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社会心理学网上作业1答案.doc
(9043)《社会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1:[论述题]1.态度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1.答:(1)态度是习得的心理状态。
(2)态度有具体的指向。
(3)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4)态度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2:[单选题]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发生在社会心理学历史发展的:A:思辨期B:经验描绘期C:实验期D:危机期参考答案:B3:[单选题]米德认为心智自我和社会的联系是靠:A:语言B:符号C:文化D:社会化参考答案:B4:[单选题]知觉他人时,判断他人情绪最重要的线索是:A:语言B:表情动作C:语气语调D:衣着打扮参考答案:B5:[单选题]学生考试成绩不好,学生自己认为试题太难,而老师认为是学生自己没有努力学习,这是归因中的:A:认知启发B:动机性偏差C:认知性偏差D:自我保护偏差参考答案:C6:[填空题]1. 社会交换理论是由等提出来的观点。
2. 就是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的推论过程。
3.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一种。
4. 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1924年)被公认为是__________诞生的标志。
5. 有关印象管理的两种理论解释包括符号互动论和_______。
6. 听见乌鸦叫便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这是一种_______的社会认知归因偏差。
7.从团体心理疗法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训练技术为。
8. 影响整个沟通过程的关键因素是。
参考答案:1.霍曼斯2.归因3.社会交换4.现代社会心理学5.戏剧论6.拟人化7.敏感性训练8.背景7:[单选题]人们根据某种信息容易在心里想起来的程度进行判断的方法叫做:A:获得性启发B:表征性启发C:巴纳姆效应D:调整性启发参考答案:A8:[单选题]人际交往中双方能够提高真实评价的信息的阶段是:A:定向阶段B:情感探索阶段C:感情交流阶段D:稳定交流阶段参考答案:C1:[论述题]1.印象形成的方式有哪些?参考答案:1.答:(1)加法模式。
(2)平均模式。
(3)加权平均模式。
(4)中心品质理论。
2:[填空题]1.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的信息源所产生的态度改变量逐渐减少、而由低可信的信息源造成的态度改变量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增加,这种现象叫做。
《社会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

《社会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现象C. 个体心理特征D. 个体生理过程答案:B2.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从众B. 遵从C. 服从D. 创造力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A. 认知失调理论B. 社会交换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心理动力学理论答案:D4. 以下哪个概念描述了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倾向与群体平均行为一致的现象?()A. 从众B. 遵从C. 服从D. 群体思维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A. 空间距离B. 相似性C. 对方的社会地位D. 个性特征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和______法。
答案:案例分析法7.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为了获得社会认同而遵循他人的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答案:从众8.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包括群体认同、______认同和自我认同。
答案:文化9. 以下哪个理论提出了“社会交换”的概念,用以解释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行为选择?()答案:社会交换理论10.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包括从众、遵从、服从和______。
答案:领导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现象的学科。
()答案:错误12. 群体规模越大,个体在群体中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就越强。
()答案:错误13. 个体在群体中容易产生从众行为,但并非所有从众行为都是消极的。
()答案:正确14. 人们在面对压力时,往往会选择遵从他人的行为。
()答案:错误15.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交换”是指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获得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的交换。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2020年奥鹏南开20春学期(清考)《社会心理学(尔雅)》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B.正确
正确答案:A
6.主动与内疚是学龄期儿童的心理特点。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7.性别歧视是由于情绪情感影响了人们的认知。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8.在所有情况下,只要具备了条件,人们就一定会进行自我防御性归因。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9.向下的社会评价是人们常用的自我增强方式之一。
正确答案:A
3.新的交通法规颁布后,请专门人员到各个路口查看行人遵守情况,这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档案研究法
正确答案:B
4.有人跳楼轻生的时候,在众多围观的人群中,甚至出现有人怂恿的情况,这是因为:
A.社会助长
B.去个性化
C.社会促进
D.社会懈怠
正确答案:B
5.人际关系强弱的四个指标不包括:
B.区别性
C.一贯性
D.系统性
正确答案:D
20.人际关系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个体性
B.直接的、可感的
C.双向的
D.情感性
正确答案:C
2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不包括: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考试法
正确答案:D
22.根据萨宾对角色的分类,母亲对子女属于:
A.漫不经心参与
B.生物性参与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0.由于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入学,所有学校不影响人的社会化。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1.社会心理学不研究个体心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9025)《社会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9025]《社会心理学》第一次作业[单选题]10、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叫做()A:从众B:同化C:服从D:内化参考答案:A[单选题]9、如果在激烈的冲突中,一方先主动作出让步,这种调适方式叫()A:.和解B:容忍C:妥协D:调解参考答案:C[单选题]8.判断"谢谢啦”这句话的准确意思主要依赖于()A:场合B:声调C:表情D:热情程度参考答案:B[单选题]7.在对人进行认知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常常会出现社会知觉偏差。
其中最普遍的是,用人某一方面特征替代全部特征,出现一好则百好,一坏则一无是处的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
这种社会知觉偏差叫做( )A:积极性偏差B:自我中心偏差C:晕轮效应D:虚高一致偏差参考答案:C[单选题]6. 通过对他人行为后果进行观察,学习各种行为方式和行为规则,进而顺利实现社会化的社会化心理机制叫做()A:角色引导机制B:亚社会认同机制C:社会比较机制D:社会学习机制参考答案:D[单选题]5.随着现代社会变化速度的加快,社会上出现了由下辈向长辈教导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的社会化现象。
这种新兴的社会化方式叫做()A:预期社会化B:反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参考答案:C[单选题]4.个人逐渐接受被现有的社会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行为的社会化过程,叫做()A: A道德社会化B: B 政治社会化C: C民族社会化参考答案:B[单选题]3.由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动叫做()A:个体心理B:社会心理C:群体心理参考答案:B[单选题]2.、社会心理学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进入成型期的标志是1908年发生的一件最有意义事件,即有两名学者不约而同的都将自己的研究著作以社会心理学的名字命名,其中一本是()A: A陆志伟的《社会心理学新论》B: B.时蓉华的《社会心理学》C:C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引论》参考答案:C[单选题]社会心理学是对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和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的科学,它以()关系作为整个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网上作业一(2020年整理).pdf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哪项? • A)
相互性原则 • B)
平等性原则 • C)
强化原则
学海无涯
• D) 交换性原则
参考答案: C
解析: 无
5(2 分)
0
明尼苏达多项个性量表(MMPI)属于哪种测验?
