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基蒂_吉诺维斯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基蒂·吉诺维斯案件,又称“基蒂·吉诺维斯谋杀案”,发生在1964年3月。
当时,基蒂·吉诺维斯在纽约曼哈顿家中被残忍杀害,凶手在她呼救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没有得到任何邻居的援助。
此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引发了对邻里关系、社会道德和犯罪预防等方面的讨论。
二、案件经过1964年3月13日凌晨,基蒂·吉诺维斯在曼哈顿家中被残忍杀害。
据警方调查,凶手在杀害基蒂的过程中,曾多次向邻居呼救,但无人理会。
凶手在杀害基蒂后,将她的尸体藏匿在家中,直到第二天才被发现。
基蒂·吉诺维斯案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许多人质疑邻居们为何在基蒂呼救时无人相助。
据报道,事发当晚,基蒂曾大声呼救,邻居们虽然听到了呼救声,但并未采取行动。
一些邻居甚至表示,他们以为呼救声是邻居们间的玩笑。
三、案件审理基蒂·吉诺维斯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引发了关于邻里关系、社会道德和犯罪预防等方面的讨论。
以下是案件审理的几个关键点:1. 凶手审判凶手在审判过程中,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他承认杀害基蒂是因为性侵未遂,并在审判过程中表示,他杀害基蒂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2. 邻居们是否负有法律责任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一些人质疑邻居们是否负有法律责任。
根据美国法律,如果邻居在得知有人呼救时,有能力提供帮助而不采取行动,可能构成犯罪。
然而,在基蒂·吉诺维斯案件中,邻居们并未被追究法律责任。
3. 社会道德和邻里关系基蒂·吉诺维斯案件引发了关于社会道德和邻里关系的讨论。
一些专家认为,这一案件反映了现代社会邻里关系的疏离,人们对于陌生人的遭遇漠不关心。
这一现象在基蒂·吉诺维斯案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案件影响基蒂·吉诺维斯案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揭示了邻里关系的疏离基蒂·吉诺维斯案件揭示了现代社会邻里关系的疏离,引发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人心越来越冷漠的原因
人心越来越冷漠的原因
人心越来越冷漠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社会变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疏远。
这些社会变迁可能导致人们对他人的关心和关注减少,从而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2.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子设备和社交媒体,这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流减少。
虚拟交流的增加可能使人们对身边的人产生冷漠的感觉。
3. 经济压力:经济问题和财富不均可能导致人们更加自私和冷漠。
当个人面临经济困难时,他们可能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他人的需求。
4. 社会隔阂:社会的分化和隔阂可能导致人们对他人产生冷漠的感觉。
例如,种族、阶级、地域等因素可能导致人们之间的隔阂和不信任。
5. 媒体影响:现代媒体普遍存在负面新闻的报道和渲染,这可能导致人们对社会问题变得麻木不仁。
长期暴力、灾难和不幸的报道可能使人们对他人的痛苦和需要变得冷漠。
6. 心理压力:现代生活中的高压工作、家庭问题和社交压力可能导致人们心理负担过重,使得他们无法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人心是否冷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具体情况可能因个人和社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社会心理学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PPT课件 (2)可编辑全文
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 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如遇事想做、想 做好、想超过他人的,其抱负水平高。
抱负水平与个体已往成败经验有关,成功经验可 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 (孩子的教育)
4.可使个体避免窘境 如在明显需要亲合行为的情 境中,无人作伴,往往使他人对个体有某种负面 的评价。(社交场合的“落单”)
13
(三)影响亲合的因素
1.情境因素 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中, 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惨 情境也能刺激人们的亲合动机。
如:危机干预。社会心理学家对社会隔离(剥夺)者 (如单独关押的犯人、遇难船只的幸存者、探险家) 的研究表明,他们由于较长时间的独处,缺乏亲合, 往往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和精神症状。(沙赫特研究: 经历过不安的人会具有更强烈的亲和倾向,“死里 逃生”如:囚徒和修道士的痛苦和不安)
12
(二)亲合的作用
1.满足个体某些社会性需要 例如爱的需要,交往 与尊重的需要。
2.获得信息 人在孤单时信息来源很少,亲合使个 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有意义的信息。(孤陋寡闻)
(不断获得信息,生活的变化与交流,是个体的需要。因 此,坐牢、关禁闭,剥夺与外界交流的自由, 是一种严 厉的惩罚措施。)
3.减轻心理压力 高兴时愿意与他人同享快乐,痛 苦时希望他人帮助排忧解难。
2.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麦克利兰 德研究并测量了三十多个国家儿童读物中的故事内容所表 现的成就动机,认为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氛围有益 于个体成就动机的提高。(成正比)
20
三、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即权力欲。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行为发 展的影响
放任型 父母只顾自己的工作学习,缺乏对 孩子的教育和关心。 这种方式培养下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 对人冷漠,情绪消沉,兴趣狭窄,缺 乏理想和追求,极易受到不良人群的 影响而误入歧途。
•
