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一)社会思维1.自我(1)自我的含义: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知,包括生理状态, 心理状态, 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①主我及客我:詹姆斯。

②镜我:米德。

③现实自我和志向自我:罗杰斯。

(2)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 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 志向自我和反思自我。

其中,社会自我是自我的核心。

(3)自我的功能:保持个体内资的一样性:说明阅历;确定期盼。

(4)自我的形成及发展:①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终到心理自我。

自尊和自信是自我的两个主要成分。

②米德认为有三仿照(玩耍), 嬉戏和博弈三个阶段。

(5)及自我相关的概念:自我图式;自我关联效应;巴纳姆效应;自我增加(主要有六种方式: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防卫性归因,自我设障)。

2.归因(1)归因的定义:个体依据有关信息, 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缘由进行推想及推断的过程。

(2)归因的原则:共变原则;解除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凯利认为,协变原则最全面)。

(3)归因的理论:①海德的朴实心理学:个体行为缘由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归因遵循共变原则和解除原则。

②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论: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及其内在属性相一样时,就是在进行对应推断。

琼斯和戴维斯认为,在进行对应推断时,须要考虑行为的非期望性及非听从性,行为的自由选择性两个条件。

当他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且具有低的社会合意性时,人们最可能做出这样的结论。

③Kelley的三维理论:行为者, 客观刺激物和行为者所处情境或关系,是人们归因的三种形式。

在具体归因时,须要考虑三方面的信息:区分性信息, 一样性信息, 一贯性信息。

(4)归因偏差:基本归因错误;自利偏差,又称自我服务偏差,印象管理理论可以对其说明;自我贬损;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

今日这两部分内容只是对社会思维先做一个也许的了解,后续还有更多的理论和知识点要涉及,建议考生把这部分内容列一个表格,做一个简单系统的梳理,会简单记忆得多。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社会心理学是关于人们如何被社会环境所影响的科学研究领域。

它涉及研究个体在社会集体中的行为、思维和情感等方面。

在社会心理学中,心理学家致力于探讨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

一、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它关注个体如何感知、思考和解释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社会信息。

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包括对他人的印象形成、判断、决策,以及对社会事件和情境的认知加工过程等。

通过研究社会认知,我们可以了解人们是如何对他人进行评价、做出决策以及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作出反应的。

二、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的另一个核心概念。

它探究了人们在社会环境中互相影响和被影响的过程。

社会影响主要包括遵从、顺应、归因、社会规范等方面的研究。

例如,经典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揭示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服从权威的强大力量。

研究社会影响有助于我们理解人们是如何被外界因素所塑造和引导的。

三、群体心理群体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和思维特征的领域。

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中,与各种群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群体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领导力、合作、集体行动、群体决策以及群体动力等。

研究群体心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规律,以及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四、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出于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动机,而进行的积极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内容包括亲社会行为的动机、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亲社会行为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等。

通过研究亲社会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亲社会行为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五、偏见与歧视偏见和歧视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它涉及人们对于他人的态度、看法和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关注的是种族、性别、年龄、性取向等方面的偏见和歧视问题。

通过研究偏见和歧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形成和维持的机制,以及减少和消除偏见和歧视的途径。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涵盖了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群体心理、亲社会行为以及偏见与歧视等领域。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熟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3. 能够分析社会心理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社会认知和社会认知发展2. 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规范3. 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4. 社会群体和领导与权力5. 社会冲突和社会支持6. 社会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授课,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案例分析:结合真实案例,讨论社会心理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和回答,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社会心理学课题进行研究和论文撰写,占总成绩的4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社会心理学导论》参考书目:1.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2.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3. 《社会心理学实践与应用》以上为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希望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能够全面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祝学习顺利!。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探讨人在社会中的思想、行为及其影响的学科。


研究了个体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包括人际关系、群体与组织、社
会礼仪、文化社会建构和社会心理行为。

社会心理学有着多层面的研究内容:
一、行为学
它探讨人类行为是如何产生发展和维持的。

其中包括情绪和认知处理,以及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反应。

二、社会环境
它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环境如何影响行为。

主要包括社会影响、社会条件、社会角色以及伦理价值观等。

三、社会心理认知
这部分探讨个人是如何理解他所处社会环境的,以及如何对社会信息
进行处理的。

四、社会发展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以及如何受到社会的影响的。

五、人际关系
研究的重点是人们与社会环境之间是如何交流的,如何影响彼此的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护和断绝的过程。