• A) 速度测验
• B) 智力测验
• C) 能力测验
• D) 典型反应测验 参考答案: D
参考答案: B C D
解析: 无
25(3 分)
0
学海无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些选项? • A)
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 • B)
预警一定会促进态度转变 • C)
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 • D)
分心一定会削弱说服效果 • E)
自尊水平低、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容易转变态度 参考答案: A C 解析: 无 26(3 分)
• D) 社会心理学是类似于哲学的抽象学科
• E)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
参考答案: A B C E
解析: 无
22(3 分)
学海无涯
0
在社会心理学所涉及的大部分研究领域里,与社会化过程有关的内容包含哪些? • A)
态度的形成 • B)
社会学习 • C)
社会认知的发展 • D)
自我概念 • E)
性别角色 参考答案: A B C D E 解析: 无 23(3 分)
0
有关自我的认知结构是关于自我的认知概括,它来自于过去的经验并对个体社会经验中的自 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进行组织和指导是指什么? • A) 自我认知 • B) 自我观察 • C) 自我图示
2020年奥鹏南开20春学期《社会心理学(尔雅)》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B.正确
正确答案:B
7.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8.库利认为个体所属的社会群体是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9.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与周围的环境没有任何关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0.玛格利特·米德认为文化背景的原因造成对性角色的偏见。
A.“社会哲学”阶段
B.社会经验论阶段
C.社会分析学阶段
D.社会理性论阶段
正确答案:C
23.群体对个人观点的影响是:
A.增强
B.减弱
C.不影响
D.不确定
正确答案:A
24.自我意识的内容不包括: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现实自我
正确答案:D
25.哪一项不属于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围:
A.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A.挫折攻击论
B.媒体暴力影响
C.人格与攻击行为
D.情境性因素
正确答案:D
11.“客我”完全形成是在米德的自我意识的三个阶段中的:
A.准备阶段
B.博弈阶段
C.游戏阶段
D.完成阶段
正确答案:B
12.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有:
A.神话对手
B.矮化自己
C.排斥异己
D.疑神疑鬼
正确答案:C
13.婚姻失败的人倾向于事业上的成功,事业上没有突出成就的人注重家庭在生活中的地位,这是自我增强方式中的:
正确答案:A
8.亲密与孤独时()的心理特点。
A.儿童早期
B.青春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正确答案:B
(完整word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1.个体的社会化有_________素质的基础A性别B生物遗传C个性D能力()2.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______的过程A截然相反B互不相关C辩证统一D互为矛盾()3.下面哪一项属于从横向的角度划分社会化A性别角色社会化B发展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D再社会化()4.下面哪一项属于预期社会化A.语言学习 B.罪犯改造 C.成人教育 D.岗前培训()5.个体对________的知觉和认知被称作自我意识A自己存在状态B自己健康状态C他人对自己评价D自己社会化状态()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其中第二个“吾”可以看作是A自我B主我C超我D客我()7.社会化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A.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辩证的统一过程B.个体的社会化必须在学校进行C.个体的社会化具有能动性D.社会化是个终生的过程()8.自我意识包括______A本我B主我C超我D客我()9.自我控制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A.发动作用B.创造作用C.发展作用D.制止作用()10.有关自我意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婴儿一诞生就开始有自我意识B.从小在狼群中成长的狼孩有样有自我意识C.自我意识是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D.自我意识对个人的自我修养有影响()11.一个有经验的警察,可以一看就发现混在人群中的小偷,这是因为__________A.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起认知结果B.认知者过去的经验不同,其认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C.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他认知结果D.认知者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12.印象是认知者以()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
A自己过去经验B自己心理特征C自我感觉D自我标准()13.印象形成过程中,认知者要对认知对象三方面的信息进行选择,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所需要的信息A自然特性B心理特性C社会特性D行为特性()14.社会特征信息一般是指认知对象的____________和所属群体A性别B人际关系C社会角色D智力特征()15.下面哪一项属于海德的朴素心理学所认为的行为发生原因A情景归因B防御性归因C内在原因D外在原因()16.凯利的归因理论认为如果认知者与认知对象存在着亲密的利害相关关系,则认知者对他人行为失败的原因往往倾向于做A情境归因B内在归因C个人倾向原因D外在归因()1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______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被叫做归因。
东师社会心理学20春在线作业1答案39