我想我的童年生活与其他人所向往 的没有什么差别,我爸爸是医生,妈 妈是保险代理人。就经济收入来说, 他们令许多人羡慕,但实际上,他们 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待在家中。爸爸一 直想挣大钱,好给妈妈买奔驰轿车, 买蛇皮鞋子,如此等等。可是,全家 人就是没有时间一起呆一会儿。这样 ,我只能从周围环境中学习,向邻居 的孩子们学习。
虐待型 见于极少特殊家庭。家长视孩子 为仇敌,对孩子打骂虐待。 孩子会胆小、脆弱、自卑。心理缺 陷和心理障碍发生率也很高。
• 家庭气氛
家庭气氛和谐: 成员之间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会使孩子安全愉快、生活乐观、信心十 足、情绪安宁、待人和善。 家庭气氛紧张: 经常在激烈的冲突、无休止的争吵中生 活, 长期处于提心吊胆、极度不安的状态, 容易形成抑郁、不信任和情绪不安的个 性特征。
• 安娜的状况表明,如果只靠纯粹生物 学上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使她成为一 个完全的社会人的方面所起的作用是 微乎其微的,为使安娜能够适应社会 ,研究者付出的努力只取得了有限的 • 成功。4 年半以后,安娜死去了。不 过,她在死前已经知道并学会了一些 单词和短语,但从未能讲出一个 • 完整的句子。她还学着摆积木、穿珠 子、刷牙、洗手、听从指令,并爱玩 洋娃娃;她还学习走路,但走起路来 • 却很笨拙。当她将近11 岁离开人世时 ,只达到两三岁孩子的水平。
二、道德社会化
• 2、道德社会化定义
• 就是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 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 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 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道德冷漠类型分析
道德冷漠类型分析道德冷漠的类型包括个体冷漠、群体冷漠及社会冷漠,是从个体冷漠到群体冷漠再到社会冷漠蔓延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分析道德冷漠的不同类型,明确道德冷漠不同类型在心理及道德层面的不同表现,将有利于遏制道德冷漠的蔓延。
标签:道德冷漠类型分析一、道德冷漠类型中的个体冷漠个体是构成社会存在的生命实体,社会是所有个体以群体方式存在的抽象实存体。
研究道德冷漠的类型首先不能忽视作为现实存在的个体的冷漠,道德冷漠先于个体冷漠开始。
所谓个体冷漠是指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个体行为者作为主体在特定的道德情境中,当遇到他人或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出现的困难或危机的时候,在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前提下,表现为无动于衷、袖手旁观,并未采取积极行动。
个体冷漠的具体表现如下:1.个体视他人为陌生人,对他人缺乏应有的道德关怀“陌生人充斥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之中,这个世界是一个普遍的陌生世界。
”[1]陌生人社会削弱道德他律的作用,人与人之间常处于一种陌生状态,因此很难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对他人缺乏应有的道德关怀。
因此,在社会中如行为主体在面对他人困难和危机之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冷静与迟疑。
2.个体对自我行为缺乏严格要求,凡事以利益追逐为目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然而,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缺乏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并没有做到反求诸己,善待万物,而是在违背公序良俗的同时以追求自我利益为目的。
凡事个体考虑的只是如幸福、享乐、满足等。
法国哲学家吉尔·利波维茨基曾说:“幸福凌驾于道德命令之上,享乐凌驾于禁忌之上,诱惑凌驾于约束之上。
”[3]3.个体对道德采取放纵态度,主动逃避道德责任个体道德放纵即被组织赋予了一定的道德豁免权,道德意识淡薄,行为肆无忌惮,甚至逃避道德责任。
艾克曼是组织实施大屠杀的纳粹军官,从事了驱逐和残害犹太人的整个过程。
他认为作为一名公民,他所做的是符合国家法律的。
作为一名军官,他只是服从上级命令。
因此,他认为自己并没有过错。
论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
论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等于没课”这是现在大学生之间流行的观念。
大学生的课堂冷漠现象是越来越普遍,可以说是呈疯长趋势,我作为一位教学信息员,平时在学校很真实、确切地看到这种现象,并留意观察,想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小谈一下这种现象。
时间:周一至周五正常上课时间地点:教室人物:老师、学生事件:老师上课,学生上课迟到、逃课、玩手机、打瞌睡等其他事上述就是大学生课堂冷漠的大概情况,在网上了解到“课堂冷漠”在高校分为“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
显性逃课就是不向学校请假明摆着逃课,直接不来上课,而隐性逃课就是学生在教室里坐着,但他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无视老师存在。
据不完全统计,大学里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左右,专业课占到20%,而哲学政治等公开课达到了50%,另外统计又逃课经历的占到80%,从不逃课的仅仅占18%。
当然隐性逃课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一个人自问自答的尴尬局面,例如我们现在大二的英语课就是这样,永远是老师一个人在演独角戏,而同学坐在下面都是在各干各的事。
上了一学期的社会心理学,我就想用这方面的知识来分析一下这个现象。
首先我想讲这个现象中的学生的一些原因,其实我觉得主要就是学生的态度问题。
态度就是指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的反应倾向。
大学生对大学课堂的态度追溯起来应该是高中时听老师对大学生活的描述形成的。
态度具有社会性,是人在后天社会生活中习得的,我们在高中天天听老师讲到“大学就没人管你们了”、“大学老师都只管上课”、“60分万岁”等等,导致我们对大学的形成的最初印象就是“好玩、没人管、不用担心考试、可以逃课”。
这也算是我们对大学的第一印象吧,而且第一印象往往影响我们进入大学后的对大学课堂的态度,造就一种“不逃课,不算是读过大学”的观念。
进入大学后,大一时开了许多的公共课,基础课,而这两类课的冷漠程度确是最高的。
就拿大学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概论这两门课来说,其实就是我们对它形成了刻板印象。
邻里关系冷漠现状分析报告
邻里关系冷漠现状分析报告引言邻里关系是社会交往的重要方面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交网络的稳定性。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不难发现邻里关系的冷漠现象普遍存在。
