会情境。

社会心理学第二版金盛华主编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第二版金盛华主编复习资料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研究方法:2.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指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直接观察,收集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的各种非语言资料,从而分析、判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

分类:参与观察(公开与隐蔽)与非参与观察(前者研究人员为参与者,后者为旁观者)3.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现实性。

它主要研究在现实生活条件下发生的过程,没有研究者人为安排的场面;而且这种研究可以在长时间内进行,因而能够得到有关行为发生顺序和发展过程的资料。

4.观察法的主要缺点是:第一,由于对自变量缺乏控制,所以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第二,在使用观察法时,如果被观察者意识到他们正在受到观察,那么行为表现就有可能不同,使得观察结果不够真实;第三,观察者自身的主观愿望易于影响观察过程及观察结果。

5.实验法(experiments method):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系统地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对额外变量进行控制(使其对所有被试保持常数,消除可能使结果出现误差的方面和挑选条件相同或近似的被试者),并观察这种操纵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分类:实验室实验、模拟实验、自然(现场)实验6.调查法(survey method)又称询问法。

它的基本做法是研究者拟定一系列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要求他们作出回答,然后整理所获得的资料,从中得出结果。

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访谈法(interview method),另一种是问卷法(questionaire method)。

访谈法是研究者亲自访问被调查者,向他们直接提问,并对回答作出记录;问卷法则是以书面形式向被调查者提问,让他们填写问卷。

7.采用调查法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时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要注意研究范围,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一套问题。

第二,要注意对被调查对象的取样问题。

取样正确,才能保证结果有代表性。

8.调查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1、Cosdta和McCrea,Goldberg,John等提出的“大五”人格理论认为,由于人类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具有相似性,因此人类的人格结构也具有共同性。

人格特质可以分为五个维度来进行评价。

这五个维度分别是:神经质: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状况,得分高的人经常有忧伤、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得分低的人则能够保持情绪平静,不会大喜大悲,并且自我适应良好。

开放性:指个体能否接受新思想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等方面开放,得分高的人不循规蹈矩,喜欢独立思考,得分低的人则喜欢熟悉事物,并且比较传统.外向性:指个体如何对待与他人的交往等,得分高的人乐于交际,精力充沛,得分低的人则比较含蓄稳健。

愉悦性:个体对待他人的态度,得分高的人有同情心,古道热肠,并且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得分低的人喜欢竞争,会为信念或利益与他人斗争。

公正严谨性:指个体对做事的态度。

得分高的人做事有计划,有恒心,善于自律,得分低的人容易转移兴趣和注意力,做事不拘小节。

2、王登峰和崔红提出的“大七"人格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是环境因素和个体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

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

这七个因素分别为:外向性:指个体的活跃、合群和乐观。

善良:指个体诚信、利他、重感情。

行事风格:指个体严谨,自制和沉稳。

才干:指个体的决断、坚韧和机敏。

情绪性:指个体耐性、直爽.人际关系:指对人热情、宽和。

处世态度:指个体自信、淡泊名利。

3、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自己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4、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团体过程.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成就行为和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的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和认知失调,个人知觉和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和社会的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人际过程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侵犯与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团体过程从宏观环境与团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自愿参与原则 第二、匿名和保密原则 第三、风险最小原则 3.制度上保证 第一、风险—获益分析 第二、获得正式许可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
1.自然观察 2.参与观察
.观察法的基本操作程序
(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确定观察对象、
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 (2)通过检索资料,专家访谈等,搜集有关 观察对象的文献资料,并进行阅读分析,对 所要求观察的条件有一个最一般的认识,为 观察做好准备。 (3)编制观察提纲。 (4)实施观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面 而系统的观察;训练观察员。 (5)资料收集记录。 (6)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社会心理学研究可分为4个层面。 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 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
沟通、人际关系等。
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氛围、个体
与群体的相互作用影响等。
社会层面:时尚、风俗、民族心理特征等。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是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 响的反应系统。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 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 体决策行为等。(勒温)
B = f ( P, E )
其中,B——行为(behavior),P——个体 (person),f——函数关系;E——个体所处 环境(environment)
我们在这个时代需要什么爱情
历久弥坚的爱情—刘国江与徐朝清
旷世爱情惊天地,绝壁天梯永留存
旷世爱情惊天地,绝壁天梯永留存
2016年第一对网红大鹅
这一吻,从此以后, 天各一方,一个曲 颈向天歌,一个铁 锅炖大鹅,从此永 无相见,生死两茫 茫!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二、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它有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艾尔乌德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 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 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 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
(文化人类学的社会心理学)
文化人类学家通过深入实地的、现场、跨文
化的比较研究,采用在自然情境中对不同的 民族、不同文化人的行为和心理的系统观察, 得到许多有价值的材料,补充完善了社会心 理学研究。
西方第一位圣哲:认识你自己!
沉思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沉思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及其学院!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简史
二 经验描述阶段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点是:在观察 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 行客观描述和分析。
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冯特) 法国的民众心理学(塔尔德和乐邦)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 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定义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 H. Allport 的定义:社会心理 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 Allport 定义:社会心理学 试图了解和揭示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 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简史
三 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时期)
始自20世纪20年代。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 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 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第一个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是Triplett和默 得关于他人在场对个体行为影响的研究。实 证方法的引入和确立,奠定了社会心理学的 科学地位。