(单选题)1: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A: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正确答案:A(单选题)2:客体我自我概念的初步形成于()A:12个月左右B:15个月左右C:18个月左右D:21个月左右正确答案:C(单选题)3:下列4个实验中,不能证明从众的实验是()A:谢里夫的研究B:阿希的实验C:柯瑞琪菲尔德的实验D:米勒格拉姆的实验正确答案:D(单选题)4:下列哪种情形能使双方促成合作A:双方都不威胁对方B: 一方发出威胁C:双方都向对方发出威胁正确答案:B(单选题)5:社会心理学在“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这一层面中,不包括以下哪个研究内容 A:人际关系B:人际沟通的内容、功能、程序等C:社会影响D:集群行为正确答案:D(单选题)6:根据凯利的归因协变原则,如果特异性信息程度很高,那么,该行为主体会把行为作OA:外在归因B: 内在归因C:平衡归因D:控制源归因正确答案:A(单选题)7: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的过程A:心理健全的人B:成年人C:合格社会成员D:社会人正确答案:C(单选题)8: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称为()A:妥协B:竞争C:合作D:让步正确答案:B(单选题)9: “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一种()A:刻板印象B:性别印象C:首因效应D:光环效应正确答案:D(单选题)10: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状态会使个体的侵犯性()A:不确定B:不变C:增加D:减少正确答案:C(多选题)11: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个体因素有哪些()A:情感B:宗教信仰C:年龄与性别D:社会地位正确答案:A,B,C(多选题)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作出准确的预测B: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作出变化的预测C: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自己的状况,这种人是外控者D:自我价值保护倾向,是一种动机性归因偏差正确答案:C,D(多选题)13:人际交往模式大致可以通过哪些人际需要加以解释()A:包容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支配的需要D:情感的需要正确答案:A,C,D(多选题)14:态度的特点包括()A:稳定性B:内在性C:习得性D:对象性正确答案:A,B,D(多选题)15:认知论起源于()A:皮亚杰发生认知论B:格式塔心理学C:勒温的场论D:控制论和信息论正确答案:B,C(多选题)16: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包括()A:模仿B:竞争意识增加C:被评价的焦虑减弱D:责任意识降低正确答案:C,D(多选题)17:影响归因的因素包括()A:社会视角B:自我价值保护倾向C:观察位置D:时间因素正确答案:A,B,C,D(多选题)18:男女两性差异主要表现在()A:生理上的差异B:认知能力上的差异C:人格的差异D:情绪的差异正确答案:A,B,C,D(多选题)19:冒险迁移产生的原因有()A:责任分散B:去个性化C:文化价值观D: 模仿正确答案:A,C(多选题)20: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包括()A:令人不适的刺激B:情绪唤醒C:电视D:情境因素正确答案:A,B,C(判断题)21:态度的P-O-X模型中,总共存在8种情况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22:教师讲课属于单向交往A: 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23:期望角色是指角色扮演者的行为方式和规定都有明确的规定,角色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A: 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24:津巴多所做的监狱模拟实验属于现场实验()A: 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25:在有榜样在场的情况下,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会增加A: 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26: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A: 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27:包容的需要和被动的行为倾向会产生期待他人接纳自己的行为模式A: 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28:生物学理论认为人们帮助他人是为了使基因能够保存下去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29:群体内的竞争会增强凝聚力,群体间的竞争会导致凝聚力下降A: 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30: “错误效应”是指人们喜欢才能出众但有一些小错的人A: 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31:交通警察发现汽车司机违反交通规则,理应给与处罚,但是发现其为自己朋友,令他左右为难。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指导应用网上作业一

哪位学者首先提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镜像过程”形成起来的“镜像自我”,即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一面镜子?•A)米德•B)库利•C)弗洛伊德•D)埃里克森参考答案:B收起解析解析:无2(2分)社会认知的基本特性不包括哪一项?•A)互动性•B)间接性•C)整体性•D)矛盾性参考答案:D收起解析解析:无3(2分)在利他行为的诸多理论中,我们所做的很多源于最大化我们的报酬和最小化我们的成本的动机。
以上说法是出自于哪一理论?•A)社会交换理论•B)社会规理论•C)进化理论•D)社会认知理论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4(2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哪项?•A)相互性原则•B)平等性原则强化原则•D)交换性原则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解析:无5(2分)明尼达多项个性量表(MMPI)属于哪种测验?•A)速度测验•B)智力测验•C)能力测验•D)典型反应测验参考答案:D收起解析解析:无6(2分)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
这一现象说明了哪一项原则?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参考答案:B收起解析解析:无7(2分)社会心理学关于归因理论的研究始于1958年哪位学者的研究?•A)特•B)勒温•C)墨菲•D)海德参考答案:D收起解析解析:无8(2分)7-11岁儿童观看一个成人的捐赠行为后,会表现得很慷慨,主动捐赠自己获得的奖品,这是通过利他行为的哪种外部影响因素来促进利他行为?•A)马太效应•B)鲶鱼效应•C)旁观者效应•D)罗密欧-朱丽叶效应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解析:无9(2分)社会行为是人对什么所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A)周围环境•B)社会因素•C)•D)即时情境参考答案:B收起解析解析:无10(2分)“东施效颦”是一种什么现象?•A)顺从•B)去个性化•C)有意模仿•D)从众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解析:无11(2分)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我们称之为什么?•A)•B)合作•C)竞争•D)社会化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解析:无12(2分)不属于角色失调的是哪项?•A)角色偏好•B)角色不清•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13(2分)印象形成的模式不包括哪项?•A)平均模式•B)增加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D)加权增加模式参考答案:D收起解析解析:无14(2分)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而唤起自己的与此相一致的情绪状态并产生共鸣的过程,心理学上属于哪项?•A)共情•B)移情•C)当事者为中心自由联想参考答案:B收起解析解析:无15(2分)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哪项?•A)诱因的强•B)趋向动机•C)达到平衡状态•D)回避动机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16(2分)面子的整饰行为中最常采用的策略是哪项?•A)预防性策略维护性策略•C)防御性策略•D)报复性策略参考答案:B收起解析解析:无17(2分)社会心理学的确立以哪一项为主要标志?