本报告旨在对邻里关系冷漠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以期改善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和谐。
现状分析社交媒体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的兴起使人们越来越依赖虚拟社交网络。
许多人习惯于在网上交流和互动,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邻里关系。
人们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在手机和电脑前与网络上的陌生人交流,而不是与身边的邻居建立真正的联系。
长时间工作压力过大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竞争环境使得工作压力普遍存在,人们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工作上的挑战。
长时间的工作使人们感到疲倦和压力,很难有多余的心思和时间去关心邻里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高楼住宅的普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高楼住宅成为大城市居民的首选。
高楼住宅的建设给居民之间的交流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人们很难在楼层和单元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楼道冷清、电梯迅速的运行和私人空间的封闭性,都阻碍了居民之间邻里关系的建立。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也导致人们很难抽出时间来与邻居交流。
人们每天都在奔波于工作、学习和家庭事务之间,很难找到合适的时间和机会去认识和了解邻居。
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邻里关系变得疏远和冷漠。
原因分析社交媒体带来的隔阂社交媒体的流行使得人们越来越舒适地呆在家里,不愿意主动出门和邻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虚拟社交网络的便利性和无形隔阂,使人们更倾向于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与他人建立联系,并进一步减少与邻居之间的交往。
社区文化融合不足许多居民社区缺乏具有凝聚力和吸引力的活动和设施,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此外,邻里关系密切相关的社区文化建设也相对缺乏。
这使得社区居民往往缺乏主动和积极的参与感,从而导致邻里关系的冷漠。
缺乏邻里意识和倡导在家长和学校的教育中,缺乏对邻里关系的重视和培养。
社会心理学-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姓名:学号:班级:专业:2017 年 6 月 7 日, 法制日报报导河南驻马店一名年青女子在夜间走斑马线过马路 , 一辆小车将其撞倒并径直走开现场。
让人寒心的是 , 从被撞倒后直至遇到第二辆车碾轧的 1 分钟内 ,10 余辆路过车辆和约 20 名经过的行人 , 无一人上前施救。
这让我想到了好几年前震撼全国的小岳岳事件,还有好多好多近似的新闻充满着我们的眼球,同样的情况多次演出,是什么让这个社会变得这样冷淡?在现在社会,因为社会压力,城市化加快,人们观点、崇奉的转变等各样要素,致使人们更加的淡然,社会成员对社会问题及四周的人或事只需不波及自己的利益均持观看和任其自然的态度,该问题已经在耳濡目染中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结果我们时时总会看到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冷淡现象。
比方社会冷淡现象每出现一次,我们的心疼就加剧一次,因为他们的冷淡,让一个个正义与和善的火种,黯然地熄灭。
社会冷淡心理也属于病态社会意理,其危害主要有:第一: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相互关系冷淡,会造成传统美德的丧失,社会上再难看见人们互帮相助、和睦一致的情况,社会退化成一个个单个体的原子个体;第二,激化了人民内部矛盾,损坏社会治安,搅乱社会次序:第三,有害公众身心健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第四,降低了社会认可感和凝集力,会造成社会解体的隐患,社会联系缺乏了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纽带,社会稳固没法维系。
所以,冷淡已成为社会的“癌症” 。
但令人难懂的是,为什么这一片片的冷淡、一个个的围观、一幕幕的惨剧仍在这样匪夷所思、让人心疼地不停演出着,究竟是什么原由造成了目前社会以及人们的更加冷淡呢?从法制日报报导的新闻来看, 闯事司机和车祸发生时现场周边的路人之残忍、冷淡 , 确实令人切齿 , 也令人感觉透骨的寒意。
但是 , 沉着下来再看 , 关于这类集体性冷淡 , 也不宜过于放大解读。
本质上 , 集体性冷淡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心理学要素。
比方 ,1964 年, 美国纽约曾发生一同命案: 一名女子在自家门口被人刺死, 四周街坊起码有38 人目击了命案发生 , 却没有一个人见义勇为。
道德冷漠现象的心理学解读
2008/277 道德冷漠现象的心理学解读唐 涛摘 要:道德冷漠是一种病态的道德心理现象,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呈现的一种麻木、冷漠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具有相当的聚合性与持久性。
道德冷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和疏远;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冷淡、不信任,甚至彼此排斥和否定。
本文认为,以往对道德冷漠现象的分析范式缺乏对个体内在体验的反思,忽视对社会主体健全的道德人格和交往型现代人格有意识的培育,而仅仅注意社会成员被动依赖社会系统的整合这一面,势必进一步削弱人的道德实践能力。
本文试图弥补这种分析范式的不足,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索“沉默”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道德冷漠;道德情绪体验;大众人格中图分类号:B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 (2008)2-077-03作 者: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南京,210097当不幸降临的时候,身边的人投以漠视,对于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通常的解释是:社风冷肃,或者现代人道德堕落。
听上去这两种观点似乎各执一词,然究其根本,前者直接将道德冷漠现象的原因归结为社会,后者虽然试图从抽象的现代人格上寻找症结,而最终又简单地将人格特质的腐败归咎于对社会现实的消极适应,最终也回到了单向决定论。
如果我们对这种消极社会现象的认识仅仅停留于此,势必会埋下这样的隐患:由于对道德冷漠现象的剖析缺乏对个体内在体验的反思,而只注意社会成员被动依赖社会外环境的一面,使得个体与环境之间本来互动的关系变成单向化,将会从内部削弱人的道德实践能力,造就更多的冷漠旁观者。