六、社会情感
该研究如何在社会中形成和表达情感,以及情感如何影响行为和其它活动。

七、文化社会性
研究社会中各文化群体是如何形成和维护,以及如何影响和表达其社会性质的。

总之,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思想、行为及行为影响的学科,其重点是研究个体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群体与组织、社会礼仪、文化社会建构和社会心理行为等特征在它的研究范围之中。

此外,社会心理学还是一项涵盖行为学、社会环境、社会心理认知、社会发展、人际关系、社会情感、文化社会性
等多方面的复杂科学。

它旨在指导人们去正确的理解自己的社会环境,以帮助人们有效的应对日常的生活挑战,以及有效地利用自身的能力
达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内容

社会心理学内容

社会心理学内容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心理学分支。

它主要研究社会的动态过程和社会互动的心理效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社会认知:研究人们如何理解、判断和记忆社会信息,包括印象形成、认知边界、归因过程等。

2. 社会影响:研究人际互动和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个体的态度、行为和情感。

包括顺从、从众、少数派影响等。

3. 群体动力学:研究群体内部的互动和运作,包括群体认同、群体极化、集体行动等。

4. 社会关系: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维护和破裂的心理机制。

包括合作、竞争、亲近、冷漠等。

5. 社会认同:研究个体对自我身份和归属感的心理需求和建立。

包括自我概念、自我价值感、社会身份等。

6. 社会心理调节:研究人们如何适应社会规范和规则,包括社会责任感、社会公正感、社会支持等。

7. 社会心理病理学:研究社会因素和个体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交焦虑、群体恐慌等。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X学分总学时:X学时适用专业:具体专业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与行为规律,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

了解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影响、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知识。

熟悉社会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现象和个体行为。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问题和他人的需求。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容(一)社会心理学概述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档案研究法3、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时期(二)社会认知1、社会认知的定义和特点2、社会认知的过程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3、社会认知的偏差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4、归因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凯利的归因理论(三)社会态度1、社会态度的定义和构成2、社会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社会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社会态度转变的方法3、社会态度的测量量表法行为观察法生理反应测量法(四)社会影响1、从众从众的定义和类型从众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众的实验研究2、服从服从的定义和类型服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服从的实验研究3、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社会促进的定义和类型社会促进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社会抑制的定义和原因4、社会惰化社会惰化的定义和表现社会惰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五)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的定义和特点2、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人际关系建立的阶段人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3、人际关系的类型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恋爱关系职场关系4、人际沟通人际沟通的定义和类型人际沟通的障碍和技巧(六)社会行为1、助人行为助人行为的定义和类型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助人行为的培养2、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定义和类型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侵犯行为的控制3、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和类型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七)社会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教育领域社会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社会心理学原理2、管理领域社会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领导行为与团队建设中的社会心理学原理3、营销领域社会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消费者行为与广告宣传中的社会心理学原理4、健康领域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健康中的应用疾病预防与康复中的社会心理学原理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并探索人们对社会环境的感知、态度、偏见和行为的形成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对人类行为的个体内部心理过程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探索。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独立发展。

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家主要关注个体的心理过程和人际关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0世纪中叶,社会心理学逐渐发展为一个更加广泛的领域,开始涉及更多与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相关的议题,如社会动力学、群体心理学和社会认知。

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议题包括群体决策、群体行为、社会认同、人际关系和社会认知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运用了各种研究方法来探索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实验方法、问卷调查、观察和纵向研究。

实验方法通过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观察人们的行为来研究人类行为。

问卷调查则通过向受试者提问来收集数据。

观察方法则通过观察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来研究社会行为。

纵向研究则通过长期跟踪观察人们的行为来研究行为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和概念社会心理学中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概念,这些理论和概念帮助解释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

其中一些重要的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感知理论、社会影响理论等。

•认知失调理论是指当个体持有矛盾的态度或观点时,会产生一种不适感,进而会努力寻找减轻这种不适感的方式。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个体在理解和解释社会信息时,倾向于使用一些特定的认知策略和处理方式。

•自我感知理论是指个体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外界反馈来认识自己的内在状态和特点。

•社会影响理论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受到他人行为和观点的影响,并会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学术研究有重要意义,也对实践和应用有着广泛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简答题

社会心理学简答题

以下是社会心理学简答题: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互动等方面。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行为与态度的感知、解释与心理反应,而社会认知处理模型被认为是描述社会认知的最完整和最广泛的模型之一。

社会影响则是指个体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影
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社会互动则是指个体之间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等。