•A)奥尔波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B)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C)萨宾的社会角色理论•D)戈夫曼的社会戏剧理论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18(2分)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是指什么?•A)自我效能•B)自我控制•C)自尊•D)自我体验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19(2分)以下哪一项属于归因过程中最常见的自利偏差?•A)动机性偏差•B)非动机性偏差•C)基本规律错误•D)理性偏差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20(2分)认知失调理论最早由谁提出,认为两种认知或认知与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一致,态度将发生变化?•A)米德•B)费斯廷格•C)佛洛伊德•D)库利参考答案:B收起解析解析:无二、多选题21(3分)关于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正确的说法是哪些?•A)社会心理学是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两大母体下孕育而成•B)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C)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D)社会心理学是类似于哲学的抽象学科•E)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参考答案:A B C E收起解析解析:无22(3分)在社会心理学所涉及的大部分研究领域里,与社会化过程有关的容包含哪些?•A)态度的形成•B)社会学习•C)社会认知的发展•D)自我概念•E)性别角色参考答案:A B C D E解析:无23(3分)自我概念的结构从形式维度可以分为哪些容?•A)自我认知•B)自我体验•C)生理自我•D)自我控制•E)社会自我参考答案:A B D收起解析解析:无24(3分)影响社会认知的认知者因素包括哪些?•A)个人魅力•B)•C)情绪状态•D)价值观念•E)身份角色参考答案: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25(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些选项?•A)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B)预警一定会促进态度转变•C)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D)分心一定会削弱说服效果•E)自尊水平低、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容易转变态度参考答案:A C解析:无26(3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的三维,是指以下哪些选项?•A)包容需要•B)情感需要•C)支配需要•D)成就需要•E)价值需要参考答案:A B C收起解析解析:无27(3分)群体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地位•B)角色•C)规•D)凝聚力•E)权利参考答案:A 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28(3分)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围划分为哪些?•A)个体社会心理与行为•B)社会交往心理与行为•C)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D)群体心理与行为•E)团体规与行为参考答案:A B D解析:无29(3分)态度的特点包括哪些?•A)对象性•B)在性•C)系统性•D)稳定性•E)长期性参考答案:A B D收起解析解析:无30(3分)群体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包含哪些?•A)认同感•B)•C)力量感•D)自豪感•E)自卑感参考答案:A B C收起解析解析:无31(3分)描述法主要包括哪些方法?•A)自然观察法•B)案例分析法•C)档案研究法•D)调查法•E)心理测验参考答案:A B C D E解析:无32(3分)模仿主要有哪些特征?•A)在性•B)非控制性•C)表面性•D)相似性•E)独特性参考答案: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33(3分)下面哪些因素决定人们在一起是竞争还是合作?•A)情境的奖励结构•B)竞争性的个体差异•C)沟通模式•D)相互作用的影响•E)实际利益参考答案:A 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34(3分)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哪些?•A)形成阶段•B)评介阶段•C)停顿阶段•D)重建与本土化阶段•E)迅猛发展阶段参考答案:B C D解析:无35(3分)影响遵从的个体特点有哪些?•A)个体的能力•B)个体对将来的期望•C)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D)文化差异•E)个体的知识水平参考答案:A 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36(3分)容貌对人际关系发展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社会心理学—A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内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a人际关系b 社会变迁c社会互动d 社会化a 创新性b开放性c 实用性d 独立性a 抽样调查b 个案调查c 观察访谈d 典型调查a 玛格丽特·米德b 本尼迪克特c卡丁纳d 马林诺夫斯基a角色互动b 角色规范c 角色丛d 角色知觉a定势b 社会刻板效应c 首因效应d 光环效应a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b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c 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d以交往为手段a 环境压力b 角色不兼容c信息过多d 个人差异2.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具有综合性、( )、层次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3。
调查法是社会心理学家在社会行为研究中常用的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其中不属于调查法的是()。
4.由于文化决定理论的片面性,到后期,林顿、( )等人将文化决定理论改造成文化相对理论.5.一个角色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称为().6。
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对他人某些突出品质或特征的了解,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征的知觉,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7。
不属于人际关系的特点的一项是( )。
8.冲突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不属于冲突来源的是( ).9。
态度的基本特征有( )、内在性、持久性三个方面。