本文基于对这种分析范式的不足的认识,试图从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的角度,探索沉默背后的原因。
一 道德冷漠现象及其研究视角“道德冷漠”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疏远和隔膜,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上的冷淡、不信任,甚至彼此排斥和否定。
直接表现是人们在他人需要救助时的一种无动于衷的漠然。
美国纽约大学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马丁・霍夫曼称这种“冷漠”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因为感情冷淡、温情匮乏所引起的“低社会行为”(under -social be 2havior )①。
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关联
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关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与群体在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的学科,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展现出来的行为表现。
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联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并且这种关联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以及应对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社会心理对社会行为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在一个群体中,个体的社会地位和社交能力会影响其在群体中的行为表现。
那些具有较高社交能力的个体往往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支持,从而更倾向于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和合作行为。
相反,那些社交能力较弱或受排斥的个体则更可能表现出社会逃避的行为,如孤立自己、回避社会交往等。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心理对于个体在社会中展现出的行为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社会行为也可以对个体的社会心理产生影响。
社会行为所暴露出来的反馈和评价可以影响个体的自我认同和情绪状态。
例如,在一个团队中,如果个体的工作表现得到了其他成员的肯定和认可,他们很可能会感到自尊心得到满足,并且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更多的信心。
而如果个体的行为受到了责备和批评,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尊心受到挫伤,从而影响到自信心和积极性。
因此,社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个体的社会心理状态。
此外,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社会心理的态度和信念往往会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选择,而个体的社会行为也会反过来影响其心理状态。
例如,一个个体对某一社会群体持有的偏见和歧视态度,很可能会导致他们对该群体的行为表现更加冷漠甚至具有敌对性。
而当个体的行为对于该群体产生了不利影响时,他们可能会从中产生反思,认识到自己原先的偏见是一种不公正的观念。
因此,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和相互调整的关系。
最后,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关联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应对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动机,从而探索出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途径。
社会心理学案例
社会心理学案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思维和情感的科学。
它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许多有趣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社会心理学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著名的实验案例——斯坦福监狱实验。
这个实验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波那进行,旨在研究监狱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实验中,一群志愿者被分为狱警和囚犯两组,他们被安置在一个模拟监狱环境中。
结果发现,短短几天内,狱警表现出了极端的残暴行为,而囚犯则出现了抑郁和消极情绪。
这个实验揭示了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巨大影响,引起了人们对监狱制度和权力滥用的深刻反思。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群体行为的案例——拥挤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中,拥挤效应指的是在人口密集的环境中,个体的行为会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
著名的纽约市地铁实验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实验中,研究人员安排一名演员在地铁车厢内突然晕倒,结果发现,当车厢内的乘客数量较少时,有人会去帮助演员;但当车厢内的乘客数量较多时,大部分人会选择袖手旁观,甚至没有人注意到演员的异常。
这个案例揭示了在拥挤的环境中,个体的责任感和行为意愿会受到稀释,从而导致群体冷漠的现象。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社会认知的案例——斯特罗普效应。
斯特罗普效应是指在认知任务中,人们往往会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导致认知能力下降。
著名的斯特罗普实验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快速识别一系列颜色的名称,结果发现,当颜色的名称与实际颜色不一致时,参与者的识别速度和准确性都会下降。