问卷需要注意的问题:
1.问题越简洁、清晰、集中,问卷信度与效
度越好; 2.注意术语的运用; 3.长度适宜; 4.问题不应带有潜在的威胁和敏感性
访谈法(interview):是指调查人员采
用访谈询问的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 的一种方法。它是调查中最常用、最基 本的调查方法。
怀特
(二)调查法
优点:首先,调查研究法适合于大样本的研
究;其次,比之于实验法,调查研究显得简 单、具体;再次,调查研究方法减少了研究 者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其缺点:第一,被调查者可能会说谎,或者 别人代为填写;第二,受调查方式的影响; 第三,研究数据的可靠性和客观性较实验法 差。
调查法分类:
社会心理学
孟维杰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与我们现实生活
密切相关的学科,从社会心理学中,我 们可以找到事情的原因,并预测结果。 生活中的我们总是用社会心理学来了解 和解释这个社会中发生的现象。
我拿什么相信你—从邓婕代言三 鹿奶粉说开去
厂家为何要找明星代
言? 人们为什么要买明星 代言的产品 人们为什么会竞相购 买? 广告是什么?
无奈的求知
我怎么能够忘记你—非典
无奈的等候
无奈的车模
我怎么能够忘记你—非典
•无奈的物以稀为贵
我怎么能够忘记你—非典
非典到来之前和之时, 我们怎么面对谣言和流 言? 媒体有何作为? 隔离时我们该怎样让群 众相信并接受? 我们不带口罩行吗? 我们是否想到会发生群 体行为?

• 无奈的爱情考验
回顾历史,社会心理学家在大约四分之三的研究中使用了实 验法,超过三分之二的研究地点是实验室。
(四)实验法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 系统地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并观察这种操纵对其 他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变量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方 法。 实验中必须操纵一个变量,测量另一个变量,同时 控制其它无关变量(controlled variable)。一个好的实验 就是实验中无关变量控制最小,而自变量 (independent variable)和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 间的变异最大。
五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潜在问题
(一)研究偏向问题
1.研究者的偏向
控制:一方面可以选择研究方法的时候采取
参与观察法,或写下或录下指令;一方面让 助手参与研究过程 2.被研究者的偏向 控制:一方面尽量减少研究者的心理压力; 一方面采取比较隐蔽的测量方法
价值中立原则
实事求是,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测。真正做 到是很不容易的,心理学家的价值观对心理学研究 的影响是很大的。 价值观直接影响心理学 20世纪50年代关于服从、依从、从众的研究, 60年代关于暴力的研究, 70年代关于性别与性别歧视的研究, 80年代关于军备竞赛及其心理影响的研究, 90年代转向文化多样性。 社会心理学是历史的镜子。 价值观本身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目标。
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也就是它 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范围,这可以从它 与其关联十分密切的社会学和普通心理 学之间的关系中便可看出。 两个母体:社会学和心理学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三、学习社会心理学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喜欢自己,接受自己,悦纳自己,发扬 长处,避免短处。 人,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语)
分为访谈和问卷两种
问卷法(questionnaires):是研究者用来从个
体对一些问题的回答中收集各种信息的一种 调查方法。它们是典型的自我陈述的方法, 属于自我报告法。 特点: 第一标准化程度高;二是收效快
问卷构成: 1.题目 2.前言 3.指导语 4.问题及备选答案 5.人口学数据的记录 6.结束语 7.计算机编码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 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 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紧密联系,前者是 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后者 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 接观察。
不同的场景看见狼,你 的内心活动会是不一样 的。你的行为也是不一 样。 不同的人看见狼感觉也 是不一样的。采取行动 也不一样。 有人会跑,有人会吓瘫, 有人则兴奋!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简史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H. Hollander(1976),社会心理学的发 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哲学思辨阶段、经验描述阶段、 实证分析阶段。
一 哲学思辨阶段
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根据哲学思辨和社会准则来认
识社会行为。围绕“人性”之争是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苏格拉底、柏拉图认为人性受教育和环境影响,这个思想 被18世纪的康德和卢梭继承发展,提出性善论。亚里士多 德认为人性由生物本能决定,16世纪的马基雅维里和17世 纪的霍布斯继承发展,提出性恶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冯特)
拉扎勒斯(zarus,1824-1903) 和语言学家斯泰塔尔 (H.Steinthal,1823-1893)
1859年他们俩合作创办 《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
法国的民众心理学(塔尔德和乐邦)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
1908年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麦独孤的 《社会心理学导论》专著分别出版, 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
欧洲的社会心理学崛起,以2001年出版
的《 社会心理学手册》为标志。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也大面积兴起 1959年科瓦列夫在列宁格勒大学学报发 表“论社会心理学”。 1968年在列宁格勒大学成立了全苏第一 个社会心理学教研室。
我国社会心理学发展
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以前的初步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是1949年至1980年停滞阶段 第三阶段是1980至今新的起步和发展阶段
三鹿奶粉,大品牌, 质量好,我信赖!
看到产品,会想到明星!
广告怎样才不让人讨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