a 媒介性b对象性c统合性d 压迫性a经典条件反射b经验内在参照c 认知不协调理论d操作性条件反射 a服从心理b 选择心理c 从众心理d集群心理a 观看效应b从众c 竞争与协作d共做效应a人际冲突b 目标冲突c 认识冲突d情感冲突a正式群体 b初级群体c 非正式群体d次级群体 二 多项选择题既有内稳性又有外显性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既有主动性又有受动性以上都是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相并存的趋势社会心理学朝着深入研究个性、小群体和集体问题的方向发展加强了同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一系列行为科学的联系研究课题广泛地面向实际,从理论探索转向应用研究摆脱了假说的验证,进入实证化阶段10。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9117]《社会心理学》作业标准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9117]《社会心理学》作业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b209fba417866fb94a8e2b.png)
1、上班的时候做自己的工作,突然间领导来视察,平时做的挺好的工作这时候也做不好了,这是出现了()。
.社会抑制.强势反应强化.社会促进.社会惰化2、在专制的体制的决策中除了群体本身的因素之外还有()的因素在内。
.民意.利益.金钱.权力3、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体现了沟通的()。
.防御性.协调性.差异性.整合性4、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当中它最核心的那个部分是()。
.超我.本我.本能.自我5、试作弊的人强调环境的压力而开始没有作弊的人强调自己的道德水平,这就是一种()归因。
. A. 防御式.理性.逻辑式.个人6、自我的作用是()。
. F. 引导本我做社会不允许的事.阻止本我发泄.引导按照社会允许的方式发泄.代替本我发泄7、模仿的意义主要有,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模仿具有一定的适应作用和()。
.促使行为泛化.促进群体形成.增加个体技能.培养个体认知8、三个和尚没水吃可以反映心理学中()的现象。
.劣势反应强化.社会抑制.社会惰性.社会促进9、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医生应该救死扶伤,军人应该绝对服从命令属于()。
. D. 领悟角色.规定性角色.实践角色.理想角色10、心理学研究通常是解释()之间的关系。
. C. 无关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变量11、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强调的是()。
.群体效应.群体帮助.群体思维.群体力量12、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是()。
.朋友.外交官.法官.警察13、从众行为的压力来源于()。
.个体内心.权威的命令.他人的要求.外界的规范14、符号互动是来自于()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心理学.社会学.物理学.生物学15、头脑风暴分为个人头脑风暴和()。
.小组头脑风暴.群体头脑风暴.组织头脑风暴.他人头脑风暴判断题16、NBA的比赛当中身体的、肢体的冲突的行为是攻击性行为。
. A.√. B.×17、卖花的小女孩向愉悦的情侣推销花成功的几率要大于正在吵架的情侣,这是因为利他行为受心境的影响。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0秋《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4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0秋《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一-4](https://img.taocdn.com/s3/m/0b24a4ed580216fc710afd78.png)
1.折扣原则是()(1972年)提出的。
A.泰勒B.凯利C.海德D.维纳答案:B2.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作()。
A.个人影响B.社会影响C.从众D.服从答案:B3.费斯廷杰提出了()。
A.自我知觉理论B.归因理论C.控制源理论D.认知不协调理论答案:D4.()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反应。
A.禁果逆反B.自我价值保护逆反C.阈限逆反D.超限逆反答案:D5.挫折-侵犯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于()年提出的。
A.1939B.1940C.1938D.1937答案:A6.()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A.个人影响B.社会影响C.从众D.服从答案:C7.()指个人为未来可能的失败制造保护性借口所采取的措施。
A.自我价值保护B.自我阻抑策略C.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D.自我安慰策略答案:B8.196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的权威-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
A.洛伦茨B.多拉德C.米尔格莱姆D.阿希答案:C9.()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A.社会干扰B.社会惰化C.他人助长D.性别助长答案:B10.()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
A.指向B.强度C.深度D.向中度答案:C11.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人与人之间的()(包括社会影响)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
A.社会关系B.相互作用C.群体效应D.社会和文化属性答案:B12.()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A.助人行为B.亲社会行为C.反社会行为D.利他行为答案:B13.沟通的类型包括()。
A.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B.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C.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D.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E.个人沟通与人际沟通F.群体沟通与大众沟通答案:ABCDEF14.人际吸引的条件有()。
电大网上作业社会心理学网上形成性考核题库1

单项选择题(50分)第1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是()。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DA.警察B.法官C.外交官D.挚友本题得分:0第2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A.问卷法B.调查法C.试验法D.视察法本题得分:0第3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的创始人。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CA.罗斯B.鲍德温C.奥尔波特D.卢梭本题得分:0第4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人们普遍认为老师应当为人师表,医生应当救死扶伤,军人应当肯定听从命令属于()。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BA.规定性角色B.志向角色C.领悟角色D.实践角色本题得分:0第5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CA.基本社会化B.再社会化C.预期社会化D.初级社会化本题得分:0第6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儿童期社会化被学者们称为()。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CA.再社会化B.初级社会化C.基本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本题得分:0第7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记着社会心理学最终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AA.罗斯B.塔尔德C.奥尔波特D.鲍德温本题得分:0第8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