这个案例揭示了人们在认知任务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认知能力的下降。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心理学在解释个体和群体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些案例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社会学论文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
社会学论文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亲环境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互动时所表现出的行为。
这种行为既受到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可以从社会认知、情感与态度以及群体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社会认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不可忽视。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包括对他人的特征、态度和行为的感知和解释。
在亲环境行为中,个体的社会认知会影响他们对他人需求的理解和反应。
例如,当一个人意识到他人需要帮助时,他往往会主动伸出援手,展现出亲环境行为。
而当个体对他人的需求缺乏认知时,他们可能会忽视他人的困难,表现出冷漠或无动于衷的行为。
其次,情感与态度也是影响亲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
个体对他人的情感和态度会直接影响他们在亲环境中的行为表现。
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往往会促使个体展现出亲善、关爱和支持的行为。
相反,消极的情感和态度则可能导致个体表现出冷漠、敌对甚至攻击性的行为。
因此,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对于促进亲环境行为的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群体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亲环境行为。
个体所处的社会群体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例如,当一个人所在的社会群体普遍重视亲环境行为时,他往往会受到群体的影响而表现出更多的亲环境行为。
相反,如果社会群体对亲环境行为缺乏关注或者鼓励其他类型的行为,个体可能会受到群体的引导而减少亲环境行为的表现。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可以从社会认知、情感与态度以及群体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个体的社会认知、情感态度和所处的社会群体都会对其亲环境行为产生影响。
因此,在促进亲环境行为的发展上,我们可以通过提高个体的社会认知水平、培养积极的情感与态度以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来加以引导。
只有在这样的努力下,我们才能够建立起一个充满亲善、关爱和支持的社会环境,从而更好地满足个体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心理学解读人际冷漠
心理学解读人际冷漠人际冷漠是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
人们对于人际冷漠常常感到困惑和不解,并且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心存疑惑。
在心理学领域中,有着许多的理论和解释,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人际冷漠。
首先,我们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解析人际冷漠。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冷漠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
在当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竞争。
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心理健康,人们往往选择保持距离,避免过多的投入和付出。
这种冷漠的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帮助人们减少了来自他人的伤害和压力。
其次,心理学家还从心理防御机制的角度解释了人际冷漠。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心理过程来保护自己免受焦虑、冲突和压力的影响。
人际冷漠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防御机制的表现,通过对别人的冷漠态度,人们可以保护自己免受可能的伤害和失望。
这种心理机制在特定的情境下起到了保护自己的作用。
另外,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来看,人际冷漠也可以被解读为一种信息加工偏差。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和社会情境进行加工、整合、记忆和使用的心理过程。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大量的外界信息,对于信息的判断和选择往往受到个体自身的主观偏见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忽视他人情感、需求和期望,从而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这种认知偏差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和冷漠。
此外,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人际冷漠也可能与个体的心理成长和经历有关。
个体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往往会受到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某些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经历可能会导致个体形成冷漠的心理特征。
例如,一个曾经受到伤害和背叛的个体,可能会选择不信任他人,保持冷漠的态度来避免再次受伤害。
这种心理机制在个体心理发展和形成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解读人际冷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冷漠并不是人们天生的特性,而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