实验法是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某些变量来观察实验对象的行为变化。

观察法则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互动来研究其心理和行为。

调查法则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来了解受访者的观点和行为。

个案研究法则通过深入研究一个个案来了解其心理和行为特点。

3.社会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社会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教育领域中,教师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在商业领域中,市场营销人员可以利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特点,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营销策
略。

在人际关系中,人们也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来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五节 态度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七节 社会影响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学科性质: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 一门基础性 分支学科。是心理学、社 会学与文化人类学之间的边缘性、中 间性学科。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德国民族心理学 先后出现了三次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有重大意义 的事件。一是拉扎鲁斯(zalus)、斯坦塔尔 等人主编的《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出版 (1859); 二是谢夫勒(A.Schaffle)首先在现代 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1875);三是 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之父的冯特(W.Wundt),历时 20年(1900-1920)出版了10卷本《民族心理学》。
英国的本能心 理学
英国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麦独孤,他 的理论受到了达尔文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 导论》(1908)一书,他指出“先天的或遗传 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并提出求食、拒绝、创新、逃避、斗争、性与 繁衍、母爱、亲合、控制、服从、创造和建设 等十二种本能,认为从这些本能可以衍生出全 部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
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S.Freud)。他的 理论基础是潜意识(也称“无意识”)、性本能,以及本 我、自我(ego)*和超我的人格结构,这些概念是在《梦 的解析》(1900)、《精神分析引论》(1917)等书中 提出的。弗洛伊德与社会心理学有关的著作有:《图腾与 禁忌》(1913)、《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1921)、 《幻觉的未来》(1927)、《文明及其不满》(1930)。 尽管心理学界对弗洛伊德褒贬不一,但他对现代社会心理 学的影响却是深。他认为任何群体都表现了与其成 员的个体完全不同的特征。群体“使他们以一种与 其各自独处的完全不同的方式感受、思考和行动”。 他用本能、气氛感染及易受暗示 3种因素解释群众 的过激行动。他对群众虽有贵族式的偏见,但提出的 问题对以后的群体研究却有较大影响。
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 和反社会行为等。
勒温:B=f(P,E) B-行为;P-个体;E-环境;f-函数关系 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 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
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 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描述行为
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
调查和参与观察法
美国心理学会(APA)的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
美国社会学会(ASA)的《社会 心理学季刊》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书中
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的 学科。 奥尔波特(G.W.Allport)《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1954) :社会心理学是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 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像的和隐含的存在 所影响。
Unit 1 研究对象和范围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 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三)我们的观点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 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Unit 1 研究对象和范 围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
1908年
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社会心理学》 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
导论》
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Unit 1 研究对象和范围 Unit 2 社会心理学简史 Unit 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Unit 4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与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社会心理学从诞生开始,就形成了两 种基本的研究取向: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 社会心理学” 。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个体
群体和社会
通过分析即时的刺激、
通过分析一些社会变量,如
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来理解 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规范
和解释社会行为
等来理解和解释社会行为
预测行为
社会刺激 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
三1.个、体层社面:会个体心社会理化学与自的我意研识、究社会范知
围觉、
态度、社会动机与社会学习等。
2.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 通、
人际关系等。
3.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氛围、个体与 群
体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4.社会层面: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
法国的群众心 理学
法国早期社会学的产物。在《模仿律》 (1890)中,塔尔德(G.Tarde)提出用模仿解释 人的社会行为;迪尔凯姆(E.Durkheim)在《社 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一书中主张社会不能 还原为个体,群体并非个体之和。群体是一种结 构形式,能以与构成它的个体不同的方式思考、 感受和行动。列朋(G.LeBon)的《群众心理学》 (1895)是法国社会心理学有关群体意识理论发 展的高峰。
之前)
群众心理学(法)
2. 3.
研研究究方问法 题::经宏验观描的群述本精体法能神—心心分观理理析察问学学法题(派英()奥)
4. 代表人物——德国、英国的心理学家;法国社会 学家。学术“催生”:
考题: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观察)
的基础上,对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
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德国的民族心 理学
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在从事一项具体的工作时,不同国家的人的表 现是不一样的。(美、日、法、德、中)
美国人:说了再干 日本人:干了再说 法国人:边说边干 德国人:干了也不说 中国人:说了也不干
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1976):
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U实证n分it析阶2段—社—确会立期心理学简 史
一、哲学思辨阶段 1. 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2. 研究方法:哲学思辨方法—逻辑推理 3. 研究问题:宏观的哲学问题——人性 4. 研究者——哲学家:柏拉图、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二、经验描述阶段
1.时间: 19世纪中叶—进民20化族世论心纪(理初达学(尔(1文德9))0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