答题分析:正确答案:AA.再社会化B.基本社会化C.初级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本题得分:0第9题( 正确得分:5分错误扣分:0分)()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 身份相一样的, 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2020智慧树,知到《社会心理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社会心理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社会心理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1924年,( )发表了《社会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科学社会心理学的正式形成,为现代社会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A:冯特B:麦孤独C:奥尔波特D:罗斯答案: 奥尔波特2、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态度属于( )的研究内容。
A:个体层面B:群体层面C:人际层面D:社会层面答案: 个体层面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心理B:社会行为C:群体心理D:以上全是答案: 以上全是4、社会心理学研究要考虑社会情境的作用。
A:对B:错答案: 对5、社会行为是人对( )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社会因素B:现实生活C:周围环境D:即时情境答案: 社会因素6、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包括下列哪个?( )A:社会学取向B:心理学取向C:哲学取向D:文化人类学取向答案: 社会学取向,心理学取向,文化人类学取向第二章1、表明教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是( )A:皮格马利翁效应B:洛伦兹效应C:踢猫效应D:光环效应答案: 皮格马利翁效应2、引导个体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为未来角色和社会生活做准备的社会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是( )。
A:预期社会化B:早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发展社会化答案: 预期社会化3、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称为( )。
A:政治社会化B:道德社会化C:民族社会化D:性别角色社会化答案: 性别角色社会化4、社会化的目的是( )。
A:约束个体的行为B:适应社会的变化C: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D:有助于社会成员的互动答案: 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5、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对于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是不同的。
A:对B:错答案: 对6、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 )过程。
A:成熟B:社会化C:个性发展D:顺应答案: 社会化第三章1、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
(9023)《社会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9023)《社会心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作业2:第二次作业3:第三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1:[论述题]一、名词解释题1、投射法2、社会认知3、激励4、刻板效应二、简答题1、态度的性质。
2、影响人际关系密切的主要因素。
3、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影响作用。
4、影响压力和应激差异体验的因素。
5、人际沟通的要素。
三、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认识心理健康。
2、在管理活动中如何应用过程型激励理论。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投射法指给人以一定的刺激,让其自由做出反映,通过对其反映的差异来把握其个性和心理状态的方法。
2、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他人、群体、社会现象以及认识主体自身的直观判断反映。
3、激励就是将外部适当的刺激转化为内部心理动力,从而强化人的行为。
4、刻板效应是人们用刻板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
二、简答题1、习得性;针对性;持久性;内隐性;间接性;价值性。
2、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需要的互补性;个人的吸引力。
3、不能决定个人的价值观;每一种气质都有优缺点;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气质影响活动效率。
4、个体的认知方式;过去的经验和经受的训练;社会支持;个性特征。
5、信息源、信息、通道、目标靶、反馈、障碍和背景。
三、论述题1、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而愉快;反应适度;人际关系适度;心理特点和年龄相符。
2、期望理论的应用;公平理论的应用;目标设置理论的应用。
1:[论述题]一、名词解释题1、时近效应2、创造性思维3、社会性需要4、决策二、简答题1、遭受挫折后个体的行为反应主要有哪些形式。
2、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常用技术。
3、什么是态度,进行转变需要达到的条件。
4、应对应激情况的正确方法。
5、群体的含义及特征。
三、论述题1、与传统的组织形式相比,虚拟团队具有哪些优势。
2、为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管理者必须树立哪些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1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利他行为是指()。
A.一种对他人无私帮助行为B.一种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C.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D.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2.伦理性原则包括:()A.自愿参加原则B.接近真实生活原则C.有利研究设计原则D.自由终止原则E.充足补救原则3.什么是态度的学习理论?4.减少和消除认知不协调的途径有()。
A.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B.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C.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认知因素间的不协调关系D.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深度5.社会增加对侵犯行为惩罚的强度,不能实现侵犯行为的外部控制。