因此,我们在面对人际冷漠时,不能仅仅对他人嗤之以鼻,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到其中的原因和背后所隐藏的情感需求。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主要社会动机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主要社会动机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主要社会动机导语:社会动机(social motivation)就是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
它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
主要的社会动机是什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亲合动机: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
是人际吸引的较低层次(1)亲合起源于依恋,合群在个体生命早期的表现是亲子间的依恋,哭和笑有助于依恋的形成(2)亲合的作用: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减轻心理压力;避免窘境(3)影响因素:情境、情绪、出生顺序。
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惨情境和恐惧情绪增加亲合倾向,但高焦虑者的亲合倾向较低。
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比弟妹们强。
2、成就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是个体在各种情境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1)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和期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代表一种主观愿望,与实际成就可能会有差距。
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
如遇事想做、想做好、想超过他人,则个体的抱负水平就会较高。
与个体已往的成败经验也有关系,成功的经验可提高个体抱负水平(2)影响因素: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3)是习得的社会动机,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家庭教养方式;强调、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家长对儿童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3、权力动机: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权力需要是权力动机产生的心理背景。
温特认为存在两种权力动机:积极的和消极的。
前者常常表现为竭力去谋求领导职位或在“组织社会中的权力”;后者则通常表现为“害怕失去权力”,为自己的声望忧虑。
心理学如何帮助人们应对社会排斥感
心理学如何帮助人们应对社会排斥感社会排斥感是指一个人感到被社会或他人排斥、拒绝或孤立的心理状态。
它常常伴随着自卑、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然而,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干预和方法,人们可以应对和克服社会排斥感,重建自信和积极的社交关系。
本文将从认识社会排斥感、心理学的干预方法和实际应用三个方面介绍心理学如何帮助人们应对社会排斥感。
一、认识社会排斥感社会排斥感是一种负面的情绪体验,往往源于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或者失衡。
当人们感受到被忽视、被冷漠对待、被嘲笑或被隔离时,他们可能会出现社会排斥感。
这种感受往往与个体的自尊、自信、社交能力有密切关系。
了解社会排斥感的成因和表现,有助于个体及时察觉并作出应对。
二、心理学的干预方法1.认知重建:个体往往会陷入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负面的思维模式中,心理学通过认知重建的方法来帮助个体转变对自身和他人的态度。
个体需要审视并纠正自己对社会排斥感的误解,重新评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此外,建议个体学习乐观和积极的思考方式,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和情绪。
2.情绪管理:社会排斥感往往伴随着情绪的波动,个体可能会感到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
心理学通过情绪管理的技巧来帮助个体理解、表达和调节情绪,有效应对排斥感带来的负面情绪体验。
例如,个体可以尝试深呼吸、放松训练、情绪记录等方法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3.社交技巧训练:社会排斥感往往影响个体的社交能力,使其缺乏与他人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的技巧。
心理学通过社交技巧训练,帮助个体提升与他人沟通、合作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个体可以学习主动与他人交流、培养共情能力、解决冲突等技巧,以减少社会排斥感并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三、实际应用心理学的干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应对同伴间的排斥和欺凌行为,提升个体的自尊和适应能力。
在职场中,心理学可以帮助员工应对职场竞争和人际关系压力,促进工作环境的和谐与稳定。
社会心理学-浅析我国当代社会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仇富、仇官”现象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浅析我国当代社会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仇富、仇官”现象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摘要】随着我国利益关系的调整,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中产阶层壮大、公众民主意识增强、各种文化思潮泛起、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现阶段”仇富、仇官”话题持续受到社会的关注,并围绕新闻事件不断形成舆论热点。
"仇富仇官”现象已成为我国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对”仇富仇官”现象进行理性剖析.可从不同层面得出不同的原因。
如经济层面和历史层面。
也包有人性中忌妒的非理性和阴暗的一面。
对于仇富仇官现象,不应该等闲视之,而应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的手段稳妥地予以遏制和消弭。
【关键词】仇富,仇官,公平,民主法制【正文】当前我国社会心理问题呈高发态势,解构权威,使价值观混乱.最直接的后果是族群撕裂和社会分化,使得社会整合困难.社会心理问题高发的原因,一是社会快速变化导致的“失范”、价值观的分化与制度变迁的滞后,使社会心理的“不适应性”上升,心理问题的出现难以避免.二是生活节奏加快,使心理紧张、压力加大。
三是被社会公认的不平等状况长期得不到解决,诸如农民、教育、医疗、住房、垄断企业高收入、权力部门高消费,等等.社会相对剥夺感强烈,“均贫富”思潮容易引起底层社会的共鸣,从而形成心理与情绪上的对立。
四是社会缺乏舒缓心理紧张、安慰心灵孤独和医治心理疾病的制度结构。
各级政府对社会心理问题的处理显得被动.五是社会教育体系的功能缺失.在众多的社会心理问题中,笔者就“仇富、仇官”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仇富】定义:仇富现象多指对于富人阶层或富人个体的致富手段的合法性、依法纳税等操守所持有的怀疑和否定倾向的社会心态。
仇富事件:网民称为欺实马事件().是指发生于2009年5月7日,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西路发生一起改装三菱车(车牌:浙A608Z0)因超速驾驶撞死人的事件。
杭州飙车撞死行人案件发生之后,社会各界对此都十分关注,而且事态还在不断升级之中。
这已不是一件简单的交通肇事案,已经引来了社会上对于“仇富”理论的新争论。
对社会出现道德冷漠,道德缺位,道德沦丧现象的感悟和体会
对社会出现道德冷漠,道德缺位,道德沦丧现象的感悟
和体会
道德冷漠,简单地说,就是善的缺乏。
万俊人先生指出,道德冷漠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
他进一步指出,道德冷漠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淡薄,而是人与人之间道德意识沟通的阻塞、道德心理互感的缺乏、道德情感的丧失以及道德行为上的互不关心。
这种冷漠看似与道德无涉,实际上是一种缺乏道德感、缺乏同情和逃避道德责任的表现,是一种善的缺乏。
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具体表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
从扎堆现象,到见死不救现象,再到各种各样的聚众旁观,人们可以体会出道德冷漠对人心、人命的吞噬,从李思怡事件更是可见一斑。
总之,道德冷漠是对他者的漠视,不仅不利于人们在差异中共存,甚至有可能成为恶的帮凶,从而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存。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中,我们不仅要与恶作斗争,也要切除道德冷漠这根病态的神经。
没有人性的心理学名词解释
没有人性的心理学名词解释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心理学名词通常被用来描述、解释和理解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现象。
在心理学领域中,有一些名词被用来描述那些缺乏人性、人情味或人道主义的心理现象。
本文将通过解释这些心理学名词,探讨它们的含义及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1. 冷漠冷漠是一种缺乏情感投入和关心他人的态度。
在心理学中,冷漠的人可能没有充分发展出同理心,无法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或感受到他人的痛苦。
冷漠的人可能对周围的人和环境产生消极影响,他们往往缺乏人际关系的建立,并可能表现出冷淡、无动于衷或麻木的情绪。
2. 利己主义利己主义是一种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缺乏对他人需求关心的心理态度。
利己主义的人往往自私自利,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欲望,不顾他人的权益和福祉。
这种心态可能导致与他人的冲突和争议,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成为他们的挑战。
3. 自利性动机自利性动机是指一个人在行动时,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他人或团体利益的心理需求。
这种动机驱使下的行为可能追求个人权力、地位、财富等,而不考虑他人可能会受到的伤害或不公正。
自利性动机在个体竞争和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但过度追求可能会对社会和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4. 恶意恶意是指一种有意造成伤害、痛苦或不公正的心理状态。
恶意的行为可能包括欺骗、虐待或恶意诋毁他人的才能和道德品质。
恶意行为在心理学中被视为一种病态,通常与心理健康问题或人际关系紊乱有关。
5. 道德崇拜道德崇拜是指过分追求道德标准和道德约束的心理状态。
道德崇拜者可能过度关注其他人的道德行为,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他人,并对违反这些标准的行为持有严厉的惩罚态度。
虽然追求道德和遵守道德标准是积极的行为,但过度崇拜可能导致僵化的思维模式和社会互动的困扰。
6. 社会厌恶社会厌恶是指一种对社会群体或社会规范的强烈反感或不满情绪。
这种情绪可能表现为对社会问题的冷漠、社交回避或对与社会相关的活动的抵触。
人们可能因为社会厌恶而远离社会群体,缺乏社交支持和社区归属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姓名:学号:班级:专业:
2017年6月7日,法制日报报道河南驻马店一名年轻女子在夜间走斑马线过马路,一辆小车将其撞倒并径直离开现场。
让人寒心的是,从被撞倒后直至遭到第二辆车碾轧的1分钟内,10余辆途经车辆和约20名经过的行人,无一人上前施救。
这让我想到了好几年前震惊全国的小岳岳事件,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新闻充斥着我们的眼球,相同的情形多次上演,是什么让这个社会变得如此冷漠?
在当今社会,由于社会压力,城市化加速,人们观念、信仰的转变等各种因素,导致人们越发的漠然,社会成员对社会问题及周围的人或事只要不涉及自身的利益均持观望和听之任之的态度,该问题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我们不时总会看到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冷漠现象。
比如社会冷漠现象每出现一次,我们的心痛就加剧一次,因为他们的冷漠,让一个个正义与善良的火种,黯然地熄灭。
社会冷漠心理也属于病态社会心理,其危害主要有:第一: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彼此关系冷漠,会造成传统美德的丧失,社会上再难看见人们互帮互助、和谐一致的情景,社会退化成一个个单个体的原子个体;第二,激化了人民内部矛盾,破坏社会治安,扰乱社会秩序:第三,有害民众身心健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第四,降低了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会造成社会解体的隐患,社会联系缺少了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纽带,社会稳定无法维系。
因此,冷漠已成为社会的“癌症”。
但令人费解的是,为何这一片片的冷漠、一个个的围观、一幕幕的惨剧仍在如此匪夷所思、让人心痛地不断上演着,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前社会以及人们的越发冷漠呢?