()A.错误B.正确6.沟通的类型包括()A、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B、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C、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D、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E、个人沟通与人际沟通F、群体沟通与大众沟通7.侵犯行为是()。
A.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意向B.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C.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动机D.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生命个体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8.外控者相信自己可以发挥作用,所以其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积极。
()A、错误B、正确9.沟通中空间位置的不同不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A.正确B.错误10.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1958)通过分析典型的态度变化例证,提出态度变化是分三个阶段的。
这三个阶段包括()。
A.依从B.认同C.内化D.同化11.个体选择比较的对象一般是与自己在各种自然和社会的特征上相接近的人。
()A.正确B.错误12.社会心理学家卡茨(1960)提出态度的心理功能有哪几个方面?()A.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B.自我防御功能C.价值表现功能D.认识功能13.敏感性训练是一种从团体心理疗法发展起来的团体训练技术。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1~4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1一、单选题1. 美国人类学家()在《桑契士的子孙们》一书中首先创立了“文化匮乏”的概念。
• A. 路易斯• B. 帕克• C. 齐美尔• D. 马格纳勒答案A2. 常见的动机冲突形式主要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四种。
• A. 单趋冲突• B. 双趋避冲突• C. 单避冲突• D. 避趋冲突答案B3. 个体受到挫折后,如果不敢面对现实的挫折情境,就会以逃避的方式来摆脱挫折所带来的焦虑与痛苦,其中不属于逃避作用情况的是()。
• A. 逃向生理疾病• B. 逃向最亲的人• C. 逃向幻想的世界• D. 逃向另一现实答案B4.“未来的冲击是一种时间现象,它是社会变动急剧加速的产物,是发源于依附在旧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新文化的附加物,是人们在自己所生活的社会里所遇到的文化震荡”,提出这种“未来的冲击”的社会学家是()。
• A. 弗洛伊德• B. 托夫勒• C. 罗杰斯• D. 马斯洛答案B5. 下列各项不属于需要理论的是()。
• A.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B.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C. 奥德弗的ERG理论• D.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答案B6. 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基础是()。
• A. 积极悦纳自我• B. 全面认识自我• C. 善于突破自我• D. 努力完善自我答案A7. 社会环境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层次之一,包含了诸多内容,其中不属于社会环境研究内容的是()。
• A. 大众传播• B. 社会运动和社会文化变迁• C. 利他行为• D. 社会舆论答案C8.关于人际关系的类型,按所属群体的形态分类,可以分为()。
• A. 小群体人际关系和群众性场合的人际关系• B. 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个体与组织的关系、组织与组织的关系• C. 长期与短期的人际关系、依赖与独立的人际关系、从属与平衡的人际关系• D. 正式人际关系和非正式人际关系答案A9.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最早涉足民族性格研究的是以()为代表的德国民族心理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罗森塔尔等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
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
A.皮克马利翁效应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光环效应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访谈法,另一种是()。
A.实验法B.问卷法C.观察法D.预测法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
A.初级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别人对他的看法,现象属于()。
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宽大效应儿童期社会化被学者们称为()。
A.初级社会化B.基本社会化C.预期社会化D.再社会化()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A.自我B.自尊C.态度D.意识()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A.社会地位B.社会角色C.社会行为D.社会心理三度归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凯利B.海德C.维纳D.库利()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
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问卷法()是一个独特而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在个体进入青春期后,他的影响日趋重要。
A.同辈群体B.父母C.家庭成员D.大众传媒下列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
A.父亲B.朋友C.外交官D.妻子下列有关文化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文化具有普遍性B.文化具有共享性C.文化具有遗传性D.文化具有整合性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
A.初级社会化B.基本社会化C.预期社会化D.再社会化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的创始人。
A.罗斯B.卢梭C.奥尔波特D.鲍德温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
A.初级社会化B.基本社会化C.预期社会化D.再社会化()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
A.罗森塔尔B.伍德C.希金斯D.费斯汀格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进A.比自己强的人B.与自己类似的人C.比自己差的人D.自己不熟悉的人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A.罗斯B.奥尔波特C.鲍德温D.塔尔德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是()。
A.警察B.朋友C.外交官D.法官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
A.理想自我B.实际自我C.心理自我D.应该自我多选题社会心理学家莱维特通过研究,提出了个体获得成功的动机模式。
其中包括多种不同的取向,它们是:A.内部取向模式。
B.外部取向模式。
C.竞争取向模式。
D.合作取向模式。
E.权力取向模式。
个体社会化表现出的特点有:A.个体的社会化是以其生物的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B.个体的社会化是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C.个体的社会化在于青少年时期。
D.个体社会化发展是均衡地进行的。
E.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作用。
0世纪20年代以后,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包括:A.法国的卢梭。
B.英国的霍布士。
C.德国的勒温。
D.美国的奥尔波特。
E.美国的菲斯订格。
性别角色的基本特点有:A.文化普遍性。
B.文化制约性。
C.相对稳定性。
D.代际动态性。
E.性别角色的多样性。
提出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的社会心理学家有:A.奥尔波特。
B.冯特。
C.菲斯汀格。
D.埃里克逊。
E.帕森斯。
下列说法中,与“性别角色”定义相符的有:A.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
B.性别角色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发育自然会掌握的。
C.性别角色的划定,决定着某一个体的社会化定向。
D.性别角色是由社会和团体为男女规定的一套行为规范。
E.性别角色的具体内容是普遍存在的,与文化背景没有联系。
影响内部动机强弱的因素有:A.奖励。
B.自我控制。
C.自我决定。
D.外部动机施加者的性格特点。
E.外部动机施加者的生活环境。
社会心理学家把社会心理现象划分为不同层次来研究的,它们是:A.个体水平的研究。
B.团体水平的研究。
C.社会水平的研究。
D.集合水平的研究。
E.集中水平的研究。
自我意识具有一系列的特征,其中有:A.自我意识的客观性。
B.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C.自我意识的形象性。
D.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E.自我意识的倾向性。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格登关于警觉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说明:A.激发动机与否,对当事者活动效果(成绩)没有影响。
B.激发动机与否,对当事者活动效果(成绩)影响不明显。
C.激发动机与否,对当事者活动效果(成绩)影响很大。
D.激发动机的方式对当事者活动效果(成绩)有不同的影响。
E.激发动机的方式对当事者活动效果(成绩)没有影响。
最可能影响性别角色心理差异的生理因素,主要集中在:A.神经细胞元。
B.遗传基因。
C.性激素。
D.大脑。
E.淋巴腺。
社会化的因素主要包括:A.社会文化。
B.家庭。
C.学校。
D.同辈团体。
E.大众传播工具。
下列说法中,与社会化概念相符的说法有:A.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B.社会化是随着年龄增长生理条件发生变化的过程。
C.社会化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的过程。
D.社会化是一个学习道德规范的过程。
E.社会化是个体转化的过程;社会控制是促使个体转化的手段。
性别角色心理差异的主要表现方面有:A.攻击性。
B.自信心。
C.自我评价。
D.焦虑。
E.学习动机。
奥尔波把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A.自然的自我。
B.生理的自我。
C.文化的自我。
D.社会的自我。
E.心理的自我。
个人的自我意识是由多种心理成分构成的,它们是: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学习。
D.自我控制。
E.自我照顾。
下列说法中,与社会心理学定义相符的有:A.社会心理学重视探讨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B.社会心理学重视探讨自然界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C.社会心理学强调探讨社会情境。
D.社会心理学强调探讨自然环境。
E.社会心理学同时注重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学起源与发展经历的阶段大体上有:A.神学的思辩阶段。
B.哲学的思辩阶段。
C.经验的描述阶段。
D.科学的描述阶段。
E.实验的分析阶段。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基本需要分为五种,其中有:A.生理的需要。
B.心理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娱乐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布鲁纳认为,人的内部动机由三种内驱力引起。
它们是:A.好奇的内驱力。
B.生理的内驱力。
C.胜任的内驱力。
D.互惠的内驱力。
E.敌对的内驱力。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性别角色定型的基础包括:A.直接获得。
B.直接强化。
C.模仿。
D.观察学习。
E.自我领悟。
心理学家布洛克认为,性别角色的发展有三个不同的阶段。
它们是:A.前习俗阶段。
B.理解习俗阶段。
C.习俗阶段。
D.发展习俗阶段。
E.后习俗阶段。
成就动机,是个人拥有的一种想要做好事情的内在动力。
与此相关的个人因素有:A.个人对自己的高要求。
B.个人对自己的高标准。
C.个人的高体能水平。
D.个人的高抱负水平。
E.个人的高智能水平。
青年期,个体在自我意识中,实现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再统一的类型有:A.自我肯定型。
B.自我矛盾型。
C.自我否定型。
D.自我扩张型。
E.自我萎缩型。
在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上,一般都以1908年为起点。
因为这一年同时公开出版了两本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们是:A.美国心理学家冯特的《社会心理学》。
B.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
C.德国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社会心理学引论》。
D.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引论》。
E.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的《社会心理学引论》。
社会化的内容包括:A.政治社会化。
B.民族社会化。
C.法律社会化。
D.道德社会化。
E.性别角色社会化。
根据探讨社会心理现象的角度,社会心理学有:A.生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B.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C.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D.比较技术的社会心理学。
E.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自我意识的功能是多方面,其中有:A.自我认识的功能。
B.自我评价的功能。
C.自我扩张的功能。
D.自我情绪体验的功能。
E.自我控制的功能。
个体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社会化的类型有:A.早期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E.再社会化。
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儿童的道德判断经过的发展阶段有:A.道德判断从主观到客观。
B.道德判断从强制到自愿。
C.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
D.道德判断从自发到自觉。
E.道德判断从效果到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