从法制日报报道的新闻来看,肇事司机和车祸发生时现场周边的路人之残忍、冷漠,的确令人发指,也令人感到彻骨的寒意。
但是,冷静下来再看,对于这种群体性冷漠,也不宜过于放大解读。
实际上,群体性冷漠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心理学因素。
比如,1964年,美国纽约曾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女子在自家门口被人刺死,周围邻居至少有38人目睹了命案发生,却没有一个人见义勇为。
当时的媒体也慨叹世风日下。
但是,有些心理学家不相信这点,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施助行
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
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
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扶摔倒的老人最后却被老人反咬一口,诸如此类“碰瓷”事件在媒体网络上的报道、宣传,强化了人们不能随便对处于危急中的人实施救援的心理,人人都害怕被讹。
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首先想到的不再是如何去救,而是该不该去救、救完了以后我会怎么样等…从而导致了救援的耽搁、或不救援。
不得不承认扶老人反被讹事件掀起了我国思想道德的一次大变革。
(四)社会交换理论
人们社会活动实质是进行各种的交换,但前提是相互等价地给予或汇报彼此间所需要的事物。
在2017年6月7日法制日报报道的河南驻马店年轻女子被撞几十人路过无人施救的报道中,路人在知觉到年轻女子处于危急状况之时,内心产生了矛盾的心理。
不救的话,内心会产生焦虑、愧疚的心情,但是由于旁观者众多,实际上分担到身上的焦虑和矛盾就会变少,“如果每个人都不采取救援措施的话,自己也没必要愧疚”,能够缓解自己的焦虑心理;而反之如果采取救援行动的话,虽然缓解了自己的愧疚心理,但是做出与群体相逆的行为会为其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由于媒体报道的“好心扶老人反被讹”事件以后国人产生的“救人有可能被反咬一口,得不偿失”印象,路人会觉得是回报小于付出的,于是选择了漠视。
(五)群体性的认知失调
年轻女子明明是被车撞伤,旁人救助不会出现类似“扶老人事件”中出现的被讹诈的现象,另外,打电话报警或者给医院都不会遭遇被讹诈的后果。
而可能性的原因在于旁观者产生了“年轻女子如果受伤了肯定会被别人救起,一定是自己看错了”这样矛盾的心理,所以就对选择对需要帮助的年轻女子视而不见。
(六)社会抑制
个体行为受群体的影响作用,表现为社会促进行为和社会抑制行为。
社会促进行为是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活动效率因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出现提高的现象。
而社会抑制行为则与此相反,个体活动效率因为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受到减弱。
社会抑制的主要原因主要来自于个体的心理紧张。
这种心理紧张主要是由于个体想从群体中得到尊重和赞许的愿望与对自身工作的信心之间的差距造成的。
河南驻马店年轻女子被撞事件中人们表现得便是一种社会抑制行为。
(七)助人行为的过程
第一,我们要注意、感知到这一问题。
可能有的路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道路上,一起车祸已经上演,所以也就无从谈起助人行为的实施。
第二,在注意、感知事件的基础上,将其理解、判断为紧急事件。
对于那几十个路人而言,有一部分人是看到了倒在地上的场景,但是他们并未意识到这是危急的事件,也就无法进行接下来的行动。
第三,在理解为紧急事件以后,分析自己在救援中是否担当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觉得这是与自己无关的事件,那么年轻女子的情况就无从缓解。
(八)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河南驻马店事件中,每个人看见其他的旁观者没有采取任何救助行为,受从众心理的影响,服从大多数人而选择冷漠离去。
三.消除旁观者效应
为了消除旁观者效应,一些国家组织相关培训以及进行立法。
例如,加拿大魁北克省将救人于危难之中定为法律义务,救助的方式包括亲自救和找人救,除非事情对旁观者有危险,或者旁边有更合适的人来救。
美国有专门的“见义勇为法”,不是为了奖励见义勇为者,而是为了保护“见义勇为”者免于受到恶意诉讼而制定的。
它保护见义勇为者对受难者的死亡、伤残、残疾不承担法律责任,只要见义勇为者行为理智,出于好意,遵循常识和使用合理的技能。
具体到每个人,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梅利莎·伯克利
博士提出如下建议:
如果你是旁观者,发现情况模棱两可,一定要忍住观望别人的本能冲动。
如果你认为有人可能需要帮助,就应果断采取行动,毕竟出洋相只会窘几分钟,而你的行动或许可以救人一命。
如果现场还有其他人,你要意识到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推卸责任,只要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担起责任。
当你还需要发动更多的人一起帮忙时,你要指定具体的一个人上去救人,另外一个人打电话报警——具体的指定会打消人们推卸责任的心理。
如果你不幸成了受害者,需要别人的帮忙,一定要让周围的人明确知道这是危急状况。
你要主动让旁观者中的一个人感到有责任帮你渡过难关——在一大群看客围观之下,我们以为大声求救肯定会有人出手,但正确的做法是死死盯住一个人,向着他恳求,告诉他你需要帮忙。
这会让他突然感到帮你是责无旁贷的,而且会带动其他人帮忙。
四.深思
因“冷漠的旁观者”引发的一件又一件惨剧让我们震惊、扼腕叹息。
继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的河南驻马店年轻女子事件,公众都一味地认为公众的冷漠是此次悲剧的祸端。
但我觉得学习了社会心理学就要更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件事,分析旁观者的心理,得出合理的应对方法,以鉴后人。
旁观者效应等社会心理学理论产生了,就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错综复杂。
除了用法律形式规定公众去见义勇为并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利益、教育公众克服旁观者心理,我认为被害一方的呼救方法也是关键。
我不单以最坏的想法去考虑人心,我认为大多数的人不是冷漠的,是有良知的。
把人最柔软的内心唤醒起来,摆脱旁观者心理,才是重中之重。